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使昂立充满生机和活力(论文文献综述)
宁尚明[1](2021)在《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提出旧工业建筑作为工业文明的标志,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记忆,见证了城市繁荣的过程,是值得重视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目前,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着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实践探索。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创意产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动力。由于创意产业和旧工业建筑具有高度的相互适应性,以创意产业为导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更新的第一选择。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在旧工业建筑改造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主观定性的研究方法,以宏观探讨理论方法和介绍国内外案例为主,缺少客观定量的研究,进而提出的可行性改造方案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客观地对旧工业建筑改造使用后环境做出科学、系统的评价,然后提出改造优化策略的研究尚且不足。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采用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对合肥市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使用后环境进行科学、系统的定量与定性研究,发现满意度较好的方面,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造优化策略,希望为今后同类型研究和实际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对国内外旧工业建筑改造使用后评价(POE)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确定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文章梳理了合肥市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理论研究和改造实践现状,并对已经运营的改造实践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其次,根据研究综述、合肥市旧工业建筑改造现状和大数据信息技术,初步构建合肥市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使用后评价(POE)体系。经专家筛选,确定包括道路交通状况、外部空间环境效果、保留建筑改建效果、新(扩)建建筑效果、室内空间环境效果、配套设施、工业文化传承效果和管理服务八个方面的评价因子集,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继而,对合肥市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进行使用后评价调查。研究选取合肥市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实践案例——合柴1972文创园和长江180艺术街区,通过问卷调查法、语义差别法(SD法)和李克特量表法等收集数据,利用SPSSAU和Excel等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对案例的使用后评价满意度结果,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将两个案例的结果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最后,基于使用后评价满意度调查研究结果,针对调查案例满意度较差的方面,结合较好的方面,并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从上述八个方面提出合肥市旧工业建筑改造与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同类型研究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图【86】表【48】参考文献【57】
郑志成[2](2021)在《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合肥市创意产业园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存量规划时代的到来,城市利用增量规划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反哺城市的存量空间,发挥其整体效益,符合现今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目前,将闲置建筑改造成创意产业园是城市更新建设的主流趋势之一,如何确保普通旧建筑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其完整性和历史性,同时兼顾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存量规划的时代语境下,各类闲置用地的处置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提升片区乃至城市的活力是城市建设者亟需面对的研究课题。合肥市由存量建筑改造成的创意产业园,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在过去承担了重要的城市职能,在未来也是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产业园的改造设计是存量建筑的二次开发过程,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因此设计策略也是多样的。本文通过对合肥市改造而成的创意产业园的调研与研究,依据典型成功案例,提取有效的改造策略,为同类型创意产业园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创意产业园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是属于城市系统的一个功能单元。即城市中功能相对独立,环境相对整体的街区。本论文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合肥市在存量规划背景下的闲置建筑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的原则和策略。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及论文框架,阐述了研究内容与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存量规划和创意产业园以及相关理论进行解读和研究,第三部分整理了存量规划背景下合肥市创意产业园发展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性及差异性的园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分析得出基于组成要素的合肥市改造类创意产业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调研得出的问题和创意产业园相关理论基础,从创意产业园的地块、道路、公共空间、建筑等要素,从创意产业园的文化氛围、城市记忆等环境要素,提出城市存量建筑改造后成为创意产业园的设计策略。最后结合设计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建构存量规划背景下合肥市的创意产业园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图120表30参40
