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中多酚和黄酮的测定

桑葚中多酚和黄酮的测定

一、桑树中多酚与黄酮类物质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颖[1](2019)在《酚积累影响费约果组织培养褐化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费约果(Feijoa sellowiana Berg.),又名肥吉果、菲油果,是桃金娘科、费约果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等为一体的新兴果树。费约果能够适应四川绵阳地区气候,并能保持其果实品质和观赏特性,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树种。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的费约果苗木繁育技术和基地,为了促使费约果产业快速发展,尽快实现大面积推广和规模化栽培,费约果的苗木繁育技术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与紧迫。本文对3个品种费约果的1年生幼嫩茎尖进行了组织培养,并对各处理下组培茎尖进行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分析,试寻求总酚和总黄酮与费约果组培褐化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外植体进行不同消毒时间处理,观察并统计其7d和30d的污染率、褐化率、愈伤率,比较不同消毒时间对3个品种费约果茎尖组培的影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Opal Star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消毒时间中6min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2)通过不同消毒时间的对比,筛选出最佳消毒时间0.1%生汞消毒6min,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中Coolidge的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Opal Star的愈伤率最高。四种培养基中,1号培养基MS+6-BA 1.0 mg/L污染率最低;4号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1.0 mg/L褐化率最低;3号培养基MS+6-BA 2.0mg/L愈伤率最高。(3)以费约果1年生幼嫩茎尖作为外植体,将其在无菌条件下经消毒接种在添加了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的4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以不添加任抗氧化剂的处理作为对照,经过30d培养统计其污染率、褐化率、愈伤率。结果表明,在四种培养基中添加抗氧化剂Vc对于1号培养基MS+6-BA 1.0 mg/L和2号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1.0mg/L褐化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其中1号培养基MS+6-BA 1.0 mg/L褐化率降低幅度最大。3个品种中Coolidge褐化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4)消毒时间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且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梯度较为相似。总体来看,3min消毒时间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9min消毒时间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9min消毒时间有抑制总酚和总黄酮产生的作用。(5)培养基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3个品种中Unique在4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3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Coolidge在3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2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Opal Star在3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4号培养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总体来看3号培养基MS+6-BA2.0 mg/L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2号培养基MS+6-BA 1.0 mg/L+NAA1.0mg/L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6)添加Vc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对2号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1.0mg/L影响最大,2号培养基中Unique和Coolidge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有降低,Opal Star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增加。其他培养基中添加Vc后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Unique降幅最大,但Coolidge在四种培养基中都呈现了降低的趋势,在3个品种中趋势最为稳定。(7)影响组织培养褐化的因子很复杂,本文通过对Unique、Opal Star、Coolidge3个品种的茎尖组培褐化率和组培茎尖总酚、总黄酮含量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得出,总酚含量与褐化率呈显着正相关(0.01<P<0.05),总黄酮含量与褐化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表明酚类物质的含量对费约果茎尖组培褐化有较明显的影响,随着组培褐化率的增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也随之增加。

徐燕燕[2](2015)在《莲藕不同部位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植物多酚及其抗氧化功能在天然活性产物领域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莲藕(Nelumbo nucifera G.)是一种生熟兼食的蔬菜,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并在常见的数十种蔬菜中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而其活性强弱与多酚含量密切相关。当前,莲藕加工水平偏弱,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藕节和藕皮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成效差,并未体现出资源特色和优势。为进一步明晰莲藕的抗氧化特性促进其精深加工,本文系统地分析评价莲藕不同部位的多酚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主要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1.莲藕不同部位多酚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比较。以鄂莲5-8号莲藕为原料,分析比较其藕皮、藕节和食用部位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单体酚组成,并评价不同部位多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4种莲藕不同部位中多酚和黄酮均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且其含量(mg/100g)以藕节>藕皮>藕食用部位;莲藕中多酚包括没食子酸、咖啡酸、香豆酸、芦丁、表儿茶素、绿原酸和白藜芦醇,且不同品种及不同部位中多酚组成及含量均有所差异;相比游离态多酚,莲藕结合态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但对ABST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比较不同部位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发现,藕食用部位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而藕节的ABST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基于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综合比较,明确鄂莲7号藕是莲藕天然抗氧化剂开发的优势品种,其藕节和藕皮尤具开发潜质。2.莲藕多酚的均质浸提工艺优化及抗油脂氧化活性评价。分别以莲藕多酚提取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之上建立酸醇比、均质时间及转速的三因素回归模型,并优化得到两套多酚浸提工艺;结合实际多酚提取量和提取液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确定最佳浸提工艺,并应用于鄂莲7号莲藕不同部位多酚提取;制备不同部位多酚反相微乳液,采用Schaal烘箱法考察其抗油脂氧化作用及协同效应。结果表明:莲藕多酚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酸醇比22:78(mL/m L)、均质时间6.8 min和均质转速10500 r/min,在此条件下的多酚提取量和提取液DPPH自由基清除IC50值分别为165.85 mg GAE/100 g FW和4.75μg GAE/mL;各因素对多酚提取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均以酸醇比>均质时间>均质转速;在10-50μg/mL浓度范围内,不同部位多酚反相微乳液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油脂氧化作用,且作用效果优于维生素E;各部位多酚按不同比例复配所得复合多酚反相微乳液(总酚浓度为10μg/m L)表现出不同的抗油脂氧化能力,其中藕皮多酚和藕节多酚按1:1浓度复配可产生显着的协同效应。植物不同组织部位中的多酚含量、组成及生物活性有所差异,并相应表现出开发利用途径和方式的不同。本研究立足于为莲藕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分析多个品种莲藕不同部位多酚在含量、组成及自由基清除活性上的差异,优化建立不同部位多酚作为油脂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制备和应用技术体系,为莲藕资源创新评价及利用提供思路。

