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壮大靠的是改革和开放(论文文献综述)
邹安乐[1](2021)在《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百年演进的历程、特点及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回望百年来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探寻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从百年大党发展观的演进轨迹可以清晰看到: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发展这一现实问题,都始终把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回望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百年历程,百年大党发展观演进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映照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表征着继承和创新的结合等鲜明特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百年演进史昭示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做到: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党立国之本;三是坚持把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作为发展的主线;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喻平[2](2021)在《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研究(1928-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斯福新政时期,印第安人教育的目的不再是消灭印第安人的文化和信仰,而是帮助他们重建部落文化、提高经济能力和自治能力,使印第安人摆脱美国最底层的穷困生活的处境。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领导者科利尔甚至认为印第安文化是美国社会问题的答案,他把印第安文化引进印第安人的教育中,这跟之前的印第安人同化教育显着不同,所以可以把新政时期的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看作是印第安人教育的转折点。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印第安人同化教育的影响多侧重于消极影响,以失败为主旋律,而同样失败的新政时期的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则侧重于其积极影响,但是通过顾明远先生等比较教育学者所提出的文化主义范式的观点来综合分析,美国联邦政府领导的印第安人教育对印第安人的文化既有限制、又有促进的作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顾明远先生文化主义范式的观点,对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其成功和失败之处再解读,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探讨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证明文化优劣之分以及种族歧视会引发民族矛盾、文化冲突以及利益纷争,这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而无益于各民族共同和谐地发展;揭示只注重主流文化或者只注重非主流文化的民族教育思想都无益于国家、民族的教育现代化;主张异质文化之间应平等交流、互相包容、理性思考,有选择地在彼此值得借鉴的精华之处,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创造性的演进,以此来更进一步地提高民族文化的时代适应力。
刘娜[3](2021)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研究》文中认为民族问题是关乎国家兴衰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民族问题,如隋朝实施南北民族大融合政策,唐朝对少数民族颁行“全其部落,顺其土俗”政策,明代积极地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清朝维护了民族团结……这些政策无不体现了对民族问题的重视。同样的,在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民族问题的正确处理也是影响战局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以抗战救国为中心任务,积极开展民族工作以解决民族问题和矛盾。尤其是陕甘宁边区,既是多个少数民族杂居地,又是当时党中央所在地,因此,许多民族政策得以率先在此制定、实施,促使民族问题和矛盾得以较为及时而妥善地解决,党的民族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果。这不仅维护了当时边区社会的稳定,还为我国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少数民族群众基础,对建国初期以及当下的民族工作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和有益参考。本文以民族工作为核心,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较为系统地梳理了1937年到1945年间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从不同维度探究了此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民族工作的背景和条件。在上述基础上,归纳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民族干部等方面的民族政策;并以政策为依据列举了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的实践成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工作对当时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也为当前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总之,抗战期间,党在陕甘宁边区就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推动了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民族干部等各方面的显着改善和长足发展。民族政策的实施、民族工作的开展,让陕甘宁边区成为当时民族工作的“灯塔”,为国内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作出表率。此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不仅有效改善了边区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更满足了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尤其为我国民族工作提供有益借鉴。这一重要历史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我国民族工作事业发展积累了极有价值的经验。
陆轶之[4](2020)在《民族性·传统性·创新性:中国道路发展的基本坚持》文中指出中国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必然有其内在规律和深层次原因。如果把中国道路放在一个长历史过程来审视就会发现,它同历史中国的强大和繁荣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也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胜利有重要的联系。这些联系和相关性的内在红线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与传统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与发展的中华民族民族性与传统性,奠定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将结束,中国社会将发展到更高阶段,中国道路发展时期创新与发展的民族性与传统性成果将为新到来的更高发展阶段奠基。
李滨娜[5](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2015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发展进程的集体学习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必须全面深入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显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特征,为实现中国梦这一艰巨任务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撑。2019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而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实证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原则、机制和方法、路径、载体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释和论证。本文正文分五个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释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评价,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为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部分。主要阐释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爱国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四个方面为本文的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指出习近平的爱国主题论、爱国精神论、爱国本质论、爱国视野论,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第三章主要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在全国七大区域选取了不同层次的24所高校发放了2000份调查问卷,在充分实证的基础上,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为后面如何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第四章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和机制。这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理阐释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明确“四个坚持”目标,遵循“七个相统一”原则,明晰“八个教育”内容,着力“四个机制”保障。第五章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路径和载体进行了分析,主要阐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策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把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遵循合理的教育实践路径,利用多元化载体,才能有效实施。
