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衣膜常温保鲜效果研究

瓜衣膜常温保鲜效果研究

一、甜瓜涂膜常温保鲜效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时月,李,王宇滨,马越,赵晓燕,张超[1](2021)在《丁香油 壳聚糖及其复合涂膜方式对鲜切甜瓜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丁香油、壳聚糖及复合涂膜方式处理对鲜切甜瓜品质的影响。以无菌水涂膜处理作为对照组,评价丁香油组、壳聚糖组、丁香油-壳聚糖双层涂膜组和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组对鲜切甜瓜失重率、电导率、硬度、颜色、菌落总数、pH值、可溶性固形物和维C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丁香油-壳聚糖复膜涂膜处理组抑菌效果最佳,失重率降低18.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0.4%,并且有效维持果肉中维C含量,延缓果实软化和颜色改变,维持了鲜切甜瓜的新鲜品质。

杨文慧[2](2021)在《五种外源物质处理对采后香蕉果实冷害控制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蕉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常温下贮藏易腐烂、变软,不耐贮藏和运输,低温贮藏可以延缓果实的成熟和衰老过程,延长货架期。然而香蕉属于冷敏型果实,当贮藏温度低于13℃时,果实易出现冷害症状,严重影响香蕉的采后贮藏品质与货架期。本研究以‘威廉斯’香蕉(Musa AAA cv.Williams)为材料,以清水作为对照(CK),使用氯化钙(Ca Cl2)、脱落酸(ABA)、草酸(OA)、壳聚糖(CTS)和茉莉酸甲酯(Me JA)此五种外源物质处理香蕉果实,先在8℃冷藏10 d,再转移到常温(25℃)后熟10d,通过测定冷藏期间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常温催熟后香蕉果实品质的变化来比较五种外源物质处理对采后香蕉果实冷害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更深入研究香蕉果实采后低温贮藏保鲜的生理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威廉斯’香蕉果实的主要冷害症状表现为果皮褐变,CK处理的香蕉果皮褐变尤为明显,Ca Cl2、ABA、OA、CTS和Me JA处理均可延缓果皮褐变,且有效降低冷害指数。冷藏至第10 d,Ca Cl2、ABA、OA、CTS和Me JA处理的冷害指数分别比CK处理低20.90%、35.82%、13.43%、26.87%和23.88%,五种外源物质处理还可有效延缓PPO活性的增加。这表明五种外源物质可通过抑制由PPO活性升高所造成的果实褐变来减轻香蕉果实的冷害症状,其中以ABA处理的效果最佳。2.五种外源物质处理均可明显抑制香蕉果实细胞渗透率和MDA含量上升。五种外源物质处理的香蕉果实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CK处理,外源物质处理均能显着促进游离脯氨酸含量在香蕉果实内的积累(p<0.05)。其中以ABA处理抑制香蕉果实细胞渗透率和MDA含量上升,促进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的效果最佳。另外,五种外源物质处理还显着延缓香蕉果实PAL活性下降(p<0.05)。这表明五种外源物质处理可减轻由细胞渗透率和MDA含量增加造成的细胞膜伤害,促进游离脯氨酸含量在香蕉果实内的积累,延缓PAL活性下降,增强香蕉果实的抗性。3.五种外源物质处理可抑制香蕉果实H2O2含量的上升和延缓超氧阴离子的生成,香蕉果实H2O2含量显着低于CK处理(p<0.05);CK处理的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在4~6 d期间高于五种外源物质处理,达到显着差异(p<0.05)。五种外源物质处理可提高香蕉果实中CAT、SOD、POD、GR等抗氧化酶活性,使香蕉果实的总抗氧化活性得到提升,从而增强果实清除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使H2O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减轻活性氧对细胞膜的伤害。4.五种外源物质处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香蕉果实采后冷害发生,还可保持较好的果实贮藏品质。冷藏后的香蕉果实常温催熟后,此五种外源物质处理均有助于减轻香蕉果实贮藏过程中的质量损失,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延缓可溶性蛋白质、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5.通过可视化相关矩阵进一步分析香蕉果实的冷害指数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香蕉果实冷害指数均与细胞渗透率、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PO活性、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正相关,与APX活性、硬度、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呈负相关。冷害指数与细胞渗透调节物质、酶活性及营养物质之间有较高相关性,冷害严重影响香蕉果实的贮藏品质。

周志强[3](2020)在《漂白紫胶基复合涂膜对常温贮藏鲜果呼吸抑制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采后保鲜技术在追求较好的外观品质时,往往忽略了果蔬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采后果蔬的内在营养品质和安全性,所以开发绿色、高效和安全的采后保鲜技术成为了新的研究趋势。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因其保鲜效果好和天然可食用等优点,在果蔬采后保鲜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大多数可食性膜缺少生物活性,导致保鲜效果有限;同时,针对具有不同呼吸特点的果蔬,膜的透气性不可调控,针对的果蔬种类单一。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做了如下研究工作:(1)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涂层对芒果常温贮藏的保鲜效果:该实验制备了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保鲜剂用于芒果常温保鲜,通过响应面Central Composite试验设计对此保鲜剂进行配方优化,并检测了复合保鲜剂的理化指标。结果显示:最优配比为漂白紫胶7.30 wt%、单宁酸0.30 wt%、甘油2.00 wt%,贮藏第18 d后,失重率和黑斑发生率分别为24.38%和29.91%,其保鲜效果优于单独的漂白紫胶保鲜剂,同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货架期延长了约7~10天。复合保鲜剂的各项感官和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说明此保鲜剂绿色、安全、无毒。(2)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涂层对采后芒果的品质影响及保鲜机理探究:该实验探究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保鲜剂的特性及其对芒果常温贮藏期间的贮藏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宁酸的加入使复合涂层具有更低的水蒸气渗透率,以及更好的抗氧化作用,抑制了芒果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和细胞膜渗透率。使其在在抑制常温贮藏芒果的呼吸作用,减少质量损失和氧化褐变,保持较高的营养物质含量方面比漂白紫胶保鲜剂和无处理组表现更好。体外实验表明复合复合涂层对芒果的炭疽病菌和蒂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减少了病菌的侵染,从而延长了芒果的货架期。(3)聚乳酸多孔微球对可食性膜气体调控性能的研究及其对水果的气调保鲜:实验通过热致相法制备聚乳酸多孔微球,然后将其与漂白紫胶复合制备得到聚乳酸多孔微球/漂白紫胶气调膜并研究了微球的特性及其在调节复合膜透气性中的作用。并初探气调膜对橙子呼吸代谢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条件制备得到的聚乳酸多孔微球孔隙率超过77%,同时,微球具有一定的抑菌性,小鼠体内毒理实验表明微球属实际无毒。通过改变微球添加量能够调控多孔微球/漂白紫胶复合膜的气体渗透性以及对CO2和O2的选择性,同时气调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透光性。将聚乳酸多孔微球/漂白紫胶复合涂层用于橙子常温贮藏保鲜,发现微球添加量与橙子的失重率、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成正相关。这说明此气调膜有望作为可食性气调包装材料自发调控果蔬的呼吸代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4)载单宁酸壳聚糖多孔微球对可食性膜的调控作用及其对水果的气调保鲜:本实验以聚乙二醇(PEG)为致孔剂,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制备得到壳聚糖多孔微球,并通过界面自组装负载单宁酸,然后与漂白紫胶复合制备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气调膜,并研究了微球的特性及其在调节复合膜透气性中的作用,并初探其对橙子呼吸代谢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以PEG为致孔剂制备得到的壳聚糖多孔微球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其比表面积为62.06 m2/g,负载单宁酸后多孔微球的比表面积略有下降,但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能力增强,小鼠体内毒理实验表明微球属实际无毒;通过改变微球添加量和单宁酸负载量能够调控复合膜的气体渗透性以及对CO2和O2的选择性;应用于橙子的保鲜实验结果表明此复合膜能够有效调节橙子的呼吸代谢作用,有望为不同果蔬提供适宜的微环境,自发调控果蔬的呼吸代谢从而达到最佳保鲜效果。