王忠民[3](2021)在《王一亭花鸟画研究》文中指出王一亭(1867-1938)是20世纪继吴昌硕之后海派重要的写意花鸟画家之一,与吴昌硕并称“海上双璧”。其写意花鸟画风与任伯年、吴昌硕画法风格一脉相承,并吸收了西洋画法特点,又与民间美术相融,雅俗共赏。作为主体和研究对象的王一亭,在民国的场域中是多重身份的集合体,并非是后世所建构的艺术家或商人这样较为单纯和片面的身份。因而,我们对于王一亭的解读,应把其置放在整个海派的背景下。在民国时期不仅延续了金石入画这一传统画学,而且在写意花鸟画的现代化实验领域和现代展览机制也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晚清到民国时期政坛复杂而又多变,王一亭身兼书画家、艺术活动家以及艺术赞助人为一身的综合身份以及在海上画坛的位置和影响力使其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多重身份建构的主题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形塑了王一亭的花鸟画风,而花鸟画创作,亦成为王一亭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艺术与生活,相互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博涉与精取”的高度。本文详细梳理和探讨王一亭绘画早期的博涉与日常生活及交游之间的形构关系,并将之置放于民国上海这一具有“世界场域”的租界城市的历史情境中进行细致考察,探讨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写意花鸟画带来的重大影响。其一,笔者对于王一亭花鸟画风格特征以及散见于画跋中的艺术思想进行理论透视,从中管窥王一亭的绘画观念和审美思想;其二,在此论述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王一亭日常生活、交游与画风建构的关系,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风格成因的背后社会因素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形塑。最后,笔者以其花鸟画创作中福寿吉祥题材为例,着重探讨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创作题材、风格与心理认同的关系。微观而言,探讨作为主体的王一亭在多元的文化情境中进行的个体选择与价值认同;宏观而言无疑是民国时期历史语境下“文化转型”这一时代大潮对于类似王一亭——作为多重身份交融的个体的“投射”。总之,本文在探讨王一亭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重新检视王氏在近代美术史的文化转型中的问题和现象;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花鸟画风格演变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王一亭的绘画经历和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在探索中国美术的现代之路上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干雨[4](2021)在《《马蒂斯》的“莫斯科文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罗斯文学中的“莫斯科文本”不仅是作家创建的艺术时空,同时也是俄罗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象征着与彼得堡相对立的莫斯科文化属性。莫斯科作为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体现出俄罗斯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变化,是俄罗斯崛起与发展的见证者。21世纪初期俄罗斯文学的“莫斯科文本”既包含了首都文本的传统元素,又体现了现代都市文学的主要特征。莫斯科作为国家资本化的中心,具有资本初始累积阶段的现实特征以及全球化时期特有的新文化体系特征。亚历山大·伊利切夫斯基是21世纪初期从事“莫斯科文本”写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作家抛开时代层面因素去寻找莫斯科的本质,并试图在匆忙、功利的现代化大都市背后发现古老首都的身影。《马蒂斯》于2007年获得俄语布克奖。小说以20世纪下半叶的重大历史事件——苏联解体为背景,伊利切夫斯基在小说中认真思考了苏联解体后普通民众的生存现实和后苏联时期俄罗斯的命运。在这部作品中,伊利切夫斯基提出了科学、宗教、精神追寻、爱与孤独的主题。伊利切夫斯基以传统莫斯科神话体系为基础,对末世论神话和“第三罗马”进行了新的阐释,并根据时代特色构建了自己独特的莫斯科神话体系。小说中描绘了地铁、火车站、克里姆林宫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莫斯科空间区位。这些典型城市空间的塑造丰富了故事情节,展现出莫斯科最真实的一面,作者成功塑造了一个功利、堕落的现代莫斯科形象。在《马蒂斯》中,故事的主人公不是法国着名艺术家马蒂斯,而是一个对社会无所适从,决定通过流浪找寻真正家园的俄罗斯物理学家。在物理学家科罗廖夫的流浪旅途中展现了普通俄罗斯民众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创伤。伊利切夫斯基将莫斯科神圣首都的特征、俄罗斯弥赛亚思想与现代大都市的统一性、世界性相结合。作家继承了“莫斯科文本”中城市神话体系的写作传统,对“基捷日城”和“第二巴比伦”的城市形象进行了新的阐释。通过描写莫斯科重要的地理空间,例如地铁、火车站和莫斯科的主要街道,伊利切夫斯基构造了一幅莫斯科生活的百态图。《马蒂斯》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故事体系为我们研究21世纪“莫斯科文本”提供了的新方向。
朱昊昊[5](2020)在《当代城市建筑学中“大”的理论与方法》文中指出中国正经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牵涉人口众多、建设总量惊人。规模的“大”和数量的“多”几乎在各个层面的建设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量”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社会经历重大转型的背景下,现阶段城市与建筑的发展迫切需要从规模和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这涉及如何有效应对城市的快速扩张与蔓延、城市形态的急剧变化、城市建筑类型的涌现与衍生、公共空间的不断瓦解与碎片化等一系列城市现象和问题。但在中国当代建筑学语境中,我们对相关现象及问题的系统性思考与理论化认识尚显不足。目前,亟待中国建筑师思考的是,如何重新评估和定义建筑在当代城市中的角色与作用,以此确立一种关于城市建筑学的思考与实践的范式,反思并应对由“数量与规模”所引发的诸多城市问题,实现从纯粹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的提升。在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大量性问题,西方国家曾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并发展出独特的理论与思想体系。本文从城市建筑学的视角出发,在知识构成分析方法“条件-观念-形式(载体)-工具-方法”的关联性考查框架下,以CIAM以来不同时代的建筑师及团体(包括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十次小组、巨构城市运动、桢文彦等)围绕“数量与规模”议题展开的持续性探索为主线,将昂格尔斯与库哈斯有关“大”(Bigness)的理论思考和设计实践作为互补的整体加以研究,辨析应对城市建筑群和城市建筑单体的“观念”与“方法”,提出“大”的思想构成与概念内涵包蕴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昂格尔斯以居住建筑为载体,基于“形式”(form)的结构性法则,实现建筑群的合整;二是,库哈斯以曼哈顿摩天楼为载体,借助“内容计划”(program)的编排,建构建筑单体内部片段之间的复杂关联。论文指出,以“大”的理论视角践行的城市建筑学强调从城市的建设和应对城市的变化中汲取建筑学在观念、立场、工具、方法和实践层面不断更新的力量,是一次建筑学学科和建筑学知识边界的拓展;在此背景下,“大”的理论就是对“数量与规模”议题不断知识化、系统化的结果;它发展出两种不同的思考路径,通过构建一个包容差异与多样的“困难的总体”,实现城市性的创造而兑现由量到质提升的承诺。这为我们在中国城市化语境下重构数量策略,应对存量时代城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点和实践参照。
