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次记忆犹新的改版(论文文献综述)
胡晨[1](2021)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界面的情感化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发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应运而生。互联网巨头、科技公司以及传统金融机构竞相推出自己的APP,结合其自身的特点、优势进行竞争。时至今日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功能已经大同小异,其本质上也不再纯粹是仅仅解决金融业务的产品,而是整合多种资源的金融科技产品。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用户的消费习惯也在升级,人们更倾向于购买给自己带来愉悦的产品,在互联网金融日趋同化的背景下,如何使用情感化设计打动用户成为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的新方向,优秀的情感化设计可以使用户有更好的体验并对产品更加喜爱。互联网金融产品界面设计水平在近几年大幅提升,但情感化设计仍存在不足。本文以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为基础,结合其他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用户界面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以完善互联网金融产品界面设计、推动情感化设计应用为目的,从诺曼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出发,分析探讨情感化设计的应用方式与重要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现阶段用户的情感需求,从用户界面设计发展水平对比了国内外的情况,得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其次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情况与情感的本质,阐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感性工学与诺曼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概述用户体验并举例分析用户体验要素,为后文的案例分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用户研究分析用户的特点与需求,从本能、行为、反思三个层次总结成功的情感化设计经验,提炼总结安全感原则、便捷感原则、愉悦感原则为论文实践设计提供指导依据;最后以现有的中国建设银行APP为基础进行改版设计,结合竞品分析与当下产品的不足,充分运用前文总结的情感化设计安全感原则、便捷感原则、愉悦感原则设计出有良好体验的用户界面,最终得出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界面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可以通过本能、行为、反思三种层次的设计形式极大改善互联网金融用户体验的结论。
蔡平娟[2](2020)在《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宣传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定一十分重视党的宣传工作。抗战时期是陆定一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陆定一抗战时期宣传工作思想的形成,既来自于成长过程中接触的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又受制于抗战时期的历史社会环境,包括党外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双方既是队友又是对手,为了争夺话语权而展开宣传战;党内背景,中共自成立以来,党内出现了四次路线错误,严重影响了党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作为党内重要的报刊掌门人,陆定一在抗战时期的宣传工作实践主要包括负责《新华日报》(华北版)、《前线》杂志以及在毛泽东的领导与关怀下,担任解放日报社总编辑,与博古既合作又斗争,共同参与《解放日报》改版,扭转了博古的“新闻纸”办报思路,使《解放日报》由国际视野转向了延安视野。陆定一在宣传工作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宣传工作思想。陆定一主张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强调新闻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新闻真实论、全民党报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奠定了学理基础。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基础上形成的宣传工作思想也有权宜色彩,尤其是思维模式的二元对立、轻视新闻专业取向,对后来的舆论宣传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陆定一的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为政治动员群众,传播共产党形象,夺取抗战胜利,强化毛泽东党内的话语权发挥了关键作用,对加强和改进党在新形势下的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厢炜[3](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王蕾[4](2020)在《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文中研究表明韩少功,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湖南作家,他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地不断深入,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反思,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论文试图去解读韩少功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追求,以及在具体的创作指向中把握他独特的精神世界。韩少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这其中,鲁迅、沈从文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成为了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精神向导。因此,论文将通过上述几位作家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分别从韩少功的文化启蒙、文学寻根、文学思想建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论证,以深度剖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具体来说,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在他坚持不懈的人文关怀、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之中完成的。