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的合成实验器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蒋金山[1](2020)在《“光的色散”实验的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的色散"实验受天气影响较大,可借助手持分光镜直接观察色散光带,利用小雨灯模拟太阳光改进该实验,在改进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探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实验的改进创新,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张芳田[2](2020)在《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教具改进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加突出和强调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正确认识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注意把握实验教学的特点,合理开发实验教学的课程资源。积极研究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具进行改进和创新是拓展实验教学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很多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具改进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教学存在“以讲代做,以演示代分组”的现象。对于实验室满足教学条件的实验会做,但是遇到实验困难,就多采用多媒体视频或动画课件代替,很少主动深入钻研实验教学,很少对实验教具进行改进和开发来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为载体,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背景,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分析,基于实验改进的一般原则,对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教具的改进进行案例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1)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追溯中学物理教具改进的研究历程,整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分析目前已有研究的优点以及研究的缺口,从中寻找突破口进行本文的研究。(2)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中出现的光学相关的实验进行整理,分析其教材内容,并详细分析了每类实验教具的特点,指出部分现有光学实验教具的不足之处(3)通过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了解武汉市蔡甸区初中物理光学实验课堂教学的实施现状,深入了解一线教师在光学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光学实验中存在实验室实验设备不充足、部分实验无相应配套实验器材、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设想等客观问题。也了解到一线教师在思想上对光学实验教具改进的作用高度认可,但很少动手进行实验改进的实践(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光学实验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依照实验改进的一般原则,按照学生实验、演示实验、随堂实验、课后实验四大类提出了光学实验教具改进的策略。具体针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透镜对光的作用”、“水透镜”实验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行了合理地教具改进,形成光学实验教具改进的案例(5)将学生实验和课后实验教具改进案例相结合,给出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案例;将演示实验和随堂实验教具改进案例相结合,给出了《透镜》应用案例。并选取《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应用实施,来初步分析实验教具改进对有效性教学的作用。
宋加全[3](2019)在《“光的色彩 颜色”项目设计与创新》文中认为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并将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文章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光的色彩颜色"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通过不同项目的创新设计与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相关素养的方法与路径。
张辰[4](2019)在《初中物理光学自制教具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不能是死知识,而是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物理学科中,要求学生形成物理观念,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对科学和技术应用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这些教学目标的完成,必然离不开教具仪器,这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尤其是自制教具,除了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物理观念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起到很好地辅助作用。物理教师自制教具的过程,就是提高自身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过程。通过调研发现,国外在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视自制教具和低成本实验的应用。尤其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用自制教具做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常态现象。他们的教师都会接受有关实验教具制作和创新的技能培训。而在中国,虽然也有许多有关自制教具的研究,但自制教具和创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如国外灵活和广泛,而且教师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素养。通过文献查阅及学校走访调查还发现,初中光学部分教具的改进与创新较少,有必要对初中光学教具进行改进与开发,所以选取初中光学部分进行教具的设计制作及教学应用研究。首先对自制教具的概念进行明确,给出自制教具的基本要求、原则和流程。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现状及对教材和课标的研究分析,先是针对实验室教具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制作了光的反射探究教具、折射探究教具、模拟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教具等;二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将一些实例做成了教具,如:体验叉鱼的情境教具、“照亮屋子”的情境教具等;三是根据物理原理,设计创新小实验和小制作,如:杯中演示水面上的反射与折射现象的小实验,魔术钱盒、神奇的旋转色盘小制作等。为了更好应用自制教具落实对学生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也参与到自制教具中来,带领学生一起设计制作了光的平面镜成像探究教具。还让学生自己应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做小实验和小制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人在烟台某初中的一个班级进行自制教具的教学实践后,对物理组教师及实践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从访谈结果看,在物理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最后,本人还针对自制教具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宋加全[5](2019)在《“光的色彩 颜色”项目设计与创新》文中认为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并将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本文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光的色彩颜色"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通过不同项目的创新设计与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相关素养的方法与路径.
