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种叶螨染色体的制备与组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昕璐[1](2015)在《新疆胡颓子属植物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核型分析的方法对新疆地区胡颓子属部分植物进行分类学研究,对新疆阿勒泰、喀什、吐鲁番、哈密及伊犁等五个地区共计57株样本进行了调查采集、培养、染色体制片与成图,对胡颓子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参数进行比对观察。分析比较了新疆胡颓子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HM34号为例,其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28=8m (2SAT)+12sm+8st。根据Stebbins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得出,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值为2.644,介于2:1-4:1之间,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数占所有染色体数的百分比为64.287%,染色体类型属于“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68.659%,其中第1号为随体染色体。(2)以YL2号为例,其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28=12m+10sm+6st。根据Stebbins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得出,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为5.364,大于4:1,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体数占所有染色体数的百分比为50.000%,其染色体类型为“2C”型。(3)根据核型似近系数分析,57株胡颓子属植物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14,染色体相对长度差异较大,每一类的染色体组往往由三至四种规格染色体组成。平均臂比介于1.746-1.511之间,核型不对称系数的变异范围较小,均约在68%左右,其中少数植物具有随体,并且多数随体位于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上,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以及核型不对称系数的变异范围都较小,其核型不对称系数基本在67%左右。(4)运用核型似近系数的聚类分析软件,计算出57株胡颓子属植物的核型似近系数,其中,YL10与YL16的核型似近系数最大(0.9973),亲缘关系最近;ALT4与KS8的核型似近系数最小(0.0249),亲缘关系最远。(5)利用似近系数平均聚类法(UPGMA)进行聚类,可将57株胡颓子属植物分为7类。根据染色体类型可分成两个种,其中,第1、2、6、7类为一种,染色体核型为“2C”,第3、4、5类为一种,染色体核型为“3B”。(6)通过与翟申修对该属形态分类的研究结果对比发现,第1、2、6、7类属于尖果沙枣,第3、4、5类属于大果沙枣。除了HM39在表型性状中测定为尖果沙枣,而通过核型分析却划分为大果沙枣;HM35在表型性状中测定为大果沙枣,而通过核型分析却划分为尖果沙枣。对于胡颓子属下种间的分类两个研究基本是相符合的,表明在属下种间的分类中,本研究结果支持翟申修形态学的分类结果。(7)通过与王盼盼对该属形态分类的研究结果对比发现,第1、2、6、7类属于尖果沙枣,第3、4、5类属于大果沙枣。但TLF5、YL14、YL12、HM35、HM36这五株植物在王盼盼的研究中被划分为沙枣,但在核型研究中均与尖果沙枣划入一类。表明在属下种间的分类中,本研究结果不完全支持其形态学的分类结果。(8)在种下等级的分类中,本研究结果分为7类,其种下等级划分均没有与前人的形态分类划分结果一一对应,表明该属下种间的分类中,本研究的分类结果均不支持前人的分类结果。(9)根据核型不对称系数可以知道,第1、2、6、7类的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5.83%,66.31%,65.89%,66.74%,而第3、4、5类的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6.27%,68.53%,66.49%。根据核型的进化表现为由不对称到对称,可以分析得到,尖果沙枣相对大果沙枣来说属于较为原始的种。
翟申修[2](2014)在《基于表型及细胞学研究的新疆胡颓子属植物种下类型划分》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运用植物经典分类学中形态分类的方法,结合核型分析对新疆地区胡颓子属落叶组进行分类学研究。采集了新疆阿勒泰、阿克苏、喀什、吐鲁番、哈密及伊犁地区等六个地区,共计231个种实样本进行比对观察。根据形态学及细胞学研究结果,将新疆地区胡颓子属植物划分了八种栽培变种。具体结论如下:(1)对胡颓子属植物种的界定条件需拓展。《中国沙漠植物志》中将大果沙枣的果核纵径定义为1.50-1.80cm,而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大果沙枣果核纵径并未满足该条件,故本文所选植物材料应包含大于1.80cm的个体。(2)胡颓子属植物的表型性状丰富。所采样本6个质量性状Shannon指数的平均值是1.23,最高的是覆盖鳞片程度,达到1.72,最低的是枝有无刺,为0.98;而Simpson指数的平均值是0.53,最高的也是覆盖鳞片程度,为0.67,最低的是柱头与雄蕊,为0.39。说明胡颓子属植物数量性状也出现了一定变异,其中果实及果核千粒重变异程度相对较大。综上分析,胡颓子属植物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均产生了丰富的变异。(3)采集群体中包含类似沙枣的植株,单纯依据形态学分类不能判定其所属种,需结合细胞学方法进行鉴定。(4)所采胡颓子属植物可划分为八个栽培变种,经验证,前四种为尖果沙枣,后四种为大果沙枣。通过主成分分析,选择果实与果核纵横径、千粒重及果形指数、花的特征等性状是影响力较大的性状作为分类依据。在胡颓子属栽培变种之间已存在过渡特征。(5)果实千粒重栽培变种间差异大。栽培变种一果实千粒重在245.00-391.00g之间,平均值为315.76g;栽培变种二果实千粒重在99.00-244.00g之间,平均值为182.57g;栽培变种三果实千粒重在398.00-562.00g之间,平均值为466.76g;栽培变种四果实千粒重在561.00-767.00g之间,平均值为643.18g;栽培变种五果实千粒重在1282.00-1392.00g之间,平均值为1346.60g;栽培变种六果实千粒重在1404.00-1562.00g之间,平均值为1692.69g;栽培变种七果实千粒重在1005.00-1234.00g之间,平均值为1140.45g;栽培变种八果实千粒重在806.00-960.00g之间,平均值为879.33g。(6)八种栽培变种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各有差异;核型不对称系数也以胡颓子属植物种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前四种水平接近,后四种相近。总体来说,根据核型的差异可以看出在胡颓子属植物种下可能已产生可区分的种下类型。(7)部分栽培变种存在染色体随体。变种一、三、六为具有随体的类群。(8)尖果沙枣相对大果沙枣来说属于较为原始的种。核型的进化表现为由对称到不对称。栽培变种一、二、三与四的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7.55%、65.64%、66.65%及67.25%;而后四种栽培变种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7.99%、68.65%、68.95%和67.70%相对前四种更高。
刘平[3](2009)在《松墨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染色体核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为研究对象,分别剖取三种天牛幼虫、蛹、成虫和胚胎的不同组织和器官,通过不同剂量秋水仙素的处理,以及低渗时间和卡诺固定液(Carnoy)固定次数等一系列条件的筛选,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染色体制片观察,确定适宜三种天牛染色体研究的实验材料及条件。并采用BSG(Barium Hydroxide,Saline,Giemsa)法对C-带进行处理,以pH值为6.8的Giemsa(5%)染液染色,分别对三种天牛染色体C-带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如下:松墨天牛最佳实验材料为7日龄蛹的精巢(卵巢),染色体数2n=20,性别决定机制为Xyp,染色体组式:5L+4M+Xyp;光肩星天牛最佳实验材料为初羽化成虫的精巢(卵巢),染色体单倍体数n=10,性别决定机制为Xyp,染色体组式:6L+3M+Xyp;桑天牛最佳实验材料为2、3日龄胚胎,染色体数2n=20,性别决定机制为XY,染色体组式:5L+4M+XY。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桑天牛胚胎的核酸含量,其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大,3、6、9日龄均出现峰值,而3日龄时RNA/DNA比值均大于6、9日龄。这一结果与桑天牛最佳材料的选取一致,为实验材料的选取提供一个新途径。对天牛的C带带型进行观察分析,带型模糊不清。仅松墨天牛的染色体上有带纹存在,以圆形、椭圆形为主。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C带照片模糊,难以观察、辨认。
