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增华[1](2021)在《加味萆菟汤治疗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中药加味萆菟汤治疗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分析其对患者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8和TNF-α的影响,探讨加味萆菟汤治疗CP的可能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男性科门诊就诊的符合IIIA型前列腺炎(肾虚湿热型)的患者,按患者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口服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及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萆菟汤,两组均以28/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中医证候评分、前列腺液常规的白细胞计数等级以及血清中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并评定疗效。数据均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前列腺液常规中白细胞计数等级人数与血清TNF-α,IL-8的水平和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本次临床研究,共计76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其中对照组完成者38人,治愈1人,显效15人,有效14人,无效8人,总有效率为78.94%;治疗组完成者38人,治愈5人,显效21人,有效8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NIH-CPSI、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NIHCPSI及中医证候评分中,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加味萆菟汤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等级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减少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方面对照组与治疗组效果相当。5.两组在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肾虚湿热证)中均能明显的降低患者的血清TNF-α与IL-8的水平,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且以上指标在治疗后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中药加味萆菟汤,有利于缓解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结论:1.中药加味萆菟汤能够明显降低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前列腺症状指数。因此,中药加味萆菟汤能够较好地改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传承与推广使用。2.中药加味萆菟汤能够降低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IL-8与TNF-α的水平。3.中药加味萆菟汤在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上,降低机体整体的炎症反应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何岩[2](2020)在《前列腺液中RANTES在NIH-Ⅲ型前列腺炎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的诊断标准,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CP/CPPS)属于NIH-III型前列腺炎,具体分为IIIA(炎症性)和IIIB(非炎症性)。但到目前为止,NIH-III型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致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仍不清楚。近年来诸多研究显示与免疫机制相关的CC类趋化因子可能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及病程演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人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调节活化因子(RANTES)在NIH-III型前列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1.收集我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泌尿外科门诊确诊的NIH-III型前列腺炎的4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经积极治疗后共入组35例作为治疗组,另选取20名既往体健的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建立病历资料档案并填写NIH-CPSI调查问卷,并由统一培训过的泌尿外科临床医生通过前列腺按摩取得EPS标本,然后快速送我院实验室行前列腺液的常规分析,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前列腺液中的RANTES含量;2.对所有受试者采集肝素钠抗凝的外周血2ml,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的数目及比值。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各研究对象分组之间在年龄、BM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ANTES在各组之间的组间差异:2.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前列腺炎患者组(NIH-IIIA型+NIH-IIIB型)的前列腺液中RANTE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RANTES在NIH-IIIA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IH-IIIB组和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B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2.3 NIH-III型前列腺炎治疗后组,对比治疗前水平,RANTES表达显着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ANTES与EPS白细胞水平,NIH-CPSI评分,外周血Th1/Th2细胞比值的相关性:3.1 EPS中白细胞水平与NIH-CPSI评分无显着相关性(P>0.05);3.2 RANTES与EPS白细胞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3.3 RANTES与NIH-CP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3.4 RANTES与Th1/Th2细胞比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4.受试者操作曲线下RANTES的诊断效能:RANTES在NIH-III型前列腺炎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在NIH-III型前列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其诊断NIH-III型前列腺炎的最佳诊断界值是318.43pg/ml;单独用来诊断NIH-IIIA型前列腺炎,其AUC值为0.89,尤其在RANTES浓度大于349.16pg/ml时候,考虑NIH-IIIA型前列腺炎的可能性最大,此时特异性90%,灵敏度80%。结论RANTES与前列腺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可能通过调控Th1/Th2平衡漂移参与了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提示着RANTES可能是一种独立的,能够有效诊断NIH-III型前列腺炎的分子标志物,相比EPS白细胞计数,具有更高的诊断和评估病情的价值。