因此,论文的四个章节也将从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展开。论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缘由。第一部分以韩少功人生历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为时间纵轴,阐释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具体路径。韩少功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既是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他创作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将具体解读韩少功对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将侧重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构成之源、主要内涵和突出特征。一方面他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的浸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守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责。另一方面,鲁迅、沈从文、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精神导向作用。第二章到第四章将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将集中论证韩少功在鲁迅精神指引下文化“启蒙”意识的自觉形成。本章的第一节将鲁迅生存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火与剑”式的激烈批判与韩少功“中和”式的坚持与抵抗进行比较,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及价值立场的坚守。第二节将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韩少功笔下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和前途命运进行关注,试图去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知识群体生存境遇的异同。章节的最后,对鲁迅与韩少功在文化“启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将“国民性”批判作为鲁迅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重点突出韩少功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开拓。第三章将“寻根”作为本章的论述基点。沈从文对“生命优根”的执着追寻,对韩少功的文学“寻根”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第一节将对“寻根”母题进行简要探析,解读传统寻根视域下“优根”与“劣根”之选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义,并分析“寻根”视域下湖湘文化与巫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第三节将分别论述沈从文的“乡下人”寻根与韩少功的“外乡人”寻根,在比较他们各具特色的“寻根”路径中,重点分析韩少功新时期文学“寻根”所产生的时代意义。第四章将重点分析韩少功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指引下个人创作思想的建构以及具体表达。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至中国内地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本人也深受昆德拉创作思想的影响。从对“存在”的找寻、文体试验的践履,到拒绝“媚俗”坚守住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立场……韩少功在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一次次智慧地完成生命的独行之路,“倔强”地守候一份人文知识分子的“初心”。总之,本论文意在超越以往有关韩少功研究的单一路径和思维范式,主要采用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阐述结合一体的方法,对韩少功的文学实践和创作思想的价值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借以能够拓宽学界对韩少功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乔傲龙[5](2019)在《《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文中认为《抗战日报》创刊于“晋西事变”结束之后的1940年9月18日,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停刊,前后历时9年。作为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晋绥分局)的机关报,在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为中心,分五个部分对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本文所称的文化动员,既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称的以文化为手段所进行的动员,即以文学、艺术、新闻等方式动员民众参与中共领导下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同时亦包括以文化建设为目的而进行的人才动员,即中共为了发展其领导之下的文化事业,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第一部分追溯了中共的办报传统及其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以及从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到“晋西事变”之前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牺盟会、战动总会在晋西北地区的办报活动,论述了这一时期报纸所具有的鲜明的统一战线色彩,并重点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采编队伍的发展。这支采编队伍的人员具有双重角色,他们因动员而加入这支队伍,又通过办报动员了其他广大群众。在文化动员中,他们起到了核心的引领作用。从初期以国共对立时期的储备干部及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发展的知识人才为主,到1942年延安知识人才的大量补充,再到抗战胜利之后本土知识分子的崛起,《晋绥日报》(《抗战日报》)办报队伍9年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总体进程,由此可以看出此种动员不同于其他社会动员的渐进性特征、其对人才培养的依赖,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的接续性要求。第二部分论述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通讯队伍的建立和完善。