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交界发现厚油层

苏皖交界发现厚油层

一、苏皖结合部发现厚油层(论文文献综述)

周江羽,陈建文,张玉玺,张银国,张悦,刘甜怡,万雪芳[1](2021)在《下扬子地区幕府山组古环境和构造背景:来自细粒混积沉积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扬子地区寒武纪纽芬兰世广泛发育富含有机质的黑色细粒混积沉积岩系,开展细粒混积沉积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于恢复沉积期物质来源、源区构造背景、古气候、沉积环境及演化,以及泥页岩储层评价和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下扬子地区最新完钻的XYZ-1钻井资料,综合钻井岩芯、岩石薄片、XRD分析、ICP-MS分析等手段,开展寒武系纽芬兰统幕府山组细粒混积沉积岩系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幕府山组为一套形成于局限海湾—碳酸盐岩台地—潮坪体系的细粒混积沉积岩系,岩性以深灰色、黑色(含钙质碳质)泥岩、浅灰色泥质灰岩为主,夹云灰岩、泥晶灰岩、白云岩、含陆屑碳质灰岩、安山岩和角砾岩。幕府山组沉积期,具有干旱炎热-温暖潮湿交替的古气候,总体指示正常盐度的浅水-较深水古海洋环境,垂向上显示从贫氧—缺氧到滞留硫化环境的演变。幕府山组细粒混积岩物源来自江南造山带和南京台地,源区岩石未曾经历沉积再循环作用,形成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具有相对高海平面的近岸局限海湾、半封闭滞留还原环境、较高的有机碳含量和古生产力水平,是形成富有机质黑色细粒混积沉积岩系的有利条件。

章冉[2](2016)在《金湖凹陷戴南组隐蔽圈闭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蔽油气藏是金湖凹陷勘探亟待突破的领域,通过建立隐蔽圈闭构造模式和成藏模式,探索圈闭识别的有效方法,提交有利勘探目标。通过沉积体系和砂体建模研究,认为区内主要发育西部张八岭隆起及东部柳堡—菱塘桥低凸起两大物源,同时发育来自北部建湖隆起及来自南部天长凸起的多个局部物源;总结出E2d1共发育五种沉积相及十二种沉积微相类型;明确全区E2d13、E2d12和E2d11砂体展布特征,首次针对三河及龙岗地区开展了以砂层组为单元的砂体精细研究,总结出影响砂体展布的控制因素;提出区内主要存在的隐蔽圈闭类型。通过油藏解剖和成藏条件分析,认为E1f4烃源岩分布范围、断层发育情况、储盖组合及适合的砂地比,是E2d1隐蔽油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深凹带、斜坡带及断裂带的成藏模式,指出三河地区、龙岗东部的墩塘—小关地区及杨村断层下降盘是形成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地区。通过岩石物理特征和地震资料品质分析、地震正演研究分析不同地区储层预测的可行性,明确地层超覆点拾取误差的影响因素及估算误差;通过分亚段和砂层组的解释描述各亚段顶面构造形态,初步确定研究区内内各亚段的地层超覆线位置;结合龙岗地区的井震资料及储层特点,提出井震速度联合建模、Jason-Strata联合反演的测井约束反演流程,运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完成E2d1储层定量预测;针对三河深凹带地震资料信噪比较高分辨率低、井少和发育湖底扇的特点,利用拓频处理提高资料品质,开展地震剖面特征识别、属性分析和基于小波边缘分析建模的波阻抗反演,发现和落实圈闭;对于三河斜坡高集—吕良地区井较多、波阻抗能有效区分砂泥岩的特点,采用叠后波阻抗反演和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储层预测和隐蔽圈闭识别。

