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尿剂可能对肾衰竭病人不利(论文文献综述)
薛亮[1](2021)在《造影剂急性肾损伤中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及肾小管的损伤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在造影剂急性肾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及肾小管的损伤。方法:将48只体重250-300g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予脱水48小时,肌注呋塞米注射液(10m L/kg)30分钟后经股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15m L/kg),分别于造影剂注射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1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个时间点静脉采血,取出双肾制备石蜡切片。对照组予脱水48小时,肌注生理盐水(10m L/kg)30分钟后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5m L/kg),静脉采血,取出双肾制备石蜡切片。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均经颈静脉采血。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血清肌酐浓度肾脏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评估肾小管损伤,PAS染色观察管周毛细血管扩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5min、24h、48h时的术后血清肌酐浓度较术前显着升高(P<0.05),实验组5min、24h、48h的肾小管损伤评分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5min组的肾小管损伤最严重,24h和48h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在5min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阳性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PAS染色可见实验组5min时管周毛细血管扩张。结论:在造影剂急性肾损伤早期即发生严重的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损伤,疾病可能是两种结构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
姚志[2](2021)在《中医院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外科术后发生AK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为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周围血管科、骨科和普外科住院患者外科术后发生AKI患者的一般基本情况、手术相关资料和中医证候分布资料。AKI诊断采用2012年改善全球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颁布的AKI临床实践指南的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进行辨证。分析外科术后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外科术后发生AKI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结果:(1)基本情况比较:本研究共纳入416例外科术后患者,外科术后发生AKI的患者有131例,外科术后未发生AKI的患者285例。131例外科术后发生AKI的患者中周围血管科100例,骨科20例,普外科11例。外科术后AKI 1期110例(84%),2期15例(11%),3期6例(5%)。肾前性因素40例(31%),肾性因素70例(53%),肾后性因素21例(16%)。外科术后AKI患者的平均年龄66±5岁,BMI 23.7±2.9 kg/m2,平均住院日36±5天,外科术后AKI患者的平均年龄、BMI、平均住院日均大于非AKI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例外科术后AKI患者的术前合并高血压1 13例(86.3%)、糖尿病120例(91.6%)、冠心病83例(63.4%)、吸烟史70例(53.4%)、脑血管病76例(58%)、高脂血症104例(79.4%)和基础肾功能不全98例(74.8%),外科术后AKI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所占比例均大于外科术后非AKI患者,二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高脂血症和基础肾功能不全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例外科术后AKI患者使用过利尿剂40例(30.5%)、ACEI/ARB 73例(55.7%)、抗生素91例(69.5%)、造影剂50例(38.2%)和非甾体类抗炎药75(57.3%)。外科术后AKI患者的以上5种药物的使用率均大于外科术后非AKI患者,二者在抗生素和造影剂使用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室检查指标:外科术后AKI患者的术前血肌酐值89.8±17.6umol/L,术前血红蛋白99.7±10.3g/L,术前血尿酸418.8±81.2umol/L。外科术后AKI患者的术前血肌酐水平和术前血尿酸水平均高于非AKI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值低于非AKI患者,二者术前血肌酐值、术前血尿酸值和术前血红蛋白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相关资料:外科术后AKI组患者的手术耗时(min)90[60,120],术中出血量164±54ml,外科术后AKI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和手术出血量均大于非AKI组患者,两组在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术后AKI患者以4级手术为主,两组间在手术分级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转归情况:外科术后AKI组患者院内死亡率(5.3%)显着高于非AKI组(1.7%),二者在术后死亡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术后AKI组患者ICU的转入率(7.6%)显着高于非AKI组(2.1%),二者在术后转入ICU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术后AKI组患者术后ICU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长于非AKI组,二者在术后ICU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外科术后发生AK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病性以虚实夹杂证多见;虚证类的证候要素以气虚、血虚为主;实证类证候要素中以血瘀、热毒、湿热为主。气虚、血瘀、热毒和湿热在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外科术后非AK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病因外科术后发生AKI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肾前性因素导致的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病性主要以虚实夹杂为主,证候要素主要见于血虚、气虚、血瘀和热毒;肾性因素导致的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病性主要以实证为主,其证候要素主要见于血瘀、湿热、热毒和血虚;肾后性因素导致的外科术后AKI的中医病性主要以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证候要素主要是热毒、湿热、血瘀和血虚。气虚和血虚在肾前性病因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肾性和肾后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在肾后性病因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肾前和肾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术前血尿酸、基础肾功能不全、抗生素、造影剂、BMI、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是外科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2.外科术后AKI组患者中医病性以虚实夹杂证多见;虚证类的证候要素以气虚、血虚为主;实证类证候要素中以血瘀、热毒、湿热为主。
