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udies of the Extraction of Phenol by N-Octanoylpyrrolidine(论文文献综述)
王福田[1](2021)在《不同产区、生长形态和烹制方式下青蟹营养和感官品质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之一,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价值较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地理环境,生长条件不同,不同产区的青蟹的营养品质可能有所差异。此外,随着青蟹产业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迫切的需要对青蟹的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全面合理的评价青蟹品质提供基础数据。此外,对青蟹的另一种生长形态黄油蟹的研究尚未较好地开展,因此对黄油蟹的品质急需进行初步的了解。当前青蟹的食用方式主要是蒸煮的烹饪方式,但是人们对于煮制和蒸制青蟹的感官品质的差异了解较少,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为消费者食用青蟹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三种产区(渤海、东海、南海)雌雄青蟹的肌肉,肝胰腺,性腺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随后利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味觉活度值分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对其感官品质进行分析比较;随后对正常青蟹,黄油蟹前体,黄油蟹的营养和感官品质进行初步的了解;最后,对冷水煮,热水煮,冷水蒸,热水煮四种烹制方式的青蟹的感官品质进行比较。(1)渤海、东海和南海的青蟹均具有较高的灰分含量,肌肉粗蛋白含量均在15%以上,性腺粗蛋白含量均在25%以上。雌蟹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在70以上,东海和南海雄蟹肌肉EAAI较低;渤海和南海青蟹肝胰腺中EAAI均大于60,仅东海雌蟹肝胰腺EAAI较低;雄蟹和雌蟹性腺的EAAI均大于70。三大产区青蟹的矿物质含量均比较丰富,且雌蟹肌肉、肝胰腺均具有较高含量的Zn。在肌肉和性腺组织中,EPA、DH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均较高,肝胰腺EPA,DHA和PUFA含量相对于肌肉和性腺较低。通过综合分析可以认为渤海和东海青蟹肌肉的营养品质优于南海青蟹,肝胰腺为渤海青蟹营养品质较优,性腺为东海雄蟹、渤海和东海雌蟹性腺营养价值较好。综上,渤海雌雄青蟹的营养品质相对较好。(2)通过味觉活度值(TAV)分析发现,肌肉主要以甜味为主,甜味主要来源为Arg、Gly和Ala;肝胰腺具有甜味和鲜味,鲜味的主要来源是Glu,甜味的主要来源为Ala和Arg;性腺也具有较强的甜味和鲜味,甜味主要来源是Arg,鲜味主要是Glu。肌肉、肝胰腺和性腺的第一和第二主成分之和均大于90%;通过分析发现醛类物质是青蟹可食部位主要的风味来源,多种醛类物质在渤海、东海和南海青蟹可食部位中均被检出,且肝胰腺中检出多种不饱和醛类物质,风味相对较为独特。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渤海和东海雄蟹肌肉、南海雌蟹肌肉、东海雌雄蟹肝胰腺、渤海雄蟹和南海雌蟹性腺的感官品质较好。综上渤海雄蟹和东海雌蟹整体感官品质较好。(3)黄油蟹是一种没有性腺的特殊青蟹生长形态。正常青蟹、黄油蟹前体和黄油蟹的可食组织中均具有较高的灰分和粗蛋白含量,肝胰腺和性腺具有较高的粗脂肪含量。黄油蟹肌肉和肝胰腺的必需氨基酸(EAA)及EAAI较高,但正常青蟹性腺的EAA和EAAI较高。三者可食部位的矿物质含量均较高,均可以视为良好的矿物质来源。通过TAV分析发现,肌肉整体滋味偏甜,甜味主要来源于Gly、Arg和Ala;肝胰腺和性腺滋味偏鲜甜,鲜味主要来源是Glu,甜味主要来源是Ala。黄油蟹及其前体的风味相对较优。综上,正常青蟹的性腺的营养品质略好,但黄油蟹及其前体的肌肉和肝胰腺的营养品质相对较好,且黄油蟹及其前体的滋味和风味相对较好。(4)对热水蒸、热水煮、冷水蒸和冷水煮(热蒸、热煮、冷蒸和冷煮)青蟹的感官品质进行分析发现,肌肉整体滋味偏甜,甜味主要来源为Gly、Ala和Arg;肝胰腺的滋味偏鲜甜,鲜味主要来源于Glu,而甜味来源于Arg,苦味主要来源于Val;雄蟹性腺偏鲜,雌蟹偏甜,鲜味主要来源于Glu,甜味主要来源是Arg和Ala,苦味来源主要是Lys和His。四者烹制方式的青蟹的肌肉、肝胰腺和性腺的第一和第二主成分之和均大于90%。通过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现,四者烹制方式青蟹可食部位的风味主要来源不仅仅是醛类物质,含N类物质可能也对风味有一定的贡献。通过综合分析可以认为冷蒸雄蟹肌肉、热蒸雌蟹肌肉、冷蒸雄蟹肝胰腺、冷蒸和热蒸雌蟹肝胰腺、冷蒸雌雄蟹性腺的感官品质相对较好。综上,冷蒸青蟹的感官品质相对较好。
高雪[2](2020)在《中短波红外联合热风干燥工艺对香菇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香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菌之一,在全球蘑菇的产量中占到了25%的比例,比其他任何品种增长速度都快,然而鲜香菇含水量可达80%95%,在常温下贮藏易腐烂变质,影响其商品价值,通常对其进行干燥加工以延长保存期限,同时还能增加其风味物质。但至今为止有关提高香菇质量和干燥系统的能源使用率的系统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以香菇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单一干燥工艺和联合干燥工艺对香菇干燥特性、单位能耗、营养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了解在不同干燥温度和不同水分转换点条件下,中短波红外干燥、热风干燥、中短波红外—热风干燥、热风—中短波红外干燥对香菇的干燥时间、单位能耗、硬度、体积收缩率、复水比、蛋白质、总糖、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单一干燥工艺对香菇干燥特性和品质的研究表明:MIRD70℃香菇综合品质评价相对较好,干燥速率较快,但单位能耗相对较高。MIRD和HAD香菇对比,MIRD的干燥时间相对较短,且MIRD的硬度、体积收缩率、复水比、微观结构和营养指标这些指标都优于HAD,但能耗高于HAD。挥发性化合物异戊醇、正己醇、1-辛烯-3-醇、甲基磺酰甲烷、4-羟基丁酸乙酰酯、乙酸和异丁酸等物质的相对含量在MIRD干制香菇中较高于HAD,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干燥速率提高,干燥时间缩短。过高的干燥温度和过长的干燥时间会使干香菇的硬度增大、体积收缩率增大、复水比减小、组织坍塌和细胞损伤增大、营养物质含量减少、某些挥发性成分损失。2.不同联合干燥工艺对香菇干燥特性和品质的研究表明:香菇联合干燥工艺为MIRD70℃—HAD50℃(水分转换点70%)时综合评价相对较好,干燥速率较快、品质较好、单位能耗较低。干燥工艺为MIRD70℃—HAD70℃(水分转换点25%)时香菇干燥时间最短,为440 min,干燥工艺为MIRD70℃—HAD50℃(水分转换点70%)时香菇干燥时间相对较短,为830 min,香菇硬度相对较小,为15523 g,体积收缩率相对较小,为73.77%,复水比相对较大,为342.61%。干燥工艺为MIRD70℃—HAD60℃(水分转换点25%、40%和70%)、HAD50℃—MIRD70℃(水分转换点40%)时总糖含量相对较大,分别为37.91%、37.74%、37.98%和38.12%;干燥工艺为MIRD70℃—HAD50℃(水分转换点70%)时总糖含量相对次之,为37.00%。干燥工艺为HAD50℃—MIRD70℃(水分转换点25%)的粗蛋白含量相对较大,为29.81 g/100g;干燥工艺为MIRD70℃—HAD50℃(水分转换点70%)时粗蛋白含量相对次之,为28.11 g/100g。干燥工艺为MIRD70℃和MIRD50℃时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大,分别为2.83 mg/100g和2.47mg/100g。所有干燥工艺的香菇维生素B2含量都较鲜香菇明显增加。在干燥工艺为MIRD70℃—HAD50℃(水分转换点70%)中共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挥发性成分为1-辛烯-3-醇、苯甲醇、苯乙醇、二甲基三硫醚等。干燥工艺为MIRD70℃—HAD50℃(水分转换点70%)时总单位能耗最小,为23.39 kJ/g。3.结论:干燥工艺为MIRD70℃—HAD50℃(水分转换点70%)时综合品质和单位能耗相对较优。干燥工艺为MIRD70℃—HAD50℃(水分转换点70%)时香菇干燥时间为830 min,硬度为15523 g,体积收缩率为73.77%,复水比为342.61%,总糖含量为37.00%,粗蛋白含量为28.11 g/100g,共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挥发性成分为1-辛烯-3-醇、苯甲醇、苯乙醇、二甲基三硫醚等,总单位能耗为23.39 kJ/g。本实验为深入优化香菇节能提质干燥生产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对香菇的商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任俊涛[3](2020)在《功能性聚乙炔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分支,功能化聚乙炔的结构设计、合成方法及性能研究一直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功能基团在聚乙炔上的引入赋予其许多独特的功能,如非线性光学、液晶性、荧光性、生物活性和气体透过性等,这使得聚乙炔衍生物在诸如手性分离、液晶、荧光和气体渗透膜材料等许多领域有了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论文就功能性聚乙炔新合成途径及功能两方面开展研究,建立起几种新的可用于聚乙炔后功能化修饰的合成方法,并设计合成了可用于有机电池电极材料的单取代功能聚乙炔。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一种基于动态亚胺反应聚合后修饰方法,由一种聚合物前驱体得到一系列不同功能性的单取代聚乙炔。首先合成了含亚胺功能侧基的高分子量单取代聚乙炔,并以此为前驱体,与多种胺化合物的亚胺转化反应成功制备了相应的单取代聚乙炔。该反应条件温和,无需任何催化剂参与,且由实时氢谱证明了反应的完全转化。聚合物性能研究表明手性功能基团的引入成功诱导聚乙炔主链形成单一取向的螺旋结构;4-胺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的成功引入使得相应的单取代聚乙炔可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用于有机锂电池,并表现出快速可逆的充放电能力。考虑到多种胺化合物的商业易得性及温和的反应条件,亚胺转化反应可作为一种通用的聚合后修饰方法用于功能材料的制备。2.尽管酰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组分在生物体和合成聚合物中普遍存在,但基于酰胺选择性转化反应制备功能高分子的聚合后修饰方法研究欠缺。基于此,我们设计合成了含N,N-Boc2-苯甲酰胺侧基的单取代聚乙炔,并以此为前驱体进行后修饰反应。以(R)-/(S)-(-)-1-苯基乙胺和1-(9-蒽基)甲胺作为亲核试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可与聚合物前驱体完全进行转酰胺化反应,所得聚合物分别表现出单一取向的螺旋构型及荧光增强的特性。