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古尔德迈斯特尔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罗逸轩[1](2021)在《以赛亚·伯林价值多元论研究 ——多重视野下的思想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西方观念史(思想史)学者以赛亚·伯林的思想为考察对象,以思想史的角度和方法,分析了其生平和历史环境对其思想的塑造作用。在这一基础上,本文通过伯林与乔治·克劳德的争论,得出了其价值多元论并非基于自由主义,甚至并不只支持自由主义的结论,并以此为媒介,将我们引向了其价值多元论的核心内容:两种自由的分类、普遍主义,以及共情。伯林的自由概念实际上是关于个人拥有自主性/自我创造能力的学说,并且只有置于其价值多元论的背景下才能得到理解。针对其自由概念,我们将儒学中有关自主性和自我创造的部分与伯林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儒学实际上倡导个人拥有择善自由的结论,但伯林在保障自由的实现上,则更趋向于社会而非个人。借助于厘清其与施特劳斯的争论,我们澄清了其价值多元论的基础实际上是基于普遍主义,而非相对主义。而理解不同的文化和历史,除却理性之外,还需借助于共情,方能得以实现。在完成了核心内容的讨论后,我们依次检视了其价值多元论在中国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以及现实中的可能。他的价值多元论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具体国别甚至于具体文明的包容理论,这也最终将我们引向了其价值多元论对我们当下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意义中来。
肖唐金,肖志鹏[2](2021)在《口述史研究及其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拟梳理口述史研究的框架,涉及基本概念、组成部分、研究方法。通过口述史研究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是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揭示口述史的民俗、民族和社会历史意义。
李光恩[3](2020)在《论社会实在的真假、善恶与合法性》文中提出人类社会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的联系在法律层面表现为合法性评价,即通常将“真”与“善”相对应并评价为合法,将“假”与“恶”相对应并评价为不合法,保护“真”而打击“假”、追求“善”而反对“恶”。法律所调整的事物和现象具有“真假”与“善恶”属性,这些事物和现象可以统摄到“社会实在”的概念之下。人类所生活的世界由自然事物和人造事物(社会实在)构成,社会实在是人类为满足需要建构而成的。人类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最初始的需要之满足尚可依赖于自然界的诸事物,但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当人类的简单、初始需要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要便相继出现,此时,仅凭借自然事物已难以满足需要,因而人类便开始改造自然事物,发明、创造和建构出新的人造事物来满足需要,这些人造事物即属于社会实在,其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世界之基石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实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主观性和认识论上的客观性,以及原初物理实在之于社会实在的逻辑先在性。社会实在的建构以人的“需要”作为内在驱动力,原初物理实在是建构社会实在的物质基础,通过结构-功能和地位-功能的赋予,渗透主体的意向性,根据构成性规则和调整性规则建构而成。社会实在因其人为建构性而具有“真假”和“善恶”属性。“真假”有两种不同用法,即语言层面的“真假”和事物层面的“真假”,二者在其载体、判别标准、符合方向以及所属知识领域四个方面存在区别。事物分为自然事物与人造事物,自然事物必然无“真假”,人造事物(社会实在)可以有“真假”。社会实在之“真”即社会实在同时符合所有构成要件,任一或多个构成要件缺失或存在瑕疵即为社会实在之“假”。与之相近,社会实在也有“冒”“伪”“劣”等情形,可统称为“假冒伪劣”的社会实在。语言作为特殊的社会实在也可纳入这一“真假”体系之中。社会实在之“善”是指其因符合构成要件,是人类智慧的凝聚物,故而其本身具有价值,是内在的善,因作为实现利益的手段并通过利他而利己所以是手段善,因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是结果的普遍善。社会实在之“恶”是指当社会实在不符合构成要件标准而不能成为人类智慧之有价值的凝聚物,所以其本身是恶,因社会实在被滥用、不具备应有的功能、不能满足需要并且有损于人们的利益,所以是手段的恶,因无法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甚至带来严重危害,所以是结果的恶。“真假”是社会实在的事实属性,“善恶”是社会实在的价值属性。社会实在的“真假”与“善恶”之间存在着常态联系和例外联系,在常态情形下,社会实在之“真”对应于社会实在之“善”,社会实在之“假”对应于社会实在之“恶”;在例外情形下,社会实在之“真”对应于社会实在之“恶”,社会实在之“假”对应于社会实在之“善”。人类社会是充斥着利益的社会,利益是在需要基础上形成的,需要的满足使利益得以实现。社会实在具有依赖于主体的属性,被赋予了各种功能,从而增加了人类活动的能力、拓宽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能够使人们去完成那些原本不能完成的事情,因而能够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实现各种利益,即社会实在能够作为人类追求和实现利益的工具或手段。但由于社会实在在不同性质上被用作获利工具或手段,所以产生的利益之性质亦有天壤之别,既有正当利益,也有不正当利益。利益是否正当乃取决于实现利益的行为手段。正当的必须是善的,即实现利益的方式必须具备内在善、手段善和结果的普遍善;作为正当利益之基础的需要必须是可普遍化的;正当的利益必须在实现利益的同时不损及他人的利益,并增进社会整体的利益。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社会实在产生的利益才是正当的,即社会实在之所以能够产生正当利益,是因为社会实在的内在善、手段善和结果的普遍善,社会实在能够满足人们的普遍需要,增进社会整体的利益。但同时,社会实在也能产生不正当利益,即当社会实在为“假冒伪劣”、被作为损他利己之手段、给社会带来严重损害时,其产生的利益就是不正当的。主体在社会实在基础上的互动形成社会利益关系,从而需要法律的调整,在调整社会实在之利益关系时,出于对主体需要与利益的保护,法律因而有了“打假保真”与“惩恶扬善”之目的。对社会实在的“真假”与“善恶”进行法律上的合法性评价即从社会实在“事实如何”过渡到法律上“应当如何”。其中,“事实如何”表示社会实在的事实属性,“应当如何”表示法律上的规范评价。这一过程可以表述为:从社会实在的“真假”属性到社会实在的“善恶”属性,再到社会实在产生的利益之“正当”或“不正当”,最后到社会实在在法律上的“合法”或“不合法”。首先,社会实在的事实属性即社会实在之“真假”,根据社会实在之“真假”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与否,可从社会实在之“真假”过渡到社会实在之“善恶”的价值属性。其次,从社会实在之“善恶”属性可以过渡到社会实在产生的利益之“正当”或“不正当”,即对具有内在善、手段善和结果普遍善的社会实在产生的利益,社会评价为“正当”,对具有内在恶、手段恶和结果恶的社会实在产生的利益,社会则评价为“不正当”。再次,从社会实在产生的利益之“正当”或“不正当”可以过渡到社会实在的“真假”与“善恶”在法律上的“合法”或“不合法”,社会评价为“正当”的利益是具有正价值的,是法律“应当”认可、保护、增进的,即合法;社会评价为“不正当”的利益是具有负价值的,是法律“应当”否定、抵制、消除的,即不合法。在这一合法性评价过程中,常态情形是将社会实在之“真”对应于“善”并评价为合法,将社会实在之“假”对应于“恶”并评价为不合法;例外情形是将社会实在之“真”对应于“恶”并评价为不合法,将社会实在之“假”对应于“善”并评价为合法。对社会实在的“真假”与“善恶”进行合法性评价还需要借助“逆转解释”,即社会实在的“真假”与“善恶”属性能够造成结果差异,而法律又预设了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增进人类整体利益的价值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以法律应当认可、保护、增进“真”和“善”的社会实在及其产生的正当利益,并否定、抵制、消除“假”和“恶”的社会实在及其产生的不正当利益,可以概括为“打假保真”与“惩恶扬善”。社会实在之“真假”“善恶”的合法性评价还必须具有可普遍化性,即基于可普遍化需要和普遍利益,合法或不合法的评价在相同情况下均能成立。