唐章林[3](2012)在《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及其与甘蓝型油菜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黄色籽粒性状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中。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尤其是甘蓝型油菜作为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而被广泛种植,对籽粒色泽早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作为甘蓝型油菜祖先亲本种之一的甘蓝,由于一直以来主要用作食用蔬菜和观赏花卉栽培,研究者对其种子性状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综合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现,在油菜及其近缘物种籽粒色泽的遗传研究方面至少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或不足:(1)籽粒色泽的遗传研究主要集中在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而有关埃塞俄比亚芥和甘蓝的研究很少,这使得育种家难于充分、有效地利用C基因组的黄籽基因来选育和改良甘蓝型油菜的籽粒色泽,从而极大地限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的育种进程;(2)绝大多数研究对籽粒色泽的观察和统计都采用目测法,并将籽粒色泽看成质量性状,应用孟德尔的分类统计法进行遗传分析,而应用其他度量方法和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方法的研究很少;由于目测法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有时还存在系统误差),不同的研究者采用的分级标准不同,分类统计的结果也不同,这使得遗传分析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同时,也未见与籽粒色泽直接相关的甘蓝种皮色素和环境条件对甘蓝籽粒色泽影响的研究报道。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4年首次在观赏植物羽衣甘蓝中发现黄籽单株,进而选育出遗传稳定的黄籽株系材料。这是国际上报道的首例甘蓝黄籽材料。本论文以黄籽甘蓝品系为核心材料,研究了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特性、主要农艺措施和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蓝籽粒色泽的影响以及种子发育过程中甘蓝种皮主要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甘蓝成熟种子种皮色素含量的差异,并与甘蓝型油菜进行了对比分析。开展这项研究不仅可以扩展芸薹属植物籽粒色泽遗传研究的领域和广度,而且所获得的研究结果,一方面将大大地加深对黄籽甘蓝型油菜籽粒色泽遗传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将为充分利用甘蓝的C基因组黄籽基因奠定基础,推动黄籽甘蓝型油菜的育种进程。因此,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分析以籽粒色泽不同的羽衣甘蓝、结球甘蓝和白花芥蓝为材料配制杂交组合,构建P1、P2、F1、B1、B2和F2等6个世代群体,将籽粒色泽看作数量性状,采用自主开发的数字图像分析法度量甘蓝的籽粒色泽,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建立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特性,包括黄色与非黄色的显隐性关系、控制基因对数、基因作用方式、母体效应和遗传率等。主要结论如下:(1)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表现为母体效应,杂交当代的籽粒色泽与杂交母本自交种子相同;F1代籽粒色泽总体表现较深,黄色对非黄色为隐性。(2)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受1-2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的共同控制,主基因和多基因均具有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或同时具有上位性效应;主基因为部分显性或完全显性,2对主基因的效应相同或不同;多基因为部分显性、完全显性或超显性;3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均大于多基因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较高。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较为复杂,不同的杂交组合具有不同的基因效应,表现为不同的遗传模型。(3)甘蓝籽粒色泽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较大。2.主要农艺措施和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蓝籽粒色泽的影响以籽粒色泽不同的羽衣甘蓝、结球甘蓝和白花芥蓝为材料,采用裂裂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施氮量、种植密度、播种期和收获期等主要农艺措施和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蓝籽粒色泽的影响以及甘蓝籽粒色泽的表现对环境变化的稳定性。主要结论如下:(1)施氮量、播种期和收获期对甘蓝籽粒色泽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异,对黑籽基因型没有明显的影响,而极显着地影响黄籽基因型的籽粒色泽;黄籽基因型籽粒色泽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变浅,提早或推迟播种都会使黄籽基因型籽粒色泽加深,收获过迟会极显着地降低黄籽基因型的黄色程度。种植密度对甘蓝籽粒色泽没有明显的影响。(2)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蓝籽粒色泽也有极显着的影响,不同基因型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不同,表现出稳定性的差异,尤其是黄籽基因型。3.甘蓝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遗传来源不同的3对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黄籽和黑籽羽衣甘蓝为材料研究种子发育过程中甘蓝种皮主要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黑色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和甘蓝成熟种子种皮色素含量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在甘蓝种子发育过程中,除类胡萝卜素外,种皮叶绿素、花色素、黑色素和类黄酮的含量在不同色泽籽粒种皮中均存在极显着的差异;不同发育时期5种色素的含量都有极显着的变化,叶绿素、花色素和类黄酮的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黑籽种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单调上升而黄籽先降后升,种皮黑色素含量从开花后40天起迅速增高,黑籽与黄籽间的差异也迅速增大;种子成熟时,黑籽和黄籽种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基本相同,而黑籽种皮叶绿素、花色素、黑色素和类黄酮的含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遗传背景相同的黄籽;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5种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在黄籽和黑籽间具有明显的差异。(2)甘蓝种子收获脱粒后,种皮叶绿素、花色素和类黄酮的含量还会继续下降,而类胡萝卜素和黑色素的含量继续上升;风干成熟种子黑籽种皮中5种色素含量均明显高于遗传背景相同的黄籽种皮;相对于黄籽而言,黑籽种皮中花色素含量最高,其次是黑色素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较小。引起甘蓝风干成熟种子籽粒色泽差异的主要色素是花色素,其次是黑色素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也有一定的作用。4.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籽粒色泽遗传的对比分析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甘蓝和甘蓝型油菜在籽粒色泽的遗传特点、主要农艺措施和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籽粒色泽的影响、籽粒色泽对环境变化的稳定性、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主要色素的动态变化以及成熟种子种皮色素含量差异等方面的异同。主要结论如下:(1)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特点与甘蓝型油菜相似,在黄籽性状显隐性、控制基因对数、基因作用方式、母体效应和遗传率等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异。(2)除种植密度外,播种期、收获期和施氮量等主要农艺措施对甘蓝籽粒色泽的影响与甘蓝型油菜基本相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甘蓝籽粒色泽的影响与甘蓝型油菜类似,甘蓝籽粒色泽的稳定性与甘蓝型油菜也相似。(3)种子发育过程中,除种皮花色素含量最大值出现时间略有不同外,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黑色素和类黄酮的变化动态在甘蓝和甘蓝型油菜间没有明显的不同;除甘蓝成熟种子黄、黑籽种皮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差异与甘蓝型油菜不同外,其余4种色素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相同;甘蓝成熟种子黄籽与黑籽种皮色素含量差异最大的是花色素,其次是黑色素和叶绿素,而甘蓝型油菜却是黑色素和花色素。(4)可以认为,甘蓝型油菜黄籽性状的数量性状遗传表现很可能是由来自甘蓝的C基因组上的基因引起的。

