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防震减灾研究

现代城市防震减灾研究

一、现代城市防震减灾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宇欣,陈为涛,赵秋红[1](2021)在《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指数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区域,地震活动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深受地震灾害影响。2019年,中国地震局提出到2035年全国基本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本文旨在研究构建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综合指数的具体方法,以量化衡量发展水平。本文首先明确了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内涵,依据科学性、独立性等原则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继而结合评价对象特点和不同评价方法原理,选用效用函数法计算综合指数,最后利用2015年至2017年各省数据对构建的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指数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评价结果给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郑茂[2](2021)在《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提出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瞬时性、破坏性,地震灾害不仅会造成直接损害,同时易引发次生灾害。四川省地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且东经104度以西地区包含龙门山等多条地震带,所以致使四川省成为全国地震多发省份之一,同时从中暴露出四川省在监测预警、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使得四川省在首次面对大型地震灾害时的防灾减灾能力稍显被动,因此,文章以四川省面对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为切入点,探究四川省自汶川地震后至今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针对未来面对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并据此提出相关提升能力的策略。论文共包含3个部分,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研究进展做出了归纳总结,对现有研究方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次,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文章结合现状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合理性分析,运用专家咨询法和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了因子的信度检验,最终确定出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经过数据处理运用熵权-TOPSIS法,依据计算结果对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利用灵敏度分析结果设定五种仿真方案。采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DSS对系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预测和方案优选,从而分析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发展模式。最后,结合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和不同方案的影响因素,根据仿真结果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从评价角度来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发展最迅速的为监测预警能力,最缓慢的为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2)敏感性分析中最为敏感的状态变量为监测预警能力,符合评价现状,其中最敏感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3)根据敏感性因素设置的五大方案,经仿真预测分析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四川省地震灾害数据进行评价分析,从研究结论可知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次通过软件构建模型并设定研究方案,从研究结论可知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研究结果为推动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李江龙[3](2021)在《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评价及经济损失预测研究》文中提出城市作为巨大的承灾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防灾减灾的中心和重点。近年来,我国城市的空间与人口聚集效应愈发明显、城市面临的灾害压力愈发突出,因而城市易损性愈发凸显。城市灾害的多样性、频繁发生与其造成的各种破坏和损失程度的严重化趋势,已经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而地震作为城市各类灾害中造成危害最大、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类,一旦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对城市整体承灾状况的正确评价和科学管理已成为实现城市防灾减灾的最佳手段,而目前关于城市地震易损性的评价及经济损失预测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城市系统中某一类承灾体的评价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的预测。因此,以城市整体为尺度,构建一套适合城市系统的地震综合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城市地震的综合易损状况及预测产生的经济损失对于科学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合理调配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科学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整个城市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进行评价并对经济损失进行预测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城市承灾体为研究主体,通过分析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结合易损性的概念,总结出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的概念;针对城市地震灾害综合易损性评价中多因素影响问题,结合城市系统复杂的内部特征,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生命线系统、社会状态、经济状态、工程抗震能力、回复能力7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地震灾害综合易损性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对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和分析,结合本文建立的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能实现客观赋权、客观评判的城市地震灾害综合易损性评价模型,利用加速遗传算法寻求投影寻踪评价模型的最佳投影方向,结合评价指标值确定评价样本的投影特征指标值,利用自然分割法建立评价集,根据投影值及评价集确定城市地震灾害的易损性等级。再次,通过分析总结城市地震灾害现有的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采用适用于高烈度区域的宏观易损性评估模型进行城市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预测,基于直接经济损失,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采用经验系数法对城市地震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预测。利用Arc GIS软件表达出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与经济损失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分析其空间结构,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的主要措施。最后,应用本文所建立的地震综合易损性评价模型及经济损失预测模型对甘肃省12个地级市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高的地区总体经济损失更严重,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本文所构建模型的可行性及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城市抗震防灾管理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城市抗震防灾资源的配置效率,増强城市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

