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话语权和话语:两性角色的“在场”姿态(论文文献综述)
杨欣[1](2021)在《社会性别视角下“泥塑粉”对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重塑》文中指出传统媒体时代,粉丝对明星的种种认知局限在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上,他们所展现出的媒介形象并非粉丝经由自己直接接触了解到,而是由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所建构出的“身份”,粉丝只能被动接受媒介呈现的明星媒介形象。随着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与日益低廉的媒介使用门槛使得大众传播格局转变,传播主体多元化,粉丝既是受传者也是传者,双重角色下的粉丝被赋予与媒介机构相同的男明星媒介形象建构与传播权力。部分粉丝为了满足对男明星性别形象倒置的幻想,积极投身到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二次建构中,在粉丝文化内部划分出属于自己的建构空间,催生了粉丝所普遍认为的“泥塑”即将男明星以女性性别对待的“泥塑”文化的诞生。“泥塑粉”群体在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建构的互动中,不断壮大并将女化后的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广泛传播,不仅影响到男明星活动的方方面面,甚至引起巨大的舆论争议与讨论,成为不可忽略的亚文化现象。故本文从社会性别理论出发,以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分析“泥塑粉”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心理动因,以文本分析法呈现“泥塑粉”所重塑的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特征以及粉丝视角,结合社会性别理论对“泥塑粉”所建构的男明星女性媒介性别形象进行分析,以期反映当代女性粉丝对于社会性别的看法及思考,探讨女性粉丝社会性别建构实践活动中对社会性别意识的实际认知。本文的研究主体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作为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建构背景的“泥塑”文化的诞生与演变,分析“正苏”与“泥塑”群体割裂的根源是对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社会性别认同差异,并通过分析“内娱泥塑bot”的微博粉丝分布总结出“泥塑粉”群体以青年女性为主在社交平台构建男明星的女性媒介性别形象的特征;第二部分别从“泥塑粉”、文化工业以及整体社会环境分析其呈现男明星女性媒介性别形象的动因,了解其社会性别观念变化的复杂背景;第三部分利用文本分析软件以“内娱泥塑bot”中粉丝投稿为样本呈现粉丝文本世界中的男明星媒介形象,并展现粉丝构建文本时的叙事人称与视角;第四部分对重塑形象背后“泥塑粉”再次陷入传统性别观念逻辑从话语、审美和男明星女性角色书写分析她们对于刻板性别意识的遵守;最后,对粉丝所重塑的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中进行批判反思,肯定了其对女性性别自信的社会性别观念进步,但对其表面追求性别平等,实则利用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满足自我“性暴力”式的色情幻想,充当粉丝群体对立时彼此攻击的工具,将“泥塑”当作掩盖性别不平等手段所产生的对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进行批判反思,再对从粉丝、媒介以及政策方面提出对后续建设男女平等和谐社会的建议性思考。
黄鹤[2](2021)在《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母爱是自文学诞生以来亘古不变的主题,其中包含了复杂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母性对女性而言究竟是外在的社会制度规约还是内在的生命本能这一命题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广泛传播引起国内众多女性作家的思考。她们通过母亲身份重新发现、母亲形象的塑造、母女关系的梳理、母系谱系的拟建来凸显母亲生存真相,完成母亲角色从伦理价值本位到个体生命价值本位的转变,形成女性写作独有的精神内涵。本文希望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母性主题小说研究来探寻女性主体性建构之途,让母亲从天上回归现实大地重建人的乐园。本文七个部分,正文共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首先回顾了历史变迁中的母亲书写。在漫长的父权社会中被供奉于孝亲圣坛的母亲书写是传统社会伦理的文化符码。五四时期以张扬人性为旨归的母亲书写,革命战争年代融入民族国家叙事成为大众精神皈依的母亲书写,建国后处于“同一性”暴力中的母亲书写都将母爱内化为集体无意识,是地母原型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的具象化。同时本部分界定了“新时期文学”、“女性文学”、“母性”概念,并说明选题意义、创新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一章探讨中西传统文化比较视野下母亲身份发现。母亲身份赋予了女性生存体验的丰富性及复杂性。对具有母亲身份的女性而言,女儿性、妻性与母性应该是三性一体的,三者缺一不可,对母亲的全面认识应该涵盖在“三性”的层面上去获得。本章在比较中西性别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道互补的性别文化格局中重新发现母亲身份,探讨女儿性、妻性、母性在女性生命长河之中的轮次替更、生命意识的消长。并阐述母职与母权在封建宗法社会人伦秩序网中具体实践形态。第二章阐释母性主题小说的多重意义。