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应城市开发葡萄产业的气候生态条件评价和区划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杨乐[1](2021)在《文旅引领杨岭镇产业转型的可行性和路径》文中提出
吴冲[2](2020)在《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意义,而大遗址作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对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彰显城市与区域文脉、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75%以上的大遗址位于城郊及郊野地区,这些大遗址区往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文物保护制度对工、农业生产实施严格控制,导致了大遗址区村庄普遍性的贫困问题,并且由于资本投入与文保限制的空间差异产生了遗址区村庄的不均衡发展,进而引发大遗址区社会冲突矛盾加剧和遗址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反思。在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紧迫性。大遗址区作为一个空间相对独立、管理部门权职交错、保护与利用影响交织、利益相关者众多的复杂地域系统,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问题研究需要跳出传统的“绝对空间”思维,从社会与空间相互影响的辩证逻辑中寻求答案。“空间生产”理论既有助于解决传统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中“社会-空间”相互割裂的问题,也能够将大遗址区社会分化与空间不均衡纳入同一框架内进行讨论。因此本研究结合大遗址区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建立具体化分析框架,通过“社会-空间”辩证法从空间实践与社会变迁的交互作用中探寻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以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角度揭示社会空间演变机制。首先,本文将空间生产理论与大遗址区现实情况相结合,建立大遗址区空间生产理论框架。在界定大遗址区空间范围与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三元论”对大遗址区的社会空间本体划定,并论证空间生产理论在大遗址区的适用性,重点从权力、资本视角探寻遗址区“社会-空间”的辩证逻辑。其次,宏观上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特征。首先分析关中大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论证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其次梳理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分析展示利用工作对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最终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发展的普遍性特征规律。一方面借鉴哈维的三次资本循环理论大致划分出关中大遗址区发展阶段,分析资本驱动下居民实现再生产的模式与途径。另一方面,探究在空间权力让渡与分化过程对村庄居民生产方式调整的影响。这一部分研究既为具体案例地研究提供广泛的素材与依据,也在实践层面论证了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研究具备普遍适用性。然后,选取秦始皇陵、乾陵、桥陵、耀州窑、雍城五处大遗址区作为典型案例地研究,分析具体案例地村庄的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与特征。空间上,以行政村为基本统计单元,从“人-地关系”、“人-人关系”两方面入手建立指标,采取生态因子分析法、社会空间分异指数明确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特征。时间上,通过比对分析90年代、2000年、2010年、2018年四个时间段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状况,总结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提炼出5种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最后,在分析5种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中“人地关系”与“人人关系”变化特征规律基础上,进一步从资本视角分析保护利用影响下大遗址区空间资本累积过程,从权力视角解读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各种制度性框架下居民为实现再生产而对自身生计模式调整过程,从资本与权力视角解析大遗址区社会空间生产的规律并总结社会空间演变机制,提出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认为:(1)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研究具有普遍适用性,大遗址区乡村发展体现出哈维所说的三次资本循环特征,权力与资本所支配的“第三空间”影响着遗址区乡村物质环境转变与社会变迁。(2)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大多呈扇形同心圆圈层结构。并且根据其演变规律总结出旅游服务业发展型村庄、农业发展型村庄、传统农业村庄、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村庄、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等五种演变模式。(3)“人地关系”上,村庄聚落由原本单一的居住功能衍生出生产与消费职能,最终衍生出文化服务职能;“人人关系”上,早期村民自主生产或受雇于投资企业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期乡村空间资本价值提升,居民与外来经营户形成房屋租赁合作关系,最后由于文化资本外溢,居民与旅行社、经营户产生广泛的业务往来。综上,本研究提出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原始动力,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内生因素,政府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外部驱动。面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社会分层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选取大遗址区乡村为研究案例,探寻社会弱势群体在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如何实现自身再生产过程。在人本视角拓展了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研究广度,也进一步丰富了空间生产的微观领域研究。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地区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解析,希望借此为实现大遗址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丁潇颖[3](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朱林[4](2020)在《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提出城镇化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城镇建设用地是城镇人口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因此城镇建设用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在利用城镇建设用地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我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使得城镇建设用地紧缺,从而促使人地矛盾彰显;另一方面,城镇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利用,利用结构不合理等情况比比皆是,因此进行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研究对提升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是由我国于“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质上是将区域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产生的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利用的过程中只有匹配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才能实现高效且可持续利用。