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优秀的文学图书奉献给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田明夏[1](2021)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文学出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键男[2](2021)在《互联网时代文学期刊发行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荷泉[3](2021)在《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是地球上的“文化动物”,人类一方面生活在“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也生活在“精神世界”。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传播接受与评价研究,构成了当下世界各国文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成长与壮大,既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源头活水的滋养,也离不开世界文学和异域文化的引导交流。客观来说,长期以来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流,是不对等的:引进来的外国文学多,走出去的中国文学少。在中外文学的互动过程中,中国文学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增大,助推了当代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对话。一批中国作家作品受到了国外出版机构与媒体、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国外对中国现实和当代文学的成见和感知。目前在国外,不仅有一批喜欢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读者和汉学家,还出现了致力于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纯学术期刊,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早在上世纪就创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就是很有影响力的汉学研究期刊。21世纪初,余华《兄弟》的出版在国内引发了较大反响,之后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价值高低的争论,一度成为文学圈内外争执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学界内部的纠结和媒体外部的炒作,已经对当代作家创作心态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无论是对当代文学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当代作家的个人成就,总会有一些褒贬不一的声调,众声喧哗地纠缠在一起,甚至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评价趋向。其实,关于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或者说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判,视野可以扩大一些。我们既不能只站在中国的视角,也不能仅站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或者其它某一个国家的视角,而应该站在当下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立场和高度,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和跨文化传播接受的效果,来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评估。作为“跨文化对话与想象”的一个案例,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余华在中国当代作家里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作品并不算多,但几乎都“出门远行”,而且其作品在国内外的反响与评价,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景观。中文版和外文版“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不同接受情况,其原因值得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关注和反思。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几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解释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探讨余华作品在不同的读者和研究者之间引起争议的原因。本文在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和国内馆藏数据库下载搜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分类梳理了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传播与接受研究的中外文资料。同时,根据余华本人提供的作家版权输出情况统计表,笔者整理出了 38种外文语种翻译、出版的余华作品的详细信息。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首先考察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情况,梳理余华作品在国外尤其是英语世界的译介、销售和读者评价情况。然后,从余华作品的翻译、出版、改编与演出等环节,系统总结了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第二章是关于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主要是评述国外学者对余华作品中人性的异化、暴力与死亡等方面的主题研究以及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作为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形象等人物方面的研究。第三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首先是关于余华对中国传统文学语言的颠覆与创新、复调话语的反讽与戏仿;其次是对余华作品里的呼喊、夜晚、善恶者的不同死亡等象征意味的解读;再次是对余华小说多层叙述以及时空压缩等技巧的研究等。第四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的比较研究。有一些国外研究者分别从冷漠与荒谬的虚无主义创作视角、表现堕落青年的当代成长小说、对历史真实的超越和拒绝姿态以及对严肃文学的坚守等方面,对余华和他同时代的先锋作家残雪、苏童、格非和莫言的小说文本做出了比较研究。由于没有发现将余华和国外作家比较研究的专题论文,目前本章是余华和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第五章从“两个余华”和“两种余华作品”入手,探讨接受者眼里“伟大作家”和“通俗作家”的“小说家余华”和“散文家余华”的不同面相,以及“母语版余华作品”和“非母语版余华作品”的关系,并比较“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接受的不同情况,再由此引发“两种中国文学”关系的思考。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新的研究起点。像余华这样表现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是有别于“历史中国”与“地理中国”的一种“文学中国”文本,其作者不仅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其文本语言的种类不但有中文,也有外文;其文本形态既包括中国作家用中文母语原创的“第一文本”,也包括其被翻译和再创作成非母语的外文版“第二文本”。