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尔山羊改良四川本地山羊的效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舒慧,周爱民,李廷见,王小强,周光明,张晓晖[1](2021)在《波尔山羊与北川白山羊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改良北川白山羊生产性能,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北川白山羊经产母羊(n=50)作为母本,波尔山羊(n=3)和北川白山羊(n=3)公羊作为父本,杂交测定F1代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杂交组公母羊12月龄体重分别为40.13 kg、32.15 kg,比本地组提高35.25%(P<0.01)、22.24%(P<0.05);宰前体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显着高于本地组,其中杂交组公母羊胴体重分别达到21.83 kg、16.97 kg,分别比本地组提高46.51%(P<0.01)、26.35%(P<0.01);屠宰率达到51.51%、52.43%,分别比本地组提高5.64%(P<0.01)、5.37%(P<0.01)。说明波尔山羊与北川白山羊杂交F1代较北川白山羊具有前期生长速度快的优点,具备更好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可作为对北川白山羊生产性能改良的优秀品种。
陈志远,杨春,陈勇,罗福成,付健[2](2017)在《阿坝州农区肉羊养殖品种选择及杂交改良》文中研究表明1基本情况1.1自然生态条件阿坝州农区泛指四川省阿坝州境内适宜进行农业种植,海拔在8002 800 m的区域。海拔2 6004 100 m的地带是寒温带,年平均气温15℃,是林地、草山主要分布区域,这一区域适宜饲养牦牛、藏系绵羊,本地藏山羊可季节性放牧。海拔2 600 m以下的河谷地带为干旱、半干旱地带,是主要的农业种植区域,其气候干燥、温凉,年平均气温5.68.9℃,是山羊养殖集中区域,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适合发展肉用山羊。
王小强,周光明,冯波,何经纬[3](2016)在《波尔山羊在四川地区的适应性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波尔山羊具有个体较大、前期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屠宰性能好、适应性及抗病性强等特点。1调查方法及内容1.1观察地点和数据来源主要观察地点在成都市大邑县韩场镇某波尔山羊种羊场,资料收集主要以该场等5个波尔山羊种羊场的数据为主。1.2调查内容主要观察波尔山羊引进后体型外貌的变化,母羊的发情规律;初情期、妊娠期、产羔情况、初生重、窝均重的数据统计,对波尔山羊初生、2月龄、6月龄、周岁、成年的生产性能测定;对部分山
施阳阳[4](2013)在《四川省山羊遗传资源发掘初报》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根据四川省十二五攻关项目《四川省羊遗传资源的发掘、评估与利用》而选题。研究显示四川省山羊遗传资源丰富,有地方品种6个,培育品种3个,引进品种4个,地方遗传资源有7个,正在培育的品种(品系)有2个,除此之外,还有6个地方山羊类群。有6个四川山羊品种被列入1987年版《四川家畜家禽品种志》。有5个四川山羊品种被列入1988年版《中国羊品种志》。有12个山羊品种被列入2011年版《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羊志》,四川山羊资源有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因此具有很大的发掘和利用价值。本试验测定天府肉羊改良羊与盐亭黑山羊其的生长发育指标、屠宰性能指标、肉质指标、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如下:1.生长性能:天府肉羊改良羊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深、胸宽均大于盐亭黑山羊,且体重、胸围和胸深显着大于盐亭黑山羊(P<0.05)。2.生产性能:天府肉羊改良羊的屠宰性能各个指标均大于盐亭黑山羊,且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均显着大于盐亭黑山羊(P<0.05)。骨重、眼肌面积、肉骨比均差异不显着(P>0.05)。3.肌肉品质:天府肉羊改良羊除失水率、嫩度剪切值、GR值均小于盐亭黑山羊,肌纤维直径、pH值均大于盐亭黑山羊。且肉质指标均差异不显着(P>0.05)。4.营养成分:天府肉羊改良羊的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均小于盐亭黑山羊,而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均大于盐亭黑山羊。且两者的营养成分指标均差异不显着(P>0.05)。5.氨基酸含量:天府肉羊改良羊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大于盐亭黑山羊,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小于盐亭黑山羊,天府肉羊改良羊除甘氨酸显着小于盐亭黑山羊(P<0.05),赖氨酸显着大于盐亭黑山羊(P<0.05)。其他氨基酸差异均不显着(P>0.05)。