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海市工矿区水土保持面临的困境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宋姝妍[1](2021)在《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耦合及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郭光[2](2020)在《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西北干旱荒漠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长期高强度煤矿开采造成土地挖损、占压、植被破坏、荒漠化加剧等生态安全问题,以及当地已治理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效果差、缺乏科学、规范工程规划设计等问题。以新星矿区为研究区,运用生态学、土地复垦学、水土保持学理论,采用无人机遥感、Arc GIS,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在对矿区土地损毁、水资源匮缺、植被破坏、沙尘污染等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依据生态修复治理规划分区的基本原则与依据,从保障矿区生态安全角度出发,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修复保护区、生态修复治理区和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生态修复保护区为各采矿区之间人为扰动较少的原生地貌区域,平均海拔高度1150~1250m,坡度<15°的缓斜坡。占地面积201.08hm2。主要采取封禁措施,减少人为、采矿机械的扰动,保护原地貌土壤和植被。生态修复治理区为采矿活动对环境干扰程度较严重的区域,平均海拔高度1050~1150m,坡度基本在35°~55°峭坡和<5°平原、微斜坡。包括采矿区、内排土场、工业场地、运输道路,占地面积318.15 hm2。通过采矿区表土剥离工程、道路优化、工业场地绿化等措施布局设计,减少沙尘污染,提高植被覆盖,有效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为矿区西侧外排土场区域,成片集中、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活动比较集中。平均海拔高度1250~1330m,坡度在15°~40°的陡坡,占地面积85.03hm2。排土场坡面防护工程主要包括坡底挡墙、坡面截排水措施;拱形骨架、生态袋、生态棒、植被毯、植物网格等边坡植被恢复措施。对其设计依据、标准、原理作用进行分析并绘制CAD图件,包括现状、分区,措施布局及典型设计图等。解决排土场弃土裸露、边坡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指导新星矿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表土利用率达到98.3%,预计新增植被覆盖面积49.78hm2,提高了植被覆盖率;道路优化治理7832m;减少坡面水土流失、有效改善矿区空气质量环境,提升新星矿区的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当地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提供治理经验。
魏福祥[3](2020)在《乌海市棚户区改造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强调,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让改革的成果更多、更有效、更公平的惠及到全体人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向前。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是在民生领域,社会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方面。可以说,党中央已经从注重经济发展转变到注重民生领域建设。而在民生领域,棚户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保障及居住环境的改善,便是党中央从注重经济发展转变到注重民生最重要的体现。作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乌海市,煤炭资源丰富,是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十大煤炭基地。在先有矿后有市的发展过程中,全市形成3大片17小片的独立工矿城市格局,矿区居民共有6.6万户,20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可以说,在城市发展的特定时期,棚户区有效的解决了城市集聚发展中人口居住的问题,为我国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文明城市、宜居城市建设成为发展的目标,使得我们认识到,人民群众必须要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而居住条件便是实惠中的基础。基于此,棚户区改造成为各地政府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乌海市在棚户区改造中根据自身情况,作出了具体工作安排。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2017年提出计划利用3年时间完成剩余的2.8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改造面积322万平方米,总投资120亿元。本文以民生理论为基础,从棚户区居民生活的改善角度出发,通过对棚户区改造前后的对比,反映棚户区改造的积极效应,同时,针对乌海市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卢硕[4](2020)在《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各地方、各部门共同努力下,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对资源的倚重程度依然较高,资源型经济特征仍然明显;对人才和创新要素的吸引力普遍较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城市空间仍呈现分散发展态势,不利于多元化产业的培育和城市经济活力的提升。因此,研究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对产业结构优化、空间结构调整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研究视角,以夜间灯光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数据,采用产业多样性、门槛面板模型等多种统计方法,对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进行探究。首先,以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24个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的结构变化、支柱产业识别、路径创造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测度,梳理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及特征;然后,以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总结梳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及其变化规律,采用城市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定量测度城市中心城区空间首位度,对比分析转型前和转型后变化趋势。之后,以全国11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门槛面板模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在完整生命周期内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两者间非线性作用规律。最后,依据上述规律,对24资源枯竭城市进行类型划分,并从城市空间演化的视角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提出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的逻辑思路是从现状研究到规律总结,然后再回到实践指导中去。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四个结论:(1)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实施以来,24个资源枯竭城市采掘业比重呈现下降态势,且降幅明显;采掘业和资源型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有一定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发展潜力总体提升显着,但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总的来看,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十年来,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仍存在转型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城市转型任务仍然艰巨。