陈维[4](2020)在《“时代精神”的超越与“身份政治”的反抗:爱德华·萨义德“晚期风格”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爱德华·萨义德因后殖民主义批评闻名于学界,其晚年之作《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虽然也被许多人提及,但对它的专门研究却显得薄弱。笔者认为,“晚期风格”理论属于萨义德后期研究重心产生偏移的代表之作,也是他阐释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他笔下的晚期风格人物群像或在作品形式上藏巧于拙、或令人不解地在美学风格上倒退回传统,以及执拗地选择与所处时代的价值理念相抗衡,将自己放逐到边缘的境地。本文试对萨义德论述的这些晚期现象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深入揭示出“晚期风格”理论的内涵特征。同时,笔者将阐明“晚期风格”理论与萨义德前期后殖民批评之不同,并将之视作他后期偏向美学领域的代表作品。另外,通过阅读萨义德先前诸作,笔者也挖掘和梳理出“晚期风格”理论中蕴含的他早先的思想理路和价值立场。关于本文的结构安排,第一章主要追溯与“晚期风格”相关的理论背景,笔者在开头部分辨析了通常认为的“晚年”与本文所探讨的“晚期”,前者指向生理学上的老年,“晚期”则特指阿多诺与萨义德论述下的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因此,一些抵达生命晚年的人物,其作品不一定具备“晚期风格”,而某些尚在中年甚或青年的文学与艺术家,却可能创作出“晚期风格”的作品。不过,萨义德论述“适时”与“晚期”,仍侧重于疾病、衰老及其引发的死亡之感的分析,而阿恩海姆从晚年的特殊心理状态探讨艺术家晚期之作,可以为理解萨义德提供很好的参照。当然,直接影响萨义德“晚期风格”理论的是阿多诺,他在阐述贝多芬晚年音乐作品时提出了独立的“晚期风格”概念。他认为,贝多芬在晚期作品中透露出对其先前音乐理念的背离,这同时也是在反叛其所处时代的价值秩序与美学观念。关于这一点,笔者将从阿多诺的哲学立场与美学理论出发,进行解读。在第二章中,笔者通过分析萨义德对晚期人物的论述,归纳提炼出“晚期风格”的美学内涵与精神特质。阿多诺对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嗤之以鼻,不可能认为他的作品具有“晚期风格”,但萨义德关注到他在作品中执意表现18世纪的倾向,是有意在疏离同时代的“无调性”音乐潮流,并且他的歌剧仅仅关注个人的日常琐事,实则是对历史进行宏大叙事的拒斥,而这两者都指向对“时代精神”疏离姿态。热内在生命晚年创作的两部作品——《爱的俘虏》与《屏风》——是萨义德重点分析的对象,他揭示出作品中对“身份政治”的不懈反抗,并将之作为“晚期风格”的重要内涵。因此,对抗“时代精神”和反叛“身份政治”,是萨义德最终指陈的“晚期”内涵,它流露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对权力话语的消解。本章最后一节是对这种“晚期性”与死亡之间的关系的阐述,笔者认为死亡作为触发“晚期”之思的诱因,具有拯救个体的积极意义,但个人同时又被死亡牢牢钳制,无奈地走向生命的尽头。最后一章将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萨义德在论述晚期风格时所呈现的立场与分析策略。与他整个理论体系相联系,可以看出萨义德的后殖民理论、人文主义立场、语文学的阐释方法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态度都在“晚期风格”理论中有所呈现。萨义德在《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中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了批判,这或许是他站在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视角上看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固有缺陷。但他并未完全否定西方的价值,反而试图以世俗批评和语文学的阅读模式对其进行疗救。“晚期风格”理论也深刻体现了他的这一立场与观念。此外,萨义德在阿多诺的基础上,将“晚期风格”的研究对象从音乐领域扩及到音乐、文学和电影在内的众多艺术门类,表明“晚期风格”不受艺术体裁限制、打破门类规约的特点,并且始终向着社会文化与现实境况敞开。同时,萨义德在逐一探讨晚期人物时,从形式技巧、后殖民批评以及阶级政治等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因为“晚期之作”多在经典作品以外,并且未引起足够重视。贝多芬的晚期音乐通常不被放在他的代表作之中,阿多诺赋予其以晚期品格,而《女人心》、《玫瑰骑士》、《屏风》和《豹》等作品也在萨义德的解读中呈现出“晚期风格”的姿态。作品的体裁和样貌多相迥异,甚至两相对立,其创作的环境与时代也不相同,如何照见其中可能具有的“晚期风格”?萨义德的方法不是将文本局限在无关现实、不具利害关系的传统阐释模式中,而是从各种理论视角切入,挖掘其间的丰富内涵。
齐艳[5](2020)在《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文中认为从古希腊的描述地理学到18世纪意大利维柯《新科学》的“诗性地理”,再到德国康德的《自然地理学》,西方“文学地理学”的概念在反复推敲中得以明晰。此后,文学地理学的多元性和空间性取代了原本单一以时间为依据的目的论,文学地理学逐渐转换为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学地理学批评在广义上描述包含理论、方法与批评实践三个部分,在发展中逐渐构建出了体系化的文学文本研究模式,成为了当今文学批评的热点和新方法。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十分关注地理学科意义上文学的价值与功用。随着20世纪地理学“文化转向”与人文科学“空间转向”的相互交叉融合,地理空间进而渗透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内容、实践中去。值得强调的是,虽然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在理论研究与文本批评实践之间不甚平衡,对于具体文学地理现象的研究远多于理论方法的探讨,但是它对现代人生存空间状态的关注,文学与地理空间互动关系的探讨以及概念范畴的阐释、理论体系的建构、基本方法的探索都在多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理论探求、学科构建和批评实践的丰富和发展过程。本文旨在结合理论方法与文本实践,探究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三个部分是如何更好地结合的,从而为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和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更好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本文的切入点,交代了论文的结构框架与写作逻辑。