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木生长与养分动态模型研究 Ⅶ桉树的有效养分浓度区间(论文文献综述)
马学威[1](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高效特色林碳储量特征与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石漠化制约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是该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筛选适生、高效、乡土的高效特色林,进行林灌草植被修复、发展碳汇林产业,是缓解该地区人地矛盾、促进植物群落正向演替、减缓温室效应与调节区域碳平衡的有效方式。森林碳储量是森林碳汇价值估算、碳汇林选择和碳汇林产业培育研究的突破口与切入点,故依据自然地理学、恢复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树轮生态学等学科基本原理,结合生态修复理论、生物异速增长理论、生态位理论,采用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法、树木年轮法、主成分分析、非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三类喀斯特生态环境类型为研究区,在2017年10月本底调查的基础上,甄选出研究区具有代表性的柚木(Tectona grandis)、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翅荚香槐(Cladrastis platycarpa)-黄栌(Cotinus coggygria)、华山松(Pinus armandii)、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华山松-亮叶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南川椴(Tilia nanchuanensis)、马尾松-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马尾松-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9种人工林分于2018年4月~2019年11月开展试验示范研究,每季度季中在三个研究区27个样地进行野外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采集,对1287份样品28个指标进行实验分析。论文紧紧围绕石漠化地区高效特色林碳储量特征与碳汇林产业培育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高效特色林碳储量分配格局、功能性状对固碳能力的指示、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及验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林业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不同林型均以乔木层和土壤层为主要碳库,灌、草、凋落物层占总碳库比重在3%以内;石漠化地区土壤浅薄、砾石含量高,导致土壤碳库相较乔木碳库未显示出明显优势;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针阔混交林能够有效改善立地环境,增加凋落物和土壤碳储量;在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柚木林碳储量高度集中于乔木层且较其他林型具有显着优势,固碳效应强;在无-潜在石漠化地区,马尾松-南川椴混交林具有较高的固碳优势,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土壤碳库大,马尾松-刺槐混交林固碳效应较弱;乔木按径级结构、树龄结构的碳储量分配可以较好地解释不同石漠化地区、不同林型间乔木碳储量的变异。研究结果可为碳汇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2)高效特色林乔木层碳储量与地形因子海拔显着正相关、与气候因子年均温与年降水量极显着和显着负相关、与生物因子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显着正相关;毕节撒拉溪研究区TN和SOC是影响乔木碳储量的主控因素,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TN、TP、AP、AN和BD是影响乔木碳储量的主控因素,施秉喀斯特研究区,AK、TK和SOC是影响乔木碳储量的主控因素;石漠化地区土壤养分表聚效应明显,有利于森林碳储量的提高;华山松-亮叶桦针阔混交林有效改善了林下土壤养分状况;翅荚香槐-黄栌混交林土壤养分处于过饱和状态,降低了其固碳能力。研究结果可为石漠化地区森林碳储量影响因子研究提供参考、为碳汇林土壤养分调控提供依据。(3)植物形态性状(CWA,WD)、光合性状(Pmax,Fv/Fm)、元素性状(LNC、LPC、LKC、LCC、LC:N、Litter NC,、Litter PC、Litter KC、Litter CC、Litter C:N)以及土壤性状(RS)在不同林型间大部分存在显着性差异;LC:N、CWA、WD、Fv/Fm、LNC对植物固碳能力(CFR)有较好的指示效应;在潜在-轻度石漠化的毕节撒拉溪研究区,LNC与WD能够较好地指示植物固碳能力,在中-强度石漠化的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LC:N、CWA和Fv/Fm是植物固碳能力的主要指示性状,而无-潜在石漠化的施秉喀斯特研究区,WD、CWA是植被固碳能力的主要指示性状。未来可以通过这些性状的组合来评估碳汇树种固碳能力的大小,进行碳汇造林树种的选育与评价。(4)提出了碳汇监测技术(树芯钻取技术、树龄预测模型建立技术)、基于植物固碳能力的碳汇树种选择技术、林分密度调控与低效林改造技术;评估了各林型的碳汇效益,由于各林型以中龄林和近熟林为主,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在合理经营培育下乔木碳储量还将持续增加,预期总碳汇价值达到27.71~79.74万元/hm2;2018年4月~2019年11月在三个研究区布局建设示范点进行技术应用示范验证,毕节撒拉溪示范面积为3.96 hm2(SLX1)、1.21 hm2(SLX2),关岭-贞丰花江示范面积为3.71 hm2(HJ1)、1.38 hm2(HJ2),施秉喀斯特示范面积为2.80hm2(SB1)、1.70 hm2(SB2),三个示范点均表现出较好的生态恢复态势。研究可为石漠化地区碳汇林产业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任涵[2](2020)在《生物炭、益生菌对桉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林木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生物炭和根际益生菌能够作为土壤改良剂和生物肥料改善土壤养分条件,并且对植物的生长和植物养分积累具有促进作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于反映土壤肥力状况及生态环境演变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一直是土壤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本研究分析施用益生菌和不同浓度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桉树生长等的影响,为调控桉树生长的土壤理化和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以桉树(DH32-29)为研究对象,进行3种浓度(0t/hm2,20.0 t/hm2和40.0 t/hm2)生物炭+5×1010 cfu/m L益生菌的野外栽培试验。我们得到以下五个实验处理:(1)不施加生物炭和不施加益生菌(M0B0),(2)单施5×1010 cfu/m L益生菌(MB0),(3)单施20.0 t/hm2生物炭(B20),(4)混施5×1010 cfu/m L益生菌和20.0 t/hm2生物炭(MB20),(5)混施5×1010 cfu/m L益生菌和40.0 t/hm2生物炭(MB40)。将传统的平板稀释法、Biolog微平板法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结合起来,解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桉树生长对生物炭和益生菌施加的响应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较于对照,所有处理均显着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所有处理均有促进土壤铵态氮积累的趋势。不同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影响显着;MB20处理对土壤全钾含量影响极显着。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影响显着,表明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影响桉树林下某些土壤养分和土壤理化性质。(2)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影响桉树林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在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中,各处理和对照中微生物的主体是细菌。真菌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数量大小差异显着,细菌和放线菌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数量大小差异不显着。土壤放线菌数量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显着负相关(p<0.001;p<0.001;p<0.05),与土壤p H和电导率呈显着正相关(p<0.001;p<0.01)。表明土壤养分可以敏感的指示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相关微生物的活动与生长状况。(3)除土壤蔗糖酶活性受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影响显着外,其他土壤酶受不同处理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单施益生菌显着降低了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着正相关(p<0.05;p<0.001,),与土壤硝态氮(p<0.01)、总氮(p<0.001)、全磷(p<0.001)显着负相关,与土壤p H显着(p<0.05)正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放线菌数量显着负相关(p<0.01)。此外,土壤蛋白酶与硝态氮显着正相关(p<0.01),与含水率显着负相关(p<0.05);土壤脲酶与全磷显着正相关(p<0.01);土壤蔗糖酶与土壤硝态氮(p<0.05)、p H(p<0.05)、EC(p<0.05)显着正相关,表明土壤酶活性可以敏感的指示土壤养分的变化状况。(4)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影响桉树林下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功能多样性和微生物碳源利用效率。综合四个季度不同处理对微生物碳代谢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MB20在桉树生长在不同时期均能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能力。(5)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影响桉树林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且土壤养分和土壤优势菌群存在显着相关性。此外,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分布差异可以看出,对照和各处理林下土壤在土壤菌落组成上无较大区别,但在菌群结构(门、属水平)和相对丰度上差异较大。冗余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土壤细菌群落优势细菌的影响主要通过引起土壤全钾、全磷、p H、硝态氮的变化实现的。(6)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林生长的影响作用随桉树生长时间的增加表现越明显,益生菌对土壤肥力和桉树生长的改善作用表现为长效缓释。对不同桉树生长时期的树高分析可知,其整体表现为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MB0对树高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且一年之后能够显着提高桉树地径。此外,MB0显着提升桉树桉树根、茎、叶和总生物量。(7)通过对林地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桉树生长发育、桉树不同部位养分含量做冗余分析可以看出,生物炭和益生菌通过调控土壤硝态氮、全磷、电导率、全钾从而影响桉树叶片的养分含量,进而影响桉树生长。此外,生物炭和益生菌通过调控土壤优势细菌的Chloroflexi、Rokubacteria、Firmicutes、Gemmatimonadetes、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从而影响桉树生长量和生物量;生物炭和益生菌通过调控土壤细菌的物种丰度和土壤微生物的物种均匀度从而影响桉树不同部位的养分含量。(8)施加生物炭对桉树生长没有显着促进作用,但是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生长环境;施加益生菌能显着改善土壤微生物活性且对桉树促生作用显着。对生物炭和益生菌在桉树人工林的施用应该考虑样地的土壤状况,且将土壤改良、桉树种植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为与桉树速生同等考虑的要素。