马文睿[3](2014)在《高邮凹陷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及油气成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邮凹陷是苏北盆地各凹陷中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凹陷,具有极其重要的工业价值。近年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勘探实践的不断深入,新发现构造类油气圈闭的数量逐年下降,而发现的岩性圈闭数量则日益增加,勘探重点正在逐步从构造圈闭向岩性圈闭转变,因此在凹陷内通过沉积学、构造学方面的研究来寻找有利砂体和通过石油地质学的研究来寻找油气藏成藏特征、规律进而帮助寻找有利圈闭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是中生代晚白垩世—新生代古近纪断坳、断陷作用形成的陆相断陷湖盆,具有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的特征;黄珏-马家嘴地区位于该凹陷西南端,与高邮凹陷大体上有相同的构造演化特征;由于研究区处在凹陷内的两条控凹断裂—真武、汉留断层的结合部,两组倾向相反的主断层使研究区构造体系更加复杂;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地层为一被断层复杂化的小型断块油气田,具有断块破碎、沉积砂体分布复杂、油气藏分布凌乱的特征,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该地区的勘探与开发。黄珏、马家嘴地区虽然在地理上相邻相连,但勘探开发中一直将黄珏、马家嘴两个地区分别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尚未对其构造、沉积、储层、油气藏进行过整体的研究,此次研究正是在在整合岩心、测井、岩石分析化验、地震、构造、地化等资料的基础上,从构造研究出发,对物源方向、沉积相、沉积砂体成因机制等有关沉积学方面内容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就成岩演化作用对储层影响进行探讨;结合沉积展布规律,对烃源岩、输导、油气藏形成过程、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常规的物源分析方法通常是利用矿物指标等对物源进行面上方向的分析,此次研究除利用沉积学法、岩石学法、重矿物法外,还通过“矿物定区、构造定向”的方法进行,综合了构造样式与物源输送的关系对物源进行细致刻画。通过地震剖面及断层平面组合形式识别出了断槽、断裂调节带、下切河谷等沟谷输送体系,以及断阶、陡坡型坡折输送体系;沟谷、坡折是碎屑物质输送的良好渠道,两类输送体系对沉积物的输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沉积物输送的方向与沉积砂体的厚度;通过对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两个层段的重矿物、岩矿组分的分析,对沉积物的物源方向进行了面上的划分,认识到物源主要来自南、北、西三大方向;结合物源输送通道的研究,认为物源输送的具体细节是由构造活动背景下形成的沟谷、坡折带输送体系决定的,具有“构造控制沉积输送方向”的特点。基于点-线-面-体-时的研究过程和抓住重点、不放疑点的思想,对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具有“水体涨落控制沉积相类型”的特点。具体归纳为黄珏-马家嘴地区戴一段湖平面上升,发育了近源的近岸水下冲积扇沉积、湖泊沉积、滑塌-浊积扇沉积;戴二段水体逐步退去,发育了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湖泊沉积、滑塌-浊积扇沉积;在沉积构造与水动力条件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沉积砂体的成因机制。研究区戴南组地层中主要发育了牵引流和重力流影响下的沉积砂体。对比他人研究成果,对一些存疑的特殊沉积构造进行再研究,识别出了古震和古风暴作用的痕迹,很好地解释了黄珏-马家嘴湖区深凹中新发现的滑塌-浊积扇岩性油藏砂体的成因,认为“重力失衡、外力激发是滑塌-浊积扇发育的促因”,为该地区今后岩性油藏勘探开发提供了方向。通过单井剖面、联井剖面、平面、模式等的综合研究,对黄珏-马家嘴地区的沉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抛开地层单位的局限,将黄珏-马家嘴地区储层按埋深进行研究,通过对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储层物性特征和储层成岩演化阶段的研究,发现储层物性特征与储层所处的深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储层物性与所处层段的关系并不强,由于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各个层段所处的埋深不同,造成储层所处的温压场和地层水化学作用不同,储层所经历的成岩阶段也不尽相同;纵向上,处于成岩早A期-早B期的储层由于压实及胶结作用,储层物性随深度逐渐变差,而进入成岩中A期的储层受次生溶蚀等作用能够改造储层,使因压实作用减少的孔隙得到一定的恢复,因此成岩演化体现出埋深较深的黄-马东部地区成岩作用阶段高于埋深较浅的西部,同理南北两侧的成岩阶段高于中间的特征。沉积相对储层物性平面分布上的影响比较突出,扇三角洲前缘、近岸水下冲积扇扇中等沉积亚相发育的储层具有比其它亚相更好的物性特征。体现了“沉积相控制储层、深度控制成岩作用”。以早A、早B、中A、中B期四个成岩阶叠合Ⅱ、Ⅲ类储层类型对研究区储层进行“成岩-物性相”的研究和划分;其中有利储层主要为Ⅱ类储层,构成良好储集性能的储积体,这类储层在早、中成岩阶段都有出现。通过对盖层封闭能力和储、盖系统时空分部的分析,认为黄珏-马家嘴地区的多套储集层和盖层组合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形成了多套良好的储-盖组合。对整个凹陷内烃源岩层系进行了排查比对,认为阜四段烃源岩是凹陷戴南组主要的烃源岩层系,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为极好的烃源岩;结合油源对比资料的基础上,认为邵伯次凹发育的阜四段烃源岩是为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油气藏的供烃的主要烃源岩层系;通过对阜四段烃源岩Ro%、氯仿沥青“A”、HC、TOC、S1+S2等参数的研究,认为研究黄珏-马家嘴地区阜四段烃源岩具有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有机质演化程度高的特点,是研究区戴南组的主力供烃来源。油气成藏的特征的研究围绕着油气输导和保存的问题开展,输导体系,尤其是断层输导体系在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对骨架砂体、断层、不整合面以及三者的组合形式所形成的油气输导体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各级断层在油气输导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一、二级断层活动时沟通烃源岩层系,静止期起到封堵作用;三、四级断层具有一定的控藏能力;静止期的三、四级断层封堵油气,活动期的三、四级断层调节再平衡油气分布。有利相带中沉积砂体的时空展布控制了油气藏的平面展布。可将油气成藏过程概括为“大断层切穿源岩主力输导,小断层阻断运移进行封闭;砂体约束油气平面展布、活动断层进行重新分配”。通过研究,认为发育于深湖区的滑塌-浊积扇有着良好的烃源岩-储层-盖层匹配关系,扇三角洲前缘以及近岸水下冲积扇扇端沉积在重力作用下失稳,发生滑落、崩塌及在古震-风暴激发下形成的“滑塌-浊积扇”将成为未来寻找岩性油气藏的重点和希望所在。

