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三届二次全委会在福建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1](2019)在《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文中研究指明题引在幅员辽阔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天撒珠串般地镶嵌着一片集山地、草原、森林、平原、大漠为一体的宝地。这片宝地上,雪山巍峨,森林茂密,水丰草绿,禾菽弥望、葡园千亩,棉海辽远。这片宝地,春夏之时呈现南国秀丽山水的温婉,秋冬之际彰显粗犷雄浑壮美的北国景致。这就是被誉为"乌鲁木齐后花
刘春[2](2013)在《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热点。可是,以往国史领域却缺乏对这一问题大跨度、系统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社会组织历史发展进行总结研究,以期从中发现规律,从而为有效应对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态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论文共五章二十节,另有导论、结束语和大事年表。主要内容如下:导论概括介绍了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概况,从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第一章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概况介绍了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和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通过审批登记、整顿改造、解散取缔的不同方式对社会组织加以清理整顿。在此基础上,从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主要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对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加以阐述。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60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和“文革”中社会组织的严重破坏和整顿。在历史进程的描述中,分析了社会组织曲折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在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全面恢复,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学术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同时,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了规范、整顿,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并连续两次清理整顿,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了社会组织的新发展,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民办非企业单位兴起并被纳入统一登记管理体制、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时代、“草根”组织破土生长,社会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及时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加强了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第五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国家把建设现代组织体制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结束语: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对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社会组织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从国家层面、建设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提出对策建议。
胡文亮[3](2012)在《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梁希(1883-1958),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林业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以梁希和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为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很好地认识中国近现代林业科技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了解我国现代林业政策的变迁和未来的发展也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梁希一生经历丰富,从普通技师,到大学教授,再到共和国林业部长。家学渊源、社会环境、留学经历、历史责任,对梁希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他此后终生致力于林业科学研究与林业事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和思想基础,促进中国林业发展成为他终生的目标和追求。梁希先后执教三所大学,从事林业教育工作三十年,编写教材《林产制造化学》和《木材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教育家、林学家、植物学家、林化专家、造林专家。与此同时,梁希自觉承载林业科普之责,他积极宣传国外最新的林化研究成果,蚊式飞机是其中一项,以往研究未曾披露。建国前后,他向公众推广普及森林的多效益作用,大力宣传林业的生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科学研究先要摸清家底,林业科学考察是林业科学研究的基础。早在民国时期,梁希就组织参加了浙江林业考察,足迹遍及浙江五地区,为后世留下了一份20世纪20年代末期浙江地区社会、治安、民生、农业、林业等诸多内容的考察记录;1948年前后,梁希两次考察台湾,从八个方面提出林业改进建议。新中国建立后,梁希先后赴小陇山和泾河无定河考察。明确了黄河的主要问题在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在于滥垦滥伐、围山造田,解决之道理应是植树造林,是大面积退耕还林。另外,梁希还有两次重要的考察,虽未留下文献,但借助现有资料与史料可以还原考察原貌:一次是1949年,梁希对冀西沙荒造林的考察,考察表明,冀西是沙荒造林的成功典型,后来,这一典型成功地推向全国,另一次是1951年,梁希陪同陈云赴海南岛考察橡胶垦殖的可能性,从此新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橡胶开发。作为林化专家,梁希建立了中国的林产制造化学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的林产化学学科。与此同时,梁希以富国利民为根本点与出发点,展开了一系列林化试验,其中桐油抽提试验数据远胜于美国,樟脑蒸馏试验数据远胜于日本。另外,马尾松采脂试验和伏牛山植物中有关单宁材料的试验,均在梁希任部长后结出硕果;抗战期间,梁希主持的中央大学森林化学室与当时的中央林业试验所合作,共同研究了九个研究项目,目前已知其中的三个项目如重庆木材干馏试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皆与抗战有关并发挥了作用。梁希担任部长九年,组建林业机构,奠定林政基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由林业部主导的全国性的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一度声势浩大,效果明显。