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丽华和她的紫檀博物馆——一项超越金钱概念的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洪梓萱[1](2019)在《仙游县坝下社区古典家具的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社会,人们对物的满足超越其物质的功能性需求而追求其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手工艺复兴在引起中国人生活样式改变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差异化、符号化的消费需求。本论文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仙作”古典家具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复兴的?为什么形成这样的市场?谁是仿古家具艺术符号的生产者?家具手工技艺再次被追捧是否是手工艺复兴的例证?为此,本文以福建省仙游县“仙作”仿古家具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仙作复兴发展概况、对“仙作”家具本体研究、家具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等进行艺术人类学研究,思考“仙作”仿古家具在当代复兴态势。
吴琼[2](2018)在《明清时期镜子的流变与社会生活》文中认为镜子,作为一种日用物,与人的日常生活、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等都有紧密的联系。明清时期,镜子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传统应用范围广泛的铜镜走向衰微,与此同时,玻璃镜逐渐进入日常生活并于清中叶以后使用更为普遍。从造镜的角度来看,时人对铜镜铸造技艺的认识水平较前代更加完整、系统、精进。由于禁铜政策的宽和,民间铜镜铸造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实物来看,大多存世的明清当世铜镜质量、工艺等方面都难及古镜,由此存在着古镜和当世铜镜的分野。自宋以来,明清时期成为了古铜镜收藏的又一高峰,尤以晚明、清中叶、晚清时为主。藏镜的文人基于相同的收藏爱好但又呈现出多样的藏镜意图和审美旨趣。在玻璃镜传入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照面镜后,铜镜的实用意义渐渐衰退,收藏、审美价值日益凸显。明清之际日益频繁的中外交流中,玻璃镜作为重要的一类西来之物传入。随之而来的是西方造镜制造技术的东传并对国内的玻璃镜生产制造产生重要的影响。最初主要作为贡物流入宫廷,随后逐渐作为商品流通于市。从地域上看,玻璃镜传入的路径大体上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过程。从时间上看,初传于晚明,清中期多为宫廷和上层社会所用,及至晚清民国时广为普及并逐渐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照面镜。除照面以外,玻璃大镜还成为了清代室内重要的陈设和家具,具有欣赏、观看的功能。许多既有的研究中将明清时期镜子的演变过程简单概括为:清中后期,随着玻璃镜的大量使用,铜镜日益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这一现象背后有诸多复杂多元的历史事实值得我们进一步探寻。镜子的流变过程实则呈现出的是明清两代晚至民国时期社会的流变。这种日用品的更新易代与当时的社会风尚、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并非一言一语可以简单概括,而是一幅动态的、鲜活的、复杂多元的社会史、生活史的画卷。
萨仁图娅[3](2017)在《路在脚下 灿若莲花——迟重瑞的艺术人生》文中认为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瀛弘法,紫檀演绎传统文化,迟重瑞三位一体!以艺术魅力感染人,用道德力量感召人;为世人弘美德,为历史存正气,迟重瑞无愧"全国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称号。人民大会堂:再披袈裟唱经典虽然我正当少年,正当少年,虽然我面慈心软,面慈心软,为求真经不怕难,多少回面临生死险,面临生死险,战兢兢,叩念弥陀,置之度外心也安……以"不忘初心唱经典,美丽歌声中国行"为主旨,"红梅赞——2017
葛燕楠[4](2016)在《东方时空下的华丽绽放——记富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华》文中研究表明陈丽华女,满族。1941年出生于北京,香港富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民革祖统会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华全国工商联委员,中国满学会终身名誉会长,美国佐治亚州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荣誉博士。香港富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在香港正式注册的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旅游、商贸、电子、紫檀木艺术品及餐饮等行业,在澳洲及东南亚等多国和地区设有多家公司,中国国内在北京、大连、青岛、