张育霞[6](2016)在《巧借误差分析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以“力的合成”实验教学设计为例》文中提出"力的合成"实验教学设计以"误差"为线索,通过设疑—解疑—探求规律的过程,既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又提升了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和善于反思的创新精神。
王太军[7](2016)在《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建构研究》文中认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国际上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但现实中存在大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低效或无效的事实,成为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病垢与瓶颈。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构成特点”、“怎样发展”、“培养低效原因”等问题的研究还相对欠缺。在学科教育领域,现行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尚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相距甚远。关于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特征的研究,以及如何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培养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其理论与实践之问题,均亟待解决。在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建构方面,本研究认为,实践能力是人在完成实践任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顺利解决现实问题的稳定心理特征。基于普通高中学生心理能力结构特点,结合已有研究基础,以及当前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高中学段适龄学生的相关能力培养要求,本研究尝试构建出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的理论模型。认为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要素主要包含两大能力因素群:一般能力因素群和特殊能力因素群,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作用域,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具有实践性、动态性、稳定性、习得性、具体性、外显性等特征,主要包含基础性实践能力、专项性实践能力和情境性实践能力三个层次,并由各层次能力拓展的子能力因素,共同构成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分析架构和条件支持系统,为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考察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研究认为,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兴趣动机与态度、实践活动与任务、评价激励与引导、实践条件与环境等共同构成了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发展的支持系统的基本要素。物理实验课程无论从其特有的学科特征还是其内在价值,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与提升,既有现实意义上的可能性,亦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可行性,物理实验课程与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逻辑关联和促进作用,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分析架构和条件支持系统,本研究设计开发了问卷量表与访谈、观察工具,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视角考察当前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现状。通过对甘肃省的省级示范性中学、市级示范性中学、普通中学的1249名学生的问卷测试,问卷量表的总体信度值克隆巴赫系数为0.879,数据检验的KMO值为0.886,Bartlett球形检验的x2值为14952.752(自由度为561),P<0.05,表明测试的信度与效度均达到良好以上水平。在问卷量表实测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各潜在变量因子涵盖了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条件支持因素,实测结构模型的各项参数:RMR、RMSEA、GFI、AGFI、NFI、RFI、IFI、TLI、CFI、x2/df等值与理论模型参照值吻合良好,表明实测结构模型拟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本研究对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模型建构的合理性,有效地表征了物理实验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现状水平的考查要素。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这种“薄弱”主要表现物理实验课程实施落实不到位。在“升学”利益的驱驶下,教师实验教学观念更为单薄,物理实验“可有可无”的程度,甚至“黑板上讲实验”,极大地阻碍了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对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是物理实验课程实施较好的学校,学生在物理实验中通常照搬实验步骤,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很难落到实处,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距甚远。从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现状来看,学生实践能力的整体水平趋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还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学校类别的差异。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物理实验及其课程活动真正带给学生的远远不止“会做题”的乐趣,对科学精神、探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责任与价值观等的形成,甚至对学生将来专业选择或从事职业的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形式的物理实验如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低成本物理实验、课外物理科技实践活动等分别对学生探究能力、应用能力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任务活动类的物理实验对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建构是本研究的重点。研究认为,物理实验课程建构首先要处理好发展性与系统性、兴趣性与主动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时代性与基础性、学术性与政策性几对关系;在课程目标上,需要对物理实验课程的育人价值和功能重新定位,旨在全面促进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着力发展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精神;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一方面对现有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与变革,另一方面注重“低成本”、“创新型”、“趣味化”、“活动化”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物理实验课程开发;在课程实施与组织方面,构建协调的支持系统以完善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条件性保障,整合实施途径以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培养,注重项目式体验教学以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加强实验课程资源开发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课程评价方面,立足于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消减其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既要注重课程目的的导向性评价,又需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性与生成性,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使之更加适合学生兴趣与实践,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师垚[8](2014)在《新课改下古蔺县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近7亿在农村,全国5万多所初高中学校,农村中学占到了40%,因此,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把农村的教育搞好了,国家的基础教育水平才能取得长足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基础教育课程的建设,2001年6月7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执行,依据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标准制定的的新一轮课程计划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推进,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专门指出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学课程里面,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物理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还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各个农村地区的政策、经济、教育等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导致各地的新课程改革有前有后有好有差,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关注农村地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新课改的国内外相关背景和现状。