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和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杨昊[1](2020)在《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的发展要点,信息化时代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方法具有差别。在信息化时代中,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随着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对《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的颁行和落地,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业务工作开展、信息资源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针对地方企业的需求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切实为企业提供帮助并发挥作用成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的内在要求。据此,结合企业在知识产权信息归档、知识产权信息推广、知识产权信息评估和知识产权信息咨询的需求建设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为满足企业知识产权信息需求的当务之急。针对此,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法与演绎法及PEST分析法对于建设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问题进行研究,将设计与规划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作为研究目的。首先从政策演进状况、现实发展状况及发展环境入手,结合知识产权信息需求企业的需求环境状况、政治经济环境状况等,廓清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业务范畴,架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系统框架,划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模块,对其功能实现及系统调试问题进行研究。为保障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良好运行,应当在政策、组织、人员、资金等方面奠定保障性措施,服务于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信息管理及专利信息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带动企业的创新发展,以信息技术创新激活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内驱力。
张云芝[2](2019)在《大数据概念与管理的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了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并且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实行数据管理来进行决策。对大数据管理的研究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热点。然而目前人们对大数据管理的技术方面研究较多,对大数据管理理念、主要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等的研究则较少。本文从大数据概念的演化入手,运用集合论研究“大数据”概念的来源与内涵,对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进行重新定义,从而为“大数据管理”的演化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并对管理要素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近十年来对数据的定义以及大数据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之后对本文研究涉及到的定义和所需的理论做简单介绍。其次,本文按社会形态的发展历程论述不同社会形态下信息、知识、数据三者间的集合关系和相关关系,并分析数据的不同含义,得出结论:从“数据”到“大数据”是概念上的一种变革;大数据概念的诞生,意味着大数据管理模式的到来。再次,本文以概念的演化为基础,分析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管理及其要素的演化过程,再次证明: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含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导致了大数据环境下的管理思想发生了变革,进而导致了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大数据管理的诞生。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大数据概念的演化导致了大数据管理的诞生,大数据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对大数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是未来研究的必然趋势,数据增值、数据安全、数据鸿沟、数据霸权等问题将成为大数据管理研究的热点。
余波[3](2019)在《中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与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的研究与发展态势,为探索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文献为样本,对文献数量、研究地域、高产作者、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前沿趋势等进行了多视角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得到了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研究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国家、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并对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异同。
司珊珊[4](2018)在《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海量的优质内容资源、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一流的专业团队,向用户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服务,这是专业出版的发展目标。一方面,专业出版机构作为一个为科研和行业工作者提供知识信息的文化服务机构,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出版“双效”原则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知识服务是专业出版机构发展数字出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国外知名的专业出版集团大多经历了由内容、数据到知识服务的数字化历程,励讯集团已经开发了多款比较成熟的数字决策工具,为专业领域工作人员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反观国内专业出版机构,效仿国外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利用信息技术将内容资源进行组织加工,构建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知识库等数字产品,利用这些数字产品向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这是国内专业出版机构开展知识服务的普遍做法。从一些知识服务产品来看,既无法直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也存在着门槛高、交互性弱、功能单一等缺陷。国内大部分专业出版机构的知识服务仍处于基于检索产品的自助“超市”模式,如何转向个性化定制、一体式的“餐厅”模式,是国内专业出版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为其提供发展对策。本文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知识服务和专业出版的概念,并将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和知识价值链理论应用于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定性研究。基于知识生命周期构建了知识服务的基本流程,作为知识服务产品和模式分析评价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以知识服务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培养的观点,作为国内专业出版机构解决困境、提升知识服务水平的对策基础。第二,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当前的研究多是对某个出版机构或者知识服务产品进行个案分析,缺乏对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整体面貌的研究。因此,本文对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内出版机构专业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现状和问题。本文归纳了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三种基本模式及其知识服务层次,即知识内容提供模式的初级知识服务、解决方案模式的中级知识服务和知识生态系统模式的高级知识服务。