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焦作公路事业世纪巡礼(论文文献综述)
杨夏薇[1](2021)在《宋代铜镜纹饰研究》文中认为铜镜是古代日用品,在中国古代既用于鉴容,也用于辟邪等场合,因流传两千多年以上,在物质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铜镜的形式相对简单,平板状,多为圆形,偶有方形,间有菱花形、椭圆等形状者,极个别有柄。其正面平或微凸,是实现其基本功能面,其背面有多种多样的纹饰和装饰,成为古代艺术的主要载体。因铜镜的基本功能是鉴容,所以镜面需要光亮、致密,中国古代铸工在长期实践中,发现高锡青铜可达此效果,其材质的锡含量往往在20%以上,甚至有30%者,但高锡青铜镜坚硬质脆,坠落即碎。而镜背面的纹饰或装饰,应当本源于商周青铜礼乐器,并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工艺也如青铜礼乐器一样多种多样,所以,铸工铜镜的制作,同样沿袭青铜礼乐器生产的路径,早期都是以泥范块范法成形的。青铜器的装饰工艺,多移借自青铜容器,包括镶嵌、错、鎏、镀、绘和包金银等,其中镀锡工艺在装饰镜背的基础上,铸工逐步认识到也是处理镜面、使之白亮的加工工艺。随着这种工艺的普及,铜镜合金的锡含量可以不必很高,使其依然保持相当的韧性。中国铜镜可上溯到河西走廊的齐家文化,中原出现最早的是商代,西周只是零星发现,这些具有铜镜形象的器物,究竟是否全部用于鉴容,还不能肯定,至少其中某些是用于装饰。真正作为日用鉴容的铜镜,大概从春秋晚期才开始逐步增多,侯马铸铜做法发现有铸镜模范,反映出铸镜和其他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甚至装饰纹样一致。经过战国时代的发展,一些特种工艺镜颇为突出,如漆背镜、彩绘镜、双背镜等,表现出高度的工艺技巧。秦汉是青铜镜大大发展阶段,王室和戈地方都会都是青铜镜的重要产地,商品性强故纹样类型多。汉之后的连年动乱对青铜镜生产打击较大,但随着佛教东传和道教的兴起,宗教题材成为铜镜纹样的主要内容。隋唐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多种精美形式、装饰手法多样、纹饰题材丰富的青铜器,表明铜镜生产臻至高峰。唐宋社会的巨变在史学界已有不少研究和讨论,艺术史也有涉及。通观两个时代的青铜镜,差别突出。宋代青铜镜因普通和寻常,往往被忽视,页成为研究较少、留下诸多空白的流域。本文即是针对这一空白而设计的研究,宋代手工业商品化有关,大批量的铜镜以工业化模式生产出来,其纹饰装饰性更强。如表现宋代女性文化的花卉纹镜和凤鸟纹镜,也有人物故事纹镜中展现宋代士人隐逸之情的许由巢父镜、王质观弈镜,还有展现宋代铜镜商品化的商标牌记镜,再有反映与道教、佛教有关的铜镜。宋代铜镜纹饰在艺术上呈现出丰富的装饰化、世俗化表现内容。纹饰的世俗化表现与佛、道教世俗化有关,佛道教义逐渐世俗化,广纳信众,与社会风俗相结合,形成特殊的民间风俗礼仪。铜镜参与了宋人的生活,照容或是民间信仰中用镜祭祀、婚丧喜庆事中都见有铜镜的使用,铜镜纹饰就是反应这些风俗的图像。本文采用图像与空间的讨论方法,将宋代铜镜中的部分纹饰作为单一图像来看,与周围的墓葬壁画、器物形成一个研究场域,应属于墓葬器物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铜镜的功能与图像产生的交互关系,更好的理解宋代铸镜工匠在铜镜装饰上对于纹饰内容、题材的选择,从而进一步探究宋人在物质文化上对铜镜的设计与构思,并探讨纹饰除装饰意义以外的思想内涵,从而进一步展现宋人的造物与装饰思想。
康蕾[2](2021)在《从规训、研习到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与“罗研班”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展开,以中央美术学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以下简称“马训班”)与罗工柳油画研究班(以下简称“罗研班”)的教学与创作思想为研究中心。主要涉及建国初期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处境、“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成果、“马训班”与“罗研班”的价值与省思四个方面。通过搜集整理相关素材、记录性文字、学员作品,试图梳理“马训班”与“罗研班”的前因后果、教学思想、教学实践、教学成果等等。文章希望通过对比“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教学理念、教学成果,重新建构对新中国初期油画教学和美术教育的认知。一方面,“马训班”与“罗研班”导师身份的差异,表明新中国美术教育开放学习和自我革新的特点;另一方面,两班学生的学术成果延续与发展其导师的教学理念。“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教学实践,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等方面具体体现为从“规训”、“研习”到“创新”之转变。
杨晶,姚远[3](2021)在《西北工合与西北联大的战时矿藏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工合利用工业和大学西迁的有利工业技术环境条件与西北联大矿冶工程系、地质地理系开展校企合作,对位处秦巴山地的陕西凤县、沔县一带的煤矿资源作了首次科学勘察。在此基础上,西北工合分别在凤县亮池寺、草凉驿、后窑沟一带正式开启煤炭采集工作,年产煤17950吨,焦炭1825吨,砂铁4200吨,供给于宝鸡一带面粉、纺织、机器、发电等工厂所需。此次合作勘矿活动一方面对中小工业的规模提升及高等工科教育适应战时需要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提高了对秦巴山地地质、矿藏的科学认识,为战时后方工矿业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持和科学依据。
