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PCR-RFLP Marker 检测南瓜疫霉

使用 PCR-RFLP Marker 检测南瓜疫霉

一、运用PCR-RFLP标记检测南瓜疫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霍行[1](2019)在《白及疫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广西白及种植地普遍发生一种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可造成叶枯以及心叶和近地面叶鞘坏死,经田间症状观察和室内镜检病部霉菌,初步诊断该病可能为一种疫霉引起的白及疫病。该病在条件适宜时病情扩展速度快,施用常规化学药剂难以控制病情,对当地白及种植造成较大影响。目前有关白及病害的报道很少,尚未见有记载疫霉为害白及的资料。因此,本文开展了白及疫病的病原菌鉴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侵染特性测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为掌握白及疫病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白及种植基地和广西大学农科实习基地采集新鲜白及病叶,对其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株菌株(Bjphy1、Bjphy2、Bjphy3和Bjphy4)。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显示,4株菌株均为白及疫病的致病菌。经过形态学观察,初步判定4株菌株形态一致,均属于卵菌纲疫霉属(Phytophthora);随后结合病原菌基因组DNA的5.8S-rDNA-ITS、Ypt1基因和CoxI基因的序列分析,鉴定白及疫病的病原菌为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2、对白及疫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最适合该菌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生的培养基为V8培养基;在温度范围为15~37℃时,病原菌均可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合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子囊的pH值为7;全黑暗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有促进作用;最适合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子囊的氮源为蛋白胨;以葡萄糖作为碳源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以淀粉为碳源有利于病原菌产生孢子囊;病原菌菌丝的致死温度为47℃。进一步对病原菌的侵染特性进行观察,发现最适合病原菌侵染的温度为28℃,相对湿度越高病斑扩展速度越快,相对湿度不足75%对侵染不利;全黑暗条件更有利于病原菌侵染。3、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结果表明,恶霜·锰锌、氟菌·霜霉威、烯酰吗啉·嘧菌酯、申嗪霉素、双炔酰菌胺和氟噻唑吡乙酮等6种药剂达到有效浓度10μg/mL时,对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氟噻唑吡乙酮在有效浓度降至0.1 μg/mL时抑菌率仍达到100%。以防治卵菌病害的传统药剂嗯霜·锰锌和精甲霜·锰锌为对照,对初步筛选出的氟噻唑吡乙酮、申嗪霉素和烯酰吗啉·嘧菌酯进行毒力测定,五种药剂的Ecso值分别为11.1567 μg/mL、2210.6046μg/mL、0.0142μg/mL、1.2864 μg/mL和4.1122 μg/mL,以氟噻唑吡乙酮对白及疫病病原菌的毒力作用最强;药剂对白及疫病的盆栽治疗效果试验中,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剂量1.8μL/m2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72.05%,1%申嗪霉素悬浮剂制剂量7.6μL/m2和50%烯酰吗啉·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制剂量22mg/m2的防效中等,分别为67.02%和53.36%,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制剂量160 mg/m2的防效较差,为36.94%;测定了不同有效浓度的氟噻唑批乙酮和申嗪霉素对白及疫病的盆栽预防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预先施用氟噻唑吡乙酮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到95%以上,而治疗效果为70%左右。7.6、11.4 yL/m2的申嗪霉素对白及疫病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比较接近,为60%~71%。

刘宁,金保伟,胡景辉,孙丽敏[2](2017)在《真菌分类中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真菌分类研究从1729年米凯利首次用显微镜观察研究真菌,提出真菌分类检索表而开启。现在真菌分类方法比较多,近年来真菌分类学中引入了多种新兴的科学和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真菌分类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真菌分类技术的发展将促进符合客观实际的自然分类系统的建立[1]。用核酸和蛋白质等分子生物学性状来探索真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各级分类阶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的应用越来越多,弥补了传统分类学研究的不足,从而促使人们对真菌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的认识更接近客观实际,为真菌分子生物学分类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下面将简要介绍目前应用于真菌分类学研究的一些主要方法。

郭开发[3](2016)在《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其主要种Valsa mali遗传分化和初侵染源快速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了明确新疆防护林和经济林上腐烂病菌的种类,并了解主要种Valsa mali的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情况,以确定该菌能否在不同林木寄主上相互侵染和传播,同时采用分子检测技术确定腐烂病菌在新疆苹果园和香梨园的初次侵染来源。最终为新疆林木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从17种新疆常见的农田防护林和果树上采集林木腐烂病病样,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样品进行分离,通过接种离体枝条试验测定各分离株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与ITS、β-Tubulin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进行鉴定;采用离体枝条接种法和ISSR方法对新疆林木腐烂病主要种Valsa mali的致病性分化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针对4种已报道的林木腐烂病菌的β-Tubulin基因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对苹果园与香梨园中林木腐烂病菌的存在状况进行快速检测。结果:1、从新疆17种林木寄主植物分离得到281个腐烂病菌株,分离菌株全为无性型。通过形态学特征、ITS序列、β-Tubulin基因序列将这些分离株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Valsa mali(无性型:Cytospora mali)、Valsa sordida(无性型:Cytospora chrysosperma)、Valsa macolica(无性型:Cytospora schulzeri)、Leucostoma niveum(无性型:Cytospora nivea)和Cryptosphaeria pullmanensis(无性型:Cytosporina pullmanensis)。其中Valsa mali、Valsa sordida两种腐烂病菌分别是危害新疆经济林和防护林的主要种。2、对新疆经济林木腐烂病主要种V.mali致病性分化进行研究,V.mali主要菌落颜色有三种:白色、乳白色和淡黄色,白色菌株的生长速率快于乳白色和淡黄色,淡黄色菌株的生长速率最慢,腐烂病菌V.mali的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在2030℃。乳白色和淡黄色菌株的致病力强于白色菌株。在致病力分化测定中,新疆腐烂病菌V.mali主要以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为主,没有发现强致病力菌株。新疆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3、通过对新疆不同地理区域苹果树腐烂病V.mali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表明,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均达到了H>0.2,I>0.4,表明新疆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不同地理区域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表明,各自然种群内的不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变异是腐烂病菌最主要的变异来源。通过UPGMA方法构建了新疆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不同自然种群遗传关系的聚类分析,聚类分成南疆和北疆2个大的类群,聚类分析发现同一地理区域种群的不同自然种群可分布于不同的聚类群中,说明V.mali遗传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4、建立了一种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设计的4对种特异性引物分别可对4种腐烂病菌V.mali,V.sordida,L.niveum,V.malicola检测到144 bp、180 bp、240 bp和324 bp的条带,检测灵敏度可达到为10 pg/mL。5、对39份腐烂病发生严重的库尔勒香梨园样品进行检测,其的7份样品中检测到了V.mali,占所检测样品的17.95%;对33份腐烂病发生严重的阿克苏苹果园样品进行检测,在其中的19份样品中检测到了V.mali,占所检测样品的57.58%。而V.sordida,L.niveum,V.malicola在香梨园和苹果园均未检测到。检测结果表面修剪枝条、果树树体、果园土壤、园外寄主林木等均可能是新疆苹果和香梨腐烂病菌的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源。结论:引起新疆林木腐烂病的病原菌有5个种,其中V.mali是引起经济林腐烂病的主要种,V.sordida是危害新疆防护林的主要种。经济林主要种V.mali以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为主,无强致病力菌株,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且主要以种群内变异为主。建立了4种林木腐烂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表明修剪枝条、果树树体、果园土壤、园外寄主林木等均可能是新疆苹果和香梨腐烂病菌的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源。