与醇类化合物的反应需要更强的反应条件。基于三甘醇单甲醚所得聚乙炔的表面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引入赋予聚乙炔可逆的充放电能力,可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用于有机锂电池。3.基于胺化合物的多样性反应,通过聚合前驱体的设计扩展了两种聚乙炔后功能化方法。首先设计合成了侧基含芳基胺基甲酸酯的聚乙炔,将其作为前驱体,利用氨基甲酸酯与伯胺及芳胺等胺类小分子的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合成了含脲基功能基团的聚乙炔衍生物。利用脲基与不同阴离子的氢键作用,在加入不同种类的阴离子时,PIV-1b的四氢呋喃溶液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且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吸收峰随之出现一定的红移变化,表明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阴离子识别材料。另外,设计合成了含硫内酯侧基的单取代聚乙炔,并以此为前驱体,通过胺基与硫内酯的开环反应并结合thiol-ene反应,成功得到了一系列聚乙炔衍生物,实现了一步法同时对聚乙炔结构单元双重后修饰。4.设计合成了两种噻蒽功能化的乙炔单体,采用[(nbd)RhCl]2/Et3N催化体系进行聚合,得到相应的两种高分子量聚合物PV-1和PV-2(Mn=33 × 103和44 ×103)。热失重测试显示其起始分解温度均超过240℃,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以两种聚合物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组装了锂电池。循环伏安测试显示此两种聚合物具有稳定、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池测试表明:在4.1 V vs Li/Li+的放电电压下,两种聚合物组装的电池分别显示出33和100 mA h/g的电池比容量。虽然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两组电池的比容量都出现了下降,但其中基于PV-2的电池在20圈循环后仍能保持超过240 mW h/g的电池比能量,明显高于常用的商业锂离子电池(≤200 mW h/g)。
林殿朝[4](2020)在《乙醛酸电化学脱羧构建C(=O)-C(sp2)、C(=O)-N键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有机合成利用电子这一“清洁”的试剂替代传统的氧化剂或者还原剂,有效减少了常规合成方法中化学试剂所产生的废物,是一种公认的绿色合成手段。电有机合成技术可分为直接电合成和间接电合成:前者通过反应底物或者中间体在电极上直接得失电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后者则是利用电催化剂在电极上发生电子转移生成稳定的中间体,进而对反应物质进行氧化还原。由于电有机合成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绿色可持续,因此,近几年来,电有机合成技术已经成为有机合成领域的一大热点,利用电有机合成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反应和新合成策略层出不穷。利用羧酸进行脱羧偶联反应来构建新的化学键是有机合成中一种常见的策略。作为一个“古老的”经典电化学反应,Kolbe电解脱羧反应自19世纪被发现至今依旧热门。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利用电化学手段进行脱羧偶联反应已经成为了构建碳-碳、碳-杂键的一种重要方法。乙醛酸是一种常见的C2羧酸。然而,利用乙醛酸作为C1合成子的脱羧偶联报道并不常见,利用电化学手段对乙醛酸进行脱羧的反应甚至未见报道。本文利用电化学技术,首次报道了对乙醛酸进行电化学脱羧偶联反应,实现了C(=O)-C(sp2)和C(=O)-N化学键的构建。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二章研究了乙醛酸与吲哚类化合物在胺催化下进行电化学脱羧偶联构建C(=O)-C(sp2)化学键的方法。该反应中使用二甲胺或者苯胺作为双功能催化剂,既降低了脱羧能垒,同时活化了甲酰基。当使用二甲胺作为催化剂时,催化剂负载量低至1 mol%。该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广,对于贫电子和富电子的吲哚环都适用,且无论是N-取代吲哚还是NH-吲哚都能顺利进行反应。机理实验显示,反应首先由乙醛酸与胺催化剂缩合生成亚胺酸中间体,在脱羧后与吲哚底物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产物。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为合成3-甲酰基吲哚类化合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第三章研究了乙醛酸与胺类化合物进行电化学脱羧偶联构建C(=O)-N化学键的方法。反应使用Cu(OAc)2?H2O作电催化剂,NiCl2?6H2O作为Lewis酸,碳酸铯作为碱,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官能团兼容性强。机理实验表明,反应首先由胺与乙醛酸缩合生成亚胺酸中间体,随后经历Hofer-Moest脱羧生成碳正离子,最后在水的作用下生成甲酰胺产物。
刘庆[5](2019)在《无过渡金属参与的氧化偶联反应研究》文中认为高效构建C-C键、C-X(杂)键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无过渡金属催化的氧化偶联反应是一类能够高效地构建C-C键、C-X键的重要合成方法,且该方法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近年来,该类反应引起了有机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本论文主要围绕着无过渡金属参与、原子经济性和操作便捷等特点展开,介绍了三种无过渡金属催化的氧化偶联反应,实现了α-氨基磷酸酯化合物、烯丙基胺类化合物、多取代恶唑化合物的制备,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工作:DDQ促进的C-P键偶联构筑α-氨基磷酸酯化合物该部分工作以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为氧化剂,在无过渡金属参与的温和氧化体系下,实现了仲胺α位sp3 C-H键与P-H键的交叉偶联反应构建C-P键,制备出相应的α-氨基磷酸酯化合物,产率高达99%。该方法便捷高效,具备高原子经济性和优秀的官能团兼容性。机理研究实验表明该反应过程中形成了亚胺中间体,并且存在自由基历程。该反应可以放大到克级规模并获得较好收率,对工业制备α-氨基磷酸酯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工作:DDQ促进的C-C键偶联构筑烯丙基胺化合物该部分工作继续对DDQ为氧化剂的氧化偶联体系进行开发,实现了分子间C-C键的直接氧化偶联。该方案在无过渡金属催化的温和氧化体系下,以烯丙基三丁基锡为烯丙基试剂,实现了仲胺α位sp3 C-H键的烯丙基化反应,制备出相应的烯丙基胺类化合物。并且,该方案对N-芳甲基苯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底物普适性。此外,通过核磁表征和控制实验发现,该反应过程中DDQ首先将N-苄基苯胺氧化成亚胺中间体,再与烯丙基锡试剂进行反应生成目标产物。第三部分工作:高价碘促进的分子内偶联/重排/环化反应构筑恶唑化合物该部分工作以高价碘为氧化剂,构建了无过渡金属参与的温和氧化体系,实现了烯醇亚胺类底物的氧化偶联/重排/环化反应,制备多取代恶唑化合物。通过自由基抑制实验发现该反应存在自由基历程,对照实验发现该反应先形成异恶唑中间体再转化成恶唑化合物,并且光照也能促进该转化过程。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也证实了目标产物为恶唑结构而非异恶唑结构。
管栋梁[6](2019)在《新型糖肽及脂肽类抗生素的设计、合成与抗耐药菌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抗生素是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然而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细菌逐渐进化出了与抗生素抗衡的耐药性,并且耐药性形势愈演愈烈。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有70万人死于耐药性细菌感染,如果不采取措施来遏制耐药性的进一步恶化或研发新的抗生素药物,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会升至1000万人,因此抗生素耐药性必将是人类现在和未来几十年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之一。在抗生素的兵器库中,糖肽类抗生素和环脂肽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分别作为人类抵御顽固耐药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临床上被用作严重耐药感染的紧急形势下最后的治疗手段,但是随着近年来对糖肽类抗生素甚至对多粘菌素耐药菌株的出现,这最后一道防线也变得岌岌可危,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正在步步逼近。在此严峻形势下,对这些天然产物来源的抗生素进行合理的有效的设计改造,得到相应的安全有效的半合成衍生物变得尤为重要,例如目前新一代糖肽类抗生素特拉万星、达巴万星和奥利万星的问世,同时目前对于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生素以及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半合成研究热情的高涨,有利于加快新一代抗菌药物研发速度,丰富当前匮乏的抗生素研发管线,暂时应对当前严重的耐药菌感染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三种天然产物来源的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出发,分别在新型万古霉素衍生物、新型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以及新型多粘菌素B类似物这三个章节五个课题中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总共合成制备得到219个新化合物。其中第一部分研究工作——“新型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是全文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研究较为深入的部分,包括从三种不同设计策略出发的糖基化修饰的万古霉素衍生物、靶向焦磷酸部分的万古霉素衍生物、靶向细胞膜的万古霉素衍生物三个课题。Lipid Ⅱ作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主要组成部分肽聚糖的前体,被称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生物合成的“阿基里斯之踵”,对细菌生存至关重要。