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挑战与机遇 论加入WTO对中国券商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思[1](2020)在《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全球货物资本的加速流动,大型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国证券公司也纷纷开始布局海外业务网络。作为中国境内证券公司的领导者,中信证券是第一家开展国际业务的中资券商,积累了一定的海外运营经验,有能力成为世界级的中国投资银行。本文首先回顾了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历程和现状,并以发行H股和并购里昂证券对中信证券产生的短期和长期绩效进行分析,反映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成果。其次,综合分析了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对中信证券目前所处的国际与国内环境和中信证券内部条件有所了解,并总结了目前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经营模式和布局不成熟、业务结构不均衡、国际化人才短缺以及逆全球化趋势加重的问题。而后,通过对老牌一流投行高盛、和中国地理文化相近的日本野村证券、经历跌宕起伏的德意志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分析,借鉴国外成熟投行国际化发展经验。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得出适用于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建议:中信证券应选择在与本国文化和地理位置相近的区域、客户导向市场、新兴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全球金融中心等地进行国际化布局,并根据所要进入的市场,灵活选取不同的进入模式;业务选择要依托自己的优势领域,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并利用优势业务发展全能型业务;同时要吸取德意志银行的经营教训,注意风控和合规经营,特别是面对目前不确定性因素激增的国际市场,以保障国际化经营顺利推进,打造成国际一流的中国投行。本文选取中信证券公司做为中国证券公司的代表,通过对其国际化经营进行分析,提出有益于中信证券未来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中资券商有所帮助。
陈吉[2](2013)在《证券公司国际化问题与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上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提速和金融自由化的国际蔓延,金融行业的境外扩张充当了全球并购浪潮的重头戏,诸如欧美和日本的一些大型投行均已乘机实现了全球化经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经济市场国家的部分证券公司也开启了国际化进程,追逐本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带来的业务机会。经过20余年的“引进来”建设,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并随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而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将迎来国内证券公司扬帆出海、布局未来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后危机时代国际投行的战略收缩和调整为国内证券公司提供了储备国际化人才良机的同时也腾出了未来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拓展境外业务有利于国内证券公司更有效地使用资本。此外,随着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化,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券商业务创新方面,加速推进证券公司国际化进程亦能为此提供更多有益的海外借鉴。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证券公司国际化的定义和内涵,解释了国际化经营策略的原因;然后总结了海外投行国际化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历程和特点,借此突出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最后用定位国际化阶段的方式,提出了符合当下国情的路径选择。希望此文能为我国证券公司如何推进国际化进程提供些许参考。
李蒲贤[3](2007)在《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历程,推动了各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从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多,主要涉及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宏观金融政策以及证券市场开放战略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但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微观条件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较少。由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核心是市场要素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必须深入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基本条件与国际化的发展规律,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内外因素方面,主要剖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本矛盾、利弊条件以及国际化的利益与风险的辩证关系,同时结合证券市场国际化相关理论和主要国家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经验教训,系统分析了中国证券筹资、证券投资、证券服务业和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化问题,并在最后提出了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和发展战略。中国证券市场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从国际化中获取最大收益和降低金融风险,是论文研究的核心。本文力求客观评价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本条件,辩证分析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利弊因素,通过对国际化的利益与风险对比研究,归纳出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策略。文章的结论是,顺应全球金融国际化的历史趋势,借鉴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培育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采取从间接到直接、从局部到全面、从限制到鼓励的顺序,按照间接开放、有限制直接开放和证券市场全面开放三个发展阶段逐步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论文由十章构成,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论文的结构安排,最后提出了论文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研究综述。对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以及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目的在于了解证券市场国际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以便寻求研究的方向。第三章,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相关理论探讨。在对证券市场国际化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探讨了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内部和外部相关因数,同时对金融发展主要理论、金融深化相关理论、金融创新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国际证券投资理论等作了阐述。第四章,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国际经验比较。从经验借鉴角度,选择性地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历程与发展特征,重点研究了新兴市场国家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对发展中大国印度的证券市场国际化实证分析,探索出值得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借鉴的经验与教训。第五章,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状况。介绍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规律与特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与格局,客观地评价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成绩与不足。第六章,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条件分析。系统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市场背景及发展条件,主要从WTO原则与相关条款、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机遇与主要障碍、内外条件与辨证关系、国际化的利益与风险防范等方面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利弊因素进行了微观分析,为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提供了市场层面的理论支持。