这两种文本分别构成了中文版和外文版的“两种中国文学”。两种文本构成的历史,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只能算作是一种“单向度”的“第一文本”文学史,许多传播到国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第二文本”,已被历史长久地“活埋”。结语部分从余华作品在国外的获奖情况,以及余华成为国际文学论坛主要研讨对象的事实出发,论证了作为一名中国的作家,“中国的余华”已然是“世界的余华”。附录列举了余华到国外参加文学活动的大事记、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和余华作品外文版的部分封面。这些文字和图片是支撑这篇论文论点的佐证材料。目前,走向国外的中国文学还有不少困难,这既有文学外部的问题,也有文学内部的问题。它涉及到宣传、翻译、出版、市场、意识形态等文学外部的诸多元素,这些元素犹如一双双有形和无形的大手,影响了一个作家作品的时空跨界的程度。但是,反观走出国门的余华作品,真正优秀的作家与其优秀作品的“出境与跨界”,其文学内部的元素更加重要。余华不同于中国当代作家里的某些人,在国外的影响仅靠一本书,轰动一时,却又昙花一现。国外读者和汉学家对余华的接受和研究,是基于他们对余华文本“内部风景”的着迷。余华以一个作家的良知,不但叙述了底层人物“眼泪的宽广”,写出了“一个国家的痛”,而且用了许多西方人非常熟悉的现代叙事方式,表达了尊重生命和悲悯弱者的博大情怀。余华作品不仅是国外读者“读文学-看中国”的社会文本,而且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学文本。余华被译介到国外的作品,虽然都经过翻译环节的再创作,但是,由于其主题、人物、叙事和语言等“文学内部”的文化景观非常迷人,受到国外读者持久的欢迎。余华的某些作品,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也是当下世界文学的经典文本。本文的创新性:一是在全面考察了余华作品在国外译介出版传播的背景下,从内容和形式以及作家比较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探讨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传播和接受研究的情况;二是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两个余华”“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的概念;三是提供了不少国外关于余华作品的评价和研究的外文资料。本文研究的意义:从英语世界传播与接收的国外视角,重新审视了备受争议的余华作品的价值,以及余华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希望借鉴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不同接受的案例,为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点有益的经验。本文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收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评价和研究的资料不够齐全;二是论文偏重于文献资料的梳理,在理论概括和提升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比如由“两种余华作品”引发的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两种中国文学”的关系和互动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对这些相关话题,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由于不是本文的主要论题,所以未能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周璇[4](2021)在《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文中提出文学商品消费与文学审美接受是文学消费活动的两个纠缠不已的历史属性。不同的文学生产、媒介技术与文化语境条件下,这两个历史属性呈现为不同状态,并构成不同的属性关系。在这种属性状况与属性关系的历史作用下,文学消费以其对广义的文学生产活动的参与不断影响着文学活动的历史状况。而从文学媒介演化、文化语境变迁的历史条件角度探索这两个属性状况及属性关系状况,是文学理论有待展开的论题。文学消费奠基于文学生产活动,并基于文学生产活动的生产一般性与艺术特殊性辩证统一而获得了文学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辩证统一的二重性。文学消费二重性也体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创造”观念批判和布尔迪厄“文学场域”的理论视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也受到文学媒介的建构,并随着文学媒介演进而呈现出历史转化的文化实践面貌。因此,文学消费问题需要从历史与时间维度相结合的视角展开探讨。现代文学消费现象是在15世纪印刷媒介普及、文化进入现代阶段的历史前提下展开的。19世纪,随着文学生产的繁荣、印刷媒介的加速发展,在相对自主化的文学场域的建构中呈现出了文学商品消费与文学审美接受辩证统一的二重性面貌。20世纪,媒介技术的发展催生出的具有媒介化特征的面向大众文化需求进行社会化生产的大众文化。由于大众文化在其媒介化特征中显示出了朝着符合人性化媒介趋势的媒介融合方向发展的特征,因此,大众文化又可以表述为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在大众文化全面展开的阶段,它所依赖的电子媒介挤压了印刷媒介的生存空间,并强化了文学消费中的商品消费要素及其经济秩序,导致文学消费呈现出了二重性的对立态势。商品消费要素受到强化的文学消费于是作为一个问题被凸显了出来,并由此进入了理论研究视野。新世纪,数字媒介的普及与由其驱动的媒介融合进程的开启,将大众文化推进到了媒介融合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出现的数字化亚文学消费与传统的印刷媒介文学消费构成了文学消费的新旧两种形态。新的数字化亚文学消费因其文学产品形态中物质载体的消失而呈现出了二重性融合的态势。传统印刷文学消费则继承并延续了之前大众文化电子媒介阶段的二重性对立态势。新世纪的文学消费活动由此呈现出了二重性融合态势及其对立态势并存的二重分化状况,并以此向文学消费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文学消费的二重分化状况影响着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的文学发展:两种文学消费形态的分化使文学场域转化为由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与印刷文学场域构成的复合性结构;媒介融合进程中文学消费的泛媒介化趋势推动了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导致了前印刷媒介阶段的文学交往功能的数字化复兴。同时,印刷文学场域与数字化场域中的两种文学消费活动形态也在发展中显示出了大众文化趣味的感性趣味强化与日常趣味趋同化的问题。由于前者是90年代大众文化电子媒介阶段文化消费二重性对立态势延续的结果,后者是新世纪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的产物,因此,这些媒介融合阶段的大众文化趣味问题所带来的非理性、“媚俗”等文学消费道德问题,就在贯穿始终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与新世纪叠加的消费意识形态的强化下,显示为90年代以来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中的文学消费中的道德取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立足于历史与实践结合的视角,在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历史转化与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现实语境中去建构文学消费的新理性与新感性。
