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议“一事一议”资金的核算(论文文献综述)
何少江[1](2020)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践与思考——以凤翔县为例》文中指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公共财政和重大项目不能覆盖村内公益事业建设的"毛细血管"问题,极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面貌,调动了农民开展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凤翔县为例,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开展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梳理,并提出建议,为当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提供参考。
吴菲[2](2018)在《沈阳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执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我国在农村综合改革过程中重点推进的任务,是探索创新涉农体制机制的关键课题,也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贯彻落实好此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农村生产条件日臻完善,农民群众生活向更好的方向转变。本文通过研究沈阳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发现当前政策执行中存在项目规划不科学、组织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村民参与度不高、未充分发挥引导带动作用等问题。利用史密斯政策过程模型,找出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分析问题成因。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包括:制定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搭建政策整合衔接配套平台、完善奖优惩劣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加强多部门协作、建立分级培训与对口指导体系、引入信息系统、加大宣传力度、培养管护意识、发挥监督作用、鼓励多方力量参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做好成果展示。为沈阳市实现此项政策目标,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提高政策执行效力,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提供帮助。
田海蓉[3](2018)在《浅析农村财务内部控制重点》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一事一议"和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深入开展,村级可使用的资金和需要办理的业务事项在逐年增多,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显露:村干部之间缺乏相应的制衡机制、理财监督形同虚设、大额集体资产处置缺少必要的监管、办理业务的不相容岗位权责不清、监管乏力的现象越发明显。如何加强监管、健全并完善内部控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需要我们探索的新问题。
康健[4](2017)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发展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及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进行财政奖补试点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试点工作中面对出现的问题和困境不断探索寻求办法,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现阶段农村发展的道路,实践证明,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对分散的农村资本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农村资本的效能,可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活水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促进了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化,充分激发了农民筹资筹劳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将广大村民集中起来,群策群力,为了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积极献策献计,真正体现了农民的主人翁地位,是村民民主制度的切实体现,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村民民主自治;农民筹资筹劳为主导、政府财政奖补为辅助,有利于形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让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升,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杜春林[5](2016)在《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研究》文中指出从研究问题来看,本文以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现象为起点,展开对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与碎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现象是分税制改革以后,尤其是税费改革之后,财政资金不断上移,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任务主要由地方政府尤其是乡村基层组织承担,导致央地之间财权与事权的明显不匹配现象。中央政府为保证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采用专项资金的方式自上而下调动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项目制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成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方式。农村公共服务项目供给遵循科层制体系内部“条条划分”和“块块划分”的逻辑,在项目制运作过程中便表现出碎片化现象。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专业分工和地区划分的需要,但更多的表现为本文所关注的碎片化所带来主体不明,资金分散和利益负责等问题。从研究假设来看,项目制依附于科层制体系是本研究的前提假设。透过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现象,我们可以发现,碎片化问题本质上是由政府内部过细的专业分工和过度地区划分所致。整个项目制运作过程包括项目生成、项目实施和项目监管,这三个阶段实际上都是依附于科层制体系而存在的,缺少科层制体系的组织结构,项目制便无法发挥作用。项目制运作所包含的三个阶段:项目生成、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监管都与科层制体系紧密相连,正是由于项目制依附于科层制体系,才给我们进一步研究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奠定基础。