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Use of Prunus mu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hill Apricot Varieties:the Status of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论文文献综述)
高亚平[1](2019)在《基于介电特性对微波干燥青萝卜品质调控研究》文中指出果蔬干燥在干燥行业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在干燥过程中,便捷的品质检测及品质调控是提高干制品品质,降低能耗和提高干燥效率的必要手段。本文针对果蔬热风干燥时间长、品质低及能耗高等问题,利用微波干燥干燥速度快的特点,研究微波干燥过程中对青萝卜的品质检测方法及调控机制。在品质检测研究中,采用基于介电特性对品质的检测方法,利用网络分析仪,采用同轴探头法测量了在16~3500MHz的频率范围内,湿基含水率为20%~93.20%,物料温度为20~60℃的青萝卜的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因子ε"。分析了频率、含水率、糖度、物料温度与介电特性的关系,建立了 915MHz和2450MHz下含水率与介电特性、糖度与介电特性、糖度与含水率以及介电特性与含水率、温度的关联模型并检验了基于介电特性预测含水率、糖度的可行性。实现了基于介电特性对青萝卜含水率及糖度的品质检测。另外,分别对青萝卜进行热风、微波连续、微波间歇干燥实验,通过对比干燥品质,提出基于介电特性调控微波干燥过程。通过建立的青萝卜介电特性与湿基含水率、温度的关系得到干燥过程中的能量需求变化,调节微波干燥过程中的微波输出功率,将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为50℃,从而达到提高干制品质、降低能耗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16~3500MHz频率段内,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因子ε"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介电常数ε’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介质损耗因子ε”在湿基含水率为20%~70%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之后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降低。糖度与含水率呈负相关。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各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0,P值小于0.05,表明所得模型准确。对不同干燥方法得出的青萝卜干制品质以及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介电特性调控后的青萝卜干制品的复水性最佳,能耗最低,干燥效率最大,同时青萝卜在干燥过程中温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50℃上下波动。说明在干燥过程中通过调控实现了物料吸收的能量与微波提供的能量相一致,从而达到了提高品质、降低能耗及提高效率的研究目的。
王素芳[2](2018)在《国产儿童电视剧的产业化研究》文中提出国产儿童剧自从1960年诞生以来,几经起起落落,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但是作为儿童文化建设和儿童娱乐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产儿童剧长期以来在理论与创作中都处于边缘化和弱势地位。一方面自身在创作观上模糊不清,缺乏精品;另一方面外围的产业建设困难重重,完善的产业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国产儿童电视剧产业整体上影响力不够。因而,研究儿童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变迁,弘扬正面积极的文化内涵,尽量消除其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扫除其产业化道路中的障碍,既是教育和引导儿童成长有利的途径,繁荣儿童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繁荣经济、推进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要把握好国产儿童剧产业化的现实困境,必须从其六十年的发展历程谈起。结合相关史料和具体作品,根据国产儿童剧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得失,以及主导这种变化的社会语境、文艺思潮等相关因素,并参照其他艺术门类发展分期的思路,国产儿童剧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从“政治本位”阶段(1960—1977)、“儿童本位”阶段(1978—1992)、“市场本位”阶段(1993—2003)最终走向“产业本位”阶段(2004至今)。儿童剧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创作特征和传播特点,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政策和市场是儿童剧产业化的双核驱动力。儿童电视剧作为儿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儿童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未来,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导向和相关的政策扶持。市场机制推动了消费主义的张扬,进而形成消费主义语境,给儿童剧带来“娱乐至上”等问题。儿童剧产业化进程是政策规制和市场机制相互博弈演进的过程,因此把握好政策规制和市场机制之间的平衡性,才能使得儿童剧产业化兼顾公益性和商业性。同时,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我们还需要建构起先作品后产品的产业思维。作为产业化对应的两极,创作与接受对于国产儿童剧来说至关重要。从儿童剧创作观的角度去审视,需要走出“成人化”和“低幼化”的两极化误区。同时,还需要警惕在市场化驱动下呈现的暴力化和游戏化趋向。要促进儿童电视剧产业化发展,关键在于坚持“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和“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儿童本位”要求坚持儿童趣味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成人趣味。在一定条件下,儿童趣味和成人趣味可以达成统一。从儿童剧的本质内涵而言,儿童剧是成人和儿童趣味相互融合的产物,因而“合家欢”对于儿童剧来说具有了现实操作的可行性。同时,根据儿童的认知特征差异和受众群体细分的原则,儿童剧受众可以进行分龄化对待,不同的受众群体,儿童电视剧呈现出相应的创作特性。合家欢和分龄化是儿童剧产业化实践的双重路径,前者定位于产业的规模化,后者定位于产业的集约化,体现出内在的统一。在多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越来越大的新时代,作为一种产业形态,国产儿童剧走向“互联网+”是必然趋势。它一方面需要我们更精准地理解和定位儿童电视剧的处境,另一方面则需要利用媒介融合理念完成儿童电视剧创作、传播、销售等诸方面的转型升级,这样才能保证儿童电视剧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黄成田[3](2017)在《唑胺菌酯在黄瓜体内的代谢、传导及其环境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唑胺菌酯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创制的一种新型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杀菌谱广、杀菌活性高,2011年,95%唑胺菌酯原药与20%唑胺菌酯悬浮剂获得国内临时登记,登记的防治对象为黄瓜白粉病。我们以唑胺菌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药剂和两个代谢产物的在黄瓜、土壤中的痕量检测方法,研究了唑胺菌酯在黄瓜植株内的代谢、传导过程,以及在土壤中的淋溶、吸附、土壤降解、水-沉积物系统降解、鱼类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试验,并在田间进行了20%唑胺菌酯悬浮剂的土壤和黄瓜的消解试验。基于HPLC-MS/MS建立了唑胺菌酯及其代谢产物唑胺菌酯-Ml、唑胺菌酯-M2在黄瓜、土壤中的简单、快速、准确的QuEChERS测定方法。黄瓜样品经乙腈提取,PSA和GCB填料净化后,HPLC-MS/MS分析;土壤样品经乙腈提取,PSA填料净化后,HPLC-MS/MS分析。采用MRMESI正离子模式,唑胺菌酯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382.1/164.2、368.1/164.1和352.2/189.1,三个组份在3.2 min-3.9 min之内被分离开。唑胺菌酯在0.05?10.0μg/L(唑胺菌酯代谢产物在0.5?100.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8,在试验土壤和黄瓜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8.8%?93.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9%,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采用HPLC-MS/MS技术,对唑胺菌酯在黄瓜苗中的代谢、降解及传导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唑胺菌酯在黄瓜中消解较快,半衰期为2.0?2.2d。