张琳[3](2020)在《枸橘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湿热瘀阻肝郁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枸橘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湿热瘀阻肝郁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以探讨枸橘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湿热瘀阻肝郁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科学性及实用性,以期丰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从云南省中医医院的泌尿男科门诊患者中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湿热瘀阻肝郁型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坦索罗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枸橘汤加味治疗,均治疗4周。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前列腺液的白细胞计数、SAS积分、SDS积分、NIH-CPSI积分等进行医学统计学处理并分析。结果:1.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24%和6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40<0.05);2.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00<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01<0.01);3.治疗后EPS-WBC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EPS-WBC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00<0.01),且治疗组降低明显(P=0.043<0.05);4.治疗后NIH-CPSI积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NIH-CPSI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0<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06<0.01)。5.治疗后SAS、SDS积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SAS、SDS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00<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00<0.01)。6.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各有1例发生轻微不良反应,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5)。结论:1.枸橘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能有效降低CP(湿热瘀阻肝郁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NIH-CPSI积分、SAS及SDS积分并改善患者前列腺液常规的白细胞计数及卵磷脂小体计数情况。2.枸橘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CP(湿热瘀阻肝郁型)疗效优于坦索罗辛,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周炎[4](2020)在《八琥颗粒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八琥颗粒对湿热瘀滞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前列腺液(EPS)中细胞因子IL-10、IL-17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本试验遵循随机、对照原则,收集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前列腺炎患者,依据中医、西医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出72例祖国医学辨证为湿热瘀滞型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八琥颗粒组)和对照组(前列舒通胶囊组),每组36例。试验组予以口服八琥颗粒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一袋(15g/袋);对照组予以口服前列舒通胶囊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三粒(0.4g/粒)。治疗周期为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评估并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实验室检测前列腺液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含量,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卵磷脂小体(lecithin body,Lec)数量,观察试验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发生。试验数据采集后,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均能改善患者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升高EPS中IL-10含量、降低EPS中IL-17含量,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均未能显着改善患者EPS中白细胞、卵磷脂小体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治愈9例(25.00%),显效17例(47.22%),有效7例(19.44%),无效3例(8.33%),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治愈5例(13.89%),显效12例(33.33%),有效12例(33.33%),无效7例(19.44%),有效率为80.56%。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琥颗粒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切确,能明显改善患者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升高EPS中细胞因子IL-10含量,降低EPS中细胞因子IL-17含量,可作为临床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良好选择。