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才可以科学有效的提升整体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本文通过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指导,通过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全局参比SBM-Undesirable超效率模型,对湖北省各主体功能区及103个县级单元2008-2017年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同时基于测算结果对其差异性及收敛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引入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效率空间差异及空间关联进行研究,最后基于投入要素及非期望产出要素的冗余度对各主体功能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改善路径进行讨论并提出差别化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从时空演变规律来看,湖北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且增长空间较大。各主体功能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表现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省级重点开发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稳定状态。各县级单元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从空间上呈现出“一主两副”的高值分布格局。(2)从差异性及收敛性来看,湖北省以及各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县际差异性,且差异都随时间变化呈扩大趋势,组内差异是湖北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收敛性方面,全省以及省级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绝对β收敛现象和条件β收敛现象,而国家级重点开发区与省级生态功能区不存在收敛现象。(3)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县级单元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存在高值集聚现象;农产品主产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存在低值集聚现象;省级重点开发区出现孤立现象。(4)从冗余度及改善路径来看,地均劳动力投入过度以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过多是造成湖北省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不同主体功能区城镇建设用地的职能差异性导致各要素冗余度存在较大差距,实行差别化的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对于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尤为关键。
陈慧媛[5](2020)在《湖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 ——以休闲农业示范点为例》文中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休闲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休闲农业是基于农业生产活动和农村景观,发生在农村地区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与乡村旅游的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休闲农业示范点作为众多休闲农业单位之中的典范,研究其空间格局的演变规律及影响机理对揭示特定地域范围内乡村旅游的空间时空演变特征有着重要意义。自2010年湖北省首次在全省范围内评选休闲农业示范点,至今已走过十年。经过十年的发展,湖北省休闲农业变化巨大,但目前鲜有关于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时空演变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以2010-2019年间湖北省379个获评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析湖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第一,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类型整体上属于集聚类型,休闲农业示范点之间的距离缩短且集聚程度加强;第二,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密度区域差异显着,总体上呈“大分散、小集聚”、“东密西疏”的格局,最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武汉,整体密度值不断提高;第三,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重心移动“先东后西”,整体发展方向表现为西北-东南方向发展的特征,空间布展扩大,分布范围更广,呈现出逐渐离散的特征。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呈现出“点-轴”模式发展特征,综合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历史与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格局演变,将其分布三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散点分布,示范点之间关联强度弱;成长阶段,多中心模式,出现多个乡村旅游集聚区,但集聚区之间的联系尚不紧密;兴盛阶段,点-轴模式凸显,休闲农业示范点沿交通干线延伸并形成轴带,多个集聚中心成为轴带上的节点。进一步探究其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机理,研究认为休闲农业的空间格局演变受到自然本底、人文资源和特产引力等基础条件与交通助力、客源驱动、政策支撑和景区辐射等发展条件的综合影响,其中自然本底是根本,交通助力是关键,客源驱动是导向、政策支撑是保障。针对以上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和影响机理,本文建议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化路径: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空间均衡化发展;以资源为特色,促进功能区划专业化发展;以政策为支撑,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网络。
文家军[6](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2018年湖北省提出打造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这一战略的提出为传统农业产区——江汉平原农业产业调整提供了良好机遇。但目前江汉平原传统农业优势逐渐丧失,农业效益上不去,农民收入缓慢。因此,如何科学地构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与衰退的原因,评价农业产业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为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提供调整方向,并加快打造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运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制约因素。以乡村振兴战略20字中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为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级评价指标,利用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和投影寻踪模型对江汉平原2003-2017年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看,江汉平原江汉平原农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资源分配不合理,农业产业成长性较差,而且缺乏竞争优势,除渔业具有竞争优势外,其他三个产业竞争力均较弱。从乡村振兴战略看,研究期间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均逐步提升,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积极正向作用,同时江汉平原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较重视农业技术服务,并且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市场导向性差等问题。