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芽作种育苗移栽种藕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扬宇[1](2018)在《广东引种厚叶沉香规范化种植技术及化学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沉香来源于瑞香科沉香属植物的多个树种带香脂的心材,野生沉香已经日渐稀少,现多为人工栽培并诱导结香。沉香中具有一些特殊的芳香物质,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安神,故而既可应用于医药,又可作为一种名贵的香料。沉香是时间和化学作用的产物,优质的沉香更是需要时间的沉淀,被称为“奇楠”,是人们“孜孜以求”的上品。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是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唯一品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地区,自然状态下难以结香,一般采用火烧、钻洞等方式诱导加速结香。而厚叶沉香Aquilaria crassna Pierre ex Lecomte是我国进口沉香品种中较大量的一种,主要为野生资源,分布于老挝、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地,其在自然环境下较白木香更容易结香,随着市场上对沉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厚叶沉香以其优质的香脂闻名而迅速占领市场,故从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对厚叶沉香进行了引种并逐渐发展形成了大规模的种植基地。目前在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引种面积达10000多亩。然而,在引种A.crassna的过程中出现诸如种源不清、种植基地苗木管理混乱,产香质量参差不齐等一系列的问题,优质沉香的供应得不到保证。为了有效控制厚叶沉香的产香数量及质量,探索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为厚叶沉香在国内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对目前广东省的沉香种植技术成果进行验证并归纳总结,以建立一套适用于厚叶沉香的规范化生产标准,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引种厚叶沉香在广东省的生长特性及厚叶沉香A.crassna的生物学特征以正本清源;对种植技术进行整理归纳,形成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SOP),以基地现有的厚叶沉香为对象,对幼苗多个指标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整理出其种苗质量分级参考标准;通过现代化学分析手段,对厚叶沉香的化学组成进行初步的研究,与白木香所产沉香的有效成分组成进行对比,探索其药用物质基础。方法:1.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及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与存在的问题,针对厚叶沉香种植管理方面研究不足及薄弱环节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2.对汕头鹏华科技有限公司的15年以上的厚叶沉香树和沉香育苗基地进行了定点观察,厚叶沉香的生长表现、物候期观察,并运用性状、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TLC)对厚叶沉香植物及香脂进行鉴别。3.对种植基地实地调查并采访,了解种植中的关键技术并形成文字。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厚叶沉香种苗质量进行分级。4.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相关文献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收集到的13批厚叶沉香香脂样品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并横向比较。结果:1.2016年汕头地区厚叶沉香花开放期(月.日)5.10-6.10,果期6.20-9.15,果实成熟期8.10-8.20。在性状特征上厚叶沉香每朵花序上的小花数为4-7朵,总花梗上有1片苞片,小花花梗长8.09.6mm,果实圆润而短。显微结构中,叶的栅栏组织厚5582μm,偶见草酸钙柱晶镶嵌其中,茎粉末中仅含有单细胞非腺毛,纤维上具三角形及圆形纤维纹孔。2.形成了厚叶沉香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SOP)。对2016厚叶沉香基地四月龄和一年生苗木分级结果:四月龄苗木:Ⅰ级苗:H≥12.83cm,D≥0.26cm;Ⅱ级:12.83cm﹥H≥11.22cm,0.26cm﹥D≥0.21cm;Ⅲ级苗:H﹤11.22cm,D﹤0.21cm。一年生苗木:Ⅰ级:H≥71.45cm,D≥1.06cm;Ⅱ级:71.45cm﹥H≥61.73cm,1.06cm﹥D≥0.81cm;H﹤61.73cm,D﹤0.81cm。3.厚叶沉香中总灰分含量在1.30%4.54%之间,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在0.14%1.16之间;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范围为3.31%10.36%;醚溶性浸出物含量范围为0.95%3.40%;沉香四醇含量范围在0.20%3.71%,得到13批厚叶沉香的HPLC指纹共有模式图,GC-MS总离子流图共鉴定了43个化学成分,大部分为倍半萜类成分。