杨洁[4](2021)在《基于CMM成熟度模型的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以H省18个市县应急调查实践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将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项风险危机问题进一步纳入治理战略中,尤其地震灾害因其发生的突然性、难以预测性以及危害范围的广泛性、危害结果的难控性,成为我国灾害治理的重要内容,地方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也成为灾害治理的关键任务之一。随着大部制改革的推进,旧有的治理组织和制度不断变迁,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整和重构导致新的灾害治理组织格局对于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难以衡量。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应急治理新格局下的H省调查实践,将早期适用于软件成熟度水平测量的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模型引入政府应急能力评估工作中,结合SW-CMM(Software CMM)软件成熟度模型,PCMM(People CMM)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与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yration)成熟度模型集成的内容与特点,构建 EEM-CMM(Earthquake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将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划分为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定量管理级与持续优化级,关注应急管理能力的灾害准备、政府组织内部建设、政府外部工作展开、组织应急工作的定量化管理以及应急管理社会力量的培育,对H省18个市县开展以上各项工作的成熟度评价,得出该省的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整体落实情况良好,其中11个市县能力表现优秀,5个市县能力表现良好,另有1个市县能力表现一般,1个市县能力表现不及格。在分析市县具体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时,本文从制度机制准备困境、组织内部准备困境、社会环境准备困境、信息建设准备困境与民间力量准备困境展开,并基于抗逆力理念,从静态抗逆力与动态抗逆力出发,于组织规划中权责的部署和落实、组织环境内部的管理和保障、信息平台技术的重视和应用、外部社会环境的防御和训练、民间力量的采纳和培育五方面提出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全面提升H省各市县地震应急能力。

郑祎[5](2020)在《我国公众地震应急准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地震是近年来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经济损失较大的灾害。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自救互救在抢险救灾中起到重要作用。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提升社会公众防灾意识和备灾能力,提高未来应对地震灾害的社会韧性是完成新时代应急管理目标的必要途径。因此,了解公众地震应急准备情况,分析影响地震应急准备的制约因素,对提升防震减灾能力,谋求源头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政策研究意义。本研究采用全国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数据描述我国公众地震应急准备的现状,分析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提升公众地震应急准备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公众地震应急准备存在如下特点:第一,风险感知和地震应急准备存在正相关关系。越认可自己居住的地区存在地震风险的受访者越积极地进行地震应急准备。第二,越认可个体有防震减灾责任的公众越有可能开展地震应急准备活动。认为减灾责任在于政府的受访者,会怠于地震应急准备。第三,受灾经历促进了个体开展应急准备。受访者所在的省份是否发生过地震以及发生过的地震震级越大,越能促使公众进行应急准备。第四,中国公众的地震备灾行为存在性别、职业、收入、学历差异。男性受访者的地震应急准备情况要优于女性,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受访者地震应急准备情况要优于企业受访者,高收入、高学历的受访者应急准备更好。最后,本研究结合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政策,提出了注重地震应急宣教产品的精准化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地震应急宣教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地震风险、要结合不同人群。同时,地震应急宣教要重视对保险及抗震设防知识的宣传。

王巍[6](2020)在《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地震分级应急响应机制经过2008年8级汶川地震、2010年7.1级玉树地震、2013年7.0级芦山地震、2017年7.0级九寨沟地震等大地震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得到不断完善。每次地震后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能力评价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来说都很重要。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指出应该对地震应急响应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因此,本文立足地震应急响应阶段,提出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评价方法,这对于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倒逼地震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多次国内外地震应急响应事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首个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模型,探索了可用于它方评价的路径,可以对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应急响应能力评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提出了重大地震灾害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从响应主体的角度进行一级评价指标的划分,4个一级评价指标为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社区应急响应能力、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和群众应急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4个二级评价指标和48个三级评价指标。其次,在确定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时,结合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及案例,首先明确了评价指标的内涵,再确定出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分析评价指标C1队伍响应能力时,结合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关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地震响应标准工作程序》的标准初稿作为本研究的成果之一。