同时唑胺菌酯在黄瓜苗中具有较好的内吸性和传导性,可以通过根茎和叶片吸收,并可实现根茎→叶片、叶片→叶片及叶片→根茎传导,因而表现出较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通过对经唑胺菌酯处理的黄瓜苗和未经处理的黄瓜苗样品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了唑胺菌酯的2个代谢产物,分子量分别为367.2(唑胺菌酯-Ml)和351.2(唑胺菌酯-M2)。通过对唑胺菌酯及其代谢产物的质谱进行解析,鉴定了2个代谢产物的可能结构式,并通过合成确证了这两个代谢产物。采用土壤薄板层析法和土柱淋溶法研究了唑胺菌酯在三种土壤中的淋溶特性,结果表明:唑胺菌酯在三种土壤中的移动性属于“不移动”和“难淋溶”,不易随降水或土壤毛细作用进入地下水中,不易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研究了唑胺菌酯在黑土、红土和水稻土中的吸附特性,在黑土中的吸附率最大,其次是水稻土,红土中的吸附率最小,并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唑胺菌酯在黑土、红土和水稻土中的Kf值分别为127.8、49.8和85.2,Koc值分别为7473.7、4742.9和14947.4,唑胺菌酯在黑土和水稻土中的吸附等级为“Ⅱ”级,属于“较易土壤吸附”,在红土中的吸附等级为“Ⅲ”级,属于“中等土壤吸附”。唑胺菌酯在三种土壤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 KJ/mol,属于物理吸附。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土壤吸附的重要因素。唑胺菌酯好氧条件下在黑土中的降解半衰期为67.3 d,降解特性为“Ⅱ级(中等降解)”;红土、水稻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96.3d和110.0d,降解特性均为“Ⅲ级(较难降解)”;积水厌气条件明显缩短了唑胺菌酯的降解半衰期,三种土壤降解特性均为“易降解”。唑胺菌酯土壤降解半衰期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在田间条件下开展了 20%唑胺菌酯悬浮剂在辽宁沈阳、山东寿光和浙江杭州一年三地的土壤消解试验,半衰期为12.9~14.9d,相比实验室条件下的降解明显加快,这可能受试验期间光照以及降雨的影响。唑胺菌酯在高碳好氧、高碳厌氧、低碳好氧及低碳厌氧四种条件下的降解半衰期为5.0~6.5d,属于“易降解”。四种条件下水-沉积物系统水相中唑胺菌酯含量变化与系统降解的总趋势接近,呈现明显的消解下降趋势,唑胺菌酯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主要受水体中浓度变化的影响,而沉积物相对整个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农药降解的影响并不显着。以斑马鱼为试验用鱼,进行了唑胺菌酯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试验。鱼类急性毒性试验LC50(96h)为0.20mg/L,95%置信限为0.17~0.23mg/L,对斑马鱼“高毒”。以流水式法进行了鱼类生物富集试验,4.8 h换水一次,以LC50 (96h)的1/10、1/100浓度设置药液的浓度处理,即0.02 mg/L和0.002 mg/L,吸收阶段进行12天,清除阶段进行4天。配制浓度为0.002 mg/L时,吸收速率常数为69.3 d-1;清除速率常数为0.9945 d-1;动态生物富集系数为69.7。配制浓度为0.02 mg/L时,吸收速率常数为45.0 d-1;清除速率常数为0.8036 d-1;动态生物富集系数为56.0,属于“中等富集性”。
郑秋霞[4](2015)在《一株野生秀珍菇的鉴定、驯化及挖掘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学名为肺形侧耳,别名珊瑚菇、袖珍菇、迷你蚝菇,珍珠菇等,隶属于菌物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亚纲(Agaricomycetidae),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秀珍菇是春秋冬木腐菌,其形美味鲜,鲜嫩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新兴、广受好评的食用菌品种。新品种的开发、鉴定、驯化及育种在秀珍菇产业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本研究在野外采集的一株大型野生食用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其形态与肺形侧耳的相似,根据ITS序列,用MEGA5.0软件的最大似然法构建进化树显示其与肺形侧耳系统进化树单独的分支上。将该菌株与其他肺形侧耳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可知,该野生菌株与其他肺形侧耳菌株均能形成明显的拮抗线。采用DNA分子标记手段(RAPD、ISSR、SRAP)将其与其他已知秀珍菇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野生大型真菌与其他供试的秀珍菇菌株间具有较大的遗传距离,从而可知其为一种新型的秀珍菇菌株。从形态特征、ITS可知野生菌株是肺形侧耳;从拮抗试验、DNA分子标记遗传差异分析可知野生菌株与其他秀珍菇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2野生菌株的驯化。以福建省认定的秀珍菇菌株秀迪1号为对照菌株,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该野生秀珍菇菌株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生长温度、生长pH、以及秀珍菇菌丝在栽培基质中所需的水分和酸碱度进行筛选。碳氮源筛选试验中,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试验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最好,以酵母粉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快且长势好,即该菌株最适的碳氮源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粉,与对照菌株相似。该野生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为5℃-45℃,温度高于50℃,菌丝不萌发,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对酸碱环境的适应试验中,野生菌株的菌丝生长pH范围为3-10,pH小于3或者pH大于10时,菌丝不生长,最适生长pH值为7,该菌株更能适宜在中性环境中生长。在对栽培基质的含水量筛选试验中,菌丝生长的适宜含水量范围为55%-75%,在含水量为65%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栽培料中添加一定的轻质碳酸钙有助于菌丝的生长,最适宜的添加量为2%。采用熟料袋栽的方式进行出菇,常规的生产原料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等配合使用即可满足菌丝生长的要求。在木屑棉籽壳培养料中菌丝满袋时间为38-45 d,排袋方式出菇时,空气相对湿度85%-90%;在17-35℃范围内均可出菇,最适出菇温度为20℃-25℃。开袋出菇管理7-10d后现原基,原基形成2-3d后即可采收子实体,采收结束后经10-15d的转潮培养后可进行二潮菇的出菇管理,首潮出菇即可使生物转化率达到29.87%。对已进行人工驯化的野生菌株的子实体进行营养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其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高,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高于20%,其中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约40%,脂肪及蔗糖含量均低于2%,含有的还原糖不高于8%,粗纤维含量约为8%,该菌株子实体的营养成分的含量随着不同的出菇条件而有所变化。3通过三轮杂交法、OWE-SOJ技术以及核迁移试验将该野生秀珍菇的单核菌株准确地分为T1、T2、T3、T4四种交配型。通过单核菌株配对杂交,并以锁状联合的有无验证,获得45株自交菌株,与秀迪1号的单核菌株杂交获得176株杂交菌株,而后从各交配型的野生秀珍菇的单核菌株中随机选取一株与秀迪1号及龙岩主栽菌株进行双单杂交并获得8株杂交子。通过生长速度的筛选,结合与亲本的拮抗试验,选出2株生长速度较快的自交菌株ys-1-22以及ys-5-27,4株长势较好且生长速度较快的杂交菌株ys-5-x-36、ys-27-x-36、ys-24-x-10和ys-22-x-38。将筛选获得的6株杂交子与8株双单杂交获得的杂交菌株以及亲本菌株通过RAPD标记、ISSR标记以及SRAP标记试验进行遗传距离的综合聚类分析。在D=6时,将各杂交子与亲本分为4个菌株符合群以及4个独立菌株。将经过生长速度初筛的杂交子14株及亲本进行出菇试验。出菇结果显示,通过单孢自交获得的菌株ys-1-22的生长速度快于亲本,产量显着高于亲本,是具有超亲优势的菌株;虽然ys-5-27的生长速度亦快于亲本菌株,但在18-22℃的温度范围内无法形成原基。采用单孢杂交获得的子代ys-24-x-10的各性状均优于亲本菌株,但菌盖颜色偏白且产生灰黑色斑点,可用于进一步杂交的实验材料;双单杂交的杂交子代中,杂交子的性状改变的范围小,ys-24-sc的生长速度与亲本相比较慢,产量与亲本无显着差异,但口感优于亲本(龙岩市生产菌株“秀珍菇98”)。
