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土磁性材料的应用及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唐本镇[1](2021)在《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合金的形成,磁性能及磁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磁制冷是在材料的磁热效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的制冷技术。与传统的压缩机制冷技术相比,磁制冷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紧凑、绿色环保等优点,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作为磁制冷技术的核心,寻找具有优异磁热效应的磁制冷材料引起了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兴趣。数十年来,无数磁热材料被开发出来。其中,非晶态磁热材料、尤其是稀土基非晶态磁热合金因为其优异的磁热性能、能在较宽的成分范围内形成并易于通过调整成分来调整其居里温度等特点而被认为是最适合用于构建Ericsson循环中所需磁熵变平台的制冷工质。此外,相比于一级磁熵变材料,非晶态合金还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能、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较高的电阻而引起的较低的涡流损耗等优点。但是,稀土基非晶态合金中还存在着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如这些合金如何形成、以及其形成成分范围及原因?如何调整成分获得需要的磁性能和磁熵变性能?为什么某些稀土基非晶态合金中会出现硬磁性?硬磁性如何影响合金的磁熵变性能?以及如何构建可用于日常制冷的磁熵变平台,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选择具有最简单成分的RE-TM(RE=Gd,Dy;TM=Co,Ni)二元稀土非晶合金来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其玻璃形成成分范围和最佳形成能力及其原因;研究二元稀土基非晶合金的磁性能及其随成分变化的规律并探索其机理;通过Gd-TM和Dy-TM二元非晶合金的对比研究,探讨稀土基非晶合金中硬磁性的产生机理;研究RE-TM的磁热性能以及硬磁性对磁热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备出具有冰点以下到室温以上居里温度的一系列非晶态合金,合成具有跨冰点和室温磁熵变平台的稀土基复合材料,并评估其制冷能效及应用前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先,统一制备并选取40μm厚的RE-TM(RE=Gd,Dy;TM=Co,Ni)二元合金条带来研究其非晶形成成分范围和最佳形成能力,结果表明四种非晶合金体系的形成能力基本上与深共晶原则相吻合,但是Gd-Co和Dy-Ni两种二元合金最佳玻璃形成能力略微偏离深共晶点,这是由于Gd-Co二元合金体系中共晶点成分过于靠近金属间化合物、而Dy-Ni二元合金在共晶点附近则发生伪共晶凝固现象所造成的;(2)系统研究了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合金的磁性能和磁化行为,发现Gd-TM二元非晶合金的居里温度与稀土含量的关系是线性的,而Dy-Co二元非晶合金的居里温度与稀土含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Gd-TM二元非晶合金中仅存在3d-3d交互作用和4f-4f交互作用对居里温度的影响,两者随元素含量的变化都是线性的,而Dy-Co二元非晶合金中还存在着3d-4f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和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是非线性的。Dy-Co二元非晶合金中存在的3d-4f交互作用不仅造成了其居里温度与稀土含量的非线性变化趋势,也与Dy-Co二元非晶合金中的类自旋玻璃冻结现象和矫顽力的产生密切相关。(3)系统研究了RE-TM(RE=Gd,Dy;TM=Co,Ni)二元系非晶合金的磁热性能和磁熵变行为,并探究了类自旋玻璃冻结现象和硬磁性的出现对非晶合金的磁熵变性能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Gd-TM二元非晶合金的磁熵变曲线和磁熵变行为均表现出二级磁相变材料的典型特征,而类自旋玻璃冻结现象和硬磁性的存在则恶化了Dy-TM二元非晶合金在低温端的磁熵变性能。通过上述研究,发现Gd50Co50二元非晶合金具有最接近室温的磁熵变性能,这为开发具有较好磁熵变性能的跨室温多组元非晶态合金奠定了基础。(4)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室温附近的磁制冷材料做了探索研究。通过提高冷速,获得具有室温磁热效应的Gd48Co52二元非晶合金;在Gd50Co50非晶合金的基础上,通过过渡元素Fe,Ni替换Gd,成功将Gd50Co50非晶合金的居里温度提升到室温以上,并获得了一系列具有跨室温磁制冷能力的Gd-Co基伪二元非晶合金,其绝热温升远高于同温区的Fe-Zr-B基非晶态材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若干个具有不同温区跨度磁熵变平台的Gd-Co基非晶态复合材料,其磁熵变平台的平均磁熵变值均高于Fe-Zr-B基非晶态复合材料,有望获得6以上的能效比,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刘硕[2](2021)在《利用含钙铁氧体废弃物制备CaF2基磁性上转换光催化/除氯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开发有效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来应对这些严峻的挑战并确保可持续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太阳能具有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特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而利用太阳能的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技术之一。但一般的光催化材料光能利用率低,只能利用太阳光中占很少量的紫外光和一部分可见光,这已成为制约光催化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采用了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半导体耦合等方法来提高光催化材料的光能利用效率。将近红外光有效地转换为可见光和紫外光的过程称为上转换发光,而稀土离子因其独特的d、f电子轨道结构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半导体材料上掺杂稀土元素制备得上转换光催化剂可实现太阳光谱的宽光谱吸收从而提高光催化效率。典型的上转换材料主要由激活剂(Er3+、Tm3+)、敏化剂(Yb3+)和承载稀土离子的基质材料组成。氟化物因其低声子能量和高稳定性而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CaF2是最有前景的宿主基质之一,因为Ca2+的来源丰富且非常便宜。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引入氟离子与铁氧体中的Ca2+相结合形成CaF2,作为上转换稀土离子掺杂的基质材料,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目的。Bi OCl是一种由片层组成的正方层结构,通过Cl原子沿c轴的非键作用堆叠在一起。Bi OCl因其优异的光学、力学,已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废水处理。高氯废水中含有大量氯离子,通过氧化铋基除氯剂与其反应,产生Bi OCl,在此基础上引入稀土离子和磁性基质,使除氯后的产物具有优异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同时还拓宽了Bi OCl的光响应范围,提高了光催化效率。近年来,利用上转换发光材料与光催化材料复合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电镀废水资源化利用,借助铁氧体法从电镀废水中制备复合铁氧体(M-Fe3O4),以此为磁性基质与稀土掺杂CaF2和半导体材料复合,制备了具有宽光谱吸收特性的新型磁性上转换光催化材料和除氯剂,并对废水中抗生素和氯离子进行去除。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铁氧体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M-Fe3O4/Tm3+/Yb3+-CaF2/Ti O2磁性上转换光催化材料。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由(Ca0.8Yb0.2)F2.2、锐钛矿型Ti O2和M-Fe3O4组成,样品在980 nm近红外光照射下能够发出蓝光(476 nm)、红光(649 nm)和近红外光(700 nm)。M-Fe3O4/Tm3+/Yb3+-CaF2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很低,而M-Fe3O4/Tm3+/Yb3+-CaF2/Ti O2上转换强度明显增强,其蓝光(476 nm)和近红外光(700 nm)强度分别为M-Fe3O4/Tm3+/Yb3+-CaF2的16倍和53倍左右。所有样品都具有宽光谱吸收性能。在对抗生素环丙沙星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M-Fe3O4/Tm3+/Yb3+-CaF2/Ti O2上转换光催化材料在全光谱和可见-近红外光照射下对环丙沙星的降解率分别为87.3%和51%,在近红外光(λ≥780 nm)照射下对环丙沙星的降解率为10%。在对垃圾渗滤液的降解实验中,对比未光照情况下,COD和氨氮去除率都有明显提升。样品的稳定性试验表明经过5次循环后,环丙沙星降解率仍可达到84%。此外,M-Fe3O4/Tm3+/Yb3+-CaF2/Ti O2样品的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上清液中Cr、Fe、Ni、Cu和Zn的浓度远低于国家规定值,所有M-Fe3O4/Tm3+/Yb3+-CaF2/Ti O2样品都是安全的。