万古霉素这类糖肽类抗生素主要的作用靶点就是Lipid Ⅱ,然而其结合部位的突变导致其与万古霉素这类糖肽抗生素的亲和力的下降正是这类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增加与耐药菌Lipid Ⅱ的结合亲和力,对于抵抗万古霉素耐药菌显得非常有意义。在万古霉素万古糖胺部位的亲脂修饰是有效提高这类万古霉素衍生物抗耐药菌活性的有效策略,研究较为广泛,但是疏水片段的引入往往也会导致半衰期的延长和积蓄毒性。因此,亲水片段常常被引入到这类亲脂-万古霉素衍生物中来调节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性质。我们在糖基化修饰的万古霉素衍生物课题中,设计并合成了51个在7位氨基酸间苯二酚部位和万古糖胺部位分别修饰亲水糖结构片段和疏水片段的万古霉素类似物,并且总结完善了构效关系。其中最佳化合物展示出了在抗MRSA、VISA、VRE等耐药菌株方面优于万古霉素64-1024倍以上的活性。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我们通过引入额外的糖结构片段能够有效的缩短半衰期,解决可能存在的积蓄毒性问题。而在机制方面显示额外的糖结构片段与Lipid Ⅱ末端二肽的相互作用也从一方面解释了该类化合物药效提高的可能原因。该课题提供了一种在亲脂-万古霉素衍生物上引入额外的糖基片段的设计策略,由此使得这类万古霉素衍生物具有增强的抗菌活性、最佳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以及低毒性的优良类药性质。在靶向焦磷酸部分的万古霉素衍生物课题中,我们主要在万古霉素母核上增加靶向焦磷酸部分的金属螯合分子或者联合搭配亲脂以及半乳糖结构片段的修饰,共设计合成了39个该类万古霉素衍生物并总结完善了相应的构效关系。机制研究表明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在万古霉素7位氨基酸间苯二酚部位或者羧基端偶联的含有二甲基吡啶胺的构建单元能够增加这类衍生物与Lipid Ⅱ中焦磷酸部分的结合亲和力,而不影响万古霉素母核本身与Lipid Ⅱ末端二肽的结合。体外抗菌活性显示最佳化合物在抗VRE方面能达到高于万古霉素16-1024倍以上的抗菌活性。同时两个部位修饰的协同作用也被证明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抗VRE活性。靶向细菌细胞膜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开发是对细菌行之有效的策略,而且细菌细胞膜成分复杂,对细菌生存至关重要,一般难以发生突变,降低了该作用机制下的耐药性的发生。在靶向细胞膜的万古霉素衍生物课题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31个带有硫鎓离子的万古霉素衍生物与4个对照化合物,这种硫鎓离子修饰在之前的研究和文献中极少被报道,是一种被低估的策略。这类万古霉素衍生物显示出了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抗VRB都更加有效的抗菌活性。更加有意义的是,硫鎓离子修饰能够改变万古霉素的内在性质,调节拓宽其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机制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能够增加与细菌细胞膜的相互作用,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除此之外我们也考察了这类化合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稳定性、安全性,结果都证明了硫鎓离子修饰的万古霉素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成药性性质。该课题不仅提供了对付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前景性策略,而且也进一步增加了对硫鎓离子衍生物在结构优化和新药开发应用中的了解。第二部分研究工作——“新型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评价”也是全文第四个课题。我们主要在去甲万古霉素的N端设计利用选择性的N端修饰的合成方法引入了一系列疏水片段以及偶联硫鎓离子的亲脂片段,其中有32个单一修饰N端氨基的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在体外抗阳性菌活性测试中,我们发现部分N端修饰的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能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特别是长的烷基修饰、联苯结构修饰以及带有硫鎓离子修饰的长的烷基链和联苯结构的化合物表现出了优于万古霉素32-2048倍以上的活性,同时这些结果也证明去甲万古霉素N端也是具有良好前景的修饰位点,后续的工作将继续以此展开。第三部分工作——“新型多粘菌素B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评价”,也是全文的第五个课题。目前对于多药耐药严重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已经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多粘菌素作为治疗耐药阴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得不被重新启用,但是其毒性副作用较大却严重阻碍了其使用,因此我们希望对多粘菌素B进行半合成修饰,希望得到活性提高和/或毒性降低的多粘菌素B类似物。我们主要通过在2位和/或10位苏氨酸羟基位置进行半合成修饰,引入20种天然氨基酸,最后得到了52个单一位点或者双位点修饰有天然氨基酸的多粘菌素B类似物。这些类似物的体外抗阴性菌活性结果中虽然没有提高,但是却证明了这两个部位的化学修饰容忍度较大。体外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证明修饰有亲水性极性较大的氨基酸的多粘菌素B类似物安全性更高。这也为我们后续即将在多粘菌素B上进行其他的半合成以及全合成工作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与借鉴。综上所述,本为通过不同策略对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进行半合成修饰的探索与研究,并得到了一系列针对耐药菌有效的具有前景的药物候选分子,为糖肽类抗生素和脂肽类抗生素药物研发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徐程[7](2019)在《基于氧化体系下串联环化策略设计构建氮杂环结构体的研究》文中提出氮杂环结构体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产物、具有生理活性的分子以及有机功能材料分子中,在药物、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探索各类氮杂环结构体构筑的新途径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中十分重要的研究主题。基于当代有机合成发展的新要求,人们期望探索和建立原料简单、原子经济性高、操作简便安全、环境友好、能耗低、转化率高的新反应和新方法,从源头上提高合成效率并减少由合成工艺带来的负面影响。现代有机合成面临的这些挑战性问题也进一步推动了有机合成理念的革新,一些更加高效的合成策略应运而生。其中,串联环化策略能够于一锅之中通过连续构造多个化学键来实现成环,省去了中间体的分离纯化步骤,极大地提高了反应效率,在构建氮杂环的诸多合成方法中,无疑是最满足理想合成核心要求的一种策略。氧化体系是有机合成中最为基本的一类反应系统,对于氧化体系下串联环化反应的研究则具有普遍意义。但该类体系中往往容易发生氧化裂解、过度氧化等一些非预期的过程,为我们理性设计新颖的串联环化反应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我们期望在本课题组提出的自组织反应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将一些碎片化的有机单元反应,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偶联反应以及人名反应等逻辑集成在一起,基于有机单元反应的自序化转化原理,理性设计氧化体系下新颖的串联环化反应。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为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氮杂环的合成提供简洁高效的新方法。另一方面,还能够揭示新的反应机制,发现更多新的反应模型。本论文围绕Cu/air,K2S208,I2/DMSO这几类氧化体系下理性设计的串联环化反应在含氮杂环合成中的应用进行展开。共设计了五例新颖的串联环化反应,完成了 2-(1,3,4-恶二唑-2-)苯胺等五类氮杂环结构体的有效合成。具体主要包括以下七章内容:第一章,基于详细的文献调研和分析,本章介绍了现代有机合成面临的一些挑战性课题以及自组织反应的原理与意义,概述了氧化体系下串联环化反应的相关研究进展,并依据当下研究所存在的盲点和空白点,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拟拓展的工作。第二章,在铜催化空气氧化体系下,我们以简单易得的靛红和酰肼底物为起始底物,理性设计了连续的缩合、碱促进的开环以及关键性的脱羧偶联这一组串联环化反应序列,发展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用于合成2-(1,3,4-恶二唑-2-)苯胺衍生物。该合成方法中利用铜催化的脱羧偶联策略来实现分子内C-O键的构造目前仍鲜有报道,该策略也为其他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第三章,在铜催化空气氧化体系下,我们以简单易得的邻溴芳基甲醛、苄胺和叠氮化钠三组分为起始底物,通过集成连续的缩合、铜催化的芳香亲核取代、Cu/O2协同催化氧化、分子内脱氮环化等过程,实现了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喹唑啉衍生物的高效合成。该反应通过原位生成邻位官能团化的芳基叠氮中间体,并发生sp3 C-H键氧化胺化,直接构建分子内C-N键成环,从而避免了使用预制备的芳基叠氮底物。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基于叠氮化钠具有的双重反应特性(铜催化的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和[3+2]环加成反应),我们以简单易得的邻溴芳基甲醛、芳甲基酮以及叠氮化钠(NaN3)作为底物,将连续的Aldo缩合、[3+2]氧化环加成、铜催化的SNAr反应、分子内脱氮环化等多个单元反应集成与一锅之中,发展了一例铜催化空气氧化体系下高效的多组分串联环化反应,简便快速的合成了一系列1H-[1,2,3]三氮唑[4,5-c]喹啉衍生物。第五章,在K2S2O8介导的氧化体系下,我们以简单的甲基酮、脒盐酸盐和DMSO为起始原料,通过集成连续的sp3 C-H键甲烯基化、Pummerer反应,迈克尔加成,缩合环化,消除,异构化等过程,发展了一例四组分串联环化反应,合成了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4-甲基嘧啶衍生物。该反应中DMSO既作为溶剂又作为反应物,其中一分子DMSO提供甲基源,另一分子DMSO提供次甲基源。该策略为DMSO作为双重合成子参与构建杂环化合物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反应例证。第六章,在I2/DMSO氧化体系下,我们以简单的甲基酮和8-氨基喹啉作为起始底物,发展了一例基于人名反应Kornblum氧化为关键节点的串联环化/开环反应。通过集成连续的碘代、Kornblum氧化、缩合环化、C-N断裂开环这一组反应序列,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2-酰基苯并咪唑共轭烯醛衍生物。产物中的丙烯醛官能团十分有价值,能够进一步用于修饰衍生化。第七章,对本篇博士论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的工作做出展望。