张雨蒙[3](2020)在《广西桉树人工林入侵植物营养与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桉树作为引进树种,具有耐瘠薄、速生、用途广泛等多种优势,但存在林下多样性低、易被外来植物入侵等特点。本研究从植物营养和土壤微生物特征两方面入手,探究入侵植物对土壤养分和桉树林木生长的影响,以及入侵种、乡土种与桉树的根区土壤微生物异同,以期回答桉树人工林下入侵植物对林木生长与土壤环境是否有害,并对桉树人工林经营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本研究样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小林镇的2年龄巨尾桉3代萌芽林,林下主要入侵种为鬼针草(Bidens pilos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乡土种以蔓生莠竹(Microstegium fasciculatum)为主。样地划分为3类:以鬼针草为主的样地、以飞机草为主的样地及以蔓生莠竹等乡土种为主的样地(对照组)。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对3个样地进行生物量调查,并采集每种样地中的优势草本植物和桉树样品,及其根区土壤,进行碳、氮、磷、钾、钙、硼等养分含量的测定;另一部分取飞机草、鬼针草、乡土种和桉树等根区的新鲜土壤,采用Illumina Mi Seq基因测序平台对样品中的土壤微生物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结果如下:(1)飞机草和鬼针草的入侵对桉树林木的生长未产生显着影响。(2)入侵种飞机草和鬼针草的根区养分水平普遍高于桉树和乡土种根区的。入侵种排挤了乡土种杂草的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活化和提升了土壤养分的速效性,并未与桉树争肥。飞机草根区的深层土壤有效氮甚至比乡土种根区高600%。(3)桉树根区土壤微生物量显着低于三种优势草本植物(蔓生莠竹、飞机草和鬼针草)根区的。(4)Illumina Mi Seq基因测序表明,由于样地中普遍且均匀地受到桉树枯落物的多年影响,各样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无显着差异,主要微生物类群基本一致,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等。各样地存在特异菌种,但含量极低。(5)飞机草和鬼针草根区的根瘤菌和硝化细菌含量显着高于乡土种。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和根瘤菌属(Rhizobium)等土壤固氮菌在入侵种根区的相对含量也高于乡土种和桉树的。综上所述,飞机草、鬼针草与桉树共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固氮和活化土壤养分。
陈旋[4](2020)在《广西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密度效应及可持续经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资源的大量需求和中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较低、分布不均、结构失衡的矛盾日渐突出。通过密度调控促进林木生长、优化林分结构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措施。马尾松是中国南方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和主要用材树种,其优良家系林分生长特性优、综合效益好、应用范围广。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经营是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以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4种造林密度(2500株/hm2、3300株/hm2、4500株/hm2和6000株/hm2)连续13a跟踪调查的生长数据为基础,同时采集凋落物及土壤的理化性质数据,研究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生长特性、直径分布、干形特征、自然稀疏、经济效益、森林成熟、地力养分及水源涵养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培育经营模式,旨在为其定向培育技术和可持续经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造林密度对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树高和林分蓄积量的影响不显着,其与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具有优良的速生特性和高产特性。各函数及生长方程均能较好地拟合和描述生长因子与林龄的依赖关系。其中幂函数对树高生长的拟合精度最高;指数函数、幂函数和二次函数能较好地拟合胸径生长;Logistic生长方程、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对单株材积的拟合适用性较强;二次函数和幂函数对林分蓄积量演变特征的拟合优度稍高。(2)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高径比、胸高形数和实验形数随造林密度减小和林龄增加而降低;合理密植能一定程度降低树干的尖削度。马尾松树干形状为孔兹干曲线式中的抛物线体。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对干形变化的拟合结果与实际状况契合度较高。(3)连年自然稀疏强度和连年枯损量测定结果表明:较高强度的自然稀疏主要集中在林分郁闭后的3-5年。总自然稀疏强度随造林密度增大而增大,造林密度高的林分自然稀疏时间较早、强度较大。Reineke’s和Yoda’s自然稀疏模型拟合精度较高,最大密度线斜率随造林密度增大分别逐渐偏离-2和逐渐趋近-3/2;2个模型均较好地反映了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在中龄期随造林密度增大自然稀疏加重的情况。(4)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直径结构分布的拟合效果为:Gamma分布=Beta分布﹥Lognormal分布﹥Normal分布﹥Weibull分布。林分直径结构的分布曲线为双峰或平顶峰;直径分布的变异系数随造林密度增大而增大;高密度林分直径分布的偏度随林龄增大而减小,低密度林分则逐渐增加且在17a后大于高密度林分。造林密度越小,林分直径分化程度越低,直径分布越集中,直径结构的数量分布率所在径阶越高,大、中径级林木数量越多。(5)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总出材量、规格材出材量、木材产值和净现值均表现为:4500株/hm2﹥6000株/hm2﹥2500株/hm2﹥3300株/hm2,其数量成熟龄分别为12a、11a、13a、12a。小径材的工艺成熟龄在14-17a之间,且随造林密度增大而推迟;贴现率为6%-12%时,2500株/hm2和3300株/hm2林分净现值经济成熟龄在12-16a之间,4500株/hm2和6000株/hm2林分在12-19a之间,净现值经济成熟龄随贴现率增大而提前。综上认为,造林密度低的林分经济收获期为16a,造林密度高的林分为14a。(6)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生长特性与凋落物养分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较强。造林密度对不同分解程度凋落物的理化指标和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影响不一致,但各指标的总量在不同密度林分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指数表明:3300株/hm2林分的凋落物理化特性评价最高;6000株/hm2林分的林地生产力维续较好;4500株/hm2林分的生长特性评价较高。4500株/hm2林分稳定性强、可持续水平最高、林分结构平衡、土壤孔隙性状优良、具有较强缓解地表径流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更适宜长周期的培育经营。(7)造林密度为6000株/hm2的林分投入成本高、木材产量低,3300株/hm2林分材种结构不佳,这在生产上不宜采用。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和小径材宜采用4500株/hm2,最终保留密度分别为2972株/hm2和1912株/hm2,采伐年龄分别为14a和17a;培育中、大径材均可采用2500株/hm2或4500株/hm2,最终保留密度分别为982株/hm2和1297株/hm2,中、大径材的轮伐期分别为24a和30a。
童冉[5](2020)在《中国杉木人工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化学计量学是探究生态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理论,主要用以研究多种化学元素含量及其平衡关系,可以把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在元素水平上统一起来。这一理论将为揭示杉木人工林养分平衡关系和其受环境影响模式提供新的研究手段。为此,本文以中国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主产区杉木人工林植被-土壤-凋落物连续体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不同分布区域、不同立地条件(立地指数I:18、II:16、III:14)杉木人工林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系统研究,阐明杉木人工林的各组分养分水平及植物生长限制等状况,揭示化学计量特征沿地理和气候梯度的变化格局,为杉木人工林科学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是:1.通过收集已发表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后,探究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的时空变化格局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对全部龄组而言,叶片N、P含量及N:P的平均值分别为11.94 mg g-1、1.04 mg g-1和12.93。叶片P含量和N:P在5个龄组间存在显着差异。线性拟合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年平均气温(MAT)和土壤N含量的增加,叶片P含量减小,而N:P增大。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表明叶片P含量和N:P受MAT、土壤N含量和林分年龄的影响较大,而叶片N含量受环境的影响较小。2.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取样,在中国亚热带19个中林龄杉木人工林采集土壤-凋落叶-叶片样品,探究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变化格局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C:N、C:P和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32-18.27、2.15-230.48和2.11-15.05,平均值分别为13.22、83.50和6.05。SOC和TN,TN和TP之间存在良好的约束关系。随着海拔升高,土壤TN和TP含量增大,土壤C:N:P则减小。随着MAT和年太阳辐射总量(ATSR)升高,土壤TP含量减小,C:P增大。土壤C:N:P随年平均降雨量(MAP)和年蒸发量(AE)升高而增大。(2)凋落叶C、N和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58.32 mg g-1、8.87 mg g-1和0.46 mg g-1。C:N、C:P和N:P的平均值分别为52.93、1049.84和19.84。凋落叶N和P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凋落叶C和N、C和P之间关系不显着。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与地理、气候和土壤化学变量之间表现出线性或非线性相关关系。层次划分分析表明地理和气候变量为凋落叶C和N含量、N:P的空间变异贡献了大部分的解释量。凋落叶P含量主要受到土壤化学变量的调控。(3)与全球和国家尺度研究结果相比,杉木叶片C含量、C:N和C:P相对较高,而叶片N和P含量则相对较低。叶片N:P平均值为11.49,显着低于14,表明杉木生长受N限制。碳重吸收效率(C resorption efficiency,CRE)、氮重吸收效率(N resorption efficiency,NRE)和磷重吸收效率(P resorption efficiency,PRE)的平均值分别为5.46%、33.05%和61.59%。随纬度升高,叶片C含量和CRE增大,其变化主要受到MAT的驱动。随海拔升高,叶片P含量和PRE增大,而C:P和N:P则减小,其变化主要受到土壤P含量的驱动。林分年龄显着影响叶片N和P含量,以及C:N和C:P。CRE和PRE还分别受到叶片C和P含量的影响。3.通过整合区域尺度野外实地考察取样获得的土壤-凋落叶-叶片N、P数据,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三条佐证中国杉木生长受N素限制的证据。结果表明:第一,叶片N:P平均值为11.49,显着低于N素限制阈值14,表明杉木生长受N限制。第二,叶片N含量较少受到环境变量的影响,表现出低变异性。叶片P含量和N:P受到土壤P含量、MAT和海拔的显着影响,两者均表现出高的变异性。第三,PRE显着高于NRE。叶片N:P随着PRE和|NRE-PRE|的增加而增大。4.在局域尺度的林分水平上,探讨不同立地条件对杉木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立地指数的变化,根C、N含量和C:N表现出显着的变化趋势,枝N、P含量和C:N、C:P表现出边缘显着的变化趋势。叶片化学计量随立地指数的变化未表现出显着的变化趋势。树木各器官N:P在不同立地指数间差异均不显着。土壤化学计量特征显着影响到叶片化学计量特征以及养分重吸收,表现出一定的化学计量灵活性。综上所述,在杉木速生阶段,植物生长受N限制,应适当施加N肥,以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区域尺度上,杉木人工林植被-土壤-凋落物连续体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理和气候因子的调控。化学计量灵活性可能是植物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帮助植物在不同立地条件影响下维持自身正常的生命活动。
