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州市竹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吴仁武[1](2021)在《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以其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其被西方赞誉为“世界花园之母”。19~20世纪,西方国家在华进行了长期和大规模的植物考察、采集和引种活动。中国竹类植物自然分布广泛并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把竹类植物作为在华采集和引种的一类主要植物。对美国在华竹类植物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中国植物资源对世界的贡献,为今后植物引种史研究、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以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历史背景,调查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间阶段、采集地和属种等,对主要采集人员的采集活动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探讨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活动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展开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原本让欧洲各国在华植物采集、引种工作受阻的屏障被打破,使其采集、引种活动迅速展开并且收获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间的采集引种活动趋于有序。欧洲各国在中国近代的植物采集、引种活动对美国来华植物采集活动有一定激励作用。在美国联邦政府鼓励、经济发展需求的促进、相关机构积极组织以及拥有一批热衷植物采集、引种专业人员的前提下,最终促成了美国来华开展植物采集、引种活动。(2)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时间跨度为1840~2010年。根据收集到的标本数据,美国在华共采集2 238份竹类植物标本。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5属(占中国现有竹类植物属的73.5%),120种(含变种、变型,占中国竹种的22.5%),采集最多的属为簕竹属、刚竹属和箭竹属,采集最多的种为托竹、桂竹以及青秆竹。采集地涉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65个市、自治州82个区(县以及县级市)。(3)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时间跨度为1898~2010年。经统计,美国农业部从中国引种了390份(其中306份直接引种);阿诺德树木园从中国引种了8种竹类植物;美国竹子协会从组织人员从中国引种了138种竹类植物,其中直接引种126种。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8属(占中国竹类植物属的82.3%),185种(占中国竹类植物种的34.6%),13变种,20变型以及25品种,引种最多的属为刚竹属、簕竹属和箭竹属。(4)经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标本信息,共计45个采集者和采集队,在众多采集者中,莫古礼采集的标本数量最多。对美国农业部植物引种清单和《威尔逊植物志》的整理和分析,共计314份竹类植物从中国直接引种到美国,其中312份包含引种人信息,莫古礼、梅耶和威尔逊的引种量最多。莫古礼在华工作期间,共采集727号1840份竹类植物标本,隶属于20属93种(含变种、变型);共引种255份竹类植物到美国,分属于18属81种(含变种和变型)。(5)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后大大增加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多样性;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也受到中国的影响,随着竹类植物的广泛应用,其竹类苗圃朝着精细化、品种化方向发展;莫古礼等人在华对竹子的研究,使得竹子分类学有了快速的发展,其在华期间莫古礼共发表3个属,55个竹类植物新类群和6个变种;竹类植物的引种成功,使得美国竹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在华采集期间,采集者们也深受中国竹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竹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陈碧芽,秦勇强,陆尤尤,汤惠昆[2](2020)在《新形势下浙江省湖州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浙江省湖州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包括如何妥善解决目前合法审批的以食用为目的的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单位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新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出台后如何与农业部门做好衔接和移交工作、繁育利用审查监管难度、野生动物检验检疫不到位、执法监督存在交叉重叠以及人员机构和经费保障薄弱等。提出了现阶段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深入学习领会两个《决定》的精神,继续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对国家层面提出修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对全市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企业和场所在取得政府合理补偿后进行分类处置转型;加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保护;进一步明确野生动物相关部门管理职能,厘清野生动物执法监督职责边界。