王萍[6](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建设教育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时代赋予新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使当代大学生担负起新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时代主题,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为根本目标,促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以树立实事求是、创新超越等科学精神为前提和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育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要求的具有科学精神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同时,其他课程与高校各部门也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各自发挥育人作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新时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精神素养,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去激浊扬清、认清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焕发新气象、展示新作为;才能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时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坚定社会主义道德定力;才能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本文以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当前部分大学生科学精神及科学精神培育状况,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探寻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科学精神概述。该部分首先主要对科学的内涵作界定,而后从历史的角度、科学的构成角度及价值观角度来对科学精神的内涵进行概述;其次,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论文从实事求是精神、理性批判精神、创新超越精神、追求真理精神和奉献合作精神方面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最后,该部分从大学生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意识的提高、全面发展及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论述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意义。第二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该部分通过分析大学生科学精神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大学生还存在着对科学精神认知不全面、封建迷信、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在培育方面,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存在着与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结合少,一些高校未充分发挥好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渠道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大学生个人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少部分教师对科学精神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及高校的培育方式等有一定的联系,只有发现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第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路径探索。该部分主要从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路径。首先,要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科学精神教学,在实践中强化科学精神培育,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技术日趋成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向着科学化方向持续改进,除了课堂教学的创新,还要探索丰富多彩的培育形式,切实运用好第二课堂和以网络空间为主的第三课堂。其次,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需要各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联动机制,共同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合力。最后,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需要教师提高对这方面培育的重要性认识,需要学生加强自我培育,同时,高校也需要完善科学精神培育方面的考核机制,并从校园文化建设、科普工作等方面来营造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氛围,切实让科学精神扎下根来。
李秀英[7](2020)在《彝族毕摩文献《措诺祭》中的巫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彝族毕摩(?)文献《措诺祭》(?)是彝族先民认识癞病和治疗癞病的产物。它以经书为载体,以仪式为手段,以其独特的方式预防和治疗癞病,是彝族专门用于驱咒癞魔以求祛污禳病的祭祀经书。彝族认为癞魔伴随雷电降至人间,作祟于人间,给人间带来巨大的苦难,因此邀请毕摩用具有巫术性质的仪式和咒语驱赶癞魔、治疗癞病。巫术思维贯穿在彝族先民的思想观念中,并指导彝族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行动。彝族关于巫术的文化是彝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之一。“措诺祭”仪式通过清洁、驱咒、祈求、献祭和象征性模拟活动等方式与神灵交流,达到祛污除秽、驱赶癞魔和治愈癞病的根本目的,在拔除癞根的基础上希望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和赐福。本文以《措诺祭》为研究对象,借用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巫术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阐释论证的研究方法,探究《措诺祭》中的巫文化。从文献中存在的巫术解读其相应的巫文化,在巫文化的基础上探析彝族的精神世界,以及探寻巫文化在彝族生活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正向功能。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论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涉及选题缘由、彝族毕摩文献《措诺祭》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正文有三章:第一章是对《措诺祭》文献概况的研究,主要阐述该文献的内容、性质、特点和用途;第二章是解读《措诺祭》中巫文化的内涵,包括具有巫文化性质的彝族信仰文化、禁忌文化和语言艺术文化;第三章是探寻《措诺祭》中巫文化的功能,主要从巫术神话、巫术仪式、巫术禁忌和巫文化的启示四个方面来探析巫文化的功能。结论部分是对该研究的归纳总结。彝族对巫术的信仰使患癞病者看到希望的曙光,激励患癞病者积极对抗癞魔并战胜癞病,找回生活的勇气和做人的尊严。巫文化教会人们在深陷困境时要自信不怯懦,积极应对、主动冲击、战胜困难。本文对毕摩文献《措诺祭》的分析与探讨,期望对彝族巫文化研究提供充实的个案分析。
张译文[8](2020)在《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的开放空间活力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双修工作的深入,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功能升级、工业文化传承、城市特色彰显等方面优势明显的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引发公共广泛关注。其开放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饱含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与公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洞悉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提升空间活力,成为优化城市环境品质、突出园区价值特色以及丰富公众体验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探究具有实际意义的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活力场提升策略。