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利用航测内业加密点与地形图明显地物点作航片转绘控制点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余兰[1](2011)在《农村二次土地调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以山西省临猗县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原有的土地信息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节约集约用地的需要,因此开展二次土地调查,快速建立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是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本论文基于全国二次土地调查的要求,以临猗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与数据库建设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省有关技术规范、标准,通过实践,探索了县级农村土地调查、应用中天农村土地调查建库系统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与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通过分析探讨与总结,期望对土地调查技术方法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进行整体的、长远的、科学的指导,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并在数据库更新应用中有所帮助。本论文简要阐述了农村土地调查技术和数据库建设的方法;农村土地调查技术方法中的全野外法适用于影像比较模糊的区域,但外业调查作业量大;而内外业一体化法的室内充分预判可提高调查效率,但对影像模糊的区域预判却不能很清楚准确地确定地类和范围,影响了内业作业速度。本文采用以图幅为单位、全野外和内外业一体化法综合的作业方案,先对影像进行权属界线和道路预判,再结合预判的要点对影像进行实地调绘,合理制定技术方案和路线,提高了土地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作业过程中,对各个作业环节之间开展自检,互检和专检三位一体化检查,对数据的质量控制采用严格的方法,并运用数据质量专业检查软件进行检查和分析,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在应用中天农村土地调查建库系统建设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过程中,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数据采集流程以及数据质量检查方法,有利于提高建库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采用的以图幅为单位、内外业一体化和全野外法综合的作业方案,可以避免图幅在不同作业员间作业交接中造成的数据丢失,从而减少了工作量,避免错误的发生;建库过程中运用一些小技巧,可节省不少工作量,同时减少了人为误差;利用现有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专业质检软件,以半自动、全自动或人工交互方式进行数据库质量检查,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成果质量。
赵俊羽[2](2010)在《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在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研究以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为主的摄影测量试验研究,其中涉及到用辅助GPS空中三角测量方法来加密控制点。辅助GPS空中三角测量已投入使用,取得了一定成绩,在现代社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技术方法越来越先进,但还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辅助GPS空中三角测量应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然而在大比例尺中的应用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航空摄影测量的试验研究,着重研究以VirtuoZo AAT软件平台对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的应用,内容包括:(1)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摄影测量的相关知识。(2)空中三角测量和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原理及其区域网平差原理。(3) VirtuoZo AAT软件平台的操作流程及遇到的问题,以某平原地区的1:500地形图为例,研究了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应用。通过GPS辅助数据和外业控制点的不同组合设计了8种方案,从精度和工作量入手,选取最佳方案,为减少外业工作量,提供依据。
杨鹏源[3](2010)在《基于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城镇第二次土地调查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针对城镇第二次土地调查,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论述了GPS测量成果所在坐标系—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和我国常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为后续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GPS测量成果是WGS-84坐标,而我国在工程实际中使用的是工程坐标(地方坐标)、北京54坐标、西安80坐标和正常高,GPS测量成果需经转换才能在工程实际中使用。因此,论文详细讨论了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国家坐标系、地方平面直角坐标系和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及各种坐标系之间的换算关系。同时,为了解决GPS大地高转化为水准正常高的问题,论文还讨论了GPS高程拟合的几种常用模型和方法,推导出了其详细的求解方法。