黄超茹[3](2021)在《《临床实践中的心力衰竭》(第5章~7章)英汉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衰竭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医学研究发现,我国心衰竭患者的人数在逐年上升。如果他们能在心衰竭早期及时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本次翻译实践的原文选自《临床实践中的心力衰竭》一书。书中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欧洲心衰竭的临床实践成果,对我国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鉴于此,笔者认为本书有一定的翻译价值。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本次翻译实践的文本类型属于信息型文本。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准确地翻译文中要传递的信息内容。尤其是医学类的文本,更要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经过对原文的分析,笔者采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原则和交际翻译原则来指导本次翻译实践。在本次翻译实践中,语义翻译法主要用于词汇的翻译,如医学术语,一词多义等。而交际翻译主要用于句子的翻译。这是因为中英文的表达习惯存在巨大的差异,在翻译句子时难免要进行句子结构的调整,主要目的在于使读者能理解原文的内容。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交际的目的才能达到。笔者希望通过这次的翻译实践能为医学翻译提供借鉴。
孟繁章[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赵进喜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病水肿用药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全文以下内容简称为CKD)是引起水肿最主要的原因之一。CKD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赵进喜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与肾脏疾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在治疗CKD水肿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专家经验对于寻求CKD水肿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总结赵进喜教授对CKD水肿的辨治方法与用药特色经验。方法:建立赵进喜教授治疗CKD水肿的医案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的技术对医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本研究收集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由赵进喜教授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病例,将医案病例中的症状、舌脉、药名等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对医案的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对年龄、性别、证候、药物进行频次分析。应用编程软件R语言中的Aprioi关联规则算法对证候—药物、药物—药物进行进行关联分析,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对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并将其可视化处理。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CKD水肿患者107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54例,其年龄分布从23-91岁不等,最小23岁,最大91岁。107例CKD患者中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的患者占64例,占比60%;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者占23例,占比21.6%;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占7例,占比6.5%;其他如IgA肾病、狼疮性肾炎、药物性肾损伤等诊断的患者占13例,占比12.1%。107例CKD患者的证候分布以水湿证、血瘀证、气滞证、气虚证、湿热证、湿浊证、痰湿证、饮停证和热毒证为主,分别占全部病例的 100%、71.03%、58.88%、50.47%、42.06%、33.64%、28.97%和26.17%,而其它证候则包括为痰湿证、饮停证、热毒证、结热证、血虚证、阳虚证、郁热证、痰热证、阴虚证、肝阳证。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提及的本虚标实证候与传统意义上证候的概念不同,因CKD患者病情复杂,一个患者同时存在上述多种证候表现,即呈现出复合证候形式。因此,以上本虚标实证候实际上是将CKD患者复杂证候拆分后形成的单一证候。107张处方中使用最多的药物依次是黄芪、蝉蜕、丹参、萆薢、当归、土茯苓、川芎、石韦、茯苓、猪苓等,体现了利水、补气、祛风、行气、活血、解毒等治法。107张处方中的药物药性以寒性、温性、平性居多,药味以苦味、甘味、辛味居多,归经则以肝、脾、肺、胃、肾经为主。赵进喜教授针对107例CKD中诊断为慢性肾炎的患者除了猪苓、茯苓等利水药物之外最常用的药物是防风、柴胡、黄芩、香附、紫苏叶、牛蒡子、蝉蜕、僵蚕等;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疾病水肿除了猪苓、茯苓等利水药物之外最常用的药物是水红花子、鬼箭羽、鳖甲、牡蛎、防风、牛蒡子、柴胡、黄芩、紫苏叶、蝉蜕、僵蚕等;诊断为肾病综合征除了猪苓、茯苓等利水药物之外最常用的药物是苍术、白术、黄芩、连翘、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薏苡仁等。107张处方中,赵进喜教授针对CKD水肿患者治疗水湿证常选用的药物及配伍是猪苓、茯苓、苍术、白术等;治疗血瘀证常选用的药物及配伍是丹参、川芎、三七、当归、赤芍、鳖甲、牡蛎等;治疗气滞证常选用的药物及配伍是香附、乌药、柴胡、紫苏叶等;治疗气虚证常选用的药物及配伍是黄芪、知母、升麻、柴胡等;治疗湿热证常选用的药物及配伍是土茯苓、萆薢、石韦、虎杖、金钱草等;治疗湿浊证常选用的药物及配伍是猪苓、茯苓、僵蚕、姜黄、熟大黄、蝉蜕、蚕砂、法半夏、陈皮等;治疗痰湿证常选用的药物及配伍是陈皮、半夏、猪苓、茯苓等;治疗饮停证常选用的药物及配伍是猪苓、茯苓、桑白皮、葶苈子等;治疗热毒证常选用的药物及配伍是黄芩、连翘、蝉蜕、白花蛇舌草、熟大黄、僵蚕等。基于聚类、关联分析得知,赵进喜教授常应用药对、药串组合治疗CKD水肿,最主要的药物为猪苓、茯苓、黄芪、当归、川芎、赤芍、防风、丹参、土茯苓、萆藓、石韦、穿山龙、姜黄、熟大黄、蝉蜕、僵蚕,体现了利水、补气、祛风、行气、活血、解毒等治法。除此之外,常用的药物组合有①陈皮、法半夏,②黄芪、赤芍、防风,③黄芪、当归、川芎、丹参,④蝉蜕、僵蚕、姜黄、熟大黄,⑤黄芪、知母、升麻、柴胡、香附、乌药、桑白皮、葶苈子,⑥鬼箭羽、牛蒡子⑦三七、鳖甲、牡蛎、水蛭,⑧黄芪、苍术、白术、黄芩、连翘、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上述药物组合包括了二陈汤、黄芪赤风汤、补阳还五汤、升陷汤、玉屏风散、升降散等古今名方。结论:①赵进喜教授治疗CKD水肿既重视辨病,又重视辨证,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②赵进喜教授治疗CKD水肿用药除了应用利水除湿药物之外,还经常配合补气、祛风、行气、活血、解毒五法。③赵进喜教授治疗CKD水肿常用药对、药串,所用药对、药串实际上常是古今名方,体现了赵进喜教授临床重视辨方证的思想。