从理论基础来看,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实际上是政府供给的一种方式,因此受政府运作方式的影响。本文所构建的碎片化政府理论是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的研究的理论基础。碎片化政府理论认为,碎片化政府或碎片化政府的运作是指科层制体系内部过度专业分工和权力划分导致政府间缺乏相互协调、沟通和合作,致使政府的整体政策目标无法顺利达成的现象。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正是由于科层制体系内部过度的专业化分工以及极强的属地管理意识所导致的。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经过政府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条线下达,形成项目的“条线管理”;不仅如此,项目在条线管理的同时,又受到来自各级政府的管理,形成项目制运作过程中的“块块管理”。正是由于项目制运作过程中的“以条为主,以块为辅、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才形成的所谓的碎片化现象以及由此形成的碎片化问题,而整体性治理理论也正为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问题提供了可循的治理路径。从研究方法上看,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案例为索引来探讨项目制与碎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文献梳理主要表现在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上。事实上,国内外对于农村公共服供给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十分丰富,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问题的研究。本文基于碎片化政府理论构建文章的分析框架,并在基础上,将农村公共服项目制供给碎片化分为:主体多元化、资金分散化和利益复杂化,并与项目制运作的三个阶段:项目生成、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监管相结合。指出项目生成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动力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体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具体表现;项目监管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相互影响。另外,在此基础上将搜集整理以及实地调研所得出的案例穿插其中,用案例来说明项目制与碎片化之间的关系。就研究内容而言,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项目生成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动机机制。从项目主体、专项资金以及主体利益在部门与地区间的划分,可以看出项目生成过程依附于科层制体系的部门划分和地区划分构成了碎片化的内在动力;二是项目实施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表现形式。项目生成过程是碎片化的内在动力,并不存在明显的碎片化现象,只有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才会有诸如:主体多元化,资金分散化以及利益复杂化的表现;三是项目监管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现实影响。项目监管与碎片化的影响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项目监管不力加剧了碎片化所带来的对主体、资金以及利益的影响,而碎片化的诸多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给项目监管带来重重困难;四是项目优化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治理路径。针对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所带来的问题,本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项目联动机制,推动主体、资金以及利益的沟通、整合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的整体性治理。从研究结论来看,农村公共服务的项目制运作逻辑从项目生成到项目实施再到项目监管都与碎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而整体性治理也成为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走出碎片化困境的必然路径。
李凤琴[6](2016)在《与“一事一议”有关的账务问题》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关于村级"一事一议"财务问题,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没有一个完整的账务处理过程,笔者现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及结合工作实际,对"一事一议"财务处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系统的总结,供大家参考。一、具体操作中应注意把握下列事项1.凡属于"一事一议"工程建设的各项资金,都必须通过"一事一议资金"账户进行核算,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二级、三级账户,清晰地反映资金的来龙去脉。2.若"一事一议"项目资金超支时,在避免新增村级债务的基础上,
袁春芬[7](2015)在《千人桥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调研情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与农村税费改革配套实施的一项农村综合改革,旨在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所面临的筹资筹劳问题,引导农民自主开展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2008年首次在全国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2009年试点工作扩大到14个省,公共财政开始逐步覆盖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极大地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已成为破解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难题的一把钥匙。
何文盛,姜雅婷,王焱[8](2015)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绩效评价——以甘肃省6县(区)为例》文中指出本文利用甘肃省2011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绩效评价调查数据,首先从公共项目绩效评价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套由组织领导、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工作成效5个一级指标以及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群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政策绩效综合评价值计算公式对该省6个样本县(区)的这一政策绩效进行了评价与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村民满意度、宣传培训、工程质量、项目实施和工作机制是评价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绩效最重要的指标。从上述5个方面着手,激发政府、村集体、农民等多个主体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形成协同治理效应,逐步完善管理机制,有利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绩效的持续提高。