(2)阐述了GPS-RTK技术的原理、作业模式和系统构成,全面分析了影响GPS-RTK作业精度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若干方法和措施来消除或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还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了GPS-RTK技术在土地二调中的应用情况,对GPS-RTK技术的作业方案、技术特点和精度情况作了详细总结。(3)结合我国城镇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对地籍调查中的先进数字化测绘方法进行研究,利用GPS、全站仪、数字化测绘软件和数据库技术等软硬件设备开展了数字地籍二调测量,并对调查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为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和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范志勇[4](2010)在《县级农村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及质量控制研究 ——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文中提出县级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是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农村土地利用状况,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资源信息共享,对土地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本文以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与数据库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探索了县级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建设与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主要内容有:1.对宁乡县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土地调查与数据库建设方案,并详细分析了MapGIS软件的特点及其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的优点,确定MapGIS软件为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平台。2.对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的外业获取、内业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库的建设整个作业流程进行了实践探索,研究了“3S”技术在农村土地利用调查和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探索出一些快速有效的方法。3.对数据库建设的每个环节的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类型以及获取的数据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采用人工检查、软件平台检查、人机交互式检查及编程检查多种技术手段,控制数据质量。4.由于现有MapGIS软件查错功能有限,针对一些难以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通过编写程序检查,弥补了MapGIS的功能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数据的可靠性。5.针对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缺陷扣分法的不足,提出了顾及土地利用要素重要性的加权缺陷扣分法,并对宁乡县土地利用数据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质量控制效果较理想。
韩辉[5](2010)在《第二次全国农村土地调查中的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重要体现和应用基础是国家、省、市、县四级数据库,它们的建成将为国土资源日常管理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而数据质量是影响数据库成果应用关键因素,错误和不可靠的数据势必导致错误决策,甚至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准确的土地调查数据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保证数据库成果的质量,特别是控制四级数据库建设的基础环节—县级数据库建设质量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质量检查软件的开发和运用,统一检查标准和方法,几乎不用人为干预,可以自动完成结果数据的质量检查工作,确保了县级数据库成果质量,为今后的数据应用提供了保障。但是,部分地区将通过质量检查软件为终极目标,忽视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导致空间数据真实性和精度达不到国家和省厅的要求,从而返工现象严重。为了保证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从数据生产单位的角度出发,分析数据生产单位如何加强土地调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数据生产阶段及时检查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并解决,避免错误的多次叠加及复杂化,造成数据返工、反复修改现象,真正从遥感底图的生产、内业影像解译、外业调绘、数据采集与处理、入库的一系列生产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以保证数据质量,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来说显得尤为关键。因此,本文对土地调查各个流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数据精度、减少数据错误的方法,通过对土地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力求达到数据库检查验收的总体质量要求。