第一部分主要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概念的演变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明确其各自理论内涵。首先通过对文学与地理关系的梳理与阐释,明确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文学地理”的复杂理论内涵,厘清了西方“文学与地理”关系的流变与发展。其次,通过对维柯、孟德斯鸠、海德格尔、斯达尔夫人、柯罗等人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分析文学与地理关系的结合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发展的影响作用。再次,通过分析以乔纳森·贝特、劳伦斯·布伊尔为代表的西方生态批评理论,探讨生态批评对文学地理学批评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概念进行界定,辨析其与生态批评的异同,彰显其独特的理论建树。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重要概念的研究。即通过对地理环境、地方、地理景观、地理空间、地理叙事等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基础范畴的梳理和深入分析,特别是对“地方关注”理论内涵进行了阐述。论文在明确各范畴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考察其在“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角色与作用,进一步廓清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范畴,并界定、辨析与之相似概念的异同,论述这些概念在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建构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支撑作用。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四大基本方法,即“地理中心”“多重聚焦”“共感性”“地层学视角”。正是基于这四种基本方法,法国利摩日大学教授波特兰·韦斯特法尔建构起了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雏形。之后,美国学者罗伯特·泰利将韦斯特法尔的代表作《地理批评》翻译成英文,并在其着作《空间性》中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该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化和发展。本章重点从“作者中心”到“地理中心”,从“主体凝视”到“多重聚焦”,从“单一感官”到“共感性”,从“单项化的空间表现”到“多维地层学视角”这四大转向的维度来阐述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基本方法。第四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另一重要研究理论“文学地图”催生出的两种研究方法,这也是文学与地理学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最突出的理论与实践融合点。同时,重点梳理了在文学地图理论影响下两大代表流派——以美国罗伯特·泰利为代表的“文学制图”和以法国弗兰克·莫莱蒂为代表的“文学绘图”所主张的理论内涵、概念外延及表现形态。第五部分是对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批评实践进行考察。波特兰·韦斯特法尔作为地理批评的代表人物,他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与四大基本方法对众多文学文本中的地理空间进行了解读实践。本章重点分析了韦斯特法尔从都市空间的结构与重组的角度对巴黎的城市空间的文本解读实践方式,以期通过分析寻找文学文本中虚构的和真实世界的调和与发展。此外,本章还对罗伯特·泰利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从文学地图的技巧与手法角度解读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探索文学地理学批评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批评方式如何对文学作品、文学作家、文学现象、地理空间等进行批评实践分析,以此说明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第六部分主要通过简要分析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理论建构、方法研究、实践探索现状的同时关注中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交融与发展,重点阐述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从多维度、多层次方面对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带来的创新性影响,对中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融合发展的前景从学科层面、技术层面和媒介层面进行逻辑阐述。在结语中,论文通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总结梳理,提炼出文学地理学批评在文学研究、地理批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引起的反思与启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与相关实践文本的再梳理,在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先行的特点与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证为主的特点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论述后,论文认为,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这种有着深刻的哲学理论基础、科学的理论建构体系、多国学者丰富的批评实践的跨学科文学批评形式,无论从精神内质、思维路径还是理论范式方面,都对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领域的学科知识拓展、理论范式研究、学科体系建构、动态发展前景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推动意义,值得持续深入的关注和研究下去。