龙晓飞[5](2016)在《近30年来国内民间博物馆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当代民间博物馆不断兴起,对民间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研究也逐步进入学界视野。国内专家学者关于民间博物馆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民间博物馆的存在样态、存在价值、生存困境以及民间博物馆发展环境和发展路径等方面,呈现出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些研究为民间博物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民间博物馆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从国内近30年来民间博物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动态进行考量,研究者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成都、浙江等发达地区的民间博物馆,对民族地区民间博物馆的生存现状及发展研究还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张惠清[6](2016)在《赵勇 开启海外新征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下,希望更多侨商朋友发挥优势,抓住新的战略机遇,为促进北京与海外的人文交往和经贸合作作出更大贡献。"京城最早的高端私人会所之一长安俱乐部,最先提出高档服务式概念的丽苑公寓,震撼国内外艺术界的中国紫檀博物馆,汇聚奢华品牌的第一商街金宝街……这一切构成了富华帝国的传奇。身为香港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富华置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便是这座帝国的掌舵者。
李建平[7](2015)在《地方学的研究与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什么是地方学?简单说地方学就是研究某一地方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风情的学问。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育宁先生说:"我理解,所谓地方学,就是指一个特定地域特有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研究。目前来讲,它不完全属于哪一个现成的、规范的学科,它涉及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以及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对特定区域内特有的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和研究的一门学问。"1有关地方学研究的内容,或称理论
殷符[8](2014)在《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民营博物馆作为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目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成为中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一员。需要自负盈亏的中国民营博物馆,欲维持正常运营乃至获得收益,必然需要有效的营销模式做支撑。在互联网和互联网终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开始利用网络营销不断扩大自身影响,以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因此,虚拟博物馆建设和创新越来越受到博物馆重视。本文旨在探索中国民营博物馆的营销对策,试图从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的角度出发,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民营博物馆的新营销之路。本文认为,体验式网络营销对于中国民营博物馆来说,是一个符合消费者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营销模式。中国民营博物馆运用体验式网络营销模式可帮助其节约营销成本、提升营销效果、扩大市场份额。对比其他营销模式,体验式网络营销具有全面体现顾客价值、营销方法和工具个性化以及风险等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的发挥有助于提高中国民营博物馆的营销效果,扩大中国民营博物馆在博物馆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当然,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路营销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目标市场定位缺乏精准性,体验平台缺乏互动性,营销方法和工具缺乏综合性,这些问题使得中国民营博物馆营销效果未到达预期目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认为,首先,要以体验用户为核心精准定位营销市场,这就要求民营博物馆研究影响体验用户行为的因素,进而精细设计顾客体验;其次,要以体验为手段加强网络营销互动性,注重互动内容设计和互动平台搭建以及反馈系统的运营;最后,要以体验用户为核心加强营销整合,利用6E模型,注重全面顾客体验。
