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佛教协会召开第三次代表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焦骏峰[1](2020)在《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文中指出“庐山东林寺”始建于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之手,她是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祥地。由此,慧远大师所创立的净宗一派,传承一千六百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净土宗所提倡的“念佛法门”颇为流行,广为传播,可所谓在佛教八大宗派中,净土宗“念佛法门”巨星璀璨,灵光独耀。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在快节奏与充满竞争现代社会中,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它所形成独特的净宗文化,如何发挥着积极作用去调和处于多变的现代人类?净宗文化,它又有何魅力吸引着现代社会大众的目光?要想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不得不追溯到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缘起。论文以现代净土文化发祥地“庐山东林寺”为中心展开论述,本文先从历史去探讨净宗文化的发源以及东林寺千年历史的变迁。在第三章中,深入地研究东林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它所形成的净土文化通过怎样的方式去适应现代社会,又是如何影响现代人类?尤其在第四章中,祖庭“庐山东林寺”是如何进行一种现代性转化?会着重在东林寺文物胜迹与现代寺院建筑风格艺术上去体现。后面的章节会依次探讨,东林寺所具有独特的现代净土道风、现代僧团建设、现代佛事活动,现代寺院管理、对现代人类临终关怀、民间慈善行谊、弘法教化,国内外净宗文化的弘扬与交流,践行“人间净土”,构建和谐社会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东林寺在现代社会中,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因此,对庐山东林寺的考察对于研究与挖掘净土宗文化、人文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影响,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温金玉[2](2019)在《新中国佛教制度建设七十年》文中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岁月里,"法运都随国运转",佛教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佛教的命运是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连在一起的。中国佛教一直致力于自身建设,为培养戒行清静的僧团与建设道风纯正的丛林而不懈努力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新时代佛教界的自觉担当与使命意识。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增强爱国爱教的思想觉悟,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努力发挥佛教积极作用,开创中国佛教光明的未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时代增光,为佛教添彩。
温金玉[3](2019)在《新中国佛教七十年的传戒情况简述》文中指出七十的岁月里,"法运都随国运转",佛教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佛教一直致力于自身建设,为培养戒行清净的僧人与道风纯正的丛林而不懈努力着。一、1949至1966年传戒的问题195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大会上,赵朴初居士作《关于中国佛教协会发起经过和筹备工作的报告》,专门谈到如何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他说:这要联系到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僧伽制度的健全问题,一是教理的研学问题。僧伽制度的健全,是弘法利生事业的基础,怎样针对过去的弊病和现