其中,以促进知识创新、启迪智慧为功能的知识生态系统模式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通过现状分析,本文认为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存在的具体问题有:机构各自为政,知识获取能力受限;技术水平低下,知识组织能力弱;忽视用户需求,知识应用能力欠缺;用户体验不佳,知识服务提供能力低。第三,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选取国际领先的知识服务提供商励讯集团与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先锋军——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和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从知识获取能力、知识组织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服务提供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知识服务能力的对比分析,为国内专业出版机构开展知识服务提供借鉴。最后,针对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依据知识服务价值链模型,从知识服务能力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具体包括:知识获取竞合策略、知识组织优化策略、知识应用创新策略和知识服务提供人本策略。本文希望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立足自身资源,树立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用户思维和人本观念,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在知识经济的市场中打造知识服务竞争优势。
韦耀阳[5](2017)在《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社会,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提高自我素养的有效手段。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大学生个人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存储、学习、利用、创新的管理过程所具备的能力。通过实施个人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多种途径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建立与完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增强个人信息素养,并不断提高知识创新与应用能力,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对信息的获取、输入、存储、提取和应用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也是个体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应用、分享的过程,根据现代认知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模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包括知识存储的能力、知识存储的能力、知识分享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五个方面。依据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理论假设,编制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确定问卷的主要维度和每个维度的具体项目。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对11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总分和分维度方面,男生在知识存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得分高于女生;在知识获取和知识分享能力上的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在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上,性别差异达到显着水平。(2)大学生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城市学生均高于农村学生,在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在城乡差异达到显着水平。(3)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除了在知识存储能力上和知识创新能力维度年级差异不显着之外,在知识应用能力维度上年级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在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分享能力以及知识管理能力总分上都达到非常显着水平。(4)不同学业水平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优秀>良好>中等>较差。优秀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得分均高于其它维度;良好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得分最高;中等学生知识存储能力得分最低;较差学生主要是知识存储能力差和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弱。(5)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高>中>低。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上的得分均高于其它维度的得分。中等程度和低水平的大学生在知识存储上得分最低。社会认知理论以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项因子持续交互的影响关联来解释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经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产生,通过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将会使得个人的行为受到情境所影响,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周围环境与本身的情绪和特质。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对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个人及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探究。理论分析发现,.大学生认知风格、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构成影响其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内部因素。对114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我效能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存在显着相关,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评价机制、班级结构、学校技术基础设施、学校组织文化是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的显着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校组织气氛与大学生个人知识能力呈显着正相关,学校组织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回归分析发现,学校组织气氛的三个维度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回归均达到显着水平,教学气氛、人际和谐气氛和学习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显着预测作用。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变量,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为因变量用全部纳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学校组织气氛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显着,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直接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和学校组织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产生间接影响。运用实验研究法,对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进行了干预训练。训练前对被试进行前测,随后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训练。干预训练主要采用信息技术应用指导、主题讲座、课堂讲授、改革评价方式、班级氛围的塑造、咨询谈话、提高自我效能感等方式。三个月后,对大学生进行后测,前后测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组织氛围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依据个人学习的先内化(由外而内),后外化(由内而外)的过程,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发展的如下策略:①社会环境熏陶,彰显榜样引领的价值;②学校课程辅导,利用专业扶持的优势;③自我认知提升,谋求能力结构的生成;④主体行为自律,历练自觉管理的习惯;⑤网络信息发掘,纳入大数据知识平台;⑥系统持续更新,推动社会能力的发展。
