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等职教棉花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童帅[1](2019)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南陵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推荐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表示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安徽省高中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普职发展不协调,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处于教育薄弱地段,本论文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研究安徽省南陵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策略。论文首先点明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综述,界定了教育现代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分流的概念。其次阐述南陵县发展现状,分析该地高中阶段教育现状,将全国、安徽省与南陵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情况逐次比较,指出近几年南陵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主要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到南陵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问题:课程资源匮乏,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学生辍学问题,教师队伍建设不全面和普职发展不协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设特色高中,在普高开设选修课,培养模式多样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民办教育,探索建设综合高中等对策。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南陵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该地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力图为促进县域高中阶段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做贡献。
魏丽萍[2](2012)在《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国际竞争、“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新农村”建设等。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劳动力己经由原来的“体力型”输出为主转变为“知识型”、“技能型”输出。文化素质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很难实现充分就业,很难有效、稳定地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农民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之路。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危机使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量的农民工因没有掌握一技之长而返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就业机会是解决“三农”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比较分析、归纳分析等方法,首先探讨了有关劳动力转移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然后分析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对人口转移的影响等问题。接着对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职业培训的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借鉴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和我国北京、上海、山东、温州等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践经验,针对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推进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及措施。
任平[3](2010)在《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文中指出职业教育课程是体现职业教育思想和目的的载体,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组织等都是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肇始于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我国职业教育,由实业教育发展演变成职业教育,其发展过程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传统的教育观念变革的不彻底、课程实施所需的条件不充分等原因,造成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成效与预期的目标相差甚大,实施的效果不甚理想。尽管如此,产生于晚清时期的职业教育,在救国图存和资本主义农工商实业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结合了当时的时代特点,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晚清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本文从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等几个维度对晚清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的课程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状况,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是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之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魂之所在,企业参与是实施职业教育课程的有效途径等几个方面的启示。职业教育思想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逻辑起点,是制定和实施职业教育课程的依据。论文第一章重点分析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维新时期“广开学校、振兴实学”实业教育思想以及民国时期的“唯实主义”的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能否忠实体现职业教育思想是职业教育是否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论文第二章结合课程结构以及具体的个案,分析了晚清民国时期不同阶段的章程和学制,可以看出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始终是围绕解决国家存亡、民生民计的教育目标为本,以“就业、实用”为上的课程宗旨。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最佳关键的因素。第三章围绕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讨论了主要是“西学”“西艺”“生利”“实利”的课程思想对课程内容的影响,以及在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分析。第四章是对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考察从影响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人和物两个维度进行。在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课程的实施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通过聘用外国教员、兴办师范学堂、企业培养等多种途径来组织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论文第五章是关于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的评析和启示。晚清时期的实业教育是救国图存的教育,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是一种民计民生的教育,让无业者有业的教育,虽然实业教育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命运,也没有让中华民族免受西方列强的蹂躏,实业教育也被戏称为“失业教育”,但是,实业教育中的中学为体的思想维系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维系,西学的内容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实业教育课程为近代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储备,催生了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实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奠定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这些都说明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对中国近代社会历史进程所起的历史作用,作者对此做了一个概览性的评析。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通过对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几个维度的梳理,联系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的现状,作者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实施模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以此作为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对当下的启示。