韩雨桐[4](2016)在《黑龙江省水稻褐变穗病原鉴定、抗源及药剂筛选研究》文中认为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黑龙江省是全国主要的水稻产区。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品种单一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水稻褐变穗病已经成为黑龙江省主要水稻病害之一,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减少水稻褐变穗病对水稻生产的危害,开展黑龙江省水稻褐变穗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分子检测、抗病品种筛选及药剂防治的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对采自黑龙江省14个市县的典型症状的水稻褐变穗病穗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利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进行病原菌的鉴定,测定了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建立病原菌分子检测体系,并完成了抗病品种资源筛选及1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引起黑龙江省水稻褐变穗病的病原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2)该病菌的最适培养基为大米马铃薯煎汁培养基,最适培养温度为27℃,最适pH值为6.5,最适光照条件为24 h黑暗。适宜碳源为果糖和蔗糖,适宜氮源为胰蛋白胨和牛肉膏,该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最适光照条件为24 h黑暗培养。(3)通过ITS序列分析,设计了一对检测水稻褐变穗病菌的特异性引物AaN1F/AaN1R。利用该特异性引物对所有供试菌株进行PCR扩增,只有水稻褐变穗病菌扩增出了一条170 bp的条带,其他供试菌株均未扩增出目的条带,证明了本研究所设计的引物对水稻褐变穗病菌(A.alternata)具有特异性。该对引物在水稻褐变穗病菌DNA水平上,PCR反应的最小检测浓度为1.0 ng/μL。在病原菌接种水稻穗粒48 h时,便可检测到病原菌。(4)本试验确定病原菌接种浓度为1×106个孢子/m L,筛选出2个抗病品种和8个中抗品种,抗病品种为龙粳43和龙粳21;,中抗品种为牡丹江28、龙粳42、绥粳8、北稻3、金禾1号、绥粳4、垦稻6、北稻5。(5)筛选出了五种杀菌剂对水稻褐变穗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咪鲜胺主要是抑制病菌菌丝的生长,它们的EC5 0分别为0.0475μg/m L、0.1453μg/m L、0.8841μg/m L;吡唑醚菌酯、乙蒜素、多抗霉素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它们的EC50分别为0.0002μg/mL、0.0005μg/m L、0.0412μg/m L。吡唑醚菌酯既能抑制水稻褐变穗病菌菌丝的生长,又能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

方兴洲[5](2013)在《安徽小麦赤霉病菌菌群分布及产毒类型相关研究》文中指出小麦赤霉病(Wheat head scab)是中国乃至世界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以安徽省小麦产区所采集的小麦赤霉病菌为研究对象,着重从不同地区菌株菌群类型F. asiaticum和F. graninearum PCR-RFLP分子鉴定;菌群类型与前茬作物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区菌株产生毒素类型;探讨RealTime-PCR定量检测小麦赤霉病菌含量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安徽省小麦产区赤霉菌株的PCR-RFLP分子鉴定及分布图绘制本文对2010-2013年期间采自安徽省小麦产区31个小麦赤霉病病穗进行了小麦赤霉病菌株分离纯化,同时对所有样品进行了DNA的提取[1]。样品分别来源于安徽北部地区:固镇、利辛、亳州市、毛集、凤台县、颍上县、阜阳市、蒙城县、太和县、涡阳县、怀远县、宿州市、砀山县;安徽中部地区:巢湖市、定远县、六安市、寿县、金寨县、霍邱县、长丰县、明光市、含山县、凤阳;安徽南部地区:宣州区、铜陵市、潜山县、怀宁县、安庆市、南陵县、繁昌县、芜湖市。利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最后利用限制性内切酶Ecoi V和Sty Ⅰ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结果显示:在所有31株小麦赤霉菌株中,只有寿县、砀山、蒙城、安庆菌株为F. graninearum,剩余27地菌株均为F. asiaticum。表明安徽省菌群类型以F. asiaticum为主,同时也有F. graninearum,但F. graninearum主要分布在皖北部地区。2.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类型与前茬作物旱作水作(水稻、玉米)关系本试验采用大样本采样,前茬作物玉米的采样点:蒙城县、颍上十里铺、颍上西三十里铺、颍上六十里铺;前茬作物水稻的采样点:怀远县、颍上县。各采样点均分离、纯化30个小麦赤霉菌菌株,共180个菌株。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最后用限制性内切酶Ecoi V和Sty Ⅰ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结果显示:前茬作物为玉米的四个采样点,分离的120个小麦赤霉菌菌株中出现17株F. graninearum,剩余全部为F. asiaticum。F. graninearum菌株的检出率为14.2%;前茬作物为水稻的两个采样点,分离的60个小麦赤霉菌菌株中出现3株F.graninearum,剩余全部为F. asiaticum。F. graninearum菌株的检出率仅为3.3%。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相似生态区域内,前茬作物对小麦赤霉菌菌群分布有较大影响,前茬作物为玉米的F. graninearum检出率较高。3.安徽省小麦产区小麦赤霉产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类型分三种,NIV、DON(3-DON、15-DON)PCR-RFLP分子鉴定本文对2010-2013年期间采自安徽省小麦产区31个小麦赤霉病病穗进行了小麦赤霉病菌株分离纯化,同时对所有样品进行了DNA的提取。利用引物对1:上游ToxP1(5’-GCCGTGGGRTAAAAGTCAAA-3’)下游ToxP2(5’-TGACAAGTCCGGTCGCACTAGC-3’)该引物对以小麦赤霉病菌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相应产物片段大小为360bp可判断该菌株产生毒素类型为NIV.片段大小为300bp可判断该菌株产生毒素类型为DON。具体为3-DON还是15-DON利用引物2,3分别判断。引物对2上游Tri303F(5’-GATGGCCGCAAGTGGA-3’)下游Tri303R(5’-GCCGGACTGCCCTATTG-3’)引物对3上游Tri315F(5’-CTCGCTGAAGTTGGACGTAA-3’)下游Tri315R(5’-GTCTATGCTCTCAACGGACAAC-3’)利用引物对2,3分别对小麦赤霉病菌DNA进行PCR扩增,只能扩增出586bp大小片段的菌株可判断该菌株产生毒素类型为3-DON,只能扩增出864bp大小片段的菌株可判断产生毒素类型为15-DON。结果表明:芜湖,潜山县,巢湖市,霍邱县,太和县,铜陵地区菌株样品产毒素类型为NIV,蒙城县,砀山县,寿县,安庆菌株产毒素类型为15-DON,剩余各县样品产毒类型均为3-DON。发现凡产毒素类型为15-DON的菌株在菌群分类检测中均为F. graninearum。4.RT-PCR检测小麦赤霉病菌DNA含量标准曲线制作试验利用CTAB法提取小麦赤霉病菌菌株DNA作为模板。选取Tri5基因中特异引物:Tri5F5’-AGCGACTACAGGCTTCCCTC-3’Tri5R5’-AAACCATCCAGTTCTCCATCTG-3’首先进行普通PCR获得500bp大小产物,利用天根胶回收试剂盒进行胶回收。采用核酸浓度测定仪(Thermal)测取浓度3.5ng/ul。随后将回收后的DNA作为模板进行梯度稀释,浓度梯度为10,稀释10000倍。之后,按照SYBR Priemix Ex Taq TM II (Tli RNaseH Plus,TaKaRa)建议体系加入染料和荧光定量PCR反应试剂进行荧光定量PCR,获得标准曲线方程:y=-4.6953lg(x)+6.4496R2=0.9982。5.南陵赤霉菌株的鉴定及相关生长特性研究研究过程中发现一株菌落表型特异菌株,于是对该菌株进行了ITS及PCR-RFLP分子鉴定,并同常见菌株进行了相关生物特性的比较。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鉴定了其种属类别。测定了其菌丝生长速率,产色素量与产色素速度,产孢量与产孢速度及其致病力,同时完成该菌株与其他常见菌株的上述各测定量的对比。真菌ITS鉴定与PCR-RFLP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确定为Fusariumasiaticum无疑,各测定指数如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致病力等均低于常见赤霉病菌株。

