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当代文学简答练习题(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茹[1](2021)在《国际中文文化教材对比研究 ——以《中国概况》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童逸星[2](2021)在《王版、程版、宁版《中国概况》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概况》教材是一款比较全面介绍中国基础文化知识的书籍,留学生通过对该教材的学习,可以对中国的文化以及国情有较为基础、全面的了解。《中国概况》教材编写质量的好坏影响着留学生学习质量,因此,对《中国概况》教材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王顺洪教授于2015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修订再版的《中国概况》、程爱民教授于2018年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概况》和宁继鸣教授于2018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修订再版的《中国概况》为研究对象,对这三套教材进行对比,分析这三套教材在编写方面的优缺点,并对今后中国概况类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建议。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概述了前人对文化的定义、文化内容的分类、对外汉语文化教材与教材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与说明。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正文内容。第二章是对三套教材编排体例和板式设计的对比;第三章从教学内容、词汇、练习三方面对三套教材的教材内容展开对比;第四章根据对三套教材的对比,设计了调查问卷对留学生与教师进行了调查访谈,并根据调查访谈的内容进行了对比;第五章根据对比的结果以及调查访谈的结果对中国概况类教材的编写提出了编写建议。最后是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莫婷[3](2021)在《高中语文古代人物传记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代人物传记以真实性为首要原则,所塑造的传主能从正面给人以激励,从反面发人以深醒,因而在教材中有大量选文。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后,古代人物传记受到了高考语文命题者的青睐。上述现象说明该文体在高中语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一线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鉴于此,本文从中学语文的整体性出发,抓住学生学习规律,结合古代人物传记的文体知识以及比较文学理论,提出了改进策略与措施。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启动后,陆续有省市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但该版本的教材目前处于推行阶段,并未全面投入使用。而且在试行期间,选文还会有相应调整,因而本文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本论文由两大部分构成。首先是绪论部分,明确了研究意义、现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二大部分为正文,概述如下:第一章以统计与分析为主。首先是对教材中古代人物传记的入选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了选文的特征,指出了该文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后统计了高考语文古代人物传记的选文以及考题情况,从选文出处、篇幅、传记类型以及传主的身份、事迹等角度分析了选文特点,从题型、题量以及考查形式等方面分析了考题情况。并根据统计数据与分析结果,对以后高中古代传记的考查作出了预测。第二章开展了问卷调查。分别走访、调查了目前高中语文古代人物传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根据调查数据以及一线走访的结果,指出了因教师教学方式欠妥、学生学习方法欠佳、教学评价死板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学生学习古代人物传记之后或是“高分低能”,或是“低分低能”的现状。第三章根据前两章的统计与分析,在兼顾传记文体真实性、功利性、形象化以及模式化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古代人物传记教学案例,从横向教学的角度上提出了“一、打破教材堡垒,连接必修与选修;二、走出单篇教学,开展任务群阅读;三、跳出史论模式,进行同类比较阅读;四、注重迁移训练,让课堂回归生活”的拓展与比较。从纵向教学的维度指出了在系统教学中应关注到“一、古代人物传记的历时性;二、初高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三、课堂推进的逻辑性”的改进思考。
张蓬[4](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郑欣怡[5](2020)在《对外汉语教材中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编排及其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汉语作为一种量词型语言,量词在各种交际场合中频繁使用。量词与数量短语可以通过重叠组成新的形式,产生新的语法意义。这种极具汉语特色的语言形式时常会让第二语言习得者感到困扰,特别是对一些母语中没有量词或者量词表达不丰富的留学生来说习得难度非常大。为了让第二语言习得者更好地掌握量词与数量短语的重叠形式,本文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以北京语言大学HSK语料库为主要语料来源,以语料库中出现的量词与数量短语的重叠形式为研究对象,针对语料库中出现的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形式的使用频次和偏误频数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偏误频数推测出量词习得的难易程度。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首先从教材本身出发,调查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在现有四套教材中的编写情况。然后分析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不同形式在教材中的出现顺序、分布特点和占比情况,为了使研究更为全面,我们将语言点的讲解和练习的设置也纳入分析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在语料库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对量词重叠式的编排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最后以集合式教学法和情景式教学法为指导,设计一套适合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的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笔者从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的理论意义、研究的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选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文献分析法概述了国内外对量词重叠在对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现状,指出研究取得的成绩,并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二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量词与数量短语及其重叠式的分类情况,分析了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文章指出,量词的分类大体可分为“两分法”和“多分法.