陈昊[5](2020)在《尿液中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在NIH-Ⅲ型前列腺炎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收集检测尿液中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prostatic exosomal protein,PSEP)来研究PSEP在NIH-Ⅲ型前列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PSEP与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期间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59例患者,其中包括正常健康男性43例,NIH-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61例和NIH-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55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尿液和EP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尿液中的PSEP含量,并且显微镜下湿片检测EPS获取白细胞和卵磷脂计数。比较三组间尿液中PSEP含量的差异,获取PSEP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和cutoff值。将NIH-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PSEP含量分别与EPS中的白细胞计数、卵磷脂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上各种操作及实验室检测均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及医技人员完成,减少测量数据偏倚。结果:1 PSEP检测数据1.1正常健康男性组、NIH-ⅢA型和NIH-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尿液中PSEP含量均呈非正态分布,数值分别为0.62(0.11~1.79)ng/ml、1.85(0.90~6.51)ng/ml、1.97(0.79~6.45)ng/ml。实验组(包括NIH-ⅢA型和NIH-ⅢB型尿)和对照组的尿液中PSEP含量明显具有差异(p<0.01)。NIH-ⅢA型和NIH-ⅢB型前列腺炎尿液PSEP含量无统计学差异。1.2 NIH-Ⅲ前列腺炎采用PSEP检测诊断的灵敏度为93.4%,特异度为73.8%,总符合率为88.1%。1.3 NIH-ⅢA型和NIH-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尿液中PSEP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751、0.809,选择Youden指数最大的点作为CP的诊断标准分别为1.15ng/ml、1.18ng/ml,灵敏性分别为88.5%、90.9%,特异性分别为59.2%、61.3%。2 PSEP与EPS常规指标相关性分析2.1 NIH-ⅢA型前列腺炎尿液中PSEP与EPS中白细胞计数呈显着正相关性(r=0.642,P<0.001),NIH-ⅢB型前列腺炎组尿液中PSEP与EPS中白细胞计数低度正相关性(r=0.195,P=0.153)。2.2 NIH-ⅢA型前列腺炎尿液中PSEP与EPS中卵磷脂计数呈无明显相关性(r=0.145,P=0.265),NIH-ⅢB型前列腺炎尿液中PSEP与EPS中卵磷脂计数呈低度负相关性(r=-0.111,P=0.483)。结论:1尿液中PSEP在NIH-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示PSEP可以用为临床诊断慢性前列腺炎。2 NIH-ⅢA型前列腺炎组和NIH-ⅢB型前列腺炎组中分别发现PSEP与EPS中白细胞计数、卵磷脂指数存在差异,提示PSEP可能有助于NIH-Ⅲ型前列腺炎的分型诊断,而且可用于NIH-Ⅲ型的炎症程度评估以及诊疗效果评价。3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和卵磷脂计数不能完全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应与临床症状、心理等因素综合考虑。
齐震[6](2020)在《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与NIH-CPSI评分和EPS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是泌尿外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门诊量的30%,常发生于中青年。其病因学,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十分复杂,至今存在广泛争议。近年来,有研究[1]发现前列腺上皮细胞可分泌一种生殖道膜性囊泡,其内含有蛋白质成分,能够进入到前列腺液和尿液中,称之为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经大量相关研究,当前列腺发生炎症时,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在尿液中的含量会增高,表明其可作为检测慢性前列腺炎的一种客观指标。现为了进一步研究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我们提出了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 NIH-CPSI)评分和前列腺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 EPS)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与NIH-CPSI评分和EPS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包括筛选阶段,处理阶段和统计阶段。筛选阶段,我们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中选取了74例CP的病人,进行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评估。处理阶段:所有患者均填写NIH-CPSI量表和检测尿液中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的含量以及EPS中的常规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卵磷脂小体(Small Particle of Lecithin SPL)计数。统计阶段: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液中的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检测值与NIH-CPSI评分和EPS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液中的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检测值的大小与其NIH-CPSI评分具有显着相关性(rs=0.530,P=0.000),与EPS中的WBC计数具有显着相关性(rs=0.649,P=0.000),与EPS中的SPL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s=-0.103,P=0.385)。结论: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检测值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一个重要指标。
陈棉雄[7](2019)在《前列逍遥汤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及体外抗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临床中多发于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常迁延难愈。此病在临床中诊断和治疗存在诸多困难。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男性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本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同时发病年龄更加趋于年轻化,且易复发、常病程迁延,给患者造成生活上的困扰以及精神心理上的压力。相关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在全世界男性中的患病率高达9%-14%,约占泌尿男科门诊病患的三分之一。中医药研究本病历史悠久,治疗本病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采取个体化用药,具有临床使用范围广泛,疗效显着,无依赖性等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本实验旨在探讨前列逍遥汤治疗临床中辨证为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通过体外抗菌实验初步探讨前列逍遥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临床研究:随机收集80例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泌尿外科、男科门诊的患者,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辨证分型为湿热瘀阻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中均采用口服宁泌泰胶囊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前列逍遥汤口服,对照组单纯予以口服宁泌泰胶囊治疗,观察患者中医精浊(湿热瘀阻型)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等疗效指标。