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战大幕拉开国产手机要走彩电老路(论文文献综述)
陈若萱[1](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王华斌[2](2017)在《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时代同类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是白热化的,在激烈的市场争夺中,有的品牌历久弥新,有的品牌昙花一现,有的老品牌轰然倒塌、有的新品牌强势崛起,其中的原因千头万绪,众说纷纭,不一而论。当前正值我国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时刻,为了众多的中国民族企业品牌少走弯路,为了众多的创业者能够理清思路,有必要对品牌的复杂的组成及影响要素、发展路径及策略等做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为了揭示生态品牌的成长规律,在实地考察并访谈多家企业负责人的基础上,获取了大量的与品牌建构有关的企业信息,在设计学的视野下,利用设计学的创新性解决前沿问题的系统整合思想及信息设计方法,对建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结合实践、访谈、多方面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在获取的信息中找出一些典型的品牌构成要素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要素,通过国际上成熟的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建立了初步生态品牌理论模型架构,再对模型构架各层级要素进行扩展分析、完善,生成一个要素众多的内涵丰富的生态品牌成长模型构架。模型构架在结构上是开放的,便于其他的研究学者继续充实修正;其次是鉴于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的层次性及路径传递性等复杂关系,本课题依据解释结构模型法的程序,依次对每一个构成要素做出简明定性研究,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的半定性半定量的思维方式,经过大量的演算,给出了每一个构成要素相对于当前品牌发展阶段的权重值(定量研究),为使用生态品牌模型构架来评估企业的品牌健康程度作出理论模型依据,形成了一套有实用价值的品牌评估体系;其三是经过深入的企业品牌发展案例的分析、结合本课题的模型构架来实证研究,给企业品牌发展阶段的各要素、环节进行打分评估,得出品牌当前状态的总体健康值,并据此提出品牌改进建议,证明了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的合理性及实用性,充分证实了设计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架构研究的理论及实践价值。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直观而形象地揭示了生态品牌系统发展的定义、机制、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对每一个重要要素的含义及启示意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澄清了初创生态品牌的发展路径及关键节点要素,是中小企业管理者及创业者创建品牌的参考工具,既可作为品牌规划及管理的主要构架,也可作为品牌创建过程中的各要素实施质量的评估监测体系。生态品牌的模型构架研究是基于设计学视野下的一个新的尝试,由于信息时代的科技手段、方式方法、理念更新的快节奏,本文对于最新发展趋势对品牌的影响、模型构架中要素的变量研究、以及在研究内容、方法上尚存在不足之处,敬请阅读此文的专家予以指出,以继续开展未来的研究。结论:构建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既是必要的又是合理的,借助生态品牌模型构架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合理建构品牌,对已有品牌具有自我对照评估的功用,是一个对品牌发展有实用价值的参考工具,经过深入的企业品牌发展案例的分析研究,证明了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的科学性及实用性,填补了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系统之模型架构研究的理论空白。
江海汶[3](2014)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之下,从一家小厂起步,经过千辛万苦的打拼,珠海格力电器有限股份公司成为了世界着名的空调生产企业。继1995年成为中国产销量最大的空调器厂后,格力电器2005年成为世界最大的空调产销厂商。一般而言,因为缺少核心技术,绝多大数的中国空调厂家只能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来抵销经营成本的大幅上涨。但生产规模越大,它们的利润率却越低。因为技术专利权属于国外制冷巨头,所以在生产和销售上中国空调企业受制于国外制冷巨头。格力电器走出了一条与其它家电企业不一样的、独特的发展道路。从2001年起,格力电器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经过多年的努力,格力在核心技术上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赢的了企业发展的先机。2012年格力电器在全球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都不佳情况下,再次攀上新高峰,营业额首次超过RMB1,000亿。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激烈行业竞争,公司只有选择正确的战略才能实现“五年再造一个格力”的中期目标,同时也为“百年格力”的愿景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介绍了格力电器的基木情况后,论文首先运用PEST模型分析了格力电器的外部环境,得出外部宏观环境有利于空调行业发展结论;其次,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空调行业环境,认为格力电器在空调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第三,分析了格力电器的内部环境之后,指出格力电器在技术、质量、财务、品牌上优势比较突出。第四,论文运用SWOT模型分析,给出了格力的战略备选项;基于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乐观判断和国家政策导向,论文认为格力电器应当实施SO发展战略。最后论文还提出,SO战略顺利实施,应当满足以下的战略安排,即:1.制度性战略安排:坚持现有股权结构不改变、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遴选接班团队。2.坚持技术驱动、全面质量管理方针不动摇。3.加大出口业务力度和国际投资的步伐。4.加快以专业化基础的多元化战略转变。5.加强品牌管理,改善渠道工作和搞好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关系。
赵寰[4](2013)在《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本质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国际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是中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永葆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在角逐市场化的竞争中,中国企业也逐渐开始了探索国际化的历程,多年过后,中国已经拥有世界级的产品,还成长起来一批世界级的企业,但却始终没有诞生令人尊敬的、拥有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的世界级顶尖品牌,甚至于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依然堪忧。显然,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拓进与传播仍存在很多尚待挖掘与解决的深层困境与问题。本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力求从原点出发,立足中国企业的发展现实,回归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与现状,深入探析中国企业品牌建设与品牌传播的问题与困境,力求在寻根溯源中理清中国企业品牌发展的核心基因,旨在为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提供解决思路与策略路径。就论文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言,本文将中国企业的成长空间置于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场域下,考察中国企业进行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必要性,阐述其对企业自身发展及对国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与践行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及传播现状做全景式考察,探寻制约当前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通过构筑影响因素分析的三维视角,搭建了国际知名品牌培育的三维模型,并在此分析框架下,探讨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的策略路径及对策。具体写作思路遵循以下逻辑结构展开:1)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这一章主要明晰品牌国际化传播的背景及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历程,在详尽阐述经济全球化与品牌国际化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进行了回顾与梳理。本文将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划分为前国际化传播时期(1984-1994)、品牌国际化传播酝酿期(1995-2001)、品牌国际化传播试水期(2002-2008)、品牌国际化传播融入期(2009至今)等几个阶段,并得出结论:到目前为止,由于品牌影响力极低,尚未形成有行业领导性的全球性品牌,目前中国企业品牌传播的全球化进程,还未能进入全球化品牌发展期;2)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这一章主要对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现状进行考察,并明确传播进程中的困境及问题。