付孟泽[3](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王娅雯[4](2019)在《安吉竹产业竞争力提升 ——集群分析和企业案例研究》文中认为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产业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自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首次发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来,安吉县竹产业得到了关注。本文进行安吉县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不仅可以给政府、企业等提供发展参考建议,从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更是对促进安吉县至整个浙江省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就业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健康、科学、持续、快速增长大有裨益。本文首先在有关产业集群、竹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等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安吉县竹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分析,测算安吉县竹产业集群水平,指出了该产业集群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其次,利用钻石模型分析影响安吉县竹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得出当前安吉县竹产业属于政府投资驱动型的投资增长方式,安吉县竹产业的发展为政府主导型;同时实证检验安吉县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得出,安吉县竹产业发展表现出粗放式的显着特征,仅仅依靠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劳动增长明显,缺乏产业增长新动力,其转型升级必须向技术研发、刺激消费、模式改进、产业链完善、资源整合等要素上过渡,从而突破其技术、市场、人才等要素瓶颈。接着,结合安吉县竹产业发展的政府主导型属性、其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发展制约瓶颈等方面研究,从多元化发展模式改进、品牌战略构建、资源与技术整合、服务要素保障等多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安吉县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相关建议。最后,对安吉竹产业的龙头企业M公司进行案例分析,使具体问题具体化。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M公司进行深入分析,给出SWOT分析矩阵,并且在分析结果上指出M公司应该采用的战略定位,以求充分发挥其产业龙头的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作用。
刘雪娇[5](2019)在《基于产业特色的美丽乡村片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自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现已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对我国这样一个具有69万多个行政村的农业大国来说,做好美丽乡村的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与建设工作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与研究意义。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依托的载体,而乡村产业则是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基础和根本。但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也存在种种问题,现有相关研究很难真正解决,也鲜有从借助乡村产业从景观视角探索并提出体系化的解决办法。本文立足“创造产业特色”这一建设思路与“美丽乡村片区”这一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对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误区进行分析,着力进行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研究,探索如何在乡村产业支撑的前提下,建设美丽乡村片区,提出基于产业特色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理念。为增强美丽乡村片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对国内外乡村景观和乡村产业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美丽乡村片区、美丽乡村景观、乡村产业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乡村产业、乡村景观相关理论,理论分析结合实地调研进行国内外经典案例解读,得出对基于产业特色的美丽乡村片区规划、乡村景观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借鉴。其次,以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为研究区域,面向在校大学生采用图片展示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解公众对美丽乡村景观的美学感知情况,利用专家的重要度评价和公众的满意度评价分析了自然性、有序性、奇特性、多样性、文化性、环境状况6个维度下的25个乡村景观美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对研究区的景观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归纳、讨论,综合分析调查结果,为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作为提出基于产业特色的美丽乡村片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的依据。然后,在充分研究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政策背景、发展模式、发展定位、发展策略的基础上,依据乡村空间范围和景观类型分类框架,逐个分析美丽乡村景观构成要素,总结各层次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基于产业特色的乡村景观专项规划设计方法及乡村片区规划方法。同时,梳理汇总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误区,对规划设计起一定负面警示作用。最后,以山东省聊城市许营镇美丽乡村片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立足项目鲁西地域基础和当地产业特征,运用前文规划设计理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西瓜产业为主导的片区产业发展规划策略,以及基于西瓜产业特色的片区规划方案和“三生”空间景观改造方案,对前文提出的各项策略进行实践应用和验证,检验理论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讨论其局限性,展望其可能性,以期对今后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和研究有所帮助。