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的基本形式则分为四种“AA”式、“一AA”式、“一A一A”式和“一 A又一 A”式;其语法意义可以分为三类:遍称、多量、连续;句法功能可以概括为扩充和限制两个方向。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汉语教程》、《发展汉语》、《成功之路》、《博雅汉语》四套教材中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的编排特点,对比分析了它们在不同体例教材中的出现频次、出现方式以及语言点讲解和练习设置的相关问题。目前教材中存在着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复现频率低,讲解不完善和练习编排数量少等问题。第四章以偏误分析理论为基础,收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的具体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形式在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整理具体它们的偏误率情况,概括出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形式的五种偏误类型,并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确定了学习中难度较大的形式。第五章笔者基于对教材和偏误的考察,指出教材在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式编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一语言点从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与教学建议。教材编写改进措施涉及语言点编排角度、语法注释建议和练习编排三个环节。教师教学的建议又可细分为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具体的教学设计两个部分。第六章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全文的主要观点与基本结论。提出研究地创新之处,总结不足之处。
谭霆锵[6](2020)在《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以高中人教版教材为中心》文中指出阅读教学历来提倡针对作品的完整阅读。缘于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整本书的阅读一般都只能安排在课外阅读中进行,作为扩充学生阅读量的阅读手段。2017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概念,将整本书阅读落实到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当中。整本书阅读作为一个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新概念,在具体落实的有效性与教学价值方面仍存在商榷的空间。且在以考试制度衡量学生学业能力的教育情境下,整本书阅读与现行的阅读考试评价标准有许多相互契合之处,值得深入探讨。本论文采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理念、学习任务群理念等,观照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学状况及其教学价值,再进一步结合具体作品探究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整本书阅读概念及现当代长篇小说选文情况分析。近代以来,整本书阅读的概念被逐渐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在2017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整本书阅读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落实到教学实践。但整本书阅读属于阅读形式的一种,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阅读材料才能成为有机整体。对此,本部分第三节根据语文教材中的选文统计情况,结合现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化价值,分析了实施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所在,并围绕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论述。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分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体现在其区别于单篇教学的独特教学价值当中,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应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对于教师而言,整本书阅读所具备的独创性可以带来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最后,结合当下的语文高考改革,语文考试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还可以实现对学生阅读考试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三方面共同组成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当下教育情境中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对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教学课例进行分析。依据上文对于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探究,本部分结合所选取的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案例,分析课例设计当中的优缺点、独到之处及不足。结合五个课例的情况,总结出在选取的课例当中,教师偏向于以主要人物的情节发展脉络作为教学的关键点,并围绕相关的人物情节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以及用写作形式作为阅读教学的情况总结与反馈。这些方法都有利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并提高学生的针对完整作品的阅读能力。但同时,课例中普遍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过多关注小说的文本体式问题、没有太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问题、对课程标准的结合程度不高等。第四部分,该部分重点探讨了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首先将专题教学法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围绕专题教学的方式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设计。然后,以巴金的《家》为例,进行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程设计。在《家》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中共分为四个专题:首先是泛读文本,大致梳理出主要人物在作品中的情节线发展;其次是共同整理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开展相应的讨论;随后在学生对于作品情节和内容有了相应了解的基础上,将各主要人物的情节线进行串联,并探讨情节线当中的交汇点,从情节交汇点中透见人物的思想和心理,对此进行总结并逐渐提炼出作品的主题;最后引导学生开展围绕《家》的相关互文阅读,从其他相关的文本中寻找理解作品主题的信息。通过四个专题的学习,以期能实现学生对于作品的情节和主题理解,并为其他现当代长篇小说作品教学提供借鉴。