再次,在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时,共进行了两次专家问卷调查工作,征求专家意见,第一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499份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修正和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276份反馈,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运用SPSS软件和MATLAB工具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四次地震为例,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模型,具体评价了四次地震中的政府应急响应能力。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明确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赵昆[7](2020)在《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财富越集中,人口越密集,地震灾害风险将更加凸显,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冲击与影响就越广泛。我国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一个个强致灾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和损失。青海省地震呈现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地震灾害风险极大,因此开展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为例,立足青海省情、震情,对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经验启示,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总结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剖析了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社会参与不够等问题,从机构改革不够彻底、保障措施仍需强化、重点工程亟需实施、公众素质有待提升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结合公共管理理论,立足地震系统实际和本人工作实践,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实施重点工程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十个方面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谢婷[8](2020)在《应急管理过程视角下常州防震减灾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灾害一直是人类社会需要面对的巨大的风险与挑战,也是人类社会治理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难题。建国后,常州地区发生过两次5级以上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常州市的防震减灾、地震应急工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常州市防震减灾工作为研究对象,从地震应急管理过程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常州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多地震地区的实际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常州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对策建议。期望能够为常州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提升本地区地震应急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本文借助访谈法,运用WSR理论梳理了目前常州市地震灾害管理中,在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灾害监测、地震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阶段在物理、事理和人理层面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并总结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经费上的原因。第二,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多地震地区的实际经验,从完善地震预防体系、提高地震监测水平、增强应急响应能力和提升灾后恢复效率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切实的意见。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性事业,提高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水平,最大化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是共同愿景。

薄景山,李平,孙有为,蔡晓光,焦淙湃,张莹允[9](2019)在《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的发展与实践》文中提出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集中等特点。城市安全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城市地震安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唐山大地震后,在反思惨痛震害教训的同时,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抗震防灾技术和方法。本文简要地归纳了破坏性地震对城市的影响,从我国先后开展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防震减灾规划和韧性城市3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历程,讨论和评述了在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韧性城市的定义、研究内容、特征、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城市抗震中应重点加强研究的5个方面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杨春晨[10](2019)在《县城防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定远县县城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受地震灾害影响严重,地震给我国城市的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县城的人口较为集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薄弱,自身防震能力差,地震灾害地易损性大。因此,评价县城的防震能力有利于寻找县城建设中的防震问题,弥补自身不足。如何系统、科学的评价县城的防震能力,对县城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平稳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城市韧性被引入规划研究领域,用以解决城市防灾减灾问题。对地区进行韧性评价可以有效的反应出地区应对灾害的能力。因此,本文综合各类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县城展开研究,提出县城防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县城防震能力评价的客观方法。首先,本文在现有韧性评价指标的研究基础上,提取了韧性在防震领域的相关要素,归纳了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类别。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由城市的构成要素,即社会、经济、工程和生态等要素构建出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从韧性特质划分出冗余性、效率性、抗扰动性、适应性等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系统与城市管理两个层面提出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等。