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抗枯萎病引种鉴定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萨吉达木·艾则孜[1](2018)在《新疆北部棉花病害调查及抗性品种筛选》文中指出棉花是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几年来,新疆棉花病害发生逐年加重,造成一些棉区严重减产或品质下降。本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及分子检测方法对新疆北部棉区的棉花病害种类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子检测对4种病害病原菌的侵染动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室内盆栽鉴定和小区试验,比较了新疆棉花主栽品种对立枯病和红腐病的单一抗性和兼抗特性。为因地制宜地选择抗病品种及针对性地开展病害防控提供依据。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北部棉花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立枯病、黄萎病、红腐病、炭疽病和角斑病。其中,枯萎病和立枯病发生较为普遍;黄萎病发生次之;红腐病分布地较少,集中地发生在塔城地区;炭疽病和角斑病在调查区域内仅有零散分布。对各地病样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新疆北部棉区均有4种病害病原菌的分布。其中,尖孢镰孢霉分布最为普遍;立枯丝核菌次之;大丽轮枝菌只在近半数的采样区域有分布;拟轮枝镰孢霉分布不广,有明显的区域性,仅个别采样区域有较高频的分布。对4种病害病原菌侵染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和拟轮枝镰孢霉对棉株的早期侵染率较高,在子叶期就有了较高的侵染,从子叶期到蕾铃期侵染株率逐渐减少,呈持续下降趋势,且立枯丝核菌侵染率一般高于拟轮枝镰孢霉;而尖孢镰刀菌和大丽轮枝菌虽然在子叶期也有侵染,但侵染株占比较低,从子叶期到蕾铃期侵染株率逐渐增加,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尖孢镰孢霉侵染株率一般高于大丽轮枝菌;在六叶期前立枯丝核菌和拟轮枝镰孢霉的侵染株率高于尖孢镰刀菌和大丽轮枝菌,而六叶期后尖孢镰孢霉和大丽轮枝菌的侵染株率高于立枯丝核菌和拟轮枝镰孢霉。基于分子检测的4病原菌的混合侵染情况分析表明:4种病原菌中两种或多种病原菌混合侵染单一棉株的情况非常普遍;其中,2种病原菌混合侵染的病株最多。品种抗性比较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对立枯病和红腐病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抗性差异。供试品种中没有免疫(I)或高抗(HR)的品种,多数品种对2种病害表现为感病(S)或高感(HS)。仅有少数品种对红腐病或立枯病表现为抗病(R)或中抗(MR)。对红腐病抗性较好的品种有中棉72(R)、新陆早53(R)、中棉50(MR)等7个品种。对立枯病较好的品种有新陆早53(MR)、中棉72(MR)和中棉50(MR)等6个品种。对2种病害的兼抗性较好的品种有新陆早53(MR)、中棉72(MR)和中棉50(MR)等6个品种。此外棉花品种对2种病害的抗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对立枯病抗性较好的品种多数兼具对红腐病的抗性。
侯仙[2](2018)在《棉花黄萎病拮抗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阿拉尔16团和沙湾144团连作10年以上且棉花黄萎病发病严重的棉田区采集24份棉花根际土,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对土样进行分离、筛选棉花黄萎病的拮抗菌,并通过PCR扩增该拮抗菌NJZ12-2的ITS基因序列,在NCBI中进行同源性比较,用MEGA 5.0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确定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主要取得结果如下:(1)从棉花根际土中分离获得397个菌株,其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是176株、151株、52株,分别占总分离菌株的46.4%、39.8%、13.7%。结果表明: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细菌的数量最多,而真菌、放线菌相对较少。(2)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15株对棉花黄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抑菌圈直径≥10mm有6株。拮抗作用最明显的是菌株NJZ12-2,抑菌圈直径为20.3 mm。从棉花不同发育期筛选获得微生物及拮抗菌数量分析表明:棉花根系土中的微生物种类及数量会随着棉花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在棉花苗期时根际土中的微生物及拮抗菌数量最多。(3)菌株NJZ12-2对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拮抗菌NJZ12-2对棉花黄萎病菌丝生长抑菌率为58.67%。(4)对筛选获得的拮抗作用最强的菌株NJZ12-2进行鉴定。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r 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最终鉴定菌株NJZ12-2为Acremonium sp。(5)对菌株NJZ12-2进行室内盆栽防效试验表明:菌株NJZ12-2可以推迟棉花黄萎病的发病时间,降低发病率,由SPSS数据分析表明菌株NJZ12-2的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的相对防效为52.41%-54.81%左右。本研究表明菌株NJZ12-2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潜在的生防价值。