关泠[4](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提出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王莎莎[6](2020)在《山西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以武乡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红色旅游因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红色老区成为人们追寻民族精神力量的圣地,成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的生动课堂。山西省革命老区武乡县是八路军文化和太行精神的发源地,太行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武乡人民在峥嵘岁月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带有传奇色彩的“红色”文化,习总书记曾对太行精神做出重要解读,特别指出要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武乡县独有的文化特色为其发展红色旅游提供重要素材。立足于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武乡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已初具规模,通过深入分析武乡红色旅游发展的特色,总结其发展经验,为山西培育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言献策。本文的研究过程从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的论述。首先在了解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载体等范畴的基础上,把握红色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分析武乡发展红色旅游的条件,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支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武乡发展红色旅游提供可能。对其发展红色旅游条件进行具体分析,便于武乡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发挥优势,达到弘扬太行精神、促进武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三部分是总结武乡红色旅游发展经验。主要从党性教育价值认同、资源共融协同开发、旅游产品互动体验、狠抓宣传营销造势等方面对其成功经验进行概括总结,了解武乡红色旅游给区域发展带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意义。同时武乡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政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卓有成效,也是武乡红色旅游发展的经验之一。第四部分是运用以小见大法,通过武乡的红色旅游发展经验来分析山西整体红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武乡的发展经验对山西开展红色旅游提供建议,助推山西红色旅游提质升级,致力于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巩玮[7](2020)在《西北大学的边疆研究(1937-1949)》文中研究表明西北大学是一所“地源于陕,学源于京”的大学。1937年,“陕源”与“京源”合二为一组成西安临时大学,此后受局势影响,校名及院系几经变更,总体上历经了西北联大与国立西北大学时期。其中1939年8月成立的国立西北大学在边疆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尤其是边政学系一度成为该校边疆研究的主导力量。全面抗战兴起后,随着全国高校布局的改变,以大学为依托的边疆研究中心地带逐渐形成,地处陕西的西北大学亦跻身其中。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了相关的档案文献及学者着述,着重对西北大学边疆研究的背景、相关学系边疆研究的开展、学人对边疆社会的认知及边疆建设服务进行阐述。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西北大学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开展的一系列有关边疆地区地理、民族、宗教、教育的研究,是中国边疆研究学术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人们对边疆社会的认识与思考体现着他们对抗战建国与促进边疆社会发展的关切。在学术研究之外,西北大学积极投身于服务边疆的社会实践中,为西北边疆地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义夫[8](2019)在《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尤其是建国以来,北方地区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瓷器,这些瓷器是研究唐代陶瓷考古的重要资料,本文即是以这批资料为基础,对瓷器的类型、分期、分区、窑口等方面进行的考古学研究。全共分以下几章。第一章,绪论,对本文选题的时空范围、研究对象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探讨与界定,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目标。同时系统梳理研究史,总结以往的成果与不足。第二章是对北方地区唐墓出土瓷器进行的类型学研究,本文尝试分析不同类型瓷器背后所反映出的年代、窑口、功能等信息。确立主要器物编年,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文献、壁画等相关材料对少数器物的渊源、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三章是对北方地区唐墓出土瓷器进行的分期研究。以第二章类型及编年成果为基础,观察唐代北方地区瓷器发展的阶段性,划分为7世纪上半叶、7世纪下半叶至8世纪上半叶(以700年左右为界分两段)、8世纪中后叶、8世纪末至9世纪末10世纪初四期五段。在总结各期变化的同时结合历史文献,从政治、经济、人口、手工业发展等角度尝试探讨各期变化背后所反映的历史问题。第四章是对北方地区瓷器进行的区域性研究及窑口的判断,这部分研究以墓葬资料为主,辅以遗址、馆藏资料。本文将北方地区分为五区,A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唐代大部属河南道西部及河北道南部。B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及山西省,唐代大部属河北道及河东道。C区主要包括今天的陕西、宁夏及甘肃南部,唐代大部属关内道。D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山东省,唐代大部属河南道东部。E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各区之内又包含若干亚区,各区瓷器面貌、窑口、消费、流通、年代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在对这些瓷器的区域性进行总结后,结合历史文献,尝试对促成这些区域性形成的政治、战争、制瓷业发展、交通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五章通过对北方地区墓葬出土的越窑、长沙窑等南方窑口瓷器进行梳理,观察南北方瓷器交流与消费的特点与阶段性。第六章,结语。