其次,结合我国的地震灾害背景与地震突发性、衍生性等特征,针对县城的社会经济发展、管理水平与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分析县城的防震问题,明确县城的防震隐患。之后,将韧性特征与县城防震减灾阶段进行关联。通过分析县城震前、震时、震后阶段的防震能力的韧性特征,构建防震韧性评价体系。再次,由承灾能力、应对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4项一级指标构建县城防震韧性评价体系。体系共包含9项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指标综合各类城市韧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以及各类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法律条文,汇总社会建设要素、经济发展要素、工程设施建设指标、行政管理指标等多类城市发展指标,提出县城防震韧性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各类指标确立权重。然后,利用防震韧性评价体系针对定远县县城进行评价,分析定远县的防震现状,并进行评价评分,验证县城防震韧性评价体系研究的可行性,并针对定远县县城的具体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最后,通过对定远县县城实践性研究,验证了县城防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并引发出对论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深入思考,总结出研究不足,提出研究展望。

二、现代城市防震减灾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城市防震减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指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概念
2 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3 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指数计算模型
4 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指数实例分析
    4.1 综合指数计算结果分析
    4.2 权重系数计算结果分析
    4.3 发展建议
5 结论

(2)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及仿真研究方法选择分析
    2.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方法选择分析
        2.1.1 TOPSIS法
        2.1.2 熵值法
        2.1.3 熵权—TOPSIS模型的分析原理
    2.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法选择分析
        2.2.1 系统动力学定义和特征
        2.2.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2.2.3 系统动力学软件简介
    2.3 本章小结
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四川省地震灾害现状及造成的影响
    3.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
    3.3 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的目的
    3.4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依据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4.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5.1 指标体系的维度设置
        3.5.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3.5.3 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轮选择
        3.5.4 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4.1 研究区概况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4.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价分析
        4.3.1 地震监测预警能力评价分析
        4.3.2 灾害管理能力能力评价分析
        4.3.3 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评价分析
        4.3.4 救援能力评价分析
        4.3.5 震后重建物资与资金能力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系统仿真模拟
    5.1 模型构建原则与系统分析
        5.1.1 模型构建原则
        5.1.2 系统分析
    5.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SD仿真模型的建立
        5.2.1 确定系统边界
        5.2.2 绘制系统结构图
        5.2.3 建立系统模型
    5.3 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
        5.3.1 系统动力学方程分类
        5.3.2 确定系统中主要参数
        5.3.3 系统方程的构建
        5.3.4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赋值及确定函数关系式
    5.4 模型的检验
        5.4.1 模型的极端情况测试
        5.4.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5.4.3 模型的灵敏性分析
    5.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及提升策略研究
        5.5.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案的设定
        5.5.2 仿真方案的对比分析
        5.5.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 B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 C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仿真参数调查问卷
附录 D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原始数据
附录 E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详细步骤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评价及经济损失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基本理论
    2.1 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
        2.1.1 易损性的涵义
        2.1.2 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
    2.2 综合评价理论的应用
        2.2.1 评价指标权重
        2.2.2 常用的评价方法
        2.2.3 投影寻踪法
3 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评价原理
    3.1 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现代城市构成分析
        3.1.2 城市地震危害分析
        3.1.3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城市地震易损性影响因素分析
        3.1.4 指标选取原则
        3.1.5 基于“PSR”指标选取
        3.1.6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 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3.2.1 建立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3.2.2 投影寻踪法的优点
        3.2.3 加速遗传算法
        3.2.4 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的优点
    3.3 建立评价集
    3.4 综合评价
4 城市地震经济损失分析
    4.1 城市地震经济损失的内涵
    4.2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
    4.3 地震间接经济损失