柴雯[6](2017)在《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发生着改变,而知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在知识的生产、交流、转化与使用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辅助和知识创新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高校的各类知识活动,及知识创新的途径、模式和机制,以期更好的发挥高校知识创新的功能。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社会职能的内容与特点,将高校社会职能划分为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复合型社会服务。针对不同职能类型,本文从知识创新主体及主体间知识流动出发,分析知识转化机制,从而构建知识创新模式。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首先重点阐释了高等院校的概念,并解析了知识与创新,模式与机制两组概念。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知识创新理论、知识流理论、知识转化理论、高校职能理论。第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探究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问题,包括高校知识资源、高校知识活动与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分析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的关联,指出高校社会职能的本质就是知识创新,探究了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体系。第三章,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构成,指出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流动可以是群体内流动也可以是群体间流动,流动方向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在不同的场合,流动模式不同。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有四种:自我学习、师生交流、教师群体互动和学生——其他群体互动。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和内化,达成知识的创新。依据创新机制的不同,其创新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群体内知识创新模式、群体间知识创新模式以及个人知识创新模式。这三种层次的知识创新模式不但有自身独立的知识螺旋反应,还可以与其他层次相互促进构成螺旋反应,构成教学系统中知识创新的总螺旋模式。还知识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层次性和半开放性。第四章,构建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高校知识生产活动指高校科学研究活动,根据层次可以划分为个人、团队、机构、国家和国际层次。根据研究层次的不同,知识在主体间的流动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个体间的知识流动、组织内的知识流动和组织间的知识流动。通过科学研究来进行知识创新的途径有很多,不同的科研模式和科学交流模式都代表了不同的知识创新路径,经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与内化,达成知识创新。根据主体层次不同,可以分为个体知识创新模式和组织知识创新模式,他们有所相似,又有所区别,共同构成高校知识生产中知识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跨学科之间联系较少。该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多知识螺旋性的特点。第五章,构建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是高校社会职能的高级阶段,在这一创新活动中,高校的职能主要是辅助企业进行创新,也可以直接通过校办企业进行创新。知识的流动是从最外层的政府、金融机构等环境,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最终流向企业。实现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的模式有很多,主要有三类:大学科技园、官产学研联合体和校办企业。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与企业知识转化机制十分相似。本质上是一个由众多知识处理单位构成并从事专业化知识吸收、知识生产、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的集合体。但是,其表现形式十分多样,使得作用机理可以划分为三种:生产需求型、产业集群型和创新网络型。它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开放性、超循环性、协同性等特点。第六章,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要使得高校知识创新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高校需要实施知识管理,提高高校知识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高校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高校还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信息保障、人才保障和资金保障来保障策略的顺利进行。
徐晴[7](2016)在《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书情报学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在知识生产、积累与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其他学科基础理论、方法论、学术观点及实践的借鉴、引用、移植和整合,也有向外输出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其他学科产生辐射和影响。这种跨越学科边界的知识交流与转移,是学科自身运行和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学科不断转型和创新,提升学术竞争力和学科影响力的必然选择。本文综合运用图书情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采用文献调研、演绎推理、文献计量、多元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着力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状况与特征、效果、影响要素及内外部动力作用下的机制问题,研究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含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创新点,形成整个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第1章,明确跨学科研究、知识转移、跨学科知识转移的概念及内涵。在对跨学科研究与知识转移的关系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二者在方向性、目的性和要素性方面有共通之处,知识转移理论能够作为考察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工具,并对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界定,认为该过程包含知识接收与知识发送两个方面,概念界定为下文奠定了逻辑基础。第2章,以知识转移理论为统领,以变化三角理论、竞合互动理论以及MOA框架理论为基础,构成了本文的理论支撑。知识转移理论是全文研究的指导理论和出发点,为跨学科知识转移提供了研究的基本框架;变化三角理论反映了考察跨学科知识转移的三个视角,即外部关注、系统实施和内部动力;竞合互动理论反映了图书情报学与相关学科间的相互竞争又共生互利的关系:MOA框架理论为考察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其中第3章,第4章从学科组织层面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外在刻画,第5章从研究人员个体层面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内在剖析。第3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与特征进行研究。跨学科引证是跨学科知识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采用引文分析,在知识接受和知识发送两个视角中考察了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从转移规模、转移分布、转移主体、转移情景(外部动力要素)几个方面揭示其特征,研究表明,(1)跨学科知识接收和知识发送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跨学科研究越来越活跃;(2)跨学科知识转移非均衡性特征明显,高度发散与高度聚合现象并存,产生有效吸收和辐射的学科数量并不多;(3)跨学科转移以双向互惠为主,主要发生在近邻学科,即同处社会科学领域的软-应用学科之间,对技术型、应用型知识的需求及辐射强烈;(4)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外部动力要素包含知识距离、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第4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效果进行研究,侧重于知识引进效果的分析。