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省秸秆养畜九年成效巨大(论文文献综述)
康美娟[1](2012)在《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同时又是受资源环境双重制约、经济效益低下的弱势产业。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它与目前常说的生态及绿色农业不同,它是为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改善地球气候条件而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固碳技术、开发生物质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具备“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农村金融”多元功能的新型农业。发展低碳农业已是刻不容缓,并且潜力巨大、大有可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固碳为发展方法,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提升。吉林省是我国一个农业大省,发展低碳农业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和科技优势,同时又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因此,为实现吉林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长春及周边地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试点改革,必须加快推动吉林省低碳农业的发展。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低碳农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理论综述部分,阐述了低碳农业的相关理论依据、研究综述;第三部分主要对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优势,然后分析了吉林省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吉林省目前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对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构建进行了分析,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吉林省实施低碳农业的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第五部分就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综合评价基础上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结论。
高亚敏[2](2010)在《南方贫困山区扶贫连片开发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贵州省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是一个山区农业贫困县,在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贫困农户种草养畜,把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了农民致富与生态修复的双赢。本文通过长期的实地调查,结合资料分析,以晴隆县为例,阐述了岩溶地区扶贫连片开发的“晴隆模式”发生的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研究了该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农业系统结构性变化,以及现阶段该扶贫开发模式的运行机制与结构特征,定量地分析了该模式的作用机理,认为该模式对农村劳动力分布、农户生产经营、食物来源结构调整、农业系统结构转变、扶贫项目集成和资金整合有促进作用,并探讨了该模式在岩溶地区及南方贫困山区推广过程中的适应性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晴隆县通过种草养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放和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从事传统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劳动力由50.5%降低到25.2%,从事作物(主要是饲草作物)与家畜综合生产的劳动力由5.3%上升到27.7%;吸引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外出务工劳动力比例下降10%;充分发挥妇女和老人弱势劳动力的致富潜力。2.对农户生产生活方面的影响表现在:(1)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种草养畜的经济效益是种粮养猪的6倍以上,85%的养羊户认为养羊增加家庭收入;(2)促进农户生产方式的升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户生产方式由传统的种粮养猪向种草养畜转变,增加的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消费水平;(3)改变农户观念,农民种草养畜由被动变为主动,82.4%表示种草养羊使自身学习科技的愿望增强;(4)改善农户的生活环境,66.3%农户认为发展草地畜牧业促进了当地环境条件的改善。3.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由坡耕地向栽培草地合理转变。促进土地有效流转、集中,扩大养畜规模、提高土地效率。流转的草地面积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27.6%。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1)种植业压粮扩饲,全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面积比由2000年的166:29:1,变为2008年的3.6:1:1.2,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2)畜牧业结构由耗粮型向节粮型转变,种草养畜户饲养生猪只有1头/户,单一的作物种植户平均4.32头/户。全县羊存栏年平均增长率是生猪的3.38倍。栽培草地由2001年的0.05 hm2增加到2009年的1.47万hm2,改良草地由零增加到1万hm2;(3)促进农林牧业产值的合理转变。家畜生产比重占农业GDP的43.53%,比2000年提高12.5个百分点。我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转向贫困农户的发展能力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消除农村的地区性贫困。这需要划分片区,按照贫困片区部署连片开发。我国南方草地面积0.68亿hm2,可利用面积约0.47亿hm2,是耕地面积的1.8倍,潜力巨大。开发南方草地,发展草地畜牧业,不仅能缓解耕地、粮食压力,拓宽食物来源,而且能加速山区脱贫致富,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晴隆县种草养畜科技扶贫试点和贵州省草地畜牧业扶贫连片开发对解决南方地区性贫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罗平[3](2009)在《秸秆回收物流系统构建及增值效益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的蕴藏量极其丰富。