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耐光氧化特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耀文,赵小光,关周博,侯君利,王学芳,董育红,田建华,李殿荣,王竹云[1](2019)在《作物高光效种质筛选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作物高光效育种的研究进程,以筛选高光效种质为切入点,从高光效种质筛选指标体系的形成、高光效种质的获得途径、高光效种质在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大豆、水稻、小麦等11种作物的高光效种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剖析了目前作物高光效种质在获得途径、高光效表型的准确鉴定、评价指标、育种价值、育种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缺陷,结合本研究团队多年的工作基础和经验,提出从加强作物光合机理研究,拓宽高光效种质的筛选范围,利用分子聚合技术创制高光效种质,构建快速、准确的高光效表型测定方法,创建高光效种质综合筛选指标体系,提高高光效种质的实用效率,建立种质资源创新系统和共享平台,加强高光效育种技术研究等8个方面来加强作物高光效种质筛选的方法与措施。
屠晓[2](2019)在《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试验于2016-2017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进行,以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试验对象,以当地代表性品种常规粳稻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为对照,采用裂区设计,氮肥处理为主区,品种为裂区,设3次重复;在施纯氮300 kg·hm-2条件下,通过3种氮肥运筹塑造穗盖顶、中间型和草盖顶3种栽培株型结构,系统研究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生理特性,揭示甬优2640高产途径与机制,为甬优2640和其它籼粳杂交稻的超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年甬优2640平均产量11.25 t·hm-2,分别比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增产20.52%和34.83%,达极显着水平;甬优2640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较低,每穗粒数显着大于常规粳稻,二次枝梗粒数占总粒数比例高达60%左右,总颖花量极显着大于常规粳稻,结实率为85.83%,甬优2640主要通过大穗来获得高产。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产量最高,两年平均产量为11.88 t hm-2,比穗盖顶、草盖顶分别增产11.69%和5.25%,且与常规粳稻相比,中间型对甬优2640增产更为显着。中间型单位面积穗数居中,每穗粒数最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未显着下降;中间型的穗粒结构中二次枝梗粒数占总粒数比例最大。2.甬优2640与常规粳稻相比,株高、茎粗均为最大,冠层倒一至倒五叶片长度和宽度最大,冠层上部叶片(倒一至倒三叶)披垂度居中,下部叶片(倒四至倒五叶)披垂度最大,倒一至倒五叶片披垂度逐渐增大;抽穗期,甬优2640叶面积指数(LAI)和高效叶面积率均为最高,保证了灌浆期间叶源的数量和质量。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的形态结构最优,中间型的株高居中,在132cm~136cm范围内,茎粗最大,在0.75cm~0.95cm范围内,剑叶的叶长和叶宽最大、倒一至倒五叶片披垂度居中;抽穗期,中间型高效叶面积率最高,LAI居中,抽穗后30天,中间型LAI下降幅度最小。3.甬优2640冠层叶片光合能力最强;甬优2640抽穗期倒一至倒五叶片的耐光氧化能力大于常规粳稻,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内,甬优2640地上部叶片的含氮量、冠层上五张叶片的平均SPAD值均大于常规粳稻,且上五张叶片SPAD值衰减慢,功能期长;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内,冠层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为最高,且下降幅度最小,冠层上五张叶片的Fv/Fm值和Y(Ⅱ)值与常规粳稻相比无显着差异,Fv/Fm值均处在0.80~0.85数值范围内,Y(Ⅱ)值均处在0.70~0.80数值范围内,且下降幅度最小,剑叶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果糖-1,6-二磷酸酶(FBP)、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均高于常规粳稻,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为最低。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的光合生理特性在三种株型中总体最优;抽穗期,中间型冠层上部叶片尤其是剑叶耐光氧化能力最强,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中间型地上部叶片含氮量和冠层上五张叶片的SPAD值均居中,叶片中氮素向籽粒中转运量最高,SPAD值下降幅度最小;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中间型冠层上部叶片的Pn、Gs、和Tr均最优,其Fv/Fm值最大(与草盖顶无显着差异),Y(Ⅱ)值与穗盖顶和草盖顶无显着差异;抽穗期至成熟期,中间型剑叶中的FBP和PEPC活性均为最高,SPS活性居中,Rubisco活性在抽穗后20天至成熟期为最大。4.甬优2640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最大,抽穗期至成熟期,茎叶向籽粒中的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与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为最大,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最低,NSC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最高,甬优2640灌浆结实期间茎叶对干物质与NSC转运较常规粳稻优势更大。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最大,茎鞘中NSC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为最高,茎叶中干物质向籽粒中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为最低。
