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碳源组份及浓度对小麦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柯筱纯,刘园园,王春涛,杨永平[1](2022)在《蔓菁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优化蔓菁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提高出胚率,为蔓菁品种的纯化和种质创新提供重要基础。【方法】将54个蔓菁品种小孢子低温(4℃)和高温(33℃)各处理24 h,从中筛选出1个出胚率较高的品种,通过调整活性炭—琼脂糖及植物激素配比优化其小孢子培养体系。【结果】蔓菁品种KTRG-B-15的小孢子出胚数最多,为25胚/30蕾;高质量浓度琼脂糖可以抑制小孢子成胚;添加0.1 mg/L NAA和0.2 mg/L 6-BA时出胚数最多,为137胚/30蕾。【结论】小孢子培养体系优化有效提高了蔓菁小孢子的出胚数,优化后的出胚效率是优化前的5.48倍。
陶柔[2](2021)在《提高小麦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效率的研究》文中指出小麦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技术可以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加速育种进程。然而这种技术仍存在小麦花药培养诱导效率低、育种群体小、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尚不成熟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这一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小麦花药和小孢子培养过程中的预处理方式、培养基、小孢子分离方式、分离液种类和秋水仙素处理方式均会对培养效率产生影响。本研究利用F1代小麦材料比较了低温预处理时间、预处理方式和诱导培养基对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利用三个小麦品种研究了预处理方式、分离液、培养密度和分化培养基对小孢子培养效率的影响;比较了秋水仙素处理方式对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效率的影响,以提高小麦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效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药培养中,在4℃低温下对幼穗进行不同时间(0d、6d、12d、18d)预处理,结果显示,预处理12d得到的愈伤组织诱导率(14.78%)和绿苗率(2.44%)最高;花药接种后,分别用甘露醇和不同浓度秋水仙素预处理3d,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率均降低;不同培养基的诱导结果表明,在NPB-99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3.20%,其诱导率是CHB培养基的2.65倍,在NPB-99培养基上的绿苗率为3.42%,其绿苗率是CHB培养基的4.17倍,说明基本培养基NPB-99用于小麦花药培养的效果好于CHB培养基。2、小孢子培养中,对麦穗进行4℃低温预处理后得到的小孢子活力处于16.85%~24.83%之间,其效果好于对麦穗或花药进行高温饥饿处理;将花药接种于分离液中,使用高速均质机破碎花药释放小孢子,分离液3得到的小孢子活力为31.96%,远高于分离液1的3.66%%和分离液2的4.59%;小孢子不同密度的培养结果表明,小孢子培养密度为0.5×104个/m L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60.22%,显着高于1×104个/m L时的28.39%和密度为2×104个/m L时的9.48%;利用小孢子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比较基本培养基GEM和190-2Cu对分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EM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分化率为6.80%,高于在190-2Cu上的2.37%。3、在单倍体植株加倍过程中,比较了三种秋水仙素处理方式(花药预处理法、培养基表面添加法、浸泡分蘖节法)对单倍体植株加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表面添加法的加倍效率最高,单倍体植株加倍率在66.67%~100%之间,浸泡分蘖节法的加倍率在15.38%~71.43%之间,花药预处理法的加倍率在60%~63.64%之间。但培养基表面添加法会降低植株存活率,花药预处理法会降低花药诱导效率,而浸泡分蘖节法获得的双单倍体植株数最多。通过对花药培养获得的绿色植株进行加倍,共获得1023个双单倍体植株。本研究使用F1代小麦进行花药培养,在获得新双单倍体种质材料的同时,提高了花药诱导的效率,对小孢子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由小孢子获得了再生植株,并比较了不同加倍方式的加倍效果,这些结果为这一技术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曾伟[3](2017)在《烟草原生质体培养及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原生质体细胞由于没有细胞壁,因此它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细胞壁再生,细胞分裂、分化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实验系统。同时它也可作为体细胞杂交、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筛选、分离细胞器的理想材料和遗传转化的受体。小孢子是单细胞,容易获得,不受花药组织的影响,具有单倍性,发育同步性,易加倍等优点,常常用来研究植物胚胎发育过程。小孢子胚胎发生提供了一种研究植物胚胎发育和植物细胞全能性而不受母体组织干扰的替代系统。本文通过对12种基因型烟草原生质体的培养,探索了不同基因型之间酶解时间、原生质体起始分裂的时间、诱导出芽生根时间和出芽率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烟草原生质体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生芽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通过对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过程和发育模式进行基础的研究,证明了NtDRP可以作为烟草小孢子胚胎发生的一个标记基因。