针对评价结果发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以下五个对策建议:第一、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牧渔产业;第二、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第三、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第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第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赖飞[7](2020)在《陕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发展战略由开发转变为产业调整,农村产业不断得到优化,传统农业正逐步走向现代化,休闲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一种全新形态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休闲农业利用新兴农业资源,从景观、体验、休闲等多角度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关联。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是充分挖掘农业资源潜力、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改善农业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力。陕西省休闲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规划不合理,产业同质化等问题。本文基于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理论,依托过去学者对休闲农业的相关研究,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基于对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选取经济、社会、产业、支撑因素作为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的基础条件评价指标,构建休闲农业开发价值等级评价体系,并从审美、体验、文化、集群、科学五个方面对休闲农业资源价值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陕西省2010-2019年各地级市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进行定量测算,对陕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化开发基础现状做出评价与分等。为制定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与推进休闲农业规划科学发展、实现农业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省份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2010-2019年间陕西省产业化开发基础综合评价值处于上升状态,休闲农业发展由起步阶段进入初级阶段。其中铜川市、宝鸡市、延安市、安康市、商洛市5座城市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相对薄弱,无论是社会整体发展指标、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农业发展指标、经济增长指标都处于较为薄弱的水平,政府对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视不足,当前社会环境未能有效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5座城市对应的休闲农业资源价值评级数值均低于全省平均值,休闲农业资源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处于休闲农业发展起步阶段。(2)汉中市、榆林市的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分值高于0.6,其应的城市资源价值评级数值分别为3.22和2.49。其中汉中市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经济增长指标均表现良好,榆林市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优势,产业均处于休闲农业发展初级阶段。(3)咸阳市、渭南市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分值在0.6到0.9之间,所对应的城市资源价值评级数值分别为4.23和3.58。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相对完善,生态条件较好,产业处于休闲农业发展中级阶段。(4)西安市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分值在1.2以上,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农业发展、经济增长均表现出良好态势,休闲农业已初具规模,社会支撑能力较强,产业结构合理,具备产业集群的发展条件,产业处于休闲农业发展高级阶段。(5)基于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与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测算结果,从经营模式、经营内容、经营主体等角度对陕西省休闲农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市提出发展策略。
张江峰[8](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认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朱婉婷[9](2019)在《全域旅游视角下丹凤县旅游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愈发明显,从点状旅游发展模式向面域的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也成为我国的旅游发展的新方向。全域旅游作为当下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尤为迅速。位于陕西省商洛市的丹凤县作为商洛一体两翼分的副中心,也是商於古道文化景区的核心部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具有发展全域旅游条件的典型县域城镇。在新一轮的丹凤旅游规划发展过程中丹凤旅游发展意在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看齐,但是由于地形限制、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旅游空间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其旅游发展水平较低,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全域旅游视角下,针对城镇旅游发展中具有中流砥柱作用的旅游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文章立足丹凤县,通过学科交叉的视角,针对丹凤县旅游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考察分析,并且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在明确全域旅游,旅游空间等概念的基础上,论文对丹凤县旅游空间进行层级解析,将研究内容划分为旅游生态基底空间,旅游产业空间,旅游交通空间,旅游设施空间四个方面,结合全域旅游对旅游空间四方面的影响,通过对丹凤现状的解析,提出丹凤旅游空间四大问题:旅游生态基底空间脆弱,旅游产业开发层次较低,旅游交通网络结构单一,旅游服务设施未成体系。在本文的核心章节中,借助ArcGIS等技术方法论证问题,提出全域旅游视角下丹凤旅游空间布局的12种优化路径与方法,其中包含了旅游生态基底空间的空间管制的区划界定,生态空间的措施管制与旅游开发的分区划定的空间管制方法,旅游产业空间的产业链条的空间互融,主题产品的体系构建以及多层产业的时空配置的产业空间布局方法,旅游交通空间的交通网络的多元设立、交通衔接的无缝整合和游览线路的特色组织交通网络组织方法,旅游设施空间的咨询设施的层级搭建,接待设施的系列梳理与服务旅游设施的分类优化的旅游设施配置方法,促进全域旅游在丹凤县合理有序的深入发展。本文从全域旅游视角切入,对县域旅游空间进行研究,旨在通过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的方法提升丹凤县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而促进丹凤经济发展。从城乡规划的角度探寻丹凤这样一个有资源条件、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却未取得明显成效的县域空间发展脉络,希望对正在进行的丹凤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丹凤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有所帮助。以期通过本研究能为丹凤全域旅游繁荣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对其他县域的全域旅游发展道路给予参考和借鉴。