首先,通过解读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和空间活力场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提炼出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活力场的构成包含三个维度:活力场主体——人、活力场环境构成——空间环境、活力场活力表征——行为活动,并分析得出各维度的构成要素:活力场主体(使用人群构成和使用特征)、活力场环境构成(交通组织、建筑与空间形态、景观环境、附属设施、管理服务、文化氛围)、活力场活力表征(行为活动的类型、分布、持续时间)。其次,以上海三邻桥体育文化园和合肥恒通文化产业园(长江180艺术街区)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满意度评价法、行为观察法,分别对研究样本开放空间活力场的主体、环境构成和活力表征这三个构成维度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上海三邻桥体育文化园开放空间活力场的活力水平较高,并找出影响整体满意度的显着要素包含停车状况、景观美观度、功能设施、管理服务满意度、文化活动丰富度等19项。最后,综合调研结论,从开放空间活力场环境构成的交通组织、建筑与空间形态、景观环境、附属设施、管理服务、文化氛围六个方面入手,结合影响整体满意度的19项显着要素,提出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活力场的具体提升策略。本论文基于空间活力场理论,将人与环境的互动作为切入点,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的开放空间活力场提升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如何进行此类型开放空间活力场的评价及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价值。
焦娇[9](2020)在《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共通形式语言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文学与绘画两者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杰出体现,因其艺术门类的不同,艺术间所具有的共通之处相互融合,也是一个漫长的整合过程。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分别属于此两种艺术门类。词源于唐朝而盛于宋朝,苏轼所作词更是开放词类中的豪放一派,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深远影响。宋代院体画家崔白继承徐熙“野逸”的绘画风格,打破宋代院体“皇家富贵”的绘画风格,使其出现“野逸”的风格趋势,并在画坛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共通的形式语言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宋朝美学思想理论的宏观角度为出发点,找出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美学思想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共通性。将两者共通的美学思想理论“澹”“简”“真”与创作实践形式语言的艺术表现、艺术技法结合并应用于作者的创作中,为当代绘画创作提供美学思想理论依据与实践上的可操作。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宋朝美学思想理论“韵”为切入点,找出与绘画中“逸品”的共通美学思想理论,总结得出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在美学思想理论中存在共通性,其共通性包含“澹”“简”“真”。第二部分,研究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创作实践的共通性,从艺术表现与艺术技法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将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美学思想理论与创作实践共通性的形式语言应用于作者的绘画创作实践中,指导设计作品。第四部分,总结得出词画结合对当代绘画创作的作用与意义。通过以上研究,旨在将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共通的美学思想理论与创作实践引用到当代绘画创作中去,为当代绘画创作的思考方式进行补充,希望这次研究成果能为当代绘画创作带来进一步的助力。
叶晓兰[10](2020)在《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学者对美的价值定位,主要着眼于美育层面。但从历史来看,中国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从来密切。自周公“制礼作乐”开始,中国的政治就充满了浓郁的美治主义色彩。近年来,随着“美丽中国”“弘扬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提出,曾经局限于个体层面的审美价值观,借助国家政治的激励开始发生转变。美的价值已从传统个体层面的“以美育人”转化成为现实政治层面的“以美立国”。由此,美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在当代中国被重新激活。鉴于现代美学理论普遍被西方学者规划的事实,站在中国的立场,研究者一方面要对西方美学的普世性提出质疑,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完善中国美学的话语建设,而以礼乐为本位的美学思想研究理应成为伸展民族立场的重要部分。正是基于以上三点的考量,本研究最终聚焦于宋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宋徽宗绘画创作的历史语境。通过分析北宋中晚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徽宗的社交轨迹,从身份制度的困境、文化氛围的熏陶、交游雅集的影响三个维度还原其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以便了解其选择绘画素志的深层原因。(二)宋徽宗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先分析“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后形成自己的判断。随后,从文献记载和作品图像两方面考察徽宗画作的题材和风格,揭示其绘画创作的规律。(三)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架构。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宣和画谱》的案例品评,从审美本质、审美功能、审美创作、审美境界四个方面,探讨其绘画美学思想及作品图载的精神内涵。这种表现性的思想认识体系是他对审美对象美的认识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他的思想情感,并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审美理想。(四)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文化成因。借以外观的方式把个案研究与文化史的研究联系起来,从二元的宗教信仰、人文的审美情趣等外部原因,考察影响其绘画美学思想形成的隐性文化因素。(五)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着眼于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诠释,把美学理论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整合研究,力图切入当代文化语境并服务于建构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时代新范式。本研究通过比对相关文献记载和徽宗现存作品,尤其以《宣和画谱》对宋代当朝画家的品评为主要依据,系统的论述了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并从中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徽宗习画之初衷主要是为了摆脱宗室制度限制与隔绝的压抑,赋予其存在的意义与人生价值,他于绘画领域的努力追求更是为了这一素志,并使绘画等艺术活动成为其政治生涯的一个缓冲地带。其二,受朝廷推动的宗室文人化发展的影响,徽宗的画作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貌,一方面,作品显现出从严谨写实的设色工笔向情性抒发的水墨写意的完整演变轨迹;另一方面,作品又在形似的极致与笔墨的韵致中努力寻找沟通彼此的桥梁。其三,作品风格的演变不仅意味着绘画从装饰宫室的实用性向陶冶性情的欣赏性转变,更标志着绘画从偏于儒家教化功能向偏于道家审美功能的转变;而理趣与诗意相融的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则体现了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和即将到来的文人绘画美学思想的新主张。