吴家菁[6](2010)在《农村土地调查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化的调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因此快速建立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是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本论文基于全国土地调查的要求,以项目区为研究区域,依据国家、省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对农村土地调查技术方法和应用MAPGIS二次调查建库系统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研究土地调查技术和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方法,期望对土地调查技术方法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进行整体的、长远的、科学的指导,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本论文简要阐述了农村土地调查技术和数据库建设的方法;农村土地调查技术方法中的全野外法适用于影像比较模糊的区域,但外业调查作业量大;而内外业一体化法的室内充分预判可提高调查效率,但对影像模糊的区域预判却不能很清楚准确地确定地类和范围,影响了内业作业速度。本文采用以图幅为单位、全野外和内外业一体化法综合的作业方案,先对影像进行分类,再结合预判的要点合理对影像进行预判,提高了土地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土地利用数据库设计与建设中数据设计分层采用了更规范、合理的办法分层。作业过程中,对各个作业环节之间开展自检,互检和专检三位一体化检查,对数据的质量控制采用更严格的方法,并运用新的数据质量专业检查软件进行检查和分析,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在应用MAPGIS和MAPGIS二次土地调查建库系统建设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过程中,采用本文设计的技术路线和数据采集流程以及数据质量检查流程,有利于提高建库的效率和质量;应用本文设计以图幅为单位、内外业一体化和全野外法综合的作业方案,避免了图幅在不同作业员间作业交接中造成的数据丢失,从而减少了工作量,减少了错误的发生;建库过程中运用一些小技巧,可节省不少工作量,同时减少了人为误差;利用现有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专业质检软件,以半自动或交互方式和全自动进行数据库质量检查,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成果质量。
冷亮[7](2009)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是大自然的产物,土地只会是人们在应用方式上的改变,而土地面积是不会增加的;加之,近年来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也没有明显停止,可见土地是极其珍贵的,而我国农村土地地面积是广大的,及时准确的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并给出一个适当精度的结果,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对遥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工作方法和相关理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以附带工作流程的论证方式阐述相关理论。本文分别对遥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应用前景、遥感影像的几何精校正、遥感影像计算机分类在土地利用调查中应用的可行性、遥感土地利用调查在当前采用的方法及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和大量土地利用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了适当的分析研究,文中侧重通过适当的否定实例证明选取目视解译的原因,其中对遥感土地利用现状的计算机分类做了相对较多的分析,从中提出计算机分类作为遥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辅助是可以的,但是无法代替目视解译和现场调绘。本文在对大量土地利用现状的矢量数据处理上找到了一种统计土地利用面积和土地属性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SuperMap Deskpro 5.0、AutoCAD和Microsoft Access相结合,有效地节省了工作时间。
张江雪[8](2009)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中的数据质量控制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分析土地调查误差来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土地调查的主要工作流程(调绘底图制作、外业调绘、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入库)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采用基于加权平均的缺陷扣分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域的数据进行了综合质量评价。主要成果如下:1、详细介绍了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技术流程、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每一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对比分析第二次土地调查与第一次土地详查在技术和方法上的差异,突出了本次调查的优势所在及3S技术在本次土地调查中的具体应用。2、讨论了土地调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提出了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外业底图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建立了明确的土地调查工作底图制作流程;提出了遥感影像选择和处理的精度要求;给出了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标志,分析了如何更有效地在原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目视解译和外业调绘、数据整理与入库。3、进行数据的理论误差分析后,具体分析了每个过程中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如何在地类调查过程中控制土地调查数据的质量和精度,着重介绍了图形和属性数据的错漏及逻辑关系矛盾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优化控制。4、给出了对调查的成果数据进行质量评价的方案,并以攸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为例进行了综合质量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阐述了采用各章节所述技术和方法控制数据质量、提高数据精度的可行性。