温金玉[4](2012)在《中国大陆佛教传戒活动的回顾与反思》文中指出戒律是佛法寿,戒住则法住。中国大陆佛教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如何看待戒律制度的问题。从1949年开始,大陆佛教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历程,如何让传统的佛教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如何令旧有的僧团除尘去垢,焕发新的气象;如何使新社会出家的人能保持僧品、续佛慧命,这是中国佛教界一直致力解决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力的强盛,以及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与完善,佛教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同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佛教的道风建设也面临着严峻形势。以戒为师,整肃道风成为新时
桑吉扎西[5](2010)在《江西省佛教协会第四次代表会议在南昌召开》文中研究表明本刊讯2010年1月5日,江西省佛教协会第四次代表会议在南昌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138名佛教四众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妙安法师主持,辉悟法师致开幕词,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
阮氏秋月(释如月)[6](2008)在《当代中、越佛教尼众僧团异同之研究 ——以佛学院的出家女众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释尊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收了憍陈如等五位弟子,形成最初的僧团,经过四、五次吸收徒众,就发展到一千二百多人,组成了所谓常随佛众的“一千二百五十人俱”的庞大僧团。后来由于阿难尊者的请求,佛陀以遵守八敬法为条件允许姨母及五百释女加入僧团,从此尼众僧团便随之成立。到部派佛教时,从经典到制度,均非常歧视女性,视女性为不净染污的来源,对比丘的修行形成威胁和障碍。由于对女身染秽的看法根深柢固,所以必须是男身才能证得佛果。根据小乘的观点,女性之所以为修行者所拒斥,主要是因为女性在传统文化上被视为情欲的化身而形成其特重比丘戒的特点。大乘佛教经典对女性的看法就有显着的改观,对女性能否成佛的立场也逐渐修正,初期大乘经典就出现有能力神通变化转身为男性的女性菩萨,然而转身成佛的观念显然不够彻底,必须进一步破除男女身见,所以晚期如来藏系思想则承认众生皆有如来藏性,不因性别而有所差异,是以女性可以女身而成佛,这是对女性证悟能力最积极肯定的态度。继承释尊的教法诸圣弟子把他的法话传播到各地。于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与此同时佛教也进入越南。到公元五世纪中国佛教尼众僧团才成立,越南是一个久经战乱的国家,佛教也随着国家的患难而艰难地向前发展。由于战争很多史料都被烧毁。所以有关越南佛教尼众僧团成立的材料可能比中国佛教尼团晚约六百多年。越南受中国的封建统治约一千年左右,所以越南佛教多少也受中国佛教影响。越南佛教大部分是北转佛教,这是两个尼众僧团中的共同点,另一个共同点就是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但是自前至今对两国佛教尼众僧团的专门研究却寥若辰星。在国际上,中、越尼众佛教僧团可算是北传佛教中排第一、二的尼团。但到当代由于某些方面受到限制,这两个尼团没有台湾尼众僧团发展得快。本人只以中国大陆,不包括台湾、港、澳佛教尼众僧团为研究对象。中国大陆土地辽阔佛学院众多,由于本人能力与时间有限,所以着重研究中国重要的佛学院的出家女众。对越南尼众佛教僧团的研究只以佛教学校及佛学院为主。因为资料缺乏,本人在研究当中颇感困难,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加上自己的调研只初步探讨了两国的当代尼众僧团几个方面,如:尼团的机构组织、寺院管理、生活方面和教育方式。