淮稳霞[6](2013)在《中国西南地区杜鹃—栎树林中疫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疫霉菌(Phytophthora de Bary)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重要植物病原菌,该属的大多数种都对寄主植物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近年来,鉴于一些疫霉入侵种(如栎树猝死病菌P. ramorum、康沃尔疫霉P. kernoviae和P. alni)对生态和经济造成的重要影响,疫霉菌也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世界公认的疫霉菌种类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58个种,增加到目前的116种,其中最近10年里在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发现的疫霉属新种就达20余种。中国目前报道的疫霉菌总共有28种,其中多为农作物的病原真菌。迄今为止,我国对由疫霉菌引起的林木病害的研究报道很少,缺乏对森林疫霉病菌种类、分布、寄主范围、危害程度等的调查,更缺少对森林疫霉检测鉴定方法及防控对策的研究。自2005年至2011年,本研究利用诱捕分离技术对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杜鹃-栎树林中的疫霉菌进行了监测和调查,从林间溪流和土壤中共诱捕分离得到疫霉纯菌株275株,并依据rDNA-ITS等基因序列分析和形态学特征,将全部菌株鉴定为9个种,分别是P.borealis E Hansen, Sutton&Reeser、P. cryptogea Pethybridge&Lafferty、P. gonapodyides(Petersen) Buisman)、P. gregata T. Jung, M.J.C. Stukely&T. Burgess、P. plurivora T. Jung&T.I. Burgess、 P. lacustris Brasier, Cacciola, Nechwatal, Jung&Bakonyi和P. taxonPgChlamydo以及2个新种。其中,隐地疫霉P. cryptogea和节水霉状疫霉P. gonapodyides2个为国内疫霉原有纪录种,P. borealis、P. gregata、P. plurivora、P. lacustris和P. taxonPgChlamydo为5个国内疫霉新记录种。其中,2005-2010年期间在云南迪庆地区的杜鹃-栎树林中诱捕分离得到了73株8种疫霉,分别为P. taxon PgChlamydo43株、P. lacustris9株、P. plurivora6株、P. gonapodyides4株、P. gregata3株、P. cryptogea1株以及两个新种7株;分布广泛的疫霉P. taxonPgChlamydo,为该地区的优势种。而2006-2011年,从四川甘孜和西藏林芝诱捕分离得到的疫霉菌共为202株5种,分别是P. gonapodyides为94株、P. borealis47株、P. taxonPgChlamydo33、P. plurivora17株和P. lacustris11株;其中P. gonapodyides和P. borealis来自于四川甘孜2个监测点和西藏2个监测点,是四川甘孜和西藏林芝地区的优势种。分离自云南迪庆杜鹃-栎树林溪流和土壤中的两个新种均为异宗配合,属于ITS Clade6。尽管这两个疫霉新种在形态学上同Clade6中的一些疫霉菌比较相似,但通过ITS和Cox I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却与这些疫霉存在着显着的不同。根据这两种疫霉的首次发现地点,将其定名Phytophthora bitahaiensis Huai, Zhao, Tian&Hansen sp. nov.和Phytophthora nixiensis Huai, Zhao, Tian&Hansen sp. nov.,并对其分别进行了描述。在交配型配对时,疫霉P. bitahaiensis可同交配型为A2的其他疫霉菌株配对形成球形或近球形的藏卵器和围生的雄器,而P. nixiensis则表现为自身不育。这两种疫霉的孢子囊多为卵形、宽卵形,均无乳突,巢式或延伸式内层出;在PDA、CA和V8S培养基上,P.bitahaiensis的气生菌丝较少,菌落多呈花瓣状,而P. nixiensis在3种培养基上产生的气生菌丝都非常丰富;利用离体叶片接种培养法,分别用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 G. Don ex London var. lannesiana (Carr.) Makino)、中林46杨(Populus xeuramericana (Dode)Guiner CL.‘zhonglin-46’)、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Desr.)、冬青(Ilex purpurea Hassk)、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6种植物的叶片,对P. bitahaiensis和P. nixiensis的代表菌株的致病性进行初步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疫霉对这些植物叶片均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诱捕分离自我国云南迪庆、四川甘孜和西藏林芝地区杜鹃-栎树林中的P.gonapodyides、P. taxon PgChlamydo及新种P. bitahaiensis等疫霉种内的不同菌株间都存在较多的ITS或coxI基因序列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这些疫霉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与其所分离地区的地理、植被、气候等环境的多样性有关。在疫霉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中,利用疫霉属特异性引物YPh1F/Yph2R和Lyse and GoPCR Reagent,通过直接PCR法对26个疫霉菌株、17个腐霉菌株和3立枯丝核菌菌株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引物YPh1F/Yph2R特异性较强,可以将疫霉菌同其他真菌区分来;该法省去了提取DNA的繁琐步骤,可以实现疫霉菌的快速准确检测和鉴定。另外,利用节水霉状疫霉(P. gonapodyides)和栗黑水疫霉(P. cambivora)菌丝可溶性蛋白作为免疫抗原分别注射家兔制备了两种多克隆抗血清,并用Western blot分析了抗血清的专一性和灵敏度及用于疫霉菌或疫霉病害的野外、口岸等现场诊断和调查的可行性。