赵蕊[6](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指出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茹天[7](2020)在《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科技加速发展的今天,新的视觉样式在科学技术的催动下不断涌现,数理性设计形态就是其中之一,数理性设计形态以“平坦的世界”为创意来源,以数字化为技术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表现平台,从创意、工具、材料、传播方式上改变了设计的面貌,具有数理美感的设计形态不仅反映了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也表达着人类智能对美学的理性思考。现代设计不仅仅是创造美的过程,还是一种策略、一种思维方式,它讲求在思维层面上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并与逻辑具有天然的联系,因此,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数理性设计形态成为现代设计的一种显着特点。参数控制结构、模块拓扑结构、模块线性变化结构、以及感性设计背后的数理性结构,这四种基本结构从构形规则中反映了数理性结构的总体形式语汇,现代设计形态所呈现的数理性结构不仅仅是现代设计者依靠计算机工具简单生成的视觉形式,更是自然造物法则、人类审美意识和科学技术相统一的结果。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生成是一个从创意产生,到素材选择,再到模型建立的连续过程,这一创造的过程是一种环形流程而并非线性流程,各个步骤之间有时也会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生相互融合与渗透,数理性设计形态生成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式的设计,是通过触类旁通的方式获得的逻辑上的关联,并最终落脚在数理性的形态上给出的设计雏形和理念。在造型的过程中,形式美学原则、通用技术原则、和观念创新原则是数理性设计形态构建的三大基本原则,这三个原则相互补充,从形式美学、技术手段和设计观,三个层次对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形态生成时的技术和艺术层面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数理性设计形态并不是冰冷的数学模型,人对它的形式创造使其焕发出美的温度感和人文特征,数理结构只是构成造型的骨架,真正赋予这种数理性形态生命体本质的是形式美学的创新,对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研究始终是为了启发人们用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新兴的视觉样式,从而指导现代设计者用更多的思考角度、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技术手段,去实现更好的设计创意。本文从理论基础、结构构架、设计原则、生成方法这四个层面剖析了现代设计中的数理性设计形态,可以发现,数理性设计形态是基于现代技术手段所形成的一种新图式的现象,它不仅仅是某一设计领域产生的设计方法,而是顺应了面向未来的大众审美所产生的一种高效的、具有科技感的造形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数理性设计形态是科技之美在设计形态上的体现,在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之中,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研究是对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理论构建。
侯建新[8](2019)在《圈地运动与土地确权——英国16世纪农业变革的实证考察》文中指出16世纪的英国圈地运动,是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市场指向的土地确权运动,是把具有共同体性质的混合土地所有制界定为排他性的明晰产权,从而激励经济效率,颠覆中世纪的基础。经过数个世纪的物质积累、权利积累和观念积累,社会深层结构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其中土地市场化和农民的社会化是基础性的变量参数,圈地即是这种变化的历史性总结。"大农-乡绅阶层"作为农业资本主义载体,是圈地运动最能动、最重要的推动力量。领主圈地的通常方式是契约圈地、法庭圈地以及协议圈地,以合法圈地为主。领主非法暴力圈地确实存在,是赤裸裸的掠夺,暴露了早期资本的失范与贪婪;领主暴力非法圈地受到佃农土地权利的抵抗,佃农的抵抗具有一定合法性和有效性;但这种"暴力圈地所占比例很小"。16世纪中叶以后协议圈地越来越多,土地确权从来没有抛弃法律而是越来越规范,18世纪发展为"议会圈地"则属水到渠成。从基本层面上讲,圈地不是践踏土地权利,恰恰是明晰和确定土地权利。圈地规模有限,圈地中心地区的圈地比例大概在20~25%左右。总之,圈地运动的影响至为深远,是个老话题也是基础性话题,有必要给予新的关注。
刘俭[9](2019)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使作为知识生产单位的大学不可避免地被推向了经济社会的中心。在象牙塔的高墙之内,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传统学科的边界变得愈发模糊,与此同时,知识生产模式也越来越多地从原来的学科逻辑转向问题逻辑,人们关注多元化的技能、跨学科的合作、组织的柔性以及知识的实用价值。博士生教育中“探究的场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在象牙塔的高墙之外,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工商业、政府部门工作,博士就业的现实与博士生教育培养未来的大学教授这一传统目标之间出现较大的偏离。面对现实,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博士生教育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目前的博士生教育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其实,这些问题最后都聚焦在一个话题上,即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博士生培养目标处于博士生教育目标体系的中观层面,是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和最终成果的预想,代表了各高校或学科对博士生教育所要达到的期望规格或要求,有较强的学科和学校差异性。本研究关注的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工科是学术与现实连接最近的学科,近年来的工科博士就业去向也表现了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去向之间的背离。本研究通过访谈14位来自学术界和13位来自工业界的相关人士群体后,根据扎根理论法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思路,初步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要素清单》(以下简称《目标要素清单》),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参考。与此同时,本研究还通过考察我国18所高校292个工科领域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现状,一方面,调查了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的基本方向、特色及要求,另一方面,结合调查结果对初步构建的《目标要素清单》进修正,形成最终的《目标要素清单》并发现,当前各学科点的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体现了博士生教育的正确方向、对国家层面博士生培养总目标的重视以及部分的学科特性;但在目标设置的重要性、设置原则的把握及满足现实需求等方面,仍存不足。最后,本研究根据目标设定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在形成目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通过分析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及高校、学科特色,以及已有博士就业及职业发展状况等,在参考《目标要素清单》的基础上对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进行了构建尝试。总地来说,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设置,应在充分考虑博士生教育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关注当前越来越多的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毕业生进入工业企业就职的现实需求,通过借鉴国外大学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案例,把握目标设置的全过程,做好目标设置前的充分准备、目标设置中的广泛讨论和目标设置后的反馈检验等相关工作。