胡梦艺[5](2021)在《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的补肾活血针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对补肾活血针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补肾活血针法对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的影响,为补肾活血针法的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的患者,以慢性肾衰竭作为出院第一诊断,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出202份病历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运用“补肾活血针法”分为针灸组与非针灸组,获得针灸组41人,非针灸组161人,以入院为起点,出院为终点,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卡钳值0.02,比例1:1)将针灸组与非针灸组进行最邻近匹配,以肾功能(SCr、Urea、UA)及症状积分为主要指标,评价“补肾活血针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经倾向评分匹配,成功配成35对,匹配后,患者治疗前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协变量均具有可比性。2.实验室指标:针灸组SCr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非针灸组SCr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UA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针灸组UA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A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Urea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针灸组Urea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rea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e GFR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非针灸组e GFR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 GFR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总疗效:针灸组显效17例、有效4例、稳定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0.00%,非针灸组显效9例、有效9例、稳定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48.5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1,P=0.470)。4.中医症状积分:针灸组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非针灸组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症状积分差值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针灸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86%,非针灸组临床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933)。结论:1.“补肾活血针法”可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SCr值,改善其临床症状。在慢性肾衰竭的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配合补肾活血针灸疗法,疗效更显着。2.倾向评分匹配法能均衡协变量的分布、削弱混杂因素的干扰、减少偏倚、实现随机化,可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通过该方法研究所得的结论可为针灸循证医学研究提供证据。
黄晨程[6](2021)在《温阳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温阳降浊法对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脾肾阳虚夹湿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辨证为脾肾阳虚夹湿型的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慢性肾衰竭常规疗法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附子粳米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在试验进行中观察两组各指标变化,认真记录治疗前后肾功能(Scr、BUN)、胃泌素17、中医症状及证候累计评分等指标,最后按所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评判。结果:(1)对照组按治疗后有效人数进行统计计算,总有效率70.00%,实验组按治疗后有效人数进行统计计算,总有效率86.67%,实验组加用附子粳米汤加减方治疗后效佳于对照组。(2)在实验室指标中,e GFR,24h尿蛋白定量、胃泌素17、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表示两组对慢肾衰及消化道症状均有改善作用,其中,实验组24h尿蛋白定量、胃泌素17等P<0.01,疗效较对照组更佳。两组所采集的血常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说明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体重、生命体征、心电图、泌尿系超声、电解质等安全性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治疗前后水平变化不大。结论:温阳降浊法可有效的改善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脾肾阳虚夹湿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改善肾衰患者的氮质血症状态,减少蛋白丢失,改善患者消化道症状。