韩宁[5](2021)在《阅读史与张悦然文学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阅读史是考查作家人格、文格养成的一个重要路径,也是作家创作内部变化与创作转型的内在动力。作为“80后”代表作家的张悦然亦是如此,在她的创作历程中,阅读是其飞翔的“翅膀”,不同的阅读资源一直对她的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在她不同的写作阶段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从阅读史视角,不仅可以还原张悦然的阅读谱系,还可以借助其小说叙事策略、精神立场、风格转变与阅读资源之间关系的考辨,揭示阅读资源如何影响和塑造张悦然的文学生产。纵观张悦然的小说创作,无论是创作伊始的青春书写,还是此后的纯文学转向,以及其创作中赓续历史,书写现实艺术追求,均与她的阅读存在或隐或显的内在关联。具体来说,张悦然的阅读史对其创作之影响,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得以彰显。首先,张悦然的时尚书写明显地受到其早期青春阅读的影响。张悦然早期的时尚书写“隐没”着诸多她青春阅读资源,它们包括歌曲、电影、绘画、摄影和村上春树的小说等。借用这些时尚资源,张悦然通过其创作表达出青春期的孤独和对爱的渴望。其次,除时尚资源外,张悦然小说也多受童话故事的影响,她将童话故事进行改编,人物和情节童话化,营造出一个童话王国。再次,中外文学的阅读对张悦然的“新阶段”写作具有独特的影响。在“新阶段”写作中,张悦然将其阅读的中外文学资源,进行有效地吸纳与创化,从《誓鸟》到《茧》、《我循着火光而来》及最新的《顿悟的时刻》,均渗透了中外文学的阅读资源的影响,这也促使了张悦然的转型,使得她完成了对青春书写的告别,实现了自我的“剥离”和“升华”。对张悦然阅读史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阅读对于她的创作具有双重意义和价值。一方面,阅读资源引导张悦然文学写作风格的形成,促动张悦然思考现实和社会,在张悦然的创作历程中,通过阅读,她发掘文学自觉性,坚持向纯文学靠拢,赓续传统和历史意识,坚持“自我”书写,有独特的风格和写作方式。但是作家不一定对阅读资源做到应用尽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够看到,阅读限制了张悦然的想象力,降低了张悦然的创造力。张悦然的小说也存在对阅读资源重复使用,小说充满物质符号和拼接,未能实现阅读资源的有效转化的局限。阅读史提供了一个研究作家“生长”的新视角,即回顾作家创作的内部变化,考察作家精神生成的重要影响源。从阅读史研究张悦然小说的建构,可以看到张悦然文学的发展,扩大其小说的阐释空间,重新思考和定位张悦然的小说创作,从理论和现实上,都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王深会[6](2020)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及其“文学丛书”研究(1935-1949)》文中认为文化生活出版社是1935年创办于上海的一家中等规模的民营出版机构,运营时间长达19年,出版了大量颇具艺术性的“文学丛书”,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本论文既聚焦于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编辑理念与编辑策略,更聚焦于该社出版的“文学丛书”的作者群体、这些“文学丛书”的特色、这些“文学丛书”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之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贡献。这五个方面基于文化生活出版社“文学丛书”的主编、“文学丛书”的作者群、作品特色与现代文学发展之关系及其历史贡献,形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文化生活出版社主要由巴金与吴朗西两人主持,巴金负责编务和组稿工作,吴朗西则主要负责资金的筹备和出版发行等业务。该社负责编务的核心人物是巴金,尽管他早期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但在编辑方针上他采取“兼容并包”的主张,编辑“文学丛书”时打破地域之隔,破除门户偏见,广泛选取出版了不同类型、不同派别的图书。同时,巴金关注“现实人生”的题材倾向,还延续了《文学季刊》的编选风格。作为主编,巴金认为文学编辑活动是“把理想变成现实”的一种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都把自己视为作家和读者的“朋友”,他也始终重视“作者”和“读者”。该社建国前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抗战前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和抗战后艰难恢复的重建期。文化生活出版社“文学丛书”的作者群体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即涵盖面很广,既有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和其他一些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左翼文学青年,如胡风、萧红、萧军、周文、张天翼、沙汀、艾芜、叶紫等;也有京派作家,特别是为《水星》和《文学季刊》等刊物投稿的作者;另外,还有巴金在上海的朋友,如丽尼、朱洗、吴朗西、陆鑫等。总之,“南北”两地的青年作家显得十分突出。许多作家拥有多重身份,如丽尼既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翻译家,又是出版社编辑;许多作者既是作家,又是译者,他们的创作与译作为文生社“文学丛书”的编辑和出版提供了充沛的稿源。除了青年作家群外,该社的“文学丛书”还拥有像鲁迅、茅盾等人,他们形成一个“文坛老将”作者群。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丛书”多达24套。这些“文学丛书”总体特点是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在思想内容上反映出当时的政治文化,在艺术上体现了现实主义美学特征。《文化生活丛刊》与《译文丛书》中的大量译作源自苏俄文学,这些作品内容上更多地偏向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表现出了编者对现实主义类文学作品的青睐。该社出版的“文学丛书”的大量也表现出突出的现实主义特色,如《文学丛刊》中鲁迅的《故事新编》、茅盾的《路》和张天翼的《团圆》等,大都是以表现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为主要思想内容。此外,诸多“文学丛书”的诸多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既有时代内涵,又有审美特质,如《呐喊小丛书》《烽火小丛书》等战时“文学丛书”。这些“文学丛书”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文化生活出版社在刊物的发行上主张平民价格,在装帧设计和包装上力求朴素典雅,并对当时身处于底层的青年作家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关照”,出版了诸如陆螽的散文、李广田的随笔、曹禺的戏剧、何其芳的诗歌等作品,这些主张总体上表现出了文生社在出版特色上“平凡人”的哲学追求。巴金在主持《译文丛书》的出版工作时,凡是外国的佳作,他都组织人有计划性、有重点地进行翻译,这体现出文生社在出版上还讲究计划性、系统性的外国文学译介这一特点。此外,巴金自己还对《屠格涅夫选集》这一套文学名着进行了计划性、系统性的翻译和出版整理,由此可见出文生社“文学丛书”独有的文化个性与出版特色。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文化贡献不仅体现在其注重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并举,实现了以广告设计来带动出版发展,而且其文学作品对五四新文学精神有着极大的继承与发展。一方面出版社不仅出版了大量的新人新作,主张所出版的作品要中西文化并包;另外,巴金、陆蠡等人还亲自撰写广告词,这些广告词具有散文化、随笔化的语调,既便于读者理解全文大意,而且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文笔,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推进了图书的宣传推广。