从原型理论的视角对母性崇拜进行象征意义诠释,从母亲的生理特征对母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做辩证的思考,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恋母情结对中国传统母性文化审美特质进行意义探寻。第三章通过新时期以来母亲形象的塑造来直抵生命本质。母亲形象是透视女性生存境遇的一面多棱镜,本章通过女性作家塑造的欲望化母亲、“不合适”母亲、性别僭越母亲三种反传统母性的母亲形象来展现女性生存百态图。女性作家通过对母亲真实生命形态的还原和母性负面特质的审视来拆解母亲神话和重建母性主体性。第四章通过新时期以来母女关系的书写来重返母亲“后花园”。女性对自我的定义是非个体的而是社团的,女性作家通过审视自己和母亲、祖母、姐妹之间的关系来确立自我的社会性别。本章探讨母女纽带断裂的历史原因和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私人化写作”中母女关系“孤城之困”。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家族小说的繁荣表征着女性踏上了寻母之途,开始建构女性谱系。九十年代以来女作家创作的家族小说主题具有同一性:女儿的爱情之路被遥远的母系图腾诅咒,最终回归“母亲后花园”。第五章分析母性主题小说的叙事策略和话语重建。女性作家笔下的缺父叙事是女性作家八十年代“寻找男子汉”的文学梦想失落后的性别自觉,塑造出一大批强有力的地母型母亲。缺父叙事策略使母亲处于文本中心,肉身之父虽然缺席,精神之父仍居于家庭主导地位,母亲依然陷于男权话语的包围中。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有意从宏大历史时间叙事疏离出来,将母亲的故事写入参差的空间,建构了子宫、地窖、房间、浴缸等空间意象。这些空间意象都具有特定的文化隐喻,传递着女性隐秘幽晦的心理体验。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通过自传体形式、重建象喻系统、和为母亲重命名等叙事策略来表达女性重建话语权力的欲求。结语部分对新世纪以来母性主题小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底层写作与母性写作碰撞使得母亲不可见的艰难浮出现实地表,拐卖妇女、代孕母亲、产后抑郁、全职妈妈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健全的母性人格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性别自觉与文化自觉的女性作家必将以睿智的思考、细腻的感受和高度的人文情怀将新世纪母亲的故事写入历史的天空,开拓母性书写更广阔的天空。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创作成绩斐然,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母亲的故事。母亲们都曾经真实地活过爱过恨过,都有着不同于任何一个别的女人的不可复制的“生存真相”。女性作家在书写母亲故事的过程中以主体性眼光来审视母性反思母性,这应该是新时期以来母性主题小说最大的价值。同时女性作家母性谱系拟建、空间意象构建、缺父叙事策略都给女性小说带来新的审美空间。
刘娜[3](2021)在《《新京报》官方微博两性媒介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认为现今各大传统媒体的三微一端媒介产品都发展勃兴,对于全媒体领域的媒介形象研究也成为了颇受关注的内容。对媒介形象的研究早已有之,但往往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并且总是聚焦于某些特定群体的媒介形象展开研究。本文在媒介建构的视野下,以微博中有关两性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借用议程设置、符号互动等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被建构后的两性媒介形象存在的问题,并对两性媒介形象建构这一动态过程进行梭巡,剖析出现偏差的深层原因。具体而言,以《新京报》这一传统主流媒体在微博平台中发布的新闻报道为样本,抽取其2018、2019两年间以两性为报道主体的新闻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对1137条样本的内容与文本分析,揭示该报官方微博建构的两性媒介形象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建构的动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探析和反思,分析造成这种偏差背后的原因,以此为依据为两性媒介形象的重构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以及结语等三大部分。绪论中对既往文献进行梳理,并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与意义、研究方法及抽样方式等内容。在第一章对报道样本进行类目构建,从样本数量、年龄段分布、报道基调与形象气质、身份特征、报道主题五个维度进行数据统计与内容分析,并归纳概括出其建构的两性媒介形象最有代表性的几种具体类型和特征。第二章通过文本分析抽象出《新京报》官方微博建构的两性形象存有的问题。包括两性媒介形象片面化、固化,报道倾向上负面形象被夸大,部分报道标签化、污名化,与客观实际形象不相符等等。第三章在已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反思形象建构这一动态过程中的种种失误对被建构对象和形象造成的实际负效果,揭示两性媒介形象偏离客观现实、难被更正的深层原因。第四章结合前文研究,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挖掘深度,多角度宏观呈现媒介形象、超越个案丰富议题,呈现整体真实、及时收集受众反馈等方式逐步修正两性媒介形象。研究发现,《新京报》官方微博建构的两性媒介形象与客观现实存在偏差。基于此构筑出两性媒介形象建构失当的动态过程,直观探讨新闻采编程序疏漏、内容生产者依照流量逻辑主观议程设置、被报道对象话语权缺失和形象偏差扩散导致的媒介形象问题,以此为依据对旧有两性媒介形象进行突破和重构。