袁继安[6](2019)在《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文明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发展规划,并于2015年再度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党的十九大更明确指出,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可以看出,国家近年正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监管进行新一轮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5年多来,围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新领域开展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省市也开展了试点工作,获得初步经验。论文以湖南省森林资源中的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在《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2012》,以下简称SEEA-2012)框架内,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及相关标准为依据,核算了2013年至2016年优势树种森林资源的林地、林木资产价值与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此基础上,按年份试编了2014-2016年连续3年的湖南省优势树种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对各有关要素及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了分析;研究了湖南省在资产负债表试编阶段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尝试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研究结果如下。(1)2013-2016年,湖南省优势树种林地面积累计增幅1.64%,各年度间同比增幅分别为0.76%、0.53%和0.34%,各年度间平均增幅为0.61%;各年林地资产价值分别为3702.05×108元、3823.18×108元、4332.59×108元和4889.11×108元。因价格上涨因素,林地资产价值各年度间同比增幅分别为3.72%、13.32%和12.84%,年度间平均增幅达到9.96%。(2)2013-2016年,湖南省优势树种森林资源林木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3028.17×108元、3127.20×108元、3279.76×108元和3351.54×108元。年平均为3196.67×108元·a-1,单位面积林木账面价值为36300元·hm-2(不含利润、税金和运输费用等)。(3)湖南省优势树种林分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在2013-2016年间,年均为340.68×108t·a-1,单位面积年均3805.46 t·hm-2·a-1。其中,在实物总量上贡献最大者为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年均为3730.11 t·hm-2·a-1。除涵养水源功能外,其他各项服务功能从4年平均来看,所提供的实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固土保肥、净化大气、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分别为34463.03×104t、22343.62×104t、10710.55×104t和31.14×104t,单位面积年均提供实物量依次为38.44 t·hm-2·a-1、24.92 t·hm-2·a-1、11.94 t·hm-2·a-1和0.035 t·hm-2·a-1。优势树种年均提供生态服务总价值近3200×108元,4年间累计增幅5.74%;在生态服务的各项目方面,以2016年为例,6大服务功能创造的价值总计为3304.4×108元,单项价值在60.30×108~848.55×108元之间,最高者为涵养水源功能848.55×108元,最低为积累营养物质功能60.30×108元,大小排序依次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固土保肥>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各功能创造的价值在全部生态服务价值中所占比重处于2%-26%之间,(4)2013-2016年优势树种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分别为9855.23×108元、10090.77×108元、10840.51×108元和11545.04×108元,4年累计增长17.15%。其中,从4年平均观察,在优势树种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中,所占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林地资产39.44%,林木资产30.25%,生态服务30.31%。(5)2013-2016年间,森林年均被侵害面积1.595×104hm2·a-1,被侵害蓄积71.53×104m3·a-1。因毁林开荒等森林资源侵害因素造成的优势树种森林资源综合负债各年分别为19.82×108元、28.86×108元、27.41×108元和30.64×108元,各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0.201%、0.286%、0.253%和0.265%。2013-2016年,每1元的森林资源负债,有高达377元的可控森林资源资产来偿还(2016年)。湖南省优势树种森林资源净资产比重连续4年平均保持在99.7%以上。各年的森林资源资本积累率分别为5.42%、2.30%、7.47%和6.49%。(6)根据森林资源资产存量、价值、森林资源负债和净资产核算结果,结合生态学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与财务会计学下的“科目汇总表法”,经由科目汇总表和总账平衡表2个基础表,运用“资产=负债+净资产”平衡原理,可以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7)森林资源质量方面,2013-2016年的4年间,湖南省优势树种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累计上升10.9%,达到55.51 m3·hm-2,但相比于全国及国际平均值,仍有明显差距。研究该选题,可以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间的一般规律;综合利用生态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寻求创新自然资源监管制度,加强资源保护,最终达到服务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事业的目的。研究发现,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国内的研究与试点相当有限,相关报表的设计与编制亦在探索过程当中。对森林资源负债的项目设计与科学核算仍然相当不足,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对编制资产负债表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加强资源管护和生态的可持续性,是我国的一项制度创新,国际社会上并无成法可依,未来可进一步依据国情,科学设计与细化报表考核指标,重点研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演变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科学规律等问题。
李坤[7](2019)在《刺槐人工林转换模式对群落结构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文中提出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入侵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变化,进而改变当地物种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往往会加剧生物入侵的发生。森林转换作为土地利用常见的转变方式之一,是一类基于保留原有树种的由矮林或中林转向乔林的育林作业。根据森林转换的起源和目的不同,存在较为多样的转换模式,如天然林转换为农业用地、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等模式。然而,随着人为干扰强度和造林面积的增加,也会出现一些逆转模式,如农业用地、草原转换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转换为矮林等模式。这种转换模式的差异影响生态系统植被群落组成和凋落物养分归还,引起土壤养分供给能力的改变,进而改变了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随着中国人工林面积的逐渐增大,森林转换频率增强,森林转换模式多样化。因此,研究森林转换(逆转模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探讨森林转换对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和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机制,对完善森林转换理论以及人工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RP)作为一种广泛种植的固氮先锋树种,在改善荒山土壤质量和防止土壤侵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刺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繁殖力,主要以根蘖、萌蘖等无性繁殖为主,尤其是根蘖更新和扩散能力较强。但是,刺槐经过2-3次主伐作业后会形成矮林,生态、经济价值急剧降低,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本研究针对刺槐多代萌生林退化机制的问题,立足于泰山风景林“保护多样性和涵养水源”的主导功能,以刺槐人工林转换(一代林相继转换为二代、三代萌生林)和刺槐人工林转换为赤松人工林两种转换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调查刺槐一代林、二代萌生林和三代萌生林群落结构,分析不同转换模式的刺槐林林分生长特性;结合各林分生物量数据获取不同刺槐林养分分配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室内分析法研究刺槐林转换为萌生林对土壤性质的作用规律;基于排序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揭示刺槐林转换为萌生林对土壤性质及群落结构的作用机制。同时,尝试探讨刺槐人工林转换为赤松人工林对群落结构和土壤性质的作用规律。基于两种转换模式,阐明泰山刺槐人工林林转换为萌生林和赤松人工林对土壤性质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机制,为刺槐萌蘖控制、多代萌生衰退机制和人工林转换理论研究提供依据。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多代刺槐萌生林生产力下降明显。刺槐萌生林初期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但是后期其生长速率严重下降,尤其是在第15年开始,刺槐二代萌生林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较一代林明显下降,在第20年,一代林的胸径生长量和材积超过二代萌生林,但随后各个指标生长量均小于一代林;同时我们发现刺槐二代萌生林和三代萌生林的林分生产力和生物量降低,其中三代萌生林中叶和根的生物量分配较多,分别为8.35%和35.02%,而一代林分别为2.24%和19.49%。(2)刺槐萌生林草本多样性增加。刺槐一代林转换为多代萌生林模式会减少林下灌木层物种数,增加草本层物种数,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显着增加(P<0.05),但是对丰富度无显着影响。一代林灌木以荆条(Vitex negundo)为优势树种,多代萌生林灌木多样性减少;对草本层来说,刺槐林一代林以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和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为优势种,二代刺槐萌生林以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雀稗(Paspalum thunbergii)和求米草为优势种,三代刺槐萌生林以求米草、雀稗和马唐为优势种。(3)刺槐一代林叶片具有较高的碳氮含量和较低的磷含量,而萌生林叶片具有较高的碳、磷含量和较低的氮含量。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刺槐一代林叶片具有较高的C/P和C/N,而萌生林根部具有较高的C/P和C/N,说明一代林和萌生林固碳的器官发生转变;萌生林叶片具有较低的氮含量,且N/P<14,说明刺槐萌生林受到氮限制,而一代林N/P>16,说明受磷限制。群落水平上,林地上器官N、C、P储量较多,二代萌生林地上器官储存较多的N含量和较低的C、P含量,三代萌生林地上器官的C、P储量较多。通过收获法获得了样地内乔灌草的生物量,结合乔灌草的C、N、P养分含量,得出乔灌草整体的C、N、P储量,并计算其在地上和地下的分配比例。刺槐萌生林分配到地下的氮磷含量较高,碳含量较低,固碳能力下降;根据元素可塑性假说,说明地下根系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显着影响土壤养分的转运。(4)刺槐萌生林土壤质量下降。刺槐林转换为多代萌生林模式显着改变土壤特征,降低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土壤质量,降低土壤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和土壤碳氮的周转速率,同时导致根际土壤富集效应的降低。具体表现为降低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全碳、全氮、全磷、有机质、速效磷和硝态氮含量,但是增加土壤中铵态氮含量;降低根际土土壤Ca2+、Mg2+、K+、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但是对非根际土阳离子含量无显着影响。该转换模式对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表现出不一致性,主要表现为增加非根际土C、N、P化学计量比,降低根际土C、N、P化学计量比,这主要是由于根际土磷含量较高导致的。相关性分析和NMDS结果表明土壤特性对不同刺槐土壤主导性不一致,整体上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土壤酶和土壤养分与林根际土、非根际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阳离子和萌生林非根际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与萌生林的根际土与相关性较弱。(5)刺槐萌生林导致土壤细菌群落同质化。刺槐林转换为多代萌生林模式改变了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降低了土壤细菌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该转换模式增加了土壤变形菌门、根瘤菌、芽孢杆菌属的和慢生根瘤菌相对丰度,降低放线菌门和嗜酸栖热菌属的相对丰度;基于PCA和ANSIOM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转换使刺槐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细菌群落结构趋于一致性;Mantel和RD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硝态氮和蔗糖酶是驱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对细菌相对丰度前三的门和属的作用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和蔗糖酶对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具有较强的作用强度,%lncMSE值在7.01-10.58;而土壤N/P对芽孢杆菌属的%lncMSE值为7.202,蔗糖酶对慢生根瘤属和热酸菌属%lncMSE值分别为10.059和10.393。