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采用的抗干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何航[1](2021)在《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抗干扰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电法勘探是在人工建立的电磁场中,通过观测地下岩(矿)石间所呈现的电磁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的差异性进行地质辨识的一种地质勘探方法。电法勘探仪器提供地下勘探信息,物探人员则结合地质资料、岩层构造判断地下矿物质存在的可能性并给出钻井验证的方案。仪器还可为城市工程、地下工程、水利工程等提供科学、可靠的地下构造信息,并作为工程上施工方案的参考资料。传统的时间域激电法存在发射功率大、测点密度稀疏、勘探信息量少、抗干扰能力薄弱、分辨率不高等缺陷。本文对国内外的电法仪器性能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结合仪器发展大深度勘探、高分辨率趋势,设计了一款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抗干扰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本仪器将高密度电法中高效率勘探和地质信息丰富的优势与频率域电法中小功率发射(600W)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有效结合。一次布极即可实现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组合,从而可获得丰富的勘探信息;接收端采用菊花链设计结构,实现勘探信息并行高效率采集;自定义多频发射波形既满足频率域探测需求,又可利用伪随机逆M序列码提高系统辨识度以及抗干扰能力;采用FPGA加ARM双处理器协同工作,提高仪器并行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SDRAM(DDR3)与异步FIFO(First Input First Output)存储器用于缓存并行多通道的采集数据,在长时间勘探过程中,起到优化数据链路传输且不丢失采集数据的作用。论文研究了超高密度电法时频域基本勘探原理,分析了电磁感应耦合效应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发射信号抗干扰能力的分析,证明伪随机序列具备相关辨识以及抗干扰能力,且适宜作为电法勘探仪器的发射信号。将伪随机自相关辨识能力与频率域勘探方法结合,自定义了一种多频发射信号。在自定义多频信号的激励下,通过对仪器采集系统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提高勘探深度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全波形输入输出采集特点,采用LMS自适应算法和差分递归RLS算法进行采集数据的消噪与信息提取,实现在低信噪比下提取勘探有用信息,从而提高勘探深度。开展了仪器的研发工作,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PCB设计、硬件调试、软件驱动程序的设计、时序仿真以及板级验证等任务。对仪器进行了发射信号测试、系统本底噪声测试、采集精度及电极切换测试,验证了仪器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预期设定的标准。最后进行了户外勘探实验,通过分析实验勘探数据的频率特性以及观测激发极化效应与电磁耦合效应的分布规律,验证了仪器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张凯龙[2](2020)在《基于DSP的矿用馈电开关智能型保护器的开发》文中认为低压馈电开关作为煤矿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安全和效率。低压馈电开关保护器作为馈电开关的核心控制单元,肩负着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的任务,最终发出动作命令,决定设备分闸、合闸还是闭锁。随着近年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化的飞速发展,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及连续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的电子式保护器都逐步升级成了智能型保护器,但是依然存在因为硬件设计或者软件编写的缺陷,导致设备的可靠性与灵敏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因此,对馈电开关保护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DSP处理器的低压隔爆型馈电开关保护器,具有测量、保护、通信的功能。论文主要介绍了低压隔爆型馈电开关的使用、功能等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和介绍了低压隔爆型馈电开关的主要功能及其工作原理,具体阐述了煤矿井下漏电常用的保护方法及特性,给出了保护器的硬件与软件设计方案,根据方案完成了各个功能模块,最后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功能实验,验证设计的合理性,最终证明达到了设计要求。保护器的硬件设计采用了两块DSP作为处理器,一个主要用于数据的采集与计算,实现各个保护功能;另外一个用于参数的设定、实时时钟、数据的显示以及与上位机或其它设备之间的RS-485通信,两块DSP之间使用串口通信。在软件设计上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包括主程序模块、检测与保护模块、按键与显示模块、通信模块三大部分,增加了程序使用的灵活性以及可移植性。在系统的软件与硬件上使用了多种抗干扰措施,进而确保了保护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提升。本文重点实现了电网信号保护与显示数据的分开处理,在不影响保护程序处理速度的同时,也可以让电流的显示更加准确;对比多种选择性漏电保护方式,选择了可靠性及准确度比较高的方式。最后完成了该保护器的性能测试,验证其工作的可靠性及方案设计的合理性。
黄平启[3](2020)在《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终端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物理联接点,起着接收和分配电能的作用,但是部分变电站地处偏远、大部分无人值守。目前,变电站已经实现了对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保护装置等核心设备的运行监控,但是现有的监控系统对变电站内环境参数以及门禁、风冷散热、灯光照明等辅助设备监控不足,使变电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急需开发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对变电站内运行环境以及各种辅助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开发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变电站辅助设备分层分布式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数据感知层主要采集变电站环境参数以及各辅助设备运行状态;网络层主要利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为终端上传数据和监控主机下发指令提供信息传输通道;应用层主要负责数据分析、报警以及通过人际交互界面显示站内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并下发控制指令。