赵杨[5](2012)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西方国家对于财富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哈伯勒、庇古和帕廷金等人最早提出了财富效应的概念。它指的是:假如其他条件相同,货币余额的变化将会在总消费开支方面引起变动。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一般分为以股票价格为代表的金融资产价格财富效应和以房地产价格为代表的非金融资产价格财富效应。然而,房地产财富效应在20世纪90年代前尚未受到理论界的重视。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股票市场的大幅下滑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居民预期消费支出却没有因此而减少。这个现象引发了理论界的重视,而“股市下滑对需求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房地产市场的正向财富效应所抵消”成为了当时最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房地产资本密集型的特性以及近年来的低利率催生了房地产市场上大量的投资投机需求,带来了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联动,理论界开始把更多的目光投在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研究上。伴随着中国的房地产改革,我国房价与房地产投资量一直高速上涨,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时至今日,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和国民经济的影响愈来愈大。“如何制定出相应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市场,扩大内需以拉动我国经济发展,并规避房价波动引发的金融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与学者日益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消费函数和财富效应的已有理论及文献,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有背景,对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和效应大小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第一,分析了中国房改以来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变化趋势,对消费函数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对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传导机制的渠道进行了再梳理,并总结出影响房地产财富效应的若干重要因素。第二,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又面临房价非理性高企,房屋售价呈现出脱离了房租所确定基本面的非理性繁荣。这些都使得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一些异于西方市场的特性,也势必会对房地产正向财富效应的传导造成渠道上的阻碍或效应上的影响。本文首创性地将原本应用于现货-期货市场上的永久瞬时模型和信息共享模型运用到房地产市场中,认为在房屋销售价格、土地价格和房屋租赁价格背后存在着“潜在房价”,同时检验了各市场对潜在房价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在过去十余年中虽然房价高速上涨,但房屋租赁价格上涨缓慢,对潜在房价几乎无贡献率。租赁市场独立于房屋销售市场和土地市场,无论对房价的形成还是房地产财富效应的传导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在对房价影响因素的检验中得到,房价只在短期对GDP有显着的拉动性影响,二者间并不存在长期关系。中国房地产市场上投机需求过度、房价虚高、租赁市场相对独立,呈现出非理性繁荣,以租赁市场为载体的财富效应传导机制并不顺畅。第三,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无疑会对房地产财富效应产生影响,不同时期下房地产财富效应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针对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将房改之后的样本区间进行了分段,对比分析了总样本和子样本区间的财富效应。一方面利用协整方程、误差修正模型和Bootstrap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利用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面板DOLS等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类数据财富效应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在总样本区间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显着为负,意味着房改以来我国房价的大幅上涨非但未拉动内需,反而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相比之下,居民可支配收入依旧是拉动消费上涨的最主要原因。在子样本区间,唯独2003-2007年区间财富效应由负转正,这与宏观经济所处的5年繁荣期也是吻合的。随着2007年金融危机的来临以及房价的V型波动,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又呈挤出作用。进而针对实证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四,可支配收入与房价作为模型中两个重要的内生变量,其不同区制会造成消费函数的非线性。本文利用门限自回归和面板门限方法,分别考察了1998年至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在不同收入增速与房价增速区制下的财富效应。结果表明,收入高增速区制下的房地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要大于收入低增速区制(或挤出效应要小于收入低增速区制);房价中度增速区制下房地产财富效应呈正向,而低房价增速区制和高房价增速区制下房价上涨都会对消费造成挤出。相比之下,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依然占主要因素。因此,只有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并将房价的增速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房地产资产价值的上升才可以真正有效地促进居民消费、切实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第五,不同产权类型的住房其财富效应传导途径不同,对于消费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基于CHNS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进行检验,首先考察不同产权下房地产财富对消费的弹性系数,并比较2000年与2009年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进而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随着消费从低分位向高分位过渡时不同产权房屋财富效应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整体回归还是不同消费分位点回归,房地产财富对耐用品消费的弹性系数均显着为正。其中,产权自有的住房拉动作用最强,产权公有的住房拉动作用最弱,租赁住房的弹性系数不显着。此外,不同于西方市场,年轻消费者的房地产财富效应在住房产权公有及自有的情况下均要高于年老的消费群体。可以看出,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是成功的,市场上的住房需求从“制度性住房需求”逐步转化为由市场价格与居民收入决定的“市场住房真实需求”时,也带动了居民消费水平的上涨。同时,使用自有住房价值作为财富变量代表测度的是房屋作为必需品时的财富效应。此时房地产财富效应显着为正,进一步说明前文总财富效应为负的原因是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过度的投机因素。第六,扩展到宏观经济中,货币政策会通过房地产市场的传导作用于实体经济目标以及宏观经济。本文利用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房地产广义财富效应进行测度,分析其对居民消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影响以及对货币政策的传导。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向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渠道是畅通的,说明房地产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房价对货币供应量冲击的反馈正向且较持久,但对利率冲击的传导微弱。在房地产市场向消费的传导上,消费对于房价冲击并未产生长期的反馈。在房地产市场向宏观经济的传导上,房价的冲击会带来GDP和CPI短期的大幅提升,即房价大幅上涨会同时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不稳定。综上所述,时期的不同、居民收入的差距、房地产高中低结构分化、经济区域发达程度的不同都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上不同的供需状况,因此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应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地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一方面采取适当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使房价回归到合理价位,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调控力度过大而导致的经济转向。此外,还要加大政府监管力度,确保房地产市场合理有效地运行,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其真正发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市场、保证公平的作用。