(6)刺槐萌生林氮矿化速率降低,固氮菌均质化。刺槐林转换为多代萌生林显着改变了土壤固氮菌组成结构和和氮矿化速率,降低了氮矿化速率,同质化固氮菌组成。刺槐林转换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碳、净硝化速率、净氮矿化速率。转换效应导致土壤固氮菌的多样性降低并显着改变其群落结构组成,土壤固氮菌优势种从以Alphaproteobacteria、Rhodopseudomonas和Bradyrhizobium为主,转变为萌生林中以Bradyrhizobium或Rhodopseudomonas为主,导致多代萌生林土壤固氮菌群落出现简单化和均一化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萌生林受到氮限制的原因。Mantel和RD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净硝化速率、微生物量氮和净氮矿化速率是影响刺槐土壤固氮菌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分别解释15.90%,14.90%和13.10%的变异。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对相对丰度前三的菌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净氮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净氨化速率对Bradyrhizobium的作用强度较大,%lncMSE值分别为0.31、0.29和0.22,对Alphaproteobacteria的%lncMSE值分别为0.37、0.15和0.24,而净氨化速率、N/P和铵态氮对Rhodopseudomonas的作用强度最大,%lncMSE值分别为0.31、0.22和0.20。(7)。刺槐人工林转换为赤松人工林模式显着改变林下植被的组成结构。林下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数增加,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增加。赤松人工林灌木层中主要以鼠李(Rhamnus davuric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连翘(Forsythia suspensa)和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以及萌生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幼苗为优势种,而刺槐人工林中主要以荆条为优势种;刺槐人工林草本层主要以中雀稗、香薷(Elsholtzia ciliata)和中华蹄盖蕨(Athyrium sinense Rupr)为优势种,转换为赤松人工林主要以竹叶草(Oplismenus compositus)、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羊胡子(Carex rigescens)和雀稗为优势种。(8)刺槐人工林转换为赤松人工林模式土壤质地下降。这种转化模式对土壤养分影响显着,能够降低土速效氮、速效磷、全碳和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C/N,但是土壤全氮的无显着影响;同时能够降低土壤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率,减缓土壤碳、氮养分周转速率。该转换模式能够改变土壤粒径组成,增加土壤粉粒和粘粒组成,降低砂粒含量,促使土壤由砂壤土转变为壤土;该转换模式能够增加土壤单形维数,降低土壤孔隙;但是对广义维普(Dq-q)和赫斯特指数(Hq)无显着影响,但是对奇异谱(α-f(α))影响较大,能够降低土壤颗粒组成非均匀性和不对称性(Δα),降低土壤颗粒在小概率子集的分布密度(Δf);相关性分析和RDA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粒径、单重分形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但是与多重分形参数相关性较差,其中土壤稳定碳同位素能够较好地解释土壤单重和多重分形参数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分析土壤特征与森林群落结构对泰山刺槐人工林转换模式的响应机制发现,刺槐实生林转换为萌生林会造林分生长受阻、林分生产力下降,同时随着萌生林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灌木层消失和草本层多样性增加,导致土壤可利用空间的增加,而群落地下器官养分分布较多,转为防御机制,根系的活动受限,尤其是萌生林是一种氮限制环境,说明其生物固氮和氮矿化速率的降低难以满足萌生林正常的生长需求,造成了萌生林生长衰退。刺槐实生林转换为萌生林模式导致刺槐土壤质量和根际富集效应的下降,使萌生林土壤细菌和固氮菌结构同质化和均一化,这种转换模式造成了土壤多维生态因子的负协同变化,加剧了土壤微生态的失衡。刺槐人工林转换为赤松人工林模式在一定程度能够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但是能够增加土壤涵养水源功能、保护林下灌木和草本的物种数和多样性。因此,基于泰山“保护多样性和涵养水源”的主导功能定位,在泰山人工林经营和管理上,应保护针叶树种比例,通过调控土壤微环境和林分结构等多种技术耦合的方式来定向控制刺槐萌生更新,维持泰山人工林健康。
周弘愿[8](2019)在《桂西南巨尾桉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动态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巨尾桉因其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快速和萌芽能力强等优点,成为目前华南地区广泛推广种植桉树优良杂交品种(品系)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巨尾桉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凋落物组成及其养分动态变化规律,为合理制定巨尾桉人工林经营管理措施,促进巨尾桉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广西宁明县2—6年生巨尾桉人工林进行为期5年的定位监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2-6年生巨尾桉人工林的凋落物总量分别是2555.8、3533.8、4011.6、3751.4 kg/hm2和3458.0 kg/hm2。凋落物组分包括落叶、落枝(含干皮)和落花果,其中凋落叶产量占总凋落量的49%以上。凋落物量因季节不同而存在差异,表现为秋季凋落物量最大,其次是夏季和春季,冬季最小;不同的年份凋落叶月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但总体呈现出双峰型,主峰分别出现在7、10、8、9、9月,凋落量分别为589.2、557.8、788.8、408.0 kg/hm2和450.6 kg/hm2。(2)2-6年生巨尾桉人工林的凋落物叶5种养分元素(N、P、K、Ca和Mg)归还量分别为46.449、81.835、70.418、44.354 kg/hm2和32.702 kg/hm2。5年间各养分元素归还量以Ca最高,其次是N、K和Mg,P最小。(3)2-6年生巨尾桉凋落叶中氮归还总量分别是13.283、25.797、25.424、18.508 kg/hm2和12.112 kg/hm2,钾归还总量分别是5.495、9.284、6.310、3.806 kg/hm2和3.482 kg/hm2;磷归还总量分别是0.769、1.385、0.924、0.604kg/hm2和0.658kg/hm2,钙的归还总量分别是23.472、38.177、31.976、17.849kg/hm2和13.887kg/hm2。的归还总量分别是3.430、7.193、5.784、3.587 kg/hm2和3.563 kg/hm2。(4)与造林前相比,6年生巨尾桉人工林020和2040 cm土壤容重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总孔隙度则略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和主要养分含量多数呈现增大趋势,表明在现有的经营条件下,林地土壤土壤结构和孔隙性状达到一定改善,土壤养分水平也达到一定的提高。
翁怡琳[9](2019)在《桉树人工林采伐剩余物分解与养分释放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刀耕火种的整地方式已强烈影响到中国南方高强度经营的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和林分生产力,而保留剩余物能归还土壤大量的生物量和养分,但是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桉树剩余物分解的影响鲜少有人研究。为了探究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桉树剩余物分解、林下土壤肥力和林分生长量的影响以及剩余物养分释放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在广西贺州大桂山林场桉树免炼山试验林地,以5年生桉树采伐剩余物(分为叶、细枝和粗枝)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移除、平铺和带状堆放)下分解过程中质量残留率和养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以及林分生长量等34个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地采伐前5年生桉树人工林地上生物量为91.18t/hm2。采伐剩余物生物量为12.9t/hm2,其中树枝、叶生物量分别为9.96t/hm2、2.94t/hm2。剩余物养分储量(C、N、P、K、Ca、Mg、S、Fe、Mn、Cu、Zn、B)为7.23t/hm2,其中枝、叶养分储量分别为5.48t/hm2、1.75t/hm2。(2)初始C、N、P、K含量以及C/N、C/P、C/K、N/P、N/K、P/K 比在剩余物之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01)。初始C、N、P、K含量由高到低为叶>细枝>粗枝。初始C/N、C/P比由高到低为粗枝>细枝>叶。初始C/K、P/K比由高到低为粗枝>叶>细枝。初始N/P比由高到低为叶(16.29)>细枝(8.50)>粗枝(7.38)。叶的初始N/K比(1.98)极显着高于粗枝和细枝(p<0.001),而粗枝(0.98)和细枝(0.97)的初始N/K比没有显着差异。(3)经过12个月的分解,质量残留率由高到低为粗枝(76.43%)>细枝(64.85%)>叶(44.01%)。叶分解最快,t50%为0.82-0.89年,t95%为3.56~3.84年;其次是细枝,t50%、t95%分别为1.41~1.87年和6.08~8.10年:粗枝分解最慢,t50%、t95%分别为2.13~2.74年和9.19~11.84年。分解12个月时,平铺处理下叶、细枝、粗枝质量残留率比带状堆放下的分别低4.91%、9.79%、6.67%。与剩余物带状堆放相比,平铺处理能缩短叶7.87%、细枝24.6%、粗枝22.26%的分解50%所需时间,叶7.29%、细枝24.94%、粗枝22.38%的分解95%所需时间,促进剩余物加快分解。(4)剩余物C、N含量在分解过程中呈富集—释放模式。P含量富集和释放现象交叉出现,整体呈下降趋势。K含量呈净释放。C/N、C/P、C/K、N/P、N/K、P/K 比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但不同剩余物的上升趋势有所差异。经过12个月的分解,C、N释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细枝>粗枝,P、K释放量为细枝>粗枝>叶。与带状堆放处理相比,剩余物平铺处理下的C、N、P、K含量及残留率更低,释放量更高。(5)剩余物质量残留率与剩余物初始C含量、C/N 比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初始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剩余物分解过程中,质量残留率与养分残留率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尤其与C残留率的正相关系数最高。质量残留率与N、P、K动态变化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C、C/N、C/P、N/P、P/K比动态变化呈显着正相关(p<0.05)。(6)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pH值、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硝氮、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脲酶和蔗糖酶在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移除处理下土壤容重和pH最高,其它指标含量最低。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全氮和全磷在平铺和带状堆放处理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与其它处理相比,平铺处理具有更高的有效养分含量。平铺处理下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和蔗糖酶显着高于带状堆放处理(p<0.05),而脲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7)平铺处理下1年生桉树幼林平均地径和胸径比移除处理下的分别高3.63%、6.44%,比带状堆放处理下的分别高1.49%、1.80%;平均树高比移除处理下的高12.16%,比带状堆放处理下的低0.64%。但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桉树1年生幼林生长量影响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8)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与剩余物分解养分释放相关性较强的化学指标有:有效钾、pH值、全氮、硝氮、全磷、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锰和有效铜;生物学指标有:微生物生物量碳、蔗糖酶、微生物生物量氮和脲酶。基于上述结果,桉树林下采伐剩余物平铺处理能加快剩余物分解,加速养分循环速率,提高林下土壤肥力,促进林分生长,更有利于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唐继新[10](2019)在《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和密度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米老排是我国南亚热带区域适生范围极广的优良用材树种,具有一定的天然更新潜力,但当前其人工林的作业法主要为传统的同龄林皆伐作业法,生产的产品主要为中小径材,更新全为人工更新,需育苗、炼山、整地、挖坑和造林等。