圣荣[9](2008)在《土地调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资源调查是土地管理中最基础的环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如何提高调查数据的效率和质量,对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要。全国范围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已经全面开始。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现状的家底,取得图件、数据、实地三者相一致的成果已势在必行。3S技术的结合是当前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土地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传统土地资源调查方法中存在工作效率低、时效性差的问题,结合3S技术的发展和特点探讨了3S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具体阐述了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调查的技术路线以及3S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各环节的技术实现。3S支持的土地调查方法具有误差小、效率高,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少,成果资料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优点。本文立足于基层土地调查的技术要求,具体探讨了外业调查中DGPS与EGIS的集成应用和调查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变更处理的实现。同时本论文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组件式开发、数据库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应用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业务和用户需求的分析,进行了土地调查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建立了系统的功能框架。在此基础上,以Visual Studio.Net 2005和SQL Server为平台,开发出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土地调查信息系统。系统在功能上满足了用户对土地数据分析和处理的需要,同时实现了土地变更数据管理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在系统建设中所采用的软硬件配置、技术方法和系统方案等方面的经验,在今后我国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中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孙富余,郝飞,邢文静[10](2007)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及精度分析》文中指出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遥感测绘方法。当一个地区(或测区)很大时,传统的地面测绘手段就不能适应测绘行业的时间性要求,这时候,就必须利用航空摄影机在空中摄取地面的影像,通过外业判读,在内业建立地面模型,再通过计算机用绘图软件在模型上测量,直接获得数字地形图。JX-4C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是一个很好的数字处理软件,处理的立体影像清晰、稳定、精度高,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作业员在测图时要严格按照规范、作业细则进行,保证测图的精度。
二、关于利用航测内业加密点与地形图明显地物点作航片转绘控制点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利用航测内业加密点与地形图明显地物点作航片转绘控制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二次土地调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以山西省临猗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二章 土地调查技术分析 |
2.1 土地调查技术概述 |
2.2 土地调查技术比较 |
2.3 土地调查影像解译(判读) |
2.3.1 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 |
2.3.2 影像解译(判读)的方法和要领 |
2.4 全野外与内外业一体化综合法 |
第三章 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 |
3.1 建库背景 |
3.2 数据库建设系统情况 |
3.3 数据库建设总体设计 |
3.3.1 主要技术路线 |
3.3.2 建库依据 |
3.3.3 主要技术指标 |
3.3.4 数据库内容 |
3.3.5 数据库结构 |
3.4 数据库建设的过程及方法 |
3.4.1 数据库建设的工艺流程 |
3.4.2 数据预处理 |
3.5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5.1 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原则 |
3.5.2 分层矢量化 |
3.5.3 分幅数据接边 |
3.5.4 数据拓扑处理 |
3.5.5 属性数据采集 |
3.5.6 相关文件扫描 |
3.6 数据检查与入库 |
3.6.1 数据检查 |