主要的实验结果如下:1.比较不同基因型烟草原生质体分离的酶解时间,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不同基因型烟草的叶肉细胞的原生质体开始分离出来,由于不同的基因型烟草对酶的敏感性不同,因此不同基因型所需的酶解时间也不同。烟草G3、G4、G5、SR1的最佳酶解时间为3h;G1、NtDRP的最佳酶解时间为3.5h;G2和G6的最佳酶解时间为4.5h;而G7、G8、G9和G10的酶解时间为4h时,其有活力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结果表明相同的酶解条件下,生理状态相近的不同的基因型所需的酶解时间不同。烟草原生质体所需的酶解时间与基因型有关。2.将生理状态相近的幼嫩叶片,经相同的酶解分离纯化过程获得的原生质体,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发现G1、G8、G10、SR1的原生质体细胞培养2d发生第一分裂,G4和G6的原生质体细胞直到培养5d才发生第一次分裂,其它基因型的原生质体细胞发生首次分裂的时间为培养的2-5d之间。除烟草G4原生质体细胞分裂次数较少,所得到的愈伤组织较少,其它基因型烟草培养的原生质体细胞都能多次分裂。将不同基因型相同大小的愈伤组织转入相同的分化培养基诱导生芽,烟草SR1、G1、G10愈伤组织最早分化出芽点,分化出芽所需的时间为16d,而G4、G6出芽所需的时间最长,为22d。统计不同基因型的出芽率,SR1的出芽率最高,达到97%;G7的出芽率最低,为60%,其他基因型的出芽率都在80%以上。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培养条件,相同的生长环境、生理状态,不同基因型烟草原生质体细胞的分裂速率,分裂频率,所诱导出的愈伤分化出芽的能力却不同。烟草原生质体的分裂及分化与基因型有关。3.以13种含有不同激素成分和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对原生质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扩增,研究表明培养基及激素直接影响着原生质体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4培养基有利于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扩增,同时4号培养基也能诱导生芽。10和11号培养基既可以诱导形成较多的愈伤组织,也能分化产生大量的芽。因此,前期可以用4号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值,得到大量的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转移到10和11号培养基中分化生芽。4.以长势良好的烟草SR1为例,将烟草SR1原生质体培养诱导产生的不定芽切下转移到四种不同的培养基中进行诱导生根,发现1号培养基诱导生根比率较低,根量少,根虽然粗壮,但产生的根短,诱导生根所需要的时间长,约10d左右;2号培养基诱导生根率最低,根量少;而4号培养基生成的根虽短,诱导生根率却高达86%,生根时间却需要12d左右;以3号培养基最佳,其诱导生根的比率最高,高达92%,根量较多,根较粗壮且长,诱导生根仅需7d就可得到完整的植株。5.烟草小孢子在B培养基中经过饥饿和热激处理5d或6d,改变小孢子的发育途径,由配子体途径转向孢子体途径。在转入AT3培养基中培养2d,细胞核发生均等分裂,产生两个大小相似的细胞核,在培养过程中部分小孢子细胞外壁破裂,产生类似合子胚的发育模式,形成胚柄和胚体结构。具有完整外壁的小孢子经过45-60d,最终发育成子叶形胚胎。6.饥饿和热激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诱导作用。饥饿和热激条件下的小孢子诱导胚胎发生的比率比正常温度(饥饿或非饥饿处理)或单独热激处理培养的小孢子不仅诱导效率高,还减少了对胁迫处理的依赖性。实验证明当两种胁迫处理相结合对提高小孢子胚胎发生的诱导率具有叠加效应。7.探索NtDRP基因是否可以作为小孢子胚胎发生的标记基因。在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单核晚期的烟草小孢子在饥饿培养基中热激(32℃)处理后培养48h,小孢子不表达NtDRP,培养72h,小孢子开始表达NtDRP。通过pNtDRP::NtDRP-GFP,野生型SR1,RNAi-Ⅱ和RNAi-Ⅲ四种不同株系的小孢子培养进行比较,发现培养起始阶段,小孢子形态为球形,随着培养时间延长,RNAi株系的烟草小孢子胚胎发生的能力显着下降,RNAi-Ⅲ株系的烟草小孢子几乎不能胚胎发生,小孢子开始出现皱缩,证明NtDRP可以作为烟草小孢子胚胎发生的一个标记基因。
王炜,陈琛,欧巧明,叶春雷,罗俊杰[4](2016)在《小麦花药培养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单倍体在基础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而花药培养是生产小麦单倍体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重点从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依赖性、脱分化培养基及其附加成分等主要因素,小麦花药培养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与辐射诱变、远缘杂交和转基因技术的结合等方面展开综述,较为全面地统计了相关研究者所筛选的具有优良花药培养特性的基因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张鑫[5](2016)在《新疆芜菁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芜菁(Brassica rapa L.),(2n=20)含有芸薹属中最难进行离体再生的AA基因组,离体条件下小孢子发育具有不同步性和多种发育途径并存,又是再生困难的根部膨大类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离体再生尤为困难。试验以5份不同的新疆芜菁栽培品种为试材,探讨了花器官形态与小孢子发育时期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添加外源激素浓度、高温前处理、低温预处理等对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花粉小孢子发育阶段对胚状体发生频率具有直接影响,选取最适发育时期,即单核靠边期的花粉材料是花粉游离小孢子培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宜新疆芜菁花粉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花蕾形态指标参考标准为:花蕾横径在1.9366-2.1537 mm,花蕾纵横比在1.4194-1.6466,花瓣长在1.3536-1.9323 mm,瓣药比在1.2713-1.8923。