伊瑞祥[6](2019)在《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和乡村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巨量的乡村人口完成了从农村到城镇的大迁移,掀起了中国快速城镇化的高潮。在此背景下,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商业化、同质化严重,保护意识薄弱,规划滞后等,这对古村镇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诸多阻碍。本文以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变迁的视角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和驱动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就历史文化村镇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一些建议,这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良性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作用。本文以浙江省224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研究对象,以中心地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点轴理论、可持续发展等作为理论基础,主要从时空分布特征和驱动因素两个方面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通过GoogleEarth软件和历史资料查阅,对历史文化村镇的形态、起源朝代、形成原因等信息进行全面搜集,并从地形地貌、布局形态、主导成因三个方面对村镇进行统一分类;基于村镇的资料和分类结果通过核密度分析、重心分析模型、标准差椭圆、空间热点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从历史变迁和现状分布两个视角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系统探究;之后从资源禀赋、文化宗教、评选标准等方面对村镇空间分布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并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选取多种因子,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结合当前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村镇的保护与开发给予了针对性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始建朝代集中于唐、宋、明、清四个时期,始建于宋朝的村镇数量最多;名村名镇分布变迁经历了“浙北平原集聚一逐步南偏—近乎均匀—省域中心集聚”的变化规律,变迁过程中呈现出“浙北平原区>金衢盆地区>浙西丘陵区>浙东低山区>沿海平原岛屿区>浙南山地区”的地貌选择性;春秋至清朝历史文化村镇的分布重心整体向南偏西方向移动,累计移动159.795km,分布范围逐步向南扩展且趋于分散。(2)从村镇现状空间分布格局驱动因子的研究结果来看,自然因子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决定性大小依次为:坡度>距城市中心距离>距水系距离>高程;人文社会因素探测发现:境内公路里程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布特征解释力最强且较稳定的两个因子,其中境内公路里程的影响力尤为显着;各人文社会因子之间的交互影响远大于单个因子对村镇空间分布的影响,境内公路里程和年末总人口数两个因子显现出了强大的交互带动作用,与它们发生交互作用时其它因子的影响力会成倍扩大。(3)针对历史文化村镇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解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力度;统筹考虑,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强村镇固有肌理保护,突出文脉传承;建立完备的信息系统,提供成熟的技术支持。
吴楼[7](2019)在《“四好农村路”规划研究 ——以安吉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好农村路”成为党和国家扎实推进“三农”工作、交通强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抓手和重要载体,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有的新的认识和期待,对农村公路的要求也不局限于“要致富、先修路”单纯的要求,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公路的服务多功能趋势已经愈加明显,新旧业态的叠加效应贯穿于公路的全寿命周期日趋明显,做好农村公路发展整体规划势在必行。本文以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浙江省安吉县“四好农村路”规划为题材,探索符合当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好农村路”新模式,为其他地区的农村公路工作规划提供借鉴依据。首先明确了“四好农村路”的定义和内涵,并深入阐释了建、管、护、运四方面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存在的典型问题。文章以地方的社会、自然、经济发展、政策等要素研究来整体描述“四好农村路”工作的背景,通过调查了解地方农村公路近年发展的情况,整理公路里程、运行状态、客流、物流量等基础数据;在综合分析的情况下指出目前农村公路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规划解决方案,并在最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杨珊赛[8](2019)在《湖州中小微企业融资行为及约束研究》文中指出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一直困扰着区域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受资信水平、可抵押资产、财务信息披露等因素制约,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能力先天不足。