李彦明[7](2020)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的叙事研究 ——以昆明市盘龙区HC第一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阅读能够为学生学习、生活、思考、品德修养的方方面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成长和终身学习起到奠基性、支撑性作用。本研究运用教育叙事法,将研究视角聚焦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选择任教的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七个来源于实践的事例还原了学生真实的课外阅读状态,描绘了学生真实的阅读场景。论文的创新之处是将视角对准了学生个体,区别于以往面向学生群体的研究视角,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从方法、时空、关系三个维度论述了低起点现实困境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的路径。通过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的叙事研究,得出结论: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基础和工具。课外阅读与教育教学、学生成长、学习习惯是一体互融,互相促进与制约的关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语文教师应建立课外阅读的整体思维和课程意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指引、督促检查是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目标的关键。教师的引导、父母的培养、同伴的影响是学生形成课外阅读认知内驱力的三个主要的、重要的外部刺激因素。习惯是基础,兴趣是动力。课外阅读的低起点一定程度上会制约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造成对课外阅读认识上的偏狭,但却无碍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语文教师运用合适的方法、有趣的书籍、适当的督促,是能够培养起学生对课外阅读浓厚的兴趣的。有适读的书、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有适宜阅读的环境和氛围是阅读开始的三个必要物质条件。
杨岚[8](2020)在《香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以《中国语文新编》为例》文中认为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陆港地区的交流日益密切,为了响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香港于2005年开始推动新课程改革,于09年正式在高中学段施行。自此,陆港两地的学制正式统一,增强了教育黏着力,也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本文以香港新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为基础,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考试评估模式的研究,对于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对教科书中以人文主题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分析,并且研究其如何进行点对点考试评估,最终形成研究成果。找到这种以能力组元的教育模式之优缺点以及对大陆地区进行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绪论简述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创新性,研究方法和相关的研究综述。第一章香港语文课程概况研究语文课程,首要研究其构建框架,本章围绕香港《中学中国语文科课程指引》、学制、课程、教材制度进行展开,期望对香港的中学语文课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理论依据。第二章香港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关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设计本章通过对香港教育图书公司编写出版的《新高中中国语文》教科书进行研究,从编写方针、单元构成、组元方式入手,分析教科书如何以人文主题为框架,以读写听说能力为构成,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第三章香港高中公开评估通过对中学文凭考试(相当于大陆高考)的研究,分析其如何将公开考试和校本评核相结合,进行学生能力的评估。第四章总结与启示香港的教学模式有何优缺点,这种以能力来进行教学、评估的方法成效如何,给我们的课程改革有何种启示。
林瑞琪(Lim Anna Rui Qi)[9](2019)在《马来西亚董教总版高中《华文》与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除中国内地及港澳台之外,马来西亚拥有最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及学习环境。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专,马来西亚都有以华文为教育媒介的学校。19世纪初,华文教育就以私塾的形式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出现。在80年代,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简称为董教总)出版了第一套华文教材。但随着时代、社会的改变,中国与马来西亚都经历过了一场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最主要的体现就在教科书上。由于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马来西亚华人在编排教科书的同时会加入一些本地化的题材,让当地学生学习时更能感同身受。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及教育改革模式下,造成两国的中文教科书颇有差异。本论文通过比较马来西亚董教总版的高中《华文》六册(2011-2014年出版)及中国人教版高中《语文》五册(2004-2007年出版)的编排及内容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总结此研究的比较结果,揭示两套教科书的优缺点,可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借鉴,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科书在课文编排及内容上提供一些建议,从中也能使中国更加了解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及使用的教科书。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合而成,第一部分为绪论,讲述选题意义及其背景,以让读者先了解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第二部分是针对两套教科书的编排结构进行分析与比较,一套教科书的结构是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方向及学习效果的,因此对比两套教科书的编排结构从中了解其教学目的与方向;第三部分则是进行两套教科书的内容系统比较,即课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从中发现即使内容设置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在细节的处理上还是存有相异之处的;第四部分为两套教科书之间差异的总结,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异制定成问卷,并对马来西亚当地华文教师进行此问卷调查及采访,再根据问卷调查及采访的结果提供董教总版高中《华文》一些修改建议以帮助其能再次改进;最后一部分则为一个整体研究的结语。