邓善初[3](2013)在《喀什棉花品种筛选及配方施肥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喀什地区是重要的植棉区,棉花是喀什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喀什地区的棉花品种多、乱、杂,主栽品种难以确定,而关于适合喀什地区栽培的棉花品种比较试验的研究报道很少。为从目前大量使用的棉花品种中筛选出最适合本地区的优良品种,为纺织业提供优质纤维,为棉农增加收入。本文以喀什地区应用较广泛的八个品种为材料进行比较试验。另外,挑选了八个新品种与当地的主栽品种进行比较,对棉花的产量、品质等综合性状进行比较,旨在为喀什地区的棉花主栽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新疆喀什地区的棉花施肥技术尚缺少明确的标准。为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本文研究了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佳施肥量,构建了棉花施肥参数模型,开展了锌和锰微肥的田间试验工作,初步建立中量和微肥施肥体系,为喀什的棉花施肥提供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正在生产上使用的8个棉花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陆中36号生育期132d,生育期适中,整个生育期生长势强、整齐度高,纤维品质优于其余7个主栽品种。新陆中36号抗黄萎病较差,在重病区不能种植,适宜在无病区种植。2、对引进的8个新品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棉所415和P53生育期适中,均小于135d,产量比对照高,株高适宜、株型塔型、农艺性状符合“矮、密、早”的栽培需求,纤维品质优良,值得示范推广。3、喀什地区中等肥力棉田的田间肥料用量试验表明,最佳施肥比是N:P2O5: K2O=1:0.65:0.22-0.25,中等肥力棉田最佳施肥量,氮肥为304.5kg/hm2,磷肥施用量为189kg/hm2,钾肥施用量64.5kg/hm2.在棉田最佳施肥量的基础上适量增施锰肥和锌肥,可提高产量,增加收益。4、合理施肥可使棉花的株高、单株铃数、果枝数、铃重、衣分达到较好的状态,氮、磷、钾、肥从无到施至最佳量,棉花的株高达最佳值,生育期适中,铃重、果枝数也逐步增加。从而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氮肥对棉花株型的塑造非常重要,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施氮肥超过最大值会造成棉花的贪青晚熟。综上所述,新陆中36号的生育期、生长势、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纤维品质和抗病性等性状优于其它材料,值得示范推广。中棉所415、P53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农艺性状符合“矮、密、早”的要求,纤维品质较优良,值得示范推广。喀什地区中等肥力棉田的最佳施肥比是N:P205:K2O=1:0.65:0.22-0.25喀什地区中等肥力棉田最佳氮肥施用量为304.5kg/hm2,磷肥施用量为189kg/hm2,钾肥施用量64.5kg/hm2,在棉田缺某微肥时适量增施微肥施最可提高棉花产量,增加收入。
付慧娟[4](2011)在《陆地棉野生种系抗黄萎病筛选及抗性机制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陆地棉野生种系又称半野生棉,原产于美洲墨西哥等地,是未栽培驯化的野生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为棉花育种的重要遗传资源。黄萎病是世界性的棉花重大病害,严重威胁和阻碍棉花生产的发展。目前为止,棉花高抗黄萎病的抗源材料是十分缺乏的,因此,寻找新的抗黄萎病种质资源并研究其抗病机制成为黄萎病育种研究的必需途径。本文对220份陆地棉7个野生种系进行黄萎病菌的抗性筛选,用8份不同抗性材料进行了黄萎病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萎病抗性筛选得到抗病材料18份,包括高抗材料1份,耐病材料30份。18份抗病材料中,阔叶棉16份,尤卡坦棉1份,尖斑棉1份。30份耐病材料中,阔叶棉28份,尖斑棉1份,马利加朗特棉1份。对其中的8份抗病材料做了病圃鉴定,除阔叶棉40,阔叶棉44,阔叶棉45田间校正病指表现为耐病水平,其余5份与温室鉴定结果一致,均为抗病水平。2.利用针刺接种法对黄萎病菌在陆地棉野生种系感抗材料茎中扩展速度进行了研究,发现黄萎病菌在抗病材料茎中扩展速度比在感病材料中慢。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棉花对黄萎病菌的组织结构抗性理论,也证明了抗病材料的抗扩展性。3.测定陆地棉野生种系材料根系与黄萎病菌孢子亲和性发现,抗病材料根系与黄萎病菌亲和性低,而感病材料根系与黄萎病菌亲和性较高。本研究结果从侧面证明了抗病材料的抗侵染性。4.对陆地棉野生种系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中糖种类没有区别,均含有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三种。但抗病材料根系分泌物中糖含量显着少于感病材料。由此可见,根系分泌物中糖的含量与材料抗病性相关,糖含量多,抗病力弱。5.对陆地棉野生种系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抗病材料在氨基酸的种类上少于感病材料。其中,精氨酸为抗病材料特有氨基酸。在氨基酸含量上,抗病材料显着低于感病材料。一般来说,氨基酸种类少,含量低,材料抗病力强。6.研究陆地棉野生种系根系分泌物对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发现,抗病材料根系分泌物对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感病材料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有刺激作用。7.本实验将陆地棉野生种系与陆地棉对照(冀棉11和中棉所41)比较,发现陆地棉野生种系与陆地棉在所研究的抗性机制中没有区别。由此可以推断,棉花抗黄萎病机制可能只与材料的抗病性相关,而与材料种类无关。