张静茹[4](2020)在《壳聚糖复合硅酸钠处理对冬枣抗病性诱导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黑斑病是采后冬枣贮藏中的一种主要病害。本研究以冬枣为试材,壳聚糖(chitosan,CTS)复合不同浓度的硅酸钠(10 mmol/L、40 mmol/L和160 mmol/L Na2SiO3)涂膜处理冬枣,接种链格孢菌(A.alternata),筛选出果实抗病性诱导效果的最佳浓度。再用最佳处理浓度结合二苯基氯化碘盐(diphenyleneiodonium,DPI)处理冬枣后,通过系统分析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的物质代谢、抗病相关酶活性和防卫基因表达,从而探索H2O2信号在CTS+Na2SiO3涂膜处理对枣果实抗病过程中的作用,探究CTS+Na2SiO3诱导枣果实抗病性的可能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离体条件下,1%CTS可明显抑制A.alternata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复合Na2SiO3后,随着Na2SiO3浓度增大,对A.alternata抑制效果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CTS+Na2SiO3严重破坏了A.alternata的细胞质膜完整性,增加了膜电导率、核酸和可溶性蛋白的渗出。电镜下观察到CTS+Na2SiO3处理使A.alternata孢子表面变形塌陷,菌丝体褶皱变形、断裂。2、采后CTS+Na2SiO3涂膜处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枣果实的病斑扩展,其效果优于单一的CTS涂膜处理,而且复合处理对保持枣果实的贮藏品质有益。结果表明,Na2SiO3浓度过大反而会降低贮藏效果。1%CTS+40 mmol/L Na2SiO3处理贮藏品质最佳,贮藏22 d后,腐烂率为5.05%,而对照组为16.55%。CTS+Na2SiO3处理显着降低了枣果实病斑直径扩展,激活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羧化酶(C4H)、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使得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CTS+Na2SiO3处理还促进了接种前期冬枣中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的积累,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接种后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抑制了接种前期CAT的活性;复合处理诱导了病程相关蛋白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这证明,CTS+Na2SiO3抵御采后冬枣黑斑病的侵染可能是通过诱导果实苯丙烷代谢、活性氧代谢以及提高抗病相关蛋白活性来实现的。3、为了研究H2O2作为信号分子在CTS+Na2SiO3诱导枣果实抗病性中的作用,用NADPH氧化酶(NOX)抑制剂DPI与CTS+40 mmol/L Na2SiO3复合处理阻断冬枣细胞内H2O2产生。结果表明,CTS+40 mmol/L Na2SiO3+DPI处理冬枣后,冬枣的病斑直径明显变大,贮藏第22 d时,比CTS+40 mmol/L Na2SiO3处理组高54.69%。进一步研究表明,DPI复合处理组一方面抑制了冬枣NOX、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POD活性及CAT贮藏后期活性,降低了抗坏血酸(As 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抑制了ROS代谢,导致H2O2含量降低;另一方面抑制了CHI、GLU、POD和PAL等病程相关蛋白活性。4、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试验结果表明,CTS+Na2SiO3处理96 h内,冬枣Mn SOD、CAT与APX3表达下调,果实组织中的O2-·和H2O2含量升高,抗性相关蛋白PPO、PAL表达上调。复合DPI后,冬枣中APX3表达上调,PPO、PAL表达下调,CHI1与POD1基因表达与其他两组没有差异。说明冬枣抗病性的提高与诱导前期H2O2积累和抗病基因的表达相关。但在此期间,可能是由于基因表达和酶活性表现的时空差异,果实组织中的SOD、CAT、APX、PPO、PAL、CHI、GLU和POD活性变化与基因的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符。综上所述,CTS+Na2SiO3处理诱导采后冬枣果实组织中的ROS积累,相关抗性蛋白活性增强,并且提高了早期活性氧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及酶活性。H2O2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CTS+Na2SiO3处理对冬枣果实的抗病性诱导。

张强[5](2020)在《钙与1-MCP调控甜瓜后熟软化机理及近冰温贮藏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甜瓜(Cucumis melo L.)由于营养丰富、口感和风味具佳,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新疆是我国甜瓜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地区。然而,甜瓜果实釆后容易发生后熟衰老、品质劣变以及腐烂变质等,严重限制了甜瓜的贮藏期和货架寿命。冷藏是有效的贮藏保鲜方法,但低温胁迫易导致甜瓜果实发生冷害,进而诱发病原微生物侵染和果实腐烂。因此,研究延缓甜瓜果实采后成熟衰老的调控技术,改善贮藏品质、防止冷害、延长贮藏期与货架期,是长期以来甜瓜产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根据甜瓜贮藏保鲜生产实践中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以‘西州蜜1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钙与1-甲基环丙烯(1-MCP)延缓甜瓜果实采后衰老劣变的生理机制,同时,针对低温贮藏过程中果实的冷害生理,探索增强甜瓜果实耐受低温的方法,并引入近冰温贮藏技术。通过分析对比不同贮藏方法对甜瓜果实品质与货架寿命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一套涉及采收、贮藏前处理、贮藏及货架期的易操作、实用性强的的甜瓜贮藏保鲜方法,为运用钙与1-MCP调控甜瓜果实采后生理与近冰温冷藏相结合的甜瓜贮藏保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aCl2与1-MCP处理甜瓜果实,对果实呼吸代谢、乙烯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的CaCl2与1μL·L-1的1-MCP处理甜瓜果实较为适宜。钙与1-MCP处理均能够降低甜瓜果实的呼吸速率与乙烯释放量,果实的呼吸与乙烯释放跃变均有所推迟,并有效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同时,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幅度也较小,可滴定酸与Vc的含量也保持较好。此外,CaCl2与1-MCP联用对甜瓜果实的贮藏保鲜效果优于CaCl2与1-MCP单独使用的情况。2、甜瓜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ACC与可溶性果胶含量有所增加,ACS、ACO、PG、PME、β-gal活性均显着升高,Ca2+-ATPase活性与CaM含量与果实软化密切相关,并随乙烯释放的增加而降低。钙处理能够使果实Ca2+-ATPase活性与CaM含量升高,并使PG、PME、β-gal活性显着降低。1-MCP处理,果实的ACS、ACO活性显着降低,并且Ca2+-ATPase活性与CaM含量的下降以及PG、PME与β-gal活性的增加均有所延缓。由此可知,钙处理通过调节细胞能量代谢与钙信号转导,并抑制PG、PME、β-gal活性来降低果实细胞壁物质代谢,而1-MCP则作用于乙烯合成途径,降低乙烯的生成来延缓果实的后熟软化生理。3、甜瓜果实后熟软化阶段,Cm-ACS1、Cm-ACO1、Cm-PG、Cm-PME、Cm-β-gal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Cm-CaM表达则下降。钙处理果实能够诱导Cm-CaM表达上调,Cm-ACS1、Cm-ACO1、Cm-PG、Cm-PME、Cm-β-gal的表达则受到抑制,1-MCP处理能够显着抑制Cm-ACS1、Cm-ACO1表达,延缓Cm-CaM表达的下调,Cm-PG、Cm-PME、Cm-β-gal的表达量也有所降低。这表明,Cm-ACS1、Cm-ACO1高表达能促进Cm-PG、Cm-PME、Cm-β-gal表达,加速果实的后熟软化,Cm-CaM高表达则对乙烯代谢与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进而延缓果实的后熟软化。CaCl2与1-MCP联用处理甜瓜果实,使两种作用机制形成互补,进一步增强了对果实后熟软化生理的抑制作用。4、甜瓜果实的成熟度对其耐低温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发现,甜瓜的耐低温性能随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而提高。果实发生冷害后,易感染病原微生物并引发腐烂。甜瓜果实的果皮部分的冰点为-2℃,果肉部分为-4.5℃,果皮部分耐低温性能较果肉差。对甜瓜表皮进行干化脱水处理,果皮的冰点可降低至-3~-3.5℃,耐受低温性能显着增强。因此,可选择-1~-2℃为甜瓜的近冰温贮藏温度。研究表明,果皮经过干化处理后,果实可长时间耐受-1.5℃的低温。5、对比了甜瓜果实在3℃与近冰温(-1.5℃)下贮藏过程中果实的冷害生理、果实病害腐烂的情况,结果显示,与3℃下贮藏的甜瓜相比,果实在近冰温下贮藏,果实中SOD、POD、CAT及APX活性较高,而O2-·生成速率与H2O2含量则较低。钙与1-MCP处理能够延缓和减少果实冷害与病害的发生,在3℃下,对照组与处理组果实分别在第35 d与42 d时,果皮出现冷害病斑,第56 d时腐烂率分别达到73%和58%。而果实在近冰温下贮藏60d,仍未发生冷害与腐烂现象。6、研究分析了甜瓜果实在3℃与近冰温下的贮藏期与货架期间,果实的贮藏品质与后熟软化生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近冰温下贮藏,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等品质指标均优于在3℃下贮藏的果实。在3℃贮藏期间,对照组与处理组果实的后熟软化生理已发生,钙与1-MCP处理对果实的后熟软化的抑制作用主要集中在贮藏期。近冰温贮藏期间,对照组和处理组果实的后熟软化生理代谢均处于极低的水平,进入货架期后,两者的后熟软化与品质变化与各自在常温贮藏下的情况类似,且差异显着,这表明,在近冰温贮藏过程中,低温在贮藏期间对抑制果实的后熟软化生理方面起主要作用,而贮藏前的CaCl2与1-MCP处理则主要在货架期发挥延缓果实后熟软化的作用。7、甜瓜果实在3℃下贮藏后,在货架期常发生迅速的软化,对果实的细胞切片观察发现,在货架期软化的果实细胞中出现了许多线状的断裂痕迹。而近冰温贮藏后与常温下自然后熟软化的果实则没有此现象。对比果实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以及XET与Cx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果实迅速软化的同时,半纤维素含量快速减少,同时XET活性显着升高,而纤维素含量与Cx活性的变化与果实软化的相关性则较小。同时,发现在3℃下贮藏后的果实,β-gal酶活性显着提高,这可能加剧了细胞壁半纤维素的水解。此外,由于在3℃贮藏的果实中O2-·、H2O2、MDA含量以及细胞膜透性均较高,这也加速了果实在货架期的后熟与衰老,进而导致果实软化速度加快。

