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场逃生的有效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邵啸峰[1](2021)在《呼吸器空气耗尽后的消防员火场应急措施与应急装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每个消防员在火场最恐惧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安全撤离前,空气呼吸器内的空气已经耗尽。尽管消防员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前,都接受了最严格的训练,但是由于火场的复杂性,撤离时间超出预期、撤离路线被堵、火场内迷失方向等情形无法完全避免,耗光呼吸器的空气后,仍未走出火场的可能性一直存在。本文探讨了呼吸器空气耗尽后的常用应急措施,并提出了为消防员装备具有面罩快速接口的滤毒罐的设想,为消防员在呼吸器空气耗尽的危急时刻,提供有效的备用保护装备。
韩乔荣[2](2021)在《消防类政务微博话语建构分析 ——以“中国消防”官方微博为例》文中指出在这个互联网来临的新时代,新媒体行业有着肉眼可见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也不断发展,党和政府为了更好地传递消息并和受众进行良性互动,诸多主体尝试向新媒体领域涉足。回看2009年的下半年,隶属于湖南省桃源县的官方政务微博"桃源网",它的出现标志着政务类微博自此走向繁荣发展的道路。本文选取“中国消防”官方微博为代表来进行消防类政务微博的研究,以话语建构方式为基础,通过个案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从内容分析下的生产方式、话语基调、表现方式、内容涉猎和互动效果以及话语语境三方面十个小点分析“中国消防”官方微博的话语建构方式,探究其在众多政务微博中脱颖而出的深层原因。经过研究发现,“中国消防”官方微博的新闻报道发布方式多样、单双声语调相结合、表现手段具有多模态性、内容涉猎广泛、互动效果较好并且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微博传播能力提升。但“中国消防”官方微博在新闻传播和报道方面仍然存在新媒体争夺话语权、领导发言机制建立不完善、传播内容同质化、互动效果欠佳等问题。因此,本文从自身的话语建构方式上,对其内容、效果及语境进行深度挖掘,针对目前发展状况提出新的畅想和建议。
梁江涛[3](2021)在《基于智能算法的历史街区火灾疏散路径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历史街区逐渐发展为集旅游、商业等为一体的综合街区,这给历史街区带来很多消防安全隐患。历史街区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且建筑之间防火间距小,火极易蔓延。人员安全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历史街区街巷尺度较小,道路布局复杂,火灾发生时,不熟悉街区环境的游客难以选择有效逃生路径,从而增加了受困人员在火场的滞留时间,甚至有可能进入火灾阻断区域。因此,如何让火灾事故中人员从历史街区环境中安全、快速的逃生是历史街区应急疏散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历史街区火灾特点以及人员疏散特征,探究历史街区主要起火原因,并重点从建筑、街区以及管理三个层面分析历史街区火灾致灾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人员、火灾产物、建筑特征三个方面分析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确定人群密度、巷道通行难度、温度以及CO浓度为人员疏散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量化。(2)建立考虑历史街区人员疏散影响因素的路径规划模型,模型中利用当量长度替代传统算法中的几何长度,针对传统栅格地图对历史街区建模时会导致算法计算量过大的问题,建立由栅格地图中障碍物顶点栅格构成的疏散网络,并以此作为蚁群算法的求解空间,通过引入目标点指向信息以及路径当量长度改进蚁群算法启发函数,利用精简冗余路径的方法改进蚂蚁死锁处理策略,并利用该方法进一步优化疏散路径,采用烟花爆炸算子优化疏散路径的局部路段,以提高蚁群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3)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历史街区火灾蔓延模型。模型中采用六边形网格替换传统四边形栅格,以避免火灾扩散模拟与人员疏散路径规划在时间维度上的不统一以及疏散路径斜向穿墙的问题;以六边形元胞空间为环境模型,采用智能水滴算法求解安全可靠的耗时最短疏散路径。由于历史街区、古建筑群等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价值,提升此类区域的人员疏散避难安全性不能破坏其历史原真性、生活原真性、以及风貌完整性,利用以路径规划为核心技术的智能疏散系统是提高历史街区人员疏散效率的有效方法。
蔡悦恒[4](2020)在《家用消防背包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防安全是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大事备受人们的重视,但随着城市的进步和高层住宅的兴起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家庭火灾,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现有的消防水平还只停留在灭火器和消防栓等老式消防设备上,无法真正提高灭火质量和救援效率,需要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再设计等步骤重新设计新型的灭火设备从而提高消防安全质量和家庭火灾自救能力。首先本课题将市场上的灭火器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找出设计方向和消防问题痛点。