曹国亮[4](2009)在《独立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强高校的特色建设不仅已成为高校的生存战略,更重要的是已成为高校的发展战略。本文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技高师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现状,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和对独立设置职技高师院校办学特色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强职技高师院校办学特色建设对策,进一步丰富了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理论,为指导职技高师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发现对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对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院校办学特色仅限于个案实证研究,例如: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师范+技术”的办学特色、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的“三三”办学特色等。本文试图通过研读文献和系统地对全国8所独立设置职技高师院校的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就加强独立设置职技高师院校办学特色建设提出对策。
杨帆[5](2009)在《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学校、在校学生、教师、专业数量等都有了显着增加。随着新疆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新疆高等职业教育总体上尚存在办学规模小、资源分散、投入不足、基础能力薄弱等问题,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差距较大,亟待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上进行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上予以破解。本研究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为逻辑主线,立足新疆区情,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需求为背景参照,运用文献研究法,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部分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成功经验和启示。通过调查、访谈,揭示了新疆高等职业教育及其专业设置的现状,归纳了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在结构上、管理上和认识上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专业设置缺乏体制上的约束、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办学理念相对滞后,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是需求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协调发展;二是投入到位,确保专业物质基础,持续发展;三是内涵建设,理念与行动的统一,提升质量。
朱容皋[6](2009)在《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与贫困进行不懈的斗争,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贫困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并对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使农村贫困家庭可以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意义深远。本研究从责任问题开始分析,融合经济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对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及其对策展开论述,责任的意义在于能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全文共分为十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导论,对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等内容作了重点论述:第二章是基础理论,对农村职业教育、贫困与反贫困、责任与权利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认为人力资本理论、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理论是支撑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同时分析了相关责任;第三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模式,有六条经验教训对我国有启示;第四章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现状分析,农村职业学校贫困学生需要进行身份确认、责任权利与权利义务的内容体系存在关系、内在标准是公平与发展、其价值目标是先富与后富:第五章对农村贫困个体责任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追问,农村贫困形成原因,贫困个体形成的基本特征、现状、责任意识、责任原则、所享受农村职业教育权利的内容;第六章对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责任进行了审思,重点是主体与个体的责任,各级政府和社会都负有不同的责任,九条责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成效;第七章建立了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模型分析;第八章是案例分析;第九章提出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第十章是研究结论及展望。借鉴和总结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农村贫困个体要接受弹性学制、适应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新的课程体系,更新就业观念、通力协作做好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认识个体责任、弘扬自强不息独立自主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农村职业学校要适时调整政策、结合实际开通城乡职业教育的联系与沟通渠道,降低求学成本、建立教学质量服务支撑体系启动名师名校工程,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办学层次推动农村职教反贫困的良性发展;各级政府要实行依法治教、落实县级政府及其责任人发展农村职教的责任;加强政府统筹,硬性规定普职学生比例,明确农村教育普职分流,把握职教定位:重点扶持县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办好职教中心,改善职教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整顿招生秩序,制止无序竞争,选择若干县、市,实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项目实验试点。