温金玉[7](2006)在《中国当代佛教制度建设——以大陆汉传佛教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佛教的兴衰始终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涉,从来就没有一条脱离开社会生活而独立运行的轨道,中国当代佛教的振兴同样印证着这一规律。当代佛教的建设不仅体现在义理上的协调与圆融,其最大之表征是"人间佛教"的倡导;同步地也凸显于制度层面之继承与创设,这主要体现在僧伽制度的锻造、教育模式的确立、文化体制的改革、慈善事业的开拓,以及民间外交联谊功能的发挥等。佛教的根本精神在于顺时当机,应病与药,中国教制的产生与发展,同样是佛法根本精神的昭示与体现。其恒顺之处就是善于在保证其出世性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地适应现实社会。从建国初至新世纪,中国佛教一直致力于自身建设,在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一路走来,走的就是一条与社会相适应的阳光大道。
江西省佛教协会[8](2004)在《江西省佛教协会召开第三次代表会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阮进山[9](2019)在《越南北部曹洞禅派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针对越南北部的曹洞禅派展开全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五个大的方面,故分五章:第一章,概括介绍中国曹洞宗传到越南北部的法脉及其曹洞宗的主要思想。此章主要根据1734年印刻的《禅苑继灯录》,追溯中国曹洞宗传到越南曹洞禅派的脉络。继而详细介绍了洞山良阶禅师与一句智教禅师(越南北部曹洞禅派的开派祖师之师父)。从各位师徒们的对话语录中,显示他们的禅法思想。通过研究能肯定越南北部曹洞禅派的祖庭即在现今浙江省湖州市仁皇山景区的仁王护国寺。最后,本章还介绍了曹洞宗的主要思想,特别是“五位君臣”思想。“君”代表“本体”,“臣”代表“现象”,曹洞宗所提倡的修行方法,即达到“君臣合”,主张“兼中到”,即“本体与现象合一”。这是中国很独特的佛教哲学之一。第二章,主要介绍越南北部曹洞禅派始祖——水月通觉禅师(1637-1704)在中国留学的过程,及其在越南佛教史上的地位。禅师字水月,号通觉道南,越南黎朝高僧。俗名:邓甲,1637年出生。籍贯:安南国,山南道,先兴府,御天县,清潮社人(今越南国,太平省,兴河县,新礼社,清朝村)。幼时习儒学,18岁参加乡试第四场,登贡举。20岁在太平省泰瑞县瑞良社虎队村寺出家。28岁(1664年)到中国参学,经过北京又回湖州,拜一句智教禅师为师,30岁受比丘戒,并继承中国曹洞宗谱系法脉。经过三年修学(1664-1667),拿心印与曹洞宗传灯偈回越南。回国后的37年内,在海洋、河内等地的:下龙寺、琼林寺、洪福寺、安子山等地,极力弘传禅、律思想。在42位出家弟子中,选择了最优秀的弟子宗演为法嗣,并于1704年给传心印,之后示寂于圣光寺,荼毗后,弟子们於下龙寺与圣光寺内起石塔供养。第三章,主要介绍越南北部曹洞禅派的法脉流传。水月通觉禅师从中国得法回越南传播曹洞禅派,从1667年到2019年的352年间,曹洞禅派在越南一脉相承,从“通”到“良”字,历经越南四个朝代:后黎、西山、阮、社会主义。不管时代是战争还是和平,国家兴盛还是衰亡,佛法是发展还是沉默,曹洞禅派总是顺时而进,努力弘法。洪福寺以在大城市中心之优势,在曹洞禅派发展过程中起了重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洞门人把宗风传播到越南北部各省份如:河内、海洋、海防、河西、太平、南定等等,并逐渐传播到越南南方如胡志明市,甚至传到美国。2015年11月1日,越南曹洞僧团回中国湖州市凤凰山护国仁王寺寻找祖庭,正好当天在该寺举行剃度出家仪式。因为该祖庭法脉已经失传了,当得知一句智教祖师的28字传灯偈后,仁王护国寺住持——慈满法师立刻给两位刚剃发出家的弟子起名为:弥虚与弥尘——“弥”字是传灯偈第十七代。因此可知,曹洞法脉在越南像一条河,绵远流长,三百多年还不灭,而且它还返哺源头,回到中国。这正如同水月给宗演的偈:“水出端由洗世尘,尘清水复入原真。”。这点也是中越佛教交流的一个铁证。第四章,介绍了越南北部曹洞禅派修行的主要思想。经过352年的传播,曹洞门人不只接受中国曹洞宗的思想,还结合越南社会文化特点,发展出了丰富的本土化思想,其中最为明显就是:律思想、净土思想、禅宗思想。曹洞门人以戒律为终身修行,并确立出家身份的良师;以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为一生的最终目的;以接受曹洞禅派传灯偈确定师徒辈分位次;发挥佛性、般若、五位君臣等思想,在日常生活当中以作为行持的规范。第五章,详细介绍了越南北部曹洞禅派与弘法利生事业。曹洞门人在修行过程中,禅师们中的德高望重者,担任过越南佛教最高的职位如:国师、僧统、僧纲、法主。现当代的社会主义时期,曹洞门人以僧人身份,亦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如担任国会代表、省人大代表等,最高地位也包括担任越南国会副主席。通过这些职位,发挥“奉道爱国”精神。曹洞门人不仅将佛法教义和曹洞禅宗思想应用在参政领域,还积极从事建造寺庙、印刻佛教经典、教化信徒等重要的弘法事业,让曹洞宗在越南佛教历史上凸显其独特的影响力。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作者希望,此论文能向中国介绍越南佛教的一个禅派,是中国佛教对外国的影响,能作为促进中越佛教交流的一个桥梁,同时也提供给越南读者了解北越曹洞禅派的过去和现在,特别提供给北越曹洞门人明了法脉传承与实修方法。
