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健全中国的风险投资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婷[1](2021)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期,为了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在政策驱动下风险投资业获得较大的鼓舞,资本市场建设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风险投资金额为7630.94亿元,风险投资案例数为8234起。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投资市场。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提升新三板、设立科创板、完善创业板。其中,提升新三板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进“双创战略”实施有更为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为,新三板是专门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孵化平台。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是真正的中小微企业,它们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达不到上市条件,但自身又具有融资需求和发展愿望。这部分企业的数量较大,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最多的时候为2017年末达到11630家。本文认为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属于“双创战略”框架中的重要支撑内容。它们具备共同的政策目标,即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的发展。然而,学界对“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主题并未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前期学者较多地关注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而对风险投资与场外市场企业的探讨较少。前期学者较多的关注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的影响结果,而忽略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和宏观溢出效果。针对以上现实背景和研究不足,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考虑到风险投资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受资企业,它可能对整个产业或区域都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从宏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和溢出机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政策启示,为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和充分释放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提供有益的借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全球疫情尚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常态化时期。中国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业能否在更大范围普及和更高层次推进。而创新创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平台作为纽带将资本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连接起来。毋庸置疑,新三板便是这个重要的连接纽带。因此,以中小企业为切入点,探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法、数理模型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该主题。全文的逻辑思路为“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分析+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结论”。就具体章节而言,本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共分4个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研究设计;第2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3章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第4章描述了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包括3个章。其中,第5章为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第6章从微观视角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7章从宏观视角验证了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和溢出效应。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第三部分重在“解决问题”。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并引申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提出研究展望。通过研究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机制分析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治理作用机制、认证作用机制、支持作用机制对被投新三板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创业企业有信任风险投资的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人的声誉资本昂贵且失难复得,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能建立建设性的互动关系。(2)风险资本投于新三板企业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其中,竞争合作机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协作链接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当前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投入金额较小。因此,风险投资通过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的效果可能会被削弱。风险投资溢出机制有效运作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政府有适当的引导政策,市场环境存在适度的竞争,中小微企业具备吸收能力,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完善。(2)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这种正向作用并非风险投资自选择效应的结果。(2)风险投资通过改善新三板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股票流动性、外部融资能力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即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存在治理作用、认证作用和支持作用的中介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个中介效应中,股票流动性(认证作用)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说明信息效率的改善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3)进一步,还发现风险资本投资于不同特征的企业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收入增长能力、无形资产占比、治理规范性、股票流动性、股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债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负向影响。(3)宏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微观企业主体将影响放大到宏观层面而产生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是存在的(竞争合作机制存在)。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路径也是存在的(协作链接机制存在)。(2)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显着,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不显着。(3)考虑空间因素也获得相同的结论。新三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4)以上结论说明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支持,确实促进了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主导产业的演变,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但对产业整合方面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投入金额较小。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发现功能受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企业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的实现。因此,风险投资较难引导产业进行整合、关联、聚集,即现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较难发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培育和规范风险投资事业及新三板市场,形成规模的同时要具备质量,使风险投资支持新三板企业的同时,不仅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还能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释放出来。使风险投资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以上结论获得如下政策启示:(1)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和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2)风险投资机构要提升专业运作水平,积极参与被投新三板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新三板企业要摒弃只想获得资金支持,不愿接受风险投资人管理的家族企业文化观念。(3)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4)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新三板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竞争力的培养。(5)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溢出效应的发挥。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拓展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边界。首先,以往学者大多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关注风险资本的异质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则探讨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异质性对风险投资作用效果的影响。此外,风险投资的影响可能不局限于接受投资的公司,基于风险资本对新三板企业的投资,进一步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问题,并尝试性地分析空间溢出效应。补充和拓展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成果。(2)丰富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目前尚未有学者从中介效应模型角度探讨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本文把治理作用、认证作用、支持作用同时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定量角度解释风险投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基于新三板市场的独特情景,分析了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更客观地评价风险投资的作用,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3)揭示了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工作原理。溢出机制好似一个“黑箱”,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驱动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力量或规则。现有研究成果对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探讨较少。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组成产业的细胞。从企业角度切入,探讨风险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的溢出机制。并借鉴经典生物数学Lotka-Volterra模型对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进行刻画。这种尝试性的探索丰富了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