以CSSCI建库以来,持续被“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收录的期刊所载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主题聚类、关键词与时间维度的关联以及外部学科实例,揭示了图书情报学通过理论借鉴和方法移植,促进了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第5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立足于研究人员个体作为知识接收方,引入MOA(动机-机会-能力)分析框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影响因素的识别,提出相关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MOA框架理论适用于跨学科知识转移领域研究,除兴趣动机外,动机、机会、能力三个维度的要素与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主要受到学习倾向、交互能力、知识转移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实证研究为后文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四部分为应用研究。如何促进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是研究的落脚点,针对组织层面的外部动力要素,提出要从战略上重视和研究学科整体发展规划;针对个体层面的内部动力要素,如何激发动机、提升能力和创造机会是切入点,提出要建设跨学科知识转移开放环境、构建和完善知识转移激励机制、营造跨学科知识转移文化氛围。第五部分为研究总结及展望。归纳全文研究结论,指出研究不足,对后续研究着力点进行展望。研究在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现状、特征及效果,探索知识转移的内外部动力要素及其作用原理与影响,以激发动机、提升能力、创造机会为切入点,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研究对推动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陈小磊[8](2016)在《“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先后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发展战略,力求抢占未来信息生产力的制高点。美国政府早在1993年就提出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2010年将“宽带互联网”作为新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并将“智慧地球”上升为国家战略。英国出台了“数字国家”框架,欧洲提出了“欧洲数字进程”,日本发布了“i-Japan2015”。我国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两化融合发展的特殊阶段,已经基本完成重工业化,人口红利消失,工业生产力阻碍了劳动者的自主创造性;在资源紧缺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的约束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现状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当前国际金融环境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日益加深,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新发展模式的战略任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生产力对社会和经济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不断强化。通过提高信息生产力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信息技术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生产装备的数字化和管理的信息化,让信息化积极带动工业化,推动“两化”又好又快融合发展。因此,在“两化”融合背景下,研究信息生产力的内在发展规律,评价和测度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揭示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推动信息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两化”深度融合具有理论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基于信息生产力理论的系统研究,建立多级指标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进行整体测度和地区测度,最后给出提高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三个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归纳如下:一、信息生产力理论的探讨。将信息理论与古典生产力理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相结合,分析信息成为生产力的条件,建构信息生产力理论。阐明了信息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认为信息生产力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采集、加工处理和使用信息并获得信息产品的生产能力,是信息与生产力的其他要素相结合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具有高度智能化与网络化、共享性和速度性、高渗透性和全球性等特征,并指出其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资料的网络化、劳动者从事的信息劳动的虚拟化、劳动对象的数字化,然后论证了信息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二、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依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围绕信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6大要素:信息技术、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投入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取43个初始评价指标,并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便于后续的机器学习和自动分类。接着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和初始评价指标和对各评价单元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进行分类,获得类别标签。然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获得的类别标签进行训练,得到分类误差率与指标重要性排序;将排在末位的指标剔除,再一次利用新的指标进行k-均值聚类和随机森林训练,并不断迭代此过程,直至分类误差率和指标重要性都满足要求,即得到最终30个三级评价指标及其重要性。最后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计算权重,即得到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三、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的定量测度。依据多层级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信息生产力水平测度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得到我国2011、2012、2013年各省级行政区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值,并进行分等定级。结果表明:(1)我国整体及各地区信息生产力发展趋势比较平稳,但地区间信息生产力水平存在严重不平衡,总体呈梯级格局: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和江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辽宁和山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河北、内蒙古、吉林、陕西、重庆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省份则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信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增长、科技教育研发的投入和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传统通信技术应用目前已趋于饱和,对提高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作用很小;(3)信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的原因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增速、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欠发达地区在传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的同时,却又由于新兴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其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技术方面产生了更大的差距。根据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的测度和分析结果,结合我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部署,本文建议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结构、企业信息化工程、人才队伍建设、信息生产力发展政策这五个方面提高着力我国的信息生产力水平。未来研究将围绕信息生产力的渗透能力,以及如何在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融入非量化指标等问题开展进一步探讨。