历经十几年艰辛的探索,先行的一部分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已初见成效,但就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品牌价值还远远不能与世界知名品牌相比肩,中国在世界顶级品牌中没有位置,中国企业在品牌战中依然居于劣势。现代品牌的本质是在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深度关系的构筑只有通过有效的传播才能建立起来。但就目前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传播现状而言,问题依然凸显。打造世界级品牌、探寻国际品牌形象构筑与传播的方法与路径仍是中国企业未来参与全球竞争面临的头等战略任务;3)影响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制约因素分析。这一章首先通过对品牌本质的探源以及对国际知名品牌打造所需相关因素的整一化思考,构筑了分析影响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三维视角,即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同时受到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就微观层面而言,目前的传播困境首先受制于中国企业自身基础能力体系的制约,由中观层面观之,政府政策支持的不完备及国家品牌形象的背书因素,构成国际化传播的主要障碍因素;而从宏观层次分析,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还受到国际社会品牌竞争体系的制约。这三方面的制约因素构成了对策内容的整体分析路径。4)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的路径分析。主要就以上三方面维度展开具体的阐释与分析,包括:构建扎实的基础能力体系:中国企业的升级换代与竞争力提升;营造健康有利的环境支撑体系:国家政策体系完善与新国家形象的构建;构造高效的品牌国际化传播体系:国际化传播理念重建与传播能力提升。最后,结语部分再次重申对中国尚未诞生世界级品牌的遗憾与期待,对其中原因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其诞生条件及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夏维波[5](2012)在《乡村生活世界的想象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与生活意识形态的生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国家意识形态的生活化和公众生活诉求的意识形态化,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正逐渐形成一种生活意识形态。生活化意识形态是国家意识形态和大众意识形态的融合与共谋。生活意识形态把大众的注意力和创造力都吸引和动员到生活实践中来,从而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进步,同时也实现了社会凝聚力的整合。生活意识形态一直绵延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之中,与生活行为相伴相生。就中国而言,由于近现代救亡和革命思想主潮的影响而被遮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得以彰显,并逐渐成为新时期和新世纪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以生活为中心,将国家意志和文化传统融合到当下有关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和判断之中,并由生活话语构成的意识形态。生活意识形态是人们的物质诉求、精神价值和政治观念三个层面的统一。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既是生活意识形态的产物,也是生活意识形态的生产路径和象征形式。本文认为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从三个维度对生活意识形态进行了建构。首先,是“为生活立身”,通过影视叙事建构物质欲求的合理性。影视剧中的衣、食、住、行叙事是对乡村物质现代性和农民身份转变梦想的制造,乡镇企业叙事、农民工叙事、现代农村合作体叙事是对农村超越经济内卷化状态,创造更丰富物质财富的路径想象。其次,是“为生活立心”,即通过影视叙事完成一种规约生活行为的精神价值的建构。婚恋叙事批判了抽象的被异化的爱情观,倡导爱情的尘世化幸福,弘扬了婚恋中的道德理性;家庭叙事表现了对生活日新价值的诉求,表达了对生活变革的渴望;乡亲伦理叙事肯定了乡村生活世界经济理性和新型人际关系出现的合理性;乡村的精神风尚叙事,通过对乡村精神鼎新与守故趋向的形象演绎,完成了对乡村主体性丧失与重建的思考。第三,是“为生活立法”,即为乡村生活世界构建现代文化政治图景。好干部叙事表现了乡村由青天政治、当家人政治向带头人政治的转变,暗示了党对农村领导方式的转变。选举叙事、法治叙事表达了乡村世界的民主诉求和法治诉求,为乡村生活中正义价值的维护构建着新的保障基础。由于生活意识形态建构的诉求,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逐渐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美学特征。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表达需求,带来了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由生活典型化叙事向生活流叙事的融合转变。当下日常生活的现代性、消费性特征又带来了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复杂身份,使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出现了由正剧性向喜剧性的转变;由于当代文化现代性的挤压和市场化的竞争,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凸显了地方性特征。由于生活意识形态建构诉求的影响,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在呈现出丰富的意义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如生活叙事的肤浅化,叙事结构的碎片化,叙事功能的娱乐化,生活叙事的遮蔽性等。本论文尝试性地提出了生活意识形态的概念,并用生活意识形态生产的观点解释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功能,同时结合1978年至今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典型文本对此功能进行具体分析,这个研究角度在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研究乃至其他影视剧的研究中是具有创新性的。
张泽一[6](2010)在《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政策是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公共政策。然而,产业政策是否有效,却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必要对产业政策及其有效性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这对于我国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运用企业能力理论对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本论文认为,企业能力的构建是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实现其他产业政策目标的微观基础。传统的产业政策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前提下,把企业看作成具有同质性的黑箱,因此,产业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主要局限于挑选赢家、关注规模经济、产业集中度等市场结构层面。显然忽视了对微观企业及其能力的考察,因此,产业政策的目标难以实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本论文认为,增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必须基于企业能力理论对传统产业政策进行重构,建立起以能力为导向的产业政策。基于企业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才有可能是有效的。同时,本文认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是十分有限的。产业政策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外部环境而已,并不意味着产业一定会成功,产业成功还受到其他因素,甚至偶然性的影响,并非都是产业政策作用的结果。本论文还以国内外具体产业政策的实施为例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和验证了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容易起到有效作用,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容易导致无效。并提出了未来产业政策发展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王润珏[7](2010)在《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媒的产业化发展与传媒体制改革同步发生。传媒业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部类和后发领域,承担着分摊改革成本与风险的特殊任务;产业融合是当前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首先发生在传媒、电信领域,而这恰恰是政府管制的重心。本文尝试将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中国传媒产业研究,着重讨论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本文以对传媒产业发展规律的分析为逻辑起点,检视中国传媒产业的现实状态和国外传媒产业融合进程,解读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融合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中主体间关系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重点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并对未来传媒产业定位、管制框架进行审视和思考,促进中国传媒产业持续而又合乎理性的发展。传媒业同时发生着三个层面的融合:媒介融合、传媒产业融合、信息产业大融汇。