冯月阳[7](2021)在《温阳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温阳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生化指标,并评价该方的安全性、有效性,以期应用该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该方在临床的推广运用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新思路。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肾病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部符合本次试验纳入标准的CKD3-4脾肾阳虚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与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的同时给予温阳健肾活血方,疗程3月。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并讨论本方在临床上的疗效。结果:(1)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前均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相关生化指标:治疗组在降低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改善肾小球滤过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阳健肾活血方可改善CKD3-4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延缓肾功能进展。(2)温阳健肾活血方无不良反应发生,表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朱俊[8](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对王钢教授多年来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的整理,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王钢教授临床辨治慢性肾衰竭医案数据整体研读,系统性回顾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整体辨证及遣方用药的思路,总结其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使其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继承,同时为中药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提供经验。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建国以来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相关文献和王钢教授本人及其相关临床经验文献进行分析;(2)运用综述的方法,论述目前中医诊治慢性肾衰竭的研究现状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3)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王钢教授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诊疗的住院慢性肾衰竭患者医案中符合标准的1000诊次病案进行数据挖掘,重点挖掘医案中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苔、脉象、原发病、病机、方药等内容,结合王钢教授的临证经验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4)运用分层数据挖掘分析和典型病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王钢教授在治疗5种不同原发病的辨治思路;(5)运用访谈实录的方法,进一步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和思路。结果:(1)数据挖掘结果:1000诊次中男性254例,就诊604次;女性患者156例,就诊396次,平均年龄54.2岁。核心临床症状为乏力、腰酸、泡沫尿、下肢肿、夜尿频;核心舌质为舌淡、舌红、舌暗;核心舌苔为苔薄黄、苔白腻、苔薄白;核心脉象为细脉、滑脉、沉脉、弦脉;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高频药物有32味,分别是土茯苓、茵陈、蒲黄、五灵脂、车前子、大腹皮、猫爪草、槐花、六月雪、甘草、紫菀、泽兰、黄连、茯苓皮、金银花、大黄、苍术、枳实、槟榔、蒲公英、何首乌、大枣、牛膝、黄芪、郁金、菟丝子、萹蓄、川芎、太子参、白术、杜仲、玉米须。(2)核心方:①太子参、黄芪、甘草、大枣、杜仲、牛膝、苍术、茯苓皮、泽兰、大腹皮、玉米须、车前子、槐花、土茯苓、大黄、枳实、槟榔、茵陈、五灵脂、蒲黄;②何首乌、菟丝子、川芎、郁金、金银花、黄连、紫菀、蒲公英、萹蓄、六月雪、凤尾草、猫爪草;③白术、山茱萸、当归、紫河车、积雪草。(3)兼证用药:①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湿热证之大量蛋白尿:僵蚕、全蝎、龙葵、山慈菇、芡实、石韦、牛蒡子、黄芩、肾炎草、黄蜀葵花;②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之大量蛋白尿:枸杞、菊花、谷精草、海螵蛸、瓦楞子、金樱子、穿山龙、虎杖、鬼箭羽、白花蛇舌草;③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水肿:丹参、桃仁、红花、水蛭、益母草、猪苓、葫芦、防己、黄精、肉桂、虎耳草;④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咽痛、咳嗽、痰湿中阻:玄参、桔梗、冬凌草、射干、薄荷、木香、砂仁、半夏、陈皮;⑤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胃气上逆:藿香、佩兰、竹茹、吴茱萸、赭石、炮姜、冬瓜皮、桑白皮、连翘;⑥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皮肤瘙痒:秦皮、秦艽、鸡血藤、丝瓜络、地肤子、白鲜皮;⑦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寐差、水肿、脾胃不和、血尿、蛋白尿:合欢皮、酸枣仁、首乌藤、龙齿、柏子仁、椒目、葶苈子、紫苏梗、白及、石莲子、刘寄奴。(4)分层数据分析结果:①原发病为膜性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补气通阳、淡渗利水药;②原发病为IgA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利咽、养阴利咽、健脾补肾药;③原发病为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水、降尿酸药;④原发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药;⑤原发病为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养阴清热、祛风通络、通阳活血药。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王钢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肾,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肾元亏虚是发病基本之因,湿浊和瘀血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湿热导致病情反复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结合数据挖掘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为:围绕“肾劳”病名,强调病因多变,虚实辨证;维护肾元,阴平阳秘;和缓治本,多脏同调;清利活血,诊治关键;疏滞泄浊,贯穿始终。结合访谈实录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经验为:强调整体辨证,随症就因,善用复方;精于配伍,巧用药对。