王丽心[10](2015)在《江西省佛教协会第五次代表会议在南昌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刊讯8月31日,江西省佛教协会第五次代表会议在南昌举行,江西省委统战部长蔡晓明,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张勇、副局长梅仕灿,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演觉法师等领导莅会致贺。来自全省11个市、县(市)代表191人出席了大会。会议听取和审议通过了《江西省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江西省佛教协会章程
二、江西省佛教协会召开第三次代表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佛教协会召开第三次代表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文献综述 |
第2章 庐山东林寺的历史 |
2.1 东林寺的历史沧桑 |
2.2 历代名僧与东林寺 |
2.2.1 莲宗初祖—慧远大师 |
2.2.2 西林鼻祖—慧永大师 |
2.2.3 东方释迦—智者大师 |
2.2.4 日本高僧—澄圆大师 |
2.2.5 六次东渡—鉴真大师 |
2.2.6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 |
2.2.7 临济宗师—释常总 |
2.2.8 禅宗泰斗—虚云大师 |
2.3 历代名士与东林寺 |
2.3.1 桃源中人—陶渊明 |
2.3.2 丹元道人—陆修静 |
2.3.3 脱去青衫便是僧—白居易 |
2.3.4 民族英雄—岳飞 |
2.3.5 阳明心学—王守仁 |
2.3.6 向往东林寻莲社—陆游 |
2.3.7 护持东林道风—崔黯 |
2.3.8 维新领袖—康有为 |
2.3.9 佛教领袖-赵朴初 |
第3章 东林寺与现代社会 |
3.1 现代社会信仰的缺失 |
3.2 构建现代人类心灵的一片净土 |
3.2.1 净土宗文化的流变及对现代人的影响 |
3.2.2 净土法门之特色与现代人修行 |
第4章 净土宗文化的外化—东林寺现代建筑与造像 |
4.1 东林祖庭的建筑布局与特征 |
4.2 东林祖庭的文物胜迹与景观艺术 |
4.3 东林大佛 |
4.3.1 顺天应人—启建东林大佛 |
4.3.2 启建大佛的助缘与艰辛过程 |
4.3.3 大佛造像的意义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4.4 东林净土苑 |
4.4.1 东林净土苑的建筑布局与造像壁画风格 |
4.4.2 东林净土苑是现代净土文化荟萃与结晶 |
第5章 现代东林道风 |
5.1 东林寺现代伽蓝僧团 |
5.2 东林寺现代佛事活动 |
5.2.1 东林寺的佛七与闭关 |
5.2.2 东林寺的往生助念与临终关怀 |
5.2.3 东林寺的慈护与放生 |
5.3 东林寺义工精神 |
第6章 现代东林寺方丈对净土文化的弘扬与贡献 |
6.1 中兴之师—果一上人 |
6.1.1 果一上人的出家因缘 |
6.1.2 重光祖庭,振锡东林 |
6.1.3 勤俭苦修,佛门楷模 |
6.2 正法传续—传印法师 |
6.3 继往开来—大安法师 |
第7章 践行“人间净土”开创现代净土文化传播的新局面 |
7.1 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传播机构设置 |
7.1.1 《净土》杂志的创办 |
7.1.2 开办净土研习班与网络班 |
7.1.3 东林印制部与佛艺研究所 |
7.1.4 视听部与发行部 |
7.1.5 文宣部与网络部 |
7.1.6 净宗文化研究所 |
7.2 净土文化佛学夏令营 |
7.3 民间慈善行谊,弘扬净土精神 |
7.4 净土文化交流 |
7.5 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所表现出的意义与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新中国佛教制度建设七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3)新中国佛教七十年的传戒情况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1949至1966年传戒的问题 |