第七章,中国证券投资与筹资的国际化。在认识中国证券投资与筹资的国际化现状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筹资与投资的功能定位问题,明确指出了中国证券筹资和投资国际化的辨证发展思路,并通过对境内外证券投资机构间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优化中国国际证券投资环境的措施。第八章,中国证券服务业的国际化。通过对中国证券公司和中国基金业的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提出了中国证券业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同时对QFII制度的现状、影响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第九章,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化。探讨了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理论和国际证券组织法律监管原则,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发展状况,阐述了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监管思路。第十章,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战略。在分析总结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确立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本文将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微观的市场层面,以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规律与国际化利弊为线索,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并结合证券市场国际化相关理论和全球主要国家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就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发展模式与演绎历程进行了对比性分析。2、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比较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本文尝试通过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背景条件、内外因数、利弊性和相关性等比较研究,使得理论基础更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发展经济学的不同学术观点的精华,提出的政策建议更具针对性。3、在中国证券市场筹资与投资功能的定位上,指出国际化道路是推进中国证券市场从筹资主导向投资主导功能转换的助推器,把握证券市场投资和筹资功能的辩证关系,坚持以投资功能为发展导向,实现筹资主导和投资主导的动态平衡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长远目标。4、在证券服务业的国际化问题上,提出了以金融创新和特色培育为核心的后发优势战略,由点及面的渐进式竞争性扩展策略,以及进行阶段性目标分解的国际化演绎路径。在证券市场的监管问题上,论文从监管目标与市场定位、监管模式与监管体系、跨境监管与风险防范等视角进行了国际化分析。5、本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功能定位,提出了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与发展的阶段性问题,特别对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实现途径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原则与发展思路。6、文章总结出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规则: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必须按照国家经济安全优于资源配置效率,国际证券筹资优于国际证券投资,证券服务开放优先于证券交易开放,放松交易管制优先于放松外汇管制的四大原则。坚持以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为前提,以市场化和规范化为主线,以金融创新和创造优势竞争力为核心,分段有序地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由于论文涉及的方面较广,加上时间和篇幅有限,以及在国外证券市场发展的实证方面资料的收集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论文对国外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实证研究和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分析略显不足,同时论文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条件指标和国际化模型的定量分析也比较薄弱,使论文存在一定的遗憾,这是作者今后努力完善的方向。
纪文静[4](2006)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文中指出目前对中国金融业开放方面的研究主要偏向于金融服务贸易的大方向,对其理论和国家的政策以及监管分析较多。而本文则是站在我国证券业的角度,分析其目前所处的环境、分析其竞争力以及利用外资的方式及其运作,从而提出它们的利弊,并对国内券商提出警示。本文在介绍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相关概念及相关协议的基础上,解释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相关术语的联系和区别,并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动因和效应理论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以及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历程和现状,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随后,对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证券业开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提出我国证券业应采取的措施。在分析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时,本文首先在国际竞争力以及第三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的基础上得出对证券业竞争力的初步定义,并指出对证券业竞争力的分析需要分成证券市场和参与机构两方面来分析,其中证券市场又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而参与机构则主要为证券公司。在分析中,适当采用了一些指标。通过国内外证券业数据的横向比较以及中国证券业多年发展的纵向比较,最终得出结论。目前,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不足以应对国外的竞争。同时,中国证券业在挫折中前进。本文最后在对中国证券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对证券业开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得出比较适合中国证券业开放现实的是渐进式有限制直接开放模式。并提出在证券市场竞争力的培养上要注重金融衍生市场以及债券市场的发展。此外,还提出在开放条件下,我国证券公司必须在资本融资能力、业务创新能力、服务营销能力、研发学习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五个方面全力构造自己的竞争力。
倪波[5](2006)在《WTO与中国证券市场》文中提出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内券商的实力也在逐步增强,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国内券商在扩大规模、规范经营和国际化发展方面的步伐越来越快。尽管如此,相比国际一流证券公司,我国券商无论是规模实力还是经营管理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
李杉[6](2004)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林楠[7](2004)在《论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创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证券市场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中国证券公司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中介机构和中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证券市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经济改革和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作用格外突出。加入WTO后,中国证券市场将面临更加深刻的变革和挑战,大量流入的外来投资不但将在事实上消除中外证券市场之间的多项差别,而且将潜在的金融危机风险带到了中国,中国证券公司也将面临国际化的政治经济形势,并将继续充当中国证券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生力军。 中国证券公司是中国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混血儿”,其制度体系也难免带有双重体制的双重烙印。