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5例(论文文献综述)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1](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认为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2](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研究指明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刘彩梦[3](2020)在《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提供临床思路及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检索知网、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选取自建库至2019年12月1日间有关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将所选取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逐步筛选,最终纳入27篇文献,共计2213例患者,本研究所观察的结局指标有:临床总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及不良反应。最终将提取的数据导入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共计纳入2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221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135例,对照组1078例。文献人口基线较为均一,但纳入的文献质量均偏低,结局疗效判定的标准不一致。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采用行气活血法的治疗组在临床疗效(OR=2.65(95%CI[1.72,4.08])Z=4.40 P<0.0001)、心绞痛改善(OR=3.76(95%CI[2.85,4.96])Z=9.35 P<0.00001)、心电图改善(OR=1.92(95%CI[1.50,2.46])Z=5.19 P<0.00001)、硝酸甘油减停率方面(OR=3.98(95%CI[1.54,10.25])Z=2.86P=0.004)、中医证候疗效(OR=5.15(95%CI[3.54,7.48])Z=8.59 P<0.00001)、胸痛疗效(OR=3.45(95%CI[2.02,5.89])Z=4.55 P<0.00001)、胸闷疗效(OR=3.92(95%CI[2.31,6.66])Z=5.05 P<0.00001)、心悸疗效(OR=2.79(95%CI[1.71,4.57])Z=4.11 P<0.0001)、气短疗效(OR=2.59(95%CI[1.62,4.122])Z=4.00 P<0.0001)方面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本研究内的27首处方进行用药规律的分析,在27首处方中,共计使用64种中药,共计使用频次241次。使用频次由高至低排序,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依次是川芎、丹参、甘草、枳壳、当归、三七、柴胡。在64味中药中除去小叶黄杨、大果木姜子、盾叶提取物,对剩余的61味中药进行分类,使用频次由高至低排序,使用频次>10次的依次是活血调经药、活血止痛药、理气药、补气药、清热凉血药、发散风热药、补血药、化瘀止血药、清热化痰药。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分类,并统计其使用频次,药物的四气使用频次为温>寒>凉>平>热;,药物的五味使用频次为苦>辛>甘>酸>咸>淡;药物的归经使用频次为肝>心>脾>胃>肺>胆>心包>大肠>肾>三焦>膀胱>小肠。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结果显示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与对照组比较,在疗效总有效率、心绞痛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方面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可能有一定的优势。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一般不良反应可能低于对照组。但因本研究所纳入文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行系统分析。
张婷婷[4](2020)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中医虚实证型的差异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和意义:本研究通过完成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中医证型虚实两组患者的Hcy水平及相关血液指标检测,记录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中医证型虚实两组组间在Hcy水平的差异比较,以明确Hcy这一指标对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虚实证型患者的评价作用,为缺血性卒中的中医治疗寻找评定临床疗效的依据。记录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虚实证型患者血液化验相关指标,针对Hcy水平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观察Hcy与缺血性卒中相关评定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明确Hcy在所记录的相关危险因素综合导致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网络机制中的关联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90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实证(痰热腑实)组45例,虚证(阴虚风动)组45例,由2名研究生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入组患者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送检血液化验,使用荧光偏正免疫分析法对患者血清进行Hcy指标检测,及相关血液化验指标:血常规、血脂、凝血组合、肝肾功等相关因素,同时记录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虚实证型患者在Hcy水平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1.本次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90例,痰热腑实组45例,阴虚风动组45例,90例完成临床信息收集和指标检测。2.一般资料情况: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虚实证型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饮酒、吸烟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指标血常规、生化、凝血项目指标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浆Hcy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急性缺血性中风病血浆Hcy与HGB、GGT、CREA呈正相关,与APTT呈负相关,而Hcy与余指标之间未呈现相关(P>0.05)。但关于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化的实验研究。5.