在第二章回顾了新世纪我国中学物理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和发展,说明了新课改理论对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讨论了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的问题,介绍了指导我国新课改的三种主要理论:多元智慧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第三章从物理学发展史、中学物理教学的组成、农村中学物理教学的特殊意义、物理课程标准的特殊要求这四个层面分析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本文所述调查研究部分,结合笔者在四川古蔺县工作3年的体会、走访和了解,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进行分析总结,运用问卷调查、分析统计、摄影、观察等方法,调查并研究了当地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在实验资源、教师素养、学生学习、实验开展和社会要求等方面显现出的优势与不足,同时选取大村中学作为典型,通过比较新课改前后在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上发生的变化,思考了给今后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哪些经验与启示。最后,笔者从改善物理实验教学环境、转变物理实验教学观念、提升物理实验教师素养、加强物理实验资源开发、丰富物理实验教学手段、改进物理实验评价标准这六个方面为新课改下古蔺农村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建议。
张长宝[9](2012)在《将物理实验进行到底——“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教学探索》文中指出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中最吸引学生的部分。刘炳升教授提出:"瓶瓶罐罐做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做一做,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持久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这一内容的备课时,教师反复摸索,不断尝试,由课前准备、课堂读图改进为自制教具、课堂实验,提高了教学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冯容士,李鼎[10](2012)在《DIS安培力实验器》文中提出定义一段通电直导线放在磁场中,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和导线的长度l、导线中的电流强度I、磁感应强度B以及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θ的正弦成正比。安培力F=KlIBsinθ。安培力是《上海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教育部编制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教学内容。该内容在上海课标中被置于"拓展型课程Ⅰ",在教育部课标中被置于"选修三",均定位于专业理工科学生培养所需的知识内容。
二、力的合成实验器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力的合成实验器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光的色散”实验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借助手持分光镜直接观察色散光带 |
2 利用小雨灯模拟太阳光 |
3 探究透明物体的颜色 |
4 探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
(2)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教具改进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理论基础 |
2.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教材及教具分析 |
2.1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教材内容分析 |
2.2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教具的不足分析 |
3.光学实验教学中教具改进情况的调查分析 |
3.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访谈设计与实施 |
3.4 调查结论与实施 |
4.光学实验教具改进案例研究 |
4.1 实验教具改进的策略 |
4.2 光学实验教具改进案例 |
5.光学实验教具改进教学应用 |
5.1 应用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5.2 应用二:《透镜》 |
5.3 实践评价与反思 |
6.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光的色彩 颜色”项目设计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提出问题:发展物理核心素养的原点项目活动1:寻找蓝气球 |
2 分类归纳:形成物理观念的方法项目任务2:给光源进行分类 |
3 实验探究:发展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
4 适恰评价:检验物理思维发展的手段 |
(4)初中物理光学自制教具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自制教具的概念、基本要求、原则和流程 |
2.1 概念界定 |
2.2 自制教具的基本要求 |
2.3 自制教具遵循的原则 |
2.4 自制教具的流程 |
第3章 初中光学自制教具的设计制作及应用 |
3.1 自制教具的准备工作 |
3.1.1 实践前的走访调查 |
3.1.2 自制教具的工作框架 |
3.1.3 实验室教具可做光学实验列表及教具补充名录 |
3.2 教具的制作及应用 |
3.2.1 已有实验的分析、教具的改进及应用 |
3.2.2 无教具光学实验与实例的教具制作及应用 |
3.2.3 学生自制教具 |
3.2.4 自制教具制作及使用中的意外收获 |
3.3 应用自制教具的教学案例设计 |
第4章 实践评价与反思 |
4.1 实践评价 |
4.1.1 实践学校物理组教师评价 |
4.1.2 学生评价 |
4.2 问题与建议 |
4.2.1 自制教具遇到的问题 |
4.2.2 解决问题的建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6)巧借误差分析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以“力的合成”实验教学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课前准备工作 |
1.1 精心准备误差小的实验器材 |
1.2 精心准备误差较大的实验器材 |
1.3 实验课前学生的知识准备 |
2“力的合成”实验的教学过程 |
2.1 设疑,激起学生误差分析的欲望 |
2.2 解疑,采用“开放式”的控制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误差分析 |
2.3 探求规律,在分析误差后,组织学生再实验 |
3 结束语 |
(7)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论 |
(一)问题提出 |
1.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深化改革的实践需要 |
3.研究者的前期研究积累 |
4.研究的问题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1.实践能力 |
2.课程 |
3.物理实验课程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实践能力的相关研究现状 |
1.实践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
2.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和模式的研究 |
3.实践能力评价问题的研究 |
(二)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相关研究现状 |
1.国外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相关研究现状 |
2.国内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实践哲学 |
1.不同时期的主要观点 |
2.实践哲学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二)能力相关理论 |
1.能力因素说 |
2.能力结构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4.成功智力理论 |
5.思维品质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1.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
2.建构主义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四、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特征与支持系统 |
(一)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模型建构 |
1.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模型建构的依据 |
2.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模型建构的方法论基础思考 |
3.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模型 |
(二)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特征 |
1.实践性特征 |
2.动态性特征 |
3.稳定性特征 |
4.习得性特征 |
5.具体性特征 |
6.外显性特征 |
(三)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支持系统 |