其四,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是时代美学思潮的凸显,它呈现出一种多样的、复合的逻辑结构,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内涵,它可以在代际之间轮回重生,其顺应时代而又推动时代的艺术精神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血脉相连,并在现代审美价值的重塑过程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在还原徽宗绘画美学思想全貌的基础上,本研究有助于整全认知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了解中国绘画思想文化,乃至理解中华美学性格。而在当下的绘画创作和美术教育层面,其绘画美学思想亦有其不可取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创新”使昂立充满生机和活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使昂立充满生机和活力(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发展“催生”大量旧工业建筑 |
1.1.2 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应用价值 |
1.1.3 城市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1.4.4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创意产业相关理论 |
2.1.1 创意产业的概念 |
2.1.2 旧工业建筑概念 |
2.1.3 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特征 |
2.1.4 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类型与实践 |
2.2 使用后评价(POE)的相关理论 |
2.2.1 使用后评价(POE)的概念 |
2.2.2 使用后评价(POE)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应用的意义 |
2.2.3 使用后评价(POE)的可行性 |
2.3 合肥市旧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
2.3.1 合肥市工业发展历程 |
2.3.2 合肥市旧工业建筑的类型 |
2.4 合肥市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概况 |
2.4.1 合肥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改造再利用的政策 |
2.4.2 合肥旧工业建筑改造实践概况 |
2.5 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使用后评价(POE)体系构建 |
3.1 使用后评价(POE)构建基础 |
3.1.1 构建原则 |
3.1.2 评价流程 |
3.2 评价方法 |
3.3 构建使用后评价体系 |
3.3.1 使用后评价主体 |
3.3.2 确定评价客体的层次指标结构 |
3.3.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3.3.4 问卷设计及评价结果量化 |
3.4 确认评价指标集 |
3.4.1 网络信息采集分析 |
3.4.2 相关评价因子借鉴 |
3.4.3 合肥市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自身特点 |
3.4.4 评价因子选取原则 |
3.4.5 确定评价指标因子集 |
3.4.6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值 |
3.5 小结 |
第四章 合肥市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使用后评价(POE)调查 |
4.1 合柴1972 文创园使用后评价调查 |
4.1.1 准备工作 |
4.1.2 问卷发放与被访者基本情况 |
4.1.3 使用后评价调查结果分析 |
4.1.4 评价因子相关性分析 |
4.2 长江180 艺术街区使用后评价调查 |
4.2.1 长江180 艺术街区使用后评价准备 |
4.2.2 问卷发放与被访者基本情况 |
4.2.3 使用后评价调查结果分析 |
4.2.4 评价因子相关性分析 |
4.3 使用后评价满意度结果比较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OE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优化策略 |
5.1 改造设计原则 |
5.1.1 整体性原则 |
5.1.2 人性化原则 |
5.1.3 原真性原则 |
5.1.4 多样性原则 |
5.2 道路交通优化策略 |
5.2.1 提高公共交通便利性 |
5.2.2 改善停车现状 |
5.2.3 优化公共交通人流导向 |
5.2.4 优化步行参观空间 |
5.3 外部空间环境方面优化策略 |
5.3.1 注重园区入口形象设计 |
5.3.2 广场公共空间提升 |
5.3.3 绿化和景观设施 |
5.4 原有保留建筑改建方面的建议 |
5.4.1 政策方面 |
5.4.2 立面改造手法 |
5.4.3 结构、墙体加固手法 |
5.5 新(扩)建方面的建议 |
5.5.1 空间加法 |
5.5.2 新旧对比的改造方式 |
5.6 室内空间环境提升建议 |
5.6.1 加强室内自然采光 |
5.6.2 室内照明设施 |
5.6.3 室内声环境 |
5.6.4 室内材质 |
5.7 配套设施方面的建议 |
5.7.1 完善休憩设施 |
5.7.2 完善标识与导向系统 |
5.8 工业建筑文化传承方面的建议 |
5.8.1 增强工业文化氛围 |
5.8.2 工业元素再利用 |
5.9 管理服务 |
5.10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 合肥市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使用后评价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作者简介 |
2.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3.在校期间参与课题项目 |
4.在校期间所获奖项 |
(2)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合肥市创意产业园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存量规划 |
2.1.1 存量规划的涵义 |
2.1.2 存量规划的研究范围 |
2.1.3 存量用地的更新驱动 |
2.2 创意产业园 |
2.2.1 涵义及其特征 |
2.2.2 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类型研究 |
2.2.3 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 |
2.3 .存量规划与创意产业园相结合的研究 |
2.3.1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创意产业园发展的研究 |
2.3.2 存量规划与创意产业园相结合的必要性 |
2.4 存量规划下的创意产业园设计组成要素研究 |
2.4.1 地块要素 |
2.4.2 道路要素 |
2.4.3 公共空间要素 |
2.4.4 建筑要素 |
2.4.5 环境要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合肥市创意产业园调研分析 |
3.1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合肥市创意产业园发展概况 |
3.1.1 合肥城市概况 |
3.1.2 存量规划背景下合肥市创意产业园发展机遇 |
3.1.3 存量规划背景下合肥市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 |
3.2 安商1980 创意产业园——文创办公模式 |
3.2.1 园区的开发利用 |
3.2.2 园区道路交通 |
3.2.3 园区外部空间 |
3.2.4 园区内部建筑 |
3.2.5 园区文化特色 |
3.2.6 综合评价 |
3.3 合柴1972 创意产业园(一期) ——文化展览模式 |
3.3.1 园区的开发利用 |
3.3.2 园区道路交通 |
3.3.3 园区外部空间 |
3.3.4 园区内部建筑 |
3.3.5 园区文化特色 |
3.3.6 综合评价 |
3.4 恒通文化产业园(一期)——文旅商业模式 |
3.4.1 园区的开发利用 |
3.4.2 园区道路交通 |
3.4.3 园区外部空间 |
3.4.4 园区内部建筑 |
3.4.5 园区文化特色 |
3.4.6 综合评价 |
3.5 存量规划背景下合肥市创意产业园存在的问题 |
3.5.1 土地利用方面 |
3.5.2 道路交通方面 |
3.5.3 公共空间方面 |