虽然秸秆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但是由于回收物流渠道不畅,导致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污染了当地的环境,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秸秆回收物流系统,以实现秸秆资源化、环保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推进秸秆回收处理产业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秸秆回收物流系统的构建和增值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利用国家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对我国秸秆资源的品种、产量、分布状况、回收利用途径、回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物流系统等多学科的理论,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秸秆回收物流系统的目标和原则,明确了系统的要素,归纳了系统的结构,梳理了系统的流程,从而指导我国秸秆回收物流系统的构建工作。再次,本文从定性分析、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秸秆回收物流系统的增值效益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到了秸秆回收物流系统的最优空间结构。最后,基于对我国秸秆回收物流系统构建和增值效益进行研究的成果,本文提出了我国建立秸秆回收物流系统的四项政策建议,为我国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支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我国秸秆回收物流系统的构建和增值效益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既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又能够用于指导实践。
何政道[4](2009)在《基于时间序列的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新农村的引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农业机械总动力反映一个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也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构造农机总动力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的目的就在于分析主导因素对农机总动力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而探索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某些规律。本文采集了江苏省1989-2006年的相关数据,利用自相关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6个关键因素的相关性排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粮食播种面积、政府的财政投入、农民受教育程度和粮食单产,它们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6、0.9384、0.8924、-0.8778、0.8671、0.7224。自回归模型达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R2=0.9628),用此模型对江苏省05、06年的农机总动力进行预测,平均预测偏差为0.68%。同样条件下其他比较典型的三元logistic模型、基于Shapley值的组合预测模型、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和自适应性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预测偏差分别为8.24%、1.87%、2.52%和2.73%,表明自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非常理想。由于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存在差异,苏南、苏中、苏北在同一时间内农业机械化的项目选择、发展速度和规模水平不可能完全相同,必然呈现出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本文在苏南、苏中、苏北分别选取了常州市、泰州市和宿迁市分别建立了自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常州市、泰州市和宿迁的模型都达到了很高的精度(R2=0.9982,R2=0.9628,R2=0.9648)。常州市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劳占社会劳动力比例、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宿迁市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泰州市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副渔人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其中农民的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两个因素在常州市、泰州市和宿迁市的农机总动力发展过程中都是关键影响因素,而其他因素在不同地区对农机总动力的贡献呈现出差异性。本文首次应用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对江苏省、常州市、泰州市和宿迁市的农机总动力进行建模分析。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和分析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变化的规律、趋势及其原因,这对推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全面健康、快速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鹿晨昱[5](2009)在《基于GIS与SD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庆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类在取得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出现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态破坏、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危机。因此,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微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宏观层面上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地理学角度,运用系统论观点进行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种探索和尝试。本论文在理论推演的基础上,构建了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因果反馈关系,并以庆阳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联合使用着重于空间现象分析处理的GIS技术与着重于时间序列动态模拟的SD方法,对庆阳各县(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庆阳各县(区)1990年以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对2007年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最后,设计了适合庆阳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本论文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关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分析。