一、充分利用振动放矿 提高矿山经济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樊露[1](2020)在《龙首矿西二采区上部矿体最末分段辅助进路开采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龙首矿西二采区上部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研究成果,最末分段正常进路开采结束后,桃形矿柱和脊部残留矿石拟采用辅助进路的方式进行回收。在此背景下,结合西二采区开采技术条件,对最末分段辅助进路开采技术进行研究。第一,按照西二采区上部矿体实际情况构建相似物理模型,采用组合放矿进行放矿实验,得到最末分段正常进路回采结束后采场残留矿石形态。放矿结果表明,最末分段正常进路回采结束后,残留的矿石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第二,根据桃形矿柱形态利用极限平衡法得出在1546m水平布置的辅助进路按矩形断面考虑的极限宽度与极限高度均不超过3.8m。结合矿山实际巷道类型和开采情况,考虑到崩落法条件下采场地应力的释放,设计三种尺寸的辅助进路。第三,为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在桃形矿柱内开挖半圆拱辅助进路后巷道及周边围岩的应力与位移分布情况。基于下部胶结充填以及最末分正常进路交错2.5m布置的特殊性,选取1546m水平、1546m水平上1.25m、1546m水平下1.25m和1546m水平下2.5m四种位置方案进行三种尺寸的辅助进路开挖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受下部胶结充填体的影响,在1546m水平及以下并不合适布置辅助进路,而在1546m水平上1.25m布置辅助进路时,辅助进路尺寸为4.3m×3.8m和3.6m×3.0m时均满足安全条件。第四,对两种尺寸下的辅助进路进行经济技术对比,得出4.3m×3.8m的辅助进路尺寸更适合矿山实际。在此条件下进行残留矿石回收实验。整合矿石整体回收实验数据,得出上部矿体矿石总回收率达到96.52%,废石混入率为12.52%。在满足矿山生产要求的情况下,使矿石回收率提高9.1%。最后在4.3m×3.8m的辅助进路基础上,设计辅助进路回采主要工艺。综上所述,西二采区上部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最末分段辅助进路开采技术能有效解决残留矿石的回收及安全生产,可在类似矿山进行相应的运用。
王利岗[2](2020)在《基于多尺度监测的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时空演化规律》文中认为自然崩落法采矿是指采用拉底造成的应力重分布诱导矿石崩落的采矿方法,该采矿方法尤其适用于矿体厚大的低品位矿山,并可以显着提高开采效率、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生产强度,提升矿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该采矿方法生产工艺先进,具有一定规模效益,但同时优缺点也非常明显,需要很高的生产管理水平。在自然崩落法回采过程中,矿体崩透地表前,相当于空场条件下放矿,如果放矿速度过快,会使崩落顶板与存窿面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间,一旦上覆矿岩大范围集中崩落,极有可能产生破坏性极强的冲击气浪,伤害井下作业面人员、破坏作业设备;同时,拉底活动产生的应力重分布会降低底部结构强度,持续崩落到达地表后还有可能导致地表大范围快速塌陷,容易引发地表滑坡等地质灾害并可能导致后期出矿困难。本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我国云南省迪庆高原腹地的普朗铜矿,该矿是我国1999年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铜多金属矿,其矿体厚大但较为破碎,产状倾斜、断层交错、节理裂隙发育,较为适合采用自然崩落法进行大规模开采。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开采面临岩体崩落发展行为不确定、状态不可知、地表沉降塌陷的发展演化对井下出矿的影响难以准确评估等难题,需要通过工程岩体监测技术手段对整个自然崩落发展的全时空演化过程进行数据解读。分析并总结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的崩落作用机制及具体监测需求,研发和构建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多尺度全时空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自然崩落发展演化过程在点-线-面-体多维空间上的多尺度精细化数据表征,基于实际发生的多尺度融合数据揭示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全时空演化的基本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多尺度全时空监测系统研究根据国内外对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实施监测和观测的方法调研,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及生产工艺特点对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演化各阶段的崩落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受应力崩落、重力崩落、断层诱导崩落三种机制的综合和交替控制,归纳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的监测需求及对监测系统的要求,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监测技术及相应装备,构建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多尺度全时空监测系统框架,为后续自然崩落发展全时空演化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上覆矿岩崩落发展规律研究依据多尺度综合监测系统的过程数据,分析