远程计算机和本地服务器通过C/S模式进行通信,系统对环境参数信息和各辅助设备运行状态实时展示在监控平台。值班人员可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及时获取变电站环境参数和辅助设备运行状态,以便做出相应处理。通过调研分析了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的需求,主要包括灯光照明、门禁、风冷散热、排水、温湿度监测、烟雾监测等;根据需求对监控系统通信方式进行选型,在变电站强磁场的实际环境下,以抗干扰设计为标准对系统终端控制中无线通信控制板进行设计;结合变电站现场实际情况,研发系统终端控制模块中单火线供电电源板,采用单火线供电方式,避免了重新布线,配合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板模块完成智能开关的研发设计;实现对各功能模块的编程设计,并编制了统一的通信协议。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和用户需求。设计的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弥补了现有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的不足,从而达到辅助设备集中监控,为推动变电站管理逐步向“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智能方向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李德媛[4](2020)在《基于ARM的煤矿智能传感及监控分站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煤矿的安全技术及监控管理系统的落后导致了矿难频发,因此如何预防煤矿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煤矿业监管部门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煤矿生产作业区域的规模不断扩大,现场的电磁和自然环境的情况更加复杂,因此对煤矿安全监控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目前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和系统已经应用较广,但仍然普遍存在着通信协议不规范、设备互不兼容、通信的速率太慢、监控设备和分站的人机交互界面差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研究与开发一款新型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该论文通过对国内外井下煤矿安全监控分站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以A公司现有的KJ2000X_F1型煤矿安全监控分站所存在的问题为基础,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升级,完成了新型分站功能的研究与开发。该论文的主要技术研究内容如下:(1)监控分站的关键技术创新和总体设计。根据井下煤矿设计规范对KJ2000X_F1型监控分站提出技术创新的关键点、总体设计要求和设计参数,并规划制定总体的设计升级方案。(2)监控分站的硬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整体结构和设计思路,对CPU及其外围控制电路、电源控制电路、RS485/CAN/工业以太网通讯模块等进行设计。(3)监控分站的软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井下监控分站的主程序、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程序、控制处理程序、通讯处理协议、图形界面处理程序等的软件设计,并对井下监控分站软件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和设计。(4)监控分站的调试。对分站的相关硬件和软件进行调试。实验结果表明:升级后的监控分站具有更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抗干扰能力更强,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等优点,可以对井下生产工作环境的监控及时提供准确的环境参数和安全生产依据,能够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最后对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后续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地方。该论文有图44幅,表4个,参考文献56篇。
吴月[5](2020)在《深松分层施肥机施肥监控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小麦播前采用分层施肥可以满足小麦基肥施用基本需求,使肥料直达作物根部,更有助于小麦根系的营养吸收,有利于小麦作物抗旱、抗倒伏,提高小麦产量。现有深松分层施肥机存在施肥控制精度较低、施肥不均、施用过量等问题,易造成土壤污染,同时深松分层施肥铲易出现肥管堵塞、肥箱肥料不足导致的漏施等现象,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故障,将会导致小麦产量下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进行施肥监控系统研究,可实现施肥量精准控制和施肥作业状态实时监测,有利于提高施肥均匀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降低人工检测成本和农民生产劳动强度,提高田间作业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施肥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数学模型构建。拟定排肥轴转速、排肥器开度和肥箱料位高度为影响施肥量因素,以施肥量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排肥轴转速、排肥器开度和肥箱料位高度对施肥量变异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结果,运用MATLAB软件模糊控制工具箱功能,建立了施肥量关于排肥轴转速、排肥器开度和肥箱料位高度的数学模型。(2)施肥监控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为了实现施肥状态实时监测和施肥量精准控制,进行了肥管流量传感器、肥箱料位传感器、测速传感器、微处理器等硬件选型。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进行了单片机最小系统、电源电路、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电机驱动电路、串口通信电路、显示电路等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和PCB设计,完成了硬件抗干扰设计。分析了软件总体构成,进行了主程序和速度信息采集、肥管堵塞判断与通肥控制、肥箱料位监测、步进电机驱动、按键输入、显示等子程序设计,实现了施肥作业状态实时监测和施肥精准控制等功能。(3)开展了系统测试和田间试验。进行了堵塞报警装置测试试验,在五种排肥转速下,重复试验得出:报警准确率为100%;进行了施肥监测系统田间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堵塞及时报警与通肥装置控制、肥箱料位正确指示与预警等功能;进行了施肥均匀性测试试验,测得均匀性变异系数小于4.8%;进行了施肥量数学模型验证试验,得出实际施肥量和理论施肥量的相关系数为0.889,证明施肥量数学模型具有可行性。
