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K镜治疗近视54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林汉瑜(Lam Hon Yu)[1](2021)在《针灸治疗近视的系统评价与用穴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研究针灸治疗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近视患者使用针灸治疗后在总有效率、裸眼视力、眼压等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建立针灸治疗近视用穴数据库,对针灸治疗近视选用的标准穴位进行收集、筛选以及分析。运用基于偏序结构的数据挖掘技术,对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用穴规律分析,为针灸治疗近视的临床提供进一步的参考。方法:(一)系统评价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所有符合要求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收集。收集数据后对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科学的分析以及综合性的结论。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检索方法:按照标准统一的检索策略,通过网络数据库进行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搜索。检索数据库采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Pub 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中的中英文文献。文献检索时间:从各大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的文献。检索文献词包括主题以及自由词。以“疾病类型:近视+假性近视+屈光不正”,“干预措施:针灸+针+针刺+电针+耳针+耳穴+腹针+皮内针+梅花针+眼针+头针”,“研究方法:随机+随机对照+随机分配+RCT”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以“myopia OR degenerative myopia OR high myopia OR Acupuncture OR Pharmacopuncture 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R randomized OR placebo”进行检索。(2)应用Noteexpress软件对获得的文献进行去重初筛,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及全文筛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文献(RCT);(3)参照Cochrane评估手册以及改良后的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4)提取相关数据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Review5.3进行Meta分析;(5)解释结果,得出结论。(二)用穴规律研究(1)文献检索方法: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检索策略和文献资料收集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进行检索;(2)根据纳入标准收集近视的针灸疗法的临床RCT文献,采用Excel 2019建立针灸治疗近视用穴数据库。文献选用的穴位需符合国家标准的十四经穴的针灸穴名,数据库的变量名由:编号、作者、发表年份、选用的穴位等组成;(3)根据针灸疗法治疗近视用穴数据库为对象,借助基于偏序结构大数据知识发现方法,生成能多层次、多因素反映针灸疗法治疗近视选择穴位、穴位-归经、穴位-位置和近视分类的属性偏序结构图;(4)根据生成的偏序结构图中可视化信息,研究对象普遍性和特异性之间的关系;(5)总结针灸治疗近视的用穴规律。结果:(一)系统评价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检索策略和文献资料收集方法,共收集到783篇文献。其中在知网(CNKI)检索获得190篇文献、维普数据库(VIP)检索获得121篇文献、万方数据库检索获得442篇文献、Pub Med检索获得8篇文献、Emba se检索获得10篇文献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获得12篇文献。将各大数据库例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导入Noteexpress管理软件中,将重复文献264篇剔除,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余下文献进行全文阅读筛选后,最终纳入文献数为71篇。其中高质量文献有17篇(2篇5分文献,15篇4分文献),低质量文献有55篇(3分文献共55篇)。共计17篇高质量文献以及54篇低质量文献。纳入本系统评价的71项研究,共纳入8285例近视患者,其中对照组4031例,实验组4254例。本次研究实验组采用单纯针刺或者针灸配合其他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纳入的71个研究中的实验组,有37个研究包含针刺治疗近视,有9个研究包含针灸联合中药薰眼治疗近视,有39个研究包含耳穴贴压治疗近视,有2个研究包含腹针治疗近视,有2个研究包含针刺联合灸法治疗近视,有2个研究包含针刺联合梅花针治疗近视,有13个研究包含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近视,有4个研究包含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近视。在主要结局指标这方面:本次系统研究的主要结局为总有效率,在纳入的71个研究均报道了针灸治疗近视的总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方面:本次系统研究的次要结局为治疗前后裸眼视力、眼轴和眼压的参数变化。在纳入的71个研究中,有28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值,有2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眼轴值,有3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眼压值。安全性概要:71个研究中,有2个研究报告了共10例失访或脱落案例。3个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1)1个研究报告了有晕针现象;(2)1个研究报告了出现5例口干、4例眼缘部皮肤瘙痒、2例眼睑分泌异常、4例脸部潮热;(3)1个研究报告了出现2例患儿眼外周红肿并伴有轻微疼痛、3例患者耳部轻微疼痛和3例耳穴皮肤溃烂。Meta分析结果:(1)针灸疗法对照常规治疗对总有效率评分的影响71个研究均采用总有效率作为评估治疗近视的疗效的测量指标。对治疗后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能更好提高总有效率。按照不同针灸类型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刺治疗近视、耳穴贴压治疗近视、腹针治疗近视、针灸配合中药熏眼、针刺配合梅花针等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好的提高总有效率;仅2个研究报道了针刺结合灸法治疗近视,结果显示本组研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其RR值大于1,呈现出一定的趋势,未来需要更多证据以验证该种疗法的有效性;(2)针灸疗法对照常规治疗对患者裸眼视力的影响71个研究中有29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对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疗法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裸眼视力;(3)针灸疗法对照常规治疗对患者眼压、眼轴的影响71个研究中有3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患者眼压值,对治疗前、后患者眼压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疗法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眼压值;共有2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患者眼轴值,对治疗前、后患者眼轴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本组研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未来需要更多证据进行验证;(二)用穴规律研究共有53篇文献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所有文献中含有52种穴位,共计394频次的穴位被录入数据库。对纳入的文献中选用穴位、穴位归经、穴位位置和近视分类进行分析与研究。