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与贸易新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欣[1](2021)在《试析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全面进步,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状态令世界瞩目。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逐步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但在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探讨了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对外贸易特点,分析了我国出口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提升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顾典[2](2021)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至关重要的阶段,传统的高投入、高增长的模式作用在逐渐弱化。自2015年起中国开始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十分明确。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较难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再难对经济发展形成先前那么显着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提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他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提高的动力机制已经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刻的研究,同时选择某个产业对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进一步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分别存在什么影响,并且比较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这两个视角进行研究时有什么异同。本文探寻产业结构与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也针对这两组对象之间的间接影响进行专门研究和定量分析。本文的重要创新点;首次提出了产业结构的绿色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绿色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绿色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本文共分八个章节,按逻辑顺序逐步展开。第一章为导论,按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包括对当前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分析,从而引出了生态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有关的概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提高与我们强调的五大发展理念里的协调发展是统一的,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定要经历的过程;第二部分陈述了选题意义,选题正确是文章有价值的前提;第三部分、第四部分说明了该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研究内容。导论这一章提纲挈领地讲述了本论文存在的价值,以及主体部分将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开展研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以下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或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或生态效率之间的间接影响。在通常的研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的概念。生态效率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西方最早开始对生态效率进行研究,国内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生态福利绩效源于福利的概念,诸大建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见仁见智,总体来讲趋于更加科学与全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原本是不同的研究范畴,对它们的研究看似诞生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在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都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发展方向。为此发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间接影响并加以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本文在综述部分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分析,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研究方向。第三章是经典理论及相关理论分析。本章分两大部分,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经典理论,然后对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有关理论分析。产业结构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克拉克、库茨涅兹、霍夫曼、钱纳里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效率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鲍尔丁、科斯坦萨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福利绩效理论部分介绍了Daly、诸大建等中外学者的观点。这些经典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的闪光点,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学者,为相关的经济学领域研究指明了方向。以这些经典理论为基础,计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指标就有了理论依据。而且本章后面的相关理论分析与这些经典理论一脉相承。这些理论分析针对的是解决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的对应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乃至他们之间的间接影响的剖析。本章为全文的理论打下基础,从而保证文章的出发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有意义的。第四章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并且对生态经济的两个指标视角下的脱钩和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干春晖[1]倡导的泰尔指数是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较好的方法,而刘伟[2]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也是较好的计算方式。本文利用DEA多阶段方法对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本人借鉴诸大建[3]的方法对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梯度现象,产业结构高级化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生态效率、生态福利视角下的脱钩结果不一样,但都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脱钩的衡量方法。虽然我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但通过收敛性分析告诉我们,只要努力生态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是可以实现的。第五章内容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生态效率对应关系的实证分析[4],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排除了内生性。为了提高生态效率,在全国范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需要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比较显着的差异。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一阶滞后效应,不同的地区控制变量影响的显着性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存在空间影响。同时本章还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生态化的内在需要和导向,所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就不难理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生态福利绩效也相应地处于不同的趋势。一般来讲,在工业化进程中如果生态福利绩效还没有跨过拐点,那么生态福利绩效还将继续下行。当生态福利绩效跨过了这个拐点,生态福利绩效就将重拾升势,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生态福利绩效的良性循环。在此章处于第五章和第七章之间,是本文主干承上启下的部分。通过stata分析,本章发现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有显着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适当的调整,为生态效率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本文还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本章内容也为第七章探索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间接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第六章是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电子信息技术、金融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利用有促进作用,从而间接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相比较这些产业,在国内清洁能源相关的经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是空白。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作者借鉴与分析了他人选取的控制变量,发现虽然个别指标也较有代表性,但总体来看还是不够宏观与全面。所以本文尽量挑选最权威、最能涵盖清洁能源整体效果的数据,在实证后得出结论:清洁能源与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清洁能源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我们可以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来提升影响机制的作用。