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是媒介融合和产业融合的原动力之一,它催生新的媒介形态,改变传统媒介形态,从而使媒介系统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不同媒介生存形态走向混一。新的技术条件和媒介系统结构使传媒产业内部发生着从产业运作基础到成本收益关系,再到市场结构的一系列转变,并推动着传媒产业内的融合与重构。与此同时,传媒与电信等产业之间开始出现业务、生产等层面的交叉融合,并朝着信息产业大融汇的方向发展、变动。这些变化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产业融合已成为信息经济时代不可逆转的产业发展趋向之一,传媒产业融合不可避免。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了“放松管制”的政策取向,管制思路的变化体现出明显的“激励市场竞争,推动产业发展”政策目标。西方国家传媒产业融合是以传媒业的高度市场化为前提,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为手段进行的,并由此催生了一大批跨领域经营的超大型传媒集团。西方国家的传媒产业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跨产业领域的资源重新配置,是基础技术到产业形态的全面变革。中国传媒产业融合则发生于中国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传媒业也正处于“事业”向“产业”的转型过程之中。这就使得中国传媒业在产业化发展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被纳入了这一整体性的结构变迁之中。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既存制度显现出强大的路径惯性,形成对产业融合的制度性障碍;另一方面,我国传媒业仍然是分散的、弱小的,在新的产业竞争关系中,资本、技术等方面的劣势十分明显。“融合”成为我国传媒产业生存危机的催化剂。政府、传媒业和电信业是我国传媒产业融合进程中权力和利益的构成主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融合的趋势打破了传媒与政府、政府部门、传媒与电信及其他产业之间的相对均衡状态,引发了不同类型的主体之间新一轮的以利益为归依的权力博弈。传媒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是政府主导下的不对等博弈,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是既定体制下行政分权的博弈,传媒与电信及其他产业在集体博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联盟。不同主体的策略选择是不同博弈关系下权力与实力的较量和成本与收益反复权衡的结果,最终形成的博弈解集决定着中国传媒产业融合的路径和进程。中国社会所处的特殊阶段和中国传媒业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决定了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必须以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前提,同时实现传媒业自身规模的扩张和竞争实力的提升。因此,中国传媒产业融合将以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安排为基础,以产业联合为中间步骤,逐步实现从产业分工到产业链的重组,并在新的产业发展环境中进行竞争优势的重塑。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产业结构中,中国传媒产业既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幼稚产业,又是两大战略产业——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媒产业发展的意义也就绝不仅止于单一产业发展,而是同时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于文化安全。这就要求我国传媒业快速适应信息时代的市场和产业运作规律,不断提升信息生产的效率和能力,保障产业目标与功能的实现;同时也要求我国传媒管制框架进行必要的调适与创新,以回应产业融合引发的制度需求,适度地引导和推动传媒产业发展。
金艳[8](2007)在《动态竞争中的企业演化研究 ——以国内移动通信终端制造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竞争的全球化和技术改革打破并重新塑造了许多行业的竞争规则,使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可预测,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也强烈地影响着企业的竞争战略,并使它变得难以持久,以动态的思想应对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移动通信终端制造业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应用新兴的演化理论,主要从企业行为的视角对处于动态竞争中的企业如何应对竞争实现企业演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期望充实关于竞争和演化的理论,也给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提供一些启发。首先,本文界定了研究中所用到的竞争、动态竞争和企业演化的概念,对竞争和动态竞争领域的理论、企业演化理论和企业行为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了拓展综合,提出了动态竞争中企业演化的过程模型,并对企业演化的行为框架和企业与竞争环境匹配的模型也做了说明。最后设计了对本理论模型的验证方案。接着,本文通过结构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结合外部资料收集、专家评判编码、问卷填写等方式获得信息,然后用统计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期望得出较科学的结论。其中结构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的内容各有侧重,同时也相互验证和补充。在实证部分,我们对动态竞争中企业演化过程模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验证,包括企业对竞争环境的感知、企业演化行为的特点以及行为、匹配和业绩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包括对竞争动态感知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对企业的演化有重大影响;企业的前惯例会对其感知环境变化产生影响;企业在演化中应注重对竞争要求的几个关键方面的匹配适应;企业通过复制、模仿、创新行为推动自身的演化发展;企业的演化行为通过与竞争环境的匹配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等等。最后,本文提出了国内移动通信终端制造商如何在动态竞争环境中实现成功演化的对策和建议。
侯胜田[9](2008)在《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世界家具制造业在向中国加速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家具出口国。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家具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最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是,在国际国内竞争的双重压力下,最近几年,面对家具产业区域集聚日趋明显的趋势,北京家具产业在国内市场的相对竞争优势已经丧失,企业普遍面临着竞争力下降、增长乏力的问题,部分企业甚至陷入生存困境,企业关门、倒闭现象严重。现有流行的企业战略和竞争力分析范式,并不能完全反映现阶段北京家具企业的实际情况,更难以有效地解决企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北京家具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广泛而深入的概念框架和方法体系,以应对产业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采用标杆对比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访问、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集成研究方法,在总结以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战略研究的基础上,用新的视角探讨北京家具企业如何获取持久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北京家具企业与国内领先地区深圳的对比分析;北京家具企业竞争的优势和劣势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障碍的根源分析;如何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来提升北京家具企业的竞争力;如何通过构建核心竞争力获得企业持久竞争优势;持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责任竞争力、和谐利益攸关方关系、文化竞争力、学习与创新能力在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和实现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北京家具企业成熟度分类;不同类型家具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等。结论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制定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培育核心竞争力是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获取持久竞争优势是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软实力是北京家具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责任力、文化力、学习力与创新力是软实力的四大要素,也是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和谐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和鼓励创新是北京家具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加快产业整合,重视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北京家具企业和区域产业提升竞争力。不同类型的家具企业在进行战略选择时,应根据企业的成熟度,结合行业成熟度及产业环境的变化,综合进行决策。