周博[9](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提出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曹芳芳[10](2019)在《民国时期河南游记文献研究》文中提出到了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和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动,旅游业作为新兴的行业应运而生,大量的游记文献也应时而起。民国时期,河南社会动荡不安,保留下的游记文献散存于各大报纸和期刊以及着作中,尚没有人对此作系统研究。文章选取民国时期多种期刊杂志和着作中河南地方游记作为研究对象,在筛选整理的基础上,对游记文献进行整体研究,力图引起学界对游记文献的重视。首先在整理的基础上对游记文体概念加以界定,从而确定研究对象。所谓民国河南游记就是民国时期人们在观光游览河南各地的基础上,对河南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容市貌、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文字性记述,既有地理要素,又有文学要素。其次,从交通、通信、旅游业等方面分析民国河南游记众多的原因;并对民国河南游记的内容做简要介绍。又者,从时间和空间方面得出民国各地游记文献的分布规律,以及对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种类进行分类总结,从总体上得出民国河南游记的特点。最后,从文学、科学、文献等方面分析民国河南游记文献的价值。
二、河南焦作公路事业世纪巡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焦作公路事业世纪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铜镜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宋代铜镜纹饰考古学分期与特征 |
一、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纹饰的分期 |
二、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形制的分期 |
第二节 宋代铜镜纹饰的特征 |
一、宋代铜镜纹饰的题材特征 |
二、宋代铜镜纹饰的构图特征 |
三、宋代铜镜纹饰的装饰特征 |
第二章 花卉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花卉纹 |
一、牡丹纹 |
二、莲花纹 |
三、梅花纹 |
第二节 花卉纹的图式结构 |
一、缠枝花式结构 |
二、折枝花式结构 |
三、“小品”式结构 |
第三节 花卉纹对宋代花鸟画的模仿 |
第三章 凤鸟纹与龙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凤鸟纹 |
一、凤鸟纹 |
二、凤鸟纹的图式结构 |
第二节 龙纹 |
一、龙纹的图像形式 |
二、龙纹的图像内容 |
第四章 人物故事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仙人故事纹 |
一、龟鹤仙人纹 |
二、仙人斩蛟龙纹 |
三、达摩渡江纹 |
第二节 历史人物故事纹 |
一、许由巢父纹 |
二、王质观弈纹 |
三、唐明皇游月宫纹 |
第三节 民间故事纹 |
一、柳毅传书纹 |
二、牛郎织女纹 |
第四节 世俗生活类纹饰 |
一、海舶纹 |
二、婴戏纹 |
第五章 其他类型纹饰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几何纹 |
一、球路纹与龟背纹的发展演变 |
二、球路纹、龟背纹的仿藻井式结构 |
三、球路纹、龟背纹镜与建筑纹饰的关系 |
第二节 八卦纹 |
一、八卦纹的图像形式 |
二、八卦纹的符号化演变 |
第三节 牌记铭文镜 |
一、宋镜“牌记”的发展与形式 |
二、牌记铭文的内容 |
三、牌记中铸镜城镇的分布情况 |
第六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
第一节 墓葬中铜镜“使用空间”的界定 |
一、宋代墓葬中铜镜的使用特殊性 |
二、宋代铜镜的“使用空间”界定 |
第二节 墓顶挂镜的纹饰功能与意义 |
一、墓顶挂镜的基本情况与地域分布 |
二、墓顶铜镜纹饰的特殊性 |
三、铜镜纹饰与“访仙”隐喻 |
第三节 生活空间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
一、墓葬中的生活用镜 |
二、铜镜与日常生活 |
三、铜镜与镜像 |
第四节 宗教仪式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
一、铜镜纹饰与道教 |
二、铜镜纹饰与佛教 |
第五节 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
一、装饰性 |
二、隐喻性 |
结语 |
附录1 宋代铜镜图录 |
附录2 宋代纪年墓出土铜镜表 |
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现代文献 |
三、图录 |
四、考古发掘报告 |
五、期刊及硕博士学位论文 |
致谢 |
(2)从规训、研习到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与“罗研班”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第一章 众力合一:建国初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教学的处境 |
第一节 培养与转型:建国初中央美术学院的师资组成 |
第二节 引进来,历史的需要:马克西莫夫与“马训班”的产生 |
第三节 学回来,历史的选择:罗工柳与“罗研班”的产生 |
第二章 从规训到研习:“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 |
第一节 系统化与正规化:“马训班”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
第二节 正规化与民族化:“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