且天府肉羊改良羊和盐亭黑山羊的风味氨基酸谷氨酸含量丰富。通过对四川山羊品种(类群)的生产性能调查发现,藏山羊产绒量较高,白玉黑山羊产绒量较低;天府肉羊、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金堂黑山羊、乐至黑山羊的产肉性能较好;雅安奶山羊、天府肉羊、金堂黑山羊、乐至黑山羊产乳量较高。川东白山羊、成都麻羊、古蔺马羊、北川白山羊、建昌黑山羊的产板皮性能较高,且板皮品质较好。通过调查还发现了四川省黑山羊具有较高的繁殖率,金堂黑山羊、乐至黑山羊、美姑黑山羊、自贡黑山羊的经产母羊产羔率都超过200%;黑山羊前期生长发育好,产肉性能较高,成年公羊屠宰率在47%以上,净肉率在37%以上。四川山羊从分子水平研究较多,分子水平研究四川山羊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不但可以从分子水平界定其是品种的不同生态类型还是杂交群体。还可以了解这些山羊资源的的起源分化、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提高山羊的育种水平,对四川省的山羊资源的发掘和鉴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熊朝瑞,陈天宝,王志全,张国俊,彭洁[5](2011)在《肉山羊舍饲养殖高效杂交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农区舍饲养羊高效杂交模式缺乏的问题,选择国内外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努比羊优良品种为父本,简阳大耳羊、仁寿本地羊、通江本地羊、南江本地羊地方类群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通过对其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与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在农区肉山羊舍饲养殖生产中,以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为父本,以本地山羊为母本,其杂交利用效果显着。其杂交一代初生重及各年龄段体重同比显着提高,屠宰率、净肉率同比有明显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农区肉山羊舍饲养殖者在选择经济杂交高效利用模式方面提供参考。
田清武[6](2008)在《湘西本地山羊种质特性及与波尔山羊杂交效果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西州的各种条件都适宜山羊的养殖,农民养羊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但由于各种原因山羊养殖业发展始终缓慢,湘西州本地山羊的体格不大,生长速度较慢,但其繁殖率却很高,3-5岁时的平均产羔率在223%~227%。波尔山羊是公认的世界上最优秀的肉羊品种,引入中国10多年来,同我国的其他本地山羊杂交充分说明,波尔山羊能改良我国的本地山羊品种,并获得十分理想的杂交优势,湘西州从1999年引入波尔山羊,就其本身在湘西州的适应性及其与湘西本地山羊杂交效果主要有如下:(1)、波尔山羊在湘西州能够完全适应,虽然其各方面的生产性能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湘西州农民山羊养殖的各方面条件还不能完全达到波尔山羊养殖的要求,尤其是饲料的供应的数量及质量跟不上波尔山羊的营养要求,粗放的管理也使波尔山羊的生产性能受到严重的制约。(2)、波尔山羊与湘西本地山羊杂交,充分体现了杂交优势,波本杂一代不仅在生长速度上明显高于本地山羊(p<0.01),外貌上也明显高大于本地山羊(p<0.05)。(3)、波本杂一代的产肉性能明显高于本地山羊,通过屠宰测定表明,湘西本地山羊的屠宰率只有27(母羊)和33%(羯羊),而波尔山羊与湘西本地山羊的杂交后代的屠宰率达到了34.5%(母羊)和48.1%(羯羊),两者的差异极显着(p<0.01)。(4)、从测定的80只波本杂母羊与本地母羊的平均产羔数显示,产羔数虽然有差异(176..25比171.25),但差异不是很明显。
王利心[7](2008)在《山羊GH、MSTN和GHR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以波尔山羊及其与关中奶山羊级进杂交后代和萨能羊为研究材料,利用PCR-SSCP结合DNA测序技术,分析了GH基因(5’调控区、第1~5外显子)、MSTN基因(第1~3外显子和第2内含子)、GHR基因(第4、9、10外显子)3个候选基因14个基因位点遗传变异,探讨山羊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部分生产性状(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的关系,分析这些基因的多态对波尔山羊及其杂交后代和萨能羊群体生长发育的遗传效应,以期发现对生长发育重要经济性状有显着效应的遗传标记,为山羊的高效选育和分子标记数据库的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遗传学依据。