邓欣明[10](2019)在《《音乐的力量:音乐新科学的开创性发现》的翻译与述评》文中认为人类对音乐的着迷古已有之,国内外对音乐理论、历史、作品、文化等已有丰富的研究,然而对音乐的科学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美国导演、制作人、作家埃琳娜·曼尼斯的《音乐的力量:音乐新科学的开创性发现》(The Power of Music:Pioneering Discoveries in the New Science of Song)于2011年由沃克出版社出版,从“有乐感的身体与大脑”、“音乐本身”、“共鸣的世界”和“音乐处方”这四个方面展现了这个处于发展中的年轻领域。作者不仅查阅了大量的书籍、文章、科学论文,还采访了数十位音乐家和科学家,收集了珍贵的一手资料。该书包含了在其出版时最前沿、最重要的与音乐相关的科学观点、理论和研究成果,并带有丰富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为读者提供广泛的新材料与论述,在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目前国内关于音乐科学的专着和译着短缺的现状,笔者对《音乐的力量》全书进行了翻译。本文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该书的译文,第二部分是对该书的述评与翻译心得。在述评部分,笔者概括介绍该书的写作背景和主要论题,探讨翻译该书的价值和意义,横向比较同类中文着述的异同,并就该书的独到之处和一些不足进行了反思。最后讨论了笔者在翻译时遇到的问题和译后心得。
二、德国古尔德迈斯特尔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古尔德迈斯特尔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以赛亚·伯林价值多元论研究 ——多重视野下的思想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以赛亚·伯林的思想背景 |
第一节 影响伯林的重大事件 |
一、童年时期的事件 |
二、青年时期的事件 |
第二节 明确的思想转变/倾向 |
一、早年的反决定论倾向 |
二、转向思想史研究的过程 |
小结:多元的身份和思想背景 |
第二章 以赛亚·伯林对多元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态度 |
第一节 克劳德对价值潜在的冲突与多元主义关系的混淆 |
第二节 克劳德的粗暴简化与伯林的回避 |
第三章 价值多元论的诸要素 |
第一节 服务于价值多元论的两种自由 |
一、两种自由概念的再剖析 |
二、积极自由的危险形式 |
三、自由的面向与可能——以儒家思想为例 |
四、通往多元价值的自由 |
第二节 普遍主义与绝对主义 |
一、与施特劳斯的分歧 |
二、多元价值的思想来源 |
第三节 理性的局限与共情的必要 |
一、理性的局限性 |
二、共情的必要与可能 |
第四章 价值多元论的可能 |
第一节 儒道视野下的多元抉择 |
第二节 马克思思想中的价值序列和自由问题 |
一、诸阶级中存在的价值序列 |
二、与马克思自由观的比较 |
第三节 现实中所存在的多元形式 |
一、身份政治是否符合伯林的价值多元论? |
二、疫情状态展现出的不同价值序列 |
余论: 伯林思想对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外文文献 |
以赛亚·伯林着作 |
古籍类文献 |
专着类文献(译着) |
专着类文献 |
期刊及论坛论文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口述史研究及其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口述史的界定和研究的意义 |
三、口述史研究的来龙去脉 |
四、访谈的方方面面 |
(一)访谈者 |
(二)受访者 |
(三)访谈者的立场 |
(四)访谈者考虑的内容 |
(五)公共记忆 |
(六)个人记忆 |
(七)受访者的数量 |
(八)访谈时间长度 |
(九)访谈的地点 |
(十)访谈的方式 |
五、社区史和口述史的关联 |
六、口述史学家的资质 |
七、口述史的作用 |
八、口述史的情感研究方法 |
(一)语义法 |
(二)语言和非语言综合研究法 |
1.表达性研究法 |
2.传统性研究法 |
3.修辞研究法 |
(三)比喻语言研究法 |
九、口述史研究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 |
十、结语 |
(3)论社会实在的真假、善恶与合法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进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实在及其建构 |
第一节 哲学语境下的社会实在 |
一、实在论视域下的社会实在 |
(一)实在论与实在 |
(二)实在论与社会实在 |
二、社会本体论视域下的社会实在 |
(一)社会本体论 |
(二)社会本体论与社会实在 |
三、社会实在的概念、结构与基本分类 |
(一)社会实在的概念 |
(二)社会实在的结构 |
(三)社会实在的基本分类:一般社会实在与制度性实在 |
四、社会实在与生活世界的构造 |
(一)生活世界的概念 |
(二)生活世界的结构 |
(三)生活世界与社会实在 |
(四)生活世界与法律规范 |
第二节 社会实在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
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界分 |
(一)认识论意义的主-客观性和本体论意义的主-客观性 |
(二)世界固有的特征和与观察者相关的特征 |
二、社会实在的本体论之主观性与认识论之客观性 |
(一)社会实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主观性 |
(二)社会实在具有认识论上的客观性 |
三、原初物理实在之于社会实在的逻辑先在性 |
第三节 社会实在的建构分析 |
一、人类的需要是建构社会实在的内在驱动力 |
(一)人类的需要及其类型 |
(二)人类需要的满足与社会实在的建构 |
二、原初物理实在是建构社会实在的物质基础 |
三、功能赋予是建构社会实在的基本方式 |
(一)功能是由主体赋予的 |
(二)通过结构-功能和地位-功能的赋予建构社会实在 |
四、人类的意向性是建构社会实在的主观要素 |
(一)意向性的含义 |
(二)意向性是连接物理世界与社会实在的桥梁 |
五、构成性与调整性规则是建构社会实在的规则体系 |
(一)构成性规则与调整性规则的区分 |
(二)构成性规则与制度实在的建构 |
(三)调整性规则与一般社会实在的建构 |
(四)社会实在的叠代结构与人类社会世界的构造 |
第四节 社会实在的事实属性与价值属性 |
一、事物的属性及其类型 |
二、社会实在的事实属性 |
三、社会实在的价值属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实在的“真假”属性 |
第一节 “真假”的两种用法及其区别 |
一、语言层面的“真假” |
(一)语言层面的“真假”是命题之“真假” |
(二)语言层面的“真假”取决于命题与事实是否符合 |
二、事物层面的“真假” |
(一)事物之“真假”不同于语言或命题之“真假” |
(二)事物分为自然事物和人造事物 |
(三)人造事物可以有“真假” |