张檀琴,管晓晨,李敏,成跃[6](2020)在《历史哲学视野下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文化自信与正确国家观》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近现代的巨大变迁是台湾问题形成和性质转化的精神因素。文化自信的客观根据是世界历史与地方历史的辩证。世界历史是世界整体,又渗透于地方历史,世界交往是其形式,人本身是其内容。中华文明本来就是世界历史,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而获得完备要素。地方历史是世界历史与地方的结合,因而内含世界历史,但是如果把它混同于世界历史,就变为伪世界历史。晚近以来,台湾站到了中外交往前沿,是世界历史进展的结果,后续遭遇了伪世界历史与反世界历史。殖民主义违背世界历史本性之善而构成伪世界历史,帝国主义野蛮侵略构成反世界历史,并且通过伪地方历史与反地方历史发生深远影响。伪地方历史即殖民主义在地镜像,反地方历史作为帝国主义在地镜像而根本危及地方历史。20世纪上半叶全世界所遭受的挫折固然促成多数帝国主义转化成当代资本主义,但是一种新帝国主义悄然出现,即超级帝国主义,通过"反帝"瓦解世界,成就自身超级霸权,促使台湾问题出现性质转化,从世界历史诸形态碰撞变成反世界历史及反地方历史作祟。反世界历史和反地方历史的暴力特征决定了统一的目标是去暴力。
赵国营[7](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内涵与发展特征》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体系。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需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内涵上体现了四重维度的有机统一,体现出从学习和借鉴苏联经验到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制度初创到社会主义制度法治化的确立、从总结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经验到借鉴人类制度文明一切成果等发展特征。
苏胜毅[8](2019)在《马克思立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及其当代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哲学是思想所把握到的时代。现时中国人所生活的年代,正在发生空前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方兴未艾的全球化浪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高歌猛进。全球化浪潮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信息革命和媒介技术使文化传播日趋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输出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文化的扩张和霸权建构。文化的强势输出弱化了各民族之间的认同,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国家的认同危机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全球化与民族性矛盾凸显。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民族认同的实质就是文化认同,而哲学无疑是文化认同的核心。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己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一方面不仅大大突破了现有西方现代化理论解释框架,同时也对我们原有的解释范式提出挑战,迫切要求我们依据中国道路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方面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并没有因为其经济上的地位而在文化上得到相应体现,中国并未体现出文化上的竞争力,相反还受到发达国家的文化压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面临着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依据和提升文化自信力的双重历史使命,而后一方面的使命无疑是最根本的,中国经济进入快车道愈发需要精神方面的指引。因此,把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这一章概括出来,进行富有成效的探讨,不断发展和建构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显得迫切而重要。哲学是以民族性为其根本存在方式的,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世界性的哲学,早在它诞生之初就以改变世界为其哲学主旨。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民族性的哲学,它在参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日益与各民族国家的解放与建设结合起来,受民族思维方式、语言、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性。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深刻变化的时代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提炼民族精神,深化民族认同,追求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时代内容。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使之符合这个时代的伟大实践,成为当前中华民族发展的深层呼唤。中国人引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有百年左右的历史,近百年的中国社会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学术积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已经取得长足进展,马克思的文本研究有了大量资源。进入21世纪以来,建构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有何哲学意蕴,需要在学术上去参与建构。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学者们也经过多种形式的解读,有从马克思的原始文本入手的,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入手的,也有从时代这个内容入手的。而无论何种解读都离不开中华民族这个主体,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与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求得民族振兴的价值目标,无不在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有着独特的民族性特点。因此,建构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求多种形式的结合,而最基本的一个无疑是能否从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出发,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达出民族的价值理想。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从哲学是有民族性的这一理论视域作一番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及其当代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从哲学民族性的概念及其规定性、哲学史的民族性问题探讨、哲学民族性表现的世界三大哲学传统、哲学民族性的基本属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得出民族性是哲学的本质属性,由此推出作为一种哲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具有民族性的;其次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概念、生成及特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得以通过民族性而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展现的过程也就是其世界性传播的重要载体,在马克思主义民族性过程中具有与民族思维相结合、探寻民族解放与建设道路的实践属性、彰显民族发展道路和模式的主体性特色、构筑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意蕴的特征,以期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一个基本理论视域;然后以民族性的理论视域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在中国的早期进程及后来的发展表现,为后面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建构提供一个总的思路;最后从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背景出发,探究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从而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内容,就是建构中华民族求得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具有时代性内容的哲学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建构。