本论文试图在理论应用上有所创新,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由宏观领域引向微观领域——企业,这一经济基本单位的研究与应用,针对北京家具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家具企业如何培育可持续竞争力、成长型和成熟型家具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等提出了具体对策与措施建议,同时,在分析和论述如何通过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方面提出了新的设想和观点。论文还进一步论述了近年来企业战略理论领域的一些创新性论点,如软实力是持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用企业利益攸关方共同利益最大化取代只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传统观点;责任也是竞争力;如何兼顾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如何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环境责任的统一;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利益攸关方的关系;处理好利益攸关方的关系,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企业生态,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等。在研究过程中,除用标杆分析法将北京家具企业与国内领先地区深圳对比分析外,还选择“中国家具大王”——天坛家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会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天坛家具的成功原因,实证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获取持久竞争优势的途径。在案例研究中,还借鉴试验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在分析企业隐性竞争优势时采用了因果映射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用新的视角探讨北京家具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与途径;希望研究的结果不仅能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而且可以用来指导北京家具企业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持久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有利于提高北京家具企业在中国家具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并进而促进北京家具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北京的宏伟蓝图。
方凤玲[10](2005)在《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7年底我国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后,人们面对的不再是短缺经济,而是商品供给过剩,库存不断增大,生产能力过剩,价格过度走低,平均利润率奇低。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内生增长的主要障碍,并使政府采取的启动和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对有效需求不足这一课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社会经济大系统出发,采用调查与预测、结构功能分析、计量经济学和系统评价方法,对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特点、原因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文章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宏观经济指标和近期的主要经济指标出发,说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问题,近两年虽有好转,但离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还有很大距离;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常态,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具有不同的特点。接着,探讨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分析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部门的决策行为的基础上,说明各个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决策行为是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微观基础。其次,探讨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政策原因。高积累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定物价—零通胀”政策、消费政策和固定汇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有效需求的不足。第三,分析了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体制、制度原因。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工资制度、法律制度、供求体制、投资体制、金融利率体制、民营企业机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影响着我国的有效需求。第四,分析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其他原因。劳动力供给的长期过剩,国内供求关系的根本性改变,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消极作用,还有世界经济持续下滑,东亚金融危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影响着我国的有效需求状况。最后,提出我国治理有效需求不足应采取的对策。在货币政策上,可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放松利率管制,适当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信贷结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财政政策上,由民营投资和非政府投资的增长为主力拉动社会投资;用税收政策刺激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加大财政政策直接启动消费需求的力度。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规范民营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金融工具创新,培育信用消费市场和新的需求主体;由政府支付改革成本并加快改革。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着重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好政府和市场、平等和效率、货币、物价、经济之间、采取的措施与金融风险的关系问题,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等问题。
二、价格战大幕拉开国产手机要走彩电老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价格战大幕拉开国产手机要走彩电老路(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2)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2 本课题研究对象——品牌概述 |
1.2.1 为什么需要品牌 |
1.2.2 品牌的定义梳理 |
1.2.3 品牌的作用 |
1.2.4 品牌内涵 |
1.2.5 品牌的生态性、系统性及主要关系梳理 |
1.2.6 当前品牌建设的困惑与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概要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界定 |
1.4 .品牌研究的国内外动态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5 将本课题置于设计学视野下理论依据 |
1.6 本课题研究思路 |
1.6.1 研究路线图 |
1.6.2 本课题研究方法 |
1.7 本课题创新之处 |
1.8 本课题有关概念简述 |
1.9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生态品牌一般模型构架 |
2.1 品牌实质剖析 |
2.1.1 品牌关系说 |
2.1.2 品牌文化说 |
2.1.3 品牌过程说 |
2.1.4 质量信誉说 |
2.1.5 实力综合说 |
2.1.6 企业文化:品牌基因根源 |
2.1.7 产品:品牌基础承载体 |
2.1.8 产品与品牌的共生关系 |
2.2 建立品牌结构一般模型的理由 |
2.2.1 模型构架的设计思路 |
2.2.2 结构模型建构方法 |
2.3 品牌系统的关键组成要素分析 |
2.3.0 品牌的构成要素 |
2.3.1 模型要素的选择 |
2.3.2 系统要素间逻辑关系分析 |
2.3.3 系统结构的有向图表达 |
2.4 系统结构的矩阵 |
2.5 建立品牌系统递阶结构模型 |
2.6 根据有向图调整品牌系统层级结构 |
2.7 模型构架各层次要素的扩展 |
2.8 对总体模型构架的研究 |
2.8.1 产品及其创新处于模型构架核心 |
2.8.2 模型的层次性 |
2.8.3 总体模型构架划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品牌成长机制及模型构架要素定性研究 |
3.1 第一层级:品牌的“土壤”及“基因” |
3.1.1 品牌自身DNA结构、品牌基因研究 |
3.1.2 品牌基因要素简析 |
3.2 生态品牌系统驱动力及第二层级要素研究 |
3.2.1 品牌进化动力探讨 |
3.2.2 品牌发展自动力机制 |
3.2.3 品牌发展他动力机制 |
3.2.4 企业家精神 |
3.2.5 创新类要素 |
3.2.6 公司战略目标、公司治理、公司学习 |
3.2.7 自我调整适应能力 |
3.3 第三层级:模型构架主干要素研究 |
3.3.1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3.3.2 关于产品研发要素 |