吴孔明,陈万权,倪汉祥,文丽萍[6](2011)在《植物保护学学科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一、引言植物保护学科(P1ant Protection)属于农学学科门类之中的一级学科,是研究植物病害、虫害、杂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危害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互作机制,以及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生物领域中的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生命科学、化学工程等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了较完整的植物保护学科体系。植物保护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
韩志刚[7](2011)在《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农民的社会流动 ——保安族的教育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保安族为切入点描述和解释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实质上仍然是探讨了教育人类学的经典命题:学校与社区的关系问题。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学术界有三种观点:一是教育促进社会流动;一是教育维持社会的再生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是有条件的。但是,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比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是不是改变社会身份和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什么样的人从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成功地实现了社会身份的转变?仍然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将一一作答。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只有教育才是从根本上改变保安族社会身份的方式和途径,然而问题是只有极少数的成功者,绝大多数人都以学业失败而告终。笔者还发现,这些成功者的家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都比较好。本文还指出了保安族教育发展中的四大障碍:一、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中断和城市化导向导致了保安族学生的低学业成就和对教育的需求低下;二、城乡二元体制和地区之间教育的不公平也是地处西北的少数民族很难考上大学的原因之一;三、民族地区经济条件的落后也使得大多数家庭无法支付高昂的高中以上的费用;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在师资和硬件上的落后使得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质疑。针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危机状况,本文建议:一、重新定位民族教育;二、改变城市导向的教育模式;三、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四、转变观念、发展经济。
仉欢,王开运[8](2010)在《微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从微生物除草剂的类型、微生物除草剂研究与开发现状、微生物除草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解决途径概述了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郑晓程[9](2010)在《乡土树种在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绿化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城市绿化的框架性素材是乡土树种。一些乡土树种园林应用历史悠久,自古为人们熟知和喜爱,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乡土树种还具备一些其他绿化素材所无法比拟的园林应用优良性状或独特优势,如生态适应性强、地方特色明显、栽培管理便利、性价比高等。在城市中普及应用乡土树种,提高城市绿化中乡土树种的种类及多样性,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且富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林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应用当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乡土树种在应用种类及植物配置的科学艺术性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主要围绕如何丰富城市绿化当中乡土树种的种类和进行科学合理的树种选择两方面为主题展开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长沙地区的乡土树种。从园林植物选择角度出发,本文对乡土树种的范畴进行了延伸拓展,本文所定义的乡土树种不仅包括那些本地区土生土长的原生树种,同时也包括那些经过长期引种栽培、驯化繁殖,高度适应本地区气候环境的树种,其中有的具备文化内涵或已形成当地特色。从园林植物的应用地域来看,依据城市所辖区域界定乡土植物最具体,也最具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于长沙市主城区选取133个包括街道在内的具有代表性的绿化单位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中绿化树种种类进行记录,调查统计木本植物55科182种。依据调查结果分析长沙城市绿化树种应用现状,并结合相关资料加以补充,提出在长沙城区应用广泛的乡土树种97种、应用一般的乡土树种103种、具备应用前景的乡土树种94种。参考借鉴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权重,初步建立长沙地区绿化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于长沙地区乡土绿化树种资源的评价分级,得出Ⅰ级树种33种,Ⅱ级树种76种,Ⅲ级树种89种,Ⅳ级树种67种,V级树种29种。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掌握各乡土树种的园林用途、生态习性、配置方式等,结合评价结果提出长沙城市绿化乡土树种选择建议,为促进长沙地区城市绿化乡土树种种类以及植物配置的科学合理性提供依据。
张晨[10](2010)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实践的启发》文中认为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资源型城市一直是我国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是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基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资源濒临枯竭。2009年3月6日,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加之此前第一批确定的12个城市,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已达44个。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央财政将给予44个城市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所有资源型城市都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不仅要转型,而且要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革新,实现绿色转型。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及其内部各系统的构成及相互影响。论文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理论出发,深入阐述了绿色转型的内涵,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复合系统,设立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机制及转型对策。论文既是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问题的理论性探讨,又是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太原案例的实证性研究。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提出了新的界定。论文通过绿色转型三维结构模型来阐述绿色转型内涵,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一般经济转型与绿色转型的差异,即:绿色转型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企业、产业、政府七方面与一般经济转型存在显着不同。