赵鑫[2](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刘明[3](2020)在《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深刻认识到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随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2016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方向。从理论上来讲,创新不仅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政府政策影响、支持和引导的结果。从现实情况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不参与创新活动,不出台创新政策。创新政策是近年来各国为促进创新发展而普遍采用的政策工具。创新政策及其相关体制机制与战略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抓手和路径,也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实现创新激励和引导的重要手段。根据新时代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在吸收借鉴其他国家通过创新政策促进创新发展成功经验基础上,对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政策进行总结,并探讨创新政策乃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与模式,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指导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以2006年中国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总结中国创新政策及其体系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及效果,进而参考借鉴典型创新型国家经验,提出完善中国创新政策的方向及提高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明晰创新政策的概念,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而明确创新政策的体系结构,有助于理解创新政策的目标、对象及不同创新政策工具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广义的创新政策是指为营造有益创新的环境,引导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激励其进行创新投入、提高创新水平与绩效,从而以创新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应对重大挑战的政策与措施的总和。其政策体系主要由六个政策集构成:创新要素政策、创新主体政策、产业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政策、创新网络政策及创新环境政策。创新政策是与创新理论及创新实践协同发展的。创新理论的迭代会驱动创新政策的演进,创新政策的演进会影响创新实践的发展,而创新实践的发展又会为理论和政策的完善提供反馈。因此,研究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发展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提炼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中国模式。中国创新政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4年为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过渡期,即以科技政策重构国家科研体系与科技体制的阶段;1995-2005年为中国创新政策的探索期,即以创新政策打通创新链、酝酿国家创新体系的阶段;2006-2015年为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期,即以创新政策建设与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2016年至今为中国创新政策的成熟期,即以创新政策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从国家层面来看,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主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以保障其有效推进。考察其是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哪类创新政策的效果更好,将为进一步提升创新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与针对性提供参考。本文对2006年以来中国创新政策对城市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对比了创新政策作用于不同类型城市与企业的效果差异,主要得出如下结论:在城市层面,创新政策的实施显着促进了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创新政策对中心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弱于非中心城市。在企业层面,创新政策的实施显着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并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创新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从产出水平来看,创新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同时,本文使用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对不同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总体而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相关政策对企业作用效果最为突出。技术开发与转让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与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效果较弱。本文还对各类创新政策作用效果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并进行了可视化处理。其结论将为我国各类创新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有益参考。另外,本文对典型创新型国家的相关创新政策进行了分析借鉴。具体而言,本文分析了美国创新战略与德国高技术战略,并对其顶层设计下的创新政策体系进行了比对和参考。其后,对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与科技金融政策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高校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作用以及政府在构建科技金融环境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本文还对日本创新政策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详述,并总结了创新政策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最后,基于对中国创新政策实践的总结与体系的梳理以及实证测度下中国创新政策有效性的结论,本文提出了中国创新政策的完善方向与对策。本文论证了创新政策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描绘了其演化与发展的轨迹,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了其作用效果。本文的结论肯定了创新政策在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并为其后续的调整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向上的参考。
李晨鸽[4](2020)在《科技金融助推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研究 ——基于供需匹配视角》文中指出我国正处在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强大的新动力支撑。科技金融作为有效促进科技发展的新动力之一,必然得到重视,但目前科技金融发展中供需不匹配导致的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影响着科技金融助力科技发展的进程。硬科技的提出恰逢这一关键时期,西安市首先提出并大力发展硬科技企业。硬科技企业属于科技企业范畴,科技金融的发展必将影响西安市硬科技企业的发展进程。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了现有科技金融相关研究,结合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实地调研结果,整理出较全面的科技金融要素体系作为研究框架,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在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对科技金融需求程度及供给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科技金融供需现状,并通过构建科技金融供需匹配模型量化分析西安市硬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供需匹配状况,以提出适宜的发展对策。首先,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界定了科技金融及硬科技的内涵,并整理出较全面的科技金融要素体系。其次,将体系细分为科技金融需求要素体系和科技金融供给要素体系,以此为基础设计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供给与需求程度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及资料分析法,从企业不同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探究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供需现状。