因此,研究中小微型企业融资行为及其约束问题,有助于探索破解其融资困境的路径方法,对促进其发展壮大,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利用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计量分析模型,并运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对外负债的依赖度、债务风险容忍度等多个指标,对湖州275家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行为和融资约束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本文认为,小微型企业比中型企业更为显着地倾向于遵循融资优序理论;可抵押资产在决定小微型企业对外负债水平高低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对于中型企业作用不明显;小微型企业比中型企业遭遇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在对策研究方面,本文从打造政策支持体系、深化差异化信贷扶持、重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和建设一站式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缓解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思路。
赖伟景[9](2018)在《宁海县竹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宁海县竹产业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出现竹林质量下降,传统产品市场低迷,竹产业链不完整等诸多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竹林资源,培育生产,开发利用,融合发展等方面切入,通过对宁海县竹产业发展现状各方面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宁海县竹产业发展中存在产业发展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竹林经营培育水平低下,竹产业链发展水平低,竹产业融合发展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安吉县竹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明确宁海县竹产业“提升质量,转型升级,品牌建设,集聚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增强政府政策引导,保障产业发展,加强竹林经营管理,提升竹林资源质量,加快发展竹产业链,发挥资源综合效益,加强融合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发展对策,以期为宁海县竹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为农村农民增收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刘亚迪,冷华南,黄玲[10](2018)在《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与政策建议——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文中提出如何提高林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在解决林业经济体制的同时,解决好发展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以湖州市为例,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两个方面,论述其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促进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二、湖州市竹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州市竹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
1.1.2 欧洲国家来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
1.1.3 美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
1.1.4 竹类植物对美国的影响 |
1.2 相关概念 |
1.2.1 竹类植物 |
1.2.2 植物标本 |
1.2.3 植物引种 |
1.3 竹类植物分布概况 |
1.3.1 世界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
1.3.2 中国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时间 |
1.6.2 数据来源 |
1.6.3 地名考证 |
1.6.4 学名核准 |
1.6.5 人名核实 |
1.7 技术路线 |
2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代背景 |
2.1 中国近现代社会背景 |
2.2 欧洲各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 |
2.2.1 欧洲国家对中国植物资源的初步认识 |
2.2.2 鸦片战争之前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
2.2.3 鸦片战争之后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
2.3 美国国内因素对植物采集、引种的推动 |
2.3.1 联邦政府对植物引种的鼓励 |
2.3.2 美国经济发展需求对植物引种的促进 |
2.3.3 相关机构对植物采集、引种工作的积极组织 |
2.3.4 热切追求和探索外来植物的采集者 |
2.4 美国在中国近代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史略 |
2.4.1 初始时期(19 世纪) |
2.4.2 高峰时期(20 世纪上半叶) |
2.4.3 有序时期(20 世纪下半叶) |
3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历史研究 |
3.1 采集时间 |
3.1.1 1840~1915:竹类植物标本采集包含在全面植物采集中 |
3.1.2 1916~1948:专门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并展开研究 |
3.1.3 1949~2010:中美联合考察和采集竹类植物标本 |
3.2 采集种类分析 |
3.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
3.2.2 簕竹属 |
3.2.3 刚竹属 |
3.2.4 箭竹属 |
3.2.5 矢竹属 |
3.3 采集地分析 |
3.4 小结 |
3.4.1 促进了美国对中国竹类植物资源情况的了解 |
3.4.2 开启和加强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
3.4.3 辅助了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 |
4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研究 |
4.1 引种时间 |