王茜龄,余亚圣,李军,郭彬,余茂德[4](2012)在《利用桑树特异种质资源的冬芽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试验》文中研究指明以不同类型的桑树特异种质资源的冬芽为材料,分别在含有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及添加量的培养基中培养诱导桑树再生植株,考察桑树特异种质资源利用冬芽培养再生植株的可行性,筛选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结果表明:供试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不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外植体停止生长,添加生长激素TDZ能较好地诱导和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但会抑制生长芽的再生长,而添加细胞分裂素6-BA能促进冬芽的再生,且添加3.0 mg/L 6-BA的培养基中冬芽再生率显着高于添加1.0 mg/L 6-BA的培养基;8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含3.0 mg/L 6-BA的改良培养基中培养,新疆药桑和小花叶皮桑的丛生芽诱导率最高,其冬芽的再生率均为66.7%,滇桑次之,再生率为55.5%,天目山桑和斯里兰卡的再生率分别为40.0%和25.0%;5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再生组培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个月后,只有滇桑和新疆药桑分别诱导出再生根系(诱导率为分别为20.0%、14.3%)后移栽成活。研究结果初步显示,离体组织再生培养是保存和利用天然22倍体新疆药桑、渐危种滇桑等珍稀桑树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贺天珍[5](2011)在《桑枝皮多糖的制备、结构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采用热水浸提法从鲁桑(Morus multicaulis Perr.)栽培种—湖桑32号的桑树枝条皮中提取到粗多糖,其得率达到28.5%。采用色谱、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其他各种化学手段对桑枝皮多糖的组成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桑枝皮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柱分离得到两种水溶性多糖MBBP-1和MBBP-2,在桑枝皮中质量比约为2:1。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这两种桑枝皮多糖均为β-D-吡喃糖;经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方法分析初步推测,MBBP-1多糖的主链由(1→3)-连接的葡萄糖构成,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和半乳糖构成支链或主链的末端残基。这种多糖水解后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表明,它是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等6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4.53:2.49:4.38:4.67:17.85:5.88。而第二种桑枝皮水溶性多糖MBBP-2的主链构成与第一种多糖不同,它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以(1→6)-连接的鼠李糖和(1→2)-连接的阿拉伯糖组成主链的核心。阿拉伯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支链或主链的末端残基。同样HPLC和GC-MS分析表明,这种多糖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及半乳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26.85:13.8:3.14:4.4: 6.1:3.19:4.9。经HPLC凝胶过滤色谱分析表明, MBBP-1和MBBP-2的相对分子质量相仿,分别为114.901 kDa和124.785 kDa。通过对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力、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等生化指标的分析与测定,研究了桑枝皮内这二种水溶性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MBBP-2的各种抗氧化活性均比MBBP-1的活性高,这可能与该多糖的主链糖苷键的连接方式、分子量及聚合度大小、侧链的分支度及精细结构和构象不同等有关;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MBBP-2中因含有8.2%的半乳糖醛酸很可能是其较MBBP-1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原因。