(2)以电镀废水为原料,采用铁氧体法制备含Ca复合铁氧体,并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到了M-Fe3O4/Er3+/Yb3+-CaF2/Bi2O3上转换发光除氯材料。上转换除氯材料由(Ca0.8Yb0.2)F2.2、Bi2O3和M-Fe3O4组成,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强度,禁带宽度为2.91 e V。M-Fe3O4/Er3+/Yb3+-CaF2/Bi2O3在980 nm激光激发下能够发出350和407 nm的紫光,520 nm和540 nm的绿光,同时也可发出654 nm的红光。此外,样品除氯完成后的仍然具有很强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在对含氯废水的降解实验表明,在p H=1的条件下,所有除氯剂的除氯效率均在95%以上。在全光谱光照射下,对比未光照条件,除氯效率提升10%。在对实际含氯废水的降解中,在60 min内,除氯效率在99%以上。循环除氯实验结果表明,6次循环后,样品的除氯效率仍高于85%。此外,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Fe,Cr,Cu和Bi的浓度远低于国家规定值,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周情耀[3](2021)在《稀土Y对6.5wt%Si高硅钢薄板带组织织构及磁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6.5wt%Si高硅钢具备低铁损、高磁导率和近乎为零的磁滞伸缩系数等优异的软磁性能,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相比于普通无取向硅钢,6.5wt%Si高硅钢饱和磁感更低,磁感应强度有待提高,鉴于稀土在高硅钢中具有净化钢液、变质夹杂、改善组织和优化织构的作用,本文以五种不同稀土Y含量(不含稀土、0.0056wt%、0.012wt%、0.023wt%、0.03wt%)的高硅钢为研究对象,通过三步轧制法制备出Fe-6.5wt%高硅钢薄板,研究了其组织织构的演变,通过各向异性参数与铁损分离计算,研究了不同稀土Y含量对磁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以促进剪切带形核为主的稀土高硅钢组织织构优化策略,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添加稀土Y削弱了常化板中总体织构强度;但促进了温轧及冷轧剪切带的形成。温轧退火后,λ织构及0.0056wt%Y样品中{210}<001>、{100}<041>织构和0.012wt%Y、0.023wt%Y样品中{100}<001>织构大幅增强。冷轧退火后0.012wt%Y样品中{210}<001>为代表的η织构得到大幅增强。随着稀土Y含量增加,退火板平均晶粒尺寸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随稀土Y含量增加高硅钢薄板中夹杂物数量先降低后增加,尺寸小于0.5μm夹杂物数量逐渐减少,尺寸大于1.0μm夹杂物不断增加。0.012wt%Y样品具有最低的夹杂物密度;当稀土含量过高时,大量稀土Y夹杂物在晶界富集,阻碍晶粒长大。随着稀土Y含量增加,高硅钢冷轧板位错密度先增加后降低,位错滑移对塑性变形贡献减少,剪切带变形机制增强,丰富的剪切带形核有利于成品板中η(<001>//RD)织构的形成。(3)当稀土Y含量为0.012wt%时,高硅钢成品板具有最低的磁晶各向异性参数;磁性能表明,磁感B50总体上先增加后降低,0.012wt%Y样品具有最高磁感,达到了1.6455 T,归因于λ和η织构的增强与γ织构的减弱,稀土含量较少或过量均会引起磁感降低;随着稀土Y含量的增加高硅钢成品板铁损先降低后升高,含0.012wt%Y成分具有最低的铁损值,一方面是因为织构优化对磁滞损耗降低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受到晶粒尺寸与夹杂物的影响。0.012wt%Y高硅钢薄板因具有最优织构占比及最低的夹杂物含量,而具有最佳综合磁性能。
刘斌[4](2021)在《β-二酮类稀土磁光双功能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多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日益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稀土离子同时具有磁、光等优良的性质,这种优势使得由其合成的稀土配合物能够同时具备磁光等多功能性。而β-二酮配体具有很好的配位能力,与稀土离子配位既可以敏化发光又可以对磁性产生影响。因此本论文选用β-二酮配体为主要配体,加以辅助配体设计合成稀土磁光双功能分子材料。1.基于二苯甲酰甲烷(Hdbm)合成了两例同构的单核硫基稀土配合物[(dbm)2Er(dtc)(phen)](1-Er)和[(dbm)2Tb(dtc)(phen)](1-Tb)(dt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阴离子,phen=1,10菲罗啉)。磁性和发光测试表明,1-Er为一例场诱导的单分子磁体,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区表现出Er3+离子的特征发射峰,因此1-Er为一例硫基稀土磁光双功能分子材料。2.以二苯甲酰甲烷为主要配体,通过调节辅助配体2,2’-联吡啶在4,4’-位置的取代基,合成了两类单核稀土配合物[(dbm)3Ln(dmbipy)](2-Ln,Ln=Eu、Tb、Dy、Ho、Er、Tm、Yb和Gd)和[(dbm)2Ln(dmobipy)(NO3)](3-Ln,Ln=Dy、Ho和Er)(dmbipy=4,4’-二甲基-2,2’-联吡啶,dmobipy=4,4’-二甲氧基-2,2’-联吡啶)。将辅助配体的取代基从–CH3(dmbipy)替换为–OCH3(dmobipy)导致配合物的分子式、几何结构、磁性和发光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2-Dy为一例单分子磁体,有效能垒271 K,为[(dbm)3Dy L](L=辅助配体)类型单分子磁体中最高的,但是没有出现Dy3+离子的特征发射峰;2-Er、3-Dy和3-Er为场诱导的单分子磁体,有效能垒分别为9 K、41 K和26 K,同时能够表现出Er3+/Dy3+离子的特征发射峰。因此2-Dy为一例稀土磁性分子材料;2-Er、3-Dy和3-Er为稀土磁光双功能分子材料。此外2-Eu、2-Tb、2-Ho、2-Tm、2-Yb和3-Ho均为稀土发光分子材料。3.基于4,4,4-三氟-1-(2-萘基)-1,3-丁二酮(Htfnb)和不同的辅助配体dmbipy或phen合成了两类单核稀土配合物[(tfnb)3Ln(dmbipy)](4-Ln,Ln=Tb、Dy和Ho)和[(tfnb)3Ln(phen)](5-Ln,Ln=Tb和Dy)。结构分析表明:4-Dy和5-Dy由3个tfnb-配体的6个O原子和1个dmbipy或phen配体的2个N原子构成八配位。测试结果表明:4-Dy和5-Dy为两例单分子磁体,有效能垒为139 K和193 K,与4-Dy相比,5-Dy更接近理想的D2d配位构型因而具有较好的磁性。因此4-Dy和5-Dy为两例稀土磁性分子材料。
齐海娜[5](2021)在《双各向异性导电磁光多功能Janus膜的构筑与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各向异性导电膜(ACFs)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中I型各向异性导电膜沿膜厚度方向导电,而沿膜面绝缘,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和传感器等领域;II型各向异性导电膜沿着膜面两个垂直方向具有不同的导电性,而沿着膜厚方向绝缘,目前正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新型多功能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研发已成为电子工业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光电磁多功能一维纳米材料已成为多功能材料的前沿研究热点之一。与单一功能材料相比,荧光-导电-磁性多功能材料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当荧光、导电和磁性物质直接相互混合时存在不利影响。为了降低各种物质之间的不利影响,提高材料的性能并且满足特殊的电子器件等对导电方向的需求,需要构筑特殊结构的光电磁多功能一维纳米材料。本论文针对于光电磁多功能一维纳米材料和各向异性导电膜两个科学研究热点,并将其结合起来进行详细地研究。以构筑的一维纳米结构为构筑单元,利用电纺技术构筑了Janus膜,并赋予其双各向异性导电、磁性和荧光等性能。在此基础上将二维(2D)的Janus膜以不同的策略进行卷曲得到了衍生新颖的三维(3D)Janus管和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进一步创新性地将芴类光电导材料引入Janus膜中,得到各向异性光电导膜。利用光来控制各向异性光电导膜的绝缘与导电状态,实现非各向异性导电与各向异性导电的转换。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光电磁等特性,提出了不同于Janus结构的赝Janus结构。赝Janus结构与传统的Janus结构具有不同的对称性,在宏观上增加了功能分区,微观分区和宏观分区高度集成,实现了优异的多功能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并轴以及单轴电纺技术制备了{[Eu(BA)3ph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胺(PANI)/PMMA]}⊥{[Eu(BA)3phen/PMMA]//[PANI/PMMA]}&[Fe3O4/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红色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双层Janus膜和{[PANI/PMMA]//[PMMA/Tb(BA)3phen]⊥[PANI/PMMA]//[PMMA/Tb(BA)3phen]}&[Fe3O4/聚丙烯腈(PAN)]绿色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双层Janus膜,对其临界厚度、磁性、荧光和导电性能等进行了详细地研究,阐明了光电磁相互作用影响机制。利用Janus纳米带为构筑单元,减少了荧光-导电-磁性三种物质之间的不利影响,使上层Janus膜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和高的导电各向异性。通过改变稀土配合物,Fe3O4纳米颗粒以及PANI的含量,实现荧光-磁性和导电各向异性的可调性。在阵列膜中通过微观分区和宏观分区的高度集成,实现了材料的优异的多功能性。2.首次提出了3D双壁Janus管以及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新概念。