王孝法,胡锡宁,林海,王占亭[5](2000)在《棉花抗枯萎病引种鉴定试验初报》文中研究说明
武贵元[6](2014)在《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系在山东的分布、毒素测定及生防细菌筛选》文中研究表明棉花黄萎病是山东棉花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年发生面积700多万亩,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我省的棉花生产。近年来,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致病力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落叶型菌系在田间的广泛出现,对我省的棉花生产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因此,了解落叶型菌系的特点及其在山东的分布,对有效控制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及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山东德州、东营和泰安等地棉花黄萎病发生田采集病株样品,经分离纯化,获得202株分离物,经培养性状观察、特异性引物扩增及致病力分析,发现落叶型菌系在我省分布十分广泛。对部分菌株的产毒能力及致病力进行了分析,发现各菌株产毒能力有较大差异。从不同地区采集土壤样本,筛选、鉴定出对黄萎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8株,为进一步对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菌株材料。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于棉花黄萎病盛发期,从山东德州、东营、泰安等地采集棉花黄萎病标本,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202株分离物。2.对各菌株的培养特征观察表明,202株分离物中,201株为菌核型,菌落黑色、白色气生菌丝稀薄或浓密,产生大量微菌核;1株为菌丝型,菌落白色、菌丝棉絮状、无微菌核和黑色素产生。3.用大丽花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特异性引物DB19/DB22对202株分离物进行PCR扩增,发现所有分离物均可扩增出一条530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表明202株分离物均为V. dahliae。4.为分析落叶型菌系在山东的分布,分别用2对特异性引物(INTD2f/INTD2r和INTND2f/INTND2r)对202株分离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其中201个分离物都在INTD2f/NTD2r作用下扩增出一条460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表明这些菌株为落叶型菌系,占所有分离物的99.5%;仅有1株分离物(HLX5-1-1)在非落叶型引物INTND2f/NTND2r作用下扩增出一条800bp左右的条带,占所有分离物的0.5%。表明落叶型菌系在山东各棉区分布广泛。5.随机选取8株分离物对其产毒能力、毒素对棉花种子萌发和棉苗的致萎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菌株HDF4-3-1产毒能力最强,菌株3-5毒素产生量最小,表明不同菌株的产毒能力具有差异。用毒素处理棉花种子和幼苗,发现菌株HDF5-3-1的抑制率和致萎指数最高,非落叶型菌系HLX5-1-1最低,表明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异。6.测定了8株生防细菌的拮抗效果,结果发现:菌株JK-14对黄萎病菌的抑菌半径最大,为24.0mm,菌株A12抑菌半径最小,为11.0mm。表明菌株之间的拮抗性存在差异。经16S rDNA鉴定,A12为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将菌株X-11、JK-1、SF-19、SF-23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菌株JK-19、JK-28、JK-25初步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Peanibacillus spp)。
刘海洋,努尔孜亚,毕海燕,郭天凤,武刚,姚举[7](2012)在《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对新疆生产上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的棉花品种(系)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为棉花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发病均匀的自然病圃对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对南、北部棉区的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及常规区试的120份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发现,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较少,主要以耐黄萎病和感黄萎病品种为主。只鉴定出一个抗黄萎病品种01-2,其病情指数较高为20.0,达到抗病与耐病的临界值。耐黄萎病品种较多占到44.2%,包括81-3等种植多年的老品种。【结论】目前新疆棉花以耐黄萎病品种为主,缺乏抗黄萎病品种,亟需培育新的抗病品种。