杨利利[6](2011)在《蚕、桑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的测定及提取工艺条件优化》文中认为为研究不同桑树品种桑叶和不同品种家蚕体内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变化规律、筛选对食下桑叶中DNJ有较强富集能力的家蚕品种,本课题以10个桑树品种和18个家蚕品种为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RP-HPLC-UV)测定供试桑叶和家蚕品种5龄第3天幼虫制备全蚕粉中的DNJ含量,并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乙醇提取桑叶和全蚕粉中DNJ的工艺条件,期望为进一步开发蚕桑资源用于功能性食品及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 RP-HPLC-UV测定DNJ方法:以9-芴甲基氯甲酸甲酯(FMOC-C1)为衍生化剂,在pH=8.5的硼酸钾缓冲液中进行衍生化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DNJ-FMOC络合物,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V(乙腈):V(0.1%乙酸)=40:60的混合液,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2. RP-HPLC-UV法测定10个桑树品种春季与秋季桑叶中DNJ含量,结果表明:陕桑305秋季桑叶中DNJ含量最高,为0.3795%,与其它品种桑叶中DNJ含量差异达极显着水平(P<0.01),说明不同桑树品种桑叶中DNJ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测定同一品种不同采集期桑叶中DNJ含量,结果表明:707、藤桑、蒲选一号、陕桑305、陕桑306、陕桑402等6个桑树品种秋季桑叶中DNJ含量极显着高于春季桑叶中DNJ含量(P<0.01);0206、吴堡桑、陕桑403等3个桑树品种秋季桑叶中DNJ含量极显着低于春季桑叶中DNJ含量(P<0.01),说明同一品种不同采集期桑叶中DNJ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测定不同染色体组数(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桑树品种桑叶中DNJ含量,结果表明:秋季桑叶三倍体中DNJ含量最高,平均质量分数为0.3439%,极显着高于二倍体、四倍体中DNJ含量(P<0.01),说明不同染色体组数桑叶中DNJ含量存在明显差异。3. RP-HPLC-UV法测定不同家蚕品种5龄第3天制备的全蚕粉中DNJ含量,结果表明:18个供试家蚕品种中,四眠中系家蚕品种797对桑叶中DNJ的富集能力最强,其全蚕粉中的DNJ质量分数达到0.4345%,与其它家蚕品种全蚕粉中DNJ含量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说明不同家蚕品种对食下桑叶中DNJ的富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测定不同地理系统(日系、中系、欧系)家蚕品种中DNJ含量,结果表明:日系品种与欧系品种对桑叶中DNJ的富集能力有显着差异(前者DNJ质量分数平均为0.3007%,后者为0.2469%),中系品种的DNJ质量分数平均为0.2880%,与日系品种与欧系品种之间无显着差异,说明不同地理系统家蚕品种对食下桑叶中DNJ的富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眠性(三眠与四眠)家蚕品种间对桑叶中DNJ的富集能力差异不明显;选择6个家蚕品种分别取食不同桑树品种的桑叶,分析全蚕粉中的DNJ和桑叶中DNJ含量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8260,全蚕粉中DNJ含量最高的家蚕品种与桑品种组合为家蚕乌2与陕桑403,其次为家蚕武功土种与甜桑、家蚕798与陕桑403。4.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考察因素,DNJ提取得率为效应值,优化桑叶中DNJ的提取工艺,初步建立了乙醇提取桑叶中DNJ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桑叶中DNJ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温度70℃,提取时间4h,液料比32.5mL/g。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DNJ提取得率的预测值为0.247%,实测值为0.263%,偏差率-6.478%。结果说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好。5.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考察因素,DNJ提取得率为效应值,优化全蚕粉中DNJ的提取工艺,初步建立了乙醇提取全蚕粉中DNJ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提取全蚕粉中DNJ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温度75℃,提取时间4h,液料比32.5mL/g。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DNJ提取得率的预测值为0.339%,实测值为0.327%,偏差率为3.540%。结果说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好。

施琴[7](2010)在《春剑花梗离体培养褐化防止技术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春剑‘翠仙’花梗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的处理,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测定PPO活性、POD活性以及总酚含量的变化,研究它们在组培过程中与褐化的关系,初步探索褐化机理,为控制春剑花梗离体培养褐化问题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春剑花梗离体培养的最佳取材时机为2月份,褐化率最低为20%;外植体的PPO活性在接种后第7天达到第一个峰值,之后活性下降,在接种后第21天时达到第二个峰值,两峰值间相差3个酶活力单位。2)经过暗培养的外植体褐化率最低,比对照低15个百分点,二者间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3)用3g/L的抗坏血酸或柠檬酸溶液浸泡外植体后,褐化率均为20%,与最高褐化率相差50个百分点。其中,抗坏血酸的防褐效果最好,二者在褐化率最低处理中同期比较相差5个百分点。4)在培养基中添加抗氧化剂或吸附剂时,外植体的PPO活性、POD活性变化趋势不一致;酶活性并未随着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加或者减少。抗氧化剂添加方面,柠檬酸浓度和抗坏血酸浓度均为2g/L时,其褐化率最低,分别为35%和30%;PPO活性也最低,在活性分别达到第一个峰值时不同浓度处理同期比较,柠檬酸和抗坏血酸分别相差0.2和0.5个酶活性单位;同时,POD活性也是最低值,在第一个峰值处不同处理同期比较,分别相差15和12个酶活性单位。5)切口封闭温度不同,外植体的褐化率、酶活性差异较大,随着切口封闭温度升高(45℃,65℃,85℃),褐化率、酶活性逐渐降低。当切口温度为45℃外植体褐化率最低,到接种第28天时褐化率为零;此时PPO活性、POD活性最高,与褐化率最高处理相比,PPO活性相差近2个酶活力单位,POD相差近15个酶活力单位。而总酚含量并未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出现明显的差异。6)当基本培养基为1/4MS时,外植体的褐化率最低,为15%;当基本培养基为MS时,外植体的褐化率最高,为35%。说明含有低无机盐和低氨态氮的培养基可以减轻外植体的褐化。此外,培养基中较高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可以减轻褐化。