尤其是在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农民的参与热情很高,新时期党中央批准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就是对当年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的高度肯定;作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梁希为中国的林业发展主动建言献策,当好参谋,真正地做到了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梁希任部长初期,和林业部同仁共同制定了林业全面规划:“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利用,合理采伐”。作为中国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转型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梁希的林学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梁希的森林多效益思想继承的部分居多,这是因为森林多效益思想在中国代代相传,梁希留学日本、德国,又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森林多效益思想,在借鉴和综合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和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森林多效益思想。梁希耳闻目睹发达国家重视林业、发展林业因而改变面貌的事实,对发达国家大林业思想的精髓有了深切的认识。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大林业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林业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龙头,居于首要地位,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治山治水,可逐步解决中国诸多的生态问题,这一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充分意识到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对大林业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至此,梁希的大林业思想又重回主导地位。历史留下了无数成功者的纪念碑,梁希的纪念碑巍然其间。研究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不仅是缅怀前人,从中汲取教益,更是为了尊重历史,鼓舞后人,为实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奋斗。
王青[4](2012)在《毛竹种质资源保存研究—种子、花粉、试管苗保存枝术》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立足于广西桂北自然开花结实的野生毛竹林,主要从毛竹种子、花粉、试管苗等几个方面进行其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将种子干燥成5个含水量梯度:3.07、5.72%、7.45%、9.48%和11.24%,分别密封保存于25℃、4℃和-20℃温度下,定期检测种子活力变化,寻找其保存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含水量降为3.07%和5.72%的种子发生干燥损伤,说明毛竹种子不适宜过度干燥;25℃下,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7.45%,活力在210d内下降不显着;4℃下,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11.24%;-20℃时,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11.24%。不同温度下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不同,有随保存温度下降而升高的趋势。最终结果为,4℃、11.24%MC保存的毛竹种子效果最好,保存310d后发芽率仅从74.0%下降到59.3%,推荐为毛竹种子保存的技术参数。保存150d的毛竹种子随着保存温度的升高,POD、SOD、CAT的活性下降,种子活力也显着下降。进行典型相关分析,表明SOD、POD能够显着反应毛竹种子活力变化。(2)毛竹种子适宜液氮(-196℃)保存,且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投入液氮,取出时也不需要解冻处理。试验发现毛竹种子不会受到液氮的低温损伤,相反液氮保存却有加速种子萌发的作用。(3)毛竹花粉属于短命型,室内自然状态下搁置活力丧失极快。通过对花粉保存条件的对比试验,得到毛竹花粉适宜的保存条件为:盛花期的上午7:00-10:00,采下未开裂,但完全伸出、发育成熟的花药,室内阴干1h后,装入离心管,密封保存于4℃下,活力可持续80h,比对照组(自然状态放置)寿命延长约9倍。适合毛竹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为15%蔗糖+0.001%硼酸,25℃下培养1h,萌发率最高达92.5%,且萌发过程中硼必不可少。(4)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毛竹试管苗的低温保存技术。采用MS培养基培养种子获得4-6片叶苗,放入6℃的冰箱保存培养。4个月后,植株平均增长量为0.3cm,没有新叶的发生,可有效抑制试管苗的生长,存活率为75%,且后期的恢复生长良好。最终得到,毛竹种质可用试管苗进行低温保存。
刘红[5](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胡卫华[6](2011)在《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马峦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郊野公园是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产物,是城市居民向往自然追求和谐的表现。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多,城市周边旅游市场已越来越兴旺,而郊野公园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载体。郊野公园是当前国内旅游和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本论文实现了郊野公园管理宏观研究和生态管理微观研究的结合。本论文从郊野公园的概念出发,提出要为郊野公园进行统一规范的定义。为防止郊野公园概念“泛化”与“滥化”,应借鉴《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和《自然保护区总体设计规程》,尽快出台《郊野公园总体设计规范》。论文指出了郊野公园与其它类型公园的主要区别,归纳出郊野公园具有公益性、原生态性、较强的可进入性等三大特征和环境调节、休闲游憩、康体健身、社会教育、防灾避险、社会教育和城市规划控制等功能。论文从城郊旅游研究、森林旅游及森林公园研究、休闲学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游憩空间类型研究、生态环境管理等六个方面阐述了郊野公园管理和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对近些年国内郊野公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类分析。论文关注国内外郊野公园建设的动态,特别是以香港地区为例,通过多次实地调研,详细总结了香港郊野公园管理的九条成功经验——法制健全,规章完善、重视历史,原样保留、完善的路径体系、设施周全,方便使用、保护生态,人工建筑少、安全防护措施齐备、政府大力支持,公众及NGO组织积极参与、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郊野公园的服务与管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论文特别探讨了郊野公园的管理体制问题,六年前就提出要建立以城管或林业部门为主的专门管理机构。当前国内一些大城市正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推行“大部制”,深圳为适应城市化进程,实现林业与园林的统一管理,将原农林渔业局的林业管理职责划入城市管理局,郊野公园多头管理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也印证了该观点的正确性。