刘荣[6](2020)在《多功能生物蛋白涂层的制备及其在鲜切水果上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鲜切水果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兴起,与此同时,有关鲜切水果保质期过短的问题暴露出来,成为人类面临的又一大难题。现阶段鲜切水果的保鲜主要依靠保鲜膜和低温冷藏保鲜,然而保鲜膜的大量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低温冷藏对不同水果有合适的储藏温度,温度过低会造成某些水果发生冻害。本文中,提出一种绿色、易操作、成本低、可适用于大多数市面常见水果且在常温下就可以实现的方法来达到鲜切水果的保鲜效果。首先制备出了一种混合液,利用溶菌酶与半胱氨酸之间的还原反应形成相转变溶液,该溶液在浸涂后可在食品表面自组装形成一层生物蛋白质涂层,此生物蛋白质涂层可涂覆在几乎任意基材上且有强大的粘附性能,同时可以按需控制各种分子的包载和释放。在此基础上,将果胶加入相转变溶液中来增强膜的功能性,这层薄膜就可以将果胶包载在鲜切水果表面。其次,为了验证涂层的功能,将鲜切水果浸入保鲜剂中,使得水果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来探究该薄膜对鲜切水果的保鲜能力。通过各种水果的浸涂实验,已经证明该保鲜液可以在鲜切水果表面形成一层有助于鲜切水果的薄膜,这种涂层可以在常温下使鲜切水果的保质期延长,延长率为75%-900%。本文以鲜切苹果为例,研究了保鲜剂对果实失重、硬度、褐变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保鲜剂可以使得实验组的果实失重率下降60%;丙二醛含量下降39.19%;PPO含量下降对照组的28.57%、POD含量下降为对照组的29.27%;硬度为对照组的4倍;褐变指数降为对照组的31.15%;而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不会变化;同时可以抑制水果表面真菌繁殖、无细胞毒性、不会影响小鼠正常生长。这种保鲜液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成本非常低(500 m L成本人民币3元,可以循环持续用到保鲜液用完为止),可以有效降低鲜切水果的褐变程度、降低呼吸作用、维持硬度和维C的含量等来延长鲜切水果的保质期。同时对该体系做了细胞毒性实验和动物实验,证明了在体系是无毒的,且不会影响小鼠的成长。果胶本身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且无每日添加量的限制,所以本文中研究的保鲜体系可以成为一种延长加工水果保质期的有前途的方法。

邢世瑶[7](2019)在《“日本甜宝”甜瓜适宜贮藏条件的筛选及品质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日本甜宝”甜瓜属于薄皮甜瓜的一种,果肉甜软多汁,备受消费者喜爱,是夏季清热消暑的瓜果之一。但夏季温度高,甜瓜果肉水分含量大,不易保存;且果皮薄易受磕碰,不耐贮运,采后腐烂损失严重。本文以“日本甜宝”甜瓜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贮藏温度(4℃、6℃、8℃、10℃、12℃)、不同降温方式(急速降温、缓慢降温)及1-MCP处理三种试验方案进行贮藏,定期测定与品质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香气成分及感官评价,旨在筛选“日本甜宝”甜瓜的适宜贮藏条件,以有效保持甜瓜品质。试验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瓜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贮藏期间,8℃、10℃、12℃下果实均出现了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温度越高乙烯高峰出现越早;贮藏温度越高,果实硬度下降速率越快,感官评分较低;贮藏于4℃与6℃的甜瓜保持了较高的SSC和TA含量、保持了较好的色泽,硬度下降缓慢,酯类物质含量较高。4℃贮藏的果实在末期出现冷害症状,腐烂率较高。6℃是甜瓜最适的贮藏保鲜温度。2.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贮藏前期(4d),急速降温的果实硬度和SSC含量下降缓慢;在贮藏中后期,缓慢降温的果实硬度、SSC和TA含量高于急降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显着低于急降果实(P<0.05)。缓降甜瓜果皮亮度高、色泽好,贮藏末期酯类物质含量较高;且保持了较高的CAT和POD活性。贮藏后期急降果实MDA含量较高,腐烂率高于缓降。缓慢降温较急速降温更适于甜瓜的贮藏保鲜。3.甜瓜经1-MCP处理后,通过缓慢降温降至6℃贮藏。以不处理为对照,研究1-MCP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1-MCP处理果实的硬度始终高于对照组,果肉较脆,果实表面亮度下降缓慢,色泽鲜艳。贮藏末期挥发性物质含量高,香气浓郁,口感香甜,感官评分较高。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甜瓜乙烯高峰的出现,果实MDA积累量较低;SSC和T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保持稳定;CAT和POD活性变化小。相比三个阶段的贮藏28d果实品质,1-MCP处理的腐烂率明显降低,并有效延长贮藏时间。1-MCP辅助处理能有效提高甜瓜的贮藏品质。综合三个阶段试验:初步筛选出“日本甜宝”甜瓜的最适贮藏温度为6℃,缓慢降温结合1-MCP处理可有效提高甜瓜贮藏品质。