对影响灭火器设计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对人们在火灾中的心理状态进行调研,对新款灭火器设计进行借鉴。采用用户情境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用户角色建立法、情景模拟等方法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通过“KANO”模型期待值分析从而得出设计痛点和设计要点。其次将得出的设计痛点进行筛选、归纳、总结分析出家用消防产品现存的深度难点和痛点,提取出创新设计要点并且反复验证带入情景中调研,设计出满足火灾场景中多方位、多功能、多部件的综合家用消防设备。提升居民的消防自救能力和救援能力,同时将家用消防安全意识融入居民生活中,提升居民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最后通过分析火灾情景中用户普遍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结合现代灭火、逃生、照明、通讯等功能需求,设计整合式多功能消防背包,具备双喷口灭火管、烟雾照明灯、消防逃生绳、防烟防毒口罩等细节设计,多功能家用消防背包能够提高人们火灾逃生机率,增强救援和自救能力。
何家骏[5](2020)在《基于火灾蔓延态势的船舱人员逃生指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船舶舱室内部电气设备繁多,空间结构紧凑,易于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蔓延速度快。一般人员缺乏对船舶舱室结构清楚的认知以及相应的消防应急能力,因此无法及时脱离险境。目前已有的船舶消防系统只能进行常规火灾监测以及预防,但是在火灾发生后无法及时给予消防指挥人员及被困人员相应的救援逃生路径指示。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现有船舶消防监测报警技术结合,对基于火灾蔓延态势的船舱人员逃生指示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并对三维可视化中虚拟环境下的动态逃生路径规划进行研究。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首先,从系统需求、层次架构、功能、相关技术四个方面对基于火灾蔓延态势的船舱人员逃生指示系统进行分析设计,阐述具体方案,在此系统方案背景下,以63500DWT油船船舱为研究对象,对三维可视化中虚拟环境下的动态逃生路径规划提出相关研究技术路线。其次,利用Pyrosim软件基于场模型对船舱进行火灾蔓延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得出相关环境数据以及蔓延规律,并通过温度、CO浓度、烟雾浓度三个影响因子,建立综合火灾蔓延态势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单元导航网格对应的三维空间体素网格中的火灾测点数据进行风险评价,利用MATLAB软件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对综合火灾蔓延态势风险评价进行模型结构设计和仿真测试,训练得到相应的综合风险评价网络模型。再次,利用导航网格法进行静态虚拟场景寻路网格划分,通过综合火灾态势风险评价网络模型判断危险区域,完成导航网格的动态更新;提出适应火灾蔓延环境的动态逃生路径规划方法,并对传统A*算法进行改进,通过路径规划仿真实验验证,改进后的A*算法适用于三维寻路并且路径规划速度比传统算法快,搜索的路径长度也比传统算法短,寻路效率更优。最后,通过Unity3D、3ds Max、Visual Studio 2017等工具完成船舶舱室火灾逃生模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搭建,结合论文研究的相关技术完成船舶舱室火灾逃生模拟仿真实验,通过仿真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本论文提出的综合火灾蔓延态势风险评价方法、基于火灾蔓延态势信息的导航网格动态更新方法以及改进的A*寻路算法可以有效的根据火灾的蔓延完成相应的导航地图表示和动态的逃生路径规划,且导航网格动态更新以及逃生路径规划更新的效率较高。
林晓飞[6](2020)在《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及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火灾,将地铁火灾疏散研究推向了研究热点,一直持续到2015年,相关研究成果达到顶峰。目前,无论是从历年地铁火灾事故统计数据、地铁运营管理者对地铁火灾的风险认知,还是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数量,地铁火灾仍然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地铁乘客,作为地铁火灾的最关键承灾体,其安全疏散问题也一直被研究,前人研究的重点是疏散过程中的疏散特性、疏散路径选择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和模拟仿真。本论文将采用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法研究地铁乘客面对地铁火灾时应激反应,并比较不同干预方式的影响效果,以提高地铁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准确的参数和有效的研究方法。本论文以地铁火灾事故致因分析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了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并提出了应激干预方式:(1)以火灾三要素和事故四要素为基础,用事故树分析地铁火灾事故原因,结果表明,火源是地铁造成火灾事故的关键,电线电缆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电火花是火源的主要原因;用人、机、环境作为控制变量,建立地铁火灾燕尾突变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点火源的大小和形式如何,只要有火源,地铁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火灾;除了火灾损坏外,地铁火灾往往会造成二次伤害,符合地铁火灾事故特征。