第三节 重视基础与鼓励创新:“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异同 |
第三章 从研习到创新:“马训班”与“罗研班”教学成果 |
第一节 选送报考与择优录取:“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招生情况 |
第二节 新中国的现实主义:“马训班”的学生及其作品研究 |
第三节 油画探索的民族性:“罗研班”的学生及其作品研究 |
第四节 油画本土化与民族化再创造:两班学生对教学理念的延续与演绎 |
第四章 价值与省思:“马训班”与“罗研班”的意义 |
第一节 油画教学体系化与油画创作中国化:“马训班”与“罗研班”的价值与省思 |
第二节 包容、独立与演进: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进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口述史的访谈与整理 |
附录二:靳尚谊先生访谈录 |
附录三 杜键先生访谈录 |
致谢 |
(3)西北工合与西北联大的战时矿藏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北工合与西北联大合作勘矿的科学背景 |
2 西北工合与西北联大合作实施的煤矿调查与开采 |
2.1 历史上陕西主要的地质矿藏调查 |
2.2 郁士元的勉县煤矿资源调查 |
2.3 张伯声与魏寿昆的凤县煤矿资源调查 |
2.4 西北工合主导的凤县煤矿工业活动 |
3 结语 |
(4)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
第二章 编纂概述 |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
3.1 编纂历史背景 |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
4.2.1 积淀与初建 |
4.2.2 完善与架构 |
4.2.3 传承与创新 |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
5.1 坚持政治原则 |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
5.2 秉持客观性 |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
6.2 藏用并重 |
6.2.1 文献资料建设 |
6.2.2 文献资料核对 |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
7.1 编纂内容 |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
7.2 编纂实践 |
7.2.1 “国家编纂体制” |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
8.1.2 学科的建立 |
8.1.3 在发展中调整 |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
8.2.1 学科之争 |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
8.3.1 学科的增设 |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6)山西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以武乡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研究动态 |
2.2 国外经验及研究动态 |
3.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红色旅游的相关理论概述 |
1.1 红色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
1.1.1 红色文化的概念 |
1.1.2 红色文化的特点 |
1.2 红色旅游的内涵和载体 |
1.2.1 红色旅游的内涵 |
1.2.2 红色旅游的载体 |
1.3 发展红色旅游的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1.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1.3.3 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 |
1.3.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1.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 发展红色旅游的现实意义 |
1.4.1 政治价值 |
1.4.2 经济价值 |
1.4.3 文化价值 |
1.4.4 生态价值 |
第二章 武乡县红色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2.1 政策优势 |
2.1.1 中央政策导向明确 |
2.1.2 地方政策保驾护航 |
2.2 区位优势 |
2.2.1 自然环境独特 |
2.2.2 交通运输便利 |
2.2.3 经济基础良好 |
2.3 资源优势 |
2.3.1 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悠久 |
2.3.2 红色旅游资源数量众多 |
2.3.3 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
第三章 武乡县红色旅游发展经验总结 |
3.1 发展特色 |
3.1.1 党性教育实现基地化 |
3.1.2 多色资源发展一体化 |
3.1.3 旅游产品注重体验化 |
3.1.4 宣传形式力求多样化 |
3.1.5 红色故事讲究趣味化 |
3.2 武乡县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3.2.1 资源开发保护力度落后受制于投入资金的短缺 |
3.2.2 景区规划管理水平低下受制于专业人才的匮乏 |
3.3 武乡县改进红色旅游发展不足的有效举措 |
3.3.1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夯实经济基础 |
3.3.2 制定人才激励政策提供人才保障 |
第四章 武乡县红色旅游发展对山西红色旅游的借鉴意义 |
4.1 完善红色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
4.1.1 加速对外交通公路体系建设 |
4.1.2 优化内部交通网络体系规划 |
4.1.3 加快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