杨剑[4](2009)在《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早寒武世广泛分布富有机质的黑色岩系,是PGE、Au、Ag、Ni、Mo、V等的重要载体,常产出Ni-Mo-PGE矿床、V-Cu-U矿床、磷矿床和重晶石矿床等大型-超大型金属和非金属矿床。黑色岩系也是沉积岩中的一种烃源岩,与化石能源有直接关系。黑色岩系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地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黔北是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发育的典型地区,前人已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全面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结合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研究黔北地区黑色岩系的矿物岩石学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查明黑色岩系物质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黑色岩系形成环境、元素来源、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本文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室内岩矿分析,结合前人研究资料,确定了研究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岩性序列自下而上划分为5个岩性段,即黑色硅岩(下硅质层)、磷块岩(磷矿层)、多元素富集层(镍矿层和钼矿层)、黑色条纹状碳泥质硅质岩(上硅质层)、黑色碳质伊利石页岩。为了查明黑色岩系的矿物组合特征,对各类岩石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主要由粉砂岩、页岩、石煤、硅岩、碳酸盐岩、磷块岩、重晶石岩等组成,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伊利石、绿泥石、磷灰石、黄铁矿、重晶石和方解石等,其中镍-钼多元素富集层中硫化物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闪锌矿、毒砂、辉钼矿、针镍矿、砷镍矿、辉砷镍矿、辉铜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基于研究区的大地构造、岩石地层和古生物特征,确认黔北遵义地区黑色岩系形成的岩相古地理环境为近滨-远滨相,即浅水陆架区,向东逐渐转变为斜坡-盆地区,即深水陆棚区。深大断裂构造成为含矿物质来源的构造通道,海底火山喷溢和侵入活动提供大量的成矿物质和“热源”。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定早寒武世及其以前,研究区发育一系列深大断裂并长期活动,沿深大断裂发生较强的海底火山喷溢和侵入活动,控制了区域地质构造的发展和矿产的分布,对黑色岩系中多元素的富集起着重要作用。测定岩样有机碳和有机硫含量,目的是为了查明黑色岩系的有机质丰度。黑色岩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5.481%,最高达9.29%,有机硫含量平均为4.532%,最高达23.30%,富含有机碳和有机硫。黑色岩系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和菌类生物。有机硫,连同黄铁矿,指示一种封闭-半封闭的缺氧还原环境。有机质成熟度是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反映。黑色岩系氯仿沥青“A”族组分中,具有高饱和烃、低芳烃和高非烃的族组分分布特征,表现出以富含类脂化合物和蛋白质为特点的低等水生生物来源的腐泥型有机质的特点。黑色岩系干酪根显微组分绝大部分为腐泥组,干酪根类型为Ⅰ型(腐泥型),此类型干酪根与细菌和藻类有关。有机碳含量和镜质体反射率证实,黑色岩系是较好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高,达到生油门限或高成熟(交替作用)阶段。通过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出生物标志化合物,从分子级水平探讨地质体中有机分子化合物的演化规律。黑色岩系高主峰碳、较小的∑nC21-/∑nC22+值和(nC21+nC22)/(nC28+nC29)值,可能与成岩后期作用有关。黑色岩系OEP为1.04~1.12,奇偶优势比接近于1,无奇偶优势或具有微弱的奇偶优势,表明低等海洋浮游生物是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黑色岩系Pr/Ph值为0.80~1.18,小于1或近于1,显示出还原或弱还原沉积环境。黑色岩系各岩样碳同位素组成的差别意味着沉积时古海洋环境的变化。黑色岩系δ13CPDB值为-23.74‰~-31.63‰之间,总体属于L型无定形干酪根,且更富轻碳同位素(12C)。剖面上从磷块岩→镍矿层→钼矿层,δ13C值逐渐减小,海平面处于上升阶段,缺氧还原环境逐渐增强,在钼矿层δ13C值减小到最低值,代表了最大海进期,之后在黑色页岩δ13C值增大,海平面有所下降,缺氧还原强度减弱。热演化温度是成岩成矿的重要因素。黑色岩系样品的固体沥青反射率测定结果为5.25%~6.27%,折算出来的镜质体反射率为3.645%~4.455%,得到黑色岩系的受热温度为92℃~250℃。按照干酪根和微体藻类化石颜色指标,大致确定该地层的古地温为60℃~110℃。结合前人黄铁矿热电系数法测温(100℃~240℃)和包裹体均一法测温(226℃~230℃和113℃~153℃),判定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受热温度介于60℃~250℃之间,经历的最高古地温估计为200℃~250℃,属中、低温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并以低温(200℃以下)沉积成岩成矿作用为主。为了探明黑色岩系中贵金属元素的来源,系统测定了样品Au、Ag、PGE含量。结果表明,铂族元素(包括Au和Ag)在黑色岩系多金属元素富集层,特别是钼矿层中得到富集。从贵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参数、配分模式来判定,黑色岩系不具有地外物质的性质,铂族元素(包括Au和Ag)不是来源于地外,而是来自沿着深大断裂上涌的海底岩浆喷溢,元素的异常富集是海底含矿热卤水与正常海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稀土元素总量(∑REE)在多金属元素富集层之钼矿层中出现峰值,达315.12×10-6。La/Sm均大于1,代表地幔热柱或异常型,暗示黑色岩系形成时有地下深部物质介入。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为曲线右倾斜,LREE富集型。δEu=0.52~0.87<1,δCe=0.68~0.88<1,Eu、Ce均呈负异常,表明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的还原沉积环境。REE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显示出Ce负异常,LREE<HREE,北美页岩组合样标准化曲线近于水平,反映了海相热水沉积特征。黑色岩系多金属元素富集层也是其他微量元素(如Mo、Se、As、Sb、Tl、Ni、U、Pb、Bi、Cu、Cs、Zn、V等)的富集体。微量元素总量在钼矿层达到最高(110759.11×10-6)。δU>1,表现为缺氧沉积环境。微量元素富集系数高,U/Th>1,表明受到较强的热液活动的影响。岩石中微量元素赋存特征是沉积物形成环境和成岩变化的综合反映。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粘土矿物成分高,Ni-Mo矿层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表明元素赋存状态主要为硫化物态、有机质结合态和粘土矿物吸附态等。根据上述研究,结合前人成果,简要阐述了PGE、REE、Ni、Mo、Au、Ag、V、U、Cu、Pb、Zn、As、Sb、Tl、Se等元素在黑色岩系中的赋存状态。在全面分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背景,探讨了黑色岩系的形成环境和多金属元素富集规律:在542Ma左右的寒武纪早期,黔北地区发育古热液喷口,沿深大断裂发生多期次海底火山喷溢和侵入活动,深部热源物质上涌,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一道形成具一定温度的热卤水,进行热水循环或热水活动。热卤水在流动过程中,大量溶解元古代武陵期基性-超基性岩物质中的有用元素,进一步形成含矿热卤水,这种含矿热卤水是黑色岩系多金属元素的直接来源。在滞留、还原的台缘斜坡带(水深200m左右),表层水中繁衍着大量的藻类和浮游生物,生物生产力高,大量生物死亡下沉,向海底提供充分的有机物质,遗体腐烂分解吸收大量溶解氧,造成大洋中层水体缺氧还原环境,致使形成的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有机质在多金属元素的迁移聚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区早寒武世缺氧事件(环境)可与全球大洋缺氧事件对比。多金属元素矿化经历了沉积期、成岩期、后生期和表生期各个阶段。矿化温度以低温(200℃以下)为主。黑色岩系沉积以来,铂族元素(包括Au和Ag)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了重新分配(成岩期)、迁移与富集(后生期)。表生期只在地表不深处有一定作用。黑色岩系形成环境和地球化学的研究,为查明黑色岩系的成因、构建多金属元素的富集模式、探索黑色岩系型矿床的成矿机理奠定了基础,以促进黑色岩系型矿床,特别是铂族元素矿床的找矿工作。