3.3.3 互联网思维要素 |
3.3.4 大数据应用 |
3.3.5 科技发展:品牌成长的支撑力量 |
3.4 第四层级:模型构架腰部诸要素研究 |
3.4.1 研发成果:企业的核心资产 |
3.4.2 产品生产制造等要素 |
3.4.3 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 |
3.4.4 财务管理 |
3.4.5 营销理念 |
3.4.6 广告宣传 |
3.4.7 商业模式的创新 |
3.4.8 仓储、后勤、物流等要素 |
3.5 第五层级营销环节诸要素研究 |
3.5.1 现代管理制度要素 |
3.5.2 营销活动系列要素 |
3.5.3 资金流要素 |
3.6 第六层级用户相关诸要素研究 |
3.6.1 售后服务 |
3.6.2 消费评价 |
3.6.3 市场反馈 |
3.6.4 用户终端要素 |
3.6.5 扩大再生产要素 |
3.7 顶层目标——品牌及其影响要素 |
3.7.1 顶层目标——品牌的确立 |
3.7.2 品牌外部影响因素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模型构架要素定量研究 |
4.1 层次分析法概念 |
4.2 层次分析法的适用理由 |
4.3 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演算规则说明 |
4.4 建立品牌模型构架原始评价层次 |
4.5 模型构架第六层各要素权重 |
4.5.1 建立构成要素判断矩阵 |
4.5.2 产品功能价值等各要素权重测算 |
4.5.3 用户相关各要素权重测算 |
4.5.4 第六层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6 第五层各要素权重 |
4.6.1 本层主要要素集权重 |
4.6.2 营销活动环节各要素权重 |
4.6.3 本层管理类各要素权重计算 |
4.6.4 第五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7 第四层级各要素权重 |
4.7.1 本层级主要要素集权重 |
4.7.2 本层级管理类各要素权重 |
4.7.3 营销理念类各要素权重 |
4.7.4 产品生产类各要素权重 |
4.7.5 第四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8 第三层级各要素权重 |
4.8.1 第三层级主要要素集权重 |
4.8.2 产品研发类各要素权重 |
4.8.3 大数据运用及互联网思维等要素权重 |
4.8.4 第三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9 第二层级各要素权重 |
4.9.1 第二层级主要要素集权重 |
4.9.2 公司治理类要素权重 |
4.9.3 创新群各要素权重 |
4.9.4 第二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10 第一层级各要素权重 |
4.10.1 本层主要要素集权重 |
4.10.2 社会环境类要素权重 |
4.10.3 文化要素类各要素权重 |
4.10.4 主观精神类各要素权重 |
4.10.5 第一层级各要素权重总排序 |
4.11 总体品牌健康值评估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品牌研究及评估案例 |
5.1 置于品牌模型构架下的比对研究 |
5.1.1 乐美达品牌基层要素研究 |
5.1.2 乐美达企业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等 |
5.2 乐美达品牌第二层级要素研究 |
5.2.1 乐美达公司战略目标 |
5.2.2 乐美达公司治理、理念创新及制度创新 |
5.2.3 乐美达公司学习原则及创新举措 |
5.2.4 乐美达品牌本层级各要素评价 |
5.3 乐美达品牌第三层级要素研究 |
5.3.1 乐美达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 |
5.3.2 乐美达之产品研发 |
5.3.3 乐美达公司对大数据应用情况 |
5.3.4 乐美达之互联网思维 |
5.4 乐美达品牌第四层级诸要素研究 |
5.4.1 乐美达的研发成果 |
5.4.2 乐美达产品制造环节 |
5.4.3 乐美达仓储、后勤、物流等要素 |
5.4.4 乐美达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要素 |
5.4.5 乐美达的财务管理 |
5.4.6 乐美达的营销理念 |
5.4.7 乐美达的广告宣传 |
5.4.8 乐美达的商业模式 |
5.4.9 乐美达品牌第四层级各要素的评价 |
5.5 乐美达品牌第五层级要素研究 |
5.5.1 乐美达的营销管理 |
5.5.2 乐美达的营销活动环节 |
5.5.3 乐美达的资金流 |
5.5.5 乐美达品牌第五层级要素的评估 |
5.6 乐美达品牌第六层级诸要素研究 |
5.6.1 乐美达产品功能、价值实现研究 |
5.6.2 乐美达售后服务、消费评价、用户反馈等 |
5.6.3 乐美达的扩大再生产 |
5.6.4 乐美达品牌第六层级要素的评价 |
5.7 乐美达品牌状况及总健康值评估研究 |
5.7.1 乐美达——名品牌确立 |
5.7.2 乐美达品牌影响要素 |
5.7.3 乐美达品牌总体健康值评估 |
5.8 乐美达品牌发展改进建议 |
5.9 乐美达产学研合作总结及后记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本课题研究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博士攻读期间发表学术成果情况 |
附录 |
附录A:表1.1-1近年来消失的品牌 |
附录B:品牌系统中要素相关性分析表 |
附录C:要素矩阵的演算过程 |
附录D:层级推理演算表格 |
致谢 |
(3)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家电行业的基本情况 |
1.3 论文的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章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1.1 战略管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
2.1.2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2.2 企业战略制定的分析方法 |
2.2.1 PEST分析模型 |
2.2.2 五力分析模型 |
2.2.3 SWOT分析法(SWOT Analysis) |
第3章 格力电器的发展概况 |
3.1 完美的空调装配厂阶段(1991年-2000年) |
3.2 发展壮大阶段(2001年-2008年) |
3.3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阶段(2009年-2013年) |
第4章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
4.1 格力电器公司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因素 |
4.1.3 社会文化因素 |
4.1.4 技术因素 |
4.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行业中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分析 |
4.2.2 潜在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分析 |
4.2.3 格力的供应商分析 |
4.2.4 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能力分析 |
4.2.5 客户分析 |
4.3 格力电器外部环境总评 |
4.3.1 格力电器关键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4.3.2 当前企业外部环境评价的结论 |
第5章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5.1 格力的盈利能力 |
5.2 企业的基础设施 |
5.3 全面质量管理 |
5.4 格力的技术能力和产品 |
5.5 格力的营运资本策略 |
5.6 构造完整产业链,加强产融结合 |
5.7 品牌价值分析 |
5.8 格力电器的人力资源管理 |
5.9 企业内部环境评价 |
5.9.1 格力电器内部环境分析评价矩阵 |
5.9.2 当前企业内部环境评价的结论 |
第6章 格力电器的战略分析与选择 |
6.1 SWOT分析 |
6.1.1 机会(Opportunities) |
6.1.2 威胁(Threat) |
6.1.3 优势(Strengths) |
6.1.4 劣势(Weaknesses) |
6.1.5 格力电器的备选战略 |
6.2 格力电器的战略选择 |
6.3 格力电器的发展战略 |
6.4 发展战略的实施要点 |
6.4.1 家用空调 |
6.4.2. 商用空调 |
6.4.3 小家电产品 |
6.4.4 企业创新 |
6.4.5 人力资源 |
6.4.6 生产自动化 |
第7章 格力电器战略优化 |
7.1 所有制和组织结构的战略性安排 |
7.1.1 坚持国资委相对控股格力电器的股权结构不改变 |
7.1.2 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
7.1.3 遴选合格接班管理团队 |
7.2 追求核心技术的战略不能改变 |
7.3 质量优先的底线不能动摇 |
7.4 格力电器的国际化问题 |
7.7 实行以制冷暖通专业化为基础的适度多元化战略 |
7.8 强化格力品牌的战略 |
7.9 优化格力营销渠道,适应市场新变化 |
7.10 加强与基层地方政府、军队、央企和事业单位的关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依照时间脉络的品牌研究的发展与演进 |
1.2.2 依照内容划分的品牌理论的分析维度 |
1.2.3 品牌国际化传播相关研究综述 |
1.3 关键概念界定 |
1.3.1 中国企业 |
1.3.2 品牌国际化 |
1.3.3 国际化传播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2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程 |
2.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 |
2.1.1 经济全球化及其特征 |
2.1.2 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是品牌竞争 |
2.1.3 品牌国际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
2.2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历时性分析 |
2.2.1 1984-1994,中国企业品牌前国际化传播时期 |
2.2.2 1995-2001,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酝酿期 |
2.2.3 2002-2008,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试水期 |
2.2.4 2009今,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融入期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 |
3.1 品牌国际化传播的现状 |
3.1.1 品牌国际化传播初见成效 |