(1)选用穴位本次研究治疗近视文献使用攒竹穴37频次,睛明穴33频次,四白穴32频次,太阳穴29频次,丝竹空穴25频次,风池穴24频次,鱼腰穴22频次,光明穴17频次等。研究者运用针灸治疗近视,使用最多的穴位是:攒竹穴、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丝竹空穴、风池穴和鱼腰穴等。攒竹为最常用的穴位,是治疗近视的主要穴位。[攒竹-睛明-四白-太阳-鱼腰]、[攒竹-睛明-四白-太阳-丝竹空]、[攒竹-睛明-四白-鱼腰]、[攒竹-睛明-太阳]、[睛明-四白]、[四白-太阳]等为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常用的穴位配对。(2)穴位归经本次研究治疗近视文献使用足太阳膀胱经穴位48频次,足少阳胆经41频次,足阳明胃经43频次,手少阳三焦经24频次,手阳明大肠经20频次,足太阴脾经13频次,经外穴41频次等。研究者运用针灸治疗近视使用最多的经络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为最常用的经络,是治疗近视的主要经络。[膀胱经-胃经-经外穴]、[膀胱经-胃经]、[膀胱经-胆经]、[膀胱经-经外穴]为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常用的经络配对。(3)穴位位置本次研究治疗近视文献使用眼周部穴位50频次,头面部穴位50频次,四肢35频次,胸腹部3频次,背部10频次。研究者运用针灸治疗近视使用最多的穴位位置为“眼周部和头面部”。(4)近视分类本次研究治疗近视文献使用近视53频次,其中青少年近视27频次,儿童近视7频次,假性近视11频次。研究者运用针灸治疗近视使用最多的穴近视分类为“青少年近视、儿童近视和假性近视”。结论:1.针灸疗法治疗近视有效:针灸疗法中单纯针刺治疗近视,耳穴贴压治疗近视,腹针治疗近视,针刺配合梅花针、针灸配合中药熏眼等针灸疗法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针灸疗法在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及改善眼压上也优于常规治疗;2.针灸治疗近视中常用穴位为:攒竹、睛明、四白、太阳、丝竹空和凤池,其中攒竹为最常用穴位。[攒竹-睛明-四白-太阳-鱼腰]、[攒竹-睛明-四白-太阳-丝竹空]、[攒竹-睛明-四白-鱼腰]、[攒竹-睛明-太阳]、[睛明-四白]、[四白-太阳]为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常用的穴位配对;3.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是针灸治疗近视最常用的经络,[膀胱经-胃经-经外穴]、[膀胱经-胃经]、[膀胱经-胆经]、[膀胱经-经外穴]为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常用的经络配对;4.针灸治疗近视常用的位置为:眼周部和头面部;5.医家在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较为常用的近视分类是:假性近视、儿童近视和青少年近视。针灸治疗近视有效,但是临床试验方法存在质量欠佳,审慎对待该结论。
陈程[2](2021)在《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干预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本次临床试验,观察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对青少年近视的干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今后全面推广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防控青少年近视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病例主要招募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南湖华锦花园艾耳堂诊所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患者。招募患者前制定相关标准,按照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64名患者(124只患眼)纳入本次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62只患眼)。对照组予以单纯穴位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予以磁珠耳穴贴贴压耳穴。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接受健康宣教,需坚持执行用眼卫生要求。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结束1个月随访时的裸眼视力、临床症状评分作为观察指标予以统计分析,评价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干预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结果:1.完成本研究病例情况:经过筛选后有64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在试验过程中,因未遵循相关规定,对其中2例患者进行了剔除、脱落处理,最终观察组有31例(61只患眼)、对照组有31例(60只患眼)坚持完成了此次研究。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基线数据比较,p值均大于0.05,表明两组患者的干预结果具有可比性。3.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干预后、随访期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均呈上升趋势,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随访期与干预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干预后、随访期的裸眼视力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裸眼视力,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干预后、随访期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与干预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干预后、随访期的临床症状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5.整体疗效分析: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4.8%、80.6%,对照组、观察组随访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8.4%、80.6%。比较干预后、随访期两组整体疗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本次整个研究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1.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与单纯穴位按摩均能改善近视青少年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裸眼视力,在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方面均能起到确切疗效。2.在改善近视青少年的临床症状和裸眼视力方面,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的短期疗效、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穴位按摩。3.耳穴磁疗法、穴位按摩法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利于广泛推广以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生、进展。