李季芳,蒋卓勤,程卫,郭翔[8](2008)在《桑树资源降血糖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对桑树中降血糖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及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其含量研究进行综述。

肖建京,刘明,王云胜,姜建伟[9](2007)在《蚕业资源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茧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蚕茧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这一产业的传承和拓展,为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中国传统文明的传播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蚕业生产遍及

金杰[10](2006)在《桑椹醋抗氧化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生产食用醋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食醋具有降低血压、分解血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的发生、保护皮肤等与自由基密切相关的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桑椹醋富含花青素、多酚、黄酮(桑色素)等多酚类物质,另外还有大量糖甙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本文对桑椹醋不同溶剂提取物中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桑椹醋及其不同溶剂提取物,采用比色法来研究其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和对其他食醋、绿茶饮料及苹果醋饮料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对桑色素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测定桑椹醋提取物中多酚的最优条件是在室温条件下,具塞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样品液,然后加入1mL的Folin-酚显色剂,5mL1mol/L的碳酸钠水溶液,用蒸馏水定容到10ml,混合均匀后,避光放置1小时,比色测定。2.测定桑椹醋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多酚和黄酮含量,四种提取物中总抗氧化能力和黄酮含量依次为:甲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多酚含量依次为:甲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3.桑椹醋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0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和脂质过氧化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四种提取物中,甲醇提取物对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弱。四种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0H)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作用均强于BHT。4.桑椹醋和其他食醋对超氧阴离子(O2-·)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的比较,结果表明桑椹醋对O2-·和DPPH·两种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强于其他食醋。5.测定由本实验室调配的桑椹醋茶饮料和市售苹果醋饮料、娃哈哈绿茶饮料、康师傅绿茶饮料的总抗氧化能力和多酚、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桑椹醋茶饮料的总抗氧化能力和多酚、黄酮含量均高于其他三种饮料。6.测定了桑椹醋茶饮料和市售苹果醋饮料、娃哈哈绿茶饮料、康师傅绿茶饮料对超氧阴离子(O2-·)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桑椹醋茶饮料对O2-·和DPPH·两种自由基清除能力也均强于其他三种饮料。7.桑色素的稳定性较好,在光照和高温条件下放置40天后,桑色素的吸收曲线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二、桑树中多酚与黄酮类物质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桑树中多酚与黄酮类物质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酚积累影响费约果组织培养褐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费约果概况
        1.1.1 费约果简介
        1.1.2 费约果研究历史
        1.1.3 费约果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费约果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1.2.2 组织培养褐化研究现状
    1.3 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费约果组织培养方法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消毒时间对3个品种茎尖组培污染率和褐化率的影响
        2.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3 抗氧化剂Vc对组培褐化的抑制效应
    2.3 讨论与小结
3 总酚和总黄酮代谢对费约果组培褐化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消毒时间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酚含量影响
        3.2.2 培养基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酚含量影响
        3.2.3 外源Vc对于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酚含量影响
        3.2.4 消毒时间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黄酮含量影响
        3.2.5 培养基对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黄酮含量影响
        3.2.6 外源Vc对于费约果组培茎尖总黄酮含量影响
        3.2.7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组培褐化的关系
    3.3 讨论与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莲藕不同部位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多酚在植物组织中的分布研究现状
        1.1.1 几种常见多酚在植物组织中的分布
        1.1.2 影响多酚在植物组织中分布的主要因素
    1.2 植物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1.2.1 抗氧化
        1.2.2 抗肿瘤
        1.2.3 降血脂
        1.2.4 降血糖
        1.2.5 抑菌
    1.3 植物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1 作为抗氧化剂
        1.3.2 作为保鲜剂
        1.3.3 作为澄清剂
        1.3.4 作为护色剂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1.4.1 莲藕及其产业概况
        1.4.2 莲藕多酚的研究现状
        1.4.3 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及意义
        1.4.4 研究目标
        1.4.5 研究内容
2 莲藕不同部位的多酚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莲藕游离酚的提取
        2.2.2 莲藕结合酚的提取
        2.2.3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2.4 多酚组成分析
        2.2.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2.6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2.7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莲藕不同部位总酚含量
        2.3.2 莲藕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
        2.3.3 莲藕不同部位酚类物质组成分析
        2.3.4 莲藕不同部位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2.4 小结
3 莲藕多酚的均质浸提工艺优化及抗油脂氧化活性评价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莲藕多酚均质浸提工艺
        3.2.2 莲藕多酚浸提单因素实验
        3.2.3 莲藕多酚浸提响应面试验
        3.2.4 多酚含量及组成测定
        3.2.5 莲藕多酚反相微乳液的制备
        3.2.6 莲藕多酚反相微乳液的粒径测定
        3.2.7 莲藕多酚及其反相微乳液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3.2.8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因素试验影响
        3.3.2 响应面试验结果
        3.3.3 多酚提取液的酚类物质组成
        3.3.4 多酚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3.3.5 多酚浓度对反相微乳液粒径的影响
        3.3.6 多酚反相微乳液的抗油脂氧化作用
    3.4 小结
4 创新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3)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及其与甘蓝型油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的关系
    1.2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发现
    1.3 甘蓝黄籽材料的发现
    1.4 甘蓝型油菜及其近缘种籽粒色泽的遗传
        1.4.1 籽粒色泽的遗传规律
        1.4.2 籽粒色泽基因的分子标记
        1.4.3 籽粒色泽的度量方法
    1.5 环境条件对甘蓝型油菜及其近缘种籽粒色泽表现的影响
        1.5.1 气候条件
        1.5.2 农艺措施
    1.6 种皮色素对甘蓝型油菜及其近缘种籽粒色泽形成的影响
        1.6.1 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主要色素含量的变化
        1.6.2 不同籽粒色泽成熟种子种皮主要色素含量的差异
    1.7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育种
        1.7.1 甘蓝型黄籽油菜选育的途径
        1.7.2 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的成就
    1.8 甘蓝在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第3章 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分离群体的构建和田间试验
        3.1.3 籽粒色泽的度量
        3.1.4 统计分析与遗传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甘蓝籽粒色泽遗传的显隐性分析
        3.2.2 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模型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主要农艺措施和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蓝籽粒色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田间试验设计与实施
        4.1.3 籽粒色泽的度量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甘蓝籽粒色泽的影响
        4.2.2 播种期和收获期对甘蓝籽粒色泽的影响
        4.2.3 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蓝籽粒色泽的影响
    4.3 讨论
第5章 甘蓝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材料种植与样品准备
        5.1.3 种皮色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5.2.2 成熟种子种皮色素含量的差异
    5.3 讨论
第6章 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籽粒色泽遗传的对比分析
    6.1 籽粒色泽的遗传规律
        6.1.1 黄色与非黄色的显隐性关系
        6.1.2 控制籽粒色泽的基因对数
        6.1.3 籽粒色泽基因的作用方式
        6.1.4 母体效应和遗传率
    6.2 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籽粒色泽的影响
    6.3 种皮的主要色素
        6.3.1 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6.3.2 成熟种子种皮色素含量的差异
    6.4 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1.1 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分析
        7.1.2 主要农艺措施和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蓝籽粒色泽的影响
        7.1.3 甘蓝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7.1.4 甘蓝与甘蓝型油菜籽粒色泽遗传的对比分析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和参加课题

