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里木农区羊舍现状评价及改进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任梦之[1](2021)在《基于蒸发互补原理的新疆干旱灌区节水灌溉效果评估》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新疆分布着众多大型灌区。自1949年以来灌溉农业发展显着,而今后也将随着大规模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继续快速发展。节水灌溉使灌溉引水量受到限制,根据蒸散发互补关系,将可能导致潜在蒸发量的增加,从而可能对灌区用水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考虑新疆灌区节水灌溉发展引起的潜在蒸发量的变化,准确预测灌溉需水量,从而实现节水灌溉效果的合理评价。本研究分析了新疆节水灌溉发展下潜在蒸发量的变化规律,以新疆阿瓦提绿洲灌区为例,具体分析了干旱灌区农业用水情况,采用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模拟了耗水过程,采用两种蒸散发互补模型验证了蒸发互补关系,评估了干旱灌区的节水灌溉效果,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64个站点周围耕地面积比例进行分类,用Penman公式计算潜在蒸发量,通过Theil-Sen估算和Mann-Kendall法分析潜在蒸发量的变化率,然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揭示节水灌溉对潜在蒸发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农业站的潜在蒸发量呈显着下降趋势,随着节水灌溉的发展,农业站点的潜在蒸发量呈显着上升趋势;随着农业用水量的改变,自然站点的潜在蒸发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农业站与自然站的差异表明,新疆地区节水灌溉发展显着增加了农业区的潜在蒸发量。节水灌溉发展通过影响空气动力学项来改变潜在蒸发量。(2)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阿瓦提绿洲灌区用水情况,利用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模拟了阿瓦提绿洲灌区耗水过程,并用蒸散发互补原理解释了节水灌溉后用水量、耗水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潜在蒸发量和作物蒸发能力在1997年以前减少,1998年以后增加,与引水量的时间序列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农区蒸发量相对稳定;非农区蒸发量和研究区实际蒸发量在1997年以前增加,1998年以后减少,与引水量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一致。阿瓦提绿洲灌区的灌溉引水量影响潜在蒸发量,在评估阿瓦提绿洲灌区节水灌溉效果时,应考虑灌溉的影响。(3)采用两种蒸散发互补模型对阿瓦提绿洲灌区的蒸散发互补关系进行了验证,通过耦合绿洲水热耦合平衡关系和蒸散发互补相关关系建立了引水量与潜在蒸发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灌溉引水量与潜在蒸发量之间存在定量关系,蒸散发互补理论适用于阿瓦提绿洲灌区,当给定该地区的灌溉引水量时,可以通过该定量关系计算出潜在蒸发量。(4)采用灌溉效率和蒸散率两项指标评估了阿瓦提灌区节水灌溉效果。结果表明:1998-2016年在节水灌溉的发展下,灌溉水利用效率迅速增加,蒸散率却降低,两项指标呈负相关。在设置的节水灌溉发展情景中,灌溉引水量越少的情景,灌溉水利用效率越高,蒸散率越低。如果不考虑节水灌溉对潜在蒸发量的影响,将会高估蒸散率。
李梅[2](2020)在《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80、90年代时,羊的发展方向发生了转变,开始了肉毛兼用的年代。中国成为了全球羊养殖数量、出栏量以及肉产量首屈一指的国家,养殖模式逐渐由散养转变为规模化养殖。在我国消费升级战略引领下,以高蛋白、低脂肪为特点的牛羊肉消费近年来呈快速增长态势,消费者购买意愿不断增强,羊肉已成为我国居民不可或缺的动物性食品。内蒙古河套地区是农牧交错地区也是畜牧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肉羊养殖业是巴彦淖尔地区的传统产业,也是本地区农牧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并且肉羊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在肉羊养殖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巴彦淖尔的肉羊养殖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本文以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究,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肉羊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首先对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其次构建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得出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最后根据巴彦淖尔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赵书艺[3](2019)在《河西地区规模羊场主要疫病免疫状况调查及防控技术示范》文中指出随着河西走廊地区养羊业的快速发展,肉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数量明显上涨,特别是在近几年国内对肉羊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国内外优质种羊交易愈加频繁,给河西地区肉羊养殖疫病防控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作为当前规模化羊场主要疫病,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和布鲁氏菌病给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当前危害河西地区养羊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都是我国农业部要求强制免疫的疫病,布鲁氏菌病是目前流行比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羊痘对羊的皮、毛、绒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研究着眼于河西地区规模化羊场疫病防控工作,采用血清学调查的方法,对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和布鲁氏菌病免疫抗体和特定羊群的感染抗体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河西四市部分规模化羊场两种抗体水平及变化趋势,对促进该地区养羊业疫病防控工作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河西四市部分规模化羊场、随机采集4市、19个县、876个羊场、共计13933份血清样品,对A群(免疫羊群)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和评价,对B群(布鲁氏菌病、羊痘未免疫羊群)布鲁氏菌病和羊痘的感染抗体阳性率进行检测,对C群(口蹄疫、小反刍兽疫个别未免羊群(病羊、怀孕羊等))的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感染抗体进行检测,分别统计和分析羊的4种疫病免疫抗体水平和潜伏感染情况,为河西地区规模化羊场的4种疫病防控提供基础资料。1.2015-2018年在河西四市共采集血清样品13933份。分年度来看,2015年共采集1437份、2016年共采集1832份、2017年共采集4893份、2018年采集5771份;分样品来源来看,共采集自A群9406份、B群4220份、C群307份;分不同规模来源来看,50只-200只规模化羊场共采集样品3759份、200只-500只规模化羊场共采集样品6022份,500只及以上规模化羊场共采集样品4152份。样品共来自876个规模化羊场,50只-200只规模化羊场共324个、200只-500只规模化羊场390个、500只以上规模化羊场162个。2.四年间A群口蹄疫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和群体合格率平均分别为78.44%、78.20%,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和群体合格率平均分别为79.76%、80.02%,羊痘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和群体合格率平均分别为64.40%、62.90%,布鲁氏菌病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和群体合格率平均分别为58.96%、50.68%。B群中羊痘感染抗体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平均分别为2.96%、10.96%,布鲁氏菌病感染抗体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平均分别为3.79%和12.67%。C群中口蹄疫感染抗体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平均分别为13.03%和3.88%,小反刍兽疫感染抗体个体阳性率和群体阳性率平均分别为4.89%、1.71%。3.通过对4种疫病感染抗体阳性场点数进行分析发现,口蹄疫疑似感染阳性场检出率从14.75%下降到1.32%,从较大规模化羊场重点向较小规模化羊场集中,从牧区向农区集中;小反刍兽疫疑似感染阳性场检出率从11.48%下降到0.26%;羊痘疑似感染阳性场检出率从31.15%下降到7.67%,从牧区到半农半牧区到农区都有分布,且来源羊场同样包括了3种不同规模化羊场,表明羊痘的隐性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布鲁氏菌病虽然疑似感染阳性场检出率从27.87%下降到10.32%,但农区和牧区的隐性感染情况同样较为严重,扩散和蔓延风险较大,防控形势非常严峻。4.通过防控技术示范养殖场的选择,开展口蹄疫、羊痘、小反刍兽疫和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工作,制定出适合规模化养殖场的上述疫病的防控技术模式,通过免疫情况调查、技术集成研究、规范免疫程序制定和实施,血清抗体效价监测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控措施,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技术示范工作开展前对示范场免疫抗体进行检测,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和布鲁氏菌病的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14%、70.70%、65.63%和35.94%。通过集成技术示范应用,每间隔6个月检测一次免疫抗体,口蹄疫的免疫抗体阳性率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78.87%、85.00%,小反刍兽疫的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23%、85.79%,羊痘的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56%、81.84%,布鲁氏菌病的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1.92%、62.45%。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和羊痘免疫抗体阳性率都超过农业部规定要求,但布鲁氏菌病免疫抗体未达到要求,可能与布鲁氏菌病疫苗本身免疫效果有一定关系。