王妍妍[4](2009)在《星鲽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星鲽属鱼类包括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两个种类,为冷温性大型底栖鲽类。圆斑星鲽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渤海和东海,但多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圆斑星鲽自然资源衰退,捕获量极少,形不成一定的渔获量。条斑星鲽在我国黄渤海区曾有分布记录,现已多年未见渔获,接近濒危程度;星鲽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能力强、耐低温等优良特性,外观形体较大,肉质细嫩鲜美,鳍边胶质厚而有弹性,营养丰富,易于烹饪,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采捕野生圆斑星鲽亲鱼进行驯养,并逐步开展了人工育苗试验,到目前已能达到规模化繁育苗种;对条斑星鲽的研究始于2004年从日本引进条斑星鲽苗种,随后进行了养殖试验和开发,现也达到了规模化苗种繁育。星鲽属于名贵海水鱼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对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的核型及带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并对其核型特征和演化关系作了初步探讨,比较了两者亲缘关系的远近,为其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为星鲽鱼类的杂交育种、增养殖和种子工程的实施提供遗传背景资料和科学依据,对海洋鱼类多样性的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1.采用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法制备星鲽染色体。实验鱼头肾细胞经体内短期培养,取出体外经低渗处理、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后,常规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Giemsa染液染色后获得中期分裂相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染色体数目均为2n=46,核型分别为条斑星鲽:2n=2sm+44t,NF=48;圆斑星鲽:2n=46t,NF=46。在星鲽染色体中尚未发现有多倍体的现象,也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和随体染色体。两者的核型显示其在鱼类系统上属于高位类,是比较原始的类群。条斑星鲽可能比圆斑星鲽较为特化。2.采用Sumner(1972)的方法稍作修改后进行了星鲽染色体C带的研究。结果表明,条斑星鲽染色体显示较为复杂的C-带,有4对整条呈阳性深染,分别为3号、13号、20号和22号染色体;有3对具居间C-带,分别为1号、4号和8号;9号染色体整条为阴性,其余有大小不一的着丝粒C-带。计算其异染色质含量为54.91%。圆斑星鲽的46条染色体均有大小不一的C-带,其中第22对染色体整条呈阳性深染,第19对染色体具有端部C-带,其余均为着丝粒C-带,圆斑星鲽无居间C-带。计算得出圆斑星鲽染色体异染色质含量为30%,少于条斑星鲽的54.91%。从C-带带型看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的进化关系,条斑星鲽似乎比圆斑星鲽较为进化,这与其核型特征是相一致的。3.按Howell(1980)快速银染法进行了星鲽染色体Ag-NORs带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均显示1对NOR,条斑星鲽的Ag-NORs位于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的短臂上,为端部Ag-NOR。圆斑星鲽的Ag-NORs位于2号染色体的长臂末端,也为端部Ag-NOR。条斑星鲽亚中部染色体按相对长度也属于2号染色体,这很可能说明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的2号染色体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可能是经罗伯逊易位形成的,显示了两者之间较高的亲缘关系。1对端部NORs表明其核型似乎也是比较原始的,这与核型研究的结果相同。4.采用胰酶法显带进行了星鲽染色体G-带的研究。结果表明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具有差异较大的G-带带纹,但总的带纹数目相同,均为59条带。其中条斑星鲽有37条深带,22条浅带;圆斑星鲽有38条深带,21条浅带。G-带带型的研究由于受染色体收缩程度影响较大,本文得到的结果并不理想,也可能是因为鱼类染色体数目多、形态小,且与它们的染色体DNA组成有关。5.利用谭远德、吴昌谋提出的核型似近系数和核型进化距离公式计算了星鲽的核型似近系数(λ)和核型进化距离( De )。通过计算得出λ=0.98, De =0.02,表明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核型差异很小,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钟珉菡[5](2008)在《利用分子标记探讨赖草属植物的系统关系》文中研究表明赖草属Leymus Hochst.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ier的一个重要多年生属,全世界大约有30个种和19个亚种,从北海的沿岸地区,越过中亚到东亚直至阿拉斯加和北美西部的广阔地域均有分布,多数种类集中于中亚和北美的高山。我国原记载约10种,加上近年来报道的新分类群,共25个种,4个亚种和3个变种,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地区。该属的多数物种为草原和草甸的主要组成成分,许多种类是优良的牧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由于赖草属植物常生长在盐碱地和干早半干早的山坡、地埂,该属植物的有些物种对寒冷、干早、盐碱土等不良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同时,有些赖草属物种还具有抗病虫、穗大、粒多、粒大、高光效等优良特性。因此,作为麦类作物育种的重要三级基因源,赖草属植物对改良遗传基础日益狭窄的麦类作物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关该属植物的起源、系统地位、物种界限、种间(内)亲缘关系等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针对赖草属物种中Ns基因组的供体物种以及另一个基因组的来源问题,本研究利用同工酶、醇溶蛋白及RAPD标记对14种赖草属植物和10种近缘属二倍体物种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赖草属、冰草属、偃麦草属、澳冰草属、拟鹅观草属、新麦草属和大麦属7个属24个物种的酯酶同工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7个属24个物种共出现24种不同的同工酶酶谱,电泳分离出迁移率不同的45条酶带;②Leymus chinensis与Leymus其它13个种的亲缘关系较远,与Hordeum bogdanii的亲缘关系较近;Psathyrostachys juncea与Leymus的亲缘关系很近;③相似染色体组的物种聚类在一起;④两种同工酶的分析结果与细胞学及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赖草属12种和冰草属、偃麦草属、澳冰草属、拟鹅观草属、新麦草属和大麦属7个属10个种共22份材料进行醇溶蛋白遗传分析。结果表明:①7个属22份材料共出现22种不同的醇溶蛋白图谱,22种图谱中分离出的52条带纹,多态性高达100%,说明属间和种间具有丰富的醇溶蛋白多态性;②Psathyrostachys juncea与Psa.huashanica的亲缘关系较远,而Psa.juncea与Leymus的亲缘关系很近;③含有相似染色体组的物种能各自聚类在一起,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④醇溶蛋白的分析结果与细胞学及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醇溶蛋白能够用于小麦族多年生物种系统亲缘关系分析。3.对14个赖草属物种和10个近缘属物种进行基因组特异RAPD标记。选用小麦族中6个基本基因组(E、H、P、St、W、Ns)的特异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表明:①14个赖草属物种具有Ns基因组特异的RAPD标记,而没有P和E基因组的特异的RAPD标记;②Leymus ramosus具有W基因组特异的RAPD标记;L.triticoides、L.ramosus、L.paboanus、L.chinensis、L.pseudoracemosus具有St基因组特异的RAPD标记;L.angustus、L.arenarius、L.multicaulis、L.karelinii、L.tianshanicus、L.paboanus、L.cinereus、L.chinensis、L.racemosus具有H基因组特异的RAPD标记;③L.paboanus、L.chinensis不仅出现了H基因组的特异性条带,还出现了St基因组的特异性条带;L.ramosus不仅出现了W基因组的特异性条带,还出现了St基因组的特异性条带。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赖草属植物为多重起源,Ns基因组来自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 juncea与赖草属系统关系较近。赖草属不含E、P基因组,St、W和H基因组参与了部分赖草属物种的起源。
赵冰[6](2008)在《蜡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文中认为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是蜡梅科蜡梅属的落叶乔灌木植物,为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花,在中国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蜡梅冬季开花,花色清新淡雅,花香芳郁宜人,在冬季城市园林绿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其切花和盆景生产也别具一格。但目前我国蜡梅品种资源正在面临严重的流失,存在着数目不祥、名称不定、资源不清楚等问题。此外我国蜡梅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蜡梅野生种质资源现状及变异特点、各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特点、遗传多样性格局以及影响遗传分化的因素等问题尚未解决。所有这些已严重影响了蜡梅品种的国际交流以及蜡梅种质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应用,阻碍了蜡梅育种特别是观赏育种工作的开展。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蜡梅这一传统花卉种质资源的进一步流失、破坏,保护其资源的多样性。本研究连续3年先后前往13个省市对蜡梅野生和品种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然后采用表型、ISSR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对蜡梅不同种群的表型和分子方面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最后综合蜡梅野生和品种资源的表型数据构建了其初级核心种质,并根据分子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规律,构建了蜡梅品种资源的核心种质,提出了蜡梅野生资源保存的种群样本策略和种群内个体样本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中国13个省蜡梅属种质资源的野外调查发现:蜡梅种质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秦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其分布区的纬度变化范围为北纬26°26′-32°00′之间,经度变化范围在东经109°34′-119°37′之间,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三个气候带。在垂直分布上,它们可从海拔700 m分布到海拔2900 m,尤以蜡梅本种的垂直变化幅度最大,但它们垂直分布的上下限与所在的经纬度并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蜡梅多生长在空气湿润的V形峡谷中,在群系组成中,蜡梅属植物多为林木层和灌木层的优势成分,且自我更新和繁衍能力很强,蜡梅属植物共有5个植被类型。