相较而言,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强调绿色经济的实现而非仅为避免“矿竭城衰”;强调产业内劳动力质量的挖掘提升而非产业间劳动力数量的转移安置;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而非脱资源化发展;强调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保护而非生产过后对污染的治理;绿色转型注重企业绿色运营制度和绿色创新体系的构建;注重资源型产业的绿色改造及产业体系的绿色重构;注重转型过程中政府角色的转换及其自身的绿色约束和管理。2.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人力资本提升成本是绿色转型特有的内化成本。论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化成本、最佳时期及最优模式,在把握绿色转型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人力资本提升成本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特有的内化成本;绿色转型可以选择在资源型产业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前期进行;绿色转型的最优模式为产业延伸模式。3.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模型。论文运用复合系统理论与建模方法构建模型,使该模型与阐述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的三维结构模型相对应,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因素及企业、产业、政府三大主体角度进行系统归纳。动力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为什么要进行绿色转型的问题,它由四大因素代表的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剖析了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和内在动力。操作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如何进行绿色转型的问题,涉及企业、产业、政府三大主体,阐述了实现绿色转型的具体可操作途径。检测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进行绿色转型将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它由两个层面共同构成,原因层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法层面包括企业绿色运营、产业绿色重构、政府绿色管理,它们对绿色转型应达到的目标效果做出了系统评价。4.建立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初步设计了由1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85个四级指标共同构成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承接绿色转型内涵,综合考察资源型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资源使用、环境保护、企业运营、产业结构、政府管理七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以及七大系统间的协调状态。同时,根据调研得到的一手资料及相关数据对太原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能力进行定量研究与实证分析。总结了太原市在实施绿色转型前后发生的变化,并为进一步推进并完成绿色转型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The Use of Prunus mu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hill Apricot Varieties:the Status of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Use of Prunus mu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hill Apricot Varieties:the Status of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介电特性对微波干燥青萝卜品质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青萝卜的简介 |
1.3 果蔬微波干燥 |
1.3.1 微波干燥机理及特点 |
1.3.2 果蔬微波干燥研究现状 |
1.4 物料介电特性研究现状 |
1.4.1 物料介电特性概述 |
1.4.2 测量物料介电特性的方法 |
1.4.3 影响物料介电特性的因素 |
1.4.4 介电特性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指标测定 |
2.3.1 物料湿基含水率测量 |
2.3.2 物料干燥速率计算 |
2.3.3 物料介电参数测量 |
2.3.4 物料温度测量 |
2.3.5 物料糖度测量 |
2.3.6 物料颜色测量 |
2.3.7 物料体积测量 |
2.3.8 物料复水性测量 |
2.3.9 微波炉效率测量 |
2.3.10 干燥效率测量 |
2.3.11 物料穿透深度计算 |
2.3.12 干燥能耗计算 |
2.4 实验方法与设计 |
2.4.1 热风干燥 |
2.4.2 定功率微波连续干燥 |
2.4.3 变功率微波连续干燥 |
2.4.4 变功率微波间歇干燥 |
2.4.5 基于介电特性调控微波干燥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青萝卜的介电特性分析 |
3.1.1 频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3.1.2 含水率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3.1.3 温度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3.1.4 干燥方式对介电特性的影响 |
3.1.5 糖度与介电特性的关系 |
3.1.6 穿透深度 |
3.2 青萝卜介电特性模型的建立 |
3.2.1 青萝卜湿基含水率与介电特性关联模型的建立 |
3.2.2 青萝卜糖度与介电特性关联模型的建立 |
3.3 基于介电特性模型预测青萝卜的湿基含水率以及糖度 |
3.4 青萝卜的干燥动力学分析 |
3.4.1 热风干燥动力学分析 |
3.4.2 定功率微波连续干燥动力学分析 |
3.4.3 变功率微波连续干燥动力学分析 |
3.4.4 变功率微波间歇干燥动力学分析 |
3.4.5 基于介电特性调控微波间歇干燥动力学分析 |
3.5 干制青萝卜品质分析 |
3.5.1 干制青萝卜的颜色分析 |
3.5.2 干制青萝卜的复水性分析 |
3.6 青萝卜的能耗分析 |
3.7 青萝卜的干燥效率分析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参考文献 |
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 致谢 |
(2)国产儿童电视剧的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核心概念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标及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溯源与演化:从“政治本位”到“产业本位” |
第一节 “政治本位”阶段(1960—1977) |
一、儿童剧的诞生及发展 |
二、基本特点 |
三、总体评价 |
第二节 “儿童本位”阶段(1978—1992) |
一、儿童剧的复苏与繁荣 |
二、基本特点 |
三、总体评价 |
第三节 “市场本位”阶段(1993—2003) |
一、市场主导下的两极化创作 |
二、创作特性 |
三、总体评价 |
第四节 “产业本位”阶段(2004—) |
一、产业化发展概貌 |
二、创作特性 |
三、总体评价 |
第二章 政策与市场:产业化的双核驱动力 |
第一节 政策规制与儿童剧产业化 |
一、政策规制的演变对产业化的影响 |
二、平台搭建与人才培养中的困境 |
第二节 市场机制与儿童剧产业化 |
一、市场机制与消费主义语境 |
二、市场机制下儿童剧的产业形态 |
第三节 政策规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平衡 |
一、政策规制对市场机制的框囿 |
二、市场机制对政策规制的优化 |
三、商业性和公益性之间的平衡 |
第三章 创作与接受:产业化对应的两极 |
第一节 在“成人本位”与“儿童本位”之间 |
一、“成人本位”与儿童剧创作 |
二、“儿童本位”与儿童剧创作 |
第二节 走出儿童剧创作的误区 |
一、两极化倾向:成人化与低幼化 |
二、市场化驱动:暴力化与游戏化 |
第三节 儿童剧接受的理想与现实 |
一、“儿童”和“童年”是否正走向消失 |
二、儿童趣味能否被分龄化定义 |
三、儿童剧的双重维度:成人和儿童 |
第四节 儿童剧接受的多样化与分众化 |
一、儿童趣味与成人趣味的统一 |
二、被忽视的高龄儿童市场 |
第四章 分龄化与合家欢:产业化创作的双重路径 |
第一节 合家欢路线的实践路径 |
一、合家欢的基本内涵 |
二、合家欢的价值取向 |
三、合家欢的现实操作 |
第二节 分龄化创作的实践路径 |
一、分龄化的基本原则 |
二、分龄化的理论依据 |
三、分龄化的现实操作 |
第三节 合家欢与分龄化的内在统一 |
一、儿童剧产业规模化的客观规定 |
二、儿童剧产业集约化的内在需求 |
结语 |
一、国产儿童剧产业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二、“互联网+”趋势下儿童剧产业的未来展望 |
附录 |
一、国产儿童电视剧发展大事记 |
二、国产儿童剧编年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附件 |