3.6.2 数据质量控制 |
3.6.3 数据入库 |
3.7 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3.7.1 存在问题 |
3.7.2 解决办法 |
第四章 数据质量检查体系 |
4.1 数据库质量控制原则 |
4.2 数据入库前质量检查 |
4.2.1 调查成果质量控制 |
4.2.2 建库成果质量控制 |
4.3 数据入库后质量检查 |
4.3.1 成果完整性检查 |
4.3.2 元数据检查 |
4.3.3 矢量数据检查 |
4.3.4 权属单位代码表检查 |
4.4 数据库总体质量评价 |
4.5 临猗县二次农村土地调查质量总体评述与结论 |
第五章 数据库功能实现与分析 |
5.1 面积统计 |
5.2 图件编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和创新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研究生间的主要工作成果 |
致谢 |
(2)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在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应用 |
1.2.1 国内发展状况 |
1.2.2 国外发展状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空中三角测量 |
2.1 空中三角测量的概念 |
2.2 空中三角测量的发展阶段 |
2.3 空中三角测量的原理与方法 |
2.3.1 航带网法空中三角测量 |
2.3.2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
2.3.3 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
2.3.4 三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
2.4 空中三角测量的发展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 |
3.1 摄影测量的相关知识 |
3.1.1 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 |
3.1.2 摄影像片上特殊的点线面 |
3.2 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 |
3.2.1 摄影测量外业工作流程 |
3.2.2 像片控制点的布设 |
3.2.3 航空摄影的飞行质量 |
3.3 全数字摄影测量 |
3.3.1 像点量测坐标的系统误差改正 |
3.3.2 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
4.1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概述 |
4.2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原理 |
4.3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应用前景 |
第五章 试验研究 |
5.1 研究区域概述 |
5.2 外业控制点布设的几种方案 |
5.3 基于VirtuoZo AAT的空中三角测量 |
5.3.1 主要功能 |
5.3.2 主要优点 |
5.4 作业流程 |
5.5 空三加密 |
5.5.1 连接点的编辑 |
5.5.2 平差的使用 |
5.6 实验分析 |
5.6.1 实验精度分析 |
5.6.2 试验工作量分析 |
5.6.3 实验总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城镇第二次土地调查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背景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土地调查概况 |
1.2.2 国内土地调查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的组织 |
第二章 土地二调中的测量坐标系及其相互变换 |
2.1 地球坐标系 |
2.1.1 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 |
2.1.2 地心大地坐标 |
2.1.3 地心大地坐标系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转换 |
2.1.4 协议地球坐标系 |
2.1.5 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 |
2.2 参心坐标系 |
2.2.1 参心坐标系的建立 |
2.2.2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
2.3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
2.4 坐标转换 |
2.4.1 WGS-84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 |
2.4.2 高斯平面坐标转换为假定平面直角坐标 |
2.4.3 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
2.5 GPS高程拟合 |
2.5.1 高程异常求解方法 |
2.5.2 GPS高程拟合精度评定 |
2.6 坐标转换实例 |
第三章 城镇土地二调中的GPS定位技术 |
3.1 GPS实时动态定位 |
3.1.1 GPS RTK测量技术 |
3.1.2 GPS RTK系统的优越性 |
3.2 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及影响作业精度的因素 |
3.2.1 GPS RTK测量系统 |
3.2.2 影响RTK作业精度的因素和应对措施 |
3.3 RTK测量作业模式 |
3.4 GPS定位技术在土地二调中的应用 |
3.4.1 GPS图根控制测量 |
3.4.2 GPS RTK地籍测量的野外数据采集 |
3.5 南方灵锐S82操作步骤 |
3.5.1 基准站的架设 |
3.5.2 点位校正 |
3.5.3 注意事项 |
第四章 工程项目概述 |
4.1 项目建设来源 |
4.2 项目建设内容、范围及测区概况 |
4.2.1 建设内容 |
4.2.2 建设范围 |
4.2.3 测区概况 |
4.3 作业依据 |
4.3.1 法律、法规 |
4.3.2 技术标准 |
4.3.3 参考标准 |
第五章 工程项目技术路线与技术要求 |
5.1 技术路线 |
5.1.1 标准约定 |
5.1.2 地籍编码规则 |
5.1.3 图廓整饰规定 |
5.2 技术要求 |
5.2.1 调查单元 |
5.2.2 地籍调查作业流程 |
5.2.3 一般原则及准备工作 |
5.2.4 制作调查工作底图 |
5.2.5 地籍预编号与宗地用途分类 |
5.2.6 界址调查 |
5.2.7 权属调查 |
5.2.8 宗地草图绘制与要求 |