陈晗语[6](2020)在《柔直换流阀监控电路电磁耦合机理及抑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快速发展对换流阀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控电路板作为换流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控制阀内子模块稳定运行的任务,因此其抗干扰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实际测量与仿真的结合,计算换流阀监控电路板附近的近场和远场电磁场。根据监控电路板附近的远场电磁场的测量结果,对监控电路板施加远场,测量敏感元件处的感应电压,计算出监控电路板的最大耐受电场强度,此结果可对判断监控电路板的实际工作状态提供数据支持。对监控电路板近场可能出现的骚扰源进行分析,计算敏感引脚处感应电压以及敏感线圈处感应电流。在实验室对监控电路板做传导试验和电磁耦合试验,得出敏感芯片端口电压波形。本文进一步提出监控电路板抗干扰措施。为验证屏蔽措施的有效性,测量外加屏蔽壳的监控电路板引脚处的感应电压波形,并计算屏蔽壳的屏蔽效能。在传导试验中,对监控电路板的输入端口加装铁氧体磁环,测量磁环的抑制传导干扰的效果。
长孙佳庆[7](2019)在《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迅速,井下机电设备随之不断进行升级改造,对煤矿供电系统要求也更为严格。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设备受环境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影响,容易发生漏电、短路等故障,进而引起“越级跳闸”等问题。因此,研究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对提高生产效率与减少人员伤亡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煤矿电力监控保护技术,有针对性的对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进行设计,解决了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在分析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煤矿供电网络的特点进行重点剖析。根据煤矿供电系统自身层级多,设备环境复杂等特点,对井下出现的各类越级跳闸原因进行分析,并重点研究了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对分布式区域保护技术、分站集中控制保护技术、通信级联闭锁保护技术、光纤纵差保护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文家坡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特点,将光纤纵差保护技术作为解决方法。本文根据实际需求对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确定主站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具体任务与流程。并且以DSP和ARM S3C2510为核心设计了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分站,以STM32F207为核心对防越级跳闸闭锁保护控制器进行设计;软件部分对主程序、中断程序、通信接口程序等进行设计,并且在防越级跳闸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防越级跳闸闭锁保护控制器的软件部分。以文家坡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为例,分析了供电系统的技术现状,对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进行了测试与运行。经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且安全性高。本文通过对文家坡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以及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保护煤矿供电网络的安全,对越级跳闸提出行之有效的避免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煤矿井下设备出项故障后造成大面积影响情况的发生。
罗鹏[8](2019)在《基于模糊自适应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既能保留直流电机机械特性好、起动转矩大、控制性能优良等特点,又兼具交流电机运行可靠、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旋翼无人机、无人水面艇、水下机器人、智慧医疗器械等智能制造领域。由于BLDCM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的特点,故基于PID控制的传统BLDCM控制系统动态性能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而模糊控制则不需要依赖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它利用模糊集合理论,模拟人的智慧实现对复杂被控对象的有效控制,因而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将经典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算法进行有效结合并充分发挥彼此优点,形成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来克服传统BLDCM控制系统所具有的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鲁棒性不强等缺陷。此外,为了令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控制结构能够在线修改,从而进一步提高BLDCM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控制性能,本文提出并设计了基于伸缩因子的变论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以达到模糊论域可随控制系统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调整的目的。在详细阐述了 BLDC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BLDCM双闭环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完成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和变论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仿真实现。