论文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植物资源、动物资源、自然景观、空气质量、地面水质量、空气负离子浓度、植物精气含量和声学环境质量八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首次建立了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并以深圳市马峦山郊野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得出的生态资源评价指数分别达到74.9615和77.50361,结果表明马峦山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好。郊野公园会受到来自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人为干扰是最主要的。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郊野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游客行为、毁林抢种、管理水平、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山火、外来生物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游客行为(包括容量超负荷、主动干扰和随意性活动)的影响效果最显着。论文最后提出了郊野公园生态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1)封山育林。2)水土保持——建立临时拦砂坝、沉砂系统、修建挡土墙和护坡措施。3)规划调节——将郊野公园划分为康乐区、荒野区和保护区,保护区根据情况又可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4)严格管制——强化郊野公园的入口管理、防火管理、加强对外来物种的防治、限制进入郊野公园车辆的数目、严禁在郊野公园范围内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取缔公园内的无证经营行为。5)游客教育——游客的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
郭伟[7](2007)在《北美规格材目测分等方法应用于人工林杉木规格材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准确评估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规格材外观及强度等级,了解不同目测等级足尺试件力学性质与无疵小试件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检验目测分等方法的合理性,本论文主要通过人工林杉木规格材目测分等研究,节子、密度及生长轮宽度与目测等级的关系,足尺试件及无疵小试件力学性质测试等三大方面的分析与讨论,从缺陷与强度关系的角度阐述北美目测分等规则应用于人工林杉木规格材的适应性情况。为深入分析主要降等缺陷、人工林密度及生长速度指标对杉木规格材目测等级的影响提供研究平台,为北美目测分等方法应用于人工林杉木规格材的适应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为国产人工林规格材目测分等方法的建立和完善提供试验依据。本研究依据北美NLGA对人工林杉木规格材进行分等,NLGA标准中SS等级,No.1等级,No.2等级的名称分别对应GB50005-2003标准中Ⅰc等级,Ⅱc等级,Ⅲc等级。;足尺试件的MOR、MOE主要依据GB50329-2002并参考ASTM D198和ASTM D4761进行测试,UTS依据ASTM D198和ASTM D4761进行测试;无疵小试件的MOE、MOR、UTS,试验时密度、生长轮宽度依据中国国家标准进行测试。用于本研究的人工林杉木主要采自安徽、湖南,四川,福建。选取具有代表性产地的杉木人工林作为试验用材,可以保证每一产地、目测等级、力学测试类型的规格材不少于30根。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目测分等方法研究明确了:节子依据其在横截面所占面积的比率或等效直径划分等级,最终按边节和中线节两类进行评估;钝棱依据其长度和厚度划分等级,通过与基本钝棱比较进行评估;腐朽依据腐朽区域数量以及腐朽部分宽度和深度划分等级;漏刨依据漏刨区域的长度和深度进行等级评估;斜纹理是通过测量目测纹理偏离的程度进行分等的。(2)目测分等结果表明:安徽、湖南、四川、福建各产地杉木规格材的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节子是最主要的降等缺陷,对各个产区杉木规格材等级的影响程度不同;钝棱、漏刨也是造成人工林杉木规格材目测等级降低的主要缺陷;安徽、湖南、四川、福建四产地No.1等级和No.2等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腐朽和斜纹理;不同产地杉木规格材的最大降等缺陷所占百分率不同、各目测等级所占比例不同:从SS等级所占比例看,福建(49.08%)杉木规格材目测质量好于湖南(41.62%)、安徽(39.23%)、四川(28.32%);从SS,No.1,No.2三等级所占总比例看,安徽杉木规格材目测质量最好,其次是湖南、四川、福建;从SS,No.1,No.2三等级比例分布均匀性看,四川杉木规格材目测质量最好,其次是湖南、安徽、福建。SS等级规格材数量占规格材总数比例最高,No.2等级其次,No.1等级比例最低,与北美相关研究结论类似。(3)节子平均直径从SS等级0.60英寸,No.1等级1.08英寸,到No.2等级1.40英寸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目测分等规则对节子等效直径各个等级的限定是合理的;单从强度的角度考虑,不宜用节子平均直径预测足尺试件的MOR;节子的平均个数从SS等级到No.2等级呈“∧”型变化,SS等级数量最少3.57个,No.1等级数量最多5.75个;节子平均数量不是决定福建产杉木规格材目测等级的因素,但对目测等级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相关分析表明:不能以节子数量作为划分杉木规格材强度等级的依据。(4)各种类型的节子从SS等级到No.2等级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与节子平均数量综合分析的结果相同,呈“∧”型变化;各目测等级节子平均个数都遵循边节>簇生节>中线节>三面节>节子组合的规律;从各种类型节子所占的比例来看,NLGA分等规则可以将具有各种类型节子的人工林杉木规格材较为合理地划分为SS等级、No.1等级和No.2等级;认为该结果主要与杉木生长节子生长特点和锯木厂锯解原木的方法有关。(5)安徽、福建产杉木规格材的密度从SS等级到No.2等级逐渐增加;四川产杉木规格材的密度从SS等级到No.2等级先增加后减小,SS等级密度最小;湖南产杉木规格材密度从SS等级到No.2等级先减小后增加。四川产的人工林杉木规格材密度最大,福建的最小;综合四产地杉木规格材密度从SS等级到No.2等级逐渐增加。足尺试件密度与MOR相关性较差。(6)福建、安徽、湖南的平均生长轮宽度从SS等级到No.2等级呈“∧”型变化,四川的平均生长轮宽度从SS等级到No.2等级呈“V”型变化,变化趋势与其它产地不同;福建杉木规格材SS等级为5.65mm,No.1等级为6.11mm,No.2等级为5.58mm三个目测等级的平均生长轮宽度值在四产地该目测等级中最大;各个目测等级之间生长轮宽度差异不显着,认为与幼龄材比例有关。(7)四产地足尺试件MOR与MOE相关性分析表明:杉木规格材MOR与MOE显着相关,在0.05水平相关系数r=0.695;人工林杉木规格材MOR与MOE线性回归方程为Y=0.0882X+6.2254,可以用来预测MOR。(8)足尺试件MOR值从SS等级到No.2等级呈“V”型变化,SS等级MOR最大(49.09MPa),No.1等级MOR最小(43.04MPa),No.2等级MOR介于两者之间(43.04MPa);各目测等级MOE变化不大;SAS不等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目测等级、产地对MOR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测等级对MOR影响显着性,产地及产地与目测等级交互效应对MOR影响不显着。(9)安徽、湖南、福建以及四产地汇总后的UTS从SS等级到No.2等级呈“V”型变化,且SS等级的UTS平均值最大,No.1等级的UTS最小,No.2等级的UTS介于两者之间;只有四川产的杉木规格材UTS从SS等级到No.2等级逐渐降低;SAS不等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目测等级、产地对UTS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测等级及产地对UTS影响显着,两者交互效应对UTS影响不显着。(10)SAS不等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目测等级、产地及其交互效应对无疵小试件MOR及UTS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测等级及产地对无疵小试件MOR影响显着,对UTS影响不显着;MOR及UTS从SS等级、No.1等级到No.2等级变化呈“V”型;认为该变化与目测分等方法有关认为与杉木立地、气候等环境因子及杉木自身种源信息有关。(11)产地对足尺试件力学性质的影响有可能显着,目测分等的等级对力学性质的影响极显着,今后相关研究中应重点考察目测分等方法对力学性质的影响;人工林杉木足尺试件的MOR及UTS值范围为:40-52MPa,23-33MPa,约为无疵小试件相应力学性质值的53-77%和34-39%;目测分等缺陷对人工林杉木足尺试件的UTS削弱较大。(12)无疵小试件MOR5%分位值为49.0MPa;人工林杉木各目测等级MOR特征值为:SS等级25.33MPa,No.1等级23.74MPa,No.2等级22.73MPa;依据NLGA分等后人工林杉木规格材各目测等级的实际强度比为:SS等级51.7%,No.1等级48.4%,No.2等级46.4%;各目测等级MOR特征值及强度比都比NLGA规定的低;NLGA目测分等规则适用于我国人工林杉木规格材等级的评估。