陈志德,沈一,刘永惠,沈悦,刘瑞显,王晓军[3](2018)在《花生品种抗光氧化特性的鉴定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为评价不同花生品种的抗光氧化特性,并为选育广适性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夏季强光高温的自然条件,人为创造一个光氧化胁迫条件,对不同花生品种进行抗光氧化特性的鉴定。结果表明,2015年筛选到8个抗光氧化品种,占鉴定品种的6.67%;中等抗光氧化品种占87.5%,不抗光氧化品种占5.83%。2017年从2015年材料中挑选45个品种继续进行鉴定,3个品种表现为抗光氧化特性,占鉴定品种的6.67%;中等抗光氧化品种占51.11%,不抗光氧化品种占44.22%。不同等级抗光氧化品种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其中,2017年不同等级抗光氧化品种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2015年对应等级的品种。本研究筛选到了抗光氧化差异明显的花生品种,验证了本方法在鉴定评价花生品种抗光氧化特性上的可靠性。此外,光氧化特性鉴定中光氧化胁迫时间应结合胁迫期间的温光条件和研究目的综合考虑。
李霞,霍垲,陈平波,魏晓东,钱宝云,刘小龙,范方军,仲维功[4](2015)在《粳稻光氧化特性筛选方法的改良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精确鉴定粳稻材料的光氧化特性,本研究改进了光氧化筛选方法,即在人工光氧化处理条件下,将处理时间从5 d延长到10 d(如遇阴雨天气,则再顺延2 d),对64份粳稻材料的光氧化特性,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显示,用改进的方法,粳稻光氧化级别为1的类型,可进一步细化为4级,并通过叶色的黄化和处理前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验证。之后,利用该改良方法鉴定供试材料的光氧化级别与预备试验的生长和产量的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以平均距离5为分类标准,可将筛选粳稻材料分为3种类型,其中类型1是产量最高的类型,平均光氧化级别为1.8级;类型3的光氧化级别为2.2,产量最低;类型2无论产量还是光氧化特性是位于上述两类型中间的类型,结果说明粳稻的光氧化特性与产量表现有类似的变化趋势。对于本研究中鉴定的类型1的粳稻材料,虽然其平均产量最高,但是其耐光氧化级别则低于类型2的,其光氧化特性还需改良。本研究可为准确鉴定粳稻的光氧化特性提供简易有效的方法。
李俊[5](2014)在《油菜高光效生理特征体系的建立及其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菜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但近二十年来,栽培技术的改进对油菜单产提升的贡献很小,利用传统的育种资源和栽培措施如通过施肥、密度等栽培措施的改进以提高油菜单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因此,积极寻求新的提高油菜单产的途径是我国当前油菜产业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植物干物质90%~95%来自光合作用,光能利用率的强弱决定了作物产量的高低。目前大田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均很低,主要作物稻、麦高产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仅为1.0~1.5%,而研究表明理想的光能利用率可达3%以上。Austin等(2008)认为,现阶段在生产中许多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都已发挥了作用,只剩下光合作用的增产潜力尚待进一步挖掘。因此,提高光能利用率是打破当前作物产量瓶颈、提高油菜效益的理想途径。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油菜的产量瓶颈问题,从油菜光合速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入手,开展光合速率与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分析比较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的光合特性、叶片和非叶器官光合衰退进程,探讨油菜光合及生理生化指标对不同光合调控剂的响应,探索建立油菜高光效特征体系,创新提高油菜光合效率和产量的新途径。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油菜品种间的光合速率存在广泛遗传变异。分析了不同年份育成的代表性品种14个,发现中油98D(苗期,蕾薹期和花期)、中油杂8号(苗期)、大地55(蕾薹期)、华油杂5号(花期)等品种的光合速率较高。苗期和花期的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而蕾薹期的光合速率与产量相关不显着。苗期干重、苗期SPAD值、花期总节数、分枝位、一次有效分枝数等与苗期光合速率显着相关;含油量、油酸、亚油酸和蛋白等与蕾薹期光合速率相关性显着。苗期光合速率对植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艺性状和产量上;花期光合速率主要通过影响单株有效角果数进而影响产量;蕾薹期的光合速率则对品质相关性状影响较大。(2)高光效油菜具有高光合速率和高产并存的特点。以3个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品种(系)(S116,S017和中双9号)为材料,研究发现高光效基因型油菜具有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较高的表观光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以及较低的光补偿点和适中的光呼吸速率,对高温、高光强的耐受性更强。其高光效的光合特征可能与其具有较高的RuBP羧化酶活性及较高的C4途径酶活性有关。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来看,高光效品种(系)在产量、千粒重、单株角果数等指标上显着高于低光效品种(系);其他指标如株高、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以及每角粒数等与低光效品种(系)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性水平。(3)RuBP羧化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可以作为高光效油菜筛选指标。以生育期基本一致的3个油菜品种(中双9号、中油杂11号和华油杂14号)为材料研究叶片和角果皮光合速率与其生理生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菜叶片光合衰退与RuBP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存在显着二次抛物线关系,与CAT活性和MDA含量相关性不显着。