蜡梅各种群花部变异特点和资源现状差异显着,其中神农架种群的花部变异最丰富,贵州花溪种群的香味不同于其它种群,而浙江临安的花期又是所有种群中最晚的,从资源的现状来看,神农架种群的资源破坏最为严重,急需加强保护。另外发表了蜡梅一新变种卷瓣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var. reflexus和新变型跳枝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var. reflexus f. versicolor。2.调查和整理出蜡梅品种62个,并将其部分引种到北京小汤山基地进行栽培,同时把Q型聚类应用于蜡梅62个品种的分类,并对24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制定了蜡梅品种分类的分级标准,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16个性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62个蜡梅品种进行观赏性状的评价,从观赏性状的角度筛选出了27个有切花应用潜力的品种。3.表型多样性研究表明蜡梅表型10个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10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9.40%,种群内变异(55.13%)大于种群间变异(38.18%)。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除纬度、年降雨量和部分性状有相关性外,其它性状和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蜡梅野生种群可以划分为3类。同时对来自10个种群的蜡梅花部性状进行的变异分析表明:在花部性状的变异上,蜡梅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很大的差别。4.综合蜡梅品种和野生资源相关数据,构建了中国蜡梅种质资源的163份初选核心种质,其中野生初选核心种质77份,占其总数的26.9%,几乎覆盖了蜡梅的全部分布区,品种初选核心种质86份,占其总数的50.6%。根据对9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检验和观赏性状特征值检验,结果表明,初选种质较好地代表了全部供试种质的遗传变异幅度。5.建立了适合于蜡梅遗传多样性分析的AFLP和ISSR反应体系,筛选出了蜡梅种质资源AFLP和ISSR分析的引物,并利用ISSR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蜡梅种质资源7个野生种群和2个栽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4条谱带,其中110条多态带,多态位点占88.70%,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3536;3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253条谱带,其中218条多态带,多态位点占86.17% ,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2906,两种标记都表明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神农架种群和保康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聚类分析表明种群间的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6.根据AFLP和ISSR分子标记的结果,按照遗传多样性指数的高低构建蜡梅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根据对野生资源种群样本策略和种群内个体样本策略的研究,认为对野生资源保存6个种群,每个种群保存20-25个亲代分子标记型样本,可达到保存种内遗传多样性的95%以上,该样本量可作为蜡梅野生种质资源保存的初级核心种质。根据聚类组内随机取样方法对86份蜡梅品种资源构建核心种质,最终获得了包含22个蜡梅品种资源的核心种质。用SAS软件作t检验的结果表明核心种质能代表初始种质群。以上研究为蜡梅就地保育优先种群的选定或迁地保护取样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蜡梅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蜡梅新品种选育和亲缘关系的系列研究奠定了基础。
周佐斌[7](2007)在《白芍原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芍(Radix Paeoniae)是我国着名的传统中药,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经去皮水煮加工后的干燥根,中国白芍栽培已有3900多年的历史。白芍长期以来就被作为多种中药和新药的主要原材料。本研究以浙江磐安产杭白芍为主要研究材料,并以安徽毫州,安徽芜湖,四川中江,山东菏泽等地白芍为对照,运用ISSR分子标记对磐安产杭白芍的种质遗传结构及药材道地性在遗传上的反映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以花色为特征的种内变异,目的旨在为白芍种质资源的研究及育种工作奠定基础。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1.采用CTAB法提取了芍药基因组DNA,所提取的DNA的质量较高,经检测适于ISSR扩增反应。2.建立了适于白芍ISSR—PCR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总体积25μl,DNA模板约50ng,10×bufer2.5μl,primer0.3μmol·L-1,四种dNTPs各0.25 mmol·L-1,MgCl2mmol·L-1,Taq DNA聚合酶1.25U.扩增反应的程序为:94℃预变性5min,然后进行35个循环:94℃变性45s,55~62℃复性45s,72℃延伸1.5min;循环结束后72℃延伸10 min,4℃保存。3.采用了10个ISSR引物。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平均为97.65%,期望杂合度(HE)为0.3189、Shannon’s指数(H0)为0.4831;居群水平上,多态带百分率(PPB)从23.67%至63.89%不等,平均40.19%;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期望杂合度(HE)0.1092,Shannon’s指数(H0)0.1840。以此可见,在物种水平或居群水平上,白芍均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杭白芍的多样性最为丰富,平均多态率超过40%,个别居群多态率高达63.89%,可见磐安杭白芍居群遗传变异度较为丰富,可为选育白芍优良品种的提供物质基础。依据Nei’s分析,白芍总的基因多样度(Ht)为0.3171,群体内的基因多样度(HS)为0.1223,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0.3157,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6130,表明白芍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不同的群体间,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61.3%,而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只有38.7%,表明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大,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4.从POPFENE聚类分析可知,整体上,磐安杭白芍居群和外省居群分支明显,各属于两个不同的大分支,可见它们的遗传分化较大,亲缘关系较远。花色的遗传特性反映出和其产地有一定的关系。聚类图上第一组和第三组分别对应磐安居群的红花和外省居群的红花,虽然它们的花色同为红色系列,但亲缘关系却相距甚远,表明这两种红花系列的人工选育时间很可能较早。第二组中的粉红花均属于磐安居群,在亲缘关系上,与磐安居群的红花保持着差距。整体比较,磐安的杭白芍居群具有相当高的道地性,但是,部分居群在引种栽培上还存在着混乱。综上所述,白芍的道地产区之间,道地与非道地产区之间的栽培品种都存在着遗传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对同一野生居群长期人为地进行各种不同选择的结果。
郑彩玲[8](2007)在《棉蚜寄主专化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棉蚜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能危害棉花、瓜类及多种观赏植物,并能传播植物病毒病,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棉蚜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寄主专化型。不同寄主型棉蚜在形态特征及生态参数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对于棉蚜寄主型形成的机制还不清楚,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不仅可以让我们明确棉蚜的食性进化路线,而且可以为更好的防治棉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寄主的适应性和寄主转移通道、棉蚜酯酶活力的差异、寄主次生物质对不同寄主型棉蚜产仔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寄主型棉蚜在DNA水平上的分化程度等方面,探讨了棉蚜寄主专化性的形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寄主转接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不能互相转接,直接互换寄主后,其存活和繁殖力显着下降,表现为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的净增殖率比在原寄主上分别下降980倍和12倍,平均世代寿命缩短5-12天。它们都不能在车前草和大叶黄杨上存活并建立种群,但大叶黄杨上的棉蚜能够在棉花上建立种群,成为棉花上的虫源,而不能在黄瓜上存活。两寄主型棉蚜都能够利用西葫芦和木槿,而且棉花型棉蚜对木槿的利用能力较黄瓜型棉蚜强,而黄瓜型棉蚜对西葫芦的适应性比棉花型棉蚜强。木槿上的棉蚜可以直接转移到棉花上,而需要通过在甜瓜上培养三代以上才能转接到黄瓜上,也可以通过在棉花和西葫芦上分别培养三代后再转到黄瓜上。由此可得出,棉花型棉蚜可以直接来自木槿和大叶黄杨,而黄瓜型棉蚜只能通过西葫芦、甜瓜间接的来自木槿。两寄主型棉蚜可以通过西葫芦实现互相转移,但在西葫芦上的取食经历并不改变棉蚜的寄主专化性。由此推测黄瓜型棉蚜可能终年营孤雌生殖,棉蚜寄主型的形成可能与这种生活史及转移路线的不同有关。