首先利用电纺技术,设计并构筑{[Eu(BA)3phen/PMMA]//[PANI/PMMA]}⊥{[Tb(BA)3phen/PMMA]//[PANI/PMMA]}&(Fe3O4/PMMA)磁性-红绿双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Fe3O4/PMMA]//[PANI/PMMA]}⊥{[Eu(BA)3phen/PMMA]//[PANI/PMMA]}&[Tb(BA)3phen/PMMA]绿色荧光-磁性-红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和{[Fe3O4/PMMA]//[PANI/PMMA]}⊥{[Tb(BA)3phen/PMMA]//[PANI/PMMA]}&[Eu(BA)3phen/PMMA]红色荧光-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然后将三种Janus膜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卷曲即可得到3D双壁Janus管以及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双壁Janus管的内管或外管为Janus结构,完全旗帜形结构是2D Janus膜与3D双壁Janus管的结合。3D双壁Janus管和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具有与2D Janus膜类似的性能。此外,通过改变不同功能区的性质和Janus纳米带的排列方式,可以调节3D或3D+2D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特性。为设计和构筑新型多功能纳米材料提供了新思路。3.利用光电导现象实现了各向异性导电,提出了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膜,光刺激响应增强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和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的新概念。设计并利用电纺技术构筑了[高浓度2,7-二溴-9-芴酮(H-DF)/聚偏二氟乙烯(PVDF)/PVP]//[低浓度DF(L-DF)/PVDF/PVP]各向异性光电导膜、[PANI/DF/PMMA]//[Eu(TTA)3(TPPO)2/PMMA]&(Na YF4:Yb3+,Tm3+/PAN)光刺激响应增强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和[H-DF/PVDF/PVP]//[Fe3O4/PVDF/PVP]&[低浓度DF(L-DF)/PMMA]开关型各向异性光导Janus膜。在紫外光照射下,沿Janus纳米纤维/带的长度方向具有导电性,垂直于Janus纳米纤维/带的长度方向具有绝缘性,导致各向异性导电。当ACFs中含有PANI时,通过无光照到有光照的转变,可以提高ACFs的导电性以及各向异性程度。研究了DF的含量和不同模板聚合物对样品光电导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其影响机制。通过调节DF的浓度和存在环境,实现了DF从单体发光(紫色荧光)到聚集态发光(绿色荧光)的转变。采用不同的卷曲策略对二维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进行卷曲,得到了具有良好各向异性光电导、磁性和荧光特性的3D和3D+2D材料。4.受太极图中阴阳鱼的启发,提出了一种与Janus结构不同的结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赝Janus结构。赝Janus结构可以看作是通过垂直翻转Janus结构的一侧得到的新结构。阴阳鱼结构是一种典型的赝Janus结构,本文中以阴阳鱼结构膜为例通过电纺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多模发光和双各向异性导电的赝Janus结构膜(简称PF)。PF的两个鱼状结构区域由[(Na YF4:Yb3+,Er3+)/PMMA]//[PANI/PMMA]和[(Na YF4:Yb3+,Er3+)/PMMA]//[PANI/PMMA]Janus纳米带构成,两个眼睛区域由Tb(BA)3phen/PVP和Eu(BA)3phen/PVP纳米纤维组成。宏观上,PF实现了四个功能分区;微观上,利用Janus纳米带实现了两个功能分区。在PF中,微观分区和宏观分区高度集成避免了不同功能间的不利的相互干扰。因此PF具有良好的双各向异性导电、上下转换多模发光。赝Janus结构的设计也适用于构筑其它具有不同结构或性能的多功能材料。
沈磊[6](2021)在《氧化物薄膜与异质结生长及其磁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自由度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当材料的维度降低时,会出现丰富且奇特的物理性质。双钙钛矿氧化物Y2NiMnO6(YNMO)因其具有特殊的E*型反铁磁有序和磁诱导产生铁电性,在器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引起了关注。稀土石榴石铁氧体作为高温亚铁磁绝缘体,表现出由强自旋-轨道耦合引起的大的磁光效应和非常窄的铁磁共振线宽,是研究超快动力学的理想材料。稀土铁氧体氧化物薄膜中磁各向异性的调控,使得在自旋电子学器件领域有极大的研究前景。本论文内容分为五章,我们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生长出YNMO薄膜和Sm3Fe5O12(SmIG)薄膜,研究了氧压和界面工程对双钙钛矿YNMO薄膜的结构和磁性调控,亚铁磁石榴石SmIG薄膜磁各向异性的调控和CoFe/SmIG异质结的界面耦合的超快动力学研究,为未来高频器件的制备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方向。第一章,概述钙钛矿氧化物的基本知识和双钙钛矿氧化物的研究进展,并且对YNMO材料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稀土石榴石铁氧体氧化物的研究进展,包括稀土石榴石薄膜的磁各向异性调控和在超快自旋动力学领域的探索。第二章,对氧化物外延薄膜的生长工艺及调控,物性探测表征方法和时间分辨的磁光克尔测试系统的搭建进行了详细介绍。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的原理,特点和生长因素调控最先进行了说明;其次在薄膜结构表征上介绍了X射线衍射(XRD),倒易空间图(RSM),拉曼光谱;在磁性质表征手段上介绍了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和磁光克尔效应系统。在元素价态分析上介绍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在吸收率和光学带隙获取上介绍了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最后介绍了时间分辨的磁光克尔效应系统的搭建。第三章,我们研究了 YNMO薄膜的生长及其结构与磁性的调控。对YNMO薄膜和异质结的生长过程进行介绍,并且通过改变生长氧压和界面工程(插入缓冲层),研究了其对薄膜的结构和磁性的调控。生长氧压对晶体的结构产生明显影响,在高氧压下晶格常数越接近块体;同时在氧压和缓冲层的共同作用下,YNMO薄膜的磁性与块体相当。第四章,介绍SmIG薄膜的磁各向异性调控和CoFe/SmIG异质结的界面自旋耦合超快动力学研究。在这一章节中我们详细介绍了 SmIG薄膜的生长,并获得了高质量的外延薄膜。其次,我们通过改变衬底的晶体取向从(111)到(001),我们发现薄膜的磁各向异性实现了从面内磁各向异性到面外磁各向异性的转变,且具有普适性,这为不同磁各向异性的获取提供了途径。最后,利用自主搭建的时间分辨磁光克尔效应(TR-MOKE)系统,探讨了界面自旋耦合和磁各向异性转变对CoFe/SmIG异质结光激发诱导自旋波的影响,发现异质结中自旋进动的频率和有效阻尼因子都可以通过SmIG薄膜的磁各向异性转变来操纵。这些发现为磁性薄膜和异质结中的自旋操纵提供了思路,推动高频自旋电子学器件的研究。第五章,总结本文的工作和下一步研究计划。首先,YNMO薄膜的超快磁光研究还未进行研究,其内部的超快动力学过程尚不清楚;其次,YNMO作为多铁材料,通过光学的手段对薄膜的磁电耦合研究非常有价值;SmIG薄膜的超快动力学的研究值得更进一步推进;最后,我们生长出Tm3Fe5O12薄膜,磁各向异性调控及其超快动力学需要深入的研究。
张奇[7](2020)在《La-Nd-Fe体系相平衡与相关合金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实验构建了La-Nd-Fe三元系相图,研究了该体系中Fe含量为65 at.%的三元合金的凝固行为以及相关合金的磁性能与电磁波吸收性能。本论文为开发与La相关的新型高丰度稀土永磁体等稀土功能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合金法和扩散偶法测定了La-Nd-Fe体系在873K下的相平衡关系。实验中发现了La Fe2和Nd Fe2相的存在,没有发现三元化合物。实验准确测定了各相的固溶度。扩散偶法测得的La-Nd-Fe三元系在873 K下的等温截面由7个单相区(La Fe2、Nd Fe2、Nd2Fe17、Nd5Fe17、La、Nd、Fe),11个两相区(La Fe2+Fe、La+La Fe2、La Fe2+Nd2Fe17、La Fe2+Nd、Nd+Nd2Fe17、La+Nd、Nd+Nd Fe2、Nd5Fe17+Nd Fe2、Nd2Fe17+Nd5Fe17、Nd2Fe17+Fe、Nd2Fe17+Nd Fe2)以及5个三相区(A1:La Fe2+La+Nd、A2:Nd+Nd2Fe17+La Fe2、A3:Nd2Fe17+Nd Fe2+Nd、A4:Nd5Fe17+Nd Fe2+Nd2Fe17、A5:Nd2Fe17+Fe+La Fe2)组成。(2)研究了La-Nd-Fe体系Fe含量为65 at.%的三元合金的凝固行为,探讨了合金法生成La Fe2和Nd Fe2相的难易程度。通过SEM/EDS和XRD等方法测试分析了La-Nd-Fe合金的铸态凝固组织和相转变反应。通过退火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形貌分析了其相变反应类型。综合实验结果发现合金法很难生成La Fe2和Nd Fe2相,猜测这两个Laves相是通过包析反应生成的。(3)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LaxNd35-xFe65合金微粉的磁性能与吸波性能,及La4Nd31Fe65/GO、La19Nd16Fe65/羰基铁粉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axNd35-xFe65合金的主相为Nd2Fe17或Nd5Fe17相。第二相Nd会降低Ms和Hcj。而第二相La能细化晶粒,增强晶粒间的交换耦合作用,改善磁性能。当x=4时,得到最大饱和磁化强度81.33 emu/g。La4Nd31Fe65合金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优异。保持匹配厚度1.8 mm不变,有效频宽可达1.37 GHz,反射损耗峰值为-20.55 d B(吸收率超过99%)。改变其厚度发现,在C波段,反射损耗峰值最优为-31.95 d B(吸收率超过99.9%),匹配厚度仅为1.6 mm。用GO复合来改善La4Nd31Fe65合金的吸波性能,当GO占比总质量的5%时,La4Nd31Fe65/GO复合材料的吸收强度有了增强,有效带宽提高到了1.47 GHz。复合材料厚度为1.2 mm时有效带宽拓宽到了2.14 GHz,反射损耗峰值为-33.46 d B(吸收率超过99.9%)。La19Nd16Fe65合金的反射损耗峰值为-28.37 d B(吸收率超过99.84%),但有效频宽只有0.39 GHz,用羰基铁粉复合提高其有效带宽。当羰基铁粉占比总质量的30%时,有效带宽从0.39 GHz拓宽至4.06 GHz,反射损耗峰值从-28.37 dB提高到-31.10 dB。