梅世昌[9](2019)在《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认为音乐是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是不同年代人们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抽象反映,它的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真实写照,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政治与艺术的智慧结晶,它萌芽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产生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发展于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创新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蜕变革新于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和现实表明红色音乐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从理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某种意义而言,大众化为中国化提供了支撑,为时代化提供了依据。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为广大音乐工作者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基本创作思路和创作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确立了红色音乐的创作导向和创作秉持的理念,使得红色音乐的基本内涵更加深刻,推动了红色音乐的不断发展;而另一方面,红色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变得更为通俗易懂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革命的道理熔铸于音乐艺术当中,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活动当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音乐的洗礼,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历史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紧密相连。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革命实践中,开辟了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初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阶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根据地的红色音乐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党的革命主张逐步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左翼音乐运动,引导国统区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红色音乐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广大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建立起了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工作队伍,推进了红色音乐的发展。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深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日趋走向成熟,大量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聚集到延安,深入实际斗争生活当中,开展革命音乐创作活动,使得红色音乐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演绎形式上,与前一阶段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这些作品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斗争当中,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这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发展阶段。红色音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不断完善和多元化发展,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融汇贯通了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精髓的红色音乐得到了蜕变与创新,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从实践维度而言,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洗礼的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音乐文化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艺术路径,对于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红色音乐透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概念术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传播开来;其次,红色音乐的创作取材真实地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恢弘历程,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画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光辉历程,成为了新时代珍贵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再次,红色音乐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以及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是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国家和人民军队拥护爱戴的重要路径。最后,红色音乐是政治和艺术的高度统一,旋律的激昂奋进使得它能够起到鼓舞士气和瓦解敌手的功能。从现实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现实启迪。其一,红色音乐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崇尚新的道德风尚;其二,红色音乐能够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教育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其三,红色音乐能够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音乐,挖掘其高雅的艺术价值,凸显其承载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教育人民,教育党员,凝聚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传递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路径,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必然选择。
刘尧[10](2019)在《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对意识形态工作甚为重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无数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今中国发展的客观实践,辩证地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文横向对新时代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实践路径剖析论述。第一篇,基本概念阐释(第一、二章)。第一章,意识形态及相关概念梳理归纳,剖析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的论述,阐释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地位、主要功能的论述。第二章,详释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述的理论来源,并分析当下的国内外背景。第二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论述(第三、四章)。第三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论述;其次,根据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高度凝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元指导地位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最后,对习近平提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具体做法展开研究。第四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阐述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外延界定;其次,分析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最后,对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第三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任务论述(第五、六、七章)。第五章,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概括进行详细阐述,并研究其实现路径。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论述习近平对一些错误思潮的批驳,使人民明确自己的立场,与错误思潮作斗争,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第七章,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论述。鉴于当前对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不同程度地认识误区,威胁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安全,对此,必须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全方位,多角度展开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工作。第四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途径论述。即第八章,分别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进行阐释论述。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结合国内外现状,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和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规律,目标任务,实现路径,以期为新时代的党、国家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新时代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保障。