(2)基因型是决定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主要因素。不同基因型的新疆芜菁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率差异显着。本试验对5份新疆芜菁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有3份试材获得胚状体。(3)通过对新疆芜菁小孢子高温前处理培养试验,最佳高温前处理的温度为33℃,处理24 h为最佳时间。(4)新疆芜菁小孢子培养,经过梯度低温预处理比较试验,利于小孢子诱导出胚的低温预处理时间为24 h。(5)在培养基中添加外源激素ZT和NAA可以提高胚状体的出胚率。添加外源激素与否,以及添加外源激素的种类,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激素,对试材起到的作用不同。综合比较适宜新疆芜菁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外源激素配比浓度为0.05 mg/L ZT+0.1 mg/L NAA。
郭桂梅[6](2013)在《水稻和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条件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小孢子培养技术是研究胚胎发育的理想实验系统,在提高育种效率上,可以克服花药培养的不足。但是,由于存在基因型障碍、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低、绿苗分化率低和白苗化现象严重等原因,限制了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谷类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小孢子培养的愈伤组织产量及绿苗分化数量,以大田种植的水稻、大麦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和预处理时间,诱导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及激素,分化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配比,转分化时间等因素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4份大田种植的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的离体花药和小孢子预处理,考察了各种预处理对小孢子来源的愈伤组织产量及绿苗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离体花药经6%的甘露醇中预处理3d能明显提高小孢子的愈伤产量及绿苗产量;10mg/L秋水仙碱预处理也能明显提高小孢子的愈伤产量;同时,游离小孢子经32℃下预处理2d能够提高小孢子愈伤及绿苗产量。2、以5份大田种植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诱导培养基中麦芽糖、2,4-D和PEG浓度对愈伤组织产量和绿苗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麦芽糖的浓度为75g/L时绿苗产量为最高;生长素2,4-D浓度为2.0mg/L时,愈伤组织产量与质量均为最好,其绿苗产量最高;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2%)的PEG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绿苗的再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浓度过高会使小孢子失水萎缩而死亡(8%以上时小孢子没有愈伤组织的产生)。同时,对分化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和配比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分化培养基中6-BA浓度为1.0mg/L, NAA浓度为0.5mg/L,KT浓度为2.0mg/L时,其再生植株与绿苗产量均为最高。3、以3份大田种植的大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离体穗低温处理时间,诱导培养基中无机氮水平、有机氮种类及浓度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愈伤组织产量和绿苗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穗低温预处理时间以21d时效果为最佳。在无有机氮添加的N6基本培养基中,诱导培养基中1/2无机氮水平对于愈伤组织的再分化,优于全氮水平。有机氮的添加对愈伤组织的成苗能力似乎因基因型不同而异,对于BI45材料而言,不添加Glu和CH时的绿苗产量最高,但添加一定量的Glu和CH均可增加愈伤组织产量;H30材料,则不添加CH时绿苗产量高,但在添加CH800mg/L时得到的平均每皿绿苗数最多;H11材料,在添加Glu800mg/L时不仅愈伤组织产量高,而且绿苗产量也高。4、以3份大田种植的大麦品种为材料,比较了分化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6-BA、KT和生长素NAA、IBA的激素组合及使用量和愈伤组织转分化时间对游离小孢子培养绿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化培养基激素组合及使用量对不同基因型绿苗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H30来说,其最佳配比为1.5mg/L6-BA+1.0mg/LKT+0.05mg/L NAA;对于BI45来说,其最佳配比为0.5mg/L6-BA+1.5mg/LKT+0.05mg/L NAA+0.5mg/L IBA;对于H11来说,以1.5mg/L6-BA+2.0mg/LKT+0.05mg/L NAA为佳。转分化时间在全N诱导培养基上以18d为最佳;在M90诱导培养基上转分化时间以15d为最佳。