臧睿[7](2012)在《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群组成、分子检测及其ISSR遗传分析》文中提出苹果树腐烂病是影响我国苹果生产最重要的枝干性病害之一,其主要危害果树的主枝、主干和小枝的皮层部分,造成主枝、主干枯死,从而严重的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由于对引起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导致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流行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严重的影响到了病害防治策略的制定。由于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现象,潜伏期会因为寄主自身的生理条件的不同而长短不一。因此,在病害发展的早期阶段,果树是否被病原菌侵染不易察觉。当果树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时,再进行防治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往往因为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间而收效甚微,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合理的选用抗病品种是被公认为防治腐烂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群体遗传特性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空白,严重的阻碍了抗病育种工作的开展。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主要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逐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以rDNA-ITS,EF1α和β-tubulin三个基因序列和其形成的联合基因序列数据集为基础,通过MP、ML和BI三种系统分析法,明确了我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三个种类组成,即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V. malicola Z. Urb和V. persoonii(=Leucostompersoonii)。而V. mali种下又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变种,即V. mali var. mali(Vmm)和V. mali var. pyri(Vmp),其中Vmm是我国苹果树腐烂病最主要的致病菌。来自于苹果或野苹果的V. cerastosperma与V. mali是同物异名,但其与来自其它阔叶树的V.cerastosperma有比较大的遗传差异。2.分别以Vmm,V. malicola和V. persoonii的rDNA-ITS的特异序列为基础,设计出针对每种病原菌的种特异性引物VmF/R,VmcF/R,VpF/R;并以其共有序列为基础,设计出针对壳囊孢属(Valsa)病菌的属专化性引物VF/R,以这两者相结合,建立起了针对这三种病原菌的巢氏PCR检测体系。检测体系的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建立的巢氏PCR检测体系,对这三种病原菌的最低检测剂量分别达到了100fg/μl,1fg/μl和1fg/μl,表明其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可以满足分子检测的需要。体系特异性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引物只能从其要检测的靶标菌样品中扩增到目的条带,表明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通过真菌分离法和巢氏PCR检测方法的比较,发现凡是通过真菌分离法发现病原菌的样品同时也能通过巢氏PCR检测到病原菌的存在。试验中不存在通过真菌分离法可以获得病原菌,但巢氏PCR却检测不到病原菌的现象。巢氏PCR和真菌分离法对有明显症状样品的检测率都达到了100%,对无明显症状样品的检测比率分别达到了64.7%和20.6%,表明巢氏PCR具有比传统真菌分离法更高的检测率和准确性。3.通过巢式PCR的方法,对采自陕西省苹果产区的279份节间组织样品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其中的150份样品中检测到了V. mali var. mali,占所检测样品的53.76%;在64份样品中检测到了V. malicola,占所检测样品的22.94%;在24份样品中,检测到了病原菌V. persoonii,占所检测样品的8.60%。检测结果说明,外表无明显腐烂症状的苹果树节间组织中,也普遍带有苹果树腐烂病菌,其中以V. mali var. mali最为普遍,V. malicola居中,V. persoonii检测到的频率最低。在检测的279份外表无症状的节间组织样品中,共有56份样品中检测到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菌,占所检测样品的20%,说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病菌共同侵染的寄主的情况,在田间条件下广泛存在。4.采用巢氏PCR的方法,对苹果树不同组织样品的带菌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病原菌在不同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不同。V. mali var. mali在各种组织中的分布差异明显,顶芽的平均带菌率为89%,节间组织平均带菌率为71%,芽鳞痕组织平均带菌率为48%。而V. malicola在各种组织中的分布则没有明显差异。在病株率不同的两类果园内,病株率高的果园中,样品中Vmm的带菌率明显较病株率低的果园高,但样品中V. malicola的带菌率则没有明显差异。表明Vmm和V. malicola这两种病原菌在田间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Vmm趋向于聚集分布,而V. malicola则更趋向于均匀分布。5.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影响苹果树腐烂病菌ISSR-PCR的四种主要因素进行了三个不同水平的研究,确定出最优的PCR扩增体系,即: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含:0.20μmol/L dNTP、0.1μmol/L ISSR引物、3.00mmol/L Mg2+和0.05U的Taq酶。ISSR-PCR最佳扩增体系的获得,保证了实验可以获得稳定、可靠的实验结果。通过对47条ISSR引物退火温度的逐一筛选,获得了各引物最佳的退火温度,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到了11条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较高多态性的引物。11条引物共从129个位点扩增到稳定的条带,在供试的87个陕西分离株中,119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2.25%;在126个中国分离株中,129个位点全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100%。6.通过对陕西和全国不同地理区域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表明,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均达到了H>0.2,I>0.3的水平,表明我国的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不同地理区域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表明,不同地理区域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只占总变异很小的一部分,各自然种群内的不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变异是腐烂病菌最主要的变异来源。对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21自然种群遗传关系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88时,可将供试自然种群聚成9个类群中,其中属于第二(Ⅱ)类群的分离株,数量多(60株)、分布广(10县区),表明该类群是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的优势种群。同时,聚类分析也发现来自于同一地理区域种群的不同自然种群可分布于不同的聚类群中,说明各个自然种群之间的遗传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对中国不同地理区域种群内不同自然种群的UPGMA聚类分析发现,苹果树腐烂病菌种群的遗传分布与其所处的纬度位置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却非常弱。

王中业,张俊华,奚启新,杨明秀,潘春清[8](2011)在《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文中认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进行了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1%申嗪霉素悬乳剂对南瓜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2%宁南霉素次之,5%井冈霉素水剂最弱。

李锡坤[9](2011)在《湖北省烟草黑胫病病原生理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是由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引起的危害烟草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可以危害所有的栽培烟草,破坏力极强,严重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鉴别寄主接种鉴定的基础上,首次采用PCR-RFLP对0、1号生理小种的快速检测进行探索,为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快速鉴定及其鉴定的准确性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湖北省主产烟区采集烟草黑胫病病株样本111个,分离、纯化获得30个烟草黑胫病菌株,采样地点覆盖襄樊市、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等多个烟区。分离物具有一致的培养性状:菌落无色,菌丝无隔;孢子囊近圆形,常不对称,具明显乳突,脱落后常有短柄;对烟草具有致病性。通过核糖体DNA(rDNA)序列分析,对供试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确定全部供菌株为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采用TTZ(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显色反应和游动孢子悬浮液注射法接种鉴别寄主两种方法分别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供试的30个菌株在TTZ培养基中的反应皆为红色,有24个菌株在鉴别寄主反应中对L8和NC1071有较强致病力,而对N. nesophila无致病力,为1号生理小种,占供试菌系80%,为湖北省优势生理小种;其它6个菌株中,其中4个菌株对NC1071有较强致病力,而对L8致病力较弱, 1个菌株对L8和NC1071致病力较弱;1个菌株对NC1071致病力较弱,而对L8有较强致病力;这6个菌株对N. nesophila无致病力,是否为2号生理小种或是其它致病型,尚待进一步研究确定。使用引物ITS1和ITS4,以两个生理小种菌株的DNA为模版进行PCR扩增,获得900 bp片段产物, DpnI和MboI 2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产物酶切,得到3个多态性片段,可快速区分0、1号生理小种。