二、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壮大靠的是改革和开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壮大靠的是改革和开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百年演进的历程、特点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百年历史演进 |
二、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进的特点 |
三、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进的启示 |
(2)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研究(1928-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国内与国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阐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新政前的美国印第安人教育 |
第一节 建国以前的原始部落教育和殖民地同化教育 |
一、原始部落教育(1607 年以前) |
二、殖民地同化教育(1607-1776) |
第二节 建国早期到新政前的美国印第安人教育 |
一、建国早期的文明开化教育(1776-1879) |
二、新政前的强制同化教育(1879-1928) |
第三章 新政时的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 |
第一节 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背景 |
一、时代背景的催化 |
二、《梅里亚姆报告》的助推 |
第二节 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开展 |
一、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 |
二、学校课程和学校师资 |
三、教育权力的变化 |
四、教育模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衰亡 |
一、反对者的阻碍 |
二、实施中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
三、家庭、部落社区教育的缺失 |
四、二战及战后教育需求的改变 |
第四章 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成败分析 |
第一节 文化主义范式观点下的分析 |
一、从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分析 |
二、从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分析 |
三、从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分析 |
四、从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的关系分析 |
第二节 教育改革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
一、教育政策的正反两面性影响 |
二、文化冲突的正反两面性影响 |
第五章 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反思和启示 |
第一节 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反思 |
一、部落教育权力的演变 |
二、政府教育政策的引导 |
三、民族教育对异质文化的态度 |
四、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的选择 |
第二节 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启示 |
一、教育改革者对民族教育的改革应由内而外 |
二、少数民族成员对于文化的选择应理性思考 |
三、对于教育改革的理想目标不可急于求成 |
四、对于异质文化的冲突纷争不可二元对立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研究涉及到的重要法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党的民族工作背景和条件 |
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民族工作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陕甘宁边区的形成与发展 |
(二)陕甘宁边区少数民族概况 |
(三)陕甘宁边区社会发展状况 |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民族工作的理论支撑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 |
(三)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民族观 |
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民族工作的实践依据 |
(一)党的创立到大革命时期的民族工作实践 |
(二)大革命失败到红军长征以前党的民族工作实践 |
(三)红军长征开始到抗日战争党的民族工作实践 |
第三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的政策与实践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 |
(一)团结各民族共同抗日救亡 |
(二)民族自决向民族自治的转变 |
(三)反对民族分裂,建立统一的国家 |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政策 |
(一)少数民族工作的总政策 |
(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政策 |
(三)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政策 |
(四)少数民族社会建设政策 |
(五)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
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工作实践 |
(一)制定民族工作总政策 |
(二)扶持少数民族经济 |
(三)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
(四)设立少数民族工作机构 |
(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
第四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的历史作用和经验启示 |
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的历史作用 |
(一)有力地团结了边区少数民族共同抗战 |
(二)为新中国的民族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 |
(三)维护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稳定 |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的经验启示 |
(一)必须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二)充分认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重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
(三)民族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统战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4)民族性·传统性·创新性:中国道路发展的基本坚持(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性和传统性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历史中国建立和发展的根基 |
二、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新型革命、建设道路,是坚持民族性、传统性和创新性的伟大实践 |
(一)创新与发展民族性和传统性唤醒和激活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与斗争精神。 |
(二)创新与发展民族性和传统性是团结中国人民走向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前提。 |
(三)创新和发展是实现民族性与传统性传承与进步的必要条件。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与发展成就是坚持民族性、传统性和创新性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的重大成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则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与传统性所弘扬的内在价值的一致性,是中国道路得以发展的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以中华民族民族性与传统性的历史发展为“民族内核”。 |
(三)创新与发展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传统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基本坚持。 |
四、创新与发展中华民族民族性和传统性的成果是中国道路发展阶段为更高社会发展阶段的到来奠基 |
(5)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结构与方法 |
(一)研究基本结构 |
(二)研究主要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创新之处 |
(二)论文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 |
(一)新时代 |
(二)爱国主义 |
(三)爱国主义教育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 |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爱国主义思想 |