校锦[9](2014)在《推进一事一议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事一议和美丽乡村建设已经不是"村"的事,而是城乡统筹发展应该考虑的系统工程。目前西安市共有9个涉农区县开展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项目在各涉农区县竞相展开,亮点纷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项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项目投向覆盖面广、项目效益释放受到限制,执行资金管理艰难、后期管理问题有待加强等。解决的思路是:坚持普惠扶贫、特惠出亮点,立足村情做一般,参与整合学经验,注重试点拓发展,利用财政资金分配优势理顺项目整合关系,努力形成以一事一议为主体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机制。
陈杰[10](2014)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指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不仅关系着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民主政治、城乡统筹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解决村级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当前的重要问题。一事一议,包涵最初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之后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形式。该制度本质上是一种集体选择的制度,也是代理人与委托人博弈的机制,这种制度是否能够显示村民的真实公共产品需求偏好,体现民主性和科学性,对于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和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建省近年来的问卷调查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探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实证研究。本文借助公共产品、公共财政、公共选择和制度经济学等有关理论,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综述了国内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及研究动态,充分界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概念内涵及其特质,统计分析了一事一议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现状,从中得出当前一事一议供给公共产品的所取得成效以及制度运行的困境。并针对由于制度运行之初的低效性而引发对一事一议农村公共产品存废的质疑性问题,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对246位村书记的调查分析一事一议制度对于村级公共投资的影响,证明了一事一议制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此,为有效发挥一事一议制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该制度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一事一议制度推广和创新的实践提供了总体的研究思路,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的依据。为了增加研究结论的说服力,该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其中,使用规范分析方法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解析,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数据并定量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的现状和在福建省实施绩效,使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建立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一事一议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关系,使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建立OLS模型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使用典型案例法探索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的推广和创新。该文通过研究认为:(1)基于福建省的实践,整体上,一事一议制度本身和运行绩效评价较高;(2)—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正面效应明显;(3)在村级公共投资方面,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具有显着作用。基于负二项回归模型,利用对福建省246位村书记的调查,分析了一事一议制度对于村级公共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一事一议制度对增加村级公共投资项目具有非常显着的影响,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在目前形式下发挥较大作用。因此,不是简单的废止一事一议制度,而应该充分利用和不断完善该制度,以发挥其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4)一事一议并不适合所有村庄的农村公共产品建设。虽然该制度是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方式,但不意味是唯一方式,白塔乡长基村的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5)筹资筹劳难易程度、村集体经济以及上级财政奖补是一事一议制度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得知筹资筹劳难易程度是制度运行的关键因素,而其中村干部个人因素、村流动人口情况又是影响筹资筹劳的重要因素。然后进一步采用OLS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筹资筹劳(主要指村民形成集体行动参与一事一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村经济情况和政府支持因素的影响情况以深入了解制度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当前制度运行主要受到村庄规模、村集体经济情况以及政府支持等因素影响;(6)对捐赠者的奖励是一种有效的一事一议筹资激励设计。为了使一事一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活动得以顺利推广和创新,其制度安排应该包括筹资筹劳机制设计和管理激励机制设计这两个方面的设计的激励问题,福建省一些地区的探索如罗源县起步村通过捐赠建设南山公园的成功实践较好的体现了这一思路,值得借鉴。
二、小议“一事一议”资金的核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一事一议”资金的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1)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践与思考——以凤翔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与意义 |