报纸的通讯工作在1942年之前和之后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文化落后的根据地,只有党的各级政权把办报视为一种“深入的组织工作”,举全党之力并发动群众参与,报纸才能体现出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党性,并成为党对群众进行文化动员的有力武器,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则必须通过完善的通讯网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事实上,在《晋绥日报》(《抗战日报》)9年的发展过程中,报纸质量与通讯工作始终呈现出极强的正向相关。报纸通讯员队伍的逐渐壮大、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提升了文化动员的覆盖面及有效性。第三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三级报网中的地方油印报纸和基层乡村的黑板报,及其与晋绥农村的冬学运动、识字运动、读报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油印报和黑板报作为大报的二级和三级系统,其成败的关键依然在于群众路线是否得到了有力的执行,而冬学、识字、读报等群众运动的开展,不但本身就是文化动员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报纸的文化动员能否得到预期回应的根本性前置要件。第四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在社会动员中的新闻“客里空”问题及其成因,并对晋绥边区反“客里空”运动中“新闻求实”与“思想土改”两条线索进行了梳理,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证明:工具目的只能通过专业主义途径得以实现,因此工具主义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以保证新闻真实性与政治正确性之间最低限度的平衡,否则将适得其反。第五部分得出全文结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文化建设是“比打倒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更难的题目”,文化动员应充分估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特征,而人才能否接续、动员能否持久则是文化动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战时的教育条件导致了特定门类人才在供给侧的困难,而受众的接受水平则导致了特定文化产品在需求侧的疲软,由供需关系所导致的失衡结构,是文化动员的决策者和文化建设的规划者必须理智面对的现实,因时因地制宜是上策,一味求全可能适得其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动员中成功的群众路线并非线性结构,而是一个棋盘状系统,在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之下,“棋盘效应”使每个运动都与其他所有运动相为支撑,从而形成化合作用;群众路线的本质是群众利益路线,文化动员本质上也是利益动员,其功能是通过“利他”而实现的,只有以此认识为前提去组织动员,才能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切中民众的利益诉求,无助甚至有损于民众利益的实现,则动员的意图终将落空;党报是政党开展社会动员的有效工具,但工具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尊重新闻自身规律为前提,以牺牲新闻真实为代价的工具追求必将适得其反。
陈龙[6](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提出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怡[7](2018)在《语篇前景化对英语专业学习者文学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认知诗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为国内的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重视对英语专业人才人文素养的培养、恢复英语文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是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国际化专业英语人才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认知诗学视角对我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的文学阅读过程展开实证研究。认知诗学的诞生使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得以与语言学及文学研究有机结合,并为基于真实读者的文学阅读情感研究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证方法。国外学者围绕文学语篇前景化对读者阅读情感的影响展开跨学科研究。虽然这些成果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但是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中国读者在英语文学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移情能力发展情况提供了启示。国内的认知诗学研究还刚刚起步,以理论述介和语篇分析为主,针对真实读者英语文学阅读情感展开的跨学科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本研究以江苏省某211高校大学三年级的173名英语专业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围绕经典英语短篇小说的前景化对读者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作用进行探究。研究立足于认知诗学关于文学阅读的互动体验观,在一个基于“阅读是投资”概念隐喻的分析框架内探讨语篇前景化、读者个性化特征和读者真实社会情感体验经历三大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英语文学语篇前景化是否会对中国读者获得的文学阅读情感(包括审美情感、叙事情感、阅读反思)产生影响?如果是,会产生何种影响?(2)英语文学语篇前景化是否会在提升中国读者的移情能力方面产生积极的即时影响?如果是,会产生何种影响?(3)中国读者的个性化因素(英语文学阅读动机、英语文学阅读经验、本身具备的特质移情、哀伤情绪体验经历)是否会在读者与英语文学语篇前景化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如果是,会有怎样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通过文学阅读情感实验(研究一)、移情能力测试(研究二)和个性化因素研究(研究三)对读者获得的文学阅读情感、移情能力变化情况以及个性化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影响作用展开研究,以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基于数据分析,获得如下三方面的研究发现:研究一发现,英语文学语篇前景化对中国读者的阅读情感体验具有显着影响。