重视处理合并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强调治疗与调摄相结合:重视原发病,饮食疗法,预防感染,稳定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潘飞翔[9](2020)在《CKD3-4期合并MB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及骨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并探讨其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和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理化指标的影响,评价中药结肠透析的临床疗效,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辨证和临床上选择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对235例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及骨异常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等情况进行查阅汇总,并进行统计与相关性分析,总结出该阶段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探讨中医证候的发展演变规律。2.通过对188例住院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及骨异常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病历资料的收集,统计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和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中药结肠透析对患者肾功能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干预作用。结果:1.235例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中医证型表现为纯虚证35例(包括气虚证19例,气阴两虚证3例,气血两虚证5例,阳虚证6例,阴阳两虚证2例)和虚实夹杂证200例。本虚证中气虚证106例,占45.11%;阳虚证62例,占26.38%;阴虚证43例,占18.30%;血虚证24例,占10.21%。标实证中水湿证74例,占37%;瘀血证61例,占30.5%;湿热证51例,占25.5%;溺毒证14例,占7%。2.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湿热证和瘀血证在慢性肾脏病3和4期间的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水湿证和溺毒证的分布存在差异(P<0.05)。3.阴虚证和瘀血证在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势中的分布存在差异(P<0.05)。4.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在不同证型患者中的平均水平存在差异(P<0.05)。5.188例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中进行常规治疗共117例,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共71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相关指标的平均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6..常规组总有效率64.11%,肠透组总有效率70.4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在组间分布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血钾、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血钙、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有所回升,血肌酐、尿素氮、血糖、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尿素氮、血钙、血磷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7.慢性肾脏病3期总有效率76.74%,4期总有效率57.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血压、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纯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并以虚实夹杂证为主。2.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水湿证、湿热证和瘀血证贯穿慢性肾脏病3-4期病程始终。3.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和矿物质与骨异常的临床表现形式均不同程度的与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4.主要检查化验指标(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左心室质量指数)均不同程度的与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5.中药结肠透析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更好改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生化指标,其中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在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方面有优势。6.中药结肠透析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疗效优于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
王凤[10](2020)在《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治疗脾肾亏虚兼浊瘀证CKD3-4期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对脾肾亏虚兼浊瘀证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中医证侯积分及中医主要证侯积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TGF-β1、HE4的影响,探讨其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机制,评估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六科门诊就诊的CKD3-4期患者6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和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肾衰宁胶囊。治疗8周后,分别对比治疗前后及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证侯积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Scr、BUN、GFR、TGF-β1和HE4的变化。结果:1.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证侯积分方面均有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r、BUN方面均有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FR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GF-β1、HE4方面均有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面均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在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证侯积分方面,治疗组降低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r、BUN方面治疗组降低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FR方面治疗组提高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在TGF-β1、HE4方面治疗组降低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临床症状;2.该方能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肾功能;3.该方可以显着下调TGF-β1和HE4的表达,延缓肾脏纤维化。