魏尊苗[10](2011)在《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白粉病是瓜类作物广泛发生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温室及露地均可发生,由于为害瓜类作物的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快,所以明确当地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及其地理分布对引进抗源材料,开展抗病育种及防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提高选择效率,加快新抗病品种的培育。本实验比较了三种不同纯化保存白粉病菌的方法,结果显示,活体保存法保存时间最长约为3个月,离体打孔法保存时间最短约为1个月,MS添加激素IAA叶碟保存法可大约保存1.5个月,最适合子叶生根的激素IAA浓度为1.5mg/l。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2010年采集黑龙省不同生态区不同设施内的甜瓜、黄瓜、南瓜、西瓜等瓜类白粉病病菌17份,利用国际通用的瓜类白粉病鉴定标准对其进行生理小种鉴定,根据13个鉴别寄主的抗感反应,初步确定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存在3个生理小种,即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的生理小种1和生理小种N1,还有一个新生理小种,其中优势小种是生理小种1。对其中部分白粉病菌进行RAPD分析,从119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扩增得到15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38个,多态性位点频率为97.89%,说明黑龙江省葫芦科作物白粉菌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NTSYS-PC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之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幅度为0.52-0.75,根据遗传相似系数用类平均法(UPGMA)对其聚类,以遗传相似系数0.60为阈值,供试菌株可区分为4个类群。同是生理小种1的菌株部分聚到了同一类,新生理小种与部分生理小种1菌株聚到同一类,同是生理小种N1的两个菌株未聚到同一类;相同地理来源或相同寄主来源的白粉菌也未聚到一类。初步确定瓜类白粉病菌群体基因型与致病性之间不形成对应关系,与菌株地理来源、寄主来源及设施类型亦无明显直接关系。应用通用引物对部分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进行转录单位间隔区(IGS)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IGS区存在长度异质性和数量多态性。应用MspⅠ, AsuⅠ, Hinp1Ⅰ3个限制性内切酶对IGS扩增产物进行酶切(IGS-RFLP),不同菌株的酶切位点不同,电泳后产生多样性丰富的图谱,成为菌株特有的DNA指纹,实验所用的3个限制性内切酶都可以有效地将供试菌株加以鉴别,但未发现不同小种间的特异性标记。利用NTSYS-PC软件对IGS1-RFLP酶切图谱进行数据分析,各菌株之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幅度为0.46-0.80,说明白粉菌间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遗传相似系数0.60为阈值,供试菌株可区分为3个类群,初步确定瓜类白粉病菌群体基因型与致病性之间不形成对应关系,与菌株地理来源、寄主来源及设施类型亦无明显直接关系。

二、运用PCR-RFLP标记检测南瓜疫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PCR-RFLP标记检测南瓜疫病菌(论文提纲范文)

(1)白及疫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白及简介
    1.2 白及病害种类
        1.2.1 白及块茎腐烂病
        1.2.2 白及叶褐斑病
        1.2.3 白及叶斑灰霉病
        1.2.4 白及绣病
        1.2.5 白及根腐烂病
        1.2.6 白及叶片碳化
    1.3 白及病害的综合防治
        1.3.1 人工栽培条件下的防治
        1.3.2 野生抚育条件下的防治
    1.4 疫霉概述
        1.4.1 卵菌的基本介绍
        1.4.2 疫霉的分类地位及其重要性
        1.4.3 疫霉的分离
        1.4.4 疫霉的鉴定
        1.4.5 疫霉病害的综合防治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的总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供试主要试剂、药剂和白及品种
        2.1.4 主要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病害标本采集
        2.2.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2.2.3 白及的种植
        2.2.4 柯赫氏法则验证
        2.2.5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6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2.7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2.2.8 病原菌侵染特性测定
        2.2.9 白及疫病的防治药剂筛选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病害症状及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 病原菌柯赫氏法则验证
    3.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3.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结果
        3.4.1 5.8SrDNA-ITS序列分析
        3.4.2 Ypt1序列分析
        3.4.3 CoxI序列分析
    3.5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3.5.1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2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3 pH值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4 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5 氮源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6 碳源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7 菌丝的致死温度
    3.6 病原菌的侵染特性
        3.6.1 温度对病原菌侵染的影响
        3.6.2 湿度对病原菌侵染的影响
        3.6.3 光照条件对病原菌侵染的影响
    3.7 防治药剂的筛选结果
        3.7.1 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结果及其毒力
        3.7.2 防治药剂对白及疫病的盆栽治疗效果
        3.7.3 不同浓度的防治药剂对白及疫病的盆栽预防及治疗效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白及疫病的病原菌
        4.1.2 白及疫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特性
        4.1.3 防治白及疫病的药剂
    4.2 讨论
        4.2.1 烟草疫霉的鉴定
        4.2.2 烟草疫霉的寄主范围
        4.2.3 烟草疫霉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特性
        4.2.4 防治白及疫病的药剂
    4.3 创新点
    4.4 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2)真菌分类中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核酸分析技术
    1.1 核酸杂交技术
    1.2 真菌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 分析
    1.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 分析
2 电泳核型 (EK) 分析
3 胞壁组分分析
4 次生代谢物分析