张思[8](2019)在《液相微萃取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分析痕量元素及其形态》文中指出元素的毒性、有益作用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行为不仅与元素的总量有关,还取决于该元素的存在形态。对痕量元素及其形态进行准确、灵敏地分析,一直是分析化学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具有灵敏度高、特效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常用于环境、生物和食品等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分析。然而,直接使用GFAAS分析实际样品中的痕量元素及其形态时,常常存在待测元素含量低、实际样品基质复杂、且仪器对同一元素的不同形态没有选择性等问题。将GFAAS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时,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目标元素/形态进行分离和预富集,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液相微萃取(LPME)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有机溶剂消耗量少和富集倍数高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痕量/超痕量分析。但是,LPME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LPME用于痕量元素及形态的分析时,通常采用卤代烷烃和甲醇等有机溶剂作为萃取溶剂和分散剂。为了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理念,需要开发和使用绿色、环保、低成本的萃取/分散剂;目前适用于痕量元素形态(包括含金属纳米粒子)分析的绿色萃取体系还比较少,LPME在痕量元素形态及纳米粒子分析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开发。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基于绿色溶剂的LPME体系,与GFAAS联用用于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元素及元素形态的分析;探索适用于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分析的LPME体系,建立LPME与GFAAS联用分析环境水样中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了基于可转换亲水性溶剂的液相微萃取(SHSs-LPME)与GFAAS联用分析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Pb(II)和Cd(II)的新方法。以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作为Pb(II)和Cd(II)的螯合试剂,三乙胺(TEA)作为绿色的可转换亲水性溶剂,TEA接触水和CO2后,从疏水形式转化为亲水性的质子化三乙胺(P-TEA-C),与样品溶液形成均相溶液,再通过氢氧化钠实现相反的转化,从而快速地将Pb-APDC和Cd-APDC螯合物萃取到TEA相中。对影响SHSs-LPME萃取的诸多因素如样品溶液pH、APDC浓度、P-TEA-C和NaOH体积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本方法对Pb(II)和Cd(II)的检出限分别为16和3.9 ng L-1,富集倍数为50倍。将该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标准物质GBW07605、茶叶标准物质GSBZ50009-88和人发标准物质GBW07601(GSH-1)中Pb(II)和Cd(II)的分析,测定值与参考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最后,该方法被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茶叶和人发中痕量Pb(II)和Cd(II)的分析,回收率在94.9-110%之间。(2)采用N,N-二甲基环己胺(DMCA)作为可转换亲水性溶剂,在pH 3的条件下,Se(IV)与APDC形成疏水性络合物被萃取至DMCA中,而Se(VI)留在水相中。基于此,建立了SHSs-LPME-GFAAS分析环境水样中无机硒形态的新方法。以6 mol L-1 HCl和0.05 mol L-1 KBr作为还原剂,将Se(VI)还原为Se(IV)从而得到Se总量,通过差减得到Se(VI)的含量。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该方法对Se(IV)的检出限为0.026 ng mL-1,富集倍数为33倍。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标准物质GSB 07-3172-2014中痕量Se的检测,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良好;该方法被成功用于实际环境水样(东湖水、长江水和泉水)中无机Se的形态分析,回收率在90.8-110%之间。(3)当样品溶液的pH大于金属纳米粒子(NPs)等电点(pHPZC)时,NPs表面带负电,能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疏水性的离子对复合物,从而被萃取至有机相中。基于此,以CuO NPs、NiO NPs和CoO NPs为分析对象,探索了基于离子对的表面活性剂辅助分散相液液微萃取(IP-SA-DLLME)体系,建立了IP-SA-DLLME-GFAAS分析环境水样中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新方法。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作为Cu(II)、Ni(II)和Co(II)的掩蔽试剂,实现了CuO NPs、NiO NPs和CoO NPs与其对应的金属阳离子的分离。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CuO NPs、NiO NPs和CoO NPs的检出限分别为0.04、0.05和0.02μg L-1,富集倍数为100倍。经过该方法萃取后的CuO NPs、NiO NPs和CoO NPs可保持原有的粒径和形貌,且萃取相可以直接引入GFAAS进行检测,无需酸消解。该方法被成功用于实际水样(长江水、东湖水和工厂废水)中10-200 nm CuO NPs、17-45 nm NiO NPs和35-70 nm CoO NPs的分析。
宋莹蕾[9](2018)在《1-L-甘氨酸-1-脱氧-D-果糖的制备、抗氧化性及对炒制芝麻产香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Amadori化合物即1-氨基-1-脱氧-2-酮糖,是一类结构相似且极性极强化合物的总称,是Maillard反应初级阶段由葡萄糖和氨基酸反应生成的N-取代葡萄糖胺经Amadori重排形成的关键中间产物,本身无气味,却是重要的非挥发性致香前体物。目前Amadori化合物的相关标准品难以获得并且价格昂贵,关于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较少,通过研究反应体系Amadori化合物浓度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以期为Amadori化合物合成条件优化建立新指标,从而降低实验成本。Amadori化合物作为致香前体物在芝麻炒制中是否参与美拉德反应产香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研究1-L-甘氨酸-1-脱氧-D-果糖(Fru-Gly)化合物在低温120℃和高温180℃条件下对“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为Amadori化合物参与芝麻炒制产香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UPLC-TOF MS-MS法建立Fru-Gly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以Shim-pack GIST C18(2.1×75 mm,2μm)为色谱柱,乙腈(含0.1%甲酸)和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 L/min,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测定,用于定性定量分析的离子对m/z为76/88。结果表明,Fru-Gly化合物在0.05-1μg/m L浓度范围内,与响应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7,加标回收率为96.84%-102.84%,RSD为1.93%,重复性和精密度的RSD均小于3.0%。该方法适用于测定Fru-Gly化合物的含量。(2)以葡萄糖和甘氨酸为反应原料,回流反应合成Fru-Gly化合物,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0.9 h、反应温度79℃、葡萄糖和甘氨酸摩尔比3.25:1,此时生成Fru-Gly化合物的浓度可达58.80μg/m L。(3)对葡萄糖、甘氨酸、Fru-Gly化合物以及葡萄糖-甘氨酸反应体系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3种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葡萄糖和甘氨酸本身具有较低的抗氧化活性且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Fru-Gly化合物及有其存在的混合体系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且随着Fru-Gly化合物浓度的增大3种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反应时间为1 h,反应温度80℃,葡萄糖和甘氨酸摩尔比为3:1时,反应体系3种抗氧化活性均达到最大值。不同反应温度下的Fru-Gly化合物生成量与3种抗氧化能力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8,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摩尔比下的Fru-Gly化合物浓度与3种抗氧化能力呈显着性正相关,且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80。说明可通过分光光度法对反应体系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测定来进行条件优化,大大降低实验成本。(4)利用SPME-GC/MS法研究温度对“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高,反应体系检测到的总峰面积和峰个数均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180℃时检测到的峰面积总和最大,峰个数最多,共75种。