近年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和中国证券公司的快速扩张,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体系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行政管理,轻业务管理,重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力建设,轻对各类人员的监督、约束和责任追究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证券公司的整体发展和中国证券市场抗风险能力的深度提升。新的市场格局要求中国证券公司顺应形势,整合原有制度框架,在开放的各个阶段合理而有力度地进行制度创新,为中国证券市场构筑前进的桥梁和防范风险的防火墙。因此,加快中国证券公司制度体系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企业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传统的创新理论侧重于对技术创新的研究。马克思是较早涉及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家,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证了生产组织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舒尔茨、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诺思、戴维斯、拉坦和中国的林毅夫等人深化了企业制度创新的内涵,并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动因、分类、创新集合、创新成本、创新时滞等作了多方面的论证。之后,关于企业制度创新的研究开始向深度和广度继续进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证券公司和西方投资银行的制度体系差异较大。然而尽管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是近年来多学科的研究热点问题,但是其中,有关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的系统研究却是国内外学者涉及不多的论题。从目前研究的进展看,主要特点有三:一是着重介绍和比较西方投资银行的部分企业制度,对中国证券公司企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二是关于中国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研究相对丰富,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尤其是其中的约束制度)、决策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涉及极少,理论和实证研究薄弱。三是即使是涉及较多的论题,也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反映中国证券公司制度体系的实际情况。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借鉴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制度经济学、系统论和政治学等理论成果,从新的视觉和角度,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中国证券公司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缺陷,中国证券公司制度体系缺陷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国证券公司制度体系缺陷的成因,中国证券公司制度体系创新的紧迫性,提出了中国证券公司制度体系创新的方向,并构建了中国证券公司制度体系创新的基础模型。 本文认为,一个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一般均具有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制衡的制度根基,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体系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决策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应重在对原有制度的规范和再造,决策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应注重科学化、专业化和严密化,并应注重在实践中的摸索和建立。作为世界资本市场的新生力量,中国证券公司经过最近几年的行业调整期已经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制度转轨过程,在创新起始的关键时期进行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创新进程,并使中国证券公司的经营状况、市场形象以及业务影响力趋于良性发展。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在观点和理论方面,本文的独立见解表现在: 1.本文认为,从实际效果看,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创新将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本质上是对中国证券公司利益的重新分配。在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下,政府将主要参与作为部分证券公司股东应享有的权益分配,并得到作为市场管理者应有的管理权限和税收收益;证券公司股东参与的将是和其权责相关的税后利润分配,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其他各类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收入也将更加合理明晰;业务部门的功能和地位将提高,各类管理人员和高端业务人员将通过适当途径参与公司的利润分配.这种新的利益分配格局较之过去将更为科学、健全和合理有效。 2.以往学者对中国证券公司制度体系及创新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个别分支的空间概念内,且这些研究往往自成体系,相互依赖性较小,观点也有重叠或冲突,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求入手,力图构筑一个较为
金骏[8](2003)在《中国券商竞争力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一个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加入WTO,我国金融业将面临全面的对外开放,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有可能大举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另一方面扩大开放将对我国金融体制和金融制度产生重要影响,使我国面临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和提高国内券商竞争力、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和提高本国金融体系竞争力等多方面的矛盾。我国证券业的竞争不仅仅是国内同业的竞争,还有国际强手的挑战。因此,如何客观评价我国券商的竞争能力,引导我国证券业抓住机遇,迅速提高竞争力,保证平稳过渡,将是一个重要课题,不仅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意义。 本文从竞争力理论的脉络入手,首先阐述了券商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企业竞争力理论,提出了企业竞争力的定义、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以及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券商竞争力的概念,构建了影响券商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券商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根据构建的券商竞争力指标体系,立足于中外比较,本文三至五章分别从证券市场的产业结构、券商的现实竞争力及券商的潜在竞争力三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券商的整体竞争力状况。首先,利用波特竞争力模型,从现有券商的竞争、潜在进入威胁、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和卖方议价能力分析了中国券商各方面的产业环境并运用SPSS模型对中国14家券商进行了排名。其次,从券商的经营能力、业务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分析了中外券商现实竞争力的差距。第三,论述了构成券商竞争力的制度因素,即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研发能力等,并指出我国券商存在的不足及今后改进的方向。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第六章从内外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意见,即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扩大经营规模、开拓券商业务体系,转变盈利模式;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