韦丽娇,谢祥勇,何碧华,吴文萍[3](2020)在《光学矫正青少年近视眼防控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患病率快速增长,且低龄化趋势明显。在青少年近视眼防控的众多方法中,目前光学矫正占据主导地位,是近视眼防控的重要手段。本文中笔者将对近年来国内外光学矫正近视眼防控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葛莉[4](2020)在《佩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表及眼压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佩戴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表及眼压的影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配镜部佩戴OK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60只眼),男14名(26只眼),女17名(34只眼),年龄(8-17)岁,平均(11.1±2.5)岁,戴镜前近视度数(-1.00至-6.00)D,平均(3.05±1.04)D。以性别、年龄、近视程度和角膜曲率为分组依据,分别进行观察。要求所有受试者均在夜晚佩戴OK镜,使用时长在8小时以上。患者在戴镜前、戴镜后的1天、1个周、1个月和3个月接受复查,检查项目:视力、角膜地形图、眼压、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结果:1.戴镜后各个时间点的等效屈光度均较戴镜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个周内屈光度下降最快,1个月后趋于稳定。2.戴镜后各个时间点的角膜曲率均较戴镜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个周内角膜曲率下降最快,1个月后趋于稳定。3.戴镜后各个时间点眼压均较戴镜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的1天、1个周眼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个周内眼压下降最快,1个周后趋于稳定。不同性别组在戴镜前眼压差异有显着性(P<0.05),在戴镜后各个时间点眼压差异无显着性(P>0.05)。低龄组和高龄组在戴镜前、戴镜后1天、1个周、1个月眼压差异有显着性(P<0.05),在戴镜后3个月眼压差异无显着性(P>0.05)。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在戴镜前、戴镜后1天、1个周眼压差异有显着性(P<0.05),在戴镜后1个月、3个月眼压差异无显着性(P>0.05)。低曲率组和高曲率组在戴镜前后各个时间点眼压差异有显着性(P<0.05)。4.戴镜后各个随访时间的BUT和戴镜前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个天内BUT下降最快,之后逐渐升高,1个周后趋于稳定。不同性别组在戴镜前后各个时间点BUT差异无显着性(P>0.05)。低龄组和高龄组、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低曲率组和高曲率组在戴镜前后各个时间点BUT差异有显着性(P<0.05)。5.戴镜后各个时间点的泪液分泌量和戴镜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1>0.05)。6.戴镜前后角膜点染情况分别是:戴镜前后角膜点染情况分别是:戴镜后1天6只眼(10%),1个周9只眼(15%),1个月11只眼(18.3%),3个月8只眼(13.3%),均为I级染色,无II级、III级、IV级染色情况。未进行特殊处理,密切观察后发现症状消失。结论:1.青少年近视患者短期佩戴OK镜可有效降低屈光度及角膜曲率,快速实现矫正近视的目的,戴镜期间非接触眼压计值降低、泪膜稳定性下降,二者的改变均集中发生在戴镜后1周内,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2.佩戴OK镜后非接触眼压计值的降低与性别、年龄、屈光度、角膜曲率相关。3.佩戴OK镜后泪膜稳定性的下降与年龄、屈光度、角膜曲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性别无明显相关。
李兰燕[5](2020)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配戴欧几里德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青少年的随访观察与常规戴框架眼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探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屈光度、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眼轴,角膜内皮细胞,角膜中央厚度,眼压及等参数的影响,以及延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和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对角膜塑形镜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客观正确的评价,进一步补充相关临床数据,为正确科学、健康合理地配戴角膜塑形镜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本次试验的目的,选取在我院眼科就诊的90例患者,时间段为2017年1月份到2017年6月份。根据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试验的方法不同,将90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成配戴角膜塑形镜组与配戴框架眼镜组两组,每组45人,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配戴角膜塑形镜组患者需要每天晚上睡眠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每天晚上保证8-10小时睡眠配戴框架眼镜组患者需要白天常规配戴框架眼镜。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分别收集整理两组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屈光度(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SE)、角膜曲率(anterior corneal curvature,ACC)、眼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中央厚度、及眼压等参数的变化展开综合对比,通过记录收集多项数据信息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裸眼视力呈现出逐渐提高的特征,在1个月内视力提升非常明显,在前3个月的时间内,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在1年之后,裸眼视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配戴框架眼镜的患者在配戴1个月后裸眼视力基本稳定没有太大变化,在戴镜后在3个月后,视力呈现出下降趋势,在1年之后,裸眼视力下降力度较高,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屈光度比较结果可知,在配戴之前与配戴之后的差异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呈现出降低的趋势。配戴框架眼镜的患者屈光度比较结果可知,配戴之后屈光度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还分析两组患者的角膜水平曲率与垂直曲率,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改组患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呈降低趋势,而配戴框架镜眼镜的患者呈增加趋势,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组与戴镜前相比眼轴增长0.15mm,配戴框架眼镜的患者与戴镜前相比眼轴增长0.36mm,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角膜中央厚度等指标上分析,与戴镜前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青少年近视人群这一高发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己意愿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研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对青少年近视控制的临床学效果。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比框架眼镜能安全、有效地降低患者屈光度,提高裸眼视力,延缓眼轴增长。验配人员在充分掌握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程序与验配技术的前提之下,在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中科学合理运用角膜塑形镜,是具有临床意义的,值得推广。图4幅;表17个;参149篇。