(2)采用模糊德尔菲法和三角模糊数法筛选地铁乘客火灾应激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得到12个最终变量,分别是:性别、年龄、有毒气体浓度、烟气浓度、火场温度、二次伤害概率、拥挤度、针对问题的应对、灭火救援设施完好率、引导力、应急能力、火灾疏散知识;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12个变量,认为可以分为五个重要性不同的等级,其中最重要的是性别、年龄、有毒气体浓度、烟气浓度、火场温度和拥挤度。(3)以地铁火灾应激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的分析结果为基础,根据应激的CPT理论,构建由应激源、应激中介调节因素、应激反应三要素构成的地铁火灾应激反应模型;应激源为地铁火灾,应激中介调节因素为地铁火灾应激反应中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应对结果有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三个方面。(4)以心率和血压作为应激生理反应的指标,创新性地设计VR地铁火灾诱发范式,测量生理反应指标,结果表明志愿者应激反应的心率指标和收缩压指标正常,属于积极应激反应;舒张压指标的最大值超出正常范围,需要引起关注。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地铁乘客生理应激反应,认为其符合尖点突变的特征,当血压P和心率R的取值落在曲线83+272=0上时,乘客状态S将发生突变。(5)设计地铁火灾焦虑状态量表,用焦虑水平衡量应激心理反应,用地铁火灾情绪片段诱发应激。结果表明:数据质量高,乘客对地铁火灾的焦虑水平较高。男性和女性的焦虑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的常模,总体水平位于抑郁症组常模。而且,女性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性的焦虑水平。(6)以地铁火灾应激反应模型为基础,构建Vensim疏散模型和Pathfinder疏散模型,并与进行实地模拟疏散。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均可以控制性别比例、年龄比例、舒适距离(拥挤度)、引导力的作用程度(疏散行为)四个变量。如果可控制因素在合理范围,均能在6分钟内成功疏散3000人,Vensim疏散时间大于pathfinder和实地模拟疏散时间。(7)设计地铁火灾逃生PPT培训、VR体验和现场演练三种方式进行预防性干预,分别对不同干预方式下焦虑水平量表的得分进行分析,并对干预方式和性别作为影响干预效果的显着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从干预效果的持久性而言,现场演练对男性的影响时间更久,VR体验对女性的影响更大;从干预效果的程度而言,VR体验比PPT培训和现场演练更有效。
毛嘉琪[7](2020)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消防救援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城市建筑越来越高,占地面积越来越广,高层火灾时常发生。消防员所配备装备的提升速度更是跟不上建筑高度增长的速度,高层火灾救援愈发困难。火灾现场是一个十分复杂且危险性未知的环境,人们一旦没有第一时间逃出火场,火场里迅速降低的能见度,以及高温、浓烟都将成为被困者逃出去的拦路石。同时被困者在极度紧张的心理情况下,很容易就放弃逃生。所以如何在复杂火灾场景下快速到达被困者位置并将其安全带出火场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本文对机器人在火灾环境下路径规划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将机器人周围环境的相关地图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以及识别的抽象空间,分析了环境模型构建的方式,利用栅格法构建环境空间模型。考虑到加快路径的搜索,快速准确定位到被困者的位置,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辅助机器人进行建图,结合BIM中的建筑物材料信息,预测高温下可能发生垮塌的部位,将此部位提前设定成障碍物。使得火灾救援机器人进入火场前可以先获得建筑物室内的全局地图。路径寻优算法的选择是路径规划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讨论了目前较为成熟的路径规划算法,同时探讨了蚁群算法的相关理论,并且研究分析了火灾情况下存在室内障碍物数量大、分布密集,同时救援时间紧迫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利用障碍物预处理的方法来获取一条可行路径,使得算法在运行初期就能围绕着此路径避开大部分障碍物稳定地进行搜索;采用新的信息素更新规则,提取出当次迭代过程中的最短路径,并与上一迭代过程中的最短路径进行逐一节点的对比,基于节点的“贡献”,大幅提高同时存在于两条最短路径的节点的信息素含量。并且根据节点周围的障碍物分布情况来动态调整启发函数,根据路径的当中是否存在多余的转折来调整信息素挥发速率。使得算法在快速搜索到最优路径的同时避开了障碍物密集的区域。对于同一求解问题,将改进算法与其他同类型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稳定、快速的寻找到最优路径。最后对逃生人员的类型进行分析,对不同人员类型选择不同的逃生方式及路径。同时针对机器人在救援过程当中面对的未知障碍物,本文还研究了动态窗口策略,通过子目标的设定来不断更新环境信息,将全局路径转换成为多段局部路径来完成。机器人进入火场后在全局路径的“指引”下结合局部路径规划,使得救援更具有“方向性”。最后再结合一个特定的场景,借助BIM搭建环境模型,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ire Dynamics Simulator,FDS)对室内关键区域的温度、CO浓度变化情况进行仿真,机器人借助环境模型和FDS的仿真数据,选择一条安全、快速的逃生路径带领被困人员逃离火灾现场。