此外,这些“文学丛书”还团结了一大批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家,促进了对五四新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这为推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其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扬[7](2020)在《《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文中研究指明《中学生》杂志是开明书店在1930年创办的教育类综合月刊,它以中等教育程度的青少年为读者对象,以补足课堂知识、提供丰富的趣味、解答读者困惑、指导青少年前途和做便利的发表机关为宗旨,是“开明人”实践其教育救国理念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话语空间,对当时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一本教育类杂志,1930—1937年的《中学生》因刊登大量的文学作品,而在同类刊物中极具特殊性,在文学传播与文学教育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学生》刊载的文学作品类型丰富,为中学生的文学阅读提供了便利,也为中学生提供了多种与文学接触的渠道和方式,有助于中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杂志开辟的“读者之页”“青年论坛”“青年文艺”等投稿栏目,给青少年读者提供了发表文学见解、刊登文学创作和讨论新文学作品的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作家、读者和新文艺工作者。因此,本文结合“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研究《中学生》杂志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传播,探讨《中学生》杂志在文学传播方面的实践、效果和意义。本文从文学传播者、文学传播内容、文学传播媒介(文学文本载体)、文学受众及传播效果等角度全面论述1930—1937年的《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全文共四章,第一章主要从“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和文学出版实践入手,梳理了《中学生》杂志的创办背景和基本概况,并初步探讨其文学立场。第二章论述了《中学生》文学传播的内容与倾向,对其刊载的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内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探究出了《中学生》文学传播的倾向,强调《中学生》对青少年的文学启蒙和对其文学素质的培养。第三章论析《中学生》文学传播的策略,充分展现其传播优势,并对杂志中刊登的文学广告做了重点分析。第四章揭示了《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效果、行业影响及历史意义,突出了《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实践的重要价值。
吴强[8](2019)在《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属于公安文学的范畴,但又是区别于单纯讲述警察日常生活、工作际遇、情感故事的小说类型,本文从该类小说的历史渊源出发,完成了其概念界说。同时厘清了西方“侦探小说”、日本“推理小说”与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的时代和社会差异性,揭示出公安刑侦小说是当代中国新文学观下的一种兼具通俗小说审美方式和政治思想指涉的新的小说类型,强调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侦探小说”这一命名所依托的国家性质、主流意识、法律基础、社会矛盾、主体构成都已不复存在,而在新的国家语境下,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在主题建构、人物塑造、思想表达等方面有着与侦探小说相异的风格和特征。本文以对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的文本分析为基础,以西方侦探小说、古典公案小说和日本推理小说为参照,对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发展流变进行系统梳理,并进一步分析阐释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的叙事特征、主题建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该类型小说存在的模式化书写问题。论文总体结构包括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个部分。前言部分,从中国当代刑侦小说的概念界定入手,浅析了该类小说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为论文展开提供依据和论证基础。第一章归纳总结了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的发展流变过程,主要按照不同分期,做出了如下阐述:十七年时期是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的发轫期,形成了新的文学范式;新时期该类小说处于复苏、重建阶段,实现了创作理念的丰富与拓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该类小说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完成了世俗化、商业化的转型;新世纪之后,新媒体与大数据催生了该类小说题材的“多元繁荣”。通过对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发展脉络的梳理,发现其多于一般通俗文学的文学价值与功用: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在新的国家语境下,承载着宣传公安工作的责任与使命,借鉴前苏联反特小说的范式,创造了“刑侦+反特”小说的繁荣,宣教作用明显,同时,此期产生了大批从事公安文学创作的作家,为该类小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之基;进入新时期,复苏与重建中的公安刑侦小说突破单一主题的案件类型描写,通过对“伤痕”的描摹和深刻的“反思”,关注“人”的回归与“法”的进入,从而在更广的层面上展示了作品积淀的思想厚度与艺术深度;随着大众文化的初步繁荣,公安小说基于社会现实基础的发展转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对于该类小说的阅读需要,并且为该类作品出版和期刊的发展贡献了经济效益,但无疑这种“大众化”倾向也促成了作者、出版商对利益的追逐,导致枉顾艺术价值和艺术现实而粗制滥造、盲目复制流行现象的出现。第二章从中国公安刑侦小说其固有的故事内核的理性构建和情节的“因果阐释”入手,分析了侦探∕刑侦小说情节构成上的独特性,当其他现实主义小说还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因果”单一模式中推进时,刑侦小说却已在“理性”的指挥下,开启了“谜团”与“因果”的双重情节建构。同时也分析了侦探∕刑侦小说的悬念因为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而具有神秘色彩的创作特点,因为刑侦小说的叙事触角探入了犯罪学、刑侦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各种开放性维度,所以造成了“距离化”叙事的审美效果,而距离并不仅仅是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的客观安排,而是源于人类精神内部的自我分裂所导致的间距,以及这种间距的自我映射,这种映射通过犯罪心理小说的叙事逻辑的整合表现为文本内部时间的自我叠合。