油菜角果皮光合速率随角果皮生长发育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角果生长发育进程呈现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在角果光合功能衰退过程中含量逐渐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RuBPcase活性对角果皮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其他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以及MDA含量等呈与角果光合速率呈现显着或极显着二次抛物线相关关系。(4)不同油菜品种光氧化胁迫后的初级抗氧化酶种类不同。中双11号苗前期叶片光氧化处理后的净光合速率与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可溶性蛋白以及O2-产生速率等生理生化指标间均达到了显着相关关系,其中CAT是油菜叶片受光氧化胁迫后最主要的效应因子。在光氧化响应上,叶绿素a比叶绿素b更先响应这种短期光氧化的伤害。中双11号、中油821、中双9号、湘油15号、中油杂12号等5个油菜品种花期叶片对光氧化的生理响应具有品种特异性,不同品种间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等受光氧化胁迫后表现并不一致。这可能由于不同品种所依赖的抗光氧化机制不同,即油菜叶片光氧化胁迫的初级抗氧化酶种类不同所致。(5)低浓度光合促进齐NaHSO3可有效促进油菜的光合效率。苗期用低浓度NaHSO3处理中双11号后株高、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着增加;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也显着增加,光呼吸速率显着降低;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和实际光能转化率(ΦPSH)增加,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不同NaHSO3浓度处理均能增加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其中对NR的促进作用在0.02 mmol·L-1达到最高。NaHSO3对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与光呼吸抑制无关,而是主要通过促进油菜叶片中叶绿素b含量增加,进而提高了光能吸收和传递效率,因此光合速率提高。(6)应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AM1处理油菜植株可有效缓解抗旱。外施AM1和ABA均有利于油菜干旱的缓解,其中AM1对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ABA。苗期干旱胁迫后AM1处理对每角粒数影响最大,每角粒数显着增多;花期干旱胁迫后用AM1处理对千粒重影响最大。花期AM1处理可能促进了干旱胁迫后的油菜籽粒灌浆,从而提高了千粒重。而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可能是一种综合的缓解效应,因此表现出包括每角粒数在内的产量减缓效用。另外,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干旱处理后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但光合速率等光合特性指标仍然显着下降,并未发现诱导的显着迹象,这可能与本研究设置的干旱胁迫程度较重和环境条件有关。综上所述,苗期和花期的光合速率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高光效油菜具有高光合速率和高产并存的特点,同时具有较长的光合高值持续期,较高的表观光量子效率和光饱和点以及较低的光补偿点和适中的光呼吸速率,对高温、高光强的耐受性较强等特点。苗期干重、花期总节数和绿叶数、分枝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以及单株有效角果数等可以作为高光效筛选的生物学特性指标;而RuBP羧化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等可以作为高光效油菜筛选的生理生化指标。不同光合调控剂的研究结果表明,受光氧化胁迫时不同油菜品种对的初级抗氧化酶种类并不相同;而低浓度NaHS03促进油菜光合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其促进了油菜叶片中叶绿素b含量增加,进而提高了光能吸收和传递效率。应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AM1处理油菜植株可有效缓解抗旱,苗期干旱胁迫后AM1处理对每角粒数影响较大;花期干旱胁迫后AM1的缓解作用主要表现在千粒重上。
韩义胜,严小微,唐清杰,邢福能[6](2014)在《利用药用野生稻培育耐光氧化和耐荫水稻新种质的研究》文中指出将药用野生稻总DNA通过穗茎注射法导入恢复系R225,创制耐荫、耐光氧化的水稻新种质。结果表明,在T0和T1代幼苗期进行全天侯遮光处理15 d后,有90%75%的秧苗黄化甚至枯萎;在T2和T3代孕穗期和灌浆结实期,通过测定耐光氧化指数,最终筛选到耐荫、耐光氧化的3个导入系;经SSR标记检测,RM219和RM5490在导入系中扩增出了与受体R225不同的3种带型,表明药用野生稻DNA被成功导入受体R225中,并据此推测,标记RM219和RM5490很可能与耐荫或耐光氧化QTL位点紧密连锁。
夏士健,吕川根[7](2012)在《水稻叶片光氧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简要介绍了水稻叶片光氧化的成因,综述了光氧化对叶片色素含量、光合速率、PSⅡ结构、电子传递、光合酶及叶片早衰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目前已经克隆或精细定位的水稻叶片光氧化相关基因,并阐述了光氧化研究对水稻育种的积极意义。还介绍了作者发现的籼型两用不育系812HS的光氧化特性及其显性光氧化基因LPO1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LPO1的定位、克隆设想。
董连生[8](2012)在《小麦耐光氧化性、叶绿素含量与千粒重、籽粒密度关系研究及其分子标记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氧化不仅降低作物的产量,而且对作物的品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作物耐光氧化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选用和尚麦/豫麦8679RILs群体以及79份育种材料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小麦耐光氧化性、叶绿素含量与千粒重、籽粒密度的关系,并进行盛花期和灌浆期叶绿素含量的QTLs定位研究。同时探索小麦油菜素内酯分解代谢的关键酶基因BAS1变异与千粒重、籽粒密度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2010年和尚麦/豫麦8679RILs群体和79份育种材料盛花期和灌浆期光氧化耐性指数与千粒重和籽粒密度相关性均未达到显着水平;2011年和尚麦/豫麦8679RILs群体灌浆期光氧化耐性指数与千粒重、籽粒密度呈显着相关。2.