存在地表水土易流失、植被易破坏、更新成本逐年高涨、森林经营目标单一和功能不强等问题,既不利于发挥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潜力,也难于维持其人工林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以南亚热带区域米老排人工林为对象,基于野外固定样地观测、实验室和苗圃控制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米老排人工林种子更新的机理,采伐方式对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人工中龄林生长的影响,并基于上述研究设计了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本研究阐明了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在林分内外的时空动态规律,探讨了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适宜的作业时间、带宽和抚育时间等,揭示了米老排人工林种子更新的机理,探明了不同密度调控下米老排林分的生长规律,为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成熟米老排人工林林分内天然更新的种源充足,不存在天然更新的种源限制;其种子雨散落的起始期、高峰期、消退期分别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保留带种子雨及沉水种子在林缘外皆伐迹地扩散的最远距离分别为25 m和20 m,其种子雨及沉水种子的空间分布可用指数函数描述。皆伐迹地种子雨的沉水种子百分比,随林缘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加随后再降低的变化规律;基于指数函数转化的对数函数模型,对米老排种子雨与沉水种子相对密度值随林缘距离变化的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利用水选法,去浮取沉,筛选及判定米老排新鲜沉水种子活力的可靠度>80%。(2)采伐作业方式对促进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密度和频度的影响极显着(P<0.01),光照是影响米老排天然更新幼树建成的关键因子。利用米老排人工林的落种期与天然更新特性,使用皆伐、渐伐或带状皆伐方式,其采伐迹地的天然更新均可达良级标准(更新密度>3 000株·hm-2,更新频度>60%)。(3)高浓度的米老排凋落物浸提液,对米老排种子萌发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米老排凋落物的物理机械障碍是阻碍其种子萌发及幼苗定居的关键因子;米老排种子属于光中性种子,其萌发率受光照影响不显着。(4)在间苗作业后第3.5年,间苗抚育措施对促进皆伐迹地米老排种子更新幼龄林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影响极显着(P<0.01),对改变其林分径阶分布的类型、峰值和分化程度作用明显;但对其林分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影响不显着。前5年为米老排种子更新幼龄林径向生长的旺盛期,间苗抚育至合理密度对其林分径向生长极为重要。(5)除萌后第3.5年,密度对米老排萌生幼龄林平均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影响不显着,对其优势木胸径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影响显着(P<0.05)。前5年为米老排萌生幼龄林径向生长和高生长的旺盛期,合理保留密度及抚育对其林分的生长极为重要。每伐桩保留1~2株萌条的措施,对提高萌生幼龄林优势木比例的作用明显。(6)在南亚热带的中等立地,米老排树种径向生长的缓慢期在第1~2年,速生期在第3~10年,衰减期在第14年后。树高的早期速生特性明显,连年生长量呈多峰状,速生期主要在第2~6年。平均木与优势木材积生长的缓慢期均在前6年,从第8年起均进入速生期;在第14年后,米老排树种的实验形数趋于稳定。林分密度调控在520~1 200株·hm-2的范围内,密度调控措施对米老排林分平均木的胸径和材积的生长影响显着(P<0.05),对林分树高和平均实验形数的影响不显着,对优势木的胸径与材积的短期生长影响显着(P<0.05),对其长期生长的影响不显着,对减小林分径阶分化及提高大径木比例的作用明显。(7)基于米老排树种的天然更新机制和生长过程特性,本研究设计的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可为南亚热带区域米老排人工林健康、稳定、高效和多功能的经营提供参考。
二、林木生长与养分动态模型研究 Ⅶ桉树的有效养分浓度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木生长与养分动态模型研究 Ⅶ桉树的有效养分浓度区间(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高效特色林碳储量特征与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森林碳储量与碳汇林产业概念 |
(二)石漠化地区森林碳储量与碳汇林产业特征 |
(三)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三 高效特色林碳储量分配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一)高效特色林碳储量分配格局 |
1 垂直结构 |
2 径级结构 |
3 树龄结构 |
4 高效特色林碳格局对比分析 |
(二)高效特色林碳储量的影响因子 |
1 影响乔木碳储量的地形、气候与生物因子 |
2 影响乔木碳储量的土壤因子 |
四 高效特色林功能性状对固碳能力的指示 |
(一)群落功能性状变异 |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 |
2 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 |
3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
(二)群落功能性状指示固碳能力 |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 |
2 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 |
3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
4 不同石漠化环境对比分析 |
五 高效特色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碳汇林产业培育现有成熟技术 |
1 树种选择技术 |
2 林分密度调控技术 |
3 种植点配置技术 |
4 混交林营建技术 |
5 抚育间伐技术 |
(二)碳汇林产业培育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碳汇监测技术 |
2 基于植物固碳能力的碳汇树种选择技术 |
3 基于植物固碳能力的林分密度调控与低效林改造技术 |
(三)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碳汇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碳汇林产业培育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生物炭、益生菌对桉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林木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与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根际益生菌 |
1.2.2 生物炭 |
1.2.3 土壤养分 |
1.2.4 土壤酶 |
1.2.5 微生物多样性 |
1.3 研究意义 |
1.3.1 探讨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 |
1.3.2 探讨单施/混施益生菌和生物炭作为菌肥的可能性 |
1.3.3 探讨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基本概况 |
2.1.1 研究区现状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2 试验方法 |
2.2.1 植物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
2.2.2 样品测定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林地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
3.1 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的季节性差异 |
3.2 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的水平分布 |
3.3 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的垂直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及其变化特征 |
4.1 土壤细菌 |
4.2 土壤真菌 |
4.3 土壤放线菌 |
4.4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质量分布的影响 |
5.1 土壤酶活性的水平分布 |
5.2 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差异 |
5.3 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 |
5.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 |
5.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
5.6 土壤质量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
5.6.1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土壤质量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
5.6.2 桉树林下土壤质量季度间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施加生物和益生菌对桉树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6.1 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 |
6.2 多样性指数分析 |
6.3 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类型碳源利用的差异 |
6.4 生物炭和益生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主成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林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7.1 Illumina焦磷酸测序结果及其序列分析 |
7.2 基于OTU的细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7.3 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 |
7.4 基于分类地位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7.4.1 土壤样品细菌群落组成 |
7.4.2 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分布差异 |
7.4.3 基于OTUs的主成分分析 |
7.4.4 基于OTUs的 Heatmap热点图分析 |
7.5 土壤细菌遗传多样性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
7.5.1 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与的相关性 |
7.5.2 土壤优势细菌菌群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 |
7.5.3 细菌优势菌群与土壤理化性质冗余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林木及林下草灌木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
8.1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幼苗树高的影响 |
8.2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地径的影响 |
8.3 施加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不同部位干生物量的影响 |
8.4 生物炭和益生菌对桉树林下草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
8.5 生物炭和益生菌施加对桉树林下草灌木干生物量的影响 |
8.6 生物炭和益生菌施加对植物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8.7 桉树不同部位营养元素配比 |
8.8 叶片养分含量、叶绿素含量与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关联性分析 |
8.9 桉树生长量和生物量与林下土壤优势细菌丰度的关联性分析 |
8.10 桉树各部位和林下草灌木养分含量与林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关联性分析 |
8.11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1.1 水平分布 |
9.1.2 垂直分布 |
9.1.3 季度分布 |
9.2 讨论 |
9.3 主要创新点 |
9.4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广西桉树人工林入侵植物营养与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生物入侵研究现状 |
2.1.1 外来入侵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与分布 |
2.1.2 入侵种与土壤间的相互作用 |
2.1.3 气候变化中的入侵物种 |
2.1.4 外来入侵种的治理 |
2.2 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
2.2.1 针对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研究手段 |
2.2.2 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 |