酯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的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黄瓜型棉蚜显着高于棉花型棉蚜,黄瓜型棉蚜的羧酸酯酶活力是棉花型棉蚜的3.5倍,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是棉花型棉蚜的6.6倍,说明了两寄主型棉蚜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寄主,而产生了生理水平上的差异。棉花的乙醇和丙酮粗提物对黄瓜型棉蚜的产仔行为具有抑制作用,而黄瓜的乙醇提取物对黄瓜型棉蚜的产仔具有促进作用。棉花型棉蚜对寄主植物的次生物质不如黄瓜型棉蚜那样敏感,但依然表现出对原寄主产仔的喜好性。这种抑制作用的存在会导致两寄主型棉蚜互相转接后不能建立种群从而促进专化性的形成,但具体与哪些化学物质有关尚待研究。RAPD-PCR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寄主上的同一克隆系棉蚜个体之间在DNA水平上差异很小,而不同克隆系内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寄主上棉蚜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大于相同寄主上棉蚜群体内的遗传分化。不同寄主上棉蚜DNA多态位点率检测结果表明,木槿上棉蚜群体的多态位点率最高,而黄瓜型棉蚜的多态位点率最低。群体内基因多样度结果与此一致。不同寄主上棉蚜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不同寄主上生活的棉蚜群体的分化仅在种群水平,尚未达到亚种水平的分化。根据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可以推测,棉花上的棉蚜主要来自木槿,部分来自大叶黄杨。群体间相似性指数及聚类分析结果说明,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种群间存在较大的分化,木槿棉蚜群体和黄瓜型棉蚜群体之间也存在较大分化,而棉花与木槿、大叶黄杨和木槿上棉蚜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这种遗传差异的存在可能会进一步促进专化的形成。综上所述,棉蚜寄主型的形成可能与冬寄主到夏寄主不同的寄主转移路线、寄主植物次生物质以及两寄主型棉蚜的酯酶活性差异有关,同时DNA水平上的遗传分化也可能也会促进专化的进化。
郑敏[9](2007)在《中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苔藓植物是一类由水生到陆生过渡的高等植物,生活史中配子体(单倍体)占优势,在植物系统演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信息是植物分类学、细胞学、遗传学研究的基础。苔藓植物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等的分析,能为苔藓植物分类学和细胞学提供原始数据,揭示该类群的染色体结构差异,并为讨论苔藓植物的分类和系统进化提供重要依据。然而因为苔藓植物个体非常小,没有有丝分裂非常活跃的根尖和茎尖分生组织,并且苔藓植物的染色体很小,缢痕和次级缢痕不明显。这给苔藓植物的染色体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使得许多苔藓植物细胞学问题悬而未决。目前全世界目前约有2,3000种苔藓植物,但仅有不到10%的苔藓植物有染色体资料报道,在我国仅有157种苔藓植物有染色体报道(51种苔类,106种藓类),这仅占我国苔藓资源的4.7%。我国是苔藓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苔类植物有1200种,约100个我国特有种。因此开展我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在2003年12月-2007年2月之间通过在海南霸王岭、海南吊罗山、广西猫儿山、浙江天目山、浙江嵊州、陕西太白山以及新加坡采集和固定标本,笔者利用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对121种苔类植物(中国产115种,新加坡产10种)进行了染色体计数,首次报道57种苔类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填补了6个属的染色体研究的空白(Colura管叶苔属,Lepidolejeunea指鳞苔属,Notoscyphus假蒴苞苔属,Podomitrium足带苔属,Schiffneriolejeunea希福尼鳞苔属,Tuyamaella鞍叶苔属)。对47种(16科29属)苔类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并将在维管植物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核型分析方法(核型分类和核型不对称系数)首次应用到苔藓植物的核型分析中,并探讨了这两种核型分析方法在苔藓植物核型分析中的参考价值。通过对121种苔类植物的染色体研究发现,苔类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较为保守,多数为n=8,9,10;叶状体苔类植物中n=8,9,10都有发现。茎叶体苔类植物只有2个种染色体数目为n=10,其它大部分茎叶体苔类植物的染色体为n=8或n=9或n=8和n=9。同时发现具有两种染色体数目的种也占一定比例,但在在植物表型上未发现任何变异。对于这种种内多倍化和非整倍性现象与植物表型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比较121种苔类植物染色体的绝对长度,并对苔类植物几个大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最新的分子证据显示的苔类植物分子系统树和苔类植物系统演化关系基本对应,因此笔者认为同其他高等植物类群一样,在苔类植物中随着进化水平的提升,染色体变小。了解不同类群之间染色体大小的差异在分类和进化研究上中是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47种苔类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染色体大小,着丝点位置,最大染色体与最小染色体的比值(Lt/St),核型类型和核型不对称性系数的结果均表明,苔类植物具有丰富的核型多样性。在苔类植物类群中,随着染色体绝对长度的减小,核型多样性也大大提高。依据所有出版的文献,笔者成功构建了首个世界苔藓植物染色体数目数据库,为国际苔藓植物染色体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扩大我国苔藓事业在国际苔藓学界的影响。染色体数目在本文中首次报道的种类如下:1.Acrolejeunea fertilis(Reinw.et al.)Schiffn.n=82.Archilejeunea amakawana Inoue尼川原鳞苔n=83.Archilejeunea polymorpha(Sande Lac.)B.M.Thiers&Gradst.变异原鳞苔n=94.Caudalejeunea recurvistipula(Gottsche)Schiffn.反齿尾鳞苔n=95.Cephaloziella spinicaulis Douin刺茎拟大萼苔n=96.Cheilolejeunea ceylanica(Gottsche)R.M.Schust.&Kachroo.锡兰唇鳞苔n=87.Cheilolejeunea intertexta(Lindenb.)Steph.圆叶唇鳞苔n=88.Cheilolejeunea meyeniana(Gottsche et al.)R.M.Schust.&Kachroo长瓣唇鳞苔(新拟)n=89.Cheilolejeunea osumiensis(S.Hatt.)Mizut.大隅唇鳞苔n=810.Cheilolejeunea trifaria(Reinw.el al)Mizut.阔叶唇鳞苔n=811.Cheilolejeunea verrucosa Steph.单疣唇鳞苔(新拟)n=812.Chiloscyphus muricatus(Lehm.)J.J.Engel&R.M.Schust.刺毛裂萼苔n=913.Cololejeunea cf.macounii(Spruce)A.Evans距齿疣鳞苔n=814.Cololejeunea ocellata(Horik.)Benedix列胞疣鳞苔n=815.Cololejeunea ocelloides(Horik.)Mizut.多胞疣鳞苔n=816.Colura inuii Horik.印氏管叶苔n=817.Colura tenuicornis(A.Evans)Steph.细角管叶苔n=918.Drepanolejeunea thwaitesiana(Mitt.)Steph.散生角鳞苔(新拟)n=819.Frullania davurica Hampe达乌里耳叶苔n=920.Frullania fengyangshanensis R.L.Zhu&M.L.So凤阳山耳叶苔n=♀,♂821.Heteroscyphus zollingeri(Gottsche)Schiffn.南亚异萼苔n=10+m22.Jungermannia truncata Nees截叶叶苔n=923.Lejeunea sordida(Nees)Nees大叶细鳞苔(新拟)n=♀9+m24.Lejeunea subacuta Mitt.落叶细鳞苔n=8,n=925.Lepidolejeunea bidentula(Steph.)R.M.Schust.指鳞苔n=926.Leucolejeunea paroica N.Kitag.性序白磷苔n=827.Leucolejeunea turgida(Mitt.)Verd.弯叶白鳞苔n=928.Lopholejeunea eulopha (Taylor)Schiffn.大叶冠鳞苔n=939.Lopholejeunea soae R.LZhu&Gradst.苏氏冠鳞苔n=830.Lopholejeunea subfusca(Nees)Schiffn.褐冠鳞苔n=831.Marsupella commutata(Limpr.)Bernet锐裂钱袋苔n=932.Metzgeria consanguinea Schiffn.狭尖叉苔n=833.Notoscyphus lutescens(Lehm.)Mitt.黄色假蒴苞苔n=934.Nowelliaaciliata(P.C.Chen & P.C.Wu)Mizut.无毛拳叶苔n=935.Plagiochila fordiana Steph.福氏羽苔n=8+m36.Plagiochila gracilis Lindenb.&Gottsche纤细羽苔n=8+m37.Plagiochila peculiaris Schiffn.奇异羽苔n=8+m38.Plagiochila salacensis Gottsche大叶羽苔n=8+m39.Plagiochila wightii Nees ex Lindenb.n=940.Pleurozia subinflata (Austin)Austin拟大紫叶苔n=8+m41.Podomitrium malaccense(Steph.)Campb.马来足带苔n=942.Porella campylophylla(Lehm.&Lindenb.)Trevis.多齿光萼苔n=843.Radula acuminata Steph.尖舌扁萼苔n=844.Radula acuta Mitt.n=845.Radula amoena Herzog美丽扁萼苔n=846.Radula anceps Sande Lac.齿边扁萼苔n=847.Radula cavifolia Hampe ex.Gottsche et al.大瓣扁萼苔n=848.Radula formosa(Meissn.)Nees台湾扁萼苔n=849.Radula gedena Gottsche ex Steph.异胞扁萼苔n=850.Radula inouei K.Yamada圆瓣扁萼苔n=851.Radula onraedtii K.Yamada锡兰扁萼苔n=852.Radu肠philippinensis K.Yamada菲律宾扁萼苔n=853.Riccardia elata(Steph.)Schiffn.宽翅片叶苔(新拟)n=9+m54.Riccardia graeffei(Steph.)Hewson格雷片叶苔(新拟)n=9+m55.Riccardia kodame Mizut.&S.Hatt.小片叶苔n=9+m56.Schiffneriolejeunea tumida(Nees&Mont.)Gradst.var.haskarliana(Gottsche)Gradst.&Terken希福尼鳞苔n=857.Tuyamaella molischii (Schiffn.)S.Hatt.鞍叶苔n=9,n=8