4.1.1 1898~1915:引种初始阶段 |
4.1.2 1916~1948:引种高峰阶段 |
4.1.3 1949~2010:引种有序阶段 |
4.2 引种种类分析 |
4.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
4.2.2 刚竹属 |
4.2.3 簕竹属 |
4.2.4 箭竹属 |
4.3 引种地分析 |
4.4 竹类植物的运输 |
4.5 联邦植物引种园分析 |
4.5.1 联邦植物引种园总体介绍 |
4.5.2 种植竹类植物的植物引种园 |
4.5.3 乔治亚海岸植物园 |
5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人员分析 |
5.1 采集和引种人员总体概况 |
5.1.1 标本采集人员及采集数量 |
5.1.2 引种人员及引种数量 |
5.2 莫古礼(FLOYD ALONZO MCCLURE,1897~1970) |
5.2.1 生平简介 |
5.2.2 在华主要采集、引种和研究竹类植物活动 |
5.2.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统计 |
5.3 梅耶(FRANK NICHOLAS MEYER, 1875~1918) |
5.3.1 生平背景 |
5.3.2 为美国农业部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
5.3.3 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
5.4 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 1876~1930) |
5.4.1 生平背景 |
5.4.2 为阿诺德树木园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
5.4.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
5.5 与美国采集、引种相关的其他人员 |
5.5.1 费尔柴尔德(David Grandison Fairchild, 1869~1954) |
5.5.2 萨金特(Charles Sprague Sargent, 1841~1927) |
6 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 |
6.1 丰富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 |
6.2 加强了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
6.2.1 模拟自然,营造复层群落结构 |
6.2.2 仿生产性竹林,构建单层群落结构 |
6.2.3 人竹共生,竹与人居环境融合 |
6.2.4 供应竹苗,精细构建竹类苗圃 |
6.3 加快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
6.4 促进了美国竹产业的发展 |
6.5 开启了对中国竹文化的认知和传播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表 |
附表1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
附表2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
附表3 莫古礼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
附表4 莫古礼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
附表5 莫古礼在华研究期间发表的竹类植物新种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新形势下浙江省湖州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州市野生动物保护驯养现状 |
2 现阶段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
3 新形势下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
4 新形势下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对策建议 |
(3)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区域选择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发表 |
致谢 |
(4)安吉竹产业竞争力提升 ——集群分析和企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
1.2.2 竹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
1.2.3 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安吉县竹产业发展及集群状况概述 |
2.1 安吉县竹资源发展情况 |
2.1.1 安吉县竹产业产值规模 |
2.1.2 安吉县竹产业出口规模 |
2.2 安吉县竹产业集群状况 |
2.2.1 安吉县竹产业集群水平测算 |
2.2.2 安吉县竹产业集群数量状况 |
2.2.3 安吉县竹产业集群空间布局 |
2.2.4 竹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
2.3 安吉县竹产业集群特征及资源条件 |
2.3.1 区域集群创新能力 |
2.3.2 公共服务配套能力 |
2.3.3 行业协会作用 |
2.3.4 集聚带动能力 |
2.4 安吉县竹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
2.3.1 集聚水平低呈现“低小散”的显着特征 |
2.3.2 竹产业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 |
2.3.3 竹产业发展模式不成熟 |
2.3.4 产业链不完整且资源整合能力弱 |
2.3.5 竹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能力较低 |
第三章 安吉县竹产业发展及其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安吉县竹产业发展及其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3.1.1 生产要素 |
3.1.2 需求状况 |
3.1.3 教育水平 |
3.1.4 经济基础要素 |
3.1.5 政治制度与机遇 |
3.2 基于钻石模型的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3.2.1 变量选取 |
3.2.2 模型构建 |
3.2.3 实证分析结果 |
3.2.4 稳定性检验 |
第四章 安吉县竹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
4.1 构建多元化集聚发展模式 |
4.1.1 竹产业园区或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 |
4.1.2 竹文化创意产业的精品规划模式 |
4.1.3 竹产业科技研发基地模式 |
4.2 整合竹资源与技术 |
4.2.1 加快竹产业链资源聚集能力 |
4.2.2 提升园区企业技术集聚能力 |