3.5.4 建筑形象方面 |
3.5.5 文化氛围方面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合肥市创意产业园设计策略 |
4.1 存量规划下的创意产业园设计原则 |
4.1.1 整体性原则 |
4.1.2 多元性原则 |
4.1.3 地域性原则 |
4.2 地块的开发利用策略 |
4.2.1 开发模式确定 |
4.2.2 土地综合使用 |
4.2.3 开发强度控制 |
4.3 公共空间的活力创造策略 |
4.3.1 公共景观环境营造 |
4.3.2 优质空间场景打造 |
4.3.3 触媒活动驱动 |
4.4 道路的交通组织策略 |
4.4.1 多样化交通系统建立 |
4.4.2 立体化步行系统构建 |
4.5 建筑形象的更新改造策略 |
4.5.1 建筑肌理织补 |
4.5.2 建筑更新方式确定 |
4.6 非物质环境营建策略 |
4.6.1 集体记忆延续 |
4.6.2 创意氛围营造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创意产业园设计实践探索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介绍 |
5.1.2 设计构思 |
5.2 地块的开发利用策略 |
5.2.1 开发模式选择 |
5.2.2 开发强度拟定 |
5.2.3 土地综合利用 |
5.3 公共空间的活力创造策略 |
5.3.1 公共空间营造 |
5.3.2 公共景观建造 |
5.3.3 触媒活动助推 |
5.4 道路的交通组织策略 |
5.4.1 多样化交通系统建构 |
5.4.2 立体化步行系统创建 |
5.5 建筑形象的更新改造策略 |
5.5.1 建筑肌理融合 |
5.5.2 建筑更新方式明确 |
5.6 非物质环境营建策略 |
5.6.1 集体记忆传承 |
5.6.2 创意氛围塑造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创意产业园问卷调研一 |
附录 B 创意产业园问卷调研二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王一亭花鸟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关于王一亭花鸟画研究的现状 |
一 关于王一亭生平的研究 |
二 关于王一亭交游的研究 |
三 关于王一亭绘画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目前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视角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视角 |
第一章 “博涉”之“博”——王一亭绘画的取法与师承 |
第一节 王一亭绘画的早期蒙养 |
一 家庭书画氛围的影响 |
二 晚清金石学的余绪 |
三 王一亭早期花鸟画的师承 |
第二节 王一亭与“海上画派” |
一 拜师任伯年与徐小沧 |
二 与吴昌硕的师友情缘 |
三 王一亭对海派风格的继承 |
四 王一亭在海上画派中的位置 |
五 王画吴题:采访中对相关问题的再认识 |
第二章 中西共鉴——王一亭绘画的积学与互融 |
第一节 王一亭对西方绘画理念的接受 |
一 对景写生观念的理解 |
二 油画的新尝试 |
三 王一亭花鸟画中西方绘画观念自然生成 |
第二节 东方传统艺术门类的融通与互补 |
一 诗、书、画、印的审美综合 |
二 笔墨与程式的互衬 |
第三节 中国画科的边界与交融 |
一 山水、花鸟、人物的边界 |
二 以线塑形的艺术主张与实践 |
第三章 “博涉”到“精取”之变的内外因 |
第一节 王一亭花鸟画转变的形式 |
一 从“小写意”到“大写意” |
二 笔法转变的契机与表现 |
第二节 文化认同——艺术观念转变的内因 |
一 王一亭绘画思想承变的境遇 |
二 文化认同的自律性 |
第三节 环境、条件与个人抉择的外因 |
一 民国时期海上画坛和美术教育的赞助人 |
二 绘画风格的继承与个性化推进 |
三 民间审美文化的借鉴与再创造 |
第四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新变 |
第一节 题材的扩展 |
一 从生活到画面 |
二 绘画题材扩展的表现 |
三 笔墨与题材的适应调和 |
第二节 笔墨语言的创新 |
一 水、色、墨破染与勾勒技巧的分期演进 |
二 色彩语言的融合发展 |
三 个性化的构图手法 |
四 笔墨程式的突破 |
第三节 中西绘画融合的拓展 |
一 西洋造型手法的吸收 |
二 背景渲染与光色意识 |
第五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意义 |
第一节 境界高远:人文精神的体现 |
一、题材的范围 |
二 主题的提炼 |
三 寓意与象征 |
第二节 画为心声:悲悯情怀的表现 |
一 从生活体验到笔墨转换 |
二、悲悯情怀与精神寄托 |
第三节 孑然独立:王一亭绘画的意义与回响 |
一 王一亭花鸟画的时代内涵 |
二 时代审美观视野下王一亭花鸟画的格调 |
三 王一亭花鸟画的现代性与当代意义 |
四 王一亭花鸟画的价值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一亭现存作品图录 |
附录二 访谈资料汇总 |
附录三 笔者考察王一亭故居影像资料 |
附录四 王一亭常用印索引 |
附录五 吴昌硕曾孙吴越先生提供影印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马蒂斯》的“莫斯科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中的“莫斯科文本” |
第一节 18、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莫斯科文本” |
第二节 20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莫斯科文本” |
一、侨民作家笔下的“莫斯科文本” |
二、苏联作家笔下的“莫斯科文本” |
第三节 21 世纪初期俄罗斯文学的“莫斯科文本”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蒂斯》中的莫斯科神话体系 |
第一节 末世论神话的演变 |
第二节 “基捷日城”和“第二巴比伦” |
一、“基捷日城” |
二、“第二巴比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蒂斯》中莫斯科城市空间地理形象 |
第一节 地铁 |
第二节 火车站 |
第三节 街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蒂斯》中莫斯科时空下的流浪汉形象 |
第一节 孤独的精神流浪汉——科罗廖夫 |
第二节 流浪的“乞儿”——瓦佳和娜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当代城市建筑学中“大”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的确立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提出问题 |
1.2 文献综述及分析 |
1.2.1 对数量与规模的研究 |
1.2.2 对昂格尔斯与“大形”的研究 |
1.2.3 对库哈斯与“大”的研究 |
1.2.4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的内容、意义、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研究的方法 |
1.3.4 创新点 |
第二章 “数量与规模”问题的应对:CIAM以来的实践 |
2.1 CIAM对“数量与规模”问题的处理 |
2.1.1 最低生存住宅 |
2.1.2 建筑的合理性 |
2.1.3 功能城市 |
2.2 十次小组对“数量与规模”问题的处理 |
2.2.1 1950至1960年代的“数量与规模” |
2.2.2 十次小组的四种应对方法 |
2.2.3 赋予结构与应对变化 |
2.3 巨构与技术乌托邦 |
2.3.1 巨构运动的兴起 |
2.3.2 日本新陈代谢运动 |
2.3.3 技术乌托邦的理想 |
2.3.4 巨构的批判 |
2.4 桢文彦与群造型 |
2.4.1 集合形态 |
2.4.2 群造型 |
2.4.3 意义与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形”与城市建筑群 |
3.1 作为观念的“大形”(一):历史与背景 |
3.1.1 1960年代初的昂格尔斯 |
3.1.2 在柏林工大的教学 |
3.1.3 与柯林·罗的共事 |
3.2 作为观念的“大形”(二):形式与观念 |
3.2.1 对数量问题的回应 |
3.2.2 整体观念下的“大形” |
3.2.3 片段与整体 |
3.2.4 差异与协同 |
3.2.5 变化与稳定 |
3.3 作为方法的“大形”(一):准则与分类 |
3.3.1 实践“大形”的准则与分类 |
3.3.2 以“形”应对的策略 |
3.3.3 主题模式的思考 |
3.3.4 两种特殊的类型 |
3.4 作为方法的“大形”(二):应对建筑群 |
3.4.1 连接模式 |
3.4.2 图形模式 |
3.5 作为方法的“大形”(三):应对城市 |
3.5.1 城市实践的困境 |
3.5.2 城市区域论 |
3.5.3 辩证城市 |
3.5.4 无尺度模式:城市中的城市 |
3.5.5 街区建筑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与城市建筑单体 |
4.1 作为观念的“大”(一):历史与背景 |