设计了县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所有评价指标划分为元指标与二次指标两类:确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在全面考虑区域发展的持续性和协调性的基础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加以综合评价。2.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因果反馈作用关系,体现在主要的因果反馈作用回路上,这些反馈回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影响着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方向。3.关于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实证评价。对庆阳各县(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7年,庆阳各县(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总体上是在逐渐增强,但这种增强的主要拉动力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社会的迅速进步,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4.关于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预测。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庆阳各县(区)未来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2007—2020年庆阳各县(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将会逐渐转为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这种现象越明显。5.关于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使用重心位移分析方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2007年后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研究表明,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各县区差异较大,且空间结构不稳定,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经济增速越快,波动就越大,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会越不稳定。6.关于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分析。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设计了适合于庆阳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将生态经济的理念贯穿于庆阳的区域发展中,认为发展生态工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服务业、推广生态消费是最适合庆阳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综上所述,一方面本论文丰富与发展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又能够为庆阳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实现微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宏观层面上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吴怀成[6](2007)在《徐州畜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徐州是江苏省的畜牧业大市,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优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目前畜牧业进入转型期,徐州需要迅速适应新局势,并继续发展。本文采用实证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徐州畜牧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以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农业经营方式理论、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徐州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的分析,得出结论:徐州畜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竞争力在江苏居于首位,且发展潜力巨大。奶类和养兔业成为徐州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逐年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稳步推进、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健全;但徐州养殖结构存在不合理情况。在分析徐州畜牧业发展现状和竞争力基础上,本文发现徐州畜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战略、政府、企业、农户、环境、质量和疫病等六个角度分析得出:政府作用急需提高、龙头企业力量需进一步强化、农户规模需扩大、环境问题不可忽视、质量和疫病方面需政府大力协助。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最后一章提出了对应的建议:以政府工作为主线,辅以龙头企业、农户、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不断健全,使徐州畜牧业全面协调发展。
刘璨[7](2003)在《我国林草结合环境经济与政策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庭双[8](2003)在《联合国为何推广“秸秆养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过去十年中,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中国农业部合作先后举办过三次国际会议,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秸秆养畜成功的经验。FAO还组织十几个发展中国家的畜牧专家来华学习、取经。
班文[9](2001)在《河南省秸秆养畜九年成效巨大》文中研究说明 自1992年以来,河南省共有9批40个县市成为国家级秸秆养畜(牛、羊)示范县,并建立了2个国家级示范区,成效巨大。一是增加广农民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据11个示范县统计,1999年秸秆养羊户人均纯收入比非养羊户高315.66元,养牛户高213.13元;1999年项城市养牛业财政收入达296万元,比项目实施前一年
齐景发[10](2000)在《总结经验 加快发展 开创秸秆养畜工作新局面》文中研究说明
二、河南省秸秆养畜九年成效巨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秸秆养畜九年成效巨大(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可能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可能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低碳农业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依据 |