二、利尿剂可能对肾衰竭病人不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尿剂可能对肾衰竭病人不利(论文提纲范文)
(1)造影剂急性肾损伤中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及肾小管的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术前及术后血清肌酐值比较 |
2.2 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 |
2.2.1 大鼠肾脏组织HE染色结果 |
2.2.2 肾小管损伤评分(Pallers评分)结果 |
2.2.3 PAS染色结果 |
2.2.4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2.2.5 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4.1 在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早期即出现肾小管及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损伤 |
4.2 造影剂急性肾损伤过程中存在两次损伤后恢复的过程,疾病初期的肾功能损害是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损伤与肾小管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后续CIKAKI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综述 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中医院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
1 AK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
2 外科术后AKI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AKI的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 |
4 常见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
5 预防和治疗策略 |
综述二 中医学对急性肾损伤的认识 |
1 历史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资料收集 |
1.7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研究人群的具体手术科室分布 |
2.2 外科术后AKI的分期和病因分布 |
2.3 研究人群的一般资料比较 |
2.4 研究人群的手术相关资料 |
2.5 研究人群的术后相关资料 |
2.6 多因素分析 |
2.7 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
2.8 不同病因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
3 讨论 |
3.1 外科术后AKI患者的一般情况 |
3.2 外科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
3.3 外科术后AKI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学习成果 |
个人简历 |
(3)《临床实践中的心力衰竭》(第5章~7章)英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1.2 Task Description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Report |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dure |
2.1 Pre-translation |
2.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2 Building Medical Term Glossaries |
2.2 While-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2.4 Translation Tools |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 |
3.1 Introduction of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ies |
3.2 Development of the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3.3 The Reasons to Choose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ies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Newmark’s Theories |
4.1 Case Analysis at Lexical Level |
4.1.1 Translation of Medical Terms |
4.1.2 Translation of Acronyms |
4.1.3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s |
4.1.4 Translation of Polysemy |
4.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
4.2.1 Translation of the Passive Voice |
4.2.2 Translation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
4.2.3 Translation of the Complicated Sentences |
4.2.4 Translation of the Parenthesis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in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1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2 Medical Glossary |
Appendix3 Abbreviations |
Appendix4 Lists of Figures&Tables |
Acknowledgments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赵进喜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病水肿用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水肿相关中医文献综述 |
1 古代医家有关慢性肾脏病水肿的论述 |
2 现代中医有关慢性肾脏病水肿文献综述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肾脏病水肿相关现代医学文献综述 |
1 西医学对慢性肾脏病水肿发病机制的认识 |
2 西医学治疗慢性肾脏病水肿的研究进展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赵进喜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病水肿用药经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的补肾活血针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设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观察数据 |