和尚麦/豫麦8679RILs群体(2010年盛花期、灌浆期;2011年灌浆期)和79份育种材料(2010年盛花期、灌浆期)光氧化处理前、后的旗叶叶绿素含量与千粒重和籽粒密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2010、2011年和尚麦/豫麦8679RILs群体盛花期、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以及盛花期、灌浆期叶绿素的递减速率与千粒重和籽粒密度相关性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3.将与小麦盛花期、灌浆期叶绿素含量相关的QTL位点初步定位在2AS(位于Gwm614和Barc212之间,靠近Gwm614)和5AL(位于Barc141和Barc165之间,靠近Barc141)上,前者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6.8%-30.0%;后者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7.0%-27.8%。4. BAS1基因等位变异与小麦千粒重、籽粒密度相关性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其中对籽粒密度的贡献更大;同时BAS1基因的等位变异与盛花期、灌浆期以及整个阶段叶绿素总量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
赖东[9](2012)在《水稻光氧化基因LPOl(t)的初步定位》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单子叶植物研究的模式作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绿色植物叶片吸收的光强超过光合作用的饱和光强时,就会发生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光抑制现象在C3植物中普遍存在,高光强下伴以其它理化逆境(低温、高温、干旱、盐渍、大气污染等)时,加剧光抑制,使叶绿素降解,出现叶片“黄化”的光氧化现象。在选育的籼型两用不育系812S中分化出1个农艺性状基本一致的光氧化变异株系812HS,秧苗期叶片正常绿色,但在分蘖盛期-拔节期,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叶色发生非常明显的光氧化现象。本研究对812HS的生理特性和遗传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光氧化基因进行了初步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生理分析表明,812HS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活力和PS Ⅱ电子传递活力低于野生型,而剩余光能高于野生型,光能利用效率低于野生型。说明812HS的性状为已合成的叶绿素受低温强光引起的光氧化伤害。2.将812HS与090028杂交,繁衍获得F2群体,在分蘖盛期-拔节期低温强光下,叶色出现光氧化与非光氧化植株的明显分化。卡方检验表明,光氧化株数:非光氧化株数的比值符合3:1的孟德尔分离比例,表明812HS的光氧化性状受一个显性主基因控制。3.采用BSA法,用经典的495对RM#系列微卫星SSR标记,对水稻双亲、光氧化基因池、非光氧化基因池进行筛选。F2群体分离的隐性单株连锁分析表明,第4染色体上的标记RM307和RM401与光氧化基因连锁遗传,2个标记之间遗传距离为8.8cM,光氧化基因与2个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3cM和4.5cM。经检索,该显性光氧化基因属首次发现的新基因,暂命名为LPO1(t)(leaf photo-oxidation1).本研究为LPO1(t)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金磊[10](2012)在《江苏不同高产粳稻品种光合特性差异的生理机制》文中提出水稻作为三大禾谷类作物之一,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0.267亿公顷以上,占粮食播种面积的近30%,产量占粮食总产的近4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且稻米是中国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因此,水稻生产事关中国的粮食安全与食物安全,水稻的高产、超高产研究不容忽视。中国启动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并由农业部组织实施。使中国水稻产量实现继矮秆水稻培育成功与杂交稻研究成功之后的第三次飞跃。江苏作为长江中下游稻区的主产省份,80%的种植面积为粳稻。该稻作区水稻在拔节期常遭遇连绵阴雨的低光强,以及孕穗期遭遇的高光高温的环境,特别是生育后期低温强光下易早衰影响籽粒的充实度,因此年际间产量的表现尚不稳定。因此,江苏省的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生产潜力的发挥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对光温的适应性。了解江苏省水稻的光氧化特性,将对于探明其高产机理、优化栽培措施和加速该品种示范推广将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选取了8个典型的江苏高产品种,其中迟熟中粳包括南粳45(超级稻),武育粳3号(中粳对照),02102,早熟晚粳包括晚粳武运粳7号(晚粳对照),宁74142,南粳44(超级稻)和南粳5055,中熟晚粳包括南粳46,分别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如下:1、大田条件下南粳44高产的生理特性:在大田条件下,选取了粳稻南粳44和南粳5055为比较,并以武运粳7号作为对照,在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花前后不同时期,测定了不同品种各器官的干物质累积和转化特性、剑叶的光合日变化,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抗氧化酶以及人工光氧化特性的表现等。结果发现,大田条件下,南粳44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孕穗和灌浆期,其功能叶片(源)具有比较高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而且在一天中在中午光合作用光抑制较少,“午休”现象不明显,而且在生育后期具有稳定的净光合速率,整个生育期都对广幅的光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形成较高的穗数、每穗总粒数(大库)和快速启动籽粒灌浆;在光合产物的转化方面,其较高的茎干物质输出率和茎干物质转换率(流),有利于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累积,具有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在生育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抗氧化能力较强,有利于清除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功能叶绿素衰减较少,维持较稳定的光合作用,保持较长的灌浆时间,这些均是其稳产和高产的光合生理基础。