4.2.3 完善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
4.3 加快实施品牌战略 |
4.3.1 加强区域品牌建设 |
4.3.2 推进绿色家居产业融合发展 |
4.3.3 实施龙头企业培育 |
4.4 强化发展要素服务保障 |
4.4.1 组织制度保障 |
4.4.2 强化金融服务支撑 |
4.4.3 创业创新人才培育 |
4.4.4 构建市场营销网络 |
第五章 安吉县竹产业龙头企业M公司的案例分析 |
5.1 M公司介绍 |
5.1.1 企业概况 |
5.1.2 质量管理与战略实施 |
5.1.3 研发能力 |
5.2 M公司的SWOT分析 |
5.2.1 M公司的机会 |
5.2.2 M公司的威胁 |
5.2.3 M公司的优势 |
5.2.4 M公司的劣势 |
5.2.5 M公司的SWOT分析矩阵 |
5.3 M公司的发展战略 |
5.3.1 集中化战略 |
5.3.2 差异化战略 |
第六章 结论和不足 |
6.1 结论 |
6.2 论文不足以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2.1 数据搜集的全面性有待提高 |
6.2.2 需要进一步进行竹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产业特色的美丽乡村片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及经典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3 景观相关理论 |
2.4 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美丽乡村景观美学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目标和意义 |
3.2 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研究区概况 |
3.4 调查方法与程序 |
3.5 评价方法与程序 |
3.6 结果与分析 |
3.7 启示与借鉴 |
3.8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产业特色的美丽乡村片区景观规划设计理念研究 |
4.1 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研究 |
4.2 美丽乡村景观构成要素分类分析与设计策略 |
4.3 基于产业特色的乡村景观专项规划设计 |
4.4 基于产业特色的乡村片区规划策略 |
4.5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反思与误区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产业特色的许营镇美丽乡村片区景观规划设计解析 |
5.1 项目背景及概况 |
5.2 现状分析 |
5.3 规划设计目标与原则 |
5.4 美丽乡村片区产业发展规划 |
5.5 基于产业特色的美丽乡村片区规划策略 |
5.6 基于产业特色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对策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主要项目 |
(6)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1.1 乡村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 |
1.3.1.2 乡村聚落的类型与形态 |
1.3.1.3 乡村聚落的景观 |
1.3.1.4 乡村聚落的生态环境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2.1 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
1.3.2.2 村镇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1.3.2.3 古村镇类型与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2.4 古村镇保护与开发出现的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相关概念解析 |
1.6 研究理论基础 |
1.6.1 中心地理论 |
1.6.2 人地关系理论 |
1.6.3 点轴理论 |
1.6.4 文化景观论 |
1.6.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章 浙江省区域概况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类型划分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2 自然地理特点 |
2.1.3 历史文化内涵 |
2.2 数据来源 |
2.3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类型划分 |
2.3.1 分类依据 |
2.3.2 分类结果 |
2.3.2.1 按照地形地貌分类 |
2.3.2.2 按照布局形态分类 |
2.3.2.3 按照形成原因分类 |
2.4 小结 |
第3章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格局 |
3.1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历史时空演变特征 |
3.1.1 名村名镇历史分布概况 |
3.1.2 各个朝代名村名镇空间分布特征 |
3.1.3 各个朝代名村名镇分布重心演变迁移 |
3.1.3.1 分布重心演变迁移的研究方法 |
3.1.3.2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分布重心移动轨迹 |
3.1.3.3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分布格局演变的标准差椭圆分析 |
3.2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现状空间分布格局 |
3.2.1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空间分布格局 |
3.2.1.1 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
3.2.1.2 空间分布概况 |
3.2.1.3 空间分布类型 |
3.2.2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空间集聚性分析 |
3.2.2.1 空间集聚性的研究方法 |
3.2.2.2 总体集聚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
3.2.2.3 不同形成原因名村名镇的热点区探测 |
3.3 各年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获评数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
3.4 小结 |
第4章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驱动因素 |
4.1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空间分布格局的定性因素分析 |