袁成[9](2005)在《中国券商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国券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地方向全国的快速发展过程,并对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源整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产业融合、全球化以及放松金融管制等趋势作用下,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开放,当前国内券商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的变化,整个产业也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结构调整阶段,这客观上要求国内券商尽快对自己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作出正确的战略决择以适应这些变化。 当前有关中国券商发展模式或竞争战略的研究颇多,并提出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多从某个侧面展开研究和分析,而未能站在整个产业的高度,将发展模式、竞争战略结合起来加以考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本文希望通过全面、系统地研究国内外投资银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之间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进而为国内券商提出一个选择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的指导性框架。 具体而言,本文可大致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在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后,着重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企业发展理论以及公司战略理论,对产业的发展模式、竞争战略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达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规律,目的是为进一步详细研究投资银行业发展的一般和特殊的规律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铺垫。 其次,有针对性地选择美、英、德、日以及亚洲四小龙等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进行国际比较。它们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先后呈现出一定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因此,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阶段中出现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进行横向的和纵向的比较,特别是自80年代放松金融管制以来的发展情况,我们总结出一些国际投资银行业中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 最后,继续沿用比较的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券商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探讨了今后一段时期内一些重大因素对我国券商发展带来的可能影响,其中包括金融全球化等代表国际投资银行业发展的一般趋势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比较得出的结论和国内券商的现实情况,分别提出了大型专业化投资银行、金融控股公司、战略联盟以及中小型经纪商等四种不同的发展模式的优势、适用条件及其相匹配的主要竞争战略。
李艳[10](2002)在《新形势下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说明
二、挑战与机遇 论加入WTO对中国券商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挑战与机遇 论加入WTO对中国券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金融机构国际化理论研究 |
1.2.2 券商国际化动因及影响因素 |
1.2.3 国内外券商国际化经营的对比研究 |
1.2.4 关于券商国际化战略选择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信证券的国际化经营历程 |
2.1 中信证券的国际化历程 |
2.1.1 国际化准备阶段 |
2.1.2 区域国际化阶段 |
2.1.3 国际化布局加速阶段 |
2.1.4 向全球范围经营推进阶段 |
2.2 中信证券的国际化现状 |
2.3 中信证券的国际化经营绩效 |
2.3.1 海外交叉上市的绩效分析 |
2.3.2 海外并购的绩效分析 |
第3章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分析 |
3.1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外部环境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内部环境 |
3.2.1 中信证券的经营规模 |
3.2.2 中信证券的股权治理结构 |
3.2.3 中信证券的业务构成 |
3.2.4 中信证券的人力资源构成 |
3.3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主要问题 |
3.3.1 国际化经营的布局不成熟 |
3.3.2 业务结构不均衡 |
3.3.3 国际化人才短缺 |
3.3.4 逆全球化趋势明显 |
第4章 国外投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投行的国际化经营进程 |
4.1.1 高盛集团的国际化进程 |
4.1.2 野村证券的国际化进程 |
4.1.3 德意志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
4.2 对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启示 |
第5章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建议 |
5.2.1 国际化经营的基本原则 |
5.2.2 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定位 |
5.2.3 国际化经营的市场布局 |
5.2.4 国际化经营的业务选择 |
5.2.5 国际化经营的风险防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证券公司国际化问题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 相关研究综述 第2章 证券公司国际化的定义和内涵 |
2.1 证券公司国际化的内涵 |
2.2 证券公司国际化与证券市场国际化 |
2.3 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型 第3章 我国证券公司为什么要实施国际化的经营策略 |
3.1 宏观层面—证券行业经营环境的根本性改变 |
3.1.1 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需要 |
3.1.2 逐年增加的跨境投资需求 |
3.1.3 证券行业的全球化浪潮反推 |
3.2 微观层面—证券公司持续发展的内部需求 |
3.3 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的影响—国际化成券商创新突破点 第4章 海外大型投行国际化的路径 |
4.1 海外大型投行国际化历程 |
4.2 海外大型投行国际化的路径 |
4.3 海外大型投行国际化的基本要素 第5章 后来者方兴未艾―新兴市场国家证券公司的国际化历程总结 |
5.1 新兴市场国家证券公司国际化的表现 |
5.2 新兴市场国家证券公司国际化进程总结 第6章 海外投行的国际化经验与教训 |
6.1 资本实力和市场地位是国际化的基础条件 |
6.2 自主发展是国际化的的主流模式 |
6.2.1 投行发展国际业务倾向于自主模式的原因 |
6.2.2 美林证券并购发展的教训 |
6.3 国际市场定位是决定国际化战略成败的关键 |
6.3.1 野村证券国际业务的教训 |
6.4 研究实力是国际市场地位的影响因素 |
6.5 地区结构的选择影响国际化战略实施的效果 |
6.5.1 地区结构的选择对投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
6.5.2 台湾凯基证券区域化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 |
6.5.3 野村证券区位战略的失败教训 第7章 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历程和特点 |
7.1 我国证券公司国际业务历史回顾 |
7.2 我国证券公司国际业务特点 |
7.2.1 国际业务主要集中在香港市场 |
7.2.2 中资证券公司参与了主要中资企业的香港发行 |
7.2.3 推动香港与内地市场联结进程的作用 |
7.2.4 中国证券公司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相辅相成 |
7.2.5 中国证券公司国际业务集中度较高 |
7.2.6 国际业务发展路径从在香港设立机构向国际发达市场拓展 |
7.2.7 QFII 制度的建立为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国际化打下基础 第8章 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8.1 规模偏小 |
8.2 国际化发展初期,业务结构发展严重不均衡 |
8.2.1 境外业务主要集中在香港市场,其他市场较少 |
8.2.2 主要的客户群体是中国公司,缺少跨国公司 |
8.2.3 产品单一 |
8.3 面临国际投行激烈的竞争压力 |
8.4 受国内经济和政策制约较大 |
8.5 专业经验和技术差距较大 |
8.6 国际化人才短期的制约 |
8.7 跨境风险控制能力的挑战 第9章 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引发的风险 |
9.1 文化冲突 |
9.2 成本压力 |
9.3 治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冲击 |
9.4 合规风险 |
9.5 政治风险 第10章 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路径分析与阶段策略 |
10.1 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既有路径 |
10.1.1 国内国际化 |
10.1.2 区域国际化 |
10.1.3 全球跨国经营 |
10.2 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阶段定位 |
10.2.1 不可逾越 国际化阶段决定战略选择 |
10.2.2 中国在哪里 券商国际化阶段定位分析 |
10.2.3 中国证券公司国际化阶段总结 |
10.3 我国证券公司如何推进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
10.3.1 中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地区选择 |
10.3.2 中国证券公司国际业务结构安排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
(3)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研究综述 |
2.1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国际化论述 |
2.1.1 经济全球化论述 |
2.1.2 金融国际化论述 |