顾鑫炳[8](2019)在《场景复杂度感知对城市建筑火灾中公众冒险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城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而火灾是威胁城市居民安全和阻碍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城市安全风险之一。因此防范化解城市火灾风险,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显得刻不容缓。然而由于火灾致灾因素明显增多,火灾发生几率和防控难度相应增大,想要彻底防范化解城市火灾风险尤为困难。为此,现阶段避免或降低城市火灾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与伤亡,不仅需加强城市消防安全管理,不断完善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还需以人为本,引导公众养成正确的火灾应对行为习惯,以应对潜在的城市火灾风险。城市建筑火灾的动态性和逃生环境的复杂性使得火场场景尤为复杂多样,导致人们存在理解困难、偏好注意力等问题,产生不一样的场景复杂感知,做出迥异的应对行为。而现有城市建筑结构与布局复杂且欠缺优化,强化了个体对建筑场景的复杂度感知。消防演习中布置的火灾演习场景简单、随意,使得一旦发生火灾,公众难以有效处理复杂的火灾场景,以致因感知与行为偏差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影响城市的安全与发展。然而城市建筑火灾这类危机场景下的复杂度感知如何影响公众的冒险行为却仍缺乏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定义了火灾场景、场景复杂度、复杂度感知、危机感知、慌张情绪唤起、冒险行为的概念,介绍了情境语境理论和场景知觉理论,并对火灾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与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其次基于文献综述,提出场景复杂度感知正向影响火灾冒险行为,危机感知与慌张情绪唤起在场景复杂度感知与火灾冒险行为的关系中起正向中介影响的研究假设。基于研究假设,进一步构建场景复杂度感知对火灾冒险行为影响的研究模型,并介绍了假设检验的方法。再次通过火灾相关文献梳理以及对消防专业人士访谈,确定本研究中的火灾冒险行为。依据文本情境模型和场景感知理论,开发不同复杂程度的文本及图片火灾场景,并通过问卷调查、独立样本T检验与方差分析检验文本与图片火灾场景的启动效果。然后根据理论模型与专家访谈,设计不同场景复杂度下公众城市火灾冒险行为预实验问卷。根据预实验结果调整修正实验问卷,分别形成基于文本与图片火灾场景的正式实验问卷。基于文本火灾场景的实验参与被试共641位、基于图片火灾场景的参与被试共599位,其中有效文本火灾场景下的实验数据442份、图片火灾场景下有效实验数据435份。最后,利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Anova方差分析。通过Hayes开发的Process插件进行路径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检验研究相关假设,比较文本火灾场景与图片场景下的研究结果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文本与图片火灾场景下,场景复杂度感知越高,公众采取火灾冒险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其中在不控制危机感知与慌张情绪唤起,场景复杂度感知对火灾冒险行为的主效应显着,正向影响火灾冒险行为。在控制危机感知与慌张情绪唤起下,场景复杂度感知正向间接影响火灾冒险行为,但不直接影响火灾冒险行为。(2)公众的危机感知与慌张情绪唤起越高,公众受场景复杂度感知的影响,采取火灾冒险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危机感知与慌张情绪唤起在场景复杂度感知对火灾冒险行为的影响中均起部分正向中介作用。文本与图片火灾场景下,场景复杂度感知都正向影响危机感知,危机感知正向影响慌张情绪唤起,慌张情绪唤起正向影响火灾冒险行为。最后,本文从城市消防安全防控视角出发,结合实证研究结果,针对性提出政府主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开展多形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公众场景复杂度处理能力”、“定期开展多场景的消防演练,加强火灾冒险应对行为示警”、“防火性能化设计以人为本,降低建筑场景复杂性”等对策启示。本论文的研究可为行为决策的情境构建,公共管理跨学科结合心理学、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提供借鉴,深化对危机突发情境下冒险行为的认识;为政府部门优化消防安全教育,分场景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开展多形式的消防演练,提高部门改制后消防部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杨汝彬[9](2019)在《国内消防逃生训练存在问题与改革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国内消防传统逃生装备及其相关标准较为落后,逃生训练曾经长期中断,当前所用绳索逃生方法还不完善,逃生装备与逃生训练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逃生装备和逃生训练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消防员逃生系统及其训练应用的改革发展建议,做出了系统化、专业化、实战化的逃生训练体系建设探索,同时指出了建立健全消防员紧急救援体系的发展方向。