4.2 加大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力度 |
4.2.1 遵循开发原则实现红色旅游资源持续发展 |
4.2.2 把握精神内核提升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
4.2.3 运用开放思维推动红色旅游资源融合发展 |
4.3 推进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开发 |
4.3.1 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红色旅游产业竞争力 |
4.3.2 聚焦三大板块设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
4.3.3 契入地域特色打造红色旅游产品品牌 |
4.4 创新红色旅游宣传营销形式 |
4.4.1 定位客源市场扩大红色文化宣传范围 |
4.4.2 拓宽融资渠道筹措红色旅游宣传资金 |
4.4.3 借助传媒渠道提升红色旅游宣传效应 |
4.5 建设高素质红色旅游人才队伍 |
4.5.1 注重道德技能培训提高红色旅游人才综合素质 |
4.5.2 发挥高校阵地作用培育红色旅游内部人才 |
4.5.3 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吸纳红色旅游外部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西北大学的边疆研究(193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题目释义 |
1.2 选题缘起与意义 |
1.3 学术史回顾 |
1.4 史料来源及扩展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2 西北大学边疆研究的缘起 |
2.1 外部时局变迁及政府的重视 |
2.2 西北大学的学术传统 |
2.3 学界边疆问题研究的兴起 |
3 西北大学相关学系的边疆研究 |
3.1 边疆研究的初步开展 |
3.2 国立西北大学边政学系与边疆问题研究 |
3.3 西北大学边疆学人研究概述 |
4 学人的边疆认识与建设主张 |
4.1 西北大学学人对边疆问题的宏观认知 |
4.2 西北大学学人对边疆社会的调查与认知 |
4.3 西北大学学人对边疆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
4.4 西北大学学人边疆思想之评析 |
5 西北大学的边疆服务 |
5.1 积极推进社会教育活动 |
5.2 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时空与对象 |
(一)时间范围 |
(二)空间范围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发现与研究综述 |
(一)第一阶段:20 世纪初至20 世纪40 年代的肇端 |
(二)第二阶段:20 世纪50至70 年代的发展 |
(三)第三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至今的深化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二章 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类型与编年 |
第一节 壶 |
(一)注壶 |
(二)唾壶 |
(三)双龙柄壶 |
(四)皮囊式壶 |
(五)盘口壶 |
(六)鸡首壶 |
(七)穿带壶 |
(八)扁壶 |
第二节 罐 |
(一)无系罐 |
(二)带系罐 |
(三)塔式罐 |
(四)重唇罐 |
第三节 瓶 |
(一)长颈瓶 |
(二)蒜头瓶 |
(三)盘口瓶 |
(四)梅瓶 |
(五)净瓶 |
(六)葫芦瓶 |
(七)胡瓶 |
(八)贯耳瓶 |
(九)带系瓶 |
第四节 钵 |
第五节 水盂 |
第六节 多足砚 |
第七节 碗 |
第八节 盘 |
第九节 杯 |
第十节 盏托 |
第十一节 盒 |
第十二节 灯 |
(一)烛台 |
(二)灯盏 |
第十三节 铛 |
第十四节 鐎斗 |
第十五节 碾 |
第十六节 樽 |
第十七节 炉 |
(一)笼形香炉 |
(二)行炉 |
(三)盆式炉 |
(四)三足炉 |
第十八节 枕 |
第十九节 小结 |
第三章 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分期 |
第一节 各期特点 |
(一)第一期 |
(二)第二期 |
(三)第三期 |
(四)第四期 |
(五)小结 |
第二节 各期变化所反映的历史问题 |
(一)第一期 |
(二)第二期 |
(三)第三期 |
(四)第四期 |
第四章 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区域性与窑口 |
第一节 A区河南地区 |
(一)Aa区河南中西部地区 |
(二)Ab区河南北部地区 |
第二节 B区晋冀辽地区 |
(一)Ba区河北地区 |
(二)Bb区朝阳地区 |
(三)Bc区山西地区 |
第三节 C区陕甘宁地区 |
(一)Ca区西安地区 |
(二)Cb区固原地区 |
(三)Cc区吴忠地区 |
第四节 D区山东地区 |
第五节 E区蒙西地区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唐墓出土的南方窑口瓷器 |
第一节 越窑 |
第二节 长沙窑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统计表 |
附表1.1 Aa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 Aa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3 Aa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4 Ab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5 Ab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6 Ba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7 Ba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8 Ba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9 Bb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0 Bb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1 Bb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12 