2、大田条件下南粳45高产的生理特性:以武育粳3号,新品系108为对照,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迟熟中粳优质高产品种南粳45不同施氮量(225.0kg.hm-2: LN、300.0kg.hm-2:MN、345.0kg.hm-2:HN)在分蘖期、拔节期和开花后的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鉴定了其耐光氧化和耐阴特性,并在成熟期考察其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与武育粳3号,新品系108相比,在MN下,南粳45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24.89%,5.4%;在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的施氮量,均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尤其在拔节期,南粳45的净光合速率Pn在LN,MN和HN下分别比武育粳3号的高8.33%,8.56%,2.33%;而在人工光氧化处理后,最大的光化学效率(Fv/Fm)衰减较少;在遮荫条件下,干物质下降较缓,结实率较高,属于耐光氧化和耐荫品种类型,可见,南粳45在不同生育期的高光合能力和适应广幅变动的光强的特性,可能是南粳45获得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开花后30d水稻的光合能力与水稻产量呈极显着相关,也可作为水稻产量潜力发挥的可靠生理指标。3、不同氮素下高产粳稻材料光合差异的生理基础:在盆栽的条件下,围绕2个超级稻品种南粳44和南粳45,结合一些它们的亲本,选取包括3个中粳(武育粳3号,南粳45,02102)和5个晚粳(武运粳7号,南粳44,宁74142,南粳46,南粳5055),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150.0kg·hm-2:LN、300.0kg·hm-2:MN.450.0kg·hm-2: HN),供试水稻材料在水稻产量的关键生育后期,研究了不同品种剑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max),二氧化碳-光合曲线,抗氧化酶和可溶性蛋白的表现等,以分析其在不同氮素施用下其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结果发现:从光合作用发挥的角度,在高C02浓度下,江苏粳稻品种在低氮或者中等氮素条件下,可提高其光合作用的C02的饱和点,表现高的光合速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对高光强的利用能力增强,尤其可以缓解了水稻在生育后期的因低温高光强而发生的叶片黄化和早衰。
二、水稻耐光氧化特性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耐光氧化特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作物高光效种质筛选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作物高光效种质筛选指标体系形成 |
1.1 高光效种质概念的形成 |
1.2 高光效种质筛选指标体系 |
1.3 高光效种质的特征、标准 |
1.3.1 高光效种质特征 |
1.3.2 高光效种质的筛选标准 |
1.4 高光效种质的筛选技术与方法 |
2 高光效种质的获得途径 |
2.1 直接筛选 |
2.2 人工诱变创造变异 |
2.3 利用分子工程技术创造高光效种质 |
3 高光效种质在育种上的应用 |
4 高光效种质的获得途径、筛选方法的局限 |
4.1 高光效种质的获得途径受限 |
4.2 高光效种质的表型准确鉴定费时费力 |
4.3 高光效种质评价指标较单一 |
4.4 缺少对高光效种质育种价值的研究 |
4.5 高光效种质的育种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性不够 |
5 作物高光效种质筛选的展望 |
5.1 加强作物光合机理研究 |
5.2 拓宽高光效种质的筛选范围 |
5.3 利用分子聚合技术创制有利用价值的高光效种质 |
5.4 构建快速、准确的高光效表型测定方法 |
5.5 创建高光效种质综合筛选指标体系 |
5.6 提高高光效种质的实用效率 |
5.7 建立种质资源创新系统和共享平台 |
5.8 加强作物高光效育种技术研究 |
6 小结 |
(2)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1.1 超高产水稻的概念 |
1.2 籼粳杂交稻的选育历程、发展及产量优势 |
1.3 籼粳杂交稻群体生态生理特征 |
1.4 超级稻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
1.5 水稻株型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2.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主要研究内容 |
4.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产量形成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比较 |
2.2 茎蘖动态的比较 |
2.3 穗部性状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形态结构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株型结构的比较 |
2.2 叶面积的比较 |
2.3 株型形态结构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特性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片中含氮量的比较 |
2.2 冠层叶片SPAD值的比较 |
2.3 冠层叶片耐光氧化能力的比较 |
2.4 冠层叶片光合参数的比较 |
2.5 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
2.6 剑叶中光合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
3 讨论 |
3.1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冠层叶片光合能力特征 |
3.2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冠层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 |
3.3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剑叶中光合相关酶的特征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光合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地上部干物重的比较 |
2.2 茎叶干物质转运力的比较 |
2.3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转运力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产量构成特征 |
1.2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形态结构特征 |