贺衡[6](2020)在《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对7~12岁近视儿童眼生物参数及调节参数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7-12岁近视患者在佩戴角膜塑形镜及框架眼镜后眼生物参数及调节参数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种屈光矫正方式对近视的控制作用以及对调节功能的影响,为7~12岁近视儿童合理使用角膜塑形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来源于2017年10月到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眼科及视光中心的7~12岁近视患者共60例(120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60眼)佩戴角膜塑形镜,对照组30例(60眼)佩戴普通框架眼镜。观察两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调节幅度、调节反应、调节灵敏度戴镜前、戴镜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裸眼视力:观察组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裸眼视力较对照组提升显着(P<0.001)。2.屈光度:观察组戴镜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屈光度较对照组降低显着(P<0.01)。3.眼轴:对照组戴镜12个月后眼轴增长较观察组明显(P<0.05)。4.调节幅度:(1)组间比较:两组戴镜前、1个月、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戴镜后6个月、12个月调节幅度较对照组提升显着(P<0.05)。(2)组内比较:观察组戴镜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戴镜1、3、6个月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12个月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调节反应:(1)组间比较:两组戴镜前、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戴镜3个月、6个月、12个月调节反应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2)组内比较:观察组戴镜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戴镜后3个月、6个月较戴镜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1个月、12个月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调节灵敏度:(1)组间比较:戴镜前、1个月、3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戴镜后6个月、12个月调节灵敏度较对照组提升显着(P<0.05)。(2)组内比较:观察组戴镜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戴镜1、3、6个月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12个月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角膜塑形镜较框架眼镜可以有效提升近视儿童的裸眼视力、降低屈光度、控制眼轴的延长,低中度近视矫正效果优于框架眼镜。2.7~12岁近视儿童佩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在戴镜1、3、6个月均可以提升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敏度、降低调节滞后量,但是角膜塑形镜治疗效果优于框架眼镜,且戴镜12个月疗效稳定,框架眼镜在戴镜12个月后调节参数有反弹的趋势。3.角膜塑形镜对比框架眼镜可以有效的改善7~12岁近视儿童的眼生物参数及调节参数,更有利于近视的控制,且随着矫正时间的增加,对调节功能向正常化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黄素侦[7](2020)在《多焦软镜对屈光参差性近视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1.观察多焦软镜对屈光参差性近视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2.观察多焦软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60例3~12岁屈光参差性近视儿童,观察组(30例)予配戴多焦软镜,对照组(30例)予配戴框架镜,观测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年的同时视,融合功能,远立体视,近立体视的变化;观测两组患者戴镜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视力、屈光度、眼轴的变化;观察配戴多焦软镜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记录随访期间患者角膜和结膜的并发症。结果:同时视: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同时视较治疗前提升(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2.融合功能: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融合功能较治疗前提升(P<0.05),组内两两比较明显无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3.近立体视:观察组治疗3个月、1年近立体视提升比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年近立体视较治疗前提升(P<0.05),组内两两比较,治疗1年近立体视较3个月和6个月前提升(P<0.05)。4.远立体视: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年远立体视提升比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年远立体视提升较治疗前好(P<0.05),组内两两比较,治疗6个月、1年远立体视提升较3个月前好(P<0.05)。5.戴镜治疗前后远、近立体视获得率的变化:治疗3个月时远近立体视获得率未见明显差异,治疗6个月及1年时远立体视的获得率比近立体视高。6.治疗1年后影响立体视恢复相关因素分析:(1)观察组戴镜治疗后1年后,3~7岁组近立体视获得率较8~12岁组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儿的远立体视、近立体视恢复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3)屈光参差程度为1.00~2.50D组的远立体视和近立体视获得率均较2.51~5.375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视力:治疗1年后,观察组视力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8.眼轴及屈光度:治疗1年后,观察组眼轴、近视度数无明显增长(P>0.05),对照组眼轴、近视度数有轻度增长(P<0.05),这1年里对照组眼轴、近视度数增长量较观察组大(P<0.05)。9.随访期间未出现严重的角膜、结膜并发症,戴镜满1年角膜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1.相对于框架眼镜,多焦软镜更能有效的促进屈光参差性近视青少年儿童双眼视功能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中远立体视恢复较近立体快,患儿年龄越小,近立体视恢复越好,立体视的恢复快慢与屈光参差程度成反比。2.相对于框架镜,多焦软镜更能有效的减缓眼轴、屈光度的增长速度,短期内配戴多焦软镜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3.短期内配戴多焦软镜未出现严重的角膜和结膜并发症,对角膜的中央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鹿大千[8](2020)在《计算机辅助角膜塑形镜验配模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1年随访期间,通过分析患者戴镜前后裸眼和矫正视力、中央角膜曲率、眼部健康状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轴增长等因素,综合分析传统试戴法和软件验配法适配的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效果,同时根据患者各项初始角膜地形图参数,分析戴镜后镜片偏位原因并发现能够预测镜片偏位的角膜形态参数。方法第一部分:纳入100名8~14岁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并将其分为传统试戴验配组(50人)和软件验配组(50人),所有患者均选取右眼进行分析。患者戴镜前和每次随访时进行远距裸眼视力、主觉验光、角膜地形图、眼部健康状况检查,随访时间点为戴镜前,戴镜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此外,在戴镜前和戴镜后12个月分别进行眼轴长度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检查。第二部分:纳入50名8~14岁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根据患者配镜前以及戴镜后1个月的角膜地形图数据,分析角膜前表面的形态学参数,包括平坦K(K1)、陡峭K(K2)、不同范围内的角膜散光(3mm-CA、5mm-CA、7mm-CA)、表面非对称指数(SAI)、表面规则指数(SRI)、最佳拟合球面曲率、角膜直径(DC)、角膜中央与角膜顶点距离(DCCV)、平坦离心率(E1)、陡峭离心率(E2)、离心率比(E1/E2)、角膜鼻颞侧象限不同范围的曲率差(3mm-Knt、5mm-Knt、7mm-Knt)以及上下方象限不同范围的曲率差(3mm-Ksi、5mm-Ksi、7mm-Ksi)。