张楠[8](2012)在《四份野生瓜种质资源研究》文中指出瓜类蔬菜在我国蔬菜周年供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和生产的发展对新品种的要求日益提高和复杂,单纯的依靠栽培品种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在抗病、抗逆育种中,迫切需要引入野生材料质资源,此外,现代育种中的远缘杂交、体细胞杂交、以及基因工程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种间基因交流的范围,使野生种质资源的利用更加突出。野生植物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长期选择下,其抗病性和抗逆性优于栽培品种,或具有栽培作物所缺乏的某些宝贵特征、特性,是瓜类育种和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源。开展野生瓜类种质资源的考察搜集,研究其形态学与生物学性状、抗病性、细胞学特性以及亲缘关系,对我国瓜类种质资源的保护、种质创新和瓜类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4份野生瓜类种质为材料,从形态学、生物学、抗病性、细胞学和分子标记等方面对野生瓜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和评价,主要结果如下:通过田间形态学和生物学研究,初步鉴定野生材料No.9为野生红瓜,野生材料No.10为野生甜瓜(野生小马泡),野生材料No.11为野生栝楼,野生材料No.12为野生西瓜(野生红籽瓜),4份野生材料形态差异较大,野生性状明显,部分食用价值低劣,难以直接利用,但其表现出植株生长茂盛,其中3份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可应用于瓜类育种。通过对4份野生瓜类材料进行枯萎病和白粉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野生材料No.9和No.11对枯萎病免疫,其发病率均为0%,野生材料No.12,其发病率为16.7%,为高抗枯萎病材料,可应用于瓜类枯萎病抗病育种中,野生材料No.10其发病率为80%,病情指数为67.5,为轻感材料。野生材料No.9、No.11和No.12对白粉病均免疫,其病情指数均为0,为很好的瓜类白粉病抗病育种材料,以待于进一步利用,野生材料No.10的病情指数达到77.3%,为感白粉病材料。通过对4份野生瓜类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研究,结果如下:野生材料No.9,其核型公式为2n=2x=24=24m,核型类型为1A型;野生材料No.10,其核型公式为2n=2x=24=18m+4sm+2sm(SAT),核型类型为2A型;野生材料No.11,其核型公式为2n=2x=22=18m+4sm,核型类型为2A型;野生材料No.12,其核型公式为2n=2x=22=22m,核型类型为1A型。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栝楼属植物(野生材料No.11)的染色体核型,为栝楼属植物的研究提供了细胞学基础。通过对4份野生瓜类材料的SSR亲缘关系分析,从130对甜瓜g-SSR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5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分析供试材料,共得到271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4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45.8%。4份野生瓜与4种栽培瓜(甜瓜、黄瓜、西瓜、南瓜)品系间的相似系数为0.62~0.96。由WINBOOT程序聚类分析表明,野生材料No.9、No.10、No.11和No.12分别与黄瓜、甜瓜、南瓜和西瓜亲缘关系最近。
侯丽娟[9](2010)在《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生物活性测定及其对棉苗生化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是影响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自上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后现已在我国广大棉区造成严重危害,并成为限制我国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的研究报道较多,认为该病原菌的毒素作用是加重棉花黄萎病发生危害的重要致病因子。为此,开展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的研究,对揭示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棉花黄萎病菌液体培养性状进行分析,对病菌毒素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并对毒素处理后棉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丙二醛及木质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所得结果如下:1.对16株陕西不同地域来源的棉花黄萎病菌代表菌系的液体培养性状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培养液颜色、分生孢子浓度及蛋白含量等性状差异明显,根据培养性状可将其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培养液呈白色,无微菌核,毒素蛋白浓度较高;第二种类型:培养液呈淡褐色,含少量微菌核,毒素蛋白浓度居中;第三种类型:培养液呈深褐色,含大量微菌核,毒素蛋白浓度较低。2.菌株毒素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毒素对抗、感病品种的毒害作用差异明显,毒素处理后感病品种中棉19萎蔫发病时间较抗病品种陕2365早,萎蔫指数也较高。利用不同浓度的毒素处理棉苗发现,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棉苗萎蔫指数亦升高,表现为毒素浓度与致萎强度呈正相关性。3.不同菌株毒素对棉苗的毒害研究表明:菌株中培养液呈白色无微菌核的其毒素致萎指数较高,呈深褐色含大量微菌核则致萎指数相对较低,表明菌株液体培养特性与毒素生物活性有一定关系。4.利用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处理棉花黄萎病抗病和感病品种的棉苗后,测定棉株体内SOD、POD、PAL的活性以及MDA和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两品种棉苗叶片SOD活性都降低,感病品种降幅高于抗病品种;感病品种POD活性升高较快,到达峰值后迅速下降,而抗病品种POD活性持续上升;两品种PAL活性变化趋势相似,抗病品种的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两品种MDA和木质素含量均增多,感病品种MDA含量的增幅和增量高于抗病品种。