2.2 低碳农业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综述 |
2.3.1 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2.3.2 吉林省农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 |
第3章 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吉林省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 |
3.1.1 吉林省发展低碳农业是以较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
3.1.2 吉林省发展低碳农业是农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前提 |
3.1.3 吉林省发展低碳农业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 |
3.2 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
3.2.1 区位优势 |
3.2.2 资源环境优势 |
3.2.3 丰富的农业科教资源和技术支撑优势 |
3.2.4 宏观政策的有力支持 |
3.3 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 |
3.3.1 生物质能源产业方兴未艾 |
3.3.2 生态农业链生机盎然 |
3.4 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3.4.1 缺少区域性碳交易机构和相应的交易机制 |
3.4.2 对低碳经济、低碳农业的认识不足 |
3.4.3 现有粗放式农业生产方式,使低碳农业实现规模化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
3.4.4 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较弱,农技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
3.4.5 适用型低碳农业技术的选择体系尚未建立 |
3.4.6 缺少与低碳农业项目配套的补偿机制 |
3.4.7 现行农地制度影响低碳农业的生产经营 |
3.4.8 环境资源权属不明导致农户的短期行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分析 |
4.1 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的原则 |
4.2 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模式选择分析 |
4.2.1 吉林省可供借鉴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类型评述 |
4.2.2 基于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对策 |
5.1 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 |
5.1.1 因地制宜做好低碳农业发展规划 |
5.1.2 建立长春气候交易所和交易机制 |
5.1.3 加强对低碳农业的宣传教育 |
5.1.4 制定鼓励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 |
5.1.5 增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
6.1 结论 |
6.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2)南方贫困山区扶贫连片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 贫困概念 |
2 贫困标准(贫困线) |
3 反贫困实践与经验 |
4 关于扶贫连片开发的研究 |
5 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阶段 |
6 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 |
第三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分析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1 晴隆模式 |
2 晴隆模式的产生机制和过程 |
3 晴隆模式的科技支撑、运作机制和资金整合 |
4 晴隆模式实施效果及评价 |
5 贵州省草地畜牧业扶贫连片开发 |
6 湖南省城步县奶业扶贫 |
第五章 南方贫困山区扶贫连片开发模式 |
1 南方山区的的贫困和致富资源 |
2 新时期扶贫连片开发的三阶段模式 |
3 扶贫连片开发模式的特征与意义 |
4 南方贫困山区扶贫连片开发的总体思路 |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
1 讨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秸秆回收物流系统构建及增值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1.2 本文研究的选题来源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生态经济理论 |
1.4.2 循环经济理论 |
1.4.3 物流系统理论 |
2 秸秆回收利用现状分析 |
2.1 秸秆资源概况 |
2.1.1 秸秆的品种及年产量 |
2.1.2 秸秆资源的分布状况 |
2.2 秸秆回收利用的主要途径 |
2.2.1 秸秆还田 |
2.2.2 秸秆作饲料 |
2.2.3 秸秆能源化利用 |
2.2.4 秸秆工业化利用 |
2.3 秸秆回收利用现状 |
2.3.1 回收利用现状 |
2.3.2 回收物流现状 |
2.4 秸秆回收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农户缺乏秸秆回收利用意识 |
2.4.2 秸秆回收利用有待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 |
2.4.3 缺少支撑秸秆资源回收利用的物流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秸秆回收物流系统构建研究 |
3.1 系统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3.1.1 系统构建的目标 |
3.1.2 系统构建的原则 |
3.2 系统的要素分析 |
3.2.1 系统的主体要素分析 |
3.2.2 系统的客体要素分析 |
3.2.3 系统的支撑要素分析 |
3.3 系统的结构分析 |
3.3.1 基于物流渠道的系统结构分析 |
3.3.2 基于空间分布的系统结构分析 |
3.4 系统的运作流程分析 |
3.4.1 由一类主体要素构成系统的运作流程 |
3.4.2 由二类主体要素构成系统的运作流程 |
3.4.3 由三类主体要素构成系统的运作流程 |
3.4.4 由四类主体要素构成系统的运作流程 |
3.4.5 秸秆回收物流系统的一般运作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秸秆回收物流系统增值效益研究 |
4.1 秸秆回收物流系统增值效益的定性分析 |
4.1.1 秸秆回收物流系统增值效益的内涵 |
4.1.2 秸秆回收物流系统的成本构成 |
4.2 秸秆回收物流系统增值效益的定量研究 |
4.2.1 模型假设 |
4.2.2 符号定义 |
4.2.3 模型建立 |
4.2.4 模型求解 |
4.2.5 模型分析 |
4.3 秸秆回收物流系统增值效益的实证分析 |
4.3.1 实证分析对象和方法的选取 |
4.3.2 实证分析数据选取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建立秸秆回收物流系统的政策建议 |
5.1 运用经济手段支持秸秆回收物流系统发展 |
5.2 逐步实现秸秆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化 |
5.3 大力推动秸秆资源回收物流产业化 |