孔震[9](2013)在《北京旗人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旗人文化具有包容性,表现为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在近代,作为北京文化核心的旗人文化曾与北方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化交融互补,在文化多样性中不断发展到新的层面。旗人文化与北京城在300多年间互相作用,一方面造就了北京旗人文化的变迁,另一方面充实了多元一体的北京文化。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中华文明的首要渊薮和首善之区。作为中华古国北半部核心性的都会城市,北京是历史上各民族不同质地文化互相折冲、会融的一处重要焦点。清朝在北京建都近三个世纪,其间,这里成了满洲民族首要的聚居地。为了进取中原,满族统治者曾将东北地区的八旗人口倾巢驱使进关。为巩固大一统的清帝国,京师被辟为满族的大本营,实行了旗民分城居住之策。虽然历经种种变化,八旗在内城的基本居住区划直到亡清之际无大变化。一代代的旗人,将北京作为家乡来爱戴,“京师即故乡”观念在他们中间根深蒂固。历经了十多代人的繁衍生息,他们已然成了北京城里的“土着”。京旗满族有浓重的恋京情结。旗人的文化活动带有很强的传承性。他们的先祖经历过较长的无文字过程,一代又一代用口耳相传的原始的文化承袭方式来接续民族的精神血脉。这在他们的民族生存和传统维系中间,至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家族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具体体现在日常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婚葬习俗、信仰与观念等诸方面。这些自在的文化特质或文化要素构成了旗人文化的基本内核或规定性。北京旗人文化实际上是旗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连通八方的京城文化舞台,借助京师八旗的人才辈出,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性的文化不断提升,不断发展。清代是旗人文化大幅度变迁的历史时期。旗人文化与民人文化共生,相互濡染,不断鞣杂。八旗制度把旗人限定在职业军人的人生轨道里,严禁务农、做工和经商。在世代承袭的框架里,下层旗人吃着每况愈下的“铁杆庄稼”,为了逃避烦恼和忧愁,普遍出现了追求艺术情趣的倾向,以找寻心灵慰藉。在这上面,他们肯花大力气,渐渐演变成嗜好艺术的族群。生活的“艺术化”倾向几近脱缰野马,花鸟鱼虫与琴棋书画都可并肩为伍,一方面扩展了旗人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把原本饱含尚武精魂的旗人群体改造成了京城文化集聚体。八旗制度笼罩下的旗人们,群体性的文化艺术倾向已然在日常生活中崭露头角。而玩味语言、“撇京腔”,也成了他们的人生癖好。京味儿文学,是旗人对北京文化贡献良多的再一个方面。八旗作家在研习汉族文人的创作道路上,没有盲目模仿处处照搬,而是创造性地标示出旗人文学的个性风采。北京的传统表演艺术,尤其是京剧和曲艺,也跟旗人的广泛参与关系密切。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统治,也为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迁。旗人们挣脱了八旗制度的捆绑,断绝了当兵吃饷的经济来源,必须改行自食其力。先前颇有艺术修养的某些旗人变先前的艺术爱好为谋生手段,成为专业艺人。不同阶层的旗人从业者,摩肩接踵地进入了文化艺术界。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旗人后裔在转换为满族身份后,执着于高雅艺术和世俗娱乐,不断将旗人文化的内核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高度关注社会需求,引领文化时尚。诸多旗人后裔根据对旗人文化的记忆,为大众娱乐创造更有价值的内容,寻找更广阔的表演舞台,同时帮助现代北京人找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旗人的常态生活习俗,亦给北京文化深度浸染。受早期信奉萨满教的影响,旗人讲礼仪,注礼貌,亲宗族而重血亲,尊重长辈,崇敬先人,友爱亲朋,世代相传的观念也构建了老北京人的基础价值观和信仰。易言之,北京文化中间至今存留的各类优长、缺失,也是可以通过对照满族文化这面镜子来予以深入检视。北京旗人文化在300多年的发展变化过程,逐渐形成了京旗文化圈,充分体现文化变迁中的涵化现象。虽然旗人作为一个政治特权群体已经消亡,但是旗人文化还是通过调整,存活于北京地区。植根于北京文化的北京旗人文化,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更是在推动当今文化产业方面发挥着作用。旗人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存,同时对处于全球化时代中的中国具有多项助益。在全球化的世界,发掘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实现有效国际文化传播,提升国家形象,促进“美丽中国、和谐世界”的目标实现。
李雪[10](2011)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非政府组织生存状态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大发展时代。面对我国数量庞大的文化遗产,如何有效的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成为当下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化程度地逐步深入,公民要求参与公共事务意愿也变得尤为强烈。本文通过对文化遗产领域非政府组织生存状态的研究,将这股新兴的民间保护力量引入到学术界的讨论范围当中,同时也展现了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民主化程度,开拓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视野。