(3)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其主要种Valsa mali遗传分化和初侵染源快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林木主要病虫害及其影响
        1.1.1 新疆林业发展现状
        1.1.2 林木病虫害种类及其影响
        1.1.3 林木腐烂病的发生和危害
        1.1.4 林果腐烂病发生规律
        1.1.5 林木腐烂病的防治
    1.2 林木腐烂病菌分类
        1.2.1 形态学分类
        1.2.2 分子生物学分类
    1.3 腐烂病菌致病力差异研究
    1.4 腐烂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1.4.1 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
        1.4.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和技术
    1.5 腐烂病菌初侵染源检测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意义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疆主要林木腐烂病菌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新疆不同林木寄主种类及分离病菌数量统计
        2.2.2 防护林腐烂病病原菌分离培养结果
        2.2.3 经济林腐烂病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
        2.2.4 致病性测定结果
        2.2.5 腐烂病菌不同种形态学特征
        2.2.6 代表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讨论与结论
        2.3.1 讨论
        2.3.2 结论
第三章 新疆林木腐烂病菌主要种V.mali致病力分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来源V.mali培养性状观察
        3.2.2 最适pH测定
        3.2.3 最适温度测定
        3.2.4 不同寄主来源V.mali在苹果、香梨致病性测定
        3.2.5 同一寄主来源腐烂病菌V.mali在不同林木寄主上致病性测定
    3.3 讨论与结论
        3.3.1 讨论
        3.3.2 结论
第四章 新疆林木腐烂病主要种V.maliISSR遗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2.1 试验菌株菌丝体获得
        4.1.2.2 DNA提取
        4.1.2.3 试验引物
        4.1.2.4 ISSR-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4.1.2.5 数据统计和分析
    4.2 结果与结论
        4.2.1 不同来源苹果树腐烂病V.maliISSRPCR结果
        4.2.2 V.mali的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群体遗传分析
        4.2.3 V.mali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群体遗传结构与分化
        4.2.4 苹果腐烂病V.mali的聚类分析
    4.3 讨论与结论
        4.3.1 讨论
        4.3.2 结论
第五章 林木腐烂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菌株
        5.1.2 DNA提取及PCR扩增
        5.1.3 特异性引物设计
        5.1.4 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检测
        5.1.5 特异性引物灵敏度检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5.2.2 特异性引物的检测
        5.2.3 特异性引物灵敏度检测
    5.3 讨论与结论
        5.3.1 讨论
        5.3.2 结论
第六章 新疆苹果园及香梨园腐烂病菌初侵染源检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林果植物材料和土壤样品DNA提取
        6.2.2 库尔勒香梨园腐烂病初侵染源检测
        6.2.3 阿克苏苹果园腐烂病初侵染源检测
    6.3 讨论与结论
        6.3.1 讨论
        6.3.2 结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结论
        7.1.1 新疆主要林木腐烂病病原菌种类鉴定
        7.1.2 新疆林果腐烂病菌主要种V.mali致病性分化研究
        7.1.3 新疆林木腐烂病菌主要种V.maliISSR遗传分化
        7.1.4 林木腐烂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建立
        7.1.5 新疆林木腐烂病初侵染源检测
    7.2 特色和创新
        7.2.1 研究特色
        7.2.2 研究创新
    7.3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图1 新疆林果腐烂病的危害症状
附图2 腐烂病菌V.mali致病性分化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黑龙江省水稻褐变穗病原鉴定、抗源及药剂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水稻褐变穗病的研究概况
        1.1.1 分布与危害
        1.1.2 症状
        1.1.3 病原
        1.1.4 发病条件
        1.1.5 防治方法
    1.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1.2.1 RAPD技术
        1.2.2 PCR-RFLP技术
        1.2.3 AFLP技术
        1.2.4 rDNA-ITS-PCR技术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样本
        2.1.2 培养基
        2.1.3 供试水稻品种
        2.1.4 供试药剂
        2.1.5 供试菌株
        2.1.6 试验试剂
        2.1.7 主要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水稻褐变穗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2.2 水稻褐变穗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2.2.3 水稻褐变穗病病原菌的分子检测
        2.2.4 水稻褐变穗病的抗源筛选
        2.2.5 水稻褐变穗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褐变穗病病原鉴定
        3.1.1 病原菌的分离
        3.1.2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3.1.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3.1.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2 水稻褐变穗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3.2.1 环境条件及营养条件对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
        3.2.2 环境条件及营养条件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2.3 环境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的正交试验
    3.3 水稻褐变穗病病原菌的分子检测
        3.3.1 供试菌株DNA的提取
        3.3.2 引物特异性验证
        3.3.3 PCR反应的灵敏度检测
    3.4 水稻褐变穗病抗源筛选
        3.4.1 水稻褐变穗病接种浓度筛选
        3.4.2 水稻褐变穗病抗病品种筛选
    3.5 杀菌剂对水稻褐变穗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3.5.1 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5.2 杀菌剂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4 讨论
    4.1 关于水稻褐变穗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4.2 关于水稻褐变穗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4.3 关于水稻褐变穗病病原菌的分子检测
    4.4 关于水稻褐变穗病的抗源筛选
    4.5 关于水稻褐变穗病病原菌的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安徽小麦赤霉病菌菌群分布及产毒类型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赤霉病的分布与危害
        1.1.1 小麦赤霉病的分布
        1.1.2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
    1.2 小麦赤霉病研究概况
        1.2.1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
        1.2.2 抗性作物的筛选
        1.2.3 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1.2.4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及菌株抗药性的研究
        1.2.5 小麦赤霉病菌菌群多样性研究
        1.2.6 小麦赤霉病菌产毒素类型研究现状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安徽省小麦赤霉病菌的 PCR-RFLP 分子鉴定及分布图绘制
        3.1.1 供试菌株
        3.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3.1.3 种群类型 PCR-RFLP 鉴定
        3.1.4 分布图的绘制
    3.2 小麦赤霉菌菌群分布与前茬作物旱作水作(水稻、玉米)的关系
        3.2.1 供试菌株
        3.2.2 试验试剂及仪器
        3.2.3 种群类型 PCR-RFLP 鉴定
        3.2.4 结果分析
    3.3 安徽省小麦赤霉产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类型分子鉴定
        3.3.1 供试菌株
        3.3.2 试验试剂及仪器
        3.3.3 毒素类型 PCR-RFLP 鉴定
        3.3.4 试验结果分析
    3.4 RT-PCR 检测小麦赤霉病菌含量曲线制作
        3.4.1 供试菌株
        3.4.2 试验试剂及仪器
        3.4.3 RT-PCR 检测小麦赤霉病菌含量标准曲线制作
        3.4.4 试验结果分析
    3.5 南陵赤霉菌株的鉴定及相关生长特性研究
        3.5.1供试菌株
        3.5.2 真菌 ITS 鉴定及 PCR-RFLP 鉴定
        3.5.3 菌丝生长速率,产色素量与产色素速度的测定
        3.5.4 病原菌产孢量与产孢速度的测定
        3.5.5 病原菌致病力的测定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安徽省小麦赤霉菌菌群分布
        4.1.1 菌群的 PCR-RFLP 鉴定
        4.1.2 分子鉴定结果
    4.2 小麦赤霉病原菌菌群分布与前茬作物旱作水作(水稻玉米)的关系分析
    4.3 安徽小麦赤霉产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类型分子鉴定
        4.3.1 菌株的 PCR-RFLP 鉴定
        4.3.2 菌株鉴定结果
    4.4 RT-PCR 法检测小麦赤霉菌含量的探讨
        4.4.1 Tri5 基因片段克隆
        4.4.2 RT-PCR 及标准曲线拟合
    4.5 南陵赤霉菌菌株的鉴定及相关生长特性研究
        4.5.1 真菌 ITS 鉴定及 PCR-RFLP 鉴定结果
        4.5.2 菌丝生长速率,产色素量与产色素速度,产孢量与产孢速度及其致病力的测定
5 讨论
    5.1 安徽省小麦赤霉菌菌株 PCR-RFLP 分子鉴定及分布图绘制
