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资源经济大放异彩

青海资源经济大放异彩

一、青海资源经济放异彩(论文文献综述)

何志芳,史儒林,李强[1](2021)在《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通过对其进行梳理,阐述其体现出的文化特性,得出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独特性、多元性、宗教性、区域性、融合性,只有把握了民俗体育的特征,才能正确认识其价值,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族群之间的交流和民族团结,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高旭华[2](2021)在《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探究 ——以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文中提出历史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继往开来的重要使命。中学历史课程中,历史文化史教育对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素养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要发挥历史文化史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美育功能,有内涵的教学立意必不可少。教学立意是一堂课的中心主旨,体现着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材内容的核心思想,是实现历史教育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文化史部分为例,从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立意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立意的确立对实现立德树人目的的作用、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意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关文献借鉴,探讨关于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立意确立的相关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教学立意的确立问题和现状进行研究,对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涉及文化史的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并从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一些新教材在文化史方面的编排变化。从课堂实录和教师访谈两方面对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的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发现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立意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究解决方法,并结合教学案例阐明观点,最后对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立意的探究进行了思考。期望本论题的探究对一线教学有所借鉴和帮助。

文忠祥[3](2020)在《过渡·边缘·多元:河湟文化特质辨析》文中提出"河湟"作为一个地理、历史、文化概念,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蕴涵,而过渡地带是其地理环境属性,边缘地带是其文化相对属性,多元交融是其历史与现实属性。河湟文化在新时代具有其特定的现代价值。河湟地区多种文化的交相辉映,使得这里文化异彩纷呈,并因历史上的共生共荣,使得这里文化聚合共生。历史上古已有之的文化聚合力,为河湟文化的多元共生、异彩纷呈提供了主要的文化动力。面对历史新时代,这种文化聚合力无疑具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是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平台提升的深厚的文化基础。

蔡新良[4](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耿灿[5](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火都红[6](2020)在《甘肃省永登县五联村东乡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今天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仍有一少部分人未能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尤其是处于山区的少数民族。通过移民搬迁改变“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现状,解决部分地区的贫困问题。东乡族作为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之一,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居住在东乡大山之中;东乡县把异地扶贫搬迁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来推,以此来逐步实现贫困群众脱贫的愿望。本文以永登县上川镇一个未被研究过的东乡族移民村落为调研对象,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调查,试图对该村移民文化变迁进行探究。通过描述他们搬迁前后生产生活及思想观念等状况,感触其中变化。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角度,对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教育、思想观念、节庆文化等方面进行文化变迁探索研究。指出移民是如何在变迁中对环境、心理及文化逐渐适应,如何在适应的基础上渐渐加深对社会经济、身份、文化心理的融入;在变迁中逐渐适应,在适应中走向融入,反映东乡族在政策引导下主动寻求发展。在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的同时走出一条独具民族特色的异地搬迁脱贫之路,早日实现脱贫攻坚。面对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五联村东乡族移民以其和而不同的个性与当地社会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

向蕴欣[7](2020)在《文化自信视阈下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传承研究》文中提出民族的智慧与价值凝聚在文化之中。文化的发展水平能够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国家要肯定文化的作用价值,社会要鼓励文化的传承发展,个人要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德都蒙古民族以及该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点。本文的研究对象都是特指在青海地区的德都蒙古民族,是针对当地所做的研究。本文从文化自信的内涵、特征、意义进行论述,进而引申到德都蒙古文化的内容和价值,重点介绍了都蒙古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共有开拓进取、民权至上、英雄乐观、顺从“长生天”、自由开放、公平正义、团结务实、崇信重义八个文化精神内涵,分别对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三个方面的内容。内容从文化现象上升到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在文化自信这个大的背景下,该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德都蒙古族既保持着本民族独特的魅力,又保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的优良传统。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面对全球经济文化交融的环境下,德都蒙古文化的传承也受到很大的挑战,存在很多问题,德都蒙古民族被汉化趋势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很大的冲击,面对德都蒙古文化内容和资源的难以延续和不断流失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对策分析。德都蒙古民族既要保持本真又要具有创新性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情,但我们能够抓住青海地区具有旅游优势这个特点,就能够将该民族文化与之相结合,二者联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地区,能够真的起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在树立文化自信的环境下,加强德都蒙古文化的建设和加强对德都蒙古民族自身的文化自信,给德都蒙古文化注入新的自信力量,让其充满活力和生命力,使得德都蒙古文化得到好的传承与发展,让德都蒙古民族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文化,在纷扰而又庞杂的信息宇宙中保持中华儿女的血性,更好地认识到德都蒙古人民为社会和平、统一进步所做的贡献,进而展现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历史画卷。