汪秀丽,江礼斌[10](2009)在《杂交棉新品种选育试验》文中指出通过小区种植比较试验进行杂交棉品种的筛选,结果表明:向8×A16、向8×泗抗符合育种目标和选育条件,可进一步用于安徽省棉花区域试验。
二、棉花抗枯萎病引种鉴定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花抗枯萎病引种鉴定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北部棉花病害调查及抗性品种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棉花主要病害种类及在新疆北部的分布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新疆棉花4种病害病原菌的侵染动态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新疆棉花主栽品种对2种苗期病害的抗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新疆北部各地棉田土壤信息 |
附录 Ⅱ 4种病原菌的部分电泳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棉花黄萎病拮抗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棉花黄萎病的发现及分布情况 |
1.2 新疆棉花黄萎病的发病新趋势及发病原因分析 |
1.2.1 新疆棉花黄萎病的发病新趋势 |
1.2.2 新疆棉花黄萎病发病原因分析 |
1.3 棉花黄萎病病原菌的概述及致病机制 |
1.3.1 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类地位 |
1.3.2 大丽轮枝菌的形态 |
1.3.3 致病机制 |
1.4 棉花黄萎病防治现状 |
1.4.1 抗病育种 |
1.4.2 农业防治 |
1.4.3 化学防治 |
1.5 拮抗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及生物防治在棉花黄萎病上的应用 |
1.5.1 拮抗微生物的作用机制 |
1.5.2 生物防治在棉花黄萎病上的应用 |
第2章 棉花黄萎病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土样采集 |
2.1.2 供试病原菌 |
2.1.3 供试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
2.2.2 拮抗菌的初筛 |
2.2.3 拮抗菌的复筛 |
2.2.4 拮抗菌 NJZ12-2 对棉花黄萎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 |
2.3.2 拮抗菌的初筛 |
2.3.3 拮抗菌的复筛 |
2.3.4 拮抗菌NJZ12-2对棉花黄萎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拮抗菌NJZ12-2的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培养基 |
3.1.3 试验试剂及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拮抗菌的形态学观察 |
3.2.2 生理生化特征 |
3.2.3 菌株NJZ1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4 菌株NJZ12-2的r DNA-ITS扩增 |
3.2.5 切胶回收及扩增产物的检测 |
3.2.6 构建系统发育树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株NJZ12-2形态特征 |
3.3.2 生理生化特征 |
3.3.3 菌株NJZ12-2的ITS区段的PCR扩增 |
3.3.4 菌株NJZ12-2ITS测序结果 |
3.3.5 菌株ITS序列BLAST比对结果 |
3.3.6 构建系统发育树及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拮抗菌NJZ12-2对棉花黄萎病防效的初步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棉花品种 |
4.1.3 供试土壤和营养钵 |
4.2 方法 |
4.2.1 拮抗菌菌悬浮液制备 |
4.2.2 病原菌菌悬液的制备 |
4.2.3 棉种处理 |
4.2.4 棉苗的种植和培育 |
4.2.5 棉苗接种 |
4.2.6 温室病情调查和统计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拮抗菌的温室防效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喀什棉花品种筛选及配方施肥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喀什棉花品种比较 |
1.1 棉花品种比较背景概述 |
1.2 国内外棉花生产及消费的现状 |
1.3 国内棉花生产及育种进展 |
1.4 棉花的地位 |
1.5 问题与展望 |
2 测土配方施肥 |
2.1 测土配方施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研究目标 |
2.4 配方施肥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喀什地区棉花主栽品种比较试验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地的情况 |
1.3 试验方法 |
1.4 栽培管理 |
1.5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
2 结果及分析 |
2.1 生育期及生长情况 |
2.2 株型 |
2.3 产量及与产量有关的性状 |
2.4 纤维品质 |
2.5 抗枯黄萎病情况 |
3 品种评述 |
3.1 中棉所44 |
3.2 中棉所41 |
3.3 中棉所43 |
3.4 中棉所49 |
3.5 新陆中36号 |
3.6 新陆中35号 |