Bc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3 Bc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4 Bc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15 Ca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6 Ca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7 Ca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18 Cb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9 Cb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0 Cb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21 Cc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2 D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3 D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4 D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25 E区墓葬统计表 |
附表2 洛阳城出土瓷器统计表 |
附表3 晋阳古城一号建筑址出土瓷器统计表 |
附表4 长安城出土瓷器统计表 |
读博期间完成成果 |
(9)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上篇:游兴 |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
一、职业类型 |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
一、考察旅行 |
二、公务旅行 |
三、返乡探亲 |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
本章小结 |
中篇:游踪 |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
本章小结 |
下篇:游观 |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
二、医治“都市病”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
二、“挽救经济国难” |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民国时期河南游记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 |
(五)“游记”概念界定 |
(六)研究对象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河南游记文献兴盛的原因 |
第一节 近代旅游业的推动 |
一 旅行社的兴起成为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
二 旅馆、饭店的兴建为旅游提供了便利 |
第二节 火车成为新型的出行方式 |
一 陇海铁路贯东西 |
二 平汉铁路纵南北 |
第三节 《旅行杂志》等专门性的旅行刊物的出现 |
第四节 河南古今文明,众所周知 |
一 河南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
二 南京国民政府迁都洛阳使老城重入视听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河南游记文献涉及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旅游景点的描写 |
一 登封嵩山、少林寺 |
二 洛阳龙门、白马寺 |
三 开封龙亭、相国寺 |
四 信阳鸡公山 |
五 南阳诸葛庐 |
六 辉县百泉 |
第二节 社会现状的描摹 |
一 地理环境 |
二 街道风情 |
三 文化、娱乐场所 |
四 民风民俗 |
第三节 作者情感的抒发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河南游记文献的特点 |
第一节 分布广泛,重点突出 |
一 时间分布 |
二 空间分布 |
第二节 种类多样,特色鲜明 |
一 政府官员考察记 |
二 学者地质建筑调查记 |
三 记者采访观光记 |
四 其他风俗见闻录 |
第三节 内容真实,文献珍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河南游记文献的价值 |
第一节 科学价值 |
第二节 史料价值 |
一 政治与军事史料 |
二 经济史料 |
三 教育文化史料 |
四 碑刻资料 |
第三节 文学价值 |
结语 |
附录:民国时期河南游记文献目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硕士阶段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河南焦作公路事业世纪巡礼(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铜镜纹饰研究[D]. 杨夏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从规训、研习到创新 ——中央美术学院“马训班”与“罗研班”油画教学与创作思想比较研究[D]. 康蕾.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3]西北工合与西北联大的战时矿藏调查[J]. 杨晶,姚远.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1(01)
- [4]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山西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以武乡县为例[D]. 王莎莎. 山西大学, 2020(01)
- [7]西北大学的边疆研究(1937-1949)[D]. 巩玮.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考古学研究[D]. 高义夫. 吉林大学, 2019(10)
- [9]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民国时期河南游记文献研究[D]. 曹芳芳. 郑州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