(4)利用桑树特异种质资源的冬芽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主要试剂
    1.2 培养基配方
        1.2.1 诱导培养基
        1.2.2 生根培养基
    1.3 外植体的消毒与接种
    1.4 培养条件
    1.5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不同培养基中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2.2 供试桑树种质资源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冬芽再生状况
    2.3 供试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再生根系诱导效果
3 讨论

(5)桑枝皮多糖的制备、结构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多糖的提取方法
        1.1.1 溶剂提取法
        1.1.2 酸碱提取法
        1.1.3 生物酶提取法
    1.2 多糖的结构分析方法
    1.3 多糖的药理作用
        1.3.1 植物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1.3.2 植物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1.3.3 植物多糖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1.3.4 植物多糖的抗辐射作用
        1.3.5 植物多糖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1.4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1.5 植物糖醛酸的研究进展
    1.6 桑树的研究进展
    1.7 桑的次生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
        1.7.1 桑树中黄酮类物质的药理作用
        1.7.2 桑中生物碱类的药理作用
        1.7.3 桑中酚类物质的药理作用
        1.7.4 桑树中多糖的药理作用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桑枝皮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含量分析
    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2.1.1 仪器与设备
        2.1.2 试剂及材料
    2.2 桑枝皮多糖(MBBP)的提取与精制
    2.3 桑枝皮多糖含量的测定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2 标准曲线的制作
        2.3.3 多糖样品总糖含量的测定
    2.4 间羟基联苯法测糖醛酸含量
        2.4.1 标准曲线的制作
        2.4.2 多糖样品糖醛酸的测定
    2.5 多糖中蛋白质的含量
        2.5.1 标准曲线的制作
        2.5.2 多糖样品的蛋白含量测定
    2.6 结果与讨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桑枝皮多糖的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
    3.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3.1.1 仪器与设备
        3.1.2 试剂及材料
    3.2 多糖的理化性质鉴定
        3.2.1 颜色、溶解性试验
        3.2.2 α-萘酚试验(Molish 反应)
        3.2.3 苯酚-硫酸试验
        3.2.4 茚三酮反应
        3.2.5 紫外光谱分析
    3.3 桑枝皮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3.4 桑枝皮多糖的单糖组成成分
        3.4.1 单糖和混合单糖标准溶液的配制
        3.4.2 桑枝皮多糖水解样品液的制备
        3.4.3 薄层层析法分析
        3.4.4 非衍生化HPLC 法分析
        3.4.5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3.5 糖醛酸的还原(Conrad 法)
    3.6 桑枝皮多糖的单糖连接方式
        3.6.1 高碘酸氧化
        3.6.2 Smith 降解
        3.6.3 甲基化分析
        3.6.4 红外光谱分析
        3.6.5 核磁共振分析
    3.7 结果与讨论
        3.7.1 桑枝皮多糖的颜色和溶解性
        3.7.2 桑枝皮多糖的化学特性
        3.7.3 桑枝皮多糖的纯度与分子量
        3.7.4 桑枝皮多糖的单糖组成成分分析
        3.7.5 桑枝皮多糖的单糖连接方式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桑枝皮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4.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4.1.1 试剂及材料
    4.2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 法)
    4.3 还原力测定
    4.4 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4.5 清除DPPH 自由基的试验
    4.6 结果与讨论
        4.6.1 总抗氧化能力
        4.6.2 桑枝皮多糖组分的还原力
        4.6.3 桑枝皮多糖组分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4.6.4 桑枝皮多糖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的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工作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附录一
致谢