杨广朋[9](2014)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比较》文中认为当今是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其基本趋势表现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合,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知识管理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较之之前已经十分成熟的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更能促进图书馆的积极服务。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各自概念的讲解、两者区别的剖析、现代实行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加以科学客观的分析比较,最终实现对社会发展不断革新的需求。
黄思玉[10](2014)在《国内外知识服务研究评述》文中指出阐述国内外知识服务研究的历史背景、意义和现状,指出我国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并探讨知识服务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二、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和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和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概念阐释 |
2.1.1 信息服务 |
2.1.2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协同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现状 |
3.1 相关政策演进 |
3.1.1 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与信息化发展政策 |
3.1.2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的颁行 |
3.2 基本发展概况 |
3.2.1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概况 |
3.2.2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功能状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调研及中心建设环境分析 |
4.1 企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调研 |
4.1.1 知识产权信息归档需求 |
4.1.2 知识产权信息推广需求 |
4.1.3 知识产权信息评估需求 |
4.1.4 知识产权信息咨询需求 |
4.2 基于PEST分析法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环境分析 |
4.2.1 政治环境 |
4.2.2 经济环境 |
4.2.3 社会环境 |
4.2.4 技术环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设计与规划 |
5.1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业务范畴 |
5.1.1 知识产权信息归档 |
5.1.2 知识产权信息推广 |
5.1.3 知识产权信息评估 |
5.1.4 知识产权信息咨询 |
5.2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系统架构与流程设计 |
5.2.1 总体系统架构 |
5.2.2 信息模块设计 |
5.2.3 系统环境分析 |
5.3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功能实现 |
5.3.1 产权申请功能 |
5.3.2 需求评估功能 |
5.3.3 产权授予功能 |
5.3.4 产权评估功能 |
5.4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系统调试 |
5.4.1 系统功能调试 |
5.4.2 系统功能优化 |
5.4.3 系统功能升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的保障性措施 |
6.1 政策保障 |
6.2 组织保障 |
6.3 人员保障 |
6.4 资金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大数据概念与管理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管理的定义及其要素 |
2.1.2 大数据和大数据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集合论 |
2.2.2 信息增值理论 |
2.2.3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大数据概念的演化 |
3.1 前农业、农业经济时代(18 世纪60 年代之前) |
3.1.1 前提条件 |
3.1.2 信息、知识、数据之间的集合关系 |
3.1.3 信息、知识、数据的含义 |
3.2 工业经济时代(18 世纪60 年代——20 世纪40 年代末) |
3.2.1 前提条件 |
3.2.2 信息、知识、数据之间的集合关系 |
3.2.3 信息、知识、数据的含义 |
3.3 信息经济时代(20 世纪50 年代——90 年代) |
3.3.1 前提条件 |
3.3.2 信息、知识、数据之间的集合关系 |
3.3.3 信息、知识、数据的含义 |
3.4 知识经济时代(20 世纪90 年代末——21 世纪初) |
3.4.1 前提条件 |
3.4.2 信息、知识、数据之间的集合关系 |
3.4.3 信息、知识、数据的含义 |
3.5 大数据时代(21 世纪至今) |
3.5.1 前提条件 |
3.5.2 信息、知识、数据之间的集合关系 |
3.5.3 信息、知识、数据的含义 |
3.6 小结 |
3.6.1 演化路径解读 |
3.6.2 从“数据”到“大数据”是概念上的一种变革 |
第四章 大数据管理的演化 |
4.1 信息经济时代的信息管理(20 世纪50 年代——90 年代) |
4.1.1 信息管理思想 |
4.1.2 信息管理目标 |
4.1.3 信息管理主体 |
4.1.4 信息管理客体 |
4.1.5 信息管理方法 |
4.2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20 世纪90 年代末——21 世纪初) |
4.2.1 知识管理思想 |
4.2.2 知识管理目标 |
4.2.3 知识管理主体 |
4.2.4 知识管理客体 |
4.2.5 知识管理方法 |
4.3 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管理(21 世纪至今) |
4.3.1 大数据管理思想 |
4.3.2 大数据管理目标 |
4.3.3 大数据管理主体 |
4.3.4 大数据管理客体 |
4.3.5 大数据管理方法 |
4.4 小结 |
4.4.1 演化路径解读 |
4.4.2 大数据管理是管理上的一种变革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趋势 |
5.1 结论 |
5.1.1 演化路径解读 |
5.1.2 大数据概念的演化导致大数据管理的诞生 |
5.1.3 大数据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
5.2 研究趋势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中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与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数据来源 |
1.2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知识经济研究文献趋势对比分析 |
2.1文献数量分析 |
2.2研究地域分析 |
2.3高产作者合作关系分析 |
2.4高产机构合作分析 |
3 国内外知识经济研究热点对比分析 |
4 国内外知识经济研究前沿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4)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知识服务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路径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关系 |
2.1 核心概念 |
2.1.1 知识服务及相关概念 |
2.1.2 专业出版和专业出版机构 |
2.1.3 专业出版与知识服务 |
2.2 基础理论 |
2.2.1 知识生命周期理论 |
2.2.2 知识价值链理论 |
2.3 基础理论与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关系 |
3 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
3.1 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产品形态 |
3.1.1 数字图书馆 |
3.1.2 数据库 |
3.1.3 知识库 |
3.1.4 在线教育 |
3.1.5 知识分享平台 |
3.1.6 大数据平台 |
3.1.7 数字决策工具 |
3.1.8 科研服务平台 |
3.2 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模式及层次 |