张雅君[5](2008)在《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复杂构造带地震解释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油气勘探程度逐年提高,高邮凹陷勘探区域逐渐向构造复杂破碎区转移,寻找构造圈闭日益困难,本论文在评估高邮凹陷目的层段地震资料品质和总结构造解释难点基础上,重点开展了高邮凹陷复杂构造带地震解释方法研究,旨在老区发现落实更多可钻探圈闭。首先对层位、断层和速度研究的核心解释工作开展了各种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分析研究,研究并优选出适合当前勘探需要的三种主要综合标定技术,总结了复杂构造带地震反射层解释基本工作流程,研究并优选了五种有效地震层位解释方法,开展了断层模型正演研究,研究并优选了四种剖面和六种平面断层解释技术,在高邮速度深刻分析基础上,研究并优选了两种实际生产上操作性强的变速成图方法。在上述核心技术扎实研究基础上,针对高邮三类难点地区开展了地震综合解释方法研究,在系统总结高邮凹陷主要构造带上的断层样式、剖面特征及形成的构造样式基础上,研究了地质模式指导下的复杂断裂带构造解释方法,在对火成岩侵入正演研究基础上,研究并总结了火成岩发育区构造解释方法,开展了对小断层响应正演研究,研究并总结了“隐性”断层发育区构造解释方法。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高邮凹陷实际勘探中,落实了一批有利钻探目标,并提交了一批探井,钻探效果明显,保障了高邮凹陷三级储量的完成。本论文对高邮凹陷乃至苏北盆地其他地区的地震解释工作将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余朝华[6](2008)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郯庐断裂中段与济阳坳陷的构造结合部,区内走滑构造广泛发育,主要的走滑断裂有7条,分别是郯庐断裂带的东西两支、垦东断层、孤东断层、长堤断层、埕东断层和发育于垦东凸起中部的浅层走滑构造带。走滑构造带与油气富集带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通过对研究区内二维、三维地震测线和平面构造图的精细解释和分析,分别揭示了各走滑断裂在平面、剖面和三维空间上的构造形态。根据走滑断裂及其伴生构造的平面和剖面上的几何学特征,将研究区内的走滑断裂划分为三种类型:成熟型走滑断裂、隐伏型走滑断裂、不连续型的走滑断裂。从理论模式研究入手,推导了拉分盆地中盆地的走滑速率与沉降速率之间的关系,证实了走滑速率同盆地的几何形状参数、最大沉降深度和盆地的沉降速率存在着稳定的数值关系。通过对莱州湾地区潍北凹陷基底沉降历史的分析,建立了潍北凹陷沉降速率与郯庐断裂中段走滑速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式,进而求出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量的大小为40km。运用2DMove软件,对研究区内四条典型剖面进行构造复原,计算出了各条剖面每个时期的伸展参数,对研究区构造活动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研究区的构造演化规律。通过运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恢复了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早期研究区内的构造应力场和应变场,揭示了扭张作用是研究区内走滑断层开始走滑的主要原因。通过上述分析,结合对究区内近几年勘探开发成功和失败的实例分析,全面探讨了走滑活动对于油气成藏“生”、“储”、“盖”、“圈”、“运”、“保”各因素的影响。