4.1.1 资源禀赋 |
4.1.2 文化宗教 |
4.1.3 评选标准的制定 |
4.2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空间分布格局的定量因素分析 |
4.2.1 基于Logistic模型的自然因素分析 |
4.2.1.1 研究方法介绍 |
4.2.1.2 模型变量选择 |
4.2.1.3 Logistic回归样本组建 |
4.2.1.4 计算结果分析 |
4.2.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人文社会因素分析 |
4.2.2.1 研究方法介绍 |
4.2.2.2 影响因子选择 |
4.2.2.3 数据的获取 |
4.2.2.4 探测结果 |
4.3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空间分异格局驱动机制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分类及各类型数量特征 |
5.1.2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格局 |
5.1.3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驱动因素 |
5.2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与开发建议 |
5.3 创新与不足 |
5.3.1 创新点 |
5.3.2 不足之处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四好农村路”规划研究 ——以安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 |
1.4 预期的成果 |
2 “四好农村路”定义和内涵 |
2.1 “四好农村路”的定义 |
2.2 四好农村路基本任务及联系 |
2.3 本章小结 |
3 “四好农村路”规划方法论 |
3.1 “四好农村路”规划的定义 |
3.2 规划的思路逻辑 |
3.3 综合交通的规划方法 |
3.4 组织四好农村路的规划思路方案 |
3.5 安吉县“四好农村路”规划可借鉴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4 安吉县“四好农村路”现状分析 |
4.1 安吉县情简介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人文 |
4.2 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
4.2.1、人口规模与分布 |
4.2.2、经济发展状况 |
4.2.3、土地利用情况 |
4.3 公路发展政策环境 |
4.3.1、新时代、新常态对农村公路发展有新的要求 |
4.3.2、“两山”重要思想在农村公路中的引领更加明显 |
4.3.3 浙江省“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战略,打造农村公路建设新高地 |
4.3.4 实施乡村振兴,实现交通强县,农村公路不可或缺 |
4.4 安吉县“四好农村路”发展 |
4.4.1 农村公路建设发展 |
4.4.2 农村公路管理发展 |
4.4.3 农村公路养护的发展 |
4.4.4 农村公路营运的发展 |
4.5 农村公路基本技术数据统计整理 |
4.5.1 农村公路建设概况 |
4.5.2 农村公路运行状态 |
4.5.3 农村公路客货运场站统计 |
4.5.4 公路运输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5 安吉县四好农村路发展对策研究 |
5.1 存在问题分析 |
5.1.1 区域规划落后、发展不均衡 |
5.1.2 农村公路整体技术水平偏低 |
5.1.3 农村公路管理机制力量单一 |
5.1.4 农村公路专业化养护水不够 |
5.1.5 农村公路客、货运发展滞后 |
5.1.6 农村公路御灾能力不强 |
5.1.7 公众农村公路爱路护路意识淡薄 |
5.2 农村公路路网规划 |
5.2.1 交通量的预测 |
5.2.2 路网规模、等级预测 |
5.2.3 农村公路发展区域特色划分 |
5.2.4 农村公路发展节点选择与分层 |
5.3 农村公路灾害损失 |
5.3.1 路基路面水毁 |
5.3.2 农村公路防护设施破坏 |
5.3.3 公路排水设施破坏 |
5.4 美丽公路在四好农村路的探索 |
5.4.1 美丽公路的定义 |
5.4.2 美丽公路的具体要求 |
5.5 本章小结 |
6 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建议 |
6.1 规划建议 |
6.1.1 总体规划方案 |
6.1.2 分区规划方案 |
6.2 建设建议 |
6.2.1 建设主体任务 |
6.2.2 方案设计优化引领 |
6.2.3 “宽容性”理念运用 |
6.3 管理建议 |
6.3.1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
6.3.2 管理专业化建设 |
6.3.3 执行预防性养护 |
6.3.4 农村公路风险防控 |
6.4 养护建议 |
6.4.1 重载农村公路养护 |
6.4.2 临水农村公路养护 |
6.4.3 临崖农村公路养护 |
6.4.4 城市化农村公路 |
6.5 运营建议 |
6.5.1 总体思想 |
6.5.2 推进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协同发展 |
6.5.3 应用农村客货一体营运模式 |
6.5.4 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推广运用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8)湖州中小微企业融资行为及约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6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湖州中小微企业发展和融资现状分析 |
3.1 湖州中小微企业发展状况 |
3.2 湖州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
3.3 湖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情况 |
3.4 小结 |
4 企业融资基础理论 |
4.1 企业融资行为理论 |
4.2 企业融资约束理论 |
4.3 小结 |
5 湖州中小微企业融资实证分析 |
5.1 中小微企业融资行为分析 |
5.1.1 计量模型 |
5.1.2 数据变量 |
5.1.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2 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分析 |
5.2.1 计量模型 |
5.2.2 数据变量 |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宁海县竹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竹产业 |
1.3.2 竹产业链 |
1.3.3 竹产业融合 |
1.4 相关理论概述 |
1.4.1 现代林业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产业结构理论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线路 |