2.2 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综述 |
2.2.1 证券市场及其国际化概论 |
2.2.2 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现状 |
3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相关理论探讨 |
3.1 证券市场国际化认识论 |
3.1.1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含义 |
3.1.2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性质 |
3.1.3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关联因数 |
3.2 金融发展主要理论 |
3.2.1 凯恩斯主义的金融发展理论 |
3.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实证分析 |
3.3 金融深化相关理论 |
3.3.1 金融抑制论 |
3.3.2 金融深化论 |
3.3.3 金融约束论 |
3.4 金融创新理论 |
3.4.1 金融创新理论及流派 |
3.4.2 金融创新理论实践 |
3.5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3.5.1 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概念 |
3.5.2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 |
3.6 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
3.6.1 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
3.6.2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
4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国际经验比较 |
4.1 发达国家美国的证券市场国际化 |
4.1.1 美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
4.1.2 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征 |
4.1.3 NASDAQ市场的成功经验 |
4.2 新兴市场国家韩国的证券市场国际化 |
4.2.1 韩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历程 |
4.2.2 韩国证券业国际化的基本措施 |
4.2.3 韩国证券业国际化的经验教训 |
4.3 发展中大国印度的证券市场国际化 |
4.3.1 印度证券市场的成就与特征 |
4.3.2 印度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背景 |
4.3.3 印度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策略 |
4.3.4 印度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启示 |
5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状况 |
5.1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
5.1.1 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特征 |
5.1.2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评价 |
5.2 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
5.2.1 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历程 |
5.2.2 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评价 |
5.3 B股市场和H股市场发展分析 |
5.3.1 B股市场发展分析 |
5.3.2 H股市场发展分析 |
6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条件分析 |
6.1 WTO条款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 |
6.1.1 WTO原则与证券市场国际化条款 |
6.1.2 WTO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要求 |
6.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
6.2.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机遇 |
6.2.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主要障碍 |
6.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条件与关系 |
6.3.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客观必然性 |
6.3.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主要矛盾 |
6.3.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础条件 |
6.4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利益与风险 |
6.4.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本利益 |
6.4.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主要风险 |
6.4.3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利益与风险博弈 |
6.4.4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风险防范措施 |
7 中国证券投资与筹资的国际化 |
7.1 中国证券筹资的国际化 |
7.1.1 中国证券筹资国际化的表现形式 |
7.1.2 中国证券筹资国际化的主要特征 |
7.1.3 中国证券筹资国际化的几点思考 |
7.2 中国证券投资的国际化 |
7.2.1 证券市场投资与筹资的辩证关系 |
7.2.2 中国证券投资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
7.3 中国QFII制度发展分析 |
7.3.1 中国QFII制度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
7.3.2 中国QFII的发展及风险防范 |
7.4 证券市场投资机构的博弈分析 |
7.4.1 境内外证券投资机构间的信息依赖性 |
7.4.2 境内外证券投资机构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
7.4.3 境内外投资机构在证券市场博弈的一般性分析 |
7.4.4 改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环境的几点建议 |
8 中国证券服务业的国际化 |
8.1 中国证券公司的国际化发展 |
8.1.1 证券业开放的国际经验教训 |
8.1.2 中国证券经营机构发展现状 |
8.1.3 中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挑战 |
8.1.4 中国证券公司的国际化思路 |
8.2 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及其国际化 |
8.2.1 中国基金业的发展状况 |
8.2.2 中国基金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
8.2.3 中国基金业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8.2.4 中国基金业的国际化分析 |
9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化 |
9.1 国际证券市场监管综述 |
9.1.1 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理论 |
9.1.2 国际证券组织的法律监管 |
9.1.3 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协调 |
9.2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发展状况 |
9.2.1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发展特征 |
9.2.2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主要问题 |
9.3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监管策略 |
9.3.1 监管目标与市场定位 |
9.3.2 监管模式与监管体系 |
9.3.3 跨境监管与风险防范 |
10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战略 |
10.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 |
10.1.1 全球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比较 |
10.1.2 主要国家(地区)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
10.1.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模式选择 |
10.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
10.2.1 以国家金融安全为前提 |
10.2.2 以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为基础 |
10.2.3 以金融创新为发展动力 |
10.2.4 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机整合 |
10.2.5 走循序渐进的阶段式发展道路 |
10.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操作建议 |
10.3.1 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发展 |
10.3.2 强化上市公司的质量管理和诚信建设 |
10.3.3 扶持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的国际化发展 |