夏鹏[10](2017)在《安全教育类体感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全教育类体感游戏将情境创设、模拟动作融合到课堂中,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近年来,南京市电化教育馆资源研发团队以"火场逃生"为例,通过对比实验,着力探讨了安全教育类体感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的原则与路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
二、火场逃生的有效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场逃生的有效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呼吸器空气耗尽后的消防员火场应急措施与应急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消防员空气呼吸器使用现状 |
1.1 空气呼吸器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1.2 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情况 |
2 火场上空气呼吸器耗尽的原因分析 |
2.1 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较短 |
2.2 火场情况复杂多变 |
3 呼吸器空气耗尽后的应急措施 |
3.1 保持冷静,执行严格的呼吸控制 |
3.2 及时呼救,并采取合适措施等待救援 |
3.3 利用战斗服过滤空气 |
4 呼吸器空气耗尽后的应急装备设计 |
4.1 应急装备的基本结构 |
4.1.1 材质选择 |
4.1.2 基本结构 |
4.2 滤毒罐的设计要点 |
4.2.1 防毒害能力要强 |
4.2.2 使用要安全方便、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 |
4.2.3 防护时间和保质期要长 |
5 设置滤毒罐作为应急装备的必要性 |
5.1 现实需求紧迫 |
5.2 实用功能强大 |
6 小结 |
(2)消防类政务微博话语建构分析 ——以“中国消防”官方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关于政务微博话语建构研究 |
2.国外关于政务微博话语建构研究 |
3.关于“中国消防”政务微博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政务微博话语建构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
(一)核心概念 |
1.政务微博的概念及特点 |
2.政务微博的功能与发展现状 |
3.消防类政务微博 |
4.话语建构 |
(二)理论依据 |
1.福柯的话语建构理论 |
2.泽里格·哈里斯的话语分析理论 |
3.梵·迪克的话语语义与符号学理论 |
二、 “中国消防”微博的概述 |
(一)“中国消防”微博的缘起 |
(二)“中国消防”微博的影响力及地位 |
(三)“中国消防”微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三、 “中国消防”官方政务微博话语建构的动因 |
(一)重大事件进入公众视野 |
(二)互联网信息更迭速度加剧 |
(三)社交媒体推动话语建构平民化 |
四、 “中国消防”微博话语建构分析 |
(一)样本选取 |
(二)类目建构 |
(三)信度检测 |
(四)“中国消防”微博话语建构内容分析 |
1.生产方式:发布方式多样,原创为主与转发相结合 |
2.话语基调:严肃官方语调为主,逐渐融入活泼元素 |
3.表现方式:手段多模态性,全文字与图文音像结合 |
4.内容涉猎:消防政务为主导方向,多重特色内容相辅相成 |
(五)“中国消防”微博话语建构互动效果分析 |
1.并联:传播主体间互动 |
2.桥梁: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互动 |
3.纽带:接受主体间互动 |
(六)“中国消防”微博话语建构语境分析 |
1.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及背景 |
2.“中国消防”官方微博自身定位和运营特点 |
3.网络受众的习惯和喜好偏向影响 |
五、政务微博话语建构反思及发展新机遇 |
(一)遵循国家政治导向,依照党性原则 |
(二)遵建立领导干部发言机制,提升自身权威 |
(三)以自身定位的报道领域为主,涉及多领域内容为辅 |
(四)壮大微博运营团队,广泛吸纳优秀人才 |
(五)探索受众喜爱的话语模式,促进良性双向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抽样样本(1015 条) |
致谢 |
(3)基于智能算法的历史街区火灾疏散路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灾疏散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
1.2.2 历史街区火灾疏散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历史街区火灾疏散路径规划理论分析 |
2.1 历史街区火灾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历史街区概念 |
2.1.2 建筑火灾发展过程 |
2.1.3 历史街区火灾特点 |
2.1.4 历史街区人员疏散特点 |
2.2 历史街区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分析 |
2.2.1 人员因素 |
2.2.2 建筑特征因素 |
2.2.3 火灾产物因素 |
2.3 路径规划算法分析 |
2.3.1 智能算法 |
2.3.2 Dijkstra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历史街区火灾疏散路径规划研究 |
3.1 路径规划模型构建 |
3.1.1 问题描述 |
3.1.2 环境模型构建 |
3.2 改进蚁群算法 |
3.2.1 蚁群算法原理 |
3.2.2 改进启发函数 |
3.2.3 改进死锁处理策略 |
3.2.4 引入烟花爆炸算子 |
3.2.5 改进蚁群算法实现方法 |
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1 仿真实验背景 |