3.2.1 知识内容提供模式——初级知识服务 |
3.2.2 解决方案模式——中级知识服务 |
3.2.3 知识生态系统模式——高级知识服务 |
3.3 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存在的问题 |
3.3.1 机构各自为政,知识获取能力受限 |
3.3.2 技术水平低下,知识组织能力弱 |
3.3.3 忽视用户需求,知识应用能力欠缺 |
3.3.4 用户体验不佳,知识服务提供能力低 |
4 国内外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
4.1 励讯集团、知识产权出版社与人大数媒的案例典型性分析 |
4.2 励讯集团、知识产权出版社与人大数媒的知识服务模式分析 |
4.2.1 励讯集团的解决方案模式 |
4.2.2 知识产权出版社的知识内容提供模式 |
4.2.3 人大数媒的知识生态系统模式 |
4.3 励讯集团、知识产权出版社与人大数媒的知识服务能力分析 |
4.3.1 知识获取能力 |
4.3.2 知识组织能力 |
4.3.3 知识应用能力 |
4.3.4 知识服务提供能力 |
5 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发展的策略 |
5.1 知识获取竞合策略 |
5.1.1 内容机构竞合,广泛汇聚显性知识 |
5.1.2 编辑作者联盟,深度挖掘隐性知识 |
5.2 知识组织优化策略 |
5.2.1 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知识组织灵活性 |
5.2.2 关注用户知识,增强知识组织适用性 |
5.3 知识应用创新策略 |
5.3.1 效仿知识付费,打造轻型知识应用 |
5.3.2 营造知识生态,创造新型知识应用 |
5.4 知识服务提供人本策略 |
5.4.1 改善产品运营,提升用户友好性 |
5.4.2 集成优势功能,扩大服务支持力度 |
6 总结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
(5)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大数据时代个体生存发展的重要因子 |
1.1.2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发展是碎片化学习过程中知识整合的迫切要求 |
1.1.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提升是打造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研究情况 |
1.3.2 关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一般研究情况 |
1.3.3 关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专题研究情况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的重点 |
1.6.2 研究的难点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2 个人知识管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知识管理与个人知识管理 |
2.1.1 知识管理 |
2.1.2 个人知识管理 |
2.2 知识管理能力与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2.1 知识管理能力 |
2.2.2 SECI知识管理能力 |
2.2.3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认知理论 |
2.4.1 信息加工理论 |
2.4.2 社会认知理论 |
2.4.3 对两种理论的再认识与拓展 |
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模型建构 |
3.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结构要素 |
3.1.1 知识获取能力 |
3.1.2 知识储存能力 |
3.1.3 知识分享能力 |
3.1.4 知识应用能力 |
3.1.5 知识创新能力 |
3.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模型建构 |
3.2.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 |
3.2.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结构模型 |
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的编制及现状调查 |
4.1 问卷编制 |
4.1.1 问卷编制方案与过程 |
4.1.2 问卷维度与条目的确定 |
4.1.3 问卷的试测与修正 |
4.1.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5 问卷的适用性讨论 |
4.2 现状调查 |
4.2.1 调查方法与过程 |
4.2.2 调查结果 |
4.2.4 调查结果讨论 |
5 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因素分析 |
5.1 个人因素分析 |
5.1.1 个人因素理论分析 |
5.1.2 个人因素访谈分析 |
5.1.3 关于个人因素查证 |
5.2 行为因素分析 |
5.2.1 行为因素理论分析 |
5.2.2 行为因素访谈分析 |
5.2.3 关于行为因素的查证 |
5.3 环境因素分析 |
5.3.1 环境因素理论分析 |
5.3.2 环境因素访谈分析 |
5.3.3 环境因素查证 |
5.4 核心因素综合分析 |
5.4.1 调查方法与过程 |
5.4.2 调查结果 |
5.4.3 中介变量讨论 |
6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干预训练 |
6.1 干预训练方案 |
6.1.1 被试选择 |
6.1.2 研究工具 |
6.2 干预训练程序 |
6.2.1 第一阶段:干预训练前测验 |
6.2.2 第二阶段:干预训练过程 |
6.2.3 第三阶段:干预训练后测 |
6.3 干预训练结果 |
6.3.1 干预训练前后自我效能感和学校组织气氛的平均得分差异比较 |
6.3.2 干预训练前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得分比较 |
6.4 干预训练结果讨论 |
7 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教育管理建议 |
7.1 社会环境熏陶:彰显榜样引领的价值 |
7.1.1 强化硬件,营造氛围 |
7.1.2 普及常识,塑造榜样 |
7.2 数据平台创建:提升个人知识管理效度 |
7.2.1 共同协商,建立保障机制 |
7.2.2 多方合作,创建大数据中心 |
7.3 学校课程辅导:利用专业扶持的优势 |
7.3.1 教师引导,增强效能 |
7.3.2 课程整合,提升能力 |
7.3.3 学生主导,分类培养 |
7.4 自我认知提升:谋求能力结构的生成 |
7.4.1 以目标定位为中心,快速获取知识 |
7.4.2 以信息编码为核心,准确存储知识 |
7.4.3 以人际交流为手段,专注分享知识 |
7.4.4 以问题解决为关键,全面应用知识 |
7.4.5 以想象能力为抓手,灵活创新知识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其知识认知内化与外化的能力集群 |
8.1.2 反映知识认知过程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 |
8.1.3 现实中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结构合理,存在诸多缺陷,有待发展 |
8.1.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受自我效能感、学校组织气氛等因素的影响 |
8.1.5 干预训练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显着效果 |
8.1.6 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可通过内化和外化相结合的路径来实现 |
8.2 研究展望 |
9 参考文献 |
9.1 着作类 |
9.2 期刊论文类 |
9.3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类 |
9.4 外文文献类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问卷 |
附录四:自我效能感问卷 |
附录五:学校组织气氛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0.2.1 国外相关研究 |
0.2.2 国内相关研究 |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0.4 研究创新点 |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解析 |
1.1.1 高等院校 |
1.1.2 知识与创新 |
1.1.3 模式与机制 |
1.2 理论基础 |
1.2.1 知识转化理论 |
1.2.2 知识流理论 |
1.2.3 高校职能理论 |
1.2.4 知识创新理论 |
1.3 本章小结 |
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研究的基本问题 |
2.1 高校的知识资源与知识活动 |
2.1.1 组织知识 |
2.1.2 高校知识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
2.1.3 高校知识资源的类型 |
2.1.4 高校知识活动 |
2.2 高校知识创新内涵与特点 |
2.2.1 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 |
2.2.2 高校知识创新的特点 |
2.3 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 |
2.3.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类型 |
2.3.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解析 |
2.4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构成要素 |
2.4.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主体 |