其中,反应体系中烃类及其衍生物的相对含量随着温度的增高显着降低,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总量的比例均较大且随温度的增高其相对含量先显着增加后逐渐降低。在160℃、180℃和200℃3个反应体系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均为(E,E)-2,4-癸二烯醛。(5)对芝麻油添加前后的脱脂芝麻粕炒制产香成分进行了比较。相同加热条件下,“脱脂芝麻粕”体系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最少,仅8种,其次是“芝麻油”,有60种,“脱脂芝麻粕+芝麻油”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最多,为75种。与“芝麻油”体系相比,“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中醛类化合物的数量减少了2种,相对含量也从87.42%降低至79.91%,同时检测到许多未在“芝麻油”体系中检测到的Maillard反应产物以及脂肪氧化降解产物与Maillard反应相互作用的产物,如丁基苯、戊基苯、2-丙基噻吩和2-戊基吡啶等,研究结果说明脂肪的氧化降解反应对反应体系整体产香具有重要贡献。(6)利用SPME-GC/MS法研究了Fru-Gly化合物对“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添加一定量Fru-Gly化合物均使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数量和种类数减少,且在炒制温度较低(120℃)时,减少的数量更多,从44种减少到25种,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显着降低,烃类及其衍生物显着增高。在180℃高温下添加Fru-Gly化合物则使醛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增高,烃类及其衍生物降低,并检测到含硫杂环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不利于Amadori化合物的裂解反应,同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Amadori化合物对Maillard反应和脂氧化降解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张杰[10](2018)在《基于柴油介质的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焦油乳化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热解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焦油作为垃圾热解的三相产物之一,其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然而,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焦油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仍然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热解技术的应用。论文以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焦油为对象,研究了其理化特性和化学组成,并对其与柴油的乳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乳化油作为燃料油的可行性,为焦油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经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焦油的密度为1.247g/cm3、运动粘度为11.81mm2/s,均较一般燃料油大。pH为2.65,呈现出较强的酸性。试验收集到的焦油中水分很少。焦油的低位热值为28.95MJ/kg,作为燃料油具有很大的潜力。C元素是焦油的主要组成元素,焦油的O含量较高,达21.05%,在后续提质利用中应需注重焦油的脱氧;焦油中H元素的含量为6.34%,而N元素和S元素的含量较小。(2)焦油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烯烃、烷烃、醇、酸、醛、酯、酮、酚、腈、胺、单环芳烃、多环芳烃和其他一些杂环化合物等。焦油中含有大量的酸类和酯类物质,分别达到了27.86%和25.34%。苯酚类物质占含氧有机物的比例较大,而醇、醛、酮类物质相对较少。除此之外,还有蛋白质裂解所产生的腈类和胺类等含氮有机物。在烃类物质中,大分子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占比较大,多环芳烃中萘、蒽、菲及其衍生物占有较大的比重。(3)焦油与柴油乳化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油的稳定性和pH值均随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的增大而先提高后下降,粘度则随HLB值增大而增大。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化油的稳定性逐渐提高、酸性逐渐减弱,但粘度逐渐增大。焦油添加量越大,乳化油的粘度越大而pH越小,其稳定性越差。当温度在40℃以下时,乳化液的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且40℃时乳化油粘度最小、酸性最弱。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乳化油的稳定性会逐渐变差。(4)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焦油与柴油乳化的最佳工艺操作条件为:复配乳化剂HLB=8,乳化剂用量为柴油体积的12.5%,焦油添加量为柴油体积的4%,乳化温度为40℃。(5)最佳乳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乳化油,其透光度比为0.967,稳定性良好,密度和运动粘度均低于热解焦油而略高于柴油,热值为42.83MJ/kg,铜片腐蚀试验结果所表现出的腐蚀性较小。(6)对焦油、柴油和最佳乳化油进行热重分析发现,乳化油相较于热解焦油的失重特性有很大的改善,乳化油的整体质量损失率提高了,热解曲线向低温区间偏移。(7)最佳乳化工艺条件下乳化油的成本为7.95元/L,比市售0#柴油的价格高出21%左右,其经济性仍需进一步提升。
二、Studies of the Extraction of Phenol by N-Octanoylpyrrolidin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ies of the Extraction of Phenol by N-Octanoylpyrrolidine(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产区、生长形态和烹制方式下青蟹营养和感官品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蟹 |
1.1.1 青蟹的简介 |
1.1.2 我国青蟹资源现状 |
1.2 青蟹等水产品品质研究现状 |
1.2.1 青蟹等水产品营养品质研究现状 |
1.2.2 青蟹等水产品感官品质研究现状 |
1.3 青蟹等水产品烹制方式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立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立题依据及来源 |
1.4.2 课题意义 |
1.4.3 课题研究内容 |
1.4.4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不同产区的青蟹营养成分分析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基本成分测定 |
2.2.3 氨基酸组成测定 |
2.2.4 矿物质元素组成测定 |
2.2.5 脂肪酸组成测定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3.1 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
2.3.2 肝胰腺营养成分比较 |
2.3.3 性腺营养成分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产区的青蟹感官品质分析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样品处理 |
3.2.2 感官评价 |
3.2.3 游离氨基酸测定 |
3.2.4 电子鼻检测 |
3.2.5 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肌肉感官品质分析 |
3.3.2 肝胰腺感官品质分析 |
3.3.3 性腺感官品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生长形态雌性青蟹的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分析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样品处理 |
4.2.2 基本成分测定 |
4.2.3 氨基酸组成测定 |
4.2.4 矿物质元素组成测定 |
4.2.5 脂肪酸组成测定 |
4.2.6 游离氨基酸测定 |
4.2.7 GC-MS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肌肉营养感官品质比较 |
4.3.2 肝胰腺营养感官品质比较 |
4.3.3 性腺营养感官品质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烹制方式青蟹的感官品质比较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样品处理 |
5.2.2 感官评价 |
5.2.3 游离氨基酸检测 |
5.2.4 电子鼻检测 |
5.2.5 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青蟹肌肉感官品质分析 |
5.3.2 肝胰腺感官品质分析 |
5.3.3 性腺感官品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
(2)中短波红外联合热风干燥工艺对香菇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香菇概述 |
1.1.1 香菇简介 |
1.1.2 香菇挥发性成分 |
1.1.3 香菇营养成分 |
1.2 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热风干燥 |
1.2.2 中短波红外干燥 |
1.2.3 热泵干燥 |
1.2.4 热泵干燥 |
1.3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单一干燥工艺对香菇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单一干燥工艺对香菇干燥曲线的影响 |
2.3.2 不同单一干燥工艺对香菇硬度的影响 |
2.3.3 不同单一干燥工艺对香菇体积收缩率的影响 |
2.3.4 不同单一干燥工艺对香菇复水比的影响 |
2.3.5 不同单一干燥工艺对香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6 不同单一干燥工艺对香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2.3.7 不同单一干燥工艺对香菇单位能耗的影响 |
2.4 结论与讨论 |
2.4.1 结论 |