林松辉[7](2006)在《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构造、沉积及油气条件的控制》文中研究说明以郯庐断裂带及合肥盆地为重点研究对象,以郯庐断裂带与合肥盆地的断裂—沉积响应研究为主线,同时结合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将郯庐断裂带与合肥盆地内主要断裂研究与合肥盆地的沉积作用研究相结合,研究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形成、演化、沉积及其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应用构造地质、沉积岩石学、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层序地层学、油气地质、盆地热史、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学断面等多种方法。研究认为:①郯庐断裂带两侧的前陆变形与沉积现象表明其发生过同造山运动,该断裂带起源于华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造山期。②合肥盆地东缘的郯庐断裂带经历过走滑、伸展、逆冲的演化历史,相应合肥盆地东部经历了走滑挠曲盆地、断陷盆地及逆冲消亡的演化阶段。③郯庐断裂带经历过两期左行平移,其一是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造山期间发生的左旋走滑运动,时间在197.7±1.7 Ma(早侏罗世初)之前,主要表现为陆内转换断层的形式;其二是发生在早白垩世的大规模平移。大别与苏鲁造山带最终550 km左右的左行错移实际上是该郯庐断裂带两次平移的结果。④合肥盆地在侏罗纪前陆盆地阶段和白垩纪—古近纪断陷盆地阶段,都叠加有郯庐断裂带的控制,使其前陆盆地和断陷盆地都呈现为复合型格局。⑤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地层沉积、烃源岩发育与分布、生-储-盖组合等油气地质条件起着较大的控制作用;⑥合肥盆地以大桥凹陷较为有利;舒城凹陷与定远次凹具备一定油气勘探前景;肥东凹陷、和丁集凹陷下白垩统及古近系烃源岩条件尚待落实。盆地其余地区油气勘探风险很大。以上认识对合肥盆地的油气勘探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严艳[8](2005)在《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运用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格局作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揭示边区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及其产业布局的主要特征,分析各产业发展与布局的互动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进而探索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意义,以期进一步充实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好地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服务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十个方面入手,研究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特征。 第一章,“绪论”,主要探索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分析本文选题的主旨,利用归纳法和主题词统计研究法对近些年来有关陕甘宁边区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述评,阐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第二章,“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综论陕甘宁边区的由来、形成与发展,陕甘宁边区的行政区划沿革,勾勒出主题研究的背景基础,并对影响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评价,尤其对移民的经济发展影响进行重点研究。 第三章,“农林业生产与布局”,研究边区农业发展的条件,重点研究农业的部门布局及其演变特征,主要研究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布局、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布局、畜牧业的生产与布局等,并对边区的林业分布状况、林业的经济利用、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及植树造林的效果诸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第四章,“工业生产类型与布局特征”,研究边区的各个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演变特征,尤其是对工矿业(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纺织业、军事工业、造纸业、化学工业等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边区工业的部门结构和地域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第五章,“盐业生产与运销”,食盐是陕甘宁边区的特产之一,抗战时期,边区政府积极开发这一资源优势,对盐业的生产、运输、销售进行管理,盐业成为边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使盐业在边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的金融秩序,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本章就盐业的地位、生产与分布特点、盐业的运网建设、盐业贸易等问题作全面梳理和分析。 第六章,“交通运输与通讯网络的建设与布局”,交通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命脉和先行部门。本专题就边区交通运输业的方式、运网系

罗华[9](2000)在《苏皖结合部发现厚油层》文中研究说明

二、苏皖结合部发现厚油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皖结合部发现厚油层(论文提纲范文)

(1)下扬子地区幕府山组古环境和构造背景:来自细粒混积沉积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2.1 样品描述
    2.2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3 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古环境及其演化
        4.1.1 古气候条件
        4.1.2 古盐度和古水深变化
        4.1.3 氧化还原条件
    4.2 物源和源区构造背景
    4.3 古环境与富有机质泥岩沉积
5 结论