中国公安刑侦小说还开启了犯罪“空间隐喻”的构建,现实空间和隐喻空间在小说中的内在并峙和深度嵌合,设置了一种玄妙而新奇的“空间距离”,这个距离既体现在“侦探”与“犯罪”之间,也体现在“叙述”与“阅读”之间,通过进入人类精神的深处与犯罪“真相”的遭遇,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参与。还通过对刑侦小说中“死亡”谜题的破解与“死亡”叙事,分析出隐藏在意象后的美学意义。第三章独辟蹊径地进行了对于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主题建构的研究,从“国家”意识、“社会矛盾多元主题”、“情与法”及“权与法”这四个维度,分析了该类小说所构筑的内涵丰富的叙事主题空间。当代公安刑侦小说在“扞卫国家安全”这一主题中开启了以“刑侦+反特”“刑侦+剿匪”为代表的、多样的复合模式,形成了宏大叙事的“国家”意识域。而后随着社会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变化,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将视角投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和时代的反映,表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流向。又展现了“情与法”的迷惘及“权与法”的困惑,揭示了其社会批判性特征。第四章对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剖析,尤其是通过警察形象和罪犯形象的塑造技巧、形象特征等对比,总结了该类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对传统西方侦探、日本推理小说的突破。同时还分析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涵盖女警察、女罪犯和女受害人),通过归类小说中对女性扞卫生命权利和情感权利的描摹,揭示罪案对“当下”的女性们在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扭曲,从而凸显在罪案面前,女性的生命权、生存权的价值,进而对小说所展现的人生、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五章批判性地探讨了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的模式化书写问题,指出模式化书写是基于传统西方探案小说和古典章回小说的一种延续,进而显现出在情节设置固定性、叙事视角单一性、人物特征鲜明性的特点。又从时代需要、文化策略、大众审美期待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模式化书写的成因,客观评析该现象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意识根源,同时又深入分析了当下这种书写所面临的困境,再以成功小说的案例分析了实现突围的途径。
许婧瑶[9](2019)在《文学与电影 ——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小说的影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少数民族作家与导演以本民族的文化及现状为基础,书写族群文化、具有民族志般的记忆功能,在对“地方”、“族群”的展现中,对其自然物候、地理风情、人文脉细、民族文化进行真实生动的刻画,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性特色,这样极具民族色彩的小说和影像化作品是值得我们再三品味的。本文主体部分是对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小说影像化的文本研究,主要集中在《清水里的刀子》、《永生羊》、《碧洛雪山》、《塔洛》四个典型范例的分析上,笔者以其小说文本及其影像化的作品为基础,形成一种从具体文本出发的范式,探讨这个时期少数民族小说影像化作品的特征与改编问题。第一章以回族作家石舒清的《清水里的刀子》为例,分析了小说富有特色的“死亡”叙事、宁静的意境构造、生死与信仰的哲思及民族元素的体现;并以修辞和叙事的角度解读了小说的影像化作品,论述了电影导演在对小说进行影像化时,表现出了对原着极大的尊重,在电影中最大程度的再现小说情节与意蕴。第二章以哈萨克族作家叶儿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永生羊》为例,分别阐释了小说贴近生活的自传式写作到电影具有民族风情的影像叙事、小说到电影的主题升华以及文本与影像中民族文化的体现;这部作品在内容和主题上都对原着做了很大改动,呈现给观众的是更宏观的内容和更深刻的意蕴。第三章以哈尼族作家存文学的《碧落雪山》为例,分别论述了小说魔幻的民族叙事与影像现实主义的电影叙事、小说神秘色彩的表现和电影“现实”主义的重构、从小说中人与自然的对立到电影中法律与传统的博弈以及文本与影像中民族文化的书写;这部影像化作品完全打破了文本的内容和意蕴,重建了一个新的故事与内涵,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影像。第四章以藏族作家、导演万玛才旦的《塔洛》为例,论述了其纪实主义风格的创作、藏语电影的去宗教化叙事、电影中的象征与隐喻、小说与电影的不同以及影片中对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焦虑的体现。结语部分简要概括了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小说影像化的特征及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意义。笔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学与电影理论的科研成果少于一般的文学与电影理论研究,经过查证资料,发现确实鲜少有这方面着作;本文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对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小说影像化具体作品的分析,希望为少数民族小说影像化研究这一学者涉及甚少的领域作出微薄的贡献。
蒋沁园[10](2019)在《赵家璧图书出版的文化追求 ——基于应用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版界正处于民营主体占据优势的黄金时期,众多走在时代前列的知识分子开始自行创办图书出版公司。赵家璧作为其中一员,也试图以出版书籍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本文主要从赵家璧的图书出版活动来探究他的文化追求。论文以赵家璧在从事出版工作的过程中所写的序跋、书信、广告等应用文为切入点,结合具体出版实践,对赵家璧的出版理念和审美追求进行详细阐述,进而剖析出这位具有进步学者风范的出版家的文化追求。赵家璧执着一生的出版事业中蕴含着个人的出版理念,这一理念渗透于选题、组稿、宣传等出版的各个环节之中,形成兼容并包的特色。从赵家璧的出版活动中亦可管窥他新颖独特、精美多样的审美追求,以及传承民族文化,传播外国文化,促进中美文化交流融合的职业理想。作为深受新文化熏陶的先进知识分子,赵家璧的图书出版彰显出积极追求进步的文人学者风范,展现了一位出版工作者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家国情怀和以人民利益为先的人本主义,也体现了他关注国情民生的责任意识和以人为本的高尚道德情操,这些共同构成了赵家璧图书出版的文化追求。这一文化追求在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推动我国出版事业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把优秀的文学图书奉献给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优秀的文学图书奉献给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3)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资料搜集整理情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与经验 |
第一节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翻译出版与销售 |
第二节 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评价 |