杜芳英[7](2013)在《小麦组织再生体系的优化及高光效基因SRX的遗传转化》文中提出相比与其他禾本科植物,小麦组织培养技术和再生体系的研究开始较晚,遗传转化效率也相对较低,研究小麦组织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频率的影响因素,优化小麦遗传转化体系对于有效开展小麦转基因育种有重要意义。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因素,然而过量的光照,却能够抑制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或者)最大光合速率,称为光抑制,严重时还会造成光合机构的光氧化破坏,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降低小麦光抑制是增加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本试验以陇春23、华2533、Bobwhite等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金属元素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如下:8种不同小麦品种幼胚出愈率均达到94%以上,说明品种的基因型对小麦幼胚的出愈率影响不大,但是不同小麦基因型间幼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很大差异,胚性愈伤组织发生频率高的品种和基因型,继代培养后再生率也相对较高。在分化培养基上添加2.5mg/L Ag+、0.25mg/L Cu2+或者1.5mg/LZn2+有助于提高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再生率。在此基础上,进行硫过氧化物还原因子(SRX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希望得到高光效的小麦种质。用pUBI;Bar和pAcf;SRX表达载体对小麦材料陇春23、华2152和Bobwhite幼胚进行了的基因枪法共转化。提取基因组DNA进行Bar基因和SRX-基因的PCR检测,转化陇春23幼胚共得到T0代阳性植株有Bar+32株,SRX+11株,转化率分别为19.3%和6.6%;得到Bobwhite的T0代抗性植株Bar+13株,SRX+9株,转化率分别为13.3%和9.2%;转化华2152幼胚得到T0代阳性植株0株,转化率0%;PCR检测T1代转基因植株,分别得到陇春23Bar+11株,SRX+4株,T1代分离比为21:11和7:4;Bobwhite得到Bar+9株,SRX+3株,T1代分离比为4:9和2:1。由此可知,To代和T1代植株属于嵌合体,非纯合转基因植株。设置对照,测定T1代转基因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其光抑制与野生型对照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初步判断:硫过氧化物还原因子(SRX基因)已导入小麦植株。
张丽[8](2013)在《小麦花药及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花药培养和小孢子培养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的主要途径。与常规有性杂交育种技术相比,利用单倍体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年限、提高后代的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已成为小麦常规育种的有力补充。另外,单倍体植株在遗传基础研究和基因工程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小麦上,花药培养研究开展较早,操作技术简单,是目前进行小麦单倍体育种的主要方法。相比较花药培养,游离小孢子培养工作量小、可以避免体细胞干扰、工作效率高,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小麦单倍体诱导中,花药培养效果受材料基因型、环境因素和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诱导率低而不稳,仍然是影响其应用的最主要因素,而小孢子培养受诸多因素影响,技术操作复杂,仍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提高花药培养效率和建立小孢子培养体系促进小麦单倍体育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基因型材料花药培养力的比较,及供试材料不同播期和不同诱导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以筛选高培养力基因型和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并利用花药预培养方式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拟建立小麦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并在花药和小孢子培养中对雄核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取得如下结果:1.对16个小麦不同基因型花药培养的结果表明,基因型间诱导率和绿苗产率差异显着,供试基因型的诱导率在093.77%之间,其绿苗产率在07.92%之间。其中,诱导率较高的有石4185、周麦11矮优系和郑育麦9987,诱导率分别为93.77%、47.33%和40.56%,其绿苗产率分别为0.43%、0.67%和7.92%;而郑麦9962、良星66等品种诱导率最低为0。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中郑育麦9987为花培力较高的品种,其诱导率和绿苗产率均较高。2.不同播期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是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之一。较小麦正常播种时间推迟15d左右(即第二播期),花药培养诱导率略有降低,但可以显着提高分化率和绿苗分化率,推迟30d左右(即第三播期),诱导率最高(泛麦8号15.33%,新春9号16.36%)但分化率和绿苗分化率却大幅降低,其绿苗分化率由最高时的23.91%和19.57%,分别降至0和2.25%。3.不同诱导培养时间对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两个基因型的诱导率随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诱导培养60d其诱导率是7d的1112倍;但随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分化为绿苗的能力下降,在诱导培养14d内,绿苗分化率较高(郑麦7698和泛麦8号分别为21.01%和50.00%)。因此,小麦花药诱导培养714d较佳,有利于绿苗分化。4.小麦花药培养过程中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幼穗经低温预处理4d后,小孢子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经32℃高温预培养3d后,可见具胚性发生的小孢子体积膨大,细胞质变浓厚显示一种“星状”结构;培养第9d后胚性小孢子具有双核;培养第12、14d后胚性小孢子呈多细胞结构;培养第28d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胚状体。5.通过花药磁力搅拌法分离小麦小孢子,经筛网过滤收集的小孢子在CHB-1液体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显微观察发现培养后的小孢子一直发生质壁分离,未发现细胞分裂现象,培养18d后未能诱导形成胚状体或愈伤组织。