王晶[4](2019)在《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绒毛用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农牧民从事的主要产业,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农牧民增收,也关系到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绒毛用羊产业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养殖方式粗放、生产效率较低、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规模化比重偏低等诸多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养殖模式的转变,以标准化为核心、以规模化为特征,逐步形成绒毛用羊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新格局。因此,有必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运行模式及相关扶持政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牧户养殖经济效益增长和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本文首先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的标准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进行定性评价和分析;其次,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和散养模式下农牧户的成本收益、单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然后,用模糊数学法和似乎无关方程组模型对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5个环节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牧户养殖规模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的实施路径、典型经验和运行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提高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各项措施,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是:(1)绒毛用羊各环节标准化程度存在差异,畜禽良种、养殖设施和疾病防控3个环节相对最高,生产管理次之,粪污无害化最低。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有长足发展,小规模散养仍占据绝对优势,规模化程度区域差异明显。(2)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总收益、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均显着高于散养户,各投入产出指标及构成比例地区差异显着;标准化规模养殖户的单要素生产率显着高于散养户;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技术效率显着高于散养户,配置效率显着低于散养户,提升产出水平和压缩生产成本的空间都较大。(3)经济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和个人家庭特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均有重要影响。养羊收入比重、固定资产比重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工授精、选址和棚圈设计、饲养管理、饲料配制、机械剪毛分级打包、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及污水处理7项养殖技术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8项政策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影响,种公羊补贴、能繁母羊补贴、人工授精补贴、畜牧养殖机械购置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奖励、禁牧补助和贴息贷款7项政策有正向影响,草畜平衡奖励有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养殖时长、劳动力人数、加入合作组织4项因素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年龄有显着负向影响。经济、政策、环境和个人家庭特征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均有显着影响,养殖收益、受教育程度和加入合作组织有正向影响,禁牧政策、草场面积和养殖时长有负向影响。(4)“家庭草库伦”、“种羊场+农牧户”、“生产基地+农牧户”、“委托管理式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合作社”、“草畜联营合作社”和“公司+合作社+农牧户”7种模式运行机制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主体构成、覆盖范围、资源供给、环境约束、协作程度和运行效果6方面。(5)农牧户对相关扶持政策的认知度、需求度、获取程度、满意度等各有差异,扶持政策较少且缺乏系统性,部分政策存在范围小、标准低、效果不显着等问题。
廖建军[5](2018)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区域面积广泛,其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地表植被盖度低、群落演替缓慢、生态系统出现逆向演替趋势,石漠化问题出现,是世界上喀斯特发育最典型、分布最集中连片的区域,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近年来围绕石漠化治理和地区经济发展,多地开展了经果林种植、牧草种植、牛羊家畜养殖等工作,但由于管理方式粗放、草灌配置结构不合理、连年种植单一经济林等原因导致地力衰退、生产力逐渐下降、经济效益不断下滑。因此开展草灌空间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对充分利用石漠化地区的荒山荒坡,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多元化立体种植,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促进草灌饲料资源的优质、高效生产及草地畜牧业发展,实现种草养畜、石漠化治理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脱贫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以自然地理学、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生态养殖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喀斯特高原峡谷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示范区,和喀斯特高原山地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示范区为研究区。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野外考察、室内试验测定、定量与定性分析等方法。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下,分别对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理论基础、机理、机制、关键技术、技术集成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并对其集成。1.在养分均衡配给的情况下,石漠化地区草灌间作产量一般较单一种植高。其中花江示范区,仅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与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间作产量低于皇竹草单播,其余草灌复合种植平均鲜草产量36840kg/hm2,干草产量6812.5 kg/hm2,分别较单播平均(皇竹草除外)鲜草产量31787kg/hm2,干草产量5846.7kg/hm2高出15.9%、16.5%。撒拉溪示范区草灌复合种植平均鲜草产量42261.3kg/hm2,干草产量7797kg/hm2,分别比该示范区牧草单播平均鲜草产量40623.3kg/hm2,干草产量7627.4kg/hm2高出4.0%与2.2%。2.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人工建植的草灌营养价值优劣不同。在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最好,皇竹草最差;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最好,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最差。其最优配置方式也不同。在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Skeels)、紫花苜蓿与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的搭配是最优配置方式;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inn)、白三叶与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的组合种植是满足撒拉溪示范区适地条件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最优配置方式。