2.4.2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联合干燥工艺对香菇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联合干燥工艺对香菇干燥曲线的影响 |
3.3.2 不同联合干燥工艺对香菇硬度的影响 |
3.3.3 不同联合干燥工艺对香菇体积收缩率的影响 |
3.3.4 不同联合干燥工艺对香菇复水比的影响 |
3.3.5 不同联合干燥工艺对香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6 不同联合干燥工艺对香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3.3.7 不同联合干燥工艺对香菇单位能耗的影响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3)功能性聚乙炔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聚乙炔及其衍生物的功能 |
1.2.1 光电导性 |
1.2.2 螺旋性 |
1.2.3 液晶性 |
1.2.4 发光性 |
1.2.5 有机锂电池电极材料 |
1.2.6 气体透过性 |
1.3 功能性聚乙炔的合成方法 |
1.3.1 直接聚合法 |
1.3.2 聚合后修饰法 |
1.3.2.1 保护-脱保护路线 |
1.3.2.2 卤素的取代反应 |
1.3.2.3 点击反应 |
1.3.2.4 迈克尔加成反应 |
1.3.2.5 活性酯路线 |
1.3.2.6 其他后修饰路线 |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动态亚胺交换反应后修饰制备功能化聚乙炔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精制 |
2.2.2 主要实验和分析仪器 |
2.2.3 单体和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
2.2.4 聚合物前驱体PⅡ-1的合成与表征 |
2.2.5 通过转亚胺反应合成单取代聚乙炔PⅡ-1a-PⅡ-1e及相应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体的合成及聚合 |
2.3.2 化合物Ⅱ-2与多种伯胺的亚胺转化模型试验 |
2.3.3 功能聚乙炔PⅡ-1a-PⅡ-1e的合成与表征 |
2.3.4 功能聚乙炔PⅡ-1a-PⅡ-1d的光学性质 |
2.3.5 功能聚乙炔PⅡ-1e在有机锂电池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酰胺转化反应后修饰制备功能化聚乙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精制 |
3.2.2 主要实验和分析仪器 |
3.2.3 单体化合物Ⅲ-1的合成与表征 |
3.2.4 聚合物前驱体PⅢ-1的合成与表征 |
3.2.5 通过酰胺转化反应合成单取代聚乙炔PⅢ-1a-PⅢ-1e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体的合成及聚合 |
3.3.2 聚合物PⅢ-1和胺类小分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
3.3.3 聚合物PⅢ-1和醇类小分子的后修饰反应 |
3.3.4 聚合物PⅢ-1a-PⅢ-1a的功能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胺基功能小分子的多样化反应对单取代聚乙炔的后功能化修饰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精制 |
4.2.2 分析与测试仪器 |
4.2.3 单体的合成 |
4.2.4 聚合物前驱体PⅣ-1及PⅣ-2的合成与表征 |
4.2.5 通过聚合后修饰反应合成单取代聚乙炔PⅣV-1a-b及PⅣ-2a-c。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体Ⅳ-1的合成及聚合 |
4.3.2 聚合后修饰法合成单取代聚乙炔PⅣ-1a,PⅣ-1b |
4.3.3 聚合物PⅣ-1b的阴离子识别能力 |
4.3.4 单体Ⅳ-2的合成及聚合 |
4.3.5 聚合后修饰法合成单取代聚乙炔PⅣ-2a-PⅣ-2c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噻蒽基团的功能聚乙炔的合成及作为高电压正极材料用于锂电池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及精制 |
5.2.2 分析与测试仪器 |
5.2.3 单体的合成 |
5.2.4 聚合物的合成 |
5.2.5 复合电极的制备 |
5.2.6 电化学性质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单体的合成及聚合 |
5.3.2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
5.3.3 电化学性质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乙醛酸电化学脱羧构建C(=O)-C(sp2)、C(=O)-N键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非电化学条件下羧酸脱羧构建C-C、C-N键研究现状 |
1.2.1 非电化学条件下羧酸脱羧构建C-C键研究进展 |
1.2.2 非电化学条件下羧酸脱羧构建C-N键研究进展 |
1.3 电化学脱羧反应进展简介 |
1.3.1 近年Kolbe反应进展简介 |
1.3.2 近年non-Kolbe反应进展简介 |
1.3.3 利用NHPI还原性活化酯电化学还原脱羧近年进展简介 |
1.3.4 其他脱羧类型 |
1.4 乙醛酸脱羧作为C1合成子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乙醛酸与吲哚电化学脱羧偶联构建C(=O)-C(sp~2)键反应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3-甲酰基吲哚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
2.1.2 课题的提出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药品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产物表征 |
2.2.3 典型的实验操作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2 底物适用性研究 |
2.3.3 机理验证实验 |
2.3.4 反应机理 |
2.3.5 谱图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乙醛酸与苯胺电化学脱羧偶联构建C(=O)-N键的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1.1 N-甲酰化合成策略进展简介 |
3.1.2 课题的提出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药品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产物表征 |
3.2.3 典型的实验操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2 底物适用性研究 |
3.3.3 机理验证实验 |
3.3.4 反应机理 |
3.3.5 谱图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化合物谱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无过渡金属参与的氧化偶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氧化偶联反应简介 |
1.3 无过渡金属催化的氧化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
1.3.1 氧化偶联反应构建C-C键 |
1.3.2 氧化偶联反应构建C-N键 |
1.3.3 氧化偶联反应构建C-P键 |
1.3.4 氧化偶联反应构建C-O/C-S键 |
1.3.5 其它的氧化偶联反应 |
1.4 本章小结 |
2 DDQ促进的C-P键偶联构筑α-氨基磷酸酯化合物 |
2.1 引言 |
2.2 课题的提出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优化 |
2.3.2 N-烷基苯胺底物扩展 |
2.3.3 亚磷酸酯底物扩展 |
2.3.4 放大实验 |
2.3.5 7-硝基四氢喹啉底物的考察 |
2.3.6 二胺底物的考察 |
2.3.7 α-氨基磷酸酯的应用 |
2.3.8 反应机理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2.5 实验部分 |
2.5.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5.2 N-烷基苯胺原料的制备方法 |
2.5.3 α-氨基磷酸酯产物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数据 |
2.5.4 产物7-硝基喹啉的合成及其核磁表征数据 |
2.5.5 产物苯并咪唑的合成及其核磁表征数据 |
2.5.6 通过HWE反应合成酮和产物核磁表征数据 |
2.5.7 中间体叔胺的制备及其核磁表征数据 |
3 DDQ促进的C-C键偶联构筑烯丙基胺化合物 |
3.1 引言 |
3.2 课题的提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优化 |
3.3.2 底物扩展 |
3.3.3 放大实验 |
3.3.4 加料顺序研究 |
3.3.5 反应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原料的合成方法与核磁表征数据 |
3.5.2 产物的合成方法与核磁表征数据 |
4 高价碘促进的分子内偶联/重排/环化反应构筑恶唑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课题的提出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条件优化 |
4.3.2 底物初步扩展 |
4.3.3 添加剂进一步尝试 |
4.3.4 底物进一步扩展 |
4.3.5 放大实验 |
4.3.6 产物的单晶结构 |
4.3.7 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4.5 实验部分 |
4.5.1 原料的制备方法 |
4.5.2 恶唑产物的制备方法 |
4.5.3 恶唑产物的核磁表征数据 |
4.5.4 标准恶唑产物11-1的具体单晶数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简介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C.部分重要化合物NMR谱图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新型糖肽及脂肽类抗生素的设计、合成与抗耐药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细菌感染与抗菌药物的问世 |
1.2 细菌耐药性发展及形势 |
1.3 我国细菌耐药现状 |
1.4 细菌简介与抗生素种类概述 |
1.5 糖肽类抗生素及其研究进展 |
1.5.1 糖肽类抗生素的发现历史 |
1.5.2 糖肽类抗生素的结构类型 |
1.5.3 糖肽类抗生素作用机制与耐药作用机制 |
1.5.4 近年来上市的半合成糖肽类抗生素 |
1.5.5 代表性的其他半合成糖肽类抗生素 |
1.5.6 不同策略下新的糖肽类抗生素衍生物研究进展 |
1.6 脂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 |
1.6.1 多粘菌素家族的发现 |