刘大普,杨凤萍,张晓东[9](2012)在《麦类作物小孢子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孢子作为单个单倍体细胞,通过诱导培养能再生成纯合的二倍体植株,不仅为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形态发生学研究提供稳定的材料,也对小麦等作物的转基因研究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本文主要介绍麦类作物小孢子培养的基本步骤及关键因素,简要介绍了以小孢子为材料进行小麦基因遗传转化的方法。
王文涛,苏浴源,栗淑芳,申领艳,康少辉[10](2012)在《利用生物技术创造甘蓝育种新材料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5个甘蓝品种为试材,从基因型以及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蔗糖浓度和激素浓度4个方面,对利用生物技术创造甘蓝育种新材料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影响了参试甘蓝花药胚状体的诱导频率;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蔗糖浓度和激素浓度均对胚状体诱导频率有较大影响。并建立了1套通过甘蓝花粉培养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的技术:取未授粉甘蓝花药和花粉,接种在蔗糖浓度为10%、附加NAA 0.2 mg/L+6-BA 2 mg/L的MS培养基中,诱导胚状体产生及萌发;将胚状体接种在附加NAA 0.2 mg/L的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30 d后生根率达89%,且根数较多,平均根长1.0~2.0 cm,芽苗生长健壮。利用该技术获得单倍体再生植株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80 d左右。
二、碳源组份及浓度对小麦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碳源组份及浓度对小麦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提高小麦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药培养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2 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的因素 |
1.2.1 基因型 |
1.2.2 预处理方式 |
1.2.3 培养基 |
1.2.4 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对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 |
1.3 小孢子培养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4 影响小麦小孢子培养的因素 |
1.4.1 小麦小孢子培养的发育途径 |
1.4.2 基因型 |
1.4.3 预处理方式 |
1.4.4 小孢子的分离方式与分离液 |
1.4.5 培养密度 |
1.4.6 分化培养基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
1.5 单倍体植株加倍 |
1.5.1 秋水仙素在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中的应用 |
1.5.2 流式细胞仪检测植物倍性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主要仪器及培养基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培养基 |
2.2 花药培养方法 |
2.2.1 供试材料种植 |
2.2.2 取材与预处理 |
2.2.3 材料的消毒与接种 |
2.2.4 花药诱导培养 |
2.2.5 分化培养与生根培养 |
2.3 小孢子培养方法 |
2.3.1 供试材料种植 |
2.3.2 取材与预处理 |
2.3.3 材料消毒与分离小孢子 |
2.3.4 小孢子活力统计及诱导培养 |
2.3.5 分化培养 |
2.4 倍性检测及单倍体植株加倍 |
2.4.1 倍性检测 |
2.4.2 单倍体植株加倍 |
2.5 数据统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花药培养效率研究 |
3.1.1 花药培养程序 |
3.1.2 低温预处理时间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
3.1.3 甘露醇与秋水仙素处理对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 |
3.1.4 不同培养基对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 |
3.2 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
3.2.1 小孢子培养程序 |
3.2.2 取材时期与小麦穗部形态的关系 |
3.2.3 预处理方式对小孢子发育的影响 |
3.2.4 分离液对小孢子活力的影响 |
3.2.5 小孢子培养密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3.2.6 分化培养基对分化效率的影响 |
3.3 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技术研究 |
3.3.1 秋水仙素处理花药对加倍效率的影响 |
3.3.2 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对加倍效率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影响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因素 |
4.1.2 影响小麦小孢子培养效率的因素 |
4.1.3 单倍体植株加倍办法对加倍效率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烟草原生质体培养及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原生质体研究进展 |
1.2 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因素 |