二、政策与原则 |
三、成效与绩效 |
四、问题与思考 |
(一)项目财务管理不规范 |
(二)项目申请提交资料繁琐 |
(三)项目验收审核把关不严格 |
(四)重资金轻监管,重建设轻管护 |
(五)雪中送炭的少,锦上添花的多 |
五、意见与建议 |
(一)加强一事一议项目前期基础工作 |
(二)严把项目申报和审核关 |
(三)统筹整合,发挥相关部门互动作用,形成公益事业建设合力 |
(四)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
(五)严格执行镇级报账制度 |
(六)严格监督管理 |
(2)沈阳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三) 简要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案例分析法 |
(三) 调查研究法 |
四、创新点 |
(一) 提出把“十三五”规划与政策转型升级相结合的观点 |
(二) 提出通过引入信息系统提升执行机关管理水平的观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模型 |
一、相关概念 |
(一)一事一议 |
(二)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
(三) 政策执行 |
二、理论模型: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
(一) 理想化的政策 |
(二) 执行机关 |
(三) 目标群体 |
(四) 环境因素 |
第三章 沈阳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与执行状况 |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
(一) 政策出台背景与演变过程 |
(二) 政策主要内容 |
(三) 政策目标 |
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执行过程 |
(一) 试点开展 |
(二) 全面推进 |
(三) 转型升级 |
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执行效果 |
(一) 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 |
(二) 建立起民主议事新机制 |
(三) 村容村貌得到显着改善 |
第四章 沈阳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执行问题及成因 |
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执行问题 |
(一) 项目规划不科学 |
(二) 组织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
(三) 村民参与度不高 |
(四) 未充分发挥引导带动作用 |
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执行问题原因 |
(一) 政策体系不完备 |
(二) 执行机关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合理 |
(三) 目标群体认知不对等且能力有限 |
(四) 政策环境的影响 |
第五章 沈阳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执行的完善对策 |
一、完善政策体系 |
(一) 制定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 |
(二) 搭建政策整合衔接配套平台 |
(三) 完善奖优惩劣的考核激励机制 |
二、提升执行机关管理水平 |
(一) 完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 |
(二) 加强多部门协作 |
(三) 建立分级培训与对口指导体系 |
(四) 引入信息系统 |
三、鼓励村民参与 |
(一) 加大宣传力度 |
(二) 培养管护意识 |
(三) 发挥监督作用 |
四、改善政策环境 |
(一) 鼓励多方力量参与 |
(二)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三) 做好成果展示 |
第六章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浅析农村财务内部控制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征地补偿费 |
2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
3 加强对各项收入的管理 |
4 转移性资金收支 |
5 总结 |
(4)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发展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1.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写作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一事一议”制度 |
2.1.2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 |
2.1.3 公民参与 |
2.2 相关理论 |
2.2.1 公共财政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第3章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的发展历程 |
3.1 计划经济时期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
3.2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前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
3.3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以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
3.4 新时期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一事一议奖补制度发展情况 |
3.4.1 一事一议奖补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 |
3.4.2 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4章 章丘市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及制度实施情况 |
4.1 章丘市概况 |
4.2 章丘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实施的总体情况 |
4.3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实施的工作流程 |
4.3.1 关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的规定 |
4.3.2 财政奖补试点监督检查的规定 |
4.4 章丘市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实施效果 |
第5章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成因 |
5.1 制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
5.1.1 搭便车问题 |
5.1.2 开会难问题 |
5.1.3 政府职能交叉与缺位问题 |
第6章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6.1 拓宽投入渠道,建设多元稳定投入的有效机制 |
6.2 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操作程序及资金、劳务管理办法 |