张铭[8](2020)在《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碳排放核算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政府对碳排放量的重视和监督,碳排放已被作为衡量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我国稀土产量排名居世界领先位置,但目前尚未有关于稀土企业及产品的碳排放核算研究。因此,如何测量稀土企业及其产品的碳排放量尤为重要,对稀土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内蒙古某稀土磁性材料企业为研究对象,依据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确定该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的碳排放核算范围,建立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核算该企业2018年碳排放量。核算结果显示,企业全年碳排放量为49717.64吨,外购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企业总碳排放量的91.2%,由此提出采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并对两种发电方式的减排效益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二者均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但太阳能发电不具有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现阶段采用太阳能发电是不具有可行性的。由于稀土产品生产工艺复杂、使用的化学试剂种类繁多,产品生命周期评价过程复杂等原因,导致收集数据和核算过程有一定难度,这也是目前公开文献中还未有关于稀土产品碳足迹研究的原因之一。本文在此挑战下立足于该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核算其主要产品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的碳足迹,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并结合产品生产工艺,核算从铁矿石采矿阶段到产品完工阶段的碳排放量,同时,考虑到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设备占企业生产资源的比例较大,因此在核算过程中考虑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其他间接碳排放部分。核算结果显示,产品碳足迹总量为53.3134kgCO2eq/kg,铁矿石采矿工序碳排放量最显着,选矿工序碳排放量最小。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看,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比为66.56%,其中电力消耗部分贡献了50.8%,由此得出,在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生产过程中电力的投入为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了三种发电方式下的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最后,基于对该稀土磁性材料企业以及产品的碳排放量核算分析,分别从企业碳排放层面和产品碳足迹层面,提出加强节能管理、优化能源结构、加入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及发展低碳工艺技术、引进环保设备的企业低碳管理对策建议。
钱曼[9](2020)在《稀土Nd/Ce-Y-Fe与Dy/Ho-Mn合金的相平衡实验测定及热力学计算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稀土磁性材料的产业发展,研究La、Ce、Y等高丰度稀土金属在Nd-Fe-B永磁材料的应用,对降低材料生产成本,研发新型稀土永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稀土RE-Y-Fe合金相图及其凝固组织的研究,有利于弄清稀土金属在永磁材料中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另一方面,稀土RE-Mn基合金化合物由于特殊的晶体结构而表现出优异的磁学性能。稀土RE-Mn合金相图对研究该系列化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针对稀土RE-Fe与RE-Mn合金相图,通过实验测定和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研究稀土合金的相平衡、相转变及其凝固微观组织,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等实验方法,测定了Nd-Y二元合金的相转变温度。采用相图热力学计算(CALPHAD)方法,计算了Nd-Y二元相图。通过真空电弧熔炼制备Nd-Y-Fe三元合金样品,测试分析了合金的相转变温度及凝固过程。结合课题组已完成的RE-Fe二元体系的热力学参数,外推计算了Nd-Y-Fe的垂直截面和液相投影面,并采用热力学计算的Scheil模块,对Nd-Y-Fe三元合金的非平衡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能较好重现关键合金的实验结果。(2)通过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方法,测定了Ce-Y二元合金的相转变温度。利用CALPHAD方法,优化计算获得了一套合理自洽的热力学参数。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了Ce-Y-Fe三元合金样品,测试分析了合金的相转变温度及其凝固微观组织。结合CALPHAD方法建立了Ce-Y-Fe三元系的热力学描述,外推了该三元系的垂直截面和液相投影面。采用Scheil模型,计算模拟了部分合金的非平衡凝固路径,计算结果能合理解释合金的凝固行为。(3)通过评估文献报道的Dy-Mn和Ho-Mn二元系数据信息,采用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测定了Dy-Mn和Ho-Mn二元系合金的相转变温度和反应类型。采用CALPHAD方法,计算了Dy-Mn和Ho-Mn二元系相图和热力学性质,获得了准确可靠的Dy-Mn和Ho-Mn二元系的相图热力学参数。
王一旭[10](2020)在《稀土-过渡族基和MnCoGe基材料的磁制冷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磁制冷技术作为一种更加清洁高效的制冷方式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磁制冷技术的核心,磁热材料的研发一直是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和固体化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本论文聚焦于稀土-过渡族基和MnCoGe基磁制冷材料,进行了低温磁制冷材料领域的探索和室温磁制冷材料的性能优化。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磁性测量,电输运测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量等方法与手段对于所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在低温区稀土-过渡族基磁制冷材料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HoNiGa化合物的磁热效应和织构多晶Tb3NiGe2材料的旋转磁热效应。反铁磁HoNiGa化合物由于磁场诱导的反铁磁-铁磁变磁转变而表现出了可逆的大磁热效应(5 T磁场变化下△S=22 J/kg K),十分具有实际应用前景。具有织构的多晶Tb3NiGe2材料在2T的磁场变化下在相变温度处表现出了可逆的2.91 J/kg K的磁熵变以及1.6K的绝热温变。同时,本文也从数学上证明了不同旋转磁热效应的计算方法的等价性。在室温磁制冷材料的性能优化方面,本文制备了 In作为金属粘结相的La0.7Ce0.3Fe11.48Mn0.12Si1.4H1.8/In磁制冷复合材料并表征其各项物理性能。该复合材料相变温度恰好位于300 K附近,具有,磁熵变大,绝热温变大,热导率高,循环性能稳定等优点,其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高于目前已经报道的所有类似的磁制冷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在分别经历了 100000次磁场循环和10000次热循环之后仍然表现出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且磁熵变和绝热温变等性能几乎不变。与此同时,本文还尝试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方式解读MnCoGe基磁制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通过理论计算对于实际实验进行相关指导。在深度理解了正分MnCoGe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对于体系中原子对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COHP分析之后,通过调整体系价电子浓度,实现了对于MnCoGe基磁制冷材料的磁相变的调制。与此同时,还在探索性的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金属间化合物MnCoGe2/3As1/3。