接着,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学者的供需匹配模型构建出科技金融供需匹配模型,计算西安市不同生命周期硬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供需匹配度,量化分析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目前科技金融助推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中,科技金融现有供给与硬科技企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现象明显,在政府的科技人才、相关政策及专项资金扶持,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的体系建设,以及PE/VC的创新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最后,综合以上研究分析结果,结合西安市硬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支持现状,梳理国内外现有科技金融发展模式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多方金融机构联动为辅助,以互联网金融支撑及PE/VC投资支持为重要分支,适宜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发展新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科技金融助推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徐浩[5](2020)在《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金融供给总量不足、融资方式单一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金融领域又存在着“脱实向虚”、“服务实体经济不足”等矛盾。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协同创新发展,发挥金融的产业支持效应,走产融结合的道路,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方式、金融支持效应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继而梳理和总结融资相关理论,进而运用产融结合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持之间的作用机制及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机理与要素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分行业发展和融资方式现状基础上,结合武汉东湖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选取以直接融资为主要支持体系的美国为代表和以间接融资为主要支持体系的日本为代表进行研究,总结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揭示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问题;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从内源融资、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政府补贴等融资方式,实证分析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分行业发展的支持效应。整体效应的实证结果显示,内源融资方式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正向支持效应,敏感度最高,其他融资方式支持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分行业效应的实证结果显示,六大分行业的五种融资方式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具有较大的行业差异性,其中,内源融资对我国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影响为负,不同于其他行业。最后,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和分行业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对策建议。产业整体提升思路主要从政府、资本市场、金融机构等角度着手,包括完善政策性融资体系、做强商业银行主体功能、发挥股权融资支持作用、优化债劵融资补充功能、完善风投运行机制、创新担保方式和信用制度等内容;分行业提升思路主要是针对分行业的金融支持效应差异,提出应做强行业发展的主导融资方式,同时发挥多元化融资方式的支持效应,提供精细化的金融支持服务。
廖海宇[6](2020)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发展飞速,势如破竹。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即以《宪法》精神为基础,《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主,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的法规、规章、政策为辅的法律体系。但目前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不高。如果不能合理解决该现状,会严重阻碍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究其原因,是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部分法律问题。具体如下:高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待优化;收入分配奖酬制度不完善;价值评估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待完善;纠纷争端机制不健全等。可见,我国现有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还是无法适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引言部分主要是开宗明义,正文部分则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述。首先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即高校科技成果、成果转化以及相关法律制度。随后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律关系,包括高校与科研人员、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是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立法、模式及问题。第一节从国家和地方相关立法出发分析当前的立法现状。第二节分析了我国现有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四类模式。第三节则是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第三章是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立法及经验。主要通过分析美国、日本、德国这些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立法,进而总结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独立的科技成果转移机构,有效的奖酬激励制度和重视产学研合作,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第四章是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的完善。从六个方面提出建议: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立法、明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落实高校科技成果评估机制、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机制、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机构、健全相关纠纷解决机制。本文的主要观点是通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相关立法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立法入手为解决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此改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并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助力。
蒲甘霖[7](2020)在《中国金融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在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经济正处于通过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及动力转换的联动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并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是实现创新、将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市场主体,企业创新直接影响全社会的整体创新水平和规模。企业创新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实施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实现金融服务企业的模式创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引导资本对企业创新的投入。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金融结构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机理机制进行探讨,为实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效果提供新的科学决策依据。在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发展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率服务的最优金融结构,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重要课题。早在20世纪初期,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提到了金融发展和创新的概念,虽未形成系统的对金融发展的理解,但使得金融对经济的作用进入到学术界的视野。自20世纪中期开始,Goldsmith等学者开始对金融发展进行系统地研究,将金融发展定义为一国(地区)金融结构的变化,并整理出代表金融发展的主要指标,成为该领域的重要文献。20世纪90年代,Merton和Levine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出发,重新定义了金融发展的内涵,突破了早期学者仅考虑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的观点。以往的理论研究者,通常将金融体系划分为“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两种金融结构,试图通过比较研究寻找出服务经济的最优金融结构,但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兴起于21世纪的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要素禀赋与结构是给定的,从而决定了该阶段的最优产业结构和企业创新水平。因此,能够支撑该阶段最优产业结构、满足企业创新需求的金融结构,才是最优金融结构。这为重新审视金融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在不同的金融结构安排中,融资方式与企业创新、融资效率与企业风险处理等方面被认为存在显着差异,致使在不同金融结构的安排下,其对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存在明显不同。就我国而言,如何优化金融结构体系,如何正确识别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据此,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对金融结构、融资约束、企业创新等重要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并对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鉴于已有文献对金融结构的定义过于宽泛,难以用一个明确的指标进行度量,本文仅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新兴金融占比三个主要的维度对金融结构进行替代。第二,在理论基础部分分别从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金融结构与融资约束、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阐述,并建立理论模型对三者间的传导机制进行推理。第三,在实证部分首先选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与新兴金融占比三个视角,对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其次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样本企业的六项财务数据进行回归以建立融资约束指标,最后从上述三个金融结构维度分别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来检验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并基于产权异质性对样本进行了分组回归。