刘怡凡[10](2019)在《中国概况类教材对比》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概况”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一门特殊课程,是帮助外国留学生在华生活时,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尽可能地融入中国的生活的课程。2017年6月,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公布的第42号令《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中第三章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了“汉语和中国概况应当作为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由此,进一步确定了“中国概况”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怎样的教材才能达到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对目前的概况类教材研究做出总结概述。包括已发表的期刊文章和对比不同概况类教材的硕士论文。第二章将王顺洪《中国概况》的第三版和第四版,从编排体例、内容选取、拼音注释、插图表格、习题设计和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对比,总结编者在改版时对教材做出的改动。第三章将宁继鸣《中国概况》的第1版和第2版从编排体例、内容选取、拼音注释、插图表格、习题设计和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教材对比分析,总结近年来其教材的变化。第四章将王顺洪《中国概况》和宁继鸣《中国概况》最新版进行对比,总结目前概况类教材的优缺点。第五章以美国AP汉语为切入点,分析国内概况教材的不足并从编写理念、内容选取、习题设计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教材,结合AP汉语课程,从其教学理念和教材编写等方面出发,总结借鉴其优点,并尝试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试图帮助日后概况类教材的编写更符合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且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
二、中国当代文学简答练习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当代文学简答练习题(论文提纲范文)
(2)王版、程版、宁版《中国概况》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外汉语文化内容研究 |
1.2.2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 |
1.2.3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研究 |
1.3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王版、程版、宁版《中国概况》的编排体例和版式设计对比 |
2.1 三套教材编排体例对比 |
2.1.1 三套教材整体编排结构对比 |
2.1.2 三套教材单章编排结构对比 |
2.2 三套教材板式设计对比 |
2.2.1 三套教材图表对比 |
2.2.2 三套教材版面设计对比 |
2.3 小结 |
第三章 王版、程版、宁版《中国概况》的教学内容对比 |
3.1 三套教材的课文内容对比 |
3.1.1 三套教材的章节选材对比 |
3.1.2 三套教材共选题材的内容对比 |
3.2 三套教材的词汇对比 |
3.2.1 三套教材的词汇编排方式对比 |
3.2.2 三套教材的词汇量对比 |
3.2.3 三套教材的词汇释义对比 |
3.2.4 三套教材的生词难度对比 |
3.3 三套教材练习对比 |
3.3.1 三套教材练习题型对比 |
3.3.2 三套教材练习题量对比 |
3.3.3 三套教材的练习内容对比 |
3.4 小结 |
第四章 对中国概况类教材相关内容的师生调查访谈与分析 |
4.1 对留学生问卷的调查与分析 |
4.1.1 留学生调查问卷的构成 |
4.1.2 对留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 |
4.2 对教师的调查访谈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概况》教材的编写建议 |
5.1 编写理念 |
5.1.1 加强时代性 |
5.1.2 具有针对性 |
5.1.3 全面展示与重点突出 |
5.1.4 增强趣味性 |
5.2 编排方式 |
5.3 教材内容 |
5.3.1 课文内容 |
5.3.2 词汇 |
5.3.3 练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高中语文古代人物传记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古代人物传记教材与考试统计分析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人物传记统计与分析 |
一、分布统计 |
二、编写特点 |
第二节 高考试卷统计与分析 |
一、选文统计与分析 |
二、试题统计与分析 |
第二章 古代人物传记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的基本情况 |
一、教师问卷数据统计 |
二、学生问卷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古代人物传记教学现状与分析 |
一、研究能力薄弱 |
二、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
三、教学模式单一 |
四、学生探究能力较弱 |
五、评价灵活性不足 |
第三章 古代人物传记教学改进策略与措施 |
第一节 古代人物传记文体特点及其教学总要求 |
一、文体特点 |
二、教学要求 |
第二节 横向拓展和比较 |
一、打破教材堡垒,连接必修与选修 |
二、走出单篇教学,开展任务群阅读 |
三、跳出史论模式,进行同类比较阅读 |
四、注重迁移训练,让课堂回归生活 |
第三节 纵向的系统教学 |
一、古代人物传记的历时性比较 |
二、初高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
三、课堂推进的逻辑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0—2020 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古代人物传记选文及考题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2010—2020 年高考语文古代人物传记传主身份统计表 |
附录三 高中语文古代人物传记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四 高中语文古代人物传记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五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
致谢 |
(4)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
三、从“文学”到“文章” |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
一、符合选文标准 |
二、具有教学价值 |
三、文化斗争需要 |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
后记 |
(5)对外汉语教材中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编排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回顾与评价 |
1.4.1 量词与量词短语的本体研究 |
1.4.2 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研究 |
1.4.3 量词与数量短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1.4.4 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1.4.5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二章 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句法、语义特点 |
2.1 量词的分类 |
2.1.1 学界的分类 |
2.1.2 本文的分类 |
2.2 量词与量词短语的重叠式 |
2.2.1 “AA”式 |
2.2.2 “一AA”式 |
2.2.3 “一A一A”式 |
2.2.4 “一A又一A”式 |
2.3 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句法功能与语法意义 |
2.3.1 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句法功能 |
2.3.2 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语法意义 |
第三章 教材中的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 |
3.1 四本教材中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现象概述 |