袁博[4](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认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牛亚琪[5](2020)在《女性的自我书写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功能之一开始上线,成为个人、企业、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专业媒体与受众沟通的又一平台。由于各个公众号针对的人群不同,公众号的内容会随着受众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区别。在众多微信公众号中,出现了一些以女性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其称为女性公众号,这些公众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为女性服务,针对女性受众。本文以《她刊》和《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两个女性公众号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女性公众号中女性如何书写自我。笔者发现女性公众号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受到资本和男权力量的影响,使得其表达自我的过程发生了异化,女性表达自我的行为逐渐进入了怪圈和困境。全文主要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笔者对两个女性公众号进行内容分析,从推文主题、文章主人公的性别、作者表达的价值观、推文主人公的身份类别、推文中图片的分类以及引导消费的情况,对女性公众号的书写特征进行分析;第二章从内容分析中分别总结出两个女性公众号在书写女性话语时的特征,并深挖其意义内涵;接着在第三章中分析女性公众号自我书写的方式,女性是如何进行自身主体的建构、精神的建构以及形塑自我的方式,从而书写自我;在第四章中作者分析出女性自我书写的机制,女性的自我书写实际上建构起的却是以男权为中心的视角,通过被规训和消费的方式,展现出女性“在场的缺席”的状态的女性话语;在第五章对女性的自我书写进行反思和重塑,新媒体环境为女性的自我书写在技术上提供了便利,为其提供了空间环境。但是女性的自我书写发生了异化,无法正确的表达自我。对于这种已经被“异化”的女性话语,作者提出了批判,分析出女性的自我表达异化和集体性主体意识的衰退,并提出重塑女性话语的想法和愿景。
李岩[6](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指出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叶子[7](2020)在《我国门户网站广告中女性形象框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媒介形象的研究领域中,框架理论也作为传播学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运用到针对研究对象关于“选择”与“构建”的问题,这并不只局限于新闻文本的研究运用中,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大众媒介的探索,本文将以具体的网络媒介内容为研究对象进行量化数据统计,再根据量化结果对其传播框架进行分类与总结。研究方法选取内容分析法与框架分析相结合进行研究。内容分析和框架分析都可以作为分析媒介内容的工具,并且两者都可以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手段相互辅助完成研究。两种研究方的法结合适用于剖析网络媒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若干问题,且有助于提高研究本身的效度,同样避免割裂媒介生产过程中的环节,可以运用较为统一的理论概念把握媒介框架的各个环节。最终可从微观与宏观层面较客观地分析研究对象。首先,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门户网站采集数据,选取一定时间节点后,将门户网站广告中出现的女性进行描述性分析,其次,采用符号学分析策略将广告样本符号分类编码并量化收集,通过SPSS数据运算得出指标在样本数据库中的频数(Frequency)结果,最后,绘制出较为直观的描述性统计图表。根据我国广告行业的现实依据阐述网络广告中与女性形象传播相关的各个重要方面,例如研究对象的创作者,广告从业者性别占比、地位、分工,以及广告生存媒介大环境的发展趋势和宏观环境。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框架分析时,首先阐明大众媒介中框架的实质与网络广告传播的逻辑关联,再对我国网络广告中女性形象形成的框架进行分类与总结,最后对比我国对于媒介性别形象已有研究结论,阐述网络媒介中女性形象的新特征,探讨女性形象框架的成因,提出个人研究的不足与策略。女性形象在广告文案、广告创意、广告图像创造设计者的性别认同影响下完成,一定程度上参照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原形。研究通过对我国互联网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构建与呈现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我国互联网广告市场目前在表征女性性别身份时的框架,探究我国互联网媒介平台最新的广告样本中所呈现的形象框架及女性形象被建构的本质问题,揭示性别文化在网络广告中更隐蔽的内涵问题,提出有助于媒介使用者选择、制作、传播更平等、更丰富多样女性广告形象的建议对策。