6.3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探索整合有关涉农专项资金的办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与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与本研究的定位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村公共服务 |
二、项目制 |
三、专项资金与农业专项资金 |
四、碎片化与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可能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碎片化政府的理论构建 |
一、碎片化政府:从现象到学术概念 |
二、碎片化政府的文献综述 |
三、碎片化政府的理论与框架 |
第二节 碎片化政府:理论契合性分析 |
一、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碎片化现象 |
二、依附于科层制体系的项目制运作 |
三、主体、资金与利益: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的三要素 |
第三节 建立在碎片化政府理论基础上的分析框架 |
一、碎片化政府与项目生成 |
二、碎片化政府与项目实施 |
三、碎片化政府与项目监管 |
四、碎片化政府与项目优化 |
第三章 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生成构成碎片化的内在动力 |
第一节 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生成逻辑 |
一、项目设立:中央政府发起的制度安排 |
二、项目重组:地方政府政策意图的植入 |
三、项目落户:县级政府的项目申请 |
第二节 项目生成过程中的主体划分 |
一、项目主体的部门划分 |
二、项目主体的地区划分 |
三、项目生成中的多元主体 |
第三节 项目生成过程中的资金配置 |
一、专项资金的部门分配 |
二、专项资金的地区划分 |
三、项目生成中的资金分化 |
第四节 项目生成过程中的利益划分 |
一、项目生成中的部门利益 |
二、项目生成中的地方利益 |
三、项目生成中的利益格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实施中碎片化的具体表现 |
第一节 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 |
一、项目分配:县域内的项目落实 |
二、项目招标:市场机制的引入 |
三、项目建设:市场主体的参与 |
第二节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多元化 |
一、县级部门主导的项目实施 |
二、项目下乡与县域治理结构变迁 |
三、主体多元化现实表现 |
第三节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分散化 |
一、部门主导的资金分配 |
二、乡财县管背景下的专项资金划分 |
三、专项资金分散化的具体表现 |
第四节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利益复杂化 |
一、项目实施中的部门利益固化 |
二、县域范围内的分利秩序 |
三、利益复杂化的具体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监管过程中碎片化的现实影响 |
第一节 农民公共服务项目的监管体系 |
一、项目生成与事前监管 |
二、项目实施与实时监管 |
三、项目结项与后期监管 |
四、项目监管体系的评价 |
第二节 项目监管过程中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影响 |
一、项目监管与政府权威消解 |
二、项目监管与政府间协作缺乏 |
三、项目监管与政府间共谋现象 |
第三节 项目监管过程中专项资金分散化的现实影响 |
一、项目监管与专项资金的整合问题 |
二、项目监管与专项资金的效率问题 |
三、项目监管与专项资金的规范问题 |
第四节 项目监管过程中利益复杂化的现实影响 |
一、发包与打包:地方政府政策意图的移植 |
二、分配与建设:基层组织的选择执行 |
三、供给与需求:政绩导向下的供需脱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项目联动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治道变革 |
第一节 项目联动机制的理论基础 |
一、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的有益成分 |
二、整体性治理:应对碎片化政府的理论基础 |
三、协调、整合与信任:项目联动机制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宏观、中观与微观:项目联动机制的三层建构 |
一、中央政府:宏观层面的制度协调机制 |
二、地方政府:中观层面的资金整合机制 |
三、基层组织:微观层面的主体信任机制 |
第三节 项目联动机制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
一、项目联动机制与政府主体间关系的协调 |
二、项目联动机制与专项资金的整合 |
三、项目联动机制与利益主体间的信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9)推进一事一议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作开展情况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工作推进情况 |
二、取得的成效 |
(一) 坚持群众自下而上的民主议事和财政自上而下的财政奖补相结合, 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 |
(二) 以县为主的项目全程负责制, 使项目与制度的结合更加接“地气” |
(三) 通过严把四道关、预决算双头评审, 推进管理不断创新 |
(四) 项目建设实现了“一美两亮三通四整洁”, 重点解决农民最急需最直接的民生难题 |
三、存在的问题 |
(一) 项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二) 项目投向覆盖面广, 项目效益释放受到限制 |
(三) 执行资金管理艰难, 后期管理问题有待加强 |
四、思路和建议 |
(一) 利用财政项目管理平台, 实现项目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
(二) 发挥资金聚合效应, 强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主体地位 |
(三) 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 不断加强后期管理工作 |
(10)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公共产品理论 |
1.2.2 有助于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
1.2.3 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3 已有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及其原因 |
1.3.2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方式 |
1.3.3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方向 |
1.3.4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可能的创新 |
1.6.2 论文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制度变迁理论 |
2.1.2 公共产品理论 |
2.1.3 间接民主决策理论 |
2.2 本论文的分析框架 |
2.2.1 一事一议制度下的政府、村干部与村民 |
2.2.2 一事一议制度下的村级公共产品均衡数量的决定 |
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的内涵、依据及可行性分析 |
3.1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历史演进 |
3.1.1 新中国成立到人民公社时期(1949年- 1958年) |
3.1.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 |