周新成[10](2006)在《我国西北地区赖草的遗传多样性及赖草属8个物种基因组来源的分子进化分析》文中提出赖草属(Leymus Hochst.)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的一个重要多年生属,该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寒温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该属植物普遍具有抗寒、抗旱、耐盐碱、抗病虫等特点,是小麦改良的理想基因源。本研究对该属在我国分布最广的物种之一的赖草(Leymus secalinus)资源进行考察与收集,对从青海收集的19个居群的穗部形态学和结实率性状进行了鉴定与评价,并利用Genomic-SSR和EST-SSR两种类型的SSR标记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的28个赖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针对赖草属物种中来自新麦草属Ns基因组的供体物种以及Ns基因组以外另一个基因组的来源问题,本文分别利用两个叶绿体基因和两个核基因对窄颖赖草(L.angustus)、羊草(L.chinensis)、毛穗赖草(L.paboanus)、大赖草(L.racemosus)、卡瑞赖草(L.karelinii)、黑海赖草(L.sabulosus)、滨麦(L.mollis)和赖草(L.secalinus)等赖草属8个物种进行了基因组来源分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赖草在青海省的整体分布是不均匀的,东部共和至兴海河卡地区以及中部都兰以南地区分布居群数目较多;赖草的生长状况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也与水分条件密切相关;在调查的形态学指标中穗轴节间长变异系数最大,达26.2%,其次为芒长,变异系数达23.1%,变异系数最小的是颖长,为8.7%;从整体上看,形态学聚类结果与地理距离的关系不明显,而与生境密切相关,生境相似的居群首先聚在一起;总体上赖草的自然结实率比较低,平均结实率仅22.5%,但Z2618居群结实率高达63.7%。结实率高低似与居群大小成正相关。2、在筛选的总共384对来自小麦、大麦、黑麦等公布的Genomic-SSR及EST-SSR引物中,能在赖草基因组中扩增出清晰条带(包括多态及单态)的引物共76对,向赖草基因组的可转移率为19.8%;选用的21对SSR引物在28个赖草居群(每居群30个单株)中共扩增出32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山15.6个等位变异;其中10个Genomic-SSR引物共扩增出23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等位变异数目为23.2,而11个EST-SSR引物共扩增出9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等位变异数目为8.6;所有居群总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760,其中居群内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647,居群间为0.112,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48,表明14.8%的遗传变异或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居群间,而85.2%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居群内。各居群平均等位变异数变化于3.4~7.7;多态性位点比率变化于90.5%~100%,共有22个居群在所有引物位点表现出100%的多态性;多样性指数变化于0.530~0.718。采自青海高原的18个居群平均等位变异数(6.5)、多态性位点比率(99.7%)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0.672)高于黄土高原的7个居群(5.3,96.6,0.618)及新疆地区的三个居群(4.7,93.7,0.567)。Genomic-SSR和EST-SSR两类引物在检测多样性时的效率明显不同,一般情况下,Genomic-SSR比EST-SSR明显检测到更多的遗传变异;并非Genomic-SSR检测到多样性最高或最低的居群,EST-SSR也会检测到最高或最低的多样性,反之亦然。但整体上看,Genomic-SSR和EST-SSR检测到的遗传变异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赖草居群来说,随着Genomic-SSR检测出变异的增高,EST-SSR变异也有增高的趋势。结实率低于20%的居群其平均多样性指标明显小于结实率20%以上的居群,表明居群遗传变异的缺乏是影响其结实率的重要因素。发现采自新疆结实率最高(76.6%)的Z2428居群其遗传多样性在所有居群中是比较低的,该居群可能具有不同的繁育系统。结合野外调查的赖草居群群体大小的资料,可以发现为优势种或生长密集的居群大多表现出比较高的遗传变异,而这些居群往往具有比较高的结实率。3、两个叶绿体基因(rpoA和rbcL)序列分析显示,所研究的赖草属8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均来自新麦草属物种,但不可能来自脆轴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fragilis)、Ps.caduca、Ps.rupestris、和Ps.huashanica这几个物种,而是由新麦草(Ps.juncea)或与新麦草系统关系密切的Ps.stoloniformis、Ps.lanuginosa等其它几个物种中至少一个物种所提供。核基因DMCI序列分析显示,大赖草、滨麦、卡瑞赖草和黑海赖草四个物种中的一个基因组来自Ps.fragilis,前三者中的另一个基因组和窄颖赖草中的一个基因组来自新麦草属以外的物种,waxy基因序列显示,大赖草中的另一个基因组与St基因组密切相关。赖草、毛穗赖草的两个核基因组及羊草中的一个基因组与大赖草等物种的基因组来源不同,很有可能来自两个与Ps.fragilis和Ps.juncea系统关系较远的新麦草属物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赖草的穗部形态学表现与生境密切相关,环境条件如水分状况严重影响赖草的生长繁殖,其生存也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从整体上看,应该加大对赖草资源的保护力度。2、赖草居群的大小与遗传多样性及结实率大小成正相关。3、青海高原赖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程度高于新疆南部地区的三个居群及黄土高原地区的居群。保护赖草资源时,可在多样性最丰富的青海中部地区几个居群如Z2618、Z2664以及黄土高原地区的Z2167、Z2115取样保护或者在这些居群所在地建原位保护点进行保护。4、本文所研究的赖草属8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来自新麦草属,但不是来自Ps.fragilis、Ps.caduca、Ps.rupestris、和Ps.huashanica等物种,而是由新麦草(Ps.juncea)或与新麦草系统关系密切的Ps.stoloniformis、Ps.lanuginosa等其它几个物种中至少一个物种所提供;大赖草、滨麦、卡瑞赖草和黑海赖草的一个核基因组来自Ps.fragilis,前三者的另一个基因组不是新麦草属的Ns基因,其中大赖草的另一个基因组与St基因组相关。赖草、毛穗赖草含两个Ns基因组,与Ps.fragilis和Ps.juncea的Ns基因组关系较远。因此,赖草属物种具有多重起源,不仅每一物种的起源具有多个亲本来源,而且不同物种的叶绿体及核基因组具有不同来源。
二、五种叶螨染色体的制备与组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种叶螨染色体的制备与组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胡颓子属植物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胡颓子属植物研究现状 |
1.2 植物染色体制片及核型分析技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采集 |
2.2 染色体制片 |
2.3 核型特征 |
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3章 结果分析 |
3.1 胡颓子属植物的核型分析处理 |
3.2 胡颓子属植物两两之间的核型似近系数分析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第5章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表型及细胞学研究的新疆胡颓子属植物种下类型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小结 |
第2章 基于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及种下类型的划分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新疆胡颓子属栽培变种的多样性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核型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染色体核型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胡颓子属植物形态学分类 |
4.2 胡颓子属植物细胞学分析 |
4.3 核型分析与栽培变种间亲缘关系的探讨 |
4.4 形态学分类与核型分析结果比较 |
第5章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松墨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染色体核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染色体研究概述 |
1.1 染色体类型 |
1.2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
1.3 染色体行为 |
1.3.1 减数分裂 |
1.3.2 有丝分裂 |
2 实验材料及制片技术 |
2.1 实验材料 |
2.2 制片技术 |
2.3 染色体分带技术 |
2.4 染色体分带技术在昆虫学方面的应用 |
3 昆虫染色体的研究现状 |
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昆虫 |
1.2 仪器、设备及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设备 |