3.7 新陆中47号 |
3.8 新陆中21号 |
4 结论 |
5 讨论 |
5.1 生育期 |
5.2 株型 |
5.3 纤维品质和产量 |
第三章 喀什地区新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地的情况 |
1.3 试验方法 |
1.4 栽培管理 |
1.5 试验地的天气情况 |
2 结果及分析 |
2.1 参试品种生育期、生长势、整齐度比较 |
2.2 参试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
2.3 参试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
2.4 参试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分析 |
2.5 品种述评 |
3 结论 |
4 讨论 |
第四章 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初探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选择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4 田间管理措施 |
2 试验结果及统计分析 |
2.1 肥料处理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 |
2.2 肥料处理对棉花株高、株型的影响 |
2.3 肥料处理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2.4 化肥的增产效益 |
2.5 最佳施肥率统计分析 |
3 结论 |
4 讨论 |
第五章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
1 棉花测土配方施肥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选择 |
1.3 试验方法 |
1.4 田间设计及计算方法 |
1.5 田间管理 |
2 试验结果分析 |
3 结论 |
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陆地棉野生种系抗黄萎病筛选及抗性机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陆地棉野生种系 |
1.1.1 陆地棉野生种系简介 |
1.1.2 陆地棉野生种系分类 |
1.1.3 我国陆地棉野生种系的引种历史 |
1.1.4 陆地棉野生种系的利用 |
1.2 棉花黄萎病概述 |
1.2.1 棉花黄萎病发生概况 |
1.2.2 棉花抗黄萎病研究进展 |
1.2.3 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方法 |
1.3 棉花黄萎病菌的研究 |
1.3.1 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类 |
1.3.2 棉花黄萎病菌概况 |
1.3.3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机理 |
1.4 棉花黄萎病抗病机制研究 |
1.4.1 棉花与黄萎病菌的识别与互作机制 |
1.4.2 组织结构抗性 |
1.4.3 生理生化抗性 |
1.4.4 微生态抗性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棉花材料及病原菌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2 抗病性鉴定 |
2.2.1 温室抗病性鉴定 |
2.2.2 田间病圃抗病鉴定 |
2.3 抗黄萎病机制初步研究 |
2.3.1 针刺接菌研究黄萎病菌在感抗材料茎中扩展速度 |
2.3.1.1 材料选取及前期培养 |
2.3.1.2 试验材料的针刺接菌 |
2.3.1.3 实验材料取样培养 |
2.3.2 根与微生物亲和性 |
2.3.3 根系分泌物研究 |
2.3.3.1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及分析 |
2.3.3.2 菌丝生长实验 |
2.3.3.3 孢子萌发实验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陆地棉野生种系材料对黄萎病的抗性 |
3.2 黄萎病菌在陆地棉野生种系感抗材料茎中扩展速度 |
3.2.1 接菌6 小时后材料的取样观察 |
3.2.2 接菌1 天后材料的取样观察 |
3.3 陆地棉野生种系材料根与黄萎病菌亲和性 |
3.4 陆地棉野生种系材料根系分泌物研究 |
3.4.1 不同抗性的半野生棉材料根系分泌物中糖的含量 |
3.4.2 不同抗性的半野生棉材料根系分泌物中的氨基酸含量与种类 |
3.4.3 根系分泌物对黄萎病菌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试验材料的特点 |
4.2 黄萎病抗性鉴定探讨 |
4.2.1 温室苗期抗性鉴定 |
4.2.2 田间病圃抗性鉴定 |
4.2.3 温室苗期与田间病圃抗性鉴定的比较 |
4.3 棉花黄萎病抗性机制 |
4.3.1 棉花抗性机制研究探讨 |
4.3.1.1 棉花组织结构抗性 |
4.3.1.2 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 |
4.3.2 陆地棉野生种系与陆地棉抗性机制的比较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系在山东的分布、毒素测定及生防细菌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棉花黄萎病的发现与分布 |
1.2 棉花黄萎菌的寄主范围及其危害 |
1.3 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特点及特征 |
1.3.1 普通型 |
1.3.2 落叶型 |
1.4 棉花黄萎病原菌研究 |
1.4.1 棉花黄萎病菌的形态 |
1.4.2 黄萎病原菌生理特性研究 |
1.5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研究 |
1.5.1 棉花黄萎病菌的鉴别寄主法研究 |
1.5.2 棉花黄萎病菌其他检测技术 |
1.5.2.1 营养亲和性研究 |
1.5.2.2 同工酶研究 |
1.5.2.3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6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机理 |