根据本文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可得,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新兴金融占比均对企业创新存在中介效应,具体结论如下:1.从融资结构来看,发展直接融资对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作用。主要是由于银行信贷收益与所需承担的风险不相匹配,针对企业创新所要求的融资规模与融资期限,银行所能提供的间接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新兴产业创新,因其不确定性而面临着高风险,对于中小型创新企业还存在抵押能力缺乏、信用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对于企业创新存在的这些高风险特性,只有风险偏好性较强、重在追求潜在高额回报率的直接融资模式才能与之相匹配。2.从银行业结构来看,增加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积极影响。中小银行的发展,提高了银行业的竞争度,强化了市场对信贷资源的配置功能。同时,降低了银行业的集中度,缓解了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效率。银行业结构的变动,将通过融资约束这一传导中介,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当中小银行的占比提升,银行业的内部结构不断完善,金融信贷市场的活力和潜力就会得到充分释放,中小银行的灵活性,也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更为强劲的信贷支持。3.从新兴金融占比来看,提升风险投资占比能有效激发和增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相较于传统金融,风险投资等新兴金融可以同时输送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并且在治理机制与资本获取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多元化的条件与基础,激发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4.从企业产权性质来看,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新兴金融占比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受到直接融资和中小银行的影响更为显着,风险投资对国有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则更为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普遍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和竞争更为激烈的市场环境,直接融资能显着降低非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通过缓解非有国企业的资金压力达到刺激其研发创新从而获得未来优势的目的;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在银行融资方面的受限较多,长期遭受银行信贷的“所有制”歧视,中小银行在信贷政策方面相对国有大银行具有政策灵活、导向扶持、竞争度更高及软信息占优等特点,会促使中小银行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非国有企业;此外,我国的风险投资资金更多地流入到国有企业,进一步挤占了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空间,导致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瓶颈长期得不到突破。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在国家决策层面,应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幅提升直接融资在企业创新融资中的比重;创新银行信贷方式,提高信贷支持企业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各类中小银行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新兴金融的同时,协调好新兴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优势,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完善的健全金融体系,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快速发展;建立政策性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增强企业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在企业运行层面,要在完善内部财务制度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方式的组合融资;融资要聚焦于创新战略,为企业长远发展精准赋能;合理配置创投资源,聚力推动全面创新。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影响企业创新的外部融资因素来看,现有文献主要聚焦于金融发展水平、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市场竞争、FDI溢出效应、企业特质等视角,关于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影响机理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对此展开深入探讨,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框架。第二,本文以宏观层面的金融结构变量与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变量作为研究对象,并引入融资约束这一中介变量,对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联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充实了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第三,通过引入新兴金融占比这一新变量,与传统金融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两种金融业态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差异,对金融结构的理论研究范围进行了一定扩展。进一步的研究将在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影响路径等方面深化,如将法治环境、公司治理等潜在要素纳入研究框架;还可将实证研究扩展至全样本企业,从而使该研究更加系统深入。
赵琪[8](2019)在《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风险投资又叫创业投资,主要投资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的初创企业,通过在投资过程中帮助企业提升价值获得投资收益。风险投资机构选择投资企业的重要衡量标准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风险投资注入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价值以获得收益,所以国外学者大都认为风险投资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但是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国内学者对于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看法也各执一词。学者们对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但对于风险投资微观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争议。本文选取我国2014-2017年创业板的数据为样本,在充分调查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风险投资在我国市场上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回归方法的结合,首先从宏观角度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再从微观角度分别研究风险投资国有背景的存在、联合投资策略和持股比例规模的差异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存在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起正向作用,且风险投资投资比例越高越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联合投资和国有背景的存在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显着影响。
刘润泽[9](2019)在《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创业已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部分。2015年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了有效推动创新创业的开展,需要相关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有效的创新创业政策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保障。大量的实践证明,创业与否以及创业的成功率很大程度上会受政策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可以显着地提高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有效保证创业的成功率。黑龙江省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当前正处于转型期与战略机遇期,遇到了种种困难,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为了有效地鼓励黑龙江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政府部门积极出台各类优惠扶持政策,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也有效地推动和引导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在创新创业政策的有效鼓励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日益增多,大学生的创业数量也持续增长,为全省的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文章从基础理论入手,以渐进决策理论、资源依附理论以及政策过程理论作为理论依据,运用对比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科学的研究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进行分析探讨。对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政策内容、落实过程和政策实施监督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研究中发现创新创业融资政策有待提高,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政策影响不大,缺乏监督和反馈机制等问题。并从金融服务不完善、政策宣传不畅通、创新创业政策具有应急性和政策落实不到位四方面对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部分地区先进经验的分析,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尝试地提出完善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政策,从多个角度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制定系统健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和监督反馈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有效实施起到借鉴作用。