赵庆东[7](2008)在《山东省经济发达县与经济贫困县中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力发展符合时代要求、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等职业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焦点、重点问题。然而,由于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性日益加剧,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邹城市与鱼台县的中等职业教育这种差距更为明显,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经济相对发达的邹城市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建立了一套有关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等方面相对成熟的体系,其经验必然会对鱼台县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多方面的参考借鉴意义,这也正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论文在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两县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概况后,分析了两县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差距,提出了进行两县比较的可能性。接着,通过对两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对比,总结出以下特点:在教育管理体制上,鱼台县强调人民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统筹,而邹城市则更强调政府统筹下业务部门办学、教育部门综合管理;在办学体制上,鱼台县办学主体单一,邹城市办学主体逐步多样化,校企联合向深层次、多角度发展;在督导与评估机制上,鱼台县侧重宏观层次的评估,而邹城市偏重宏观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综合评估;在教育结构上,鱼台县普、职比例严重失衡,邹城市普、职结构合理;在教师、课程与专业设置上,鱼台县不仅教师结构不合理,而且课程与专业设置僵化单一,严重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邹城市则教师结构合理、专业设置形式多样、课程内容科学,比较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部分是对比较的简单总结和对形成两县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差异的原因分析。文章最后部分,试图在对两县的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宏观调控、办学形式多元化、教育结构优化、专业与课程设置等问题,为符合鱼台县县情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薛耀瑄[8](2007)在《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西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表明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成为颇具竞争优势的资源,尤其在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以实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培育劳动力涵养能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已成为提高和维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西部比较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认为仅仅依靠传统的自然资源、物质要素投入发展战略来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应该走人力资源开发式道路,发挥人力资本社会放大器的作用来拉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目标是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要求必须从全新的角度,以系统、全局的眼光来理解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大系统,其中经济社会环境、人力资源需求、人力资源开发能力等均是这个大系统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子系统。系统的观点强调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必然影响其他子系统。本文着重通过对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现状、西部人力资源需求、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三个子系统的分析,提出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矛盾与问题以及相应的战略选择。试图在系统工程体系框架下重新研究西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从系统的宏观层面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其所处社会、经济结构的联系,是人力资源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主要着眼点。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无论在GDP的规模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的变化速度、生产方式、自我积累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劳动生产率水平还是在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城市化水平、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对人力资源的支出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而且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重心低、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少、少数民族多、文盲率尤其是女性文盲率高等。而西部人力资源需求、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是从微观供需分析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系统对象构成及其相互作用。从人力资源需求来看,随着西部经济的大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向东南沿海的流动迁移,会对各类人才形成较强的需求,这些需求都将转化为对教育和培训的需求。从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来看,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和知识发展水平低,居民收入和财政对教育培训的支持能力低,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差,教育机构包括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教育等的培养能力以及生均办学资源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涉及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的系统问题。本文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在大量搜集资料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综述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供求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并以陕西省宝鸡市为典型案例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创新、愿景、使命、目标模式创新以及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及体制创新点,并认为,以开发人力资源为突破口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在人力资源开发的多种形式中,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和主要手段。
周淑英[9](2006)在《河南中职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河南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大省,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和压力。中等职业教育能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河南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河南中职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是河南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该论文结合河南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情况,运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职教育现状和发展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当前河南中等职业教育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就本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状况、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范围进行了介绍。第二章考察分析了河南自然、社会、历史、文化、人口概况、经济发展现状,同时对发展中职教育应坚持的原则进行了研究。第三章结合河南实际分析了中职教育的地位、发展的有利条件、河南中职教育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针对河南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对策:其一,发展河南中职教育要坚持新的决策理念,即“定位前移”、“素质高移”、“重心下移”;其二,提出了如何制定和落实政府宏观政策的改革建议;其三,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中职校内部管理的建议:一是转变管理理念,变管理学校为经营学校;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高效的队伍;三是优化专业设置,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四是以培养能力为本位,积极实施教学改革;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六是抓好招生就业。