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戴镜1个月后镜片偏位原因,判断能够预测戴镜后镜片偏位的地形图参数。结果第一部分:与基线数据相比,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的等效球镜度、裸眼视力以及中央角膜曲率均有明显变化(P<0.05),试戴组与软件组在每个随访时间点的各项数据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戴镜1年后,各组内眼轴长度和内皮细胞计数与戴镜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的角膜点染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部分:患者戴镜1个月后镜片的偏位幅度为0.15±0.23 mm,根据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4项参数与镜片总体偏位相关(P<0.01),即SAI(β=0.252),DCCV(β=0.539),5 mm-CA(β=-0.268)以及3 mm-Ksi(β=-0.374);5项参数与镜片水平偏位有关(P<0.01),即DC(β=0.205),DCCV(β=0.881),3mm-CA(β=-0.217),5 mm-Knt(β=0.150)以及3 mm-Ksi(β=-0.180);3项参数与镜片垂直偏位有关(P<0.01),包括SAI(β=0.542),5 mm-CA(β=-0.188),3 mm-Ksi(β=-0.213)。结论试戴法和软件法验配的角膜塑形镜均可以有效的控制近视发展,控制效果无差异。对于可能需要使用更多弧段或更大光学区的特定患者,单纯使用软件法验配可能仍然有限,因此,在OK镜验配中需要结合两种方法使用。在角膜塑形镜验配过程中,镜片偏位是常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偏位幅度是可以接受的,同时,镜片偏位的幅度可以通过戴镜前的角膜形态参数预测,包括SAI、DCCV、5mm-Knt以及3mm-Ksi。
谢意[9](2020)在《OCTA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佩戴OK镜后黄斑区微循环变化及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微循环差异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不同屈光度青少年近视患者黄斑区微循环的差异及佩戴角膜塑形镜后微循环的变化,包括黄斑区血管长度密度,血管宽度密度,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周长、形态指数。探讨近视的发病机制,角膜塑形镜的作用原理及安全性。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青少年近视患者视网膜血流密度、中心凹无血管区形态之间的差异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3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所有患者均取右眼(30眼)行相关研究。判定受试者的中医证型,使用IOL Master 700获得眼轴长度数据,使用蔡司Cirrus 5000 OCTA测定黄斑区视网膜浅层血流密度,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周长、形态指数。专业验光师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定制CRT品牌的角膜塑形镜(OK镜),佩戴OK镜1天,2周,1月之后,再次测量上述指标。使用SPSS 26.0分析佩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相关数据变化。结果:本项研究共招募受试者36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整项研究,或其它因素脱落者共6人。最终符合标准者30人,其中男性14人,女性16人,年龄分布为10.9±2.193岁。低度近视者20例,中度近视者10人,无高度近视受试者。中医证型判定中,心气虚型12人,脾胃虚弱型9人,肝肾不足型9人,其具体结果分析如下:1.受试者的证型构成,心气虚型最多(40.0%),其次为脾胃虚弱型(30.0%),肝肾不足型(30.0%),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的中医证型构成比无明显差异(P>0.05)。2.中度近视组的黄斑旁中心区血管长度密度(18.7±0.779 mm-1)、宽度密度(0.368±0.019 mm-1)低于低度近视组(20.7±0.834 mm-1;0.440±0.026 m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完整区域的血管长度密度(17.7±0.677mm-1)、宽度密度(0.346±0.020 mm-1)同样低于低度近视组(19.4±0.701mm-1;0.411±0.023 m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黄斑中心区的血管长度密度(9.5±1.196mm-1),宽度密度(0.172±0.054 mm-1)与低度近视组(9.1±1.039mm-1;0.179±0.053 mm-1)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中度近视组的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0.24±0.160 mm2)、周长(1.54±0.593 mm)、形态指数(0.61±0.106)与低度近视组相比(0.22±0.095;1.81±0.874;0.71±0.411)均无明显差异(P>0.05)。4.眼轴长度与黄斑旁中心区血管长度密度(20.3±1.423 mm-1),完整区血管长度密度(19.1±1.271 mm-1),旁中心区血管宽度密度(0.416±0.042 mm-1),完整区血管宽度密度(0.390±0.038 mm-1)呈负相关(P<0.05)。与中心区血管长度密度(9.3±1.456 mm-1),宽度密度(0.177±0.052 mm-1)无明显相关性(P>0.05)。5.眼轴长度与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0.23±0.197 mm2)、周长(2.03±0.623mm)、形态指数(0.61±0.101)之间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6.佩戴OK镜后2周后,黄斑旁中心区血管长度密度(20.6±1.643 mm-1)、宽度密度(0.420±0.039 mm-1),完整区血管长度密度(19.3±1.488 mm-1),宽度密度(0.393±0.036 mm-1)较戴镜前升高(20.3±1.423 mm-1;0.416±0.042mm-1;19.1±1.271 mm-1;0.390±0.038 m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黄斑中心区血管长度密度(9.7±1.230mm-1)宽度密度(0.183±0.053mm-1),较戴镜(9.3±1.456 mm-1;0.177±0.052 mm-1)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佩戴OK镜1天,2周,1月后,中心凹无血管区的面积,周长,形态指数较戴镜前均无显着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在黄斑旁中心区及完整区,心气虚型受试者的血管长度密度低于脾胃虚弱型与肝肾不足型(P<0.05)。在旁中心区,心气虚型的血管宽度密度低于脾胃虚弱型(P<0.05)。在完整区,心气虚型的血管宽度密度低于肝肾不足型(P<0.05)。9.心气虚型、脾胃虚弱型、肝肾不足型青少年近视者在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周长、形态指数上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区视网膜血流密度无明显差异,而旁中心区与完整区血流密度存在差异。2.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周长,形态指数之间无明显差异。3.低中度青少年近视者佩戴OK镜2周以后黄斑旁中心区、完整区的血流密度升高,1月后黄斑中心区血流密度升高,可能与眼轴机械性牵拉减轻,眼轴增长延缓,视网膜需氧量增加有关。4.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佩戴OK镜后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周长、形态指数无明显改变(P>0.05)。5.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中,心气虚、脾胃虚弱、肝肾不足三组证型间的黄斑区血流密度在不同区域上存在差异,中心凹无血管区形态无明显差异。