本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山羊GH基因5’调控区位点遗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山羊GH基因5’调控区发现AA、AB和BB 3种基因型,AB型在27bp处发生A→C的突变,A等位基因在该群体中为优势基因,波尔山羊和杂交二代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0.05),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杂交一代、杂交二代生长性状显着相关(P<0.05),杂交一代1、2月龄体重AB型显着高于AA型(P<0.05),体高BB型显着高于AA型(P<0.05),1、3月龄体长AB型显着高于AA型(P<0.05);杂交二代1月龄BB型体重和体长显着高于AB型(P<0.05),2月龄体长BB型显着高于AB型(P<0.05),表明山羊GH基因5’调控区该位点对体重、体高性状有显着影响。2山羊GH基因Ex3位点遗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GH基因Ex3位点在所研究群体中共发现6个变异位点,存在AA、AB、BC、CD和BD 5种基因型,但杂交三代中没有检测到AB和CD:其中BD型在161 bp处发生A→G的突变导致了甘氨酸变为丝氨酸,A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除萨能羊群体外,其它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该位点遗传多态性较丰富(PIC>0.5)。Ex3位点不同的基因型与所研究群体的生长性状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而AA、AB型在体重、体高、体长性状上显着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3山羊GH基因Ex5位点遗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山羊GH基因的Ex5位点发现AA、AB、AC和AD 4种基因型,存在2处突变:AB基因型在237bp位发生了C→T突变,AD基因型在第289bp位发生了由C→A突变,这2处突变均为同义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5个群体中波尔山羊和杂交三代遗传多态性较丰富(0.25<PIC<0.5)。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波尔羊、杂交二代生长性状显着相关(P<0.05),波尔羊1、2、3月龄体高AD型显着高于AC型(P<0.05),杂交二代1月龄体重AB型极显着高于AC型(P<0.01)。表明山羊GH基因Ex5位点对体重、体高性状有显着影响。4山羊MSTN基因Ex1位点遗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山羊MSTN基因Ex1位点发现AA、AC 2种基因型,AC型在216 bp处发生了A→C的突变,在所研究的群体中以AA基因型为主,只有萨能羊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0.05)。杂交一代2月龄体重AC型显着高于AA型(P<0.05),杂交二代2月龄胸围AC型显着高于AA型(P<0.05)。5山羊MSTN基因Ex3位点遗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山羊MSTN基因Ex3位点发现AA、AB 2种基因型中,A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所有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5个群体遗传多态性较贫乏,Ex3位点不同基因型对波尔羊和杂交一代生长性状没有显着影响(P>0.05),杂交二代3月龄胸围AB型显着高于AA型(P<0.05),杂交三代3月龄体高AB型显着高于AA型(P<0.05)。6山羊GHR基因Ex9位点遗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山羊GHR基因Ex9位点发现AA、AB2种基因型,AB型在241bp处发生了T→G的突变,波尔羊和杂交三代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相比较,波尔山羊和杂交3代多态性较丰富,其它遗传多态性较贫乏(PIC<0.25)。GHR基因Ex9位点不同基因型对波尔羊和杂交三代生长性状没有显着影响(P>0.05),杂交一代3月龄胸围AB型显着高于AA型(P<0.05),杂交二代3月龄体长AB型显着高于AA型(P<0.05)。
杨智青,丁海荣,陈应江,陈长宽,徐文华[8](2007)在《波尔山羊对徐淮山羊改良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饲养一年的同批次的波杂一代山羊(F1)和本地山羊(徐淮山羊)共36只的生长发育性能进行测定比较,研究了波尔山羊对徐淮山羊的改良效果。波尔-徐淮山羊的杂交一代山羊除管围与本地山羊的差异不大外,体重从初生起就与本地羊保持着显着差异,同时在体长、体高以及胸围等方面也得到了显着的改善。结论表明,用波尔种羊对盐城地区的本地徐淮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可明显提升山羊的生产性能。