根据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三个层次来阐述:(1)在以智力投资为主的初级层次,读者主要与语篇互动,情感收益以审美情感为主,且语篇前景化仅对读者“新异效果”的审美体验存在显着影响,而对读者“艺术魅力”的感知影响不显着。(2)中级层次的阅读投资在读者与叙事世界之间展开,读者同时投入智力资本和情感资本,情感收益以叙事情感为主。语篇前景化对移情体验的影响尤为显着,而且前景化越丰富,读者获得的参与感越强烈、产生负性情绪的可能性也越小。(3)高级层次的阅读投资是基于真实世界与叙事世界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随着社会资本的加入,读者也可以获得包括阅读反思在内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一阶段,语篇前景化对读者阅读情感的影响不显着,而由读者在现实社会中的情绪体验经历所构成的社会资本在唤起读者阅读反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研究二的结果,阅读前景化丰富的英语文学语篇有助于提升中国读者的移情能力,但提升程度并未达到显着水平。从“投资”隐喻的角度看,作为一种增值性的情感收益,移情能力的提升依赖于更多的资本投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前景化的影响作用。尽管如此,即使只阅读一篇英文小说,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阅读后的移情能力测试得分还是有所提高的。该结果对进一步考察长期的英语文学阅读是否有助于提升中国读者移情能力这一课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研究三结果表明,在分别控制读者的英语文学阅读动机、英语文学阅读经验、特质移情及哀伤情绪体验经历这四项个性化因素的条件下,英语文学语篇前景化依然对中国读者的阅读情感产生显着影响。同时,四项因素均未对移情能力产生显着影响。从“投资”隐喻的角度看,读者的个性化资本总体上未对其情感收益产生显着影响。然而,就具体因素来看,特质移情与读者的叙事情感密切相关;而哀伤情绪体验经历对读者产生的阅读反思存在显着影响。此外,“学习语言”这一阅读动机在一定条件下会在语篇前景化与读者审美体验的交互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至于英语文学阅读经验,本研究未发现该因素对读者的阅读情感产生显着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本研究参与者阅读量少、英语文学阅读经验不足有关。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建构三个方面。首先,本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呈现主体性、体验性和超越性的特点。研究超越语篇本身的局限,从真实读者的视角出发,在一个融文学语篇前景化和读者个性化因素于一体的互动框架下,对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的文学阅读情感体验过程进行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文学阅读的研究范围。其次,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呈现跨学科性和实证性的特点。研究将心理学领域的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创伤性哀伤量表、眼神读心测试等标准化测量工具运用于文学阅读的情感研究,有助于推动国内认知诗学向实证科学方向发展。再者,相关研究成果可望为本土化的认知诗学理论体系建构提供有益补充。本研究以中国读者为研究对象,并将读者真实的社会情感体验经历纳入文学阅读的认知研究框架,对认知诗学的本土化发展有所助益。
胡继超[8](2018)在《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在中国军网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军网由解放军报社主办,前身是创办于1999年10月1日的解放军报网络版。中国军网是由国家和军队相关部门正式批准的新闻综合网站,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布原创军事资讯,代表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向世界各国传递中国声音的军事新闻权威媒体。1999年解放军报开始创办网络版并接入互联网,这就是中国军网的前身。2004年解放军报电子版以中国军网的名称正式上线。研究中国军网这一媒介载体,探究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与问题,找到新媒体时代传播红色文化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挖掘红色精神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重要作用,让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层、不丢失,成为熔铸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不竭力量。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研究背景和缘起。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红色文化传播、中国军网的媒体研究、新媒体传播等相关文献,对新媒体语境、中国军网、红色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找到从新媒体角度研究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视角,论证本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梳理相关参考文献,确立本文研究对象、方法、意义、创新点,说明本研究的设计思路。第一章,梳理中国军网发展历史与红色文化传播概况。首先对中国军网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分析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主体权威性、传播内容严肃性、传播价值特殊性的传播特征,总结出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缺乏吸引力、传播手法较为陈旧、传播平台过于单一的传播问题。第二章,论述新媒体技术在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及影响。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军网积极改革创新,推动报网融合发展,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军事新闻质量,利用新媒体发展和传播红色文化。首先概述了改版后中国军网的栏目定位、功能特点。接着阐述了利用微博、微信、链接等加强媒介融合打通红色文化多元传播平台;萌漫动图的故事化讲述、航拍视频的立体化,直播的即时性呈现、VR的情景化、H5形式的多维感知性等互联网思维制作立体化传播内容;运用移动微场景技术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创新军网红色文化传播形式,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内容,增强军民互动性,提升传播话语权。第三章,对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军网的红色文化传播进行反思。要善用新技术,实现严肃性与娱乐性的融合;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进行跨平台多渠道传播;在现代舆论场中强化意识形态。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鼓舞军民士气,焕发新的力量,让革命薪火能够源源不断,代代相传。