胡瑶[10](2020)在《佩戴角膜塑形镜对气虚质近视儿童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佩戴角膜塑形镜后气虚质近视儿童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探索佩戴角膜塑形镜是否会对气虚质近视儿童的视网膜氧代谢产生影响,为角膜塑形镜的作用机理提供新的切入点及视角。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35例35眼。在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前,使用多波长结构功能耦联的视网膜图像测量仪进行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数据采集,在佩戴角膜塑形镜后的第1天、第2周、第1个月再进行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在佩戴角膜塑形镜1月后,完成随访观察者共31例31眼,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10.58±1.48岁,平均裸眼视力为0.70±0.44,平均眼轴长度为24.35±1.01mm,平均等效球镜屈光度为-2.28±1.35D,结果如下:1.在戴镜后所有受试者的视网膜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短期内无明显改变,但总体上呈增长趋势(P<0.05),在戴镜后1月出现显着增加(P<0.017)。所有受试者视网膜平均静脉血氧饱和度在戴镜后呈下降趋势(P<0.001),戴镜后1天开始出现降低(P<0.017),之后各个时间点测得的指标较未佩戴前均有所下降(P均<0.017)。所有受试者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在戴镜后呈明显增长趋势(P<0.001),戴镜后1天出现显着增加(P<0.017),在戴镜后1个月仍持续增加(P均<0.017)。2.不同性别、不同屈光度对戴镜后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的影响未见不同(P均>0.05),但不同年龄对戴镜后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产生影响(P<0.05),在戴镜1个月后,10岁以下组的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增长幅度大于10岁以上组(P<0.05)。3.在戴镜后1月与戴镜前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变化的相关性分析中,年龄与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变化呈负相关(r=-0.538,P=0.002);在线性回归分析中,在调整性别和屈光度因素后,年龄仍是视网膜平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变化的影响因素(β=-0.483,P=0.016)。结论:1.佩戴角塑形镜对气虚质近视儿童的视网膜氧代谢产生影响,改善病理状态下视网膜组织供氧和耗氧间的不平衡。2.低龄气虚质近视儿童在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视网膜氧代谢的增幅更大,视网膜组织氧代谢异常缓解更明显,角膜塑形镜对低龄气虚质近视儿童的治疗效果可能更好。
二、OK镜治疗近视54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K镜治疗近视54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近视的系统评价与用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对近视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近视的中医学渊源 |
1.2 近视的病因病机 |
1.3 近视的中医治疗 |
1.3.1 针刺治疗近视 |
1.3.2 艾灸治疗近视 |
1.3.3 耳穴贴压治疗近视 |
1.3.4 推拿治疗近视 |
1.3.5 中药治疗近视 |
1.3.6 梅花针治疗近视 |
1.4 针灸治疗近视的机制 |
第二部分 西医对近视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近视的定义与分类 |
2.2 近视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
2.2.1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
2.2.2 眼部调节功能因素 |
2.2.3 其他危险因素 |
2.3 近视的发病机制 |
2.4 近视的西医治疗 |
2.4.1 配镜治疗 |
2.4.2 药物治疗 |
2.4.3 常规治疗 |
2.4.4 手术矫正 |
第三部分 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系统评价 |
3.1 纳入标准 |
3.1.1 文献类型 |
3.1.2 研究对象 |
3.1.3 干预措施 |
3.1.4 语言 |
3.2 排除标准 |
3.2.1 文献类别 |
3.2.2 文献内容 |
3.3 文献检索 |
3.3.1 文献检索用数据库 |
3.3.2 检索时间 |
3.4 结局指标 |
3.5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3.5.1 文献筛选 |
3.5.2 记录文献数据 |
3.6 文献质量评价 |
3.7 统计学方法 |
3.8 敏感性的评价 |
3.9 发表偏倚的评价 |
3.10 结果 |
3.10.1 文献筛选情况 |
3.10.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
3.10.3 干预措施特征 |
3.10.4 结局指标特征 |
3.10.5 文献的质量评估 |
3.10.6 疗效评价 |
3.11 讨论 |
3.11.1 文献一般情况 |
3.11.2 临床疗效 |
3.11.3 不良反应 |
3.11.4 治疗近视有效的针灸方法 |
3.11.5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
3.11.6 结论 |
3.11.7 创新点 |
3.11.8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第四部分 基于偏序结构图方法的针灸治疗近视用穴规律研究 |
4.1 知识图谱与偏序结构图 |
4.2 文献纳入 |
4.2.1 纳入标准 |
4.2.2 排除标准 |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4.1 小结 |
4.4.2 从中医药传统理论解释结果 |
4.4.3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干预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1.6 脱落病例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干预措施 |
2.3 注意事项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不良反应观察 |
2.7 质量控制方法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基线水平比较 |
3.3 疗效比较 |
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近视的认识 |
1.1 我国青少年近视流行现状 |
1.2 影响因素 |
1.3 发病机制 |
1.4 西医治疗 |
2 中医学对近视的认识 |
2.1 病名溯源 |
2.2 病因分析 |
2.3 病机探讨 |
2.4 中医治疗 |
3 中医“治未病”理念 |
3.1 “治未病”理念的渊源 |
3.2 “治未病”理念在防治青少年近视中的体现 |
4 干预方法选择依据 |
4.1 选择耳穴磁疗的理论依据 |
4.2 耳穴磁疗取穴依据 |
4.3 穴位按摩作用机理 |
4.4 穴位按摩选穴依据 |
5 疗效分析 |
6 不足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近视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用眼卫生要求 |
附录4 临床症状评分表 |
致谢 |
(3)光学矫正青少年近视眼防控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光学矫正控制近视眼的方式 |
二、近阅读附加镜光学矫正法 |
(一)双焦点眼镜 |
(二)渐进多焦点眼镜 |
(三)棱镜式组合透镜(双光棱镜) |
三、改变周边离焦的光学矫正法 |
(一)减少周边远视性离焦设计的框架镜 |
(二)可产生周边近视性离焦的光学镜片——OK镜 |
1.OK镜的发展史: |
2.现代OK镜的工作原理: |
3.OK镜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
4.OK镜与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es,RGP)的比较: |
5.OK镜与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比较: |
6.OK镜与框架眼镜的比较: |
7.OK镜与药物控制效果的比较: |
(三)可产生周边近视性离焦的光学镜片——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 |
1.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发展史: |
2.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类型: |
3.不同设计类型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控制近视眼进展效果的比较: |
4.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应用: |