三、两种“真假”用法的主要区别 |
(一)载体不同 |
(二)判别标准不同 |
(三)符合(适应)方向不同 |
(四)所属知识领域不同 |
第二节 社会实在之“真假” |
一、社会实在之“真假”的含义 |
(一)社会实在之“真” |
(二)社会实在之“假” |
二、作为社会实在之事实属性的“真假” |
三、社会实在之“真假”的具体表现 |
(一)物理特征层面的“真假” |
(二)功能层面的“真假” |
(三)地位标志物层面的“真假” |
(四)意向性层面的“真假” |
(五)建构规则层面的“真假” |
四、特殊的语言类社会实在之“真假” |
(一)语言是基本的社会制度 |
(二)语言类社会实在之“真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实在的“善恶”属性 |
第一节 “善恶”的含义与分类 |
一、“善”的含义与分类 |
(一)“善”的含义 |
(二)“善”的分类 |
二、“恶”的含义、分类与量度差 |
(一)“恶”的含义 |
(二)“恶”的分类 |
(三)“恶”的量度差 |
第二节 社会实在之“善恶” |
一、社会实在之“善” |
(一)因符合基本构成要件而“善” |
(二)因利己同时的利他性而“善” |
(三)因符合社会整体利益而“善” |
二、社会实在之“恶” |
(一)因基本构成要件虚假而“恶” |
(二)因通过损他实现利己而“恶” |
(三)因损害社会整体利益而“恶” |
三、作为社会实在之价值属性的“善恶” |
第三节 社会实在之“真假”与“善恶”的常态联系和例外联系 |
一、社会实在之“真假”与“善恶”的常态联系 |
(一)社会实在之“真”对应社会实在之“善” |
(二)社会实在之“假”对应社会实在之“恶” |
二、社会实在之“真假”与“善恶”的例外联系 |
(一)社会实在之“真”对应社会实在之“恶” |
(二)社会实在之“假”对应社会实在之“善” |
三、社会实在之“真假”与“善恶”联系中的利益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实在与正当利益的实现 |
第一节 正当利益的基本含义 |
一、“正当”的含义 |
(一)“正当”的都是内在善的 |
(二)“正当”的都是手段善的 |
(三)“正当”的都是普遍善的 |
二、利益之“正当”评价 |
第二节 正当利益的判定标准 |
一、“需要”的可普遍化性 |
(一)可普遍化的需要是任何人都具有的客观需要 |
(二)可普遍化的需要是“善”的需要 |
二、实现利益手段的利他性 |
(一)实现利益的手段依赖性 |
(二)实现利益的利己与利他冲突 |
三、增进社会的整体利益 |
(一)社会整体利益是人类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 |
(二)能否增进社会整体利益是评价利益正当与否的终极标准 |
第三节 社会实在之“真假”“善恶”与正当利益的关联 |
一、社会实在作为实现利益的工具 |
(一)社会实在是利益的载体 |
(二)通过社会实在实现利益应符合社会基本伦理 |
二、社会实在与正当利益的产生 |
(一)社会实在具备内在善 |
(二)社会实在属于手段善 |
(三)社会实在符合普遍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实在的合法性评价 |
第一节 法律对社会实在的调整 |
一、社会实在之利益关系的形成 |
二、社会实在之利益关系的法律调整 |
第二节 法律“打假保真”与“惩恶扬善”之目的 |
一、主体的需要及其法律保护 |
二、法律的“打假保真”与“惩恶扬善” |
第三节 社会实在之“真假”“善恶”的合法性评价 |
一、社会实在的合法性是一种“应当”型评价 |
(一)合法性是一种“应当”型评价 |
(二)社会实在之属性的合法性评价 |
二、社会实在之“真假”“善恶”的合法性评价机制 |
(一)法律上之“应当”的评价机制 |
(二)社会实在之“真假”“善恶”的合法性评价机制 |
第四节 社会实在的合法性评价之普遍化 |
一、可普遍化性的含义 |
二、基于可普遍化需要与普遍利益对社会实在的合法性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时代精神”的超越与“身份政治”的反抗:爱德华·萨义德“晚期风格”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意义与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性 |
第2章 “晚期风格”的理论背景 |
2.1 “晚期风格”与“晚年风格” |
2.1.1 “晚期”与“晚年”之辨 |
2.1.2 对“晚年”的心理认知探讨 |
2.2 阿多诺视域下的“晚期”贝多芬 |
2.2.1 作为一种独立美学风格的“晚期” |
2.2.2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 |
2.2.3 艺术与时代的关系 |
第3章 反抗及其困境:“晚期风格”的内涵特征 |
3.1 超越“时代精神”:回归传统的倾向 |
3.1.1 施特劳斯歌剧中的18世纪 |
3.1.2 维斯康蒂与新现实主义 |
3.2 反抗“身份政治”:热内的“晚期风格” |
3.2.1 现实与虚幻的镜像 |
3.2.2 超越身份政治 |
3.3 “晚期风格”与死亡 |
3.3.1 “晚期风格”中的死亡意象 |
3.3.2 解救与绝望:死亡的双重特性 |
第4章 晚期风格的方法论旨趣 |
4.1 语文学的分析模式 |
4.1.1 传统人文主义的窠臼 |
4.1.2 “接受”与“抵抗”:新的阅读策略 |
4.2 跨学科的批评范式 |
4.2.1 门类·体裁·风格 |
4.2.2 在批评理论之间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三、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产生 |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文学地理观 |
二、近代西方文学地理观 |
三、当代“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正式诞生 |
第二节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 |
一、生态文学批评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推动 |
二、西方地理批评学派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 |
第二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范畴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环境的历史流变 |
二、自然地理环境 |
三、地理环境决定论 |
四、文学地理环境 |
第二节 地方与地理景观 |
一、自然科学对地方与地理景观的描述 |
二、人本主义地理学中的地方与景观 |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方和景观 |
第三节 地理空间 |
一、自然科学中的地理空间 |
二、空间哲学中的地理空间 |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理空间 |
第三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批评的基本方法 |
第一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地理中心” |
一、“虚构人物”视角下的自身与他者 |
二、作为研究中心的“地方” |
三、“地理中心”方法中的动态空间 |
第二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地层学视角” |
一、传统时空体的研究视角观念 |
二、从多层空间分析走向地层学分析 |
三、地层学视角开辟新空间 |
第三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多重聚焦” |
一、“凝视”的本质与价值 |
二、“主体凝视”的主体与客体 |
三、“多重聚焦”的基本模式 |
第四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共感性方法 |
