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中药汤剂有效成分煎出率的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宋春景[1](2022)在《补中益气汤不同煎煮方法对汤剂药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不同煎煮方法对汤剂药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人民医院(大连市普兰店区皮杨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6例,根据入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选择补中益气汤治疗,观察组采用现代方法煎煮,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煎煮。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水溶性成分煎出物质量、煎煮时间、煎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3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0,P=0.237)。观察组水溶性成分煎出物质量、煎出率均低于对照组,煎煮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应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煎煮均可有良好的效果,二者各有优劣,现代方法操作更简单方便,可节约大量人力与物力,临床可灵活选择。
王小鹏,桂新景,王艳丽,侯富国,郭晓帆,李海洋,刘瑞新,李学林[2](2021)在《中药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优化中药汤剂加水量公式,优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探索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精准控制方法。方法以多功能养生壶为煎药容器,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蒸气蒸发系数;以当归四逆汤(DSD)、小青龙汤(XD)、补中益气汤(BYD)3个复方汤剂为研究载体,根据加水量公式确定总加水量,每个复方分别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60:40,70:30,80:20加水煎煮,测定复方汤剂煎煮吸水量及一煎、二煎汤液得液量、相对密度和出膏率;根据复方汤剂煎煮吸水量与理论吸水量差异,分别对饮片吸水率、预期得液量和相对密度校正处理;以饮片吸水率校正系数为参数,优化加水量公式;以得液量偏离度、校正相对密度和出膏率为指标,优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结果不同条件下多功能养生壶水蒸气蒸发系数无明显差异,为3.9 mL·min-1;多功能养生壶煎煮时,复方汤剂煎煮吸水量为理论吸水量的0.67倍,以0.67为饮片吸水率校正系数;加水量公式优化为:加水量=理论吸水量×饮片吸水率校正系数+预期得液量+水蒸气蒸发量+煎药机损耗量;相比70:30和80:20的一煎、二煎加水比例,以60:40分配时,得液量平均偏离度最小(3.78%),药液平均校正相对密度(1.0273)和平均出膏率(19.81%)最高。结论该研究优化加水量公式及优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能够实现中药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科学、精准控制,且能保证汤液成分较高的煎出率,可为加水量公式应用于不同煎药设备和煎煮方法时的校正和优化处理提供参考。
陈晓露,张慧杰,梁颖,李学林,刘瑞新[3](2021)在《包装及储存对中药汤剂质量影响分析》文中指出中药代煎质量直接影响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中药代煎的发展是快节奏生活的必然趋势,更便捷、安全、规范,能更优质地服务于患者,能提高患者对中药汤剂的依从性。目前医疗机构采用的中药煎药机使煎药操作更加数字化、客观化。煎药机代煎汤剂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及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该文综述和讨论包装材料、包装方法及储存时间等因素对代煎汤剂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障提供参考。
刘燕,蔡鹤然,梁颖[4](2021)在《医疗机构中药汤剂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文中指出中药汤剂是现代中医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之一,其质量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受到历代医者的重视。随着现代机器煎药技术的发展,汤剂质量的影响因素愈加复杂,使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中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拟通过对汤剂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浅析,并结合工作体会就控制汤剂质量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讨论,以期为提高汤剂质量、保障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杨宏玲,吴振囯,张炜,查道成[5](2021)在《不同煎煮方法对八味地黄汤药效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不同煎煮方法对八味地黄汤药效的影响。方法:以八味地黄汤作为研究药物模型,将煎药机自动煎药方法设为对照组,将根据方剂中药材特性进行正规化煎煮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种不同煎煮方法总浸出物量、丹皮酚含量、煎出率及RSD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浸出物量160g、丹皮酚含量0.021g/L,煎出率11.58%及RSD2.38%均高于对照组总浸出物量145g、丹皮酚含量0.012g/L、煎出率10.28%及RSD2.14%。结论:根据方剂中药材特性进行正规化煎煮较煎药机自动煎药可有效提高八味地黄汤药质量,提取药物有效成分,充分发挥药效。