本文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社会学方法,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日常运作,利用详细描述与案例分析结合的叙述方法,全方位地呈现出文化遗产领域非政府组织目前的生存状态,力图将这个被忽视的群体完整地呈现出来。本文还利用一部分笔墨分析了研究对象的外部社会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社会舆论等,试图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原因所在。本文认为,民间力量才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手段、传承的根本动力。调动起民众参与文化遗产事务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效率和质量
二、陈丽华和她的紫檀博物馆——一项超越金钱概念的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丽华和她的紫檀博物馆——一项超越金钱概念的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1)仙游县坝下社区古典家具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选题缘由与思考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缘由与思考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对古典家具本体研究的国内外综述 |
(一) 关于明清古典家具的研究 |
(二) 关于仙游家具研究 |
二、对传统手工艺复兴研究综述 |
三、对社会学、人类学理论启示的综述 |
(一) 关于迈克·费瑟斯通“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启示 |
(二) 皮埃尔·布迪厄阶级结构理论的启示 |
四、对研究对象、时间的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一) 个案研究法 |
(二) 对比研究法 |
(三) 符号学研究法 |
(四) 田野调查法 |
二、创新及不足 |
第五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榜头镇地理区位与文化产业概况 |
第一节 考察区域选择: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坝下社区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仙作”家具 |
第三节 仙游工艺美术产业空间结构分布 |
一、榜头镇—中高端仿古家具、木雕工艺品集散地 |
二、大济镇—中低端仿古家具、根雕产业聚集区 |
三、度尾镇—文化收藏名镇 |
四、赖店镇—中国工艺古玩之乡 |
第四节 仿古家具专业村—榜头镇坝下社区 |
一、榜头镇地理空间与产业结构介绍 |
二、坝下社区成为仿古家具专业村的时间和原因 |
三、坝下及周边社区产业区位分布 |
四、坝下社区不同类型的仿古家具作坊 |
第二章 中国家具行业发展与“仙作”家具复兴 |
第一节 中国家具行业生态 |
一、50—70年代末期:家具由传统手工制作到引进机械设备 |
二、70年代末—2010年:规模化手工制作到家具的专业化生产 |
三、2010年至今:家具产业增速变缓,进入产业调整期 |
第二节 “仙作”复兴历程及原因分析 |
一、萌芽期(20 世纪80年代-2000年) |
二、初创期(2000年-2008年) |
三、爆发期(2008年-2014年) |
四、低谷期(2014年-2017年) |
五、诊脉市场:“仙作”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三章 “仙作”家具本体研究 |
第一节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仙作家具造型样式变迁 |
一、仙作仿古家具分类和制式 |
二、仙作新古典家具种类和制式 |
三、从家具制式看文化变迁 |
第二节 匠心独运,精益求精:“仙作”工艺探索 |
一、家具工艺流程(以三福考察为例) |
二、工种 |
第三节 时代更迭,文化变迁:仙作家具常见纹样考察 |
一、仙作仿古家具纹样及部位装饰 |
二、仙作新古典家具纹样变化及特征 |
三、“以物言志“:纹样象征意义 |
第四节 无木生才,红木起家:“仙作”名贵用材 |
第四章 “仙作”制作者、经营者与消费者 |
第一节 匠传“仙作”:古典家具制作者 |
一、工匠分层 |
二、工匠的来源与流动 |
三、工匠:被偷走的身份 |
第二节 设计师的身份转变 |
一、经验派:从工匠到设计师(50-70年代出生) |
二、学院派:学生-设计师的转变(80-90 后) |
第三节 流动的商贩 |
一、小邱各地展览攒人脉 |
二、小辣椒贵人相助易成长 |
三、在仙游的微商经营者 |
第四节 不同时期仙作家具市场定位和消费者分层 |
第五章 “仙作”传承与当代发展 |
第一节 仙作工艺传承 |
一、传承方式 |
二、传承困境 |
第二节 仙作工艺创新发展 |
一、仙作工艺的现代需求 |
二、仙作家具及工艺的现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艺术人类学、美学着作 |
传统手工艺研究着作、文献 |
后现代理论着作 |
古典家具类着作 |
家具产业发展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明清时期镜子的流变与社会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主要史料 |
四、研究思路 |
五、论文架构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明清时期铜镜的制造 |
第一节 镜材:铜的获取与铜镜生产 |
一、官府的铜禁政策 |