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草灌品种资源的利用,结合人工草灌样地的建设,形成以优质草灌资源为主、精料补充为辅的营养相对均衡的牛羊饲用草料生产格局。3.两个示范区混播的产量效益均高于单播,复杂混播高于简单混播,而豆、禾混播又高于其它科属牧草的混播。饲用灌木、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合理搭配能够更全面、高效、均衡的发挥不同草灌品种的营养价值。因此,在石漠化地区草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规律,加强更多优质适生饲用灌木品种的开发利用及其与豆-禾科牧草的搭配种植来满足牛羊成长的营养需求。4.在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条件下不同草灌配置方式对于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具有显着提升(P<0.05)作用。在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通过火龙果+皇竹草的组合、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紫花苜蓿的组合与空白样地的对照试验表明,不同草灌配置方式下对于花江示范区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全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均有显着提升(P<0.05)。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通过核桃(Juglans regia)+鸭茅+白三叶的组合、刺梨(Pyrus spp)+黑麦草+白三叶的组合与空白样地的对照试验表明,不同草灌配置方式下对于撒拉溪示范区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均有显着提升(P<0.05)。5.在石漠化地区通过优质牧草饲喂牛羊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根据人工管理费、饲料费、药品费等成本,屠宰率和肉价综合折算,牛的盈利约为3086.34元/头,羊的盈利约为412.5元/只。综合考虑牛羊的养殖规模和经济效益差值,在石漠化地区根据草地承载力对羊进行适度的规模化养殖比牛的养殖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赵俊[6](2016)在《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区域,依托农区的资源、社会、经济、技术等优势,积极发展农业其他产业,可以促进农、林、牧、渔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农牧耦合是农业发展中一种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加强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的联系,“以农带牧,以牧促农”,从而提高农牧业生产中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农牧业的协调发展和农牧增收,效果显着。农区农牧耦合既是一种自然耦合,也是一种人为耦合,农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草料资源,而养殖业中的畜禽粪便则是提高土壤肥力、生产绿色食品的有机肥料,二者的结合是促进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塔里木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5个地州,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流域地广人多、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人口素质整体不高、发展观念相对落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快流域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农牧民收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塔里木河流域也是新疆重要的农区,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区域,研究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可以解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优化配置农牧资源,同时还可以提高农区资源的利用水平,增强社会经济实力,促进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流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农区农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农牧耦合既是自然作用的结果,亦是社会人为作用的结果。目前,这种耦合更多的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特征。种植业和养殖业在自然、社会经济、制度与政策的驱动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使农业产业链更加稳健,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面板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流域以农业生产为主,三产结构虽然经过不断调整,但一产比重还是略高,流域各种资源分布不均,地州经济存在较大差异、流域农牧业发展不平衡、传统农业特征显着。通过对调查问卷汇总数据分析得出,流域农业发展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农牧业个体多以经验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水平还需加强等结论。同时,现状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对流域农区农牧耦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构建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协调度和资源利用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具有较高的耦合度,但两大系统发展的程度不同,两大系统从最初的严重失调经过不断地调整,发展到目前较为良好协调状态。并且塔里木河流域农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也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结合典型案例对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实现路径及组织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多种农牧耦合形式,包括传统的农区农牧耦合、基于资源利用为基础的农区农牧耦合、基于新技术使用基础上的农区农牧耦合和基于产业链延长为基础的农区农牧耦合,每种路径下农牧耦合的方式又有所不同。组织是农区农牧耦合的实践者,塔里木河流域在发展农区农业经济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组织模式。这些组织模式将农区农牧耦合的理论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实现,在自身发展中加强了对农业相关产业的联系,共同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的农业经济发展。
程仲雷[7](2012)在《克里雅绿洲盐渍化及地下水调控措施研究》文中认为地下水位的合理、有效调控,是地下水及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有效防治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土壤盐渍化直接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作物产出率降低,已成为当今社会农业生产面临的日益严峻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本论文针对克里雅绿洲内各乡镇实地踏勘和调研,取得相关基础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理论计算方法,并经过实地验证,初步探明不同区域地下水埋深、浅埋地下水动态储量和盐渍化类型及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地下水调控的措施、排水出路以及盐碱地治理中相关的其他各类措施,以期为干旱区绿洲农业生产、生态恢复、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支持。初步形成了以下结论:1.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变异系数大于30%,属于强变异。通过单样本柯尔莫哥洛夫-斯米诺夫(Kolomogorov-Semirnov,K-S)检验,发现其值服从正态分布,符合地统计学和半方差模型建立的要求,且可以用高斯模型进行拟合。2.绿洲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的空间特征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即在地势上由南向北,地下水埋深逐渐变小,而地下水矿化度则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明显,地下水位变化一般滞后于地表水径流和引灌水量变化。5~9月为高水位期,10月到翌年4月为低水位期,动态变化即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表现为:从3月开始上升,5月地下水埋深达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到9月之后埋深达到最大,之后地下水埋深又开始上升。3.从地下水水质(矿化度、TDS)变化和季节变化看,呈现出了从3月开始下降,到9月达到最大,之后开始缓慢回升,季节变化明显。地下水环境变化究其原因,是由于研究区农业灌溉的影响,当地农业灌溉有相当一部分是抽取地下水来灌溉,一部分灌溉的回归水下渗,导致浅层地下水的离子含量增加;水化学特征依次为Cl+SO4+Na和HCO3+SO4+Na+Mg型;下部水化学类型HCO3+Cl+Na。地下水的水化学遵循干旱区地下水的运移规律。PH值均>8.0,说明土壤呈碱性;总体上各个离子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克里雅绿洲绿洲水资源总量基本上为出山口的河川径流与山前地下水侧渗量之和,即水资源总量约为10.787×108m3,其中克里雅地表水资源量为河川径流10.477×108m3,地下水天然补给量0.310×108m3。