了普朗铜矿首采区上覆矿岩崩落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通过基于大尺度矿岩崩落空间范围内微震事件累积视体积和能量指数的顶板崩落发展趋势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圈定崩落顶板的松动区、孕震区、弹性区等岩体的阶段特征分区;根据2#溜井空孔监测数据修正了采前数值预测的顶板矿岩平均崩落速度,根据TDR监测数据验证了采前数值模拟关于顶板崩落西侧崩落快于东侧等结论;通过分析微震事件在断层周围的时空分布规律,评估断层活化对断层附近重要设施区域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监测数据时程分析将普朗铜矿自然崩落过程分为初始拉底阶段、初始崩落阶段、崩落发展阶段以及崩透地表以后四个发展阶段,指出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受拉底推进爆破扰动、断层活化诱导以及首采区岩体条件等因素的综合控制,归纳出普朗铜矿上覆矿岩自然崩落发展时空演化过程的总体规律。(3)自然崩落法开采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通过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普朗铜矿地表沉降塌陷过程的发展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首采区地质条件以及其他监测手段数据对拉底早期地表塌陷坑以及地表整体塌陷后坑底小型天窗群的成因进行分析,利用监测数据圈定地表塌陷变形范围,将地表塌陷面积与拉底面积统计结合分析,判断地表塌陷范围的发展趋势;将监测掌握的各区域塌陷变形量化数值过程变化与放矿管理软件计算的出矿高度进行比对分析,实现了立体空间上矿岩崩落发展程度的量化评估,为调整拉底和放矿策略提供数据指导;对普朗铜矿塌陷坑崩落角进行了经验法估计,分析了现状崩落角较大的原因;根据剖面监测数据分析了井下放矿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总结了普朗铜矿地表沉降塌陷的发展演化可分为沉降准备、地表连续-不连续沉降、区域塌陷显现、初始崩透地表、塌陷范围持续扩大发展五个阶段。指出普朗铜矿地表沉降和塌陷主要受断层破碎带作用、拉底推进与放矿出矿作用、地表地形作用以及地表水的作用等多因素的综合控制,地表塌陷范围随井下拉底面积的发展呈现出线性关系,可以根据地表塌陷面积随拉底面积变化的拟合直线关系式预测和判断地表沉降塌陷范围的后续发展趋势。对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开采两年多来持续监测获取的多尺度监测数据融合分析,揭示了该矿自然崩落发展时空演化总体规律,为生产工艺参数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自然崩落法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保障。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诸多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及低品位厚大矿体的大规模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郭忠林,柳群荣,李晓飞,董法,龚原[3](2018)在《2017年云南采矿年评》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17年云南矿业期刊和云南采矿界在全国矿业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以及有关云南矿业发展的论文,从绿色矿山建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地下开采等12个方面进行评述。
郝汝铤,周文林,董瑞丰,张立杰[4](2018)在《水泥矿山“长溜槽技术改造工程”的成功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水泥矿山大多为山坡露天矿。矿山采用长溜槽开拓方案,利用天然堑沟,将矿石溜放至山脚下再装车运输的情况不乏其例。虽然长溜槽开拓方案有利用自然高差输送矿石下山的优势,但是相应也带来安全与生产上的诸多问题。本文拟对水泥矿山采用长溜槽有关情况、长溜槽技术改造的方向、也对民和矿山"长溜槽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施工一并做一介绍,以期对类似矿山能有所借鉴。
马姣阳[5](2017)在《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进路诱导冒落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中,急倾斜中厚矿体约占20%,随着采深的增大与复杂难采铁矿床的逐步投入开采,此类矿体中破碎难采矿体的比例逐渐增多。如何安全高效开采此类破碎难采矿体,对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三律(岩体冒落规律,散体流动规律与地压活动规律)适应性高效开采理论,系统地研究了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的进路诱导冒落法开采技术,为此类难采矿体开辟高效开采的新途径。首先、在分析矿岩可冒性的基础上,结合结拱实验研究了进路诱导冒落法的最小采幅宽度,分析建立了进路诱导冒落法开采的适用条件。其次、针对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的诱导冒落与冒落矿石的移动空间条件,提出了以沿脉回采进路为诱导与回收工程的采场结构,并给出了诱导冒落区与强制崩落区的划分方法,以及根据散体流动特性选择诱导工程结构参数的方法。第三、实验研究了沿脉回采进路的位置与回采指标的定量关系,给出了不同倾角的破碎中厚矿体沿脉回采进路合理位置的确定方法。第四、给出了限制上盘围岩冒落、处理大块、回收残矿与工作面安全防护的工艺技术,以及软破矿岩巷道的掘进与支护技术,以此确保进路诱导冒落法的顺利实施。将文中提出的进路诱导冒落法用于建龙双鸭山铁矿北区矿体,提出了切割巷+斜排炮孔拉槽、两端退采的进路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并选择在170m中段S3、S5采场进行了工业试验。