3.1.2 品牌国际竞争力困境依然凸显 |
3.2 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具体问题及表现 |
3.2.1 品牌营销意识普遍不足,缺乏有效的海外市场推广 |
3.2.2 品牌推广可持续性、系统性差,品牌打造亟需战略思维 |
3.2.3 品牌核心价值模糊,不善于通过品牌来实现差异化 |
3.2.4 品牌缺乏国际化沟通视野,难以与利益相关者达成价值认同 |
本章小结 |
4 制约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微观层次分析:中国企业自身基础能力体系制约 |
4.1.1 品牌战略短视,缺乏长远规划与管理能力 |
4.1.2 人文环境浮躁,缺乏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 |
4.1.3 国际化运作经验匮乏,跨文化管理无策 |
4.1.4 国际化传播经验不足,在地化传播能力薄弱 |
4.2 中观层次分析:政府政策及国家形象环境支撑体系制约 |
4.2.1 国家尚未形成促进自主品牌发展的完善制度体系 |
4.2.2 国家品牌形象背书障碍及我国对外形象传播能力的制约 |
4.3 宏观层次分析:国际社会品牌竞争体系制约 |
4.3.1 制度差异及国家利益冲突 |
4.3.2 文化差异与文化障碍 |
本章小结 |
5 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效果的路径分析 |
5.1 构建扎实的基础能力体系:中国企业的升级换代与竞争力提升 |
5.1.1 建立清晰高效的品牌战略规划和管理机制 |
5.1.2 从追求降低生产成本转向自主创新战略 |
5.1.3. 加强国际化人才建设,提升跨文化管理运作水平 |
5.1.4 国际化经营战略先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
5.2 营造健康有利的环境支撑体系:国家政策体系完善与新国家形象的构建 |
5.2.1 改进政府职能,为世界级品牌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5.2.2 提升国家品牌形象,构筑国家品牌软实力 |
5.3 构造高效的品牌国际化传播体系:国际化传播理念重建与传播能力提升 |
5.3.1 战略性运筹,确定全球品牌决策 |
5.3.2 策略性分析,确立品牌价值与国际化识别系统 |
5.3.3 本土化营销,创建品牌国际化沟通方式 |
5.3.4 整合传播,构筑国际化品牌认同 |
本章小结 |
6 结语 中国呼唤世界级品牌的诞生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乡村生活世界的想象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与生活意识形态的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生活意识形态及其象征形式 |
一、 意识形态研究的批判性视域 |
二、 意识形态研究的建设性视域 |
三、 意识形态研究的生活化视域 |
四、 生活意识形态的传统资源与现代回归 |
(一) 生活意识形态的本土文化资源 |
(二) 生活意识形态的回归 |
(三) 生活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本质 |
五、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与生活意识形态的生产 |
(一) 意识形态运作及其象征形式 |
(二) 农村题材影视剧的生活意识形态生产功能 |
(三) “农村题材影视剧”与“乡村生活世界”:象征形式的能指与所指 |
第一章 :为生活立身——乡村的“物托邦”叙事 |
一、 衣食住行叙事 |
(一) 吃与物质生活渴望 |
1. 馋的身体渴望 |
2. 官员的馋与农民物质欲求阻力的身体想象 |
3. 饭店与物质欲望的烹饪 |
4. 绿色餐桌与生活品质的自信 |
(二) 服装与农民身体功能的转变 |
1. 女性服装与乡村身体的审美化渴望 |
2. 男性服装与乡村身体的非农民化想象 |
(三) 居住与乡村生活空间的生产 |
1. 院落:由封闭到开放的生活空间 |
2. 室内:乡村私人生活空间的建构 |
3. 楼房:生活成功的空间地标 |
4. 环境:家园空间的生态性诉求 |
(四) 汽车:乡村世界流动的现代时空体 |
1. 生活成功感的参照性想象 |
2. 速度隐喻与乡村发展 |
3. 乡村干部车辆的精神指涉 |
二、 从集镇/集市到工厂:农民的创业致富叙事 |
(一) 集镇/集市:乡村经济生活现代性变革的早期空间 |
1. 集镇/集市与乡村生活的物质需求 |
2. 集镇/集市与经济生活的训练 |
3. 集镇/集市与农民命运的转机 |
(二) 乡镇企业:致富梦工厂 |
1. 乡镇企业与乡村财富梦的生产 |
2. 乡镇企业与乡村创造力的生产 |
3. 乡镇企业与乡村新生活的生产 |
三、 新型经济合作社:乡村经济市场竞争力的想象 |
四、 农民工:城市淘金梦 |
(一) 男人的闲置与女人的村庄 |
(二) 机遇想象与艰难融入 |
(三) 还乡模式与家乡情结 |
第二章 :为生活立心——乡村的精神寓言 |
一、 乡村的婚恋叙事:尘世化与理性化的爱情诉求 |
(一) 走出“篱笆墙的影子” |
1. 走出极左思想 |
2. 冲破传统观念 |
3. 走出包办婚姻 |
(二) 爱情的尘世幸福 |
1. 寡妇的生活符号意义 |
2. 乐而不淫的性爱欲求 |
(三) 婚恋中道德理性的建构 |
(四) 城乡间的爱情想象 |
1. 都市男女的乡村情缘 |
2. 邂逅模式与经济契机 |
3. 城市乡村的无形沟壑 |
二、 乡村的代际关系叙事:父辈的退席,年轻人的登场 |
(一) 父辈权威的困境 |
(二) 子辈崛起的活力 |
(三) 代际权力过渡的生活考场 |
三、 乡亲邻里叙事:从温存乡情到经济理性 |
(一) 从为富不仁到富裕光荣的价值转型 |
(二) 从乡邻关系到经济关系的社会关系转型 |
(三) 从淳朴乡情到商品意识的观念变革 |
四、 乡村的精神风尚叙事:鼎新与守故 |
(一) 城市化模仿 |
1. 乡村什物与文化指涉 |
2. 乡村时尚与审美流向 |
3. 乡村文化新地与教育新梦 |
(二) 生态性生产 |
1. 农民进城的精神意义 |
2. 乡村世界的爱与崇高 |
3. 乡村的“记忆生态”想象 |
第三章 :为生活立法——乡村的政治文化想象 |
一、 好干部叙事:乡村“领导的政治”的寓言 |
(一) 青天模式 |
(二) 当家人模式 |
(三) 带头人模式 |
二、 乡村选举叙事:乡村民主政治寓言 |
(一) 乡村民主的文化景观想象 |
(二) 乡村政治内卷化的想像性突破 |
(三) 乡村民主政治的外部护法 |
三、 乡村法制叙事:乡村正义的寓言 |
(一) 权利的生产 |
(二) 乡村正义的重新扞卫 |
(三) 人情、伦理与法律的纠葛 |
第四章 :为生活立美——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美学机制 |
一、 生活叙事的生活典型化与生活流手法 |
(一) 生活典型化手法 |
(二) 生活流手法 |
(三) 由故事化到小品化的审美结构 |
二、 生活叙事的多重身份与正剧性到喜剧性变迁 |
(一) 现代性启蒙身份与悲悯 |
(二) 现代性模仿身份与可笑 |
(三) 乡土民间的大众化身份与戏谑风格 |
(四)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身份、市场化身份与娱乐性 |
三、 地方性与地方主体性 |
(一) 地方性内涵的认知与遮蔽 |
1. 地方性作为一种个性 |
2. 地方性作为一种共性 |
3. 地方主体性 |
(二) 地方性的生产 |
1. 东北地方个性的生产 |
2. 东北地方性生产中的时代中国叙述 |
(三) 地方性生产的意义及局限 |
结语:生活之河·生活之浪·生活之沫——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意义与问题 |
一、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意义 |
二、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承担课题情况 |
(6)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2.2 有关概念的界定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企业能力理论 |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与评价 |
2.1 国外研究现状与主要观点 |
2.1.1 基于市场失效的研究 |
2.1.2 基于比较优势的研究 |
2.1.3 基于政府行为和能力的研究 |
2.1.4 基于产业政策效应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与主要观点 |
2.2.1 基于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分析 |
2.2.2 基于产业政策无效性的分析 |
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3 传统产业政策是否有效的分析 |
3.1 传统产业政策的依据、内容及手段 |
3.1.1 传统产业政策的依据 |
3.1.2 传统产业政策的内容和手段 |
3.2 传统产业政策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
3.2.1 传统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
3.2.2 传统产业政策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
3.3 传统产业政策失效的理论分析 |
3.3.1 挑选"赢家" |
3.3.2 追求产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 |
3.3.3 市场换技术与技术借用论 |
本章小结 |
4 能力构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
4.1 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及其内容 |
4.1.1 能力构建产业政策的含义 |
4.1.2 能力构建产业政策的内容 |
4.2 WTO规则下,能力构建产业政策的实施空间 |
4.2.1 WTO规则对政府实施产业政策能力的限制 |
4.2.2 WTO规则下,能力构建产业政策的可行性 |
4.3 能力构建产业政策有效的理论分析 |
4.3.1 自主研发的产业政策 |
4.3.2 竞争性的产业政策 |
4.3.3 引导企业能力构建的产业政策 |
本章小结 |
5 产业政策是否有效的实证研究 |
5.1 国外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以日本汽车产业为例 |
5.1.1 日本的汽车产业及其产业政策 |
5.1.2 日本汽车产业政策为什么有效 |
5.2 国内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以我国电视机产业为例 |
5.2.1 我国的电视机产业及其产业政策 |
5.2.2 我国的电视机产业政策为什么失效 |
本章小结 |
6 完善我国产业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
6.1 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6.1.1 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 |
6.1.2 我国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
6.2 完善我国产业政策的建议 |