赵威[8](2020)在《情感的组织与网络群体冲突的运作 ——以兔区匿名贴之争事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聚集了现实社会中不同类型的群体,形成了复杂多元的文化,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群体冲突。其中,粉丝群体是网络中最常见的冲突群体。传播介质的特性决定了网络群体冲突与现实中群体冲突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同。研究网络粉丝群体冲突对于解释分析网络社会背景下盛行的网络群体冲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兔区匿名贴之争”事件为例,通过对粉丝群体特质的剖析,了解粉丝群体的内部组成与权力结构,探索情感的组织与网络群体冲突的运作。研究发现,正是情感能量的累积、释放与消散形成了冲突的前奏、爆发与尾声三个阶段。在冲突的第一阶段,群体内部“迷资本”积累较多的意见领袖通过对文本进行情境性“再加工”建立符号资本,在信息的互动与传递中达成了群体内部的关注点聚焦和网络情绪的唤起与累积。进入到冲突的爆发阶段后,粉丝群体将情感能量不断地释放,将其转换为持续性的冲突行动。内群的正向互动、他群的负面刺激以及观众的情感注入,促使冲突主体走向了群体极化的状态。自此之后,随着情感能量的弱化以及关注焦点的转移,冲突也就走向了尾声,得到了暂时的歇场。但在冲突中形成的符号资本与负面情绪均被参与者内化于心。当二者再次遭遇矛盾时,符号资本将会被激活,情感能量亦被唤起,继续陷入到新一轮的冲突之中。从冲突的整体过程上看,网络粉丝群体冲突与现实中的群体冲突在冲突的主体、冲突的目标和冲突的结果上均存在着差异,展现出了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的叠合性特征。
李思婕[9](2019)在《自媒体的女性话语表达与符号构建 ——以“咪蒙”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社会上女性主义意识逐渐增强,由此产生了一批颇具社会影响力的女性自媒体。自媒体具有独立灵活的传播形式,女性群体本可以利用它来传播女性话语、提高女性话语权,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自媒体传播女性话语时并不是从女性主体意识出发反映女性生活的,而是毫无底线地向媒介市场妥协。因此,自媒体上的女性话语文本实则是女性主义文化外衣包装下的消费符号,消费主义文化和女性主义文化的合谋最终构建了一个令女性自愿沉迷其中的“消费美梦”。本文研究主要运用诺曼·费尔克拉夫的批判性话语分析法与梵·迪克的新闻话语的三维分析框架,在宏观结构、话语风格、微观结构等维度下,结合社会符号学理论和消费主义理论,分析以咪蒙为代表的自媒体上发表的女性话语文本,通过定性结合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自媒体中的女性话语的特点,揭示从其文本符号特征上揭示咪蒙构建“女性消费美梦”的奥秘。研究发现:在文字表征上,以咪蒙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女性话语女性主义意识鲜明,但其女性主义话语文本的构建的背后服从的却是消费主义符号的构建逻辑,具体表现在:女性话语存在情绪营销、引导女性进行男色消费、构建拜物女性的形象、鼓励女性追求感官型的低层级符号消费等问题。长此以往,女性价值观将逐渐被歪曲,女性话语权将逐渐被消解。
彭程[10](2019)在《性别文化的媒介多元再现及反思 ——基于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域》文中认为性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媒介化社会再现的重要文化景观。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媒介文化建设,他说:“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媒介作为优秀传统性别文化和先进性别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阵地,面对当前性别文化发展的堕距性、多元性、复杂性,面对传统、现代、后现代性别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大众传媒如何在媒介性别文化的建构与传播中,“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2,加强媒介先进性别文化的价值导向,领引新时代前进方向,是新时代赋予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从中国性别文化演变的历史中可以发现,人类社会性别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女神文化作为母权社会的两性存在方式只是昙花一现就被父权文化所取代。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女神文化到父权文化,无不言说着从女神到女奴的历史。男女不平等作为古老的社会存在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性别文化的主要特征。传统性别文化的父权烙印千百年来通过伦理、道德、风俗等方式根植在中国人的头脑中,通过大众媒介传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流传至今。因此,当今大众传媒领域应该增强性别敏感意识,自觉抵制封建传统性别文化的复制、生产与传播。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类两性的平等带来了曙光。现代性对传统性的冲击动摇了传统性别文化,具有平等和独立意识的现代性别文化促使了女性的觉醒与解放,男女平等文化逐渐取代了不平等性别文化。随着现代性的全球扩散,资本全球化、商业化浪潮触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消费主义文化肆意泛滥,性别成为了媒介化社会由媒体强化的“消费”对象和吸引受众眼球的一大卖点。与此同时,在性别文化处于不断的媒介建构的过程中,性别作为传统与现代的复合体又遭遇到了后现代的挑战。于是,打破性别疆界,破除性别的二元对立,解构男权性别神话,成为后现代性别文化诉求。性别文化的多元混杂化成为当今性别文化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发展态势。媒介性别文化面临着传统、现代、后现代的博弈与冲突,面临着传统性别文化惯习的强势与集体无意识,面临着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霸权的侵袭,媒介性别文化再现出现良莠不分,精华糟粕难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性别文化的鉴别力与判断力及取舍。于是,构建先进性别文化至关重要。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过程是与改造落后性别文化和抵制腐朽性别文化的过程相一致的。