陈国磊[10](2019)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刻画我国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和构筑区域有序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要求主体功能区的实施必须建立与落实绩效考核评价。“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国务院颁布的《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开展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要求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因此,开展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研究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对国土空间整体战略布局的科学体现。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出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地域单元,是构筑新时代绿色、协调、创新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与基础。本文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湖北省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为时间序列,基于县级空间尺度单元和自然保护区点状要素尺度,界定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构筑人地关系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体系,构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并结合田野调查法,对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的水平特征、空间格局、时空演化、影响因子与驱动力机制、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功能区建设路径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文地理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现状空间格局差异显着。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产业、交通四类人文地理要素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出“东多西少”的显着性特征,且数量和水平上均呈现出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内部差异。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格局特征各具不同。平原、丘陵地形地貌主要分布在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山地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水资源要素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的中部和东部;林地资源主要主要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和鄂西北秦巴山区所构成的四大生态屏障区;耕地和园地资源以农产品主产区最多,主要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中部;湖泊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开发区的武汉市、黄石市和鄂州市;草地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东北部和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北部。(2)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具特色。重点开发区基于优先考核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内容的绩效评价要求,建立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保护三个子系统层,子系统下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城乡协调、公共服务、环境治理7个考核指标层和23个具体指标因子;农产品主产区规定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由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个系统层构成,子系统下包括农产品保障、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公共服务6个考核层及指标因子层的24个具体指标因子;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定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民生活三个方面建立系统层,子系统下的考核层包括对生态资源、环境治理、发展效率、发展质量、收入水平、公共服务6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因子层由筛选的20个指标因子组成。三类功能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充分对接湖北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绩效评价要求,且最大限度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及评价科学性等原则,具有参考借鉴意义。(3)不同时间尺度下,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水平高低不一、绩效空间集聚效应强弱有别格局有异、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高、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能力同中有异。一是2007、2010、2013、2016年四个时段上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和子系统绩效水平整体向好发展,但也存在局部年份下降和波动的演变特征,特别是子系统绩效水平和空间分布上均在较大差异。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以武汉市、宜昌市所在县市区为高值分布,而生态保护子系统则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高值区以恩施市、张湾区、茅箭区等为主;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发展水平呈现“倒T字型”格局特征,以江汉平原及沿长江一带的区域和鄂北岗地随县、钟祥市、沙洋县等为高值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发展水平及演化规律较为吻合,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特征且逐渐向东加强的演化趋势;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水平具有“西强东弱,四核凸显”的总体空间演化格局特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空间特征较为一致,但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却呈现“东强西弱”的显着差异格局特征。二是总体绩效空间全局相关性上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区相关性演变显示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总体呈现集聚效应逐渐小幅度增强的趋势,而重点生态功能区呈现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的趋势。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显示,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相关性呈现减弱后增强的演变趋势,社会保障子系统呈现持续增强的演变趋势,生态保护子系统呈现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总体上属农村生态大于农民生活大于农业发展,相关性演变趋势是农业发展先降后升、农村生态“波浪式”下降、农民生活持续上升;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相关性演变趋势是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呈现大幅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人民生活子系统相关性呈持续增强演变趋势。同时,三类功能区及其子系统的空间局部集聚特征均随着相关性的演化而变化。系统协调发展度具有重点开发区先下降后上升、农产品主产区呈现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的演变、重点生态功能区持续上升幅度较大的特征,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均需提高。