由于试验采场上部存在大量残矿,其中S3采场内部还存在一个中小型空区。为此首先采取布置出矿横穿等措施对上部残矿进行回收,在此基础上,根据S3、S5试验采场条件,分析确定了采场结构参数,制定了进路诱导冒落法回采方案。并结合S3采场空区位置及矿体可冒性特点,提出崩落空区边部矿体诱导冒落的空区处理方案。试验过程跟踪观察发现,试验采场冒落块度良好,诱导区顶板冒透后,混岩率呈波动性上升,变化幅度与大块出露有关,上升速度与进路位置有关,进路位置不当或大块卡住出矿口,都严重增大混岩率。试验采场后期采用装药车装药,爆破效果显着提高。S3与S5试验都取得了良好的回采指标。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表明:进路诱导冒落法具有灵活、安全、经济等特点,可有效解决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的开采难题。该法有效利用了矿体破碎容易冒落的特点,减少了采切工程量,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新型采矿方法,适用于矿石破碎、低品位难采的急倾斜中厚矿体,可达到低成本、高效率回采矿石的目的。
刘东[6](2016)在《四方金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崩矿步距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西四方金矿八卦庙矿体1290m以上采用空场法开采,1290m以下矿床设计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分为1290m、1240m、1190m及1140m等中段。开采过程中企业没有按照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的结构要求进行布置,在1290m和1240m两个中段采用上下进路平行布置的类似高端壁法的回采工艺;而从1190m中段以下开始又采用进路交错布置的方式,分段高度与进路间距采用17m×22m。本文作为项目中的一个子课题,主要针对1190m中段以下所采用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合理性验证,并对采场的崩矿步距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为企业提供一个合理可行、经济高效的采场结构参数方案。本文结合四方金矿实际生产情况,主要从事了以下几点研究工作:1、介绍了课题相关背景以及课题研究意义,在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针对四方金矿1190m中段以下所形成的17m×22m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是否可行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研究思路。2、结合矿山单位实际生产现状,通过单漏斗相似模拟放矿实验,得出放矿椭球体垂直于进路方向的短半轴b的偏心率方程1-εb2=0.1069H-0.0179和平行进路方向的短半轴c的偏心率方程1-εc2=0.3233H-0.2798,以及偏心率回归曲线;根据所得椭球体参数,对现有采场结构参数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按照大间距排列形式求得17m分段高度对应的进路间距为19m,接近现场的22m,说明现有采场结构参数基本符合大间距结构形式,现场可适当加大新掘进进路宽度以弥补进路间距略大问题的不足。3、根据矿山现有生产数据指标,结合放矿椭球体的形态参数,分别以4.0m、4.5m、5.0m及5.5m四组放矿参数做了多分段放矿模拟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放矿参数取值4.5m时,矿石各分段累计的回收率值都优于其他参数,回贫差值也较优于其他三组数据。依据最优的放矿步距参数4.5m,结合矿石松散系数α计算出合理的崩矿步距为3.5m。4、结合PFC数值模拟软件对4.0m、4.5m、5.0m及5.5m四组放矿步距参数优化方案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在4.5m放矿参数下各个步距放矿时矿石损失率最大值为31%,最小值为24%,矿石贫化率最大值为15%,最小值仅为2%,回贫差值为62%,较其他参数结果发现最优的放矿步距参数为4.5m,验证了多分段放矿模拟实验结果的正确性。5、综合多分段放矿模拟实验与PFC数值模拟实验的结果,建议四方金矿在1190m中段以下采用17m×22m×3.5m(H×B×L)的采场结构参数方案。
郭忠林,殷国华,付自国,王羽[7](2016)在《2015年云南采矿年评》文中研究说明根据2015年云南矿业期刊和云南采矿界在全国矿业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以及有关云南矿业发展的论文,对矿业可持续发展等12个方面进行评述。
刘欢[8](2016)在《松散矿岩相对粒度对混入率的影响》文中指出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中,回采过程是在松散覆盖岩层下进行的,因此在出矿过程中易造成矿石的损失和废石的混入,损失贫化较大也是该采矿方法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松散覆盖岩层与崩落的矿石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的相对粒度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岩石的混入率以及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矿山的经济效益。以颗粒物质力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矿岩散体运动规律,研究、设计、制作了实验系统装置,借助实验系统装置进行了松散矿岩相对粒度对岩石混入率影响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同时运用两种评价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取得了如下成果:1、应用颗粒物质力学和“巴西坚果效应”的相关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矿岩混杂的因素,并得出在一定条件下,矿岩的相对粒度小于某一值时,将会获得较好的出矿结果。2、研制了自动化单体放矿系统装置,并用该装置进行了矿岩相对粒度对岩石混入率影响的实验。3、通过本实验研究发现,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矿岩的相对粒度越小,岩石混入率越低,反之则越高;当矿岩的相对粒度小于1:1.7时,岩石的混入率相对较低,当矿岩的相对粒度大于1:1.7时,岩石的混入率相对较高。所取得的成果对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形成科学合理的覆盖岩层与崩落矿石,降低矿山损失贫化具有指导意义。