二、稀土磁性材料的应用及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磁性材料的应用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合金的形成,磁性能及磁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磁热效应与磁相变材料 |
1.2.1 磁热效应 |
1.2.2 磁热效应的热力学基础 |
1.2.3 磁热效应的类型 |
1.2.4 磁热效应的热力学循环方式 |
1.2.5 磁热效应表征参数 |
1.3 磁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一级磁相变磁热材料 |
1.3.2 二级磁相变磁热材料 |
1.3.3 目前的问题 |
1.4 非晶态磁热材料 |
1.4.1 非晶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1.4.2 非晶合金形成能力的评判方法简介 |
1.4.3 非晶态磁热材料及其特点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1 实验流程 |
2.2 样品制备方法 |
2.2.1 合金母锭的制备 |
2.2.2 合金条带的制备 |
2.3 样品结构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测试 |
2.3.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 样品物性表征 |
2.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2.4.2 样品热性能分析 |
2.4.3 磁性能分析 |
2.5 非晶形成焓的计算方法 |
第三章 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合金的形成 |
3.1 引言 |
3.2 RE-TM(RE=Gd,Dy;TM=Co,Ni)二元合金的制备和非晶形成成分范围 |
3.2.1 Gd-Co二元合金条带的制备和初步结构分析 |
3.2.2 Gd-Ni二元合金条带的制备和初步结构分析 |
3.2.3 Dy-Co二元合金条带的制备和初步结构分析 |
3.2.4 Dy-Ni二元合金条带的制备和初步结构分析 |
3.3 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态合金的热物理性质和非晶形成能力评估 |
3.3.1 Gd-Co二元非晶合金条带的热物理性质和非晶形成能力评估 |
3.3.2 Gd-Ni二元非晶合金条带的热物理性质和非晶形成能力评估 |
3.3.3 Dy-Co二元非晶合金条带的热物理性质和非晶形成能力评估 |
3.3.4 Dy-Ni二元非晶合金条带的热物理性质和非晶形成能力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合金的磁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态合金的磁性能研究 |
4.2.1 Gd-Co二元非晶合金的磁转变温度与磁性能 |
4.2.2 Gd-Ni二元非晶合金的磁转变温度与磁性能 |
4.2.3 Dy-Co二元非晶合金的磁转变温度与磁性能 |
4.2.4 Dy-Ni二元非晶合金的磁转变温度与磁性能 |
4.2.5 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合金的磁性能 |
4.3 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态合金居里温度随成分的变化规律及机理研究 |
4.3.1 Gd-Co二元非晶合金的居里温度随成分变化规律及其机理探索 |
4.3.2 Gd-Ni二元非晶合金的居里温度随成分变化规律及其机理探索 |
4.3.3 Dy-Co二元非晶合金的居里温度影响机理探究 |
4.4 Dy-Co二元非晶态合金中类自旋玻璃冻结现象和矫顽力产生机理的初步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合金的磁热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非晶合金中的磁热效应 |
5.2.1 非晶合金中的磁热效应 |
5.3 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合金中的磁热效应 |
5.3.1 Gd-Co二元非晶合金中的磁热效应 |
5.3.2 Gd-Ni二元非晶合金中的磁热效应 |
5.3.3 Dy-Co二元非晶合金中的磁热效应 |
5.3.4 Dy-Ni二元非晶合金中的磁热效应 |
5.3.5 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合金中磁熵变性能对成分的依赖性及其物理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室温Gd基非晶磁制冷材料研究 |
6.1 引言 |
6.2 具有近室温优异磁熵变性能的Gd-Co基非晶态合金探索 |
6.2.1 在更高冷却速率下获得具有更高居里温度的Gd-Co二元非晶合金 |
6.2.2 微量过渡族金属添加获得更高居里温度的Gd-Co基非晶态合金 |
6.3 适合Ericsson循环的磁熵变平台的构建及应用前景展望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2)利用含钙铁氧体废弃物制备CaF2基磁性上转换光催化/除氯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镀废水的特性 |
1.2.1 电镀废水的来源 |
1.2.2 电镀废水的危害 |
1.2.3 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 铁氧体法处理电镀废水 |
1.3.1 铁氧体法原理 |
1.3.2 铁氧体法特点 |
1.4 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1 上转换光催化原理 |
1.4.2 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种类 |
1.5 含氯废水的特性 |
1.5.1 含氯废水的来源 |
1.5.2 含氯废水的危害 |
1.5.3 含氯废水的处理方法 |
1.6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 材料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仪分析 |
2.2.2 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分析 |
2.2.3 透射电镜(TEM)及谱(EDS)分析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2.5 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DRS)分析 |
2.2.6 比表面积(BET)分析 |
2.2.7 磁性能分析 |
2.2.8 上转换发光性能及荧光寿命分析 |
2.2.9 荧光光谱(PL)分析 |
2.3 光催化性能测试 |
2.4 除氯性能测试 |
2.5 固体浸出毒性实验 |
第三章 M-Fe_3O_4/Tm~(3+)/Yb~(3+)-CaF_2/Ti O_2磁性上转换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M-Fe3O4 的制备 |
3.2.2 M-Fe_3O_4/Tm~(3+)/Yb~(3+)-CaF_2/TiO_2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Fe_3O_4 XRD和磁性能分析 |
3.3.2 M-Fe3O4 形貌分析 |
3.3.3 M-Fe_3O_4/Tm~(3+)/Yb~(3+)-CaF_2/TiO_2 XRD和磁性分析 |
3.3.4 M-Fe_3O_4/Tm~(3+)/Yb~(3+)-CaF_2/TiO_2形貌分析 |
3.3.5 M-Fe_3O_4/Tm~(3+)/Yb~(3+)-CaF_2/TiO_2 光学性质分析 |
3.3.6 光催化降解性能 |
3.3.7 光催化降解机理 |
3.3.8 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 |
3.3.9 M-Fe_3O_4/Tm~(3+)/Yb~(3+)-CaF_2/TiO_2的稳定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磁性上转换除氯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M-Fe3O4 的制备 |
4.2.2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Fe_3O_4 XRD和磁性能分析 |
4.3.2 M-Fe3O4 形貌分析 |
4.3.3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 XRD和磁性分析 |
4.3.4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形貌分析 |
4.3.5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 XPS分析 |
4.3.6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光学性质分析 |
4.3.7 除氯性能 |
4.3.8 除氯后样品XRD和磁性分析 |
4.3.9 除氯后样品形貌分析 |
4.3.10 除氯后样品XPS分析 |
4.3.11 除氯后样品光学性质分析 |
4.3.12 黑暗条件下除氯机理 |
4.3.13 光照条件下除氯机理 |
4.3.14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稳定性 |
4.3.15 M-Fe_3O_4/Er~(3+)/Yb~(3+)-CaF_2/Bi_2O_3除氯的实际应用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稀土Y对6.5wt%Si高硅钢薄板带组织织构及磁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高硅钢概述 |
1.2.1 高硅钢相结构转变 |
1.2.2 高硅钢相结构转变影响因素 |
1.2.3 高硅钢磁性能 |
1.3 轧制法制备高硅钢 |
1.3.1 温轧法 |
1.3.2 三步轧制法 |
1.4 稀土对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的影响 |
1.4.1 稀土对组织的影响 |
1.4.2 稀土对织构的影响 |
1.5 无取向硅钢磁性能影响因素 |
1.5.1 晶粒尺寸的影响 |
1.5.2 织构的影响 |