一、早期的感官理论 |
二、文学地理学感知方式的整合诉求 |
三、复合感知模式下的“共感性”批评 |
四、《香水》文本中的共感性研究向度 |
第四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文学地图”理论 |
第一节 西方“文学地图”理论溯源 |
一、从附属形态走向独立形态的西方文学地图 |
二、多元呈现的西方文学地图 |
第二节 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绘图”方法 |
一、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绘图”概念 |
二、文学地图的绘制及应用 |
第三节 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方法 |
一、文学制图的概念 |
二、罗伯特·泰利“文学制图”的应用 |
三、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与“小说叙事” |
第五章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文本解读实践 |
第一节 都市空间的解构与重组——以巴黎城市空间解读为例 |
一、多重感官下空间的真实与虚拟界限 |
二、“地方”与文学文本 |
二、地方的建构要素 |
三、文本分析中的空间与新现实主义 |
第二节 文学地图的技巧与手法——以解读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为例 |
一、文学制图与文学创作 |
二、地方精神与文学空间的绘制——以《白鲸》为例 |
三、文学制图的重叠 |
第六章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的意义 |
第一节 当代中西文学地理学的交融与发展 |
一、作为边缘学科的文学地理学 |
二、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 |
三、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方向的文学地理学 |
四、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新文学地理学批评 |
第二节 中西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融合发展新趋势 |
一、学科层面融合发展 |
二、技术层面融合发展 |
三、媒介层面融合发展 |
四、中西合璧——国际化融合的文学地理学批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3.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
2.1.1 地位从属阶段 |
2.1.2 自我独立阶段 |
2.1.3 主动表达阶段 |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
2.3.1 生态美学 |
2.3.2 构成美学 |
2.3.3 意象美学 |
2.3.4 感知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
3.2.1 仿生叙事语言 |
3.2.2 自然叙事语言 |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
3.3.1 适应性原则 |
3.3.2 高效原则 |
3.3.3 生态审美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
4.1.1 分层构建 |
4.1.2 体块穿插 |
4.1.3 肌理塑造 |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
4.3.1 中心消隐秩序 |
4.3.2 逆抽象秩序 |
4.3.3 无序的有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
5.1.1 人文为根 |
5.1.2 艺术为邻 |
5.1.3 自然为居 |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
5.3.1 相似性机制 |
5.3.2 聚合性机制 |
5.3.3 延续性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语言和新媒介的产生 |
1.1.2 数字技术和新媒介对设计的影响 |
1.1.3 数据化与设计的数理性 |
1.1.4 设计数理性的实现基础 |
1.创意来源——平坦化的世界 |
2.技术基础——数字化技术 |
3.表现平台——多媒体技术 |
4.传播介质——数字信息网络 |
1.1.5 新图式现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理论方面 |
2.实践方面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理论方面 |
2.实践方面 |
第2章 数理性设计的基础 |
2.1 数理的认识 |
2.1.1 西方的数理认识 |
2.1.2 东方的数理认识 |
2.2 数理与形式 |
2.2.1 西方的数理与形式 |
2.2.2 东方的数理和形式 |
2.2.3 现代设计中的数理与形式 |
2.3 形成数理性的基本尺度 |
2.3.1 比例 |
1.对称 |
2.变形 |
3.黄金分割 |
4.人体比例 |
2.3.2 模数 |
1.模块 |
2.单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形态中的数理性结构 |
3.1 参数控制结构 |
3.1.1 线性结构形态 |
3.1.2 体块结构形态 |
3.2 模块拓扑结构 |
3.2.1 “单点——单点”拓扑结构 |
1.环形拓扑结构 |
2.莫比乌斯环结构 |
3.2.2 “单点——多点”拓扑结构 |
1.树形拓扑结构 |
2.星型拓扑结构 |
3.树形拓扑结构和星型拓扑结构的融合 |
3.2.3 “多点——多点”拓扑结构 |
1.网状拓扑结构 |
(1)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
(2)不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
2.蜂窝状拓扑结构 |
3.2.4 多种拓扑结构的交织 |
1.星型拓扑和环形拓扑的交织 |
2.扭结和链环 |
3.3 模块的线性变化结构 |
3.3.1 直线变化——模块渐次数列结构 |
3.3.2 曲线变化——模块螺旋排列结构 |
3.4 感性设计背后的数理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 形式美学原则 |
4.1.1 对称与秩序 |
4.1.2 节奏与统一 |
4.2 通用技术原则 |
4.2.1 软件编辑 |
4.2.2 模型制作 |
4.3 观念创新原则 |
4.3.1 形式新颖 |
4.3.2 多解与环保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生成 |
5.1 创意的产生 |
5.1.1 仿生 |
5.1.2 抽象 |
5.2 素材的选择 |
5.2.1 无机形 |
5.2.2 有机形 |
5.3 数理模型的建立 |
5.3.1 多重模型 |
1.重复 |
2.模组化 |
5.3.2 连续模型 |
1.变形 |
2.几何化 |
(1)拓扑几何变形 |
(2)数据几何变形 |
5.3.3 参数模型 |
1.模拟 |
(1)变数 |
(2)粒子控制 |
(3)集群 |
2.参数化 |
(1)多解 |
(2)限制 |
5.3.4 流动模型 |
1.运动 |
(1)交错 |
(2)层理 |
2.视觉化 |
(1)视觉化网络 |
(2)视觉化曲线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现实意义与未来 |
6.1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现实意义 |
6.1.1 多元化设计方案 |
6.1.2 可交互的设计形式 |
6.2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未来 |