陈力丹[9](2016)在《党性和人民性的提出、争论和归结——习近平重新并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思想溯源与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党的媒体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一直都有相关的论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党的领导人也一向强调党的媒体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统一的。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新并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概念,强调二者的统一并对各自的内涵做了定义。2016年2月19日,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提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要求。习近平破除了我国新闻宣传领域最近30多年来人为制造的一个禁区,无论在党的理论建设上还是现实的宣传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齐彬彬[10](2016)在《《周末画报》(新闻版)封面故事研究》文中提出做为中国第一本杂志式周报和中国第一份立足于国际视野的画报,改版后的《周末画报》以“传播国际视野,追寻现代中国”为使命记录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重要转折点,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另外,在《外滩画报》停刊,纸媒面临生存挑战的时代,《周末画报》如何凭借优质的内容在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值得其他画报借鉴。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选取《周末画报》新闻版2011年至2015年共262期封面故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封面故事整体面貌、主题选择、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分析,概括出《周末画报》做为一本国际化“杂志式周报”的特色,以此进一步透视《周末画报》的社会意义和封面故事对新闻业务的启示。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是对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进行介绍。第二章主要梳理《周末画报》的发展概况,并对“封面故事"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三章主要对《周末画报》(新闻版)封面故事报道类型、报道题材、地域、人物性别、报道人物数量方面进行编码,定量分析出五年来封面故事报道的变迁,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原因分析。第四章主要对封面故事新闻主题选择进行分析。封面故事注重新闻背后的意义,在选题时强调对社会的影响、关注社会学中的热点话题。第五章是通过对封面故事内容结构、语言的分析,概括出封面故事结构框架化、语言“故事化”的特征。第六章通过上述对封面故事整体面貌、主题选择、结构、语言的特色分析,透视《周末画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时代、提供了解世界的窗口、传递国际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以及在新闻业务方面注重报道均衡化、重视社会意义的启示。
二、一次记忆犹新的改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次记忆犹新的改版(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界面的情感化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产品与用户界面设计 |
2.1 互联网金融产品概述 |
2.1.1 互联网产品的发展 |
2.1.2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 |
2.2 用户界面设计概述 |
2.2.1 用户界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
2.2.2 用户界面的发展 |
2.2.3 用户界面视觉设计的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情感化设计的概述 |
3.1 情感的概述 |
3.2 情感化设计相关理论 |
3.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2.2 感性工学 |
3.2.3 诺曼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 |
3.3 用户体验 |
3.3.1 用户体验的概述 |
3.3.2 用户体验要素 |
3.3.3 PACT用户体验设计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界面情感化设计的用户研究与应用分析 |
4.1 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界面情感化设计的用户研究 |
4.1.1 调研用户特点 |
4.1.2 分析用户需求 |
4.1.3 研究结论 |
4.2 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界面情感化设计的应用分析 |
4.2.1 基于本能层分析 |
4.2.2 基于行为层分析 |
4.2.3 基于反思层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界面情感化设计的设计原则 |
5.1 安全感原则 |
5.1.1 增强品牌信任 |
5.1.2 建立容错机制 |
5.1.3 用户掌控界面 |
5.1.4 提供信息反馈 |
5.2 便捷感原则 |
5.2.1 减轻认知负担 |
5.2.2 操作轻松方便 |
5.3 愉悦感原则 |
5.3.1 引导用户情绪 |
5.3.2 增强用户联系 |
5.3.3 关怀特殊人群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界面情感化设计的设计实践 |
6.1 目标产品概述 |
6.2 竞品分析 |
6.3 分析目标产品不足 |
6.3.1 本能层设计的不足 |
6.3.2 行为层设计的不足 |
6.3.3 反思层设计的不足 |
6.4 主要用户界面的改版设计 |
6.4.1 情绪板 |
6.4.2 设计规范 |
6.4.3 理财功能的交互界面设计 |
6.4.4 主要界面的视觉设计 |
6.4.5 产品吉祥物设计 |
6.4.6 缺省页与闪屏页 |
6.4.7 欢迎页 |
6.5 改版设计的可用性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附录 |
致谢 |
(2)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1.1.1 缘由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关于陆定一生平事迹的研究 |