张淑辉[9](2016)在《松散覆盖岩的粒度对其自然分级的影响》文中提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松散覆盖岩层下进行崩矿、落矿和出矿。松散覆盖岩层由粒度不同的岩块组成,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和放矿的不断进行,覆盖岩层会出现粒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自然分级现象。由于自然分级现象存在,覆盖岩层下部细小颗粒容易混入到崩落矿体中,加大矿石的损失与贫化,造成矿山的经济损失。论文提出了松散覆盖岩层粒度对自然分级影响的问题,根据实验的需求,设计了可研究放矿、自然分级以及颗粒运动等多种问题的实验系统装置,并完成了实验系统装置的制作与调试。通过实验系统装置进行了自然分级物理模拟实验,同时运用PFC软件进行了模拟,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果:1、设计了可用来研究放矿、自然分级以及颗粒运动等多种问题的实验系统装置,完成了实验系统装置的制作与调试;2、应用研发的实验系统装置进行了松散覆盖岩层粒度对自然分级影响的物理模拟实验;3、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发现,松散覆盖岩层粒度对自然分级有重要的影响,在覆盖岩层各粒径颗粒重量比相同的情况下,粒度越均匀,越不容易产生自然分级现象,粒度越不均匀,越容易产生自然分级现象;4、运用PFC软件进行两组粒度均匀程度不同的覆盖岩层模拟实验,模拟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自然分级现象的存在及粒度对自然分级的影响,其结果与物理模拟实验结果相吻合。
安龙[10](2015)在《急倾斜薄矿脉开采矿岩移动规律与崩落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和资源的大量需求,使得矿产资源的开采逐渐向深部和难采矿体推进。急倾斜薄矿脉在我国黄金和有色金属矿山中占有很大比重,其特殊的产状,使此类矿体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如爆破夹制作用大、矿石损失贫化难于控制、作业循环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安全性差等。尽管中深孔采矿法已被试验应用于开采急倾斜薄矿脉,但至今尚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采幅制约,爆破夹制作用大,影响中深孔爆破效果;矿体和围岩欠稳固时,围岩易冒落,矿石的损失贫化难于控制。因此,如何解决薄矿脉中深孔爆破的夹制作用以及有效控制回采过程中矿石的损失和贫化,对于促进中深孔采矿法在急倾斜薄矿脉条件下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金厂沟梁金矿急倾斜薄矿脉破碎矿体为工程背景,基于崩落围岩充填采空区的地压管理方式、中深孔落矿工艺以及连续开采的工艺思想,提出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回采方案。采用室内相似材料实验,3DEC数值模拟,颗粒流数值模拟,SOM数据挖掘和现场原位试验等手段,围绕急倾斜薄矿脉崩落法开采矿石损失贫化大,中深孔爆破夹制作用大等问题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3DEC程序,分析急倾斜薄矿脉破碎矿体回采过程中的应力迁移规律,探讨不同回采方式下的地压分布特征,从地压管理角度为开采方案的选择和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2)开展倾斜壁边界条件下单漏口放矿相似材料实验,测定该条件下放出体的发育过程及形态特征,分析矿体厚度和壁面粗糙度对散体流动规律的影响,探讨倾斜壁边界条件下散体流动的分区特性及不同区域的影响范围,实现对矿石放出体的定量表征。(3)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算法,结合大量数值实验,实现离散元细观参数的标定;基于离散元程序PFC3D,开展端部放矿数值实验,验证基于PFC3D放矿数值模拟方法和离散元细观参数标定结果的可靠性;开展倾斜壁边界条件下单漏口放矿PFC3D数值实验,分析放矿过程中颗粒的位移场、速度场和接触力场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从放矿动力学角度揭示倾斜壁边界条件下矿岩散体的流动机理。(4)开展崩落法结构参数的物理仿真实验,分析分段高度,崩矿步距和截止放矿品位对矿石损失贫化指标的影响,应用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对物理仿真实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采场结构参数与矿石损失贫化指标间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采场结构参数的优选,有效控制崩落法回采过程中的矿石损失贫化。(5)基于LS-DYNA和PFC程序,考虑爆破过程中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的综合作用,建立岩体爆破的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提出表征薄矿脉爆破夹制作用的定量评价指标,对单孔柱状药包的爆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幅与最小抵抗线对爆破夹制作用的影响,开展薄矿脉中深孔回采爆破参数优化研究,以爆破超欠挖体积和爆破块度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孔网参数条件下的爆破效果,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金厂沟梁金矿急倾斜薄矿脉回采爆破参数的优化,减小薄矿脉中深孔爆破的夹制作用。(6)将所得到的优化结果应用于金厂沟梁金矿六采区七中段7181矿块,采用CMS三维激光扫描手段,对爆破后的空区进行精细扫描,实现对爆破效果的定量评估,验证回采爆破参数的准确性。