沈忠[9](2007)在《湖北波尔山羊生长发育规律与体型外貌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与杂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波尔山羊纯种繁育与杂交利用,本研究根据1067头波尔羔羊出生时的同胞数、体重、体尺和各月龄体重、体尺等21000余个数据资料,拟合不同性别和同胞数羔羊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的生长曲线,旨在探讨波尔山羊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羔羊出生时的体重和体尺均随同胞数的增多逐渐下降,且公羔初生重大于母羔,体尺则相反;公羔生长不受断奶的影响,体重均比同年龄母羔大;公羔在3月龄、母羔在7月龄时,体重生长开始出现拐点;在体尺方面公羔在9月龄、母羔在7月龄时开始出现拐点;单羔始终生长得最快,双羔和多羔则差异不明显,出现生长拐点的时期类似。根据不同年份、同胞个数和性别的700头纯种繁育波尔山羊耳型、鼻型、流星、毛色、耳色和色区外貌性状进行等级评定,研究引进波尔山羊在湖北地区纯繁后代外貌特征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各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以及年份、同胞个数和性别对外貌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色区和流星外,其他性状在各因素水平上一级均占据最大的比例(>58%),纯繁后代基本保持了良好品种标准。年份对各性状的影响较大,随着年次的推移,耳型、流星、毛色和色区各等级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显着;同胞数和性别对个别性状产生显着的影响。耳色、毛色和色区之间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15)(P<0.01),其他性状之间呈极弱相关(P<0.01)。流星与鼻型和色区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P<O.01)。根据542只波尔山羊各月龄体重与耳型、鼻型、流星、耳色、毛色、色区6项外貌性状等级评定,以及269只波尔母羊部分繁殖性能与上述外貌性状评定结果,按不同的性别和窝产羔数分类,对波尔山羊外貌性状与生产性状和繁殖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耳色和色区对部分羔羊的出生重、3月龄、6月龄、周岁重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其他外貌性状与体重之间无显着的相关性(P>0.05)。耳色对母羊窝产羔数有显着的影响(P<O.05);毛色对母羊窝产活羔数和断奶活羔数有显着影响(P<O.05),其他外貌性状和母羊繁殖性能之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因此,耳色、毛色和色区可适当作为波尔山羊选择的辅助性指标。根据对生长性状和外貌特征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总结了近10年来波尔山羊对各地区本地山羊的杂交改良试验,旨在全面客观地分析波尔山羊在我国的杂交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对不同地区本地羊的生长性状改良效果显着,随着月龄的增加,杂交羔羊较本地羔羊的体重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初生、3月龄和6月龄的体重增长率分别达到49.57%,55.00%,71.58%;胸围也有类似的变化规律,体长和体高增长率可能受哺乳期的影响,在3月龄显着下降,以后又逐渐增加,因此,波尔山羊在湖北地区乃至中国都有良好的杂交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和条件大力推广,这将会给我国的养殖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程雪妮[10](2006)在《布尔山羊及其级进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性状的微卫星标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对布尔山羊及其与关中奶山羊级进杂交后代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用了6个微卫星引物,以体尺体重性状作为衡量山羊生长发育性状的指标,运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对所检测到的多态位点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布尔山羊的杂交改良、杂种优势利用、后代标记辅助选择(MAS)提供试验依据。结果如下:1.通过对布尔山羊及其与关中奶山羊级进杂交后代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等指标进行分析表明:(1)杂交一代(F1)羊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高于同龄布尔羊,1、2、3月龄F1代公羊体重比同龄布尔公羊提高了18.82%、19.42%和15.26%,F1代母羊体重比同龄布尔母羊提高了29.93%、31.09%和18.06%,体重差异均达显着水平(P<0.05)。F1代公羊、母羊的体尺指标明显大于同龄布尔公、母羊,其中胸围差异显着(P<0.05)。(2)杂交二代(F2)1、2、3月龄公、母羊的体重、体尺和同龄布尔公、母羊之间差异不显着。与同龄F1代公、母羊相比,F2代的1、2、3月龄体尺体重低,差异显着(P<0.05)。(3)杂交三代(F3)公、母羊的体重体尺均大于同龄布尔公、母羊,而趋同于同龄F1代公、母羊。2.