结论:1.厚叶沉香植物物候期、生长期及性状、显微、香脂的薄层色谱等特征可以用来方便地区分厚叶沉香与其他沉香属植物。2.沉香的生产是个复杂的过程,种植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将引种厚叶沉香基地行之有效的种植技术进行整理总结,形成SOP,可以对生产沉香的源头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一年生厚叶沉香的分级标准可为厚叶沉香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一年生Ⅰ级苗木一般可以用来定植。3.厚叶沉香中的化学物质含量具有不稳定性。在厚叶沉香中,倍半萜类成分含量的积累多于色酮类成分。
张家瑛[2](2016)在《贡菊离体快繁体系优化及种苗分级标准研究》文中提出贡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cv. Gongju)为菊科(Compositae)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贡菊”、“徽菊”,以头状花序入药,为我国药典规定药用菊花来源之一。贡菊性微寒,味甘苦,具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疮痈肿毒等,临床制剂有枸橘地黄丸、三宝片等。贡菊药食同源,常被开发为高级茶饮、保健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黄山贡菊引种到广东粤东地区惠州、梅州等地种植,经过多年的驯化栽培,形成了适应广东气候条件的生态类型。但贡菊有性生殖败育,不能结实,故没有种子。生产上一直采用分株、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育苗,不仅繁殖系数低,成本高,且贡菊具有严重的连作障碍,多代分殖易于引发植株病毒积累、产量下降,种质严重退化或变异。因此,本课题组受企业的委托,对广东省梅州地区种植的贡菊开展脱毒处理、种质复壮以及种苗生产的研究。本研究内容是在课题组前期开展离体快繁体系研究的工作基础上,对原有的离体快繁体系优化进行优化研究,同时,以贡菊组培苗为母本,大量扩繁生产用苗,对基地生产的贡菊种苗开展分级标准研究。目的:优化贡菊离体快繁体系,探讨贡菊离体快繁最适宜条件,对贡菊种质资源进行复壮,为加快贡菊良种繁育提供理论方法及依据;同时建立科学的贡菊种苗分级标准,为保护贡菊种质资源、优良种苗的选取培育和规范化种植奠定基础。方法:本实验在课题组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通过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基本培养基的配方、接种方式、接种疏密度、有机添加物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以达到优化贡菊离体快繁条件的目的;通过对贡菊种苗质量各项生物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及研究,提出合理的贡菊种苗的分级标准并后期进行分级验证。本研究采用了单因素实验、正交设计、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贡菊不定芽离体诱导增殖条件的优化1.1取材部位和接种密度的筛选:与叶片、茎段上端、茎段下端、组织薄层切片相比,顶芽更适用于作为贡菊不定芽诱导增殖的取材部位;最优接种密度为3株/瓶。1.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6-BA与KT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不定芽诱导均有作用;添加生长素NAA或IBA均可提高不定芽诱导率;最佳的增值条件为:6-BA2.0mg·L-1+NAA0.02 mg·L-1+IBA0.1 mg·L-1,增殖系数高达6.43±0.56。1.3基本培养基的优化:在标准MS大量元素浓度、1.5倍MS标准铁盐浓度、20~30g.L-1蔗糖及添加30 m1.L-1椰子汁条件下,诱导增至不定芽效果最佳。2.贡菊离体壮苗生根及炼苗移栽条件的优化通过单因素、组合实验等方法,获得最适于贡菊离体壮苗的最优激素培养条件为MS+IBA0.1 mg·L-1+NAA0.2mg·L-1;最适宜接种密度为5株/瓶;最适于贡菊离体壮苗的碳源为蔗糖;添加250~500mg.L-1的水解酪蛋白可明显促进贡菊芽苗生长;适宜贡菊生根的活性炭浓度在0~1g.L-1范围内,以AC0.5g.L-1处理生根率最优。适宜的炼苗基质为珍珠岩:最适于贡菊炼苗的混合基质为:蛭石:河沙:园土=1:1:1。3.贡菊种苗分级标准的建立贡菊种苗的分级标准为:Ⅰ级:H≥9.26cm,D≥0.30cm:Ⅱ级:H(9.26>H≥6.56), D(0.30>D≥0.21);Ⅲ级苗的临界值为H<6.56cm,D<0.21cm.Ⅰ、Ⅱ级苗为合格苗,达到出圃的要求,种植时优先选择Ⅰ、Ⅱ级种苗。结论: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成果基础上,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接种疏密度、有机添加物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并结合培养效果及节约成本进行效果评价,获得优化的贡菊离体快繁体系,为加快贡菊良种繁育、促进优质种苗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通过对贡菊种苗质量各项生物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株高及地径可作为贡菊种苗的分级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贡菊种苗质量分为三个级别,并通过后期对各等级种苗的成活率、产量等指标进行考察,验证了该分级标准合理、可行,可为贡菊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王声淼,吴剑锋,吴应齐[3](2015)在《浙南闽北多花黄精规范化栽培技术》文中认为论述了在庆元气候条件下,利用浙南闽北种源野生多花黄精种子、根茎进行种苗培育及生产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包括种苗培育的方式方法、时间、技术措施和选地整地、移栽时间、种植密度、田间管理、采收及初加工等规范化栽培技术。