1.3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特性 |
1.4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物质转运和积累特征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花生品种抗光氧化特性的鉴定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田间种植 |
1.3 鉴定方法 |
1.4 评价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15年鉴定结果 |
2.2 2017年鉴定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花生抗光氧化鉴定方法的特异性 |
3.2 花生抗光氧化鉴定与光氧化胁迫期间的温光条件 |
(4)粳稻光氧化特性筛选方法的改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结果与分析 |
1.1粳稻光氧化特性的筛选方法的改良 |
1.2改良光氧化特性筛选方法的应用 |
1.3光氧化特性与产量特性的关系 |
1.4供试材料光氧化特性与产量特性的聚类分析 |
2讨论 |
3材料与方法 |
3.1实验材料 |
3.2实验方法 |
3.2.1改良的人工光氧化鉴定技术: |
3.2.2叶绿素含量离体测定的方法 |
3.2.3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
(5)油菜高光效生理特征体系的建立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 |
1.3 油菜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
1.3.1 油菜光合与产量间的关系 |
1.3.2 光合速率与主要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间的关系 |
1.4 光氧化及其防御机制 |
1.5 C_3植物中的C_4途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油菜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测量指标与方法 |
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特性 |
2.2.2 不同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期含水率、干鲜重和SPAD值比较 |
2.2.3 不同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期株型比较 |
2.2.4 不同油菜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 |
2.2.5 不同油菜品种的籽粒品质比较 |
2.2.6 不同时期光合速率与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3章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的光合生理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苗期叶片光合日变化特征 |
3.2.2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苗期叶片光响应曲线日变化特征 |
3.2.3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不同叶位光响应曲线特征 |
3.2.4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苗期叶片对CO_2的响应 |
3.2.5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苗期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
3.2.6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的角果皮光合速率 |
3.2.7 不同生育时期油菜角果皮和C4途径酶活性 |
3.2.8 不同光效基因型油菜农艺性状 |
3.3 讨论 |
第4章 油菜叶片和角果光合衰退的生理响应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短柄叶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合及生理特征 |
4.2.2 角果发育过程中角果皮的光合与生理特征 |
4.3 讨论 |
第5章 油菜对光氧化胁迫的生理响应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油菜幼苗叶片对光氧化胁迫的光合和生理响应 |
5.2.2 油菜花期叶片对光氧化胁迫的光合和生理响应 |
5.3 讨论 |
第6章 光合促进剂NAHSO_3对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浓度NaHSO_3对苗期油菜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
6.2.2 不同浓度NaHSO_3对苗期油菜光合参数的影响 |
6.2.3 不同浓度NaHSO_3对苗期油菜的光合响应的影响 |
6.2.4 不同浓度NaSHO_3对叶绿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6.2.5 不同浓度NaHSO3对植株氮代谢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结论 |
第7章 干旱胁迫对油菜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调控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7.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干旱和AM1调控对油菜苗期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7.2.2 干旱和AM1调控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7.2.3 干旱和AM1调控对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的影响 |
7.2.4 干旱和AM1调控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7.2.5 干旱和AM1调控对油菜ASA和GSH的影响 |
7.2.6 干旱和AM1调控对油菜MDA含量的影响 |
7.2.7 干旱和AM1调控对油菜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7.3 讨论 |
第8章 全文结论 |
8.1 油菜苗期和花期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 |
8.2 高光效油菜的生物学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特征 |