媒介先进性别文化的构建与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离不开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的伟大实践,离不开“男女平等”思想的价值引导。大众传媒要巩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媒介主导地位,要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媒介责任,践行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国家行动,加强媒介性别意识素养教育,建立媒介性别评估监督机制,完善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政策引导。以超前的批判意识反思传统、现代、后现代性别文化中的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腐朽,引导人类社会关系中最早最基本最普遍的性别关系走向和谐、走向自由、走向光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本论文通过对媒介性别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及当前的媒介再现,透视出媒介性别文化的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之间的碰撞冲突以及多元并存与融合的发展态势,揭示出媒介性别文化的堕距性以及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传播战略与路径思考。
二、话语权和话语:两性角色的“在场”姿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话语权和话语:两性角色的“在场”姿态(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性别视角下“泥塑粉”对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新媒体时代下的粉丝权力提升 |
2.粉丝的社会性别观念变化 |
3.“泥塑”行为引起争议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媒介与性别研究 |
2.粉丝文化研究 |
3.媒介性别形象研究 |
(四)理论基础 |
1.社会性别理论 |
2.叙事学视点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1.参与式观察法 |
2.文本分析法 |
3.深度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 |
(七)创新点 |
一、“泥塑粉”的概念界定 |
(一)“泥塑粉”身份的形成 |
1.“玛丽苏”到“苏”的演变 |
2.作为性别认同实践的“泥塑” |
(二)“泥塑粉”的群体构成与行为特征 |
1.行为主体:青年女性粉丝 |
2.建构对象:男明星 |
3.形象建构平台:社交媒体 |
二、消费与赋权:社会性别文化观念变化背景 |
(一)宏观:传统性别文化的继承与更迭 |
1.传统文化中的男色审美 |
2.逐渐开放的社会性别文化环境 |
3.积极参与青年亚文化的“Z世代” |
(二)中观:消费文化与文化工业的合谋 |
1.迎合粉丝经济市场的消费品 |
2.文化工业对粉丝的赋权与利用 |
3.男明星与“泥塑粉”互动中的形象设计 |
(三)微观:“泥塑粉”的性别意识初动 |
1.男明星模糊传统性别气质的美 |
2.“女性”是个褒义词 |
3.满足自我的精神投射与寄托 |
4.颠覆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安排的逆反心理 |
三、 形象解读:“泥塑粉”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文本呈现 |
(一)粉丝文本中男明星的女性性别形象 |
1.亲属与亲密关系女性形象 |
2.职业女性形象 |
3.童话与神话女性形象 |
4.美少女女性形象 |
(二)粉丝文本中的叙事人称与视角 |
1.第一人称限知视角 |
2.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
四、规训与约束:形象重塑背后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遵守 |
(一)男权话语的形象建构模式 |
(二)再次落入男性视角的女性“凝视” |
(三)性别刻板印象中的女性角色安排 |
五、“泥塑粉”重塑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批判反思 |
(一)对社会性别文化环境影响 |
1.粉丝堕入极端的色情幻想 |
2.群体网络暴力频发 |
3.引发社会性别意识倒退 |
(二)发展思考 |
1.提升粉丝媒介与性别的双重素养 |
2.培养媒介从业人员的性别敏感意识 |
3.继续深入贯彻“男女平等”的国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致谢 |
(2)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历史变迁中的母亲形象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母性内涵 |
三、选题意义、创新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母亲身份发现 |
一、女儿性——性灵之佳人 |
二、妻性——禁欲之伦理 |
三、母性——职权之分离 |
第二章 母性主题小说的意义阐释 |
一、母性崇拜 |
二、生育之痛 |
三、恋母情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母亲形象的塑造:直抵生命本质 |
一、欲望化的母亲 |
二、“不合适”的母亲 |
三、性别僭越的母亲 |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母女关系的书写:重返后花园 |
一、母女关系书写的历史钩沉与凸显 |
二、母女关系之心理学解读 |
(一)、从失落处出发:母女纽带断裂的原因 |
(二)孤城之困:母女关系新变的背景 |
(三)镜像之魅:新物化之下女性“另类生存” |
三、母性谱系的建立和“母女同体” |
(一)母女同体:寻母之途的痛与乐 |
(二)主体间性:重续母女纽带之前提 |
(三)家族想象:母系谱系的拟建 |