6.2.1 正确界定产业政策的边界 |
6.2.2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和实施竞争性产业政策 |
6.2.3 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和能力构筑 |
6.2.4 实行间接性的产业政策 |
6.2.5 明确产业政策的目标、规范制定程序和实施保障制度 |
本章小节 |
7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7.2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理论资源 |
四、研究目标与基本研究命题 |
五、研究方法与总体分析框架 |
第一章 媒介融合、传媒产业融合与信息产业大融汇 |
第一节 媒介融合: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媒介生存形态混一 |
一、媒介演进的基本法则 |
二、新的技术催生新的媒介形态 |
三、新的技术引发传统媒介形态的变革 |
四、媒介生存形态的混一 |
第二节 传媒产业融合:传媒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转型 |
一、传媒产业运作基础的转变 |
二、传媒产业成本与收益关系的转变 |
三、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调整 |
四、传媒产业的融合与重构 |
第三节 信息产业大融汇:多产业边界变动的发展趋向 |
一、市场边界的不断模糊 |
二、产业关联的动态变化 |
三、产业归属的再认识 |
第二章 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现时性考量 |
第一节 传媒产业融合面临制度阻梗 |
一、行政配置与资源的非优化组合 |
二、双轨制与非产权改革下市场主体的缺失 |
三、制度惯性与既得利益主体的改革惰性 |
第二节 新旧博弈关系凸显传媒产业弱势 |
一、传媒与政府:不同时期不同利益取向下产业政策的调整 |
二、媒介竞争:有限市场空间内的非理性内耗 |
三、资本、技术:传媒产业参与竞争的"短板" |
第三节 融合:传媒产业生存危机的催化剂 |
一、分散弱小:超常规发展的后遗症 |
二、价值流失:动摇传媒产业的生存根基 |
三、反复试错:数字化之路困难重重 |
第三章 西方国家传媒产业融合进路批判 |
第一节 以高度市场化为前提的融合起点 |
一、1996电信法:"放松管制"刺激下的美国传媒产业 |
二、传媒市场化改革:欧洲传媒产业的重大变革 |
三、邮政改革:助推日本传媒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以企业行为为主体的融合方式 |
一、时代华纳与COMCAST: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
二、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资源重新配置 |
第三节 以信息产业大融汇为指向的融合趋势 |
一、传媒产业:一个趋于消失的概念 |
二、从基础技术到产业形态的全面变革 |
第四节 西方传媒产业融合模式的批判 |
一、超大型传媒集团的规模困境 |
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危机 |
第四章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进程中主体间关系重构 |
第一节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中不同主体的不同取向 |
一、政府: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取向 |
二、传媒业:建立独立市场主体的迫切需求 |
三、电信业:强势产业的扩张战略 |
第二节 传媒与政府:政府主导下的不对等博弈 |
一、传媒与政府博弈关系 |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政府与传媒的新一轮博弈 |
第三节 政府部门之间:既定体制下的行政分权 |
一、传媒产业政府管理体系的形成与变化 |
二、标准之争:政府部门间博弈的典型事件 |
三、产业融合背景下政府部门间博弈关系解读 |
第四节 传媒与电信及其他产业:集体博弈中的联盟 |
一、信息技术:外生变量引发产业间的关系变动 |
二、传媒与不同产业的博弈关系 |
第五章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的动力 |
一、融合:信息经济时代产业演进趋向 |
二、传媒产业可竞争市场的出现 |
三、资本: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力 |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
一、以相关主体利益平衡为原则的制度设计 |
二、以市场主体实力较量为基础的行政配置 |
三、以市场运作机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竞合 |
第三节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的发生与展开 |
一、媒介形态、传媒市场: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重新聚合 |
二、产业联合:传媒产业融合进程的中间步骤 |
三、从产业分工到产业链的重组 |
第四节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的发展指向 |
一、传媒产业竞争优势的重塑 |
二、模块化:开放系统中的重新均衡 |
第六章 中国传媒产业融合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全球化:不容忽视的宏观经济背景 |
一、传媒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
二、全球化对中国传媒产业融合影响的SCP模型分析 |
第二节 传媒产业:产业定位与目标函数的重新设定 |
一、幼稚产业:我国传媒产业的现时状态 |
二、战略产业: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与文化安全 |
三、信息生产:传媒产业的基本任务与核心能力 |
四、"三分开":传媒产业目标与功能实现的保障 |
第三节 管制框架:必要的调适与创新 |
一、政府改革:从越位、缺位到归位 |
二、制度改革:回应产业融合引发的制度需求 |
三、产业政策:产业发展的适度引导与推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动态竞争中的企业演化研究 ——以国内移动通信终端制造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超竞争和动态竞争时代的来临 |
1.1.2 我国企业的竞争和成长现状 |
1.1.3 竞争战略研究的转变 |
1.2 本文工作 |
1.2.1 研究主题与思路 |
1.2.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2.3 研究方法 |
2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
2.2 有关竞争和动态竞争的研究回顾 |
2.2.1 以往各种理论流派中的竞争研究 |
2.2.2 竞争对企业影响的研究 |
2.2.3 动态竞争理论 |
2.2.4 以往研究评述 |
2.3 有关演化理论的研究回顾 |
2.3.1 企业演化理论概述 |
2.3.2 企业演化理论的分析框架 |
2.3.3 以往研究评述 |
2.4 有关企业行为的研究回顾 |
2.4.1 演化理论中对企业行为的有关研究 |
2.4.2 企业竞争行为的有关研究 |
2.4.3 以往研究评述 |
3 研究模型与实证方案设计 |
3.1 企业演化的行为框架 |
3.1.1 模型理论基础 |
3.1.2 企业演化的行为框架 |
3.2 动态竞争中的企业演化模型 |
3.2.1 模型理论基础 |
3.2.2 动态竞争中的企业演化模型 |
3.3 实证方案设计 |
3.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3.2 实证方法和步骤 |
4 结构化的内容分析及初步结果 |
4.1 结构化内容分析的操作 |
4.2 结构化内容的统计分析 |
4.2.1 效度和信度分析 |
4.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散点图和不同企业竞争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 |
4.2.4 复制、模仿、创新的频率与企业业绩的相关分析 |
4.3 结构化内容分析的初步结果 |
5 问卷统计分析及研究结果 |
5.1 研究目的和问卷设计 |
5.2 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
5.3 问卷统计分析 |
5.3.1 效度和信度分析 |
5.3.2 方差分析 |
5.3.3 相关分析 |
5.3.4 回归分析 |
5.4 问卷统计结果讨论 |
5.4.1 企业对竞争的感知对其演化的影响 |
5.4.2 企业演化行为的特点 |
5.4.3 企业与竞争环境的匹配模型 |
5.4.4 企业演化行为、匹配程度和业绩的过程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启示和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9)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总体构思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3.3 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
2 相关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 |
2.1 竞争力理论 |
2.1.1 主要竞争力理论及演进 |
2.1.2 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 |
2.2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基本思想 |
2.2.2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主要理念 |
2.3 其他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的讨论 |
2.3.1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攸关方 |
2.3.2 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与企业创新 |
2.3.3 产业集群与集聚效应 |
2.3.4 企业生命周期与成熟度 |
3 中国家具产业状况与发展趋势 |
3.1 中国家具市场概况 |
3.1.1 中国家具行业基本状况 |
3.1.2 中国家具贸易与进出口状况 |
3.1.3 中国家具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
3.2 中国家具业发展趋势与企业集聚状况 |
3.2.1 中国家具市场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
3.2.2 中国家具行业企业集聚状况 |
4 北京家具企业状况与竞争力分析 |
4.1 北京家具产业与企业状况 |
4.1.1 北京家具产业基本状况 |