2.2.3 生物入侵地区的土壤微生物 |
2.2.4 人工林中的土壤微生物 |
2.3 桉树人工林研究现状 |
2.4 桉树林生物入侵研究现状 |
2.5 本文的创新点 |
2.5.1 入侵植物是否争肥 |
2.5.2 入侵植物根区微生物与桉树根区微生物种类的异同 |
2.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6.1 研究内容 |
2.6.2 技术路线 |
3.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样品采集与生物量调查 |
3.3.2 植物、土壤营养组分测定方法 |
3.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生物量结果与分析 |
3.4.2 土壤养分水平分析 |
3.4.3 植物养分水平分析 |
3.4.4 土壤、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 |
3.5 讨论 |
3.5.1 入侵种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
3.5.2 桉树人工林下入侵种的入侵机制 |
3.6 小结 |
4.桉树样地桉树根区与入侵种根区土壤微生物异同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微生物碳的测定 |
4.1.3 高通量测序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微生物碳 |
4.2.2 高通量测序 |
4.3 讨论 |
4.3.1 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丰度、多样性以及优势类群 |
4.3.2 根瘤菌在不同样地中的分布 |
4.3.3 不同样品根区的差异指示菌 |
4.4 小结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广西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密度效应及可持续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马尾松资源现状 |
1.3 人工林经营与研究概况 |
1.3.1 林分密度效应研究进展 |
1.3.2 林分密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3.3 林分生长规律研究进展 |
1.4 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及水源涵养研究 |
1.5 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调查 |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3 凋落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3.5 凋落物理化特性测定 |
2.4 计算方法 |
2.4.1 林分生长指标 |
2.4.2 树木干形指标 |
2.4.3 直径结构分布 |
2.4.4 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
2.4.5 土壤物理性质 |
2.5 分析方法 |
2.5.1 方差分析 |
2.5.2 回归分析 |
2.5.3 相关性分析 |
2.5.4 主成分分析 |
2.5.5 典型相关分析 |
2.5.6 灰色关联分析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生长特性及预测模型 |
3.1.1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树高生长规律 |
3.1.2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直径生长规律 |
3.1.3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单株材积生长规律 |
3.1.4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蓄积生长规律 |
3.2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干形特征及预测模型 |
3.2.1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干形演变特征 |
3.2.2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干形回归分析 |
3.3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自然稀疏及预测模型 |
3.3.1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自然稀疏特征 |
3.3.2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自然稀疏模型预测 |
3.4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直径结构分布预测 |
3.4.1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直径分布特征 |
3.4.2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直径概率密度分布 |
3.5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森林成熟研究 |
3.5.1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材种出材量 |
3.5.2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数量成熟 |
3.5.3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工艺成熟 |
3.5.4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经济成熟 |
3.5.5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成熟龄综合评估 |
3.6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凋落物理化特性 |
3.6.1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凋落物分布特征 |
3.6.2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凋落物水源涵养 |
3.6.3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凋落物养分特征 |
3.6.4 凋落物理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3.7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土壤理化性质 |
3.7.1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土壤物理性质 |
3.7.2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土壤化学性质 |
3.7.3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3.8 马尾松生长特性与地力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3.9 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 |
3.9.1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3.9.2 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 |
3.9.3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3.9.4 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与分级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生长特性 |
4.2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生长规律 |
4.3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水源涵养 |
4.4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养分特征 |
4.5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经济效益 |
4.6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培育技术 |
第五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5)中国杉木人工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中国杉木人工林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Meta分析 |
2.1 资料来源和方法 |
2.1.1 资料来源 |
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杉木人工林叶片N、P含量和N:P变化格局 |
2.2.2 叶片N、P含量和N:P随地理变量的变化趋势 |
2.2.3 叶片N、P含量和N:P随气候变量的变化趋势 |
2.2.4 叶片N、P含量和N:P随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 |
2.2.5 冗余分析(RDA) |
2.3 讨论 |
2.3.1 中国杉木叶片N、P含量和N:P变化格局 |
2.3.2 林龄对杉木叶片N、P含量和N:P的影响 |
2.3.3 杉木叶片化学计量特征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
2.4 小结 |
3 中国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试验设计和样品采集 |
3.1.3 样品分析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描述性统计 |
3.2.2 SOC、TN和 TP之间相互关系 |
3.2.3 环境变量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中国杉木人工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格局 |
3.3.2 土壤SOC、TN和 TP含量间的耦合关系 |
3.3.3 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影响因素 |
3.4 小结 |
4 中国杉木人工林凋落叶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试验设计和样品采集 |
4.1.3 样品分析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 |
4.2.1 杉木凋落叶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模式 |
4.2.2 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随地理和气候变量的变化 |
4.2.3 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随土壤化学变量的变化 |
4.2.4 层次划分分析 |
4.3 讨论 |
4.3.1 杉木凋落叶C、N、P化学计量特征模式 |
4.3.2 凋落叶C、N、P化学计量特征影响因素 |
4.4 小结 |
5 中国杉木人工林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及养分重吸收特征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试验设计和样品采集 |
5.1.3 样品分析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 |
5.2.1 杉木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和Nu RE |
5.2.2 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和Nu RE的空间格局 |
5.2.3 林分年龄、气候、植物和土壤养分变量对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和Nu RE的空间格局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杉木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和Nu RE的总体格局 |
5.3.2 杉木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和Nu RE的空间变化格局 |
5.4 小结 |
6 中国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养分限制 |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试验设计和样品采集 |
6.1.3 样品分析 |
6.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 |
6.2.1 叶片、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与养分重吸收效率(Nu RE) |
6.2.2 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异性 |
6.2.3 Nu RE和土壤、叶片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
6.3 讨论 |
6.3.1 杉木叶片低N含量和N:P,高P含量 |
6.3.2 低N空间变异性 |
6.3.3 高的磷重吸收效率(PRE) |
6.4 小结 |
7 立地条件对杉木人工林树木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
7.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试验设计和样品采集 |
7.1.3 样品分析 |
7.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7.2 结果 |
7.2.1 不同立地指数间土壤和树木化学计量特征 |
7.2.2 树木C、N和P之间灵活的耦合关系 |
7.2.3 土壤和植物N、P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灵活内稳性关系 |
7.2.4 植物养分重吸收与土壤养分状况之间的灵活权衡关系 |
7.3 讨论 |
7.3.1 立地条件对树木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7.3.2 化学计量灵活性调节立地条件对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森林资源核算 |