1.2.2 关于陆定一宣传思想的研究 |
1.2.3 关于陆定一宣传实践的研究 |
1.3 选题的基本内容 |
1.3.1 主要思想 |
1.3.2 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1.4 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思想的形成背景 |
2.1 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党外背景 |
2.1.2 党内背景 |
2.2 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思想形成的家学背景 |
2.2.1 家族文化 |
2.2.2 马列主义宣传理论 |
2.3 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2.3.1 接受系统教育 |
2.3.2 参与政治组织 |
2.3.3 担任中共文宣部门要职 |
第三章 抗战时期陆定一的宣传工作实践 |
3.1 领导《新华日报》(华北版)与《前线》月刊 |
3.1.1 领导《新华日报》(华北版) |
3.1.2 领导《前线》月刊 |
3.2 就职于解放日报社 |
3.2.1 毛泽东点将陆定一 |
3.2.2 亦敌亦友的陆定一与博古 |
3.2.3 改版《解放日报》 |
第四章 抗战时期陆定一的宣传工作思想 |
4.1 宣传理论 |
4.1.1 凝聚广大群众 |
4.1.2 加强军干教育 |
4.1.3 瓦解敌伪军汉奸 |
4.1.4 争取国际支援 |
4.2 新闻理论 |
4.2.1 新闻本源理论 |
4.2.2 新闻真实理论 |
第五章 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
5.1 历史贡献 |
5.1.1 传承了马列主义宣传工作思想 |
5.1.2 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5.1.3 强化了毛泽东在党内的话语权 |
5.2 当代启示 |
5.2.1 党的宣传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5.2.2 党的宣传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 |
5.2.3 党的宣传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5.2.4 党的宣传工作要注重宣传的艺术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4)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及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第一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一、走向文学:启蒙、困惑与寻找 |
二、南下海岛:寻找“自由” |
三、回归自然:进步的回退 |
四、“知青”岁月的回望:记忆的价值 |
第二节 韩少功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一、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 |
二、韩少功: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
第三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其内涵、特征 |
一、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 |
二、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内涵:仍有人仰望星空 |
三、韩少功创作思想的精神特质: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
第二章 困乏时代下的文化“启蒙” |
第一节 鲁迅与韩少功的价值立场比较 |
一、鲁迅:一个“异数”的存在 |
二、韩少功:坚持与抵抗 |
三、“在”而“无所属”之下的价值抉择 |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知识分子 |
二、从“日夜书”到“修改过程”的知识青年 |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知识群体命运流转的审视与思索 |
第三节 “破”与“立”之间的文化探索 |
一、鲁迅的“摧毁”与“重塑” |
二、韩少功的“反思”与“重构” |
三、“摧毁-重塑”与“反思-重构”中的文化探寻 |
第四节 困乏时代的沉思者 |
一、“国民劣根性”书写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
二、韩少功对“审美化人生信仰”的开拓 |
第三章 回返路径中的“寻根”之思 |
第一节 “寻根”母题的透视 |
一、“寻根”母题探析 |
二、“寻根”视域下的巫楚文化 |
第二节 沈从文:“乡下人”的回望 |
一、自我寻找之路——巫楚文化浸染的“乡下人” |
二、故土难舍之沈从文的“精神还乡” |
三、人类远景的凝眸之“自为生命”的坚守 |
第三节 韩少功:“外乡人”的回溯 |
一、回返路径中的“外乡人” |
二、对“初心”的回溯之“实践还乡” |
三、东方文化的寻找与重造 |
第四节 “敢为人先”的寻根之思 |
一、“乡下人的实践还乡”与“外乡人的精神还乡” |
二、韩少功:敢为人先的寻根人 |
第四章 “遇见”昆德拉:思想构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
第一节 诗与思:存在视野下的沉思 |
一、叩问存在 |
二、语言“勘探”下的存在 |
三、诗意栖居背后的“存在” |
第二节 诗与史:文学的“泛政治化”基色 |
一、“政治”与“泛政治化”意识的指向 |
二、文学与政治的“相遇” |
三、“泛政治化”记忆的书写 |
第三节 、拒绝“媚俗”的价值立场表达 |
一、何谓“媚俗”? |
二、韩少功对“媚俗”的拒绝及实践表达 |
三、“不确定性智慧”下的“出世之心”与“入世之事” |
余论(兼结语) 一个独行的智者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阐释 |
四、行文结构及内容 |
五、运用的资料及分析方法 |
六、本文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从固有人才到本土精英——“意识形态部队”的组建 |
第一节 《抗战日报》创刊之前中共在晋绥的社会动员模式 |
一、报纸是社会动员的制高点 |
二、中共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 |
三、抗战全面爆发前后中共领导下的晋西北进步报刊 |
四、“晋西事变”与《抗战日报》的创刊 |
第二节 “固有知识分子”与《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一、“固有知识分子”与国共两党对立时期的中共人才储备 |
二、3:3:3——《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第三节 报纸的地方化努力与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一、《抗战日报》的地方化努力 |
二、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第四节 文化动员的成果——山药蛋派与七七七文艺奖 |
一、山药蛋派与《抗战日报》副刊作者群 |
二、七七七文艺奖与晋绥文艺队伍 |
三、1949 年干部南下对晋绥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全党办报与通讯网络建设 |