整体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BLDCM控制系统采用变论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时输出转速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转矩脉动小,其控制效果最优。最后,本文设计了基于STM32的模糊自适应BLDCM控制系统,搭建了基于STM32F103RBT6主控芯片和IR2136S主驱动芯片的电机控制系统硬件平台,并在此硬件平台基础上完成了电机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以及基于Matlab/GUI的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从BLDCM控制系统综合测试得到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系统采用本文提出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时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性能,与仿真实验的结论一致,进一步验证了其优越性和有效性。
惠运东[9](2019)在《冷轧管机监控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冷轧管材因其优异的性能在工业技术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而冷轧管机作为轧制管材的关键设备对产品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冷轧管机中电机的工作状态反映了轧机的运行状态,针对目前轧机的电控器缺少统一监控的问题,本次设计采用以STM32为核心的监控器实现对冷轧管机中直流电机的监控,对提高管材质量和保障设备安全与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冷轧管机的工作过程,对电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冷轧管机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讨论了监控系统的组成,包括监控器和上位机,完成了监控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采用基于ARM内核的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辅以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电信号测量模块、通信模块、隔离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等共同组成硬件电路。在硬件电路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完成了各个模块的软件设计,包含采样、数据存储和故障保护等模块的软件设计。与此同时,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设计的上位机不仅能显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还增设了数据库功能。监控器和上位机通过RS485总线配合工作,共同完成了冷轧管机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在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完成后,在实验室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系统调试。系统硬件和软件调试通过后,对上位机和数据库进行了验证实验,最终完成了冷轧管机监控系统的整个监控实验。结果表明冷轧管机监控系统达到了预期的监控要求。最后对本课题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开发工作提出了建议。
彭文强[10](2019)在《直升机模型旋翼操纵控制系统研制》文中认为直升机在军事和民用应用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离不开它本身超强的机动能力。而这种超强的机动能力与它的良好的操纵系统密切相关。对于真实直升机性能和旋翼操纵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改善大多是通过直升机风洞试验台进行模拟试验。模型旋翼试验台由几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操纵系统的精度是试验台获取准确数据的前提,影响到整个直升机性能的评定。操纵系统的可靠性是试验台安全运转的基础。因此,研制出一套高精度、稳定可靠的旋翼操纵控制系统尤为关键。本文根据某部队的应用需求,研制一套高精度、稳定可靠性的直升机模型旋翼操纵控制系统。首先,本文针对本课题的需求,对比了几种伺服控制方式,采用基于PC的倍福(BECKHOFF)控制器+COPLEY驱动器组合的直流电动控制方式。通过分析对被控对象的特性及COPLEY驱动器速度环自身只能通过手动整定参数的不足,选择了以系统中采用的无刷直流电机(BLDCM)作为被控对象,对其进行建模分析,并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策略优化PID参数。通过Simulink搭建了BLDCM控制仿真系统,构成了BLDCM在两种不同控制算法下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和验证分析,成功实现了直升机模型旋翼操纵系统可靠精度控制。其次,设计了基于PC的BECKHOFF控制器+COPLEY驱动器组合的控制方式的直升机模型旋翼操纵系统方案。根据控制需求和总体控制方案对系统的关键元器件进行计算和硬件选型,并设计完成了旋翼操纵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合直升机试验台信息管理系统的远程通信需求,采用了EtherCAT总线协议实现了控制器与驱动器间的通讯。遵循IEC61131-1国际标准在TwinCAT 3软件平台下实现了直升机模型旋翼操纵控制器算法和I/O监控系统的软件开发,以可视化组态软件LabWindows/CVI为开发工具完成了上位机与控制器之间的监控界面设计。最后,实验测试了不同控制轴的旋翼操纵控制精度及控制性能,现场测试结果达到了直升机模型旋翼操纵控制的精度要求。
二、基于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采用的抗干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采用的抗干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抗干扰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超高密度电法时频域基本勘探理论 |
§2.1 电阻率法物理基础 |
§2.1.1 均匀电阻率介质下的单个点电源电场分析 |
§2.1.2 均匀电阻率介质下的两个异性点电源电场分析 |
§2.1.3 地下不均匀电阻率介质对电场的影响 |
§2.1.4 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原理 |
§2.2 全波形时间域激电特征分析 |
§2.2.1 地下电流场中激发极化效应 |
§2.2.2 激电多信息提取 |
§2.3 频率域激电特征分析 |
§2.3.1 多频信号的频域分析 |
§2.3.2 多频信号作为电法勘探场源的优点 |