克里雅流域地下水由山前侧向补给量0.31×108m3及平原区降水补给量两部份组成,由于平原区降水极少,且蒸发强烈,形成的补给量极不稳定,大多数年份不能形成补给,故实际只应考虑山前侧向补给量0.31×108m3,这样流域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亦即实质意义上的地下水资源量仅为0.31×108m3。5.克里雅流域转化地下水量3.64×108m3/a,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0.31×108m3,则地下水资源量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与转化补给地下水量之和,为3.95×108m3,地下水天然补给量和转化补给量分别占总补给量的7.85%、92.15%。需要说明的是该数值只是一般意义上地下水资源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源量”。虽然水资源转化重复量的数量很大,地下水的利用是必要和很有意义的。但在概念上要明确,如采取渠道防渗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是以减少水资源转化重复量为前提的;如建设水源地开采地下水,是利用水资源转化重复量。但这两方面都不能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6.通过水均衡分析,较好地反映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与补给关系,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近期和远期水盐平衡计算与分析表明:近期灌区处于积盐状态,年平均灌区积盐19.00×104T。远期规划相关工程项目的得以实施,诸如加强节水灌溉措施,健全排水系统,灌区每年将可以实现脱盐,每年可脱盐19.83×104T,脱盐的前期主要是将灌区历史积盐逐步排向灌区地势较低的北部荒漠承泄区,而后灌区实现水盐平衡,将使项目区水盐动态向良性循环转化。通过水盐平衡分析,因排盐需要,排出区外的地下水在规划期不少于1.05×108m3。依据灌区排水规模(1.05×108m3)、地下水开采初步规模(1.20×108m3)及工程实施后潜水蒸发规模(1.77×108m3),由此可以估算出小于2m的浅埋地下水可降深1.26m,可实现所要求农区地下水临界埋深深度。7.根据灌区农区排水、排盐的实际,地下水调控措施确定为明排和井排措施,并初步确定明排工程项目,其中干排6条,支排38条,机电井规模为350眼。关于承泄区,即排水的泄流区则主要是分别引入灌区北部沙漠区和排入克里雅河下游河道。
范卓斌[8](2010)在《干旱区绿洲后备耕地资源开发适宜性研究 ——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状况直接影响着绿洲的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选取条件适宜的土地进行合理开发,可以有效平衡耕地数量和质量,对绿洲生态系统起到改良作用,从而保障绿洲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干旱区绿洲的经济发展带动绿洲人口增长,土地承载压力也随之增加;对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绿洲边缘区荒漠化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恶化。为保证耕地保有量,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国家提出“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干旱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使得补充耕地的难度日益增加,如何针对干旱区特点,确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后备耕地资源,已成为现阶段土地资源研究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本文选取典型干旱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作为靶区,基于“3S”技术,在充分的野外实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遥感影像等资料支持下,分析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的现状结构及特点,提取自然、生态、社会等方面共17个适用于干旱区绿洲的后备耕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因子,应用空间插值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神经网络模型、层次分析法等地统计方法和数学方法,构建了以自然适宜性子系统为基础,以生态适宜性和社会适宜性子系统为辅助参考的评价模型,最终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后备耕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并划分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适宜等级区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自然、生态、社会适宜程度均属适中,总体上呈现出以现有绿洲为中心,向东、向西逐级递减的趋势。(2)适宜度较高的评价单元绝大部分位于渭干河-库车河-塔里木河间的三角洲区域。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情况下,该区域有望成为未来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重点方向。(3)适宜或较适宜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共计257901.56hm2。在水源丰沛、资金充裕的条件下,若全部开发,预计净增加耕地面积可达200000.00hm2以上。其余区域应注重现有耕地质量的保持和提高,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4)就各县而言,库车县、沙雅县各方面适宜度均得分较高,适宜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分布较多,其中库车县略高于沙雅县;而新和县后备耕地资源因自然适宜度偏低,需限制开发。库车、沙雅、新和三县有必要树立相互协作、和谐发展的策略,尝试探索更为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资源分配方式,避免形成各自为营、重复开发建设的局面。(5)研究区今后的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工作应重点偏向库车县、沙雅县,以库车、沙雅之间红旗镇-哈尼喀塔木乡-新垦农场一线为主。而新和县应注重土地整理,改善现有耕地质量,填补现有农区耕地间的空白区域,从而使耕地资源的质与量均实现较大突破。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同时需注意防治次生盐渍化、风沙等生态安全问题,应合理分配资源,做好林网灌排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保证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
王振锡[9](2009)在《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退化生态系统解析与重构》文中研究指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退化生态系统解析与重构研究为今后该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退化历史→现状解析→恢复重构”为主线,采用树木年轮生态学、地统计学、数量生态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与分析方法,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区域水环境历史变迁与生态退化历史、荒漠-绿洲过渡带浅层地下水历史变化与生态退化历史、荒漠-绿洲过渡带生境异质性、荒漠-绿洲过渡带植物群落多样性及过渡带生境与植物群落间关系进行解析,研究提出了荒漠-绿洲过渡带植物群落重构方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树木年轮反映的塔里木河下游近50a来的区域水环境状况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不完全表现为距离下游上段(大西海子水库)越近其水环境状况就越好,不同区域退化进程具有差异性,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应以分区治理恢复为宜。20世纪90年代是下游水环境状况最差时期,体现了长达30a断流水环境的变干累积效应,是下游生态系统退化最严重的时期;而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初是下游水环境状况最好时期,分别对应了下游常年过水期和生态输水期;突变检测表明下游水环境变化对下游断流时段的突变效应具有滞后性;塔里木河下游区域水环境干湿变迁是地表径流的多寡,离流域上段(大西海子水库)、古河道、现有输水河道距离的远近,微地貌以及地质构造所决定的区域地下水构成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基于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 Willd.)树木年轮重建的过渡带近50a来浅层地下水埋深序列和1972~2005年NDVI指数变化分级特征分析共同表明,荒漠-绿洲过渡带自上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区域生态表现为逐年退化趋势,2000年生态输水后,区域生态初步恢复。过渡带柽柳年轮宽度指数与英苏3~6月浅层地下水埋深负相关显着(R=-0.917,p<0.01),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利用逐步回归分析,重建英苏近50a来3~6月浅层地下水埋深,延长了区域浅层地下水埋深水文记录达42a;重建序列趋势分析表明,1958~2000年英苏浅层地下水埋深序列呈波段增加趋势,20世纪50年代埋深最浅,20世纪90年代埋深最深;突变检测结果显示重建序列对下游断流、生态输水响应强烈。处于极端干旱区的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退化进程与区域浅层地下水为主导的水环境变迁以及NDVI指数反映的植被退化过程具有良好的同步性。(3)荒漠-绿洲过渡带现状生境在垂直梯度和水平梯度总体上均表现出空间自相关范围小,空间变异性强,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大的特征,由于受河岸水文过程的影响,在整体规律性变化基础上都存在明显地局部性变异,这种局部性变异在靠近河道的区域表现更显着。