(四)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研基本情况 |
(二)调研问卷分析 |
(三)调研主要结论 |
二、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 |
(一)大学生爱国情感有效激发 |
(二)大学生爱国认知日益理性 |
(三)大学生爱国行为日趋自觉 |
(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经验日积月累 |
(五)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程不断发展 |
三、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有待加强 |
(二)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和合理性有待改进 |
(三)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有待完善 |
(四)爱国主义教育者话语解释力和引导力有待优化 |
(五)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缺失 |
四、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成因 |
(一)高校的育人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 |
(二)多元文化一定程度上冲击主流意识形态 |
(三)教育载体开发利用意识不强、力度不足 |
(四)教育者数字化能力不强、话语模式僵化 |
(五)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和机制不够完善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与机制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
(一)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 |
(二)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
(三)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 |
(四)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 |
(一)政治性与道德性相统一原则 |
(二)知识性和情感性相统一原则 |
(三)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原则 |
(四)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原则 |
(五)全覆盖和抓重点相统一原则 |
(六)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原则 |
(七)显教性和隐教性相统一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本内容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 |
(三)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
(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
(五)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 |
(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七)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
(八)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 |
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机制 |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重塑机制 |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资源整合机制 |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机制 |
(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保障机制 |
注释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路径与载体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
(一)传统方法与创新方法相结合 |
(二)分段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 |
(三)理论灌输与榜样熏陶相结合 |
(四)实践外化与思想内化相结合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
(一)“守好责任田”,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
(二)“实践出真知”,搭建第二课堂实践平台 |
(三)“网络育新人”,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 |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论载体 |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网络载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历史哲学视野下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文化自信与正确国家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人文化认同变迁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
(一)中国文化认同的实质是文化自信与文化开放的辩证 |
(二)中华文化的力量来源于世界历史与地方历史的辩证 |
二、伪世界历史、伪地方历史与民族主义 |
(一)帝国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异化,即伪世界历史 |
(二)民族自决是民族主义兴起的关键 |
(三)狭隘民族主义导致伪地方历史、反地方历史 |
三、台湾问题性质的转化与反地方历史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是世界历史与地方历史的辩证 |
(二)台湾问题性质的转化——从地方历史到伪地方历史、反地方历史 |
四、历史祛伪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
(一)“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肯定性内涵 |
(二)“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否定性内涵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内涵与发展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需求 |
(二)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 |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的四重维度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完整结构的制度体系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自我完善的开放制度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特征 |
(一)从学习和借鉴苏联经验到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二)从制度初创到社会主义制度法治化的确立 |
(三)从总结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经验到借鉴人类制度文明一切成果 |
(8)马克思立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及其当代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理论前提 |
第一节 哲学民族性的概念及其规定性 |
一、“民族性”概念的一般含义和用法 |
二、民族性是哲学的根本存在方式 |
第二节 哲学史上的民族性问题探讨 |
一、西方哲学史上的民族性论述 |
二、中国哲学史视域下的哲学民族性问题探讨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有关哲学民族性的思想 |
第三节 哲学民族性的原初表现形式:世界三大哲学传统 |
第四节 哲学民族性的基本属性 |
一、哲学民族性的主体属性 |
二、哲学民族性的实践属性 |
三、哲学民族性的价值属性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概念、生成及特征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概念分析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主要内涵 |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生成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产生的客观条件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产生的主观条件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主要特征 |
一、展现与民族思维相结合的理论风格 |
二、探寻民族解放与建设道路的实践属性 |
三、彰显民族发展道路和模式的主体性特色 |
四、构筑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意蕴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视域 |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研究的必要性 |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研究的可能性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在中国的早期进程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中国出场途径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在中国的早期路径依赖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在中国的早期形式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在中国的发展 |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 |