§2.4 电磁感应耦合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号抗干扰能力分析及信号处理 |
§3.1 伪随机精细辨识 |
§3.2 自定义发射信号 |
§3.3 勘探深度提高方法 |
§3.3.1 自适应滤波器消噪 |
§3.3.2 激电效应与电磁耦合效应提取 |
§3.4 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系统方案与指标 |
§3.4.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4.2 系统设计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系统硬件设计 |
§4.1 电法仪超高密度电极板设计 |
§4.1.1 电极板设计思路及功能 |
§4.1.2 高压继电器切换电路 |
§4.1.3 信号继电器切换电路 |
§4.2 电法仪发射板设计 |
§4.2.1 发射板设计思路及功能 |
§4.2.2 发射信号编码电路 |
§4.2.3 发射电流及电压监测电路 |
§4.2.4 过流及过热保护电路 |
§4.3 电法仪采集板设计 |
§4.3.1 接收机设计思路及功能 |
§4.3.2 差分电路设计 |
§4.3.3 ADC转换电路 |
§4.3.4 菊花链电路结构设计 |
§4.4 电法仪主控板设计 |
§4.4.1 主控板设计思路及功能 |
§4.4.2 数据缓存电路设计 |
§4.5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系统软件设计 |
§5.1 通信数据结构定义 |
§5.1.1 勘探指令数据结构 |
§5.1.2 处理器信息交互数据结构 |
§5.1.3 SD卡存储数据结构 |
§5.2 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
§5.2.1 处理器程序设计主流程 |
§5.2.2 勘探电极排列方式 |
§5.2.3 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交互 |
§5.2.4 FIFO与DDR3模块设计 |
§5.3 发射单元程序设计 |
§5.3.1 双频激电发射信号产生 |
§5.3.2 伪随机发射信号产生 |
§5.3.3 自定义发射信号产生 |
§5.4 接收单元程序设计 |
§5.4.1 AD7767菊花链驱动流程 |
§5.4.2 AD7767时钟频率选择 |
§5.4.3 AD7767芯片驱动设计 |
§5.5 电极切换单元程序设计 |
§5.5.1 电极切换及扩展原理 |
§5.5.2 电极切换单元驱动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性能测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
§6.1 发射信号测试 |
§6.2 信号接收端性能测试 |
§6.2.1 系统噪声测试 |
§6.2.2 采集精度及电极切换测试 |
§6.3 户外勘探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不足之处及后续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2)基于DSP的矿用馈电开关智能型保护器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实际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矿用馈电开关保护器的要求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煤矿井下馈电开关保护原理 |
2.1 概述 |
2.2 过压、欠压保护 |
2.2.1 过电压的特征 |
2.2.2 欠电压的特征 |
2.2.3 过、欠压保护原理 |
2.3 过载保护 |
2.3.1 过载故障的特征 |
2.3.2 过载保护原理 |
2.4 短路保护 |
2.4.1 短路故障的分析 |
2.4.2 短路保护的原理 |
2.5 断相及不平衡保护 |
2.6 漏电保护 |
2.6.1 漏电故障的特征 |
2.6.2 漏电保护的原理 |
2.7 绝缘监测保护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护器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设计方案 |
3.2 保护模块DSP及外围电路设计 |
3.2.1 CPU的选择 |
3.2.2 DSPIC30F6014 的特点 |
3.2.3 信号调理电路 |
3.2.4 电压信号的采集 |
3.2.5 电流信号的采集 |
3.2.6 漏电保护模块 |
3.2.7 继电器输出电路 |
3.3 显示模块DSP及外围电路 |
3.3.1 人机交互接口电路 |
3.3.2 时钟电路模块 |
3.3.3 12864液晶显示电路 |
3.3.4 通信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护器的软件设计 |
4.1 主程序模块 |
4.1.1 系统自检模块 |
4.1.2 系统初始化 |
4.2 电量采集算法 |
4.2.1 算法的选择 |
4.2.2 傅里叶算法 |
4.2.3 均方根算法 |
4.2.4 傅里叶算法与均方根算法的对比 |
4.3 故障检测模块 |
4.3.1 漏电闭锁检测程序 |
4.3.2 漏电检测程序 |
4.3.3 过压、欠压检测程序 |
4.3.4 电流类故障检测程序 |
4.4 按键及显示程序 |
4.4.1 液晶显示驱动程序 |
4.4.2 按键子程序 |
4.5 通信模块子程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护器的抗干扰设计 |
5.1 干扰的来源 |
5.2 抗干扰的措施 |
5.3 硬件抗干扰措施 |
5.3.1 电源的抗干扰设计 |
5.3.2 通信模块的抗干扰设计 |
5.4 软件抗干扰措施 |
5.4.1 软件防抖法 |
5.4.2 CRC校验 |
5.4.3 看门狗复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保护器的试验与结果 |
6.1 试验设备介绍 |
6.2 试验操作流程 |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漏电闭锁试验 |
6.3.2 漏电试验 |
6.3.3 过流保护试验 |
6.3.4 过压、欠压保护试验 |
6.4 检测报告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A 实物图 |
附录B 试验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教育背景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1 发表学术论文 |
3.2 申请(授权)计算机软件着作权 |
(3)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终端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2 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
2.3 主要子系统及功能分析 |
2.4 小结 |
3 单火线智能开关电源板的研究与设计 |
3.1 单火线供电工作原理 |
3.2 单火线电源板的设计 |
3.3 两种单火线电源板的对比 |
3.4 单火线开关电源板的制作 |
3.5 小结 |
4 无线通信终端控制板的研究与设计 |
4.1 无线通信技术对比 |
4.2 Zig Bee芯片选型 |
4.3 CC2530芯片及外围电路 |
4.4 通信终端控制模块 |
4.5 小结 |
5 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终端硬件设计 |