(2)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支柱产业汇总整理,发现除双鸭山市、濮阳市和泸州市外,其余资源枯竭城市支柱产业仍为资源类产业,表明资源枯竭城市资源型产业主导城市经济的困局仍然没有完全打破。从资源枯竭城市资源类和非资源类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来看,非资源类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普遍高于资源类产业。(3)基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归纳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城市空间结构总体上呈现“先分散,后集聚”的发展过程。从资源枯竭城市中心城区空间集中度的测度结果来看,资源枯竭城市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城市差异显着。(4)利用门槛面板数据模型,解析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作用规律,发现资源枯竭城市产业演化和空间结构之间存在显着地“倒U型”作用关系,并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划分为快速分散、稳步发展、快速集聚三个阶段。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以期揭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相互关系,丰富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拓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切入点,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房雪峰[5](2020)在《新泰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及规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资源枯竭是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境问题的发生。城市转型也成为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解决资源短缺和城市问题的必然选择。我国现有相当多数量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且绝大多数尚未完成转型,转型任务重,促进这类城市完成转型成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新泰市于2011年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对可能衰退的危机,新泰市积极转型应对,在各级单位的努力下,走上转型发展的道路。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泰市在转型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就,但仍未实现转型的目标,还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泰市近几年转型发展进行分析,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也为其他面临转型的城市提供参考经验。本文以新泰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绿色经济理论、和增长极的理论为依据的指导下,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研究包括国内和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功的案例,分析城市转型存在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通过阐述新泰市概况,分析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有利政策,及新泰市区位交通、经济基础好、自然文化多样等优势,把握新泰市的基本情况。新泰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2010年左右开始了城市转型的发展,通过对新泰市转型发展成效进行分析,主要从经济转型发展、空间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三个主要方面为切入点进行阐述,并总结出现阶段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再有针对地提出新泰市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对策,并总结了新泰市转型发展的经验。
侯彦良[6](2018)在《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锁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工业化大规模推进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导致对资源高强度的开发,一大批依托资源禀赋的资源型城市相继兴起,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己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显着特点。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大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业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可被开采的资源日趋衰竭、开采成本不断上升,支柱产业逐渐衰退,再加上资源型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竞争环境的恶化,资源型城市生产难以继续,负担日益加重,财政日益陷入困境,出现了经济增长缓慢、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矛盾突出等一系列区域性和结构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资源城市陷入锁定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煤炭型资源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索资源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锁定突破影响因素以及城市解锁路径。文章在对资源型城市概念、衡量尺度和分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主要分析煤炭型城市的锁定效应。首先,分析了煤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及锁定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进行探究,总结了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城市锁定的突破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文章基于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对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包括解锁能力的综合评价以及解锁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各项统计检验。接下来,文章根据煤炭型城市的锁定特征、产生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对城市解锁路径进行设计,主要是从功能锁定、技术锁定、产业锁定以及制度锁定四个方面进行。最后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对山西省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进行案例分析。本文构建了有关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系统地提出了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突破的路径设计,从学理上揭示了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形成、规避和解锁三大机制,对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重要问题做出了理论解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总结如下:(1)煤炭型城市锁定特征研究。根据煤炭型城市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提炼了煤炭型城市锁定特征,包括城市功能锁定、城市技术锁定、城市产业结构锁定以及城市制度锁定。