第一节 融入中共组织——党报姓党的目标追求 |
一、不带编号的党内文件 |
二、“聋盲软哑”——言说与倾听之间的疏离 |
三、一纸《决定》引领晋绥全党参与办报 |
四、全党办报的生动局面 |
五、书记县长笔下的新闻稿件 |
第二节 链接基层社会——“局域”通讯网络的构建 |
一、各级党委对报纸通讯工作的推动 |
二、通讯队伍的动员 |
三、通讯队伍的组织 |
四、通讯员的培养:刊授、函授、面授 |
五、从农民到优秀通讯员:一个生动的个案 |
六、“逼”和“哄”:一个通讯模范县的成长 |
七、通讯队伍规模、来稿数量、报纸发行量的变化 |
八、晋绥根据地通讯网络建设的历史借镜 |
第三章 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黑板报”与读报小组 |
第一节 冬学运动与文化翻身 |
一、从《抗战日报》看晋绥冬学的起伏 |
二、从晋绥冬学看民众文化需求的变动 |
三、冬学运动与群众办报 |
第二节 读报运动与读者的“创造” |
一、通讯网络是读报活动的基本依托 |
二、识字运动是读报发展的有力助推 |
三、“报纸上山”与“报纸下地” |
四、读报运动与文化觉醒 |
五、读报运动的收获 |
第三节 油印报、黑板报与晋绥边区三级报网 |
一、油印报:在黑板报与大众报之间 |
二、民众的舆论机关——黑板报 |
第四章 《晋绥日报》的“客里空”新闻与反“客里空”运动 |
第一节 “客里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
第二节 “客里空”背后的集体无意识 |
一、“意义”的诱惑——从记者谷曼看“客里空”的心理机制 |
二、需求指导下的供给——从“模范村”报道看工具主义生产模式 |
三、私欲对“公器”的觊觎——工具主义的次级衍生 |
第三节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 |
一、新闻求实——专业主义视野下的反“客里空”运动 |
二、“思想土改”——工具主义层面上的反“客里空”运动 |
第四节 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回响 |
一、土改纠偏与《晋绥日报》停止反“客里空” |
二、毛泽东“谈话”与此后30年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评价 |
三、反“客里空”,一个未了的话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
(一)党管党报 |
(二)全党办报 |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
余论 |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7)语篇前景化对英语专业学习者文学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认知诗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英语文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
1.1.2 文学阅读研究的认知转向 |
1.1.3 文学阅读研究的情感回归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主要概念和理论 |
2.1 认知诗学 |
2.1.1 认知诗学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
2.1.2 认知诗学的学科界定 |
2.2 文学阅读 |
2.2.1 文学性的内涵 |
2.2.2 文学阅读的本质属性 |
2.2.3 本研究关于文学阅读的界定 |
2.3 文学阅读情感 |
2.3.1 文学阅读情感的界定 |
2.3.2 文学阅读情感的分类 |
2.3.3 本研究关于文学阅读情感的界定及分类 |
2.4 移情能力 |
2.4.1 移情能力的界定 |
2.4.2 文学阅读与移情能力的关系 |
2.5 基于认知诗学的前景化认知理论 |
2.5.1 前景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2.5.2 前景化认知理论模型 |
2.5.3 前景化分层体系 |
2.6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本研究框架 |
3.1 国外研究 |
3.1.1 前景化与文学阅读情感关系的相关研究 |
3.1.2 前景化对移情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
3.1.3 读者个性化因素影响作用的相关研究 |
3.1.4 前景化与读者体验交互过程的相关研究 |
3.2 国内研究 |
3.2.1 理论述介 |
3.2.2 分析实践 |
3.2.3 实证研究 |
3.3 小结 |
3.3.1 相关研究述评及研究空间 |
3.3.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一:文学阅读情感实验 |
4.1.1 研究对象 |
4.1.2 阅读材料 |
4.1.3 研究工具 |
4.1.4 研究步骤 |
4.1.5 数据分析 |
4.2 研究二:移情能力测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工具 |
4.2.3 研究步骤 |
4.2.4 数据分析 |
4.3 研究三:个性化因素研究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4.3.3 研究步骤 |
4.3.4 数据分析 |
第五章 前景化对文学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 |
5.1 语篇前景化对文学阅读情感的影响 |
5.1.1 前景化对审美情感的影响 |
5.1.2 前景化对叙事情感的影响 |
5.1.3 前景化对阅读反思的影响 |
5.1.4 前景化对文学阅读情感体验的整体影响 |
5.2 语篇前景化对移情能力的影响 |
5.2.1 组内对比分析 |
5.2.2 组间对比分析 |
5.3 综合讨论 |
5.3.1 读者与语篇 |
5.3.2 读者与叙事世界 |
5.3.3 真实世界与叙事世界 |
第六章 个性化因素对文学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 |
6.1 个性化因素对文学阅读情感的影响 |
6.1.1 英语文学阅读动机对文学阅读情感的影响 |
6.1.2 英语文学阅读经验对文学阅读情感的影响 |
6.1.3 特质移情对文学阅读情感的影响 |
6.1.4 哀伤情绪体验经历对文学阅读情感的影响 |
6.2 个性化因素对移情能力的影响 |
6.2.1 英语文学阅读动机对移情能力的影响 |
6.2.2 英语文学阅读经验对移情能力的影响 |
6.2.3 特质移情对移情能力的影响 |
6.2.4 哀伤情绪体验经历对移情能力的影响 |
6.3 综合讨论 |
6.3.1 英语文学阅读动机对情感收益的影响 |
6.3.2 英语文学阅读经验对情感收益的影响 |
6.3.3 特质移情对情感收益的影响 |
6.3.4 哀伤情绪体验经历对情感收益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7.3 本研究的启示 |
7.4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中使用的相关材料 |
附录1 《最后一片叶子》原版及改版材料节选 |
附录2 《遗孀》原版及改版材料节选 |
附录3 《最后一片叶子》情感体验反馈问卷 |
附录4 《遗孀》情感体验反馈问卷 |
附录5 阅读前―眼神读心测试卷‖ |
附录6 阅读后―眼神读心测试卷‖ |
附录7 英语文学阅读动机调查表 |
附录8 英语文学阅读量调查表 |
附录9 人际反应指数(IRI)量表 |
附录10 创伤性哀伤(TGI)量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在中国军网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时代背景 |