5.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5.2 感知层终端模块设计 |
5.2.1 环境参数终端模块 |
5.2.2 环境动力终端控制模块 |
5.3 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 |
5.3.1 产生干扰的原因 |
5.3.2 抗干扰措施 |
5.4 小结 |
6 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6.1 感知层终端模块软件设计 |
6.1.1 软件开发环境 |
6.1.2 温湿度采集软件设计 |
6.1.3 可燃气体监测软件设计 |
6.1.4 开关量控制模块 |
6.2 网络层通信系统设计 |
6.2.1 通信协议编制 |
6.2.2 远程客户端通信设计 |
6.3 应用层软件设计 |
6.3.1 协调器终端软件设计 |
6.3.2 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 |
6.3.3 监控主机软件功能 |
6.3.4 上位机监控系统主程序设计 |
6.4 小结 |
7 系统测试与分析 |
7.1 单火线电源板测试 |
7.2 终端控制模块丢包率测试 |
7.3 监控软件测试 |
7.4 系统整体现场测试 |
7.5 测试结果分析 |
7.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ARM的煤矿智能传感及监控分站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监控分站概述 |
1.4 监控分站存在的技术问题 |
2 监控分站的升级改造方案 |
2.1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和研究任务 |
2.2 监控分站技术升级主要内容 |
2.3 关键设计 |
3 监控分站的硬件设计 |
3.1 分站硬件电路基本组成 |
3.2 分站硬件电路主控模块 |
3.3 KJJ660(A)交换机 |
3.4 矿用电源及备用电源 |
3.5 传感器 |
3.6 远程断电器 |
3.7 PCB的设计 |
4 监控分站的软件设计 |
4.1 主控板卡软件设计 |
4.2 采集程序 |
4.3 通讯协议 |
4.4 软件抗干扰设计 |
5 调试与实现 |
5.1 硬件调试 |
5.2 软件调试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深松分层施肥机施肥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施肥控制技术 |
1.2.2 施肥状态监测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深松分层施肥机结构及技术指标 |
2.1.1 深松分层施肥机结构 |
2.1.2 主要技术指标 |
2.2 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2.3 系统硬件选型 |
2.3.1 肥料流量传感器 |
2.3.2 肥箱料位传感器 |
2.3.3 测速传感器 |
2.3.4 微处理器 |
2.4 施肥量影响因素分析 |
2.4.1 排肥轴转速 |
2.4.2 排肥器开度 |
2.4.3 肥箱料位高度 |
2.5 影响因子对施肥量影响 |
2.6 施肥量数学模型构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3.2 单片机最小系统 |
3.2.1 单片机 |
3.2.2 时钟电路 |
3.2.3 复位电路 |
3.3 电源电路 |
3.3.1 直流12V转12V稳压电路 |
3.3.2 直流12V转5V电源电路 |
3.3.3 直流5V转3.3V电源电路 |
3.4 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 |
3.4.1 旋转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 |
3.4.2 红外对射式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 |
3.4.3 电容式接近开关信号处理模块 |
3.5 电机驱动模块 |
3.5.1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
3.5.2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 |
3.6 串口通信模块 |
3.6.1 信号抗干扰分析 |
3.6.2 串口通信电路 |
3.7 人机交互模块 |
3.7.1 按键输入电路 |
3.7.2 显示及报警电路 |
3.8 硬件抗干扰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4.2 系统主程序 |
4.3 信息采集子程序 |
4.3.1 速度信息采集子程序 |
4.3.2 肥管堵塞判断与通肥控制子程序 |
4.3.3 肥箱料位监测子程序 |
4.4 步进电机驱动子程序 |
4.5 按键输入子程序 |
4.6 显示子程序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验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室试验 |
5.1.1 施肥监控装置搭建 |
5.1.2 堵塞报警测试试验 |
5.2 田间试验 |
5.2.1 试验内容 |
5.2.2 试验条件 |
5.2.3 施肥状态监测试验 |
5.2.4 施肥均匀性测试试验 |
5.2.5 施肥量数学模型验证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件 |
(6)柔直换流阀监控电路电磁耦合机理及抑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换流阀子模块PCB板的电磁干扰建模方法 |
2.1 换流阀PCB板电磁干扰的耦合机理 |
2.1.1 换流阀中干扰源的分析 |
2.1.2 干扰源的耦合路径分析 |
2.2 仿真软件的应用 |
2.3 有限积分法的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柔直监控电路板的电磁耦合仿真分析 |
3.1 对PCB的建模 |
3.2 对干扰源的仿真 |
3.3 电磁干扰下PCB板远场稳态的仿真结果分析 |
3.3.1 PCB的稳态电磁干扰的测量 |
3.3.2 PCB稳态电磁干扰的仿真 |
3.3.3 最大耐受电场强度 |
3.4 近场瞬态骚扰对PCB板耦合的仿真分析 |
3.4.1 阻尼振荡波下PCB的近场瞬态电磁干扰情况 |
3.4.2 冲击骚扰对PCB板的近场耦合分析 |
3.5 直流断路器骚扰对PCB板的耦合分析 |
3.5.1 直流断路器电磁干扰产生过程 |
3.5.2 直流断路器瞬态磁场对PCB板耦合的分析 |
3.6 PCB板的浪涌和磁场耦合试验 |
3.6.1 PCB板的传导耦合试验 |
3.6.2 PCB板的辐射耦合试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柔直监控电路板电磁干扰抑制方法的研究 |
4.1 PCB电磁干扰抑制方法 |
4.1.1 电磁屏蔽的原理 |
4.1.2 传导耦合的抑制原理 |
4.2 PCB在有屏蔽下的电磁分布 |
4.2.1 屏蔽壳的设计 |
4.2.2 PCB板辐射耦合屏蔽效能的计算 |
4.2.3 PCB板传导耦合的抗干扰试验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7)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分析 |
2.1 煤矿供电系统组成 |
2.2 煤矿供电网络特点 |
2.3 煤矿供电系统问题分析 |
2.3.1 煤矿供电系统短路问题 |
2.3.2 煤矿供电系统漏电问题 |
2.4 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 |