朱荣贵[10](2006)在《在农村职教路上成长》文中研究指明
二、中等职教棉花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等职教棉花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南陵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对比分析法 |
1.3.3 访谈法 |
1.3.4 问卷调查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育现代化 |
2.1.2 高中阶段教育 |
2.1.3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
2.1.4 普职分流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选择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3 南陵县高中阶段教育现状分析 |
3.1 南陵县现状 |
3.2 高中阶段教育现状分析 |
3.2.1 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学情况 |
3.2.2 安徽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情况 |
3.2.3 南陵县初中毕业生升学情况 |
3.3 结论 |
4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南陵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课程资源匮乏 |
4.2 培养方式缺乏创新 |
4.3 学生辍学问题 |
4.3.1 学生个人兴趣 |
4.3.2 家庭背景影响 |
4.3.3 社会环境影响 |
4.4 教师队伍建设不全面 |
4.4.1 教师育人能力待提高 |
4.4.2 中职师资需注入新力量 |
4.5 普职发展比例不协调 |
5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南陵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对策 |
5.1 县域建设特色高中 |
5.1.1 国家对特色高中建设的要求 |
5.1.2 南陵县特色高中建设及改革 |
5.2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
5.2.1 普高开拓选修课程资源 |
5.2.2 借鉴国外AP、STEAM课程优势 |
5.3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
5.3.1 组织社团活动 |
5.3.2 建设校外课程基地 |
5.3.3 增加专业技能培训 |
5.4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
5.4.1 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
5.4.2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
5.5 鼓励民办教育 |
5.6 探索建设综合高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介 |
(2)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础理论 |
1.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
1.3.2 人力资本理论 |
1.4 研究方法及分析路线 |
第2章 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主要问题 |
2.1 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
2.1.1 新余市农村劳动力现状 |
2.1.2 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
2.2 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 |
2.3 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农村劳动力培训对劳动力转移影响分析 |
2.4.1 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与转移难易程度 |
2.4.2 农村劳动力接受转移培训与就业后的职业状况 |
2.4.3 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培训与转移后的收入状况 |
2.4.4 农村劳动力接受转移培训与就业后的社会问题 |
第3章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启示 |
3.1 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培训情况 |
3.1.1 美国职业教育培训情况 |
3.1.2 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情况 |
3.1.3 法国职业教育培训情况 |
3.1.4 日本职业教育培训情况 |
3.2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践 |
3.2.1 上海浦东新区的就业培训模式 |
3.2.2 北京昌平职业院校就业培训基地模式 |
3.2.3 山东省宁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网络模式 |
3.2.4 温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素质培训模式 |
3.3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启示 |
第4章 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 |
4.1 解放思想,树立人力资源新观念 |
4.2 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制度 |
4.3 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提高培训效果 |
4.4 改革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工作模式,加强企业自主培训 |
4.5 多途并举,充分扶持并利用社会办学开展培训 |
4.6 加强各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强化培训绩效考核 |
4.7 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
4.8 抓好培训后转移环节,确保学有所用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改进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相关界定 |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课程史研究的视野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思想研究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想 |
1.1.1 洋务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业教育课程思想. |
1.1.2 维新时期"广开学校、振兴实学"的实业教育课程思想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思想 |
1.2.1 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1.2.2 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
1.2.3 壬戌学制中的职业教育 |
1.2.4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想和中华职业教育社 |
1.2.5 陶行知的平民教育和生利主义职业教育课程思想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结构 |
第一节 晚清时期课程目标 |
2.1.1 实业教育的课程总目标 |
2.1.2 奏定学堂章程和学务纲要对课程目标的规定 |
2.1.3 个案分析:福建船政学堂的课程目标 |
第二节 晚清时期实业教育的课程结构 |
2.2.1 奏定学堂章程对实业教育课程结构的规定 |
2.2.2 实业教育课程结构实例分析 |
2.2.3 实业学堂若干课程分析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 |
2.3.1 民国初期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 |
2.3.2 抗战前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宗旨 |
2.3.3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 |
第四节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结构 |