(3)唑胺菌酯在黄瓜体内的代谢、传导及其环境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传导及其环境行为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1.1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行为 |
1.2 农药在植物体内的传导研究 |
1.2.1 农药的吸收与传导生物学 |
1.2.2 杀菌剂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和传导 |
1.3 农药土壤环境行为研究 |
1.3.1 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研究 |
1.3.2 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 |
1.3.3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 |
1.3.4 农药在水-沉积物(Water-Sediment)系统中的降解 |
1.4 农药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 |
1.4.1 农药残留样品提取技术 |
1.4.2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
1.5 新型杀菌剂唑胺菌酯的研究概况 |
1.5.1 唑胺菌酯研究背景 |
1.5.2 唑胺菌酯的研究进展 |
1.5.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唑胺菌酯及其代谢产物在黄瓜、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2 样品的前处理 |
2.2.3 仪器分析条件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2.3.2 HPLC条件优化 |
2.3.3 提取条件优化 |
2.3.4 仪器的检测范围 |
2.3.5 唑胺菌酯及其代谢产物在土壤和黄瓜中的回收率 |
2.3.6 基质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唑胺菌酯在黄瓜体内的代谢、传导和分布规律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唑胺菌酯HP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2 黄瓜植株内唑胺菌酯检测方法的建立 |
3.2.3 典型代谢产物的推导、合成及确证 |
3.2.4 唑胺菌酯在黄瓜苗体内的向顶传导性 |
3.2.5 唑胺菌酯在黄瓜苗体内的叶片传导性和向基传导性 |
3.2.6 唑胺菌酯辽宁地区两年黄瓜消解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唑胺菌酯代谢产物的推导过程 |
3.3.2 在黄瓜苗体内的向顶传导性 |
3.3.3 在黄瓜苗体内的叶片传导性和向基传导性 |
3.3.4 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确证 |
3.3.5 唑胺菌酯辽宁地区两年消解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唑胺菌酯在土壤中的淋溶和吸附特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3 供试土壤 |
4.2 试验方法 |
4.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2.2 唑胺菌酯在三种试验用土中的回收率试验 |
4.2.3 唑胺菌酯在0.01mol/L氯化钙水溶液中的回收率试验 |
4.2.4 唑胺菌酯淋溶试验-土壤薄层层析法 |
4.2.5 唑胺菌酯淋溶试验-土壤柱淋溶法 |
4.2.6 唑胺菌酯吸附试验 |
4.2.7 数据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唑胺菌酯在0.01mol/L氯化钙水溶液中的回收率试验 |
4.3.2 唑胺菌酯在三种试验土壤中的回收率试验 |
4.3.3 唑胺菌酯在三种试验土壤中的移动性 |
4.3.4 唑胺菌酯在三种试验土壤中的淋溶性 |
4.3.5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4.3.6 水土比的确定 |
4.3.7 等温吸附试验结果 |
4.3.8 土壤理化性质对唑胺菌酯吸附的影响 |
4.3.9 不同土壤对唑胺菌酯吸附自由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唑胺菌酯在土壤中的降解作用 |
5.1 试验材料 |
5.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5.2.2 供试土壤 |
5.2.3 唑胺菌酯在土壤中的降解试验 |
5.2.4 样品处理及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唑胺菌酯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 |
5.3.2 唑胺菌酯一年三地田间消解动态试验 |
5.3.3 唑胺菌酯代谢产物的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唑胺菌酯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作用 |
6.1 试验材料 |
6.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6.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6.2.2 供试沉积物 |
6.2.3 水-沉积物系统降解试验 |
6.2.4 样品处理及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唑胺菌酯在高碳好氧条件下的降解作用 |
6.3.2 唑胺菌酯在高碳厌氧条件下的降解作用 |
6.3.3 唑胺菌酯在低碳好氧条件下的降解作用 |
6.3.4 唑胺菌酯在低碳厌氧条件下的降解作用 |
6.3.5 唑胺菌酯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分布特征 |
6.3.6 唑胺菌酯代谢产物的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唑胺菌酯生物富集研究 |
7.1 试验材料 |
7.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7.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7.2 试验方法 |
7.2.1 标准溶液及试验溶液的配制 |
7.2.2 样品前处理 |
7.2.3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
7.2.4 鱼类生物富集试验 |
7.2.5 数据统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参比物重铬酸钾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
7.3.2 唑胺菌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
7.3.3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7.3.4 唑胺菌酯在水中的稳定性 |
7.3.5 唑胺菌酯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性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唑胺菌酯及其代谢产物在黄瓜、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
8.2 唑胺菌酯在黄瓜体内的代谢、传导和分布规律研究 |
8.3 唑胺菌酯在土壤中的淋溶和吸附特性研究 |
8.4 唑胺菌酯在土壤和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作用 |
8.5 唑胺菌酯生物富集实验研究 |
8.6 论文创新点 |
8.7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4)一株野生秀珍菇的鉴定、驯化及挖掘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秀珍菇概况 |
1.1 分类地位及分布 |
1.2 形态及其生物学特性 |
1.3 营养价值 |
1.4 秀珍菇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2 真菌鉴定方法 |
2.1 传统分类学研究方法 |
2.2 现代分类鉴定方法 |
3 食用菌育种方法 |
3.1 野生种驯化育种 |
3.2 杂交育种 |
3.3 诱变育种 |
3.4 原生质体育种 |
3.5 分子育种 |
3.6 秀珍菇育种现状 |
第二章 野生菌株的鉴定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来源 |
1.2 培养基与试剂仪器 |
1.2.1 培养基 |
1.2.2 生化试剂 |
1.2.3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子实体宏观形态观察 |
2.2 微观形态的观察 |
2.3 组织分离 |
2.4 母种活化 |
2.5 拮抗实验 |
2.6 DNA的提取 |
2.7 真菌ITS扩增和克隆测序 |
2.8 构建系统发育树 |
2.9 RAPD分子标记的筛选 |
2.10 ISSR分子标记的筛选 |
2.11 SRAP分子标记的筛选 |
2.12 遗传距离的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子实体形态观察 |
3.2 真菌ITS扩增和克隆测序 |
3.3 拮抗结果 |
3.4 系统发育树 |
3.5 DNA分子标记 |
3.6 综合聚类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野生秀珍菇的驯化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来源 |
1.2 培养基与试剂 |