冯向阳[8](2019)在《低温贮藏对莲藕质地影响及转录组分析》文中提出果蔬质地对其采后运输中抗机械损伤力,贮藏品质和货架期等具有重要影响。果蔬在不同采收期及采后贮藏期间会因组织失水、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作用导致果蔬质地降低,营养物质减少。对不同采收期下果蔬品质差异的研究能更好的把握果蔬的采收时间,提高经济价值,且低温贮藏是果蔬采后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可以有效降低果蔬的呼吸速率,减少水分及营养物质损失,维持果蔬品质及质地变化。莲藕作为湖北省特色蔬菜,而目前对不同采收期品质差异及采后低温贮藏期间质地变化的研究较少,且低温贮藏对莲藕质地影响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论文对不同采收期及采后低温贮藏下莲藕(“鄂莲五号”)的色差、感官、质构、脂肪酸等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采收期H1~H5(当年9月至次年1月)品质差异及低温(4℃)贮藏对莲藕质地的影响,并利用RNA-Seq技术对莲藕硬度相关基因进行挖掘,为莲藕采后硬度变化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同时为莲藕采收及采后贮藏与保鲜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采收期莲藕(“鄂莲五号”)品质及质地差异:莲藕在采收期H3(1 1月)之前,其色差及感官评价无显着变化,H3至H4(12月)期间,在色差及感官上下降显着,且总脂肪酸含量呈逐渐减少,同时莲藕质地(硬度、咀嚼性和组织弹力)变化与感官品质相一致,在采收期H3与H4之间硬度下降显着,其降低率达到30%,因此基于莲藕感官及质地评价,11月及之前为莲藕较好采收期。(2)低温贮藏对莲藕(“鄂莲五号”)品质及质地影响:低温(4℃)贮藏3w时,莲藕亮度降低了 10.3%,黄色积累量增加16.5%,感官品质降低18.6%,失水率为0.90%,硬度降低了 15.4%,总脂肪酸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且贮藏2~3 w期间莲藕关节处已有微生物滋生且表皮发黏,因此贮藏3 w后单独的低温贮藏已不能较好的延缓品质下降;低温贮藏(15 d)内莲藕的亮度降低4.3%,黄色积累量上升3.1%,失水率为0.58%,感官评分降低16.3%,莲藕的硬度下降16.7%,均显着低于常温贮藏下各项指标变化。且贮藏第3 d,两个温度下的莲藕硬度均显着下降,贮藏3d后,相比于对照(20℃),低温(4℃)明显延缓了莲藕硬度下降。(3)基于RNA-Seq的莲藕(“鄂莲五号”)硬度相关基因挖掘1:莲藕采后贮藏3 d时硬度下降明显,对两个温度下贮藏0~3 d的莲藕样品进行转录组分析,筛选出贮藏前期导致硬度下降的相关基因主要有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基因(LOC104587424)、木聚糖基转移酶基因(LOC104587300、LOC104589127、LOC104591922等)、β-半乳糖苷酶基因(LOC104600726)、果胶裂解酶基因(LOC104591566)、果胶酶基因(LOC104598897、LOC104604877、LOC104606204和LOC104607428)、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LOC104599720)以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基因(LOC104603468、LOC104603470、LOC104603472 和LOC104609468)。(4)基于RNA-Seq的莲藕(“鄂莲五号”)硬度相关基因挖掘2:莲藕贮藏3d后,相比于对照(20℃),低温(4℃)明显延缓了莲藕硬度下降,进一步对3-12 d不同贮藏温度下的莲藕样品进行转录组分析,初步筛选出贮藏后期低温明显延缓莲藕硬度下降相关基因主要有:α-阿拉伯糖苷酶基因(LOC104593587)、木聚糖基转移酶基因(LOC10460533、LOC104612365、LOC104587300、等)、β-半乳糖苷酶基因(LOC104589083和LOC104588175)、果胶裂解酶基因(LOC104593013 和 LOC104604548)、果胶酶基因(LOC104598592、LOC104598897、LOC104599290 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LOC104607173、LOC104611520、LOC104597760 和 LOC104593217)、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剂基因(LOC104593217、LOC104597507、LOC104598708 等)、果胶酯酶基因(LOC104598168、LOC104609251、LOC104587941 等)、内切葡聚糖酶基因(LOC104600374 和 LOC104603995)。

司婉芳[9](2019)在《鲜食玉米保鲜包装技术及包装材料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物的需求并不仅仅满足于当季的水果蔬菜,在这种大趋势下,人们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鲜食玉米的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被称为“绿色蔬菜”、“长寿食品”等。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为止,全国鲜食玉米的消费量在570亿穗,并有持续扩大的趋势,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鲜食玉米的季节性强,常温下的贮藏期短。因此,如何延长鲜食玉米在常温下的贮藏期,增加其商品价值,是鲜食玉米行业一直以来的追求。鲜食玉米自身含水量高,采收后仍是一个活的生命体,贮藏期间仍会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导致营养价值迅速下降。同时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更易遭受微生物、霉菌的侵染,降低了感官品质与贮藏寿命,严重影响了鲜食玉米的市场价值。本实验针对鲜食玉米在贮藏保鲜中存在的品质变化问题,采用预处理液与抑菌薄膜相结合的保鲜方式,研究对鲜食玉米在常温下的保鲜效果。首先,利用家用调味剂:白砂糖、食盐、食醋作为预处理液,先进行单因素实验,配制单一保鲜液对鲜食玉米保鲜研究,在进行正交实验,配制复合保鲜液对鲜食玉米保鲜研究,于常温下(温度22℃,相对湿度75%),贮藏20d,并对鲜食玉米的品质指标进行测定,主要包括:感官品质、失重率、弹性、气味等,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最佳复配组。然后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材,丙酸钙(CP)和改性抑菌树脂(CA)为添加剂,通过共混、挤出-吹塑工艺制备丙酸钙改性CA-CP抑菌薄膜。最后,鲜食玉米经过最佳复合保鲜液处理后,用丙酸钙改性CA-CP抑菌薄膜袋进行包装,以此,研究常温下预处理液与抑菌薄膜对鲜食玉米的保鲜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改变白砂糖、食盐、食醋水溶液的溶度来研究各因素对鲜食玉米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浓度预处理液处理的鲜食玉米保鲜效果均优于空白组;并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出最优的保鲜液复配比,即用浓度分别为3g/L白砂糖水溶液、10g/L食盐水溶液,5g/L食醋水溶液作为混合预处理液浸泡20min后,保鲜效果最佳。(2)通过造粒、吹膜等工艺,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作为基材,分别加入浓度为0%、0.8%、1.8%、2.8%和3.8%的丙酸钙与浓度为0.2%的CA改性剂,制备丙酸钙改性CA-CP抑菌薄膜。结果表明:随着CP含量的增大,薄膜的抗张强度先降低后升高,当CP含量为3.8%时,薄膜表现出了最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达到了最大;随着CP含量的增大,薄膜的阻隔性能也随之增强,CP含量为2.8%时,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系数与氧气透过率达到最低,分别为0.2203×10-13g/(m﹒s﹒Pa),1479.6955cm3﹒(m2﹒24h﹒0.1MPa)-1,此时的阻隔性能最好;薄膜的抑菌性也是随着CP含量的增加而增强,CP含量为3.8%时,抑菌效果最强;微观结构图显示的薄膜表面光滑,没有较大颗粒,无明显孔洞出现,表明丙酸钙与改性剂的加入并没有在薄膜树脂中发生团聚,而是均匀的分散在薄膜中;红外光谱图的分析表明丙酸钙、改性CA树脂与LDPE树脂的兼容性较好。但丙酸钙与改性剂的加入降低了薄膜的透光率,增大了薄膜的雾度;薄膜的热稳定性却因两者的加入有了提高。所以当CP含量>=2.8%时,薄膜的综合性能最优。(3)预处理液处理,丙酸钙改性CA-CP抑菌薄膜袋包装的鲜食玉米在常温在进行保鲜,贮藏期间,测定鲜食玉米的品质指标,主要包括感官品质、失重率、微生物、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硬度等。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液与抑菌薄膜相结合的保鲜方式保鲜效果最优,其次是仅使用抑菌薄膜包装的保鲜方式,最后是空白LDPE薄膜包装的保鲜方式。试验组的鲜食玉米各项品质指标均优于空白组,说明预处理液与丙酸钙改性CA-CP抑菌薄膜对鲜食玉米均有较好的保鲜功能,两者的结合使保鲜效果达到最好。