(6)蚕、桑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的测定及提取工艺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蚕桑资源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1.1.1 桑树中降血糖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
        1.1.2 家蚕中降血糖活性成分
    1.2 蚕桑中DNJ 研究进展
        1.2.1 桑树中DNJ 分布规律
        1.2.2 家蚕中DNJ 富集规律
        1.2.3 DNJ 的药理作用
    1.3 DNJ 的提取与检测
    1.4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1.4.1 效应面优化法的基本原理
        1.4.2 效应面优选法操作步骤
        1.4.3 星点设计与其它优化法的比较
        1.4.4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在药学试验设计中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RP-HPLC-UV 法测定蚕桑中DNJ 含量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主要试剂及仪器
        2.1.2 桑叶粉的制备
        2.1.3 待测样品的制备
        2.1.4 DNJ 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DNJ 色谱峰的确定
        2.2.2 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2.2.3 精密度试验
        2.2.4 稳定性试验
        2.2.5 重复性试验
        2.2.6 加样回收率试验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桑叶中DNJ 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主要试剂及仪器
        3.1.2 不同桑树品种桑叶粉的制备
        3.1.3 待测样品的制备
        3.1.4 DNJ 含量测定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0 个桑树品种春季桑叶中DNJ 含量
        3.2.2 10 个桑树品种秋季桑叶中DNJ 含量
    3.3 讨论
        3.3.1 不同桑树品种桑叶中DNJ 含量
        3.3.2 不同季节桑叶中DNJ 含量
        3.3.3 不同染色体组数桑叶中DNJ 含量
第四章 家蚕对桑叶中DNJ 富集能力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主要试剂及仪器
        4.1.2 不同家蚕品种的全蚕粉制备
        4.1.3 不同桑树品种叶片饲养家蚕的全蚕粉制备
        4.1.4 不同桑树品种的桑叶粉制备
        4.1.5 待测样品的制备
        4.1.6 DNJ 含量测定
        4.1.7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8 个家蚕品种末龄第3 天幼虫制备全蚕粉中的DNJ 含量
        4.2.2 取食不同桑树品种叶片的末龄第3 天幼虫制备全蚕粉中的DNJ 含量
    4.3 讨论
        4.3.1 不同家蚕品种体内DNJ 含量
        4.3.2 最优蚕桑组合的筛选
第五章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桑叶中DNJ 提取工艺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主要试剂及仪器
        5.1.2 桑叶粉制备
        5.1.3 乙醇提取桑叶中DNJ
        5.1.4 DNJ 含量测定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结果
        5.2.2 模型拟合与方差分析
        5.2.3 工艺条件优化
        5.2.4 优化试验验证
    5.3 讨论
        5.3.1 乙醇提取桑叶中DNJ 工艺条件的优化
        5.3.2 模型预测
第六章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全蚕粉中DNJ 提取工艺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主要试剂及仪器
        6.1.2 全蚕粉制备
        6.1.3 乙醇提取全蚕粉中DNJ
        6.1.4 DNJ 含量测定
        6.1.5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结果
        6.2.2 模型拟合与方差分析
        6.2.3 工艺条件优化
        6.2.4 优化试验验证
    6.3 讨论
        6.3.1 乙醇提取全蚕粉中DNJ 工艺条件的优化
        6.3.2 乙醇提取桑叶、全蚕粉中DNJ 最优工艺条件的比较
第七章 结论
    7.1 论文总体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7)春剑花梗离体培养褐化防止技术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兰花组培研究概况
    1.2 国兰花梗组织培养研究
    1.3 褐化的概念及机理
        1.3.1 褐化现象
        1.3.2 褐化机理
    1.4 预防褐化的措施
        1.4.1 外植体或培养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1.4.2 选择适宜的基本培养基
        1.4.3 培养基中添加防褐化剂
        1.4.4 其他
    1.5 国兰组织培养中褐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和主要内容
    2.1 目的意义
    2.2 主要内容
3 实验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主要仪器及药品
    3.3 实验方法
        3.3.1 外植体准备
        3.3.2 外植体取材时间对褐化的影响
        3.3.3 暗培养对褐化的影响
        3.3.4 不同抗氧化剂对褐化的影响
        3.3.5 不同吸附剂对褐化的影响
        3.3.6 浸泡外植体的方法对褐化的影响
        3.3.7 切口封闭温度对褐化的影响
        3.3.8 基本培养基和生长调节物质对褐化的影响
        3.3.9 酚类物质含量测定
        3.3.10 PPO活性的测定
        3.3.11 POD活性测定
    3.4 实验结果的观察项目和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外植体取材时间对春剑组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4.1.1 不同取材时间对褐化率的影响
        4.1.2 不同取材时间对PPO活性的影响
        4.1.3 不同取材时间对POD活性的影响
    4.2 暗培养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4.2.1 暗培养对褐化率的影响
        4.2.2 黑暗预处理对PPO活性的影响
        4.2.3 暗培养对POD活性的影响
        4.2.4 暗培养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4.3 不同抗氧化剂处理对春剑组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4.3.1 不同抗氧化剂处理对褐化率的影响
        4.3.2 不同抗氧化剂处理对PPO活性的影响
        4.3.3 不同抗氧化剂处理对POD活性的影响
        4.3.4 不同抗氧化剂处理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4.4 不同吸附剂处理对春剑组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4.4.1 不同吸附剂对褐化率的影响
        4.4.2 不同吸附剂对PPO活性的影响
        4.4.3 不同吸附剂对POD活性的影响
    4.5 浸泡外植体对春剑组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4.5.1 浸泡外植体对褐化率的影响
        4.5.2 浸泡外植体对PPO活性的影响
        4.5.3 浸泡外植体对POD活性的影响
        4.5.4 抗氧化剂浸泡外植体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4.6 切口封闭温度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4.6.1 切口封闭温度对褐化率的影响
        4.6.2 切口封闭处理对PPO活性的影响
        4.6.3 切口封闭温度对POD活性的影响
        4.6.4 切口封闭温度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4.7 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4.7.1 不同培养基和生长调节物质对褐化率的影响
        4.7.2 不同培养基和生长调节物质对PPO活性的影响
        4.7.3 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POD活性的影响
        4.7.4 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5 讨论
    5.1 不同外植体取材时间对褐化、PPO、POD和总酚的影响
    5.2 暗培养对褐化、PPO、POD和总酚的影响
    5.3 不同抗氧化剂处理对褐化、PPO、POD和总酚的影响
    5.4 不同吸附剂处理中褐化、PPO、POD和总酚的影响
    5.5 浸泡外植体对褐化、PPO、POD和总酚的影响
    5.6 切口封闭温度对褐化、PPO、POD和总酚的影响
    5.7 不同培养基和生长调节物质对褐化、PPO、POD和总酚的影响
    5.8 褐化与PPO、POD和总酚的关系
6 结论
7 问题和下一步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