5.2.9 调查资料整理归档 |
第六章 城镇土地二调地籍测量及宗地图编绘图件整理 |
6.1 地籍测量 |
6.1.1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
6.1.2 地籍细部测量 |
6.1.3 地籍图的精度 |
6.1.4 地籍图分幅及编号 |
6.1.5 地籍图图名的选取 |
6.2 宗地图编绘 |
6.2.1 宗地图的内容 |
6.2.2 编绘宗地图的基本要求 |
6.3 图件整理和汇总统计 |
6.3.1 图件整理 |
6.3.2 汇总统计 |
6.3.3 地形图编辑 |
6.3.4 地籍图编绘 |
6.3.5 入库前数据质量检查 |
6.4 成果提交内容 |
6.4.1 技术文件 |
6.4.2 基本控制测量成果 |
6.4.3 权属调查资料 |
6.4.4 图形、图表资料 |
第七章 基于苍穹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KqGIS)的数据库建立与维护 |
7.1 城镇建库 |
7.1.1 DWG转化SHP |
7.1.2 数据分层及整理 |
7.1.3 数据检查及入库 |
7.2 数据库整理及维护 |
7.2.1 数据库检查 |
7.2.2 数据库维护整理 |
7.3 在KqGIS中对信息进行管理、查询和分析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县级农村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及质量控制研究 ——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县级农村土地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 |
2.1 概述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研究区原有数据库情况介绍 |
2.2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 |
2.3 数据库建设平台选取 |
第三章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的外业获取 |
3.1 已有的基础数据 |
3.2 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制作 |
3.3 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制作 |
3.3.1 基础资料的处理 |
3.3.2 土地利用遥感影像解译 |
3.3.3 图幅整饰与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制作 |
3.4 土地利用现状外业调绘 |
3.4.1 土地权属调查 |
3.4.2 线状地物调查 |
3.4.3 地类图斑调查 |
3.4.4 零星地类调查 |
3.4.5 地物补测 |
3.4.6 基本农田调查 |
第四章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的建设 |
4.1 数据库建设平台 |
4.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4.2.1 外业调绘底图扫描与校正 |
4.2.2 矢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4.2.3 属性数据的录入 |
4.2.4 数据入库前的预处理 |
4.3 创建接合图表与数据字典 |
4.4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 |
第五章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 |
5.1 空间数据质量 |
5.1.1 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
5.1.2 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分类 |
5.1.3 空间数据质量元素 |
5.1.4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 |
5.2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
5.2.1 质量控制总体方案 |
5.2.2 基础数据的质量控制 |
5.2.3 遥感解译的质量控制 |
5.2.4 外业调绘的质量控制 |
5.2.5 外业影像底图扫描与校正的质量控制 |
5.2.6 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 |
5.2.7 数据库数据的质量控制 |
5.3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质量的评价 |
5.3.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
5.3.2 顾及土地利用要素重要性的加权平均缺陷扣分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 |
(5)第二次全国农村土地调查中的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空间数据误差类型 |
2.1 基础理论 |
2.2 原始数据误差 |
2.2.1 数据源误差 |
2.2.2 数据处理误差 |
2.2.3 使用误差 |
2.3 空间数据库建库误差 |
2.3.1 计算误差 |
2.3.2 拓扑分析引起的误差 |
2.4 空间数据误差传播 |
第三章 空间数据质量分析与评价方案设计 |
3.1 空间数据 |
3.2 空间数据质量 |
3.2.1 空间数据质量概述 |
3.2.2 空间数据质量元素 |
3.2.3 空间数据质量的度量 |
3.3 空间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 |
3.3.1 空间数据质量评价模式 |
3.3.2 空间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分类 |
3.3.3 直接评价方法中的缺陷扣分法 |
3.3.4 ISO/TC211加权平均法 |
3.3.5 基于加权平均的缺陷扣分评价方法 |
3.4 空间数据质量评价模型 |
3.4.1 空间数据的质量标准 |
3.4.2 空间数据综合评价模型 |
第四章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
4.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空间数据质量控制概述 |
4.1.1 第二次全国农村土地现状调查流程 |
4.1.2 主要质量问题 |
4.1.3 质量控制原则 |
4.2 调绘底图生产质量控制 |
4.2.1 基础资料质量控制 |
4.2.2 影像选择与处理质量控制 |
4.3 内业影像解译质量控制 |
4.4 外业调绘质量控制 |
4.4.1 外业调绘中的质量问题 |