二、充分利用振动放矿 提高矿山经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分利用振动放矿 提高矿山经济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龙首矿西二采区上部矿体最末分段辅助进路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应用现状 |
1.2.2 国内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应用现状 |
1.3 残留矿石 |
1.4 辅助进路回采技术 |
1.4.1 辅助进路回收残留矿石 |
1.4.2 辅助进路安全稳定性 |
1.5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采区概况 |
2.1 西二采区地质概况 |
2.2 西二采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研究成果 |
2.3 西二采区上部矿体崩落法采场最末分段的特殊性 |
2.4 本章小结 |
3 最末分段残留矿石形态研究 |
3.1 西二采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实验模拟研究 |
3.1.1 实验模型与装料情况 |
3.1.2 放矿方案设计 |
3.1.3 实验统计与分析 |
3.2 最末分段残留矿石形态 |
3.3 本章小结 |
4 辅助进路尺寸安全性分析 |
4.1 辅助进路尺寸理论计算 |
4.1.1 辅助进路回收残留矿石 |
4.1.2 辅助进路极限宽度的确定 |
4.2 辅助进路安全性数值模拟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材料属性与边界条件 |
4.2.3 不同尺寸辅助进路在1546m水平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4 不同尺寸辅助进路在三种位置方案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5 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残留矿石回收经济技术分析 |
5.1 辅助进路尺寸经济性对比分析 |
5.1.1 辅助进路尺寸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
5.1.2 辅助进路尺寸矿石回收率比较 |
5.2 辅助进路回收残留矿石实验 |
5.3 辅助进路回收矿石经济价值 |
5.4 辅助进路回采主要工艺设计 |
5.4.1 落矿 |
5.4.2 出矿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多尺度监测的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时空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然崩落法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自然崩落发展规律的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自然崩落过程监测及其分析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工程地质与开采工程条件分析 |
2.1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地质构造 |
2.1.4 水文地质条件 |
2.1.5 主要岩性和断层分布 |
2.1.6 结构面统计调查结果 |
2.1.7 主要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
2.1.8 地应力 |
2.2 开采工程条件 |
2.2.1 矿岩崩落特性 |
2.2.2 采矿方法 |
2.2.3 开采顺序 |
2.2.4 矿块构成 |
2.2.5 回采工艺 |
2.2.6 放矿与生产管理 |
3 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多尺度全时空监测系统研究 |
3.1 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监测需求分析 |
3.1.1 自然崩落开采过程的风险分析 |
3.1.2 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过程的监测需求分析 |
3.2 自然崩落时空演化过程的多尺度全时空监测系统框架 |
3.2.1 系统方案制定 |
3.2.2 系统网络架构 |
3.3 普朗铜矿自然崩落过程多尺度监测技术与装备 |
3.3.1 基于空孔视频/图像的顶板崩落监测 |
3.3.2 基于TDR时域反射法的顶板崩落高度监测 |
3.3.3 微震监测 |
3.3.4 地表沉降塌陷监测 |
3.3.5 多尺度监测一体化综合平台 |
3.4 本章小结 |
4 上覆矿岩崩落发展规律 |
4.1 背景 |
4.2 基于多尺度监测数据的自然崩落发展规律研究 |
4.2.1 基于微震数据的规律研究 |
4.2.2 基于2#溜井空孔监测数据的规律研究 |
4.2.3 基于TDR监测数据的规律研究 |
4.2.4 基于多尺度监测数据圈定崩落顶板范围 |
4.3 断层活化对重点监测区域的稳定性影响分析 |
4.3.1 断层周边微震事件分布规律 |
4.3.2 断层及井下出矿对重点设施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4 基于多尺度监测数据的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演化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自然崩落法开采的地表沉降规律 |