1.6.2 多粘菌素作用机制 |
1.6.3 新型多粘菌素类似物的设计与开发 |
第2章 新型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糖基化修饰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评价 |
2.2.1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设计思路 |
2.2.2 糖基化修饰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合成 |
2.2.3 糖基化修饰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药理活性评价 |
2.2.4 本课题小结 |
2.3 靶向焦磷酸部分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评价 |
2.3.1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设计思路 |
2.3.2 靶向焦磷酸部分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合成 |
2.3.3 靶向焦磷酸部分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药理活性研究 |
2.3.4 本课题小结 |
2.4 靶向细胞膜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 |
2.4.1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设计思路 |
2.4.2 靶向细胞膜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合成 |
2.4.3 靶向细胞膜的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药理活性评价 |
2.4.4 本课题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2.6 实验部分 |
2.6.1 化学实验部分 |
2.6.2 生物实验部分 |
第3章 新型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新型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的设计思路 |
3.3 新型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的合成 |
3.4 新型去甲万古霉素衍生物药理活性评价 |
3.4.1 体外抗菌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总结 |
3.4.2 细胞毒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3.6 实验部分 |
3.6.1 化学实验部分 |
第4章 新型多粘菌素B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 |
4.1 研究背景与设计策略 |
4.2 新型多粘菌素B类似物的合成 |
4.3 新型多粘菌素B类似物药理活性评价 |
4.3.1 体外抗菌活性评价 |
4.3.2 细胞毒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4.5 实验部分 |
4.5.1 化学实验部分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氧化体系下串联环化策略设计构建氮杂环结构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现代有机合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2 串联环化策略与自组织反应原理 |
1.2 氧化体系下的串联环化反应合成碳/杂环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1 需氧(O_2/Air)氧化体系下的串联环化反应 |
1.2.2 过氧化物介导的氧化体系下的串联环化反应 |
1.2.3 I_2/DMSO氧化体系下的串联环化反应 |
1.3 课题的提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铜催化空气氧化下的串联环化反应合成2-(1,3,4-恶二唑-2-)苯胺衍生物 |
2.1 引言 |
2.1.1 合成1,3,4-恶二唑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概述 |
2.1.2 铜催化的脱羧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
2.2 串联环化反应合成2-(1,3,4-恶二唑-2-)苯胺衍生物 |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2 底物范围的拓展 |
2.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用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2.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铜催化空气氧化下的串联环化反应合成喹唑啉衍生物 |
3.1 引言 |
3.1.1 喹唑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概述 |
3.1.2 邻位官能团化的芳基叠氮参与的脱氮环化反应研究进展 |
3.2 串联环化反应合成喹唑啉衍生物 |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2 底物范围的拓展 |
3.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用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3.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铜催化空气氧化下的多组分串联环化反应合成1H-[1,2,3]三氮唑[4,5-c]喹啉衍生物 |
4.1 引言 |
4.1.1 1H-[1,2,3]三氮唑[4,5-c]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4.1.2 叠氮化钠(NaN_3)作为氮源参与的有机反应 |
4.2 串联环化反应合成1H-[1,2,3]三氮唑[4,5-c]喹啉衍生物 |
4.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2 底物范围的拓展及方法学的应用 |
4.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用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4.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K_2S_2O_8氧化介导下以DMSO作为双合成子的串联环化反应构建5-甲基嘧啶衍生物 |
5.1 引言 |
5.1.1 DMSO作为氧源参与的反应 |
5.1.2 DMSO作为碳源参与的反应 |
5.1.3 DMSO作为硫甲基源参与的反应 |
5.1.4 DMSO作为二甲基硫醚源参与的反应 |
5.1.5 DMSO作为甲基(亚)磺酰基源参与的反应 |
5.1.6 DMSO作为多重合成砌块参与的反应 |
5.2 DMSO作为双合成子参与的串联环化反应构建4-甲基嘧啶衍生物 |
5.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5.2.2 底物范围的拓展 |
5.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用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5.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I_2/DMSO氧化体系下的串联环化/开环反应合成2-乙酰基苯并咪唑共轭烯醛衍生物 |
6.1 引言 |
6.1.1 非张力/非活化的含氮杂环化合物C-N键断裂开环反应 |
6.1.2 8-氨基喹琳衍生物参与的有机反应概述 |
6.2 串联环化/开环反应合成2-酰基苯并咪唑共轭烯醛衍生物 |
6.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6.2.2 底物范围的拓展及方法学的应用 |
6.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6.3 实验部分 |
6.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用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6.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附录 Ⅰ: 部分化合物谱图 |
附录 Ⅱ: 部分化合物的晶体数据 |
附录 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8)液相微萃取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分析痕量元素及其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名词术语及缩写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液相微萃取技术 |
1.2.1 新型萃取溶剂 |
1.2.1.1 离子液体 |
1.2.1.2 密度低于水的溶剂 |
1.2.1.3 可转换亲水性溶剂 |
1.2.1.4 超分子溶剂 |
1.2.1.5 低共熔溶剂 |
1.2.2 辅助萃取 |
1.2.2.1 表面活性剂辅助 |
1.2.2.2 超声辅助 |
1.2.2.3 涡旋辅助 |
1.2.2.4 微波辅助 |
1.2.2.5 空气辅助 |
1.2.3 与其他萃取技术结合 |
1.2.4 装置自动化 |
1.3 LPME在痕量元素及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
1.3.1 元素分析 |
1.3.2 元素形态分析 |
1.3.3 纳米粒子分析 |
1.4 立题思想 |
第二章 基于可转换亲水性溶剂的液相微萃取与GFAAS联用检测环境与生物样品中的痕量Pb和 Cd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检测条件 |
2.2.2 标准物质与试剂 |
2.2.3 可转换溶剂的制备 |
2.2.4 SHSs-LPME萃取过程 |
2.2.5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可转换溶剂的表征 |
2.3.2 萃取条件的优化 |
2.3.2.1 样品溶液的pH |
2.3.2.2 APDC的浓度 |
2.3.2.3 萃取溶剂的体积 |
2.3.2.4 NaOH的体积 |
2.3.3 样品体积 |
2.3.4 干扰离子 |
2.3.5 分析性能 |
2.3.6 样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可转换亲水性溶剂的液相微萃取与GFAAS联用用于环境水样中无机硒的形态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检测条件 |
3.2.2 标准物质与试剂 |
3.2.3 可转换溶剂的制备 |
3.2.4 SHSs-LPME的萃取过程 |
3.2.5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可转换溶剂的表征 |
3.3.2 萃取条件的优化 |
3.3.2.1 样品溶液的pH |