10.3.4 建立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障机制 |
10.3.5 推动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 |
10.3.6 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 |
10.3.7 积极创造有利的国内和国际发展环境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概述 |
2.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相关概念 |
2.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动因 |
2.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利弊分析 |
第三章 中国证券业的对外开放 |
3.1 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概况 |
3.2 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道路 |
3.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4.1 证券业国际竞争力概念 |
4.2 中国股票市场竞争力分析 |
4.3 中国债券市场竞争力分析 |
4.4 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分析 |
4.5 中国证券业竞争力的总体分析 |
第五章 中国证券业开放中的若干思考 |
5.1 中国证券业国际化的制度障碍 |
5.2 证券市场在证券业国际化中应采取的对策 |
5.3 证券公司在证券业国际化中应采取的对策 |
5.4 中国证券业国际化的风险防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背景--金融全球化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
一、 经济全球化 |
二、 经济全球化对法律的影响 |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的法律特征 |
一、 各国金融法律制度的趋同化 |
二、 国内金融管制法律的放松 |
三、 资本与金融机构跨国移动限制法律的放松 |
四、 金融运行规则全球化 |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证券市场 |
一、 当前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
二、 证券市场国际化趋势的特征 |
三、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及趋势 |
第一节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若干基本问题 |
一、 证券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二、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原则 |
第二节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立法概述 |
一、 证券监管法律的历史发展 |
二、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立法概述 |
第三节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立法的特点与趋势 |
第四节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法律成因和对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启示 |
一、 亚洲金融危机的法律成因 |
二、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推进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启示 |
第三章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与我国证券监管立法架构 |
第一节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研究 |
一、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产生 |
二、 WTO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
一、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
二、 两个概念的区分--证券市场开放与证券业开放 |
三、 证券市场开放与证券业开放的不同后果 |
四、 加入WTO与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关系 |
第三节 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架构 |
一、 我国证券监管法律架构 |
二、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对监管法律制度的新要求 |
三、 我国目前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问题 |
四、 我国证券监管法律与WTO要求的接轨 |
第四章 证券业务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关于证券业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 |
一、 我国的入世承诺 |
二、 《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 |
三、 设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意义和影响 |
四、 关于证券业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 |
五、 有关法律问题的分析 |
第二节 对证券公司的法律监管 |
一、 对证券公司利益冲突的法律防范 |
二、 对证券公司经营风险的法律防范和监管 |
第五章 证券市场投资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的对外开放 |
一、 引进境外投资者的必要性 |
二、 中国证券投资开放策略 |
第二节 关于QFII的探讨 |
一、 QFII政策的涵义 |
二、 QFII制度各国经验比较借鉴 |
三、 中国证券市场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原则 |
四、 我国QFII政策的模式及其特点 |
五、 我国QFII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加强法律监管 |
第三节 B股的问题 |
一、 我国B股市场的发展历史和作用 |
二、 B股市场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
三、 解决B股市场问题的思路 |
第四节 其他金融工具 |
一、 GFII |
二、 QDII |
第六章 证券市场融资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外资直接上市及其监管 |
第二节 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法律监管 |
一、 外资并购的利弊分析 |
二、 美国对外资并购的有关法律制度 |
三、 我国外资并购的具体情况 |
四、 现行有关外资并购的法规的不足之处 |
五、 外资并购法律制度完善 |
第七章 证券监管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证券法律冲突和证券法的域外适用 |
一、 证券法律冲突 |
二、 证券法的域外适用所依据的原则 |
三、 证券冲突规范的法律适用 |
四、 我国证券法的域外适用和有关的冲突规范 |
第二节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 |
一、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二、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目标和原则 |
三、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途径 |
四、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 |
第八章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现状的总结和展望 |
第九章 结论--适应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场化监管体系 |
参考文献 |
(7)论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内容和结构 |
1.4 主要创新观点 |
1.5 论文综述 |
2 中国证券公司及其制度体系 |
2.1 证券公司与证券市场 |
2.1.1 证券和证券市场 |
2.1.2 证券市场的参与者 |
2.1.3 经济学意义和法律意义上的证券公司概念 |
2.1.4 中国证券公司的分类 |
2.2 中国证券公司的产生、历史变迁、现状及作用 |
2.2.1 中国证券公司的产生背景 |
2.2.2 中国证券公司的历史变迁 |
2.2.3 中国证券公司的现状 |
2.2.4 中国证券公司的作用 |
2.3 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体系 |
2.3.1 企业制度和企业制度需求 |
2.3.2 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体系 |
2.3.3 中国证券公司制度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内涵 |
2.4 现阶段中国证券公司制度体系的整体特点 |
3 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缺陷研究 |
3.1 中国证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 |
3.1.1 法人治理结构缺乏外部约束 |
3.1.2 产权结构不合理且流动性差 |
3.1.3 三会权责不明确 |
3.1.4 代理问题严重 |
3.2 中国证券公司组织结构的缺陷 |
3.2.1 组织结构形态较为单一 |
3.2.2 管理层次多且混乱 |
3.2.3 组织结构设计中缺乏部分关键部门 |
3.3 中国证券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缺陷 |
3.3.1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能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匹配 |