1.6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技术路线 |
2.3 实验方案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4.1 组织观察 |
2.4.2 织构含量测定 |
2.4.3 夹杂物检测及测定 |
2.4.4 磁性能检测 |
第三章 稀土Y对Fe-6.5%Si高硅钢薄板组织与织构的影响 |
3.1 常化组织与织构 |
3.2 温轧组织与织构 |
3.3 中间退火组织与织构 |
3.4 冷轧组织与织构 |
3.5 成品退火组织与织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Y在高硅钢中存在形式及其作用机理 |
4.1 稀土Y在高硅钢中存在形式 |
4.2 稀土Y对冷轧剪切带的影响 |
4.2.1 晶粒尺寸和晶粒取向的影响 |
4.2.2 层错能的影响 |
4.3 稀土Y对冷轧板位错密度的影响 |
4.4 稀土Y对冷轧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稀土Y对Fe-6.5%Si高硅钢磁性能的影响 |
5.1 主要织构占比分析 |
5.2 铁损分离计算 |
5.3 各向异性参数的计算 |
5.4 稀土Y对磁感和铁损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β-二酮类稀土磁光双功能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分子材料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分子磁性材料 |
1.2.1 稀土单分子磁体的理论研究及构筑策略 |
1.2.1.1 稀土单分子磁体的理论研究 |
1.2.1.2 稀土单分子磁体的构筑策略 |
1.2.2 具有高性能的稀土单分子磁体 |
1.2.3 β-二酮类稀土单分子磁体的研究现状 |
1.3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研究 |
1.3.1 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机制 |
1.3.2 稀土配合物的近红外发光 |
1.3.3 β-二酮类稀土配合物的发光研究现状 |
1.4 磁光双功能稀土配合物 |
1.5 稀土配合物的应用研究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案 |
第三章 两例硫基β-二酮稀土分子材料的制备、磁性和发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配合物的合成 |
3.2.1 [(dbm)_2Er(dtc)(phen)](1-Er)的合成 |
3.2.2 [(dbm)2Tb(dtc)(phen)](1-Tb)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1-Er和1-Tb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3.3.2 配合物1-Er和1-Tb的晶体结构 |
3.3.3 配合物1-Er和1-Tb的X射线粉末衍射 |
3.3.4 配合物1-Er和1-Tb的磁性 |
3.3.4.1 配合物1-Er和1-Tb的直流磁性 |
3.3.4.2 配合物1-Er和1-Tb的交流磁性 |
3.3.5 配合物1-Er和1-Tb的理论计算 |
3.3.6 配合物1-Er和1-Tb的发光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过调整辅助配体的取代基来改善稀土分子材料的磁性和发光性质 |
4.1 引言 |
4.2 配合物的合成 |
4.2.1 [(dbm)_3Ln(dmbipy)](2-Ln)的合成 |
4.2.2 [(dbm)_2Ln(dmobipy)NO_3](3-Ln)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合物2-Ln和3-Ln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4.3.2 配合物2-Ln和3-Ln的晶体结构 |
4.3.2.1 配合物2-Ln的晶体结构 |
4.3.2.2 配合物3-Ln的晶体结构 |
4.3.3 配合物2-Ln和3-Ln的X射线粉末衍射 |
4.3.4 配合物2-Dy、2-Er、3-Dy和3-Er的磁性 |
4.3.4.1 配合物2-Dy、2-Er、3-Dy和3-Er的直流磁性 |
4.3.4.2 配合物2-Dy、2-Er、3-Dy和3-Er的交流磁性 |
4.3.5 配合物2-Dy、2-Er、3-Dy和3-Er的理论计算 |
4.3.6 配合物2-Ln和3-Ln的发光研究 |
4.3.6.1 配合物2-Dy、2-Er、3-Dy和3-Er的发光性质 |
4.3.6.2 配合物2-Eu、2-Tb、2-Ho、3-Ho、2-Tm和2-Yb的发光性质 |
4.3.7 配合物2-Dy、2-Er、3-Dy和3-Er的细胞毒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辅助配体的改变对稀土分子材料的磁性和发光性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配合物的合成 |
5.2.1 [(tfnb)_3Ln(dmbipy)](4-Ln)的合成 |
5.2.2 [(tfnb)_3Ln(phen)](5-Ln)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合物4-Ln和5-Ln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5.3.2 配合物4-Ln和5-Ln的晶体结构 |
5.3.2.1 配合物4-Ln的晶体结构 |
5.3.2.2 配合物5-Ln的晶体结构 |
5.3.3 配合物4-Ln和4-Ln的X射线粉末衍射 |
5.3.4 配合物4-Dy和5-Dy的交流磁性 |
5.3.5 配合物4-Dy和5-Dy的磁易轴 |
5.3.6 配合物4-Dy和5-Dy的发光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5)双各向异性导电磁光多功能Janus膜的构筑与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1 静电纺丝技术概述 |
1.1.2 静电纺丝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 光电磁多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 |
1.2.2 磁性材料的研究 |
1.2.3 各向异性导电材料的研究 |
1.2.4 光电磁多功能材料的研究 |
1.3 Janus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Janus结构材料的概述 |
1.3.2 Janus结构材料的研究 |
1.4 芴酮类光电导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设计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药品、仪器和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量色散谱(EDS)分析 |
2.3.3 荧光显微镜(FM)分析 |
2.3.4 光学显微镜(OM)分析 |
2.3.5 光电导和导电性质分析 |
2.3.6 力学性能分析 |
2.3.7 荧光光谱分析 |
2.3.8 磁性质分析 |
第3章 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红色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Eu(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3.2.1.2 Fe_3O_4 NPs的制备 |
3.2.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3.2.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构筑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XRD与超顺磁性研究 |
3.2.2.2 形貌和结构研究 |
3.2.2.3 机械强度各向异性研究 |
3.2.2.4 导电性质分析 |
3.2.2.5 荧光性能分析 |
3.2.3 小结 |
3.3 绿色荧光-磁性-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1.1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3.3.1.2 Fe_3O_4 NPs的制备 |
3.3.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3.3.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XRD和磁性质分析 |
3.3.2.2 外观和内部结构分析 |
3.3.2.3 机械强度各向异性研究 |
3.3.2.4 导电性能分析 |
3.3.2.5 荧光性能研究 |
3.3.3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Janus膜及三维双壁Janus管和三维加二维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磁性-红绿双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及其衍生的三维双壁Janus管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Eu(BA)_3phen和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4.2.1.2 Fe3O4 NPs的制备 |
4.2.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4.2.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二维双层Janus膜构筑单元的设计 |
4.2.2.2 形貌与内部结构研究 |
4.2.2.3 XRD和磁性能的分析 |
4.2.2.4 荧光性能分析 |
4.2.2.5 导电性质分析 |
4.2.3 3D双壁Janus管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 |
4.2.4 小结 |
4.3 绿色荧光-磁性-红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及其衍生的三维双壁Janus管的构筑及性质研究 |
4.3.1 实验部分 |
4.3.1.1 Eu(BA)_3phen和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4.3.1.2 Fe3O4 NPs的制备 |