1.6.1 导管堵塞学说 |
1.6.2 毒素学说 |
1.7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研究 |
1.8 棉花黄萎病的防治 |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及质粒 |
2.1.3 生化和分子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1.5 实验用培养基 |
2.1.6 实验用溶液和试剂 |
2.2 方法 |
2.2.1 棉花黄萎病标本采集 |
2.2.2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
2.2.2.1 病原菌分离 |
2.2.2.2 单孢分离及病菌纯化 |
2.2.3 病原菌培养性状观察 |
2.2.4 黄萎病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4.1 菌体培养 |
2.2.4.2 基因组DNA的提取步骤 |
2.2.5 棉花黄萎病原菌致病型的分子鉴定 |
2.2.5.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2.2.5.2 PCR扩增反应体系和条件 |
2.2.6 不同菌株致萎毒素的毒性测定 |
2.2.6.1 供试黄萎菌株 |
2.2.6.2 菌体培养 |
2.2.6.3 毒素的提取 |
2.2.6.4 毒素含量的测定 |
2.2.6.5 毒素对棉花种子萌发抑制的测定 |
2.2.6.6 毒素对棉花幼苗致萎作用测定 |
2.2.7 生防细菌对棉花黄萎病菌拮抗活性的测定 |
2.2.7.1 生防细菌的筛选 |
2.2.7.2 拮抗细菌与黄萎病原菌对峙培养 |
2.2.7.3 生防细菌DNA基因组提取 |
2.2.7.4 生防细菌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棉花黄萎病菌菌落形态观察 |
3.2 棉花黄萎菌的分子检测 |
3.3 棉花黄萎病菌非落叶型菌系分子的检测 |
3.4 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系分子检测 |
3.5 毒素含量测定 |
3.6 毒素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
3.7 毒素对棉花幼苗致萎作用测定 |
3.8 生防细菌的鉴定 |
3.9 生防细菌对黄萎病原菌抑制作用的测定 |
4 讨论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棉花黄萎病的分级与棉花品种抗病类型划分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 |
2.2 南、北疆品种抗病情况比较 |
2.3 抗性较好棉花品种 |
3 讨论 |
4 结论 |
(8)四份野生瓜种质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瓜类种质资源概述 |
1.1.1 瓜类种质资源及其分类 |
1.1.2 瓜类种质资源的自身价值 |
1.1.3 瓜类种质资源在创新育种中的作用 |
1.2 野生资源重新挖掘的重要意义 |
1.2.1 野生资源的贡献 |
1.2.2 现代育种中野生资源重新挖掘的必要性 |
1.3 野生瓜类资源的重要价值及利用 |
1.3.1 野生瓜类种质资源的价值 |
1.3.2 野生瓜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
1.4 国内外瓜类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
1.4.1 形态学与生物学特性 |
1.4.2 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
1.4.3 细胞学研究 |
1.4.4 DNA分子标记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鉴定上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野生瓜田间形态学与生物学调查试验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田间实验设计 |
2.1.3 田间性状调查方法 |
2.1.4 瓜类田间管理技术 |
2.2 野生瓜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
2.2.1 枯萎病抗性鉴定 |
2.2.2 白粉病抗性鉴定 |
2.3 野生瓜染色体数目与核型分析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药品及试剂 |
2.3.3 试验仪器 |
2.3.4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4 野生瓜SSR鉴定和分类研究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药品、试剂及其保存 |
2.4.3 试验仪器 |
2.4.4 SSR试验设计 |
2.4.5 SSR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野生瓜田间形态学与生物学调查分析 |
3.1.1 形态学调查 |
3.1.2 生物学调查 |
3.1.3 田间调查结果分析 |
3.2 野生瓜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
3.2.1 枯萎病抗病性鉴定 |
3.2.2 白粉病抗病性鉴定 |
3.3 野生瓜的染色体数目与核型分析 |
3.3.1 染色体数目观察 |
3.3.2 染色体核型分析 |
3.4 野生瓜SSR亲缘关系鉴定和分类研究 |
3.4.1 DNA的提取 |
3.4.2 SSR引物的筛选及引物多态性分析 |
3.4.3 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
3.4.4 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野生瓜形态鉴定与分类 |
4.2 野生瓜抗病性鉴定分析 |
4.3 野生瓜细胞学鉴定与分析 |
4.3.1 细胞学鉴定评价 |
4.3.2 染色体数目分析 |
4.3.3 核型分析 |
4.4 野生瓜SSR标记分析 |
4.4.1 SSR标记在遗传多样性上的可行性 |
4.4.2 SSR亲缘关系分析 |