体外抗菌研究: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泌尿外科、男科门诊送检的前列腺液标本中分离出的溶血葡萄球菌,所选择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均为年龄大于18岁成年男性,并且检验结果无合并支原体感染。所有入组实验的病例均符合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诊断标准。分别对宁泌泰胶囊和中药复方前列逍遥汤进行水提物制备,筛选出生成强生物膜的溶血葡萄球菌菌株,加入常规使用浓度的中药水制剂,经过24小时培养后染色,测定0D595值,判断细菌生物膜的生成情况。观察两种药物对细菌生物膜的半抑制率IC50。结果:1.实验组较对照组中医精浊(湿热瘀阻型)证侯积分中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或小便赤涩、余沥不尽、会阴疼痛或不适、小腹疼痛或不适、睾丸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阴囊潮湿、舌苔黄等积分均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实验组与对照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比较,疼痛不适、排尿状况、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影响以及NIH-CPSI总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3.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患者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指标,实验组中白细胞、卵磷脂小体数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4.体外研究结果:宁泌泰胶囊有抑制细菌生物膜活性的作用,IC50值为15.11±2.20mg/ml,但本研究中中药复方前列逍遥汤无显着抑制细菌生物膜活性的作用。结论:前列逍遥汤的功效为清热利湿,活血祛瘀,结合现代医学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及其机制的研究,经过中医辨证论治后,针对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排尿不适、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中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但体外抗菌实验初步证明前列逍遥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机制并非抑制细菌生物膜活性而起作用,其可能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卓见[8](2017)在《ROS-NLRP3信号通路在铥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后非感染性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文中提出背景:铥激光前列腺切除术(Thulium laserresection oftheprostate,TmLRP)是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主要微创手术方法之一,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但尿路非感染性炎症(Sterile inflammation,SI)是术后常见的问题,术后一月发生率高达17%。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和疗效,然而相关研究国内外却鲜有报道。目前TmLRP术后尿路SI的发生发展机制不清楚。前期研究中,我们通过手术切取前列腺组织标本的检测,发现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启动的固有免疫应答可能是诱发SI的原因之一。最新研究发现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在部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中高表达,而其被证实可激活NLRP3炎性小体(Inflammasome)诱导一系列炎症反应,提示ROS-NLRP3所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在泌尿系统炎症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启发我们沿此方向寻找TmLRP术后尿路SI的针对性治疗方案。目的:1、研究TmLRP术后尿路SI的发生发展阶段。2、阐明DAMPs启动固有免疫应答、促进炎症因子表达与ROS-NLRP3信号通路的关系。3、阐明ROS-NLRP3信号通路在TmLRP术后尿路SI中的表达和机制,为减轻SI寻找靶点。方法:1、ELISA方法检测25例TmLRP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血清、尿液中炎症细胞(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和炎症因子(HSP70、IL-1β、IL-18)水平;术后即刻切取创面前列腺组织,以阴性BPH穿刺标本为对照,通过免疫组化检测HSP70的表达定位。2、体外培养单核巨噬细胞THP-1,HSP70刺激后应用FCM、ELISA、Western Blot 和 qRT-PCR 检测 ROS、NLRP3、Caspase-1、IL-1β、IL-18 的表达情况;通过ROS抑制剂NAC预处理THP-1,观察上述因子的表达。3、建立实验犬TmLRP动物模型,对照组10只实验犬模拟TmLRP手术操作,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ELISA检测血清、尿液炎症因子(HSP70、IL-1β、IL-18);HE染色、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创面标本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NLRP3、Caspase-1表达水平,确定动物模型SI发生发展阶段和强度变化;另设立抑制组10只实验犬,通过术前使用ROS抑制剂NAC预处理手术通道,观察其对动物模型SI发生强度的影响。结果:1、临床标本检测提示TmLRP术后7天内,尿液中炎症因子迅速高表达,在术后3-5天达到峰值;尿液HSP70、TNFα、IL-1β的变化趋势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变化趋势相似,IL-18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变化趋势相似;创面前列腺组织即刻高表达HSP70。2、细胞实验提示体外HSP70刺激单核巨噬细胞THP-1后,ROS、NLRP3、Caspase-1、IL-18表达升高,12h达到峰值,IL-1β于6h达到峰值。通过ROS抑制剂NAC预处理THP-1,HSP70刺激后上述各因子的表达较研究组降低。3、动物模型实验提示犬TmLRP术后SI急性炎症期和慢性炎症期。急性期为手术至术后7天,其中术后3天为急性炎症高峰。慢性炎症期为术后7天至术后28天,其中术后14天为慢性炎症高峰。HSP70,NLRP3,Caspase-1,IL-1β,IL-18在术后SI不同的时间点均高表达。NAC预处理手术创面可以减少术后ROS释放,抑制NLRP3信号通路表达,减轻术后血液、尿液和前列腺创面组织SI。结论:1、TmLRP术后SI分为急性炎症期和慢性炎症期。急性期为手术至术后7天,其中术后3天为急性炎症高峰。慢性炎症期为术后7-28天,其中术后14天为慢性炎症高峰。不同时段外周血炎症细胞和尿液炎症因子表达强度变化。2、TmLRP术后创面即刻表达HSP70,激活ROS-NLRP3信号通路,继而活化Caspase-1,促进炎症因子IL-1β、IL-18表达,诱发SI。3、ROS抑制剂NAC预处理犬前列腺手术通道后,可以抑制ROS-NLRP3信号通路,减轻TmLRP术后SI。ROS-NLRP3信号通路可以作为防治SI的靶点。