血浆Hcy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程度)的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Hcy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得分之间呈现显着相关(P<0.001),此结果提示,血浆Hcy数值偏离正常值越高,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越高,这与此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虚实两组之间血浆Hcy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虚实两组在Hcy水平有显着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痰热腑实型>阴虚风动型,提示血浆Hcy水平的升高可能与缺血性卒中中医痰热腑实证型关系更为密切。研究结论:1.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型痰热腑实证型组和阴虚风动证型组在Hcy水平上有显着差异,且痰热腑实证型>阴虚风动证型,提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型Hcy水平高于阴虚风动证型,痰热腑实证型病情严重程度高,需尽早诊治,表明血浆Hcy水平可作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发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利于提高缺血性卒中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微观化,为运用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2.初步判定Hcy与HGB、GGT、CREA指标间存在正相关,与APTT指标间存在负相关。
任丽[5](2009)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筛选优势疗法,并找出目前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临床决策或者为未来的研究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和水平。方法: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理论根据;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定性、定量分析各种中医综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检索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相关文献2万余篇,纳入合格研究40项,涉及中医综合疗法(即试验措施)有18种组合方式,即使同一中医综合疗法组合方式,但其具体用药或针灸、推拿选穴或方法等也各不相同,或同一组合的中医综合疗法,其疗效判定指标又不尽相同。统计分析总有效率的相对危险度、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或)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并计算其99%可信区间。结论:本研究显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有临床意义。通过总有效率的RR值比较,其优势疗法为口服或鼻饲化瘀通络汤药+头、体针刺(头针施于病灶侧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语言区,体针取阳明经穴为主);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或NIHSS积分的WMD的比较,其优势疗法为口服或鼻饲化痰清热、祛瘀通络汤药+活血祛瘀针剂+头、体针刺(中脏腑闭证十宣、十井、耳尖放血,另刺人中、内关;中脏腑脱证灸关元、神厥、涌泉、百会及刺人中;中经络刺阳明经穴为主;配选头针运动区);通过日常生活能力积分的WMD的比较,其优势疗法为口服或鼻饲益气醒神、祛瘀涤痰免煎颗粒+散寒除湿活络针剂+口服补血活血、行气化痰通络中药丸剂;另通过本研究发现中医临床研究存在许多问题,如研究文献质量普遍较低;诊断、治疗、疗效评价体系的临床异质性较大等,亟需解决和提高。
李可建[6](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刘体勤[7](2020)在《温阳化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阳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2例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并诊断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阳虚证)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6例。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化瘀方汤剂治疗,疗程均为14天。分别比较2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D-二聚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安全性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所有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有效率为76.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NIHSS评分:治疗后两组受试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3)ADL评分:治疗后两组受试者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评分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4)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受试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血浆D-二聚体、LDL-C水平:治疗后两组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L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评价:两组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且安全性监测指标治疗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阳化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阳虚证)患者能提高疗效,同时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且安全性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中风患者血浆D-二聚体、LDL-C水平有关。