方珍[10](2018)在《贵州水晶葡萄低温贮运保鲜技术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水晶葡萄(Vitis vinifera,cv."Guizhou Crystalgrape")是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特色水果,成熟时果实淡绿色并呈半透明状,晶莹剔透,质地香甜。水晶葡萄果皮较薄,采后果粒容易脱落和腐烂,果梗易脱水褐变干枯,采后品质劣变较快,常温条件难以保鲜贮运。低温贮运是目前国内外能有效减少果蔬采后损失最基本的保鲜技术。本研究是广州市对口贵州省的科技帮扶项目。本试验主要研究水晶葡萄冷藏适温、预冷技术、包装材料和SO2保鲜纸应用等保鲜关键技术以及低温延缓果实品质劣变的生理生化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了1℃、4℃、8℃三组冷藏温度(结合聚乙烯防雾薄膜包装和“格瑞德”膜保鲜纸)保鲜葡萄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1℃和4℃贮藏的葡萄,贮藏到30 d左右,商品率仍达90%以上,而在8℃贮藏的葡萄,贮藏到30 d左右已失去商品价值;其中以1℃的保鲜效果最佳,有效保持葡萄果粒表面光滑、果梗鲜绿,显着减少果粒脱落和腐烂,保鲜期达50 d,比4℃葡萄的商品率高17%。水晶葡萄冷藏50 d后,果实转移至常温货架,出现果粒脱落现象。2.1℃保持葡萄品质的效果比4℃和8℃好。而且果实在1℃冷藏时可提高氨基酸含量,改善了果实特色风味。8℃贮藏的葡萄品质下降较快。1℃贮藏有效延缓葡萄的糖、酸和Vc等营养物质下降。水晶葡萄的主要糖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相当,并且是蔗糖和麦芽糖含量的6倍9倍。酒石酸是水晶葡萄中含量最多的有机酸,其次是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最少的是草酸。在1℃冷藏条件下,水晶葡萄中主要甜味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而积累增加,这与感官评价的结果一致。3.较低的贮藏温度延缓水晶葡萄贮藏期品质劣变,此与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变化密切相关。1℃与4℃抑制了SOD、CAT、POD酶活性;但APX酶活性变化相反,温度越低酶活性越高。1℃贮藏温度有效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的下降,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变化与褐变无相关性,褐变与高MDA含量显着正相关。4.比较了OPP、带孔OPP+纸袋、纸袋和塑料盒四种包装材料(无包装为对照)的保鲜效果。在1℃贮藏条件下,对照果实贮藏至30 d时,基本无商业价值;OPP包装的葡萄贮藏期最长达50 d,仍保持果粒饱满,果梗鲜绿,果粒脱落少,腐烂率较低;纸袋包装贮藏期为40 d左右,随后腐烂指数显着增加;OPP结合纸袋的贮藏期约30 d,随后果粒脱落率显着增加;塑料盒包装优点是美观、便于携带,但果实失水率较高,贮藏期仅20 d左右,塑料盒包装较适用于水晶葡萄短期销售贮藏。5.三种SO2缓释保鲜纸(翠绿药包、格瑞德膜和格瑞德药包)在1℃贮藏条件下用聚乙烯防雾薄膜包装保鲜葡萄,显着降低了葡萄腐烂率,葡萄贮藏40 d时商品率仍可达80%,而对照已无商品价值。防止水晶葡萄腐烂效果最好的是“格瑞德药包”,其次是“格瑞德膜”,稍差的是“翠绿药包”。SO2缓释保鲜纸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经农业部蔬菜水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以上三种SO2缓释保鲜纸保鲜30 d的葡萄的SO2残留量为“未检测出”的水平。6.研究了三组温度(1℃、4℃和8℃)对水晶葡萄的预冷效果。预冷温度越低,半预冷时间越短,预冷效率越高。1℃预冷温度的半预冷时间最短为4 h左右,8℃最长为12 h左右,4℃为7 h左右。预冷可减少葡萄腐烂率,但1℃预冷的葡萄货架期果粒脱落率比4℃和8℃脱落率高,推荐采用4℃的预冷温度。

二、甜瓜涂膜常温保鲜效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甜瓜涂膜常温保鲜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丁香油 壳聚糖及其复合涂膜方式对鲜切甜瓜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涂膜处理及试验设计
    1.3 失重率的测定
    1.4 硬度的测定
    1.5 颜色的测定
    1.6 微生物总菌落数的测定
    1.7 p 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1.8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1.9 维C含量的测定
    1.1 0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涂膜方式对鲜切甜瓜菌落总数的影响
    2.2 涂膜方式对鲜切甜瓜失重率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2.3 涂膜方式对鲜切甜瓜硬度的影响
    2.4 涂膜方式对鲜切甜瓜颜色的影响
    2.5 涂膜方式对鲜切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 H值的影响
    2.6 涂膜方式对鲜切甜瓜维C含量的影响
3 结论