4.3.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4.3.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构筑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2.1 样品的形态和内部结构研究 |
4.3.2.2 XRD与磁性分析 |
4.3.2.3 发光性能分析 |
4.3.2.4 导电性能分析 |
4.3.2.5 三维双壁Janus管的设计、构筑和性能研究 |
4.3.3 小结 |
4.4 红色荧光-磁性-绿色荧光双各向异性导电Janus膜及其衍生的三维Janus管和三维加二维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构筑及特性研究 |
4.4.1 实验部分 |
4.4.1.1 Eu(BA)_3phen和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4.4.1.2 Fe3O4 NPs的制备 |
4.4.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4.4.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4.4.1.5 3D双壁Janus管和3D+2D完全旗帜形结构的设计和构筑 |
4.4.2 结果与讨论 |
4.4.2.1 XRD和超顺磁性分析 |
4.4.2.2 内部结构分析 |
4.4.2.3 荧光性质分析 |
4.4.2.4 导电性能分析 |
4.4.3 3D双壁Janus管和3D加2D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性能研究 |
4.4.4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膜、Janus膜及其衍生三维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光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2.1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2.1 形貌分析 |
5.2.2.2 荧光性能研究 |
5.2.2.3 光电导性能分析 |
5.2.3 小结 |
5.3 光刺激响应增强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3.1 实验部分 |
5.3.1.1 NaYF_4:Yb~(3+),Tm~(3+)NPs的制备 |
5.3.1.2 Eu(TTA)_3(TPPO)_2配合物的制备 |
5.3.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5.3.1.4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5.3.2 结果与讨论 |
5.3.2.1 XRD与形貌分析 |
5.3.2.2 荧光性质分析 |
5.3.2.4 导电性能分析 |
5.3.3 小结 |
5.4 光开关型各向异性光电导Janus膜及其衍生的三维 Janus管和三维 加二维完全旗帜形结构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5.4.1 实验部分 |
5.4.1.1 Fe_3O_4 NPs的制备 |
5.4.1.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5.4.1.3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构筑 |
5.4.2 结果与讨论 |
5.4.2.1 XRD与超顺磁性分析 |
5.4.2.2 形貌分析 |
5.4.2.3 荧光性能分析 |
5.4.2.4 光电导性能分析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下转换发光-双各向异性导电赝Janus结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Eu(BA)_3phen和 Tb(BA)_3phen配合物的制备 |
6.2.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制备 |
6.2.3 NaYF_4:Eu~(3+)纳米颗粒的制备 |
6.2.4 NaYF_4:Yb~(3+),Er~(3+)纳米颗粒的制备 |
6.2.5 目标产物及其对比样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XRD分析 |
6.3.2 形貌分析 |
6.3.3 荧光性能研究 |
6.3.4 导电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及创新点 |
7.1.1 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氧化物薄膜与异质结生长及其磁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钙钛矿氧化物概述 |
1.2.1 钙钛矿氧化物的晶体结构 |
1.2.2 稀土钙钛矿锰氧化物的晶体结构 |
1.2.3 超交换相互作用与双交换相互作用 |
1.2.4 稀土钙钛矿锰氧化物的磁结构 |
1.3 双钙钛矿氧化物概述 |
1.3.1 双钙钛矿氧化物结构 |
1.3.2 双钙钛矿氧化物R_2NiMnO_6研究进展 |
1.3.3 双钙钛矿氧化物Y_2NiMnO_6研究进展 |
1.4 稀土石榴石铁氧体的研究进展 |
1.4.1 稀土石榴石铁氧体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
1.4.2 稀土石榴石铁氧体的晶体结构与磁结构 |
1.4.3 稀土石榴石铁氧体薄膜磁各向异性的研究 |
1.5 稀土石榴石铁氧体薄膜的超快自旋动力学研究 |
1.6 本论文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薄膜生长和表征技术介绍及超快磁光系统搭建 |
2.1 引言 |
2.2 薄膜制备技术 |
2.2.1 脉冲激光沉积基本原理 |
2.2.2 脉冲激光沉积系统 |
2.2.3 生长因素调控 |
2.3 薄膜表征技术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倒易空间图(RSM) |
2.3.3 拉曼光谱 |
2.3.4 磁性表征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6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吸收光谱 |
2.4 时间分辨的磁光克尔效应系统搭建 |
2.4.1 泵浦探测技术 |
2.4.2 时间分辨超快泵浦探测系统总体设计 |
2.4.3 飞秒激光光源 |
2.4.4 位移平台控制与软件编写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双钙钛矿Y_2NiMnO_6薄膜与异质结的生长及磁性调控研究 |
3.1 引言 |
3.2 YNMO多晶靶材制备和基本表征 |
3.3 YNMO薄膜与异质结生长 |
3.4 YNMO薄膜与异质结的结构与磁性调控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Sm_3Fe_5O_(12)薄膜磁各向异性调控及CoFe/Sm_3Fe_5O_(12)异质结界面耦合的超快磁光研究 |
4.1 引言 |
4.2 Sm_3Fe_5O_(12)的研究进展 |
4.3 Sm_3Fe_5O_(12)多晶靶材制备和基本表征 |
4.4 Sm_3Fe_5O_(12)薄膜生长与应力调控 |
4.5 Sm_3Fe_5O_(12)薄膜磁各向异性调控及CoFe/Sm_3Fe_5O_(12)异质结界面耦合的超快磁光研究 |
4.5.1 Sm_3Fe_5O_(12)薄膜磁各向异性调控 |
4.5.2 CoFe/Sm_3Fe_5O_(12)异质结界面耦合的超快磁光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其他成果 |
(7)La-Nd-Fe体系相平衡与相关合金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相图的作用与测定方法 |
§1.3.1 相图的作用 |
§1.3.2 相图的测定方法 |
§1.4 扩散偶法测定相图的原理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与检测 |
§2.1 原材料 |
§2.2 样品制备设备 |
§2.2.1 非自耗真空电弧炉 |
§2.2.2 马弗炉 |
§2.2.3 手套箱 |
§2.2.4 球磨机 |
§2.3 样品检测设备 |
§2.3.1 X射线衍射仪(XRD) |
§2.3.2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 |
§2.3.3 电子探针(EPMA) |
§2.3.4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2.3.5 网络矢量分析仪(VNA) |
第三章 La-Nd-Fe三元系 873K等温截面相图测定 |
§3.1 文献调研 |
§3.1.1 La-Nd二元系 |
§3.1.2 La-Fe二元系 |
§3.1.3 Nd-Fe二元系 |
§3.1.4 La-Nd-Fe三元系 |
§3.2 合金法测定La-Nd-Fe三元系 873K等温截面 |
§3.2.1 实验方法 |
§3.2.2 数据分析 |
§3.2.3 实验结果 |
§3.3 扩散偶法测定La-Nd-Fe三元系 873K等温截面 |
§3.3.1 实验方法 |
§3.3.2 数据分析 |
§3.3.3 实验结果 |
§3.4 合金法与扩散偶法测得的等温截面比较 |
§3.4.1 LaFe_2和NdFe_2二元化合物 |
§3.4.2 固溶度 |
§3.4.3 相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La-Nd-Fe三元系合金凝固组织与相变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La_xNd_(35-x)Fe_(65)合金的磁性能及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La_xNd_(35-x)Fe_(65)合金XRD与SEM分析 |
§5.4 La_xNd_(35-x)Fe_(65)合金磁性能分析 |
§5.5 La_xNd_(35-x)Fe_(65)合金的电磁参数与电磁波吸收性能分析 |
§5.6 La_4Nd_(31)Fe_(65)/GO复合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分析 |
§5.7 La_(19)Nd_(16)Fe_(65)/羰基铁粉复合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分析 |