3.3.2 仿真模拟实验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4 实验结果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考虑火灾实时演变的历史街区火灾疏散路径动态规划研究 |
4.1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火灾蔓延模型 |
4.1.1 元胞自动机原理 |
4.1.2 模型元胞空间 |
4.1.3 模型元胞状态 |
4.1.4 模型元胞邻居 |
4.1.5 元胞着火概率 |
4.1.6 模型演化规则 |
4.1.7 模型仿真时间步长 |
4.2 改进智能水滴算法设计 |
4.2.1 智能水滴算法原理 |
4.2.2 改进节点选择策略 |
4.2.3 引入启发函数 |
4.2.4 改进泥土量更新方式 |
4.2.5 改进智能水滴算法步骤 |
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1 实例对象及实验环境 |
4.3.2 改进智能水滴算法参数选取 |
4.3.3 改进智能水滴算法对比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4 历史街区火灾疏散路径动态规划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家用消防背包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室内灭火器市场调研分析 |
2.1 室内灭火器研究现状 |
2.1.1 家庭配备室内灭火器的必要性 |
2.1.2 我国室内灭火器的使用现状 |
2.2 目前市场现有消防产品的种类 |
2.3 现有灭火器存在的设计问题 |
2.3.1 现有灭火器的使用缺陷分析 |
2.3.2 现有灭火器安全性分析 |
2.3.3 现有灭火器可回收性分析 |
2.3.4 初步设计理念 |
第3章 室内灭火器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 室内灭火器的使用环境分析 |
3.1.1 城市居住环境特点 |
3.1.2 家庭常见火灾诱因及特点 |
3.2 火灾发生时用户心理及行为特征 |
3.2.1 火灾发生时人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
3.2.2 火灾发生时用户行为导向人性化分析 |
3.3 室内灭火器产品外型影响因素 |
3.3.1 灭火器颜色设计与用户心理 |
3.3.2 灭火器材质与结构分析 |
3.3.3 灭火器造型分析 |
第4章 用户需求分析 |
4.1 室内灭火器产品目标用户及其行为调研分析 |
4.1.1 确定目标用户及调研思路 |
4.1.2 调研方法及过程 |
4.1.3 调查结果分析总结 |
4.2 目标用户对灭火器的需求分析 |
4.2.1 用户使用流程分析 |
4.2.2 目标用户居住环境分析 |
4.2.3 基于“KANO”模型理论的用户期待值分析 |
4.3 目标用户对产品具象需求分析 |
4.3.1 产品功能需求 |
4.3.2 产品造型需求 |
第5章 家用多功能消防背包设计实践 |
5.1 设计理念 |
5.2 设计定位 |
5.2.1 复合功能设计理念 |
5.2.2 人机工程学理论 |
5.3 功能定位 |
5.3.1 一键式灭火功能按键 |
5.3.2 双喷口灭火管设计 |
5.3.3 浓烟照明灯设计 |
5.3.4 破窗索降设备设计 |
5.3.5 防毒防烟设计 |
5.4 安全性功能设计 |
5.5 消防背包使用方式 |
5.6 消防背包尺寸 |
5.7 家用消防背包设计方案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目标用户对室内灭火器产品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5)基于火灾蔓延态势的船舱人员逃生指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船舶消防辅助逃生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1.2.3 逃生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
1.3 全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于火灾蔓延态势的船舱人员逃生指示系统总体分析 |
2.1 基于火灾蔓延态势的船舱人员逃生指示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系统功能与数据需求 |
2.1.2 系统性能需求 |
2.2 基于火灾蔓延态势的船舱人员逃生指示系统结构分析 |
2.2.1 系统层次架构分析 |
2.2.2 系统功能分析 |
2.2.3 系统相关技术分析 |
2.3 某油船船舱人员火灾逃生路径动态规划技术路线 |
2.3.1 船舱环境介绍 |
2.3.2 路径规划技术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舱火灾蔓延分析与综合火灾态势风险评价 |
3.1 船舱火灾蔓延态势仿真 |
3.1.1 船舱模型简化与区域网格划分 |
3.1.2 火源信息及边界条件设定 |
3.1.3 数据探测器的分布 |
3.2 船舱内火灾蔓延规律分析 |
3.2.1 舱内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
3.2.2 舱内烟雾浓度分布规律 |
3.2.3 舱内CO浓度分布规律 |
3.3 综合火灾态势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3.2 各影响因子的判定标准以及评价指标的安全等级的定义 |
3.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火灾蔓延态势风险评价模型 |
3.4.1 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 |
3.4.2 模糊神经网络的系统学习算法 |
3.4.3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3.4.4 模糊规则建立 |
3.4.5 训练样本数据收集 |
3.4.6 模糊神经网络训练及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综合火灾蔓延态势下的动态逃生路径规划研究 |
4.1 现有虚拟场景地图表示方法 |