黄凡[8](2020)在《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1980年代语境下的“文化寻根”诗群,或隐或显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以现代史诗、“新边塞诗派”为寻根先导,在各省挖掘民族文化的实践中,不少地方青年诗作者或自觉加入其中,或不自觉地受其裹挟,后经由编辑有意地引导扶持,各地域性寻根诗群陆续以地方文学刊物为中心聚拢起来,诗坛形成继朦胧诗潮后浩荡的第二浪潮。寻根诗群从萌动、迸发到式微,秉守“传统、现代”的诗学导向,与政治、经济等现实场域有着复杂纠葛。大量诗篇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型实验,但也存在模式化的弊病。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重回文艺现场,揭示“文化寻根”诗群的历史形态,梳理其发展脉络,考察文学期刊运行实践下的寻根诗群在文学史上产生的持续性影响。论文包含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下设四章:第一章:论述“文化寻根”前驳杂的语境,包括开放的文学空间、重要的政治任务,主要分析新诗发展道路问题及其形成的社会影响。以杨炼的现代史诗为主要样本,分析“文化寻根”在初兴起阶段的“传统性”“现代性”特点。第二章:论述1981、1982年间“新边塞诗派”的实践,审视特定属性刊物对民族政策的造势行为。以及考察地方文学刊物向传统文化寻根的初步靠拢,突出《滇池》及三大青年诗人在这一阶段的艺术探索。第三章:论述以“清污”运动和受批评的“雪野诗派”为主要样本,探讨地方文学刊物的发展调整与文化实践,以及新诗与该阶段人道主义话语的互动关系。“传统的、现实的、历史的”成为安全的文艺选择。开拓文学,以高昂的调子响彻西北。第四章:论述1984、1985年地域性寻根诗群快速喷涌至落潮的过程。以各省级刊物与“红土诗派”“百越境界”“东海诗群”“黄河诗派”为主要样本,分析第二浪潮在“创作自由”环境中的运行状况,找寻诗群发展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在1986年走向衰落的各方面原因与后续影响。通过对以上章节的详细梳理、论述,论文最后对“文化寻根”现象做了宏观上的把握和定位,思考了文化在文学发展中的意义,并提出有待思考的新问题。

李欣沫[9](2020)在《西北地区汉语言民歌衬词衬腔研究 ——以花儿与信天游为例》文中指出西北地区的民歌中较普遍地使用了衬词和衬腔,其内涵丰富多彩,是民歌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了鲜明的地域音域风格。本文集中以流传地域较广、影响力很大的西北地区民歌“花儿”与“信天游”两种民歌为典型进行整体性分析,先对花儿与信天游中衬词和衬腔的类别,表现形态和运用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再对其中的表现功能,结构功能极其文化意义进行了举例分析论述,最后对这些地区的花儿与信天游的现状和发展做了概述。归纳出其花儿与信天游衬词衬腔的存在规律与基本特点,从这一点试图探讨西北地区民歌的艺术特色,这些研究,对其他人歌唱演绎、研究分析、继承发展西北地区的民歌有着积极而肯定的作用。