安志[10](2019)在《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我国构建现代化创新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高峰”企业仍然不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为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了各种“创新新政”,从人才培养和引进、产学研合作、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红包”。政府部门的努力在客观上降低了部分企业的创新成本,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这些政策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还存在哪些局限性?为什么政策制定者(科技管理官员)都不约而同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奖励、补助”作为激励政策的主要内容?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哪些体制机制障碍?我国实行的是“条块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科技管理官员在创新激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中国政府治理结构和官员行为模式开展研究,沿着创新激励政策的传导路径,从政府内部激励结构、科技管理官员行为、政企博弈等角度考察了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体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论述了创新激励政策的功能,并以我国“条块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为背景,对当前科技创新配套支持政策进行了总结。随后,对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分类,本文发现,我国是一个实施创新激励政策比较多的国家,政策类型以选择性创新激励政策为主,功能性创新激励政策为辅。而选择性创新激励政策又以科技认定作为主要的实施手段,即对企业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的先进性进行评价和认定,并以此为依据给予资金奖励或其他政策优惠。其次,对我国创新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对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政府激励政策总体落地情况进行了梳理。随后,以苏州制造业为例对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利用苏州市的微观企业调研数据对创新激励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均未表现出显着的效应,本文基于苏州市企业样本的实证检验没有找到支持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着影响的证据。第三,在制度层面探讨政府内部激励结构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将科技管理官员这一群体纳入研究范畴,尝试揭开政策决策机制这个“黑箱”,探讨政府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下的科技管理官员行为。本文认为,地区科技创新水平正逐步取代GDP增速成为官员的重要政绩之一,GDP锦标赛也正逐渐演化为创新指标竞赛。密集出台的各种创新激励政策体现了科技管理官员的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但由于行政体制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部分科技管理官员可能在担当作为、晋升激励、设租、避责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选择策略性行为,将科技认定作为创新激励政策的主要实施手段,而较少使用科技项目、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科技认定作为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政绩的“强绩效行为”,可以减轻科技管理官员的工作压力,而且便于个别官员进行设租活动,因此被广泛而大量地使用,成为创新激励政策的主要内容。科技项目、科技认定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实施情况构成了科技管理官员政绩的主要内容。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数据构建了 2005-2015年中国省级科技管理官员数据库,实证检验了不同政策工具的实施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展科技认定能够对科技管理官员的晋升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而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兑现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表现出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显着促进作用。进一步的检验结果发现,科技管理官员的晋升激励机制抑制了企业创新,这种抑制作用受到地区市场治理环境的调节,在市场治理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这种抑制效应不显着,在市场治理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这种抑制效应显着。第四,将研究视野从政策供给转向政策执行,考察了政企博弈对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的影响。本文发现,在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下,不同创新激励政策在立项、评审、技术审查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相比科技项目和税收优惠,科技认定具有低风险、高收益、弱监管以及寻租空间大等特点,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策略性创新、材料包装、寻租等行为达到“寻认定”的目的。通过构建政策预期与企业研发投入模型,发现科技认定难以使企业产生准确的政策预期,无法对企业研发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摊,这也制约了其创新激励作用的发挥。利用苏州市微观企业调研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科技项目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科技认定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表现出不显着的挤出效应。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我国创新激励体制机制的改革方向。即政府作用同市场机制有效对接,构建尊重市场规律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具体而言,需要正确认识创新激励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施基于竞争机制的政府科技项目以及构建统筹协调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二、建立健全中国的风险投资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健全中国的风险投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
2.1.1 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 |
2.1.2 风险投资与公司治理 |
2.1.3 风险投资与信息认证 |
2.1.4 风险投资与网络支持 |
2.2 风险投资对产业的影响 |
2.2.1 风险投资影响战略新兴产业 |
2.2.2 风险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
2.2.3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
2.2.4 产业结构升级与融资制度 |
2.3 风险投资与溢出 |
2.3.1 关于溢出效应的综述 |
2.3.2 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 |
2.3.3 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 |
2.3.4 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溢出效应 |
2.4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 |
2.4.1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
2.4.2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治理水平的影响 |
2.4.3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信息认证作用的影响 |
2.4.4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网络支持作用的影响 |
2.5 简要评述 |
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风险投资 |
3.1.2 新三板 |
3.1.3 企业价值 |
3.1.4 机制 |
3.1.5 溢出效应 |
3.2 相关基础理论 |
3.2.1 风险投资理论 |
3.2.2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 |
3.2.3 企业创新成长理论 |
3.2.4 溢出效应理论 |
3.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 |
4.1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 |
4.1.1 萌芽期(1986-1997):政策鼓励下风险投资起步且发展缓慢 |
4.1.2 探索期(1998-2008):外部环境不确定下风险投资曲折前行 |
4.1.3 成长期(2009-2014):金融危机之后风险投资复苏与成长 |
4.1.4 发展期(2015 至今):第四次创业浪潮给风险投资新的机会 |
4.2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
4.2.1 募资层面:强监管下募资缩减,早期风投基金募集堪忧 |
4.2.2 投资层面:风险投资避险情绪强烈,偏向后期成熟市场 |
4.2.3 退出层面:退出案例增加且IPO为主,境外上市减少 |
4.3 新三板市场的演变进程 |
4.3.1 “两网系统”盛衰更迭,整顿之后被取缔(1992-2000) |
4.3.2 三板市场应时而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2001-2005) |
4.3.3 新三板试点开启,市场逐渐扩大(2006-2012) |
4.3.4 股转系统成立,市场活力显现(2013-今) |
4.4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 |
4.4.1 新三板发展趋势放缓,市场强调质量且回归理性 |
4.4.2 分层制度改善市场结构,公司治理与监管逐渐提升 |
4.4.3 新三板市场交易低迷,多重因素导致流动性不足 |
4.4.4 挂牌企业定位“双创一成长”,市场沟通能力有待提升 |
4.5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互动关系 |
4.5.1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契合之处 |
4.5.2 新三板为风险资本筛选优质项目提供平台与便利 |
4.5.3 新三板增加了风险投资实现资本退出的渠道 |
4.5.4 风险投资作为机构投资者利于新三板市场成熟发展 |
4.6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 |
4.6.1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规模较小 |
4.6.2 风险投资以新三板为退出渠道的案例数量较少 |
4.7 本章小结 |
5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 |
5.1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 |
5.1.1 基于监督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
5.1.2 基于信息认证理论视角的分析 |
5.1.3 基于增值服务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5.2.1 基于风险投资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2 基于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3 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4 基于企业成长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3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分析 |
5.3.1 治理作用机制 |
5.3.2 认证作用机制 |
5.3.3 支持作用机制 |
5.3.4 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
5.4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分析 |
5.4.1 资源配置机制 |