刘燕[8](2006)在《基于产业组织制度的竹农权益保障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如何通过建立有利于确保竹农利益的产业组织保障机制,是当前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是世界竹产业大国,中国竹产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益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促进中国竹产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新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因此,研究中国南方竹产区的竹农权益保障的产业组织保障机制,对于促进中国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在查阅、梳理、系统总结和提炼国内外与中国南方竹产业化发展中竹农权益保障的产业组织保障机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政府、企业、竹农的行为导致的现实组织制度为主线,以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以及产业经济学的产业组织理论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案例针对竹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分析了中国南方竹产业化发展中与竹农权益相关的政策及其执行落实的现状和主要的政策制度障碍,进而对中国南方竹产业化发展中如何架构有利于确保林农权益的组织保障机制进行了构建和政策设计。其初步研究成果如下:(1)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主要对与研究本论文研究的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如竹产业组织发展的市场要素等内容,并对制度、组织、权益、林农权益、机制、产业化组织等基本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2)结合竹产业发展特征,以中国南方竹产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政府、企业、竹农的行为导致的现实组织制度为主线,重点对中国南方竹产业组织制度的演变及其现状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找出现存的竹产业组织制度中对竹农权益保障的局限性,揭示出各行为主体与竹产业化发展的相互关系。(3)从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的角度,结合案例,重点对制约竹农权益保障的主要组织制度因素进行了理论解释和讨论。(4)通过对世界农村经济组织历史经验比较研究,重点对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特征、中国专业合作组织发生异化的根源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并从现在比较成型的地区典型来探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改进的可能性。以便为南方竹产业化发展中林农权益保障的组织制度变革与创新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5)就针对南方竹产业化发展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案例实证研究。希望能为竹农权益保障视角下的中国南方竹产业组织制度变革与创新提供实践依据。(6)从利益分配机制、合同管理机制、诚信管理机制、政策制度机制等方面探讨和架构有利于确保林农权益的组织保障机制建设问题,力求为竹业化生产经营体系创造一个全新的组织制度平台,为切实保障林农权益,推动中国南方竹产业化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决策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政策支撑。
谢锦忠[9](2005)在《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三届四次全委会暨第二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在云南昭通召开》文中提出
黄淑美,伍慕仪[10](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研究指明
二、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三届二次全委会在福建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三届二次全委会在福建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题引 |
第一章开局之年 |
1.身未动,心已远 |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3.心语声声诵援疆 |
第二章福地之约 |
4.比较优势 |
5.思路决定出路 |
6.福地之约 |
第三章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
7.要致富先修路 |
8.坐拥馕坑唱馕歌 |
9.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10.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
第四章玛纳斯碧玉璀璨葡酒香 |
12.碧玉之都 |
13.破壁突围 |
14.葡酒之乡 |
15.初心如磐 |
第五章““奇台礼物” |
16.奇台面粉 |
17.电商梦 |
18.奇台礼物 |
第六章南菇北移百果香 |
19.谋定而后动 |
20.致富梦 |
21.菇菌朵壮百果香 |
第七章情暖木垒河 |
2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
23.情暖木垒河 |
24.“木垒联盟” |
第八章洒满阳光的校园 |
25.诗和远方 |
26.师者为师 |
第九章组团的战士援疆的兵 |
27.组团而战 |
28.起死回生之手,安民济世之心 |
29.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
第十章真情像草原一样宽阔 |
30.解一人困,解全家贫 |
31.““圆梦行动” |
32.圆梦行动,福建在行动 |
第十一章书生报国手中笔 |
33.初心能抵日月长 |
34.责任 |
尾声向祖国报告向福建报告 |
(2)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的建立(1949—1956 年) |
第一节 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 |
一、 自行解散的社会组织 |
二、 建国前后新建的社会组织 |
三、 旧政权遗留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
一、 根本法相关规定 |
二、 《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 |
三、 其他单行法规及具体政策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清理整顿 |
一、 审批登记 |
二、 整顿改造 |
三、 解散取缔 |
第四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组织发展 |
一、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 |