研究发现,煤炭型城市以煤炭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功能逐步趋向于为煤矿产业“服务”,形成了单一且不健全的城市功能现状;煤炭型城市科研经费显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传统技术一旦投入使用,通过持续获得收益逐步占领市场并占据主导地位,限制新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城市陷入技术锁定状态;在煤炭型城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据了很大比重,第一、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这种“一头沉”式的产业结构受多种条件制约,接续产业发展缓慢,致使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另外,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价格失衡等问题使煤炭型城市一直处于不利地位,陷入畸形发展的轨道。(2)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分析。主要从资源、技术、产业、人力和制度五个方面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路径依赖是煤炭型城市陷入锁定状态的根本原因,基于自然资源禀赋驱动、传统企业带动所形成的资源型城市通常具有路径依赖特性,认为煤炭型城市由于路径依赖特性最终陷入锁定效应的发展路径,最终煤炭型城市会陷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路径依赖—寻求惯例—惯性—加剧锁定。(3)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影响锁定突破的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因素、政府因素、人力资本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经济外向度。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0-2014年25个煤炭型城市的综合解锁能力进行测算,发现大部分城市突破锁定能力较低,且城市之间解锁能力差异较大;另外,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对城市解锁能力的具体作用,发现技术投入、政府因素以及人力资本对城市解锁能力的影响最为显着,经济外向度的影响比较小。(4)煤炭型城市解锁路径设计。煤炭型城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功能、技术、产业以及制度方面解锁,其中,城市功能解锁是方向和动机,技术解锁是支撑和手段,产业解锁是驱动和目标,制度解锁是干预和保障,通过路径选择推进城市转型的进程,实现煤炭型城市经济、社会、能源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5)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案例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西省10个煤炭型城市的解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具体解锁路径。该论文有图21幅,表17个,参考文献157篇。
蒋冬梅[7](2016)在《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土地资源、煤炭能源一直是中国城镇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廉价动力,作为两种资源(能源)的富集地和叠加区——煤炭城市累计生产原煤529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90%,为中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由于煤炭城市资源开采强度过大、土地损毁过高,地-矿冲突不断恶化而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和现实难题。因此,本文在把握地-矿冲突特征及动因基础上,构建改进的C-D生产函数揭示煤炭城市经济发展与地-矿等要素之间的演化规律,进而运用Kuznets(库兹涅兹)曲线、系统动力学方法和空间均衡原理及“3S”技术,分别从宏观需求、中观供给、微观管控三个层次重点研究地-矿冲突的调控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中国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呈现区域分异特点并分为地(城)矿冲突、地(农)矿冲突、矿水冲突和矿灾冲突四种类型;其中,社会公众、煤矿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基于自身利益,对煤炭城市地-矿冲突感性认知差异较大,并且地下煤炭开采单位综合效用价值明显低于地上缓采区边界地上土地资源单位平均综合价值。就其成因而言,城市依附煤矿而建是地-矿冲突的先天原因,同位资源权属分割是地-矿冲突的制度原因,立体空间管控滞后是地-矿冲突的根本原因。其次,为计量城市发展与地-矿的关系,论文通过构建系统分析框架和改进C-D生产函数,将土地资源和煤炭能源两种要素纳入统一框架和计量模型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很难被资本等要素投入替代,而煤炭消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正向驱动变为负相关。煤炭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贡献度大于煤炭贡献度,由此从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建议,宏观层面的公共政策创新应该集中在压缩煤炭消费需求、生产供给和差别化调控主导贡献因素上。再次,为寻求化解地-矿冲突宏观需求层面的调控路径,论文基于煤炭能源消费需求宏观调控视角,构建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Kuznets曲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天津和山西等28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存在倒“U”型曲线规律,并且中国煤炭消费顶点值34.56×108t出现在2013-2014年间,其中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地区较早出现消费顶点,其余各省、市(区)将于未来20-30年内进入数量脱钩阶段。并且中国煤炭消费及生产重心西移,未来东、西部地区仍是中国煤炭消费调控的重点区域,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调控规模应控制在27.40×108t,其中西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最大为9.27×108t、东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紧随其后为8.41×108t、中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排第三为6.13×108t、东北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最小为3.59×108t。第四,为寻求化解煤炭城市地-矿冲突中观供给层面的调控路径,论文将主流的研究焦点(人口—土地—粮食)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矿产开发活动(煤炭—土地—经济)相融合,以土地承载力为研究载体,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重点仿真量化煤炭城市——乌海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基本态势和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乌海市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是以损毁土地、破坏耕地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地-矿“协调模式”为乌海市冲突调控的最优发展方案,在此方案下乌海市到2020年的总人口为64.25万人,土地综合承载力在温饱消费水平下为79.24万人、在小康消费水平下为65.11万人,在低富裕消费水平下为51.25万人。由此建议,虽然乌海市土地承载力可以满足总人口在温饱以及小康消费水平下的活动强度,但是从化解地-矿冲突视角出发,应该降低煤炭开采强度,加强采煤损毁土地修复。最后,为寻求化解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微观管控层面的调控路径,针对煤炭城市地-矿空间冲突尤其是资源压覆现实难题,论文从空间优化视角寻求化解地-矿冲突的立体空间管控手段。