5.1 基于监测数据的早期地表塌陷坑成因的解释与分析 |
5.1.1 背景 |
5.1.2 基于监测数据的地表塌陷坑成因分析 |
5.2 地表沉降塌陷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利用监测数据圈定地表沉降塌陷范围的统计分析 |
5.2.2 基于动态监测数据的崩落角与沉陷范围分析 |
5.2.3 井下放矿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 |
5.3 地表小型天窗群成因分析 |
5.4 普朗铜矿地表沉降塌陷发展演化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2017年云南采矿年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矿山建设 |
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
3 地下开采 |
4 工程爆破 |
5 露天开采 |
6 尾矿库管理 |
7 排土场 |
8 矿山机械 |
9 矿井通风 |
1 0 数值模拟 |
1 1 岩石力学 |
1 2 矿山安全 |
(4)水泥矿山“长溜槽技术改造工程”的成功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用长溜槽的水泥矿山 |
1.1 水泥矿山长、短溜槽的界定 |
1.2 采用“长溜槽方案”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在使用“长溜槽”时, 安全问题应引起充分注意 |
1.3 陕西东山石灰石矿“I期工程”的“长溜槽方案” |
(1) 矿山开采将分为I期及II期工程。 |
(2) “I期工程”采用“溜槽-挡墙-破碎-胶带输送”开拓运输方案。 |
(3) “溜槽-挡墙-破碎-胶带输送”开拓运输系统主要设计参数。 |
(4) “长溜槽方案”工艺流程。 |
(5) “长溜槽方案”设计的注意点。 |
1.4 采用长溜槽开拓方案矿山的其它实例与安全措施 |
(1) 采用长溜槽开拓方案矿山的其它实例。 |
(2) 采用长溜槽开拓的安全措施。 |
2 青海民和北山矿“长溜槽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施工 |
2.1 工程设计 |
(1) 矿山概况。 |
(2) “溜槽-短矿仓”开拓运输方案。 |
(3) 矿仓 (短溜井) 。 |
(4) 通风斜井。 |
(5) 控制硐室。 |
(6) 通风机硐室。 |
2.2 工程施工 |
3 长溜槽开拓的几种模式 |
3.1 新疆巴州某矿的“长溜槽模式” |
3.2 陕西东山石灰石矿“I期工程”的“长溜槽模式” |
3.3 青海民和北山矿“长溜槽技术改造”后“长溜槽模式” |
3.4 推荐“碎石溜槽-矿仓 (短溜井) -振动放矿机-胶带输送机-工厂预均化库”的“长溜槽模式” |
4 结语与建议 |
4.1 采用了“长溜槽方案”的矿山, 宜进行“长溜槽技术改造” |
4.2 采用“溜槽 (井) 开拓, 自重运输”的矿山, 应实现“短溜槽、长溜井方案” |
(5)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进路诱导冒落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诱导冒落法发展及相关理论 |
1.3.1 诱导冒落法的发展及应用 |
1.3.2 诱导冒落法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5 创新性 |
第2章 矿岩可冒性分析 |
2.1 矿岩可冒性分析方法研究 |
2.1.1 现场调查 |
2.1.2 矿岩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2.1.3 冒落面积分析 |
2.1.4 冒落跨度分析 |
2.2 双鸭山铁矿北区矿体可冒性分析 |
2.2.1 矿床地质概况 |
2.2.2 双鸭山铁矿面临主要问题 |
2.2.3 矿岩可冒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进路诱导冒落法采矿工艺研究 |
3.1 进路诱导冒落法构建 |
3.1.1 矿块布置及最小采幅确定 |
3.1.2 进路诱导冒落法工程参数确定 |
3.1.3 进路诱导冒落法回采工艺 |
3.2 双鸭山铁矿北区矿体进路诱导冒落法采矿工艺 |
3.2.1 最小采幅确定 |
3.2.2 结构参数选取及方案确定 |
3.2.3 试验采场进路诱导冒落法回采工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采进路位置的确定方法 |
4.1 最佳进路位置选定的理论依据 |
4.2 双鸭山北区试验采场回采进路位置实验研究 |
4.2.1 实验模型及相似材料制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分析及进路位置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回采过程的安全保障措施 |
5.1 回采过程引起的冒落分析及安全保障措施 |
5.1.1 回采引起的冒落分析 |
5.1.2 回采过程的保障技术 |
5.2 双鸭山铁矿试验采场回采过程的保障措施 |
5.2.1 试验采场上部中段残矿回收方案 |
5.2.2 试验采场的冒落过程分析及安全保障技术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进路诱导冒落法工业试验 |
6.1 工业试验及应用效果 |
6.1.1 上部中段残矿回采及试验采场准备工作 |
6.1.2 S5采场试验及其效果 |
6.1.3 S3采场试验及其效果 |
6.2 进路诱导冒落法试验采场实际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6.2.1 进路诱导冒落法试验采场初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2.2 解决措施 |
6.2.3 后期试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项目情况 |
(6)四方金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崩矿步距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及研究技术内容 |