(2)金湖凹陷戴南组隐蔽圈闭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构造区划特征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戴南组勘探现状
第三章 沉积体系与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3.1 物源方向研究
        3.1.1 碎屑组分分析
        3.1.2 重矿物组合与分布特征
        3.1.3 砂岩百分含量变化趋势
    3.2 单井相分析
        3.2.1 关X5 井单井相分析
        3.2.2 桥8 井单井相分析
    3.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3.1 三角洲相
        3.3.2 扇三角洲相
        3.3.3 水下扇相
        3.3.4 湖底扇相
        3.3.5 湖泊相
    3.4 沉积相展布与沉积演化
        3.4.1 沉积相平面展布
        3.4.2 沉积演化特征
    3.5 砂体展布特征及发育模式
        3.5.1 砂层组划分
        3.5.2 砂体展布特征
        3.5.3 控砂机制及发育模式
第四章 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
    4.1 油藏解剖
    4.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4.3 油藏类型与成藏模式
    4.4 隐蔽油气藏勘探有利区带预测
第五章 戴南组储层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5.1 储层预测可行性分析
        5.1.1 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5.1.2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5.1.3 正演模型研究
    5.2 构造解释
        5.2.1 综合层位标定
        5.2.2 构造精细解释
    5.3 叠后反演技术
        5.3.1 Jason稀疏脉冲反演技术
        5.3.2 Strata反演技术
        5.3.3 AIW基于小波边缘分析建模的波阻抗反演技术
    5.4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5.4.1 地震属性的分类与应用范围
        5.4.2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关键环节
第六章 戴南组隐蔽圈闭预测研究
    6.1 三河地区隐蔽圈闭识别
        6.1.1 三河深凹带隐蔽圈闭识别
        6.1.2 三河斜坡带隐蔽圈闭识别
    6.2 龙岗地区隐蔽圈闭识别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高邮凹陷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及油气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基础研究
        1.2.2 沉积研究
        1.2.3 成藏研究
        1.2.4 主要工作流程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沉积学研究进展
        1.3.2 油气成藏研究进展
        1.3.3 存在问题和不足
    1.4 工作量和创新点
        1.4.1 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构造特征
        2.2.1 主要断裂体系
        2.2.2 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填充特征
        2.3.1 层序划分
        2.3.2 地层沉积特征
    2.4 石油地质特征
    2.5 小结
第3章 物源、沉积相研究
    3.1 物源研究
        3.1.1 物源通道与沉积物搬运
        3.1.2 矿物成分与物源方向
        3.1.3 物源方向综合分析
    3.2 沉积相研究方法及步骤
        3.2.1 沉积相标志
        3.2.2 沉积相研究步骤
    3.3 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相研究
        3.3.1 扇三角洲沉积
        3.3.2 近岸水下冲积扇沉积
        3.3.3 滑塌-浊积扇
        3.3.4 湖泊沉积
    3.4 沉积砂体成因研究
        3.4.1 牵引流成因沉积砂体
        3.4.2 重力成因沉积砂体
        3.4.3 外力影响下的沉积砂体
        3.4.4 生物成因沉积记录
    3.5 沉积展布与演化
        3.5.1 沉积相展布
        3.5.2 沉积相演化
    3.6 沉积相模式
    3.7 小结
第4章 储盖组合研究
    4.1 储集层研究
        4.1.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4.1.2 储层成岩作用
        4.1.3 成岩阶段研究
        4.1.4 储层综合评价
        4.1.5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4.2 盖层研究
        4.2.1 泥岩盖层的分布特征及厚度
        4.2.2 泥岩盖层的封闭能力研究
        4.2.3 泥岩盖层的综合评价
    4.3 储盖组合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油气成藏研究
    5.1 烃源岩研究
        5.1.1 烃源岩发育层位及分布
        5.1.2 阜四段烃源岩特征
        5.1.3 阜四段烃源岩热演化及成熟度影响因素
        5.1.4 油-源亲缘性
    5.2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5.2.1 油气输导体系类型
        5.2.2 黄珏-马家嘴地区输导体系特征
        5.2.3 断层封闭性研究
        5.2.4 油气输导系统评价
    5.3 油气成藏研究
        5.3.1 成藏期次研究
        5.3.2 典型油气藏解剖
        5.3.3 油气成藏特征
        5.3.4 油气成藏模式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1 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一、二段重矿物鉴定表
附表 2 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一段矿物组分百分含量鉴定表
附表 3 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二段矿物组分百分含量鉴定表
附表 4 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全岩衍射分析数据表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0.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
    0.4 完成工作量
    0.5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0.5.1 主要成果
        0.5.2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大地构造与古地理
        1.1.1 大地构造背景
        1.1.2 古地理与海平面变化
    1.2 沉积分区与沉积盆地性质
        1.2.1 沉积分区
        1.2.2 沉积盆地性质
    1.3 深大断裂与多旋回岩浆活动
        1.3.1 深大断裂的发育
        1.3.2 多旋回岩浆活动
    1.4 区域地层与地质发展简史
        1.4.1 区域地层
        1.4.2 地质发展简史
第二章 黑色岩系地层学 岩石学 矿床学
    2.1 黑色岩系地层学
        2.1.1 地层特征
        2.1.2 黑色岩系的岩性序列
    2.2 黑色岩系岩石学
        2.2.1 岩石类型
        2.2.2 矿物组合
        2.2.3 岩石化学
    2.3 黑色岩系矿床学
        2.3.1 黑色岩系含矿性与黑色岩系型矿床
        2.3.2 黑色岩系演化及金属矿化的阶段性
第三章 黑色岩系有机地球化学
    3.1 有机碳与有机硫
        3.1.1 有机碳
        3.1.2 有机硫
    3.2 氯仿沥青A及族组分与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
        3.2.1 氯仿沥青A及族组分
        3.2.2 岩石氯仿抽提物中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