3.3.2 缺乏人力资源系统管理 |
3.3.3 激励约束制度不健全 |
3.3.4 分配制度不合理 |
3.3.5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自身工作能力欠缺 |
3.4 中国证券公司决策制度的缺陷 |
3.4.1 现有的决策制度规定过略 |
3.4.2 决策制度体系的各子制度多处于缺位状态 |
3.4.3 决策原则和决策方法相对模糊 |
3.4.4 决策组织和决策机制非良性 |
3.4.5 决策目标对决策效果的反馈和监控较弱 |
3.5 中国证券公司业务管理制度的缺陷 |
3.5.1 业务管理制度远远落后于证券市场发展 |
3.5.2 业务的宏观管理制度和业务链管理制度缺位 |
3.5.3 部分业务管理制度的细则缺位 |
3.5.4 业务的组织结构存在问题 |
3.6 中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
3.6.1 环境控制制度存在漏洞 |
3.6.2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风险较大 |
3.6.3 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
3.6.4 风险控制制度问题颇多 |
4 中国证券公司制度缺陷带来的证券市场问题 |
4.1 中国证券公司的业务趋同及经营困境 |
4.1.1 中国证券公司的业务趋同 |
4.1.2 中国证券公司的经营困境 |
4.2 股市泡沫问题 |
4.2.1 股市泡沫的定义 |
4.2.2 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泡沫 |
4.2.3 中国证券市场泡沫的适度性分析 |
4.2.4 证券市场泡沫过大的危害 |
4.3 证券市场操纵问题 |
4.3.1 证券市场操纵的行为界定 |
4.3.2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法律处罚 |
4.3.3 中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基本情况 |
4.3.4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危害 |
4.4 信息不对称问题 |
4.4.1 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涵义 |
4.4.2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
4.4.3 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
4.5 上市公司无功能重组问题 |
4.5.1 重组及无功能重组的内涵 |
4.5.2 中国上市公司重组的步骤和现实意义 |
4.5.3 中国上市公司重组的基本情况 |
4.5.4 中国上市公司无功能重组的普遍性 |
4.5.5 中国证券公司制度缺陷对中国证券市场问题的影响 |
5 中国证券公司制度缺陷的成因 |
5.1 中国证券公司制度缺陷的内因:中国证券公司的自身问题 |
5.1.1 从产生背景看中国证券公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投资银行 |
5.1.2 从母体特征看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体系必然带有国企痕迹 |
5.1.3 从前期过高的利润率看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创建被忽视 |
5.1.4 从时间进程看中国证券公司的全面制度建设刚刚开始 |
5.2 中国证券公司制度缺陷的外因之一:证券市场的不完全发育 |
5.2.1 中国证券市场体制的不科学 |
5.2.2 中国证券市场功能的不完善 |
5.2.3 中国证券市场结构的不合理 |
5.3 中国证券公司制度缺陷的外因之二:证券市场法制的不健全 |
5.3.1 中国证券市场立法的价值取向存在问题 |
5.3.2 中国证券市场法制体系不健全 |
5.3.3 许多法律制度执行不力 |
5.4 中国证券公司制度缺陷的外因之三:对证券公司的监管欠完善 |
5.4.1 监管机构的各类缺陷使得对证券公司的监管缺乏力度 |
5.4.2 监管手段的严重行政化造成证券公司的制度混乱 |
5.4.3 监管理念的父爱主义促使证券公司无法建立健全的制度框架 |
5.4.4 监管实质的宽松令证券公司完善制度体系的动力不足 |
6 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的紧迫性 |
6.1 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和完善要求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 |
6.1.1 中国证券市场创新、发展和完善的外在需求 |
6.1.2 中国证券市场创新、发展和完善的内在需求 |
6.1.3 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和完善要求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 |
6.2 证券公司与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博弈带来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 |
6.2.1 博弈 |
6.2.2 中国证券市场中证券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基本状况 |
6.2.3 中国证券公司与证券发行人的博弈 |
6.2.4 中国证券公司与投资者的博弈 |
6.2.5 证券公司与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博弈带来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 |
6.3 监管和自由化这一矛盾体的对立发展推动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 |
6.3.1 世界主要证券市场的监管模式 |
6.3.2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状况 |
6.3.3 证券监管和金融自由化 |
6.3.4 监管和自由化这一矛盾体的对立发展推动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 |
6.4 加入WTO和技术创新逼迫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 |
6.4.1 WTO及有关证券条款对中国证券公司的影响 |
6.4.2 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的推动作用 |
6.4.3 中国证券公司的技术创新 |
6.4.4 加入WTO和技术创新逼迫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 |
6.5 企业制度自身的变迁特征诱导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 |
6.5.1 企业制度的生命周期和企业制度的非均衡 |
6.5.2 企业制度自身的变迁特征 |
6.5.3 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变迁的诱因 |
6.5.4 企业制度创新 |
6.5.5 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的过程 |
7 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创新研究(上) |
7.1 中国证券公司制度创新的方向 |
7.1.1 国际化的方向 |
7.1.2 规范化的方向 |
7.1.3 特色化的方向 |
7.1.4 模仿创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方向 |
7.2 中国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创新:规范 |
7.2.1 借助政府力量规范外部治理机制 |
7.2.2 规范三会与经理层的分权制衡关系及股东大会制度 |
7.2.3 规范董事会制度 |
7.2.4 规范监事会制度 |
7.2.5 规范产权制度 |
7.2.6 建立对经理层的激励约束制度 |
7.3 中国证券公司的组织结构创新:再造 |
7.3.1 再造中国证券公司组织结构的原则 |
7.3.2 填补现有的组织结构缺口 |
7.3.3 再造创新型的业务部门组织结构 |
7.3.4 再造多种形态的中国证券公司组织结构 |
7.4 中国证券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建立 |
7.4.1 建立中国证券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则 |
7.4.2 建立合理顺畅的招聘、用工、培训和晋升制度 |
7.4.3 建立绩效管理制度 |
7.4.4 建立长期化的激励制度 |
7.4.5 建立严密有效的约束制度 |
8 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创新研究(下) |
8.1 中国证券公司的决策制度创新:科学化 |
8.1.1 中国证券公司建立科学化决策制度的原则 |
8.1.2 决策制度创新是中国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的迫切要求 |
8.1.3 搭建科学化决策制度体系的基础平台 |
8.1.4 建立科学化的决策制度体系 |
8.2 中国证券公司的业务管理制度创新:专业化 |
8.2.1 中国证券公司建立专业化业务管理制度的原则 |
8.2.2 业务模式创新将带来业务管理制度的深度专业化 |
8.2.3 证券市场的创新发展催生券商专业化业务管理制度的新篇章 |
8.2.4 建立专业化的业务管理制度体系 |
8.3 中国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创新:严密化 |
8.3.1 中国证券公司建立严密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
8.3.2 建立严密化的环境控制制度 |
8.3.3 建立严密化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
8.3.4 建立严密化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
8.3.5 建立严密化的风险控制制度 |
8.4 制度创新本质上是对中国证券公司利益的重新分配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8)中国券商竞争力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一个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简评 |