1.2.1 材料的选择及预处理 |
1.2.2 酶 |
1.2.3 渗透压稳定剂 |
1.2.4 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 |
1.2.5 培养条件及方法 |
1.3 原生质体培养的应用 |
1.3.1 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 |
1.3.2 体细胞杂交 |
1.3.3 作为遗传转化的实验体系 |
1.3.4 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的筛选 |
1.3.5 分离细胞器的理想材料 |
1.3.6 植物原生质体超低温保存的研究 |
1.4 小孢子胚胎发生 |
1.5 影响小孢子胚胎发育的因素 |
1.5.1 供体植株:预处理和基因型 |
1.5.2 供体材料的生长环境 |
1.5.3 小孢子的发育时期 |
1.5.4 胁迫处理 |
1.5.5 培养条件 |
1.6 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应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烟草原生质体的培养 |
2.1.1 原生质体培养的实验材料 |
2.1.2 原生质体分离所用的酶解液、溶液、培养基 |
2.1.3 诱导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基及激素配比 |
2.1.4 诱导生根的培养基组成成分 |
2.1.5 原生质体的分离 |
2.1.6 原生质体培养 |
2.1.7 愈伤组织的分化 |
2.1.8 不定芽的生根与移栽 |
2.2 烟草小孢子培养 |
2.2.1 实验材料 |
2.2.2 烟草小孢子培养的培养基 |
2.2.3 烟草小孢子的培养方法 |
2.2.4 小孢子体外成熟培养的培养方法 |
2.3 细胞学观察与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1 烟草原生质体酶解时间及分离效果与基因型有关 |
3.2 基因型是影响烟草原生质细胞分裂及分化的重要因素 |
3.3 培养基及激素对烟草原生质体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 |
3.4 培养基对根的分化的影响 |
3.5 烟草小孢子胚胎发育过程 |
3.6 饥饿和热应激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诱导 |
3.7 NtDRP可以作为烟草小孢子胚胎发生的一个标记基因 |
第四章 讨论 |
4.1 激素对原生质体分裂的影响 |
4.2 胁迫处理控制小孢子的发育命运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小麦花药培养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花药培养技术流程 |
2 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的重要因素 |
2.1 供试材料的基因型 |
2.2 培养基及其附加成分 |
2.2.1 脱分化培养基 |
2.2.2 碳源及琼脂 |
2.2.3 激素 |
2.2.4 其他附加成分 |
2.3 培养环境 |
2.4 其他因素 |
2.4.1 供试材料的种植环境 |
2.4.2 预处理方式 |
2.4.3 接种密度 |
2.4.4 白化苗 |
2.4.5 单倍体植株的加倍 |
3 小麦花药培养的应用 |
3.1 花药培养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
3.2 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
3.3 DH作图群体的构建 |
4 结语及展望 |
(5)新疆芜菁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
1.2 基因型及生长条件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 |
1.2.1 基因型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 |
1.2.2 生长条件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 |
1.3 取材技术及预处理 |
1.3.1 取材标准 |
1.3.2 小孢子分离 |
1.3.3 预处理 |
1.4 培养技术的影响 |
1.4.1 基本培养基 |
1.4.2 碳源及其浓度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
1.4.3 外源激素 |
1.4.4 活性炭 |
1.5 培养条件及培养方式 |
1.5.1 培养条件 |
1.5.2 培养方式 |
1.6 胚状体发生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花蕾形态特征观测 |
2.2.2 小孢子发育时期观察 |
2.2.3 新疆芜菁小孢子的游离与培养 |
2.3 试验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结果分析 |
3.1.1 新疆芜菁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外部形态特征观察 |
3.1.2 新疆芜菁小孢子各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 |
3.1.3 不同新疆芜菁材料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指标的关系 |
3.1.4 单核靠边期小孢子比例与花蕾的关系 |
3.1.5 常规培养下新疆芜菁品种小孢子出胚情况 |
3.1.6 高温前处理对胚状体出胚率的影响 |
3.1.7 低温预处理对胚状体出胚率的影响 |
3.1.8 外源激素对胚状体出胚率的影响 |
3.2 讨论 |
3.2.1 新疆芜菁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外部形态特征观察 |
3.2.2 新疆芜菁小孢子各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 |
3.2.3 不同新疆芜菁材料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指标的关系 |
3.2.4 单核靠边期小孢子与花蕾的关系 |
3.2.5 新疆芜菁各试材小孢子常规培养 |
3.2.6 高温前处理对胚状体出胚率的影响 |
3.2.7 低温预处理对胚状体出胚率的影响 |
3.2.8 外源激素对胚状体出胚率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缩略词 |
作者简介 |
(6)水稻和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药小孢子培养的重要性 |
1.2 花药小孢子培养的研究概况 |