    3.3 干酪根与碳同位素
        3.3.1 干酪根
        3.3.2 有机元素
        3.3.3 碳同位数
    3.4 镜质体反射率
        3.4.1 镜质体反射率的测试分析
        3.4.2 镜质体反射率与古地温
        3.4.3 镜质体反射率与烃源岩有机质成熟程度
    3.5 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3.5.1 有机质在元素迁移过程中的作用
        3.5.2 有机质在元素聚集过程中的作用
第四章 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
    4.1 金 银 铂族元素
        4.1.1 金 银 铂族元素的测试分析
        4.1.2 黑色岩系成因与金 银 铂族元素示踪
        4.1.3 金 银 铂族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4.2 稀土元素
        4.2.1 稀土元素的测试分析
        4.2.2 黑色岩系成因与稀土元素示踪
        4.2.3 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4.3 其他微量元素
        4.3.1 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
        4.3.2 黑色岩系成因与微量元素示踪
        4.3.3 微量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第五章 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元素富集规律
    5.1 黑色岩系沉积环境与缺氧事件
        5.1.1 缺氧事件
        5.1.2 沉积环境
    5.2 黑色岩系的元素富集规律
        5.2.1 元素来源与介质性质
        5.2.2 热演化温度
        5.2.3 矿化年龄
        5.2.4 元素赋存状态
        5.2.5 多金属元素富集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复杂构造带地震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和技术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工区勘探现状及难点分析
    2.1 工区勘探现状
    2.2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2.3 地震解释难点分析
第三章 地震解释核心技术适用性研究
    3.1 地震反射层位解释方法研究
        3.1.1 主要地震层位波组特征
        3.1.2 层位标定及解释方法研究
    3.2 断层综合解释研究
        3.2.1 断裂基本特征
        3.2.2 断层的解释技术和方法研究
    3.3 速度研究及变速成图
        3.3.1 速度变化一般规律及其复杂性
        3.3.2 变速成图方法探讨
第四章 地震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
    4.1 地质模式指导下的构造解释研究
        4.1.1 基于地质模式的构造解释研究流程
        4.1.2 大断裂带的构造解释研究
        4.1.3 两期两倾向断层区的构造解释研究
    4.2 火成岩发育区地震解释方法研究
        4.2.1 解释方法研究
        4.2.2 实例分析
    4.3 “隐性”断层解释方法研究
        4.3.1 解释方法流程
        4.3.2 实例分析
第五章 地震解释方法推广及勘探效果分析
    5.1 重点区块地震解释成果
    5.2 钻探效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走滑构造的研究发展史
        1.2.2 走滑构造的基本概念
        1.2.3 走滑构造的分类
        1.2.4 走滑断层的形成机制
        1.2.5 与走滑有关的相关构造
        1.2.6 走滑活动对油气成藏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位置与构造格局
    2.2 地层发育与分布特征
        2.2.1 前第三系
        2.2.2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演化
        2.3.1 太古代结晶基底形成阶段
        2.3.2 元古代整体抬升剥蚀阶段
        2.3.3 古生代振荡升降阶段
        2.3.4 中生代构造演化阶段
        2.3.5 新生代构造演化阶段
第三章 研究区各区带构造特征分析
    3.1 潍北凹陷
    3.2 莱州湾地区
    3.3 垦东地区
    3.4 埕岛-桩西-长堤-孤东潜山构造带
第四章 研究区走滑构造的几何学特征分析
    4.1 走滑构造的鉴别问题
    4.2 主要走滑断裂带的构造特征
        4.2.1 郯庐断裂带东西两支断裂(F1 和F4 断裂)
        4.2.2 垦东断层
        4.2.3 垦东浅层走滑断裂带
        4.2.4 孤东断层
        4.2.5 长堤断层
        4.2.6 埕东断层
    4.3 相关伴生构造分析
    4.4 走滑构造的几何学特征
        4.4.1 主干走滑断裂的平面特征
        4.4.2 主干走滑断裂的剖面特征
        4.4.3 主干走滑断裂的空间特征
        4.4.4 走滑断层的分类
第五章 研究区走滑构造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前人的研究方法
        5.1.2 原理与方法
    5.2 走滑位移量估算
        5.2.1 沉降史分析原理
        5.2.2 单井沉积埋藏史恢复
        5.2.3 计算结果
    5.3 讨论与结论
        5.3.1 莱州湾地区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走滑位移量的大小
        5.3.2 与前人方法比较与探讨
        5.3.3 结论
第六章 研究区走滑活动的动力学机制分析
    6.1 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应力场演化
        6.1.1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
        6.1.2 研究区现今应力场
    6.2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
    6.3 研究区的构造演化
        6.3.1 平衡剖面技术
        6.3.2 中生代构造演化
        6.3.3 新生代构造演化
    6.4 走滑活动形成的应力机制分析
        6.4.1 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和原理
        6.4.2 二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6.4.3 相关参数及边界条件
        6.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6.4.5 走滑活动的动力学机制
第七章 走滑活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分析
    7.1 走滑活动对地温梯度、烃源岩的热演化和分布的影响
        7.1.1 走滑活动对地温梯度的影响
        7.1.2 走滑活动对烃源岩热演化和分布的影响
    7.2 走滑活动改善断裂带附近地层的储集物性
    7.3 走滑活动对盖层的影响
    7.4 走滑活动对圈闭发育的控制
    7.5 走滑活动对油气输导体系的影响
        7.5.1 走滑大断裂对油气输导体系的影响
        7.5.2 浅层走滑断裂对油气输导体系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构造、沉积及油气条件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地理概况
        一.地形
        二.河流
        三.气候
        四.交通
    第二节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第二章 郯庐断裂带基本特征与演化规律
    第一节 郯庐断裂带构造特征
    第二节 郯庐断裂带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深层结构
        一.重、磁异常特征
        二.郯庐断裂带的深部结构
    第三节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
        一.郯庐断裂带印支期左旋转换断层活动
        二.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初的左行平移活动