5.4 广泛开展秸秆资源回收利用宣传和教育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时间序列的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效应的辨识 |
2.1 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发展历程 |
2.1.1 起步阶段 |
2.1.2 曲折发展阶段 |
2.1.3 快速发展阶段 |
2.2 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基本现状 |
2.2.1 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取得的成就 |
2.2.2 主要农业领域农业机械化需求分析 |
2.2.3 农业机械化关键环节技术成熟度分析 |
2.2.4 江苏省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程度分析 |
2.3 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投入不足,政府补贴资金不能满足当前农机化发展的需求 |
2.3.2 发展不平衡,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
2.3.3 产、学、研、推相互脱节h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
2.3.4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2.4 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有利条件 |
2.4.1 城市化和发达的乡镇工业 |
2.4.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更加优越 |
2.4.3 科技创新能力强 |
2.4.4 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将进一步增加 |
2.4.5 农民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将更为迫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的理论概述 |
3.1 建模与仿真的基本理论分析 |
3.1.1 时间序列的含义及其分类 |
3.1.2 研究时间序列的目的和意义 |
3.1.3 自回归模型 |
3.1.4 自回归模型的预报 |
3.1.5 自回归模型预测的精度分析 |
3.2 SAS软件简介 |
3.3 自回归模型在SAS中的建模分析 |
3.3.1. ASSIST模块的启动 |
3.3.2 在ASSIST模块中系统参数的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自回归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模型分析 |
4.1 基于自回归的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模型研究 |
4.1.1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4.1.2 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辨识 |
4.1.3. AR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4.1.4 基于AR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 |
4.1.5 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2 基于自回归的常州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模型研究 |
4.2.1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4.2.2 常州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辨识 |
4.2.3 AR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4.2.4 常州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 |
4.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 基于自回归的宿迁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模型研究 |
4.3.1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4.3.2 宿迁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辨识 |
4.3.3 AR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4.3.4 宿迁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 |
4.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基于自回归的泰州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模型研究 |
4.4.1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4.4.2 泰州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辨识 |
4.4.3 AR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4.4.4 泰州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 |
4.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省不同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5.1 常州市、泰州市和宿迁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共性分析 |
5.2 常州市、泰州市和宿迁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6.3 问题的讨论及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系统的统计数据 |
附表2:常州市农业机械化系统的统计数据 |
附表3:宿迁市农业机械化系统的统计数据 |
附表4:泰州市农业机械化系统的统计数据 |
致谢 |
攻读期成果 |
(5)基于GIS与SD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庆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3. 课题资助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1. 理论基础 |
2. 主要技术方法 |
第四节 整体思路与体系结构 |
1. 整体思路 |
2. 体系结构 |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设计 |
第一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1. 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2. 元指标的判定与拓展 |
3. 指标体系设计 |
第二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 |
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评价 |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
3.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
第一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征 |
1. 系统的基本概念 |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 |