4.2 基于综合火灾蔓延态势的导航网格动态更新 |
4.2.1 三维场景体素化 |
4.2.2 可通行区域的划分 |
4.2.3 基于三角剖分法的导航网格生成 |
4.2.4 基于火灾蔓延态势信息的导航网格的动态生成 |
4.3 火灾蔓延态势下的导航路径规划方法及算法研究 |
4.3.1 逃生路径动态规划方法 |
4.3.2 导航网格的寻路节点选择问题 |
4.3.3 基于寻路节点选择和搜索过程的A*算法改进 |
4.3.4 A*算法启发函数的改进 |
4.3.5 路径规划仿真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逃生指示模拟仿真实验平台构建与模拟运行分析 |
5.1 仿真平台开发环境 |
5.2 船舶舱室数据信息可视化实现 |
5.2.1 船舶舱室虚拟地理场景构建 |
5.2.2 粒子系统火灾烟雾扩散效果模型 |
5.2.3 第一人称视角交互 |
5.2.4 仿真环境数据可视化 |
5.3 船舶舱室火灾逃生指示模拟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3.1 船舶舱室火灾逃生指示模拟仿真 |
5.3.2 模拟仿真结果相关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地铁事故统计分析 |
1.1.2 地铁风险调查分析 |
1.1.3 地铁火灾文献趋势分析 |
1.1.4 研究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火灾事故 |
1.2.2 应激反应 |
1.2.3 疏散行为 |
1.3 研究内容和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理论与方法基础 |
2.1 基础理论 |
2.1.1 突变理论 |
2.1.2 应激反应理论 |
2.1.3 行为学理论 |
2.2 基本方法 |
2.2.1 实验方法 |
2.2.2 软件模拟 |
2.2.3 调查研究 |
2.2.4 数学建模 |
2.3 本章小结 |
3 地铁火灾应激源分析 |
3.1 地铁火灾特性和危害性 |
3.2 地铁火灾事故模型 |
3.2.1 地铁火灾原因 |
3.2.2 事故模型构建 |
3.2.3 事故模型分析 |
3.3 火灾应激源要素分析 |
3.3.1 应激源问卷设计 |
3.3.2 应激源要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铁火灾应激反应变量研究 |
4.1 调节变量 |
4.2 中介变量 |
4.3 变量分析 |
4.3.1 变量初定 |
4.3.2 变量甄选 |
4.3.3 变量结构模型 |
4.4 基于变量的应激反应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乘客火灾应激生理心理反应研究 |
5.1 VR诱发地铁火灾应激试验 |
5.1.1 试验设备 |
5.1.2 试验过程 |
5.2 应激生理反应分析 |
5.2.1 统计分析 |
5.2.2 定性拟合分析 |
5.3 应激心理反应分析 |
5.3.1 一般资料 |
5.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3 统计分析 |
5.3.4 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乘客火灾应激疏散行为研究 |
6.1 火灾疏散行为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
6.1.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6.1.2 系统框图和因果关系图 |
6.1.3 状态变量、速率与流图 |
6.1.4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
6.2 火灾疏散行为的PATHFINDER模拟研究 |
6.2.1 模拟环境 |
6.2.2 运行结果分析 |
6.3 现场疏散模拟试验 |
6.3.1 疏散过程设计 |
6.3.2 疏散结果分析 |
6.4 疏散结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乘客火灾应激干预体系研究 |
7.1 地铁火灾监测预警机制建设 |
7.1.1 预警原理 |
7.1.2 预警模型 |
7.1.3 预警准则 |
7.2 地铁火灾干预机制研究 |
7.2.1 干预模式 |
7.2.2 干预机制 |
7.3 地铁火灾干预方式试验 |
7.3.1 设计方案 |
7.3.2 PPT培训组结果 |
7.3.3 VR体验组结果 |
7.3.4 现场演练组结果 |
7.3.5 不同干预方式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地铁风险项目调查问卷 |
附录 B 地铁火灾应激源调查问卷 |
附录 C 影响地铁乘客火灾应激的变量专家问卷 |
附录 D 地铁火灾应激反应志愿者招募信 |
附录 E 地铁火灾应激试验知情书 |
附录 F 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网络问卷 |
附录 G 地铁乘客火灾状态焦虑问卷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消防救援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救援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任务和章节安排 |
1.3.1 研究任务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室内环境建模与路径规划基本原理 |
2.1 室内环境建模 |
2.1.1 栅格模型设计 |
2.1.2 环境信息表示方法 |
2.1.3 栅格间距离计算方法 |
2.2 智能路径规划算法 |
2.2.1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 |
2.2.2 蚁群算法基本模型 |
2.2.3 蚁群算法的实现步骤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消防救援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
3.1 基于BIM的室内环境建模 |
3.2 算法参数优化 |