3.1.1 教材中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数量对比 |
3.1.2 教材中量词重叠的等级对比 |
3.2 《汉语教程》中的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 |
3.2.1 《汉语教程》中重叠式的分布 |
3.2.2 《汉语教程》中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式的讲解 |
3.2.3 《汉语教程》中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式的练习设置 |
3.3 《发展汉语》中的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 |
3.3.1 《发展汉语》中重叠式的分布情况 |
3.3.2 《发展汉语》中重叠式的语法点讲解 |
3.3.3 《发展汉语》中重叠式的练习设置 |
3.4 《成功之路》中的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式 |
3.4.1 《成功之路》重叠分布情况 |
3.4.2 《成功之路》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语法点讲解 |
3.4.3 《成功之路》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形式的练习设置 |
3.5 《博雅汉语》中的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式 |
3.5.1 《博雅汉语》重叠分布情况 |
3.5.2 《博雅汉语》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语法点讲解 |
3.6 小结 |
第四章 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偏误分析 |
4.1 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偏误 |
4.2 偏误成因分析 |
4.3 量词和数量短语重叠的习得难易度 |
4.4 小结 |
第五章 教材改进措施与教学建议 |
5.1 教材编写改进措施 |
5.1.1 语言点的编排 |
5.1.2 语法的注释 |
5.1.3 练习的设置 |
5.2 教学方面的建议 |
5.2.1 对教师的建议 |
5.2.2 教学方法的建议 |
5.2.3 教学设计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 |
6.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以高中人教版教材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教版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内涵及现当代长篇小说选文概况分析 |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的概念 |
一、整本书阅读的内涵 |
二、整本书阅读在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 |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定义及其价值 |
一、课程目标层面的定义 |
二、阅读教学实践层面的价值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当代长篇小说阅读篇目概述 |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视角下的现当代长篇小说阅读价值分析 |
三、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二章 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
第一节 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发展特点 |
一、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构成要素 |
二、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形成及影响因素 |
三、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影响 |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对语文阅读的创新性意义 |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形式的独特性 |
二、整本书阅读课程教学实施价值 |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应试能力的意义 |
一、近两年语文高考整本书阅读类题型汇总 |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对阅读考试能力的培养价值 |
第三章 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情况及问题探究 |
第一节 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例内容统计分析 |
一、以人物情节线发展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人物形象 |
二、以问题探究形式激发学生参与阅读课堂 |
三、以写作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反馈手段 |
第二节 现当代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例评析 |
一、合理小说教学内容 |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例不足之处评析 |
第四章 高中现当代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围绕专题教学概念建构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 |
一、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高中语文阅读专题教学 |
二、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实施策略 |
第二节 以《家》为例建构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设计 |
一、阅读任务专题一——泛读文本梳理人物情节线 |
二、阅读任务专题二——整理问题师生探讨 |
三、阅读任务专题三——情节线串联主题总结 |
四、阅读任务专题四——阅读延伸互文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的叙事研究 ——以昆明市盘龙区HC第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课外阅读个案研究类 |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类 |
四、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具体方法 |
第一章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低起点课外阅读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一、昆明市盘龙区HC第一小学基本情况 |
二、任教、资料收集情况 |
三、本校进城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特点 |
第二节 课外阅读低起点的现实困境 |
一、疑惑:你们为什么不读课外书? |
二、释疑:课外阅读低起点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辩思:课外阅读低起点对课外阅读习惯与兴趣培养的影响 |
一、课外阅读低起点制约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
二、课外阅读低起点无碍课外阅读兴趣的养成 |
第二章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图景 |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图景——方法之维 |
一、故事一“逼”着我们看课外书:适当的督促是培养阅读习惯的“紧箍咒” |
二、故事二“这一本书就像阅读钥匙”:感兴趣的书籍是唤起阅读兴趣的“催化剂” |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图景——时空之维 |