第三节 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 |
第二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 |
第一节 人的异化、暴力与死亡 |
第二节 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 |
第三节 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 |
第四节 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 |
第三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 |
第一节 语言和语体 |
第二节 象征手法 |
第三节 多层叙述 |
第四节 空间和时间 |
第四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和有关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余华与残雪:两种虚无主义创作视野比较 |
第二节 余华和苏童:当代成长小说及堕落青春的塑型 |
第三节 余华与格非:对历史的超越和拒绝 |
第四节 余华和莫言:类型文学时代里的严肃文学坚守者 |
第五章 国内外“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两个余华”与“两种余华作品” |
第二节 “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接受比较:以《兄弟》为例 |
第三节 “文学中国”的不同文本与“两种中国文学” |
结语 中国的余华世界的余华 |
一、站上了世界文学的领奖台 |
二、国际文学论坛的专题作家 |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 |
附录 |
一、余华国外文学活动大事记 |
二、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 |
三、余华作品外文版部分封面 |
四、余华中文简繁体作品清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的项目 |
附件 |
(4)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学消费问题的提出 |
1.1.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问题 |
1.1.3 “文学消费”的界定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学消费问题的研究历程 |
1.2.2 国内文学消费问题的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奠基于文学生产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1 奠基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1.1 文学生产的二重性:一般生产与特殊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
2.1.2 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互构 |
2.1.3 文学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的辩证统一 |
2.2 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创造”批判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2.1 “艺术创造”观念对文学消费问题的遮蔽 |
2.2.2 “艺术创造”观念的批判与“艺术生产”理论的发展 |
2.2.3 “艺术创造”批判中间接呈现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3 布尔迪厄“文学场域”理论视域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3.1 “有限生产次场”中作为审美接受的文学消费 |
2.3.2 “大生产”场中作为商品消费的文学消费 |
2.3.3 统一于文学场域二重结构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第3章 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媒介建构及其历史转化 |
3.1 建构于文学媒介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3.1.1 受到文学媒介形塑的文学审美接受 |
3.1.2 受文学媒介制约的文学商品消费 |
3.1.3 见于文学媒介的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的辩证统一 |
3.2 媒介变迁中文学消费的二重性历史转化 |
3.2.1 印刷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辩证统一 |
3.2.2 电子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对立态势 |
3.2.3 数字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分化与融合 |
第4章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与文学消费 |
4.1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 |
4.1.1 大众文化的六种定义 |
4.1.2 生产社会化的大众文化 |
4.1.3 在社会化生产中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 |
4.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现象 |
4.2.1 大众文化启幕前的80 年代:二重性被建构的文学消费 |
4.2.2 大众文化全面展开的90 年代:二重性呈对立态势的文学消费 |
4.2.3 大众文化进入媒介融合阶段的新世纪:二重性对立、融合的文学消费 |
第5章 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二重性分化的文学消费对文学的影响 |
5.1 文学消费的形态分化与文学场域的结构变迁 |
5.1.1 数字化文学消费推动数字化亚文学繁荣发展 |
5.1.2 亚文学繁荣发展催生出数字化文学亚场域 |
5.1.3 文学场域成为印刷文学场域与数字化文学亚场域组成的复合结构 |
5.2 文学消费的泛媒介化趋势与数字化亚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 |
5.2.1 媒介融合使数字化亚文学产品形态呈现泛媒介化趋势 |
5.2.2 数字化亚文学消费泛媒介化发展推动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 |
5.3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与文学活动的功能变迁 |
5.3.1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二重性融合态势消弭了消费者与生产者间的时空距离 |
5.3.2 时空距离的消弭使消费者与生产者得以进行直接的、双向的交流 |
5.3.3 直接的、双向的媒介交流复兴并发展了口头文学的交往功能 |
第6章 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文学消费中的文化趣味变迁 |
6.1 印刷文学场域:文学消费二重性对立态势中的大众感性趣味强化 |
6.1.1 在大众生产与媒介化特征中建构的大众文化感性趣味 |
6.1.2 文学商品消费性质强化趋势中大众感性趣味的强化 |
6.2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中大众日常趣味的趋同化 |
6.2.1 在数字化媒介融合进程中凸显的大众文化日常趣味 |
6.2.2 文学接受体验同质化趋势中大众文化日常趣味的趋同化 |
第7章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道德建构 |
7.1 文学道德 |
7.1.1 文学道德的定义 |
7.1.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道德取向问题 |