邓正春,刘克勤,吴平安,杜登科,孙元学[4](2011)在《富硒莲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认为从品种选择、栽培模式、繁殖方式、整地施肥、催芽促长、适时移栽、田间管理、科学施硒及适时采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富硒莲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季景玉[5](2009)在《同工酶及AFLP分子标记在秦巴山区天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天麻(Gastrodia elata B1)是兰科(Orchidaceae)多年生共生寄生草本植物,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秦巴山区是天麻道地产区之一。本实验运用同工酶标记和AFLP分子标记对天麻不同种质进行研究,对秦巴山区天麻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天麻种质资源合理保护利用及优良种质资源的选育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天麻同工酶分析POD、EST同工酶标记分析结果显示:天麻同工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工酶谱条带最少的卵果天麻较原始,条带最多的红杆天麻分化程度较大,是3种种质中最为进化种质;红杆天麻与绿杆天麻亲缘关系比较近,红杆天麻与卵果天麻亲缘关系相对较远。2、适合AFLP分子标记的天麻基因组DNA提纯方法的优化以新鲜天麻花茎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CTAB结合苯酚/氯仿(1:1)法提取方法的改良:即将温浴提取时间从1 h延长至3 h,改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为苯酚/氯仿(1:1)抽提蛋白及酚类等杂质,改无水乙醇为异丙醇沉淀DNA,改离心获取DNA为挑取絮状DNA。经检测:DNA浓度为1.458μg/mL,A260/A280为1.93,OD值更接近于1.8,单位质量实验材料提取DNA平均得率提高180%,说明用改良CTAB法从新鲜天麻花茎中提取的天麻基因组DNA质量提高,得率增加,且DNA无降解,无杂质污染,适于天麻分子生物学研究。3、天麻AFLP最适反应体系构建在利用AFLP技术研究天麻遗传多样性过程中,从引物筛选、酶切连接、扩增条件、检测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建立天麻AFLP最适反应体系为:500ng/μL DNA用3U PstI和3U MseI在37℃4h温浴双酶切;16℃下连接9h;预扩增时取连接产物2μL,50-58ng/μL预扩引物各0.6μL,Taq酶0.4μL ,(5U/μL)10×buffer2μL,dNTP(10mM) 0.4μL,MgC12(25mM)1.2μL ,ddH2O补至20μL;取5μL稀释20倍后的预扩增产物,50ng/μL PstI、MseI选扩引物各1μL,总体系20μL进行选择性扩增。在此优化体系下,可以得到重复性好、稳定且多态性高的天麻AFLP条带。4、利用AFLP分子标记研究秦巴山区天麻遗传多样性AFLP结果显示:12对PstI/MseI引物组合共获得605条带,每个引物组合在个体间扩增条带的数目在34-64条之间,平均每条引物能扩增条带50.4条;检测位点323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93个,平均多态性检出率为43.03%;每个引物组合在个体间扩增条带平均PIC为0.33,变化范围为0.21-0.39;天麻群体内的相似系数位在0.79-0.86之间;红杆天麻与绿杆天麻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卵果天麻与红杆天麻之间遗传距离最大。AFLP分子标记结果与同工酶分析结果吻合。5、天麻AFLP指纹图谱构建在利用AFLP分子标记研究天麻遗传多样性基础上,筛选出2、5、8、10四对可用于构建秦巴山区天麻不同种质的AFLP特异引物,这4对引物组合扩增条带丰富(232条),检测特异位点多(83),PIC值均达到或超过0.35。不同天麻种质都存在多个特异性带(15-20个)。结果表明AFLP分子标记技术是种质鉴定的一种高效方法,建议在天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优先采用这些引物组合。
杨顺祥[6](2006)在《顶芽育苗移栽种藕技术》文中指出
杨顺祥[7](2002)在《顶芽作种育苗移栽种藕技术》文中提出
二、顶芽作种育苗移栽种藕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顶芽作种育苗移栽种藕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引种厚叶沉香规范化种植技术及化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沉香属植物鉴别研究 |
1.1.1 形态学鉴别研究 |
1.1.2 分子生物学鉴别研究 |
1.1.3 薄层层析 |
1.2 栽培技术研究 |