(四)可产生周边近视性离焦的光学镜片——多焦点RGP |
1.RGP的特点: |
2.多焦点RGP的发展、类型及临床应用: |
(五)可产生周边近视性离焦的光学镜片——多焦点近视离焦框架眼镜 |
四、对当前各种光学矫正法控制近视眼进展效果的初步评估 |
(4)佩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表及眼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材料与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等效屈光度 |
2.2 角膜曲率 |
2.3 眼压 |
2.4 泪膜破裂时间 |
2.5 泪液分泌量 |
2.6 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 |
第三章 讨论 |
3.1 等效屈光度 |
3.2 角膜曲率 |
3.3 眼压 |
3.4 泪膜破裂时间 |
3.5 泪液分泌量 |
3.6 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5)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
1.1.3 检查项目及方法 |
1.1.4 研究方法 |
1.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1.1.6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1.2.2 两组患者配戴眼镜前各参数比较 |
1.2.3 两组患者配戴眼镜前后的各时间点参数比较 |
1.2.4 两组患者配镜前与戴镜后1年各参数差值比较 |
1.2.5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 |
1.3 讨论 |
1.3.1 近视流行概述 |
1.3.2 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效果 |
1.3.3 不足与展望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青少年近视的形成及控制效果的研究进展 |
2.1 近视的流行病学 |
2.2 近视的发病原因 |
2.2.1 环境因素 |
2.2.2 饮食因素 |
2.2.3 遗传因素 |
2.3 近视的危害 |
2.4 近视的矫正方法 |
2.4.1 手术治疗 |
2.4.2 非手术治疗 |
2.5 角膜塑形镜在近视进展控制中的安全有效性 |
2.5.1 角膜塑形镜的有效性评估 |
2.5.2 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角膜塑形镜近视矫正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6)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对7~12岁近视儿童眼生物参数及调节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近视流行病学调查 |
2.近视与影响因素 |
3.近视与发生机制 |
4.近视与调节学说 |
5.近视与光学矫正 |
第二部分 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 |
1.2 相关判定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观察指标 |
2.研究方法 |
2.1 仪器设备 |
2.2 一般检查项目 |
2.3 调节功能检查项目 |
2.4 镜片验配流程 |
2.5 质量控制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 |
1.年龄性别两组比较 |
2.裸眼视力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 |
3.屈光度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 |
4.眼轴各时间点两组间的比较 |
5.调节幅度戴镜前后和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 |
6.调节反应戴镜前后和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 |
7.调节灵敏度戴镜前后和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两种矫正方式对裸眼视力的影响 |
2.两种矫正方式对屈光度的影响 |
3.两种矫正方式对眼轴的影响 |
4.两种矫正方式对调节幅度的影响 |
5.两种矫正方式对调节反应的影响 |
6.两种矫正方式对调节灵敏度的影响 |
7.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影响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发展的相关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多焦软镜对屈光参差性近视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的研究标准 |
1.3 纳入患者的基本资料 |
2.研究方法 |
2.1 仪器设备 |
2.2 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1.患者的基础资料 |
2.治疗前后双眼视变化情况 |
2.1 同时视 |
2.2 融合功能 |
2.3 近立体视 |
2.4 远立体视 |
2.5 戴镜治疗前后远、近立体视获得率的变化 |
2.6 治疗1年后影响立体视恢复相关因素分析 |
2.6.1 年龄与立体视恢复的关系 |
2.6.2 性别与立体视恢复的关系 |
2.6.3 屈光参差程度与立体视恢复的关系 |
3.多焦软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的有效性 |
3.1 治疗前后视力的变化 |
3.2 治疗前后近视度数的变化 |
3.3 治疗前后眼轴的变化 |
4.多焦软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的安全性 |
4.1 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 |
4.2 记录配戴多焦软镜期间患者出现的角膜和结膜的并发症 |
第三部分 讨论 |
1.多焦软镜对屈光参差性近视青少年儿童双眼视的影响 |
1.1 同时视 |
1.2 融合功能 |
1.3 立体视 |
1.4 性别对立体视恢复的影响 |
1.5 年龄与对立体视恢复的影响 |
1.6 屈光参差程度对立体视恢复的影响 |
1.7 治疗后远近立体视获得率的变化 |
2.多焦软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发展的有效性观察 |
3.多焦软镜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的安全性观察 |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屈光参差的治疗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8)计算机辅助角膜塑形镜验配模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传统试戴法与软件法验配角膜塑形镜有效性评估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受试者招募及分组 |
1.1.2 主要仪器及药物 |
1.1.3 患者教育及知情同意 |
1.1.4 角膜塑形镜验配前检查 |
1.1.5 角膜塑形镜验配 |
1.1.6 角膜塑形镜护理 |
1.1.7 戴镜后随访 |
1.1.8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基线人口统计学数据 |
1.2.2 远距裸眼视力 |
1.2.3 等效球镜度 |
1.2.4 角膜中央区3mm曲率 |
1.2.5 眼轴长度 |
1.2.6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
1.2.7 角膜点染 |
1.3 讨论 |
1.3.1 远距裸眼视力 |
1.3.2 等效球镜度 |
1.3.3 中央角膜曲率 |
1.3.4 眼轴长度 |
1.3.5 角膜安全性 |
1.4 小结 |
二、角膜地形图参数对角膜塑形镜戴镜后偏位的影响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受试者入组 |
2.1.2 主要仪器及药物 |
2.1.3 患者教育及知情同意 |
2.1.4 角膜塑形镜验配前检查 |
2.1.5 角膜塑形镜验配及护理 |
2.1.6 戴镜后随访 |
2.1.7 分析角膜地形图参数 |
2.1.8 计算角膜直径与角膜中心至顶点的距离 |
2.1.9 计算镜片偏位 |
2.1.10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各项角膜地形图参数、DC以及DCCV |
2.2.2 镜片偏位 |
2.2.3 相关分析 |
2.3 讨论 |
2.3.1 镜片偏位幅度 |
2.3.2 角膜散光 |
2.3.3 镜片直径 |
2.3.4 角膜中心至顶点的距离 |
2.3.5 不同范围内的角膜曲率差异 |
2.3.6 本研究不足之处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OCTA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佩戴OK镜后黄斑区微循环变化及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微循环差异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资料 |