第五章 母性主题小说的叙事策略 |
一、“缺父”叙事策略 |
(一)地母原型:逼视人生的本真 |
(二)“权力”监控:男权话语的包围 |
(三)缺父书写:失落处重新出发 |
二、空间意象建构 |
(一)子宫——生命之源 |
(二)家宅——精神囚笼 |
(三)房间——亲情之殇 |
三、女性话语重建 |
(一)女性话语权力的生成和运作机制 |
(二)女性话语权力的本土化阐释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 |
(3)《新京报》官方微博两性媒介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京报》官方微博报道中两性媒介形象建构分析 |
第一节 报道数量:男性占据主导地位 |
第二节 年龄段:对女性年龄的关注和强调 |
第三节 报道基调及形象气质分析 |
第四节 家庭及职业身份特征差异 |
第五节 两性媒介形象的报道主题差异 |
第六节 两性媒介形象的具体类型与特征 |
第二章 《新京报》建构的两性媒介形象存在问题 |
第一节 两性媒介形象的固化与片面化 |
第二节 报道的立场倾向:负面形象被夸大 |
第三节 部分报道标签化、污名化的问题 |
第四节 两性媒介形象与客观现实的偏差 |
第三章 对《新京报》建构形象动态过程的反思 |
第一节 媒介形象建构程序失当 |
第二节 流量逻辑裹挟媒介形象扁平化 |
第三节 主观议程设置与媒介建构 |
第四节 被建构对象话语权缺失的客观实际 |
第五节 形象偏差极化传播加深负效果 |
第四章 两性媒介形象的突破与重构 |
第一节 挖掘深度,多角度建构媒介形象 |
第二节 超越个案丰富议题,呈现整体真实 |
第三节 收集受众反馈,修正两性媒介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概况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五) 创新与不足 |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
一、开展思想教育 |
二、培养妇女干部 |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
一、“缠”与“放”之间 |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
第二节 生育变革 |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
二、群体特征 |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
二、日常文娱活动 |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
结语 |
一、“新”身份的确立 |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女性的自我书写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媒介与女性研究现状 |
(二) 对女性话语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 抽样方法 |
第一章 自媒体女性话语的书写特征 |
1.1 女性公众号 |
1.1.1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简介 |
1.1.2 《她刊》简介 |
1.2 女性书写的特征分析 |
1.2.1 以女性为自我关注点 |
1.2.2 自我定位以职业女性居多 |
1.2.3 独立自强&“美丽”是女性的自我追求 |
1.2.4 公众号的性质决定聚焦的人物类型 |
1.2.5 关注的男性及其焦点不同 |
1.2.6 话语兴趣集中在私人领域 |
1.2.7 公众号推文中图片的特征分析 |
1.2.8 有较多的显性或隐性广告 |
第二章 自媒体女性书写的深层内涵 |
2.1 现代思潮推动“职业”意识的觉醒 |
2.2 追求独立梦想下被男性定义的“美丽”标准 |
2.3 通过领袖来引导和教化女性受众 |
2.4 传统观念使女性话语集中在非主流领域 |
2.5 从女性的角度关注和审视男性 |
2.6 公众号中的性别意识 |
2.6.1 女性身体的想象 |
2.6.2 男性气质的认可 |
2.6.3 第三性的展示 |
2.7 物品符号化 |
第三章 女性公众号自我书写的方式 |
3.1 女性主体建构的方式 |
3.1.1 认知主体:相对于男性的身份确认 |
3.1.2 道德主体:追求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 |
3.1.3 审美主体:“完美”身体是女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3.2 女性精神建构的方式 |
3.2.1 “自我”的觉醒 |
3.2.2 “奋斗”的梦想 |
3.2.3 “美丽”的渴望 |
3.3 女性形塑自我的行为 |
3.3.1 制造“被看”的消费模式 |
3.3.2 将自我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 |
3.3.3 勇于表达“观看男性”的愉悦 |
第四章 女性自我书写的机制 |
4.1 状态:“在场的缺席”的女性话语 |
4.1.1 传播领域造成的“缺席” |
4.1.2 明星效应造成的对于普通女性的“缺席” |
4.1.3 女性公众号中女性主体意识的“集体隐退” |
4.2 视角:男性霸权下的媒介话语 |
4.2.1 被凝视的女性 |
4.2.2 被物化的女性 |
4.3 方式:被规训和消费的身体话语 |
4.3.1 女性身体成为了规训的场所 |
4.3.2 身体成为消费的对象和客体 |
第五章 女性自我书写的反思与启发 |
5.1 新媒体时代下拓展了女性话语空间 |
5.2 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女性自我书写的异化 |
5.2.1 新媒体时代下缺失了女性话语 |
5.2.2 新媒体时代下女性话语的表达发生了扭曲 |
5.3 女性自我书写的重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
(7)我国门户网站广告中女性形象框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视角及方法 |
1.2.1 研究视角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相关研究 |
1.3.4 评述总结 |