2 宁海县竹产业发展现状 |
2.1 宁海县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1.3 林业现状 |
2.1.4 社会经济现状 |
2.2 竹林资源现状 |
2.2.1 竹林资源分布情况 |
2.2.2 竹林资源发展情况 |
2.2.3 产业发展水平概况 |
2.3 竹产业管理现状 |
2.3.1 竹产业管理人员现状 |
2.3.2 竹产业资金投入现状 |
2.4 竹林生产经营管理现状 |
2.4.1 竹林经营主体现状 |
2.4.2 竹林经营管理现状 |
2.4.3 竹林道建设现状 |
2.4.4 竹林培育现状 |
2.4.5 林下经济经营现状 |
2.5 竹产业链发展现状 |
2.5.1 竹材加工产业现状 |
2.5.2 竹笋加工产业现状 |
2.5.3 竹林旅游现状 |
2.5.4 竹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
3 宁海县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 产业发展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3.1.1 政府部门对竹产业发展的引导重视不够 |
3.1.2 竹林经营主体缺乏有效培育 |
3.2 竹林经营培育水平不高 |
3.2.1 竹林经营管理粗放 |
3.2.2 竹林培育水平有待加强 |
3.2.3 竹林林下经济有待创新 |
3.3 竹产业链发展水平低 |
3.3.1 竹加工企业规模小 |
3.3.2 竹企业发展融资难 |
3.3.3 竹林旅游资源有待开发 |
3.3.4 品牌建设 |
3.4 竹产业融合发展有待提高 |
4 安吉县竹产业典型分析 |
4.1 安吉县竹产业发展历程 |
4.2 安吉竹产业发展经验总结 |
4.2.1 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 |
4.2.2 加强竹林资源的培育 |
4.2.3 促进竹加工产业化发展 |
4.2.4 推动竹业三产融合发展 |
4.3 安吉竹产业发展对宁海县竹产业的启示 |
5 宁海县竹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5.1 增强政府政策引导,保障产业发展 |
5.1.1 加强政府引导,明确发展思路 |
5.1.2 加强主体培育,鼓励创新发展 |
5.2 加强竹林经营管理,提升竹林资源质量 |
5.2.1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提升管理水平 |
5.2.2 提升笋竹培育水平 |
5.2.3 积极探索复合经营模式 |
5.3 加快发展竹产业链,发挥资源综合效益 |
5.3.1 加强竹加工企业培育 |
5.3.2 探索竹企业减税融资新途径 |
5.3.3 推进发展竹文化旅游 |
5.3.4 加强宣传,实施品牌战略 |
5.4 加强融合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
5.4.1 推进综合体建设,打造示范点 |
5.4.2 结合“互联网+”,推进转型升级 |
5.4.3 强化生态保护,推进持续发展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1:宁海县竹林经营现状调査问卷 |
附表2:宁海县竹加工企业调査表 |
(10)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与政策建议——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现状与特点 |
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
1.1.1 明晰林业产权关系稳固现代林业经济体制 |
1.1.2 促进林权规范流转解决好现代林业发展机制 |
1.1.3 激活体制机制完善林业产权制度 |
1.2 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现状 |
1.2.1 传统产业结构转型 |
1.2.2 生态林业产业创新 |
1.2.3 市场流通空间拓宽 |
2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不足 |
2.1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实际问题突显 |
2.1.1 抵押贷款中的瓶颈问题 |
2.1.2 生态公益林市场化问题 |
2.1.3 林权改革体制机制和社会化服务问题 |
2.2 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2.2.1 林业产业发展体系不够健全 |
2.2.2 竹产业规模偏小生产成本高原材料紧缺 |
2.2.3 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森林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
2.2.4 科技力量仍然不足推广体系有待完善 |
3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的政策建议 |
3.1 从体制层面破解制约公益林改革的“枷锁” |
3.2 从政策层面规范林权流转平台建设 |
3.3 从革新层面促进林业产业科技转化 |
3.4 从社会层面加强和优化林业公共财政投入 |
4 结语 |
四、湖州市竹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D]. 吴仁武.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1)
- [2]新形势下浙江省湖州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J]. 陈碧芽,秦勇强,陆尤尤,汤惠昆. 华东森林经理, 2020(04)
- [3]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4]安吉竹产业竞争力提升 ——集群分析和企业案例研究[D]. 王娅雯.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5]基于产业特色的美丽乡村片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刘雪娇. 聊城大学, 2019(01)
- [6]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D]. 伊瑞祥.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四好农村路”规划研究 ——以安吉县为例[D]. 吴楼. 浙江大学, 2019(01)
- [8]湖州中小微企业融资行为及约束研究[D]. 杨珊赛.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7)
- [9]宁海县竹产业发展研究[D]. 赖伟景.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10]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与政策建议——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 刘亚迪,冷华南,黄玲. 林业资源管理,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