二、铜镜生产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技艺:铜镜的制造工艺 |
一、模范与合金配比 |
二、磨镜 |
三、仿古镜 |
第三节 良工:铸镜匠与磨镜人 |
一、铸镜匠 |
二、磨镜人 |
第二章 今铜不似古铜好——铜镜的“余辉” |
第一节 文人与镜:以蒋士铨为例的探讨 |
一、蒋士铨和《忠雅堂文集》 |
二、诗文、戏曲中的镜意象 |
第二节 古铜镜的收藏 |
一、鉴藏史中的藏镜 |
二、明清时人的藏镜情况 |
三、藏镜意图与审美旨趣 |
四、藏镜家的品鉴之乐 |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当世铜镜 |
一、照面以外:铜镜的象征意义 |
二、“衰落”的定义:对传统语境下明清铜镜的再思考 |
第三章 玻璃作镜照人清——玻璃镜的兴起 |
第一节 玻璃镜的传入与制造 |
一、从贡物到商品 |
二、玻璃与玻璃镜 |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玻璃镜 |
一、玻璃镜的空间流动 |
二、照面与观看:玻璃镜的日常使用 |
三、特殊的“用镜” |
第三节 文人的咏叹 |
一、咏景:镜花水月 |
二、咏镜:赞扬与讽喻 |
余论 |
一、物之“变” |
二、“古”与“今”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图索引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路在脚下 灿若莲花——迟重瑞的艺术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人民大会堂:再披袈裟唱经典 |
西天取经, 历经艰险 |
鉴真东渡, 东洋弘法 |
山秀堂迟:七代传承的梨园世家 |
缘定三生, 只为一世情 |
寸檀寸金,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
红尘白莲, 但为君故一沉吟 |
(5)近30年来国内民间博物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民间博物馆的存在样态 |
二、研究民间博物馆存在价值 |
三、研究民间博物馆生存困境 |
(一)从法规政策层面分析民间博物馆的生存困境 |
(二)从民间博物馆自身条件及内部管理等方面分析其生存困境 |
三、研究民间博物馆的发展 |
(一)研究民间博物馆发展的环境 |
(二)研究民间博物馆发展路径 |
1.完善法律法规 |
2.借助多种资源 |
3.开展文化旅游 |
4.依托文化产业 |
小结 |
(7)地方学的研究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方学属于中华大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纵观地方学的起步、发展,地方学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被发展的现象之一,而且是经济与文化双轮驱动的典型 |
三、地方学研究特点与创新 |
四、地方学的研究一定要注意出成果,出标志性大成果 |
(8)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的发展特征与成效 |
2.1 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的兴起 |
2.1.1 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的发端 |
2.1.2 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的发展 |
2.2 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的特点 |
2.2.1 关注顾客体验 |
2.2.2 传播更新速度快 |
2.2.3 体验内容具有跨时空性 |
2.2.4 方法和工具多元化 |
2.3 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的成效 |
2.3.1 节约营销成本 |
2.3.2 提升营销效果 |
2.3.3 扩大营销市场 |
第3章 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的优势与问题 |
3.1 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优势分析 |
3.1.1 全面体现顾客价值的优势 |
3.1.2 方法和工具的个性化优势 |
3.1.3 风险控制优势 |
3.2 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问题分析 |
3.2.1 目标市场细分缺乏精准性 |
3.2.2 体验平台缺乏互动性 |
3.2.3 方法和工具缺乏整合性 |
第4章 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的对策 |
4.1 以体验用户为核心准确定位营销市场 |
4.1.1 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 |
4.1.2 基于体验用户的体验价值层次模型 |
4.1.3 精细设计顾客体验 |
4.2 以体验为手段加强网络营销的互动性 |
4.2.1 注重用户体验平台的互动性设计 |
4.2.2 注重用户体验内容的互动性设计 |
4.2.3 注重用户体验互动性效果分析 |
4.3 以体验用户为核心加强网络营销的整合性 |
4.3.1 多样化利用网络营销媒介 |
4.3.2 利用 6E模型整合体验式网络营销 |
4.3.3 运用全面顾客体验模式 |
第5章 建川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个案分析 |
5.1 建川博物馆的网络营销定位 |
5.1.1 准确定位目标市场 |
5.1.2 精细设计顾客体验 |
5.2 建川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方式 |