1.7 疗效标准 |
1.8 “补肾活血针法”治疗方法 |
1.9 数据标准化 |
2 统计学处理 |
2.1 数据录入及分析 |
2.2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协变量 |
3.2 PSM结果 |
3.3 基线比较 |
3.4 疗效分析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知情同意书 |
附表2 证候积分标准量化表 |
附表3 实验室检验表 |
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进展 |
综述二 中医药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温阳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来源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4 病例分组 |
5 治疗方案 |
6 疗程 |
7 观察指标 |
7.1 安全性检测指标 |
7.2 疗效性观测指标 |
8 疗效评判标准 |
8.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8.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9 疗效结果分析 |
10 统计学处理方法 |
临床资料 |
1 性别比较 |
2 年龄和病程比较 |
3 中医证候比较 |
4 肾功能及eGFR比较 |
5 血常规比较 |
6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 |
7 尿蛋白比较 |
8 尿红细胞比较 |
9 胃泌素17比较 |
10 安全性指标比较 |
研究结果 |
1 两组临床总疗效分析 |
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2.1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 |
2.2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 |
2.3 两组中医各症状分析比较 |
2.4 舌脉象比较 |
3 肾功能及eGFR比较分析 |
4 血常规比较分析 |
5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分析 |
6 尿蛋白比较分析 |
7 尿红细胞比较分析 |
8 胃泌素17比较分析 |
9 安全性指标比较分析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衰的认识 |
2 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的中医病机 |
3 导师对温阳降浊法治疗慢肾衰并消化道症状的认识 |
3.1 认为慢肾衰并消化道症状的病机是脾肾阳虚夹湿 |
3.2 对温阳降浊的认识及治法 |
4 选用方药及药理分析 |
4.1 方剂来源 |
4.2 方剂组成及方义 |
4.3 附子与半夏 |
4.4 单位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5 胃泌素与慢肾衰合并消化道症状的关系 |
6 课题研究结果分析与探讨 |
6.1 临床总疗效结果分析 |
6.2 中医各症状、积分、疗效结果分析 |
6.3 肾功能比较结果分析 |
6.4 血常规比较结果分析 |
6.5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尿红细胞比较结果分析 |
6.6 胃泌素17比较结果分析 |
7 安全性指标评估 |
8 本研究的学术特色与创新 |
9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温阳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临床观察·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表 |
致谢 |
(7)温阳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与处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意外情况记录 |
2.5 疗效观察 |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7 统计分析 |
2.8 伦理学要求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纳入情况 |
3.2 一般资料比较 |
3.3 治疗结果 |
3.4 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4.1.1 对病因的认识 |
4.1.2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
4.1.3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
4.2 中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4.2.1 对病名的认识 |
4.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4.2.3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
4.3 温阳健肾活血方的相关研究 |
4.3.1 温阳健肾活血方的理论依据 |
4.3.2 温阳健肾活血方的方药分析 |
4.3.3 方药组成解析 |
4.4 研究结果分析 |
4.4.1 基线水平分析 |
4.4.2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4.4.3 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 |
4.5 体会 |
5 结语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研究完成情况总结 |
附录六 |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中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 |
1、论文发表情况 |
2、参与课题 |
3、获奖情况 |
(8)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肾衰竭文献研究 |
1 现代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的文献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2 王钢教授学术观点的相关文献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辨证分型 |
2.3 分子生物学机制 |
2.4 治疗经验 |
2.5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6 中西医结合防治 |
2.7 邹师经验总结及展望 |
2.8 结论 |
第二部分 慢性肾衰竭及数据挖掘技术理论研究 |
1 慢性肾衰竭中医诊治现状的理论研究 |
1.1 慢性肾衰竭的病名 |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
1.3 慢性肾衰竭的现代治疗进展 |
1.4 问题与展望 |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的研究 |
2.1 中医文献 |
2.2 中医证候 |
2.3 中医方剂 |
2.4 名老中医传承 |
2.5 中药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数据采集 |
2.1 医案资料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3 数据清洗 |
4 数据分析 |
5 数据表达 |
5.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5.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5.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6 讨论 |