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城市地-矿立体空间优化理论上应该界定三个调控边界并划分四个管控区域,济宁和徐州沛县实证结果显示,地-矿冲突范围内四大管控区、地上土地面积分别为8.46km2、79.19km2、12.63km2、26.88km2和0.185km2、31.556km2、15.735km2和24.480km2,并且济宁市当前缓采(可建)边界内87.65km2(占地-矿冲突面积的68.93%),应该优先开展地上土地开发建设,与此对应地下压覆的6.33×108t煤炭能源暂不予开采利用,缓采(可建)边界之外39.51km2(占地-矿冲突面积的31.07%),应该优先支持地下1.02×108t煤炭能源的开采利用,而徐州市沛县禁采和限采区域及其对应的建成、可建区域合计31.74km2,占整个压覆区的44.11%、应该优先支持地上城镇建设并限制地下煤炭能源开采,而缓采和可采区域及其对应的有条件及禁建区域合计40.22km2,占压覆区的55.89%、应该优先支持地下煤炭资源开采并限制地上城镇土地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张晓娜[8](2016)在《资源枯竭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研究 ——以乌海市为例》文中提出全球的资源型城市在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增强了国家的竞争力,区域经济得到了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获得了大幅度提高。但是随着资源的开发程度不断加剧,这些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不协调、环境恶化等的挑战。探索和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亟需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以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市为例,利用2005-2014年国民经济各产业统计资料,本文选择年底在岗职工人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产业产值增长值、人均创造价值、年底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来构建接替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乌海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效率对比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以下相关结论:(1)2011年11月1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的通知》中,将乌海市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过去片面追求资源的产出,致使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煤炭资源,产业结构失衡,煤炭资源日益减少,导致经济发展结构失衡、三次产业比例不协调、产业关联度低等一系列困境,因此寻找新的接替产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2)本文选取了乌海市2005年到2014年各产业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DEA模型,对乌海市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处于DEA有效状态。说明这些产业同时具备技术和规模有效,并且这些行业的投入冗余值和产出不足相应调整量均为0,表明,这些行业的投入和产出水平达到相对最佳的利用状态,具备接替产业的潜力。(3)结合第三章乌海市各产业发展的现状,根据第四章的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乌海市应优先发展文化产业,并加快发展批发零售业,促进信息技术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发展的结论,也就是乌海市可以考虑把这些产业作为接替产业,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最后,为各接替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文化产业应该从政策导向,规划布局以及打造文化品牌三个方面来促进其繁荣发展;应该从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发展空间、加强人才建设四个方面来加快批发零售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来促进信息产业和第一产业的融合发展。
唐启迪[9](2016)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引发的种种产业、生态、社会问题已然成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从域外国家和地区情况来看,一些国家开始运用法治手段对其进行规制,通过法律、规范性文件,明确政府、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公民的相关权利与义务,调整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而从我国现实的法治情况看,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却不容乐观。无论是在法治理念、法治体系、制度建构等方面都存在值得深入反思和继续探索的地方。在这种情形下,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层面的议题理应受到必要关注。为此,本文一方面从基础理论层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理论意涵、现实意义与制度价值;另一方面,从制度建构层面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备本土适应性的制度建构和法治规制方案,以期能够为中国,特别是湖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化思路。本文的论述架构,除绪论部分以外,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概述。从“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三个概念的阐释入手明确研究的基础范畴。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是规范公共机构和社会主体资源枯竭型城市治理行为的总称。它以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法治目的,以特定空间区域整体为调整对象,以产业转型、生态修复、社会治理、司法保障等为主要内容,以政府管制与公众参与互动为治理手段,并覆盖了准入与开发、拓展与扶持、转型与退出全过程。其法治的必要性,源于社会的现实需要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治理对制度措施稳定性的渴求,体现了社会正义、利益平衡和社会发展权的诉求。第二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现状及实效。从法治现状看,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务院两个重要文件为政策基础,以环境治理、经济转型和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覆盖准入与开发、拓展与扶持、转型与退出全过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治理规则体系;从运行实效上看,本文选取湖南省3个县级资源枯竭型城市为样本,通过实地调研、参观走访,梳理、分析了法治实施取得的成效,并指出法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现有法治存在结构性和制度双重问题。就法治结构而言,在规制路径选择上,政策指导被倚重,政策法治化程度较低;在规制体系上,相关立法较多,专门立法欠缺;在规制主体上,偏重于中央层面的立法,地方层面立法较少;在规制重点上,实体性规范较多,约束权力运行的程序性规范较少。就制度内容而言,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在有序开发综合利用资源、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与征收资源税费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上述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先行经验不足、司法保障不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具有综合性,背后关涉复杂利益博弈,需要展开深层次的利益调整。第四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域外镜鉴。资源枯竭型城市治理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社会问题。域外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已经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方面,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步伐,形成了各自的规制特征。依靠法治手段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予以扶助,对于我国现阶段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第五部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立法的完善。