刘月,罗云,谭婷,廖正根,杨明[6](2020)在《《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文中提出煎煮时间对于保证中药汤剂临床疗效和中成药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中药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一直是困扰人们的技术难题。对中医药典籍《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汤剂的煎煮时间及其煎煮终点的判断经验进行了整理,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规律,认为影响煎煮时间的因素主要有病证、方剂功效、药物药性、药材性状等;通过对其总结,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阐明传统中药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方法,以期能为中药汤剂煎煮时间及现代中药制剂的提取工艺寻求合理的科学依据,为保证中药汤剂临床疗效和中药制剂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单国顺,蔡永潮,赵玥,臧彬如,李昆,吕彤彤,徐立飞,贾天柱[7](2020)在《不同煎煮模式对苓桂术甘汤有效成分的动态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对比传统"散煎"和现代"包煎"模式下苓桂术甘汤中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情况,为中药汤剂煎制系统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苓桂术甘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包煎"及"散煎"两种煎煮模式对苓桂术甘汤全方及单味药在浸泡和煎煮过程中肉桂醛、肉桂酸、甘草苷及甘草酸含量的影响。色谱条件:色谱柱:Accucore C18(4.6 mm×150 mm,2.6μm),流动相为乙腈-0.2%乙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237 nm,290 nm,柱温为30℃。结果在浸泡和煎煮过程中,"散煎"模式下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包煎"。同时,两种煎煮模式下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还与饮片的质地疏密、体积大小以及有效成分的溶解性有关。结论传统"散煎"模式的煎煮效率要高于现代"包煎"的方式,更适合应用于中药煎制系统。
单国顺,赵启苗,项欣欣,吴青华,贾天柱[8](2021)在《白术微型饮片制备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白术微型饮片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选取饮片的成品率、煎膏率、流动时间及白术内酯Ⅰ、Ⅱ、Ⅲ的煎出率为考察指标,以饮片的切制方式、切制粒径以及干燥的温度为考察因素。结果白术药材以横切结合纵切的方式,切制成粒径为0.3~0.4 mm3的小丁块,并于60℃条件下烘干,其流动性及煎出率均可得到显着提高。结论白术微型饮片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有利于饮片自动调剂及煎煮设备的发展。
姜云耀,刘楠[9](2020)在《关于古代经典名方中“粗末”的考证》文中认为经典名方是我国中药方剂的瑰宝,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汇总,凝聚了中医药几千年的智慧。为了更好的发掘和使用这些资源,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古代经典名方的发展。由于古代医籍中对方剂细节记载的缺乏,在开展古代经典名方的研究中会遇到各种细小而又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粗末"就是其中之一。本研究以散剂中的药物状态"粗末"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和研究古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粗末的最佳粒径范围,为中药散剂和经典名方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通过研究发现,2~4 mm的粒径范围符合大多数研究者对粗末的定义,现代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粒径范围中药的优势。因此,可将2~4 mm的粒径范围作为古代经典名方中"粗末"的标准。
张俊强[10](2020)在《现代自动煎药方法与传统煎煮方法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笔者通过查阅近十年与中药煎药方法有关的研究文献,对自动煎药方法与传统煎药方法煎煮的汤剂对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在单味中药煎煮后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对比上,传统煎药方法与现代自动煎药方法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在需先煎或者后下的中药煎煮后有效成分含量对比上,2者差异亦不显着;中药复方煎煮后成分对比上,2种煎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均较好,传统煎药方法更符合中医特色治疗模式;现代煎药机具有数据可量化控制,煎药时间短等优点。现代自动煎药方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煎煮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自动化煎药机的应用范围。
二、影响中药汤剂有效成分煎出率的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中药汤剂有效成分煎出率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补中益气汤不同煎煮方法对汤剂药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择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
1.5 疗效评价标准[7]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比较 |
2.2 煎煮效果比较 |
3 讨论 |
(2)中药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中药复方的选择 |
2.2 不同条件下蒸发系数研究 |
2.2.1 空白蒸发系数 |
2.2.2 含药蒸发系数 |
2.3 复方汤液的制备 |
2.4 得液量与相对密度 |
2.4.1 得液量与相对密度的测定 |
2.4.2 得液量的校正 |
2.4.3 相对密度的校正 |
2.5 出膏率 |
2.5.1 出膏率测定 |
2.5.2 出膏率结果 |
3 讨论 |
3.1 如何科学预测得液量 |
3.2 如何精准加水以控制得液量 |
(3)包装及储存对中药汤剂质量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包装材料 |