1.2.1 培养基 |
1.2.2 生化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同步菌丝的准备 |
2.2 生物学特性实验 |
2.2.1 碳源试验 |
2.2.2 氮源试验 |
2.2.3 最适温度试验 |
2.2.4 pH试验 |
2.2.5 致死温度试验 |
2.3 栽培特性 |
2.3.1 基质含水量筛选试验 |
2.3.2 基质酸碱度筛选试验 |
2.3.3 原种制备 |
2.3.4 栽培袋制备 |
2.3.5 培养阶段 |
2.3.6 出菇管理 |
2.4 营养成分的检测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碳源试验 |
3.2 氮源试验 |
3.3 pH试验 |
3.4 温度试验 |
3.6 温度致死试验 |
3.7 基质含水量试验 |
3.8 基质酸碱环境的适应试验 |
3.9 栽培特性 |
3.10 营养成分 |
4 讨论 |
第四章 野生秀珍菇的挖掘利用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来源 |
1.2 培养基与仪器 |
1.2.1 培养基 |
1.2.2 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担孢子萌发 |
2.2 单核菌丝的验证 |
2.3 交配型验证 |
2.3.1 担孢子自交 |
2.3.2 OWE-SOJ检验 |
2.3.3 核迁移验证 |
2.4 杂交育种 |
2.4.1 单孢杂交 |
2.4.2 双单杂交 |
2.5 杂交子拮抗试验 |
2.6 杂交子初筛 |
2.7 杂交子遗传差异分析 |
2.7.1 RAPD分子标记 |
2.7.2 ISSR分子标记 |
2.7.3 SRAP分子标记 |
2.8 原种制备 |
2.9 栽培种制备 |
2.10 出菇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配对 |
3.2 杂交子初筛 |
3.2.1 单孢自交 |
3.2.2 单孢杂交 |
3.2.3 双单杂交 |
3.3 杂交子遗传聚类分析 |
3.4 出菇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
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文献综述 1.1 |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 1.2 |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概念界定 1.3 |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第2章 |
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及相关理论 2.1 |
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及在中国的应用 2.2 |
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 2.3 |
财富效应影响因素的一般分析 2.4 |
本章小结 第3章 |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性分析 3.1 |
租赁市场的作用与“潜在房价”的提出 3.2 |
租赁价格与“潜在房价”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3.3 |
房价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3.4 |
本章小结 第4章 |
不同时期下的房地产财富效应检验 4.1 |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 4.2 |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检验 4.3 |
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4.4 |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第5章 |
不同收入与房价下的房地产财富效应检验 5.1 |
非线性模型的理论基础 5.2 |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非线性实证分析 5.3 |
基于面板数据的非线性实证分析 5.4 |
本章小结 第6章 |
不同产权下的房地产财富效应检验 6.1 |
理论基础与微观数据处理 6.2 |
不同产权下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6.3 |
消费函数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6.4 |
本章小结 第7章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下的房地产广义财富效应检验 7.1 |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7.2 |
数据选取与模型构建 7.3 |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 |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7)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农民的社会流动 ——保安族的教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流动 |
一、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涵义 |
二、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
三、教育与社会流动 |
第三章 保安族农民实现社会流动的基本途径 |
第一节 积石山县与保安族概况 |
一、积石山县概况 |
二、保安族概况 |
三、保安族教育与社会发展状况 |
四、田野点概况 |
第二节 保安族农民实现社会流动的基本途径 |
一、外出务工与社会流动 |
二、经堂教育与社会流动 |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流动 |
第四章 保安族农民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限制因素 |
第一节 “文化中断”和城市导向的学校教育 |
一、文化中断 |
二、城市导向 |
第二节 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保安族村民家庭经济状况 |
二、义务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因素对保安族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城乡二元体制因素与地区因素的影响 |
一、高等教育机会在城乡之间分配的差距 |
二、不同地区的学生分数面前不平等 |
第四节 保安族学校教育条件的影响 |
一、师资条件差 |
二、基础设施短缺、破旧 |
第五章 结语:教育、社会流动与少数民族发展 |
第一节 教育、社会流动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 |
第二节 对发展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
一、重新定位民族教育 |
二、改变城市导向的教育模式 |
三、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
四、转变观念、发展经济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乡土树种在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查阅 |
1.3.2 实地调查 |
1.3.3 系统归纳与分析 |
1.3.5 专家咨询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1 园林美学原理 |
1.4.2 生态学理论 |
1.4.3 文化内涵和经济性原则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乡土树种研究概述 |
2.1 乡土树种的概念 |
2.2 乡土树种认识历史及研究现状 |
2.2.1 国内外对乡土植物认知 |
2.2.2 乡土树种研究领域及现状 |
2.3 乡土树种与植物文化 |
2.3.1 传统植物知识与民族植物学 |
2.3.2 文学作品与象征意义 |
2.3.3 树木崇拜与民俗礼仪 |
2.3.4 树木物候 |
2.3.5 古树名木与市花市树 |
2.4 乡土树种与植物造景 |
2.5 乡土树种园林应用优势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 |
2.5.1 乡土树种特点及园林应用优良性状 |
2.5.2 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功能 |
2.6 乡土树种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6.1 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6.2 乡土树种园林绿化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
3 长沙市城市园林绿地中乡土树种的应用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地—长沙市概况 |
3.1.1 长沙自然地理 |
3.1.2 长沙历史文化 |
3.1.3 长沙发展现状 |
3.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地点列表 |
3.4 长沙市园林绿化乡土树种应用分析 |
3.4.1 长沙绿化树种应用频率分析 |
3.4.2 长沙绿化树种种类结构分析 |
3.4.3 长沙城市绿化树种种类丰富度分析 |
3.5 长沙市园林绿化乡土树种分类 |
3.5.2 长沙市城市绿地中应用广泛的乡土树种 |
3.5.3 长沙城市绿地中应用一般或较少的乡土树种 |
3.5.4 长沙城市绿地中具有应用前景的乡土树种 |
3.6 长沙市园林绿化苗木市场供应状况 |