在0~200cm的垂直梯度上,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盐分和养分指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表现为逐渐降低规律,pH值、CO32-和土壤含水量则相反;40~60cm土层是过渡带土壤理化性质垂直变异的突变层次,其在水平梯度上具有很强的空间变异性,空间自相关特性明显;对过渡带土壤盐分、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要素研究采样尺度应分别控制在2400m、4910m和11500m以下。过渡带具有土壤盐分含量高、养分贫乏的特点,但其浅层地下水埋深相对较浅,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植被恢复与重建。(4)荒漠-绿洲过渡带植物种类少,以旱生耐盐植物为主;植物群落类型单一,可划分为4种类型;植物群落分布破碎,空间异质性强,以柽柳(Tamarix spp.)群落为分布面积最大的优势群落。基于面向对象的植物群落分类结果显示,从绿洲至荒漠方向上,植物群落分布整体上表现为减少的趋势;在河流流向方向上,植被群落分布差异不大;在垂直河道方向上,过渡带植物群落分布呈显着减少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河道效应;0~180cm土层是与植物群落分布相关紧密的土壤层次,为开展植物群落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的关键层次;过渡带以水盐耦合为主导的环境梯度对植物群落分布格局起主导作用,其中影响显着的环境因子是以电导率、Cl-为代表的土壤盐分因子和土壤养分中的速效K;环境因子总共解释了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分布格局变异的52.08%,其中土壤盐分因子、土壤养分因子、水分因子、空间因子和四者的交互作用分别解释了16.589%、11.104%、9.940%、7.148%和7.247%。在过渡带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应采取分区治理,重点考虑土壤盐分因子。(5)基于“适地适生”原则,使重建群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自维持机制,并达到退化生态系统在当前生境状况下恢复与重建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重构区总面积11119.15hm2,其中:重构柽柳群落区主要位于靠近绿洲区域,面积为2990.18hm2,占重构区总面积26.89%;重构胡杨群落区主要位于输水河道中段和靠近英苏的河道下段,面积最小,为429.80hm2,占重构区总面积3.87%;重构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群落区主要位于过渡带中部及南部的大部分区域,面积最大,为7121.21hm2,占重构区总面积64.04%;重构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 Less.)群落区主要位于河道上段的沿河区域,面积为577.96hm2,占重构区总面积的5.20%。
闫文浩[10](2008)在《塔里木河下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恢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在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人类活动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产业化加快的形势下,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巨大持久的压力,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国土资源、水资源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生态恢复的效果。通过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便于加深对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态势的理解,以使生态恢复的思路、目标、原则、措施具有针对性。因此,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生态恢复研究,对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塔里木河下游位于新疆尉犁、若羌县境内,东接库鲁克沙漠,西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新疆经青海通往祖国内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鲁克两大沙漠逐渐合拢,绿色走廊濒临毁灭。塔河下游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成为制约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受损生态的恢复成为流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进行科学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生态恢复研究,对塔河下游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生态恢复,以及同类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生态恢复研究提供理论、方法。文章在大量分析的基础上,以遥感和GIS为技术支持,建立数据库,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地学图谱分析等方法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研究,并划分生态功能区。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从1990年到2005年耕地景观、林地景观和草地景观面积表现出减少的趋势;未利用地面积则持续增加并有加速增加的趋势;水体景观面积也呈增加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塔里木河下游多次输水的结果。从景观格局指数上看,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程度略低,1990年和2005年分别为0.95和0.75,表明整个区域的景观异质性减弱,生态系统趋于不稳定状态。整个研究区的破碎化指数较小,基质特征较明显。景观优势度较小,表明区域内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别不太大。总的来说,塔河下游生态环境整体尚处于不良状态,主要是因为有大部分的未利用地景观作为基质。(2)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整体尚处于不良状态,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和低效的垦荒、弃耕,造成下游来水量日益减少,引起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的途径被切断。在强烈蒸发和蒸腾作用下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一些耐受性强的天然植被生长受到抑制、繁殖更新能力受到破坏,而浅根系植物则因无法得到水分补给而死亡。失去天然植被保护的地表逐渐沙化,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加剧造成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值得深思的是,在大环境背景的前提下,只是因为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人为造成流域水文过程的破坏,就引起生态环境退化如此严重,这除了说明必须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外,还证明了开展干旱区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关系研究的重要意义。(3)对于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恢复,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以天然绿洲和绿洲—荒漠过渡带的生态环境改善为重点,以植被和水体维护为突破口,以现状生态的保护为基础,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综合权衡经济价值与环境需要,在维护自然生态的同时分阶段的扩大人工绿洲生态,建立融自然和人工为一体的镶嵌式流域生态系统。实施大区封育控制,小区优化建设,以防治荒漠化为重点,不同断流地段确定不同生态恢复目标,在维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积极加强人工生态建设。可采取的主要调控措施包括封育、生态输水、退耕还林还草、构建绿洲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式等。本论文的研究特色在于:运用3S技术,以遥感数据为基本资料,建立遥感影像判读图谱,将图谱与传统分类原则相结合,对研究区进行景观分类。对研究区影像以计算机分类(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方法)为主,目视解译为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加之以图谱直观显示土地利用变化和采用景观格局指标来度量塔里木河下游的景观是否合理,就能清晰地把握区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变化情况,从而为该地区的景观生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塔里木农区羊舍现状评价及改进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农区羊舍现状评价及改进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蒸发互补原理的新疆干旱灌区节水灌溉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蒸散发互补原理 |
1.2.2 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 |
1.2.3 灌溉水利用效率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和基本资料 |
2.1 新疆地区概况 |
2.2 阿瓦提绿洲灌区概况 |
2.3 基本资料 |
3 节水灌溉发展下新疆潜在蒸发量的变化规律 |
3.1 研究方法 |
3.1.1 Penman公式 |
3.1.2 Theil–Sen估算 |
3.1.3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
3.1.4 气象因子对潜在蒸发量变化的贡献率 |