许项前[8](2020)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候要素及与血脂、载脂蛋白AⅠ、B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脑血管疾病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卫生健康难题,近些年在我国仍处于上升的趋势。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是脑血管病中重要的一种,发病形式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本文旨在探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的中医体质、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与血脂异常、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120例均来自于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的门诊或住院部,时间自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再根据发病形式将实验组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缺血性卒中组。采集信息和数据,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痰浊证患者出现频率为六证最高,其它证候要素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证、血瘀证、气滞证、阴虚证、火热证。缺血性脑卒中组的所有患者中,中医证候要素出现的频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内风证、痰湿证、血瘀证、阴虚证、气虚证和内火证。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患者的气虚质、痰湿质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和质比例显着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中痰湿质、血瘀质比例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和质比例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气虚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呈正相关(P<0.05),痰湿质、血瘀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平和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均为负相关(P<0.05)。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B的浓度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相关性(P<0.05),其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缺血性脑卒中为正相关(P<0.05),载脂蛋白A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两者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1.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的中医证候要素与风、痰、虚、瘀密切相关。2.痰湿质、气虚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呈正相关,痰湿质、血瘀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平和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均为负相关。提示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形成和发作的危险体质是痰湿质、血瘀质和气虚质,而平和质是保护性体质。3.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与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为正相关,载脂蛋白A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该疾病的发生呈负相关。说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是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是保护因素。4.要将痰湿、血瘀和气虚体质体质调节为平和质,及时干预血脂、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等指标,治疗过程中注意风、痰、虚、瘀要素,准确辨证立药施方。
刘儒光[9](2020)在《小续命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荟萃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由于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改变,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再加上其致残性、复发性与死亡性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负担。目前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溶栓、取栓、抗板等方法,取得一定的疗效,但致残率仍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不理想,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隶属于“中风”范畴,我国医家在探索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后研究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多认为该病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明失用所致,临床常用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疗方法,其中小续命汤为治疗中风的经典方剂,常用于中风急性期。小续命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一些临床试验对比了小续命汤联合常规疗法与单独使用常规疗法在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获得一定成果。因此系统评价小续命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性与安全性非常必要。小续命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基础研究早已展开,但其潜在的药理学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网络药理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挖掘和分析小续命汤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效成分及有关靶点,探讨小续命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给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1)小续命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及ClinicalTrial共8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于小续命汤或其加减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检索时间范围为上述平台建立至2019年12月31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搜索文献进行筛选,绘制文献筛选流程图,使用《Cochrane HandBook 5.1.0》中的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以偏倚风险评估图表示。