本章还利用倍差法对清洁能源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与前文分析结论一致。此外本章另外一部分是验证了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体来讲促进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中占比提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而这些间接影响效应的提升进而又促进了生态福利绩效的进一步改善[5]。同时,本章还针对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这两种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和、DID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二者可以互不干扰、因地施策。第七章是国际经验分析。本章旨在从他国找到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指出他们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本文还对美国休斯顿和德国鲁尔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案例进行了深度分析,这两个案例对中国来讲极具现实意义。中国的中西部等地区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过程。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地区的成功转型对中国现阶段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第八章是本文结论的总结。本文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梳理了相关文献和理论,二是计算了生态福利绩效、生态效率、产业结构的状态指标(含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三是定量测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四是对前人没有专门研究的领域清洁能源进行了定量分析。作为政策咨询,本文认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可以加强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培养。在东部地区需要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和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本文还呼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循环经济,提高循环经济的规模效应,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更加协调快速的优化发展。
李从民[3](2021)在《智慧港口发展模式研究 ——以镇江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刘凡,胡良益[4](2020)在《基于岗位需求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金课”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一带一路"倡议和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适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以"金课"的"两性一度"为标准,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探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金课"建设路径。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外贸易相关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需求进行探讨,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中国智慧和国别思维、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优化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等途径,打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李小龙[5](2020)在《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正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全世界进入全面发展、跨界融合、加速创新的全球信息化新阶段,我们如何抢占信息网络技术的制高点,抓住新的科技革命机遇,才能获得安全,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科技革命的时代背景、全球信息化的国际背景以及网络大国的国内背景之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识互联网发展及其引发的各种问题。他在继承吸收中国共产党人信息强国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发展,统筹协调网络政治、文化、社会、国际合作、数字经济、信息化军事等多领域的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工作,积极引导网络强国建设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网道路,形成了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必将推动我国全面现代化的实现。
丁雪萍[6](2020)在《电子商务视角下国际贸易新发展》文中认为新时代电子商务成为我国主要运作模式,同时也是贸易发展新趋势,电子贸易具备包容性、全球性、广泛性等多个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具备高效率与成本低等优势,所以非常符合全球经济发展需要。因此也成为一种对贸易操作方式进行引领的新型模式,可以有效体现自身价值。新兴电子商务需要在应用过程中。对于传统贸易方式来说带来较大的冲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子商务给予更多国家贸易全新的发展机会,在降低成本同时也带来可观的效益。
刘晓宇[7](2020)在《基于“互联网+”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动能培育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而来,"互联网+"以其展现出的巨大优势推动了各行业的变革性发展,其中,对外贸易也深受影响,中国开始逐步探索与"互联网+"相融合的全新贸易发展模式。"互联网+"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渗透性的影响,形成了全新的贸易发展特点。鉴于此,我国顺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培育"互联网+"对外贸易新优势,找到新的途径,推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发展。
刘斌[8](2018)在《贸易新发展 经济新动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规范代理、原则监管和多点校验等手段,综合事前"硬化"信用软约束、事中嵌入"三反"拦截、事后提升处罚威慑力等措施,建立综合立体的规范治理体系。没有贸易就没有增长,没有国际贸易也就没有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给国际贸易注入了新动能,呈现出主体多元化、交易信息化、业态多样化和利益复杂化等新特点。国际贸易新发展在给贸易供需两端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国际贸易管理转型带来了新挑战。
陈炳才[9](2018)在《对中美贸易争端下对外经济政策取向的思考》文中认为中美贸易争端下,我们需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不能简单地跟随美国的关税政策走,解决顺差问题的思路也不同于解决逆差。2018年3月至今,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时值年中,如何看待中美贸易问题的实质、前景及政策选择?笔者思考如下。避免过度解读贸易战根据以往的经验,美国的经济增长只要在2%以上,欧洲增长1.5%以上,我国出口都会有相对较高的增长。所以对于出口增长,尤其对于欧美出口
姜莉[10](2018)在《试论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趋势》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模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新趋势进行了研究,着重地提出了我国经济和贸易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对策。
二、信息化与贸易新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化与贸易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试析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的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电子商务环境概述 |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特点 |
(一)贸易主体智慧化 |
(二)贸易流程信息化 |
(三)贸易市场虚拟化 |
(四)营销模式的信息化 |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发展国际贸易的现状及问题 |
(一)企业基础建设不足 |
(二)企业诚信及服务水平低 |
(三)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低 |
(四)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
五、电子商务环境下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策略分析 |
(一)强化电子商务基础建设 |
(二)重视企业信用建设 |
(三)强化基础物流及服务建设 |
(四)优化人才培养和管理 |
六、结语 |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 |
三、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
四、区域经济学的理论 |
五、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二节 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
一、生态效率 |
二、生态福利绩效 |
三、其他生态有关理论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经济耦合机制的研究综述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公式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 |
一、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 |
二、生态效率的发展规律 |
三、生态福利绩效的发展规律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四节 理论模型构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心变量测度及生态经济指标的脱钩收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产业结构测度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效率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测度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生态福利绩效 |
一、方法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脱钩分析 |