4.1.1 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的库哈斯 |
4.1.2 库哈斯的柏林之旅 |
4.1.3 与昂格尔斯的合作 |
4.2 作为观念的“大”(二):形式与观念 |
4.2.1 针与球 |
4.2.2 摩天楼的定义 |
4.2.3 分区法 |
4.2.4 拥挤的双重性 |
4.2.5 作为一种特殊的原型 |
4.3 作为方法的“大”(一):内外的分离 |
4.3.1 非确定性的挑战 |
4.3.2 脑叶切除术 |
4.3.3 作为设计策略的内外分离 |
4.3.4 以分离面对奇观社会 |
4.4 作为方法的“大”(二):垂直的分裂 |
4.4.1 水平楼板 |
4.4.2 电梯理论 |
4.4.3 作为设计策略的垂直分裂 |
4.4.4 无差异形式中的随机与自由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大”之于城市建筑学的意义 |
5.2 观念与方法论:“大形”与“大” |
5.3 现实问题: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6)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重点难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六)创新之处 |
一、科学精神概述 |
(一)科学与科学精神 |
1.科学 |
2.科学精神 |
(二)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
1.实事求是精神 |
2.理性批判精神 |
3.创新超越精神 |
4.追求真理精神 |
5.奉献合作精神 |
(三)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 |
1.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
2.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
3.有利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 |
4.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目标实现 |
5.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二、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一)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现状分析 |
1.大学生科学精神的问卷调查结果 |
2.大学生科学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 |
3.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二)大学生科学精神存在问题的原因 |
1.部分大学生未树立正确世界观 |
2.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锻炼 |
3.部分学校培育途径传统单一 |
4.个别教师缺乏对科学精神重要性的认识 |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路径探索 |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强化科学精神教学 |
1.强化“原理”课的科学精神教学 |
2.强化“概论”课的科学精神教学 |
3.强化“纲要”课的科学精神教学 |
4.强化“基础”课的科学精神教学 |
5.强化“形势与政策”课的科学精神教学 |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中强化科学精神培育 |
1.在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中强化科学精神培育 |
2.在校园文化教育实践中强化科学精神培育 |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科学精神培育 |
4.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科学精神培育 |
(三)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多方联动 |
1.发挥其他课程的教书育人作用 |
2.发挥管理人员的管理育人作用 |
3.发挥服务人员的服务育人作用 |
(四)营造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 |
1.进一步推进科普工作 |
2.提高科学精神培育的认识 |
3.加强包含科学精神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 |
4.完善包括科学精神内容的考核评价机制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彝族毕摩文献《措诺祭》中的巫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措诺祭》概况 |
第一节 内容简述 |
一、内容概要 |
二、内容性质 |
第二节 驱咒原因 |
一、肮脏和污染——排斥 |
二、清除肮脏和污染——仪式 |
第三节 驱咒手段 |
一、驱咒对象 |
二、驱咒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措诺祭》中巫文化内涵解读 |
第一节 具有巫文化性质的彝族信仰文化 |
一、祖灵神祗信仰 |
二、英雄神人崇拜 |
三、生殖崇拜 |
第二节 具有巫文化性质的彝族禁忌文化 |
一、神灵禁忌 |
二、性禁忌 |
三、牺牲禁忌 |
第三节 具有巫文化性质的语言文化 |
一、巫术咒语——通往神界的媒介 |
二、咒语的威力——巫术力量的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措诺祭》看彝族巫文化的功能 |
第一节 巫术神话与巫文化的信仰功能 |
一、证明巫术的信仰 |
二、指挥巫术的行为 |
第二节 巫术仪式与巫文化的心理医疗功能 |
一、情绪宣泄 |
二、积极的心理暗示 |
三、慰藉心灵并获得安全感 |
四、言语解释 |
第三节 巫术禁忌与巫文化趋利避害的功能 |
一、趋利避害 |
二、自我约束 |
第四节 巫文化的启示 |
一、坚守心灵的光——信仰 |
二、树立趋吉避祸的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的开放空间活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引入 |
2.1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的基础研究 |
2.1.1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的概念 |
2.1.2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的类型 |
2.1.3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的价值 |
2.2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的基础研究 |
2.2.1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的概念 |
2.2.2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的类型 |
2.2.3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的特征 |
2.2.4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的功能 |
2.2.5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的改造手法 |
2.3 空间活力场理论的引入 |
2.3.1 空间活力的概念 |
2.3.2 空间活力场的内涵 |
2.3.3 空间活力场的构成 |
2.3.4 应用空间活力场理论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的开放空间活力场构成分析 |
3.1 活力场主体:人 |
3.1.1 使用人群构成 |
3.1.2 使用人群行为特征 |
3.2 活力场环境构成:空间环境 |
3.2.1 交通组织 |
3.2.2 建筑与空间形态 |
3.2.3 景观环境 |
3.2.4 附属设施 |
3.2.5 管理服务 |
3.2.6 文化氛围 |
3.3 活力场活力表征:行为活动 |
3.3.1 行为活动类型 |
3.3.2 行为活动分布 |
3.3.3 行为活动持续时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的开放空间活力场调研分析 |
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1 研究框架 |
4.1.2 调研对象选取 |
4.1.3 调研的内容与方法 |
4.1.4 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
