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介绍福安美食的作文最好是光饼
- 答:我的家乡福安,美丽富饶、城市繁荣,只要你来了,就会舍不得回去,但福安最有名的就得数那光饼了提起光饼,在福清可谓家喻户晓。下起没长牙的黄口小儿,上至掉光了牙的老爷爷老奶奶,兆芦李谁没尝过光饼的味道它可是福清有名的小吃,也是历史悠久的特产。
光饼圆圆的,大约有大人的手掌那么大。哗迟它的背面是平的,呈淡黄色,有烤干的裂纹。这些裂纹有的连在一起,有的错开,有的交叉,每个光饼的裂纹都很有个性,摸上去很粗糙。光饼正面是隆起来的,呈淡黄色,圆心深深地凹进去一个小洞,就像我们的肚脐眼。它的两面都很硬,肚子里却是柔软的;沿着光饼的边沿将之分成两片,中间夹上炒豆芽或者海蛎包。特别是刚出锅的海蛎包,还能听香油滋滋作响。不仅吃得香,让一旁看的人不由垂涎欲滴,别有一番风味制做光饼的过程
烤光饼用的是一口1米多高直径约有一米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族迟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光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刚出炉的继光饼,饼皮香脆,饼囊松软,略带咸味,味道香脆,十分可口。 - 答:介绍福安美食的作文600字左右
问:光饼的由来和特色
- 答:光饼是用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的饼类食物,直径约6厘米,中间带有穿孔,食之香脆可口,是福州人所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光饼还有另一种类型,即改盐为糖,形状也比咸饼大一倍,被称为“征东饼”。但无论“光饼”还是“征东”饼,其名均与戚继光入闽抗倭的传说有关。 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开伙,戚继光便下令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继光饼”。这种叫法如今在该省的福安等地依然保持着。
- 答:还有一种起源说是闽东南民众为戚继光的军队预备的干粮。但关于这种说法,浙江慈溪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传说却能提供一点佐证。据说,戚继光率领士兵追杀捕剿倭寇,贵在用兵神速,但行军过程中,架锅烧饭拖延不少时间,戚继光又想不出其他的好法子。有一次,行军至慈溪龙山东门外,一老农为戚家军献上许多中间小孔、外置芝麻的咸饼以作慰劳,并对戚继光说,这饼光光的,用绳子穿上带在身边,饿时即可充饥。消息传开后,沿海各地的百姓争相为军队做光饼。光饼名称从此流传开来。由于助戚家军平倭有功,据说明嘉靖帝赐名曰“继光饼”。也因为该饼略带咸味,又称咸光饼。 由来三 另有一种说法是,戚继光解放了被倭寇关押的百姓后,把自己的干粮分给百姓充饥,于是百姓称之为“继光饼”。
麻烦采纳,谢谢!
问:福安光饼产自哪里
- 答:福渗烂安光饼是直径约8厘米的圆饼,正面颜色似铜,闹陪丰腴饱满,底部如铁似的硬而脆,而饼心却松软如棉,略带咸味,是福安历史悠久、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食品。亦称继光饼,相传这是戚继光在闽浙丛弯漏一带平倭时,戚家军的干粮,其实就是将面粉加上精盐、芝麻、葱丝烤制成的小圆饼,香脆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