3.3.2.2 APDC的浓度 |
3.3.2.3 可转换溶剂的选择 |
3.3.2.4 萃取溶剂的体积 |
3.3.2.5 NaOH的体积 |
3.3.3 样品体积 |
3.3.4 Se(IV)/Se(VI)比例对Se(IV)的影响 |
3.3.5 干扰离子 |
3.3.6 分析性能 |
3.3.7 样品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离子对的表面活性剂辅助分散相液液微萃取与GFAAS联用分析环境水中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检测条件 |
4.2.2 标准物质与试剂 |
4.2.3 IP-SA-DLLME的萃取过程 |
4.2.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萃取条件的优化 |
4.3.1.1 样品溶液的pH |
4.3.1.2 萃取溶剂的种类和体积 |
4.3.1.3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 |
4.3.1.4 涡旋时间 |
4.3.1.5 离心转速和时间 |
4.3.2 CuONPs粒径的影响 |
4.3.3 IP-SA-DLLME对 CuO NPs形貌的影响 |
4.3.4 IP-SA-DLLME对 CuO NPs的选择性 |
4.3.5 IP-SA-DLLME的抗干扰能力 |
4.3.5.1 共存离子的影响 |
4.3.5.2 腐殖酸的影响 |
4.3.6 其他纳米粒子的萃取 |
4.3.7 分析性能 |
4.3.8 样品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1-L-甘氨酸-1-脱氧-D-果糖的制备、抗氧化性及对炒制芝麻产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美拉德反应 |
1.1.1 美拉德反应概论 |
1.1.2 美拉德反应机理 |
1.1.3 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 |
1.1.4 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
1.2 Amadori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Amadori化合物的合成机理 |
1.2.2 影响Amadori化合物的因素 |
1.2.3 Amadori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4 Amadori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5 Amadori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 芝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课题研究价值及意义 |
1.4.4 本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UPLC-TOF MS-MS法测定葡萄糖-甘氨酸反应体系中Amadori化合物的方法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Fru-Gly标准曲线的制作 |
2.3.2 样品的制备 |
2.3.3 样品的纯化 |
2.3.4 色谱及质谱条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Fru-Gly特征离子的分析与选择 |
2.4.2 Fru-Gly化合物标准品总离子流图及质谱图 |
2.4.3 方法学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Fru-Gly化合物的合成条件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Fru-Gly标准曲线的制作 |
3.3.2 单因素试验 |
3.3.3 样品的纯化 |
3.3.4 Fru-Gly化合物生成量检测 |
3.3.5 响应面优化试验 |
3.3.6 反应体系褐变程度A_(420)的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Fru-Gly标准曲线的制作 |
3.4.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4.3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3.4.4 回归模型的验证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Fru-Gly化合物反应体系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葡萄糖、甘氨酸、Fru-Gly纯品及系列浓度混合溶液的配制 |
4.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4.3.3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
4.3.4 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 |
4.3.5 还原能力实验 |
4.3.6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葡萄糖、甘氨酸、Fru-Gly纯品及混合溶液的抗氧化活性 |
4.4.2 葡萄糖-甘氨酸反应体系纯化样液的抗氧化活性 |
4.4.3 反应体系中Fru-Gly化合物的生成量与其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度和油脂对“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2.1 原料来源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反应体系模型建立 |
5.3.2 反应体系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
5.3.3 数据分析 |
5.3.4 数据处理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温度对“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5.4.2 不同温度反应体系多元统计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Fru-Gly化合物对“脱脂芝麻粕”和“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脱脂芝麻粕”体系的建立 |
6.3.2 “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的建立 |
6.3.3 反应体系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
6.3.4 数据分析 |
6.3.5 数据处理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Fru-Gly化合物对“脱脂芝麻粕”体系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6.4.2 Fru-Gly化合物对低温及高温“脱脂芝麻粕+芝麻油”体系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6.4.3 多元统计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柴油介质的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焦油乳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焦油的研究现状 |
1.2.1 焦油的理化特性、化学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
1.2.2 焦油的改性精制 |
1.3 乳化技术及其在热解油提质利用中的应用 |
1.3.1 乳化技术原理 |
1.3.2 乳化剂类型及选择 |
1.3.3 热解油乳化利用 |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焦油的制备及性质分析 |
2.1 焦油的制备及预处理 |
2.1.1 热解原料 |
2.1.2 热解试验装置 |
2.1.3 试验方法 |
2.1.4 分析测试方法 |
2.2 焦油的性质 |
2.2.1 焦油的理化特性 |
2.2.2 焦油的化学组成 |
2.3 本章小结 |
3 焦油与柴油乳化体系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仪器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1.4 乳化液考察指标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的影响 |
3.2.2 乳化剂用量的影响 |
3.2.3 焦油添加量的影响 |
3.2.4 乳化温度的影响 |
3.2.5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乳化油的特性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分析测试方法 |
4.2 乳化油的理化特性 |
4.3 乳化油的热重特性 |
4.4 乳化油经济效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Studies of the Extraction of Phenol by N-Octanoylpyrrolidine(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产区、生长形态和烹制方式下青蟹营养和感官品质比较研究[D]. 王福田.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中短波红外联合热风干燥工艺对香菇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D]. 高雪.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功能性聚乙炔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任俊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乙醛酸电化学脱羧构建C(=O)-C(sp2)、C(=O)-N键反应的研究[D]. 林殿朝.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无过渡金属参与的氧化偶联反应研究[D]. 刘庆. 重庆大学, 2019(01)
- [6]新型糖肽及脂肽类抗生素的设计、合成与抗耐药菌活性研究[D]. 管栋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9(07)
- [7]基于氧化体系下串联环化策略设计构建氮杂环结构体的研究[D]. 徐程.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8]液相微萃取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分析痕量元素及其形态[D]. 张思. 武汉大学, 2019(06)
- [9]1-L-甘氨酸-1-脱氧-D-果糖的制备、抗氧化性及对炒制芝麻产香的影响[D]. 宋莹蕾. 南昌大学, 2018(02)
- [10]基于柴油介质的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焦油乳化特性研究[D]. 张杰. 重庆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