二、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现代化版“经世致用” |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新发展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背景下的哲学研究经验 |
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哲学立场 |
二、探求中国传统哲学的近现代转型 |
三、拓宽西方哲学的研究视野 |
第四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建构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发展召唤民族性哲学 |
一、当代中国的实践背景及其逻辑指向 |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发展的主体性召唤 |
第二节 中国模式的哲学意蕴 |
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华民族特色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化认同意识 |
三、世界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反身双向建构 |
第三节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当代创新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理论诉求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实践转向 |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性的价值理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缘起 |
0.2 研究的意义 |
0.2.1 理论和现实意义 |
0.2.2 学术价值 |
0.3 研究综述 |
0.3.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0.3.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0.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0.3.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0.4 本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0.4.1 重点难点 |
0.4.2 创新点 |
0.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6.1 红色音乐概念的界定 |
0.6.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概念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和红色音乐的内在关联 |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1.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大众化作为支撑 |
1.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
1.2 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红色音乐的理论基础 |
1.2.1 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 |
1.2.2 阐释了音乐艺术的基本功能 |
1.2.3 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创作理念 |
1.3 红色音乐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3.1 使马克思主义深奥的理论表达更加通俗 |
1.3.2 使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语言更加形象 |
1.3.3 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更加广泛深远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发展脉络 |
2.1 红色音乐的诞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1.1 红色音乐的萌芽与诞生 |
2.1.2 工农革命歌咏活动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传播 |
2.2 红色音乐的初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2.1 在苏区音乐建设中逐步走向群众 |
2.2.2 在左翼音乐运动中逐步趋向专业 |
2.2.3 1927年至1937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3 红色音乐的深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3.1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
2.3.2 在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实际斗争推动历史进程 |
2.3.3 1937年至1949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4 红色音乐的创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1 在新中国成立的头17年中创新发展 |
2.4.2 在十年艰辛探索和两年徘徊中曲折发展 |
2.4.3 1949年至1978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5 红色音乐的蜕变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1 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前提下坚持主流 |
2.5.2 1978年以来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具体功能 |
3.1 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方针政策 |
3.1.1 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术语 |
3.1.2 形象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1.3 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
3.2 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光辉历程 |
3.2.1 铭刻中国革命战争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 |
3.2.2 记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的曲折历程 |
3.2.3 描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拓创新的伟大历程 |
3.3 塑造党、国家以及人民军队的伟岸形象 |
3.3.1 塑造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
3.3.2 塑造新中国积极向上、爱好和平的形象 |
3.3.3 塑造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形象 |
3.4 鼓舞士气以及瓦解敌手 |
3.4.1 鼓舞士气 |
3.4.2 瓦解敌手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基本特征 |
4.1 丰富的人民性 |
4.1.1 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4.1.2 作品风格引导人民审美需求 |
4.1.3 情感表达契合人民诉求 |
4.2 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 |
4.2.1 旗帜鲜明弘扬社会主旋律 |
4.2.2 高度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 |
4.3 多样的艺术性 |
4.3.1 中西结合 |
4.3.2 雅俗共赏 |
第5章 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
5.1 以丰富的音乐内容教育引导广大人民 |
5.1.1 树立的模范典型引导人民奋勇前行 |
5.1.2 承载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1.3 凸显的中华传统美德引领道德风尚建设 |
5.2 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
5.2.1 筑牢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
5.2.2 教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5.3 以音乐的独特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
5.3.1 以通俗的音乐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 |
5.3.2 以独特的音乐旋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余论: 关于红色音乐发展的几个问题 |
一、关于红色音乐内容上充斥暴力问题的争议 |
二、关于红色音乐与个人崇拜 |
三、关于红色音乐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
第一篇 基本概念梳理阐释 |
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概念阐释 |
1.1 意识形态理论 |
1.1.1 意识形态概念及发展 |
1.1.2 意识形态基本特征 |
1.1.3 意识形态主要功能 |
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1.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内涵 |
1.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特征 |
1.2.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功能 |
1.3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地位论述 |
1.3.1 事关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
1.3.2 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
1.3.3 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 |
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要功能论述 |
1.4.1 决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