4.4.3 g-SSR引物在葫芦科作物上的通用性 |
5 结论 |
5.1 野生瓜田间形态学与生物学性状调查 |
5.2 野生瓜抗病性鉴定 |
5.3 野生瓜染色体数目与核型分析 |
5.4 野生瓜SSR亲缘关系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生物活性测定及其对棉苗生化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花黄萎病的研究现状 |
1.1.1 棉花黄萎病概述 |
1.1.2 棉花黄萎病症状 |
1.1.3 棉花黄萎病菌分类及形态学 |
1.1.4 黄萎病的寄主及发病规律 |
1.1.5 黄萎病防治 |
1.1.6 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和致病型 |
1.2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的研究 |
1.2.1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的致萎机理研究 |
1.2.3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的应用 |
1.3 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
1.3.1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概念 |
1.3.2 植物诱导抗性的特征 |
1.3.3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机理 |
1.3.4 棉花对黄萎病的诱导抗性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生物活性检测 |
2.1 不同浓度毒素对棉苗的毒害作用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液体培养及培养特性测定 |
2.1.3 毒素蛋白浓度测定 |
2.1.4 病菌毒素制备 |
2.1.5 材料处理 |
2.2 不同菌株毒素对棉苗的毒害作用 |
2.2.1 供试菌株和棉花品种 |
2.2.2 不同菌株毒素对棉苗的毒害差异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株液体培养特性 |
2.3.2 病菌毒素对棉苗的致萎作用 |
2.3.3 不同菌株毒素对棉苗的毒害差异 |
第三章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对棉花生化代谢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毒素制备 |
3.3 毒素生物活性测定 |
3.4 采样 |
3.5 酶液提取及测定 |
3.5.1 酶液及MDA提取 |
3.5.2 SOD活性测定 |
3.5.3 POD活性测定 |
3.5.4 PAL活性测定 |
3.5.5 MDA含量测定 |
3.5.6 木质素含量测定 |
3.6 结果与分析 |
3.6.1 品种抗性检测 |
3.6.2 毒素对棉苗SOD活性的影响 |
3.6.3 毒素对棉苗POD活性的影响 |
3.6.4 毒素对棉苗PAL活性的影响 |
3.6.5 毒素对棉苗MDA含量的影响 |
3.6.6 毒素对棉苗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病菌培养特性与其毒素致萎力的关系 |
4.3 病菌毒素对棉苗生化代谢的影响 |
4.3.1 病菌毒素对棉苗SOD活性的影响 |
4.3.2 病菌毒素对棉苗POD活性的影响 |
4.3.3 病菌毒素对棉苗PAL活性的影响 |
4.3.4 病菌毒素对棉苗MDA含量的影响 |
4.3.5 病菌毒素对棉苗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杂交棉新品种选育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小区比较试验 |
1.2 抗性鉴定试验 |
1.3 纤维品质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区比较试验 |
2.2 抗病性试验 |
2.3 纤维品质检测 |
3结论 |
四、棉花抗枯萎病引种鉴定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北部棉花病害调查及抗性品种筛选[D]. 萨吉达木·艾则孜.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2]棉花黄萎病拮抗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研究[D]. 侯仙.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3]喀什棉花品种筛选及配方施肥栽培技术研究[D]. 邓善初.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9)
- [4]陆地棉野生种系抗黄萎病筛选及抗性机制初步研究[D]. 付慧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5]棉花抗枯萎病引种鉴定试验初报[J]. 王孝法,胡锡宁,林海,王占亭. 新疆农业科学, 2000(S1)
- [6]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菌系在山东的分布、毒素测定及生防细菌筛选[D]. 武贵元.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7]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J]. 刘海洋,努尔孜亚,毕海燕,郭天凤,武刚,姚举. 新疆农业科学, 2012(05)
- [8]四份野生瓜种质资源研究[D]. 张楠.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3)
- [9]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生物活性测定及其对棉苗生化代谢的影响[D]. 侯丽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10]杂交棉新品种选育试验[J]. 汪秀丽,江礼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