1.兴趣与动机是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
2.专业知识与经验是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
3.实践活动与任务是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
4.评价激励与引导是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 |
5.实践条件与环境是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五、物理实验课程对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 |
(一)物理实验的本质与价值 |
1.物理实验的本质 |
2.物理实验的价值 |
(二)物理实验课程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内在联系 |
1.物理实验课程促进实践能力提升的可能性 |
2.物理实验课程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关系 |
3.物理实验课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论原则 |
六、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现状 |
(一)调研工具制作 |
1.问卷题目设计 |
2.问卷结构与计分 |
3.问卷的试测与修订 |
(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
1.项目分析 |
2.信度分析 |
3.效度分析 |
(三)实施过程 |
1.访谈教师的分布 |
2.问卷调查对象的情况 |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
1.普通高中学生物理实验兴趣现状 |
2.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条件水平 |
3.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程度与现状 |
4.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学生实践能力表现水平 |
5. 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五)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 |
2.普通高中物理实验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差异性 |
3.高中物理实验中学生实践能力未得到显着提升 |
七、促进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物理实验课程案例研究 |
案例一:“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
案例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案例三:制作“微动力发电机”的物理实验创新实践 |
八、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物理实验课程建构 |
(一)物理实验课程建构的依据 |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
2.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 |
3.基于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在要求 |
(二)物理实验课程目标的设计 |
1.整体目标:重心要由科学素养向核心素养转移 |
2.具体目标:要强化物理实验课程目标的实践取向 |
(三)物理实验课程结构的优化 |
(四)物理实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1.力学专题实验 |
2.电磁学专题实验 |
3.热学专题实验 |
4.光学专题实验 |
5.原子物理学专题实验 |
(五)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策略 |
1.条件性保障:构建高度协调统一的支持系统 |
2.实施途径融合: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培养 |
3.教学方式变革:注重项目式体验教学 |
4.课程资源开发: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
(六)物理实验课程评价的建议 |
九、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1、从制度上规避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不到位的问题 |
2、高中物理实验的“课程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
3、“时代性”的新选择: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内容的多样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学生实践能力表现水平测量问卷 |
附录 2: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3:普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情况教师调查表 |
附录 4: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涉及的物理实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新课改下古蔺县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新课改的主要理论 |
2.1 新时期我国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和发展 |
2.2 指导我国新课改的主要理论 |
第三章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
3.1 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
3.2 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3.3 物理实验在农村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特殊意义 |
3.4 物理实验在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特殊要求 |
第四章 古蔺县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4.1 古蔺县基本概况介绍 |
4.1.1 古蔺县地理行政情况 |
4.1.2 古蔺县教育基本情况 |
4.2 新课改战略下古蔺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
4.2.1 奠定新课改实施的基础 |
4.2.2 迈出新课改实施的步伐 |
4.3 古蔺县部分农村中学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
4.3.1 调查说明 |
4.3.2 调查结果 |
4.3.3 调查结论 |
4.4 古蔺县大村中学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
4.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
4.4.2 调查说明 |
4.4.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5 教学案例 |
4.5.1 案例一:课堂实录 |
4.5.2 案例二:教学设计 |
4.6 启示与思考 |
第五章 新课改下对古蔺县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建议 |
5.1 改善物理实验教学环境 |
5.2 转变物理实验教学观念 |
5.3 提升物理实验教师素养 |
5.4 加强物理实验资源开发 |
5.5 丰富物理实验教学手段 |
5.6 改进物理实验评价标准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致谢 |
(9)将物理实验进行到底——“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次备课, 充分利用身边物体 |
二、再次备课, 精益求精改进器材 |
三、三次备课, 动手自制简易教具 |
1. 器材准备 |
2. 制作步骤 |
(10)DIS安培力实验器(论文提纲范文)
定义 |
一、从电流天平谈起 |
1. 教材中的电流天平 |
2. 教师自制的电流天平 |
(1)笔者当年作品 |
(2)利用天平改装成的电流天平 |
(3)其他类型的自制教具 |
二、DIS安培力实验器Ⅰ的研发 |
1. DIS安培力实验器Ⅰ结构简述 |
2. DIS安培力实验器Ⅰ的教学应用 |
3. 进才中学王肇铭老师的探索 |
4. DIS安培力实验器Ⅰ的应用总结 |
三、DIS安培力实验器Ⅱ的研发 |
1. DIS安培力实验器Ⅱ的结构 |
2. DIS安培力实验器Ⅱ的教学应用 |
(1)“交流电”引发的“知识关联效应” |
(2) DIS安培力实验器Ⅱ公开课的启示 |
四、DIS安培力实验器与上海课改教材建设 |
四、力的合成实验器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的色散”实验的改进[J]. 蒋金山.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0(10)
- [2]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教具改进实践研究[D]. 张芳田. 西南大学, 2020(01)
- [3]“光的色彩 颜色”项目设计与创新[J]. 宋加全. 物理教学探讨, 2019(06)
- [4]初中物理光学自制教具及其应用研究[D]. 张辰. 鲁东大学, 2019(12)
- [5]“光的色彩 颜色”项目设计与创新[J]. 宋加全. 中学物理, 2019(02)
- [6]巧借误差分析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以“力的合成”实验教学设计为例[J]. 张育霞.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6(Z1)
- [7]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建构研究[D]. 王太军.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8]新课改下古蔺县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D]. 师垚.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1)
- [9]将物理实验进行到底——“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教学探索[J]. 张长宝. 新课程(下), 2012(11)
- [10]DIS安培力实验器[J]. 冯容士,李鼎. 物理教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