通过对布尔山羊及其级进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性状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表明:(1)所用的6个多态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6-10之间,有效等位基因数在4.9652-9.8135之间,多态信息含量在0.7717-0.8981之间,属于高度多态位点。(2)在CSSM019位点,AF(160/180)基因型个体的体重、体高、胸围和管围均显着高于EI(170/190)基因型个体(P<0.05);(3)在OarFCB0193位点,CF(132/148)基因型有低于AD(122/136)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4)布尔羊群体在IDVGA-27位点,AD(154/174)、CE(161/180)、BE(159/180)和CF(161/183)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F1、F2、F3代群体内,AD高于CF(P<0.05)。初步可以看出C基因(161bp)对生长发育性状有负向效应;(5)在MCM38位点,BF(144/171)基因型表现正向效应,在多项指标上大于AE(141/168)、BG(144/174)、CH(148/177)、DH(152/177)和DI(152/185)基因型(P<0.05);(6)在CSSM004位点,AD(176/205)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D大于CG(187/221)
二、波尔山羊改良四川本地山羊的效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波尔山羊改良四川本地山羊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波尔山羊与北川白山羊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饲喂方式 |
1.3 测定指标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体重 |
2.2 体尺 |
2.3 屠宰性能 |
3 讨论 |
3.1 体重和体尺 |
3.2 屠宰性能 |
4 结论 |
(2)阿坝州农区肉羊养殖品种选择及杂交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1.1 自然生态条件 |
1.2 饲草饲料资源 |
1.3 阿坝州山羊地方品种 |
2 引入品种 |
2.1 波尔山羊 |
2.2 黑山羊 |
2.3 南江黄羊 |
2.4 简阳大耳羊 |
3 引种建议 |
3.1 品种选择 |
3.2 引种地选择 |
3.3 品种纯度选择 |
4 杂交改良 |
(4)四川省山羊遗传资源发掘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世界与中国山羊品种资源状况 |
2.1.1 世界山羊品种资源状况 |
2.1.2 中国山羊品种资源状况 |
2.2 山羊的起源驯化和分类 |
2.2.1 山羊的起源驯化 |
2.2.2 山羊的分类 |
2.3 四川省山羊业发展史 |
2.4 四川引进山羊品种状况 |
2.5 四川山羊的杂交改良现状 |
2.6 四川山羊的产绒、产乳及板皮品质状况 |
2.7 四川山羊肉质研究状况 |
2.8 分子标记在山羊遗传评估的应用 |
2.8.1 分子遗传标记 |
2.8.2 分子标记在羊遗传评估的应用 |
2.8.2.1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
2.8.2.2 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技术 |
2.8.2.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
2.8.2.4 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技术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3.1.3 屠宰与取样 |
3.1.4 四川山羊资源的参考资料 |
3.2 天府肉羊改良羊与盐亭黑山羊生长、生产性能与肉质的测定 |
3.2.1 生长发育测定方法 |
3.2.2 屠宰性能测定方法 |
3.2.3 肌肉品质测定方法 |
3.2.4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
3.2.5 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
3.2.6 数据分析方法 |
3.3 四川省山羊遗传资源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天府肉羊改良羊和盐亭黑山羊生长、生产性能和肉质分析 |
4.1.1. 生长发育指标 |
4.1.2 屠宰性能 |
4.1.3 羊肉品质 |
4.1.4 羊肉营养成分 |
4.1.5 羊肉氨基酸含量 |
4.2 四川山羊遗传资源的研究结果 |
4.2.1 四川省山羊资源基本状况 |
4.2.2 四川山羊资源中心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
4.2.3 四川山羊资源的数量、分布及外貌特征 |
4.2.4 四川山羊资源体尺、体重分析 |
4.2.5 四川山羊资源生长性能分析 |
4.2.6 四川山羊资源屠宰性能分析 |
4.2.7 四川山羊资源繁殖性能分析 |
4.2.8 四川山羊资源的遗传指标 |
5 讨论 |
5.1 天府肉羊改良羊与盐亭黑山羊生产性能与肉质 |