4.4.2 外业调查数据质量的基本要求 |
4.4.3 外业调查成果质量控制方法 |
4.5 数据采集与处理质量控制 |
4.5.1 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
4.5.2 采集后的数据处理质量控制 |
4.6 数据入库质量控制 |
4.6.1 主要质量问题 |
4.6.2 数据入库流程 |
4.6.3 入库前数据质量检查 |
4.6.4 入库后数据质量检查 |
第五章 质量控制评价 |
5.1 空间数据综合评价模型 |
5.1.1 数据产品和数据集 |
5.1.2 数据的权重 |
5.1.3 数据缺陷分级 |
5.1.4 数据质检方式 |
5.1.5 调查成果质量评定方法 |
5.2 空间数据综合评价 |
5.2.1 数据质量概况 |
5.2.2 数据质量评述与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6)农村土地调查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二章 土地调查技术研究 |
2.1 土地调查技术概述 |
2.2 土地调查技术比较 |
2.3 土地调查内业解读 |
2.3.1 航摄像片的判读特征 |
2.3.2 航摄像片判读的方法和要领 |
2.4 全野外与内外业一体化综合法 |
第三章 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 |
3.1 建库背景 |
3.2 数据库设计 |
3.2.1 空间数据设计 |
3.2.2 属性数据设计 |
3.2.3 数据库功能设计 |
3.3 数据库数据采集与处理 |
3.3.1 数据采集的技术路线 |
3.3.2 数据的采集 |
3.3.3 数据的综合处理 |
3.4 数据库的建立 |
3.5 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四章 数据库质量检查体系 |
4.1 数据库质量检查技术路线 |
4.2 数据入库前质量检查 |
4.2.1 数据源检查 |
4.2.2 数据采集检查 |
4.2.3 数据接边检查 |
4.2.4 数据拓扑检查 |
4.2.5 数据属性检查 |
4.3 数据入库后质量检查 |
4.3.1 成果完整性检查 |
4.3.2 元数据检查 |
4.3.3 矢量数据检查 |
4.3.4 权属单位代码表检查 |
4.4 数据库总体质量评价 |
第五章 数据库功能实现与分析 |
5.1 数据汇总 |
5.2 统计出表 |
5.3 生成上报数据 |
5.4 图形输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和创新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遥感技术的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历史与现状 |
1.2.2 国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历史与现状 |
1.2.3 遥感技术新应用介绍 |
1.2.4 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数据源及其特征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1.7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
第2章 遥感影像的几何精校正研究 |
2.1 GCP 的获取 |
2.2 遥感影像的几何精校正和相关分析 |
第3章 遥感影像的计算机分类 |
3.1 模式识别技术概论 |
3.2 遥感图像的统计分类方法 |
3.2.1 统计模式识别的概念和基本问题 |
3.2.2 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理论基础 |
3.3 遥感影像监督分类以及各种分类方法相对精度的比较 |
3.4 遥感影像非监督分类的结果和精度分析 |
3.4.1 ISODATA 方法非监督分类实例分析 |
3.4.2 K-means 方法非监督分类实例分析 |
第4章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和外业调查工作方法研究 |
4.1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研究 |
4.1.1 目视解译的一般原则 |
4.1.2 目视解译的步骤 |
4.2 土地分类的概念 |
4.3 土地利用调查外业工作 |
4.3.1 调查界线及控制面积的确定 |
4.3.2 权属调查 |
4.3.3 地类调查准则 |
4.3.4 地类调查具体工作 |
4.3.5 关于“关于批而未用”土地的处理 |
4.3.6 图幅接边 |
4.3.7 图件的清绘和整饰 |
第5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处理及其方法研究 |
5.1 数据处理软件的选取及其优势 |
5.1.1 SuperMap Deskpro 5.0 的优势 |
5.1.2 AutoCad 的优势 |
5.2 遥感影像的矢量化和数据分类统计 |
5.3 大量数据的统计新方法研究 |
5.3.1 SuperMap deskpro 5.0 在数据处理中的不足 |
5.3.2 新方法的提出与验证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取得的成果 |
6.1.2 不足之处 |
6.1.3 创新之处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本文组织 |
第二章 数据质量控制综述 |
2.1 数据质量控制的常见方法 |
2.2 数据质量控制的内容 |
2.3 数据检查与修复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调查的技术流程 |
3.1 与第一次土地详查比较 |
3.1.1 土地详查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3.1.2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优势 |
3.2 外业工作底图制作 |
3.2.1 1:1万标准分幅DOM制作 |
3.2.2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 |
3.2.3 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解译 |
3.2.4 外业工作底图制作 |
3.3 外业调绘 |
3.3.1 外业调查的主要内容 |
3.3.2 外业调查作业模式 |
3.3.3 外业调查基本方法与要求 |
3.4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4.1 外业调绘底图扫描和校正 |
3.4.2 数据采集 |
3.4.3 采集后数据处理 |
3.5 数据入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调查质量控制 |
4.1 理论误差分析 |
4.1.1 主要质量问题 |