1.2.1 育苗技术 |
1.2.2 良种选育及种子保存 |
1.2.3 田间管理技术 |
1.2.4 病虫害防治 |
1.2.5 结香方法 |
1.2.6 采收 |
1.3 沉香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3.1 挥发油类 |
1.3.2 色酮类 |
1.3.3 其他成分 |
1.4 沉香药理作用概述 |
1.5 沉香药用资源现状 |
1.6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厚叶沉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鉴别研究 |
2.1 仪器、试剂与样品 |
2.1.1 仪器 |
2.1.2 试剂与耗材 |
2.1.3 样品 |
2.2 方法与结果 |
2.2.1 物候特征及形态特征研究 |
2.2.2 显微鉴别 |
2.2.3 薄层色谱鉴别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物候特征及形态特征研究 |
2.3.2 显微鉴别 |
2.3.3 薄层色谱鉴别 |
第三章 厚叶沉香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 |
3.1 厚叶沉香生产基地的地理环境及常规指标检测 |
3.1.1 地理环境 |
3.1.2 生态环境检测 |
3.2 植物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 |
3.2.1 植物形态 |
3.2.2 生长发育 |
3.2.3 生长习性 |
3.3 种植方法 |
3.3.1 繁殖技术 |
3.3.2 移栽定植 |
3.3.3 田间管理 |
3.3.4 病虫害防治 |
3.3.5 采收加工 |
3.4 厚叶沉香的种苗分级研究 |
3.4.1 试验地概况 |
3.4.2 方法与结果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厚叶沉香化学分析研究 |
4.1 仪器、试剂与样品 |
4.1.1 仪器 |
4.1.2 试剂及耗材 |
4.1.3 样品 |
4.2 方法与结果 |
4.2.1 常规指标检查 |
4.2.2 厚叶沉香中沉香四醇含量测定 |
4.2.3 厚叶沉香HPLC指纹图谱研究 |
4.2.4 厚叶沉香中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常规指标检查 |
4.3.2 厚叶沉香中沉香四醇含量测定及HPLC指纹图谱研究 |
4.3.3 厚叶沉香中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贡菊离体快繁体系优化及种苗分级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贡菊的研究进展 |
1.1.1 本草考证 |
1.1.2 生药学特性 |
1.1.3 化学成分研究 |
1.1.4 药理学研究 |
1.1.5 栽培技术研究 |
1.1.6 起源及种质资源概况 |
1.2 组织培养研究 |
1.2.1 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
1.2.2 菊属的植物组织培养概况 |
1.2.3 相关添加物的作用 |
1.3 中药材种苗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贡菊离体不定芽增殖条件优化研究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方法 |
2.2.1 不同取材部位和接种密度的筛选 |
2.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 |
2.2.3 基本培养基的优化 |
2.2.4 实验条件 |
2.2.5 指标测定及数据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取材部位和接种密度的筛选 |
2.3.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 |
2.3.3 基本培养基的优化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取材部位和接种密度的筛选 |
2.4.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 |
2.4.3 基本培养基的优化 |
第三章 贡菊离体壮苗生根及炼苗移栽条件优化研究 |
3.1 材料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 方法 |
3.2.1 壮苗生根优化研究 |
3.2.2 炼苗移栽优化研究 |
3.2.3 培养条件 |
3.2.4 数据统计与外观指标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壮苗生根优化 |
3.3.2 不同移栽基质对贡菊炼苗成活率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贡菊种苗分级标准的建立 |
4.1 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验区域自然概况 |
4.2 分级方法 |
4.2.1 指标测量方法 |
4.2.2 贡菊种苗分级标准的计算 |
4.2.3 聚类分级原理 |
4.2.4 数据标准化 |
4.2.5 种苗的修正分级 |
4.2.6 临界值的确定 |
4.2.7 统计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分级指标的确定 |
4.3.2 贡菊种苗初始分级结果 |
4.3.3 修正分级 |
4.3.4 临界值的确定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分级检验 |
5.1 材料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验区域设置 |