7.2 见于二重性分化的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道德取向:非理性与“媚俗” |
7.2.1 印刷文学场域:文学消费感性化趣味的大众文化道德非理性取向 |
7.2.2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文学消费日常趣味的大众文化道德“媚俗”取向 |
7.3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文学消费的道德建构:新理性与新感性 |
7.3.1 在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历史转化中建构文学消费的新理性 |
7.3.2 在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现实语境中建构文学消费的新感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阅读史与张悦然文学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选题缘由 |
2.概念界定 |
3.研究现状综述 |
4.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青春阅读与张悦然时尚书写和童话建构 |
1.1 张悦然青春阅读和青春文学的独特内涵 |
1.1.1 青春阅读:从大阅读史到小阅读史 |
1.1.2 青春文学:忧伤基调与孤独情怀 |
1.2 张悦然小说中“隐没”的时尚书写 |
1.2.1 《霓路》和《樱桃之远》:以音乐和电影传达孤独情感 |
1.2.2 《陶之陨》等:以电影蒙太奇方式连接真情实感 |
1.2.3 投射自我的“艺术家”形象塑造 |
1.2.4 村上春树的影响:“小资书写”的学习 |
1.3 张悦然小说中童话故事的再现 |
1.3.1 “公主梦”的营造 |
1.3.2 情节的幻想 |
1.3.3 《海的女儿》等童话的模仿与创构 |
第二章 中外文学阅读与张悦然的“新阶段”写作 |
2.1 “顿悟”的阅读者及其中外文学阅读 |
2.1.1 驳杂到系统:张悦然中外文学阅读特点 |
2.1.2 吸纳和创化:张悦然对中外“经典”文学的阅读 |
2.2 阅读资源与语言、女性书写和文体风格的生成 |
2.2.1 新诗性叙述语言 |
2.2.2 从林白到安吉拉·卡特、伍尔夫的女性书写借鉴 |
2.2.3 现实和历史书写的学习和再现 |
第三章 张悦然阅读史价值分析 |
3.1 阅读对张悦然写作的积极作用 |
3.1.1 阅读引导张悦然文学写作风格的形成 |
3.1.2 阅读促动张悦然思考现实和社会 |
3.2 阅读对张悦然写作的消极作用 |
3.2.1 阅读限制了张悦然的想象力 |
3.2.2 阅读降低了张悦然的创造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文化生活出版社及其“文学丛书”研究(193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成果的不足与新视角 |
(三)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
一、文化生活出版社发展概观 |
(一)文化生活出版社开办始末 |
(二)巴金及其编辑出版理念 |
(三)经营策略:重视“作家与读者” |
(四)建国前的发展历程:两个阶段 |
二、文化生活出版社知识分子群体研究 |
(一)巴金与“南北”青年作家 |
(二)文生社知识分子群体的多重身份及关系 |
(三)鲁迅等“文坛老将”与文生社的发展 |
三、文化生活出版社“文学丛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
(一)文化生活出版社“文学丛书”概观 |
(二)《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
(三)《译文丛书》与“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 |
(四)战时“文学丛书”的文学审美性追求 |
四、文化生活出版社“文学丛书”的出版特色 |
(一)“平凡人”的哲学 |
(二)计划性、系统性的外国文学译介 |
(三)巴金与《屠格涅夫选集》的译介 |
五、文化生活出版社“文学丛书”的文化贡献 |
(一)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 |
(二)以广告设计带动出版发展 |
(三)对五四新文学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文化生活出版社“文学丛书”出版书目及版本整理(1935-1949年) |
附录 B:文化生活出版社非文学类“丛书”出版情况 |
附录 C:晚清民国时期我国出版50种以上文学书籍的出版机构排名表 |
附录 D:文化生活出版社部分“文学丛书”出版情况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下的《中学生》杂志 |
第一节 “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与实践 |
一、“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的萌芽 |
二、“开明”文学出版的兴起 |
三、从事文学创作与译介 |
第二节 “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下的《中学生》杂志 |
一、创刊背景 |
二、办刊方针及宗旨 |
三、栏目设置与特色 |
第三节 教育救国理念与《中学生》杂志的文学立场 |
一、“爱与平等”的编辑观 |
二、“文学+教育”理念 |
第二章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内容与倾向 |
第一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内容 |
一、散文类作品丰富 |
二、名家小说的刊载 |
三、戏剧、寓言等作品 |
四、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 |
第二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倾向 |
一、关注青少年的前途和命运 |
二、传达白话文创作观念 |
三、为教育和政治服务 |
第三章 《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借助名人效应扩大传播 |
一、聚集着名编辑 |
二、邀请知名撰稿人 |
第二节 “亦师亦友”的读者关系建构 |
一、奖金激励与征文互动 |
二、杂志社与读者的共情话语 |
第三节 文学类广告的辅助 |
一、文学类广告的刊登 |
二、文学类广告的特点 |
三、文学类广告的作用 |
第四章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效果与意义 |
第一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效果 |
一、读者写作能力的培养 |
二、青少年主体意识的浮现 |
第二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行业影响 |
一、在同类杂志中脱颖而出 |
二、对后期文学教育杂志的启示 |
第三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历史意义 |
一、“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的宣扬 |
二、助力新文学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26—1949年开明书店文学书籍出版统计 |
附录2 :《中学生》杂志1930—1937年作品类别统计(节选) |
附录3 :《中学生》杂志1930—1937年文学广告统计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8)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概念界说 |
二、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研究现状 |
三、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研究价值 |
第一章 中国公安刑侦小说的当代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十七年”:一种新范式的产生 |
一、新的国家语境下的书写 |
二、创作之基:公安工作的要求 |
三、苏联反特小说的范式作用 |