    5.2 小麦赤霉菌菌群分布与前茬作物旱作水作(水稻玉米)的关系
    5.3 安徽省小麦赤霉产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类型分子鉴定
    5.4 RT-PCR 检测小麦赤霉病菌含量曲线制作
    5.5 南陵赤霉菌株的鉴定及相关生长特性研究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6)中国西南地区杜鹃—栎树林中疫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疫霉属(Phytophthora)概述
        1.2.2 疫霉菌的种类和传统分类鉴定方法
        1.2.3 疫霉菌分离培养和传统的检测技术
        1.2.4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疫霉菌检测鉴定中的应用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云南西北部杜鹃-栎树常绿阔叶林中疫霉菌的诱捕分离及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地点
        2.1.2 样品采集和分离方法
        2.1.3 疫霉的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样品采集和疫霉菌的分离
        2.2.2 依据 ITS1-5.8S-ITS2 序列鉴定的疫霉菌
        2.2.3 系统进化分析
        2.2.4 形态学特征
        2.2.5 疫霉菌的分布情况
    2.3 讨论
第三章 川西、藏东南杜鹃-栎树常绿阔叶林中疫霉菌的诱捕分离及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采样地点概况
        3.1.2 诱捕监测方法
        3.1.3 样品分离和纯化
        3.1.4 形态学观察
        3.1.5 DNA 的提取
        3.1.6 PCR 扩增及序列测定
        3.1.7 系统发育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采样及诱捕分离结果
        3.2.2 依据 ITS 序列所鉴定的疫霉菌种类
        3.2.3 系统发育分析
        3.2.4 所鉴定出的 5 种疫霉菌的形态特征描述
        3.2.5 疫霉菌的分布和多样性
    3.3 讨论
第四章 疫霉两个新种的鉴定与描述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分离方法
        4.1.2 形态学观察
        4.1.3 菌落形态特征及生长速率测定
        4.1.4 DNA 的提取
        4.1.5 目的片段的 PCR 扩增和序列测定
        4.1.6 系统发育分析
        4.1.7 致病性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系统发育分析
        4.2.2 分类学
        4.2.3 致病性
    4.3 讨论
第五章 疫霉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直接 PCR 法
        5.1.2 血清学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直接 PCR 法的效果
        5.2.2 抗血清的专一性和灵敏度
        5.2.3 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群组成、分子检测及其ISSR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概述
        1.1.1 中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和现状
        1.1.2 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和危害
        1.1.3 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学研究
        1.1.4 苹果树腐烂病的侵染循环
        1.1.5 苹果树腐烂病的流行规律研究
        1.1.6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鉴定
        1.1.7 苹果树腐烂病菌的防治
    1.2 黑腐皮壳属(Valsa)的分类地位和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1.3 真菌分类研究的概况
        1.3.1 核糖体转录间隔区(rDNA-ITS)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1.3.2 延伸因子 1α基因(EF-1α)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1.3.3 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1.3.4 多基因联合分析法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1.4 病原菌检测技术的发展
        1.4.1 传统检测方法在病原菌检测上的应用
        1.4.2 生化技术在病原菌检测上的应用
        1.4.3 核酸技术在病原菌检测上的应用
    1.5 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1.5.1 群体遗传学的概念
        1.5.2 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学的内容和意义
        1.5.3 群体遗传多样性标记的方法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苹果树腐烂病菌 rDNA-ITS,EF-1α和β-tubulin 基因的序列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供试菌株
        2.2.2 病原菌单菌丝体的获得
        2.2.3 病原菌营养体的培养和收集
        2.2.4 菌丝体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
        2.2.5 苹果树腐烂病菌 rDNA-ITS, EF-1α和β-tubulin 基因的 PCR 扩增
        2.2.6 PCR 扩增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2.2.7 PCR 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定
        2.2.8 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苹果树腐烂病菌总量 DNA 的提取
        2.3.2 苹果树腐烂病菌 rDNA-ITS,EF-1α和β-tubulin 基因的 PCR 扩增
        2.3.3 rDNA-ITS 基因数据集分析
        2.3.4 EF1α基因数据集分析
        2.3.5 β-tubulin 基因数据集分析
        2.3.6 联合基因序列数据集的 Partition Homogeneity 检测
        2.3.7 rDNA-ITS,EF1α和β-tubulin 联合基因数据集分析
        2.3.8 苹果树腐烂病及其近缘属种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9 不同寄主来源的 Valsa ceratosperma 与其近缘种的比较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苹果树腐烂病菌早期快速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供试菌株及其 DNA 的提取
        3.2.2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3.2.3 PCR 扩增体系的建立
        3.2.4 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检测
        3.2.5 特异性引物的灵敏度检测
        3.2.6 种特异性引物对腐烂病菌营养体 DNA 的检测
        3.2.7 有明显症状和无明显症状的样品的采集
        3.2.8 植物组织中病菌 DNA 的提取
        3.2.9 Nested-PCR 检测体系的正确性的验证
        3.2.10 人工接种枝条的带菌情况的巢式 PCR 检测
        3.2.11 巢氏 PCR 扩增产物序列的测定
        3.2.12 巢氏 PCR 检测体系的应用
        3.2.13 苹果树不同组织带菌率的比较
    3.3 结果
        3.3.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3.3.2 PCR 扩增体系的建立
        3.3.3 种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检测
        3.3.4 种特异性引物的灵敏度检测
        3.3.5 苹果树腐烂病菌营养体 DNA 的检测
        3.3.6 植物组织中病原菌 DNA 的提取
        3.3.7 Nested-PCR 检测体系的正确性的验证
        3.3.8 人工接种枝条的带菌情况的巢式 PCR 检测
        3.3.9 巢氏 PCR 扩增最终产物序列的测定
        3.3.10 巢式 PCR 检测体系的应用
    3.4 结论与讨论
        3.4.1 巢式 PCR 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
        3.4.2 植物组织中病原菌 DNA 的提取
        3.4.3 种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3.4.4 苹果树腐烂病菌共侵染现象的发现
        3.4.5 巢式 PCR 检测结果与传统分离检测结果的比对
        3.4.6 苹果树腐烂病菌优势种群转化的可能性
        3.4.7 病原菌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
第四章 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种群遗传特性的 ISSR 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苹果树腐烂病标样的采集
        4.2.2 供试菌株的分离培养
        4.2.3 供试菌株单菌丝分离物的获得
        4.2.4 供试分离株菌丝营养体的获得
        4.2.5 供试分离株菌 DNA 的提取
        4.2.6 供试引物
        4.2.7 苹果树腐烂病菌 ISSR-PCR 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4.2.8 苹果树腐烂病菌的 ISSR-PCR 扩增
        4.2.9 V. mali 两个变种 V.mali var. mali 和 V. mali var. pyri 的 ISSR-PCR 扩增
        4.2.10 ISSR-PCR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4.2.11 ISSR-PCR 扩增结果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苹果树腐烂病菌 ISSR-PCR 最佳体系的建立
        4.3.2 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4.3.3 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
        4.3.4 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与分化
        4.3.5 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聚类分析
        4.3.6 中国不同地区苹果树腐烂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3.7 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群体遗传分析
        4.3.8 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群体遗传结构与分化
        4.3.9 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聚类分析
        4.3.10 V. mali 两个变种 V.mali var. mali 和 V. mali var. pyri 的 ISSR-PCR 扩增·
    4.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一 实验中常用的试剂及配方
附录二 论文中用到的英文缩写
附录三 黑腐皮壳属及相关属检索表