5.1.1 天府肉羊改良羊与盐亭黑山羊生长发育 |
5.1.2 天府肉羊改良羊与盐亭黑山羊屠宰性能 |
5.1.3 天府肉羊改良羊与盐亭黑山羊的肉质 |
5.1.4 天府肉羊改良羊和盐亭黑山羊肉营养成分 |
5.1.5 天府肉羊改良羊和盐亭黑山羊肌肉中氨基酸含量 |
5.2 四川省山羊资源的研究 |
5.2.1 天府肉羊改良羊和盐亭黑山羊 |
5.2.2 四川山羊资源的外貌特征 |
5.2.3 四川山羊生长发育比较 |
5.2.4 四川山羊生产性能 |
5.2.5 四川山羊资源的繁殖性能 |
5.2.6 四川山羊资源的遗传指标 |
6 结论 |
6.1 天府肉羊改良羊和盐亭黑山羊生产性能与肉质分析 |
6.2 四川省山羊资源状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6)湘西本地山羊种质特性及与波尔山羊杂交效果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前言 |
1.1 国内外山羊业发展概况 |
1.2 湘西地区山羊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湘西地区山羊业的发展现状 |
1.2.2 湘西地区山羊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
1.3 我国山羊种质特性研究 |
1.4 波尔山羊在我国山羊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
1.4.1 波尔山羊品种概况 |
1.4.2 波尔山羊在我国山羊品种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体重与体尺测定 |
2.2.3 屠宰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关于湘西本地山羊的种质特性 |
3.1.1 湘西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与分布 |
3.1.2 品种外貌特征 |
3.1.3 生长发育性状 |
3.1.4 产肉性能 |
3.1.5 繁殖性能 |
3.2 关于波尔山羊在湘西地区的适应性 |
3.2.1 波尔山羊在湘西地区的生长发育情况 |
3.2.2 波尔山羊在湘西地区的繁殖性能 |
3.2.3 波尔山羊在湘西地区的疾病情况 |
3.3 波尔山羊与湘西本地山羊的杂交效果 |
3.3.1 波尔山羊与湘西本地山羊杂交一代(F1)的体貌特征 |
3.3.2 波尔山羊与湘西本地山羊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情况 |
3.3.3 产肉性能 |
4 讨论 |
4.1 关于湘西本地山羊的种质特性 |
4.2 关于波尔山羊在湘西地区的适应性 |
4.3 关于波尔山羊与湘西本地山羊的杂交效果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7)山羊GH、MSTN和GHR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我国山羊业的发展现状 |
1.1 山羊的分类 |
1.2 我国山羊业现状 |
1.3 波尔山羊和两个奶山羊品种的基本特性及其研究概况 |
1.3.1 基本特性 |
1.3.2 改良现状 |
第二章 影响山羊生长发育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2.1 生长激素基因(Growth hormone gene,GH)的研究进展 |
2.1.1 GH 基因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
2.1.2 GH 因的结构特征 |
2.1.3 GH 基因与畜禽生产性能的关系 |
2.1.4 小结 |
2.2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GDF-8) 的研究进展 |
2.2.1 MSTN 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2.2.2 MSTN 基因的组织表达 |
2.2.3 MSTN 基因抑制生长的作用机制 |
2.2.4 MSTN 基因及其与畜禽肉用性能的关系 |
2.3 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基因的研究进展 |
2.3.1 GHR 基因的结构 |
2.3.2 GHR 基因定位和表达 |
2.3.3 GHR 基因作用机制 |
2.3.4 GHR 基因及其与畜禽肉用性能的关系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山羊GH 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数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4.3.1 基因和基因型频率 |
4.3.2 位点遗传杂合度(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 |
4.3.3 群体平衡性检验 |
4.3.4 统计分析模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山羊基因组DNA 检测 |
4.4.2 山羊GH 基因多态性检测 |
4.4.3 GH 基因多态位点频率分布及群体遗传学结构分析 |
4.4.4 山羊GH 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
4.5 讨论 |
4.5.1 关于PCR-SSCP 技术 |
4.5.2 有关山羊GH 基因5'调控区位点的讨论 |