8.2.1 高光效油菜具有较长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和较少的光合“午休”次数 |
8.2.2 油菜角果皮中存在C_4途径酶 |
8.2.3 高光效油菜应具有较高的RuBPCase活性、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 |
8.3 油菜的光合调控 |
8.3.1 不同油菜品种受光氧化胁迫后响应的初级抗氧化酶种类不同 |
8.3.2 低浓度NaHSO_3促进油菜光合的原因是促进了叶绿素b含量相对增加 |
8.3.3 AM1能够有效缓解油菜干旱胁迫造成的光合速率及产量下降 |
8.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利用药用野生稻培育耐光氧化和耐荫水稻新种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DNA提取和导入 |
1.2.2遮荫暗化处理 |
1.2.3耐光氧化性田间观察和测定 |
1.2.4分子标记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导入后的结实率 |
2.2 遮荫暗化和自然光照处理 |
2.3 耐光氧化测定 |
2.4 野生稻DNA导入系SSR标记检测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穗茎节注射导入野生稻总DNA的效率 |
3.2 耐荫和耐光氧化QTL定位 |
(7)水稻叶片光氧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叶片光氧化成因 |
2 光氧化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
2.1 光氧化对叶片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
2.2 光氧化对叶片PSⅡ结构和电子传递的影响 |
2.3 光氧化对叶片光合酶的影响 |
2.4 光氧化与水稻叶片早衰的关系 |
2.5 水稻抗光氧化机理 |
3 水稻光氧化遗传研究 |
4 光氧化研究对水稻育种的意义 |
5 水稻光氧化分子研究展望 |
(8)小麦耐光氧化性、叶绿素含量与千粒重、籽粒密度关系研究及其分子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光氧化产生的原因及伤害 |
1.1.1 植物光抑制、光氧化的作用部位 |
1.1.2 活性氧、氧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对植物的伤害 |
1.2 光氧化的保护及消减机制 |
1.2.1 热耗散的保护机制 |
1.2.2 活性氧清除系统与光氧化 |
1.2.3 光呼吸和 Mehler 反应与光保护 |
1.2.4 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等与光氧化 |
1.2.5 形态结构上的光保护机制 |
1.2.6 过氧化物酶清除系统的光氧化消减机制 |
1.3 耐光氧化品种的生理特性 |
1.4 耐光氧化的激素调控 |
1.4.1 油菜素内酯(芸苔素)的调控 |
1.4.2 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等的调控 |
1.5 作物耐光氧化的遗传研究 |
1.5.1 转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的研究 |
1.5.2 作物耐光氧化的遗传改良研究 |
1.6 叶绿素与小麦产量性状的关系及其 QTL 定位研究 |
1.6.1 叶绿素含量与小麦产量性状的关系 |
1.6.2 叶绿素的荧光参数与小麦产量性状的关系 |
1.6.3 叶绿素的 QTL 定位进展 |
1.7 QTL 定位研究进展 |
1.7.1 分子标记类型 |
1.7.2 QTL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2 引言 |
3 小麦耐光氧化性、叶绿素水平与粒重的关系及分子标记开发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性状测定 |
3.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3 基因组总 DNA 提取 |
3.2.4 各引物 PCR 反应体系、扩增条件及电泳步骤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耐性指数和粒重性状的关系 |
3.3.2 叶绿素含量和粒重性状的关系 |
3.3.3 盛花期、灌浆期 SPAD 值的 SSR 标记的初步筛选及其定位 |
3.4 讨论 |
4 BAS1 等位变异影响小麦籽粒密度及粒重表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引物的合成 |
4.1.3 PCR 扩增及检测 |
4.1.4 数据分析 |
4.2 双亲及 RIL 群体的粒重及籽粒密度表型分析 |
4.3 BAS1 的 B14-23 基因座等位变异分析 |
4.4 BAS1 等位基因差异对千粒重和籽粒密度的影响 |
4.5 BAS1 基因座的等位变异与千粒重和籽粒密度的相关性 |
4.6 BAS1 基因座的等位变异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 |
4.7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水稻光氧化基因LPOl(t)的初步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及其英汉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光氧化的产生及其对植物的伤害 |
1.1.1 ~3Chl和~O_2的产生及其对植物的伤害 |
1.1.2 氧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对植物的伤害 |
1.2 光氧化的削减机制 |
1.2.1 植物形态结构上的光保护机制 |
1.2.2 植物生理生化方面的光保护机制 |
1.3 光氧化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1 光氧化对叶片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
1.3.2 光氧化对叶片PSⅡ结构和电子传递的影响 |
1.3.3 光氧化对叶片光合酶的影响 |
1.3.4 光氧化与叶片早衰的关系 |
1.3.5 水稻抗光氧化机理 |
1.4 水稻光氧化遗传研究 |
1.5 高等植物叶色突变的分子机制 |
1.5.1 光合色素代谢相关基因的突变 |
1.5.2 叶绿体蛋白转运受阻 |
1.5.3 血红素反馈调节紊乱 |
1.5.4 光敏色素调控受阻 |
1.5.5 其它相关基因的突变 |
1.6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水稻中的应用 |
1.6.1 SSR标记及其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6.1.1 SSR标记的原理 |
1.6.1.2 SSR标记的特点 |
1.6.1.3 SSR标记的高效性 |
1.6.2 SSR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6.2.1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水稻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