就立法模式而言,我国应专门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立法,专门立法的形式应当是行政法规,并且应与地方立法相结合形成多层次的法治体系。在国家相关立法的完善方面,除了制定完善《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以外,还需要调整完善其他相关立法,以形成综合性的保障体系。在湖南省专门立法的探索上,湖南省具备制定专门立法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湖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的基本框架主要应包含:总则、准入与开发、拓展与扶持、转型与退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统筹、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经济补偿与激励、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第六部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司法保障的完善。从法治运行层面看,在立法完善、严格执法以外,还应充分发挥环境司法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保障作用。通过加强环境司法来弥补行政执法的不足,形成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行政与司法手段的双轮驱动,并通过及时、有效、公正地裁判惩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增强法律的威慑力。主要的改革路径包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司法理念、畅通诉讼渠道、实现司法专门化、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相关环境公益诉讼的实施、完善诉讼程序、加大对环境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的惩治力度等,以完善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司法保障。
马庆[10](2016)在《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2016年,乌海市提出利用3年时间,比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提前2年完成全市棚户区4.7万户615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从公共管理视角,以协同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综合性多学科研究方法对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介绍了乌海市神华矿区的棚户区改造现状,查找出目前存在的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即分配安置问题矛盾突出、各区搬迁安置工作进展不平衡、棚户区改造资金压力大和实施改造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借鉴国外贫民窟改造治理经验和国内煤矿棚户区改造经验,对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即深化政府的主导、引导力度,坚持造福于民;加强政府和企业合作,促进地方政府转型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化解资金矛盾;完善健全各项配套政策,全面提高改造质量和效率。以期对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二、乌海市工矿区水土保持面临的困境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海市工矿区水土保持面临的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研究与进展 |
1.3.1 矿区生态修复相关概念、理论 |
1.3.2 矿区生态修复立法进展 |
1.3.3 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进展 |
1.3.4 矿区生态修复规划方法与进展 |
1.3.5 矿区生态修复目前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2 矿区内各矿山生产开采情况 |
2.2.1 新星煤矿 |
2.2.2 恒实煤矿 |
2.2.3 高岭土矿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4 新星矿区生态环境现状与影响分析 |
4.1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壤适宜性分析 |
4.2 地形地貌现状及影响分析 |
4.2.1 新星矿区海拔分析 |
4.2.2 矿区坡度、坡向分析 |
4.2.3 采矿区(包含内排土场) |
4.2.4 外排土场 |
4.2.5 工业场地 |
4.2.6 矿区道路 |
4.3 矿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 |
4.3.1 现状水资源分布情况 |
4.3.2 现状水资源利用情况 |
4.4 矿区植被现状影响及分析 |
4.5 矿区水土流失分析 |
4.5.1 水土流失调查情况 |
4.5.2 防治现状及治理经验 |
4.6 矿区开采对空气污染现状影响 |
4.7 小结 |
5 矿区分区建设与布局研究 |
5.1 规划建设功能区划分 |
5.1.1 分区原则和标准 |
5.1.2 分区依据 |
5.1.3 规划建设功能分区结果 |
5.2 规划建设目标与总体布局 |
5.2.1 规划建设目标 |
5.2.2 总体布局 |
6 规划建设各功能区措施研究与设计 |
6.1 生态修复治理区 |
6.1.1 区域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
6.1.2 措施设计 |
6.2 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 |
6.2.1 区域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
6.2.2 措施设计 |
6.3 生态修复保护区 |
6.3.1 生态环境危害及治理重点 |
6.3.2 措施设计 |
7 新星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7.1 投资估算 |
7.2 效益分析 |
8 实施保证措施 |
8.1 政策保障措施 |
8.2 组织保障措施 |
8.3 资金保障措施 |
8.4 技术保障措施 |
9 研究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校内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致谢 |
(3)乌海市棚户区改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 |
1.创新点 |
2.研究不足之处 |
(1)资料收集不充分 |
(2)知识的局限性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1.棚户区 |
2.资源枯竭型城市 |
(二)理论依据 |
1.民生理论 |
2.公共产品理论 |
3.公共政策理论 |
二、棚户区改造的必要性及产生的积极效应 |
(一)棚户区形成的原因 |
(二)棚户区改造的必要性 |
1.易引发群体冲突 |
2.促使城市转型的必由之路 |
3.体现民生工程的必然 |
(三)棚户区改造产生的积极效应 |
1.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
2.完善城市功能 |
3.整合土地资源 |
4.拉动产业快速发展 |
三、乌海市棚户区改造的现状及问题 |
(一)乌海市棚户区改造现状 |
1.政策环境 |
2.棚户区改造的历史进程 |
(二)乌海市棚户区改造产生的原因 |
1.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遗留的问题 |
2.铁路建设过程中遗留的历史问题 |
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遗留的问题 |
(三)乌海市棚户区改造的类型 |
(四)乌海市棚户区改造取得的成效 |
1.立足当地、借助国家政策 |
2.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舆论引导 |
3.提供双向选择安置措施 |
(五)乌海市棚户区改造的问题 |
1.建设资金困难 |
2.房屋征收过程矛盾突出 |
3.群众参与改造热情低 |
(六)乌海市棚户区改造问题产生的原因 |
1.棚改筹措资金方式比较单一 |
2.房屋征收补偿标准不能满足预期需要 |
3.管理不善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
四、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对策和建议 |
(一)转变棚改观念,以新型棚改理念为指导 |
1.转变为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 |
2.关注棚户区改造居民的可持续性发展 |
(二)注重棚户区改造的社会效果 |