3.2 农业引水的变化规律 |
3.3 潜在蒸发量的空间变化 |
3.4 潜在蒸发量的时间变化 |
3.5 影响潜在蒸发量的气象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4 干旱区新疆阿瓦提灌区绿洲农田耗水分析 |
4.1 Penman-Monteith公式 |
4.2 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 |
4.2.1 灌溉地模块 |
4.2.2 非灌溉地模块 |
4.2.3 模型的输入输出说明 |
4.2.4 模型参数选取 |
4.2.5 作物蒸发能力 |
4.3 阿瓦提绿洲灌区用水分析 |
4.4 阿瓦提绿洲灌区耗水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干旱区新疆阿瓦提灌区蒸散发互补关系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蒸散发互补模型 |
5.1.2 绿洲水热耦合平衡模型 |
5.1.3 模拟结果评价方法 |
5.2 灌区蒸散发互补关系的验证 |
5.2.1 AA模型 |
5.2.2 H2018模型 |
5.3 引水量与潜在蒸发量的定量关系 |
5.3.1 引水量与潜在蒸发量关系的理论分析 |
5.3.2 引水量与潜在蒸发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干旱区新疆阿瓦提灌区节水灌溉效果评估 |
6.1 评估方法 |
6.1.1 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 |
6.1.2 蒸散率指标 |
6.2 节水灌溉效果变化分析 |
6.3 不同情景节水灌溉效果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肉羊 |
2.1.2 肉羊养殖 |
2.1.3 可持续发展 |
2.2 相关理论体系 |
2.2.1 可持续发展 |
2.2.2 畜牧业可持续 |
2.2.3 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
3 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产业现状 |
3.1 我国肉羊养殖现状 |
3.2 内蒙古肉羊养殖现状 |
3.2.1 内蒙古肉羊养殖数量分析 |
3.2.2 内蒙古肉羊消费数量年度变化 |
3.3 巴彦淖尔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 |
3.3.1 地理位置 |
3.3.2 气候特征 |
3.3.3 自然资源 |
3.3.4 巴彦淖尔市经济状况 |
3.4 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现状 |
3.4.1 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产业地位 |
3.4.2 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规模分析 |
3.4.3 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情况 |
3.4.4 肉羊养殖品种分析 |
3.5 肉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3.5.1 自然环境的要求 |
3.5.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 |
4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构建评价体系 |
4.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4.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3 指标体系的选取 |
4.4 数据选取 |
5 评价模型和结果分析 |
5.1 标准化 |
5.2 计算权重 |
5.3 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
6 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
6.1 养殖方法不科学 |
6.2 养殖的成本增加和饲草料供应不足 |
6.3 种畜的选择不当和动物疫病风险仍然较大 |
6.4 肉羊产业化进程迟缓 |
7 巴彦淖尔肉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
7.1 保证饲草料的供给,保证运输通畅 |
7.2 加强疫情防控,稳步推进肉羊防疫计划 |
7.3 创新养殖管理,引进优良畜种 |
7.4 政策支持保障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河西地区规模羊场主要疫病免疫状况调查及防控技术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河西地区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1.1 河西地区肉羊产业发展的优势 |
1.2 河西地区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
1.3 主要成就 |
1.4 河西地区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1.5 河西地区羊主要品种 |
2.当前威胁羊产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 |
2.1 小反刍兽疫 |
2.2 口蹄疫 |
2.3 羊痘 |
2.4 布鲁氏菌病 |
2.5 寄生虫病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河西地区规模化羊场主要疫病血清学调查 |
1.口蹄疫血清学调查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2.小反刍兽疫血清抗体调查与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3.羊痘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4.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检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5.小结与讨论 |
5.1 小结 |
5.2 讨论 |
第二章 河西地区规模化羊场主要疫病变化形势分析 |
1.口蹄疫阳性场变化情况分析 |
1.1 整体情况 |
1.2 时间、空间变化趋势 |
2.小反刍兽疫阳性场变化情况分析 |
2.1 整体情况 |
2.2 时间、空间变化趋势 |
3.羊痘阳性场变化情况分析 |
3.1 整体情况 |
3.2 时间、空间变化趋势 |
4.布鲁氏菌病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
4.1 整体情况 |
4.2 时间、空间变化趋势 |
5.小结与讨论 |
5.1 小结 |
5.2 讨论 |
第三章 河西地区规模化羊场规范化防控技术示范 |
1.防控技术示范场基本情况 |
1.1 示范场介绍 |
1.2 技术集成研究总体规划 |
1.3 免疫情况调查 |
2.防控技术集成示范 |
2.1 所用疫苗及免疫程序 |
2.2 主要疫病防控技术示范实施方案 |
3.主要疫病防控要点 |
3.1 口蹄疫防控要点 |
3.2 小反刍兽疫防控要点 |
3.3 羊痘防控要点 |
3.4 布鲁氏菌病防控要点 |
4.应用示范效果 |
4.1 口蹄疫防控措施实施结果 |
4.2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实施结果 |
4.3 羊痘防控措施实施结果 |
4.4 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实施结果 |
5.小结与讨论 |
5.1 小结 |
5.2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审查表 |
(4)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 规模经济理论 |
2.3 标准化理论 |
2.4 农户行为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与启示 |
3.2 与绒毛用羊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标准 |
3.3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标准化程度分析 |
3.4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程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
4.1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4.2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单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
4.3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经济效率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
5.1 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
5.2 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分析 |
6.1 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 |
6.2 不同运行模式特点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评价 |
7.1 现有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 |
7.2 农牧户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
7.3 畜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 |
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 |
3 牛羊健康养殖与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3 试验方案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机理 |
1 草灌优化配置的基础条件 |
2 草灌产量分析 |
2.1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主要牧草产量 |
2.2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主要牧草产量 |
3 草灌饲用价值状况及适口性分析 |
3.1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的灌木价值 |
3.2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的的灌木价值 |
3.3 草灌的饲用价值及特点 |