1.6.2.2 水稻DNA指纹图谱与品种鉴定 |
1.6.2.3 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和利用 |
1.6.2.4 主基因和QTL分析 |
1.6.2.5 系谱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7 植物质量性状的分子标记 |
1.7.1 近等基因系分析法 |
1.7.2 分离体分组混合分析法 |
1.7.2.1 基于性状表现型的BSA法 |
1.7.2.2 基于标记基因型的BSA法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的配置与种植 |
2.2.2 定位群体的构建和叶片总DNA的提取 |
2.2.2.1 1.25%的SDS提取液 |
2.2.2.2 KAc溶液 |
2.2.2.3 TE缓冲液 |
2.2.3 微卫星分析 |
2.2.3.1 20ul PCR反应体系 |
2.2.3.2 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
2.2.3.3 基因的初步定位 |
2.2.4 统计方法 |
2.2.5 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 |
2.2.6 化学试剂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光氧化变异株系812HS的农艺性状 |
3.2 光合生理指标 |
3.3 变异株系812HS的光氧化性状遗传分析 |
3.4 光氧化基因LPO1(t)的初步定位 |
第四章 讨论 |
4.1 LPO1(t)是一个新的光氧化显性基因 |
4.2 812HS是研究水稻光氧化性状的好材料 |
4.3 LPO1(t)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投稿)的论文 |
致谢 |
(10)江苏不同高产粳稻品种光合特性差异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水稻育种的兴起 |
2 光合作用是水稻产量潜力发挥的基础 |
3 不同类型水稻(粳稻,籼稻或杂交稻)光合特性存在品种间差异 |
4 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 |
5 耐光氧化级别不同的水稻材料差异的生理基础 |
6 小结与展望 |
7 选题意义与依据 |
8 研究技术路线的流程图 |
第二部分 大田条件下超级粳稻南粳44高产的光合生理基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条件 |
1.2 产量构成 |
1.3 水稻人工光氧化处理和筛选 |
1.4 光氧化前后叶片叶绿素含量 |
1.5 P_n测定 |
1.6 MDA含量的测定 |
1.7 抗氧化酶活性 |
1.8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1.9 荧光的测定 |
1.10 植株干物质重的测定 |
1.11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供试材料的产量表现 |
2.2 不同供试材料开花后干重的比较 |
2.3 不同供试材料花后不同天数干物质的分配和转化特点 |
2.4 不同供试材料开花前后不同时期的光合日变化 |
2.5 供试材料一天中叶片光能分配的特点 |
2.6 供试材料的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
2.7 人工光氧化鉴定前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
2.8 大田条件下南粳44产量构成因子与开花后光合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光强与施氮量对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南粳45光合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种植方法 |
1.3 实验处理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氮量对供试材料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不同施氮量对不同生育期供试材料P_n的影响 |
2.3 开花后14天供试材料光合能力的变化 |
2.4 供试材料的耐光氧化和耐阴特性的鉴定 |
2.5 南粳45产量构成因子与开花后光合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不同施氮量江苏粳稻光合作用的差异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氮量供试材料的产量表现 |
2.2 不同氮肥下供试材料开花后7~(th)和21~(th)剑叶光合速率对光强响应 |
2.3 不同氮肥供试材料剑叶开花后7~(th)剑叶光合作用对CO_2的响应曲线 |
2.4 不同氮肥供试材料开花后7~(th)氮素代谢关键酶-NR活性的比较 |
2.5 不同氮肥供试材料开花21~(th)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
2.6 不同施氮量供试水稻生理参数与单株产量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性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论文 |
四、水稻耐光氧化特性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作物高光效种质筛选的研究进展[J]. 张耀文,赵小光,关周博,侯君利,王学芳,董育红,田建华,李殿荣,王竹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19(18)
- [2]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D]. 屠晓. 扬州大学, 2019(02)
- [3]花生品种抗光氧化特性的鉴定与评价[J]. 陈志德,沈一,刘永惠,沈悦,刘瑞显,王晓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8(28)
- [4]粳稻光氧化特性筛选方法的改良及应用[J]. 李霞,霍垲,陈平波,魏晓东,钱宝云,刘小龙,范方军,仲维功. 分子植物育种, 2015(04)
- [5]油菜高光效生理特征体系的建立及其调控研究[D]. 李俊. 湖南农业大学, 2014(10)
- [6]利用药用野生稻培育耐光氧化和耐荫水稻新种质的研究[J]. 韩义胜,严小微,唐清杰,邢福能.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8)
- [7]水稻叶片光氧化研究进展[J]. 夏士健,吕川根. 杂交水稻, 2012(05)
- [8]小麦耐光氧化性、叶绿素含量与千粒重、籽粒密度关系研究及其分子标记开发[D]. 董连生.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7)
- [9]水稻光氧化基因LPOl(t)的初步定位[D]. 赖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10]江苏不同高产粳稻品种光合特性差异的生理机制[D]. 金磊.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