三是驱动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生产成本、对外开放度和创新水平。主导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土地产出率、人口城镇化率、农林牧渔业总投资和交通可达性。影响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和政府干预度。(4)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强,总体保护力度急需加强。2016年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中的10个具有典型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均存在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且数量较多,主要包括居民点、农业用地、工矿用地、养殖场、采石场、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其他人工设施;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干扰程度最强,上涉湖和二仙岩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网湖和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与实验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实地调研核查研究与室内理论分析研究存在高度吻合与相似性,人类活动要素存在集聚分布特征,呈现连片性和规模化的态势,具有沿着山脉、湖泊、道路等要素分布的地理带分布特点,空间复杂性较强。实验区人类活动要素最多,缓冲区数量次之,核心区较少;减少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干扰,迁移搬出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关停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设施、能源设施,复绿保护区内采石场、工矿用地等是推进湖北省禁止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当务之急。(5)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可选择有效路径和出台必要政策共同助力。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关系未来湖北省战略空间格局的形成及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一方面可结合本文研究选择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区定位,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三条路径。另一方面可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三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二、湖北应城市开发葡萄产业的气候生态条件评价和区划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应城市开发葡萄产业的气候生态条件评价和区划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主要概念界定 |
1.1.1 大遗址与大遗址区 |
1.1.2 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 |
1.1.3 社会空间 |
1.1.4 乡村与乡村社会空间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社会空间演变相关基础研究 |
1.3.2 社会空间生产的相关研究 |
1.3.3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演变研究 |
1.3.4 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研究 |
1.3.5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与影响相关理论 |
2.1.2 乡村聚落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3 传统“社会-空间”二元对立分析理论 |
2.1.4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相关延伸理论 |
2.2 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研究的适用性与独特性 |
2.2.1 空间生产理论导向下大遗址区社会发展的时空观转变 |
2.2.2 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适用性 |
2.2.3 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独特性 |
2.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分析方法 |
2.3.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主体及其作用 |
2.3.2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的“社会-空间”辩证逻辑 |
2.3.3 “三元论”导向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生产特征 |
3.1 关中大遗址数量及展示利用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 |
3.1.1 关中大遗址的数量与分布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
3.1.2 关中大遗址展示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
3.2 关中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因素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
3.2.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与大遗址分布 |
3.2.2 关中大遗址类型及选址产生的大遗址区自然条件差异 |
3.2.3 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
3.3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因素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
3.3.1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与保护利用模式 |
3.3.2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
3.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生产特征 |
3.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本循环特征 |
3.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管理制度变迁特征 |
3.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空间实践特征 |
3.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变化特征 |
3.5 关中大遗址区类型划分与社会经济特征 |
3.5.1 关中不同自然条件禀赋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
3.5.2 关中不同影响力级别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
3.5.3 关中不同发展阶段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第四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 |
4.1 案例地选取与数据获取 |
4.1.1 典型案例地选取 |
4.1.2 数据获取 |
4.2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分析方法与步骤 |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空间生产理论下的指标体系 |
4.3 案例地大遗址保护利用及其大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1 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2 乾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3 桥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4 雍城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5 耀州窑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主因子及其空间分布 |
4.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 |