5.2.1 设计用户体验网站 |
5.2.2 提供互动性体验内容 |
5.3 建川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特点 |
5.3.1 注重感官体验 |
5.3.2 注重环境体验 |
5.3.3 注重文化体验 |
5.3.4 注重整合体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北京旗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个人的研究条件 |
第四节 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北京旗人概述 |
第一节 八旗制度与旗人概念 |
第二节 旗人进京形成特权阶层 |
第三节 旗人对近代北京的社区构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第二章 北京旗人的物质生活 |
第一节 旗人的居住 |
第二节 旗人的饮食 |
第三节 旗人的服饰 |
第三章 北京旗人的语言文字 |
第一节 北京旗人通用的语言 |
第二节 旗人语言对北京地区方言的贡献 |
第四章 北京旗人的家庭、婚姻和习俗 |
第一节 旗营中的姓氏与家谱 |
第二节 北京旗人的婚姻 |
第三节 旗人女性 |
第五章 北京旗人的精神生活 |
第一节 旗人的教育 |
第二节 旗人的娱乐 |
第三节 旗人的宗教信仰 |
第四节 旗人的节日习俗 |
第六章 旗人文化的特点 |
第一节 有闲与有钱造就北京旗人文化 |
第二节 旗人文化表现类型 |
第三节 旗人文化塑造北京地区文化 |
第四节 旗人文化对北京文化的贡献 |
第七章 北京旗人文化的涵化及其对当代文化的价值 |
第一节 不断变迁的旗人文化 |
第二节 北京旗人生存状态的没落 |
第三节 北京旗人文化的调整 |
第四节 旗人以满族为主体争取文化新生 |
第五节 旗人文化对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 |
第六节 旗人文化在全球化中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鸣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非政府组织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非政府组织生存状态调查 |
第一节 文化遗产领域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
一、学术型非政府组织 |
二、草根型非政府组织 |
三、收藏型非政府组织(即民办博物馆) |
第二节 活动领域 |
一、物质文化遗产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三、媒体宣传 |
四、公民社会建没 |
第三节 日常行政管理 |
一、行政管理结构 |
二、项目管理 |
三、对外社会关系及不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互动 |
第四节 财务状况 |
一、收入情况 |
二、支出情况 |
第五节 员工状况 |
一、正式员工 |
二、志愿者及实习生 |
第六节 成就 |
一、社会知名度 |
二、案例及分析: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保护案例 |
第三章 相关政策法律分析 |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管理政策分析 |
一、登记政策 |
二、年度检查政策 |
第二节 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
一、我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
二、免税地位确定 |
第四章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向——政府引导,公民参与 |
第一节 我国文化遗产的归属与他国经验 |
第二节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陈丽华和她的紫檀博物馆——一项超越金钱概念的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 [1]仙游县坝下社区古典家具的考察与研究[D]. 洪梓萱.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2]明清时期镜子的流变与社会生活[D]. 吴琼. 南开大学, 2018(05)
- [3]路在脚下 灿若莲花——迟重瑞的艺术人生[J]. 萨仁图娅. 商业文化, 2017(17)
- [4]东方时空下的华丽绽放——记富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华[J]. 葛燕楠. 赤子(下旬), 2016(11)
- [5]近30年来国内民间博物馆研究综述[J]. 龙晓飞.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6]赵勇 开启海外新征程[J]. 张惠清. 中华儿女, 2016(12)
- [7]地方学的研究与创新[A]. 李建平. “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论文集, 2015
- [8]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研究[D]. 殷符. 湖南大学, 2014(03)
- [9]北京旗人文化研究[D]. 孔震.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10]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非政府组织生存状态研究[D]. 李雪. 复旦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