6.1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的四诊要点分析 |
6.2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病机证型分析 |
6.3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方药构思 |
6.4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用药的加减思路 |
第四部分 分层数据及典型病案 |
1 膜性肾病 |
1.1 膜性肾病分层数据 |
1.2 膜性肾病典型病案 |
2 IgA肾病 |
2.1 IgA肾病分层数据 |
2.2 IgA肾病典型病案 |
3 尿酸性肾病 |
3.1 尿酸性肾病分层数据 |
3.2 尿酸性肾病典型病案 |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分层数据 |
4.2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典型病案 |
4.3 讨论 |
5 2型糖尿病性肾病 |
5.1 2型糖尿病性肾病分层数据 |
5.2 2型糖尿病性肾病典型病案 |
5.3 讨论 |
第五部分 导师经验 |
1 “肾劳”病名古今论证 |
1.1 古医籍考证 |
1.2 邹氏论“肾劳” |
1.3 数据论证 |
2 病因多变,虚实辨证 |
2.1 导师论述 |
2.2 数据论证 |
3 维护肾元,阴平阳秘 |
3.1 肾寓阴涵阳 |
3.2 肾气化封藏 |
3.3 保肾元大法 |
3.4 数据论证 |
4 和缓治本,多脏同调 |
4.1 补益肾元,平补平泻 |
4.2 顾护脾胃,以养先天 |
4.3 养肺滋肾,金水相生 |
4.4 滋肾养肝,乙癸同源 |
4.5 养心益肾,水火既济 |
5 清利活血,诊治关键 |
5.1 清热利湿 |
5.2 活血化瘀 |
6 疏滞泄浊,贯穿始终 |
6.1 利水泄浊 |
6.2 化湿泄浊 |
6.3 降逆泄浊 |
6.4 通腑泄浊 |
6.5 通络泄浊 |
6.6 疏风泄浊 |
第六部分 基于慢性肾衰竭诊治的导师访谈研究 |
1 访谈研究背景 |
2 访谈研究设计 |
3 资料转录与分析 |
4 撰写访谈报告 |
4.1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中医病名的认识 |
4.2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
4.3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大法的经验 |
4.4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用药特色 |
4.5 王钢教授重视慢性肾衰竭合并症的处理 |
4.6 王钢教授强调慢性肾衰竭治疗与调摄相结合 |
创新点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CKD3-4期合并MB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 CKD3-4 期合并MB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结果 |
研究二 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展的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CKD3-4 期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CKD3-4 期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治疗脾肾亏虚兼浊瘀证CKD3-4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1.4 中药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2.1 概念 |
2.2 病因 |
2.3 发病机制 |
2.4 治疗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药物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3 数据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临床资料分析 |
2.1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主要证候积分的比较 |
2.2 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比较 |
2.3 治疗前后肾功能的比较 |
2.4 治疗前后肾纤维化指标的比较 |
3 疗效分析 |
3.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
3.2 疾病疗效分析 |
3.3 安全性指标 |
讨论 |
1 导师辨证论治CKD的学术思想 |
1.1 导师对慢性肾脏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导师对慢性肾脏病治疗的认识 |
2 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立法依据 |
2.1 健脾补肾以治本 |
2.2 泄浊活血以治标 |
3 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方药分析 |
3.1 组方分析 |
3.2 现代药理研究 |
4 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对CKD3-4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
4.1 对临床症状的影响 |
4.2 对尿蛋白排泄的影响 |
4.3 对肾功能的影响 |
4.4 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利尿剂可能对肾衰竭病人不利(论文参考文献)
- [1]造影剂急性肾损伤中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及肾小管的损伤研究[D]. 薛亮.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中医院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D]. 姚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临床实践中的心力衰竭》(第5章~7章)英汉翻译报告[D]. 黄超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赵进喜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病水肿用药经验研究[D]. 孟繁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的补肾活血针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回顾性研究[D]. 胡梦艺.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温阳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临床观察[D]. 黄晨程.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温阳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冯月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D]. 朱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CKD3-4期合并MB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的临床研究[D]. 潘飞翔.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治疗脾肾亏虚兼浊瘀证CKD3-4期的临床观察[D]. 王凤.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