收集纳入文献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改良Rankin评分及不良反应结局评价指标的数据结果,根据异质性大小选择相应统计模型进行荟萃分析,高异质性结果则另行异质性识别与处理,方法包括亚组分析、meta回归和数字驱动异质性识别,应用敏感性分析与绘制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两种方法确定最后的统计结果是否稳定,综合评价小续命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小续命汤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研究基于药物靶点数据库与药物集数据库等现有数据平台,搜索阅读文献,找到小续命汤的有效成分,筛选成分治病靶点,预测缺血性脑卒中靶点蛋白,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拓扑图,经过蛋白互作及富集分析,探究出小续命汤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理学机制。结果:(1)小续命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文献检索与筛选后共纳入26项合格中文文献研究,涉及患者共1994名,包括试验组患者1017名,对照组患者977名,荟萃分析结果发现与单纯常规疗法相比,小续命汤与常规疗法联合应用在改善神经缺损评分(MD-2.78,95%CI[-3.38,-2.17],z值为-8.99,p<0.01)、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 1.20,95%CI[1.15,1.25],z 值为 8.70,p<0.01)、降低中医证候积分(MD-2.68,95%CI[-3.37,-2.00],z 值为-7.65,p<0.01)三方面具有统计学及临床意义;仅两篇研究提及mRS评分,一篇报道了治疗第10天、90天的mRS评分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另一篇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小续命汤治疗结束时能够显着改善mRS评分(P=0.02)。有11篇研究进行了治疗期间和结束后的安全性评价,其中8项研究报道没有不良反应出现,另项研究小续命汤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无统计差异。(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小续命汤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研究从小续命汤药物组成中筛选出共221个有效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柚皮素(Naringetol)、木犀草素(Luteolin)、山奈酚(Kaempferol)、黄芩素(Baicalein)等成分。得到738个成分治疗靶点,与缺血性脑卒中469个疾病靶点进行匹配,最终获得小续命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潜在共同作用靶点103个,其中槲皮素的潜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靶点最多。经过蛋白-蛋白关系相互作用网络及子网络分析,发现药物代谢酶与各类细胞因子是主要产生治疗作用的靶点。基因本体富集分析显示出共富集到1137个生物过程、110个分子功能与29个细胞组分,KEGG富集分析共获得122个信号通路,其中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与氧化应激通路富集度较高。结论:(1)小续命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基于现有文献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小续命汤联合常规疗法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较单纯应用常规疗法更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对于改善mRS评分疗效尚不确定。然而纳入系统评价的文献质量较低,结局指标证据质量偏低,需要开展高样本、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小续命汤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研究小续命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能通过多成分作用于多靶点、多通路,其中槲皮素成分可能发挥治疗脑梗死的主要作用,其功效可能与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个药理学机制相关。
杜杨文[10](2019)在《疏血通脉解郁方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疏血通脉解郁方治疗缺血性PS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缺血性PSD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脉解郁方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HAMD、PSQI、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治疗3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PQOI评分、Barthel评分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3)治疗后第1月、第3月,各时间点两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PQOI评分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第1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3个月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期间,两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波动,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脉解郁方能够降低缺血性PSD患者的抑郁程度,修复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具确切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5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指南制定方法 |
2.1 临床问题构建 |
2.2 中成药遴选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
2.4.1 纳入标准 |
2.4.2 排除标准 |
2.4.3 资料提取 |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6 证据综合分析 |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
2.8 推荐意见形成 |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
3.1 稳定性心绞痛 |
3.1.1 临床问题 |
3.1.2 推荐意见 |
3.1.3 证据描述 |
3.1.3.1 通心络胶囊(1C) |
3.1.3.2 脑心通胶囊(1C) |
3.1.3.3 丹蒌片(2B) |
3.1.3.4 麝香保心丸(1B) |
3.1.3.5 复方丹参滴丸(1B) |
3.1.3.6 丹红注射液(2D) |
3.1.3.7 红花注射液(2C) |
3.1.3.8 芪参益气滴丸(1C) |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
3.2.1 临床问题 |
3.2.2 推荐意见 |
3.2.3 证据描述 |
3.2.3.1 通心络胶囊(1C) |
3.2.3.2 脑心通胶囊(2D) |
3.2.3.3 丹蒌片(2C) |
3.2.3.4 麝香保心丸(1B) |
3.2.3.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2.3.6 血府逐瘀胶囊(2D) |