4.5.3 有关山羊GH 基因Ex3 位点的讨论 |
4.5.4 有关山羊GH 基因Ex5 位点的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山羊MSTN 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数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山羊MSTN 基因多态性检测 |
5.4.2 MSTN 基因多态位点频率分布及群体遗传学结构分析 |
5.4.3 山羊MSTN 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山羊GHR 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3 数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山羊GHR 基因多态性检测 |
6.4.2 GHR 基因多态位点频率分布及群体遗传学结构分析 |
6.4.3 山羊GHR 基因Ex9 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点 |
7.1 结论 |
7.1.1 山羊GH 基因位点 |
7.1.2 山羊MSTN 基因 |
7.1.3 山羊GHR 基因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波尔山羊对徐淮山羊改良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测定项目及工具 |
1.2 指标测量方法 |
1.2.1 体重测定 |
1.2.2 体尺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体重 |
2.2 体尺 |
2.2.1 体高 |
2.2.2 体长 |
2.2.3 胸围 |
2.2.4 管围 |
3 讨论 |
3.1 波尔羊的杂交改良效果 |
3.2 肉羊杂交的模式 |
3.3 杂交羊饲养管理方法 |
3.4 适宜出栏时间的选择 |
4 结论 |
(9)湖北波尔山羊生长发育规律与体型外貌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与杂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波尔山羊的来源与引进现状 |
1.2 波尔山羊的优良胜状 |
1.2.1 经济性状 |
1.2.2 繁殖性状 |
1.2.3 外貌性状 |
1.3 波尔山羊开发前景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饲养管理与相关数据指标的确定 |
2.1 羊场基本情况 |
2.2 羊群饲养管理中的相关数据的测定方法 |
2.2.1 体重、体尺度量标准 |
2.2.2 外貌性状评分标准 |
2.3 数据处理 |
2.3.1 生长曲线模型的构建 |
2.3.2 外貌评定 |
2.3.3 外貌性状与部分生产、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
2.3.4 杂交效果分析 |
第3章 羊群饲养管理的实证分析 |
3.1 生长模型 |
3.1.1 体重 |
3.1.2 体长 |
3.1.3 体高 |
3.1.4 胸围 |
3.2 外貌特征 |
3.2.1 评定结果等级分布 |
3.2.2 各性状在不同因素水平间的差异性 |
3.2.3 各外貌性状间的表型相关 |
3.3 外貌性状与部分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
3.3.1 耳型、耳色与各月龄体重的关联分析 |
3.3.2 鼻型、流星与各月龄体重的关联分析 |
3.3.3 毛色、色区与各月龄体重的关联分析 |
3.4 外貌性状与部分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
3.5 杂交改良 |
3.5.1 体重的改良效果 |
3.5.2 体尺的改良效果 |
第4章 对波尔山羊生长发育规律的讨论和见解 |
4.1 生长模型 |
4.1.1 体重生长模型 |
4.1.2 体尺生长模型 |
4.2 外貌特征 |
4.2.1 外貌特征的变化规律 |
4.2.2 各外貌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4.3 外貌性状与部分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
4.4 外貌性状与部分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
4.5 杂交改良 |
4.6 见解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课题和发表论文情况 |
(10)布尔山羊及其级进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性状的微卫星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山羊生产与布尔山羊改良概况 |
1.1 山羊的分类 |
1.2 我国山羊业现状 |
1.3 布尔山羊和关中奶山羊基本特性及其研究概况 |
1.3.1 布尔山羊 |
1.3.2 关中奶山羊 |
1.3.3 布尔山羊改良关中奶山羊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分子遗传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2.1 分子标记简介 |