5.4.2 竞争合作机制 |
5.4.3 协作链接机制 |
5.4.4 溢出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
5.4.5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溢出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说明及基本统计分析 |
6.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
6.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6.2 研究假设与计量模型设定 |
6.2.1 研究假设回顾 |
6.2.2 计量模型设定 |
6.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3.1 治理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3.2 认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3.3 支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4 内生性分析 |
6.4.1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6.4.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稳健性检验Ⅰ:每股净资产(BPS) |
6.5.2 稳健性检验Ⅱ:总市值(Mvalue) |
6.5.3 稳健性检验Ⅲ:每股价值(p_value) |
6.5.4 稳健性检验Ⅳ:东部地区 |
6.6 进一步探讨:考虑异质性因素 |
6.7 本章小结 |
7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1 变量与研究假设 |
7.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
7.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7.1.3 研究假设回顾 |
7.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机制的验证 |
7.2.1 计量模型设定 |
7.2.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2.3 稳健性检验 |
7.3 基于面板模型: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7.3.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内生性分析 |
7.4 考虑空间因素: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4.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 |
7.4.2 空间自相关检验 |
7.4.3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效应的测算 |
7.4.4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7.4.5 稳健性检验 |
7.4.6 内生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 |
8.2.2 风险投资方提升自身实力,新三板企业接纳风险投资介入 |
8.2.3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
8.2.4 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
8.2.5 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
1.2.6 文献评述 |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财政相关理论 |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5 理论评述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
1.4.3 财政支持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
4.2.3 回归结果 |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
7.6.3 加强人员交流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创新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发展 |
2.1.1 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思想 |
2.1.2 熊彼特与波特的创新理论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论 |
2.2 创新政策的相关理论 |
2.2.1 创新政策产生的理论根源 |
2.2.2 创新政策实践的理论依据 |
2.2.3 中国创新政策的相关理论 |
2.3 创新政策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创新政策概念研究 |
2.3.2 创新政策分类与体系研究 |
2.3.3 创新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 |
2.3.4 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 |
第3章 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与发展 |
3.1 创新政策的内涵及体系结构 |
3.1.1 创新政策的内涵 |
3.1.2 创新政策的体系结构 |
3.2 中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沿革 |
3.2.1 中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过渡期 |
3.2.2 中国创新政策的探索期 |
3.2.3 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期 |
3.2.4 中国创新政策的成熟期 |
3.3 中国创新政策的体系特点及存在问题 |
3.3.1 中国创新政策的体系 |
3.3.2 中国创新政策的特点 |
3.3.3 中国特色创新政策及其工具 |
3.3.4 中国创新政策的实施环境及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中国创新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
4.1 中国创新政策对创新水平影响的机制分析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 |
4.1.3 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 |
4.2 中国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
4.2.1 研究设计 |
4.2.2 实证分析 |
4.2.3 结论与启示 |
4.3 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1 研究设计 |
4.3.2 实证分析 |
4.3.3 结论与启示 |
4.4 不同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4.4.1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2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3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行业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4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区域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5 结论与启示 |
第5章 典型创新型国家创新政策的实践及其借鉴 |
5.1 美国与德国创新政策的体系 |
5.1.1 美国创新战略下的创新政策体系 |
5.1.2 德国高技术战略下的创新政策体系 |
5.1.3 中国对美国与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借鉴 |
5.2 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与科技金融政策 |
5.2.1 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
5.2.2 以色列科技金融政策 |
5.2.3 中国对以色列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政策的借鉴 |
5.3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
5.3.1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体系 |
5.3.2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方法 |
5.3.3 中国对日本创新政策评价体系与方法的借鉴 |
第6章 中国创新政策的完善方向与对策 |
6.1 健全科技人才发展机制 |
6.1.1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的全链条支持 |
6.1.2 促进科技人才的引进与交流 |
6.1.3 完善创业人才培养与智库机制 |
6.2 完善支持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 |
6.2.1 健全科技管理体制 |
6.2.2 促进基础设施条件的开放共享 |
6.3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
6.3.1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
6.3.2 强化孵化器市场导向运作 |
6.3.3 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 |
6.3.4 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
6.4 加快构建包容创新的机制环境 |
6.4.1 优化科技金融与税收环境 |
6.4.2 加强科普与科技奖励 |
6.4.3 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4)科技金融助推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研究 ——基于供需匹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技金融 |
2.1.2 硬科技 |
2.2 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1 科技金融供需主体 |
2.2.2 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
2.3 科技金融对硬科技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
2.3.1 硬科技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2 科技金融对硬科技企业发展的影响 |
2.3.3 西安市硬科技企业的发展 |
2.4 文献述评 |
3 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需求分析 |
3.1 问卷设计及样本统计 |
3.1.1 问卷设计 |
3.1.2 样本总体统计 |
3.1.3 信效度分析 |
3.2 西安市硬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需求程度研究 |
3.2.1 对政府科技金融支持的需求程度分析 |
3.2.2 对金融及中介机构科技金融支持的需求程度分析 |
3.2.3 对PE/VC科技金融支持的需求程度分析 |
3.3 小结 |
4 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供给分析 |
4.1 西安市科技金融供给现状 |
4.1.1 政府科技金融供给现状分析 |
4.1.2 金融及中介机构科技金融供给现状分析 |
4.1.3 PE/VC科技金融供给现状分析 |
4.2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4.2.1 问卷设计 |
4.2.2 信效度分析 |
4.3 西安市硬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供给满意度研究 |
4.3.1 对政府科技金融支持的供给满意度分析 |
4.3.2 对金融及中介机构科技金融支持的供给满意度分析 |
4.3.3 对PE/VC科技金融支持的供给满意度分析 |
4.4 小结 |
5 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供需匹配研究 |
5.1 科技金融供需匹配模型构建 |
5.1.1 模型选取 |
5.1.2 变量解释 |
5.2 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供需匹配定量分析 |
5.2.1 种子期硬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供需匹配 |
5.2.2 初创期硬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供需匹配 |