黎智彪,黄莉,严共全,梅金梁,陈亮[9](2016)在《前列腺液pH值和枸橼酸含量在Ⅲ型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前列腺液p H值和枸橼酸含量在Ⅲ型前列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ⅢA型40例,ⅢB型60例。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男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计数、枸橼酸含量、p H值。结果ⅢA型组的白细胞计数和p H值显着高于对照组,枸橼酸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B型组的枸橼酸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 H值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型组的枸橼酸含量显着低于ⅢB型组,p H值显着高于ⅢB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液p H值与枸橼酸含量检测能够准确诊Ⅲ型前列腺炎,同时还能有效鉴别Ⅲ型前列腺炎的类型。
汪芳,陈丽[10](2015)在《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经组织活检后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正常体检的男性健康志愿者5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前列腺液进行白细胞计数与p H测定,比较测定结果与诊断准确性。结果观察组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与p H值分别为(16.13±3.58)个/HP与6.72±1.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与病理诊断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萆菟汤治疗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临床资料 |
2.1 患者知情同意 |
2.2 病例来源 |
2.3 中西医诊断标准 |
2.4 病情程度评价标准 |
2.5 纳入标准 |
2.6 排除标准 |
2.7 剔除标准 |
2.8 脱落病例标准 |
2.9 脱落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标本的采集与检测方法 |
3.2 安全性观测 |
3.3 观察客观指标 |
3.4 疗效评价指标 |
3.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3.6 治疗方法 |
3.6.1 对照组治疗方法 |
3.6.2 治疗组治疗方法 |
3.6.3 治疗期间对患者的宣教 |
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1 本次观察病例情况 |
2 治疗组和对照组资料分析 |
2.1 两组患者年龄与病程比较 |
2.2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
3.研究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 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医学认识 |
1.1 流行病学研究 |
1.2 疾病分类 |
1.3 影响因素 |
1.4 病因 |
1.5 现代医学治疗 |
2 中医药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2.1 病名认识 |
2.2 证候分型 |
2.3 古代病因病机认识 |
2.4 现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5 中医治疗 |
3 细胞因子TNF-α与IL-8 的讨论 |
3.1 TNF-α与IL-8 的作用 |
3.2 相关实验研究 |
3.3 TNF-α与IL-8 在体液的表达 |
3.4 TNF-α与IL-8 在血清的表达 |
3.5 TNF-α与IL-8 的结果分析 |
4.对照组药物的讨论 |
5.加味萆菟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讨论分析 |
5.1 加味萆菟汤治疗CP的理论基础 |
5.2 加味萆菟汤方解 |
5.3 单味药物分析 |
6.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相关细胞因子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前列腺液中RANTES在NIH-Ⅲ型前列腺炎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β-趋化因子RANTES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枸橘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湿热瘀阻肝郁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诊断标准 |
1.1 慢性前列腺炎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2 病例选择 |
2.1 病例来源 |
2.2 纳入病例标准 |
2.3 排除病例标准 |
2.4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2.5 中止标准 |
2.6 量表介绍(见附件) |
3 病例分组 |
4 治疗方案 |
4.1 一般治疗 |
4.2 药物治疗 |
4.2.1 药物规格 |
4.2.2 治疗方法 |
4.2.3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
5 观察指标 |
5.1 安全性观察指标 |
5.2 疗效性观察指标 |
5.3 疗效评定标准 |
6 统计方法 |
7 结果 |
7.1 两组病例剔除、脱落情况 |
7.2 治疗前两组患者资料比较 |
7.2.1 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7.2.2 治疗前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7.2.3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常见症状比较 |
7.2.4 治疗前两组患者前列腺专科检查比较 |
7.2.5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CPSI总积分比较 |
7.2.6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总积分、SDS总积分比较 |
7.3 治疗后两组患者资料比较 |
7.3.1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7.3.2 治疗后两组西医疾病疗效比较 |
7.3.3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组内及组间比较 |
7.3.4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单项症候组内及组间比较 |
7.3.5 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列腺专科检查组内及组间比较 |
7.3.6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CPSI总积分组内及组间比较 |
7.3.7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CPSI单项积分组内及组间比较 |
7.3.8 治疗后两组患者SAS总积分、SDS总积分比较 |
7.3.9 不良反应比较 |
7.3.10 复发情况 |
8 讨论 |
8.1 现代医学对CP的认识 |
8.2 祖国医学对精浊的认识 |
8.3 立题依据 |
8.4 枸橘汤加味的立方依据、药理作用及疗效分析 |
8.5 坦索罗辛的用药依据、药理作用及疗效分析 |
8.6 中西药联合运用的依据及现实意义 |
8.7 本研究的意义 |
8.8 研究结果分析 |
8.9 问题与展望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八琥颗粒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试验 |
1.研究方法 |
1.1 试验设计:随机、对照设计 |
1.2 样本含量 |
1.3 研究对象 |
1.4 治疗方法 |