2.4.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客体 |
2.4.3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
3.1.1 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知识创新主体研究 |
3.1.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主体的知识构成 |
3.1.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流 |
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3.2.1 自我学习 |
3.2.2 师生交流 |
3.2.3 教师群体互动 |
3.2.4 学生-其他互动 |
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3.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社会化 |
3.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外化 |
3.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整合 |
3.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内化 |
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3.4.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3.4.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3.4.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知识生产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
4.1.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构成 |
4.1.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的类型——科学研究的类型 |
4.1.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主体组织形式与知识流 |
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4.2.1 科学研究范式 |
4.2.2 科学知识交流 |
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4.3.1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社会化机制 |
4.3.2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外化机制 |
4.3.3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整合机制 |
4.3.4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内化机制 |
4.4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4.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4.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4.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主体 |
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主体的知识流 |
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5.3.1 产学合作 |
5.3.2 大学科技园 |
5.3.3 校办企业 |
5.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5.4.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社会化机制 |
5.4.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外化机制 |
5.4.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整合机制 |
5.4.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内化机制 |
5.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5.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5.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5.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5.6 本章小结 |
6 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 |
6.1 运行策略 |
6.1.1 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 |
6.1.2 实施知识管理,为高校知识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和运行保障 |
6.2 保障措施 |
6.2.1 政策与制度保障 |
6.2.2 信息保障 |
6.2.3 人才保障 |
6.2.4 资金保障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0.2.1 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
0.2.2 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
0.2.3 述评 |
0.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0.3.3 研究方法 |
0.3.4 本文主要贡献 |
1 跨学科知识转移概念界定 |
1.1 跨学科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
1.1.1 学科 |
1.1.2 跨学科 |
1.1.3 跨学科研究 |
1.2 知识转移 |
1.3 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内涵 |
1.3.1 跨学科研究与知识转移的关系 |
1.3.2 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内涵及特点 |
1.3.3 跨学科知识转移要素 |
1.3.4 跨学科知识转移动力 |
2 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转移理论 |
2.1.1 信息网络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
2.1.2 社会关系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
2.1.3 社会认知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
2.1.4 知识转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2.2 变化三角理论 |
2.3 竞合理论 |
2.4 动机-机会-能力(MOA)框架理论 |
3 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与特征 |
3.1 相关界定 |
3.1.1 供体学科与受体学科 |
3.1.2 知识转移宽度与知识转移深度 |
3.1.3 亲缘学科 |
3.2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规模 |
3.2.1 知识存量 |
3.2.2 知识流量 |
3.3 知识接收视角中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 |
3.3.1 知识转移宽度与深度 |
3.3.2 图书情报学供体学科识别与分布 |
3.3.3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接收特征 |
3.4 知识发送视角中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 |
3.4.1 知识转移宽度与深度 |
3.4.2 图书情报学受体学科识别与分布 |
3.4.3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发送特征 |
3.5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亲缘学科类别 |
3.5.1 学科分类框架 |
3.5.2 图书情报学亲缘学科类别分析 |
3.6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外部动力 |
4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效果 |
4.1 基于学科研究主题演化的观察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方法与过程 |
4.1.3 研究主题分析 |
4.1.4 研究主题演化 |
4.2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实践 |
4.2.1 图书情报学引进计算机科学知识 |
4.2.2 图书情报学引进新闻传播学知识 |
4.3 讨论与分析 |
4.3.1 注重学术积累与前沿拓展 |
4.3.2 理论借鉴与学科体系的完善 |
4.3.3 方法移植与研究思路的创新 |
5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识别与验证 |
5.1 影响要素识别 |
5.1.1 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的MOA框架 |
5.1.2 动机(M)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
5.1.3 机会(O)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