4.2 上海三邻桥开放空间活力场调研分析 |
4.2.1 园区概况 |
4.2.2 使用人群分析 |
4.2.3 环境构成分析 |
4.2.4 活力表征分析 |
4.2.5 调研分析总结 |
4.3 合肥长江180开放空间活力场调研分析 |
4.3.1 园区概况 |
4.3.2 使用人群分析 |
4.3.3 环境构成分析 |
4.3.4 活力表征分析 |
4.3.5 调研分析总结 |
4.4 案例开放空间活力场比较分析 |
4.4.1 使用人群比较分析 |
4.4.2 环境构成比较分析 |
4.4.3 活力表征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的开放空间活力场提升策略 |
5.1 交通组织提升策略 |
5.1.1 提升外部交通可达性 |
5.1.2 提升内部交通易达性 |
5.1.3 完善停车系统 |
5.2 建筑与空间形态提升策略 |
5.2.1 利用空置用地,营造多元开放空间 |
5.2.2 把握形态尺度,提升开放空间舒适性 |
5.2.3 结合功能业态,注重建筑立面设计 |
5.2.4 突出创意主题,协调整体风貌 |
5.3 景观环境提升策略 |
5.3.1 增加景观层次感,提高环境美观度 |
5.3.2 注重景观时态性,保持环境整洁度 |
5.4 附属设施提升策略 |
5.4.1 功能设施多样化设计 |
5.4.2 休息设施人性化设计 |
5.4.3 信息设施可识别化设计 |
5.4.4 观赏设施趣味化设计 |
5.5 管理服务提升策略 |
5.5.1 优化管理层服务 |
5.5.2 保障整体安全性 |
5.6 文化氛围提升策略 |
5.6.1 烘托文化艺术氛围,突出整体特色 |
5.6.2 激发多样性活动,增强文化体验感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使用人群调查问卷 |
附录2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满意度评价因子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3 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开放空间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共通形式语言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宋代词人与绘画的关系密不可分 |
1.1.2 宋代文人擅长绘画并提出书画美学 |
1.1.3 宋代院体画的发展出现了“野逸”的趋势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流程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流程 |
2 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美学思想的共通性 |
2.1 “韵”与“逸品”在美学思想中的相互渗透 |
2.1.1 澹---淡泊无华与气质胸襟 |
2.1.2 简---简古朴素与个性自由 |
2.1.3 真---风格写实与反应生活 |
3 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形式语言的共通性 |
3.1 艺术表现形态的共通性 |
3.1.1 情景交融,借物传情 |
3.1.2 动静对立,平衡统一 |
3.1.3 现实景象引发艺术联想 |
3.2 艺术技法的共通性 |
3.2.1 构图共通性 |
(1)拓展空间,延伸视野 |
(2)丰富空间层次 |
(3)引发视觉联想 |
3.2.2 用笔的共通性 |
(1)点出自然的真情与醒目 |
(2)点出自然的赞美与豁达的胸襟 |
(3)染出淡然恬静的人生观 |
(4)染出真切朴质的野趣 |
3.2.3 设色的共通性 |
(1)跨越时空空间 |
(2)营造时节氛围 |
4 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共通的形式语言应用于当代绘画创作 |
4.1 创作计划 |
4.1.1 创作目的 |
4.1.2 创作理论依据 |
4.1.3 创作内容 |
4.2 实验过程 |
4.3 创作分析 |
4.3.1 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创作美学思想的共通性在绘画中的实践分析 |
4.3.2 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创作实践的共通性在绘画中的实践分析 |
5 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共通形式语言的应用与创作对绘画的影响 |
5.1 为当代绘画创作提供新的思考思路 |
5.2 在绘画中融入诗词的美学意境,提升画面效果的美感 |
5.3 实践上的可操作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徽宗绘画创作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内苑寒梅欲放春”——身份制度的困境 |
一、身份的转变 |
二、制度的约束 |
第二节 “君王笔下春风生”——文化氛围的熏陶 |
一、“右文”的文化政策 |
二、“人文”的文化精神 |
三、“文玩”的文化心态 |
第三节 “独向城西寻隐君”——交游雅集的影响 |
一、端王的交游 |
二、皇帝的雅集 |
第二章 宋徽宗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 |
第一节 “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困惑 |
一、“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形成原因 |
二、“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重新解读 |
第二节 文献记载作品的统计归类 |
一、作品统计 |
二、题材归类 |
第三节 现存传世作品的甄选分析 |
一、作品甄选 |
二、风格分析 |
第三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架构 |
第一节 生命之美——审美本质观 |
一、怡情适性 |
二、生命求真 |
第二节 和谐之美——审美功能观 |
一、宣功颂德 |
二、伦理教化 |
三、粉饰天下 |
四、政治隐喻 |
第三节 理趣之美——审美创作观 |
一、格物穷理 |
二、格法明理 |
第四节 诗意之美——审美境界观 |
一、“与诗人相表里” |
二、“得诗人之清丽” |
第四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文化成因 |
第一节 二元的哲思体悟 |
一、“格物致知”的理学 |
二、“道法自然”的道教 |
第二节 人文的审美情趣 |
一、“皇家富贵”的画院传统 |
二、“文墨涵濡”的学术精神 |
第五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 |
第一节 艺术精神的引领 |
一、凸显:生命精神 |
二、弘扬:家国情怀 |
第二节 美术教育的借鉴 |
一、谨严:办学之道 |
二、性灵:为艺之源 |
第三节 绘画创作的启迪 |
一、继承:文化基因 |
二、构建:时代范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记载的宋徽宗绘画作品 |
附录二 宋徽宗的御笔画和御题画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出版的论文和着作 |
后记 |
四、“创新”使昂立充满生机和活力(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宁尚明.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合肥市创意产业园设计策略研究[D]. 郑志成.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王一亭花鸟画研究[D]. 王忠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马蒂斯》的“莫斯科文本”研究[D]. 干雨.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当代城市建筑学中“大”的理论与方法[D]. 朱昊昊. 东南大学, 2020
- [6]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研究[D]. 王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彝族毕摩文献《措诺祭》中的巫文化研究[D]. 李秀英.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8]旧厂区改建型创意园区的开放空间活力场研究[D]. 张译文.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9]苏轼词与宋代院体“野逸”画共通形式语言的研究与应用[D]. 焦娇.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10]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叶晓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