1.2.2 自然资源账户与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 |
1.2.3 国外环境审计与中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创新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与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及重点与难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森林资源与森林资源核算 |
2.1.1 森林资源的内涵、分类与特征 |
2.1.2 森林资源核算的内涵与原则 |
2.1.3 森林资源核算的指标体系 |
2.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与净资产 |
2.2.1 森林资源资产的确认与分类 |
2.2.2 森林资源负债的核算必要性以及分类与特征 |
2.2.3 森林资源净资产的确认及意义 |
2.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理论 |
2.3.1 森林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 |
2.3.3 森林资源核算理论 |
2.3.4 委托代理理论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
3 研究区概况 |
3.1 湖南省自然地理概况 |
3.2 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3 湖南省森林资源概况 |
4 森林资源核算方法 |
4.1 森林资源资产核算方法 |
4.1.1 森林资源的计量属性与评估方法 |
4.1.2 林地资产核算方法 |
4.1.3 林木资产核算方法 |
4.1.4 生态服务核算方法 |
4.2 森林资源负债与净资产核算方法 |
4.2.1 森林资源负债的核算方法 |
4.2.2 森林资源净资产核算方法 |
5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构建 |
5.1 传统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作用 |
5.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内涵及其定位 |
5.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建议结构 |
5.3.1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国际经验 |
5.3.2 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设想 |
5.4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
5.5 现阶段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困难 |
5.5.1 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性困难 |
5.5.2 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在业务与技术上的困难 |
5.5.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干部离任审计中的局限性 |
6 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与净资产的核算 |
6.1 林地资产的核算 |
6.1.1 林地资产核算结果 |
6.1.2 林地资产核算结果分析 |
6.2 林木资产账面价值的核算 |
6.2.1 林木资产账面价值核算结果 |
6.2.2 林木资产账面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
6.3 森林生态服务的核算 |
6.3.1 涵养水源的核算 |
6.3.2 固土保肥的核算 |
6.3.3 固碳释氧的核算 |
6.3.4 净化大气的核算 |
6.3.5 积累营养物质的核算 |
6.3.6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算 |
6.3.7 生态服务功能汇总核算 |
6.4 森林资源综合负债与净资产的核算 |
6.4.1 森林资源负债的核算 |
6.4.2 森林资源净资产的核算与分析 |
7 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 |
7.1 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索编制 |
7.1.1 编制资产负债表前的年终清理与账务准备 |
7.1.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步骤 |
7.1.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结果 |
7.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分析 |
7.2.1 森林资源资产结构变化的动态分析 |
7.2.2 森林资源质量变化分析 |
7.2.3 有林地、防护林地及其他林地增长率分析 |
7.2.4 公益林和商品林面积结构变化动态分析 |
7.2.5 林业与非林业经营活动减少森林资源分析 |
7.2.6 资产负债率与资本积累率分析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1.1 优先解决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性困难 |
8.1.2 统一标准,集中克服业务与技术上的困难 |
8.1.3 充分发挥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离任审计中的作用 |
8.1.4 研究展望 |
8.2 创新与不足 |
8.2.1 研究创新 |
8.2.2 研究的不足 |
8.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林木资源分类 |
附录 B 计算森林资源预计负债用的年金现值系数表(部分) |
附录 C SNA-2008国家资产负债表 |
附录 D SEEA-2012价值型资源账户概念格式 |
附录 E 中国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价值量)核算表 |
附录 F 林地租赁合同书 |
附录 G IPCC推荐使用的木材密度(D) |
附录 H (按龄组)2014-2016湖南省优势树种调节水量 |
附录 I 长沙市城区供水用户分类 |
附录 J (按龄组)2014-2016湖南省优势树种涵养水源价值 |
附录 K 大气污染物当量值(部分) |
附录 L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刺槐人工林转换模式对群落结构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生物入侵研究进展 |
1.1.1 生物入侵的危害 |
1.1.2 生物入侵机制 |
1.2 森林转换研究进展 |
1.2.1 森林转换效应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1.2.2 森林转换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3 森林转换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
1.2.4 森林转换的其它方面影响 |
1.3 刺槐研究进展 |
1.3.1 刺槐的繁殖特性 |
1.3.2 林下植被同质化 |
1.3.3 刺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1.4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 研究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刺槐林和萌生林生长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地点 |
2.1.2 样地设置与采样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刺槐萌生林林分的生长特征 |
2.2.2 刺槐萌生林林分的生物量 |
2.2.3 刺槐萌生对生产力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刺槐林生长过程 |
2.3.2 刺槐生物量和生产力 |
2.4 小结 |
第三章 刺槐林和萌生林养分分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地点 |
3.1.2 样地设置与采样 |
3.1.3 林下植被调查 |
3.1.4 C、N、P养分测定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
3.2.2 乔木层各器官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 |
3.2.3 灌草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 |
3.2.4 群落尺度上C、N、P分配特征 |
3.3 讨论 |
3.3.1 萌生林转换模式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
3.3.2 C、N、P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 |
3.3.3 C、N、P养分储量及分配 |
3.4 小结 |
第四章 萌生林转换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地点 |
4.1.2 样地设置与采样 |
4.1.3 土壤性质测试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换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2 转换模式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4.2.3 转换模式对土壤阳离子的影响 |
4.2.4 转换模式对土壤酶的影响 |
4.2.5 转换模式对土壤碳氮同位素的影响 |
4.2.6 转换模式对根际养分富集效应的影响 |
4.2.7 土壤养分、酶、离子和化学计量之间的相关性 |
4.2.8 转换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土壤养分的转换效应 |
4.3.2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转换效应 |
4.3.3 土壤酶的转换效应 |
4.3.4 土壤碳氮同位素的转换效应 |
4.3.5 土壤质量的转换效应 |
4.4 小结 |
第五章 萌生林转换模式对土壤细菌组成结构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地点 |
5.1.2 样地设置与采样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高通量测序数据的优化分析 |
5.2.2 转换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5.2.3 转换效应对土壤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 |
5.2.4 转换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5.2.5 土壤细菌群落和土壤性质关联分析 |
5.2.6 转换模式中土壤变量对固氮菌群落重要性分析 |
5.3 讨论 |
5.3.1 转换效应对土壤细菌结构组成作用机制 |
5.3.2 土壤细菌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萌生林转换模式对土壤氮矿化和固氮菌组成结构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地点 |
6.1.2 样地设置与采样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换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转换模式对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 |
6.2.3 土壤氮矿化速率和土壤养分相关性 |
6.2.4 转换模式对土壤固氮菌多样性的影响 |
6.2.5 转换模式对土壤固氮菌组成的影响 |
6.2.6 转换模式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6.2.7 土壤固氮菌和氮矿化关联分析 |
6.2.8 转换模式中土壤变量对固氮菌群落重要性分析 |
6.3 讨论 |
6.3.1 土壤养分的转换效应 |
6.3.2 土壤氮矿化的转换效应 |
6.3.3 固氮菌组成结构的转换效应 |
6.3.4 固氮菌和土壤氮矿化相关性 |
6.4 小结 |
第七章 赤松人工林转换模式对群落结构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研究地点 |
7.1.2 样地设置及采样 |
7.1.3 林下植被调查 |
7.1.4 土壤性质测定方法 |
7.1.5 土壤粒径分形方法 |
7.1.6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林下植被特征 |
7.2.2 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 |
7.2.3 土壤颗粒粒径分布频率特征 |
7.2.4 土壤颗粒组成和单重分形 |
7.2.5 土壤多重分形特征 |
7.2.6 土壤分形特征参数与养分相关性 |
7.2.7 土壤质量 |
7.3 讨论 |
7.3.1 林下植被的转换效应 |
7.3.2 土壤养分的转换效应 |
7.3.3 土壤颗粒特征与单形维数的转换效应 |
7.3.4 土壤多重分形的转换效应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资助项目 |
(8)桂西南巨尾桉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动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森林凋落物的研究概况 |
1.2.1 森林凋落物研究的发展简史 |
1.2.2 凋落物类型的研究 |
1.2.3 森林凋落量的研究 |
1.2.4 森林凋落物动态变化的研究 |
1.2.5 森林凋落物分解的研究 |
1.2.6 森林凋落物研究展望 |
1.3 巨尾桉人工林的研究进展 |
1.3.1 巨尾桉人工林生长特性的相关研究 |
1.3.2 巨尾桉人工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相关研究 |
1.3.3 巨尾桉人工林凋落物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与试验林概况 |
2.1.1 地理状况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土壤概况 |
2.1.4 试验林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凋落物的收集 |