冯斌婷[10](2020)在《影像中的历史:海映光档案中的中国西北电影资料研究(1941-194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影像资料中具有丰富的历史真实,是文献纪录片创作可依托的重要资源。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文献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技术手段再现历史的趋势日益明显,而缺乏对影像资料的研究与利用。另外,挖掘信息的视野还很有限,尤其对于国外影像资源的挖掘更是欠缺。学者们认识到了文献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深入挖掘影像资料的重要性,但对此问题并未展开深入探讨与尝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美国宣道会传教士海映光民国时期在河湟地区传教期间所拍摄的近一个小时的影像资料,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海映光及其拍摄历史影像资料,由两节构成,主要内容是海映光及他所拍摄的这部影像的相关背景研究。其中包括海映光这个中文名称的由来、其传教志向以及国籍等。第二节重点介绍了这部影像的保存情况、画外音解说以及影像时长、卷数、画质。第二章为海映光历史影像资料内容研究,共分四节,按地域划分为临夏地区、甘南地区、兰州地区、青海地区的内容。结合文献,对影像中所涉及地区的内容进行了论证,为第三章文献纪录片策划的撰写做了基础研究工作。第三章在上文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海映光历史影像资料在文献纪录片创作中的利用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了影像中的新史料,补充了河湟地区近代史中一些尚不清晰的史料点,明确了拟创作文献纪录片可依托的知识点和线索。第四章为文献纪录片《海映光河湟影像纪事》策划文案,分为两节,主要依托前文研究成果,结合文献纪录片创作实践,撰写了策划方案。最后在结语部分,论文主要归纳总结了海映光历史影像资料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文献纪录片创作中可挖掘利用的史料和故事线索,并对本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不足。

二、青海资源经济放异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资源经济放异彩(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况
2 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2.1 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性
    2.2 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性
    2.3 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宗教性
    2.4 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区域性
    2.5 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性
3 结语

(2)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探究 ——以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教学立意理论层面的研究
        (二)关于教学立意教学案例层面的研究
        (三)关于文化史教学立意层面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中历史学科
        (二)文化史
        (三)教学立意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文化史内容梳理与分析
    第一节 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文化史内容梳理
        一、文学史
        二、艺术史
        三、科技史
        四、思想史
    第二节 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文化史内容分析
        一、关于课标要求方面
        二、关于教材内容方面
第二章 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研究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文化史教学立意的研究现状
        一、课堂实录调查
        二、教师访谈调查
    第二节 影响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的因素
        一、教师方面
        二、学生方面
        三、社会环境方面
第三章 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探究策略
    第一节 转变传统观念,夯实专业基础
        一、扩充知识储备
        二、培育文化素养
        三、提升教学技能
    第二节 挖掘深层内涵,找准教学立意
        一、紧扣核心
        二、发展传承
        三、时代诉求
    第三节 把握核心素养,彰显学科价值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第四节 联系时代背景,突出学科特色
        一、联系时代,理解文化发展
        二、结合时代,凸显历史特色
    第五节 落实以人为本,实现育德功能
        一、以古照今
        二、师德引领
    第六节 掌握教材内容,开发教学资源
        一、恰当选用历史资源
        二、科学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
第四章 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立意探究的一些思考
    第一节 教学立意与课程标准的吻合度
    第二节 教学立意与教学内容的切合度
    第三节 教学立意与学生生活的贴合度
    第四节 教学立意与国家需求的联系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过渡·边缘·多元:河湟文化特质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湟”界定
    (一)地理意义上的河湟
    (二)历史意义上的河湟
    (三)文化意义上的河湟
二、过渡地带:河湟文化的地理环境属性
三、边缘地带:河湟文化的文化相对属性
四、多元交融:河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属性
五、结语:河湟文化特质的现代价值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5)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界定
        1.2 选题缘起整合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现状评述
        2.2 研究定位创新
        2.3 研究方法探索
    3.研究思路及价值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1.3.3 本土化确认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甘肃省永登县五联村东乡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文化变迁理论
        (二)东乡族文化变迁研究
        (三)异地扶贫搬迁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历史文献研究法
第一章 田野点基本情况概述
    第一节 五联村概况
        一、自然地理位置
        二、气候及土壤
        三、人口及经济状况
        四、水利灌溉
        五、交通及通讯
    第二节 东乡族的迁入
        一、东乡族迁入
        二、东乡族移民现居地称谓的讨论
        三、移民文化区的初步形成
第二章 东乡族移民生产生活方式变迁
    第一节 生产方式
        一、原有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变化
        二、传统畜牧结构及变化
        三、新型生产方式出现
    第二节 生活方式
        一、生活环境
        二、衣食住行
        三、娱乐活动
第三章 东乡族移民语言、教育、观念变迁
    第一节 语言
        一、移民村东乡语使用情况
        二、其他语言的习得及使用
        三、移民对当地语言的排斥
    第二节 教育
        一、移民原有教育情况
        二、移民安置点学校教育状况
        三、移民对五联村教育的态度
    第三节 思想观念
        一、从“他乡”到“第二故乡”的转变
        二、教育、职业观念
        三、婚育观念
        四、消费观念
        五、品德的延续
    第四节 节庆文化
        一、东乡族移民节庆文化概况
        二、东乡族移民节庆文化的变化
        三、东乡族移民节庆文化变化意义所在
第四章 变迁与适应
    第一节 “内外统一”的村落形成
        一、移民点基础设施建成
        二、移民点内在精神力量形成
    第二节 变迁中的适应——东乡族移民的发展动力
        一、移民对环境的适应
        二、移民心理适应
        三、移民文化适应
    第三节 适应中的融入——东乡族移民的新起点
        一、社会经济融入
        二、身份认同
        三、文化心理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调查问卷
    二、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三、调研图片
致谢