        4.3.1 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4.3.2 区域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5 案例分析
    5.1 甘肃省概况
    5.2 甘肃省城市地震易损性综合评价
        5.2.1 基础数据的统计
        5.2.2 构建基于RAGA的投影寻踪城市震害综合易损性的评价模型
        5.2.3 评价等级的划分
        5.2.4 震害易损性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3 甘肃省城市地震经济损失预测评估
        5.3.1 直接经济损失
        5.3.2 间接经济损失
    5.4 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与震害经济损失的耦合关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某市辖区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及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调查
附录 B 投影寻踪模型及部分加速遗传算法程序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基于CMM成熟度模型的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以H省18个市县应急调查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
        2.1.1 国内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
        2.1.2 国外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
    2.2 国内外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研究
        2.2.1 SW-CMM软件成熟度模型
        2.2.2 PCMM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
        2.2.3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EEM-CMM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
    3.1 成熟度阶段界定: EEM-CMM模型的等级划分
        3.1.1 EEM-CMM的目标及意义
        3.1.2 EEM-CMM五阶段成熟度等级的内涵
    3.2 阶段指标提取:EEM-CMM模型的初步构建
        3.2.1 EEM-CMM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EEM-CMM指标体系的过程域筛选
    3.3 衡量标准赋值:EEM-CMM指标体系细化
第4章 EEM-CMM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权重确定
    4.1 模型层次划分: 地震灾害应急能力成熟度的AHP结构
        4.1.1 AHP层次分析法简介
        4.1.2 层次分析法应用流程
        4.1.3 EEM-CMM层次分析模型构建
    4.2 模型权重确定: 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的评价体系
        4.2.1 EEM-CMM准则层指标权重判断
        4.2.2 EEM-CMM方案层指标权重判断
第5章 H省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
    5.1 H省防震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5.1.1 H省地震灾害地理特征与区位特点
        5.1.2 H省防震减灾工作开展现状
    5.2 模型应用: H省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
    5.3 发展困境: H省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5.3.1 制度机制准备困境: 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权责体制仍需落实
        5.3.2 组织内部准备困境: 地震灾害应急准备仍待覆盖
        5.3.3 社会环境准备困境: 地震灾害应急防控还需加强
        5.3.4 信息建设准备困境: 地震灾害应急技术还待应用
        5.3.5 民间力量准备困境: 防震减灾应急宣传仍待执行
第6章 H省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提升路径
    6.1 静态抗逆力:防震减灾的制度建设与组织准备
        6.1.1 组织规划: 权责的部署和落实
        6.1.2 组织环境: 内部的管理和保障
        6.1.3 信息平台: 技术的重视和应用
    6.2 动态抗逆力: 防震减灾的管理要求与社会准备
        6.2.1 社会环境: 外部的防御和训练
        6.2.2 民间力量: 群众的纳入和培育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不足与展望
        7.2.1 本文研究的不足
        7.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AHP层次分析法权重测量表

(5)我国公众地震应急准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自然灾害特点
        1.1.1 1998年至2017年全球自然灾害特点
        1.1.2 2000年至2019年我国自然灾害特点
    1.2 汶川地震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影响
    1.3 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新要求
    1.4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我国公众地震应急准备政策背景与理论分析
    2.1 我国防震减灾政策的变化
        2.1.1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1997年至2002年)
        2.1.2 本世纪初期(2003年至2016年)
        2.1.3 “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
    2.2 公众地震应急准备研究理论
        2.2.1 公众地震应急准备
        2.2.2 保护性行为决策模型
        2.2.3 影响应急准备的因素
        2.2.4 危机沟通与风险沟通
    2.3 国内公众地震应急准备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章 我国公众地震应急准备调查设计及分析方法
    3.1 问卷设计
    3.2 抽样说明
    3.3 变量设置
        3.3.1 公众地震应急准备变量设置
        3.3.2 影响因素变量设置
    3.4 分析方法
        3.4.1 相关性分析
        3.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四章 影响公众地震应急准备因素分析结果
    4.1 问卷调查结果
        4.1.1 受访者构成情况
        4.1.2 我国公众地震应急准备现状
    4.2 影响应急准备因素相关性分析
        4.2.1 物质准备相关性分析
        4.2.2 技能准备相关性分析
    4.3 影响公众应急准备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1 物质准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2 技能准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4 公众不进行应急准备原因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讨论
        5.2.1 提升公共服务产品精准化
        5.2.2 因地制宜促使公众提升备灾意识
        5.2.3 面向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5.2.4 加强社区宣传和保险与抗震设防知识普及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地震灾害等级
        2.1.2 地震应急响应阶段
        2.1.3 应急响应能力
    2.2 基本决策方法
        2.2.1 头脑风暴法
        2.2.2 德尔菲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3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2.3.3 数据包络分析法
        2.3.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2.3.5 灰色综合评价法