4 草灌饲用价值与牛羊健康养殖机理 |
4.1 实验设计 |
4.2 单株草灌营养成分与牛羊健康养殖机理 |
4.3 混合草灌饲用价值与牛羊健康养殖机理 |
四 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影响机制 |
1 草灌配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机制 |
1.1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草灌配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机制 |
1.2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草灌配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机制 |
2 牛羊消化代谢机制 |
2.1 牛羊瘤胃特征与能量的消化代谢 |
2.2 牧草相对饲用价值的计算 |
2.3 牛羊对花江示范区牧草的消化代谢机制 |
2.4 牛羊对撒拉溪示范区牧草的消化代谢机制 |
五 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
1 石漠化地区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 |
1.1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
1.2 灌木栽培技术 |
1.3 草灌配置技术 |
1.4 牛羊棚圈建设技术 |
1.5 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
1.6 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
2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 |
2.1 牧草自动撒播机的设计 |
2.2 新型羊舍的设计 |
2.3 羊用喂料装置的设计 |
2.4 小羊羔专用食槽的设计 |
2.5 组合羊用食槽的设计 |
六 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集成 |
1 潜在石漠化地区技术选择、优化与集成 |
2 轻度石漠化地区技术选择、优化与集成 |
3 中度石漠化地区技术选择、优化与集成 |
4 强度石漠化地区技术选择、优化与集成 |
5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集成对比分析 |
七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6)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思路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2 基础理论 |
第3章 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机理 |
3.1 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 |
3.2 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原理分析 |
3.3 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驱动力分析 |
3.4 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功能分析 |
第4章 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研究区域农业发展情况 |
4.3 研究区域畜牧业发展情况 |
4.4 研究区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4.5 研究区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5章 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协调度评价 |
5.1 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协调度评价的目标 |
5.2 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协调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
5.3 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综合指数的确定 |
5.4 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协调度模型的建立 |
5.5 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协调度模型的确定 |
5.6 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类型评判标准 |
5.7 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协调度评价 |
第6章 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水平评价 |
6.1 评价目标 |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 评价函数的确定 |
6.4 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水平评价 |
6.5 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水平测算结果及分析 |
第7章 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实现路径分析 |
7.1 传统的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路径 |
7.2 基于资源利用为基础的农区农牧耦合路径 |
7.3 基于新技术使用基础上的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路径 |
7.4 基于产业链延长为基础的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路径 |
7.5 小结 |
第8章 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组织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
8.1 农户家庭经营模式 |
8.2 公司化经营模式 |
8.3 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 |
8.4 涉农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
8.5 涉农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 |
8.6 国营农牧场经营模式(兵团农业发展模式) |
8.7 小结 |
第9章 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的支撑体系 |
9.1 建立政策支撑体系 |
9.2 建立资金支撑体系 |
9.3 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
9.4 建立人才支撑体系 |
第10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克里雅绿洲盐渍化及地下水调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区选择 |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1.5.1 野外考察内容 |
1.5.2 数据获取及处理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因素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 |
2.2.3 水资源 |
2.2.4 土壤 |
2.2.5 植被状况 |
2.3 人文因素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试验设计 |
3.2 地统计学原理与方法 |
3.2.1 地统计学简介 |
3.2.2 半方差函数 |
3.2.3 克里金(Kriging)最优内插法 |
第四章 克里雅绿洲地下水埋深、水质及盐碱地分布 |
4.1 地下水埋深空间特征分析 |
4.1.1 初步统计分析 |
4.1.2 地下水埋深插值分析 |
4.2 地下水水质空间特征分析 |
4.2.1 初步统计分析 |
4.2.2 地下水水质特征参数 Kriging 插值 |
4.2.3 地下水化学(离子)特征及组成 |
4.3 土壤盐分特征及分布 |
4.3.1 土壤盐分特征统计 |
4.3.2 盐碱地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克里雅绿洲水资源、水均衡及水盐平衡分析 |
5.1 水资源 |
5.1.1 地表水资源量 |
5.1.2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
5.1.3 地表水可供水量 |
5.2 地下水资源 |
5.2.1 地下水天然补给量 |
5.2.2 地下水资源量 |
5.2.3 地下水可开采量 |
5.3 水资源总量 |
5.4 水均衡分析 |
5.4.1 主要参数的确定 |
5.4.2 近期水均衡分析 |
5.4.3 远期水均衡分析 |
5.5 水盐平衡分析 |
5.5.1 近期水盐平衡分析 |
5.5.2 远期水盐平衡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克里雅绿洲盐渍化及地下水调控措施 |
6.1 地下水临界深度的确定 |
6.2 排水模数 |
6.3 地下水调控措施 |
6.3.1 地下水(浅埋)埋深基本情况 |
6.3.2 地下水(浅埋)动态变化 |
6.3.3 地下水(浅埋)水质情况 |
6.3.4 地下水调控主要参数及措施论证 |
6.3.5 地下水调控分区(盐碱地改良利用分区) |
6.3.6 明排工程措施 |
6.3.7 井排工程措施 |
6.3.8 关于承泄区 |
6.3.9 关于排水的再利用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存在的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和发表论文 |
致谢 |
(8)干旱区绿洲后备耕地资源开发适宜性研究 ——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理论基础 |
1.3.1 空间插值 |
1.3.2 叠置分析 |
1.3.3 逐步回归分析法 |
1.3.4 神经网络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的确定 |
2.2 资料来源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5 相关软件的应用 |
2.5.1 ArcGIS |
2.5.2 PASW Statistics |
2.5.3 ENVI |
2.5.4 辅助软件 |