2.4.1 民国初期实业教育科类与课程 |
2.4.2 抗战前期的职业教育科类与课程 |
2.4.3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职业教育课程 |
第三章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研究 |
第一节 "西学、西艺"影响下的晚清实业教育课程 |
3.1.1. "西学""西艺"与实业教育课程 |
3.1.2 洋务学堂课程的"西学、西艺" |
3.1.3 新政时期"经学为主,西艺为辅"的新学堂课程 |
3.1.4 壬寅、癸卯学制中的"西学、西艺" |
第二节 唯实思想影响下的职业教育课程 |
3.2.1 唯实主义实业教育思想 |
3.2.2 实利教育与实业学堂课程 |
3.2.3 民国初期的实利教育与实业学校课程 |
3.2.4 实用主义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普通中学中职业课程的内容考察 |
3.3.1 普实分合的历史考察 |
3.3.2 普通教育中实施职业教育的教科书分析 |
第四章 晚清民国期间职业教育课程实施 |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主体因素分析 |
4.1.1 以政府行政力量为主体的晚清实业教育课程实施 |
4.1.2 以社会民办力量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实施 |
4.1.3 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教师因素 |
4.1.4 实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学生响应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物的因素 |
4.2.1 晚清政府对实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投入 |
4.2.2 民国期间政府对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投入 |
4.2.3 实业家对职业教育实施的投入:以张謇为例 |
4.2.4 建校合作: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中的企业参与 |
第五章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的评析与启示 |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实业教育课程的评析 |
5.1.1 实业教育课程加速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 |
5.1.2 中学为体的课程思想维系了社会价值观的延续 |
5.1.3 唯实的课程思想改变了传统教育空疏无实的学风 |
5.1.4 近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
5.1.5 实业教育课程实施缓解了近代企业发展人力紧张局面 |
5.1.6 实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奠定了近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框架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的启示 |
5.2.1 教师教育: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之本 |
5.2.2 课程理论:职业教育的课程之魂 |
5.2.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之途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后记 |
(4)独立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启示 |
2.1 大学办学特色的基本特征 |
2.2 大学办学特色建设 |
第3章 独立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基本情况 |
3.1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内涵 |
3.2 独立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基本情况 |
第4章 独立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特色比较分析 |
4.1 办学定位比较分析 |
4.2 师资队伍比较分析 |
4.3 办学条件比较分析 |
4.4 学科专业设置比较分析 |
4.5 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比较分析 |
4.6 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
第5章 加强独立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对策 |
5.1 树立现代大学理念 |
5.2 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3 突出“师范性、学术性、技术性”特色建设 |
5.4 着力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5.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5.6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5)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 |
1.3.2 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理论分析 |
2.1 专业与专业设置的基本内涵 |
2.1.1 专业 |
2.1.2 专业设置 |
2.2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内涵 |
2.2.1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
2.2.2 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区别 |
2.3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理论依据 |
2.3.1 终身学习理论的启迪 |
2.3.2 多元智力理论的启迪 |
2.3.3 素质教育理论的启迪 |
2.3.4 教育创新理论的启迪 |
2.4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因素分析 |
2.4.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需求分析 |
2.4.2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内涵建设 |
2.4.3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 |
2.5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
2.5.1 注重需求原则 |
2.5.2 适度超前原则 |
2.5.3 校企合作原则 |
2.5.4 依托地方经济原则 |
2.5.5 效益最佳原则 |
2.5.6 多样性、灵活性、适应性原则 |
2.6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方法 |
2.6.1 新专业设置的方法 |
2.6.2 旧专业调整的方法 |
2.7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操作程序 |
2.7.1 需求分析 |
2.7.2 专业开发 |
2.7.3 申报审批 |
2.7.4 学校实施 |
3 部分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
3.1 专业设置的概况 |
3.1.1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概况 |
3.1.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概况 |
3.1.3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概况 |
3.1.4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概况 |
3.2 成功经验与启示 |
3.2.1 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相适应 |
3.2.2 注重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 |
3.2.3 加强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普高教育的衔接 |
4 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 |
4.1 新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背景 |
4.1.1 新疆概况 |
4.1.2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简况 |
4.2 新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4.2.1 新疆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 |
4.2.2 新疆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布局 |
4.3 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问题 |
4.3.1 结构上失衡 |
4.3.2 管理上不规范 |
4.3.3 认识上有误区 |
4.4 专业设置主要问题的原因探究 |
4.4.1 专业设置缺乏体制上的约束力 |
4.4.2 办学经费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 |
4.4.3 办学观念滞后,缺乏理论指导 |