二、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 |
第五节 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历史作用 |
一、 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 |
二、 社会组织在建设新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1957—1978 年) |
第一节 50 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 |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状况 |
二、 主要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
三、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60 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 |
一、 政治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改善 |
二、 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再度活跃 |
第三节 “文革”中社会组织的非常局面 |
一、 文革时期社会动荡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二、 社会组织的非正常状态 |
三、 随运动而变动的社会组织管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1978—1991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始动力 |
二、 社会组织兴起的制度保障 |
三、 社会组织兴起的主体基础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全面恢复与新社会组织涌现 |
一、 学术类社会组织恢复和发展 |
二、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组织 |
三、 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规范、整顿 |
一、 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 |
二、 第一次清理整顿 |
三、 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与作用变化 |
一、 双重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 |
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1992-2006 年)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
二、 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推进中国社会组织的内生发展 |
三、 公共空间的拓展需要社会组织发挥特有的功能 |
第二节 社会组织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 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 |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兴起和规范 |
三、 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
四、 “草根”组织破土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调整 |
一、 第二次清理整顿 |
二、 加强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三、 “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 |
一、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二、 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2007-2012 年) |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社会组织面临空前发展机遇 |
二、 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
二、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第三节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一、 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 |
二、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第四节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一、 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
二、 参与社会事务中强化社会组织 |
三、 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度与公信力 |
四、 建立社会组织发展所需人才队伍 |
结束语: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一、 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
二、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展望 |
三、 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大事年表 |
后记 |
(3)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资料来源 |
四、研究结构和主要内容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成长历程与思想变化轨迹 |
第一节 求学经历 |
一、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家学渊源与个人勤奋 |
第二节 工作经历 |
一、初入社会,感悟人生 |
二、几次重要的工作变化 |
第三节 人生重要转折与思想变化 |
一、第一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二、第二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三、第三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四、第四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小结 |
第二章 倡导近代林学,开创中国近代林业教育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林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引进近代林学,推进林业教育体制化进程 |
一、引进近代林学知识,自编教学内容 |
二、引进近代林学手段,办林场做试验 |
三、引进近代林学认知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
四、引进近代林学培养方式,鼓励学生留洋 |
第三节 呕心沥血培养林学专门人才 |
一、国立北平大学时期(1916—1923,1927-1929) |
二、浙江大学时期(1929—1933) |
三、中央大学时期(1933—1949) |
第四节 传播林业知识,推动林业科学普及 |
一、传播林业科普知识 |
二、宣传森林多效益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组织林业科学考察,奠定林业科研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林业科学考察 |
一、两浙林业考察 |
二 台湾林业考察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林业科学考察 |
一、小陇山林业考察 |
二、泾河与无定河林业考察 |
第三节 其它林业考察工作 |
一、冀西沙荒造林考察 |
二、海南岛橡胶垦殖基地的考察 |
小结 |
第四章 开展林学研究,推进林业科技创新 |
第一节 创建中国林产化学学科 |
第二节 学以致用,造福于民 |
一、桐油抽提试验 |
二、设计樟脑提取装置 |
三、苋桥马尾松采脂试验 |