四、公安刑侦小说作家群体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时期:公安刑侦小说的复苏与重建 |
一、断裂与重生的更迭图景 |
二、创作理念的丰富与拓展 |
三、深沉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
第三节 20世纪九十年代:公安刑侦小说的转型 |
一、公安刑侦小说向世俗化、商业化转变 |
二、公安刑侦小说转变的现实土壤 |
三、新社会环境下的犯罪类型书写 |
第四节 新世纪:公安刑侦小说的多元发展 |
一、网络媒介下的新兴创作队伍 |
二、刑侦小说“自我形态”的回归 |
三、国际视野下的创作狂欢 |
第二章 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的叙事特征 |
第一节 理性逻辑下的故事内核与情节构成 |
一、故事内核的理性构建 |
二、情节的“因果阐释” |
第二节 悬念设置与“距离化”叙事 |
一、侦探∕刑侦小说的悬念 |
二、侦探∕刑侦小说的“距离化”叙事 |
第三节 犯罪“空间隐喻”的构建 |
第四节 “死亡”意象及其美学意义 |
一、侦探∕刑侦小说中的“死亡”谜题 |
二、侦探∕刑侦小说中的“死亡”叙事 |
第三章 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的主题建构 |
第一节 公安刑侦小说的“国家安全”主题 |
一、“国家安全”主题的提出 |
二、“国家安全”主题的凸显 |
三、“国家安全”主题的延伸 |
第二节 时代变迁下的多主题建构 |
一、经济变革期的另类社会图景 |
二、直面社会矛盾的真实写作 |
第三节 情法权的主题变奏 |
一、“情与法”的迷惘 |
二、“权与法”的共生 |
第四章 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
第一节 公安刑侦小说中的警察形象 |
一、公安刑侦小说中警察形象的演变 |
二、“英雄化”叙事的必然与尴尬 |
三、侦探与警察:殊途同归的“英雄化”想象 |
第二节 公安刑侦小说中的罪犯形象 |
一、政治罪犯的“符号化”表征 |
二、趋利心理下的多重表象 |
三、错位的歧义人生 |
四、人生困境下的无奈选择 |
第三节 公安刑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一、激烈生活场景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
二、情感纠葛中的折翼天使 |
三、暴力阴影下的复仇与毁灭 |
第五章 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的模式化书写 |
第一节 侦探小说的模式化传统 |
一、线性模式:利于悬念设置的叙事传统 |
二、审美心理:惩恶扬善的情感表达传统 |
第二节 公安刑侦小说的模式化特征 |
一、要素设置:固定性 |
二、叙事视角:单一性 |
三、人物特征:鲜明性 |
第三节 模式化书写的成因 |
一、时代需要 |
二、文化策略 |
三、大众审美期待 |
第四节 模式化书写的困境与突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文学与电影 ——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小说的影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论述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宗教救赎与凡俗世界——以《清水里的刀子》为范例 |
(一)生命与死亡——石舒清的世俗哲思 |
1.关于石舒清与《清水里的刀子》 |
2.诗化的死亡言说 |
3.宁静的意境构造 |
4.小说的叙述策略 |
(二)影像的魅力——王学博的极简再现 |
1.关于王学博与《清水里的刀子》 |
2.极简主义的表达 |
3.电影的意向性修辞 |
4.散文结构的电影叙事 |
(三)紧密型改编:电影对小说的再现 |
1.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变 |
2.电影中的边地书写及文化记忆 |
二、民族生活与普世价值——以《永生羊》为范例 |
(一)爱与命运——叶儿克西的唯美呈现 |
1.关于叶儿克西和《永生羊》 |
2.永恒的自然与轮回的生命 |
3.小说的叙事元素 |
4.文字的时空艺术 |
(二)责任与传承——高峰的跨文字传达 |
1.关于高峰和《永生羊》 |
2.地理性和民族性的电影创作 |
3.民族风情的影像叙事 |
4.镜头:画面的组合叙述 |
(三)居中型改编:电影对小说的升华 |
1.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变 |
2.电影中的族群历史书写及文化记忆 |
三、图腾文化与自然生态——以《碧洛雪山》为范例 |
(一)信仰与崇敬——存文学的艺术表达 |
1.关于存文学与《碧洛雪山》 |
2.“人”与“动物”—图腾崇拜 |
3.“人”与“人”—人性的角斗场 |
4.“人”与“自然”—和谐与冲突并存 |
(二)生存与自然——刘杰的生态关怀 |
1.关于刘杰与《碧罗雪山》 |
2.现实主义的电影叙事 |
3.光影的艺术表达 |
4.法律、传统、人与自然 |
(三)松散型改编:电影对小说的重构 |
1.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变 |
2.电影中的民族志寓言 |
四、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以《塔洛》为范例 |
(一)身份与孤独—万玛才旦的纪实美学 |
1.关于万玛才旦与《塔洛》 |
2.去宗教化的日常叙事 |
3.电影的符号组合 |
4.影片中的象征与隐喻 |
(二)紧密型改编:电影对小说的复刻 |
1.小说到电影的转变 |
2.电影中的身份认同及文化焦虑 |
结语:2000 年以来少数民族小说的影像化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赵家璧图书出版的文化追求 ——基于应用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赵家璧应用文概述 |
第一节 赵家璧应用文简介 |
第二节 赵家璧应用文分类 |
第三节 赵家璧应用文特点 |
第二章 执着一生的出版事业 |
第一节 小试牛刀的学生时代 |
第二节 大展宏图的“良友”时光 |
第三节 相见以诚的“晨光”岁月 |
第四节 探索延续的合营年代 |
第三章 兼容并包的出版理念 |
第一节 博采众长的选题理念 |
第二节 不拘一格的组稿理念 |
第三节 纵横兼顾的丛书理念 |
第四节 多管齐下的宣传理念 |
第五节 出版理念的多元成因 |
第四章 图书出版的审美追求 |
第一节 新颖模式与独特品牌 |
第二节 精美装帧与多样广告 |
第三节 创新方式传承民族文化 |
第四节 先进思维传播外国文化 |
第五章 进步学者的文化追求 |
第一节 进步学者的身份定位 |
第二节 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家国情怀 |
第三节 以人民利益为先的人本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把优秀的文学图书奉献给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文学出版研究[D]. 田明夏.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互联网时代文学期刊发行转型研究[D]. 刘键男.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D]. 杨荷泉. 山东大学, 2021(11)
- [4]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D]. 周璇. 辽宁大学, 2021(02)
- [5]阅读史与张悦然文学建构研究[D]. 韩宁. 河北大学, 2021(02)
- [6]文化生活出版社及其“文学丛书”研究(1935-1949)[D]. 王深会.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D]. 张扬.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中国当代公安刑侦小说研究[D]. 吴强. 吉林大学, 2019(02)
- [9]文学与电影 ——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小说的影像化研究[D]. 许婧瑶. 河南大学, 2019(01)
- [10]赵家璧图书出版的文化追求 ——基于应用文的研究[D]. 蒋沁园.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