2.4.1 煤矿供电短路越级跳闸问题 |
2.4.2 煤矿供电漏电越级跳闸问题 |
2.5 煤矿供电系统存在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煤矿供电网络保护技术 |
3.1 煤矿供电网络分布式区域保护 |
3.1.1 分布式区域保护原理 |
3.1.2 分布式区域保护性能 |
3.2 煤矿供电网络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分析 |
3.2.1 分站集中控制防越级跳闸技术 |
3.2.2 基于通信级联闭锁的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 |
3.2.3 保护器网络监测技术 |
3.2.4 光纤纵差保护技术 |
3.3 光纤纵差保护技术 |
3.3.1 光纤电流纵差保护 |
3.3.2 瞬时电流采样值差动保护 |
3.3.3 故障分量电流差动保护 |
3.4 井下零时限电流保护的防越级跳闸 |
3.5 地面零时限电流保护的防越级跳闸 |
3.6 系统主要技术特点 |
3.7 本章小结 |
4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 |
4.1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架构 |
4.2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主站设计 |
4.2.1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主站硬件设计 |
4.2.2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主站软件设计 |
4.3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分站设计 |
4.3.1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分站硬件设计 |
4.3.2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分站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测试与运行 |
5.1 文家坡煤矿供电系统技术现状分析 |
5.1.1 文家坡煤矿供电系统概述 |
5.1.2 文家坡煤矿供电系统技术问题分析 |
5.2 电力监控系统试验测试 |
5.2.1 实验系统构成 |
5.2.2 防越级跳闸保护实验系统 |
5.2.3 实验结果 |
5.3 文家坡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运行 |
5.3.1 变电所运行监控 |
5.3.2 历史数据记录 |
5.3.3 历史数据查询 |
5.3.4 故障录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模糊自适应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历程 |
1.2.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
2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 |
2.1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
2.1.1 电压方程 |
2.1.2 电势表达式 |
2.1.3 转矩方程 |
2.1.4 机械运动方程 |
2.2 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原理 |
2.3 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
2.4 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
2.4.1 无刷直流电机本体 |
2.4.2 电子换相电路 |
2.4.3 位置检测电路 |
2.4.4 控制器 |
2.5 本章小结 |
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
3.1 模糊控制基础与理论方法 |
3.1.1 传统PID控制 |
3.1.2 模糊控制 |
3.1.3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类型 |
3.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原理及设计步骤 |
3.2.1 模糊PID控制的基本形式 |
3.2.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整体结构设计 |
3.2.3 模糊化设计 |
3.2.4 模糊控制规则的制定 |
3.2.5 解模糊 |
3.2.6 制定参数自调整的模糊控制表 |
3.3 变论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 |
3.3.1 变论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基本思想 |
3.3.2 变论域伸缩因子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无刷直流电机模糊控制系统整体设计与仿真研究 |
4.1 MATLAB/Simulink的特点 |
4.2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4.3 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
4.3.1 无刷直流电机本体模块 |
4.3.2 反电动势获取模块 |
4.3.3 逆变器端电压及中性点电压获取模块 |
4.3.4 电流调节器及PWM产生模块 |
4.3.5 模糊自适应PID速度控制器模块 |
4.3.6 变论域模糊自适应PID速度控制器模块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STM32的无刷直流电机模糊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 |
5.1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
5.1.1 STM32控制芯片简介 |
5.1.2 电源电路设计 |
5.1.3 逆变电路设计 |
5.1.4 定子电流及直流母线电压采样电路的设计 |
5.1.5 电机功率驱动电路设计 |
5.1.6 霍尔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设计及转速获取 |
5.1.7 串口通信接口电路 |
5.1.8 PCB制作与硬件抗干扰措施 |
5.2 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 |
5.2.1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
5.2.2 主程序设计 |
5.2.3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5.2.4 模糊自适应PID调节程序设计 |
5.3 基于Matlab的上位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3.1 Matlab/Gui简介 |
5.3.2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综合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
6.1 系统实验平台 |