        2.3.6 几种比较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类型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3.3.2 体系的初步构建
        3.3.3 体系的修正
    3.4 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
        3.4.1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
        3.4.2 社区应急响应能力
        3.4.3 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
        3.4.4 群众应急响应能力
    3.5 小结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1 样本数据的分析检验
        4.1.1 样本数据信度分析
        4.1.2 样本数据效度分析
        4.1.3 专家权威性和样本修正
    4.2 构造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4.4 结果分析
        4.4.1 本文结论与原始数据的对比
        4.4.2 样本筛选与分类对比
        4.4.3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5.1 灾情回顾
    5.2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情况对比
    5.3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第一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2 第二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3 标准草稿
    附件4 第二次调查问卷结果原始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综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特色创新和应用价值
        一、特色创新
        二、应用价值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地震
        二、地震灾害
        三、风险
        四、风险管理
        五、灾害风险管理
        六、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七、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三、公共治理理论
第二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 地震灾害风险环境背景
        一、构造背景复杂
        二、地震活动频繁
        三、地震风险高
    第二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一、中央机构改革
        二、青海省管理体制
    第三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一、省级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二、市县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第四节 地震灾害风险工作现状
        一、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二、业务体系逐步健全
        三、工作保障得到强化
        四、人才结构不断完善
        五、风险防治突出特色
        六、响应管理逐步明晰
第三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第一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不顺畅
        二、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三、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四、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社会参与不够
    第二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机构改革还不彻底
        二、保障措施仍需强化
        三、重点工程亟需实施
        四、减灾合力还未形成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日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美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土耳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北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山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浙江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四、国内其他典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
    第三节 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二、国内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第五章 提高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地震风险管理机制
        一、发挥专业主导作用
        二、强化综合协调作用
        三、加强协调配合作用
    第二节 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地震风险管理体系
        一、兼顾防、抗、救全过程管理
        二、健全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三、提升地震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四、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 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地震风险管理能力
        一、通过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隐患底数
        二、通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减灾实效
    第四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多元参与形成减灾合力
        一、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能力建设
        二、及时搭建参与平台,完善参与机制
        三、推广地震巨灾保险,实现风险转移
        四、创新减灾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8)应急管理过程视角下常州防震减灾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防震减灾研究现状
        1.2.1 国外防震减灾研究现状
        1.2.2 国内防震减灾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防震减灾
        2.1.2 突发事件
    2.2 理论基础
        2.2.1 应急管理理论
        2.2.2 WSR方法论
3 常州市地震灾害形势
    3.1 常州概况
        3.1.1 地震地质概况
        3.1.2 社会发展概况
    3.2 常州历史地震
        3.2.1 常州历史地震特征
        3.2.2 常州历史地震破坏情况
4 常州市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4.1 常州市防震减灾发展历程
    4.2 常州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
        4.2.1 防震减灾法制建设
        4.2.2 防震减灾预案体系
        4.2.3 防震减灾组织机构
        4.2.4 防震减灾运行机制
        4.2.5 防震减灾保障机制
5 应急管理过程视角下常州防震减灾工作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应急管理过程视角下常州防震减灾工作问题分析
        5.1.1 地震灾害预防工作需要重视
        5.1.2 地震灾害监测工作有待提高
        5.1.3 地震应急响应工作亟需加强
        5.1.4 地震灾后恢复工作还需完善
    5.2 应急管理过程视角下常州防震减灾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5.2.1 风险意识淡薄