1.4 研究创新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创新 |
1.4.2 论文结构 |
第2章 网络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再现 |
2.1 互联网广告女性形象建构的研究设计 |
2.1.1 研究对象:门户网站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
2.1.2 内容分析 |
2.2 网络广告中女性的媒介形象表征 |
2.2.1 描绘者:谁掌握构建女性形象的权力 |
2.2.2 参与者:网络广告业与女性广告从业者 |
2.2.3 消费主导者:女性从生产者到消费者 |
2.2.4 女性诉求的反馈:大众媒介女性意识的凸显 |
第3章 门户网站广告女性形象的框架分类及特征分析 |
3.1 广告中性别传播框架的形成 |
3.1.1 大众媒介中框架的实质 |
3.1.2 网络广告框架作用示意图 |
3.1.3 社会性别与广告中被架构的女性 |
3.2 框架类别的建构 |
3.2.1 观念与意识形态层面 |
3.2.2 从表现形式层面 |
3.3 框架类别分析 |
3.3.1 主题框架 |
3.3.2 形象框架 |
3.3.3 叙事框架 |
3.3.4 文本框架 |
3.4 传播特征分析 |
3.4.1 女性角色空缺位 |
3.4.2 刻板印象多发地 |
3.4.3 女性形象丰富区 |
第4章 研究发现与探究 |
4.1 门户网站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呈现 |
4.2 与传统媒体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对比分析 |
4.2.1 传统媒体广告中女性形象特点 |
4.2.2 网络广告中的新女性 |
4.2.3 框架与媒介形象建构的双重互动性 |
4.2.4 网络广告中女性形象呈现的框架特性 |
4.3 我国网络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成因分析 |
4.3.1 广告传播中的框架化 |
4.3.2 媒介数字化与广告视觉化 |
4.4 网络广告中女性形象再现的发展困惑 |
4.5 研究缺陷与发展策略 |
4.5.1 研究存在的缺憾 |
4.5.2 研究问题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情感的组织与网络群体冲突的运作 ——以兔区匿名贴之争事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粉丝群体的相关理论综述 |
1.2.2 群体冲突的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网络粉丝群体 |
1.3.2 网络粉丝群体冲突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冲突的主体:粉丝群体 |
2.1 粉丝群体的形成机制 |
2.1.1 在网络媒介中聚集 |
2.1.2 信息分享建立联系 |
2.1.3 情感分享形成共同体 |
2.2 粉丝群体结构特征 |
2.2.1 性别特征:女性为主 |
2.2.2 年龄特征:成年人居多 |
2.2.3 地域特征:以经济发达地区为首 |
2.2.4 权力结构特征:从死忠粉到路人粉 |
2.3 粉丝之争的群体化 |
第3章 冲突的前奏:网络情绪的传递 |
3.1 冲突双方的关注焦点 |
3.1.1 冲突事件背景 |
3.1.2 易烊千玺粉丝关注焦点 |
3.1.3 王俊凯粉丝关注焦点 |
3.2 建立符号资本 |
3.3 情感能量最大化 |
3.3.1 符号资本的传递 |
3.3.2 情感能量的唤起 |
第4章 冲突的爆发:由情绪转向行动 |
4.1 情感能量的释放 |
4.1.1 撕:粉圈的惯性应对 |
4.1.2 粉丝的情感责任 |
4.1.3 自定义的道德扞卫者 |
4.2 冲突行为的加剧 |
4.2.1 群体间互动仪式链的断裂 |
4.2.2 “一起作战”与情感共享 |
4.2.3 观众的催化力量 |
4.3 走向群体极化 |
第5章 冲突的尾声:情绪的转移 |
5.1 冲突的两种结束形式 |
5.1.1 不了了之:主动转移关注焦点 |
5.1.2 大众舆论:被动转移关注焦点 |
5.2 冲突的搁置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自媒体的女性话语表达与符号构建 ——以“咪蒙”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自媒体生态下的女性话语实践 |
2.1 无法挣脱的“私域牢笼” |
2.2 “在场的缺席”的女性 |
2.3 “消费转向”的话语 |
第三章 公众号咪蒙的女性话语特征 |
3.1 主题特征:重点书写两性关系中的女性 |
3.2 标题特征:采用“互动模式”构建真实且强势的女性话语场 |
3.3 架构特征:以“广告+其他主题”结构为主,情感主题类广告居多 |
3.4 风格特征:使用男性化的反面话语,对女人耳语 |
3.5 词汇特征:运用“语义工程”预设“男女性别定式” |
第四章 话语效果:身份、关系、观念的重构 |
4.1 “身份转向”:“消费者”到“产消人” |
4.2 “观念重构”:“独立女性”等于“拜物女性” |
4.3 “虚假关系构建”:女性主体与男性客体 |
第五章 女性话语中的消费意识生产与性别歧见 |
5.1 “男性=性对象物”:性别消费的反转 |
5.2 “女性焦虑+产品”:情绪营销的话语逻辑 |
5.3 “符号价值大于实际价值”:符号消费的浅显化 |
第六章 自媒体女性话语传播规范化的路径 |
6.1 建立微信公众号的情绪分级规范 |
6.2 大力解放传统性别思想 |
第七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10)性别文化的媒介多元再现及反思 ——基于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内文献研究 |
(二)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三)文献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与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媒介文化 |
(二)性别文化/先进性别文化 |
(三)性别意识 |
(四)媒介性别文化 |
二、相关理论介绍 |