1.加强舆论引导 |
2.避免出现强拆 |
3.充分沟通协调 |
4.注意提高居民素质 |
(三)引进现代金融体系,保障棚户区改造资金安全 |
1.贷款融资模式 |
2.利用政府棚户区改造专项债进行融资 |
3.利用社会资本扩大融资范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概念界定 |
1.3.1 资源型城市 |
1.3.2 资源枯竭城市 |
1.3.3 城市空间结构 |
1.4 研究范围与数据处理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数据及处理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
2.1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 |
2.1.2 国内城市空间结构 |
2.1.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 |
2.2 城市产业结构研究进展 |
2.2.1 城市产业结构演化 |
2.2.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 |
2.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演化关系研究 |
2.4 本文研究视角及特色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3.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3.3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3.4 理论评述与借鉴 |
第四章 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分析 |
4.1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
4.1.1 模式类型划分 |
4.1.2 城市空间演化模式——以黄石市为例 |
4.2 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测度 |
4.2.1 中心城区空间集中度测度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划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演替特征分析 |
5.1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测度 |
5.1.1 产业从业人员结构 |
5.1.2 产业产值结构 |
5.1.3 产业发展潜力 |
5.2 资源枯竭城市支柱产业识别 |
5.3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路径创造水平分析 |
5.3.1 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测度 |
5.3.2 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相互作用 |
6.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6.2 结果分析 |
6.3 基于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城市阶段划分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资源枯竭城市主要面临的问题 |
7.2.2 相关政策建议 |
7.3 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新泰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及规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
1.1.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绿色经济的兴起 |
1.1.3 新泰市面临转型发展的选择 |
1.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3章 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经验 |
3.1 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经验 |
3.1.1 德国鲁尔区 |
3.1.2 日本北九州市 |
3.2 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经验 |
3.2.1 铜仁市万山区 |
3.2.2 枣庄市 |
3.3 转型发展实践经验总结 |
3.3.1 树立新的发展观念 |
3.3.2 科学布局,完善城市空间建设 |
3.3.3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
3.3.4 修复生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4章 新泰市城市转型发展分析 |
4.1 新泰市概况介绍 |
4.2 新泰市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 |
4.2.1 国家政策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
4.2.2 沂蒙革命老区发展扶持 |
4.2.3 山东省启动新旧动能转换 |
4.2.4 济南都市圈的发展带动 |
4.3 新泰市城市转型发展优势 |
4.3.1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
4.3.2 山水兼具,自然生态 |
4.3.3 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
4.3.4 经济稳定,产业转型 |
4.4 新泰市经济转型发展 |
4.4.1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4.4.2 产业转型 |
4.5 新泰市空间结构调整 |
4.5.1 中心城区空间发展重心转移 |
4.5.2 市域空间发展 |
4.6 新泰市生态环境治理 |
4.6.1 生态环境治理 |
4.6.2 采煤沉陷区改造 |
4.7 新泰市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
4.7.1 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够完善 |
4.7.2 转型发展速度不快,接续产业有待加强 |
4.7.3 空间发展受到约束,部分用地利用效率低下 |
4.7.4 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空间发展不平衡 |
4.7.5 生态资源未完全发掘利用,生态环境待进一步改善 |
4.8 小结 |
第5章 新泰市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对策 |
5.1 新泰市城市转型发展优化对策 |
5.1.1 稳定经济增长,继续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 |
5.1.2 强化高技术产业龙头,发展绿色经济 |
5.1.3 调整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5.1.4 完善城镇发展结构,强化区域联系 |
5.1.5 保护山水基底,塑造特色城市风貌 |
5.2 新泰市城市转型发展经验总结 |
5.2.1 规划先行,指明城市转型方向 |
5.2.2 政府引导,优化发展环境 |
5.2.3 转变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6)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锁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及锁定特征 |
3.1 煤炭型城市的空间分布 |
3.2 煤炭型城市发展现状 |
3.3 煤炭型城市发展的锁定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与突破路径 |
4.1 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 |
4.2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影响因素 |
4.3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博弈分析 |
4.4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路径分析 |
4.5 煤炭型城市解锁目标设定 |
4.6 本章小结 |
5 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的实证分析 |
5.1 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综合评价 |
5.2 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5.3 锁定效应阻碍煤炭型城市经济转型 |
5.4 本章小结 |
6 煤炭型城市解锁路径设计 |
6.1 功能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
6.2 技术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
6.3 产业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