5 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
5.1 需求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规模发展 |
5.2 投入到位,确保专业物质基础,持续发展 |
5.3 内涵建设,理念与行动的统一,提升质量 |
结语 |
附录 |
访谈提纲一 |
访谈提纲二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2.1 责任问题的理论研究 |
2.2 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
2.3 职业教育反贫困与农村职业教育责任观点 |
3 研究的方法、步骤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步骤 |
3.3 技术路线 |
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 |
1 相关概念辨析 |
1.1 农村教育 |
1.2 职业教育 |
1.3 农村职业教育 |
1.4 贫困与反贫困 |
1.5 责任与权利 |
2 支撑理论 |
2.1 激励理论 |
2.2 公平理论 |
2.3 二元经济理论 |
2.4 人力资本理论 |
2.5 科学发展观 |
2.6 和谐社会理论 |
3 相关责任问题 |
3.1 对反贫困的责任进行分析 |
3.1.1 各级政府的责任 |
3.1.2 职业学校的责任 |
3.1.3 贫困家庭的责任 |
3.2 每个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
3.2.1 国家行政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
3.2.2 学校教职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
3.2.3 家庭骨干成员应承担的责任 |
4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职能 |
第三章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经验启示 |
1 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模式 |
1.1 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模式 |
1.2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模式 |
1.3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模式 |
2 发展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模式 |
2.1 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模式 |
2.2 以墨西哥为代表的南美模式 |
3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
3.1 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前提 |
3.2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重要环节 |
3.3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多元化是调节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手段 |
3.4 提高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重要措施 |
3.5 现代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重要途径 |
3.6 增加职教投入和教育立法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保障 |
第四章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现状分析 |
1 贫困与返贫 农村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问题现状 |
1.1 贫困与返贫的博弈 |
1.2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含义与特征 |
1.3 农业职业教育学生消费者身份确认 |
1.4 农村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个体责任 |
2 责任与权利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责任分析 |
2.1 责任与权利的观念 |
2.2 责任权利与权利义务的潜在关系 |
2.3 责任个体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 |
2.4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
3 公平与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标准 |
3.1 公平与发展的理念 |
3.2 教育公平与农村职教制度改革的意蕴和体现 |
3.3 和谐社会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
3.4 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内在的动力和途径 |
4 先富与共富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价值目标 |
4.1 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
4.2 先富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条件 |
4.3 共富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功能效应 |
4.4 农村职教缓解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的措施 |
第五章 农村贫困个体责任问题形成的原因研究 |
1 农村贫困形成的原因及责任问题 |
1.1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 |
1.2 农村贫困个体形成的基本特征 |
1.3 农村贫困个体的责任现状评断 |
1.4 农村贫困个体反贫困责任意识 |
2 贫困个体的责任原则 |
2.1 自觉的责任意识 |
2.2 正确的贫困观念 |
2.3 统一的价值倾向 |
2.4 良好的道德原则 |
3 贫困个体所享受农村职业教育权利的基本内容 |
3.1 知情权 |
3.2 选择权 |
3.3 消费权 |
第六章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责任研究 |
1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与个体的责任 |
1.1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政府的责任分析 |
1.2 农村职业教育与贫困个体的权利意识 |
1.3 农村反贫困主体责任问题的历史回顾 |
1.4 贫困个体脱盆致富奔小康的社会觉醒 |
2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责任问题评述 |
2.1 中央政府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
2.1.1 增加职教投入扩大中职办学自主权 |
2.1.2 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职教资源互补 |
2.1.3 开展东西部和城乡之间的职教协作 |
2.2 省级政府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
2.2.1 大力支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 |
2.2.2 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培训 |
2.2.3 全面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 |
2.2.4 完善绿色证书与农技资格证书制度 |
2.3 县级政府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
2.3.1 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职教管理体制 |
2.3.2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制 |
2.3.3 积极推行学校与企业的产教合作制 |
3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社会责任 |
3.1 社会各界自愿捐资农村职教反贫困 |
3.2 企业扶持职教双家型管理队伍建设 |
3.3 社会平等对待贫困个体的就业准入 |
4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中的责任实践 |
4.1 树立面向社会和面向市场的办学观念 |
4.2 推广零学费订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4.3 更新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
4.4 全面提高师资整体素质确保办学质量 |
4.5 抓好敬业爱岗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
4.6 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和积极推行学分制 |
4.7 紧密结合生产服务实践对人才的要求 |
4.8 初步建立和完善学生半工半读的制度 |
4.9 健全校企合作基地的学生实习实训制 |
第七章 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模型分析 |
1 农村贫困家庭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博弈模型分析 |