1.3 花药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影响因子 |
1.3.1 材料基因型 |
1.3.2 小孢子发育时期 |
1.3.3 预处理 |
1.3.4 培养基及其添加物 |
1.3.5 培养方式 |
1.3.6 培养条件 |
1.4 花粉植株的诱导途径 |
1.4.1 植株的诱导途径 |
1.4.2 植株的产生方式 |
1.5 花药小孢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二章 预处理对水稻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和绿苗分化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预处理方法 |
2.1.3 花药游离小孢子方法 |
2.1.4 提取液与培养基 |
2.1.5 统计指标和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因型对水稻游离小孢子愈伤产量和绿苗分化的影响 |
2.2.2 离体花药预处理对水稻小孢子愈伤产量和绿苗分化的影响 |
2.2.3 小孢子预处理对水稻小孢子愈伤产量和绿苗分化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水稻游离小孢子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提取液与培养基 |
3.1.4 统计指标和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稻游离小孢子诱导培养基的优化 |
3.2.2 水稻游离小孢子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大麦游离小孢子愈伤诱导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方法 |
4.1.3 提取液与培养基 |
4.1.4 统计指标和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低温预处理对大麦游离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4.2.2 诱导培养基中有机氮素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
4.2.3 诱导培养基中无机氮水平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
4.2.4 基因型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大麦游离小孢子绿苗分化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方法 |
5.1.3 提取液与培养基 |
5.1.4 试验设计 |
5.1.5 统计指标和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分化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
5.2.2 转分化时间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
5.2.3 基因型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
5.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小麦组织再生体系的优化及高光效基因SRX的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小麦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表达载体 |
1.2.2 目标基因 |
1.2.3 转化受体 |
1.2.4 转化方法 |
1.2.4.1 基因枪法 |
1.2.4.2 农杆菌介导法 |
1.2.4.3 花粉管通道法 |
1.2.4.4 其他转化法 |
1.2.5 小麦转基因存在的问题 |
1.3 小麦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1 幼胚组织培养 |
1.3.2 幼穗组织培养 |
1.3.3 成熟胚组织培养 |
1.3.4 花药组织培养 |
1.4 小麦光效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
1.4.1 光抑制分子机理及光保护机制 |
1.4.1.1 活性氧的伤害 |
1.4.1.2 光抑制的作用部位 |
1.4.1.3 光保护的机制 |
1.4.2 关于氧化物还原因子SRX |
1.5 此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小麦幼胚组织培养及筛选体系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小麦材料 |
2.1.1.2 培养基 |
2.1.2 方法 |
2.1.2.1. 接种 |
2.1.2.2 分化 |
2.1.2.3 再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因型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 |
2.2.2 分化培养基中添加金属离子对小麦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
2.2.2.1 分化培养基中添加Ag~+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
2.2.2.2 分化培养基中添加Cu~(2+)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
2.2.2.3 分化培养基中添加Zn~(2+)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
2.3 讨论 |
3 基因枪法将高光效基因SRX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小麦材料 |
3.1.1.2 培养基 |
3.1.1.3 转化载体 |
3.1.2 方法 |
3.1.2.1 幼胚组织培养方法 |
3.1.2.2 基因枪转化方法 |
3.2 转基因T_0代植株PCR检测 |
3.2.1 抗性再生苗总DNA提取 |
3.2.2 引物设计 |
3.2.3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3.3 T_1代转基因小麦株系的检测及遗传分析 |
3.3.1 T_1代转基因小麦株系的PCR检测 |
3.3.2 测定T_1代转基因小麦光合作用速率 |
3.3.3 计算提高光系统的光合速率 |
3.4 结论 |
3.4.1 将Bar基因和SRX基因导入小麦品种初步检测获得转基因植株 |