4.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 |
4.5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结构特征的提取 |
4.5.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共性特征 |
4.5.2 关中各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差异性特征 |
4.6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与分异过程 |
4.6.1 90年代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6.2 200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6.3 201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7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规律与演变模式 |
4.7.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主因子的变化 |
4.7.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分异指数的变化 |
4.7.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 |
4.7.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的提炼与比较 |
第五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影响因素 |
5.1 人地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方式的调整 |
5.1.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2 人人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关系的转变 |
5.2.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资本循环的逻辑解释 |
5.3.1 大遗址区乡村农业相关的资本累积 |
5.3.2 大遗址区乡村工业化或城镇化中的资本累积 |
5.3.3 大遗址区乡村旅游服务业中的资本累积 |
5.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权力关系变迁的逻辑解释 |
5.4.1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主体的利益诉求 |
5.4.2 三次资本循环中大遗址区利益主体权力的空间化 |
5.4.3 三次资本循环中管理制度调整与空间主体利益关系的互馈 |
第六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机制 |
6.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基本动因 |
6.1.1 大遗址展示利用的溢出效应 |
6.1.2 资本增殖性的内在驱动 |
6.2 大遗址区空间生产主体对乡村社会空间的作用路径 |
6.2.1 政府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2.2 市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2.3 地方社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6.3.1 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原始动力 |
6.3.2 居民生产关系调整转变是内生驱动 |
6.3.3 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外部动因 |
第七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建议 |
7.1 优化的原则与价值判断 |
7.1.1 保护还是发展 |
7.1.2 谁的乡村 |
7.1.3 谁的遗址 |
7.2 明确各利益主体的空间权力边界 |
7.2.1 政府的职能定位与权力边界 |
7.2.2 顺应资本循环规律的市场引入 |
7.2.3 乡村社区发展权力的赋予 |
7.3 空间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
7.3.1 共建共享的空间实践 |
7.3.2 开发利用共同参与的制度 |
7.3.3 基于空间公平的补偿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村庄资料统计问卷 |
附录二 :居民家庭统计问卷 |
附录三 :文管部门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项目获奖情况 |
致谢 |
(3)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区位理论 |
2.2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3 外部性理论 |
2.4 地域分异理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湖北省区域概况 |
3.1.2 湖北省建设用地概况 |
3.1.3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 |
3.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预处理 |
4 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测算 |
4.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4.1.1 SBM-undesirable超效率模型 |
4.1.2 指标选取 |
4.2 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4.2.1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间演变分析 |
4.2.2 湖北省各主体功能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5 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差异性及收敛性分析 |
5.1 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差异性分析 |
5.2 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收敛性分析 |
5.2.1 收敛性分析 |
5.2.2 绝对β收敛性分析 |
5.2.3 条件β收敛性分析 |
5.3 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6 冗余度和提升路径分析 |
6.1 湖北省整体的要素冗余度及改善路径分析 |
6.1.1 湖北省整体的要素冗余度分析 |
6.1.2 湖北省整体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改善路径分析 |
6.2 湖北省各主体功能区的要素冗余度及改善路径分析 |
6.2.1 湖北省各主体功能区的要素冗余度分析 |
6.2.2 湖北省各主体功能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改善路径分析 |
6.3 提升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湖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 ——以休闲农业示范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及评述 |
1.2.1 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研究 |
1.2.2 乡村旅游空间格局影响机理研究 |
1.2.3 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论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旅游概念及类型 |
2.1.2 休闲农业概念及类型 |
2.1.3 乡村旅游地、休闲农业示范点及空间格局界定 |
2.2 乡村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 区域概况、数据说明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数据说明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分析法 |
3.3.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
3.3.3 空间分析法 |
4 湖北省乡村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1 空间分布类型演变 |
4.2 空间密度格局演变 |
4.3 空间分布重心移动特征 |
4.4 点—轴结构演变 |
4.4.1 萌芽阶段(1998-2011年):散点分布 |
4.4.2 成长阶段(2012-2014年):多中心模式 |
4.4.3 兴盛阶段(2015—2019年):点—轴体系 |
5 湖北省乡村旅游空间格局演变影响机理 |
5.1 自然本底 |
5.1.1 地形地貌 |
5.1.2 水文因素 |
5.2 人文资源 |
5.3 特产引力 |
5.4 客源驱动 |
5.5 政策支撑 |
5.6 交通助力 |
5.7 景区辐射 |
6 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优化 |