1.2.1 选题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发展现状 |
1.3.1 国内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发展现状 |
1.3.2 采场结构参数发展现状 |
1.3.3 高应力条件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应用 |
1.4 国内外放矿理论与放矿方法研究发展现状 |
1.4.1 国内外放矿理论发展现状 |
1.4.2 崩落法放矿理论的移动过渡方程 |
1.4.3 椭球体放矿理论 |
1.4.4 类椭球体放矿理论 |
1.4.5 随机介质放矿理论 |
1.4.6 国内外放矿方法研究现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矿山地质及开采条件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矿山地质 |
2.2.1 矿床地质 |
2.2.2 矿体特征 |
2.2.3 工程地质条件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矿山生产现状 |
2.3.1 开拓系统 |
2.3.2 采矿方法 |
2.3.3 塌陷(空)区范围 |
2.4 对现有开采工艺及结构参数的评价 |
2.4.1 现有开采工艺及结构参数介绍 |
2.4.2 现有开采工艺及结构参数的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漏斗放矿试验 |
3.1 引言 |
3.2 实验类型 |
3.3 实验主要仪器 |
3.4 实验模型的建立 |
3.5 实验材料的选取 |
3.6 试验过程 |
3.7 数据分析 |
3.8 现有结构参数的合理性验证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进路放矿实验崩矿步距参数的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3 实验模型的建立 |
4.4 材料选取 |
4.5 实验数据 |
4.6 实验过程 |
4.7 数据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FC数值模拟的崩矿步距参数优化 |
5.1 离散单元法基本原理 |
5.2 PFC软件介绍及基本假设 |
5.2.1 PFC软件介绍 |
5.2.2 基本假设 |
5.3 PFC数值模拟 |
5.3.1 PFC~(2D)数值模拟程序的设计 |
5.3.2 PFC~(2D)模拟出矿方式模型的建立 |
5.3.3 PFC~(2D)数值模拟出矿方式程序的运行 |
5.3.4 PFC~(2D)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2015年云南采矿年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业可持续发展 |
2 矿山地质灾害及恢复治理 |
3 地下开采 |
4 露天开采 |
5 排土场 |
6 岩石力学 |
7 矿井通风 |
8 矿山安全 |
9 工程爆破技术 |
10 矿山机械 |
11 尾矿库管理 |
12 数值模拟分析 |
13 综述 |
(8)松散矿岩相对粒度对混入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矿岩流动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2 松散覆盖岩层的研究现状 |
1.2.3 崩落矿石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2. 颗粒物质的运动规律 |
2.1 颗粒物质的特殊现象 |
2.1.1 静力学现象 |
2.1.2 动力学现象 |
2.2 颗粒物质的接触力 |
2.3 “巴西坚果”效应 |
2.3.1 “巴西坚果”效应的物理机制 |
2.3.2 Hong理论 |
2.4 矿岩混杂分析 |
3. 自动化单体放矿系统装置 |
3.1 系统装置概述 |
3.2 单体放矿箱体 |
3.3 出矿装置 |
3.4 分选装置 |
3.5 称重系统 |
3.6 控制系统 |
3.7 装置制作及其功能 |
3.7.1 装置制作 |
3.7.2 装置功能 |
3.8 本章小结 |
4. 矿岩相对粒度对混入率影响的实验室实验 |
4.1 实验目的及意义 |
4.2 实验材料参数的确定 |
4.2.1 密度的测定 |
4.2.2 粒度的测定 |
4.2.3 形状的测定 |
4.3 实验方案 |
4.4 实验数据 |
4.4.1 实验数据统计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4.5 实验结果评价 |
4.5.1 回收率和贫化率 |
4.5.2 精矿量和精矿产出率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松散覆盖岩的粒度对其自然分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简介 |
1.3 覆盖岩层的研究现状 |
2. 覆盖岩层的性质 |
2.1 覆盖岩层的形成 |
2.2 覆盖岩层的物理性质 |
2.2.1 覆岩的块度 |
2.2.2 覆岩的松散性 |
2.2.3 覆岩的流动性 |
2.3 覆盖岩层的物理力学过程 |
2.3.1 覆岩的移动过程 |
2.3.2 覆岩的移动形式 |
2.4 松散覆盖岩层的自然分级 |
3. 实验系统装置设计与制作 |
3.1 实验装置制作目的 |
3.2 实验装置的总设计 |
3.3 实验装置单体设计 |
3.4 装置制作及其功能 |
3.4.1 装置的制作 |
3.4.2 装置的功能 |
4. 自然分级的物理模拟实验 |
4.1 实验方案 |
4.1.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4.1.2 实验方案的选定 |
4.2 实验过程 |
4.2.1 实验准备 |
4.2.2 模拟出矿 |
4.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数据对比处理与分析 |
5. PFC数值模拟 |
5.1 PFC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5.2 PFC数值模拟求解步骤 |
5.3 PFC的边界条件 |
5.4 自然分级数值模拟 |
5.4.1 模型建立 |
5.4.2 模拟结果 |