5.1.3 统计方法 |
5.2 方法 |
5.2.1 种苗分级对贡菊生长的影响 |
5.2.2 种苗分级对贡菊产量的影响 |
5.2.3 种苗分级对贡菊品质的影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种苗分级对贡菊生长的影响 |
5.3.2 种苗分级对贡菊产量的影响 |
5.3.3 种苗分级对贡菊品质的影响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贡菊不定芽离体快繁增殖条件优化研究 |
6.1.2 贡菊壮苗生根及炼苗移栽条件优化研究 |
6.1.3 贡菊种苗分级标准的建立 |
6.2 展望 |
6.3 创新性 |
6.4 本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图版 |
附录2:英文缩略词 |
附录3:广东引种贡菊规范化栽培操作指南(SOP)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件1 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3)浙南闽北多花黄精规范化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育苗 |
2 移栽 |
3田间管理 |
4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
(4)富硒莲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品种选择 |
2栽培模式 |
3繁殖方式 |
4整地施肥 |
5催芽促长 |
6适时移栽 |
7田间管理 |
8科学施硒 |
9适时采收 |
(5)同工酶及AFLP分子标记在秦巴山区天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天麻的研究概况 |
1.1 天麻原植物及本草考证 |
1.2 天麻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2.1 天麻的生活史 |
1.2.1.1 种子萌发过程 |
1.2.1.2 原球茎的发育动态 |
1.2.2 天麻与共生菌的关系 |
1.3 天麻栽培技术 |
1.3.1 天麻无性繁殖技术 |
1.3.2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
1.4 天麻化学成分 |
1.4.1 酚类化合物及其甙类 |
1.4.2 甾醇及有机酸类 |
1.4.3 糖类 |
1.4.4 含氮化合物等其他物质 |
1.4.5 天麻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 |
1.5 天麻的药理作用 |
1.5.1 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1.5.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1.5.3 天麻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5.4 天麻的抗炎、免疫作用 |
1.5.5 促智、抗衰老作用 |
1.5.6 其他药理作用 |
1.5.7 天麻的毒副作用 |
1.6 天麻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
1.6.1 天麻同工酶标记方面的研究 |
1.6.2 天麻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
2. 生化与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2.1 同工酶标记的研究 |
2.2 分子标记的研究 |
2.2.1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
2.2.2 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 随机扩增多态性)标记 |
2.2.3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loymorphsim, 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标记 |
2.2.4 ISSR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简单重复间序列)标记 |
2.2.5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简单重复序列) 标记 |
2.2.6 DNA 序列 |
2.3 同工酶与分子标记在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2.3.1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亲缘进化关系 |
2.3.2 在药材道地性鉴定方面的应用 |
2.3.3 混淆生药品种及近缘生药品种的鉴定 |
2.3.4 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二章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 实验目的及研究思路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思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同工酶标记 |
2.3.1 同工酶酶液的提取 |
2.3.2 同工酶的选择 |
2.3.3 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凝胶配比 |
2.3.4 染色及酶谱记载 |
2.4 AFLP 分子标记 |
2.4.1 模板DNA 的制备 |
2.4.1.1 改良CTAB 法 |