5.2.3 成长期硬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供需匹配 |
5.2.4 成熟期硬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供需匹配 |
5.2.5 衰退期硬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供需匹配 |
5.3 科技金融助推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3.1 科技支撑体系特别是科技人才方面的供需差距较大 |
5.3.2 优惠政策及资金等的政府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
5.3.3 金融及中介机构现有体系建设的风险控制力不强 |
5.3.4 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的部分创新发展不足 |
5.3.5 股权投资的上市培育机制及股权融资合作机制建设不完善 |
6 科技金融助推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模式及对策研究 |
6.1 科技金融助推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模式 |
6.1.1 国内外现有科技金融发展模式 |
6.1.2 西安市硬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发展新模式提出 |
6.2 科技金融助推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对策 |
6.2.1 加强科技人才培育针对性,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建设 |
6.2.2 提高政府优惠政策及资金支持适用性 |
6.2.3 加大金融及中介机构相关体系建设力度,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
6.2.4 增强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的创新等全方位发展 |
6.2.5 健全硬科技企业上市培育机制,促进股权融资良好发展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金融支持文献综述 |
1.2.2 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
1.2.3 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内容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高新技术产业 |
2.1.2 融资方式 |
2.1.3 金融支持效应 |
2.2 融资方式相关理论 |
2.3 产融结合理论 |
2.3.1 金融与产业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
2.3.2 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机理与要素分析 |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融资方式现状:统计描述与主要问题 |
3.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3.1.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3.1.2 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分布 |
3.2 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分行业的融资方式分析 |
3.2.1 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方式分析 |
3.2.2 高新技术产业的分行业融资方式分析 |
3.3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武汉东湖高新区 |
3.3.1 融资结构不断完善 |
3.3.2 金融支持体系逐步健全 |
3.3.3 政府金融支持力度逐年加大 |
3.4 国外实践经验做法——以美日为例 |
3.4.1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体系 |
3.4.2 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体系 |
3.4.3 国外实践经验启示与借鉴 |
3.5 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内源融资依赖与多元化融资渠道不畅 |
3.5.2 间接融资主体功能不强 |
3.5.3 资本市场融资短板突出 |
3.5.4 风投资金有限 |
3.5.5 抵押和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 |
第4章 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效应:实证分析与效应评价 |
4.1 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效应的模型构建 |
4.1.1 模型的设定及思路 |
4.1.2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
4.1.3 样本选取及依据 |
4.1.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1.5 变量相关性分析 |
4.2 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效应实证分析 |
4.2.1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2 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3 稳健性检验 |
4.3 实证结论分析 |
4.3.1 实证结论 |
4.3.2 进一步的问题揭示 |
第5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对策建议 |
5.2.1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整体对策建议 |
5.2.2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的分行业对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述 |
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概念 |
1.1.1 高校科技成果 |
1.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1.1.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 |
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律关系 |
1.2.1 高校和科研人员 |
1.2.2 高校和企业 |
1.2.3 高校和政府 |
第2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立法、模式及问题 |
2.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立法 |
2.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立法 |
2.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地方立法 |
2.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
2.2.1 高校自办产业模式 |
2.2.2 校企合作模式 |
2.2.3 技术转让模式 |
2.2.4 大学科技园模式 |
2.3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法律问题 |
2.3.1 科技成果权属制度存缺陷 |
2.3.2 科技成果奖酬制度不完善 |
2.3.3 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制度不健全 |
2.3.4 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制度待完善 |
2.3.5 科技成果转化纠纷解决机制待健全 |
第3章 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立法及经验 |
3.1 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立法 |
3.1.1 美国 |
3.1.2 日本 |
3.1.3 德国 |
3.2 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 |
3.2.1 独立的科技成果转移机构 |
3.2.2 合理的奖酬激励制度 |
3.2.3 重视产学研合作 |
第4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的完善 |
4.1 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立法 |
4.1.1 完善国家层面立法 |
4.1.2 完善地方层面立法 |
4.2 明确高校科技成果激励机制 |
4.2.1 完善高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 |
4.2.2 健全高校科技成果奖酬制度 |
4.3 落实高校科技成果评估机制 |
4.3.1 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评估体系 |
4.3.2 明确评估机构法律责任 |
4.4 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机制 |
4.4.1 完善风险投资相关法律 |
4.4.2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机制 |
4.5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机构 |
4.5.1 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机构建设 |
4.5.2 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机构相关立法 |
4.6 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纠纷解决机制 |
4.6.1 规范高校科技成果技术合同 |
4.6.2 完善纠纷解决相关立法及其运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国金融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三、主要内容及基本思路 |
四、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金融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的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金融发展理论的回顾与解读 |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
二、金融发展理论的思考 |
第二节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溯源 |
一、金融结构理论的最新动态 |
二、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
三、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辨析 |
第三节 金融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的理论演绎 |
一、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 |
二、金融结构与融资约束 |
三、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
第四节 述评与展望 |
第二章 金融结构、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 |
一、融资结构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 |
二、银行业结构影响企业创新的动力耦合 |
三、新兴金融占比对企业创新的相嵌效应 |
第二节 金融结构对融资约束影响的路径 |
一、融资约束的制约因素 |
二、信息不对称与代理问题 |
三、金融结构优化的能动作用 |
第三节 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负效应 |
一、融资约束导致资本错配 |
二、资本错配抑制企业创新 |
第四节 金融结构影响企业创新的传导机制 |
一、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激励 |
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制约 |
三、融资约束下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的联动效应 |
四、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问题 |