1.1 农村贫困家庭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博弈分析 |
1.2 模型分析 |
1.3 农村贫困家庭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影响 |
2 农村贫困家庭个体投入及其收益预算 |
2.1 农村贫困家庭个体投人的收益预算 |
2.2 农村贫困家庭个体投入的成本分析 |
第八章 案例分析 |
1 中部发展地区湖南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分析 |
1.1 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发展现状及特点 |
1.2 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1.3 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2 沿海发达地区广东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分析 |
2.1 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发展现状及特点 |
2.2 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2.3 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3 西部贫困地区贵州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分析 |
3.1 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发展现状及特点 |
3.2 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3.3 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九章 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
1 对农村贫困个体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
1.1 接受弹性学制适应农村职教教学改革学习新的综合课程体系 |
1.2 更新就业观念通力协作拓宽农村职业学校贫困生的就业渠道 |
1.3 认识个体责任弘扬自强不息独立自主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 |
2 对农村职业学校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
2.1 适时调整政策结合实际开通城乡职业教育的联系与渠道沟通 |
2.2 降低求学成本建立教学质量服务支撑体系启动名师名校工程 |
2.3 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办学层次推动农村职教反贫困的良性发展 |
3 对各级政府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
3.1 实行依法治教落实各级政府行政人员对发展农村职教的责任 |
3.2 加强政府统筹硬性规定普职学生比例明确农村教育普职分流 |
3.3 把握职教定位重点扶持县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办好职教中心 |
3.4 改善职教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整顿招生秩序制止无序竞争 |
3.5 选择若干县市实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项目实验试点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3 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农村贫困个体(家庭)形成的基本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 B 中职生的权利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 C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调查问卷 |
附录 D 家庭骨干成员情系“三农”问题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和奖励 |
(7)山东省经济发达县与经济贫困县中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社会发展背景 |
1.1.2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
1.1.3 经济相对贫困县山东省鱼台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
1.1.4 经济相对发达县山东省邹城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
1.1.5 小结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中等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鱼台县与邹城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比较 |
2.1 鱼台县概况 |
2.1.1 鱼台县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
2.1.2 鱼台县教育概况 |
2.2 邹城市概况 |
2.2.1 邹城市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
2.2.2 邹城市教育概况 |
2.3 鱼台县和邹城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比较 |
2.3.1 两县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 |
2.3.2 两县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比较 |
2.3.3 两县中等职业教育督导与评估机制的比较 |
2.3.4 两县中等职业教育结构的比较 |
2.3.5 两县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 |
2.3.6 两县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课程与专业的比较 |
第三章 比较的简要总评与差异成因分析 |
3.1 简要总评 |
3.2 差异成因分析 |
3.2.1 教育观念的影响 |
3.2.2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3.2.3 地方政策的影响 |
3.2.4 总体教育体制构成的影响 |
3.2.5 职业教育自身特点的影响 |
3.2.6 职业学校状况的影响 |
3.2.7 小结 |
第四章 两县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措施 |
4.1 政府宏观调控 |
4.1.1 政府宏观调控应强化政府行为、加强管理 |
4.1.2 政府宏观调控应做到制度化、法制化 |
4.1.3 政府宏观调控应加强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
4.1.4 政府宏观调控应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办学主体与投入多元化 |
4.1.5 政府宏观调控应对职业教育的督导与评估走向规范化 |
4.2 中等职业教育结构 |
4.2.1 合理调整普、职比例 |
4.2.2 优化布局结构 |
4.3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 |
4.4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
4.4.1 促使专业结构优化,动态地设置适合两县发展的专业体系 |
4.4.2 建立以体现能力为中心的课程结构体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西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1.1.2 西部社会发展水平 |
1.1.3 西部地区人口社会、经济分布特征 |
1.1.4 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
1.2.2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避免“增长陷阱”的惟一途径 |
1.2.3 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 |
1.2.4 人力资本投资是劳动者个体福利提高的保证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人力资源开发的范围对象 |
2.1.1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 |
2.1.2 人力资源需求的性质与特征 |
2.1.3 人力资源开发的范围对象 |
2.2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演变 |
2.2.1 古典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
2.2.3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 |
2.2.4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
2.2.5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 |
2.3 人力资源开发系统 |
2.3.1 理论研究缺陷 |
2.3.2 人力资源开发系统 |
2.3.3 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的公共职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
3.1 宏观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
3.1.1 我国人力资源需求的趋势 |
3.1.2 西部人力资源宏观需求因素分析 |