3.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 |
4.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征 |
第二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1. 人口子系统 |
2. 经济子系统 |
3. 社会子系统 |
4. 资源子系统 |
5. 环境子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第一节 庆阳概况 |
1. 自然地理概况 |
2. 自然资源概况 |
3. 生态环境概况 |
4.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二节 数据处理 |
1. 数据来源 |
2. 数据处理 |
第三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分析 |
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评价 |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
3.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4. 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预测 |
第一节 系统动力学建模 |
1. 建模原则 |
2.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第二节 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趋势预测 |
1. 经济低速增长型 |
2. 经济中速增长型 |
3. 经济高速增长型 |
4. 三种模式总体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思路 |
第二节 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1. 区域可持续发展持续性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2. 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3.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第三节 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趋势预测 |
1. 经济低速增长型 |
2. 经济中速增长型 |
3. 经济高速增长型 |
4. 三种模式总体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设计 |
第一节 发展生态工业 |
1. 生态工业建设思路 |
2. 生态工业建设途径 |
第二节 发展生态农业 |
1. 生态农业建设思路 |
2. 生态农业建设途径 |
第三节 发展生态服务业 |
1. 生态旅游业 |
2. 现代商贸业 |
3. 绿色物流业 |
4. 绿色餐饮与住宿业 |
第四节 推广生态消费 |
1. 培育生态消费理念 |
2. 配套生态产品结构 |
3. 建立促进生态消费的经济体制 |
4. 完善生态消费的保障体系 |
5. 加强生态消费的理论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徐州畜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畜牧业的重要性 |
1.1.2 畜牧业进入转型期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产业发展的研究 |
1.3.2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3 现有研究不足 |
1.4 研究假说和方法 |
1.4.1 研究假说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与数据说明 |
1.6.1 数据说明 |
1.6.2 技术路线 |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7.1 可能的创新 |
1.7.2 可能的不足 |
2 畜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畜牧业概念界定 |
2.1.1 畜牧业的概念 |
2.1.2 畜牧业产业化 |
2.2 相关经济学理论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产业布局理论 |
2.2.3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
2.2.4 农业经营方式理论 |
2.2.5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
3 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 世界畜牧业总体现状与趋势 |
3.1.1 世界主要畜禽养殖结构 |
3.1.2 世界主要畜禽产品产量 |
3.1.3 世界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 |
3.1.4 世界畜牧业的发展趋向 |
3.2 国内畜牧业发展概况 |
3.2.2 徐州周边鲁豫皖三省畜牧业发展状况 |
3.2.3 江苏畜牧业发展状况 |
4 徐州畜牧业发展现状 |
4.1 历史回顾 |
4.1.1 徘徊调整期(1978-1984) |
4.1.2 迅速发展时期(1985-1996) |
4.1.3 恢复发展期(1997年至今) |
4.2 发展现状 |
4.2.1 徐州畜牧业在全国及江苏的地位 |
4.2.2 养殖结构 |
4.2.3 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 |
4.2.4 劳动生产率 |
4.2.5 畜牧业规模化比例 |
4.3 发展特点 |
4.3.1 规模化养殖水平逐年提高 |
4.3.2 由兼业生产向专业生产发展 |
4.3.3 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稳步推进 |
4.3.4 良种繁育体系日趋健全 |
5 徐州畜牧业的竞争力分析 |
5.1 竞争潜力分析 |
5.1.1 生产要素 |
5.1.2 需求条件 |
5.1.3 相关和支持产业 |
5.2 竞争实力分析 |
5.2.1 成本和价格 |
5.2.2 质量和产品安全 |
5.2.3 营销能力 |
5.3 竞争业绩分析 |
6 徐州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 徐州畜牧业战略问题 |
6.1.1 畜牧业发达程度较低 |
6.1.2 畜牧结构不尽合理 |
6.2 政府作用需继续加强 |
6.2.1 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
6.2.2 投入不足导致产业化建设受制约 |
6.3 企业角度—畜牧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
6.3.1 规模化有所发展,但仍有差距 |
6.3.2 加工明显滞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
6.3.3 流通业相对滞后 |
6.3.4 企业管理水平相对低 |
6.3.5 服务体系薄弱 |
6.4 农户饲养的局限 |
6.4.1 生产水平相对较低 |
6.4.2 科技含量低 |
6.5 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
6.5.1 工业环境污染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质量 |
6.5.2 畜牧业自身对环境污染 |
6.6 质量安全和疫病防治 |
6.6.1 产品质量和安全 |
6.6.2 畜疫防治仍然是个薄弱环节 |
7 徐州市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指导思想 |
7.2 促进徐州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
7.2.1 政府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7.2.2 增加食草禽畜养殖 |
7.2.3 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