4.1.2 误差分解 |
4.1.3 几何定位精度计算 |
4.2 调绘底图生产质量控制 |
4.2.1 基础资料质量控制 |
4.2.2 影像选择与处理质量控制 |
4.2.3 目视解译质量控制 |
4.3 外业调绘质量控制 |
4.3.1 外业调绘中的质量问题 |
4.3.2 外业调查数据质量的基本要求 |
4.3.3 利用GPS对调绘质量的优化 |
4.4 数据采集与处理质量控制 |
4.4.1 影像校正质量控制 |
4.4.2 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
4.4.3 采集后的数据处理质量控制 |
4.5 数据入库质量控制 |
4.5.1 主要质量问题 |
4.5.2 数据入库质量控制原则 |
4.5.3 入库前文件质量检查 |
4.5.4 入库后数据质量检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质量控制评价 |
5.1 确定数据评价项及其权重 |
5.2 确定数据评价项的评分标准 |
5.3 对数据进行评分 |
5.4 综合质量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土地调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土地资源调查研究 |
1.3.2 国内土地资源调查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
2.1 土地资源调查的概念 |
2.2 土地资源调查的类型 |
2.3 土地利用调查的流程 |
2.4 土地调查成果的运用 |
2.5 传统土地调查方法及其不足 |
第3章 3S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
3.1 3S技术 |
3.1.1 RS技术 |
3.1.2 GIS技术 |
3.1.3 GPS技术 |
3.2 3S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
3.2.1 RS与GIS的结合应用 |
3.2.2 RS与GPS的结合应用 |
3.2.3 3S的综合应用 |
3.3 3S支持下的土地调查技术 |
3.3.1 技术实现路线 |
3.3.2 技术流程 |
3.3.3 3S支持的土地调查方法的优点 |
第4章 土地调查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系统建设原则和目标 |
4.1.1 系统建设原则 |
4.1.2 系统建设目标 |
4.2 法律、法规和技术依据 |
4.3 系统总体设计 |
4.4 系统软硬件配置 |
4.4.1 软件选型 |
4.4.2 硬件配置 |
4.5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5章 基于DGPS/EGIS技术的外业调查数据采集 |
5.1 DGPS/EGIS技术 |
5.1.1 DGPS技术 |
5.1.2 EGIS技术 |
5.2 土地调查中采用DGPS/EGIS的必要性 |
5.3 DGPS/EGIS在土地调查中的集成应用 |
5.3.1 DGPS/EGIS的集成 |
5.3.2 利用DGPS/EGIS进行外业调查的技术路线 |
第6章 调查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变更处理 |
6.1 土地调查中实时变更处理的必要性与目标 |
6.2 实时变更处理的技术流程 |
6.3 调查数据的实时传输 |
6.3.1 网络数据传输子系统的组成 |
6.3.2 调查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
6.3.3 IP更新通知机制 |
6.4 变更分析出表 |
6.5 局部拓扑关系更新 |
第7章 土地调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
7.1 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
7.2 系统开发采用的关键技术 |
7.2.1 组件式GIS开发技术 |
7.2.2 数据库管理技术 |
7.3 系统界面设计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及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航空摄影测量 |
2 JX-4C数据采集 |
3 数据采集精度分析 |
4 结 语 |
四、关于利用航测内业加密点与地形图明显地物点作航片转绘控制点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二次土地调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以山西省临猗县为例[D]. 余兰. 长安大学, 2011(07)
- [2]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在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实验研究[D]. 赵俊羽.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2)
- [3]基于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城镇第二次土地调查研究与实践[D]. 杨鹏源. 长安大学, 2010(03)
- [4]县级农村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及质量控制研究 ——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D]. 范志勇. 中南大学, 2010(02)
- [5]第二次全国农村土地调查中的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研究[D]. 韩辉. 长安大学, 2010(03)
- [6]农村土地调查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吴家菁. 江西理工大学, 2010(08)
- [7]基于遥感技术的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探究[D]. 冷亮. 吉林大学, 2009(08)
- [8]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研究[D]. 张江雪. 中南大学, 2009(04)
- [9]土地调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圣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10]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及精度分析[J]. 孙富余,郝飞,邢文静. 人民长江,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