        5.2.2 体制机制不健全
        5.2.3 工作经费不足
6 国内外防震减灾管理经验
    6.1 国外多地震国家防震减灾管理经验
        6.1.1 美国防震减灾管理
        6.1.2 日本防震减灾管理
    6.2 国内多地震地区防震减灾管理经验
        6.2.1 成都防震减灾管理—地震预警工作
        6.2.2 云南防震减灾管理—地震巨灾保险
    6.3 国内外经验总结
7 应急管理过程视角下完善常州防震减灾工作对策建议
    7.1 完善地震预防体系
        7.1.1 提高地震风险意识
        7.1.2 完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
        7.1.3 增强地震宣传教育水平
        7.1.4 完善地震应急预案
        7.1.5 提高工程抗震设防水平
    7.2 提高地震监测水平
        7.2.1 建设地震预警工程
        7.2.2 建立地震信息数据库
    7.3 加强应急响应能力
        7.3.1 完善组织机构
        7.3.2 建设地震应急专业队伍
    7.4 提升灾后恢复效率
        7.4.1 构建地震巨灾保险制度
        7.4.2 加强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作用
8 结论与余论
    8.1 结论
    8.2 余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常州市防震减灾工作现状访谈提纲

(9)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的发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破坏性地震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2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
3 防震减灾规划促进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提升
4 韧性城市理念的引进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5 结语

(10)县城防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定远县县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灾害背景
        1.1.2 县城防震现状
        1.1.3 学科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城市韧性
        1.3.2 防震韧性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2.1 国外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1 城市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2 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管理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2.1.3 能源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2.2 国内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2.1 城市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2.2.2 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管理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2.2.3 能源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城防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县城特征与地震灾害特征
        3.1.1 县城特征
        3.1.2 地震灾害特征
        3.1.3 县城地震灾害问题总结
    3.2 防震韧性阶段与特征
        3.2.1 灾前韧性特征
        3.2.2 灾时韧性特征
        3.2.3 灾后韧性特征
    3.3 县城防震韧性构建
        3.3.1 县城防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 县城韧性体系构成
第四章 县城防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基础
        4.1.1 评价方法选取
        4.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过程
    4.2 评价指标的筛选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的选取来源
        4.2.3 指标的筛选与确立
    4.3 指标描述说明
        4.3.1 A1 承灾能力指标说明
        4.3.2 A2 应对能力指标说明
        4.3.3 A3 恢复能力指标说明
        4.3.4 A4 适应能力指标说明
    4.4 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权重计算过程简介
        4.4.2 德尔菲法权重结果
        4.4.3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4.4.4 最终权重值计算
    4.5 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4.5.1 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权重分析
        4.5.2 评价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权重分析
        4.5.3 评价指标体系中三级指标权重分析
    4.6 县城防震韧性指标评分说明
第五章 定远县县城防震韧性评价
    5.1 案例选取的代表性
    5.2 定远县县城防震现状
        5.2.1 定远县县城灾前承灾能力现状
        5.2.2 定远县县城灾时应对能力现状
        5.2.3 定远县县城灾后恢复能力现状
        5.2.4 定远县县城灾后适应能力现状
    5.3 定远县县城防震韧性现状评价
        5.3.1 最终韧性得分
        5.3.2 定远县县城韧性分析
    5.4 定远县县城防震优化建议
        5.4.1 定远县县城承灾能力优化建议
        5.4.2 定远县县城应对能力优化建议
        5.4.3 定远县县城适应能力优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现代城市防震减灾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指数构建研究[J]. 高宇欣,陈为涛,赵秋红. 自然灾害学报, 2021(04)
  • [2]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郑茂. 西华大学, 2021(02)
  • [3]城市地震综合易损性评价及经济损失预测研究[D]. 李江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基于CMM成熟度模型的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 ——以H省18个市县应急调查实践为例[D]. 杨洁.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我国公众地震应急准备影响因素研究[D]. 郑祎.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6]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D]. 王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7]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赵昆.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8]应急管理过程视角下常州防震减灾系统研究[D]. 谢婷.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 [9]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的发展与实践[J]. 薄景山,李平,孙有为,蔡晓光,焦淙湃,张莹允. 震灾防御技术, 2019(02)
  • [10]县城防震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定远县县城为例[D]. 杨春晨. 安徽建筑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现代城市防震减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