一、故事一“现在我要扑去书海里”:着力于阅读的当下,着眼于未来 |
二、故事二“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是我最美好的事”:阅读氛围与环境营造的重要性 |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图景——关系之维 |
第三章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叙事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叙事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核心素养下的随迁子女课外阅读提升建议 |
一、加强随迁子女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
二、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多渠道共同努力协同推动 |
第三节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实践反思 |
一、阅读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
二、阅读实践中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学高段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香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以《中国语文新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阐释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香港高中语文课程概况 |
第一节 香港中学语文课程指引 |
第二节 香港的学制、课程以及教材制度 |
第三节 香港的教材制度 |
第四节 关于香港语文课程的评述 |
第二章 香港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关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设计 |
第一节 教材的结构框架与编排体系 |
第二节 阅读与写作范畴 |
第三节 聆听与说话范畴 |
第四节 综合范畴 |
第五节 教科书评述 |
第三章 关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评估 |
第一节 香港考试制度概况 |
第二节 校本评核 |
第三节 公开考试 |
第四章 总结与启示 |
第一节 对于香港《中国语文新编》教科书的总结 |
第二节 对于语文课程评估模式的评价 |
第三节 对于大陆语文课程的启示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马来西亚董教总版高中《华文》与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现状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两套教科书编排结构之比较 |
第一节 董教总版《华文》编排结构的研究分析 |
一 董教总版《华文》的编排理念与原则 |
二 董教总版单元结构的特点及分析 |
第二节 人教版《语文》编排结构的研究分析 |
一 人教版《语文》的编排理念与原则 |
二 人教版单元结构的特点及分析 |
第三节 两套教科书编排结构的比较 |
一 两套教科书编排的理念与原则的比较 |
二 两套教科书单元结构及内容的比较 |
第二章 两套教科书的内容系统之比较 |
第一节 课文系统之比较 |
一 董教总版高中《华文》课文系统的编排分析 |
二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系统的编排分析 |
三 两套教科书课文系统的编排异同之处 |
第二节 助读系统之比较 |
第三节 练习系统之比较 |
一 练习系统的题目类型之比较 |
二 练习题目设计之比较 |
第三章 董教总版高中《华文》的问题讨论及建议 |
第一节 两套教科书的相同相异之处总结 |
第二节 问卷调查及采访 |
一 马来西亚留华学生访谈 |
二 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 |
第三节 对董教总版高中《华文》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董教总版高中《华文》编辑说明 |
附录B 董教总版高中《华文》目录 |
附录C 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 |
附录D 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国概况类教材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中国概况课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
二 中国概况课教材的选用对课程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王顺洪版《中国概况》第三版与第四版对比 |
第一节 王顺洪《中国概况》简介 |
一 第三版简介 |
二 第四版简介 |
第二节 第三版与第四版对比分析 |
一 编排体例 |
二 内容选取 |
三 习题设计 |
四 版面设计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宁继鸣版《中国概况》第1版与第2版对比 |
第一节 宁继鸣《中国概况》简介 |
一 第1版简介 |
二 第2版简介 |
第二节 第1版与第2版对比分析 |
一 编排体例 |
二 内容选取 |
三 习题设计 |
四 版面设计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王顺洪《中国概况》第四版与宁继鸣《中国概况》第2版对比 |
第一节 编写理念的异同 |
第二节 内容编选的异同 |
第三节 教材编写语言的使用 |
第四节 习题设计的异同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以美国AP汉语课程为视角分析国内概况教材 |
第一节 美国AP汉语课程简介 |
一 5C和3P |
二 AP汉语课程的特殊性 |
第二节 美国AP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
一 文化内容 |
二 文化比较 |
三 交际互动 |
第三节 美国AP汉语教材 |
第四节 由美国AP汉语引起的对国内概况类教材的思考 |
一 美国AP汉语和中国概况课程的区别 |
二 美国AP汉语课程对国内概况类教材编写的启发及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王顺洪《中国概况》第四版课后习题 |
附录2 宁继鸣《中国概况》第2版课后习题 |
四、中国当代文学简答练习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中文文化教材对比研究 ——以《中国概况》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为例[D]. 马雪茹.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王版、程版、宁版《中国概况》对比研究[D]. 童逸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高中语文古代人物传记教学研究[D]. 莫婷.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对外汉语教材中量词与数量短语重叠的编排及其教学研究[D]. 郑欣怡.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以高中人教版教材为中心[D]. 谭霆锵.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课外阅读的叙事研究 ——以昆明市盘龙区HC第一小学为例[D]. 李彦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香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以《中国语文新编》为例[D]. 杨岚.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马来西亚董教总版高中《华文》与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对比研究[D]. 林瑞琪(Lim Anna Rui Qi). 郑州大学, 2019(03)
- [10]中国概况类教材对比[D]. 刘怡凡.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