1.1 病例来源及样本量 |
1.2 近视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证型判定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方法 |
2.1 观测和采集指标 |
2.2 主要仪器与用品 |
2.3 研究步骤 |
2.4 角膜塑形镜的使用要求 |
2.5 检测视网膜血流密度,FAZ形态的方法 |
2.6 视网膜血流密度,FAZ形态的计算方法 |
2.7 质量控制 |
2.8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基本情况比较 |
3.2 各组中医证型构成比 |
3.3 近视者黄斑区血流密度的比较 |
3.3.1 黄斑区血管VLD的比较 |
3.3.2 血管 PD 与眼轴的相关性 |
3.3.3 黄斑区血管PD的比较 |
3.4 血流密度与眼轴的相关性 |
3.4.1 血管VLD与眼轴的相关性 |
3.4.2 血流密度与眼轴的相关性散点图 |
3.5 佩戴OK镜后眼轴长度的变化 |
3.6 佩戴OK镜后黄斑区血流密度变化 |
3.6.1 戴镜后血管VLD的变化 |
3.6.2 戴镜后血管PD的变化 |
3.7 近视者FAZ面积、周长、形态指数的对比 |
3.8 近视者FAZ面积、周长、形态指数与眼轴的相关性 |
3.8.1 FAZ形态与眼轴的相关性 |
3.8.2 FAZ形态与眼轴相关性散点图 |
3.9 近视者佩戴OK镜后FAZ面积、周长、形态指数的变化 |
3.10 不同证型的近视者黄斑区血流密度的差异 |
3.10.1 不同证型间血管VLD的比较 |
3.10.2 不同证型间血管PD的比较 |
3.11 不同证型的近视者FAZ形态的差异 |
4.讨论 |
4.1 角膜塑形镜的相关研究 |
4.2 OCTA技术在近视中的应用 |
4.3 对近视的认识 |
4.3.1 中医病因病机 |
4.3.2 西医对近视的认识 |
4.4 研究结果的讨论 |
4.4.1 黄斑区血流密度 |
4.4.2 佩戴OK镜后的血流密度差异 |
4.4.3 FAZ形态 |
4.4.4 佩戴OK镜后的FAZ形态的变化 |
4.4.5 血流密度与眼轴的关系 |
4.4.6 血流密度、FAZ形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综述:近视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 青少年近视中医证型调查表 |
附件3 不同眼底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设备的型号及视网膜分层 |
附件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佩戴角膜塑形镜对气虚质近视儿童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及样本量 |
1.2 诊断标准 |
1.2.1 近视诊断标准 |
1.2.2 气虚质体质判定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终止标准 |
2 方法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观察及采集指标 |
2.3 研究步骤 |
2.3.1 验配方法 |
2.3.2 随访复查 |
2.4 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检测方法 |
2.4.1 眼底图像的采集 |
2.4.2 视网膜血氧饱和度数据的提取与计算方法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戴镜后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
3.3 戴镜后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变化影响因素的分析 |
3.3.1 不同性别对戴镜后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的影响 |
3.3.2 不同近视程度对戴镜后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的影响 |
3.3.3 不同年龄对戴镜后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的影响 |
3.3.4 戴镜后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的相关性与线性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近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4.2 儿童近视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
4.3 气虚体质对代谢的影响 |
4.3.1 气虚体质对整体代谢的影响 |
4.3.2 气虚体质对眼部视网膜氧代谢的影响 |
4.4 角膜塑形镜的相关研究 |
4.4.1 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主要作用机制 |
4.4.2 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脉络膜的影响 |
4.5 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研究 |
4.5.1 视网膜血氧测量仪的测量原理 |
4.5.2 视网膜血氧饱和度测量的应用 |
4.5.3 近视患者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特点 |
4.5.4 儿童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特点 |
4.6 戴镜后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
4.6.1 所有受试者戴镜后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
4.6.2 戴镜后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变化的影响因素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综述 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参考文献 |
附件2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 |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OK镜治疗近视54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治疗近视的系统评价与用穴规律研究[D]. 林汉瑜(Lam Hon Yu).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耳穴磁疗联合穴位按摩干预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D]. 陈程.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光学矫正青少年近视眼防控方法的研究进展[J]. 韦丽娇,谢祥勇,何碧华,吴文萍.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05)
- [4]佩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表及眼压的影响[D]. 葛莉. 延安大学, 2020(12)
- [5]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临床有效性研究[D]. 李兰燕.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对7~12岁近视儿童眼生物参数及调节参数的影响[D]. 贺衡.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多焦软镜对屈光参差性近视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D]. 黄素侦.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计算机辅助角膜塑形镜验配模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D]. 鹿大千.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OCTA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佩戴OK镜后黄斑区微循环变化及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微循环差异的相关研究[D]. 谢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佩戴角膜塑形镜对气虚质近视儿童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影响的研究[D]. 胡瑶.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