(2)五种外源物质处理对采后香蕉果实冷害控制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香蕉生产概况与其果实贮藏特性
    1.2 冷害的症状
    1.3 影响冷害的因素
        1.3.1 果实品种
        1.3.2 采收成熟度
        1.3.3 贮藏条件
    1.4 冷害的控制措施
        1.4.1 冷激处理
        1.4.2 热处理
        1.4.3 气调贮藏
        1.4.4 外源化学物质处理
    1.5 香蕉冷害的控制措施
    1.6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2 试剂与仪器
        2.2.1 主要试验试剂
        2.2.2 主要试验仪器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色差的测定
        2.3.2 硬度的测定
        2.3.3 冷害指数的测定
        2.3.4 失重率的测定
        2.3.5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3.6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2.3.7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2.3.8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3.9 MDA含量的测定
        2.3.10 细胞渗透率的测定
        2.3.11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2.3.12 H_2O_2含量的测定
        2.3.13 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的测定
        2.3.14 CAT活性的测定
        2.3.15 POD活性的测定
        2.3.16 SOD活性的测定
        2.3.17 GR活性的测定
        2.3.18 APX活性的测定
        2.3.19 PPO活性的测定
        2.3.20 PAL活性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冷害的影响
        3.1.1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色差的影响
        3.1.2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采后低温耐受性的影响
        3.1.3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MDA含量的影响
        3.1.4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细胞渗透率的影响
        3.1.5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1.6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H_2O_2含量的影响
        3.1.7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的影响
        3.1.8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CAT活性的影响
        3.1.9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POD活性的影响
        3.1.10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SOD活性的影响
        3.1.11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GR活性的影响
        3.1.12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APX活性的影响
        3.1.13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PPO活性的影响
        3.1.14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PAL活性的影响
    3.2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贮藏品质的影响
        3.2.1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色差的影响
        3.2.2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硬度的影响
        3.2.3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3.2.4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2.5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3.2.6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3.2.7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3.3 外源物质处理各项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冷害的影响
        4.1.1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低温耐受性的影响
        4.1.2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4.1.3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4.2 外源物质处理对香蕉贮藏品质的影响
    4.3 小结
5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漂白紫胶基复合涂膜对常温贮藏鲜果呼吸抑制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采后果蔬生理变化机制
        1.2.2 贮藏保鲜技术
        1.2.3 可食性膜包装材料
        1.2.4 单宁酸
        1.2.5 高分子膜透气性的调控及其在果蔬保鲜的应用
        1.2.6 生物可降解多孔微球
        1.2.7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 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涂层对芒果常温贮藏的保鲜效果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方法
        2.2.1 保鲜剂的制备及涂膜处理
        2.2.2 失重率和黑斑发生率的测定
        2.2.3 单因素实验
        2.2.4 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
        2.2.5 模型验证
        2.2.6 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保鲜剂的感官和理化指标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2.3.2 响应面优化配方
        2.3.3 回归模型的验证结果
        2.3.4 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保鲜剂的感官和理化指标
    2.4 小结
3 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涂层对采后芒果的品质影响及保鲜机理探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方法
        3.2.1 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涂膜处理
        3.2.2 贮藏芒果的质地和外观品质测定
        3.2.3 贮藏芒果的呼吸代谢测定
        3.2.4 贮藏芒果的营养品质和风味测定
        3.2.5 生物化学变化测定
        3.2.6 涂层特性的测试
        3.2.7 毒理性测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芒果的质地和外观品质变化
        3.3.2 芒果的呼吸代谢变化
        3.3.3 芒果的营养品质和风味变化
        3.3.4 芒果的生物化学变化分析
        3.3.5 涂层特性分析
        3.3.6 毒理性分析
    3.4 小结
4 聚乳酸多孔微球对可食性膜气体调控性能的研究及其对水果的气调保鲜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方法
        4.2.1 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
        4.2.2 聚乳酸微球的制备
        4.2.3 聚乳酸多孔微球/漂白紫胶复合膜的制备
        4.2.4 涂膜处理
        4.2.5 微观形貌表征
        4.2.6 粒径分析
        4.2.7 孔径结构表征
        4.2.8 薄膜厚度测试
        4.2.9 薄膜的透气性能测试
        4.2.10 机械性能测试
        4.2.11 透光性测试
        4.2.12 毒理性测试
        4.2.13 抑菌性测试
        4.2.14 贮藏期橙子的指标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聚乳酸多孔微球制备的单因素分析
        4.3.2 优化后的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形貌和孔结构分析
        4.3.3 聚乳酸微球的粒径分析
        4.3.4 聚乳酸多孔微球/漂白紫胶复合膜的形貌及性能分析
        4.3.5 抑菌性分析
        4.3.6 毒理性分析
        4.3.7 涂层对橙子呼吸代谢的影响
    4.4 小结
5 载单宁酸壳聚糖多孔微球对可食性膜的调控作用及其对水果的气调保鲜
    5.1 材料与仪器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方法
        5.2.1 壳聚糖多孔微球的制备
        5.2.2 单宁酸/壳聚糖多孔微球的制备
        5.2.3 多孔微球/漂白紫胶复合膜的制备
        5.2.4 涂膜处理
        5.2.5 单宁酸负载量的测定
        5.2.6 单宁酸与壳聚糖的作用力分析测定
        5.2.7 微观形貌表征
        5.2.8 粒径分析
        5.2.9 孔径结构表征
        5.2.10 薄膜厚度测试
        5.2.11 薄膜的透气性能测试
        5.2.12 机械性能测试
        5.2.13 透光性测试
        5.2.14 毒理性测试
        5.2.15 抑菌性测试
        5.2.16 贮藏期橙子的指标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壳聚糖多孔微球制备的条件优化分析
        5.3.2 壳聚糖负载单宁酸的作用力及负载量分析
        5.3.3 多孔微球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分析
        5.3.4 多孔微球/漂白紫胶复合膜形貌及性能分析
        5.3.5 抑菌性分析
        5.3.6 毒理性分析
        5.3.7 涂层对采后橙子呼吸代谢的调控作用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壳聚糖复合硅酸钠处理对冬枣抗病性诱导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冬枣贮藏方法概述
        1.1.1 物理保鲜法
        1.1.2 化学保鲜方法
        1.1.3 生物保鲜方法
    1.2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
        1.2.1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抗病因子
        1.2.2 植物诱导抗病性机制
        1.2.3 活性氧的诱导机制
    1.3 CTS诱导植物采后抗病性的研究
        1.3.1 CTS诱导采后抗病性
        1.3.2 CTS诱导采后抗病性机理
    1.4 硅诱导植物采后抗病性
        1.4.1 Na_2SiO_3诱导采后抗病性
        1.4.2 Na_2SiO_3诱导采后抗病性机理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2 CTS+Na_2SiO_3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2.3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CTS+Na_2SiO_3对A.alternata菌丝生长的影响
        2.3.2 CTS+Na_2SiO_3对A.alternata孢子萌发的影响
        2.3.3 CTS+Na_2SiO_3对A.alternata孢子洋葱表皮的穿透性测定
        2.3.4 CTS+Na_2SiO_3对A.alternata细胞膜渗透性及细胞溶出物的影响
        2.3.5 CTS+Na_2SiO_3对A.alternata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2.3.6 CTS+Na_2SiO_3 处理对A.alternata表面形态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CTS+Na_2SiO_3处理对枣果实的抗病作用
    3.1 引言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方法
        3.2.2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TS+Na_2SiO_3 处理对冬枣采后品质的影响
        3.3.2 CTS+Na_2SiO_3 处理对冬枣果实苯丙烷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3.3 CTS+Na_2SiO_3 处理对冬枣活性氧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
        3.3.4 CTS+Na_2SiO_3 处理对冬枣CHI、GLU和 PPO活性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CTS+Na_2SiO_3结合DPI处理对采后冬枣诱导抗病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试验与仪器
        4.2.3 试验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处理对枣果实病害发展指标的影响
        4.3.2 不同处理对冬枣活性氧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
        4.3.3 不同处理对冬枣病程相关蛋白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CTS+Na_2SiO_3结合DPI处理对接种初期采后冬枣防卫基因表达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仪器
        5.2.3 试验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RNA提取质量的检测
        5.3.2 CTS+Na_2SiO_3 对冬枣Mn SOD、CAT和 APX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
        5.3.3 CTS+Na_2SiO_3 对冬枣CHI和 GLU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
        5.3.4 CTS+Na_2SiO_3 对冬枣PPO、POD1和PAL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
        5.3.5 CTS+Na_2SiO_3 对冬枣贮藏前96 hO_2~(-·)产生速率及H_2O_2 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钙与1-MCP调控甜瓜后熟软化机理及近冰温贮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果实采后的生理变化
        1.1.1 果实的呼吸作用
        1.1.2 乙烯的产生与成熟作用
        1.1.3 果实营养物质及风味的变化
    1.2 果实的软化生理
        1.2.1 细胞壁结构
        1.2.2 果实细胞壁代谢相关酶
    1.3 钙与1-MCP对果实的生理作用
        1.3.1 钙对果实的生理作用
        1.3.2 1-MCP对果实的生理作用
    1.4 甜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4.1 采收时期与果实成熟度对果实贮藏保鲜的影响
        1.4.2 甜瓜常采用的保鲜技术
        1.4.3 甜瓜贮藏保鲜存在的问题
    1.5 近冰温冷藏技术概述
        1.5.1 果蔬近冰温冷藏技术研究现状
        1.5.2 近冰温贮藏对果蔬中乙烯生成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1.5.3 近冰温贮藏对果蔬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1.5.4 近冰温贮藏对果蔬质地和软化进程的影响
        1.5.5 近冰温贮藏对果蔬中抗氧化体系和膜脂过氧化进程的影响
        1.5.6 近冰温贮藏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钙与1-MCP对甜瓜果实采后生理与贮藏品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CaCl_2与1-MCP最佳处理浓度筛选
        2.2.3 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测定的试验设置
        2.2.4 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稀释放量测定
        2.2.5 果实硬度测定
        2.2.6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测定
        2.2.7 可滴定酸(TA)测定
        2.2.8 维生素c(Vc)含量测定
        2.2.9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浓度的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呼吸跃变的影响
        2.3.2 不同浓度的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乙烯释放跃变的影响
        2.3.3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
        2.3.4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硬度的影响
        2.3.5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的影响
        2.3.6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可滴定酸的影响
        2.3.7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维生素C(Vc)含量的影响
    2.4 讨论
第3章 钙与1-MCP对甜瓜果实乙烯与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置
        3.2.2 果实乙稀释放量测定
        3.2.3 ACC含量的测定
        3.2.4 ACS活性的测定
        3.2.5 ACO活性的测定
        3.2.6 Ca~(2+)-ATPase活性
        3.2.7 CaM含量的测定
        3.2.8 可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的测定
        3.2.9 细胞壁主要水解酶活性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aCl_2与1-MCP对甜瓜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3.3.2 CaCl_2与1-MCP对甜瓜果实原果胶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变化的影响
        3.3.3 CaCl_2与1-MCP对甜瓜果实ACC含量变化的影响
        3.3.4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ACS活性的影响
        3.3.5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ACO活性的影响
        3.3.6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3.3.7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CaM的影响
        3.3.8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PG活性的影响
        3.3.9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PME活性的影响
        3.3.10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β-gal活性的影响
    3.4 讨论
第4章 钙与1-MCP对甜瓜果实乙烯与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置
        4.2.2 总RNA提取
        4.2.3 cDNA合成
        4.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4.3 结果与分析
        4.3.1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Cm-ACS1 表达的影响
        4.3.2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Cm-ACO1表达的影响
        4.3.3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Cm-CaM表达的影响
        4.3.4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Cm-PG表达的影响
        4.3.5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Cm-PME表达的影响
        4.3.6 CaCl_2与1-MCP处理对甜瓜果实Cm-β-gal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
第5章 甜瓜果实近冰温贮藏技术方法研究与探索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置
        5.2.2 不同成熟度果实耐低温观测比较
        5.2.3 甜瓜果实冷害与病害腐烂关联性分析
        5.2.4 细胞切片分析
        5.2.5 甜瓜果实各部分冰点测定
        5.2.6 甜瓜果皮干化处理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成熟度果实耐低温性比较
        5.3.2 甜瓜果实冷害与病害腐烂
        5.3.3 甜瓜果实冷害与病原微生物侵染
        5.3.4 甜瓜果皮与果实部分的冰点
        5.3.5 干化处理果皮对冷害抗性的影响
    5.4 讨论
第6章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瓜果实冷害与病害腐烂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置
        6.2.2 甜瓜果实抗氧化酶(SOD、POD、CAT及 APX)活性测定
        6.2.3 MDA含量的测定
        6.2.4 细胞膜透性
        6.2.5 超氧自由基阴离子O_2~(-·)生成速率和H_2O_2含量测定
        6.2.6 冷害指数(CII)的测定
        6.2.7 果实病害指数测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瓜果皮与果肉MDA含量变化的影响
        6.3.2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瓜果实细胞膜渗透率的影响
        6.3.3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瓜果实超氧自由基阴离子(O_2~(-·))生成速率的影响
        6.3.4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瓜果实H_2O_2含量的影响
        6.3.5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瓜果实POD活性的影响
        6.3.6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瓜果实SOD活性的影响
        6.3.7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瓜果实CAT活性的影响
        6.3.8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瓜果实APX活性的影响
        6.3.9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瓜果实冷害指数的影响
        6.3.10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瓜果实病害指数的影响
    6.4 讨论
第7章 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与货架期甜瓜果实品质及后熟软化生理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置
        7.2.2 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稀释放测定
        7.2.3 果实贮藏品质指标的测定
        7.2.4 果实乙烯代谢酶活性测定
        7.2.5 果实细胞壁代谢酶活性测定
        7.2.6 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测定
        7.2.7 细胞切片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与货架期甜瓜果实硬度的影响
        7.3.2 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与货架期甜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7.3.3 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与货架期甜瓜果实可滴定酸的影响
        7.3.4 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与货架期甜瓜果实Vc含量的影响
        7.3.5 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与货架期甜瓜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的影响
        7.3.6 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与货架期甜瓜果实ACS活性的影响
        7.3.7 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与货架期甜瓜果实ACO活性的影响
        7.3.8 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与货架期甜瓜果实PG活性的影响
        7.3.9 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与货架期甜瓜果实PME活性的影响
        7.3.10 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与货架期甜瓜果实β-gal活性的影响
        7.3.11 不同温度贮藏的甜瓜果实软化后细胞形态的对比
        7.3.12 不同贮藏温度对货架期甜瓜果实半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7.3.13 不同贮藏温度对货架期甜瓜果实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7.3.14 不同贮藏温度对货架期甜瓜果实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7.3.15 不同贮藏温度对货架期甜瓜果实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7.3.16 不同贮藏温度下钙与1-MCP处理对果实作用的差异分析
    7.4 讨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验药品与试剂
    附录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附录3 甜瓜果实冷害等级
    附录4 甜瓜果实病害等级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多功能生物蛋白涂层的制备及其在鲜切水果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果加工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水果加工的研究背景
        1.1.2 水果加工的研究意义
        1.1.3 鲜切水果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2 生物蛋白涂层原料介绍
        1.2.1 溶菌酶(Lysozyme简写Lys)
        1.2.2 L-半胱氨酸(L-Cysteine简写L-Cys)
        1.2.3 果胶(Pectin简写Pec)
        1.2.4 生物蛋白涂层用于水果保鲜的可行性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生物蛋白保鲜剂的合成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和试剂
        2.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2.2.3 样品的制备
        2.2.4 样品的表征和性能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2 原子力显微镜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
        2.3.5 荧光显微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蛋白涂层在鲜切苹果保鲜上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和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2.3 保鲜剂的制备及对水果的处理
    3.3 结果和讨论
        3.3.1 水果表面腐烂情况
        3.3.2 呼吸强度
        3.3.3 失重率
        3.3.4 硬度
        3.3.5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度)
        3.3.6 褐变程度
        3.3.7 Vc含量测试
        3.3.8 丙二醛含量测试(MDA)
        3.3.9 多酚氧化酶(PPO)含量
        3.3.10 过氧化物酶(POD)含量
        3.3.11 表面总菌群数量
        3.3.12 细胞毒性
        3.3.13 动物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蛋白涂层对其他水果的保鲜效果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和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2.3 保鲜剂的制备及对水果的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果拼盘
        4.3.2 香蕉
        4.3.3 梨
        4.3.4 黄桃
        4.3.5 青芒
        4.3.6 火龙果
        4.3.7 甜瓜
        4.3.8 土豆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日本甜宝”甜瓜适宜贮藏条件的筛选及品质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常用英文缩写词
第一章 前言
    1.1 甜瓜概述
    1.2 甜瓜贮藏保鲜研究现状
        1.2.1 采前处理
        1.2.2 采后处理
    1.3 1-甲基环丙烯(1-MCP)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1.3.1 1-MCP的作用机理
        1.3.2 1-MCP对果蔬生理品质的影响
    1.4 缓慢降温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1.5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温度条件对甜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处理方法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温度条件对甜瓜硬度的影响
        2.2.2 不同温度条件对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2.2.3 不同温度条件对甜瓜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2.2.4 不同温度条件对甜瓜呼吸强度的影响
        2.2.5 不同温度条件对甜瓜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2.2.6 不同温度条件对甜瓜色差的影响
        2.2.7 不同温度条件对甜瓜香气成分的影响
        2.2.8 不同温度条件对甜瓜感官品质的影响
        2.2.9 不同温度条件对甜瓜腐烂率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处理方法
        3.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硬度的影响
        3.2.2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呼吸强度的影响
        3.2.5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3.2.6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色差的影响
        3.2.7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MDA含量的影响
        3.2.8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CAT活性的影响
        3.2.9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POD活性的影响
        3.2.10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香气成分的影响
        3.2.11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感官品质的影响
        3.2.12 不同降温方式对甜瓜腐烂率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1-MCP处理对甜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1.4 处理方法
        4.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6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MCP处理对甜瓜硬度的影响
        4.2.2 1-MCP处理对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4.2.3 1-MCP处理对甜瓜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4.2.4 1-MCP处理对甜瓜呼吸强度的影响
        4.2.5 1-MCP处理对甜瓜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4.2.6 1-MCP处理对甜瓜色差的影响
        4.2.7 1-MCP处理对甜瓜MDA含量的影响
        4.2.8 1-MCP处理对甜瓜CAT活性的影响
        4.2.9 1-MCP处理对甜瓜POD活性的影响
        4.2.10 1-MCP处理对甜瓜香气成分的影响
        4.2.11 1-MCP处理对甜瓜感官品质的影响
        4.2.12 1-MCP处理对甜瓜腐烂率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低温贮藏对莲藕质地影响及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果蔬采后品质
        1.1.1 果蔬采后概述
        1.1.2 果蔬采后主要品质变化
    1.2 采后贮藏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1.2.1 低温贮藏
        1.2.2 气调贮藏
        1.2.3 涂膜保鲜
        1.2.4 热处理
        1.2.5 添加保鲜剂与抑制剂
    1.3 低温影响果蔬质地机制研究
        1.3.1 生理机制
        1.3.2 分子机制
    1.4 转录组测序在果蔬品质控制上的应用
        1.4.1 转录组学技术及高通量测序技术
        1.4.2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
    1.5 莲藕采收期及采后贮藏生理品质变化研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技术路线
    1.8 主要研究内容
        1.8.1 采收期及低温贮藏对莲藕采后品质及质地的影响
        1.8.2 基于RNA-Seq莲藕硬度变化相关基因挖掘
2 不同采收期及低温贮藏对莲藕品质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剂及仪器
    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预处理方法
        2.2.2 感官测评
        2.2.3 失重率测定
        2.2.4 色差测定
        2.2.5 质构变化测定
        2.2.6 脂肪酸成分与含量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采收期莲藕感官差异
        2.3.2 不同采收期莲藕质地差异
        2.3.3 不同采收期莲藕脂肪酸差异
        2.3.4 低温贮藏6w对莲藕感官品质的影响
        2.3.5 低温贮藏6w对莲藕失重率的影响
        2.3.6 低温贮藏6w对莲藕脂肪酸的影响
        2.3.7 低温贮藏6w对莲藕质地的影响
        2.3.8 低温贮藏15d对莲藕感官品质的影响
        2.3.9 低温贮藏15d对莲藕失重率的影响
        2.3.10 低温贮藏15d对莲藕脂肪酸的影响
        2.3.11 低温贮藏15d对莲藕质地的影响
    2.4 小结
3 基于RNA-Seq的莲藕硬度相关基因挖掘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3.2.2 测序样本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3.3 数据分析
        3.3.1 数据分析流程
        3.3.2 分析内容
        3.3.3 数据过滤
        3.3.4 参考基因组比对
        3.3.5 参考基因比对
        3.3.6 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3.3.7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3.3.8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3.9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测序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3.4.2 测序样本基因表达量分布
        3.4.3 转录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参考基因比对
        3.4.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5 候选基因确定及讨论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1
附件2