第三章 研究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2 土地利用现状 |
3.3 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干旱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确定评价因子的原则 |
4.2 资料预处理 |
4.2.1 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 |
4.2.2 野外实测数据 |
4.2.3 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成果 |
4.2.4 遥感影像 |
4.2.5 其他资料 |
4.2.6 数据检查 |
4.3 划分评价单元 |
4.4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1 自然适宜性评价 |
4.4.2 生态适宜性评价 |
4.4.3 社会适宜性评价 |
4.4.4 综合评价 |
第五章 评价结果分析 |
5.1 自然适宜性分析 |
5.2 生态适宜性分析 |
5.3 社会适宜性分析 |
5.4 综合适宜性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潜在的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研究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 |
附录 2 数据库表单结构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退化生态系统解析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气候特征 |
2.3 土壤特征 |
2.4 水文特征 |
2.5 植被特征 第三章 资料采集与研究方法 |
3.1 监测井布设 |
3.2 数据采集 |
3.2.1 树木年轮样品采集及处理 |
3.2.2 植被调查及处理 |
3.2.3 土壤样品采集及分析 |
3.2.4 遥感影像数据采集及处理 |
3.3 研究方法 |
3.3.1 滑动t 检验 |
3.3.2 地统计学方法 |
3.3.3 因子分析 |
3.3.4 判别分析 第四章 胡杨年轮记录的塔里木河下游区域水环境历史变迁与生态退化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年表建立 |
4.1.2 区域水环境年代际变化及变异分析 |
4.1.3 区域水环境突变分析 |
4.2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浅层地下水历史变化与生态退化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柽柳年轮记录的荒漠-绿洲过渡带浅层地下水埋深历史变化 |
5.1.2 NDVI 表征的荒漠-绿洲过渡带退化历史 |
5.2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生境异质性解析 |
6.1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土壤盐分要素空间变异与格局特征 |
6.2.2 土壤养分要素空间变异与格局特征 |
6.2.3 土壤水分及浅层地下水埋深空间变异与格局特征 |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环境解释 |
7.1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植物群落特征解析 |
7.2.2 植物群落DCCA 排序与环境解释 |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植物群落重构 |
8.1 数据处理 |
8.1.1 环境因子数据处理 |
8.1.2 重构单元划分 |
8.1.3 重构单元取值 |
8.1.4 判别函数建立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环境指标因子分析 |
8.2.2 植物群落重构判别分析 |
8.2.3 植物群落重构与恢复重建 |
8.3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论文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图1:荒漠-绿洲过渡带0~180cm 土层环境要素空间分布图 致谢 作者简介 |
(10)塔里木河下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恢复研究现状及趋势 |
1.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1.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主要内容 |
1.1.2 国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现状 |
1.1.3 国内土地利用/履盖变化研究的现状 |
1.1.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
1.2 生态恢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生态恢复研究的内涵 |
1.2.2 国外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2.4 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选题意义 |
2.2 研究现状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考察路线 |
第3章 塔里木河下游的环境条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塔里木河流域概况 |
3.1.2 塔里木河下游概况 |
3.2 自然环境概况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候 |
3.2.3 水文 |
3.2.4 土壤 |
3.2.5 植被 |
3.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章 塔里木河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1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4.1.3 遥感数据波段选择 |
4.1.4 分类过程 |
4.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的提取 |
4.2.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
4.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4.2.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
4.2.4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
4.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
4.3.1 景观格局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2 景观格局指数结果分析 |
4.4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4.1 自然驱动因素分析 |
4.4.2 人文驱动因素分析 |
第5章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问题与生态恢复途径 |
5.1 生态退化现状及成因 |
5.1.1 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
5.1.2 天然植被衰败 |
5.1.3 水环境质量日趋严重 |
5.1.4 生物多样性丧失 |
5.2 生态恢复的思路、目标及原则 |
5.2.1 生态恢复的思路 |
5.2.2 生态恢复的目标 |
5.2.3 生态恢复的原则 |
5.3 生态恢复的主要措施 |
5.3.1 封育 |
5.3.2 生态输水 |
5.3.3 人工生态建设 |
5.3.4 退耕还草还林 |
5.4 生态恢复的对策 |
5.4.1 实施分段分区治理 |
5.4.2 景观功能分区及优化 |
5.4.3 完善流域水权制度建设 |
5.4.4 构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式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塔河下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现状和原因 |
6.1.2 塔河下游生态变化的现状和原因 |
6.1.3 塔河下游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和调控措施 |
6.2 讨论 |
6.2.1 景观格局优化问题 |
6.2.2 生态恢复综合评价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塔里木农区羊舍现状评价及改进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蒸发互补原理的新疆干旱灌区节水灌溉效果评估[D]. 任梦之.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评价[D]. 李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河西地区规模羊场主要疫病免疫状况调查及防控技术示范[D]. 赵书艺.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1)
- [4]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D]. 王晶.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5]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草灌优化配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D]. 廖建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6]塔里木河流域农区农牧耦合资源利用研究[D]. 赵俊.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2)
- [7]克里雅绿洲盐渍化及地下水调控措施研究[D]. 程仲雷. 新疆大学, 2012(03)
- [8]干旱区绿洲后备耕地资源开发适宜性研究 ——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D]. 范卓斌. 新疆大学, 2010(02)
- [9]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退化生态系统解析与重构[D]. 王振锡. 新疆农业大学, 2009(11)
- [10]塔里木河下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恢复研究[D]. 闫文浩.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