1.4.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1.4.3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
2 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背景条件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
2.1.2 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2.2 国际背景 |
2.2.1 国际政治领域 |
2.2.2 思想文化领域 |
2.2.3 全球化网络化领域 |
2.3 国内背景 |
2.3.1 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时期 |
2.3.2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
第二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论述 |
3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3.1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
3.1.1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3.1.2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
3.1.3 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 |
3.2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
3.2.1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 |
3.2.2 思想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挑战 |
3.2.3 网络信息化的挑战 |
3.3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要方法 |
3.3.1 坚持党性原则 |
3.3.2 党员、干部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3.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
4.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有机统一 |
4.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
4.2.1 党和人民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
4.2.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4.2.3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4.3 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
4.3.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4.3.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
4.3.3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 |
第三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标任务论述 |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
5.1.1 国家层面 |
5.1.2 社会层面 |
5.1.3 个人层面 |
5.2 坚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
5.2.2 党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指南 |
5.2.3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思想指引 |
5.3 找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 |
5.3.1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3.2 重点关注相关领域 |
5.3.3 注重大众化通俗化 |
6 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的论述 |
6.1 新自由主义思潮 |
6.1.1 新自由思潮的产生和基本观点 |
6.1.2 习近平反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 |
6.1.3 坚决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 |
6.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
6.2.1 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特点 |
6.2.2 习近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内容 |
6.2.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 |
6.3 改革开放质疑论及其反思 |
6.3.1 改革开放质疑论的基本观点 |
6.3.2 习近平反对改革开放质疑论的主要内容 |
6.3.3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6.4 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 |
6.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6.4.2 科学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
6.4.3 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话语权 |
7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 |
7.1 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新态势 |
7.1.1 新时代党组织意识形态现状 |
7.1.2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 |
7.1.3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隐患 |
7.2 坚守网络意识形态主战场 |
7.2.1 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7.2.2 构建意识形态科技生态体系 |
7.2.3 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
7.3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方法 |
7.3.1 一以贯之马克思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 |
7.3.2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三权”的系统建设 |
7.3.3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第四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途径论述 |
8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 |
8.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基本原则 |
8.1.1 坚持一元化和多样性相统一 |
8.1.2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
8.1.3 坚持根本和创新发展相统一 |
8.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主要路径 |
8.2.1 坚持不懈加强思想理论武装 |
8.2.2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
8.2.3 加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和系统建设 |
8.2.4 坚持意识形态建设贯彻全过程 |
8.2.5 巩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
8.2.6 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建设 |
8.2.7 增强宣传思想工作者队伍的“四力” |
8.2.8 讲好中国故事更好传播中国声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壮大靠的是改革和开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百年演进的历程、特点及启示[J]. 邹安乐.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1(04)
- [2]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研究(1928-1945)[D]. 喻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工作研究[D]. 刘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4]民族性·传统性·创新性:中国道路发展的基本坚持[J]. 陆轶之.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5]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李滨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历史哲学视野下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文化自信与正确国家观[J]. 张檀琴,管晓晨,李敏,成跃.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03)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内涵与发展特征[J]. 赵国营. 西部学刊, 2019(23)
- [8]马克思立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及其当代建构[D]. 苏胜毅.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4)
- [9]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梅世昌. 湘潭大学, 2019(12)
- [10]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D]. 刘尧.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