3.4.3 对转基因T_1代遗传株系的农艺性状考察和数据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小麦花药及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1.1 植物花药培养概述 |
1.2 花药培养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3 影响小麦花药培养因素的研究 |
1.3.1 基因型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
1.3.2 基本培养基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
1.3.3 激素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
1.3.4 诱导培养时间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
1.3.5 材料胁迫处理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
1.3.6 播期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
1.3.7 花药接种密度对小麦花培培养的影响 |
1.4 白化现象 |
1.5 小麦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
1.6 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
1.6.1 分离与纯化方法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
1.6.2 糖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
1.6.3 培养基中未成熟子房的作用 |
1.7 离体培养中小孢子的雄核发育 |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9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培养基 |
2.2.2 取材 |
2.2.3 麦穗消毒及花药接种 |
2.2.4 小麦花药培养 |
2.2.5 小孢子培养 |
2.2.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麦花药培养研究 |
3.1.1 不同基因型间花药培养力差异比较 |
3.1.2 播期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 |
3.1.3 诱导培养时间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 |
3.1.4 花药培养中雄核发育动态及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形成的显微观察 |
3.2 小孢子培养研究 |
3.2.1 小孢子培养结果 |
3.2.2 小孢子培养过程中的雄核发育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基因型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 |
4.1.2 播期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 |
4.1.3 诱导培养时间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 |
4.1.4 预处理后的小孢子发育 |
4.1.5 小麦游离小孢子培养存在的问题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利用生物技术创造甘蓝育种新材料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基因型对胚状体诱导频率的影响 |
1.2.2 培养基对胚状体诱导频率的影响 |
1.2.2.1 培养基中有机成分对胚状体诱导频率的影响。 |
1.2.2.2 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胚状体诱导频率的影响。 |
1.2.2.3 培养基中激素种类与浓度对胚状体诱导频率的影响。 |
1.2.3 再生植株的获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型对胚状体诱导频率的影响 |
2.2 培养基中有机成分对胚状体诱导频率的影响 |
2.3 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胚状体诱导频率的影响 |
2.4 培养基中激素种类与浓度对胚状体诱导频率的影响 |
2.4 再生植株的获得 |
3 结论与讨论 |
四、碳源组份及浓度对小麦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蔓菁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的优化[J]. 张洁,柯筱纯,刘园园,王春涛,杨永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2(01)
- [2]提高小麦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效率的研究[D]. 陶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烟草原生质体培养及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研究[D]. 曾伟. 湖北大学, 2017(05)
- [4]小麦花药培养的研究和应用[J]. 王炜,陈琛,欧巧明,叶春雷,罗俊杰. 核农学报, 2016(12)
- [5]新疆芜菁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影响因素研究[D]. 张鑫. 塔里木大学, 2016(08)
- [6]水稻和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条件的优化[D]. 郭桂梅. 上海海洋大学, 2013(05)
- [7]小麦组织再生体系的优化及高光效基因SRX的遗传转化[D]. 杜芳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3)
- [8]小麦花药及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D]. 张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9]麦类作物小孢子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 刘大普,杨凤萍,张晓东. 生物技术进展, 2012(06)
- [10]利用生物技术创造甘蓝育种新材料的方法研究[J]. 王文涛,苏浴源,栗淑芳,申领艳,康少辉. 河北农业科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