3.6.1 长沙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
3.6.2 长沙市绿化苗木品种结构及市场分析 |
3.6.3 发展乡土绿化苗木的建议 |
4 长沙市乡土树种园林应用综合评价及树种选择 |
4.1 评级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方法 |
4.3 长沙市城市园林绿化中乡土树种的评价分级 |
4.3.1 长沙城市绿化常绿乡土乔木的综合评价与分级 |
4.3.2 长沙城市绿化落叶乡土乔木的综合评级与分级 |
4.3.3 长沙城市绿化常绿乡土灌木的综合评级与分级 |
4.3.4 长沙城市绿化落叶乡土灌木的综合评级与分级 |
4.3.5 长沙城市绿化常绿乡土藤木的综合评级与分级 |
4.3.6 长沙城市绿化落叶乡土藤木的综合评级与分级 |
4.4 长沙城市绿化乡土树种选择建议 |
4.4.1 风景区树种选择 |
4.4.2 行道、河岸树种选择 |
4.4.3 防护绿地树种选择 |
4.4.4 公园绿地树种选择 |
5 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A 长沙城市绿化树种调查结果统计表 |
附表B 长沙市城市绿化乡土树种主要生物学、生态特性一览表 |
附表C 长沙城市绿化乡土树种综合评价 |
(1) 长沙城市绿化常绿乡土乔木评价分级 |
(2) 长沙城市绿化落叶乡土乔木评价分级 |
(3) 长沙城市绿化常绿乡土灌木评价分级 |
(4) 长沙城市绿化落叶乡土灌木评价分级 |
(5) 长沙城市绿化常绿乡土藤木评价分级 |
(6) 长沙城市绿化落叶乡土藤木评价分级 |
附表D 长沙城市绿化抗性乡土树种分类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实践的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2.1 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 |
1.2.2 绿色转型相关研究 |
1.2.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2.4 文献数据收集的依据及过程 |
第三节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总体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五节 重点难点与创新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2.1.1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目标 |
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2.2.1 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
2.2.2 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导向 |
第三节 产业经济理论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2.3.1 产业经济基本理论 |
2.3.2 产业发展特殊性在资源型城市中的体现 |
2.3.3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突破口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 |
第一节 资源 |
3.1.1 资源的涵义 |
3.1.2 我国资源开发与存量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 |
3.2.1 资源型城市的涵义 |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数量与分布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 |
3.3.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涵义 |
3.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3.4.1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三维结构内涵 |
3.4.2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本分析 |
3.4.3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时机选择 |
3.4.4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模式优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构建 |
第一节 系统科学及其分析方法 |
4.1.1 系统的内涵及系统科学的发展 |
4.1.2 复杂系统耦合及演化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结构及演化 |
4.2.1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结构 |
4.2.2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演化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的内在运转机制 |
4.3.1 动力系统因素对绿色转型的利益驱动 |
4.3.2 操作系统主体对绿色转型的行为选择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分解 |
第一节 动力系统:绿色转型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 |
5.1.1 绿色转型效率与四大因素的关系 |
5.1.2 动力系统约束下的技术范式革新 |
第二节 操作系统:绿色转型下的企业、产业、政府行为 |
5.2.1 基础子系统——企业绿色运营(微观层面) |
5.2.2 支撑子系统——产业体系绿色重构(中观层面) |
5.2.3 决策子系统——政府绿色管理(宏观层面) |
第三节 检测系统:绿色转型与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3.1 从绿色转型内涵考察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 |
5.3.2 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
5.3.3 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方法简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研究:山西省太原市绿色转型 |
第一节 太原城市发展分析 |
6.1.1 四大因素角度 |
6.1.2 三大主体角度 |
第二节 太原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能力评价 |
6.2.1 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太原市绿色转型 |
6.2.2 太原市绿色转型主要进展 |
6.2.3 太原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对策体系 |
第一节 动力系统角度的对策建议 |
7.1.1 经济因素角度 |
7.1.2 社会因素角度 |
7.1.3 资源因素角度 |
7.1.4 环境因素角度 |
第二节 操作系统角度的对策建议 |
7.2.1 企业主体角度 |
7.2.2 产业主体角度 |
7.2.3 政府主体角度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The Use of Prunus mu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hill Apricot Varieties:the Status of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介电特性对微波干燥青萝卜品质调控研究[D]. 高亚平.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2]国产儿童电视剧的产业化研究[D]. 王素芳. 海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唑胺菌酯在黄瓜体内的代谢、传导及其环境行为研究[D]. 黄成田.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4]一株野生秀珍菇的鉴定、驯化及挖掘利用[D]. 郑秋霞.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4)
- [5]中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 赵杨. 吉林大学, 2012(08)
- [6]植物保护学学科研究现状与展望[A]. 吴孔明,陈万权,倪汉祥,文丽萍. 2010-2011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 2011
- [7]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农民的社会流动 ——保安族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 韩志刚. 兰州大学, 2011(10)
- [8]微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J]. 仉欢,王开运. 杂草科学, 2010(02)
- [9]乡土树种在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评价[D]. 郑晓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2)
- [10]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实践的启发[D]. 张晨. 南开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