四、伏牛山植物单宁材料之研究 |
第三节 忧国忧民,服务战时经济 |
一、重庆木材干馏试验 |
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 |
三、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 |
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林业政策与管理的奠基人 |
第一节 执掌中国林政大业 |
第二节 组建机构,奠定中国林政基础 |
一、创建和完善新中国林业管理体系 |
二、整合与培训结合,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建设 |
第三节 拟定中国林业政策 |
一、将治山治水提升为国家战略 |
二、“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成效显着 |
第四节 建言献策,促进中国林业发展 |
第五节 国家林业规划的制定与完善 |
一、全国林业规划的形成 |
二、林业规划的修改与完善 |
小结 |
第六章 梁希林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
一、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 |
二、梁希对森林多效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大林业思想的孕育和发展 |
一、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
二、林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 |
三、梁希大林业思想的影响和启示 |
小结 |
结语:梁希在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 |
一、历史地位 |
二、历史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梁希论作目录 |
附录二 梁希大事年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与即将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毛竹种质资源保存研究—种子、花粉、试管苗保存枝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简写缩略表 |
目录 |
引言 |
1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 |
1.1 种子保存 |
1.1.1 低温种子库保存 |
1.1.2 超低温库保存 |
1.1.3 超干保存 |
1.1.4 影响种子贮藏活力的因素 |
1.2 花粉保存 |
1.2.1 花粉的采集、保存与活力测定 |
1.2.2 竹类花粉研究现状 |
1.3 试管苗保存 |
1.3.1 保存方法 |
1.3.2 竹类的组织培养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种子来源 |
2.1.2 花粉采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千粒重测定 |
2.2.2 含水量测定 |
2.2.3 软X射线检验 |
2.2.4 种子发芽测定 |
2.2.5 相对电导率测定 |
2.2.6 丙二醛测定 |
2.2.7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
2.2.8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2.2.9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
2.2.10 种子含水量调整 |
2.2.11 种子保存设置 |
2.2.12 种子超低温保存处理 |
2.2.13 花粉采集和干燥 |
2.2.14 花粉形态观察 |
2.2.15 花粉萌发率测定 |
2.2.16 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的选择 |
2.2.17 花粉保存温度设置 |
2.2.18 组培苗的获得 |
2.2.19 试管苗低温保存 |
2.2.20 数据处理 |
2.3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毛竹种子保存 |
3.1.1 种子质量的判读 |
3.1.2 毛竹种子含水量同平衡相对湿度的关系 |
3.1.3 含水量调整处理对毛竹种子活力的影响 |
3.1.4 保存温度对毛竹种子活力的影响 |
3.1.5 保存含水量对毛竹种子活力的影响 |
3.1.6 超低温处理对毛竹种子活力的影响 |
3.1.7 毛竹种子保存中酶活性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
3.2 毛竹花粉保存 |
3.2.1 花粉形态描述 |
3.2.2 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 |
3.2.3 不同干燥处理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
3.2.4 不同保存温度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
3.2.5 保存时间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
3.2.6 小结 |
3.3 毛竹试管苗保存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6)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马峦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3.1 郊野公园概念、特征、功能及与其他类型公园的异同 |
1.3.2 目前国内外郊野公园管理的成功经验 |
1.3.3 建立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评价模型 |
1.3.4 郊野公园生态环境的主要威胁因子 |
1.3.5 郊野公园生态管理的有效途径 |
1.4 研究区域的选择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述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层次分析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
2.1 郊野公园概念的研究 |
2.1.1 公园概念 |
2.1.2 郊野公园概念 |
2.2 郊野公园概念的界定 |
2.2.1 郊野公园的类型 |
2.2.2 郊野公园的特征 |
2.2.3 郊野公园的功能 |
2.2.4 郊野公园与其它类型公园的区别 |
2.3 郊野公园开发与生态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城郊旅游研究 |
2.3.2 森林旅游及森林公园研究 |
2.3.3 休闲学的研究 |
2.3.4 城市规划理论研究 |
2.3.5 城市游憩空间类型研究 |
2.3.6 生态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3 郊野公园的理论研究 |
3.1 研究领域 |
3.2 实践研究 |
3.2.1 国外郊野公园实践研究 |
3.2.2 国内郊野公园实践研究 |
3.3 国内郊野公园开发与建设的经验 |
3.3.1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核心 |
3.3.2 完备的法规条例是基础 |
3.3.3 高效到位的管理是保障 |
3.3.4 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 |
3.3.5 充分运用高科技是趋势 |
3.3.6 多元的资金筹措是趋势 |
3.4 目前国内郊野公园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4.1 城市的干扰和破坏日益增大 |
3.4.2 建设管理问题 |
3.4.3 外来生物入侵 |
3.5 本章小结 |
4 郊野公园生态管理实证研究——以深圳市马峦山郊野公园为例 |
4.1 马峦山郊野公园的基本情况 |
4.2 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1 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4.2.2 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测量 |
4.3 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4.3.1 评价方法介绍 |
4.3.2 分析步骤 |
5 马峦山郊野公园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因子分析 |