4.1.2 北京家具行业的沿革 |
4.2 北京家具产业与深圳的比较分析 |
4.2.1 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标杆对比分析法 |
4.2.2 北京与国内领先城市深圳的比较分析 |
5 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
5.1 北京家具企业SWOT分析 |
5.1.1 分析所采用的方法: SWOT分析 |
5.1.2 北京家具企业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
5.1.3 北京家具企业竞争机会与挑战分析 |
5.1.4 北京家具企业发展落后的根源 |
5.2 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5.2.1 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总体思路 |
5.2.2 北京家具企业的类型与战略选择 |
5.2.3 北京家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机制 |
6 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建议 |
6.1 关于提升北京区域家具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
6.1.1 重视产业区域集聚效应,加快区域家具产业整合 |
6.1.2 差异化北京家具产业定位——北京设计,中国制造,世界品牌 |
6.2 关于北京家具企业软实力培育措施建议 |
6.2.1 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和谐企业文化 |
6.2.2 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学习能力 |
6.2.3 强化营销方式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
6.3 关于不同成熟度家具企业的竞争战略建议 |
6.3.1 成长型家具企业的竞争战略 |
6.3.2 成熟型家具企业的竞争战略 |
7 北京家具企业个案研究:天坛家具 |
7.1 研究天坛家具的原因 |
7.1.1 天坛家具简介 |
7.1.2 选择天坛家具的原因 |
7.2 案例研究方法 |
7.2.1 实地调查目的与思路 |
7.2.2 实地调查方法 |
7.3 访谈结果 |
7.3.1 天坛家具的竞争优势与业绩 |
7.3.2 天坛家具的持久竞争力及其来源 |
7.3.3 天坛家具的企业文化 |
7.4 访谈结果解释与相关措施建议 |
7.4.1 访谈结果的解释 |
7.4.2 相关措施建议 |
8 研究总结及未来研究展望 |
8.1 论文研究结论总结 |
8.2 论文创新、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8.2.1 论文创新之处 |
8.2.2 论文不足之处 |
8.2.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博士生期间部分成果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件 企业管理人员面访与座谈会提纲 |
致谢 |
(10)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summary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
1.2.2 IS-LM模型 |
1.2.3 货币供应量不足理论 |
1.2.4 实际需求和投资的外生性下降理论 |
1.2.5 债务紧缩理论 |
1.2.6 “流动性陷阱”理论 |
1.2.7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
1.3 研究内容、方法、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 |
第2章 有效需求不足状况的出现 |
2.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 |
2.1.1 9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
2.1.2 90年代中期有效需求不足的出现 |
2.1.3 近期经济回升的性质 |
2.1.4 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
2.2 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
2.2.1 资本主义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
2.2.3 我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
第3章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 |
3.1 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决策基础 |
3.1.1 中央银行的决策行为 |
3.1.2 金融机构的决策行为 |
3.1.3 企业的决策行为 |
3.1.4 个人的决策行为 |
3.2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政策原因 |
3.2.1 高积累政策 |
3.2.2 货币政策 |
3.2.3 “稳定物价—零通胀”政策 |
3.2.4 消费政策 |
3.2.5 固定汇率政策 |
3.3 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体制制度原因 |
3.3.1 产权制度 |
3.3.2 分配制度 |
3.3.3 工资制度 |
3.3.4 法律制度 |
3.3.5 产权制度 |
3.3.6 投资体制 |
3.3.7 金融体制 |
3.3.8 利率体制 |
3.3.9 民营企业机制 |
3.3.10 市场经济体制 |
3.4 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其他原因 |
3.4.1 国内供求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
3.4.2 消费倾向的变化 |
3.4.3 三农问题的压力 |
3.4.4 心理原因 |
3.4.5 政府的需求管理 |
3.4.6 外部原因 |
第4章 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对策 |
4.1 货币政策 |
4.1.1 实施货币政策遇到的困境 |
4.1.2 采取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
4.2 财政政策 |
4.2.1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 |
4.2.2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边界 |
4.2.3 财政政策内容的调整 |
4.2.4 注重解决的关键问题 |
4.2.5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
4.3 经济体制改革 |
4.3.1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
4.3.2 规范民营企业 |
4.3.3 调整产业结构 |
4.3.4 金融体系合理化 |
4.3.5 消费政策的转变 |
4.3.6 培育新的需求主体 |
4.3.7 政府支付改革成本并加快改革 |
4.4 对外贸易政策 |
4.4.1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分析 |
4.4.2 引进外资,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 |
4.4.3 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 |
4.4.4 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 |
4.5 正确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
4.5.1 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
4.5.2 必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 |
4.5.3 必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
4.5.4 解决好就业问题 |
4.5.5 解决好采取的措施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
4.5.6 正确处理货币、物价、经济之间的关系 |
第5章 总结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5.2 论文的成果与创新点 |
5.3 论文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目录 |
附录(二) 表目录 |
附录(三) 主要字符代表含义总结 |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后记 |
四、价格战大幕拉开国产手机要走彩电老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2]设计学视野下的生态品牌模型构架研究[D]. 王华斌.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3]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江海汶.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4]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研究[D]. 赵寰. 武汉大学, 2013(01)
- [5]乡村生活世界的想象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与生活意识形态的生产[D]. 夏维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 [6]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D]. 张泽一.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0)
- [7]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 王润珏. 武汉大学, 2010(05)
- [8]动态竞争中的企业演化研究 ——以国内移动通信终端制造企业为例[D]. 金艳. 浙江大学, 2007(02)
- [9]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略研究[D]. 侯胜田.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10]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治理[D]. 方凤玲. 西北工业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