6.1 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依赖 |
6.1.1 开发无序——规划依赖 |
6.1.2 布局分散——空间依赖 |
6.1.3 产品同质——创意依赖 |
6.2 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优化 |
6.2.1 以市场为导向,空间分布均衡化 |
6.2.2 以资源为特色,功能区划专业化 |
6.2.3 以政策为支撑,空间结构科学化 |
7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
第3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
3.1 江汉平原基本概况 |
3.2 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
3.3 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分析 |
5.1 评价模型的介绍 |
5.2 数据来源 |
5.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
6.1 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牧渔产业 |
6.2 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 |
6.3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6.4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6.5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陕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研究概述 |
1.4 研究内容 |
1.4.1 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1.4.2 陕西省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价值评价 |
1.4.3 陕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 |
1.4.4 基于评价结果对各阶段休闲农业发展提出科学对策 |
1.5 研究概况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休闲农业基础理论 |
2.1 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理论 |
2.2 休闲农业产业化空间布局基本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条件 |
3.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四章 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2 劣势分析 |
4.3 机遇分析 |
4.4 挑战分析 |
第五章 陕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测算评级与分析 |
5.1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价值测算 |
5.1.1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指标选取 |
5.1.2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5.1.3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
5.2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 |
5.2.1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指标确定 |
5.2.2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3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等级划分标准设定 |
5.3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结果分析 |
5.3.1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等级划分与评价 |
5.3.2 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时间演变分析 |
第六章 陕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
6.1 起步阶段地市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
6.1.1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
6.1.2 保障资金供给 |
6.1.3 合理配置休闲农业资源 |
6.1.4 科学制定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
6.2 初级阶段地市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
6.2.1 提升休闲农业产业化水平 |
6.2.2 提高休闲农业经营水平 |
6.3 中级阶段地市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
6.3.1 构建休闲农业产业标准体系 |
6.3.2 结合乡村文化开发特色产业 |
6.4 高级阶段地市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
6.4.1 依托科研发展休闲农业 |
6.4.2 提高休闲农业信息通达度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7.3 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9)全域旅游视角下丹凤县旅游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
1.1.2 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 |
1.1.3 课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丹凤县现状旅游空间剖析 |
2.1 旅游发展概述 |
2.1.1 旅游发展现状规模 |
2.1.2 全域旅游发展契机 |
2.2 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
2.2.1 旅游资源分类 |
2.2.2 旅游资源等级 |
2.2.3 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
2.3 旅游空间建设现状 |
2.3.1 旅游空间节点分析 |
2.3.2 旅游空间廊道分析 |
2.3.3 现状空间结构分析 |
2.4 旅游空间存在问题 |
2.4.1 旅游生态基底环境脆弱 |
2.4.2 旅游产业开发层次较低 |
2.4.3 旅游交通网络结构单一 |
2.4.4 旅游服务设施未成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丹凤县全域旅游生态基底的空间管制 |
3.1 全域旅游对生态基底空间的影响 |
3.1.1 生态利用比率增加 |
3.1.2 生态基底更加脆弱 |
3.2 现状旅游生态基底空间解析 |
3.2.1 生态基底环境概况 |
3.2.2 生态基底适应性评价分析 |
3.2.3 生态基底空间问题 |
3.3 生态基底空间管制的路径与方法 |
3.3.1 空间管制的区划界定 |
3.3.2 生态空间的措施管制 |
3.3.3 旅游开发的分区划定 |
3.4 本章小结 |
4 丹凤县全域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 |
4.1 全域旅游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 |
4.1.1 全域产业融合渗透 |
4.1.2 产业链条需求拉长 |
4.2 现状旅游产业空间解析 |
4.2.1 现状产业发展概况 |
4.2.2 产业资源布局的空间分析 |
4.2.3 旅游产业空间布局问题 |
4.3 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路径与方法 |
4.3.1 产业链条的空间互融 |
4.3.2 主题产品的体系构建 |
4.3.3 多层产业的时空配置 |
4.4 本章小结 |
5 丹凤县全域旅游交通的空间组织 |
5.1 全域旅游对交通空间组织的影响 |
5.1.1 旅游需求因素增加 |
5.1.2 内外交通关系凸显 |
5.2 现状旅游交通空间解析 |
5.2.1 旅游交通网络概况 |
5.2.2 旅游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分析 |
5.2.3 旅游交通空间组织问题 |
5.3 旅游交通空间组织的路径与方法 |
5.3.1 交通网络的多元设立 |
5.3.2 交通衔接的无缝整合 |
5.3.3 游览线路的特色组织 |
5.4 本章小结 |
6 丹凤县全域旅游设施的空间配置 |
6.1 全域旅游对设施空间配置的影响 |
6.1.1 景群联动区域化 |
6.1.2 设施配置层级化 |
6.2 现状旅游设施空间解析 |
6.2.1 旅游设施配置概况 |
6.2.2 旅游设施配置的核密度分析 |
6.2.3 旅游设施空间配置问题 |
6.3 旅游设施空间配置的路径与方法 |
6.3.1 咨询设施的层级搭建 |
6.3.2 接待设施的系列梳理 |
6.3.3 服务设施的分类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目录 |