5.1 不文明行为对生态的干扰分析 |
5.1.1 人为活动对生态的直接干扰 |
5.1.2 人为活动对生态的间接干扰 |
5.2 超负荷的接待量 |
5.3 房地产开发的威胁 |
5.4 过多的人工建筑 |
5.5 汽车尾气及噪音 |
5.6 本章小结 |
6 马峦山郊野公园生态环境管理的对策 |
6.1 封山育林 |
6.2 水土保持 |
6.2.1 修建临时拦砂坝 |
6.2.2 建立沉砂系统 |
6.2.3 护坡措施 |
6.2.4 矿山治理 |
6.3 规划调节 |
6.3.1 康乐区 |
6.3.2 荒野区 |
6.3.3 保护区 |
6.4 严格管制 |
6.4.1 规范入口管理 |
6.4.2 防火管理 |
6.4.3 加强对外来物种的防治 |
6.4.4 严格限制进入郊野公园车辆的数目 |
6.4.5 郊野公园范围内严禁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 |
6.4.6 取缔公园内的无证经营行为 |
6.5 游客教育 |
6.5.1 游客的直接管理 |
6.5.2 游客的间接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郊野公园概念需进一步明确 |
7.1.2 郊野公园管理体制需规范 |
7.1.3 对国内郊野公园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
7.1.4 生态环境评价模型为郊野公园的生态环境评价提供了方法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8 创新点 |
8.1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了郊野公园的定义 |
8.2 建立了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评价模型 |
9 研究展望 |
9.1 研究方法 |
9.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北美规格材目测分等方法应用于人工林杉木规格材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规格材目测分等方法和原理 |
1.2.1 北美规格材分等的起源 |
1.2.2 北美分等机构设置 |
1.2.3 目测分等方法原理及缺陷分类 |
1.2.4 北美分等试样选取原则 |
1.3 目测分等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节子的研究现状 |
1.5 规格材足尺测试相关研究现状 |
1.6 人工林杉木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1.8.1 规格材目测分等方法研究 |
1.8.2 杉木规格材的目测分等 |
1.8.3 节子、密度及生长速度对杉木规格材目测等级的影响 |
1.8.4 杉木规格材足尺力学性质与小试件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
1.8.5 北美目测分等方法应用于杉木规格材的适应性分析 |
第二章 杉木规格材目测分等方法研究 |
2.1 绪言 |
2.2 杉木规格材目测分等规则研究 |
2.2.1 等级名称及用途 |
2.2.2 目测分等缺陷及分等方法 |
第三章 杉木规格材目测分等 |
3.1 绪言 |
3.2 试验材料及分等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分等 |
3.3 目测分等结果与讨论 |
3.3.1 各产地目测分等结果与讨论 |
3.3.2 各种降等缺陷降等情况分析与讨论 |
3.3.3 各目测等级比率比较 |
3.4 小结 |
第四章 节子、密度及生长速度与目测等级关系 |
4.1 绪言 |
4.2 节子直径、数量及类型与目测等级关系的研究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4 小结 |
4.3 杉木密度与目测等级关系研究 |
4.3.1 试验材料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3.4 小结 |
4.4 杉木生长速度与目测等级关系的研究 |
4.4.1 试验材料 |
4.4.2 试验方法 |
4.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4 小结 |
4.5 小结 |
第五章 杉木足尺试件与无疵小试件力学性质关系研究 |
5.1 绪言 |
5.2 杉木足尺试件力学性质测试 |
5.2.1 足尺试件MOE及MOR |
5.2.2 足尺试件UTS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杉木无疵小试件力学性质 |
5.3.1 无疵小试件MOR测试 |
5.3.2 无疵小试件UTS测试 |
5.3.3 结果与讨论 |
5.3.3.1 杉木无疵小试件MOR与目测等级相互关系 |
5.3.3.2 杉木无疵小试件UTS与目测等级相互关系 |
5.4 杉木足尺试件与无疵小试件力学性质的相互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杉木规格材目测分等方法适应性分析 |
6.1 绪言 |
6.2 MOR特征值 |
6.2.1 标准条件转换 |
6.2.2 MOR特征值计算 |
6.3 强度比计算 |
6.4 比较 |
6.4.1 特征值比较 |
6.4.2 强度比比较 |
6.5 结论及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杉木规格材目测分等方法研究 |
7.1.2 目测分等 |
7.1.3 节子、密度及生长速度与目测等级关系 |
7.1.4 足尺试件与无疵小试件力学性质关系研究 |
7.1.5 杉木规格材目测分等方法适应性分析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8)基于产业组织制度的竹农权益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采取的技术路线 |
1.6 几个需要界定的基本概念 |
第二章 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动态综述 |
2.1 世界主要产竹国的竹产业及制度政策 |
2.2 林业产业组织制度研究 |
2.3 目前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竹产业组织发展的理论基础概述 |
3.1 相关理论的回顾与分析 |
3.1.1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产业组织制度的影响 |
3.1.2 产业组织经济发展理论对产业组织制度的影响 |
3.1.3 产业政策学理论对产业组织制度的影响 |
3.2 竹产业组织发展的市场要素一微观基础分析 |
3.3 竹产业发展对产业组织关系的影响 |
3.4 影响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因素 |
第四章 中国南方竹产业组织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 |
4.1 竹产业的特征 |
4.2 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导的中国竹产业组织制度的历史演变 |
4.2.1 农户家庭经济 |
4.2.2 乡镇企业 |
4.2.3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4.2.4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 |
4.3 各利益主体行为与中国竹产业组织制度变革创新现状特征分析 |
4.3.1 竹农生产经营行为与竹产业组织制度革新的现状特征分析 |
4.3.2 竹加工企业交易行为与竹产业组织制度革新的现状特征分析 |
4.3.3 竹区村级权力互动行为与竹产业组织制度革新的现状特征分析 |
4.3.4 竹区乡镇政权体制改革行为与竹产业组织制度变革的现状特征分析 |
4.3.5 国家政府职能的运行行为与竹产业组织制度革新的现状特征分析 |
4.4 现存的竹产业组织制度中对竹农权益保障的局限性分析 |
4.4.1 制度成因在竹农利益保护问题上的局限性 |
4.4.2 产业化组织载体不健全 |
4.4.3 各参与主体之间没有形成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
4.4.4 与产业化相关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
4.4.5 政府的政策、制度滞后,协调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
4.4.6 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制上的局限性 |
第五章 竹农权益保障的社会制约机制分析 |
5.1 竹农自身的不足对竹农权益保障的制约 |
5.2 社会认识不足与思想观念模糊对竹农权益保障的制约 |
5.3 农民的权益问题的相对独立性对竹农权益保障的制约 |