7.2.4 提高畜牧养殖科技含量 |
7.2.5 重视环境保护 |
7.2.6 食品安全和动植物防疫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林草结合环境经济与政策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森林状况 |
1.1.1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
1.1.2 森林资源区域分布 |
1.1.3 森林资源评价 |
1.2 我国草地状况 |
1.2.1 草地总量与分布 |
1.2.2 草原资源评价 |
1.3 森林资源与草地(场)资源综合评价 |
1.4 森林资源与草地(场)资源发展前景 |
1.5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林草(牧)之间的关系分析 |
2.1 我国林业与畜牧业有效供给 |
2.1.1 森林资源供给与需求 |
2.1.2 畜产品供给与需求 |
2.2 比较效益 |
2.3 生态保护偶合 |
2.4 林牧矛盾及原因分析 |
2.4.1 林牧矛盾 |
2.4.2 原因分析 |
2.5 林牧结合模式 |
第三章 文献回顾 |
3.1 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
3.2 林草复合系统效益的研究 |
3.2.1 牧草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3.2.2 林分对牧草的影响 |
3.2.3 牲畜对林分的影响 |
3.2.4 林草/林牧结合对生态的影响 |
3.2.4.1 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含量 |
3.2.4.2 蓄水保土,提高表土抗冲刷能力 |
3.2.4.3 改善小气候、促进牲畜生长发育 |
3.3 林木和牧草种间关系的研究 |
3.3.1 生物量及水分利用规律研究 |
3.3.2 林草复合系统的结构 |
3.3.3 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 |
3.3.4 物种结构 |
3.3.5 空间结构 |
3.3.6 时间结构 |
3.3.7 食物链结构 |
3.4 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讨论 |
3.5 成本-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3.5.1 林业项目评价研究进展: |
3.5.2 讨论 |
第四章 方法论 |
4.1 Faustmann方法 |
4.1.1 最优轮伐期文献的讨论 |
4.1.2 林价计算方法 |
4.2 Translog生产函数与效率分析模型 |
4.3 联合生产模型 |
4.4 林草(牧)结合与否的评判 |
4.5 数据收集 |
4.5.1 研究所需数据与信息的收集方法 |
4.5.2 研究方法设计 |
第五章 安徽省金寨县案例研究 |
5.1 引言 |
5.2 方法论 |
5.3 数据 |
5.4 结果及分析 |
5.4.1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5.4.2 联合生产效应分析 |
5.4.3 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析 |
5.4.4 生产要素冗余分析 |
5.4.5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消除贫困 |
5.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辽东山地混牧林研究 |
6.1 数据收集 |
6.1.1 林木伤害指数 |
6.1.2 放牧与林木生长 |
6.1.3 不同条件下的牧草生物产量及利用率 |
6.1.4 土壤物理性状变动测定 |
6.2 林牧结合模式的环境评价 |
6.2.1 辽东山地林下牧草群落结构特征 |
6.2.2 放牧牧草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变动 |
6.2.3 放牧与林分生态环境 |
6.2.4 放牧与地表径流 |
6.3 混牧经济分析 |
6.3.1 不同类型林分牧草生物产量研究 |
6.3.2 牧草与牛重 |
6.3.3 林价和林木生长模型回归结果 |
6.3.4 最优轮伐期和净现值 |
6.4 林木破坏因素分析 |
6.5 辽东山地混牧林阈值界定 |
6.5.1 林木损伤阈值界定 |
6.5.2 牧草生产能力与放牧强度阈值界定 |
6.5.3 混牧林地表破坏程度阈值界定 |
6.5.4 经济阈值 |
6.6 结论 |
第七章 江苏案例点 |
7.1 平原林业研究进展 |
7.2 基本情况 |
7.3 数据 |
7.4 模型结构 |
7.5 结果及结果分析 |
7.5.1 贡献率分析 |
7.5.2 效率分析 |
7.5.3 成因分析 |
7.6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内蒙古伊克昭盟案例研究 |
8.1 引言 |
8.2 方法论 |
8.3 数据 |
8.4 结果及结果分析 |
8.4.1 贡献率分析 |
8.4.2 林业产值对畜牧产值的贡献率分析 |
8.4.3 林业与畜牧业边际产出分析 |
8.5 结论 |
第九章 林草结合政策分析 |
9.1 退耕还林政策分析 |
9.1.1 规划 |
9.1.2 退耕还林试点的主要政策 |
9.1.3 进展情况 |
9.1.4 影响分析 |
9.2 天然林保护政策分析 |
9.2.1 样本 |
9.2.2 分析方法 |
9.2.3 分析结果 |
9.2.3.1 对总收入与林业收入的影响 |
9.2.3.2 农户的收入结构及其变化 |
9.2.3.3 对农户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 |
9.2.3.4 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
9.2.4 小结 |
9.3 封山育林政策分析 |
9.4 产权制度分析 |
9.5 退耕还牧和天然草场保护 |
9.6 税费政策分析 |
9.7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
9.8 正确处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
第十章 结束语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主要制约因素 |
10.2.1 部门分割 |
10.2.2 产权制度安排 |
10.2.3 轮牧制度 |
10.2.4 合作与市场交易成本 |
10.2.5 投资不足 |
10.2.6 税费政策 |
10.3 政策含义 |
10.3.1 补偿性政策 |
10.3.2 投资 |
10.3.3 降低税费政策,并平衡林业和畜牧产出税费负担 |
四、河南省秸秆养畜九年成效巨大(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 康美娟. 吉林大学, 2012(09)
- [2]南方贫困山区扶贫连片开发模式研究[D]. 高亚敏. 兰州大学, 2010(11)
- [3]秸秆回收物流系统构建及增值效益研究[D]. 罗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09(06)
- [4]基于时间序列的江苏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影响因素分析[D]. 何政道.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5)
- [5]基于GIS与SD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庆阳为例[D]. 鹿晨昱. 兰州大学, 2009(11)
- [6]徐州畜牧业发展研究[D]. 吴怀成.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7]我国林草结合环境经济与政策分析研究[D]. 刘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1)
- [8]联合国为何推广“秸秆养畜”?[J]. 郭庭双. 饲料广角, 2003(06)
- [9]河南省秸秆养畜九年成效巨大[J]. 班文. 中国牧业通讯, 2001(01)
- [10]总结经验 加快发展 开创秸秆养畜工作新局面[J]. 齐景发. 中国饲料, 2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