2.2 分子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2.2.1 动物品种、品系和类群的鉴定 |
2.2.2 QTL 主基因的定位与遗传图谱的构建 |
2.2.3 动物遗传标记辅助选择 |
2.2.4 动物杂种优势预测 |
2.3 羊生长发育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 |
第三章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3.1 微卫星的结构 |
3.2 微卫星标记优于其它标记的特点 |
3.3 微卫星标记的获得 |
3.4 微卫星标记的应用 |
3.4.1 动物个体识别与血缘关系鉴定 |
3.4.2 群体间遗传关系与群体内遗传变异分析 |
3.4.3 基因定位与连锁图谱构建 |
3.5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3.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篇 试验研究——布尔山羊及其级进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性状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
第四章 布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及杂种优势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测定方法 |
4.2.3 试验管理 |
4.2.4 习性观察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布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级进杂交后代的体尺体重变化 |
4.3.2 布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级进杂交后代的日增重变化 |
4.3.3 布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级进杂交后代的体型外貌和生活习性观察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布尔山羊及其级进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性状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试验羊只基因组DNA 样品的电泳检测 |
5.3.2 布尔山羊及其杂种后代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检测 |
5.3.3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与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微卫星位点的选择 |
5.4.2 布尔山羊及其杂种羊6 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特性 |
5.4.3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波尔山羊改良四川本地山羊的效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波尔山羊与北川白山羊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研究[J]. 杨舒慧,周爱民,李廷见,王小强,周光明,张晓晖. 甘肃畜牧兽医, 2021(11)
- [2]阿坝州农区肉羊养殖品种选择及杂交改良[J]. 陈志远,杨春,陈勇,罗福成,付健. 四川畜牧兽医, 2017(12)
- [3]波尔山羊在四川地区的适应性调查[J]. 王小强,周光明,冯波,何经纬. 四川畜牧兽医, 2016(10)
- [4]四川省山羊遗传资源发掘初报[D]. 施阳阳.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5]肉山羊舍饲养殖高效杂交模式研究[A]. 熊朝瑞,陈天宝,王志全,张国俊,彭洁. 《2011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 2011
- [6]湘西本地山羊种质特性及与波尔山羊杂交效果调查研究[D]. 田清武.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7]山羊GH、MSTN和GHR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D]. 王利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8]波尔山羊对徐淮山羊改良效果研究[J]. 杨智青,丁海荣,陈应江,陈长宽,徐文华. 江西农业学报, 2007(04)
- [9]湖北波尔山羊生长发育规律与体型外貌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与杂交利用研究[D]. 沈忠.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10]布尔山羊及其级进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性状的微卫星标记研究[D]. 程雪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