(9)鲜食玉米保鲜包装技术及包装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鲜食玉米特性
        1.2.1 鲜食玉米的定义和营养价值
        1.2.2 国内外鲜食玉米的发展现状
    1.3 鲜食玉米保鲜工艺研究现状
        1.3.1 鲜食玉米贮藏保鲜技术
    1.4 抗菌包装的研究现状
        1.4.1 抗菌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1.4.2 抗菌包装材料在食品中的应用
        1.4.3 抗菌包装应用展望
    1.5 鲜食玉米保鲜机理研究
        1.5.1 鲜食玉米品质变坏机理
        1.5.2 糖、盐、醋的保鲜机理
        1.5.3 丙酸钙改性CA-CP抑菌薄膜的抗菌机理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鲜食玉米预处理工艺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原料处理
        2.3.2 单因素实验设计
        2.3.3 正交实验设计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2.4.2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2.4.3 验证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丙酸钙改性CA-CP抑菌薄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3.1 前言
    3.2 实验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3 性能测试
        3.3.1 薄膜的抑菌性能
        3.3.2 薄膜的厚度
        3.3.3 薄膜的机械性能
        3.3.4 薄膜的光学性能
        3.3.5 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
        3.3.6 薄膜的氧气透过量
        3.3.7 薄膜的热重
        3.3.8 薄膜的扫描电镜
        3.3.9 薄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薄膜的抑菌性能分析
        3.4.2 薄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3.4.3 薄膜的光学性能分析
        3.4.4 薄膜的阻隔性能分析
        3.4.5 薄膜的热重结果分析
        3.4.6 薄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3.4.7 薄膜的FTIR光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丙酸钙改性CA-CP抑菌薄膜与预处理液对鲜食玉米的保鲜研究
    4.1 前言
        4.1.1 材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预处理
        4.2.2 丙酸钙改性CA-CP抑菌薄膜包装
    4.3 实验指标的测定
        4.3.1 鲜食玉米硬度测定
        4.3.2 鲜食玉米失重率测定
        4.3.3 鲜食玉米淀粉含量测定
        4.3.4 鲜食玉米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4.3.5 鲜食玉米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4.3.6 鲜食玉米的感官测定
        4.3.7 鲜食玉米微生物测定
        4.3.8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鲜食玉米硬度分析
        4.4.2 鲜食玉米失重率分析
        4.4.3 鲜食玉米淀粉含量分析
        4.4.4 鲜食玉米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
        4.4.5 鲜食玉米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4.4.6 鲜食玉米感官评价
        4.4.7 鲜食玉米的微生物测定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专利