2.4.1.2 SDS 法 |
2.4.2 DNA 浓度、纯度及质量检测 |
2.4.2.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天麻DNA 的质量 |
2.4.2.2 DNA 样品浓度的测定 |
2.4.3 DNA 的双酶切反应 |
2.4.4 DNA 酶切产物的连接 |
2.4.5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4.6 预扩增反应 |
2.4.7 选择性扩增反应 |
2.4.8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5.1 各酶带相对迁移率 |
2.5.2 遗传相似性系数及遗传距离 |
2.5.3 多态位点的比率 |
2.5.4 多态性信息指数 |
第三章 天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分析 |
1. 同工酶分析的条件优化 |
1.1 PBS 缓冲系统和TRIS-HCL 缓冲系统的比较 |
1.2 凝胶配比选择 |
1.3 染色系统的选择 |
2. 天麻同工酶体系的建立 |
3. 同工酶电泳结果 |
3.1 POD 同工酶电泳结果 |
3.2 EST 同工酶电泳结果 |
3.3 同工酶结果分析 |
3.3.1 R_f 值比较 |
3.3.2 相似指数与亲缘关系比较 |
3.3.3 多态位点数及多态位点的比率分析 |
3.4 同工酶结果讨论 |
3.4.1 同工酶技术的稳定性 |
3.4.2 天麻同工酶标记的应用 |
第四章 天麻DNA 提取方法的筛选及改良研究 |
1. 改良CTAB 法和SDS 法对天麻干燥块茎中DNA 的提取效果比较 |
2. 改良CTAB 法和SDS 法对新鲜天麻块茎中DNA 的提取效果比较 |
3. 改良CTAB 法和SDS 法对新鲜天麻花茎中DNA 的提取效果比较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实验材料对DNA 质量的影响 |
4.2 提取方法对DNA 质量的影响 |
4.3 操作方法对DNA 质量的影响 |
4.3.1 温浴时间对DNA 提取的影响 |
4.3.2 沉淀溶剂对DNA 质量的影响 |
4.3.3 DNA 分离方式对DNA 质量的影响 |
4.3.4 DNA 的降解与保存 |
第五章 天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 分析研究 |
1. 天麻AFLP 反应体系的建立 |
1.1 天麻DNA 的提取 |
1.2 酶切及连接体系的建立 |
1.2.1 限制性内切酶的用量与酶切时间 |
1.2.2 连接体系的建立 |
1.3 PCR 扩增体系的建立 |
1.3.1 Taq DNA 聚合酶对扩增的影响 |
1.3.2 Mg~(2+)浓度的影响 |
1.3.3 预扩增产物的稀释倍数 |
1.3.4 引物浓度影响 |
1.4 银染体系的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组DNA 的扩增结果 |
2.2 多态位点数及多态位点的比率分析 |
2.3 多态性信息指数 |
2.4 群体内相似系数 |
2.5 遗传距离及遗传关系 |
3 AFLP 分子标记结果讨论 |
3.1 AFLP 技术要点 |
3.1.1 DNA 的酶切反应 |
3.1.2 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 |
3.1.3 影响银染效果的因素 |
3.2 AFLP 分子标记作为天麻遗传标记的可行性 |
3.3 天麻AFLP 分子标记的应用 |
3.3.1 利用AFLP 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利用AFLP 技术评价与鉴定天麻种质 |
3.3.3 利用AFLP 技术定向调控与高效选育天麻新品种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 同工酶分析 |
2. AFLP 分子标记 |
3. 同工酶标记与AFLP 分子标记比较 |
4. 未来研究重点展望 |
4.1 通过AFLP 分子标记研究天麻的道地性 |
4.2 探索天麻品质形成的基因表达与调控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顶芽作种育苗移栽种藕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顶芽育苗 |
二、选田施肥 |
三、适时移栽 |
四、水分管理 |
五、合理施肥 |
六、中耕除草 |
七、病虫防治 |
八、采收 |
四、顶芽作种育苗移栽种藕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引种厚叶沉香规范化种植技术及化学分析研究[D]. 杨扬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2]贡菊离体快繁体系优化及种苗分级标准研究[D]. 张家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3]浙南闽北多花黄精规范化栽培技术[J]. 王声淼,吴剑锋,吴应齐.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2)
- [4]富硒莲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邓正春,刘克勤,吴平安,杜登科,孙元学. 中国农技推广, 2011(09)
- [5]同工酶及AFLP分子标记在秦巴山区天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D]. 季景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6]顶芽育苗移栽种藕技术[J]. 杨顺祥. 农技服务, 2006(02)
- [7]顶芽作种育苗移栽种藕技术[J]. 杨顺祥. 农村经济与技术, 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