1.1 包煎材料 |
1.2 汤剂包装材料 |
2 包装前处理方法 |
3 储存条件 |
4 讨论 |
(4)医疗机构中药汤剂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饮片品质对汤剂质量的影响和管理对策 |
2 中药饮片调剂过程对汤剂质量的影响和管理对策 |
3 医疗机构煎煮汤剂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对策 |
3.1 煎药室管理 |
3.1.1 煎药人员管理 |
3.1.2 煎药场地设计 |
3.1.3 煎药设备维护 |
3.1.4 煎药用水的选择 |
3.1.5 标识和记录 |
3.2 煎药过程规范化管理 |
3.2.1 煎药前审方 |
3.2.2 浸泡 |
3.2.3 加水量 |
3.2.4 煎煮时间和次数 |
3.2.5 包装 |
3.2.6 短期储藏 |
3.2.7 信息化管理手段 |
4 药学服务对汤剂质量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
5 讨论 |
(5)不同煎煮方法对八味地黄汤药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仪器与试验药 |
2 煎煮方法 |
2.1 对照组 |
2.2 观察组 |
2.3 试品溶液制备 |
3 评价指标 |
3.1 总浸出物含量 |
3.2 丹皮酚加样回收率测定 |
结 果 |
1 总浸出物含量、丹皮酚含量、煎出率及RSD比较 |
2 丹皮酚加样回收率测定 |
讨 论 |
(6)《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论文提纲范文)
1 古代判断汤剂煎煮时间的概述 |
2 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方法 |
2.1 煎煮终点的常规判断方法 |
2.2 煎煮终点的特殊判断方法 |
2.2.1 以沸的程度及次数判断煎煮终点 |
2.2.2 以米熟判断煎煮终点 |
2.2.3 以香气判断煎煮终点 |
2.3《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煎煮终点判断不同的方剂 |
3《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有关煎煮时间的数据整理 |
4 影响汤剂煎煮时间的因素 |
4.1 病证的轻重缓急对煎煮时间的影响 |
4.2 方剂的功效对煎煮时间的影响 |
4.3 药物药性对煎煮时间的影响 |
4.3.1 有效性 |
4.3.2 安全性 |
4.4 药材性状对煎煮时间的影响 |
5 结语 |
(7)不同煎煮模式对苓桂术甘汤有效成分的动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包煎”与“散煎”样品的制备 |
2.2 苓桂术甘汤中肉桂醛、肉桂酸、甘草苷及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
2.2.1 色谱条件 |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4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
2.2.5 线性关系考察 |
2.2.6 精密度试验 |
2.2.7 稳定性试验 |
2.2.8 重复性试验 |
2.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3 “包煎”与“散煎”对苓桂术甘汤中有效成分煎出率的影响 |
2.3.1 苓桂术甘汤中单味药“包煎”与“散煎”对有效成分煎出率的影响 |
2.3.2 苓桂术甘汤全方“包煎”与“散煎”对有效成分煎出率的影响 |
3 讨论 |
(8)白术微型饮片制备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白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4-8] |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1.3 色谱条件[3-4] |
2.1.4 线性关系考察 |
2.1.5 定量限和检出限 |
2.1.6 精密度试验 |
2.1.7 稳定性试验 |
2.1.8 重复性试验 |
2.1.9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2 饮片煎膏率的测定 |
2.3 白术饮片制备成品率的测定 |
2.4 饮片的流动性考察 |
2.5 白术微型饮片制备工艺优化 |
2.5.1 正交实验设计及方法 |
2.5.2 试验方法及结果 |
2.5.3 最佳工艺验证试验 |
3 讨论 |
(10)现代自动煎药方法与传统煎煮方法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单味中药煎煮后有效成分含量对比 |
2 需后下(含挥发油成分)的中药煎煮后有效成分含量对比 |
3 需先煎的中药煎煮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对比 |
4 中药复方煎煮后成分对比 |
5 小结 |
四、影响中药汤剂有效成分煎出率的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补中益气汤不同煎煮方法对汤剂药效的影响[J]. 宋春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04)
- [2]中药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控制方法研究[J]. 王小鹏,桂新景,王艳丽,侯富国,郭晓帆,李海洋,刘瑞新,李学林. 医药导报, 2021(11)
- [3]包装及储存对中药汤剂质量影响分析[J]. 陈晓露,张慧杰,梁颖,李学林,刘瑞新. 医药导报, 2021(11)
- [4]医疗机构中药汤剂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J]. 刘燕,蔡鹤然,梁颖.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1(10)
- [5]不同煎煮方法对八味地黄汤药效的影响[J]. 杨宏玲,吴振囯,张炜,查道成.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09)
- [6]《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J]. 刘月,罗云,谭婷,廖正根,杨明. 中草药, 2020(24)
- [7]不同煎煮模式对苓桂术甘汤有效成分的动态影响[J]. 单国顺,蔡永潮,赵玥,臧彬如,李昆,吕彤彤,徐立飞,贾天柱. 辽宁中医杂志, 2020(10)
- [8]白术微型饮片制备工艺优化研究[J]. 单国顺,赵启苗,项欣欣,吴青华,贾天柱.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02)
- [9]关于古代经典名方中“粗末”的考证[J]. 姜云耀,刘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06)
- [10]现代自动煎药方法与传统煎煮方法的对比研究[J]. 张俊强. 光明中医,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