5.4 中国南方集体林区产权制度关系对竹农权益保障的制约 |
第六章 竹农权益保障的政策制约机制分析 |
6.1 建国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
6.2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 |
6.3 影响政府保障决策工作的主要因素分析 |
6.4 公共产品供给过剩导致的农民负担问题 |
6.5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演变中存在政策落实缺位 |
第七章 竹农权益保障的林地流转分析 |
7.1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产生的土地利益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 |
7.2 当前中国南方山林地流转对竹农经济权益保障现状分析 |
7.2.1 中国南方林地流转的现状特点—基于浙江省的调查 |
7.2.2 中国南方林地流转面临的主要问题 |
7.3 林地集体所有制的结构变迁对竹农经济权益保障现状分析 |
7.3.1 改革开放以后集体林地所有制的现状及演化的实际路径 |
7.3.2 影响和决定集体林地所有制制度演化变迁的因素 |
7.4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加速林地流转的合理性分析 |
第八章 竹农权益保障的专业合作组织分析 |
8.1 世界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探索 |
8.2 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社发生异化的根源分析 |
8.2.1 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社异化 |
8.2.2 中国专业合作组织发生异化的根源探析 |
8.2.3 合作社发生异化的矫正 |
8.3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机制的探讨 |
8.3.1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维护农民利益方面的作用 |
8.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机制运行中的问题 |
8.4 中国竹产业合作经济组织改进的可能性分析 |
第九章 基于产业组织制度的竹农权益保障机制设计 |
9.1 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理顺利益关系 |
9.2 建立和完善政策制度机制,发挥政府作用 |
9.3 建立和完善诚信管理机制,创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
9.4 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规范各利益主体的获取利益行为 |
第十章 确保竹农权益保障机制有效运转的政策取向 |
10.1 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的政策取向 |
10.1.1 完善组织保障,使之成为利益分配机制运作的有效载体 |
10.1.2 建立和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机制,推进竹产业化进程 |
10.1.3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将其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
10.1.4 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公平、效率的内部两次分配制度 |
10.1.5 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调整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 |
10.1.6 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理顺收益分配关系 |
10.1.7 完善制度化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建立与政府的信息沟通渠道 |
10.2 建立和完善政策制度机制的政策取向 |
10.2.1 加强政府领导,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
10.2.2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政策措施 |
10.2.3 构建科学的农村土地制度,加速竹林地合理流转,保护竹农利益 |
10.2.4 努力发展与探索竹产业合作经济组织 |
10.2.5 建立完善的产权市场,共同享有相应的权利 |
10.2.6 建立风险基金制度 |
10.3 建立和完善诚信管理机制的政策取向 |
10.3.1 培育良好的诚信环境 |
10.3.2 既要重视制度的制定和完备,更要重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
10.3.3 提高各利益主体的素质 |
10.4 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机制的政策取向 |
10.4.1 强化领导,提高认识 |
10.4.2 加强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10.4.3 科学、合理地设置合同管理组织体系 |
10.4.4 严把审查关 |
10.4.5 实施有效的信息控制 |
10.4.6 完备档案管理 |
第十一章 案例研究——浙江、福建、安徽竹产业化发展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调查 |
11.1 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梅家村的利益分配问题调查 |
11.2 福建省三明市竹林产权制度改革对竹林经营绩效的影响调查 |
11.3 安徽省霍山县桃源河乡大岭村竹农协会 |
11.4 讨论:龙头企业和农户间如何破解相互“套牢问题” |
第十二章 结论 |
12.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2.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2.3 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及其在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简介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情况表 |
四、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三届二次全委会在福建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J]. 李娟. 回族文学, 2019(06)
- [2]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D]. 刘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3]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D]. 胡文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4]毛竹种质资源保存研究—种子、花粉、试管苗保存枝术[D]. 王青.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6]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马峦山郊野公园为例[D]. 胡卫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7]北美规格材目测分等方法应用于人工林杉木规格材适应性研究[D]. 郭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06)
- [8]基于产业组织制度的竹农权益保障机制研究[D]. 刘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11)
- [9]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三届四次全委会暨第二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在云南昭通召开[J]. 谢锦忠. 林业科技开发, 2005(06)
- [10]《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