1.2.3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天牛幼虫神经节的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 |
2.1.1 前处理 |
2.1.2 虫体解剖 |
2.1.3 标本制备 |
2.2 松墨天牛蛹的精巢(卵巢)、神经节、唾腺染色体制备 |
2.2.1 前处理 |
2.2.2 虫体解剖 |
2.2.3 标本制备 |
2.3 天牛成虫精巢(卵巢)、神经节、唾腺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 |
2.3.1 前处理 |
2.3.2 虫体解剖 |
2.3.3 标本制备 |
2.4 天牛卵(胚胎)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 |
2.4.1 前处理 |
2.4.2 胚胎分离 |
2.4.3 标本制备 |
2.5 C-带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2.6 染色体核型分析项目 |
2.7 染色体 C-带带型分析 |
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1 处理条件的优选 |
2 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 |
2.1 松墨天牛 |
2.1.1 最佳材料的选取 |
2.1.2 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图 |
2.1.3 松墨天牛染色体测量结果 |
2.1.4 松墨天牛染色体形态描述 |
2.2 光肩星天牛 |
2.2.1 最佳材料的选取 |
2.2.2 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图 |
2.2.3 光肩星天牛染色体测量结果 |
2.2.4 光肩星天牛染色体形态描述 |
2.3 桑天牛 |
2.3.1 最佳材料的选取 |
2.3.2 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图 |
2.3.3 桑天牛染色体测量结果 |
2.3.4 桑天牛染色体形态描述 |
3 染色体 C-带带型 |
4 讨论 |
第四章 桑天牛胚胎期核酸含量变化与核型研究取材的关系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总核酸含量 |
3.2 胚胎RNA、DNA 含量 |
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图版Ⅰ 松墨天牛染色体有丝分裂 |
图版Ⅱ 松墨天牛染色体减数分裂 |
图版Ⅲ 松墨天牛染色体丝球期 |
图版Ⅳ 光肩星天牛染色体丝球期 |
图版Ⅴ 桑天牛染色体有丝分裂 |
图版Ⅵ 松墨天牛染色体C 带带型 |
图版Ⅶ 桑天牛不同日龄卵内胚胎 |
图版Ⅷ 松墨天牛各虫态及器官 |
详细摘要 |
(4)星鲽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染色体的核型及带型分析 |
1.1.1 染色体核型分析 |
1.1.2 染色体带型分析 |
1.1.2.1 C 显带技术 |
1.1.2.2 NOR 显带技术 |
1.1.2.3 G 显带技术 |
1.2 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研究的原理 |
1.2.1 核型分析原理 |
1.2.2 带型显带原理 |
1.3 染色体核型及带型常用的研究方法 |
1.3.1 染色体制备 |
1.3.2 带型显带方法 |
1.3.2.1 C 带显带法 |
1.3.2.2 Ag-NORs 带显带法 |
1.3.2.3 G 带显带法 |
1.4 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研究的意义 |
1.5 鱼类染色体核型、带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鱼类染色体核型研究进展 |
1.5.2 鱼类染色体带型的研究进展 |
1.6 鲽形目鱼类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的研究进展 |
1.7 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
1.7.1 多态性问题 |
1.7.2 研究层次问题 |
1.7.3 研究的区域和种类需要拓宽 |
1.7.4 前景展望 |
第二章 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试验用鱼 |
1.1.2 试验药品 |
1.1.3 试剂配制 |
1.1.4 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两种鱼所用方法相同) |
1.2.1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1.2.2 核型分析 |
1.2.2.1 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
1.2.2.2 染色体形态的观察 |
1.2.2.3 测量和数据统计 |
1.2.2.4 剪贴、重拍 |
1.2.2.5 绘制染色体模式图 |
1.2.2.6 核型似近系数和核型进化距离 |
2. 结果与比较分析 |
2.1 条斑星鲽染色体核型 |
2.1.1 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
2.1.2 条斑星鲽染色体核型分析 |
2.2 圆斑星鲽染色体核型 |
2.2.1 圆斑星鲽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
2.2.2 圆斑星鲽染色体核型分析 |
2.3 条斑星鲽与圆斑星鲽染色体核型的比较分析 |
2.3.1 染色体核型比较 |
2.3.2 核型似近系数和核型进化距离 |
3 讨论 |
3.1 染色体的制备方法 |
3.2 星鲽染色体的核型与大小 |
3.3 性染色体 |
3.4 关于鲽形目鱼类的核型 |
3.5 条斑星鲽与圆斑星鲽的亲缘关系 |
第三章 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染色体C-带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试验用鱼 |
1.1.2 试验药品 |
1.1.3 试剂配制 |
1.1.4 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两种鱼所用方法相同) |
1.2.1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1.2.2 C 带显色过程及原理 |
1.2.3 C-带带型分析 |
2. 结果 |
2.1 条斑星鲽染色体C-带 |
2.2 圆斑星鲽染色体C-带 |
2.3 条斑星鲽与圆斑星鲽染色体C-带的比较分析 |
3. 讨论 |
3.1 C-带研究的意义 |
3.2 C-带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
3.3 C-带制备方法 |
第四章 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染色体AG-NORS带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试验用鱼 |
1.1.2 试验药品 |
1.1.3 试剂配制 |
1.1.4 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两种鱼所用方法相同) |
1.2.1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1.2.2 染色体Ag-NORs 制备 |
1.2.3 Ag-NORs 带型分析 |
2. 结果 |
2.1 条斑星鲽Ag-NORs 带型分析 |
2.2 圆斑星鲽Ag-NORs 带型分析 |
2.3 条斑星鲽与圆斑星鲽染色体Ag-NORs 带型的比较分析 |
3. 讨论 |
3.1 Ag-NORs 带研究的意义 |
3.2 Ag-NORs 带的多态性 |
第五章 条斑星鲽和圆斑星鲽染色体G-带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试验用鱼 |
1.1.2 试验药品 |
1.1.3 试剂配制 |
1.1.4 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两种鱼所用方法相同) |
1.2.1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1.2.2 染色体G-带的制备 |
1.2.3 染色体G-带带型分析 |
2. 结果 |
2.1 条斑星鲽染色体G-带带型分析 |
2.2 圆斑星鲽染色体G-带带型分析 |
2.3 条斑星鲽与圆斑星鲽染色体G-带带型的比较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利用分子标记探讨赖草属植物的系统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赖草属的分类历史 |
2 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
2.1 形态特征 |
2.2 地理分布 |
3 赖草属物种基因组组成的研究 |
4 赖草属的细胞学研究 |
5 赖草属植物的生化研究 |
6 分子生物学研究 |
7 赖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8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赖草属与近缘二倍体物种的同工酶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同工酶样品的制备 |
1.2.2 电泳 |
1.2.3 染色 |
1.3 资料整理及聚类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属、种间EST同工酶分析 |
2.2 属、种间SOD同工酶分析 |
2.3 聚类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赖草属与近缘属二倍体物种的醇溶蛋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溶液配制 |
1.2.2 样品提取 |
1.2.3 凝胶制备 |
1.2.4 加样 |
1.2.5 电泳 |
1.2.6 固定和染色 |
1.2.7 保存 |
1.2.8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属间醇溶蛋白的多态性 |
2.2 遗传相似系数和聚类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应用 RAPD特异标记分析赖草属部分物种的基因组组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DNA提取 |
1.2.2 RAPD反应 |
1.2.3 扩增产物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蜡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蜡梅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
1.1.1 蜡梅属种质资源分类研究概况 |
1.1.2 蜡梅属种质资源分布研究概况 |
1.1.3 蜡梅的研究概况 |
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
1.2.1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