6.4 制度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案例分析——以山西为例 |
7.1 山西省煤炭型城市发展现状 |
7.2 解锁能力综合评价 |
7.3 解锁路径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经济发展与煤炭开发研究 |
1.2.2 地-矿冲突及其调控研究 |
1.2.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
1.2.4 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研究 |
1.2.5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
1.2.6 简要述评及研究切入点 |
1.3 研究内容 |
1.3.1 煤炭城市地-矿冲突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贡献计量 |
1.3.2 煤炭消费需求假说提炼及其宏观实证分析研究 |
1.3.3 煤炭城市土地承载力模拟仿真与情景分析研究 |
1.3.4 煤炭城市地-矿立体空间优化及其边界调控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框架与理论分析 |
2.1 主要内涵界定 |
2.1.1 煤炭城市 |
2.1.2 地-矿冲突 |
2.1.3 机理机制 |
2.1.4 空间管制 |
2.2 基本研究框架 |
2.2.1 逻辑分析框架 |
2.2.2 章节结构安排 |
2.3 关键理论分析 |
2.3.1 系统理论 |
2.3.2 协同理论 |
2.3.3 冲突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地-矿冲突特征与动因解析:调控的前提 |
3.1 地-矿资源现状与供需矛盾 |
3.1.1 土地现状与供需矛盾 |
3.1.2 煤炭现状与供需矛盾 |
3.2 地-矿冲突现状与表现形式 |
3.2.1 地-矿冲突宏观现状 |
3.2.2 地-矿冲突表现形式 |
3.3 地-矿冲突分区与综合特征 |
3.3.1 地-矿冲突分区 |
3.3.2 分区综合特征 |
3.4 地-矿冲突微观调研——以济宁矿城冲突为例 |
3.4.1 地-矿冲突基本现状 |
3.4.2 地-矿冲突感性认知 |
3.4.3 地-矿冲突理性认知 |
3.5 地-矿冲突动因与策略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发展与地-矿关系计量:调控的基础 |
4.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4.1.1 分析框架 |
4.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
4.2 模型构建 |
4.2.1 常用模型介绍 |
4.2.2 模型改进与构建 |
4.3 全国层面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整理 |
4.3.2 参数估计 |
4.3.3 结果分析 |
4.4 典型煤炭城市验证 |
4.4.1 徐州(东部地区) |
4.4.2 大同(中部地区) |
4.4.3 乌海(西部地区) |
4.4.4 抚顺(东北地区) |
4.4.5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宏观需求调控 |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5.1.1 分析框架与逻辑思路 |
5.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
5.2 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特征 |
5.2.1 国外(发达国家)特征 |
5.2.2 国内(发展国家)特征 |
5.3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炼 |
5.3.1 理论分析 |
5.3.2 假说提炼 |
5.4 研究方法与假说检验 |
5.4.1 研究方法—Kuznets曲线方程 |
5.4.2 整体把握——基于全国数据的验证 |
5.4.3 局部分析——基于各省数据的验证 |
5.4.4 现实指导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6 地-矿冲突系统模拟:中观供给调控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6.1.1 逻辑框架 |
6.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
6.2 系统模型构建 |
6.2.1 基本原理 |
6.2.2 变量选择 |
6.2.3 模型建立 |
6.3 实证分析 |
6.3.1 研究区概况 |
6.3.2 参数值估计 |
6.3.3 模型有效性检验 |
6.3.4 仿真结果分析 |
6.4 多情景模拟 |
6.4.1 情景模拟设置 |
6.4.2 情景模拟结果 |
6.4.3 模拟结果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7 地-矿冲突空间优化:微观管制调控 |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7.2 理论模型构建 |
7.2.1 一般城市调控模型 |
7.2.2 煤炭城市理论命题:三个立体边界和四大调控区域 |
7.3 实证分析 |
7.3.1 研究思路 |
7.3.2 地-矿价值评估 |
7.3.3 研究区选择 |
7.3.4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调控建议 |
8.1 主要结论与调控建议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资源枯竭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研究 ——以乌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分析与评价 |
1.2.1 国外研究分析与评价 |
1.2.2 国内研究分析与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1.4.1 基本思路 |
1.4.2 逻辑结构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相关概念 |
2.1.1 资源型城市概念及其界定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接替产业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接替产业选择理论 |
2.4.1 资源枯竭型城市接替产业的选择原则 |
2.4.2 资源枯竭型城市接替产业的选择基准 |
2.4.3 资源枯竭型城市接替产业的选择模式 |
第三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市经济发展现状 |
3.1 乌海市经济发展现状 |
3.1.1 第一产业基础薄弱 |
3.1.2 第二产业比重畸高 |
3.1.3 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
3.2 乌海市资源枯竭面临的困境 |
3.2.1 经济发展结构失衡 |
3.2.2 产业关联度低 |
3.2.3 环境问题突出 |
第四章 乌海市接替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
4.1 乌海市各大产业效率对比分析 |
4.1.1 DEA理论及模型介绍 |
4.1.2 评价指标选取 |
4.1.3 样本数据选择 |
4.1.4 建模分析 |
4.2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乌海市发展接替产业的对策建议 |
5.1 对策建议 |
5.1.1 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
5.1.2 加快发展批发零售业的对策建议 |
5.1.3 促进信息产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5.2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结构与方法 |
第2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概述 |
2.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理论意涵 |
2.1.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定义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诠释 |
2.1.3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内涵特征 |
2.2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现实意义 |
2.2.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2.2.2 资源枯竭型城市治理策略转换的需要 |
2.3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制度价值 |
2.3.1 秩序价值 |
2.3.2 正义价值 |
2.3.3 永续发展价值 |
第3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现状及实效 |
3.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现状 |
3.1.1 有序开发综合利用资源方面的法治 |