(8)桑树资源降血糖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酮类化合物
    1.1 药理作用
    1.2 含量测定
2 生物碱
    2.1 药理作用
    2.2 含量测定
3 多糖
    3.1 药理作用
    3.2 含量测定
4 展望

(9)蚕业资源的食用及药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桑树生物体
    1.1 桑叶
        1.1.1 药用价值。
        1.1.2 化学成份。
        1.1.3 药理作用。
    1.2 桑椹
        1.2.1 药用价值。
        1.2.2 化学成份。
    1.3 桑枝
        1.3.1 药用价值。
        1.3.2 化学成份。
    1.4 桑白皮。
        1.5.1 药用价值。
        1.5.2 化学成份。
    1.5 蚕沙。
2 家蚕生物体
    2.1 蚕蛹
        2.1.1 药用价值。
        2.1.2 化学成份。
    2.2 蚕粉
        2.2.1 药用价值。
        2.2.2 化学成份。
    2.3 蚕蛾
    2.4 白僵蚕
    2.5 蛹 (蚕) 虫草
3 蚕丝纤维
    3.1 药用价值
    3.2 化学成份

(10)桑椹醋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桑椹
    1.2 抗氧化作用
    1.3 果醋多酚的研究意义
    1.4 本论文的主要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4 仪器与设备
    2.5 实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多酚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不同溶剂提取物中多酚含量比较
    3.3 不同溶剂提取物中黄酮含量比较
    3.4 不同溶剂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比较
    3.5 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比较
    3.6 桑椹醋与其他食醋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比较
    3.7 四种饮料抗氧化能力比较
    3.8 桑色素稳定性测定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桑树中多酚与黄酮类物质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酚积累影响费约果组织培养褐化效应研究[D]. 李欣颖. 西南科技大学, 2019(10)
  • [2]莲藕不同部位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徐燕燕. 武汉轻工大学, 2015(06)
  • [3]甘蓝籽粒色泽的遗传及其与甘蓝型油菜的比较[D]. 唐章林. 西南大学, 2012(03)
  • [4]利用桑树特异种质资源的冬芽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试验[J]. 王茜龄,余亚圣,李军,郭彬,余茂德. 蚕业科学, 2012(05)
  • [5]桑枝皮多糖的制备、结构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D]. 贺天珍. 苏州大学, 2011(06)
  • [6]蚕、桑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的测定及提取工艺条件优化[D]. 杨利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7]春剑花梗离体培养褐化防止技术及机理研究[D]. 施琴.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8]桑树资源降血糖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 李季芳,蒋卓勤,程卫,郭翔. 中国现代中药, 2008(10)
  • [9]蚕业资源的食用及药用价值[J]. 肖建京,刘明,王云胜,姜建伟. 中国蚕业, 2007(03)
  • [10]桑椹醋抗氧化性研究[D]. 金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标签:;  ;  ;  ;  ;  

桑葚中多酚和黄酮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