(7)文化自信视阈下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选题的背景
        2.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论文创新点
二 文化自信与德都蒙古文化概述
    (一)文化自信概述
        1.文化自信的内涵
        2.文化自信的特征
        3.树立文化自信的意义
    (二)德都蒙古文化概述
        1.德都蒙古的称呼由来
        2.德都蒙古文化的独特内容
        3.德都蒙古文化的丰富资源
        4.发展德都蒙古文化的价值
    (三)德都蒙古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
        1.文化自信对德都蒙古文化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2.德都蒙古文化对文化自信提供实现渠道和载体
三 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
    (一)在国家层面的统一
        1.开拓进取精神与富强的内在统一
        2.民权至上精神与民主的内在统一
        3.英雄乐观精神与文明的内在统一
        4.顺从“长生天”精神与和谐的内在统一
    (二)在社会层面的统一
        1.自由开放精神与自由平等的内在统一
        2.公平正义精神与公正法治的内在统一
    (三)在个人层面的统一
        1.团结务实精神与爱国敬业的内在统一
        2.崇信重义精神与诚信友善的内在统一
四 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传承的现状分析
    (一)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传承存在的问题
        1.德都蒙古文化内容难以延续
        2.德都蒙古文化资源不断流失
    (二)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传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现代化进程促使德都蒙古文化的汉化
        2.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冲击
五 文化自信视阈下传承德都蒙古文化精神的路径探析
    (一)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原则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坚持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以协调包容树立自信为思路
        1.从弘扬传承德都蒙古文化精神理念中坚定自信
        2.从充分认识和把握德都蒙古文化资源中培养自信
        3.从深入挖掘和利用德都蒙古文化内涵中树立自信
    (三)以开发旅游结合文化输出为新理念
        1.旅游发展与德都蒙古文化的合理结合
        2.发挥德都蒙古文化特色创新规划旅游新内容
        3.借鉴其他传统文化旅游地区的成功之处
    (四)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方法
        1.政府创造更多德都蒙古文化的对外发展机会
        2.坚定新时期的文化自信建设对德都蒙古文化进行保护
        3.增强利用媒介传播培养媒体宣扬德都蒙古精神的意识
        4.搭建更多弘扬德都蒙古精神的平台
六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8)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化寻根”前驳杂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开放的文学空间与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文学报刊承载包容繁复之声
        二、新时期初期诗坛现实要求――以建设“四化”为根本
    第二节 关于新诗的发展道路问题
        一、修复传统遭遇“崛起论”的现代狂欢——挑战与契机
        二、杨炼的现代史诗初萌动――文学报刊的新选择
第二章 寻根探索:现代史诗对地方特定文化群体的启发
    第一节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一、特定属性刊物对民族政策的响应造势
        二、青年诗人对民族传统的现代创新
    第二节 地方文学刊物向传统文化寻根的初靠拢
        一、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与扶持青年诗作者
        二、《滇池》与三大青年诗人的艺术探索
第三章 清除精神污染下的“文化寻根”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压力和推动力
        一、“清污”运动的政治任务、文艺指向
        二、地方文学刊物的回响——在具体实践中复魅传统文化