6.2 实验结果测试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冷轧管机监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冷轧管材及其加工过程 |
1.1.2 冷轧管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2 新型冷轧管机及其控制系统 |
1.2.1 新型冷轧管机工作过程 |
1.2.2 新型冷轧管机控制系统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冷轧管机电控系统 |
2.1.1 冷轧管机励磁工作方式 |
2.1.2 冷轧管机主电机调速器工作方式 |
2.1.3 冷轧管机回转送进电机控制器工作方式 |
2.1.4 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 |
2.2 监控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2.1 监控系统的功能 |
2.2.2 微控制器的选择 |
2.2.3 传感器的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3.2 监控器硬件电路结构 |
3.2.1 微处理器模块 |
3.2.2 输入输出模块 |
3.2.3 信号测量模块 |
3.2.4 人机交互模块 |
3.2.5 通信模块 |
3.2.6 电源模块 |
3.2.7 硬件抗干扰措施 |
3.3 PCB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和工具 |
4.1.1 STM32开发环境和工具 |
4.1.2 上位机开发环境和工具 |
4.2 监控器软件设计 |
4.2.1 软件总体设计 |
4.2.2 主程序设计 |
4.2.3 初始化子程序设计 |
4.2.4 中断程序设计 |
4.2.5 A/D采样模块设计 |
4.2.6 测量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4.2.7 保护模块设计 |
4.2.8 LCD显示模块设计 |
4.2.9 按键模块设计 |
4.2.10 RS485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
4.3 监控实现软件设计 |
4.3.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3.2 数据库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实验 |
5.1 系统调试 |
5.1.1 调试实验平台 |
5.1.2 硬件调试 |
5.1.3 软件调试 |
5.2 调试过程注意事项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波形验证实验 |
5.3.2 数据库验证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10)直升机模型旋翼操纵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伺服控制技术概述 |
1.3 伺服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工作内容 |
2 系统需求分析与控制算法设计 |
2.1 旋翼操纵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1.1 控制需求 |
2.1.2 功能需求 |
2.1.3 技术要求 |
2.1.4 控制方案提出 |
2.1.5 控制对象分析 |
2.2 无刷直流电机的建模 |
2.2.1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2 无刷直流电机传递函数 |
2.2.3 无刷直流电机状态方程 |
2.3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算法 |
2.3.1 BLDCM控制策略介绍 |
2.3.2 PID控制原理 |
2.3.3 LQ最优控制理论 |
2.3.4 LQ最优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
2.4 BLDCM控制系统参数设计 |
2.4.1 BLDCM控制系统 |
2.4.2 最优二次型PID参数优化设计 |
2.5 BLDCM的 Simulink仿真 |
2.5.1 仿真模型建立 |
2.5.2 仿真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模型旋翼试验台操纵系统方案设计 |
3.1 旋翼操纵系统运动控制总体方案设计 |
3.2 关键器件选型 |
3.2.1 控制器 |
3.2.2 电机 |
3.2.3 检测反馈元件 |
3.2.4 驱动器 |
3.2.5 外围器件 |
3.2.6 工控机及电源 |
3.3 系统供电设计 |
3.3.1 控制柜设计 |
3.3.2 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 |
3.4 系统硬件组态 |
3.5 本章小结 |
4 模型旋翼操纵系统软件设计 |
4.1 通讯协议简介 |
4.1.1 ADS协议 |
4.1.2 EtherCAT协议 |
4.2 软件开发环境 |
4.3 模型旋翼操纵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4 软件设计的关键技术和算法 |
4.4.1 上位机程序 |
4.4.2 TwinCAT3 程序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验证及分析 |
5.1 引言 |
5.2 驱动器性能测试 |
5.3 单轴运动测试 |
5.4 多轴同步运动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荣誉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基于直流操作电源监控系统采用的抗干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抗干扰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研究与实现[D]. 何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2]基于DSP的矿用馈电开关智能型保护器的开发[D]. 张凯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终端控制技术研究[D]. 黄平启.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ARM的煤矿智能传感及监控分站的研究与开发[D]. 李德媛.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2)
- [5]深松分层施肥机施肥监控系统研究[D]. 吴月.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柔直换流阀监控电路电磁耦合机理及抑制方法的研究[D]. 陈晗语.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研究[D]. 长孙佳庆.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基于模糊自适应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罗鹏.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9]冷轧管机监控系统的设计[D]. 惠运东. 东南大学, 2019(06)
- [10]直升机模型旋翼操纵控制系统研制[D]. 彭文强.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