2.2.2 土壤样品采集 |
2.3 凋落物及土壤样品分析 |
2.3.1 凋落物养分元素测定 |
2.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巨尾桉人工林凋落物产量、组成及月动态变化 |
3.1.1 凋落物年产量及组成特征 |
3.1.2 凋落物年产量的季节变化 |
3.1.3 凋落物年产量的月动态变化 |
3.2 巨尾桉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及月动态变化 |
3.2.1 凋落物养分年归还量 |
3.2.2 凋落物叶养分归还月动态变化 |
3.3 巨尾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 |
3.3.1 土壤容重和孔隙状况 |
3.3.2 土壤水分状况 |
3.3.3 土壤化学性质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桉树人工林采伐剩余物分解与养分释放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 |
1.3 采伐剩余物分解 |
1.3.1 分解过程 |
1.3.2 分解过程中养分动态释放 |
1.3.3 分解的影响因素 |
1.3.4 研究方法 |
1.4 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 |
1.5 土壤肥力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地上生物量调查 |
2.3.2 野外分解实验 |
2.3.3 土壤样品采集 |
2.3.4 生长量的测定 |
2.3.5 样品测定 |
2.3.6 生物量回归模型 |
2.3.7 剩余物分解模型 |
2.3.8 统计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2.5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桉树地上生物量与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养分储量 |
3.1.1 生物量回归模型 |
3.1.2 地上生物量及其分配 |
3.1.3 地上各组分养分浓度及养分储量 |
3.1.4 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储量 |
3.2 采伐剩余物分解及养分释放 |
3.2.1 剩余物初始化学组成及化学计量比 |
3.2.2 剩余物质量残留率 |
3.2.3 剩余物Olson分解速率模型 |
3.2.4 剩余物养分释放 |
3.2.5 剩余物分解的相关分析 |
3.3 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动态影响 |
3.3.1 土壤物理性质 |
3.3.2 土壤化学性质 |
3.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
3.3.4 土壤酶活性 |
3.4 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林分生长的动态影响 |
3.4.1 地径 |
3.4.2 胸径 |
3.4.3 树高 |
3.5 剩余物分解养分释放与土壤肥力的相关分析 |
3.5.1 剩余物分解养分释放与土壤pH、有机质及大量元素的相关关系 |
3.5.2 剩余物分解养分释放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相关关系 |
3.5.3 剩余物分解养分释放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相关关系 |
4. 讨论 |
4.1 桉树地上生物量与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养分储量 |
4.1.1 生物量回归模型的选择 |
4.1.2 桉树地上生物量与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养分储量 |
4.2 采伐剩余物分解与养分释放 |
4.2.1 采伐剩余物分解 |
4.2.2 采伐剩余物养分释放 |
4.2.3 剩余物分解的相关性分析 |
4.3 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动态影响 |
4.3.1 土壤物理性质 |
4.3.2 土壤化学性质 |
4.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 |
4.4 不同剩余物管理措施对林分生长的动态影响 |
4.5 剩余物分解养分释放与土壤肥力的相关分析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和密度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森林的天然更新、密度调控及作业法研究概况 |
1.2.1 森林天然更新研究概况 |
1.2.2 森林密度调控研究概况 |
1.2.3 森林作业法研究概况 |
1.3 米老排树种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
1.3.1 生物学特性 |
1.3.2 生态学特性 |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和土壤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植被 |
2.2 试验林及试验材料概况 |
2.2.1 试验林概况 |
2.2.2 种子萌发试验材料概况 |
2.3 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
2.3.1 米老排天然更新研究的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
2.3.2 密度对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影响的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
2.3.3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影响的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4.1 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
2.4.2 密度对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影响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
2.4.3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影响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三章 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研究及带状皆伐作业法设计 |
3.1 带状皆伐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的时空动态及预测 |
3.1.1 种子雨的数量及组成 |
3.1.2 种子雨的季节动态 |
3.1.3 皆伐迹地内种子雨的空间分布 |
3.1.4 皆伐迹地内种子雨空间分布的预测模型 |
3.2 采伐方式及环境因子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 |
3.2.1 采伐方式对种子更新幼树分布的影响 |
3.2.2 采伐方式对天然更新幼树更新密度、更新频度及生长的影响 |
3.2.3 林缘距离对天然更新幼树更新密度及更新频度的影响 |
3.2.4 采伐方式对种子更新幼树直径及树高结构的影响 |
3.2.5 环境因子对种子更新幼树更新密度和更新频度的影响 |
3.3 光照强度及凋落物对米老排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1 遮荫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3.3.2 凋落物对米老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3.4 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的设计 |
3.4.1 设计依据 |
3.4.2 适用条件 |
3.4.3 目标林相 |
3.4.4 主要经营技术措施及指标 |
3.4.5 带状皆伐作业法的小班作业设计案例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第四章 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
4.1 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种子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
4.1.1 间苗对林分平均生长的影响 |
4.1.2 间苗对林分优势木生长的影响 |
4.1.3 间苗对林分径阶结构的影响 |
4.2 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萌生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
4.2.1 密度对萌生幼龄林平均生长的影响 |
4.2.2 密度对萌生林优势木生长的影响 |
4.2.3 密度对林分蓄积量生长的影响 |
4.2.4 密度对萌生幼龄林直径分布结构的影响及模型拟合 |
4.3 不同更新方式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差异分析 |
4.3.1 不同更新方式天然更新幼龄林平均生长的差异分析 |
4.3.2 不同更新方式天然更新幼龄林优势木生长的差异分析 |
4.3.3 不同更新方式天然更新幼龄林径阶分布的差异分析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过程的影响 |
5.1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平均木生长的影响 |
5.1.1 密度对平均木胸径生长的影响 |
5.1.2 密度对平均木树高生长的影响 |
5.1.3 密度对平均木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
5.2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优势木生长的影响 |
5.2.1 密度对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 |
5.2.2 密度对优势木树高生长的影响 |
5.2.3 密度对优势木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
5.3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
5.4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平均实验形数的影响 |
5.5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径阶分布的影响 |
5.6 不同密度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的回归拟合及预测 |
5.6.1 QS试验林生长模型拟合分析 |
5.6.2 SP试验林生长模型拟合分析 |
5.7 讨论与小结 |
5.7.1 讨论 |
5.7.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在林分内外分布的时空动态 |
6.1.2 采伐方式及环境因子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 |
6.1.3 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
6.1.4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6.1.5 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的应用 |
6.2 讨论 |
6.2.1 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及抚育的适宜作业参数 |
6.2.2 带状皆伐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在林缘外的扩散模型 |
6.2.3 米老排人工林不同采伐迹地天然更新的效果及分布 |
6.2.4 光照及凋落物对米老排种子萌发的影响 |
6.2.5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
6.2.6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6.2.7 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的设计及应用 |
6.3 展望 |
6.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林木生长与养分动态模型研究 Ⅶ桉树的有效养分浓度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高效特色林碳储量特征与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D]. 马学威.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2]生物炭、益生菌对桉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林木生长的影响[D]. 任涵. 广西大学, 2020(01)
- [3]广西桉树人工林入侵植物营养与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D]. 张雨蒙. 广西大学, 2020(02)
- [4]广西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密度效应及可持续经营研究[D]. 陈旋. 广西大学, 2020(02)
- [5]中国杉木人工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D]. 童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D]. 袁继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5)
- [7]刺槐人工林转换模式对群落结构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机制[D]. 李坤. 山东农业大学, 2019
- [8]桂西南巨尾桉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动态特征[D]. 周弘愿. 广西大学, 2019(06)
- [9]桉树人工林采伐剩余物分解与养分释放特征[D]. 翁怡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10]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和密度调控研究[D]. 唐继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