1.2.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 核心种质的研究现状 |
1.3.1 核心种质的提出背景 |
1.3.2 核心种质的概念及发展 |
1.3.3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中国蜡梅野生资源的调查和分析 |
2.1 调查方法 |
2.2 调查结果 |
2.2.1 蜡梅属植物的调查 |
2.2.2 各野生蜡梅种群的现状和特点 |
2.2.3 蜡梅新变种和新变型的发表 |
2.2.4 蜡梅属植物的水平分布特点 |
2.2.5 蜡梅属植物的垂直分布特点 |
2.2.6 蜡梅属植物分布的生境特点 |
3.2.7 结论和讨论 |
3. 中国蜡梅品种资源的调查和分析 |
3.1 中国蜡梅品种资源的调查 |
3.1.1 调查方法 |
3.1.2 调查地点 |
3.1.3 调查结果 |
3.1.3.1 蜡梅品种的调查 |
3.1.3.2 蜡梅品种产业化开发利用的调查 |
3.2 蜡梅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1.1 材料 |
3.2.1.2 分类性状的选取和编码 |
3.2.1.3 数据的处理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Q型聚类结果及分析 |
3.2.2.2 R型聚类结果及分析 |
3.2.2.3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及分析 |
3.2.3 结论和讨论 |
3.3 62 个蜡梅品种观赏性状的综合评价 |
3.3.1 材料 |
3.3.2 方法 |
3.3.2.1 评价结构模型的建立 |
3.3.2.2 评价标准的制定 |
3.3.2.3 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3.3.3 结果与分析 |
3.3.4 结论与讨论 |
4. 蜡梅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种群选择与试验材料采集 |
4.1.2 性状的选取和测定方法 |
4.1.3 数据的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2 次取样重合种群的变异系数与均值的年代差异性分析 |
4.2.2 各种群间花性状的变异 |
4.2.3 蜡梅种群间的形态变异特征 |
4.2.4 蜡梅种群内的形态变异特征 |
4.2.5 蜡梅种群间的表型分化 |
4.2.6 蜡梅的表型变异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
4.2.7 蜡梅种群表型聚类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5. 中国蜡梅种质资源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2.1 数据收集整理 |
5.1.2.2 数据分组 |
5.1.2.3 计算各组的表型多样性指数和遗传丰富度 |
5.1.2.4 聚类方法 |
5.1.2.5 取样方法 |
5.1.2.6 核心样品代表性检验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各组供试种质的多样性指数、遗传丰富度和取样数目 |
5.2.1.1 野生资源 |
5.2.1.2 品种资源 |
5.2.2 蜡梅初选核心种质代表性检测 |
5.2.2.1 多样性指数的差异显着性测验 |
5.2.2.2 初选核心收集品和总收集品9 个性状的6 个特征值比较 |
5.3 结论与讨论 |
6. 中国蜡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分子标记组DNA的提取 |
6.1.3 引物筛选与PCR扩增 |
6.1.4 PCR产物检测 |
6.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分子标记组DNA提取结果与检测 |
6.2.2 物种和种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
6.2.3 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
6.2.4 聚类分析 |
6.3 讨论 |
7 中国蜡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蜡梅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和引物筛选 |
7.1.3 蜡梅AFLP标记结果统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蜡梅AFLP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
7.2.2 AFLP引物筛选分析 |
7.2.3 AFLP扩增片段的多态性 |
7.2.4 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程度分析 |
7.2.5 种群间遗传关系的UPGMA聚类分析 |
7.3 结论和讨论 |
7.3.1 影响AFLP扩增反应的因素 |
7.3.2 不同的引物组合对扩增结果的影响 |
7.3.3 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
8.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蜡梅核心种质资源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实验材料 |
8.1.2 分子标记方法及其数据分析 |
8.1.3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蜡梅野生种质资源核心种质的构建 |
8.2.1.1 种群样本策略 |
8.2.1.2 种群内个体样本策略 |
8.2.1.3 核心种质保存种群样本方案 |
8.2.2 蜡梅品种资源核心种质的构建 |
8.2.2.1 各样本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
8.2.2.2 初始种质与核心种质比较 |
8.2.2.3 保留种质与核心种质比较 |
8.2.2.4 蜡梅品种资源核心种质及其主要性状 |
8.3 结论和讨论 |
9 结论和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9.3 讨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白芍原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我国白芍的研究概况 |
1.1.1 白芍的形态特征及特性 |
1.1.2 白芍的繁殖方式 |
1.1.3 白芍的研究进展 |
1.1.4 本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 |
1.2 遗传多样性的理论研究、方法与应用 |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1.2.2 遗传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
1.2.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3.1 形态学水平 |
1.2.3.2 细胞水平 |
1.2.3.3 生化水平 |
1.2.3.4 DNA水平 |
1.2.3.4.1 RFLP |
1.2.3.4.2 AFLP |
1.2.3.4.3 RAPD |
1.2.3.4.4 SSR |
1.2.3.4.5 ISSR |
1.3 DNA指纹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
1.3.1 在品种鉴定上的应用 |
1.3.2 在品种品质纯度检测上的应用 |
1.3.3 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 |
1.3.4 在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研究上的应用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
2.2.2 实验仪器及来源 |
2.2.3 主要溶液配制 |
2.3 白芍基因组DNA的提取 |
2.4 DNA浓度测定 |
2.5 ISSR-PCR扩增 |
2.5.1 ISS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
2.5.2 引物筛选 |
2.5.3 电泳和拍照 |
2.6 数据分析 |
2.6.1 带的记录与数据矩阵的建立 |
2.6.2 遗传多样性水平和居群遗传结构分析 |
2.6.3 居群遗传关系的聚类分析 |
2.6.4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检验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ISSR-PCR扩增条件优化 |
3.1.1 DNA的提取 |
3.1.2 Taq酶 |
3.1.3 DNA模板浓度 |
3.1.4 Mg~(2+)浓度 |
3.1.5 dNTPs浓度 |
3.1.6 退火温度 |
3.1.7 正交实验确立ISSR-PCR条件 |
3.3 ISSR-PCR扩增结果 |
3.3 ISSR结果分析 |
3.3.1 白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白芍的遗传结构分析 |
3.3.3 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及遗传一致度 |
3.3.4 居群遗传关系的聚类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遗传变异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分布 |
4.1.1 白芍种源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
4.1.2 白芍种源遗传结构 |
4.1.3 白芍不同居群间的遗传关系 |
4.2 白芍的道地性与引种 |
4.3 全面采集样品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棉蚜寄主专化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蚜虫寄主专化性的研究进展 |
1 蚜虫寄主专化性的表现 |
2 蚜虫寄主型形成的生态学基础 |
2.1 蚜虫的生活史 |
2.2 蚜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与定位 |
2.3 寄主植物表面理化特性对蚜虫寄主型形成的影响 |
2.4 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与寄主资源数量对蚜虫寄主型形成的影响 |
2.5 天敌在蚜虫寄主型形成中的作用 |
2.6 昆虫的取食经历与寄主型形成的关系 |
2.7 共生菌与寄主专化 |
3 蚜虫寄主型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 |
3.1 寄主植物次生化合物对寄主专化性的影响 |
3.2 蚜虫的神经系统与寄主专化性形成的关系 |
4 蚜虫寄主型形成的遗传学基础 |
4.1 蚜虫的种群遗传分化及其影响因素与寄主专化的关系 |
4.2 同功酶的变异与寄主专化 |
4.3 染色体组型与寄主专化 |
4.4 蚜虫的遗传变异与寄主专化 |
5 蚜虫产生寄主专化的意义及专化性进化是否可逆 |
6 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对寄主的利用与适应性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寄主植物 |