6.2.1 “人——机”互联的视觉媒介 |
6.2.2 从二维到多维的视觉形态转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致谢 |
(9)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设置举足轻重 |
1.1.2 环境的重大变化使博士生培养目标泛焦 |
1.1.3 现实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定位博士生教育 |
1.1.4 我国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有待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博士生培养目标 |
1.3.2 研究型大学 |
1.3.3 工科领域 |
1.3.4 学术型博士生 |
1.4 研究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篇章结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扎根理论法(通过质性访谈法收集数据) |
1.6.3 文本分析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的教育目的 |
2.1.1 两种教育价值取向 |
2.1.2 最有效的和谐 |
2.2 博士生教育目的 |
2.2.1 21 世纪以来围绕美国博士生教育目的的讨论 |
2.2.2 博洛尼亚进程对欧洲主要国家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影响 |
2.2.3 我国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历史演进 |
2.3 博士生培养目标 |
2.3.1 以研究为本的博士生培养目标 |
2.3.2 就业现实对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冲击 |
2.3.3 博士生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与调整 |
2.3.4 博士生培养目标要素的探索 |
2.4 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 |
2.4.1 工科领域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普遍性与独特性 |
2.4.2 目标要素的探索 |
2.5 文献评述 |
2.5.1 观点的争论 |
2.5.2 文献的启示 |
2.5.3 潜在的研究缺口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查访谈与编码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访谈原则与对象 |
3.1.3 访谈过程的实施 |
3.2 数据收集 |
3.2.1 博士生导师群体 |
3.2.2 工业界相关人士群体 |
3.3 样本统计 |
3.3.1 博士生导师群体 |
3.3.2 工业界相关人士群体 |
3.4 编码分析 |
3.4.1 初始编码 |
3.4.2 聚焦编码 |
3.4.3 理论编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标意义阐释与构建 |
4.1 目标的内在意义及其结构关系 |
4.2 目标构建原则 |
4.2.1 理论基础 |
4.2.2 构建原则 |
4.3 初步构建的目标要素清单 |
4.3.1 清单的讨论 |
4.3.2 清单的使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状分析、对比与修正 |
5.1 调查对象 |
5.2 调查方法 |
5.3 调查统计与分析 |
5.3.1 从培养方案中提取目标要素 |
5.3.2 目标要素的频次统计分布 |
5.3.3 目标要素在现实与访谈中的比较 |
5.3.4 《目标要素清单》的最终形成 |
5.4 调查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尝试与政策建议 |
6.1 目标构建基础 |
6.2 选取案例的目标设置现状分析 |
6.2.1 目标内容的文本分析 |
6.2.2 目标设置原则的分析 |
6.3 选取案例的目标构建尝试 |
6.3.1 目标的意义阐释 |
6.3.2 目标的构建与分析 |
6.4 案例借鉴与政策建议 |
6.4.1 案例介绍 |
6.4.2 借鉴与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的研究发现及贡献 |
7.1.1 研究发现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性 |
7.4 未来可能的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音乐的力量:音乐新科学的开创性发现》的翻译与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音乐的力量》译文 |
前言 |
引言 音乐很重要 |
第一部分 有乐感的身体与大脑 |
第一章 感受声音 |
第二章 音乐作用身体 |
第三章 大脑参与音乐 |
第四章 音乐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吗? |
第二部分 音乐本身 |
第五章 痛苦和狂喜:我们如何聆听 |
第六章 超乎想象的音符:音乐能让我们更聪明吗? |
第七章 音乐会说话 |
第八章 为什么有音乐? |
第三部分 共鸣的世界 |
第九章 鲸鱼之歌、大象乐队、跳舞的鸟 |
第十章 天体音乐 |
第四部分 音乐处方 |
第十一章 疼痛、药片—或是音乐? |
第十二章 下一波? |
第十三章 音乐厅之外 |
致谢 |
彩色插页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音乐的力量》述评与翻译心得 |
引言 |
一、《音乐的力量》述评 |
(一)缘起探索—该书的前身和写作背景 |
(二)俯瞰全景—该书的作者和内容介绍 |
(三)匠心独运—翻译该书的价值和意义 |
(四)各有千秋—同类中文着述横向比较 |
(五)辩证反思—独到和不足之处及收获 |
二、翻译心得 |
(一)术语翻译和用词考究 |
(二)语法分析和逻辑判断 |
(三)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四、德国古尔德迈斯特尔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以赛亚·伯林价值多元论研究 ——多重视野下的思想史考察[D]. 罗逸轩. 西北大学, 2021
- [2]口述史研究及其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J]. 肖唐金,肖志鹏.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3]论社会实在的真假、善恶与合法性[D]. 李光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 [4]“时代精神”的超越与“身份政治”的反抗:爱德华·萨义德“晚期风格”理论研究[D]. 陈维.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D]. 齐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D]. 茹天.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8]圈地运动与土地确权——英国16世纪农业变革的实证考察[J]. 侯建新. 史学月刊, 2019(10)
- [9]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D]. 刘俭.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音乐的力量:音乐新科学的开创性发现》的翻译与述评[D]. 邓欣明. 星海音乐学院,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