一、生态效率脱钩分析 |
二、生态福利绩效脱钩分析 |
第五节 收敛性分析 |
一、生态效率收敛性分析 |
二、生态福利绩效收敛性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直接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耦合及解耦分析 |
一、耦合分析 |
二、解耦分析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
二、模型的设立 |
第三节 基本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变量处理及实证分析 |
第四节 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
二、第二产业比重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三、互联网的间接影响分析 |
四、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
二、循环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三、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
四、城镇化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三节 生态效率视角清洁能源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
一、清洁能源生态效率门槛效应研究 |
二、DID分析 |
第四节 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
一、门槛效应研究 |
二、DID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优劣 |
第二节 某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一、美国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二、德法英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三、日本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第三节 国际案例分析及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简历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4)基于岗位需求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金课”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金课”建设的必要性 |
(一)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新变化 |
(二)“金课”理念不断完善 |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内容有欠缺之处 |
(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差异大 |
(三)忽视了语言技能的提升 |
三、对外贸易相关岗位的需求 |
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金课”建设路径 |
(一)重塑课程目标,打造课程的高阶性 |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
2.培养学生的中国智慧和国别思维。 |
(二)改进教学设计,体现课程的创新性 |
1.更新教学内容的设计。 |
2.丰富教学方式的设计。 |
3.优化考核方式。 |
(三)对接岗位需求,提升课程的挑战度 |
1.鼓励学生参加实践锻炼。 |
2.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 |
结 语 |
(5)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研究重点与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重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的形成 |
2.1 萌芽阶段:初步认知信息 |
2.2 发展阶段:数字强省战略的提出 |
2.3 形成阶段:网络强国战略的提出 |
3.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息网络理论 |
3.1.1 邓小平关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3.1.2 江泽民关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3.1.3 胡锦涛关于互联网发展与管理的重要论述 |
3.2 当代主要网络理论成果 |
3.2.1 网络生产力理论 |
3.2.2 网络空间理论 |
3.2.3 网络文化理论 |
4.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1 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 |
4.1.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4.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
4.1.3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
4.1.4 坚持以创新引领建设发展 |
4.2 网络强国战略的基本内容 |
4.2.1 增强网络空间安全能力 |
4.2.2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
4.2.3 完善网络空间现代化治理体系 |
4.2.4 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
4.2.5 加快网信军民融合 |
4.2.6 构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4.3 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要素 |
4.3.1 掌握网络核心技术 |
4.3.2 加快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
4.3.3 建设高精尖的网络人才队伍 |
5.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
5.1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5.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5.1.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5.1.3 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
5.2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5.2.1 明确建设网络强国的行动方向 |
5.2.2 指导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
5.2.3 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电子商务视角下国际贸易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子商贸视角下国际贸易所发生的经济变化 |
1.改变贸易方式 |
2.改变管理方式 |
3.转变经济发展平台 |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创新相关策略 |
1.树立合理的思想观念 |
2.建立完善配送体系 |
3.交易模式优化与升级 |
4.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 |
5.重视研究核心技术 |
四、结语 |
(7)基于“互联网+”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动能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分析 |
(一)贸易流程有待优化,融入碎片化理念 |
(二)产品出现同质化倾向,创新特色不足 |
(三)跨境物流发展初期,亟须完善 |
三、“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
(一)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
(二)基于纯出口优势指数的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
(三)“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主要对外贸易商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
四、“互联网+”背景下对外贸易发展动能培育路径分析 |
(一)“互联网+”下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成因 |
1. 对外制造模式的推动 |
2. 对外贸易方式升级的推动 |
3. 出口通关调整的推动 |
4. 对外营销模式升级的推动 |
(二)对外贸易发展动能的路径构建 |
1. 重新构建供应链和价值链 |
2. 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发展 |
3. 出口通关方式优化 |
4. 海外营销模式探索 |
5. 建设高速快捷的跨境物流配送体系 |
6. 营造市场化发展氛围和生态环境 |
(8)贸易新发展 经济新动能(论文提纲范文)
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
技术变革推进国际贸易新发展 |
技术创新注入新动能 |
贸易发展融合新模式 |
贸易新发展面临新挑战 |
(9)对中美贸易争端下对外经济政策取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避免过度解读贸易战 |
把握美国贸易战的目的 |
贸易争端下的政策建议 |
(10)试论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国际经济和贸易发展新趋势 |
二、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对策 |
(一) 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完善经贸结构 |
(二) 推动区域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
(三) 创新经贸管理模式 |
三、结束语 |
四、信息化与贸易新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试析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的竞争力[J]. 陈欣. 现代商业, 2021(16)
-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D]. 顾典.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智慧港口发展模式研究 ——以镇江港为例[D]. 李从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1
- [4]基于岗位需求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金课”建设[J]. 刘凡,胡良益.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5]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研究[D]. 李小龙.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2020(12)
- [6]电子商务视角下国际贸易新发展[J]. 丁雪萍. 全国流通经济, 2020(13)
- [7]基于“互联网+”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动能培育研究[J]. 刘晓宇. 河南社会科学, 2020(03)
- [8]贸易新发展 经济新动能[J]. 刘斌. 中国外汇, 2018(15)
- [9]对中美贸易争端下对外经济政策取向的思考[J]. 陈炳才. 中国外汇, 2018(15)
- [10]试论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趋势[J]. 姜莉.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