5.1.4 能力(A)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
5.1.5 习惯域对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
5.2 影响要素理论框架及假设 |
5.3 实证研究过程 |
5.3.1 问卷测量条款 |
5.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3.3 样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
5.3.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5 知识转移行为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
5.3.6 各因素协同作用对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
5.4 影响要素的讨论 |
6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 |
6.1 设计跨学科发展战略机制 |
6.1.1 明确学科发展环境 |
6.1.2 加强学科理论建设 |
6.2 建立跨学科知识转移开放机制 |
6.2.1 面向宽广的信息职业 |
6.2.2 发展多元化的研究队伍 |
6.2.3 寻求多领域的应用与合作 |
6.2.4 保持跨界和聚焦的平衡 |
6.3 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激励机制 |
6.3.1 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的制度化 |
6.3.2 发挥学术成果跨学科评议激励作用 |
6.4 完善跨学科知识转移交流机制 |
6.4.1 引导跨学科交流意愿 |
6.4.2 丰富跨学科交流渠道 |
6.4.3 设跨学科交流环境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两化”融合研究综述 |
2.1.1 “两化”的互动关系 |
2.1.2 “两化”的带动和促进关系 |
2.1.3 “两化”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
2.2 信息生产力研究综述 |
2.2.1 信息生产力内涵与特征 |
2.2.2 信息生产力实证分析 |
2.2.3 信息生产力关联因素 |
2.3 信息化测度研究综述 |
2.3.1 信息化内涵 |
2.3.2 信息化测度 |
第三章 信息生产力理论基础 |
3.1 信息理论 |
3.1.1 信息 |
3.1.2 信息资源 |
3.1.3 信息技术 |
3.1.4 信息产业 |
3.2 生产力理论 |
3.2.1 古典经济学家的生产力理论 |
3.2.2 国家经济学派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
3.2.3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
3.2.4 传统生产力理论面临的挑战 |
3.2.5 生产力要素理论 |
3.3 信息成为生产力的条件 |
3.3.1 信息对生产力的影响 |
3.3.2 信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功能 |
3.3.3 信息成为生产力的条件解析 |
3.3.4 信息成为生产力的发展历程 |
3.4 信息生产力理论 |
3.4.1 信息生产力的内涵 |
3.4.2 信息生产力的特征 |
3.4.3 信息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特点 |
3.4.4 信息生产力的动态分析 |
3.4.5 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
第四章 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理论依据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4.2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4.2.1 k-均值聚类算法 |
4.2.2 随机森林算法 |
4.2.3 结合k-均值聚类与随机森林的迭代算法 |
4.3 指标数据选取和处理 |
4.3.1 数据来源 |
4.3.2 缺失数据的处理 |
4.3.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4 最终评价指标的生成 |
4.4 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
4.4.1 评价指标体系 |
4.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五章 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定量测度分析 |
5.1 各地区信息生产力水平测度 |
5.1.1 信息生产力水平指数 |
5.1.2 信息生产力水平区域比较 |
5.1.3 信息生产力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5.2 各地区信息生产力水平聚类分析 |
5.2.1 信息生产力水平指数排序 |
5.2.2 信息生产力水平分等定级 |
5.2.3 各类地区信息生产力水平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6.3.1 论文创新点 |
6.3.2 论文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图书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内涵 |
1.1 知识管理的概念 |
1.2 信息管理的概念 |
1.3 图书馆知识管理目标 |
1.4 图书馆知识管理战略 |
2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
2.1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 |
2.1.1 背景的区别 |
2.1.2 管理方式的区别 |
2.1.3 研究方法的区别 |
2.2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联系 |
2.2.1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具有同等作用 |
2.2.2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技术要求同样严格 |
2.2.3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
3 知识管理与图书馆 |
3.1 图书馆知识管理内涵 |
3.2 图书馆知识管理目标 |
4 知识管理与图书馆信息服务 |
4.1 强化技术应用, 重视信息增值 |
4.2 树立管理理念, 促进资源共享 |
5 结语 |
(10)国内外知识服务研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知识服务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 知识服务诞生的社会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知识服务研究的现状 |
2.1 国外知识服务研究的现状 |
2.2 国内知识服务研究的现状 |
3 国内知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服务理念落后 |
3.2 缺乏知识型人才 |
3.3 信息资源建设质量不高 |
3.4 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
3.5 知识服务关键技术不完善 |
4 我国知识服务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
4.1 开展以 “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使知识服务向实现个性化服务发展 |
4.2 树立 “泛在图书馆”服务理念,实现知识服务的网络化和虚拟化 |
4.3 改善图书馆人才结构,为知识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平台 |
4.4 促进资源共享,构建知识服务保障体系 |
4.5 提高用户培训质量,增强用户知识自助能力 |
4.6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服务资源数字化 |
4.7 建立有效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体制 |
4.8 加强专业数据库建设,提高馆藏资源质量 |
四、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和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策略[D]. 杨昊.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2]大数据概念与管理的演化研究[D]. 张云芝. 山西大学, 2019(01)
- [3]中外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经济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与对比研究[J]. 余波. 情报科学, 2019(04)
- [4]国内专业出版机构知识服务研究[D]. 司珊珊. 南京大学, 2018(01)
- [5]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D]. 韦耀阳. 武汉大学, 2017(06)
- [6]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D]. 柴雯. 武汉大学, 2017(06)
- [7]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D]. 徐晴. 武汉大学, 2016(02)
- [8]“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D]. 陈小磊. 南京大学, 2016(04)
- [9]图书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比较[J]. 杨广朋. 价值工程, 2014(25)
- [10]国内外知识服务研究评述[J]. 黄思玉. 情报探索,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