1.5 检测方法、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 |
1.6 依从性评价 |
1.7 安全性评价 |
1.8 试验伦理审查 |
1.9 统计分析 |
2.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情况分析 |
2.2 试验结果分析 |
2.3 不良反应观察 |
第二部分 讨论 |
1.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研究 |
2.慢性前列腺炎的西医研究 |
3.前列腺液中WBC、Lec数量意义 |
4.慢性前列腺炎的免疫机制 |
5.试验药物——八琥颗粒 |
6.对照药物——前列舒通胶囊 |
7.八琥颗粒与前列舒通胶囊比较 |
8.八琥颗粒作用机制探讨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尿液中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在NIH-Ⅲ型前列腺炎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附表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列腺小体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与NIH-CPSI评分和EPS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表(NIH-CPSI) |
综述 慢性前列腺炎的概述及PSEP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前列逍遥汤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及体外抗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药研究概况 |
一、中医药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和研究概况 |
二、现代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概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来源 |
二、试验设计 |
三、诊断标准 |
四、治疗方案 |
五、统计学方法 |
六、研究质量控制 |
七、知情同意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患者基本资料稳定性分析 |
二、患者治疗前后的NIH-CPSI评分分析 |
三、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液常规WBC量化评分对比分析 |
四、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分析 |
五、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对比 |
六、前列逍遥汤治疗方法效应的大小 |
第三章 体外抗菌实验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二节 材料 |
一、标本来源 |
二、实验用药 |
三、试剂和仪器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一、对溶血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筛选 |
二、中药复方抑制溶血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活性的检测 |
三、统计学分析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一、对溶血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的筛选 |
二、两种药物对溶血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活性的抑制作用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从清热利湿祛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前列逍遥汤的组方依据及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机理探讨 |
第三节 本研究中体外实验部分结果无意义的可能原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ROS-NLRP3信号通路在铥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后非感染性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铥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后组织标本炎症细胞及因子的表达与意义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HSP70刺激THP-1细胞激活ROS-NLRP3通路促进炎症因子表达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犬手术模型研究铥激光前列腺术后尿路非感染性炎症的机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9)前列腺液pH值和枸橼酸含量在Ⅲ型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10)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与p H值比较 |
2.2 观察组检出阳性率与病理诊断比较 |
3 讨论 |
四、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萆菟汤治疗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型)的临床观察[D]. 张增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前列腺液中RANTES在NIH-Ⅲ型前列腺炎的表达及意义[D]. 何岩.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3]枸橘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湿热瘀阻肝郁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琳.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八琥颗粒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D]. 周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尿液中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在NIH-Ⅲ型前列腺炎中的临床应用[D]. 陈昊.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6]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与NIH-CPSI评分和EPS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D]. 齐震.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7]前列逍遥汤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及体外抗菌机制研究[D]. 陈棉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ROS-NLRP3信号通路在铥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后非感染性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D]. 卓见.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9]前列腺液pH值和枸橼酸含量在Ⅲ型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J]. 黎智彪,黄莉,严共全,梅金梁,陈亮. 中国当代医药, 2016(07)
- [10]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J]. 汪芳,陈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15(16)