3.2.3.7 丹红注射液(1C) |
3.2.3.8 红花注射液(2D) |
3.2.3.9 参麦注射液(2C) |
3.3 急性心肌梗死 |
3.3.1 临床问题 |
3.3.2 推荐意见 |
3.3.3 证据描述 |
3.3.3.1 麝香保心丸(1B) |
3.3.3.2 参麦注射液(2C) |
3.4 围介入手术期 |
3.4.1 临床问题 |
3.4.2 推荐意见 |
3.4.3 证据描述 |
3.4.3.1 通心络胶囊(1C) |
3.4.3.2 脑心通胶囊(2D) |
3.4.3.3 丹蒌片(2B) |
3.4.3.4 麝香保心丸(1C) |
3.4.3.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4.3.6 丹红注射液(2C) |
3.4.3.7 参麦注射液(2C) |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 |
3.5.1.1 临床问题 |
3.5.1.2 推荐意见 |
3.5.1.3 证据描述 |
3.5.1.3.1 稳心颗粒(1B) |
3.5.1.3.2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
3.5.2.1 临床问题 |
3.5.2.2 推荐意见 |
3.5.2.3 证据描述 |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
3.5.3.1 临床问题 |
3.5.3.2 推荐意见 |
3.5.3.3 证据描述 |
3.5.3.3.1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3.3.2 稳心颗粒(1C) |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
3.6.1 临床问题 |
3.6.2 推荐意见 |
3.6.3 证据描述 |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
3.7.1 临床问题 |
3.7.2 推荐意见 |
3.7.3 证据描述 |
3.7.3.1 速效救心丸(1C) |
3.7.3.2 复方丹参滴丸(1C) |
3.7.3.3 麝香保心丸(1C) |
3.7.3.4 宽胸气雾剂(1C) |
4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药物推荐及证候分型判断流程(见图1、图2) |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
5.1 药物的遴选 |
5.2 干预措施 |
5.3 结局指标 |
5.4 证据的筛选 |
5.5 诊断标准 |
5.6 辨证分型 |
5.7 共识结果 |
6 更新计划 |
6.1 更新时间 |
6.2 更新方法 |
(2)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指南制定方法 |
2.1 临床问题构建 |
2.2 中成药遴选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
2.4.1 纳入标准 |
2.4.2 排除标准 |
2.4.3 资料提取 |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6 证据综合分析 |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表1~3) |
2.8 推荐意见形成 |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
3.1 稳定性心绞痛 |
3.1.1 临床问题 |
3.1.2 推荐意见 |
3.1.3 证据描述 |
3.1.3. 1 通心络胶囊(1C) |
3.1.3. 2 脑心通胶囊(1C) |
3.1.3. 3 丹蒌片(2B) |
3.1.3. 4 麝香保心丸(1B) |
3.1.3. 5 复方丹参滴丸(1B) |
3.1.3. 6 丹红注射液(2D) |
3.1.3. 7 红花注射液(2C) |
3.1.3. 8 芪参益气滴丸(1C) |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
3.2.1 临床问题 |
3.2.2 推荐意见 |
3.2.3 证据描述 |
3.2.3. 1 通心络胶囊(1C) |
3.2.3. 2 脑心通胶囊(2D) |
3.2.3. 3 丹蒌片(2C) |
3.2.3. 4 麝香保心丸(1B) |
3.2.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2.3. 6 血府逐瘀胶囊(2D) |
3.2.3. 7 丹红注射液(1C) |
3.2.3. 8 红花注射液(2D) |
3.2.3. 9 参麦注射液(2C) |
3.3 急性心肌梗死 |
3.3.1 临床问题 |
3.3.2 推荐意见 |
3.3.3 证据描述 |
3.3.3. 1 麝香保心丸(1B) |
3.3.3. 2 参麦注射液(2C) |
3.4 围介入手术期 |
3.4.1 临床问题 |
3.4.2 推荐意见 |
3.4.3 证据描述 |
3.4.3. 1 通心络胶囊(1C) |
3.4.3. 2 脑心通胶囊(2D) |
3.4.3. 3 丹蒌片(2B) |
3.4.3. 4 麝香保心丸(1C) |
3.4.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4.3. 6 丹红注射液(2C) |
3.4.3. 7 参麦注射液(2C) |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 |
3.5.1. 1 临床问题 |
3.5.1. 2 推荐意见 |
3.5.1. 3 证据描述 |
3.5.1. 3. 1 稳心颗粒(1B) |
3.5.1. 3. 2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
3.5.2. 1 临床问题 |
3.5.2. 2 推荐意见 |
3.5.2. 3 证据描述 |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房颤 |
3.5.3. 1 临床问题 |
3.5.3. 2 推荐意见 |
3.5.3. 3 证据描述 |
3.5.3. 3. 1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3. 3. 2 稳心颗粒(1C) |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
3.6.1 临床问题 |
3.6.2 推荐意见 |
3.6.3 证据描述 |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
3.7.1 临床问题 |
3.7.2 推荐意见 |
3.7.3 证据描述 |
3.7.3. 1 速效救心丸(1C) |
3.7.3. 2 复方丹参滴丸(1C) |
3.7.3. 3 麝香保心丸(1C) |
3.7.3. 4 宽胸气雾剂(1C) |
4 |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
5.1 药物的遴选 |
5.2 干预措施 |
5.3 结局指标 |
5.4 证据的筛选 |
5.5 诊断标准 |
5.6 辨证分型 |
5.7 共识结果 |
6 更新计划 |
6.1 更新时间 |
6.2 更新方法 |
(3)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冠心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
1.1.1 定义及临床表现 |
1.1.2 发病机制及病因 |
1.1.3 西医诊断 |
1.1.4 西医治疗 |
1.2 冠心病中医研究现状 |
1.2.1 中医病名研究 |
1.2.2 中医病因病机 |
1.2.3 中医辨证分型 |
1.2.4 中医辨证治疗 |
1.3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 |
1.4 气滞血瘀证与行气活血法 |
1.4.1 中医学对气血关系的认识 |
1.4.2 血瘀证 |
1.4.3 行气活血法的应用 |
第二章 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检索方法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结局指标 |
2.1.5 文献提取方法 |
2.1.6 质量评价方法 |
2.1.7 数据分析 |
2.2 研究纳入结果 |
2.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临床总疗效结局 |