(10)贵州水晶葡萄低温贮运保鲜技术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保鲜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葡萄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1.2.2 我国果蔬保鲜物流的现状
        1.2.3 果蔬冷害过程中的膜脂代谢和活性氧伤害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处理和取样方法
        2.2.1 水晶葡萄低温贮藏及转至常温货架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
        2.2.2 包装材料结合低温对水晶葡萄保鲜效果
        2.2.3 保鲜纸结合冷藏对水晶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
        2.2.4 预冷及冷链物流对水晶葡萄的保鲜效果
    2.3 水晶葡萄表型观察和生理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2.3.1 水晶葡萄失重率的测定
        2.3.2 水晶葡萄果实褐变指数的测定
        2.3.3 水晶葡萄果实病情指数的测定
        2.3.4 水晶葡萄脱粒率的测定
        2.3.5 水晶葡萄腐烂率的测定
        2.3.6 水晶葡萄商品率的评定
        2.3.7 水晶葡萄果实色度的测定
        2.3.8 水晶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测定
        2.3.9 水晶葡萄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3.10 水晶葡萄果实感官评价方法
        2.3.11 水晶葡萄果实糖和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测定
        2.3.12 水晶葡萄果实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测定
    2.4 水晶葡萄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2.4.1 水晶葡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2.4.2 水晶葡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2.4.3 水晶葡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2.4.4 水晶葡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
        2.4.5 水晶葡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
    2.5 水晶葡萄膜质代谢相关物质的测定
        2.5.1 水晶葡萄脂氧合酶活性的测定
        2.5.2 水晶葡萄果实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2.5.3 水晶葡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的测定
    2.6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来源
    2.7 数据统计与作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晶葡萄贮藏适温筛选及保鲜机理的研究
        3.1.1 水晶葡萄贮藏适温的研究
        3.1.1.1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感官品质和色度的影响
        3.1.1.2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褐变指数的影响
        3.1.1.3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失重率的影响
        3.1.1.4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脱粒率的影响
        3.1.1.5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腐烂率的影响
        3.1.1.6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商品率的影响
        3.1.1.7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影响
        3.1.1.8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3.1.1.9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感官品质的影响
        3.1.1.10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糖和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3.1.1.11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3.1.2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1.2.1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3.1.2.2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3.1.2.3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1.2.4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
        3.1.2.5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3.1.2.6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影响
        3.1.2.7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1.2.8 不同贮藏温度对水晶葡萄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包装对水晶葡萄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3.2.1 不同包装对低温贮藏水晶葡萄感官效果的影响
        3.2.2 不同包装对低温贮藏水晶葡萄脱粒率的影响
        3.2.3 不同包装对低温贮藏水晶葡萄腐烂率的影响
        3.2.4 不同包装对低温贮藏水晶葡萄商品率的影响
    3.3 保鲜纸对水晶葡萄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3.3.1 保鲜纸对低温贮藏水晶葡萄病情指数的影响
        3.3.2 保鲜纸对低温贮藏水晶葡萄商品率的影响
    3.4 水晶葡萄预冷物流保鲜关键技术
        3.4.1 预冷过程中水晶葡萄果实温度变化规律
        3.4.2 预冷对水晶葡萄货架期失水率的影响
        3.4.3 预冷对水晶葡萄货架期脱粒率的影响
        3.4.4 预冷对水晶葡萄货架期腐烂率的影响
        3.4.5 预冷对水晶葡萄货架期商品率的影响
    3.5 水晶葡萄采后有关生理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低温贮藏对保持水晶葡萄品质的作用
    4.2 包装材料及保鲜纸对低温贮藏水晶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
    4.3 预冷对水晶葡萄货架品质的影响
    4.4 低温下膜脂抗过氧化能力对水晶葡萄品质保持的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甜瓜涂膜常温保鲜效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丁香油 壳聚糖及其复合涂膜方式对鲜切甜瓜品质的影响[J]. 时月,李,王宇滨,马越,赵晓燕,张超. 农产品加工, 2021(15)
  • [2]五种外源物质处理对采后香蕉果实冷害控制效果的研究[D]. 杨文慧. 广西大学, 2021(12)
  • [3]漂白紫胶基复合涂膜对常温贮藏鲜果呼吸抑制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D]. 周志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4]壳聚糖复合硅酸钠处理对冬枣抗病性诱导机制的研究[D]. 张静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5]钙与1-MCP调控甜瓜后熟软化机理及近冰温贮藏技术研究[D]. 张强. 新疆大学, 2020(01)
  • [6]多功能生物蛋白涂层的制备及其在鲜切水果上的应用研究[D]. 刘荣. 长安大学, 2020(06)
  • [7]“日本甜宝”甜瓜适宜贮藏条件的筛选及品质分析研究[D]. 邢世瑶. 天津农学院, 2019(09)
  • [8]低温贮藏对莲藕质地影响及转录组分析[D]. 冯向阳.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3)
  • [9]鲜食玉米保鲜包装技术及包装材料研究[D]. 司婉芳.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10]贵州水晶葡萄低温贮运保鲜技术及机理研究[D]. 方珍.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瓜衣膜常温保鲜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