(一)传统、现代、后现代理论视域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三)性别本质主义/性别建构主义 |
(四)媒介批判理论 |
第二章 中国性别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媒介传播 |
一、传统性别文化的产生与传播 |
(一)母权时代女神文化的口耳传播 |
(二)父权时代不平等性别文化的古文献传播 |
(三)传统性别文化之精华 |
二、现代性别文化的产生与印刷传播 |
(一)“解放妇女”时代话语的媒介构建与传播 |
(二)“妇女解放”时代话语的媒介启蒙与传播 |
(三)现代性别文化的新语境 |
三、后现代性别文化的兴起与传播 |
(一)文化的后现代转向 |
(二)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化思潮主要观点与传播 |
(三)后现代性别文化的主要特征 |
四、结论与思考:性别文化的历史流变与多元走向 |
第三章 媒介性别文化的多元再现 |
一、影视媒介传播中的性别文化 |
(一)传统性视域下的女性形象刻板再现 |
(二)现代性视域下的女性形象影视型塑 |
(三)后现代性视域下的性别形象新表象 |
二、报刊媒介性别文化的再现——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
(一)主流之音:先进性别文化的弘扬 |
(二)惯习之语:传统性别话语的再现 |
(三)不同的声音:多元性别文化的传播 |
三、网络媒介性别文化的再现——以网络新闻热点事件研究为例 |
(一)明星热点事件 |
(二)“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 |
(三)“女德班”事件 |
四、结论与思考:性别形象的迷思与文化想象 |
第四章 媒介性别文化的多元碰撞及其媒介根源 |
一、多元并存的媒介文化结构形态 |
(一)主导性别文化 |
(二)遗存性别文化 |
(三)新兴性别文化 |
二、多元冲突碰撞的媒介性别文化表现 |
(一)性别文化二元冲突的文学表达 |
(二)性别文化多元碰撞的影视彰显 |
三、多元性别文化冲突碰撞的媒介推动 |
(一)电子媒介的产生与传播特点 |
(二)电子媒介对性别文化的生产性建构 |
(三)电子媒介对性别文化的传播性建构 |
四、消费主义对性别文化的媒介利用 |
(一)消费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霸权 |
(二)媒介消费主义与性别文化的结合 |
五、媒介的性别盲视与性别文化的堕距 |
(一)媒介性别文化中的父权残余 |
(二)媒介的性别盲视与集体无意识 |
六、结论与思考: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坚守性别文化主导方向 |
第五章 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传播战略 |
一、先进性别文化的理论建构与媒介传播 |
(一)马克思妇女理论的经典文献传播 |
(二)中国共产党“男女平等”思想的构建传播 |
(三)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的实践传播 |
(四)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妇女全面发展思想的全方位传播 |
(五)中国先进性别文化的主要特征 |
二、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国际战略 |
(一)联合国媒介性别意识主流化战略提出 |
(二)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媒介责任 |
三、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国家行动 |
(一)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法律保障 |
(二)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行动纲要 |
四、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
(一)巩固媒介的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 |
(二)加强媒介的性别意识素养教育 |
(三)建立媒介的性别评估监督机制 |
(四)完善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政策引导 |
五、结论与思考:唱响媒介先进性别文化主旋律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话语权和话语:两性角色的“在场”姿态(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性别视角下“泥塑粉”对男明星媒介性别形象的重塑[D]. 杨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D]. 黄鹤.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新京报》官方微博两性媒介形象建构研究[D]. 刘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4]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5]女性的自我书写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D]. 牛亚琪. 山西大学, 2020(01)
- [6]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7]我国门户网站广告中女性形象框架分析[D]. 叶子. 新疆大学, 2020(07)
- [8]情感的组织与网络群体冲突的运作 ——以兔区匿名贴之争事例为例[D]. 赵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9]自媒体的女性话语表达与符号构建 ——以“咪蒙”为个案[D]. 李思婕. 暨南大学, 2019(02)
- [10]性别文化的媒介多元再现及反思 ——基于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域[D]. 彭程. 吉林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