2.3.2 心绞痛疗效结局 |
2.3.3 心电图疗效结局 |
2.3.4 硝酸甘油减停率 |
2.3.5 中医证候疗效 |
2.3.6 临床症状疗效 |
2.3.7 不良反应 |
2.4 用药规律 |
2.4.1 药物频次 |
2.4.2 药物分类 |
2.4.3 性味归经 |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
3.1 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3.1.1 行气活血法疗效 |
3.1.2 行气活血法安全性 |
3.2 纳入文献讨论 |
3.2.1 文献质量 |
3.2.2 病例基本特征 |
3.3 用药规律讨论 |
3.3.1 药物频次 |
3.3.2 药物分类 |
3.3.3 性味归经 |
3.4 结论 |
3.5 现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中医虚实证型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于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
1. 中医对于缺血性卒中病名的认识 |
2. 中医对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缺血性卒中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同型半胱氨酸 |
4. 缺血性卒中的中医治疗 |
5. 立论依据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缺血性卒中的现代医学研究 |
1. 缺血性卒中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
2. 缺血性卒中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3. 缺血性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 |
4. 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 |
5. 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方案 |
4. 研究指标检测和采集 |
5. 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构成 |
2. 两组患者病史情况分析 |
3.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两组患者血液实验检查项目比较 |
4. 血浆Hcy与相关因素的相关分析 |
5. 血浆Hcy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程度)的相关分析 |
6. 血浆Hcy在两组间的差异比较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5)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研究 |
一、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理论渊源 |
(一) 中风病之沿革 |
(二) 中风病之病名、证候 |
二、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理论根据 |
(一) 中风病之病位特殊 |
(二) 中风病之病因病机复杂 |
(三) 中风发病后病情复杂多变 |
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居重要地位 |
(一) 中医综合疗法的涵义 |
(二) 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具理论及现实意义 |
临床评价研究 |
一、文献检索 |
(一) 检索范围 |
(二) 检索策略 |
二、文献选择 |
(一) 文献选择标准 |
(二) 文献选择方法 |
三、文献分组、编号、登记 |
(一) 文献分组 |
(二) 文献编号 |
(三) 文献登记 |
四、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
五、文献信息收集 |
六、统计学方法 |
七、结果 |
(一) 文献检索及选择结果 |
(二) 纳入研究概述 |
(三) 评价结果 |
1. “口服或鼻饲汤药+针刺”疗法的系统评价 |
2. “口服汤药+针刺+推拿”疗法的系统评价 |
3. “口服或鼻饲汤药+静滴中药制剂”疗法的系统评价 |
4. “口服或鼻饲汤药+静滴中药制剂+静滴中药制剂”疗法的系统评价 |
5. “口服或鼻饲辨证免煎颗粒+静滴中药制剂+口服中成药”疗法的系统评价 |
6. “口服或鼻饲汤药+静滴中药制剂+针刺”疗法的系统评价 |
7. “口服中成药+静滴中药制剂+针刺”疗法的系统评价 |
8. “口服汤药+静滴中药制剂+静滴中药制剂+针刺”疗法的系统评价 |
9. “口服汤药+静滴中药制剂+药液熏洗+穴位注射+针刺”疗法的系统评价 |
10. “静滴中药制剂+耳穴贴压”疗法的系统评价 |
11. “穴位注射+针刺”疗法的系统评价 |
12. “静滴中药制剂+口服中成药”疗法的系统评价 |
13. “口服汤药+穴位注射”疗法的系统评价 |
14. “静滴中药制剂+针刺”疗法的系统评价 |
15. “灌肠汤药+针刺”疗法的系统评价 |
16. “雾化吸入汤药+针刺”疗法的系统评价 |
17. “口服辨证汤药+静滴中药制剂+针刺+推拿+传统心理康复”疗法的系统评价 |
18. “口服辨证汤药+静滴中药制剂+针刺+推拿”疗法的系统评价 |
讨论 |
一、临床疗效分析 |
(一) 解释结果 |
(二)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具有临床意义 |
(三)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优势疗法筛选 |
二、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病机假说 |
三、后续研究 |
四、本系统评价遇到的问题 |
(一) 纳入研究质量低 |
(二) 临床异质性大 |
(三) 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不全面 |
(四) 待评价研究影响 |
(五) 发表性偏倚 |
五、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水平 |
(一) 循证医学的概念 |
(二) 循证医学用于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的必要性 |
(三) 根据中医药临床自身特点灵活运用循证医学 |
(四) 建立严谨、科学的中医药临床评价,是目前中医药临床研究发展之重心[69] |
六、遵循据证立法、依法组方的原则规范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使评价更全面可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详细摘要 |
临床工作总结 |
(6)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7)温阳化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阳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对IS的认识 |
1.1 IS的危险因素 |
1.2 IS损伤级联反应 |
1.3 IS的治疗 |
1.4 IS的预防与调护 |
2 中医对IS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风病的中医治疗 |
3 预防调护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中风病分期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1.8 中止标准 |
2 临床研究方法设计 |
2.1 病例分组 |
2.2 干预方案 |
2.3 治疗疗程 |
2.4 观察项目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安全性分级评价 |
2.7 不良事件处理 |
2.8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及统计分析 |