二、1980至1993年传戒制度恢复 |
三、1994年以来传戒工作的展开与完善 |
四、结语 |
(6)当代中、越佛教尼众僧团异同之研究 ——以佛学院的出家女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动机与目的 |
1.2 研究主要的范围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思路 |
第2章 佛陀的女性观 |
2.1 佛陀在世时印度女性的地位 |
2.1.1 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
2.1.2 女性在家庭的地位及责任 |
2.2 佛陀的平等心 |
2.2.1 佛陀在世时尼众僧团的建立 |
2.2.2 尼众进入僧团的条件 |
2.2.3 八敬法的内容 |
2.2.4 大爱道比丘尼出家及受戒 |
2.2.4.1 出家 |
2.2.4.2 受戒 |
2.3 小、大乘佛教的女性观 |
2.3.1 小乘佛教的女性观 |
2.3.2 大乘佛教的女性观 |
第3章 中国尼众僧团的成立及初期的越南尼众僧团 |
3.1 中国尼众僧团的成立 |
3.1.1 戒律传入中国的初期 |
3.1.1.1 中国翻译的戒律典籍 |
3.1.1.2 道宣立宗 |
3.1.2 中土比丘尼成立与戒律的关系 |
3.1.3 中国最早的比丘尼 |
3.2 越南初期的地理位置与初期佛教 |
3.2.1 越南初期的地理位置 |
3.2.2 初期的越南佛教 |
3.2.2.1 初期的越南佛教与文化 |
3.2.2.2 佛教初期的外国沙门 |
3.2.2.3 语言的变化 |
3.2.3 越南尼众出现的时期 |
3.3 中国尼众僧团的成立及初期的越南尼众僧团异同成因 |
3.3.1 异点 |
3.3.2 同点 |
第4章 当代中越尼众寺院、佛学院的管理制度之异同 |
4.1 当代中越尼众寺院、佛学院的管理制度 |
4.1.1 当代中国尼众寺院、佛学院的管理制度 |
4.1.1.1 当代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 |
4.1.1.1.1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国佛教 |
4.1.1.1.2 文化革命之后的中国佛教 |
4.1.1.2 寺院、佛学院的管理制度 |
4.1.1.2.1 寺院 |
4.1.1.2.2 佛学院 |
4.1.2 当代越南尼众寺院、佛学校的管理制度 |
4.1.2.1 国家统一之前的佛教背景 |
4.1.2.1.1 寺院 |
4.1.2.1.2 佛教学校 |
4.1.2.2 中、越寺院和僧尼数目 |
4.2 中、越尼众僧团的日常生活规矩 |
4.2.1 与百丈清规的关系 |
4.2.2 与戒律的关系 |
4.2.3 寺院一天生活的时课 |
4.3 当代中越尼众寺院、佛学院的管理制度异同之成因 |
4.3.1 异点 |
4.3.2 同点 |
第5章 当代中越尼众出家、受戒的条件 |
5.1 出家之意义及受戒的规定 |
5.1.1 出家之意义 |
5.1.2 佛教戒律受戒的规定 |
5.1.2.1 沙弥尼戒 |
5.1.2.2 受式叉摩那戒 |
5.1.2.3 受比丘尼戒 |
5.2 当代中、越尼众出家、受戒的条件 |
5.2.1 中、越佛教协会对出家条件的规定 |
5.2.1.1 中国 |
5.2.1.2 越南 |
5.2.2 当代中、越佛教戒子受戒的条件 |
5.2.2.1 中国戒子受戒的条件 |
5.2.2.2 越南戒子受戒的条件 |
5.2.2.2.1 越南佛教教会统一(1981)之前 |
5.2.2.2.2 越南佛教教会统一(1981)之后 |
5.3 中越尼众出家、受戒异同的成因 |
5.3.1 异点 |
5.3.2 同点 |
第6章 中、越佛教尼众的教育 |
6.1 佛教的教育 |
6.2 当代中国佛教教育的体制、方针及层次 |
6.2.1 中国佛教教育的体制 |
6.2.2 中国佛教教育的方针 |
6.2.3 中国佛教教育的层次 |
6.3 当代中国佛教教育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
6.3.1 传统与当代教育的矛盾 |
6.3.2 中国佛教尼众的教育 |
6.4 当代越南佛教的教育 |
6.4.1 越南佛教教育的趋向 |
6.4.2 越南佛教教育的方向与内规 |
6.4.2.1 越南佛教教育的方向 |
6.4.2.2 越南佛教教育的内规 |
6.5 越南佛教教育形成的过程 |
6.5.1 越南佛教各级佛学校的课程 |
6.5.2 越南佛教教育存在的问题 |
6.6 中、越佛教尼众的教育异同的成因 |
6.6.1 异点 |