3.1.3 工资与人力资源需求 |
3.1.4 微观人力资源需求的边际倾向 |
3.2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分析 |
3.2.1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状况 |
3.2.2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对职成教育的需求 |
3.2.3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对职成教育的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分析 |
4.1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
4.1.1 西部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及知识发展水平比较 |
4.1.2 居民收入支持能力 |
4.1.3 工业化、城市化与就业能力 |
4.1.4 西部地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
4.1.5 西部教育财政资金支持能力 |
4.2 西部地区职成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能力分析 |
4.2.1 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
4.2.2 高中阶段教育开发能力 |
4.2.3 普通高等教育的开发能力 |
4.2.4 成人教育发展情况 |
4.2.5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与特征 |
4.2.6 医疗卫生资源条件和人口健康素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SWOT分析 |
5.1 战略管理与SWOT分析的基本理论 |
5.1.1 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 |
5.1.2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SWOT分析框架 |
5.2 潜在劣势及现实威胁之一: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处于初级阶段 |
5.2.1 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能力薄弱,开发体系不完善 |
5.2.2 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
5.2.3 人力资源开发教育结构失衡 |
5.3 潜在劣势及现实威胁之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
5.3.1 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高与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矛盾 |
5.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的矛盾 |
5.3.3 就业人口多与就业岗位少的矛盾 |
5.4 潜在劣势及现实威胁之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
5.4.1 职业教育办学成本高与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的矛盾 |
5.4.2 普通高中快速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矛盾 |
5.4.3 职业学校规模偏小与职业教育急需提高效益的矛盾 |
5.4.4 职业教育发展与西部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低的矛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
6.1 西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
6.1.1 西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的性质分析 |
6.1.2 西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的愿景与使命 |
6.1.3 西部职成教育发展的目标 |
6.1.4 推动西部职成教的战略举措 |
6.2 关于编制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指数的设想 |
6.2.1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指数及功能 |
6.2.2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指数的构成 |
6.2.3 机构、数据采集与管理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网两工程”模式—陕西宝鸡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案例分析 |
7.1 陕西宝鸡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回顾 |
7.1.1 宝鸡职成教改革发展历程 |
7.1.2 宝鸡职业教育现状 |
7.1.3 宝鸡成人技术教育与培训现状 |
7.1.4 简要小结 |
7.2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需求分析 |
7.2.1 工业 |
7.2.2 农业 |
7.2.3 服务业 |
7.3 宝鸡职成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
7.3.1 宝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
7.3.2 宝鸡职成教的战略性改革 |
7.3.3 宝鸡职教发展战略分析 |
7.4 宝鸡职成教育发展的机制创新 |
7.4.1 宝鸡职教发展的市场机制 |
7.4.2 宝鸡职成教发展机制分析 |
7.4.3 构建职教经营型模式 |
7.5 关于西部职教发展对策的思考 |
7.5.1 宝鸡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个城市 |
7.5.2 宝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宝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7.5.3 宝鸡经济社会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型”变化 |
7.6 本章小结 |
本文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河南中职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课题研究范围、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河南的自然、社会概况 |
第一节 河南的地理、自然状况 |
第二节 河南的历史、文化概况 |
第三节 河南的人口、民族概况 |
第四节 河南的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五节 发展河南职业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
第三章 河南中职教育发展现状考察 |
第一节 中职教育在河南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发展河南中职教育的有利条件 |
第三节 河南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
第四节 河南中职教育现状 |
第四章 发展河南中职教育的若干对策 |
第一节 坚持新的决策理念 |
第二节 应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
第三节 加强职校内部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等职教棉花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南陵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 童帅.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2]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 魏丽萍. 南昌大学, 2012(01)
- [3]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D]. 任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4]独立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研究[D]. 曹国亮. 吉林大学, 2009(07)
- [5]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杨帆. 新疆师范大学, 2009(07)
- [6]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D]. 朱容皋. 湖南农业大学, 2009(08)
- [7]山东省经济发达县与经济贫困县中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D]. 赵庆东. 天津大学, 2008(09)
- [8]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西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选择[D]. 薛耀瑄. 西北工业大学, 2007(03)
- [9]河南中职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 周淑英. 厦门大学, 2006(01)
- [10]在农村职教路上成长[J]. 朱荣贵. 人民教育, 2006(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