3.1.2 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方面的法治 |
3.1.3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法治 |
3.1.4 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的法治 |
3.1.5 财政转移支付和征收资源税费方面的法治 |
3.2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运行实效:以湖南省为样本 |
3.2.1 湖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政策法规 |
3.2.2 法治在湖南省实施取得的成效 |
3.2.3 法治在湖南省实施存在的问题 |
3.2.4 法治在湖南省实施对全国的标本意义 |
第4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存在的问题 |
4.1.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结构性问题 |
4.1.2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具体制度问题 |
4.1.3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司法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先行经验不足 |
4.2.2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具有综合性 |
4.2.3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背后关涉复杂利益博弈 |
第5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域外镜鉴 |
5.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域外实践 |
5.1.1 德国 |
5.1.2 日本 |
5.1.3 美国 |
5.2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的经验启示 |
5.2.1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多层次的法治体系 |
5.2.2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融合政策与法治工具 |
5.2.3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域与产业法治相协调 |
5.2.4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需要规范、援助、转型相结合 |
第6章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立法的完善 |
6.1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立法的基本思路 |
6.1.1 应专门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立法 |
6.1.2 专门立法的形式应当是行政法规 |
6.1.3 应与相关法律法规相协调 |
6.1.4 应与地方立法结合形成多层次的立法体系 |
6.2 国家层面相关立法的构建与完善 |
6.2.1 国家层面立法的原则与框架 |
6.2.2 国家相关立法的完善 |
6.3 湖南省专门立法的探索 |
6.3.1 湖南省专门立法的必要性 |
6.3.2 章节安排的内在逻辑 |
6.3.3《湖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的框架结构 |
第7章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司法保障的完善 |
7.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司法理念 |
7.1.1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 |
7.1.2 确立预防与恢复性司法理念 |
7.1.3 树立公益性司法理念 |
7.2 加强环境司法能力建设 |
7.2.1 畅通司法救济渠道 |
7.2.2 实现环境司法专门化 |
7.2.3 构建环境诉讼基金 |
7.3 完善相关诉讼制度 |
7.3.1 改进行为保全制度 |
7.3.2 改进财产保全制度 |
7.3.3 改进先予执行制度 |
7.3.4 改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7.4 强化环境刑事司法适用 |
7.4.1 环境犯罪规定的完善 |
7.4.2 对环境犯罪财产刑和非刑罚手段的完善 |
7.4.3 刑罚适用原则的改进 |
附录《湖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立法建议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1. 创新点 |
2. 不足之处 |
一、棚户区改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 棚户区改造相关概念 |
1. 棚户区 |
2. 棚户区改造 |
(二) 棚户区改造的理论基础 |
1. 协同治理理论 |
2. 多中心供给理论 |
3. 社会保障理论 |
4. 博弈论 |
二、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现状 |
(一) 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情况 |
(二) 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具体做法 |
1. 总体规划,三方统筹推进 |
2. 综合考虑,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
3. 多措并举,落实完善各项政策 |
(三) 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成效 |
三、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
(一) 分配安置问题矛盾突出 |
(二) 各区搬迁工作进展不平衡 |
(三) 棚户区改造资金压力大 |
(四) 实施改造的难度越来越大 |
四、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 综合因素导致项目实施难度越来越大 |
(二) 经济整体下行,资金压力增大 |
(三) 棚户区改造后期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
五、国内外经验借鉴 |
(一) 国外经验借鉴 |
(二) 国内经验借鉴 |
六、推进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的对策 |
(一) 深化加强政府的引导、主导力度,坚持造福于民 |
(二) 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促进地方政府转型建设 |
(三)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化解资金矛盾 |
(四) 完善健全各项配套政策,全面提高改造质量和效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乌海市工矿区水土保持面临的困境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人-地-业”耦合及调控研究[D]. 宋姝妍.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内蒙古乌海市新星矿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研究[D]. 郭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乌海市棚户区改造问题研究[D]. 魏福祥.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D]. 卢硕. 河南大学, 2020(02)
- [5]新泰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及规划对策研究[D]. 房雪峰.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6]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锁路径研究[D]. 侯彦良.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1)
- [7]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D]. 蒋冬梅.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8)
- [8]资源枯竭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研究 ——以乌海市为例[D]. 张晓娜.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6(06)
- [9]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法治研究[D]. 唐启迪. 湘潭大学, 2016(02)
- [10]乌海市神华矿区棚户区改造问题研究[D]. 马庆. 内蒙古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