    第二节 关于新时期人道主义、人性论再解释
        一、一场与政治相关的人道主义论战
        二、被点名批评的“雪野诗派”
第四章 地域性寻根诗群的快速喷涌与落潮
    第一节 1984、1985年的报刊气候
    第二节 “红土诗派”与“百越境界”
    第三节 “东海诗群”与“黄河诗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西北地区汉语言民歌衬词衬腔研究 ——以花儿与信天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背景意义
    二、研究民歌衬词衬腔的意义
    三、研究述评
第一章 西北地区的文化生态简述
    第一节 陕西的文化生态简述
    第二节 甘肃的文化生态简述
    第三节 青海的文化生态简述
    第四节 宁夏的文化生态简述
    第五节 新疆的文化生态简述
第二章 历史变革中的西北地区的民歌——花儿与信天游
    第一节 花儿
    第二节 信天游
第三章 西北地区民歌花儿与信天游衬词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花儿衬词的类别
    第二节 花儿衬词的表现形态
    第三节 花儿衬词的运用特点
    第四节 信天游衬词的类别
    第五节 信天游衬词的表现形态
    第六节 信天游衬词的运用特点
第四章 西北地区民歌花儿与信天游衬腔的呈现形态
    第一节 花儿中衬腔的类型
    第二节 花儿衬腔的旋律形式
    第三节 花儿衬腔的结构形态
    第四节 信天游衬腔的类型
    第五节 信天游衬腔的旋律形式
    第六节 信天游衬腔的结构形式
第五章 西北地区民歌花儿与信天游衬词衬腔的功能意义
    第一节 衬词衬腔的表现功能
    第二节 衬词衬腔的结构功能
    第三节 衬词衬腔的文化意义
第六章 西北地区民歌花儿与信天游的活态现状与传承关系
    第一节 活态现状
    第二节 花儿与信天游的发展思索
        ー、开发与利用
        (一)历史研究价值
        (二)音乐传承价值
        (三)旅游开发价值
        二、创新与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影像中的历史:海映光档案中的中国西北电影资料研究(1941-1943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重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海映光及其拍摄历史影像资料
    一、纪录者海映光基本情况
    二、海映光历史影像资料保存情况
第二章 海映光历史影像资料主要内容
    一、临夏地区:1941年日全食天象
    二、甘南地区:拉卜楞“外交家”黄正清
    三、兰州地区:河湟传教士大本营—兰州内地会
    四、青海地区:大放异彩的互助土族妇女服饰
第三章 海映光历史影像中的新史料
    一、创办新式教育的临夏“马氏家族”后裔马全钦
    二、临夏回族社会“新文化运动”的产物—私立魁峰中学
第四章 拟创作文献纪录片《海映光河湟影像纪事》策划文案
    一、导演阐述
    二、拍摄内容及播出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附录 :海映光历史影像资料画外音转写
致谢

四、青海资源经济放异彩(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J]. 何志芳,史儒林,李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21(35)
  • [2]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探究 ——以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D]. 高旭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过渡·边缘·多元:河湟文化特质辨析[J]. 文忠祥.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5]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甘肃省永登县五联村东乡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 火都红.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7]文化自信视阈下德都蒙古文化精神传承研究[D]. 向蕴欣.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8]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D]. 黄凡. 河南大学, 2020(02)
  • [9]西北地区汉语言民歌衬词衬腔研究 ——以花儿与信天游为例[D]. 李欣沫. 新疆艺术学院, 2020(08)
  • [10]影像中的历史:海映光档案中的中国西北电影资料研究(1941-1943年)[D]. 冯斌婷.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青海资源经济大放异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