(8)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方法
        1.2.1 几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1.2.2 几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几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2 几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9)湖北省烟草黑胫病病原生理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烟草黑胫病的基本概况
        1.1.1 烟草黑胫病的发现与分布
        1.1.2 烟草黑胫病的为害症状
    1.2 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的特征特性
        1.2.1 烟草黑胫病菌的命名与分类地位
        1.2.2 烟草黑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1.3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1.3.1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概况
        1.3.2 鉴别寄主鉴定
        1.3.3 生理生化鉴定
    1.4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子生物学
        1.4.1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4.2 rDNA ITS
        1.4.3 rDNA ITS 引物
        1.4.4 PCR-RFLP 技术在遗传多态性分析上的应用
第二章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药品和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和步骤
        2.2.1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纯化
        2.2.2 烟草黑胫病菌的鉴定
        2.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
        2.3.2 烟草黑胫病菌的鉴定
    2.4 讨论
        2.4.1 烟草黑胫病菌的采集及分离培养
        2.4.2 烟草黑胫病菌的鉴定
第三章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药品和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和步骤
        3.2.1 TTZ 显色反应鉴定
        3.2.2 鉴别寄主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TTZ 显色反应
        3.3.2 鉴别寄主反应
    3.4 讨论
        3.4.1 TTZ 显色结果
        3.4.2 鉴别寄主的选择及结果
第四章 烟草黑胫病菌0、1 号生理小种PCR-RFLP 分子检测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2 药品和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和步骤
        4.2.1 菌株总DNA 提取及rDNA 扩增
        4.2.2 酶切反应条件及体系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4.1 PCR-RFLP 技术
        4.4.2 酶切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
    5.2 烟草黑胫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定
        5.2.1 接种方法的选择
        5.2.2 生理生化法的选择
        5.2.3 鉴别生理小种的意义
    5.3 PCR-RFLP 分子检测体系的探索
    5.4 烟草黑胫病菌的保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白粉病病原菌与生理小种鉴定的研究
        1.1.1 瓜类白粉病病原菌的种类及特性
        1.1.2 葫芦科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定的研究
        1.1.3 白粉病菌的侵染特点及其发病症状
        1.1.4 白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1.1.5 白粉病菌菌种保存
    1.2 生理小种
        1.2.1 生理小种概念
        1.2.2 生理小种的鉴定
        1.2.3 利用生理小种鉴定抗病基因
        1.2.4 生理小种鉴定的意义
    1.3 抗病鉴定接种方法
        1.3.1 风媒接种法
        1.3.2 干孢子粉直接接种法
        1.3.3 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
        1.3.4 离体打孔叶盘接种法
    1.4 分子标记技术及在真菌中的应用
        1.4.1 核酸序列分析
        1.4.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1.4.3 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1.4.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1.4.5 微卫星技术(SSR)
        1.4.6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
        1.4.7 序列特征扩增区域(SCAR)
    1.5 试验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菌株保存与纯化
        2.1.1 实验材料
        2.1.2 活体保存法
        2.1.3 MS 培养基加激素IAA 叶碟保存法
        2.1.4 离体叶盘接种法
    2.2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生理小种的鉴定
        2.2.1 实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病原菌的显微镜检
        2.2.4 接种
        2.2.5 病情指数调查
    2.3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RAPD 分析
        2.3.1 供试材料
        2.3.2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2.3.3 供试菌株DNA 的提取
        2.3.4 DNA 纯度检测
        2.3.5 引物合成及筛选
        2.3.6 RAPD 扩增
        2.3.7 扩增产物的检测
        2.3.8 RAPD-PCR 数据分析
    2.4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的IGS-RFLP 分析
        2.4.1 试验材料
        2.4.2 主要试验试剂仪器
        2.4.3 菌株DNA 提取
        2.4.4 DNA 纯度检测
        2.4.5 IGS 引物合成
        2.4.6 IGS 扩增
        2.4.7 IGS 扩增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2.4.8 IGS-RFLP 酶切产物检测
        2.4.9 IGS-RFLP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株纯化保存
        3.1.1 活体保存
        3.1.2 MS 培养基添加激素IAA 叶蝶保存法
        3.1.3 离体叶盘保存法
    3.2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3.2.1 白粉病菌显微镜检
        3.2.2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3.3 白粉病菌RAPD 分析
        3.3.1 供试菌株总DNA 的提取
        3.3.2 RAPD 扩增体系及程序的优化
        3.3.3 引物筛选和RAPD 扩增
        3.3.4 聚类分析
        3.3.5 白粉病菌群体基因型与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
        3.3.6 白粉菌群体基因型的划分与寄主、地域、设施之间的相关性
    3.4 白粉菌IGS-RFLP 分析
        3.4.1 DNA 的提取
        3.4.2 IGS-RFLP 分析
        3.4.3 聚类分析
        3.4.4 白粉病菌群体基因型与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
        3.4.5 白粉病菌群体基因型划分与寄主、地域、设施之间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白粉病菌纯化保存
    4.2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4.3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RAPD 分析
    4.4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IGS-RFLP 分析
    4.5 白粉病菌群体基因型与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
    4.6 白粉病菌群体基因型划分与寄主、地域、设施之间的相关性
    4.7 RAPD 与 IGS-RFLP 两种分析方法比较
    4.8 本研究的创新点
5 结论
    5.1 白粉病菌纯化保存
    5.2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5.3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RAPD 分析
    5.4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菌IGS-RFLP 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四、运用PCR-RFLP标记检测南瓜疫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 [1]白及疫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D]. 霍行. 广西大学, 2019(01)
  • [2]真菌分类中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J]. 刘宁,金保伟,胡景辉,孙丽敏. 华北农学报, 2017(S1)
  • [3]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其主要种Valsa mali遗传分化和初侵染源快速检测研究[D]. 郭开发. 石河子大学, 2016(12)
  • [4]黑龙江省水稻褐变穗病原鉴定、抗源及药剂筛选研究[D]. 韩雨桐.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
  • [5]安徽小麦赤霉病菌菌群分布及产毒类型相关研究[D]. 方兴洲.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
  • [6]中国西南地区杜鹃—栎树林中疫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 淮稳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7]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群组成、分子检测及其ISSR遗传分析[D]. 臧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0)
  • [8]8种生物杀菌剂对南瓜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王中业,张俊华,奚启新,杨明秀,潘春清. 中国瓜菜, 2011(05)
  • [9]湖北省烟草黑胫病病原生理分化研究[D]. 李锡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10]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D]. 魏尊苗.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使用 PCR-RFLP Marker 检测南瓜疫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