6.6.2 同点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国当代佛教制度建设——以大陆汉传佛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佛教的再生与发展 |
二、当代僧伽制度的锻造 |
三、当代佛教教育模式的形成 |
四、佛教文化制度的再探索 |
五、佛教慈善制度的确立 |
六、佛教交流联谊功能的运作 |
(9)越南北部曹洞禅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研究综述和文献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曹洞宗传到越南北部的法脉 |
第一节 中国曹洞宗法脉传承 |
一、从西天到东土传承世次 |
二、关于曹洞宗传承争议 |
三、洞山良阶与曹洞宗之传承 |
四、一句智教禅师考论 |
第二节 中国曹洞宗的主导思想 |
一、三路接人 |
二、三种渗漏 |
三、三种堕落 |
四、五位君臣 |
五、五位功勋 |
小结 |
第二章 越南北部洞禅派始祖——水月禅师(1637-1704)考论 |
第一节 水月禅师 |
一、平生考论 |
二、诗偈与法语 |
第二节 水月禅师——北越曹洞禅派始祖 |
一、特色禅宗思想 |
二、弟子继承法脉 |
三、祖庭香火兴旺 |
四、越南僧人继承中国曹洞禅宗 |
小结 |
第三章 越南北部曹洞禅派的法脉流传 |
第一节 河内市洪福寺曹洞传承 |
一、第二祖 宗演真融:妙计劝王,京都弘法 |
二、第三祖 慈山行一:临曹僧统,禅苑留芳 |
三、第四祖 性烛道周:师弟僧统,禅家荣显 |
四、第五祖 海奠密多:师徒僧统,道法荣昌 |
五、第六祖 宽翌普照:编写语录,永遗后世 |
六、第六代至第十五代住持:连灯续焰,继往开来 |
第二节 河内市三大寺院曹洞传承 |
一、河内市镇国寺:曹洞添支,西湖更美 |
二、河内市弘恩寺(广播寺):两代法主,曹洞增辉 |
三、河内市阐法派:曹洞宗风,阐扬净土 |
第三节 宁平省曹洞传承 |
一、宁平省壁峒寺:过去兴隆,今天失传 |
二、宁平省同得寺:曹洞禅派,日益重兴 |
第四节 南定省曹洞传承 |
一、南定省灵光寺(富宁寺):南定曹洞,最早祖庭 |
二、南定省圣恩寺:城南地区,曹洞呈祥 |
三、南定省古礼寺:曹洞门人,革命传统 |
小结 |
第四章 越南北部曹洞禅派修行的主要思想 |
第一节 禅思想 |
一、传心印问题 |
二、般若性空思想 |
三、佛性思想 |
第二节 戒律思想 |
一、《戒坛》研究体现曹洞门人戒律思想 |
二、宽翌禅师之戒律思想 |
三、道生光坜明达禅师的戒牒探讨 |
四、融合律净禅代表者:行邵德润禅师 |
第三节 净土思想 |
一、宽翌僧统之净土思想 |
二、性定心珠禅师之净土思想 |
三、觉道遵《解冤科》的净土思想 |
小结 |
第五章 越南北部曹洞禅派与弘法利生事业 |
第一节 曹洞门人与道俗地位 |
一、担任僧统、国师、法主之曹洞门人 |
二、担任人大代表之曹洞门人 |
第二节 曹洞门人与弘法职能 |
一、曹洞门人与建寺事业 |
二、曹洞门人与印经事业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水月禅师图与画像 |
附录2. 《继灯录》的图片 |
附录3. 性定心珠禅师《大弥陀经正文持念摘要演音》的喃字 |
附录4. 《曹洞宗南传祖师语录》之传灯偈 |
附录5. 《曹洞南传第一祖师语录》图片 |
附录6. 《曹洞南传第一祖师语录》 |
附录7. 宗演禅师之《华藏世界》序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江西省佛教协会召开第三次代表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D]. 焦骏峰. 南昌大学, 2020(01)
- [2]新中国佛教制度建设七十年[J]. 温金玉. 佛学研究, 2019(02)
- [3]新中国佛教七十年的传戒情况简述[J]. 温金玉. 法音, 2019(10)
- [4]中国大陆佛教传戒活动的回顾与反思[J]. 温金玉. 宗教研究, 2012(00)
- [5]江西省佛教协会第四次代表会议在南昌召开[J]. 桑吉扎西. 法音, 2010(01)
- [6]当代中、越佛教尼众僧团异同之研究 ——以佛学院的出家女众为中心[D]. 阮氏秋月(释如月).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7]中国当代佛教制度建设——以大陆汉传佛教为中心[J]. 温金玉. 佛学研究, 2006(00)
- [8]江西省佛教协会召开第三次代表会议[J]. 江西省佛教协会. 法音, 2004(01)
- [9]越南北部曹洞禅派研究[D]. 阮进山. 南京大学, 2019(01)
- [10]江西省佛教协会第五次代表会议在南昌召开[J]. 王丽心. 法音,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