第三章 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相关性的经验证据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第四节 实证检验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融资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性 |
四、银行业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性 |
五、新兴金融占比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性 |
第五节 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 |
第四章 融资结构通过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的实证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第四节 融资约束指标的构建 |
一、融资约束指标筛选 |
二、预分组与变量选择 |
三、回归结果与指数构建 |
四、融资约束的企业性质对比 |
第五节 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融资结构规模与企业创新的中介效应 |
三、融资结构活力与企业创新的中介效应 |
四、融资结构效率与企业创新的中介效应 |
第六节 融资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基于产权异质性分析 |
一、关于融资结构规模的分样本回归 |
二、关于融资结构活力的分样本回归 |
三、关于融资结构效率的分样本回归 |
第七节 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银行业结构通过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的实证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银行业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五节 银行业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基于产权异质性分析 |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新兴金融占比通过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的实证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三、模型构建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新兴金融占比、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五节 新兴金融占比、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基于产权异质性分析 |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 |
3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
3.2 风险投资的投资概况分析 |
3.3 风险投资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的现状分析 |
3.4 我国风险投资的政策环境概况分析 |
4 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3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分析 |
4.4 基于多元回归的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及对策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现状简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 |
1.5.1 研究路线 |
1.5.2 创新点 |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基础理论 |
2.1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创新创业 |
2.1.2 创新创业政策 |
2.1.3 创业政策体系 |
2.2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渐进决策理论 |
2.2.2 资源依附理论 |
2.2.3 政策过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现状 |
3.1.1 创新创业财税政策 |
3.1.2 创新创业教育政策 |
3.1.3 创新创业服务政策 |
3.2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
3.2.1 融资政策有待提高 |
3.2.2 政策影响力不佳 |
3.2.3 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
3.2.4 政策的监督和反馈方面有待完善 |
3.3 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金融服务不完善 |
3.3.2 政策宣传不畅通 |
3.3.3 创新创业政策具有应急性 |
3.3.4 政策落实不到位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经验 |
4.1.1 美国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
4.1.2 英国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
4.1.3 日本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
4.2 国内其他城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经验 |
4.2.1 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的经验 |
4.2.2 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的经验 |
4.2.3 深圳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的经验 |
4.3 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经验的启示 |
4.3.1 注重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培养 |
4.3.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4.3.3 增强企业与高校的紧密合作 |
4.4 本章小结 |
5 完善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建议 |
5.1 完善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政策 |
5.1.1 增强融资政策的针对性 |
5.1.2 拓宽创新创业融资渠道 |
5.1.3 创建创新创业风险投资机制 |
5.2 提升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力度 |
5.2.1 从政府方面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
5.2.2 从高校方面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5.2.3 从有效媒体方面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5.3 制定健全黑龙江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法规体系 |
5.3.1 明确政府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责 |
5.3.2 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连续性和规范性 |
5.3.3 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者社会保障体系 |
5.4 建立健全监督反馈机制 |
5.4.1 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和问责制度 |
5.4.2 反馈和沟通机制的建立 |
5.4.3 建立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评估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功能 |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阶段 |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收益和风险分析 |
第三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目标 |
第四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体系 |
第一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内涵 |
第二节 我国创新激励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三节 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及政策支撑 |
第四节 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 |
第五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与政府培育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基于苏州制造业的分析 |
第三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果的微观检验 |
第六章 政府内部激励结构与科技管理官员的策略性行为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实证检验:政策工具选择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影响 |
第三节 实证检验:科技管理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第七章 不同激励政策下的企业创新决策 |
第一节 政策预期与企业研发投入模型 |
第二节 创新激励政策与企业的策略性行为 |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不同政策的激励效应 |
第四节 关于科技项目激励效应的进一步检验 |
第八章 构建尊重市场规律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 |
第一节 创新激励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 |
第二节 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 |
第三节 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
第四节 实施基于竞争机制的政府科技项目 |
第五节 构建统筹协调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建立健全中国的风险投资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D]. 曹文婷. 四川大学, 2021(12)
- [2]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3]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D]. 刘明. 吉林大学, 2020(01)
- [4]科技金融助推西安市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研究 ——基于供需匹配视角[D]. 李晨鸽.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不同融资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研究[D]. 徐浩.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6]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研究[D]. 廖海宇. 南昌大学, 2020(01)
- [7]中国金融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D]. 蒲甘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8]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D]. 赵琪.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9]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研究[D]. 刘润泽.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10]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D]. 安志. 南京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