        三.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中期—古近纪的伸展活动
        四.郯庐断裂带新近纪以来的逆冲活动
    第四节 郯庐断裂带演化的区域动力学背景
        一.断裂带印支造山期活动的动力学背景
        二.断裂带早白垩世初左行平移的动力学背景
        三.断裂带早白垩世中期—古近纪伸展活动的动力学背景
        四.断裂带新近纪以来逆冲活动的动力学背景
第三章 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 大型断裂构造对盆地沉积的控制
        一.地层特征
        二.郯庐断裂带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第二节 郯庐断裂带对盆地断裂体系活动的影响
        一.基底印支前陆变形期
        二.早白垩世初郯庐左行平移期
        三.早白垩世中期至古近纪伸展活动期
        四.新近纪以来挤压活动期
    第三节 盆地类型、演化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
        一.印支期前陆变形与盆地基底形成
        二.侏罗纪前陆盆地
        三.早白垩世合肥盆地东部原型
        四.合肥盆地东部晚白垩世—古近纪盆地原型
        五.合肥盆地新近纪盆地
    第四节 合肥盆地演化的区域动力学机制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耦合关系
第四章 郯庐断裂带与合肥盆地油气条件关系
    第一节 郯庐断裂带与合肥盆地烃源岩发育、分布的关系
        一.合肥盆地烃源岩发育层系与分布特征
        二.合肥盆地烃源岩评价
        三.烃源岩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四.郯庐断裂带对烃源岩发育、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二节 郯庐断裂带与烃源岩保存的关系
        一.石炭—二叠系烃源岩
        二.下白垩统烃源岩
        三.古近系烃源岩
    第三节 郯庐断裂带与合肥盆地热演化的关系
    第四节 生—储—盖组合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
        一.储层
        二.盖层
        三.生—储—盖组合
        四.郯庐断裂带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
第五章 合肥盆地油气远景评价与勘探对策
    第一节 油气远景评价
        一.大桥-定远凹陷
        二.舒城凹陷
        三.丁集-肥东凹陷
        四.霍邱凸起
        五.六安凸起
        六.颖上凹陷
    第二节 油气勘探对策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8)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一、历史经济地理学的几个问题
    二、学术研究述评
    三、选题宗旨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行政区划沿革研究
    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三、技术条件对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四、社会经济条件对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五、移民对边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附论:边区移民的来源与安置
第三章 农林业生产与布局
    一、农业生产条件评价及农业的增长状况
    二、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布局格局
    三、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布局演变
    四、畜牧业的发展与布局
    五、林业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四章 工业生产类型与布局特征
    一、工业发展的数量和类型特征
    二、主要公营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
        (一) 军事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二) 公营纺织业的发展与布局
        (三) 石油工业、煤炭工业和炼铁业的发展与布局
        (四) 化学工业的生产与布局
        (五) 造纸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三、私营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四、手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五、工业的部门结构、地域结构综合分析
第五章 盐业生产与运销
    一、盐业在边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二、盐池的分布与盐业的发展
    三、盐业的运网建设
第六章 交通运输与通讯网络建设与布局
    一、交通运输业的运输方式
    二、交通运网的建设与布局格局的演变
    三、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内驱力分析
    四、邮电通讯网的建设与布局
第七章 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布局
    一、对外贸易的构成与商路演变
    二、公营商业的发展与分布
    三、合作商业的发展与分布
    四、私营商业的发展与分布
第八章 市建制与城市体系特征
    一、抗战前边区的市建制
    二、边区建置市的体系
    三、城市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部驱动力
    四、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城市发展特征
第九章 “边区模式”研究
    一、陕甘宁边区特色经济模式分析
    二、“边区模式”的经济效果分析
    三、“边区模式”的产业结构评价
    四、“边区模式”的环境影响评价
    五、边区模式的“经济—生态”系统研究
    六、“边区模式”的反思
第十章 陕甘宁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老区经济与生态现状
    二、老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议
    三、老区“生态特区”的建设思考
    四、陕甘宁边区独特市建制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图

四、苏皖结合部发现厚油层(论文参考文献)

  • [1]下扬子地区幕府山组古环境和构造背景:来自细粒混积沉积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J]. 周江羽,陈建文,张玉玺,张银国,张悦,刘甜怡,万雪芳. 地质学报, 2021(06)
  • [2]金湖凹陷戴南组隐蔽圈闭预测研究[D]. 章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3]高邮凹陷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及油气成藏研究[D]. 马文睿. 同济大学, 2014(12)
  • [4]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D]. 杨剑. 长安大学, 2009(11)
  • [5]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复杂构造带地震解释方法研究[D]. 张雅君.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2)
  • [6]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D]. 余朝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09)
  • [7]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构造、沉积及油气条件的控制[D]. 林松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10)
  • [8]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1937-1950)[D]. 严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05(06)
  • [9]苏皖结合部发现厚油层[J]. 罗华. 现代化工, 2000(01)

标签:;  ;  ;  ;  ;  

苏皖交界发现厚油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