1.3 基本框架及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 券商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 |
2.1 竞争力理论的基本脉络及企业竞争力的地位 |
2.2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1 企业竞争力的定义 |
2.2.2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
2.2.3 评价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方法 |
2.3 中国券商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2.4 小结 |
3 中国证券业产业结构及券商竞争格局 |
3.1 中国证券业产业结构分析 |
3.1.1 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
3.1.2 潜在进入威胁 |
3.1.3 替代品威胁 |
3.1.4 资金供给者的议价能力 |
3.1.5 资金需求者的议价能力 |
3.2 券商的竞争格局 |
3.2.1 券商竞争力的实证指标体系 |
3.2.2 券商竞争力的排名 |
3.3 小结 |
4 中国券商现实竞争力分析 |
4.1 经营能力分析 |
4.1.1 资产和资本规模 |
4.1.2 资本结构分析 |
4.1.3 营业部和人员的总量及分布 |
4.1.4 品牌和知名度 |
4.2 业务能力分析 |
4.2.1 业务结构分析 |
4.2.2 业务收入分析 |
4.3 盈利能力分析 |
4.3.1 利润总额 |
4.3.2 人均创利能力 |
4.3.3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
4.3.4 总资产收益率分析 |
4.4 风险管理能力分析 |
4.4.1 风险管理理念 |
4.4.2 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 |
4.4.3 风险管理的手段 |
4.5 小结 |
5 中国券商潜在竞争力分析 |
5.1 法人治理结构分析 |
5.1.1 股权结构 |
5.1.2 董事会结构 |
5.1.3 激励机制 |
5.1.4 信息披露制度 |
5.2 组织管理结构分析 |
5.2.1 中外券商结构图比较 |
5.2.2 我国券商组织结构特点 |
5.3 人才与研发实力分析 |
5.3.1 券商研究部门定位不合理,过于贪大求全 |
5.3.2 研究成果与业务脱节,应用效果不明显 |
5.3.3 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研究思路有偏差 |
5.4 小结 |
6 提高券商竞争力的综合措施 |
6.1 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 |
6.2 扩大经营规模,开拓业务体系,转变券商盈利模式 |
6.2.1 扩大融资渠道,增强资本实力 |
6.2.2 转换营业部职能,调整营业部布局 |
6.2.3 拓展业务体系,转变盈利模式 |
6.2.4 加强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
6.3 现代法人治理制度的建立和组织结构的创新 |
6.3.1 优化股权结构,建立现代法人治理制度 |
6.3.2 创新组织结构,推进扁平化管理 |
6.3.3 加强金融创新,增强券商研发实力 |
主要参考文献 |
(9)中国券商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导论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由来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结构安排 |
第二篇 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的一般理论 |
第二章 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的一般理论 |
2.1 企业的发展模式 |
2.2 竞争战略 |
2.3 影响企业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的主要因素 |
2.4 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 |
第三篇 国际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 |
第三章 欧美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 |
3.1 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 |
3.2 英国商人银行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 |
3.3 德国全能银行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 |
第四章 亚洲投资银行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 |
4.1 日本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 |
4.2 亚洲新兴国家(地区)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 |
第五章 发展国家投资银行的经验与启示 |
5.1 全球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
5.2 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 |
第四篇 中国券商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 |
第六章 中国券商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的演变 |
6.1 中国券商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 |
6.2 中国券商的现存问题 |
第七章 中国券商发展环境分析 |
7.1 影响中国券商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 |
7.2 运营环境分析 |
7.3 产业政策分析 |
7.4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八章 中国券商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的选择 |
8.1 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战略 |
8.2 大型专业化模式 |
8.3 相关多元化模式 |
8.4 战略联盟模式 |
8.5 专业化经纪商模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10)新形势下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现状及国际比较 |
㈠、中国投资银行的业务现状 |
1、 中国投资银行发展过程 |
2、 中国投资银行具体业务介绍 |
㈡、中外投资银行的整体比较 |
1、 中外投资银行的规模比较 |
2、 中外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收入来源比较 |
二、 中国投资银行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
㈠、法人治理结构比较 |
1、 中外投资银行股权结构比较 |
2、 董事会 |
㈡、组织管理体系比较 |
㈢、中外投资银行激励机制比较 |
1、 西方投资银行的激励机制 |
2、 我国券商的激励机制 |
三、 新形势下中国投资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
㈠、WTO金融放开对国内券商的影响 |
1、 WTO规则中有关对证券市场的开放要求 |
2、 入世之后中国证券业可能面临的冲击 |
3、 入世之后中国证券业可能面临的机遇 |
㈡、混业经营对国内券商的影响 |
1、 国际情况及国内的现状 |
2、 银行业与证券业融合原因分析 |
3、 混业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
4、 混业经营对券商的挑战 |
5、 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应对混业经营的必然选择 |
四、 中国投资银行发展建议 |
㈠、加强规模化建设 |
1、 通过收购兼并扩大中国投资银行规模 |
2、 通过增资扩股扩大中国投资银行规模 |
3、 通过上市融资扩大中国投资银行规模 |
4、 通过组建中外合资证券公司扩大中国投资银行规模 |
㈡、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 |
㈢、激励机制创新 |
1、 调整完善现有的人才激励机制 |
2、 积极进行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计划的探索,逐步建立长短期结合的激励机制。 |
㈣、进行业务创新 |
1、 经纪业务 |
2、 投资银行 |
3、 自营业务 |
4、 资产管理 |
㈤、专业化发展 |
㈥、公司品牌及企业文化 |
㈦、中外合资策略 |
结语 |
四、挑战与机遇 论加入WTO对中国券商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信证券国际化经营分析[D]. 王文思. 吉林大学, 2020(08)
- [2]证券公司国际化问题与路径研究[D]. 陈吉.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3]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D]. 李蒲贤. 四川大学, 2007(06)
- [4]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证券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D]. 纪文静. 江苏大学, 2006(05)
- [5]WTO与中国证券市场[J]. 倪波. 文教资料, 2006(13)
- [6]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D]. 李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01)
- [7]论中国证券公司的制度创新[D]. 林楠. 四川大学, 2004(02)
- [8]中国券商竞争力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一个实证分析[D]. 金骏. 浙江大学, 2003(04)
- [9]中国券商的发展模式与竞争战略研究[D]. 袁成. 复旦大学, 2005(07)
- [10]新形势下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对策[D]. 李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