(二)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军网发展历史与红色文化传播概况 |
一、中国军网发展历史 |
二、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特征 |
(一)传播主体的权威性 |
(二)传播内容的严肃性 |
(三)传播价值的特殊性 |
三、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问题 |
(一)传播内容缺乏吸引力 |
(二)传播手法较为陈旧 |
(三)传播平台过于单一 |
第二章 新媒体在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的应用及影响 |
一、新媒体语境下的军网改版 |
(一)新版中国军网传播特点 |
(二)新版中国军网功能定位 |
二、加强媒介融合打通红色文化多元传播平台 |
(一)利用微博传播红色文化 |
(二)利用微信传播红色文化 |
(三)利用链接传播红色文化 |
三、运用互联网思维制作立体化传播内容 |
(一)萌漫动图的故事化讲述 |
(二)航拍、直播的立体化和即时性呈现 |
(三)VR、H5的情景化和多维感知性 |
四、新媒体技术对红色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
(一)新媒体技术增强军网红色文化传播互动性 |
(二)新媒体技术提升军网红色文化传播影响力 |
(三)新媒体技术强化军网红色文化传播话语权 |
第三章 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的反思 |
一、在严肃性与娱乐性的融合中讲好红色故事 |
(一)故事的设置策略探析 |
(二)故事的互动策略探析 |
二、跨平台多渠道传播中做好媒介融合 |
(一)设立全媒体“中央厨房” |
(二)构建数字化博物馆 |
三、在现代舆论场中强化意识形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9)党性和人民性的提出、争论和归结——习近平重新并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思想溯源与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马克思到列宁:党性和人民性思想溯源 |
1. 马克思、恩格斯谈党报的性质 |
2. 马克思、恩格斯谈报刊与人民的关系 |
3. 列宁谈党报的党性及党报与人民的关系 |
二、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论证 |
1. 中国共产党党报党性和人民性概念的提出和最初论证 |
2.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关于党性和人民性内涵的表达和不多的文章论述 |
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党性和人民性问题的讨论 |
1.1979—1981年关于党报党性和人民性的再次提出与讨论 |
2. 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两种认识偏差的产生 |
四、习近平论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③ |
1. 党性和人民性的内涵 |
2. 纠正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两方面偏差认识 |
3.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基础上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1)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五个理解层面 |
(2)新闻报道背离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几种典型表现 |
(3)继承党媒的光荣传统,切实落实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10)《周末画报》(新闻版)封面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周末画报》封面故事概述 |
2.1 《周末画报》概述 |
2.1.1 《周末》的诞生:“小报之王” |
2.1.2 《周末画报》改版:国际化视野 |
2.2 封面故事概述 |
2.2.1 封面故事的界定 |
2.2.2 《周末画板》封面故事概述 |
第三章 《周末画报》(新闻版)封面故事概貌探析 |
3.1 报道类型分析 |
3.2 报道题材分析 |
3.3 报道地域分析 |
3.4 人物性别选择分析 |
3.5 报道涉及人物个数分析 |
第四章 《周末画报》(新闻版)封面故事新闻主题选择分析 |
4.1 重要性:封面故事选题强调重要的社会影响 |
4.1.1 传递精英智慧,分享成功秘诀 |
4.1.2 忆往昔看今朝,吸取经验教训 |
4.1.3 构建多元文化格局,引领文化潮流 |
4.2 显着性:封面故事关注社会学热点话题 |
4.2.1 青少年成长话题 |
4.2.2 女性的崛起与歧视问题 |
第五章 《周末画报》(新闻版)封面故事写作特色分析 |
5.1 封面故事结构分析 |
5.1.1 框架式写作:主体结构 |
5.1.2 框架式写作:结尾的展现 |
5.2 封面故事语言风格分析 |
5.2.1 标题风格——修辞化 |
5.2.2 编者按风格——“软”性化 |
5.2.3 主体内容风格——凸显主观感情倾向 |
第六章 《周末画报》(新闻版)封面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
6.1 从封面故事看《周末画报》的现代意义 |
6.1.1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时代 |
6.1.2 提供了解世界的窗口 |
6.1.3 传递国际价值、理念 |
6.2 封面故事对新闻业务的反思与启示 |
6.2.1 注重新闻报道的均衡性 |
6.2.2 重视报道产生的社会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一次记忆犹新的改版(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界面的情感化设计应用研究[D]. 胡晨.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抗战时期陆定一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想研究[D]. 蔡平娟. 江南大学, 2020(01)
- [3]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D]. 王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D]. 乔傲龙. 山西大学, 2019(02)
- [6]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7]语篇前景化对英语专业学习者文学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认知诗学视角[D]. 王怡. 苏州大学, 2018(12)
- [8]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在中国军网的传播研究[D]. 胡继超. 西南大学, 2018(02)
- [9]党性和人民性的提出、争论和归结——习近平重新并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思想溯源与现实意义[J]. 陈力丹.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0]《周末画报》(新闻版)封面故事研究[D]. 齐彬彬. 广西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