致谢 |
(10)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区与时段选取 |
1.3.1 研究区选择缘由 |
1.3.2 研究时段确定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主体功能区 |
2.1.2 绩效及其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3 区域分工理论 |
2.2.4 生态经济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节 |
3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与现状空间格局 |
3.1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 |
3.1.1 主体功能区总述 |
3.1.2 主体功能区格局 |
3.1.3 主体功能区方案 |
3.2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现状 |
3.2.1 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发展现状 |
3.2.2 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系与测度方法 |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1.1 指标构建总体思路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与体系建立 |
4.2.1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 |
4.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绩效评价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
4.3.1 评价测度方法 |
4.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5.1 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分析 |
5.1.1 重点开发区综合总绩效 |
5.1.2 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 |
5.1.3 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 |
5.1.4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
5.2 重点开发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 |
5.2.1 重点开发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5.2.2 重点开发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5.3 重点开发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5.4 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5.5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6.1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分析 |
6.1.1 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总绩效 |
6.1.2 农业发展子系统绩效 |
6.1.3 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 |
6.1.4 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
6.2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
6.2.1 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6.2.2 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6.3 农产品主产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6.4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7.1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
7.1.1 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总绩效 |
7.1.2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
7.1.3 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 |
7.1.4 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
7.2 重点开发区发展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
7.2.1 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7.2.2 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7.3 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7.4 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7.5 本章小结 |
8 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评价及空间格局 |
8.1 人类活动评价分析 |
8.1.1 人类活动现状特征 |
8.1.2 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评价 |
8.2 人类活动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
8.2.1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类型 |
8.2.2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密度 |
8.2.3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复杂性 |
8.3 人类活动实地核查研判 |
8.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 |
8.3.2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 |
8.4 本章小结 |
9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及政策建议 |
9.1 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选择 |
9.1.1 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定位 |
9.1.2 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 |
9.1.3 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 |
9.2 主体功能区发展政策建议 |
9.2.1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 |
9.2.2 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 |
9.2.3 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可能的创新 |
10.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湖北应城市开发葡萄产业的气候生态条件评价和区划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旅引领杨岭镇产业转型的可行性和路径[D]. 杨乐.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D]. 吴冲. 西北大学, 2020(07)
- [3]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4]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D]. 朱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湖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 ——以休闲农业示范点为例[D]. 陈慧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研究[D]. 文家军. 长江大学, 2020(02)
- [7]陕西省休闲农业产业化开发基础评价研究[D]. 赖飞. 长安大学, 2020(06)
- [8]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9]全域旅游视角下丹凤县旅游空间布局研究[D]. 朱婉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D]. 陈国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