3.1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及统计分析 |
4 讨论 |
4.1 “阳虚”为中风病发病之本 |
4.2 “血瘀”贯穿于中风病始终 |
4.3 温阳化瘀方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基础 |
4.4 导师团队前期研究基础 |
4.5 温阳化瘀方的“方、药”分析 |
4.6 温阳化瘀方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临床疗效分析 |
5.2 NIHSS评分分析 |
5.3 ADL评分分析 |
5.4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5.5 血浆D-二聚体、LDL-C水平分析 |
5.6 安全性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候要素及与血脂、载脂蛋白AⅠ、B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采集方法 |
1.3 完成情况 |
2 研究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颈部血管彩超诊断标准 |
2.4 经颅多普勒(TCD)诊断标准 |
2.5 头颈部影像学诊断标准 |
2.6 中医证候要素诊断 |
2.7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
3 纳排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资料收集及分组 |
4.2 技术路线图 |
5 数据处理 |
5.1 数据录入 |
5.2 统计分析 |
6 结果 |
6.1 一般资料 |
6.2 TIA相关资料分析 |
6.3 ICS相关资料分析 |
讨论 |
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讨论 |
2.中医体质的相关分析 |
3.证候要素的相关分析 |
4.血脂、载脂蛋白AⅠ、B及其他指标与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的关系 |
5.中医对于血脂异常的认识 |
6.影像学检查对颈内动脉狭窄诊断应用和临床意义 |
结语 |
1.研究结论 |
2.研究特色 |
3.不足 |
4.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
致谢 |
(9)小续命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荟萃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1 |
第一章 小续命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1.1 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 |
1.5 数据提取 |
1.6 偏倚风险评估 |
1.7 数据分析 |
第二节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和筛选 |
2.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
2.3 纳入文献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2.4 NIHSS评分分析 |
2.5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2.6 临床总有效率分析 |
2.7 改良Rankin量表分析 |
2.8 安全性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2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小续命汤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1.1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靶点的收集 |
1.2 小续命汤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收集 |
1.3 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收集 |
1.4 网络构建和分析 |
1.5 治疗靶点的通路富集分析 |
第二节 结果 |
2.1 小续命汤有效活性成分 |
2.2 小续命汤有效成分及缺血性脑卒中的靶点预测 |
2.3 有效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构建与分析 |
2.4 蛋白-蛋白互作关系分析 |
2.5 富集通路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疏血通脉解郁方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PSD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探究 |
1.2 中医病因病机探究 |
1.3 中医治疗探究 |
2 现代医学对卒中后抑郁的认识 |
2.1 卒中后抑郁定义 |
2.2 流行病学 |
2.3 发病机制 |
2.4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1.8 脱落病例的处理 |
1.9 研究病例的终止 |
1.10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
1.11 研究方案 |
1.12 观察指标 |
1.13 疗效评价标准 |
1.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 |
2.2 HAMD评分 |
2.3 NIHSS评分 |
2.4 PQOI评分 |
2.5 Barthel指数 |
2.6 安全性与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疏血通脉解郁方方解及现代药理研究 |
3.2 抗抑郁药物的选择 |
3.3 疏血通脉解郁方治疗PSD的临床疗效探讨 |
3.4 可能的疗愈机制 |
3.5 安全性分析 |
3.6 存在不足 |
3.7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2]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4)
- [3]行气活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的Meta分析[D]. 刘彩梦. 河北大学, 2020(08)
- [4]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中医虚实证型的差异研究[D]. 张婷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系统评价[D]. 任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6]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7]温阳化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阳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体勤.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候要素及与血脂、载脂蛋白AⅠ、B的相关性分析[D]. 许项前.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9]小续命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荟萃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研究[D]. 刘儒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疏血通脉解郁方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杜杨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