3.3 基于火场情况的算法改进 |
3.3.1 基于最短时间与路径的信息素获取及更新 |
3.3.2 基于障碍物最少原则的启发函数改进 |
3.3.3 特定障碍物的躲避 |
3.3.4 基于人员类型的逃生路径选择 |
3.4 全局路径规划中算法的实现步骤与流程 |
3.5 消防救援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 |
3.5.1 局部路径规划算法简介 |
3.5.2 环境信息更新与局部路径规划的实现 |
3.5.3 局部路径规划的实现步骤 |
3.6 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防救援机器人路径规划仿真与实验 |
4.1 改进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仿真 |
4.2 算法性能比较 |
4.3 机器人实际救援任务当中的路径规划仿真 |
4.3.1 火灾危险区域扩散情况的确定 |
4.3.2 躲避火灾危险区域的实现 |
4.4 平台搭建及测试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场景复杂度感知对城市建筑火灾中公众冒险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火灾冒险行为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假设及检验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 |
第二节 假设检验方法 |
第四章 火灾场景开发及实验问卷设计 |
第一节 火灾冒险表征行为选择 |
第二节 火灾场景开发与启动效果检验 |
第三节 研究变量测度与实验问卷 |
第五章 基于文本火灾场景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文本火灾场景下被试抽样方法与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文本火灾场景下研究变量统计分析 |
第三节 文本火灾场景下的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六章 基于图片火灾场景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图片火灾场景下被试抽样方法与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图片火灾场景下研究变量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图片火灾场景下的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四节 文本与图片火灾场景下的研究结果比较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城市火灾公众冒险行为预实验样卷 |
附录二:城市火灾公众冒险行为正式实验样卷 |
附录三: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9)国内消防逃生训练存在问题与改革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6 国内消防逃生训练体系发展建设建议 |
6.1 逃生训练等级课程设置 |
6.2 消防员逃生系统基本操作程序与使用方法 |
6.3 逃生训练的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 |
7 建立健全消防员紧急救援体系 |
8 结语 |
(10)安全教育类体感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火场逃生”安全教育类游戏设计 |
三、“火场逃生”安全教育类游戏设计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设计、对象 |
2. 实验材料及程序 |
3. 实验结果 |
四、讨论与展望 |
四、火场逃生的有效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吸器空气耗尽后的消防员火场应急措施与应急装备研究[J]. 邵啸峰.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21(06)
- [2]消防类政务微博话语建构分析 ——以“中国消防”官方微博为例[D]. 韩乔荣.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基于智能算法的历史街区火灾疏散路径规划研究[D]. 梁江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家用消防背包设计与研究[D]. 蔡悦恒.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5]基于火灾蔓延态势的船舱人员逃生指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何家骏.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2)
- [6]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及干预研究[D]. 林晓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7]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消防救援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D]. 毛嘉琪. 湘潭大学, 2020(02)
- [8]场景复杂度感知对城市建筑火灾中公众冒险行为的影响研究[D]. 顾鑫炳.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6)
- [9]国内消防逃生训练存在问题与改革发展建议[J]. 杨汝彬. 今日消防, 2019(01)
- [10]安全教育类体感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夏鹏. 江苏教育研究, 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