1.2 寄主转接试验 |
1.3 两寄主型棉蚜可能的寄主转移通道 |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蚜对不同寄主的利用 |
2.2 棉蚜的寄主转移通道 |
2.3 取食经历对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专化性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寄主植物次生物质及酯酶与棉蚜寄主型形成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寄主植物粗提物对不同寄主型棉蚜产仔量的影响 |
2.2 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酯酶活力的比较 |
2.3 棉花型和黄瓜型棉蚜互相转接后羧酸酯酶活力的变化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寄主上棉蚜种群分化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棉蚜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1.2 主要试验仪器及试剂 |
1.3 棉蚜基因组DNA的提取 |
1.4 随机引物 |
1.5 扩增反应体系 |
1.6 扩增产物检测 |
1.7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头棉蚜基因组DNA提取的检测 |
2.2 随机引物对不同寄主上的棉蚜群体的RAPD扩增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主要结果与讨论 |
1 全文主要结果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中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 |
一 前言 |
(一) 国内外苔藓植物染色体的研究概况 |
(二) 苔藓植物染色体研究内容 |
(三)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 本文的研究内容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一) 材料采集和固定 |
(二) 染色体制片方法 |
(三) 数据分析与处理 |
(四) 标本鉴定 |
三 结果与讨论 |
(一) Aneuraceae绿片苔科 |
(二) Calypogeiaceae护蒴苔科 |
(三) Cephaloziaceae大萼苔科 |
(四) Cephaloziellaceae拟大萼苔科 |
(五) Frullaniaceae耳叶苔科 |
(六) Geocalycaceae齿萼苔科 |
(七) Gymnomitriaceae钱袋苔科 |
(八) Haplomitriaceae裸蒴苔科 |
(九) Herbertaceae剪叶苔科 |
(十) Jackiellaceae甲壳苔科 |
(十一) Jubulaceae毛耳苔科 |
(十二) Jungermanniaceae叶苔科 |
(十三) Leieuneaceae细鳞苔科 |
(十四) Lepidolaenaceae多囊苔科 |
(十五) Lepidoziaceae指叶苔科 |
(十六) Lophoziaceae裂叶苔科 |
(十七) Metzgeriaceae叉苔科 |
(十八) Monosoleniaceae单月苔科 |
(十九) Pallaviciniaceae带叶苔科 |
(二十) Pelliaceae溪苔科 |
(二十一) Plagiochilaceae羽苔科 |
(二十二) Pleuroziaceae紫叶苔科 |
(二十三) Porellaceae光萼苔科 |
(二十四) Radulaceae扁萼苔科 |
(二十五) Scapaniaceae合叶苔科 |
(二十六) Trichocoleaceae绒苔科 |
四 总结 |
(一) 苔类植物染色体数目 |
(二) 苔类植物核型多样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世界苔藓植物染色体数目数据库 |
一 前言 |
二 数据库系统简介 |
(一) 系统模式及平台 |
(二) 数据整理 |
(三) 数据格式 |
(四) 系统功能 |
三 数据库所有苔藓植物染色体数据的文献目录 |
附录 |
附录1 47种苔类植物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参数 |
附录2 苔类植物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图版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我国西北地区赖草的遗传多样性及赖草属8个物种基因组来源的分子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赖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
1.1 赖草属的分类历史 |
1.2 赖草属物种基因组组成的研究 |
1.3 赖草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
1.4 赖草属物种遗传图谱的绘制 |
1.5 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及重复序列对赖草属物种基因组的识别 |
1.6 赖草属物种系统演化的研究 |
1.7 赖草属物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8 赖草属物种的优良特性及利用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意义与实验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1.1 我国青海地区赖草的穗部形态学与结实率鉴定与评价 |
2.1.2 我国西北地区赖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2.1.3 赖草属8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2.2 实验材料 |
2.3 研究意义 |
2.4 总体设计 |
第三章 分布于青海省的赖草(Leymus secalinus Hochst.)穗部形态学特征与自然结实性评价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赖草在青海的分布特点 |
3.2.2 穗部植物学性状表现 |
3.2.3 穗部性状聚类分析 |
3.2.4 自然结实率 |
3.3 讨论 |
3.3.1 影响赖草资源在青海省分布的因素 |
3.3.2 青海产赖草材料穗部形态学表现与地理分布的关系 |
3.3.3 赖草结实率问题 |
3.3.4 青海产赖草资源的保护建议 |
第四章 我国西北地区28个赖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研究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引物筛选情况 |
4.2.2 28个赖草居群总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
4.2.3 居群内及地区内、地区间的遗传多样性 |
4.2.4 居群或地区特异的等位变异 |
4.2.5 赖草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关系 |
4.2.6 赖草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结实率的关系 |
4.2.7 不同赖草居群的聚类分析 |
4.3 讨论 |
4.3.1 小麦族其它物种SSR引物在赖草基因组中的可转移性 |
4.3.2 赖草的遗传多样性 |
4.3.3 赖草居群的遗传分化 |
4.3.4 赖草居群的结实率与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
4.3.5 保护赖草资源的建议 |
第五章 赖草属8个物种基因组来源的分子进化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研究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rpoA基因序列的比对与进化分析 |
5.2.2 rbcL基因序列的比对与进化分析 |
5.2.3 DMC1基因序列的比对与进化分析 |
5.2.4 waxy基因序列的比对与进化分析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赖草属物种基因组组成及来源 |
5.3.2 研究赖草属物种基因组组成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
5.3.3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需要加大对赖草资源的保护力度 |
6.2 赖草的自然结实率与赖草居群的大小及遗传多样性成正相关关系 |
6.3 赖草资源的保护策略 |
6.4 赖草属物种具有多重起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五种叶螨染色体的制备与组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胡颓子属植物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研究[D]. 马昕璐.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8)
- [2]基于表型及细胞学研究的新疆胡颓子属植物种下类型划分[D]. 翟申修.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3]松墨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染色体核型研究[D]. 刘平.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2)
- [4]星鲽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的初步研究[D]. 王妍妍.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5]利用分子标记探讨赖草属植物的系统关系[D]. 钟珉菡.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2)
- [6]蜡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D]. 赵冰.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7]白芍原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 周佐斌. 南昌大学, 2007(07)
- [8]棉蚜寄主专化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D]. 郑彩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9]中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D]. 郑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10]我国西北地区赖草的遗传多样性及赖草属8个物种基因组来源的分子进化分析[D]. 周新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