§5.8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8)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碳排放核算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结构框架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碳足迹定义与标准 |
2.1.1 碳足迹定义 |
2.1.2 碳足迹核算标准 |
2.2 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碳足迹研究现状 |
2.3.1 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 |
2.3.2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碳足迹研究现状 |
2.4 企业碳排放管理的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3 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碳排放核算 |
3.1 企业碳排放核算边界 |
3.2 碳排放源信息 |
3.3 碳排放核算模型 |
3.3.1 燃料燃烧的碳排放 |
3.3.2 生产过程的碳排放 |
3.3.3 外购电力的碳排放 |
3.4 核算结果分析 |
3.5 电力减排效益分析 |
3.5.1 风力发电的减碳效益 |
3.5.2 太阳能发电的减碳效益 |
3.6 本章小结 |
4 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产品碳足迹核算 |
4.1 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生产工艺 |
4.1.1 矿石采选阶段 |
4.1.2 烧结钕铁硼毛坯阶段 |
4.1.3 烧结钕铁硼机加工阶段 |
4.2 生命周期评价法核算碳足迹 |
4.2.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4.2.2 功能单位的选取 |
4.2.3 系统边界的确定 |
4.3 碳足迹计算模型 |
4.4 数据来源 |
4.4.1 初级活动水平数据 |
4.4.2 次级活动水平数据 |
4.5 核算结果分析 |
4.5.1 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的直接与间接碳排放核算分析 |
4.5.2 固定资产折旧对产品碳足迹的影响分析 |
4.5.3 不同电力碳排放因子对产品碳足迹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稀土磁性材料企业低碳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企业碳排放层面对策建议 |
5.1.1 加强节能管理 |
5.1.2 优化能源结构 |
5.1.3 加入碳交易市场 |
5.2 产品碳足迹层面对策建议 |
5.2.1 发展低碳工艺技术 |
5.2.2 引进环保设备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9)稀土Nd/Ce-Y-Fe与Dy/Ho-Mn合金的相平衡实验测定及热力学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 1.1 稀土磁性材料 |
§1.2 稀土磁性材料的应用 |
§1.3 相图实验测定与计算 |
§1.3.1 相图实验测定 |
§1.3.2 相图计算原理 |
§1.3.3 Scheil凝固过程模拟计算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稀土Nd-Y-Fe三元体系热力学计算及合金凝固组织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3 热力学模型 |
§2.3.1 溶体相 |
§2.3.2 化合物相 |
§2.4 文献信息 |
§2.4.1 Nd-Fe二元系 |
§2.4.2 Y-Fe二元系 |
§2.4.3 Nd-Y二元系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Nd-Y二元系 |
§2.5.2 Nd-Y-Fe三元合金的凝固组织 |
§2.5.3 Nd-Y-Fe三元系热力学计算 |
§2.6 小结 |
第三章 稀土Ce-Y-Fe三元体系热力学计算及合金凝固组织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3 热力学模型 |
§3.4 文献信息 |
§3.4.1 Ce-Fe二元系 |
§3.4.2 Ce-Y二元系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Ce-Y二元系 |
§3.5.2 Ce-Y-Fe三元合金的凝固组织 |
§3.5.3 Ce-Y-Fe三元系热力学计算 |
§3.6 小结 |
第四章 稀土Dy/Ho-Mn合金相平衡的实验测定与热力学计算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3 热力学模型 |
§4.3.1 溶体相 |
§4.3.2 化合物相 |
§4.4 文献信息 |
§4.4.1 Dy-Mn二元系 |
§4.4.2 Ho-Mn二元系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Dy-Mn二元系 |
§4.5.2 Ho-Mn二元系 |
§4.6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0)稀土-过渡族基和MnCoGe基材料的磁制冷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现代制冷技术与磁制冷 |
1.2 磁热效应的定义与沿革 |
1.3 磁热效应的理论描述 |
1.4 磁热效应的测量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低温区磁制冷材料 |
2.2 近室温区磁制冷材料 |
2.2.1 镧系金属钆(Gd) |
2.2.2 Gd_5(Si,Ge)_4系磁制冷材料 |
2.2.3 MnAs_(1-x)Sb_x与Mn_(2-x)Fe_xP_(1-y)M_y(M=As,Ge,Si)系磁制冷材料 |
2.2.4 Ni_2MnX(X=Ga,Sn,In,Sb)系磁制冷材料 |
2.2.5 钙钛矿及类钙钛矿型化合物磁制冷材料 |
2.2.6 La(Fe_(1-x)M_x)_(13)(M=Al,Si)系磁制冷材料 |
2.2.7 MM'X型磁制冷材料 |
2.3 选题思路及目的 |
2.3.1 选题思路 |
2.3.2 研究内容 |
3 实验方法 |
3.1 样品的制备方法 |
3.1.1 多晶样品的制备 |
3.1.2 单晶样品的制备 |
3.2 样品晶体结构与成分分析方法 |
3.2.1 X射线衍射 |
3.3 样品形貌和成分分析 |
3.4 样品物理性能分析方法 |
3.4.1 样品磁性能表征 |
3.4.2 样品热性能测量 |
3.4.3 样品电学性能测量 |
3.4.4 样品力学性能测量及其他 |
3.5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进行计算 |
3.5.1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
3.5.2 实际计算细节讨论 |
3.6 金属间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其磁性之间的关联:Stoner判据 |
3.7 金属间化合物磁性与化学键之间的关联:COHP分析 |
3.8 巡游磁性的预测与调控 |
4 反铁磁HoNiGa变磁转变诱导的大磁热效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织构多晶Tb_3NiGe_2化合物的连续磁转变及各向异性磁热效应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La(Fe,Si)_(13)Hy/In复合材料的优异综合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价电子浓度调控对于MnCoGe基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样品合成 |
7.2.2 结构表征 |
7.2.3 磁性测量 |
7.2.4 理论计算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h-MnCoGe晶体结构和磁性能的理论解释 |
7.3.2 Zn掺杂h-MnCoGe的理论模拟 |
7.3.3 Zn掺杂h-MnCoGe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7.3.4 MnCoGe_(1-x)Zn_x(x=0,0.02,0.04和0.05)样品的磁性和磁热效应 |
7.3.5 As掺杂MnCoGe的结构和磁性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稀土磁性材料的应用及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RE-TM(RE=Gd,Dy;TM=Co,Ni)二元非晶合金的形成,磁性能及磁热性能研究[D]. 唐本镇. 上海大学, 2021
- [2]利用含钙铁氧体废弃物制备CaF2基磁性上转换光催化/除氯材料的研究[D]. 刘硕. 江苏理工学院, 2021(02)
- [3]稀土Y对6.5wt%Si高硅钢薄板带组织织构及磁性能影响的研究[D]. 周情耀.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β-二酮类稀土磁光双功能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斌.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1
- [5]双各向异性导电磁光多功能Janus膜的构筑与性质[D]. 齐海娜.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6]氧化物薄膜与异质结生长及其磁光研究[D]. 沈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La-Nd-Fe体系相平衡与相关合金性能研究[D]. 张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8]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碳排放核算与分析[D]. 张铭.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9]稀土Nd/Ce-Y-Fe与Dy/Ho-Mn合金的相平衡实验测定及热力学计算研究[D]. 钱曼.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10]稀土-过渡族基和MnCoGe基材料的磁制冷性能研究[D]. 王一旭.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