5.4.3 模拟结果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急倾斜薄矿脉开采矿岩移动规律与崩落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急倾斜薄矿脉开采技术现状 |
1.2.1 国内开采现状 |
1.2.2 国外开采现状 |
1.3 崩落矿岩散体流动规律研究 |
1.3.1 崩落法放矿理论研究进展 |
1.3.2 力学在放矿研究中的应用 |
1.3.3 倾斜壁边界条件下放矿崩落矿岩移动规律研究现状 |
1.4 中深孔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章 急倾斜薄矿脉崩落法开采技术及地压分布特征 |
2.1 本章概论 |
2.2 矿山开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3 新采矿方案设计 |
2.3.1 采矿方法可行性论述 |
2.3.2 急倾斜薄矿脉破碎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工艺 |
2.4 回采过程地压分布特征 |
2.4.1 计算模型建立 |
2.4.2 回采方式对回采过程地压分布特征的影响 |
2.4.3 分段高度对回采过程地压分布特征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倾斜壁边界条件下单漏口放矿相似材料实验 |
3.1 本章概述 |
3.2 室内相似材料实验 |
3.2.1 散体流动的相似性分析 |
3.2.2 实验原理 |
3.2.3 实验方案 |
3.2.4 实验准备 |
3.2.5 实验流程 |
3.3 相似材料实验结果 |
3.3.1 端部放矿实验结果 |
3.3.2 实验2结果 |
3.3.3 实验3和实验4结果 |
3.3.4 实验5和实验6结果 |
3.4 矿岩散体放出规律研究(相似材料实验结果分析) |
3.4.1 倾斜壁边界条件下单漏口放矿散体移动规律 |
3.4.2 斜壁粗糙度对散体放出规律的影响 |
3.4.3 矿体厚度对散体放出规律的影响 |
3.5 放出体尺寸的定量表征 |
3.5.1 放出体宽度的确定 |
3.5.2 放出体高度的确定 |
3.6 倾斜壁边界条件下崩落矿岩散体移动区域划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倾斜壁边界条件下单漏口放矿PFC~(3D)数值模拟实验 |
4.1 本章概述 |
4.2 离散元细观参数的标定 |
4.2.1 实验方案 |
4.2.2 无底圆筒实验标定材料的内摩擦角 |
4.2.3 平面双轴实验标定材料的变形模量 |
4.2.4 无粘结材料宏细观参数的神经网络分析 |
4.3 基于PFC~(3D)的端部放矿数值模拟实验 |
4.4 基于PFC~(3D)的倾斜壁边界条件下单漏口放矿数值模拟实验 |
4.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4.2 倾斜壁边界条件下散体流动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急倾斜薄矿脉崩落法开采结构参数优化 |
5.1 本章概述 |
5.2 物理仿真实验 |
5.2.1 实验原理及方案 |
5.2.2 实验装置的建立 |
5.2.3 实验流程 |
5.3 物理仿真实验结果 |
5.4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崩落法结构参数优化 |
5.4.1 som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5.4.2 som神经网络聚类分析 |
5.4.3 som神经网络参数相关性分析 |
5.4.4 som神经网络崩落法结构参数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薄矿脉中深孔落矿回采爆破参数优化 |
6.1 本章概述 |
6.2 薄矿脉爆破的夹制作用 |
6.3 岩体爆破的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 |
6.3.1 数值模型的建立方法 |
6.3.2 算例验证 |
6.4 薄矿脉中深孔崩矿特征 |
6.4.1 无限自由面不同抵抗线条件下的崩矿特征 |
6.4.2 采幅对爆破夹制作用的影响 |
6.4.3 抵抗线对爆破夹制作用的影响 |
6.5 薄矿脉中深孔回采爆破参数优化 |
6.5.1 中深孔回采爆破参数确定 |
6.5.2 中深孔回采爆破参数优化 |
6.6 薄矿脉中深孔爆破现场工业试验 |
6.6.1 工业试验地点选取 |
6.6.2 工业试验爆破设计 |
6.6.3 爆破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得成果 |
四、充分利用振动放矿 提高矿山经济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龙首矿西二采区上部矿体最末分段辅助进路开采技术研究[D]. 樊露.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2]基于多尺度监测的普朗铜矿自然崩落发展时空演化规律[D]. 王利岗.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3]2017年云南采矿年评[J]. 郭忠林,柳群荣,李晓飞,董法,龚原. 云南冶金, 2018(02)
- [4]水泥矿山“长溜槽技术改造工程”的成功实践[J]. 郝汝铤,周文林,董瑞丰,张立杰. 中国水泥, 2018(01)
- [5]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进路诱导冒落法及其应用研究[D]. 马姣阳. 东北大学, 2017(06)
- [6]四方金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崩矿步距的优化研究[D]. 刘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7]2015年云南采矿年评[J]. 郭忠林,殷国华,付自国,王羽. 云南冶金, 2016(02)
- [8]松散矿岩相对粒度对混入率的影响[D]. 刘欢. 辽宁科技大学, 2016(05)
- [9]松散覆盖岩的粒度对其自然分级的影响[D]. 张淑辉. 辽宁科技大学, 2016(05)
- [10]急倾斜薄矿脉开采矿岩移动规律与崩落控制研究[D]. 安龙. 东北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