3.1.3 税改前家庭承包制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1978-2000) |
3.1.4 税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2000年至今) |
3.1.5 不同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比较分析 |
3.2 事一议制度的内涵 |
3.2.1 一事一议制度的历史考察 |
3.2.2 一事一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含义 |
3.2.3 一事一议制度目标 |
3.2.4 一事一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资金来源 |
3.2.5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特征 |
3.3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产生的依据与条件 |
3.3.1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产生的依据 |
3.3.2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产生的条件 |
3.4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3.4.1 经济基础 |
3.4.2 制度保证 |
3.4.3 经验保证 |
3.4.4 组织保证 |
3.4.5 群众保证 |
4 福建一事一议制度的实施现状与绩效评价 |
4.1 福建农村公共产品一事一议供给制度整体实施概况 |
4.1.1 制度主要内容 |
4.1.2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推行情况 |
4.1.3 制度实施的主要经验和创新 |
4.1.4 主要困难与挑战 |
4.2 一事一议制度的运行绩效和一般评价 |
4.2.1 调查基本说明 |
4.2.2 一事一议开展基本情况 |
4.2.3 一事一议公共产品供需状况 |
4.2.4 一事一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来源情况 |
4.2.5 一事一议制度执行影响因素 |
4.2.6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执行结果 |
4.3 典型案例分析 |
4.3.1 案例一:湘村村顺利开展一事一议新建桥梁项目 |
4.3.2 案例二:同新村成功实施一事一议修建道路项目 |
4.3.3 案例三:长基村不愿开展一事一议公共产品投资项目 |
4.3.4 案例四:内社村难于顺利实施一事一议公共产品投资项目 |
4.3.5 案例五:牛眠石村计划实施一事一议公共产品投资项目 |
4.4 主要结论 |
4.4.1 一事一议制度本身及整体实施效果整体评价较高 |
4.4.2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正面效应明显 |
4.4.3 筹资筹劳难易程度是影响制度运行的关键因素 |
4.4.4 一事一议并不适合所有的农村公共产品 |
4.5 小结 |
5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与村级公共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现有相关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 |
5.2 数据来源及基本描述统计 |
5.3 模型设定集变量 |
5.3.1 计数模型的确定 |
5.3.2 变量选择 |
5.4 结果分析及政策含义 |
5.5 小结 |
6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6.1.1 一事一议运行困境的解释:基于集体行动理论 |
6.1.2 一事一议制度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
6.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2.1 分析框架与待检验假说 |
6.2.2 样本村一事一议公共产品投资的基本情况 |
6.2.3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6.2.4 模型结果分析 |
6.2.5 结论与建议 |
6.3 小结 |
7 一事一议制度的创新与推广 |
7.1 制度的主要不足 |
7.2 制度创新和推广的设计总体思路 |
7.3 制度创新和推广的实践 |
7.3.1 案例1:乐洋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道路硬化项目的实践 |
7.3.2 案例2:双田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防洪堤项目的实践 |
7.3.3 案例3:罗源县一事一议起步村农民公园项目的实践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一事一议制度本身及整体实施效果整体评价较高 |
8.1.2 一事一议财政制度正面效应明显 |
8.1.3 一事一议制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显着正作用 |
8.1.4 一事一议制度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
8.1.5 一事一议并不适合所有的农村公共产品 |
8.1.6 对捐赠者的奖励是一种有效的一事一议的筹资机制设计 |
8.2 政策建议 |
8.2.1 继续推广和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 |
8.2.2 放宽村民筹资筹劳的政策规定,建立差额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机制 |
8.2.3 加大财政投入,发挥财政奖补的杠杠效应 |
8.2.4 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
8.2.5 注意一事一议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适用范围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调查问卷表1 |
调查问卷表2 |
致谢 |
四、小议“一事一议”资金的核算(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践与思考——以凤翔县为例[J]. 何少江. 西部财会, 2020(08)
- [2]沈阳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执行研究[D]. 吴菲. 东北大学, 2018(02)
- [3]浅析农村财务内部控制重点[J]. 田海蓉. 中国市场, 2018(03)
- [4]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发展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D]. 康健.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5]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研究[D]. 杜春林. 南京农业大学, 2016(12)
- [6]与“一事一议”有关的账务问题[J]. 李凤琴. 农村财务会计, 2016(01)
- [7]千人桥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调研情况[J]. 袁春芬. 中国农业会计, 2015(10)
- [8]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绩效评价——以甘肃省6县(区)为例[J]. 何文盛,姜雅婷,王焱. 中国农村观察, 2015(03)
- [9]推进一事一议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J]. 校锦. 西部财会, 2014(11)
- [10]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事一议制度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陈杰.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